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设计范文

课程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设计

第1篇:课程设计范文

我国高职改革共分三个历程。在20世纪90年代是实践本位的课程改革时期。教学计划基本原则的制定是围绕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这个时期的专业课程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基础课程也是围绕应用来设计。这时就有实践的环节,实践的内容时间都是很明确的,并且出现单独设置的实训课程,集中实训。第二次改革出现在21世纪初期,明显特征是以能力为本位。这一次改革浪潮兴起于美国,在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中影响广泛。教育部也在2006年提出“建立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的高职教育改革指导意见。这一改革中体现出能力本位和任务训练、以学生为主体三种思想的融合。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提出了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概念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有所侧重。第三次改革兴起于2004年,由教育部和劳保部推动这次以工作过程为本位的课程改革大潮。这次改革的重点在于工作过程,强调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课程开发方面,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内容进行排序作为开发要素。课程的内容方面,选择学生自主获得过程中的知识,也就是隐性知识的能力,并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普遍认为这一次以过程性的课程改革是课程结构的质变,对于高职课程的改变是颠覆性的。

2陈设设计课程设计改革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2.1过于重视理论,实践课时不足在我国,高职类院校的起步较晚,发展不足,多数是从普通中学发展起来的。而室内陈设设计专业更是近几年才逐渐兴起的专业。社会对该专业应该如何发展不是很明确,这就形成了在高职教育的室内陈设设计课程中容易出现学术学科的影子。课程设置过于重视理论,实践课时明显不足,实用性课程短缺,职业综合能力课程严重缺乏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在课程结构改革过程中,应该正确合理地处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才能适应社会对于室内陈设设计的需要。陈设设计课程,要将实践的课程有效落实,要提高学生对于工作任务的处理能力,不紧要让学生完成工作,更要善于创造,善于改进。基于工作过程的思想,需要美术专业实践教学重视实践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问题,比如人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意点的提出,工具材料的选择以及突发状况的处理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而非课堂上获得提高,而这些提高都是未来职场真正需要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实践训练,是模拟真正工作状态的实战任务。学生在接受项目后,需要进行立项、信息收集、创意、做草案、论证和修改的整体流程。这些过程不仅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培养着学生的职业素质,也就是说这种培养模式是多元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职类院校会采用实习基地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将教学与实际生产集合起来,把课堂搬进企业。对于高职类院校,即使是室内陈设设计这样的流行专业,如果只是一味单纯培养人才,是没有发展空间的,教学必须与生产实际关联起来,这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2.2课程设置的滞后性现在多数的高职学院基本在陈设设计方面计划是三年制教学或者是五年制教学。在这段不算短的时间内,社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陈设设计专业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一般不能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社会中供求关系不断变化,因此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在专业设置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的调整。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变化,作为室内陈设设计专业,课程设计上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让送学生在踏入社会的时候能够适应社会的审美,适应社会工作需要。高职教育的室内陈设设计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反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要体现出实用性。由于新时展的迅速性和不确定性,课程的设置要用灵活性和实时性进行应对。课程的内容上,要将基础扩宽,可以建立多模块,多方向的教学内容。课程灵活多变能为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课程设置的模块化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专业的要求。比如在电脑美术的课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动漫制作市场,可以在课程中增加动漫制作的部分,让学生具备更大的市场竞争潜力,这样一来,学生良好的就业状况便是一所高职类院校最大的财富。

2.3陈设设计教师培养问题研究体系和机制的缺乏是阻碍专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学校注重学生的培养,也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既要提高教师的水平,也要让专业后继有人。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在信息爆发的今天,善于利用有效信息也考验着高职教师队伍。教师要筛选信息,传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紧跟时代步伐。教师也可以利用新的信息进行教材的编写,这对教师科研能力也具有很大的帮助。学校要建立对教师的科研奖励机制,督促教师自身学习,建立美术专业课程研究体系。教师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师社会实践工作的缺乏。前文已经提到,陈设设计的课程需要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把关,这也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心思想。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我国,教师一般缺乏真正的社会经验,没有实践经历。这就导致在课程改革中不能很好地把握课程设计的方向。这就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成为一句空谈。学校应该鼓励一线教师的实践,并积极为教师创造实践的机会。

3结语

第2篇:课程设计范文

一、外贸跟单岗位的技能要求

外贸跟单工作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工作过程包括外贸交易的大部分环节。外贸跟单工作主要包括外贸流程中的样品制作、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跟踪、质量检测、出口货物运输、出口清关手续等,囊括了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和跟单专业的产品和生产知识,以及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知识。能够正确读懂外商关于产品的要求和工艺生产流程并进行质量把控是跟单员有别于外贸行业其他岗位工作人员的重要标志。由于交易过程中客户可能会不断提出新要求,跟单员在跟单过程中也需要不断与客户进行沟通,将产品的生产情况告知对方,因此流利的英语书写和口语表达能力是跟单员必备的能力。此外,由于企业生产能力的限制,外发加工的情况随处可见,因此需要跟单员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跟催订单的能力。综合来看,外贸基础知识是跟单员上岗的必备理论基础,企业运营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是跟单员的核心技能,而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沟通能力是跟单员内联工厂外联客户的必备技能。[2]

二、外贸跟单岗位的知识储备要求

外贸跟单涉及对外贸易流程的大部分环节,不但需要掌握国际贸易流程的实务知识,还需要有商品学、商务英语、国际货物运输、企业管理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储备。跟单员需要了解外贸流程中的价格核算、单证制作、报关报检、运输保险等知识,以及国际金融、国际货款结算、外贸磋商与国际商法等内容。跟单工作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知识之外还要贴近企业实际,了解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的相关内容,这些都是外贸跟单的实际操作知识,也是外贸跟单员岗位的需求。

三、外贸跟单员考试中体现出的对跟单技能的要求

在外贸行业不断规范化发展的过程中,外贸跟单员证书成为检验外贸跟单专业学生能否具备从事外贸跟单工作的基本技能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融入外贸跟单考试体现的岗位技能要求既可以提升学生跟单技能,还能增加学生的就业资本。[3]外贸跟单员考试从外贸跟单岗位技能需求出发,以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综合考核学生跟单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基础理论部分主要考查价格术语,国际货款结算,国际货物运输和运输保险,进出口清关手续等基础知识。而操作部分主要以模拟真实交易的资料考查学生对英文外贸合同的理解,通过样品要求、原材料要求、产品质量要求、产品质量抽样检验方法、产品包装、货运要求、清关手续等跟单环节上设定问题来考查。外贸跟单考试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跟单岗位的技能要求,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跟单员考试的内容,不但可以有针对性地讲授基础外贸实务知识,还可以实际跟单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具体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对跟单工作的认识,培养学生扎实的跟单岗位技能。[4]

四、以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技能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设计

实现教学内容与外贸跟单岗位技能需求的结合,需要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的教学形式,依据跟单工作的技能要求和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内容,着重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构建外贸跟单课程体系。

1.外贸跟单课程构建思路

基于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的高职课程设计理念,岗位技能内化是课程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外贸跟单课程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找出外贸跟单岗位的核心技能,依据可实现的途径进行分解。课程设计主要突出跟单能力的培养,模块化划分外贸跟单岗位技能要求,突出能力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训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外贸跟单教学模式设计

首先,以跟单岗位工作内容分析和跟单员考试拟定外贸跟单课程标准并进行项目化细分。课程设置为第一学年以基础课程为主,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为主,企业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和商务英语等相关基础课程为辅第二学年重点开设外贸商品知识、国际商法、进出口清关及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以外贸业务工作流程的顺序安排课程,紧扣外贸跟单员考试的时间,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跟单操作技能的同时练习跟单考试的相关内容,实现课证融合。其次,教学方式以实训实习为主,突出能力训练。出口跟单可流程划分为选择生产企业签订采购订单(贸易型企业)、样品制作、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工艺和流程、产品质量检验、包装、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出口清关八个项目。进口跟单流程主要划分进口清关手续、产品质量检验、进口运输跟单等项目。依据外贸跟单工作流程设计教学,以能力训练接轨实际跟单工作岗位。最后,在课程考核过程中,以素质教育下跟单岗位技能的要求设计考核,实施包含全过程的考核,不以一纸试卷定高下,以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方式在各阶段进行考核,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5]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以“学”为中心的任务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跟单教学过程中,任务主要根据跟单岗位工作内容进行设定,依据跟单流程设定各项目下的具体任务,根据教学进程分配任务,由学生自主探索或分工协作完成。跟单是连续性工作,既定任务后新任务不断产生,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2.着眼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案例式教学法

实践教学经验表明,纯理论教学既枯燥又难以掌握,而带有故事性的实际案例通过说“事”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案例式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比较和剖析让学生自觉地对号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增强探索发现问题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就外贸跟单课程而言,将现实跟单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不但贴合专业实际,更由于跟单工作牵涉到外贸的各环节,是发生在身边的或者是通过各种媒介能够听说的事,贴近生活,容易让学生理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以现代技术手段为依托的情境模拟教学法

跟单课程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将企业的真实业务移入实训室进行,选择典型案例流程实施情境模拟教学。跟单实训软件完全模拟实际外贸跟单业务,背景资料由实际跟单业务整理而来,实现了教学与跟单岗位工作的有效衔接。通过外贸跟单实训软件,模拟真实的外贸跟单情境,划分角色,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外贸业务流程。在不同的角色分工下,激励学生专注于本角色面临的问题,操作和思考能力不断提高,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不断进步。

4.融入企业真实业务的工学结合教学法

第3篇: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一体化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需要学生面向工程实际独立和协作的进行设计,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而且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有较大的帮助,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的主要途径.目前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的主要措施,一是依靠教师在各门课程中对工程实践的介绍,二是参加电子实习、生产实习等各类实习环节.如何在现有的教学环节中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整体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研究现有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这两个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设计能力是非常有必要和重要的.

1现有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1.1.1课程设计内容单一,课程设计之间缺乏关联性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设计都是依附某门课程,通常由该门课程的教师独立拟定题目,课程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巩固和深化该课程的学习成果,设计内容单一,各课程设计之间缺乏关联性且内容覆盖面比较窄,这种教学方法对单门课而言,便于教师教学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但各门课程之间缺乏关联性,学生课程设计仅仅围绕着某门课程进行,导致学生缺乏完整的工程意识.1.1.2课程设计虽实现一体化,但时间太少,学生仍缺乏工程意识针对上述问题,目前有部分学校部分专业对课程设计进行改革,采用课程设计一体化的方式.首先它将一个专业的各门课程设计与实际工程相对应,根据实际工程设计的顺序来整合各门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设置顺序,形成一个前后内容关联,课程设计设置顺序和实际工程设计完全一致的一体化课程设计.该项改革可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知识连贯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训练,但由于课程设计的时间仅1~2周的时间,题目一般都由教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真正的工程项目仍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仍缺乏工程意识.1.2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1.2.1命题的随意性较大毕业设计的课题来源有多种途径,导致它存在的问题也各有不同.大多情况下,毕业设计题目是指导教师个人拟定的,题目的内容及难易程度与教师的水平密切相关,不同的教师拟定的题目难易程度不同,知识面覆盖也不同,命题的随意性较大,这样毕业设计无法保证学生得到全面的、系统的工程训练.1.2.2命题重理论轻实践毕业设计在选题上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即使真实的工程课题,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的经验及工程背景,教师通常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对设计内容做相应的简化.同时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对工程规范及大型工程设计软件难以熟练掌握,导致毕业设计变成真题假做,缺乏了实际工程的复杂性和可变性.真题真做这是目前最为提倡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却难以实现.由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完成题目小且简单的工程项目,但题目小且简单其知识覆盖面就窄,达不到毕业设计的教学目的.若题目覆盖面较宽符合教学需要,加上实际工程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学生根本没有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任务.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如何改革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模式,确保在原有的学习时间、在原有掌握的理论基础上,培养学生整体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是本课题组要研究探讨的.

2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改革探讨

2.1引入“大工程”观念,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实现一体化课程设计是毕业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毕业设计是课程设计的综合和提升,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工程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改革意义.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一体化可以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工程能力得到较大的锻炼.2.1.1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一体化可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大的锻炼如果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不是同一个工程项目,学生毕业设计是根据一个实体工程的数据进行完整的设计,那么学生不仅需要时间解决课题的一些工程基本问题,而且与课程设计类似的基础理论计算必须全部重复一遍,根本没有时间做进一步的方案优化设计,由于没有时间熟悉规范和大型的工程设计软件,图纸也无法达到工程设计的要求,工程设计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将各门课程设计作为毕业设计任务中的子系统,毕业设计对应于整个工程实体,课程设计相对于完整工程实体的各个子系统,实现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一体化.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一体化减轻了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的、但是重复的大量理论计算和推导,它保证了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了学生有时间熟悉和使用大型的工程设计软件,保证了学生有时间去学习和掌握各种规范并绘制出符合工程施工需求的工程图纸,达到了培养学生整体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2.2采用集体命题、集体指导和分工指导相结合的指导模式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改革首先形成与工程实际相对应的课程设计体系.其次,必须基于课程设计的内容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将各门课程设计作为毕业设计任务中的子系统,毕业设计对应于整个工程实体,课程设计相对于完整工程实体的各个子系统.针对一体化改革,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命题不再由指导教师个人拟定,需要采用集体命题形式.根据专业特点将一个已经完工的工程项目资料,根据课程设计的需要分成多个子项目,并分解成各门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学生分学期分课程完成,学生一旦选定一个工程项目,则在以后的设计中不再更改.每个教师负责指导几个独立的课题,所有选题的指导教师组成一个指导小组,采用集体指导和分工指导相结合的指导模式.

3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一体化改革实践

通过对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课题组对华东交通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进行了改革试点.3.1首先优化理论课程体系,课程设计形成一体化将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与实际工程对照分析研究,使之按照建筑照明、建筑供配电、建筑综合布线、建筑消防4个课程群形成一个有机体,其对应的《电气照明技术》课程设计、《建筑供配电与安全》课程设计、《智能建筑信息设施系统》课程设计、《公共安全技术》课程设计形成一体化并与实际工程设计顺序基本保持一致.3.2基于一个工程实际项目,确立多门课程设计题目首先根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特点将完整的工程实际项目分解成各门课程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例如,“**大厦电气设计”的设计主要可分为建筑照明设计、供配电设计、综合布线、防雷设计4个主要部分,通过适当的简化可分别对应于四门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分别为“**大厦建筑照明设计”、“**大厦供配电设计”、“**大厦综合布线设计”“**大厦防雷设计”,学生在课程设计阶段主要进行理论计算,掌握对应课程的重要知识.学生首次课程设计后,今后的各门专业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将围绕一个具体的工程实际项目不再变化.3.3基于课程设计题目确立毕业设计题目如果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针对同一个工程项目,学生对题目的背景、内容都非常熟悉,基础的计算工作量大为减少,毕业设计即将所有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得到与实体工程基本一致的设计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原有课程设计互相不衔接处,通过对课程设计的各种修改从而建立整体的工程观念.同时可以将较多的时间放在多种大型软件如AUTOCAD的应用上,绘制的图纸满足各种规范和符合国标,确保设计的图纸基本满足施工要求,可以将较多的思考放在设计方案的优化和调整上,而不是仅仅简单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4实施效果

第4篇: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初中综合理科课程课程设计

前言

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曾开设过综合课程,后因种种原因未能继续下去。解放后,因深受苏联教育学思想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一直就由严格的学科中心课程统治着,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80年代末我国教育界开始对课程综合化进行深人的理论研究,有些地方还编制教材进行实验。例如,1986年东北师大附中开始“初中综合课程设置和综合教学的研究实验”,1987年中央教科所在广东省南海县召开了中学综合理科教育研讨会,上海师大和上海师大附中进行了“初中综合理科研究和实验”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综合课程的研究和实验就更为繁荣,1993年浙江省开始在全省初中阶段开设综合理科,1996年上海市和广东省还对在高中开设综合课程进行研究,1998年北京市开始研究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开设上下衔接的综合理科课程,同样在1998年人民教育出版杜和浙江省开始合作编制初中综合理科课程,等等。

从上述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综合理科课程是我国课程综合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且十分活跃。大多数的课程专家认为,综合课程的开设必定与人们对知识、社会和学生的认识有关,如泰勒认为,课程的目标来源是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的意见;美国学者坦纳夫妇与塞勒等人主张,一种有效的课程基础是社会、学生、知识。[3]换言之,任何一种课程的设计也都必须立足于这三大基点,以产生较为平衡的课程。既然课程是在一定社会背景、科学发展的状况和对学生学习的认识基础上设计的,而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初中理科课程(包括浙江省初中《自然科学》课程)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情况和当时对未来合理预期制定的。现在,面对新世纪,无论社会、科学和对学生的认识都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应当着手编制新的初中科学教育课程。在此,笔者基于对综合课程的认识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课程的实践,从课程设计取向的角度,论述面对新世纪的初中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构思,包括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等。

一、综合理科课程目标的制定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学阶段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无一例外地被确定为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即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人。自1985年10月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召开的科学课程研制会议上,专家们对科学教育的内涵、内容、目标等作了界定,一般地说,其目标是给每个人适应改善生活质量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4]这个观点已越来越得到各国从事科学教育人士的赞同。对此,美国的科学教育者认为,美国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受到良好教育的科学与工程人员,也取决于具有科学素质的民众”;英国皇家学会在1985年指出“改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对未来的投资,这种投资能够成为促进国家繁荣、提高公共和个人决策质量、充实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5]最初在我国提出素质教育时,认识上并不一致,尤其是在科学教育领域,一直将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理解为培养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20世纪90年代初,对浙江省《自然科学》课程的许多争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关于课程目标定位方面的争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人们对此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我国政府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对素质提出了新的解释。而科学素质的内涵其实也是发展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更其内涵的。面对新世纪,我们也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把握科学素质的内涵,并以此确定初中科学课程的目标。

笔者认为,未来的发展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

(一)国际化的开放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是根本的变革。通信技术和交通的发展把世界连接成一个村庄——地球村,国际化和开放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未来的社会将是由科学技术文明主导的国际化的开放社会。在这种国际化和开放化的时代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国家的影响而像孤岛一样存在下去。因此,教育就必须培养具有能够把握时代脉搏、能够在与世界上其他年轻人竞争和协作中生存下去的人。

(二)信息化的社会

由于我国逐步完成工业化和注重高科技的发展,技术进步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在产业社会中占绝对比重的资源和能源的作用在未来社会中将相对减小,知识和信息的创造、收集、分析、服务能力将是创造财富、改变社会的最大和最重要的因素。未来的社会将是信息化的社会,甚至有人用“数字地球”的概念来描述未来的世界,中科院在《关于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建议》中也提出“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无论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还是为了保持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乃至发展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都迫切需要一个‘中国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也就是说,未来的世界超越国境、语言和文化而成为统一的社会和市场,头脑和信息将取代商品和劳动力服务而成为分配的主体,知识经济主导世界。未来社会竞争的焦点将不是集中于可见的商品而是集中于不可见的智力,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为此,教育的焦点应集中在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才上。

(三)学习化的社会

由于科学知识的更替速度迅速加快,一个人在学校习得的知识已不可能供给他终身使用了。未来社会是一种知识化的社会。个人要在这种知识化的社会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因此,终身学习将成为生存的方式,社会就成为学习化的社会。因此,基础教育不应再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应从终身教育和继续学习的视角,更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学习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作为构成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质也会有新的内涵。王素在比较了英、美、加、泰、中等五国关于科学素质的表述,认为它们虽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归纳起来存在着某些核心的共同因素,他认为有4个核心因素,即:1.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过程;2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3.科学的精神和态度;4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判断和决策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自我补充和继续学习的能力。[6]

如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科学素质还应增加“具有个性和富有首创精神”的内容。如果只能继承已有的知识,不具有创造力和科学思考力,这样,个人很难在未来的国际化和信息化的社会中生存,更不必说发展了。同时,也要看到个性的发展与创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创造力的基本属性是以多样性为基础的,而多样性的前提就是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做到这一点,多样性才有可能形成。同时个性发展也是国家和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国际化也并非意味着世界各国日趋相同,而是各国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语言及社会,在这一基础上各国共同为国际社会的发展作贡献。从这种意义上说,国际化是以世界各国的独特性为前提的,不具有独特性发展的国家将无法在世界文化之林立足,无法保全自身,而只能沦为先进文化的附庸。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如此。在未来社会中,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而应当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参与激烈的竞争,积极能动地在社会中生存。因此,科学教育必须致力于充分地发展每个学习者独特的个性。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终身教育的4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认为“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情感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7]我国政府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提出,要全面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从发展的角度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充。

对初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应当是多渠道的,单一的科学课程是不可能完全实现这个任务的,其中技术教育也是一条渠道。就我国现行的理科课程设置来看,普遍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技术教育。因此初中的综合理科要实施科学、技术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即STS教育。综合理科课程要根据科学素质的内涵,确定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目标应当是适用于每个学生的,体现科学为大众的思想。课程的目标应当至少在以下5个方面进行规定:1.科学知识;2.科学能力,包括科学应用能力、科学调查能力、交流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创造能力;3.科学精神;4.科学意识;5.科学态度,同时应重视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二、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取向

综合理科课程在课程形态上属于学科课程,但它与以往的学科中心课程或学问中心课程有明显的不同,它既要考虑学习者的兴趣和社会的需要,又要重视基础知识和方法、技能。从课程设计角度来看,综合理科课程力图全面考虑制约课程设计的学生、社会和知识这三大基点,以形成较为均衡的课程。在设计新的综合理科课程时,也必须对制约课程设计的三大基点进行思考,选择适当的取向。

(一)对知识因素的思考

科学知识应当包括科学的概念原理知识和过程方法知识,即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以及基于这些知识的科学自然观。目前在我国中学理科教育中,科学主义居主导地位,科学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知识是经过实证检验过的、是具有永恒价值的真理性知识;科学认识的过程当然就是逻辑实证的过程,即事实定律理论的过程;自然图景则是一种还原的机械自然观。科学主义是学科中心课程的哲学基础。然而,现代科学哲学的研究,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科学哲学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涌现了如波普尔(K.Poper)、库恩(T.Kuhn)、邦格(Bunge,M.)等一批杰出的科学哲学家,并相继出版了他们的代表作,如汉森的《科学发现的模式》(1958)、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59),都对科学主义的逻辑实证进行了批判。只是因为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哲学研究相互独立发展,彼此较少来往,造成科学教育不能及时吸收科学哲学的新成果。

1.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就是关于科学理论知识的认识。科学主义认为,科学的特点表现为科学理论体系可通过逻辑推理加以证实,或者得到经验或各种身体感觉的证实,这种知识是具有永恒价值的,即真理。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在我国科学教育中,无论是课程编制还是教学过程,一切科学理论都是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出现的,学生只能继承这些理论,没有任何怀疑的权利。而在教学评价中,也以客观惟一的形式进行确认和强化,这样造成学生缺乏质疑的精神,更谈不上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事实上,科学主义信奉的“绝对真理”的知识并不存在。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科学并不是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而是不断被学术上剧烈的革命所打断的一系列和平的间歇,旧的“范式”即一组旧的理论、准则和方法论会不断被新的“范式”所取代。那种把科学理论看成是明确的或被证明了的观点具有根本性的错误,科学知识是可错的,科学的过程是证伪的过程,是在寻找错误的过程中,不断逼近真理的过程,而不能达到真理。科学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猜想的知识,它是大胆的假设。库恩特别强调科学中人的因素。波普尔的论点是:当允许证伪时,一个科学假设的生命力在于它没有被证伪。

吴大猷先生在《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一书中写到:“科学的目的是寻求’真理’。这个问题不存在争议,争议在于物理学中‘真理’概念的含义。就拿苹果落地这个简单的、基本的现象来说吧。我不知道在牛顿之前这种现象是如何解释的,很可能其解释和‘真理’在不同文化中是不同的。人们普遍同意在牛顿之后的两个世纪之中,物理学家中确定无疑地认为,‘真理’是地球的重力吸引造成了物体的落地。但是,随着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提出(其预言与牛顿理论略有偏离,而实验所得的结果支持了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似乎显示出‘真理’已经改变了……由此足以说明,在物理学中和科学中,‘绝对真理’之说并不总是有意义的。”[8]

现代科学哲学关于科学知识的观点,绘我们指出了逻辑实证主义是有一定缺陷的。我们在向学生介绍科学知识时,应当阐明科学理论的这些特点,即尽管科学上的多数主要概念已经经过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的证实,这些概念在未来似乎不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但所有的科学观念都不是最终的真理,原则上要接受变更和改进的。当科学家们遇到与已有的解释不一致的新的实验证据时,他们的确要改变有关自然界的概念,而事实上他们也已经是这样做的。不再将知识作为绝对真理来呈现,这将有利于学生怀疑的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对科学认识论的认识。

科学主义对科学认识的过程持归纳法的观点,即科学认识来自观察,科学理论来自对某种现象的特定例证的大量观察,在每一个例证中都可以找到某种特征。例如,人们注意到:只要气体受热,它的体积就会膨胀。借助观察和实验,在一种事件(气体1受热膨胀)与另一种事件(气体2受热膨胀)之间就可以建立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假设)可表示为:所有气体受热都会膨胀,也即所有的事件P也是事件Q。只要有大量的肯定例证,而没有否定的例证,对这些现象共同特征的概括(假设)就是一种自然法则,它不仅适用于已观察过的事例,也可应用到尚未观察到或无法观察到的事例上。这就是归纳法主张的假设来自观察,即通过大量已观察到的事件来确立一种理论。

然而,波普尔却主张观察来自假设。我们还是用“所有气体受热都会膨胀”作为例子,他认为,一般来讲,人们在系统地收集证据之前就构造了一个假设(H:所有的气体受热都会膨胀),然后根据假设(H)进行演绎推理(D):假如H是该事件(所有的气体受热都会膨胀),那么在特定的条件下,R(每种观察到的气体都受热膨胀)就是该事例。下一步不是寻找这些结果(每种观察到的气体都受热膨胀),而是寻找在规定的条件下(气体受热)这些结果(气体体积就会膨胀)不会发生的事例。据此,波普尔指出没有任何一个肯定的证据能够证实某一个假设是真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未发现一个否定的事例。因此,观察和实验的目的,与其说是积累肯定证据,还不如说是找出否定的证据。如果它确实存在的话,那么假说从哪里来呢?波普尔认为,它来自爱因斯坦所说的“自由创造”或“创造的直觉”。

科学认识的归纳过程,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确实起了极大的作用。为此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学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工作者对发现法的推崇,显然与归纳法所主张的科学认识来自无偏见的观察是一脉相承的。于是,在科学教育中,尤其是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强调仔细、精确、彻底的观察,规范的操作,准确的报告实验结果,识别各种规则和模式,然后得出结论。认为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将来就能顺利地从事科学发明了,创造能力也就培养出来了。事实上,这种发现法只能合理地探索已有概念之间的关系,却不一定能形成新的概念。

波普尔关于科学认识的观点是反归纳的,他告诉我们,任何意义上的发现都需先前概念的支持,离开了头脑中原有的概念,不可能指望有任何发现,同时还需“创造的直觉”。波普尔的反归纳论还提示我们,在科学的认识过程中,是不可能将主观的人排除在外的,没有无偏见的观察,人们总是带着一定的观念开始进行科学研究的,因此,人是科学认识的主体。

虽然波普尔的观点有些偏激,但确能提醒我们:科学认识的过程不是惟一的一种途径。如吴大猷先生认为“物理定律的表述基本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而物理理论则不是。物理理论的创立依赖物理学家的想象、直觉和创造力,尽管一些经验物理事实的知识是必要的。”[9]吴大猷先生的看法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科学认识过程应当是多元的,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科学的认识都起源于问题,不需要进行解释的新问题,也就没有科学研究和探索的目标,就不可能有假说和进一步的证明。

为此,在科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中,我们应当将科学的两种知识结合起来,即概念原理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结合起来,因为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作用的。我们不仅应当将科学结论告诉学生,还应当将为什么从事这些结论的研究,这些结论的获得过程及在获得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曲折的过程,不同科学工作者、不同科学团体对某一结论所进行的种种针锋相对的争论、冲突和斗争告诉学生,要重视科学史的价值。科学的知识和探究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方法论的价值,这种知识和过程的结合,将使学生敢于对科学研究成果、实验、观察、理论模型和科学家所提出的解释进行评价和质疑,发展学生对已有理论或新理论的形成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敢于探索和创造,并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

3对自然观的认识。

科学主义是与近代科学相伴产生的,它秉承的是机械自然观的二元论思想,认为万物皆自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只要知道宇宙的本性就能通晓人的本性,反对把自然和人进行区别对待,反对主观意志的投入和作用。在它所构造的图景中,漠视或删去了他自己、他的人性和认识主体。在这种自然观的指导下,学生得到的是一个破碎的自然图景,很可能会使人类从自然环境中游离出来,使人际关系变得冷漠,使人丧失本应具有的人性。

现代科学自然观是整体论和有机论,它坚持人与自然的相互限定,相互依赖和相互包容,坚持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他们是内在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在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指导下,我们就有可能在综合理科课程中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进行整合。使科学不再是“价值中立”的,不再与价值分割、与生活世界剥离,使科学不再成为“迷途的羔羊”,成为控制人类的工具,这样也能很好地进行社会价值观的调适。(二)对社会因素的思考

在我国传统的科学教育课程中,对学校和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基本上是持“学校教育工具论”的观点,强调学生应当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要为社会的某项任务服务等。这种观点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没有充分考虑教育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主体,这极易造成学校教育的波动,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同时,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被动地适应社会生活,将课程内容作为社会经验的复制,虽然解决了继承的问题,然而“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又从何谈起呢?而恰恰“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这样怎么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呢?因此,新的综合理科课程应持超越论的观点,将学校教育视为火热的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应当主动选择社会生活经验,参与社会价值观的调适,并对社会生活经验不断地进行批判和超越,通过培养具有“新质”的人,丰富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三)对学生因素的考虑

要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认为,学生的人格发展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是在特定的文化知识的陶冶中、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经验的熏陶下进行的。或者说,只有当这些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被学生所选择、所认同的时候,即它不再是外在的事物时,才能对其人格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学习者的经验即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一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教师所从事的活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什么内容。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参与学习是因为环境中某些特征吸引他,学生是对这些特征进行反应,也就是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在本质上是每一个学习者的自我选择的过程。由于学习者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建构,从某种意义说,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情感特征对课程的内容起到支配作用,因此课程是受学习者控制的,而不是受教师或学科专家控制的。新世纪的综合理科课程在设计中应当更注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应当考虑大多数学生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而只有少数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这一现实,以兼顾学生具有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的认知能力为原则,并努力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出发,选择科学基础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作为教学内容,从而真正体现学生是课程的主体。

综上所述,面向新世纪的综合理科课程应当在知识观、社会观和学生观上有所超越。在课程设计的取向上,应当将学生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整合社会的实践,同时注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合、知识与过程的统一。

三、综合理科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课程设计的取向应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组织方面得到落实和体现,图1所示的就是笔者认为能较好体现上述综合理科课程设计取向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的结构

综合理科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以学生的经验来整合科学知识和社会实践,如何来整合?显然以学生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学生关心的一些科技问题加以展开是最好的。这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决定的:1.科学的认识来自问题,有了问题才可以进行探究活动,进行假设和进一步的研究;2.生活中的问题和科技问题也正是社会中的问题,因而具有整合社会实践的功能,具有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统合的功能以及对社会价值观进行调适的功能;3.我们有可能选择那些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问题,这样能很好地引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取得成功。这种成功是可贵的,它可将学生导向掌握科学的知识和过程的探究境地,从而理解科学。

当然,问题的选择应当是十分谨慎的,应当是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角度考虑,选择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和他们普遍关心的科技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最好是刚处于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即处于最近发展区,这些问题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能促使他们主动地探究和学习。

由于这些问题多数是不可能只涉及单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对每个问题的研究必然要涉及科学领域中的诸多学科知识。我们可以围绕问题,同时根据学生进行探究过程所遇到的困难,从自然科学的各分支学科包括物理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中选取适当概念原理知识和过程方法知识提供支持,使学生获得成功。对于概念原理知识除了分支学科的内容外,还应与一些将科学各分支学科统一起来的普适性的概念结合起来,如“系统”“平衡”“信息”“演化和变异”“结构和功能”“能量”“自然界的随机现象”“事件出现的概率”等,因为它们为学生理解自然是统一整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于科学的过程方法知识,即科学认识过程的知识,我们应当摒弃那种将科学知识完全由归纳得来的归纳主义的思想,而应引入科学认识过程应当是多元的思想,正如吴大猷先生所言的,有许多重要的科学原理是需要科学家的想象、直觉和创造力,而非只是根据观察直接推导得出的,尽管一些经验事实的知识是必要的。因此,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并不全是实证的过程,还需要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科学上的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来解决或提出假设及通过实践来测试其准确性。

(二)构建阶梯状的问题系列

根据上述课程结构,就会设计出一系列问题,而每一个问题又都应有图1所示的结构,都是由问题出发、由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出发,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以及提供必要的概念原理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的支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可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系列呈现为阶梯状的问题。最初的问题可能是学生熟知的、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基础的问题,而后面的问题则是建立在前面问题解决后所发展出的心智基础上的,但又是学生能够解决的。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是科学的概念原理知识与相应的过程方法知识相结合的过程,是充满了事件和冲突的过程,是对社会生活经验进行整合和发展的过程,这将使学生的心智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伴随着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将逐步引导学生成功地迈进抽象的认识,所获得的知识也将是一种开放式的、更具良好结构的体系,它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和形成新技能,有利于他们继续学习。这种较为平衡的综合理科课程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公民,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综合理科课程的设计不能不涉及课程的可行性问题,不能不考虑实施的问题。应更多地倾听实施者——教师的意见,让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课程的设计中来,这样才能确保课程更具合理性,也更具生命力。

注:

[1]梁英豪:《世界中学综合理科教育发展概况》,载《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综合理科教育专辑)1988年9月。

[2]江山野主编:《世界中学课程设置博览》,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05页~491页。

[3]Tanner,D.andTanner,L.,CurriculumDevelopment:TheoryandPractice,1975,P.100;Saylor,J.etal.,CurriculumPlanning:forBetterTeachingandLearning,1981,P.29.

[4]王素:《科学教育的目标与课程开发》,载《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

[5]转引自常初芳主编:《国际科技教育进展》,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

[6]王素:《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目标比较》,载《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第5篇:课程设计范文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是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课程设计是大学教育教学类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重新认识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加强大学教育学课程设计改革,对于促进本科生的学习、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课程设计;课程编制

2011年10月8日,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中制定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2014年8月18日,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中指出,要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重庆将于2016年上半年被纳入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省市之一。其中,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试点省市,将逐步形成和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打破教师终身制的管理制度。相关政策举措的颁布实施,一方面反映出现实教育实践中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现实的状况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为此,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内容和其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剖析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季诚均认为大学课程设计包括大学课程设计的含义与过程、理论取向、设计模式、大学教学计划编制、大学教材编写。[1]汪霞认为,课程设计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的组织形式或安排。当人们的意图是要识别一种存在实体的各种成分时,便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重视微观层次上课程诸因素的安排,如学校各具体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与教学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与活动的选择、课程结构与类型的安排、实验设备与教具的使用等。对于课程设计的认识,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课程设计是在怎样的背景、理念或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即为什么要设计课程?二是课程设计究竟要设计什么?即课程设计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对“课程设计”做如下定义:课程设计是指在某个时期或阶段,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路线和方针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依据教育理论和规律的要求,对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进行组织、编制和修订的过程。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

关于大学单门课程的设计,从理论角度,我们做了尝试性的思考,而对于高等学校(大学)的课程如何设计呢?不仅仅是因为在“教育”两字的前面加了“高等”二字或者在把“中等教育”的“中等”改成了“高等”而已,因为这样的研究范式仍停留在课程设计的普适性规律认识上。基于上述对课程设计含义和教育学课程的学科性质的探讨,可以进一步推论出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含义。它是指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对该门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所进行的组织、整合、调整与编制的过程。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学课程标准的设计问题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中应更多地体现教师的规定。如体现教师如何成为课程的使用者与开发者,在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与担当。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就是培养人才,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教育学属于公共课程,内容涉及教育、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基本内容,内容没有太多理解性的障碍。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去学习也同样可以收获教育学类知识。那么,教育学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一方面利用好学生已有的学习知识基础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课程目标的设计,以期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期望,促进本科生在最近发展区进行生长。如果这个课程目标没有设置好,教学目标就会失去教学中心和重心,教师在课程把握与教学中容易坠入“照本宣科”的传统性的教学模式之中,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扮演好“导师”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引导和教导的作用。按照大课程小教学的观点分析,课程设计包含于教学设计。教学成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教育学课程对于不同本科生而言,其地位和价值不一样,对于师范生而言,它是专业基础课程;对于非师范生而言,它又属于公共课、基础课或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讲解知识本身存在的逻辑结构、知识的逻辑关系是如何推导的,知识与现实问题是怎样的关系等等。即使这样,也仍然不能忽视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记忆,因为学习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考试,进行考试的技能训练也是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问题

课程目标分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和递进性。广义的课程目标是指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狭义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或“教学目标”,在笔者担任教育学课程的任课教师时,我们更多的是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该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某堂课的单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对某门课程的若干堂教学目标的集合。以教育学课程为例,学校对课程目标做了如下的规定与文字描述:教育学课程目标:本课程总的教学目的是使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教育评价观和教育改革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师范类专业课程理论及未来从事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规范指导。

(三)教育学课程计划的设计问题

课程计划就是某一门课程实际操作的计划安排。如课程内容讲解的进度安排、课时数的分布等等。就笔者任教的教育学课程的学分与学时分配来看,实验实践学时才2分。这样的设计时间过少。对于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本科生来说,可以为其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这里谈及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从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的角度来分析的,自然就排除学校对本科生专门安排的实习学期。在该门课程设计时,如何兼顾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的比例协调问题,成为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计划以及教案等环节中需要不断深思与探索的命题。

(四)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问题

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体现在章目节的呈现方式和教材的框架及文字表述等方面。在进行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时应避免千树一面的效果。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笔者从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讲授过体育专业专科生和生物专业、地理专业、计算机专业及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学校使用过两套教材。2012年春季使用的是杨小薇教授主编的《教育学基础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这套教材学理性较强,对于研究生的学习作用更大。从教学的感受和专科生的学习状态分析,该套教材对于体育学专业的专科生来说有些偏难。从2014年春季开始,在对地理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教育学课程时,就改用了王彦才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从教学的角度分析,该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凸显基础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而减少对学理性的偏重,在本科生走向未来教师岗位中会有一些实际帮助。实践证明任何教材都具有相对滞后性。第一,从编著教材的想法到编委组的成立,到编写,再到出版发行,这个过程有一个时间周期,这个时间大致有1年左右,这客观上造成教材内容的相对滞后,不过,这样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第二,真正编写人员的素质和态度决定着教材的质量和水准。教育学课程设计在内容安排上应适度超前,因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只有适度超前才有可能弥补“时间滞后”造成的毕业生知识与技术的老化,才能将所学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2]

(五)教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问题

在高校里,大学教师是课程评价和课程设计的主体,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在高校里,学术领域一般是指学科领域、专业领域和职业领域,它们对高校课程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约翰•斯塔克的研究表明,对大多数大学教师来说,学术训练(即教师所接受的某一学科领域的训练)是对课程编制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其次依次是教学经验和教育信念。[3]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对于促进本科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十分重要。如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属性,它属于怎样性质的一门学科,该学科的特点如何影响着该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教育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互融合的基础性学科,课程设计的时候既要求理论知识的呈现,也要求实践环节的体现。教师的课程评价既要有对课程本身设计的评价,也要有对其自己设计课程能力的评价。

三、教育学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由于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公共课教育学课程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这对大学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L.DeeFink在他的《创建深刻的学习经验:一种大学课程设计的整合方法》一书中写道:“只有当我们的大学教师都成为学习经验的设计者,而不是继续做原来意义上的教书先生的时候,我们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4]

(一)教育学课程标准的设计

课程标准规定了一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统领性的作用。教育学课程标准应结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每个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课程标准要符合国家相关教育制度、政策和文件精神的规定,在此前提下,对每一门课程进行具体化的设计。课程标准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标准的内容中去,以此把它作为课程建设、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的纲领性的文件。

(二)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根据既定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而赋予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的反映,是对课程固有价值的某种程度的体现,是课程任务指标的表述形式,是指导课程设计的准则。从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特点分析,课程目标的设计依据一般源于两个标准:一是关乎于人的标准;二是关乎于国家的标准。由此推之,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自然也应遵循这样具有普适性的标准。除此之外,该门课程目标的设计,还应遵循其他标准。如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属性要求在课程目标设计时,应考虑课程的实践环节。因为教育学课程的知识本身就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三)教育学课程计划的设计

在教育学教材内容的设计时,可以安排适度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习)。如教育学教材中设计了教案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是教育学教师可以把写好一份教案作为作业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弄懂了教案的写法。写教案是备课的基本环节,是未来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所以课程设计时,需要教师在运用教材的时候对课程内容做适度的调整,这样对于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帮助。同理,如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等部分的教学,也可以安排几节课让本科生来讲课,通过教师评课、学生讲课、学生评课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这可以在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时进行增加。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安排在学校安排的实践周或实习学期,平时都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

(四)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施良方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基本的工作,它涉及课程问题的方方面面,也是许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材的编写、使用和修订问题。丁念金指出,各种教科书都应该注意的共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作为课程设计的具体化产品,教科书在结构上应该体现课程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即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第二,教科书的纵向的形式结构采用单元的形式比较理想。第三,教科书除包括主体性的内容外,还应有大量的附带性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一般应该比较厚。[5]

(五)教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效果的检验,学校对课程评价的标准更科学才能有效检验课程的实验效果。在课程评价的环节,笔者任职的学校增加课程实习成绩或实践教学的权重,在保持理论教学的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略向本科生实践课或实习课成绩倾斜。笔者从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一直上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教过体育专业、地理专业、生物专业、计算机专业和艺术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2014年秋季后,学校评定学生成绩的方式改变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均占5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没有考到50分以上者,均为不及格。这样的考评方式加重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权重,更合理地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为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发展。

作者:王琳博 艾小平 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季诚均.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5-48.

[2]吴晓义.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设计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6):105.

[3]王梅.差异教育的课程设计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11,35.

第6篇:课程设计范文

“创业营销”课程以创业营销活动为主线,系统地研究创业市场环境分析、创业战略选择、创业商业模式和创业规划、创业企业的营销策略等理论与实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创业营销基础理论和创业营销的方法;同时,强化创业营销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用创业营销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创业者所具备的营销技能。“创业营销”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创业管理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不但需要具有科学性,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创业营销课程设计具体包括建立营销团队、筛选营销创意、设计创业营销方案、评价与讨论等环节。

(一)建立营销团队

营销团队是课程设计的基础,人是营销的核心资源,将上课学生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 10 个左右的营销团队,每个创业营销团队大约 4-5 人。建立的营销团队民主推出营销经理,在营销经理的领导下将团队内同学进行分工,建立自己营销团队的名称、团队组织结构图,初步选定该团队经营项目,该项目必须是市场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或者产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成立营销团队是创意营销课程设计的第一步。

(二)筛选创业创意

创意是创业的基础,也是后面方案设计的基础。筛选创业创意的过程大致是:第一,搜集与整理资料,主要包括产品大类选择、市场二手资料的搜集,一手资料的设计和整理,根据调研结果确认创业营销的产品;第二,提出产品创意: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等手段,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创意,每个团队成员根据选择的产品自己考虑2-3 个创意;接着评价创意,团队成员一起把各个成员提供的创意进行评价,排出先后顺序;第三筛选创意,将创意里面大家认可的前 3 个创意进行深入讨论和论证,教师可以参与这个过程,选出最优创意;第四形成创意概念,团队成员对创意进行深入分析,反复验证,最终形成阶段性成果,确认各个营销团队的产品概念。

(三)设计创业营销方案

主要设计的内容包括:① 营销战略的选择,战略是创业的方向,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宏观分析工具 PEST、行业分析工具五力竞争模型、微观分析工具 SWOT 以及 STP 战略工具,形成阶段性成果,随之进行讨论和确认,注意分析过程中学生经常犯的错误,例如 SWOT 分析中学生经常把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分析弄混,优势和机会放到一起等。STP 战略工具也是目前营销中应用最普遍的工具,通过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来确认该产品的市场位置,也是后面营销策略设计的基础。② 营销策略的设计,主要涉及到创业营销中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通过对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的设计,一步一步让学生掌握策略的具体应用。最终形成一个完成的创业营销计划书。

(四)评价与讨论

评价是对前面所做工作的总结,采取各个营销团队现场 PPT 演示演讲的形式,由营销团队做出讲解和说明,其他营销团队对该方案质疑,现场讨论,该团队回答其他团队的质疑,教师根据演示和现场回答两部分对各个方案打分,做出评价,最终评出优秀营销团队。学生对自己创业选择的产品进行总结,总结得失,提高其应用能力。创业营销的课程设计方案可以参与全国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新加坡国际市场营销大赛、电子商务挑战赛以及挑战杯等国家级大学生大赛,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并且有很多学生获得了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竞赛大奖。

二、创业营销课程设计

实践的效果创业营销作为一门应用实践性课程,课程设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根据我们的实践,在试用课程设计的班级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85%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对掌握所学知识帮助较大;7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60%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对自己以后工作有帮助。从统计结果来看创业营销应用课程设计这种教学模式受到同学们的认可,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势表现在:①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②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③ 增进了学生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④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⑤ 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创业营销课程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素质问题

课程设计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选择的课程设计的产品和创意千差万别,对教师的知识和操作提出挑战,指导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和企业运营知识,指导老师要对很多行业和产品有全面的认识,否则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就会出现不知怎么判断的问题,无疑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性,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教师掌控进度问题

教师应掌控各个营销团队的阶段性成果。创业营销课程时间教学周期(18 周)较长,课程设计只靠课堂时间没法完成,因此需要学生在课余用大量的时间来准备资料和讨论,而阶段性的成果就能看到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营销团队的合作情况,根据运行情况来调整营销团队的分工情况。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做到课程设计的完成进度与教学同步。

四、结语

第7篇: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网络课程设计;学习;现代远程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育教学的目标、方法、形式、载体也随之不断更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网络课程、数字课堂是互联网时代,快速获取有效知识不可或缺的新型学习手段。

一、网络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网络课程设计即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根据个性化学习需求、学习者、学习目标内容、环境条件等对课程呈现形式、结构模块、界面、导航进行具体计划的活动,该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在线学习,满足其多元学习需求。目前国内高校的很多网络学院开发的网络课程不计其数,但真正体现人本主义学习理念,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的优质学习资源却并不见多。笔者通过对国内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网络课程进行采样、分析后发现目前网络课程设计在内容、结构、功能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如网络课程设计缺乏教学理论的指导,“重技术、轻教育”的现象较为凸出。其次,未能提供有效的自主学习资源,信息更新率低。缺乏网络课程交互设计。学习评价方式单一等等。这些问题如不科学地看待和解决,势必影响到现代远程教育今后的发展,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优质网络课程设计的建议

针对目前网络课程设计现状与问题,本文对如何设计优质网络课程展开了深入地思考,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培养复合型的网络课程开发团队

一个完整的课程开发团队应由任课教师、教育心理学家、教育技术人员、网络技术员以及学习者组成。任课教师提供学习内容,知识重难点,以及相关学习资源;教育心理学家拟定所要达到的各类目标、制定课程设计方案;网络技术员搭建课程的网络技术平台,教育技术人员制作各种媒体元素以及课程的界面。由于网络课程内容、结构的开放性,在实施推广过程中,要不断收集学习者的建议,及时进行改进和更新。

2.提供丰富、有效的自主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影响着学习者知、情、意、行的变化。设计者在提供学习资源时,首先要针对课程内容及各类目标,详细考虑学习者要理解、吸收这个知识点或是解决相关问题需要辅助学习资源。其次,有效分析资源的学习活动支撑属性。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将人类学习活动结果分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对应而来的,可将学习资源分为认知类、工具类、动作技能类、情感类四大类,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分秒更新,犹如浩瀚海洋,课程设计者必须及时筛选提炼出有效资源,去除冗余信息,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的不同阶段,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多类型学习资源,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3.开发功能完善的交互平台,进行网络课程交互活动设计

根据Moore的交互分类理论,可将网络远程交互划分为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三种类型。学习者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交互,即P2C(peopletocontent)的学习方式,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并不能反映e—learning的本质,学习或教学本质上仍然是人与人的交互,人与人的相互作用,P2P(peopletopeople)的学习方式才是e—learning最有价值的体现”。“学习就是对话:即是内部的,又是社会的协商。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社会对话过程。”可见,网络课程交互设计应该以P2C学习方式为基础,以P2P学习方式的设计为重点。根据学习任务的本质和学习者特征,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层次、结构、多媒体元素、界面布局,同时提供诸如电子词典、笔记本、在线搜索、在线问答等个性化学习工具,方便其与学习内容交互。搭建完善的交互平台,如电子邮件、BBS、聊天室、Blog、QQ、MSN等,利于师生、生生组建成学习共同体,使学习者在社会化的交互中,通过“协作”和“会话”建构意义。

4.多种评价方式的设计

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学习过程的体验、分析和判断,借此可了解教学活动各方面的情况,判断在线学习的成效与问题,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反思。网络课程所包含的评价应根据课程自身性质和学习者个人特点,以动态评价为主,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对学习者评价为主,学习者评价与学习资源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对学生学习书面知识掌握、技能熟练程度、情感体验、实验实践、探究能力、协作精神等的多元评价。

5.重视网络设计课程导航设计

网络课程的信息组织是超媒体、非线性的,学习者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由浏览学习资源,具有最大的学习自由度。有效的导航设计可以让学习者避免偏离学习重点,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常见的导航策略有:模块导航、帮助导航、线索导航、导航图导航、检索导航等,网络课程导航设计视觉上要求清晰、明确、简单,避免增加认知负担。首先,使导航具备精确便捷的定位功能,学习者可随时到达目标知识点,并且能够判断自己的位置。其次,提供全文检索功能,让学习者快捷找到所需信息。最后,对一些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检索,使学习者快速找到与学习相关的多种辅资源,方便学习者寻找、理解和操作。

参考文献:

[1]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王映学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余胜泉,杨现民.辨析"积件""学习对象"与"学习活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7(12):60-65.

[3]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8篇:课程设计范文

将《居住空间课程设计》与实际工程案例紧密结合,提高学生们的电脑技术能力,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空间形象设计等多方面的设计能力,让学生们的设计与现实不脱轨。任务建模分层导入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弥补学生们对工程设计程序、材料性能、施工技术等多层面欠缺的内容。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居住空间课程设计》以往的教学模式是将真实的户型业主信息提供给学生,学生也可与业主当面洽谈,然后再以大作业的形式把设计的方案呈现出来。虽然以真实的户型让学生们进行设计,但是设计的方案很多都不能被业主采纳和满意,原因为学生们的空间塑造力较弱,对现有材料性能及施工技术了解较少,缺少现场实践的经验,学生设计的内容往往都很理想化,设计的构思虽然非常好,但有很多的设计在实践中却很难实施。这是当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在上课时给学生们讲解了这方面的内容,但从学生们的作品来看,很多学生会到网上摘抄、模仿,然后变成自己作品成交给客户,这样的作品就以失败而告终的很多,因为学生们的学习是被动的,这种教学模式就会存在学生的作品也都是被动的应付,没有实效性。此次改革将《居住空间课程设计》改为任务建模分层导入的形式来进行。这样训练的关键在于:

(1)学生在设计每一界面时都要进行调研,这样才能完成任务,而每一个环节都是相联系的,只要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整个方案的效果。这种方式就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他们会把自己的成员各自分工,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市场考察、调研、网上查找资料等多方面的渠道来完善自己的设计,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的社会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2)在任务建模分层设计时,能够非常紧密地与实际工程案例结合在一起,学生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与实际工程有很深的了解才可以进行,这就避免了很多纸上谈兵的设计。

(3)学生们的分组训练会让学生们感受到团队的合作精神,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4)提高学生们的电脑技术、施工技术,空间形象设计等多方面的设计能力。同时,任务建模分层导入式的教学方式与实际工程设计的程序是一致的,这样就非常高效地与实际案例结合在一起。比如学生在设计“建筑基础界面”时,必须对实际工程案例的基础界面有很深的了解才能够利用电脑技术制作出来,而且当学生们设计到“连接工艺表现界面”时,必须得对材料的性能及施工技术有很深的了解才能利用电脑技术把各个部件连接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避免了很多理想化而不能实施的设计方案,学生的作品只要一出炉就是有效的设计,就是可行的方案。

三、拟采取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将《居住空间课程设计》以任务建模分层导入的形式进行,利用计算机建模的手段,将方案模型分层界面与实际工程分层界面(建筑基础界面—空间形象分层界面—连接工艺表现界面—装饰基础材料界面—连接工艺表现界面—饰面材料界面)相对应,并以“任务建模”的方式进行组合及存档。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将真实的户型、户主的信息以任务建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可分组进行共同配合完成本次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每一个界面都有独立的文件包,在每一个界面设计中都会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实践能力,学生须通过市场考察、调研、网上查找资料等多方面的渠道将各个分层界面设计任务建模存档,最后再将每一层设计的内容组合成完整的方案。在每一套方案中,我们都可看到以电脑技术表达出来的从建筑的基础再到饰面的材料等与实际工程装修程序、装修套路完全一致的任务建模形式。

四、结语

第9篇:课程设计范文

《酒店英语》是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要完成酒店环境中各岗位学生运用英语交流、接待、服务等技能培养。优良的课程设计是实现技能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酒店英语》课程设计要糅合技能培养内涵,并明确实施方案,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将技能的培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酒店英语;课程设计;技能培养

随着我国酒店业的蓬勃发展,各类酒店,尤其是星级酒店对掌握酒店英语并具有熟练应用英语与客人交流、解决酒店事务等技能的综合性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酒店英语》课程就是针对酒店各工作岗位中涉外服务工作而设置的,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酒店工作的基本情况和服务要求,根据主要部门及岗位工作中的常见业务情景能熟练运用与之相关的英语语汇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在酒店交际环境中对包含语言素质在内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使其初步具备运用英语提供酒店接待服务和接待外宾等能力,为毕业后从事该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酒店英语》课程技能培养原则

酒店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酒店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因此,《酒店英语》课程是一门知识性、职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生学习《酒店英语》课程,不应单纯通过课程考核为目的,掌握职业技能才是终极目标。

(一)理论教学重在够用

根据学生生源状况和英语水平,教师应把握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方式,对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处理采用“够用”原则。《酒店英语》课程理论部分够用的“度”需建立在行业、岗位基础上的。必要的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内容不能缺少,把够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来强化和深化学生对学科的理解。

(二)实践教学重在掌握

《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是否掌握酒店业务各环节中与外宾的自如沟通来体现的。换言之,就是运用语言这个辅助工具,为客户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特别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他们的薄弱点,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许多同学的英语表达很中国化,西方人听起来晦涩难懂或者造成歧义,类似的问题需要教师归纳总结,并详述中西方语言表达的差异,让每一个词汇、短语,学生都能正确地使用在合适的地方。教学上教师要力求务实,不必深入语言、语义的理论研究,对学生的培养更多地应放在实际运用上,注重学生对每一个特定环境的业务处理,能用英语表达出来,表达符合英语的语言特点,表达内容对方能够理解,就是该项技能学生实践的效果。

(三)技能训练重在引导

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酒店业务主要就是职员和住宿客人打交道的一个过程,这种人性化服务占较大比重的行业中,除了基本的酒店运作流程和规范外,最重要的是提供得体的服务,与客户的交流和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训练学生语言技巧和沟通技巧的同时,还需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主动和自发地思考怎样做、怎样说,在不损害酒店利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让客人满意。综合性运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如酒店管理、商务礼仪等专业课程,引导学生用语言充分地展示出来,这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二、《酒店英语》课程设计

《酒店英语》课程设计是具体实施教学的前奏,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课程实施的原则、技能培养要求等,并把这些元素糅合在设计方案中。针对《酒店英语》课程较强的实践性、语言运用的特定性,课程设计时要注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应性。

(一)教学目标

《酒店英语》教学目标设计需考虑实用性、规范性、职业性三个原则:实用性原则要很好契合社会需求这一切入点;规范性原则要应对职业规范性的必然要求;职业性应凸显能力本位原则。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兼顾专业英语学科特点,对《酒店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把英语作为以后专业生涯的工具之一,具备高星级涉外酒店员工所需达到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能借助英语开展酒店各岗位服务工作领域的口语交流。

(二)教学内容

在构建教学内容时,须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既要考虑到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又要注重对课程特点的具体对接,充分认识到教学内容不等同于教材内容,在教学中将“教教材”有机转化为“用教材教”。比如,我们在对市面的教材甄别之后,选取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酒店实用英语》作为教材,为弥补此教材的不足,将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饭店情景英语》和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酒店英语》作为教学参考书籍。基于酒店岗位工作的基本流程,我们以酒店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了六大教学项目(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乐中心、商务中心和特殊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序化和重组。根据六个项目具体设定不同业务的教学内容,依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分配不同的学时。这样,在语言教学中紧紧扣住了技能培养这一关键点。

(三)教学步骤

1.warming-upandleading-in课堂热身将学生引入教学程序,将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并适时提出本节课题。

2.presentation呈现典型工作任务场景对话,并就其中的生词、句型、语法作简单、必要的阐述和说明。

3.discussion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场景核心语句,讨论同一意思的多种表达方法,界定工作环节是否完整,可以作出何样的补充。

4.practice分组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注重语言的交际性和口语性,并鼓励加入适当的肢体和表情语言。

5.assessment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给予评价,就共性问题进行适当总结并进行及时纠错。

6.assignment布置拓展性作业,延伸课堂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尝试,并注意英汉交际的差异性。进一步强调的是,在教学环节设计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操训练,通过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逐个攻克单个项目训练,循序渐进完成酒店英语的全部教学内容。

(四)教学环境

《酒店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应满足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环境力求模拟酒店的各个职能工作部门,给学生提供基于工作现场的或高度仿真的教学场所,力求让学生体验尽可能“真实”的工作环境,从而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为此,在《酒店英语》课堂教学上,应注重教学软环境建设,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模式,围绕教学任务,创设生动具体的酒店各岗位工作环境,让学生扮演客人、服务员和观众同时表演正确的和错误的操作方法,以让学生体验酒店各岗位英语服务内容、程序、范围的标准性。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下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注意收集、归纳,并反馈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技能水平螺旋式提升。

(五)教学评价

《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当采取多元体系,如立体的评价体系,多方的评价主体,全面评价对象,才可以更好地检测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以酒店工作过程为主线,在实训过程中,老师对各小组、各员的表现给予评价,小组成员相互间给予评价,每位同学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及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给予相应的评价,在学生深入企业一线的教学见习中,收集社会和企业的评价。

三、《酒店英语》课程技能培养实施

(一)专业基础知识夯实

1.让学生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作为一门语言型课程,仅凭课内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既消化知识点,又掌握实际运用,显然是不现实的。语言的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应该让学生养成课上听讲、笔记,课下复习、提炼的好习惯,同时进行毅力教育,让他们形成持续学习的观念。

2.基础性学习侧重听说。高职学生没有办法开口说英语,一个核心问题是根本不知道对方在问什么。因此,实践性语言训练中“听”是放在第一位的。除了课上针对项目的专业性教学和辅导,教师还要额外补充一些听力资料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训练听力。只有把基础打牢了,后续的专业性训练才会产生好的效果。

(二)商务情景模拟仿真

课堂内学生各项目的学习,可采用商务情景模拟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项目内容的理解和项目流程的记忆。情景的模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这种感性的学习方式比让学生机械性记忆效果来的快、好得多。结合酒店英语六大项目内容和工作情景,辅之以PPT的展示,仿真酒店商务活动的场景。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在这种商业环境下的较为真实的业务活动,已经就不再是一种单纯英语知识的教学,也不再是简单的听说练习,它融入了较多的职业元素、文化元素,能够激励和促进师生互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师查找学生知识盲点、学生锻炼专业技能的目的。

(三)课堂分组实训强化

以小组的学习形式可以让学生都有参与训练的机会。教师按照教学项目的内容,设置语言实践的环境,学生的分角色和轮换角色对话训练,可以帮助他们体会酒店服务人员和客户的心理活动和语言技巧。学生自己组织、编导、练习、演练,不仅加固了项目内容的学习,还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课内分组实训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酒店业务各个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用英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组实训可以提供给个体学生全方位的岗位体验,借助每个项目这个“点”载体,将酒店的工作任务串成“线”,从而完成全方位处理各类酒店业务的能力训练。

(四)综合技能测试

1.闭卷测试基础知识。期末的闭卷考试只占较小的比例,保留纸质试卷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学生理解和掌握酒店各部门实际工作中服务用语及专业术语规范的英语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能否阅读并理解与酒店业务相关的一般性文章;能否熟悉填写常用英文表格等。这是必须识记的部分,也是英语书面操作的内容,闭卷考核形式恰好应对这部分的检验。

2.项目演练决定平时成绩。酒店英语课程在设计时按照工作内容分解成五大项目,每个项目的小组实训成绩可以纳入考评体系,这将有力地督促学生平时的训练和单元项目的知识掌握情况,帮助他们运用所学常用句型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熟练地表达所规定的语言功能项目。

3.英语情景剧即兴表演检验综合素质。英语情景剧的考核可以采用抽签的形式来完成。按照酒店英语的业务内容,教师事先设定好一定的业务情景,学生自由组合,按照界定好的业务背景,在规定时间内编导对话。通过酒店情景剧的表演,可以考核学生对酒店内各主要部门的基本职能、组织架构、一般服务流程和员工素质要求是否掌握,以及学生对客人的特殊需求和突况的应急处理是否得当。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