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研究论文范文

心理研究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研究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研究论文

第1篇:心理研究论文范文

[关键词]后进生心理转化策略爱心教育心理暗示罗森塔尔效应

新课改理念下的“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从真正意义上提出了教育能否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意味着学校在全面提高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同时,不能放松对学习或品德方面暂时存在问题的学生的转化。

一、关注个体,探究后进生心理

(1)既自尊又极度自卑

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成人意识逐渐增强,独立的生活能力表现在意识的自觉性。后进生的心理与一般学生相比,具有社会性较早地介入的特点,即人们常说的“早熟”。强烈的成人意识、社会意识使他们在心理上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别人能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把他们当成一个真正的“大人”。其自尊心往往外现为虚荣心、爱面子、说大话、爱与人争高低等。但是,由于后进生在德智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同学们中间已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使他们失掉了威信。尽管他们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却往往难遂所愿;再加上后进生基础薄弱,意志力不足,自己既定的目标又极易以失败告终。

(2)认知失调,戒备与逆反心理强

“认知失调”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eonFestinger)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心理平衡是人类的需要,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经历着种种打破人们心理平衡的事件,于是人们的心灵永远处在平衡的打破和平衡化的矛盾过程中。费斯廷格认为:如果人们在某一习惯状态下行为,他们将试图发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之间是一致的;如果人们相信自己持有某种态度,那么,他们就会试图行动或解释行动,使其与他们的态度一致。

(3)意志力薄弱,厌学与惰性心理严重

意志力总是和明确目标的争取实现及克服一定困难相联系的,表现为一定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然而后进生在目标和困难面前却更多地表现出了意志力薄弱的问题。在学习上,他们先天智力不差然而成绩却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不感兴趣,再加上基础薄弱,畏惧学习、厌恶学习以及惰性心理较重。

意志力薄弱,并因此产生的厌学心理和惰性心理是存在于大多数后进生身上的问题。教师应把握学生心理,做好思想工作,使学生逐渐克服其厌学与惰性心理,迎头赶上。

二、对症下药,制定后进生转化策略

既然形成后进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那么,转化后进生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的。因此,德育工作者应根据后进生心理,对症下药,制定好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1)采用“爱心教育”,尊重学生人格,增强其信心

夏丏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自我意识、自尊心理往往十分强烈,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和尊重,后进生尤其如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其人格,增强其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常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信心和鼓舞,才能点燃他们拼搏进取、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2)运用“心理暗示法”,疏导学生心理,消除其心理障碍

后进生因学习或品德上暂时存在问题而会受到一些不公正对待,受到的批评较多,有时即使做了好事也不容易得到他人的肯定。久而久之,多疑与戒备的情绪使他们极易产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的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不愿意以一个接受者的角色去接受教育者的“有意施教”,反而对自己有意无意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及接受的教育影响能欣然接受。因此,在转化后进生时,我们可通过“心理暗示法”,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老师是爱他们的,对待每一个同学都会公正公平、一视同仁的,并为他们创造一个团结和谐、平等互助的班级环境,努力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即使对其批评教育,也要注重艺术性,用心理暗示为其树立信心和希望,如可以说:“相信你能改变”或“你很聪明,别人做到的事,通过努力你也可以做到”等等。美国教育家本尼斯说过:只要老师对学生抱有很大的希望,仅此一点就可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

(3)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磨砺学生意志,挖掘其潜能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家长或老师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并及时转换他们的角色时,孩子受到激励后就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主观认定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天生愚笨,难以造就,孩子或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压抑,聪明才智就难以发挥。因此,对于那些意志力薄弱的后进生,要想解决其厌学心理,必须激发其乐学点,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点燃起学生内心的学习兴趣。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首先要相信后进生能学好,并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诱导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让其在学习的阶段性成功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并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角色转变。同时,尽管每一个后进生都有希望自己变好、成为优等生的渴望,但他们一遇到需要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事,往往就难以坚持到底而退却,回到固有的“惯性”状态。因此,对于后进生惰性心理的解决,同样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耐心和恒心,给予他们以足够的信任,并加强平时的督促与监管。在学习上我们要强化其勤奋点,要求他们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短期目标;在纪律上要多肯定他们的进步,帮助其树立自己可以做好的信心,并督促其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最终使其自觉地将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内化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心理,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及时有效地对后进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正如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所说:“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坚持常抓不懈、因势利导,早日实现后进生的转化成功。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2005.

[2]《健康文摘报》.

[3]《班主任管理手册》.开明出版社,1996.

[4]陈晓萍.《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艺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2篇:心理研究论文范文

勒温否定了刺激-反应的公式,而认为行为可表示为人和环境的函数,行为是随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color]

这个环境不是纯客观的环境,也不是科夫卡所说的行为环境,因为行为环境实际上是意识中的环境。勒温的所谓环境叫做心理环境,是仅仅对行为有所影响的环境,他称之为准环境。

准环境被区分为三种,即准实在的环境、准社会的环境和准概念的环境。仅举一例说明准实在的环境,其他两种环境的意义就可以类推而知。他说:“比如一个儿童知道他的母亲在家或不在家,他在花园中的游戏的行为便可随之而不同,可是我们不能假定这个母亲是否在家的事实存在于儿童的意识之内。”这就说明勒温的心理环境有别于科夫卡的行为环境。

勒温将人和环境描绘为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实,而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为在某一时间内的有关事实。

必须指出,勒温的研究超出了格式塔心理学原有的知觉研究范围。他要致力于人的行为动力、动机或需要和人格的研究,为格式塔心理学开辟了新的园地。他以为环境的事物对于人不是无关痛痒的。有些事物吸引人,具有引值(正的原子值),是人所愿意接近和取得的,有些事物排拒人,具有拒值(负的原子值),是人所不愿意接受或拒绝的。这个一引一拒是与人的需要有关的。

勒温把需要区分为基本需要和准需要。饥思食、渴思饮,这种生理需要属于前者;写好了信要投邮筒,毕业临近要写论文,这种需要属于后者,是勒温研究需要时的主要对象。

根据勒温的学说,一个人有所需要,便产生了一种心理的紧张系统,心思不定,坐立不安,必待达到目的,占有目的物,满足了需要,然后紧张系统才可解除,心理的均衡才可恢复。

为了证明这种紧张系统的存在,勒温的弟子蔡戈尼克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来比较对已完成的工作和不许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预测完成了的工作,由于其相应的紧张系统已经解除,就不易回忆起来了;反之,不许完成的工作,由于其紧张系统未曾解除,必定是念念不忘的。实验结果证明其预测的正确,所谓蔡戈尼克效应就是指这个结果。

奥夫西安克娜进一步研究代替满足。她也采用阻止实验,命令儿童做某一工作,中途予以阻止,然后叫他做另一工作,完成以后,儿童是否还想试做前一工作呢?实验证明,凡是性质相似,难易相等的工作,完成其一以后,就不再试做被阻止的其他工作了。

关于代替满足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正常儿和低能儿的人格差异。正常儿对两种类似工作所引起的两种紧张系统,可以互相沟通,因此有可以互相代替的满足。8、9岁的低能儿在同样的条件之下,很难有代替满足。

据克普克的实验,代替的工作和原被阻止的工作几乎完全相同,也仍不能产生代替满足,还想试作的百分比为86~100。但同时,低能儿又往往容易得到代替满足。他若觉得自己不能踢球到远距离去,便满足于作踢远球的姿势。

勒温根据这种研究提出了人格的动力说,低能儿的人格系统比同年龄的正常儿较欠分化,但其僵化的程度较高。譬如就正常儿而言,a和b两个系统虽有界线,但可相通;但就同年龄的低能儿而言,这两个系统或可很为一体,代替满足为100%,或可互相隔离,代替满足为零。

儿童和成人的人格差异因此也可有新的解释了。勒温说:“儿童和成人有一最重要的动力的差异,就是儿童的人格较欠分化,同时,成人的人格却较为僵化。”譬如新生儿的身体的某一部分若受刺激,可能全体发生了反应。成人则因局部刺激而有局部反应。另一方面,成人的兴趣和欲望是多方面的,其分化的程度远非儿童所可及。

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说使他的拓扑心理学有必要包括向量心理学和动力场的概念。

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也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与体育学、体育社会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以及其他各项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研究体育运动教学训练过程和运动竞赛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特点,如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赛前心理状态、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等。

运动心理学这个术语首先出现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顾拜旦的文章中。在他的倡议下,国际奥委会于1913年在洛桑召开运动心理学专门会议,它标志这个学科进入科学的行列。1920~1940年,苏联、德国美国等国都对运动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运动心理学受到广泛重视,大多数国家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成立运动心理学会并召开专门会议,有关的文章和书籍也大量问世,使这门科学得到迅速发展。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技能学习、竞赛心理、运动对人的意义、从事运动的动机,以及运动员之间、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运动员和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训练和运动心理治疗方法等等。20世纪初期,研究的问题多集中在技能学习上,包括学习的分配、保持和迁移等,而后深入到运动行为的理论方面。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通过研究逐渐形成运动行为的信息程序论,层次控制论、行为系统模式论等理论学说。随着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健康心理学的发展,运动行为的研究更深入到运动心理学联系着技能学习与控制和技能发展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从实验室的对单个动作的研究,发展到联系运动实践、提高运动效能的研究。随着运动实践的发展更进一步扩大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发展到有关认识,解释和主动影响运动行为的研究,也就是提高运动效能的理论性研究。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是优秀运动员,也有青少年运动员;它也研究群众体育中的心理学问题。各国体育界近年来对运动员心理训练和运动员的心理选拔越来越重视。因为在运动水平越来越接近的竞赛中,心理因素对竞赛的胜败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致使心理测量和心理诊断学被广泛运用,各种心理训练方法不断出现。

由于运动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理论体系还不完善,例如是否应将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分开还存在着不同看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结合运动实践的需要,在各体育院校、系科开设了运动心理学课程,开展了一些运动心理训练及心理选拔的研究,但对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不多。

音乐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初生)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如声音的物理特征在人听觉上的反映,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由于它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各种理论重视科学实验的根据,从而逐渐修正了音乐上的纯理论推测和凭主观印象产生的理论,并且与音乐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

开拓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是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1863年,他发表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这部著作是以“欧姆定律”音响学理论,和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学说理论为基础的。

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把心理学的观点渗透进赫尔姆霍茨的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中,成为第一个把音乐心理这门学科系统化的人。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

二十世纪初,西肖尔与他的学生发展了许多测验视、听和运动知觉的仪器,可以把演唱和演奏中的音高、音色以及颤音等的波谱印录下来,对其中的任何特定因素抽出来进行单独分析。他特别注重颤音的分析,提出了音高辨认中存在的“正常错觉”现象。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也颇有贡献,他认为在音乐才能中,调性感、节奏感、音乐听觉的观念等是音乐才能的核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上的新概念给音乐心理学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论者把情绪与认识和记忆联系起来,随后又发展起来“音乐治疗”。“自控”的观点把人看成一个自我调节的生理系统,通过知觉同活动循坏的反馈作用使机体得到平衡。

当代音乐心理学的实验成果多在音乐知觉方面。趋向是试图将立响心理与音乐学习的心理过程联系起来,以探索从原始到复杂的音乐行为的发展过程;研究从幼儿甚至从婴儿的音乐行为到高度专业技艺的发展,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人的音乐心理状态的种种问题。

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较多地侧重于人对声音的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以及音乐感等。

人对声音的知觉包括四个要素:音高、强弱、音色和时值。这些要素是根据人对声音的频率、振幅、波形和时程等物理特征的感受而形成的。不同的知觉各与相关的物理特征相对应。但决定某种知觉的物理特征并不是单一的,它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强弱的感觉虽主要来自振幅,但同时也受频率、时程、波形的影响。

听觉器官接受音波所得的听觉印象是一个整体,不是音波的各个物理特征,由此形成人的音乐经验和行为。人对声音四个要素的感知能力并不平衡,这些能力的发展也互不相依。有些人某种能力发展有所偏长而成为某种类型。如音调型对音高的辨别力强,对旋律与和声感觉敏锐;力度型对强弱及重音敏感;时值型对速度、节奏、时程敏感;音色型对音质、音凋泛音的构成感觉敏锐。不同类型的人在他们欣赏、表演、创作中都会表现出他们的特长。

音乐记忆既包括一般记忆,如知觉的、认识的、情绪的和运动的各种经验;也包括音乐有的问题,如单音记忆、旋律记忆、和声记忆、乐汇掌握及理论知识与记忆的关系、几个无联系的单音先后出现的记忆,以及记忆的音域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音乐记忆是音乐想象的基础,丰富的音乐想象能力是音乐家的重要心理特征。阿格纽在《大音乐家的听觉影像》中收集了舒曼、莫扎特、柏辽兹、瓦格纳等大音乐家听觉影像的记载。音乐家想象中的音乐世界,比现实世界里的音乐丰富很多。

音乐感是表现音乐才能的主要因素。心理学家对音乐感的看法不同。雷维斯认为它是统一不变的素质,西肖尔认为它是一系列单个能力的组合;施通普夫认为它表现在对和弦的分辨;捷普洛夫、科瓦列夫以及米亚西谢夫把音乐感看成是特殊的能力、爱好和个性的一种独特性质的结合。

音乐感在个体中的表现有早有迟,表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个体的音乐经验及经验对他的影响。对于音乐感是天生的还是从学习中获得的问题,各家主张不一。雷维斯、西肖尔倾向于来自先天的看法,但训练可以揭示出这种先天的潜在能力。

音乐感与音乐技能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音乐理解及表现的深度不受乐曲所需的技术程度的限制,一首很浅易的乐曲可以表现得很深刻。但是一位音乐家,尤其是音乐表演艺术家,必须具备发挥某种音乐技能的优越的生理条件,并且进行严格刻苦的正规锻炼后,才能具有较高的水平。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个体言语交往中的编码和译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它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系,除心理学和语言学外,还有信息论、人类学等。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50年代初,美国举行了几次关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跨学科讨论会,促使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相互熟悉对方的理论、概念和方法。1954年奥斯古德和西比奥克合编了《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一般认为这是心理语言学的开端。此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蓬勃发展,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心理语言学这一术语也被广泛使用。

心理语言学有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在50年代,心理语言学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描写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当时的心理语言学家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为一样,也是对刺激的反应,是联想的形成、实现和改变,是借强化而获得的。这样,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基本上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言语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这个研究方向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古德。他虽然不象斯金纳那样把意义排斥在语言现象之外,引用了中介过程来说明语言的意义,但他仍坚持认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言语行为。

心理语言学受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产生和盛行之后,心理学界对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理论的抨击增多,认为行为主义不能解释言语活动中的许多现象。

以米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把生成转换语法运用到心理语言的研究中,认为人们掌握的不是语言的个别成分,如音素、词和句子,而是一套规则系统,因此,言语活动不是对刺激的反应,而是由规则产生和控制的行为,它具有创造性。他们还认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不是人类各种语言的不同结构,而是存在于各种语言底层的普遍规则,研究这些普遍规则如何转化为某一种特殊的语言。

这种研究方向在20世纪60年代后已成为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主要倾向。近年来,心理学家还用一些新的语言模式来研究心理语言问题,不过它们仍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问题包括言语的知觉和理解,言语的产生,语言的获得,言语的神经生理机制,各种言语缺陷,言语和思维以及言语和情绪、个性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习理论、思维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研究都会起很大的作用。它对工程心理、语言教学、言语缺陷的诊断和治疗、电子计算机的语言识别等人工智能的研究也都有应用价值。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在美国开展得比较广泛。苏联、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也都有心理学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其特点是力图把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与本国的心理学传统结合起来。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也已经开展,目前主要是在儿童的语言获得方面。由于汉语和其他各种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宗教心理学是研究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是介于心理学、宗教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人类很早就开始探索灵魂问题,宗教心理研究的历史渊源也往往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时期,和中国古代儒家及释家的灵魂观。在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前,宗教心理学通常是作为哲学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德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从哲学心理学角度,对的心理根源作过详细的分析研究。而德国宗教神学家施莱尔马赫则从宗教神学角度对宗教感情作了论述。

到19世纪末,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开创了独立于哲学的心理学,并通过他的《民族心理学》系统地研究了原始人宗教、民族宗教、多神宗教和世界宗教,提出了宗教演化四阶段的假说:由原始人崇拜魔力阶段发展到崇拜图腾动物阶段,然后进入崇拜英雄和多神崇拜阶段,最后发展到人道宗教阶段。冯特本人被誉为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奠基者。他的《民族心理学》成为宗教社会心理学创建的标志。

在美国,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学生霍尔从个体宗教意识的发生,系统研究了青年的宗教意识,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宗教和教育等问题作了广泛的研究。随后,霍尔的学生斯塔巴克探讨了宗教与道德问题,并着重对教徒的皈依经验,特别是青年皈依作了系统的研究。

霍尔和斯塔巴克不仅最早使用“宗教心理学”一词,还创立了最早的宗教心理学杂志。1900年斯塔巴克的《宗教心理学》一书出版,标志美国宗教心理学的形成。继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之后,弗洛伊德发表了《强迫动作与宗教实践》,对宗教心理的研究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西方学者把宗教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创建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除以霍尔为代表的克拉克派之外,还有艾姆斯,勒巴和普拉特等人的一批研究成果问世。如勒巴的《对宗教的心理学研究》、普拉特的《宗教意识》,还有神学家奥托的《论神圣》等。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宗教心理学发展的古典时期,影响最大的是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

向深层潜意识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一方面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较深,一度除皮亚杰从儿童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宗教意识外,其他宗教意识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大;另一方面,自1909年弗洛伊德和荣格访问美国后,宗教心理学研究又深受精神分析和分析心理学的影响,开始向无意识领域发展。这期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种幻想的未来》、《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集中反映了精神分析对宗教、上帝、宗教戒律、宗教仪式和神话等的分析解释。荣格的《宗教心理学》和弗罗姆的《基督教义的心理分析》,则分别代表了分析心理学和新精神分析对传统精神分析宗教理论的修正,以及潜意识研究方面的成果。

战后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在这一时期,个体宗教意识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奥尔波特倾向于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探讨个体宗教心理,他的《个体及其宗教》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

此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对人格同一性,特别是宗教同一性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他的《青年路德》一书对宗教人格的研究颇具深意。宗教同一性研究与宗教意识经验的研究密切相关。其中,神人合一的宗教神秘经验已成为当代宗教经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宗教同一性和宗教经验的实质这两个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宗教心理学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宗教神学家对宗教心理的关注和探索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德籍美国基督教新神学家蒂利希和德国宗教哲学家布伯等人,都关心社会和心理学的关系。布伯在他的《我和你》一书中,主张神是人的永恒对话者,强调通过祈祷来与神结合。蒂利希则试图以现代神学、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来综合清理传统的基督教。他的著作《信仰的动力》着重于人性和动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的社会意义。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较少。20世纪初,个别大学和神学院曾有外籍教师作过有关宗教心理学的讲座。早期的心理学家陈大齐曾撰写《迷信与心理》一书。此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几乎无人涉足宗教心理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

宗教心理学的内容包括宗教思想、宗教意识的内容和结构,宗教情感的特点以及宗教在个人和社会精神生活中的心理功能,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各种不同教派的信徒参与宗教活动和宗教生活所感受的宗教经验和宗教感情,以及信徒的融汇宗教体验、宗教感情和宗教意志的心理状态等方面。

宗教心理学研究宗教意识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专职神职人员及教会宗教团体颁布的宗教思想体系。它是一种既同宗教神学有密切关联,又不等同于一般宗教神学的具体宗教心理学。例如,宗教神学中的佛教心理学或基督教心理学等。它们以心理学的原则来阐明基督教或佛教的教理、教义、持戒等。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博依森、日本的铃木大拙等。弗莱克和卡特1981年认为,这种宗教心理学尚处于它们的“婴儿期”。

另一种是广大信众具有的心理。它是直接对普通信众的宗教意识和宗教心理作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说明。其研究对象是:信仰群体或个人在参与宗教活动时内在和外显的一切独特的心理现象,各种社会性和非社会性因素对各种独特心理现象的制约性,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互相制约关系。这种研究不同于宗教社会学对宗教的研究。

宗教社会学侧重于宗教与社会,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文化心理等的关系的综合研究,而宗教心理学则着重研究宗教与心理的制约关系。它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等,侧重研究特定的信仰群体例如,氏族、民族、阶层或宗教小群体和个体的、宗教修习、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和态度、信仰动机和意志以及宗教活动和交往等。

一般说来,宗教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多数集中在宗教意识的结构和功能、宗教经验的实质和潜意识的关系、宗教神秘经验的心理一生理基础等方面。其中,从认知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宗教经验的直觉思维模式已成为一个突破口,有的学者从功能上强调研究宗教经验的重要性有的学者在研究宗教经验思维进程中,开始引进计算机程序模拟。由宗教社会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选题,多数集中于宗教活动中的宗教崇拜行为、宗教态度、宗教交往以及非言语交流的宗教情绪感染等方面。

涉及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大致有投射理论、惧怕死亡理论和认知需要理论等。精神分析的投射理论是宗教心理学关于宗教起源的传统理论之一。认为信仰的上帝(或神)是一种祖先表象的投射。

阿盖尔1975年的研究表明,对上帝和对双亲的态度非常酷似。宗教所关心的众多认知问题,诸如苦难、生与死等,每每都是人生旅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当前宗教心理学研究中,死亡恐惧理论成为普遍受到东西方学者强有力支持的理论。学者们分析,这可能反映教会教育的影响,同“太平世界”的传播有关。

法律心理学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各种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也称法制心理学。它是介于法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法律心理学的思想源远流长,它最初是以研究人的违法犯罪心理为起点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在他们的著述中涉及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者的个性特点、犯罪者的行为表现等与法律心理学有关的思想。中国殷商和周朝的文献中也有不少地方提到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动机、刑罚的社会心理效力等问题。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们开始从社会、生理、精神、遗传、司法医学等方面探讨犯罪问题。当时的代表作有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普里查德的《论精神错乱和影响心理的其他障碍》、吕卡的《自然遗传论》等。

到了19世纪下半叶,法律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犯罪心理学首先开始成熟起来。德国的精神病学家克拉夫特·埃宾于1872年第一次以犯罪心理学为名出版了专著,接着格罗斯,武尔芬、科瓦列夫斯基、佐默尔等人也相继出版了犯罪心理学专著。

与此同时,证人证言的心理研究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库里舍尔的《供词和心理学与司法审判》、波尔杜加洛夫的《论供词》等著作,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哈钦斯和斯莱辛杰于1929年出版了最早的《法律心理学》专著。

正因为法律心理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形成得比较晚,所以至今对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还存在许多不同看法。托奇认为,法律心理学是研究审判过程和参与这一过程的人的意图、动机、思维和情感的科学。塔普则指出,心理学家在法律问题上开展的研究“过分犯罪化”了,也就是说,侧重于犯罪审判的过程和方面,却大大忽视了民事法庭、法律社会化和法律协商等方面的心理学研究,因而给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局限性。

苏联的耶尼克也夫提出,法律心理学的组成应包括法律心理学的方法学基础、法律心理、司法心理和改造心理等四个部分。萨薪里马尼雅恩则认为,法律心理学体系应由法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和改造心理学四个分支组成。中国在80年代以前对法律心理学研究不多。近年来有关研究大多数偏重在犯罪心理方面,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

综合西方和苏联法律心理学界的观点,结合中国的实际,可以对法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作如下的概括:它包括立法心理、普法教育心理、司法心理、劳动改造心理和民事诉讼心理等部分。

在司法心理中,如果按司法程序来分,还可以细分为侦查心理预审心理、审判心理等;如果按照诉讼参与人来分,则可细分为犯罪人心理、受害人心理、证人心理、辩护人心理、警官心理、检察官心理、法官心理等。

立法心理是研究在立法活动中各有关人员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为立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如立法的社会心理前提,法的解释、修改或废除的社会心理效果,立法者的知识、能力、性格对立法的影响等。

普法教育心理是研究在普及法律知识和培养法律意识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如法律宣传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法律意识的内化机制和形成过程等。

司法心理是研究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各种诉讼参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如在侦查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和警官的心理;在预审过程中犯罪人、警官和其他参与人的心理;在审判过程中犯罪人、被害人、证人、辩护人、检察官和法官的心理等。

劳动改造心理是研究罪犯在劳动改造期间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如影响和制约劳改罪犯心理活动的一般因素;不同类型罪犯在劳改中的心理特点;劳改罪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规律等。

民事诉讼心理是研究在各类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司法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等等。

法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追踪研究法、民意测验法、数理统计法等。除了这些一般研究方法外,研究者们还根据自己的具体研究课题选择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color=#000000]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指一定空间内的客观人数。密度大并非总是不愉快的,而拥挤却总是令人不快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拥挤提出各种解释。感觉超负荷理论认为,人们处于过多刺激下会体验到感觉超负荷,人的感觉负荷量有个别差异;密度-强化理论认为,高密度可强化社会行为,不管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观众观看幽默电影,在高密度下比在低密度下鼓掌的人数多;失控理论认为,高密度使人感到对其行为失去控制,从而引起拥挤感。

处于同样密度条件下的人,如果使他感到他能对环境加以控制,则他的拥挤感会下降。一般说来,拥挤不一定造成消极结果,这与一系列其他条件有关。社会心理学家还研究诸如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家庭、学校、监狱等种种拥挤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建筑结构和布局不仅影响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也影响外来访问的人。不同的住房设计引起不同的交往和友谊模式。高层公寓式建筑和四合院布局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这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外关于居住距离对于友谊模式的影响已有过不少的研究。通常居住近的人交往频率高,容易建立友谊。

房间内部的安排和布置也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行为。颜色可使人产生冷暖的感觉,家具安排可使人产生开阔或挤压的感觉。家具的安排也影响人际交往。社会心理学家把家具安排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亲社会空间,一类称为远社会空间。在前者的情况下,家具成行排列,如车站,因为在那里人们不希望进行亲密交往;在后者的情况下,家具成组安排,如家庭,因为在那里人们都希望进行亲密交往。

个人空间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保持的距离。1959年霍尔把人际交往的距离划分为4种:亲呢距离,0~0.5米,如爱人之间的距离;个人距离,0.5~1.2米,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1.2~2米,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4.5~7.5米英尺,如讲演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人们虽然通常并不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在行为上却往往遵循这些不成文的规则。破坏这些规则,往往引起反感。

空气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其心理后果却刚刚引起重视。1979年罗顿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条件下,空气污染可引起消极心情和侵犯行为。

第3篇:心理研究论文范文

[关键词]购物中心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购物中心在世界的兴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一种新的商业形式,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历史不过10多年时间。虽然,全国各地都开始纷纷建设购物中心,甚至大型、超大型购物中心,但是,真正适合中国经济水平、居民购买力水平及消费习惯、消费文化等因素的成功购物中心项目在国内还不是很多,不论从学术界还是商界对购物中心的界定、功能、管理模式还存在着很多的模糊认识,而且国内购物中心的开发和运营也存在种种不规范的做法,由此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如缺少前期市场调查和策划,导致建成后让商家削足适履或重新返工,由于后续资金和专业商业管理缺乏,造成物业空置、购物中心开发速度过快、同质化现象严重等等。因此,购物中心的开发理论与运营模式已成为政府有关部门、地产专家、零售业专家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将对国内外学术界购物中心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从而可以把握国内外学术界对购物中心研究的视角和观点。

一、国外学术界对购物中心的研究成果

购物中心作为零售业中最为先进的业态,发展可谓迅猛,且与传统百货相比有其独到的优势,因此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然而,购物中心能够不断的发展与繁荣并不是由于它的独创性,而是因为它能不断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而改变经营经验,其成功发展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经济学原理上的。纵观国外学术界对购物中心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出四个研究领域(见下图):

1.中心地理论

该理论的创始者Christaller假设顾客的购物行程是单目的的,顾客将选择最近的购物中心购买所需要的物品和服务,如果购物交通不便,交通费用较高,顾客为了实现购物成本的极小化,坚持最近中心原则。该理论进一步阐明了中心地及其市场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为中心地的区位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Hanson&O’Kelly研究了一个相反的事实,即消费者不可能是单一目的的购物者,消费者的购物行程包含了一系列的采购行为,包括高端商品和低端商品,于是消费者出于多目的购物的需要,会到距离最近购物区域相对较远的地方购物。Eaton&Lipsey研究了多目的购物中的交通成本、储存成本和购物时间成本,其研究发现多目的购物行程会导致储存成本的增加。随后,Ghosh发现购物后的存货成本是决定多目的购物频率的重要因素。尽管中心地理论建立了购物中心空间组织的理论基础,但该理论无法解释消费者行为的所有方面,以及在购物中心地区同类零售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同类零售商聚集理论

Hotelling发现两个互相竞争的出售同类产品的公司聚集在一个市场的理论。同类零售商集聚理论指出两家出售同类商品的竞争商行会在市场中心集聚,并解释了在同一位置或同一购物中心出售同类商品的零售商的行为,正是其零售业吸引顾客的地方。“同类零售商集聚理论”以顾客效用最大化为核心,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零售活动集聚模型,从而将多目的购物的顾客的购物风险和寻找成本最小化。其假设条件为:同类的零售商集聚在同一位置,这种聚集依赖于能更多的信息和比较机会来降低购物风险和寻找成本。当开发商将低档和高档的同类商业品种放到一起时,比较机会就会增大。

但是,Hotelling的反对者通过研究证明不存在稳定的同类集聚均衡,Chamberlin研究结果显示当一购物中心集聚三个同类零售商时,竞争对手之间将抢夺对手的顾客群导致发散性均衡。Hotelling理论的支持者DePalma重新构建了Hotelling的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差别越大,其对零售产品的差异性需求就越大,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产品是同质的话,消费者只会去最近的中心购物,但是,如果产品异质性越大,消费者愿意花额外的路途成本去较远的地方购物。该研究证明了消费者在同质性集聚的购物中心可以进行商品比较从而减少搜寻成本。

3.零售需求外部性理论

零售需求外部性理论相信在大购物中心,低端零售商和小零售商将从高端的主力店获得额外的客流,而且这种需求外部性是从主力店向非主力店的单向流动。Eppli研究发现如果购物中心吸引了定位于时尚品味的主力店的话,非主力店的销售额会从每平方英尺$35增加到$123。Brueckner模型证明了购物中心的业主或管理者可以通过优化租赁组合来实现购物中心利润的最大化。Fisher认为租赁组合可以增加消费者购物行程的距离,使得消费者愿意去距离较远的有合理租赁组合的购物中心购物,从而增加零售需求的外部性。

4.购物中心价值理论

购物中心的价值取决于现在和未来的预计现金流。现金流来源于两个方面,租赁合约和预期的租赁合约。目前购物中心的现金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承租户支付的固定租金,二是承租户支付的浮动租金,三是由承租户支付的各种运行费用。购物中心的租约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金融合约。一个购物中心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购物中心的商业价值和房地产价值。商业价值不是由有形的地产价值决定的,而是受益于企业家的利润、持续经营,是无形资产的增值。Fiser&Lentz将承租户续约的租金和新承租户签约的租金进行了比较,其假设为如果现有承租户愿意支付高于新承租户租金的话,说明该购物中心升值了,而升值的原因不在于土地的升值,而在于管理者的能力。该研究结果发现承租户续约的租金比新承租户签约的租金高了13.6%,从而证明了购物中心商业价值的存在。

由于购物中心在国外的大力发展已有几十年的时间,无论从发展模式还是理论研究成果来看,都非常丰富和成熟,有一大批的学者涌现出来,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学术范围覆盖了经济学、管理学、商学、房地产经营、金融和财务等学科领域,所以,研究范式也十分多样化。

二、国内学术界对购物中心的研究综述

1.购物中心的界定

从搜集到的文献情况来看,无论实业界还是理论界对购物中心的界定都比较混乱,从实践环节来看,不少的文献将精品商厦、大型百货公司等业态都称为“购物中心”,反映出我国对购物中心的界定还十分模糊。另外,从购物中心的分类来看,我国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中基本上还是沿用美国对购物中心的分类标准,将购物中心分为社区型、市区型、城郊型购物中心,这种分类没有反映出中国购物中心的特点。而赖阳将购物中心分为休闲娱乐型、主题购物型和生活邻里型三种。

2.购物中心的规模和经营现状

在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十个购物中心的排行榜上,有6个位于我国,华南Mall和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位居榜首,反映出我国购物中心的迅猛发展势头。在2007年,北京就有28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陆续开业,未来两年,购物中心将加速放量,中国包括台湾已开业和规划在建的10万平方米以上的ShoppingMall超过了110家。另一份研究资料表明全国购物中心项目已经达到了600个左右,以每个投资额5亿元计算,投资总额应在3000亿元以上。但是,从购物中心的运营来看,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只占到27%,一般的占到51%,差的占到22%。3.购物中心的管理和融资

涂荣庭通过世纪金源的案例分析,说明了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要理解和把握购物中心体验式消费的本质,不仅要提供丰富的商品和齐备的功能,提高顾客的购物效率,而且要将娱乐和购物相结合,为顾客提供完美的消费体验;另外要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认知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的市场调查,探究消费者的心理模式和文化诉求;组建管理团队,制定长期的整体规划,明确其整体形象,统一对外宣传,与加盟商店结成利益共同体,将自身的收益和商店的经营业绩相挂钩。盛革则对购物中心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阐明了信息资源网络的应用及网络管理方法,从而可以实现购物中心的全方位的商业经营活动的动态管理。黄桂芝等人研究了购物中心的商户关系,研究证明,购物中心的主力店的选择很重要,主力店所处的位置也很关键。王永仪认为我国购物中心的融资渠道大体上有以下几个途径:企业自有资金、金融部门贷款、股市证券市场融资、出售店铺、出售店铺长期经营权、融资租赁。但是我国企业的自有资金的积累十分有限,银行贷款的门槛和成本又太高,而上市融资则非易事,这样导致很多的购物中心不得不通过出售后返租的方式来获得开发资金。通过对虎门镇富民时装城的融资方式研究,作者认为通过承租权融资的方式既可以筹集资金又能保持商业物业的同一性、完整性,为日后购物中心的规范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4.购物中心发展中的问题

王一凡等人研究认为ShoppingMall业态在我国不宜加快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与周边环境不和谐,缺乏对业态的深刻理解,商业品牌支持不足等;解决对策包括项目选址时客流量判断,要有前瞻性,有科学性;项目的功能和档次定位,既要考虑现实性,也要适应需求分段提升,项目业态结构与周边商业实现立体式全方位错位,项目操作背后要有一支坚定信心、强有力的管理团队。王京红认为我国购物中心发展存在着概念的模糊性、投资建设盲目性、盈利急迫性等问题,但是我国发展Mall的时机已经成熟。要将资金运营通过股份制,转让部分股份等方式,将Mall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运营纳入城市总体运营。

纵观国内对购物中心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的研究还是处于研究的浅层次阶段,停留在对购物中心基本概念的认识、对购物中心发展现状的描述、对购物中心的基本管理原理的探讨阶段。而国外的研究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和分析,能对购物中心的理论进行论证,从而保证了理论研究的真实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所以,我国购物中心的理论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

参考文献:

[1]Ingene,C.A.&A,Ghosh,Consumerandproducerbehaviorinamultipurposeshoppingenvironment,Geographicalanalysis,1990,22,70~91

[2]Eppli,M.J.,Retailleasingbehaviorwithanchortenantexternalities,Ph.D.Disseration,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1991

[3]Brueckner,J.K.,Inter-storeexternalitiesandspaceallocationinshoppingcenters[J].JournalofrealestateFinanceandeconomics,July1993,7,5~16

[4]Fisher,J.D.&W.KN.innard,Thebusinessenterprisevaluecomponentofoperatingproperties:Theexampleofshoppingmalls[J].Journalofpropertytaxationmanagement,1990,2,19~27

[5]赖阳:百货店与购物中心的定位,北京市财贸管理管部学院学报,2006,12:15~18

[6]晋人:shoppingmall与lifestyle演绎2007新风尚,投资北京

[7]李明伟章米力:大型购物中心的泡沫有多大[N].市场信息报,2004/7/16/007

[8]蔡亚林:MALL,什么样的人来人往?[J].经济,51~53

[9]涂荣庭等:从体验管理的角度透视中国大型购物中心[J].管理学报,2007,9:660~667

[10]盛革:大型购物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1,12:11~13

[11]黄桂芝:购物中心的商户关系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7,5:11~15

[12]王永仪:购物中心融资渠道的探讨,商业经济文荟,2005,6:7~9

第4篇:心理研究论文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师美术教学心理因素

美术教师肩负着对学生实施培养和提高具有良好美术素质教育的重任,要以现代美术知识技能武装学生头脑,把他们塑造成具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操的人,时代对美术教育和美术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有教师和艺术家共有的心理素质,以及相应的师德和艺德。美术教师良好的教学心理品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在美术学习和美术教学实践中自觉培养和逐步形成的。

一、美术教师的教学兴趣

对美术教学的兴趣,是美术教师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美术教师对美术学科和美术教学法的研究兴趣,对所教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教学兴趣的中心。这种兴趣不仅促使美术教师积极、刻苦地钻研美术专业知识技能,认真、负责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且促使美术教师接近学生,研究学生美术心理和美术学习的发展规律,从而探寻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专业兴趣,往往也会萌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对国画有兴趣的教师,会引起学生对国画发生兴趣,对设计有兴趣的教师同样也会引起学生对设计发生兴趣。

美术教师的兴趣不应局限于美术学科,更不应局限于某一画种,而应具有广阔的求知兴趣。如美术教师应有一定的文学兴趣,缺乏文学修养的教师,语言不生动、不丰富,难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再如,音乐、摄影、书法、集邮等都与美术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美术教师若对此有广泛的兴趣,必然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艺术爱好,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因此,美术教师的兴趣广,不仅有助于教师本身对美术教育工作产生稳定、持久的兴趣,而且对学生学习美术的活动具有一种积极有效的推动力量。

二、美术教师的教学情感

美术教师的教学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是教师重要的职业素质之一。

美术教师的教学情感,首先体现在对美术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它与美术教师的职业兴趣,对于教育年轻一代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有关。作为教师应该具有一种高尚的敬业精神,才会具有良好的情感品质。

事实证明,做一名“美术教育家”要比做一名“画家”难得多。一个美术教师能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能把所学的美术知识技能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的时候,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美术教师有了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自豪感,就会产生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工作志向,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三、美术教师的工作意志

美术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必定会遇到各种主客观困难,特别是在当前教师待遇偏低、美术学科在学校教育中还十分薄弱、教学环境和条件尚未得到彻底改善的情况下,美术教师没有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意志,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美术教师的工作意志主要应具备以下四点:1.具有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明确目的性和力求达到这一目的的坚定意向,这是动员自己全部力量以克服教学工作困难的内部条件。2.具有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的果断性和坚定性,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的内在力量。3.具有沉着、自制、耐心和一贯的坚持性,这是美术教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效地影响学生的重要品质。4.美术教师具有的工作精力和毅力,这是影响教育和教学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当前,学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很多,有来自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等方面的许多现实问题,针对这些暂时无法立即解决的困难和障碍,教师的工作意志的培养就更为重要。

四、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美术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自身应掌握美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为全面而扎实的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方法,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了解国内外美术教育的发展动向,胜任学校美术教育和教学工作,并能组织学生的课外和校外美术活动。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是他们业务规格的基本内容,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指标,具体包括:1.掌握美术历史和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心理学、美术技法理论。2.掌握绘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素描、色彩画、中国画、版画等画种。3.是掌握设计与工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设计与工艺基础、现代艺术设计、现代工艺制作。4.掌握教育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美术教育学、美术教材教法、教育实习等。

五、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从事学校美术教育活动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是美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工作能力。它主要包括:

1.具有多方面的组织能力,以保证美术教育和教学工作有条理、有系统地进行。其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和使用教材,以及组织课堂教学方面。

2.全面掌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如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编写教材教案的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教育能力、启迪学生进行视觉思维的能力等。

3.具有善于了解个性和美术学习心理的观察能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个性和学习心理的发展是一种学习的历程,由于美术学习的活动性强,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过程明显,学生在纪律、意志、耐力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应善于及时观察到学生某些不良反应的预兆,尽可能事先防止学生纪律和学习上某些差错的发生。

4.具有敏感、迅速而准确的分析、比较和判断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比较、判断视觉造型艺术形象的基本要素和特征,而且需要美术教师灵活机智地应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

5.具有教学的创造与想象能力。美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手持金钥匙的人”,这意味着美术教师是打开学生心扉的智者,应该富有教学方面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6.具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和非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对所有学科的教师来说,都是有必要的。

六、美术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现代社会的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个进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美术教师若要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准和教学素质,必须从凭经验办事转向以科学为依据的轨道上来,这就要开展科学研究,这是美术教师创造优异工作成绩的重要条件。

美术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首先应该是从事美术教育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科研与探索的能力主要包括:1.自修与自学提高的能力;2.收集教学资料与获取信息的能力;3.开展教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4.综合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5.编写教材和撰写论文的能力;6.确定教育科研选题,组织或承担课题研究工作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对于美术教师加强学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使我们在吸取古今中外美术教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和发现新的美术教育方式和方法,有利于发展和创造适应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术教育。

总之,美术教师的心理因素并不止这些,例如教学观、治世态度、性格、身体等因素也都是教师成功地进行美术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从美术教师的心理因素来看,它是一个范围相当广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各种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都要求每一个美术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学习提高,力求自我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威信。

参考文献:

[1]郭绍刚,范凯熹.美术教育方法论[M].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

第5篇:心理研究论文范文

一、创设良好的氛围,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心理氛围的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起点,是激活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的“起搏器”,诱发学生积极行动的外在因素;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育人氛围,能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得到发展,逐步让每位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同时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是发挥学习潜力,培养学生敏捷思维、主动学习、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1、建立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

在班里开展互帮互学、互助互爱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对有困难有缺点的学生,用平等真诚的态度给予帮助,使他们在学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强其信心,激发其求知欲,鼓舞其勇气,对困难挫折都能勇敢面对,对他人理解、尊重、宽容,让每位学生都能合群。

2、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3、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实践活动。

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不懂也不能认识自身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心里的问题更怕别人知道。因此,对学生积极地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写“心里话”日记、周记,进行电话谈话、心理咨询,设置“悄悄话”信箱,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非常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此外,还可以结合雏鹰争章的班队会以及校内的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让学生在开放性的大环境里学习、锻炼。

二、倾注真诚的师爱,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我认为: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非常耐读,而且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需要教师用理解和宽容去解读,用真诚的爱去感化才能结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跨越“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心态,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真诚相对,角色转换。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老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不是靠威严,更不能靠训斥,最靠得住的是老师和学生坦诚相对。教学中,有的老师怕让学生提问,我倒认为学生提问是好事,因为学生的问题是很有探索价值的。虽然老师不是万能的,但是也不要不懂装懂,而应告诉学生实情,老师不会,愿意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甚至向学生请教,让学生当“老师”来教老师,这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师生间的“角色互换”。通过师生的真诚相处、角色互换,学生也会逐步养成求真务实的作风,从而在学习和工作中说真话、掏真劲、办真事,自觉、积极、大胆、主动地去做,把事做得更好。

3、倾注真爱,促进内化。

第6篇:心理研究论文范文

[摘要]通过对尿素程度过程的分析,找出了影响测定结果的各个分量。影响测定结果的分量主要有:标准溶液、回归曲线、样品平行试验、二乙酰一肟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计、取样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并按照计量技术规范,给出了标准的表示法。

[关键词]不确定度;二乙酰一肟分光光度法;尿素

EvalutionontheUncofUreainWaterofSwimmingPoolDetermined

Abstract:Thefactorsthataffectthedeterminationresultofureafoundbyanalysisofurea.Mainfactorsareasfollows:standardsolution、regressivecurve、parallelexperimentofsample、diacetylmonxime''''sreagentcolorimeticmethod、spectrophotometer、sampling,etc.Baseofthisthenastandardexpresstionwasformedaccordingtothemetrologycriteron.Keywords:Unertainty;Diacetylmonxime''''sreagentcolorimeticmethod;Urea.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检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一份完整的检测报告应包括对其不确定度分析[1]。本文根据JJG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采用二乙酰一肟分光光度法对游泳池水中尿素的检测[2],进行了不确定度的分析。

1测量方法和数学模型

1.1测量方法简述采用《公共场所卫生监测规范与检验方法手册》游泳池水中尿素测定方法进行。水中尿素可与双乙酰反应生成二嗪衍生物的有色复合物,颜色深浅正比于尿素含量,在波长460nm处有最大吸收。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依次对标准和样品进行测量,根据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尿素的含量。

1.2数学模型

1.2.1尿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0g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0.1ml氯仿并用去离子水定容,此液每毫升含100μg尿素。准确吸取上述尿素标准溶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此液每毫升含10μg尿素。10μg/ml尿素标准溶液的数学模型为:C=W×10.001000×1000-10μg/ml,U2rel(C)=U2rel(W)+U2rel(P)+U2rel(V1)+U2rel(V2)+U2rel(V3)。

1.2.2回归曲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Y=bX+a,根据Y对X的回归直线,求被测量X数学模型:X=(Y-a)/b方差计算公式:U2rel(Xx)=U2rel(1)+U2rel(2)+U2rel(3)+U2rel+U2rel(5)+U2rel(C)。

2不确定度分量及其计算

2.1尿素标准溶液

2.1.1由称量引入的不确定度―Urel(W)用电子天平称取尿素(W=0.1000g)。根据电子天平检定证书给出允差U=4mg,且2次称重,则天平称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Urel(W)=[2×(4/3)2]÷100.0=3.27×10-2。

2.1.2尿素纯度的不确定度―Urel(P)采用标准物质尿素(GBW09201国际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其标准物质证书给出的不确定度是2%,按均匀分布换算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Urel(P)=0.02÷3=1.15×-2。

2.1.3由1000ml级容量瓶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rel(V1)1000mlA级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40ml,按均匀分布,其不确定度为:U(V1.1)=0.40÷3=0.23ml通过称量法试验,充满容量瓶10次,然后称量,体积重复性A类不确定度U(V1.2)=0.10ml通常实验室恒温控制在(20±3)℃,水膨胀系数为2.1×10-4/℃,按均匀分布,其不确定度为:

U(V1.3)=1000×3×2.1×10-4÷3=0.36ml。

因此,由1000ml级容量瓶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Urel(V1)=0.44×10-3

2.1.4由100mlA级容量瓶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rel(V2)Urel(V2)类似Urel(V1),100mlA级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10ml,

Urel(V2.1)=0.06ml,Urel(V2.2)=0.01ml,

Urel(V2.3)=0.04ml,Urel(V2)=0.73×10-3

2.1.5由10ml移液管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rel(V3)Urel(V3)类似Urel(V1),10ml移液管的允许误差为±0.01ml,U(V3.1)=0.006ml,Urel(V3.2)=0.007ml,Urel(V3.3)=0.004ml,Urel(V3)=0.95×10-3。则尿素标准溶液的相对不确定度:U2rel(C)=(3.27×10-2)2+(1.15×10-2)2+(0.44×10-3)2+(0.73×10-3)2+(0.95×10-3)2=12.30×10-4Urel(C)=-12.30×10-43.51×10-2

2.2二乙酰一肟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素的不确定度评定

2.2.1用二乙酰一肟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素标准系列6次,测定结果见表1。

表1标准溶液6次测定结果(略)

由表1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得线性方程y=bx+a=0.0234x+0.0076,r=0.9997。回归曲线的标准偏差如表2。

表2标准差数据计算结果(略)

根据标准系列计算均值:x=5.86μg,N=7,标准偏差S0=5.30μg。标准溶液偏差平方和:∑(xi-x)2=Si2(71)2=5.302×6=168.54μg。按试验方法对某一样品测量两次,A1(吸光度)是0.185,A2是0.182,由吸光度通过直线方程求得x1=7.58μg,x2=7.37μg,xx=7.48μg。

2.2.2计算Urel(1)A类由回归曲线引起测量样品含量算术平均值的相对不确定度Urel(1)=Sy/xb×xx×1n+1N+(xx-x)2∑(xx-x)2=5.50×10-30.0234×7.48×12+17+(7.48-5.86)2168.54=0.025。

2.2.3计算Urel(2)A类试样平行试验A类不确定度,根据JJF1059-1999中极差系数与自由度表,当测量次数为2时,极差系数C=1.13,则:Urel(2)=7.58-7.371.13×2×7.48=0.018。

2.2.4计算Urel(3)B类用二乙酰一肟分光光度法本身的不确定度对12个样品做加标回收,其平均回收率为92.3%,则:Urel(3)=7.7%3=0.040

2.2.5计算Urel(4)B类分光光度计读数的分辨率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光光度计分辨率为0.001%,按均匀分布,其相对不确定度为:Urel(4)=0.0013×0.185=3.12×10-3。

2.2.6计算Urel(5)10ml移液管的相对不确定度取样所用10.00ml移液管允许误差±0.01ml,与前同理得Urel(5)=0.95×10-3

3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el(Xx)=0.0252+0.0182+0.0402+(3.12×10-2)2+(0.95×10-3)2+(3.51×10-2)2=2.18×10-2

4扩展相对不确定度

Urel=KUrel(Xx),取K=2,则扩展相对不确定度:Urel=2×2.18×10-2=4.36×10-2。扩展不确定度为:U=Urel×Xx=4.36×10-2×7.48=0.03μg,取样10ml,此游泳池水中尿素平均浓度为:0.748mg/L。同理:0.03/10=0.003mg/L。

5结论

用二乙酰一肟分光光度法测定游泳池水中尿素,当取样量为10.00ml,k=2,测量结果为(0.748±0.003)mg/L。本次对尿素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由多个分量组成,这些分量基本考虑了测量过程中的系统效应和随机效应所致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这种评定方法反映了测量结果的科学性,有利于实验室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第7篇:心理研究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青春期学生指11—15岁左右,大体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又称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身体发育迅速,心理发展相对稳定,因此造成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进而导致一系列心理以及行为问题。正因为青春期学生的心理非常特殊,重视青春期的学生心理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学业。

一、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个体从儿童到成年期间的伴随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虽然近年来被频繁使用,但是争议也很多,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心理学大词典》中的解释是:“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青春期的学生身体发育迅速,思维也从儿童期的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为主。心理上有两个特点:首先,缺乏适应社会环境的独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动能力等等;其次,初步觉醒的自我意识支配强烈的表现欲。即喜欢处处体现自己,通过展示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只处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因此,青春期学生爱时髦,喜欢追求时尚,极易陷入学生之间的攀比之风中去。喜欢做一些引人注目、与众不同的事,爱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词语,让人另眼相看,这都是他们想要达到的效果。

对于逆反心理严重的学生,如果不能够及时并正确的加以引导,就可能会产生对待人和事物多疑、冷漠、反抗社会等等心理,变得学习消极、理想泯灭、性格偏执,严重的可能产生厌世或者犯罪心理。有着逆反心理的青春期学生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要求他这样,他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怒。老师、父母越是恼怒,对于他们越发训斥,就会使他们愈加反感,直接影响到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导致人格和行为的不健康。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杀亲、离家出走、自杀事件层出不穷。事实说明,如果在这一特殊时期不能够正确认识和疏导青少年的心理,使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

二、回避心理

所谓回避心理,即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躲避矛盾、冲突的心理现象。在青春期学生中,主要表现为:

首先,盲目地反感正面教育,回避教育的机会和场合。这种正面教育往往以比较严厉的姿态出现,青春期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判定事物的能力,但是他们感性思维仍然占主导位置,理性思维发展尚未完善,还不能辩证地分析事和物。很多学生面对传统的正面教育,不能够做到冷静的分析,反感、厌恶的情绪油然而生,继而回避正面教育的机会和场合,甚至出现反抗情绪。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亦是如此。当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正面教育时,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心不在焉,闷头睡觉,亦或看课外读物,更有甚者彼此聊天,丝毫不把课堂当回事。许多家长反映,每当提出想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孩子便以作业未完成、复习功课紧张等理由推拖,回避与父母的直接交流,久而久之,便产生隔阂。

其次,遇到矛盾冲突,不能认真思考解决方式,而采取回避的态度。青春期是人的生理及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的时期,学生缺乏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往往采取回避心理。青春期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成绩,一旦学习成绩出现问题,便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而某些家庭的家长和学校不能给予适当的引导,盲目地施加压力,甚至体罚,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回避学习,最终导致学生的厌倦学习,逃课等问题的发生。二是“早恋”问题,身体的迅速发育,使得青春期学生对于异性产生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好奇。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于爱情的认识还处于萌芽阶段,并不能够正确的处理突然到来的“早恋问题”。以至于一旦出现“早恋”状况,由于感情的不可自拔和家庭、学校的反对,他们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就会产生各种异常心理。三、孤独心理

心理学中将青春期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指的是个体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和对之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心理上的成长使得他们变得自我意识更加强烈,感觉自己已经是大人了,遇到问题时候更希望独立完成,借此向家长证明自己。但是他们的对人对事的思维能力还处于感性阶段,看待问题往往流于表面,容易草率行事,所以经常好心办坏事,假如再遭到周围人们的冷眼和嘲笑,心理便容易遭受挫折。类似事件如果多次发生,一旦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负担,就会对人对事不再积极,严重者本来乐观开朗的性格也有可能因此转变成内向抑郁性格。

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容易使青春期学生产生孤独心理。现在的青春期学生都是“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从小就娇生惯养。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人际交往能力偏弱,不懂得处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希望同学们都注意自己,喜欢自己。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学生因为家长的宠爱或者小学时期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但是到了青春期,进入了中学阶段,完全陌生的老师和同学使得他们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了。有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导致学生朋友很少,甚至没有朋友,放假的时候只能呆在自己的天地之中,有的学生因此进入到网络游戏中寻找自我,进而沉迷入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等到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无法和同学们沟通,感到异常的孤独和寂寞的时候,这些学生就容易产生孤独心理。有的学生甚至因嫉妒心理而在学校与同学关系出现裂痕,等到放学时候想找人诉说烦恼,却发现自己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心理就会愈加孤独。

四、焦虑心理

焦虑是个体对当前或雨季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景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的反映倾向。它是由于个体受到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者失败感与内疚感增加,从而形成的一种紧张的情绪状态。焦虑心理也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学生当中的心理状态。

研究认为:适度的焦虑有益于学生的学习,而过低或者过高的焦虑对学习不利。

老师和家长对待学生的态度非常重要,很多老师和家长对学生要求过于严苛,期望值过高,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患得患失,害怕在考试中失败后受到惩罚,进而产生高焦虑。学习心理压力过大,挫折承受力就会越来越差。现在青春期学生的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很多学生心情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焦虑心理。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表现为焦虑、注意力分散、神经衰弱等。

学生低估自己,自信心不足,也有可能产生高焦虑。研究表明,当一位应试者心理负担过重时,大脑皮层会产生保护性抑制,妨碍正常的认知活动。

早恋问题的困扰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随着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早恋以后总是想看到心中的那个他(她),和他(她)在一起感到非常愉快,希望永远和他(她)在一起,甚至有的学生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等感受。早恋问题一旦被发现,就会引起学校和家长等的多方关注,压力也随之而来。如果因此和“早恋”对象不能经常见面或者被迫分手,就会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不着”,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就会产生焦虑等等异常心理。

第8篇:心理研究论文范文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对象由疾病到人、家庭、社会,尤其对多发伤病人,起病突然,病情危、重、急,这对家属无疑是沉重的打击,焦虑的情绪由然而生。心理学家认为,除了孤独以外,焦虑是最令人不快的感受,人们甚至由于焦虑,导致一些生理上的不良反应,而家属是多发伤病人的坚强后盾,对疾病的康复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是病人康复的动力源泉。作为医护人员,除了全力救护病人外,也应尽力疏解家属压力,减轻焦虑。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随机抽查本院急诊科,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多发伤病人家属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家属与病人的关系:配偶11例、父母6例、子女10例、其他3例;年龄17~68岁,平均(38.56±11.52)岁。

1.2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向家属讲解填表要求,让被调查对象独立填写,如果病人家属由于文化程度低,不能理解或看不懂问题内容,可由调查者直接讲给家属听,让家属自己选择答案,问卷当场收回,发放问卷30份,收回30份,回收率100%。

2结果

家属的焦虑平均值与正常参考值[1]相比,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调查组焦虑值与正常参考值比较

内容nSAS调查组3044.8±8.65正常参考值115829.78±10.07T检验(T-TEST)T=10.21P<0.001(双例)

30例多发伤病人家属的SAS标准总分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50分)19例,占63.33%,其中男5例,占54.55%。女14例,占73.68%。女性比男性焦虑程度重。

30例多发伤病人家属的SAS超过标准参考值上限(50分)19例,占63.3%。而单纯急诊病人占53.13%[2]。多发伤病人家属焦虑水平高于普通急诊病人家属。

3护理干预

家属是病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帮助家属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并稳定其焦虑、悲伤的情绪,恢复其心理平衡状态,重视对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家属减轻焦虑,减轻思想负担,减轻压力,使之更好的做好病人的坚强后盾。(1)首先护士要具备同情心,也就需要拥有感受他人,理解他人行为和处事方式的能力,因为同情心是你与家属沟通的桥梁。与家属沟通时,要做到倾听对方的同时,保持与对方目光接触,以表真诚与尊重,让对方说出他的想法,避免打岔,在适当时用合适的方法做反应,让病人家属知道理解他所说的,让他说出感受,说出问题所在,并给予实际帮助,尽可能地帮他解决面临的困难。(2)心理应激理论指出,突如其来、变幻莫测无法预测的刺激,精神刺激较强[3]。精神刺激,常导致心理失衡,产生心理危机。提供安静、舒适的场所,指导家属利用疏泄的方法,帮助其释放情绪,尽可能缓解当前的心理危机,恢复心理平衡。(3)中年家属在家庭、社会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受人尊敬,不轻易表露内心的痛苦和不安。作者采用一对一的沟通方式,让家属明白其自身健康和积极的心态对病人的鼓励和康复的促进作用,让家属表达感受和想法,以减少因情绪压抑而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鼓励与家人或朋友进行人际交往,寻找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帮助病人家属战胜目前困境,恢复稳定情绪与动力。(4)认真听家属诉说,尤其是女性家属,不要轻易打断,也不要边听边做其他事情,让其将压抑的情绪说出来或哭诉,与其一同分担悲痛,正确面对这件事情发生的不可预测性,事实的不可改变性,试着坚强地站起来。(5)入住ICU要理解家属对病人病情的关切心情,特别是与病人亲密的家属,在积极救护病人的间隙,挤出时间与家属进行沟通,及时将病人的病情变化、检查和治疗结果、疾病预后等信息告知家属,使家属放心。(6)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过硬的抢救技术,先进的抢救设备,高度的责任心,对病人高度负责,以病人为中心,及时观察病人病情动态,及时抢救处理,选择恰当的时机对家属进行相关解释,及时传递信息,增强家属的理解和信任,及时消除家属顾虑,缓解家属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成为病人坚强的后盾。

4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焦虑程度女性比例大于男性,这与女性在工作、家务、照顾孩子,赡养老人等比男性责任重,一旦家里人突然患病,重任自然落在女性家属中占多数。焦虑程度与年龄有关,越是中年人焦虑程度越重,这与中年人肩负多种角色与多种责任有关,病人突然受伤,照顾的责任、经济问题,加重了中年人的心理压力。家属焦虑程度与病人密切关系有关,配偶、子女、父母焦虑程度高于其他家属,他们肩负着照顾病人的责任,迫切需要了解病人的疾病动态进展,抢救治疗方案,诊断、检查结果,诊疗过程中危险性,结果顺利与否,时刻挂在心里。当住进ICU时,大部分病人的生命处于脆弱状态,对自己的疾病治疗和护理,丧失知觉,而病人家属却是明白的[4]。因为ICU的封闭式管理,陪护行为受到限制,家属担心病人是否能得到细心照顾、医疗护理水平及医疗费用等。

【参考文献】

1张明岛,陈福国.医学心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3~166.

2温弗乐,桑未心,林晓云.急诊病人家属心理状况调查分析.上海护理,2003,3(1):1~3.

第9篇:心理研究论文范文

一、概述

在传统的规范之上、技术之上的安全管理模式下,供热企业近年来花费了很大的资金和精力,改造和维修了大量非安全设备和工艺,制定修改了各种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了员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采纳了较为先进的HSE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加强了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企业的安全形势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有些供热车间仍然存在着一些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安全隐患,不时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供热企业发生的事故多种多样,但几乎都和员工(包括普通职工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有关,在事故分析和总结时简单的“三违行为”“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等字眼掩盖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最终根源——员工心理行为特点。为什么员工会发生三违行为、为什么责任心不强、为什么有些事故会重复发生、为什么管理者监管不力等等,这些问题几乎很少有人深究。

这就需要我们安全管理人和基层车间队领导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认真观察分析和研究,在日常生产工作中扩展安全管理的视野和深度,以提高供热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研究员工心理行为特点的作用

人是有情感会思维并时刻具有心理活动的高级动物。人的语言、行动、情绪、思维方法等绝大多数是受其心理状态或心理活动影响的。而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又是受外界因素和自身的个性特点所左右。

由于供热公司基层车间员工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参差不起,35岁以上员工居多,需要倒班作业,供热运行设备多属于特殊的压力锅炉和其他机械设备,输煤除渣环境较差,噪音大,污染较为严重,同时由于车间的管理模式、社会压力、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员工的非正常心理行为特点成为各种不安全隐患存在的最深根源。

分析研究员工心理行为特点有助于管理者在实际的供热生产中更加客观地运用管理手段和方式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

2.1、可以为供热生产工艺技术设计、设备选型、劳保防护用品的选用提供参考依据;

2.2、为创造安全和谐的生产工作环境提供指导;

2.3、能够为公司HSE体系部门制定各岗位操作规范、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提高公司HSE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4、可以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供理论依据,充实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2.5、可以在分析事故时提供深层次的解释,进而找到预防事故的措施和方法;

2.6、可以为基层车间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员工“三违行为”和隐患排查治理提供有效方法和预防措施;

2.7、可以为日常生产的危害风险识别新增人为的因素,减少和降低主观人为的危害和风险。

三、供热员工心理行为特点的一些不良表现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根据多年的观察和了解,结合供热生产设备环境,员工素质结构,员工心理行为特点有以下一些具体的不良表现:

3.1、疲劳:体力疲劳、心理疲劳、病态疲劳。员工由于高强度、长时间作业或休息不充分产生体力疲劳;由于婚姻、家庭、人际关系、工作、利益等原因产生心理疲劳;由于长期有病或有缺陷产生病态疲劳。有的司炉员工上夜班前没有休息好,疲劳瞌睡,对出现的设备安全隐患或故障视而不见,操作失误;有的员工婚姻失败,整天心事重重,工作心不在焉;有的女员工操心孩子学习吃饭问题;有的担心医院里的家人;有的自身临时不舒服或长期疾病得不到根治。疲劳容易使人精神恍惚,注意力分散,感觉没劲,工作中易出现不安全思维和行为。

3.2、情绪失控:喜、怒、哀、乐;缺乏理智,情绪容易失控,说话办事容易冲动。有的男员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争吵甚至冲动打人;有的急于下班或参加其他活动造成的心理焦躁情绪;有的管理人员呵斥谩骂造成员工工作中情绪波动。情绪失控可以使人心跳加速,思路混乱,注意力分散,容易违反规范,办事不计后果。

3.3、习惯心理:由于长期的工作行为、工作动作习惯,导致在特殊情况下发生危险动作。有的员工观察炉膛火焰时脸正对着炉门;有的单位设备刷漆时经常搀兑汽油;有的员工揭井盖时不用工具直接用手;有的对脏乱差的生产现场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习惯心理强化了员工的习惯性违章,一旦形成很难纠正。

3.4、侥幸心理:由于偶尔行为没有被发现或没有造成后果。有时个别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侥幸没有发生事故;有时发生事故幸好自己没在现场;有的员工偶尔违反劳动纪律迟到早退没有被发现和处理。侥幸心理经过多次试验会演变为习惯心理和自信心理,使投机行为演变为习惯性违章,最终酿成苦果。

3.5、自信心理:逞强,认为自己干非本职工作不会出问题。有的非电工员工懂一点电气知识,认为自己有能力很自信的去启停一些电气设备,违章拆接电源线;有的无电气焊证的钳工私自动电气焊作业;有的非专业司机私开单位生产用车。过分自信的心理助长了个别员工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

3.6、省能心理:花最少的力气、时间,做最多的事,获取最大的回报。有的气焊工在气焊作业时为了省事省劲将氧气和乙炔瓶放的很近,没有达到安全距离;有的车间除渣工图省事随意减少除灰除渣次数,造成除灰除渣系统堵塞或除灰除渣设备负荷加重拉断刮板或链条;有的电工图省事用铁丝代替保险丝。省能心理会逐点演变为习惯心理、侥幸心理、无所谓心理,致使员工责任心不强,偷懒,随时都会出现不安全行为。

3.7、逆反心理:因受挫折或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产生与正常行为相反的叛逆心理。因工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受到批评或处罚,情绪低落,感觉工作没奔头,甚至发牢骚闹情绪,工作中不按要求去办;因个人矛盾,对某人产生反感,故意不服从工作安排或不配合工作;因对单位的岗位调整、工作分工、奖金分配、职务晋级等不满,造成心理失衡,自暴自弃。逆反心理必然会引导人的思维和行为偏离规范,引起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8、攀比心理:与各种条件环境对比后,因落后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有的倒班员工和正常班员工攀比,心理生产一种不平衡;有的员工和其他单位比,觉得自己的工资奖金少;有的员工觉得别人的岗位比自己的舒服轻松,争着要去。攀比心理加剧会产生心理失衡,进而形成逆反心理,阻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

3.9、依赖心理:缺乏工作主动性,过分依靠他人或组织。有些人在工作者不想承担责任,得过且过,家里的事永远高于工作上的事,工作要别人多操心;有的工作前危害风险识别,依赖车间管理人员分析班长讲,自己不去观察分析动脑子,甚至看到安全隐患不去反映、处理,属于不爱操心的一类;有的车间遇到生产困难不想办法协调解决依赖上级部门;有些司炉人工可以方便处理的问题非要钳工干。依赖心理致使发现的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防范和处理。

3.10、老好心理:事不关己,怕麻烦,怕得罪人。有的管理人员、班组长在生产过程中看到或发现其他员工违章或处于不安全状态,不去管不去说,害怕得罪人;有的安全员看到员工没按规定劳保着装视而不见,有的人明显违章避而不谈,不依照规定处罚;看到非本单位人员随意进出生产现场或车间不闻不问;出于好心帮助其他人违章作业。老好心理使安全管理处于失控状态,随时都会爆发不安全事故,有点助纣为虐。

3.11、无所谓心理:对重要性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员工认为烧锅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提不提高自身的安全技术水平无所谓;有的员工认为只要温度达标,煤炭能不能完全燃烧无所谓;有的员工碰到一些生产问题自己处理后,没有影响生产汇不汇报无所谓,为以后的不安全事故埋下隐患;有的员工怕影响自己的美观和换衣服麻烦认为干一些临时工作或小的工作时,穿不穿劳保用品无所谓。无所谓心理掩盖了安全的重要性,会使人判断失误,酿成大错。

3.11、判断失误:由于认识不够,措施不当,导致小大事。有的司炉工遇到突然停电时没有判断准确,盲目用事故补水泵定压,造成锅炉闸门水击断裂;有的员工发现行吊钢丝绳有一点断裂毛刺,没有及时更换造成行吊运行大故障;有的点炉前以为锅炉进出口闸门都是开的不去检查,结果运行后造成汽化。判断失误,措施自然失效。

3.13、心理素质不适合从事某项工作:意志薄弱(胆子小,遇事发慌),关键时候技术要领技术规范掌握不全。有的职工看到领导在就紧张,会说的说不出来;有的遇到突发事故就发慌,不知道该干什么或误操作;有的员工有恐高心理,站到锅炉顶上腿就打哆嗦;有的司机好胜心急喜欢开快车。心理素质不过关,掌握的技术就发挥不出来,仍然会出事。

四、员工心理行为特点与安全供热关系

供热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一般来说内因是主要的。员工是供热企业各岗位设备的具体操作者,他的工作态度、注意力、责任心、应急反应能力、技术运用等都受其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支配。心理活动失常就可能导致员工的语言、行动、情绪、思维失控,使其思想和行为偏离本岗位原有的安全规程和安全状态,员工的行为过失、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致使现场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排除,甚至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而良好的心理活动可以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为安全供热提供稳定可靠的保障。所以说员工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是保证供热企业安全平稳运行的主观前提条件,安全供热离不开各岗位员工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心理行为特点失控极易引起供热生产中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采取的措施

针对这种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心理行为特点,有什么应对措施呢?我们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来杜绝或减少不利于安全的心理行为特点的产生:

5.1、强化规章制度的约束力。用严格的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约束员工的不良心理行为特点,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5.2、关注职工特点,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基层车间队的管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员工平时在工作中的表现,分析他们在安全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特点。尤其要重点关照无视安全规程的“能”人、冒险蛮干的急性子人、烦事缠身的忧愁人、遇事凑合的懒惰人、毛手毛脚的粗心人、吊儿郎当的马虎人、喜欢依赖的懒人、技术不精的落后人、休息不好的疲惫人、初来乍到的新工人。对这些人要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要求,促其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弥补不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安全意识。

5.3、选聘安全意识强,具有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善于团结、组织的员工当班长,发挥优秀班组长对其他员工安全行为的积极影响作用。努力提高其他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和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意志和自制力,增强沟通交流,营造公平和谐的工作生产环境,使全体员工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

5.4、继续落实HSE管理体系的执行,尤其是把非常实用的危害风险识别、应急预案等要素变成员工每天工作时的自觉和习惯。定期让每个岗位的员工对其本岗位的危害和风险进行自我识别,单位汇总学习,并作为岗前培训和考核内容。建议基层班组在日常的班前危害风险识别时对非正常心理行为特点的员工进行危害风险识别,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5.5、根据员工心理行为特点,合理组织生产分工配合和工种岗位的安排。

5.6、积极倡导和组织员工开展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六、结论

作为供热车间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心理学知识,善于观察和分析员工的心理行为特点,对症下药,努力提高安全管理的技巧和水平。随时掌握员工的愿望和动机,把安全管理由被动地事中、事后控制变为主动地事前分析、预测、控制,要使所有员工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应该这样”,“不这样不行”。才能使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措施方法行之有效,持续长久,才能真正实现安全、平稳、优质供热。

不妥之处,恭候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安全心理学》,主编:粟继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安全人机工程学》,主编:张力廖可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