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腊八节的美好寓意范文

腊八节的美好寓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腊八节的美好寓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腊八节的美好寓意

第1篇:腊八节的美好寓意范文

2.一勺开心糖,千粒如意米,颗颗健康果,一把好运豆,融以滴滴问候水,煮以烈烈祝福火,盛一碗香喷喷的腊八粥给你喝,愿你腊八节快乐!

3.想想腊八粥,美了,做做腊八粥,喜了,看看腊八粥,乐了,闻闻腊八粥,爽了,尝尝腊八粥,呆了,喝喝腊八粥,醉了,送送腊八粥,祝福了,祝您腊八节幸福快乐了!

4.腊八节送你八到:耳聪目明,听到看到;心有灵犀,梦到心到;谦谦君子,说到做到;百事如愿,想到得到!祝腊八节快乐,美梦成真,做梦也笑。

5.腊八节到了,祝你的生活如腊八粥七彩缤纷,愿你的日子如腊八粥甜甜蜜蜜;祝腊八节幸福甜如蜜,快乐赛神仙,健康每一天。

6.腊八到了,我用团团圆圆的大锅,煮上甜甜蜜蜜的生活、卿卿我我的爱情、真真正正的友情、亲亲热热的亲情、温温暖暖的关心、开开心心的笑容、勤勤恳恳的工作、幸幸福福的家庭,合成一碗香甜的腊八粥,祝腊八节快乐!

7.腊八粥好喝,暖身甜人心;粥虽然好喝,为了健康在,管住嘴不贪吃,迈开腿多运动,身轻心愉悦,过个健康快乐的腊八节!

8.新年脚步在行进途中,年货准备在进行中,回家行程在安排中,大大的红包发到手中,过去的美好在记忆中,来年的好运在期待中,腊八开始愿快乐在你心中!

9.思念的路,漫漫无边;雨后的虹,斑斓瞬间;地面的云,随风飘散,心中的舟,以爱为帆;无星的夜,有灯为伴;没见到你,只有思念!腊八节想你!

10.男:“求求你给我吧”女“不要嘛,我还没准备好呢”男:“都什么时候了,还没准备好!”女“那咱们今天不要了,好不好?”男:“不,不是今天就没意义了!”女:“为什么?”男:“今天腊八节,当然要喝腊八粥拉。”

11.腊八粥饭味美香,粥汁寓意多吉祥。祝福亲人意浓浓,如意幸福全家康。家人进餐粥一碗,温暖严寒一冬天。身健体康不畏寒,待到寒去春满园。祝全家、辣粥节吉祥安康,祥光照幸福冬天。

12.腊月初八,佛陀成道,天降吉祥,祝你行吉祥,住吉祥,平安幸福享吉祥;祝你坐吉祥,卧吉祥,时刻念佛保吉祥;祝你昼吉祥,夜吉祥,腊八节日恒吉祥。

13.今天的你是快乐的,今夜的你是甜蜜的,今年的你是顺利的,今生的你是幸福的,今世的你是健康的,节日快乐!

14.又是一年腊月来到,祝你来年大旺,前程似锦,吉星高照,财运亨通,合家欢乐,飞黄腾达,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幸福美满,官运亨通,美梦连连!腊八节快乐!

15.有句话一直没敢对你说,可是新年再不说就没机会了:你真地好讨厌………讨人喜欢,百看不厌!腊八节快乐!

16.腊八到,祝你遇八就大发:事业发,爱情发,生活发,事事都会发;腊八喝口腊8粥,愿你身体8错,心情8错,运气8错,事事都8错。

17.腊八节日鞭炮响,欢天喜地笑颜灿。腊八粥饭揭开锅,粥味四溢扑鼻香。送给亲人尝一尝,身体健康鬼离远。一生幸福好吉祥,惩恶扬善好风尚。积德行善万事安,大吉大利顺风帆。愿你腊节开心如意!

18.在新的一年里,你想出人头地吗?你想发财致富吗?你想光宗耀祖吗?你想大富大贵吗?你想扬名立万吗?你想升官发财吗?你想福星高照吗?别瞎想了,快睡觉吧!

第2篇:腊八节的美好寓意范文

2、腊八节喝腊八粥,腊八粥里拌祝福,祝福里面夹快乐,快乐当中裹幸福,幸福中间是如意,如意随着短信传,腊八节里祝愿你,生活甜甜似蜜糖,笑口常开心情棒,健康平安永追随!

3、腊八来到,送你一碗惬意逍遥腊八粥,保你喝后青春靓丽,神采飞扬;身强体健,福寿百年;吉星高照,好运

4、不断;日子红火,天天幸福;财气冲天,势不可挡;心想事成,事事如意!

5、腊八送您八碗粥,一碗幸福粥,一碗甜蜜粥,幸福甜蜜绕心头;一碗爽心粥,一碗开心粥,开心爽心在左右;一碗好运粥,一碗美满粥,好运常在无忧愁;一碗健康粥,一碗快乐粥,健康快乐幸福久!

6、腊八到,以快乐、健康、幸福、平安、如意、吉祥、好运、发财为料,再用真心真意之火熬制,最后成功出炉一碗福气腊八粥送给你,愿你时时开心,幸福永远!

7、暖暖的腊八粥为你解乏驱寒,红红的八宝饭送你温暖吉祥。民间美味的飘香醉你心房,传统习俗的佳肴寓意驱邪祛寒。辣粥喝一碗一生幸福又平安,腊节送辣粥吉利如意康。祝你:腊八节快乐顺帆,身体康健傲严寒。

8、抓了几把开心果,洒了一些吉祥豆,放了一份幸福米,舀了一勺快乐水,扔了几颗如意枣,做成一碗腊八粥,腊八节到了,送你这碗腊八粥,愿你腊八快乐,吉星高照福连天!

9、用蛋白黄豆,用高钙牛奶,用润肠黑豆,用降脂香菇,用健脾山楂,用补气木耳,用温肾狗肉,用养胃鲈鱼,熬成驱寒保暖粥一碗,腊月初八送给你,祝你腊八不冷,身体强健,温暖不断,美好缠绵!

10、腊八节,送碗祝福腊八粥,加些好运枸杞,火旺你的福气;添些快乐芝麻,芬芳你的年华;放些成功红枣,绽放你的骄傲;掺些健康大米,幸福你的日子!

11、腊八节到了,愿你每天用大海的胸怀面对;用小猪的感觉熟睡;用南非的阳光晒背;用盖茨的美元消费;用布什的千金买醉;用拉登的方法逃税。天天开心!

12、从未做过贼,却想偷个幸福给你!从没坑过人,却想骗个快乐给你!从未害过谁,却想拐个开心给你!从没赖过谁,却想抢个平安给你!祝腊八节快乐!*_^

13、祝你腊八喜气洋洋,满面阳光灿烂,爱情扬眉吐气,事业洋洋得意,晦气扬长而去,万事阳关大道,来年一旺向前!

14、岁末甫至,福气东来,鸿运通天。否极泰来时重伸鲲鹏之志,惜时勤业中展君无限风采。祝新年吉祥,财运两旺!

15、酒是温的好,菜是热的好,工作是乐的好,钱包是鼓的好,同事是铁的好,上司还是你。祝腊八愉快,来年旺财,步步高升!

16、腊八到来喜事多,阖家团员幸福多;心情愉快朋友多,身体健康快乐多;一切顺利福气多,来年吉祥生意多;祝愿您好事多!多!多!

17、腊八节日好!衷心祝福你,上帝保佑你,真主关心你,菩萨爱护你!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花天酒地,黄金遍地!

18、又是一年腊月来到,祝你来年大旺,前程似锦,吉星高照,财运亨通,合家欢乐,飞黄腾达,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幸福美满,官运亨通,美梦连连!腊八节快乐!

19、你看到这条有魔力的短信时,已经是腊八了,收到这条魔力短信的人都会在2008年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20、如果你冷,我将你拥入怀中;如果你忧,我替你擦去泪痕;如果你爱我,我要向全世界广播……我只想给你我真实的爱!

21、腊八到,鸿运旺,烦恼的事儿往边靠,祝君出门遇贵人,在家听喜报!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腊八快乐,大吉大利!

22、腊八节日好!衷心祝福你,上帝保佑你,真主关心你,菩萨爱护你!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花天酒地,黄金遍地!

23、远方的你是否无恙?在这个思念的季节里,改变的是我的容颜,不变的是永远牵挂你的心!真心愿你佳节快乐!

24、一生永相随,十全又十美,百年修的同船渡,千年好合在今朝,万年石枯心不变,幸福美满好姻缘。心有所属,我的祝福。

25、别说我无情无义,好歹我也传了条一角钱的短信,不惜浪费电池的电力,顶着被 电磁波辐射的生命危险,这样不考虑后果就是要给你问个好!腊八节快乐!腊八节祝福语大全

26、送你一件外套,前面是平安,后面是幸福,吉祥是领子,如意是袖子,快乐是扣子,口袋里满是温暖,穿上吧,让它相伴你的每一天!腊八节快乐!

第3篇:腊八节的美好寓意范文

腊月除了叫蜡月,还有涂月、季冬、末冬、残冬、暮冬、嘉平月等称呼。在我国,春夏秋冬都有祭祀活动,那么你知道腊月二十三是什么日子吗?小编就给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一、腊月二十三是什么日子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又称小岁、小年夜,是相对大年(春节)而言的。因地域的差异,各地过小年的日期不尽相同,大部分地区在腊月二十四日过节。北京、河南等地区腊月二十三日过节。东汉崔富(同“实”)《四民月令》记载:“腊月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清代姚兴泉《龙眠杂忆》记安庆桐城县(今属安徽)腊月过小年的情景:“二十四晚,设酒醋以延祖先,自密室达门面,内外洞澈,灯烛辉煌,而花炮之声达于四巷,几与除夜无异,士人谓之小年。”民间对小年相当重视,因而形成很多习俗。

二、腊月二十三习俗有哪些习俗一:祭灶

祭灶也就是祭灶神,也可以说“接神”,腊月二十三那天,相传是灶王爷回天上的日子,如果你能够诚心诚意,准备诸多祭品供奉灶神,那么灶神会高高兴兴的回到天上,然后禀告给玉帝你的优良事迹,还会多帮你美言几句,赐予你好的生活。

习俗二:扫尘

祭灶神之后,就是人们开始准备过年的日子,过年前要把房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所以腊月二十三这天是扫尘的头一天,腊月二十三直到除夕的扫尘日子都是“扫尘日”,也叫做迎春日。扫尘就是把家里弄的亮亮堂堂,然后才好迎接新年的到来。

习俗三:吃灶糖

灶糖是供奉灶王爷的祭品,相传灶糖能够让灶王爷尝到甜甜的味道,这样才好在玉帝面前说好话,而且人们吃过灶糖之后也能祈求来年的生活能够甜甜蜜蜜。

习俗四:剪窗花

剪窗花是为了过年而做准备,窗花明艳美丽,能够为家里增添喜气,而且窗花图案多种多样,张贴起来好不漂亮。

习俗五:写春联

写春联也是腊月二十三的习俗之一,春联是春节必贴的东西之一,多为福禄吉祥等寓意,张贴春联是表达对新的一年能够财源广进,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

三、腊月有哪些习俗腊月初八

这一天被称作“腊八”,即腊八节,最有名的就是“喝腊八粥”。关于腊八节的由来有非常多的传说,其中之一是,传说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氏的三个儿子死后化为恶鬼来专门吓小孩子,偏偏这些恶鬼就怕被红豆打,于是就有了“赤豆打鬼”,后来腊八这天人们就用红豆煮粥。

腊月二十三

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这一年来家庭情况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在这天晚上送灶神,吃灶糖,传说古人们为了不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乱说话,就准备很多灶糖给灶王爷,用糖黏住他的嘴,希望他在汇报时为自家多美言。

腊月二十四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家里的灰尘,有“掸尘扫房子”的习俗,因“尘”和“陈”谐音,所以有“辞旧迎新”的寓意。当然古代家具造型复杂,还都用柴火烧水煮饭,所以家中灰尘还是比较多的,可想而知家家户户都卖力打扫屋子时的场景有多热闹。

腊月二十五

这一天要吃豆腐,“腐”同“福”,所以有“接福”的意思。当然这个习俗现在比较少人知道,取而代之的是在门、窗户上贴倒福,也有接福之意。

腊月二十六

这一天是“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日子,在古代过年是一定要吃肉的。即使再穷的人家都要做一点儿红烧肉来吃,因为“肉”寓意“富裕”,表达了认为对来年红红火火、富裕吉祥的美好祝愿。

腊月二十七

这一天是专门用来上街置办年货的日子,即使那些在腊月二十六没来得及杀猪羊的家庭,二十七也得在街上买到过年时要用到的肉类、果蔬和其它用品,所以这一天的集市会非常热闹。

腊月二十八

这一天古代人就要开始做各种花色样式的糕点、馍饼了,不同于现代人有发酵粉这种神器,古代人只有老老实实的等着面粉自己发酵,所以得等上好几天时间,这天开始制作的发面会在正月初一派上用场。

腊月二十九

腊月二十九是除夕前最忙的一天,这一天除了要确定过年时需要准备的各种衣事祭品外,还需要上坟祭拜祖先。当祭拜完祖先过后,紧张而丰富的除夕节前准备活动就暂时圆满落下帷幕了。

大年三十

第4篇:腊八节的美好寓意范文

[关键词] 中西方节日 文化软实力 民歌

引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西方节日对中国的影响与日俱增。许多年轻人对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不甚了解也缺乏激情,却盲目地追求庆贺西方节日。西方节日的涌入带动了相关商业活动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于国外生活的向往,而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却日渐被冷落,与之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濒临消亡的危险。有学者质疑中国的节日能否同样影响外国友人,推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如何能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006年12月来自北大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提出国人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根本原因是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他们呼吁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①。面对西方节日的冲击我们虽应以开放的态度了解西方节日以扩大对外交流。但同时更要树立中国文化的主位性,关键是使国人深入了解中国节日的起源、特色,及其反映的民族心理、民族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探索其折射出的文化底蕴。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西方节日比较

1.中西方节日所呈现的差异

(1)节日命名方式差异。中国节日多以“岁时节令”命名,西方节日多以宗教人物和事件命名,反映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世俗性与宗教性的差异。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存依赖于土地。农作物的长势是百姓心情的“调控台”,而农作物的长势势必受节气的影响。因此,中国传统节庆多依照农历节令产生。中国最重要的节日—— “年”即是如此。按照古书记载,“年”本身就包含有五谷成熟、丰收的意思。又如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端”是开始的意思。《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所以“端五”也可写为“端午”。 再如八月十五谓之“中秋”,又名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还有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重阳为农历九月初九,腊八为农历十二月初八。

西方主要流传了宗教性节日。统治西方人们思想和道德的基督教受到了广泛的尊崇。因而围绕基督教的各种宗教活动被人们作为最重要的节日延续下来。集中表现为复活节、大祈祷日(丹麦特有的一个宗教节日)、耶稣升天日、降灵节、圣诞节等。此外,西方国家也不乏有些为纪念曾为民族或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而以其名命名的节日,如哥伦布纪念日(又称发现日), 情人节,卡蒙斯日(即葡萄牙国庆日),圣马力诺节(即圣马力诺国庆日)。

(2)崇拜对象及崇拜方式的差异。西方节日主要体现对上帝的崇拜。因为基督教世界里神只有一个——上帝。西方宗教节日的庆祝因各国风俗而异,但必不可少的项目是做礼拜或洗礼等宗教活动。复活节的日出礼拜可追溯到古代庆贺日出的春节活动。复活节期间穿新衣服象征新生活的风俗来自早期基督教徒于复活节举行的洗礼活动。在耶稣升天节,信徒们要去教堂望弥撒,或早起去聆听唱诗班的晨唱。天主教会举行庆祝耶稣升天节的弥撒。在圣灵降临节中节日庆祝活动要从教会特别主日礼拜延伸到街头的表演和狂欢,在这个节日行洗礼和坚信礼对基督教徒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圣诞节前夜人们前往教堂做晚弥撒或晚礼拜。

中国节日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及泛神性。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人文精神与自然崇拜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其基本的哲学思想是主张神灵与人二者之间和谐共处,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因中国地大物博,国人崇拜神的种类、方式、祭典仪式与西方有很大差异。在古代春节来临人们要举行腊祭祈年活动。腊祭祈年既为祭祀先祖、百神,又使农民在农事之余得以休息和娱乐,并祈望丰收。再如上文提到的“腊八”也是人们在丰收后举行盛大祭典大拜天地祖先。腊祭所拜之神据文献资料所载有:先啬神、司啬神、农神、邮表畷神、猫虎神、坊神、水庸神和昆虫神。

(3)中国的饮食文化与西方的送礼文化。中国这样一个传承千年餐饮文化的泱泱大国在重要的传统节日中自然少不了特色美食。饮食文化不仅仅是关于饮食本身的文明成果,而且内化为一种具有信仰、禁忌等文化意义的民族心理,成为文化的隐喻象征符号体系。大年初一第一餐各地所吃颇有讲究:湖北团风人喝鸡汤象征平安;江西鄱阳人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福建闽南人吃面寓意年年长久;台湾人吃“长年菜”寓意长生不老;关中、河南部分地方吃饺子与面条同煮的饭叫“金丝穿元宝”、“银线吊葫芦”。中秋节吃月饼,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用月饼寄托思乡之情。正月十五吃元宵象征团圆吉祥。“腊八”喝腊八粥延年益寿。端午节吃粽子为纪念屈原;寒食节吃寒食纪念介子推。

而西方的节日食谱很少有特定的文化意义,且许多节日的食谱相近。可以找到特别的象征意义的要属情人节的巧克力,象征甜甜蜜蜜、美满幸福,可它主要不是作为食物而是作为礼品表达其象征意义的。真正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复活节”的彩蛋,因为基督教把彩蛋当作新生命的象征,基督复活的象征。

虽然西方节日的饮食文化没有中国的博大精深,但他们节日送礼文化却传达了特有的民族精神。每年送礼之王当属圣诞老人。他是整个西方文化精神传达的使者。圣诞节的活动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给予与获取。“父亲节”、“母亲节”,孩子们送鲜花或小礼物以表达他们的爱和感激之情。“情人节”,不仅爱人间而且朋友间互送礼物。这些小礼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4)中国人重视亲情,关注国家发展,西方人崇尚个性张扬,关注自身的快乐。中国节日多以家庭、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节日里全家要吃团圆饭,要阖家共渡。中国人强调“有福同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喜欢与亲友分享自己的喜悦之情,互送美好祝福。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活动大多展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家庭观、民族观和社会群体观念,如除夕吃团圆饭、春节期间拜年、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赏月吃月饼等。中国人讲究举国同乐,普天同庆,要“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连。因为这样的心理中国才能连续二十多年组织强大阵容的春节联欢晚会。在春晚中回顾过去一年的收获与成就,传达真挚的祝福,表达对国家最美好的祝愿。

西方人在节日中十分注重“个性的张扬”。在风靡欧美的狂欢节中每个人都充分张扬自我,释放自我。狂欢、游行和聚会是西方节日中重要的自我释放方式。在宗教和历史的影响下,西方人追求欢乐,也通过忏悔、内省或祈祷净化个人灵魂,寻求自我解脱,他们更关注个体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2.中西方节日所呈现的共同点

(1)两者均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各国人民都庆祝新年的到来,都向亲友表达良好的祝愿,对未来生活有美好的期待。

(2)两者都传承尊老爱幼的文明火种。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老人为后来人创造优秀文化,精湛工艺,他们挥洒汗水而奠定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根基,因此中国人讲究不能忘本。西方人同样感激辛勤抚养自己的父母。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就是对所有父母的价值的肯定。

(3)两者都敬仰纪念重要的历史人物。中国有端午节、寒食节,西方有哥伦布日、圣露西节,纪念人们心中的英雄。

(4)两者都追求完美的爱情。西方有为忠于爱情的人们设立的情人节,而中国有牛郎织女鹊桥会的七夕节。人们都利用这样的节日向自己的爱人表达爱慕之情。

(5)两者都有对富足生活的渴望。中国有腊八节,西方有感恩节。无论在以农业还是畜牧业为基础的国家,人们都希望自己一年的辛劳有所收获,渴望过上富足舒适的生活。人们借此节日感谢神灵的保佑,犒劳辛勤的劳动者,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衣食无忧。

结论

1.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民族艺术体现重要价值

就节日本身而言,因各国迥异的历史而存在差异,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种类颇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体现了我泱泱大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历代信奉的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思想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在现代的建设和发展中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的饮食文化显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善良。中国人重家庭,重亲情,关注国家命运的传统彰显出中国人强大的凝聚力,是国家坚实、强大的基础!是国家蒸蒸日上的不竭动力。因此传承中国传统节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西方节日有着诸多差别也呈现出许多共同特征,表现了人们共同的心理取向和价值取向。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在汲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我所用的同时要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踏出国门。中国与法国、俄罗斯互办国家年使中国文化得以展示于世界舞台上,吸引更多外国友人关注了解中国文化。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巧妙途径——民族艺术。人们都有对艺术、对美的追求,因此民族艺术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因民族意识的差异所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不妨。首先根据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用我们的民族艺术感染外国友人,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而后逐步传播中国文化,用中国的优秀文化影响与我们相距甚远的西方文化,跨越国界,消除隔阂,从而为我国经济的跨国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运用民歌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

笔者在研究民歌的过程中发现民歌作为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优秀载体,从而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民歌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作的结晶,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基于上文对于中西方节日比较得出的中西方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民族心理,可知民歌中所展现的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对富足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必然能够引起外国友人的共鸣。外国民歌也具有记录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和表达人们美好心愿的作用。同时,中国民歌内容极其丰富,它所展现的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对国外友人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因此民歌能够担当起中国文化传播的桥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确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注 释:

①周锋利等.倡议书“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OL]http://.cn/s/p/2006-12-21/103811850958.shtml,2006,12.

参考文献:

[1]盖国梁.节庆趣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宋兆麟,李露露.图说中国传统节日[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2006.

[3]朱子仪.西方的节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李丽敏.论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节日的回归[J].鸡西大学学报,2009(8).

第5篇:腊八节的美好寓意范文

[关键词] 发展;变化;浓厚;交融

[中图分类号] I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1-114-4

2011年2月2日,农历庚寅大年三十;2月3日,农历辛卯大年初一。西海固小山村早已充满喜庆的节日氛围。无论老少,大家穿上节日的新衣,女孩儿头上戴着五彩的头花儿,大一点儿的姑娘穿着和城市孩子一样的靴子,家家户户贴着喜气洋洋的大红春联,娃娃们簇拥在年轻后生的后面,举着燃火棒点着喜庆的爆竹花炮,欢快地蹦着跳着欢呼着享受着节日带来的喜悦。

小山村的节日喜庆延续着源远流长的乡风民俗,门神、灶神,溢满亲情的团圆年饭、守岁、拜年、祭神,抢上“头香”、迎接财神、喜神……大年中流淌出一个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

这是一幅真实的西海固小山村醇浓古朴的乡村过年图!

一、西海固农民生活变化大

新春走基层在西海固小山村得到的最为深切的感受就是西海固农民生活变化大。

汽车出固原市,沿着笔直的柏油马路前行,沿途都是忙碌着过大年的人们。通往山村的路平整而宽敞,路标齐全,很少有陡坡和急弯。路上可见来回奔跑的出租车、私家车。通了路,山区农民买私家车,在西海固不再是新鲜事。谁家门口停着辆私家车,那就是在告诉人们,西海固农民的日子红火哩!

畅通的交通是西海固近年最大的变化之一。村村通公路造福村民,当公路通到家门口的时候,农民朋友说,他们算是真切感受到了幸福生活和修路原来是那样密不可分。

农村班车满载着回家过年和出去买年货的人在村头下了车。如今,小山村的农民乘坐班车到城里看病、购物、或是带上农副产品到集市或城里去卖,班车沿线设立村头客运招呼站,村民们招手即可上车,很是方便。农民还可免票携带化肥种子等农资,特困户残疾人可免费坐车。也有农民早上坐班车到城里打工,晚上坐车回家……

走进西海固农家小院,庭院打扫得干干静静,外出的人都回来了,大包小包,东西码放得整整齐齐。孩子们在院子里蹦蹦跳跳,欢欢喜喜。房子里、桌子上、茶几上,摆满了水果、糖果、葵花、花生、瓜子、油香、麻花、白酒、啤酒、果啤、可乐……

农民工资性收入不断增加,彻底改变着西海固农民家庭的生活。近年来,自治区、固原市、县(区)乃至乡镇政府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成为西海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在驼巷村刘家庄自然村,常年在外打工回家的魏建龙正盘算着如何用自己挣的钱在新春佳节孝敬自己的父母。今年刚20岁的他,一直在外工地上开塔吊,挣得钱除去自己的花销,每年能带回里2万多元。今年过年,他说除去用自己挣到的钱孝敬父母,还要给上学的弟妹些零花钱。

从新春佳节西海固山村的发展、变化、浓厚、交融中看到,这里回汉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是由点点滴滴的汇聚而成。

西吉,宁夏人口第一大县。48万回汉各族群众团结得像一家人。新年里,新营乡王老汉在盘算着,按照今年很高的市场价格,家里那几千斤贮存的马铃薯待春天时候再卖定能卖出好价钱。

昔日“苦瘠甲天下”排在首位的西吉,如今马铃薯作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逾百余万亩,规模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强来自马铃薯。2010年,西吉县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广马铃薯抗旱增产、旱作节水、农业机械化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继赢得“中国马铃薯之乡”之后,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该县又赢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殊荣。

原州区,蔬菜种植、马铃薯、小杂粮、草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渠道。好多村的农民在农业部门的支持下,都有了二代日光温棚,建起了固原市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和批发市场,蔬菜种植面积从几百亩扩大到上万亩,反季节叶菜远销到河南、四川、湖北等地,菜农足不出户,来自各地的大货车就直接就把菜拉走了。菜农户均收入超过40000元,全村90%的村民脱贫。

还有泾源县的林木、黄牛产业;隆德县“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中药材生产给农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带来的改善;彭阳县发展设施农业,红河辣椒畅销国内市场,给农民带来致富的希望……

二、西海固农村春节的传统习俗浓厚

走进西海固,近观山村发展变化,感觉一切都在变,人民群众生活变得好起来,日子一天天富足起来,但民间淳朴的民风没有变,传统春节的年味不但没有变,而且越来越浓。

贴对子(春联)西海固农村一般把春联叫做对子。从腊月初八、俗称腊八开始,到腊月二十三小年,再到临近年三十,每到下午两三点钟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在家门口贴对子。先前,有些农户要和泥泥,把家里有些墙上的土坯房或者破损的地方用泥泥糊好,有的地方叫“泥年”。如今,山村里农户家庭普遍住上了新房,“泥年”的习俗也就淡了些。没有淡下去的是贴对子、放鞭炮、贴门神、贴福字。百姓过年图的是吉利,贴对子表示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驱赶走,迎接新年的幸福美满、吉祥喜庆。

西海固贴对子的传统习俗也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过去的习俗是,凡一年家中有人去世,家人就要贴黄色的对子或用黄纸裁剪成三角形的纸片贴在门上,以表对故去亲人的哀悼和怀念。去世的人过了三年俗称“三年纸”过后就可以贴红色的对子。

这些年,很多农户家由自己写对子也变成了买对子。买的对子颜色鲜艳气派,装帧得漂亮大方;写的对子意义深刻,各有特点。西海固农村到处都有手写对子的高手,大气洒脱,也许字写的不是很好看,但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挂灯笼。西海固农村过大年的一大特色。那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是很多农户家庭所喜欢的。大红灯笼一般是在大年三十的下午开始张挂。也有些人家挂彩灯,生活条件好些的还讲究挂音乐灯。当地农民说,这里的农村以前过年挂的都是马灯,后来有了自己做的灯笼,里面放个蜡烛或者煤油灯,外面贴上剪纸。现在基本上没有这样的,都是买来的灯笼,好的有近百元一个。在驼巷村500多户农家当中,大约有近五成农户家在房前挂上了灯笼。

请祖先。是西海固农村过新年的一大讲究。除夕下午,请祖先就开始了。在刘庄自然村的安家和呼家,两家人无论老少一起去了他们祖坟上,家人一起去坟前烧纸钱、烧香、奠酒、敬茶、还把“三代”(纸签)摆好,跪拜磕头。白色(也有黄色)的纸签是代表去世的人,红色的纸签是代表祖上三代人。

在驼巷村,上坟请祖先依然是各家农民保持的传统,也有不去祖坟上,直接在十字路口上请祖先的,这是说老祖先年三十也就准备回家过年了,在十字路口迎接一下。不论是哪种方式,家家户户都要在吃年夜饭之前把祖先请回家一块过年,到正月初三的下午,再把祖先送回去。

祖先请回家之后立马给摆酒菜、水果贡品、敬香、敬酒、敬茶、馍馍等好多吃的喝的,还要给摆上筷子。跪拜之后,全家人才开始吃年夜饭。

年夜饭(团圆饭)。西海固农民至今都保持着吃年夜饭的习俗。这里的年夜饭有很多种,吃面的蕴意长寿;吃饺子的因饺子外形像元宝,人们说,吃过年饺子寓意来年不缺金银,日子过得富足……在樊庄村,老王一家就正在吃年夜饭。这是个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的幸福家庭。从桌上那酒、饮料、水果和飘着香味的年夜饭,透着欢喜吉祥。

迎喜神、迎财神。大年初一早上,西海固的农村都要在吃了早饭后集中到村头或者有庙的附近敲着锣鼓去迎财神。

迎财神在西海固呢可是有讲究的。大人孩子都穿得整整齐齐,打扮得漂漂亮亮。据农历算法,每年的喜神和财神方位都不一样,所以每年迎财神的方位也都不一样。在樊庄自然村,全村老少都着驴、牛、羊一起凑热闹。最醒目的是驴头上那个大红花,格外喜庆。烧纸钱、点香、放炮,祈求喜神、财神带来好运和幸福。迎了财神后,乡亲们要到最近的庙上再祭奠和祈福、祈求吉祥。

西海固农村新春佳节的“名堂”还有很多,一一数来也难免挂一漏万。

送灶神。迎灶神在西海固农村都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吃完晚饭送灶神,在灶头的中间放些水果、糖果、馒头、馍馍、点上香、烧纸钱、还要磕头。把灶神送上天,请灶神上天“汇报”说好话。在这里的农村灶神依然是个很重要的神。

坐夜(除夕守岁)。大年三十,西海固农村保持着要坐到天明的习惯,这叫“守岁”。驼巷村的农家,除夕夜除了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外,一般是边看春晚边包饺子、放炮。如今,乡村过年看春晚已经成了新习俗,春晚成为西海固农户家庭过欢乐年的享受。当新年的倒计时到来的时候,随着春晚节目里的欢呼声,村子里的花炮声、鞭炮声也响了起来。在大山的怀抱中,西海固农村的春节一点不比大城市逊色。

村子上有庙的人更是要抢着上“头香”,就是零点到来的时候,人们赶忙去庙上上香,无非是祈福图个来年吉利,这个风俗至今在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中还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零点放炮。零点意味着农历新年的真正到来,这时候农村好多人家都拿出花炮、鞭炮,还有些比较大的炮,一个接一个的放,用这种特有的方法迎接美好的新年。农村的炮比不了城市的高档和壮观,但是那种放炮的感觉是城市永远找不到的。看着孩子们都拿着点燃的香头,为点燃一个巨响的炮而欢呼雀跃的时候,才真正是一种美的感受。

拜年。正月初一是拜年的时间。西海固农村拜年,大都是在每个家族范围内进行,一般是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或者给些糖果水果。如今通讯方便了,对于那些路途遥远不便登门拜年的,就通个电话、手机短信等送上吉祥的祝福语,也算是对拜年方式的一种进步。

压岁钱。西海固农村过大年,老人给晚辈、小孩压岁钱一般是必不可少的。“压岁钱”一般是20元、50元,条件好的就多给些。如今,给孩子的压岁钱大多与孩子的学习情况挂钩,学习成绩好的,挣到的压岁钱就会多一些,懂事的孩子拿到压岁钱,也一般用来买书本学习用品。读书供子女上大学,在西海固是个好的民风。

如今,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西海固的农户家庭也都普遍添置了手机,不论相隔多远,一条短信、一个电话,就能相互拜大年了。

三、回汉文化不断交融,和谐家园蒸蒸日上

这是西海固乃至整个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为亮丽的过年风景。在宁夏,不管是回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还是汉族的春节、中秋节,回族和汉族都一样放假,都一样放假过节。因此,在西海固过春节,可以感受到许多汉、回文化在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相互交融。

回汉群众共同居住生活在一起,相处融洽。“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已经得到西海固各族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无论在哪个山村,汉族的庙和回族的清真寺都是和谐相处,回汉群众一样浓浓亲情。正是这淳朴的民风奠定了回汉群众安居乐业的坚实基础,大家共同繁荣,奏出了回汉和谐曲。

驼巷村,典型的回汉混居行政村。这个村里回汉文化互相融入和渗透。虽说回族家庭过春节家门上不讲究贴对子,晚上不放鞭炮,也不给孩子压岁钱,不让孩子叩头拜年。但是,回民孩子也会跟随过汉族的春节,但是这里农村的一些回族孩子受到汉族传统春节的影响,还是会主动和汉族小朋友们在一起放炮,感受节日的喜悦和高兴。

回族从风俗习惯上讲是不过汉族及其他民族节日,如祭祀屈原的端午节、以拜月为主的中秋节、以及清明节、腊八节等节日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回民受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逢春节等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虽没有什么讲究,却也在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也给一些汉族朋友、同事拜年。有些回族群众在端午节也吃清真粽子,中秋节虽然不拿月饼作为供品去拜月,也会购买些清真月饼自己吃,或是送亲戚朋友,祝福全家团圆。

西海固地区150多万人口中,回族人口占42%以上,是我国主要的回族人口聚居地区之一。谈西海固民间过我国传统佳节春节,就不能不说生活在那里的回族群众有着怎样的过节习俗。

炸油香。回族不讲究过春节,回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回族群众过自己的节日家家都要炸油香,也有人称“油香”为“香香锅”,汉族大多数人叫炸油饼。

炸油香除了自己家里吃以外,还会相互赠送,有的家里过节悼念已经离开的人或者家中有了红白喜事,也要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继俗。油香还有一段美丽的伊斯兰传说,成了回族穆斯林传统的圣洁食品。“油香”现已成为团结、友谊、幸福、真诚的象征。

吃油香要掰开,如果身边有人,应分成若干份,按照《圣训》,不可一人一个直接食用。按照伊斯兰教的传统习惯,“油香”被当作一种珍贵的食品,是待客和送礼的佳品,只有当宗教节日或办喜事或纪念亡人时才做。

在驼巷村,汉族农家过春节也讲究炸油香,即便是最困难的农户,也为孩子们炸些油香。这多少是受了回族文化的一定影响。大多数农户把炸好的油香放在盆子或纸盒子里,炸得多的人家,会把油香放在缸里,有些家庭还会炸麻花、油果果等。

馓子,是回族的传统食品之一。西海固回民做的馓子,香脆可口、色黄美观,已成为欢度节日不可缺少的食品。在骆驼巷村,许多汉族家庭里也摆着不少馓子,那是汉族家庭里的人学着自己做的。但一般汉族家庭摆放的馓子还都是从外面买来的,因为炸馓子可是个“含金量”很高的技术活儿,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得会的。那需要功夫。

饺子,西海固汉族和回族农家普遍认可最具传统的节日食品。大年三十晚上,汉族家家都要包饺子,大年初一的早上或上午吃饺子。在骆驼巷村,一些回族农户家已习惯在回族节日里也包饺子吃。而且,回民用羊肉馅包饺子的习惯,现在已经被很多汉民所接受,有些汉民干脆也不吃大肉馅饺子改吃羊肉馅饺子了。

四、惠民政策越来越好

新春佳节走进西海固,听到农民们讲得最多的是“惠民政策越来越好”!这句话。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子弟“一个都不能少”!多少年前,以“苦瘠甲天下”闻名的西海固不知有多少农家娃因为贫穷上不起学。自从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山村所有农民的孩子都能够上学了。在大山里,最漂亮的建筑是那红砖红瓦的学校,整整齐齐。朗朗的读书声在大山中回荡,学校成为西海固农村孩子放飞梦想地地方,也是山村农民最充满期望的地方。

危房改造,政府有组织实施的、惠及最困难群体山区百姓的一项“民心工程”。在西海固地区,国家和自治区实施的危房危窑改造项目已经实施几年,给生活困难的农户优先帮助,使得农民从土坯房子住到了砖瓦房。樊庄村的宋家、刘庄村的安家,都是危房改造项目的对象,几年来几万户农户通过危房危窑改造住进了漂亮的新房。刘庄村的安家今年新春对联是自己编写的,对联内容是:“党的恩爱比海深,忠心耿耿记党恩。”表达了住上新居的喜悦心情。

农村医保,解决了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在西海固,农民感受最深的是农村医保。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