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林专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最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涵盖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长期以来,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都加强经济学课程,轻视管理学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农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本专业在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农林企业管理模块,安排1周时间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但总体来看,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综合实习的执行存在较大的难度,效果不理想。为此,需要增加涉农企业管理类课程,并较好地落实综合实习,努力提高实习效果。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摘 要: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学生的调查,笔者从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建设及学生主观就业认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毕业生 就业 影响因素
随着国家林业经济的兴起,以林业经济活动作为学科落脚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应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据统计2009年14名获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中, 除去1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2名出国外, 另11名硕士毕业生无一人在林业领域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专业就业实况与培养目标有脱节,值得对专业的就业作进一步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诸多对林业人才就业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林业人才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2)调整专业设置以促进林业人才就业;(3)林业人才就业途径。但众多研究缺少对林业类人才就业状况的实地调查,而且对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集中在定性分析和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上,去不能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学生高考报考本专业的动机、本科期间学习兴趣、学习状况、学科发展状况等影响林业类人才就业的校园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因此,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利用访谈法、抽样调查、二手资料搜集等调研方法,在询问学校就业服务中心和经济管理学院老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来分析影响林经类人才就业问题的因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有效
1.专业兴趣及课程体系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了解一个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对于了解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本专业的认真程度、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及对于本专业的忠实度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115名被调查者的调查发现71%的学生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并不是凭个人兴趣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为考生高考报考志愿时所谓冷门专业。
进一步的调查可知,76%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本科毕业后的选择不会与农林有关。而这些被调查者欲进入的行业大多涉及到企业管理、新闻媒体、财务、金融、营销等当今社会上所谓的热门行业。当问及他们为什么放弃农林行业时,50%的被调查者选择对此行业无兴趣42%的是因为此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与时代不符仅有9%的被调查者转移到其他行业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所限。
同时,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林+经济+管理三管齐下的学科,学习课程多样化。但通过调查发现,115名被调查者中43%的反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所学课程覆盖面太广,所学知识不扎实、不系统,33%的选择不能很好地与自己以后的选择相结合, 18%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特色课程太少,不能满足自己本科阶段对本专业的学习,仅7%的学生认为富有特色,为自己以后的选择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本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广泛,虽利于拓宽该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是课程的多、杂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对本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对知识不能有效的把握和综合利用。
专业学习兴趣低和课程学习不扎实、不系统等降低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每届的考研率。据统计,近几年本专业每届的考研率仅为3%。由于农林作为一个传统经济部门,较冷门, 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降低,有的学生想通过转专业考研的途径达到跳出林门的目的,据调查,考研的同学中30%的表示考研时要重选专业。转专业考研无疑又加大了考研的难度,使此专业学生不能继续深造,加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2.导师制度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学生三年级时开始设置导师,通过调查本专业导师制度的建设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2.1学生普遍期望设置导师提前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49%的认为大二开始设置导师的优势较明显。
2.2 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
通过被调查者对导师满意度打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1分)知:导师平均得分为8.427,同时90%的被调查者在710分之间,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同时为了分析导师满意度是否有性别差异,进行了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得t=0.9563以上两个方面说明导师制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学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可是,经过深入调查发现,82%的被调查者表示导师主要在思想、学术上给予指导,只有5%的说导师在生活、就业方面给予的帮助最大,更有部分被调查者抱怨:课余时间与导师见面机会少,平时除了课程学习、课题研究之外,导师很少给予就业方面的指导。
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
第一、导师精力有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注重学术研究,导师自身科研和教学任务较多。平时专注于教学和科研的导师时间和精力不足,对学生就业信息关注较少。再加上带的学生越来越多,导师对每个学生指导的时间和力度也势必相对减少和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与本科生交流的时间和质量,导师也就不能给学生包括就业在内的全面指导。
第二、本科生缺乏主动性,师生关系生疏。本科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决定了他们与导师接触的程度。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不强,影响其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与导师沟通的主动性。
3.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各个高校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学校主要是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二年级时8个课时的公共课),收集、就业信息、举办就业讲座、开展校园招聘会、提供政策咨询和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和帮助、促进学生就业。经调查可知,学校网站及招聘会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
传统意义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本应该直接面向的就业单位是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林业系统的政府部门。可是,学校进行的就业指导工作通常是面向全校学生,并没有突出专业特色,不能给各个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和建议。通过对通过校内招聘信息您对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了解程度如何?的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能从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中全面的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信息。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校针对本专业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信息较少,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人才数量、能力要求,从而限制了林业管理人才向此方向流动的可能性。
4.学生就业认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在调查中,75%的被调查者认为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比其他专业就业难。经过调查,就主观因素来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4.1就业地区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从毕业生流向的地域来看, 北京、上海及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吸引了三分之二的毕业生, 中部及省会城市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东中部学生去西部工作的意愿却极低。为了探究学生的生源地与工作地点的选择是否具有关联性,本论文采用了交叉列联表分析方法,即通过?状2(卡方检验)= 其中Eij=nijnij=ninj/n i=1,2,3 j=1,2,3,4 临界值为?状2[(i-1)(j-1)]。
按上述原理计算得?状2=2.641 10-11选择就业地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全面的就业,从而出现有业不就,地区拥挤的不良现象。
4.2 注重非林业系统的精英岗位,期望工资偏高
根据调查,70%的被调查者要求到非林业系统的实力派企业就业,对自己的就业岗位要求较高而对小型企业不屑一顾;仅有10%的表示只要找到工作即可,其他条件都无所谓。同时,被调查对象要求起点工作的月薪在20004000元之间的占到67%,还有13%要求月薪在4000元以上。据《2007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显示,24.8%的本科毕业生起点工资在1000元以下,40.9%的毕业生起点工资为1000元-2000元。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农林人才培养 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1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对高等农林人才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类专业的服务主体及服务内涵都出现新的转变;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大幅度推进,以及企业深层次发展内在的需求,要求农业人才知识储备复合化、能力创新化。这就需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及时确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准确把握专业定位,调整和提高农科类专业输出人才的素质。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供求的错位。近年来,畜牧生产各种问题频频发生,如“三聚氰胺”事件、“布鲁氏菌”事件、“瘦肉精”事件等,这充分说明农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亟待提高。因此根据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构建合理完整系统和科学的知识学习体系,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宜春学院农业类各专业如农学、园艺、农科类、动物医学等专业,是在1958年经原宜春农学院开办的农林专科专业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依据专业特点和江西农业发展的需求,宜春学院农科专业建设的定位是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适应并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立足江西、服务全省、辐射全国,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培养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农林人才人才为目标。变“知识本位”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输出“复合化实用型”人才,为江西农业持续强劲发展的后劲提供人才支撑。
2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方略
(1)建立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遵循国家教育部教育改革精神,根据本校农科类专业教学与实践的特点,结合国内畜牧行业人才要求,探索地方院校卓越农林人才卓越人才教育培养的质量标准技能要求,以及达到这些要求的课程体系设置,形成完整的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2)创建校企互融,实现产学共赢。卓越农林人才师培养计划需要多方合作,从校企双方长期利益考虑,在“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基础上建立L期、稳定的校企互动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形成一套相关合作管理机制,使之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可实施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合作模式。
(3)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实验、技能综合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环节为一体的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或实习技术人员、学生为参与主体,构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三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4)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从学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能力和满足企业岗位要求出发,通过开办培训班、综合技能训练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以企业需求为依托,联合企业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并由企业出资设立科研基金和奖学基金,进一步浓厚学术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
(5)培养一批专业技术好、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创新型农林人才人才。
3卓越农林人才卓越人才培养具体改革措施
3.1实行“3+1”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强化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前三年重点是强化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与同类高校交流,在课程设置和考试考核方面统一标准、统一试卷;最后一年让学生在畜牧企业预上岗培训、顶岗训练,按企业正式员工一样进行管理,完成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整个实施过程,由学校和企业联合进行,由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指导与组织,实施地点以企业为主,实施内容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技术改革、新产品开发、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控体系的建立等于企业发展紧密相关、亟待解决的问题。
3.2开办企业特色“培训班”加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从2000年开始,宜春学院先后与北京大北农集团、江西正邦集团和北京伟嘉集团开办了大北农班、正邦班、金色农华班和伟嘉班,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农林人才人才;并从2008年开始,宜春学院一直免费为学生组建了“适合中国特色养猪模式场长(经理)培训班”。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农科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和发展需要,符合教育规律的新教学模式,宜春学院农科类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认同率非常高。本科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为95%以上。师资队伍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校企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上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
3.3建立校内外创新基地
依托宜春学院畜牧养殖基地――宜春市学苑生态实验农场的平台,自主设立校内实训和创新基地;吸引企业来校共同设立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动物生产技术研发中心等。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行业龙头或代表性企业,签订协议,确立长期合作关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企业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范围、深化合作内容,探索培养农林人才专业卓越人才的有效途径。从2005年至今,宜春学院先后与北京大北农集团、江西正邦集团和北京伟嘉集团等合作开办了大北农班、正邦班和伟嘉班。
3.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以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卓越人才目标设置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内容,建立突出农林人才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标准,加强课程建设规划与研究工作。对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进行整合,按照基础优先,理论与实践结合,后期个性化教学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设置课程组织教学。近年来,宜春学院抓住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核心,及时进行教学改革,设立了面向动物生产的实践类课程,建立了由校内、外环节共同构成的科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涉及实用性立论、专业技术、技能训练、综合素质与职业素质等。在现有课程体系上,针对“卓越计划”,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很多高校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岗位,从高校到高校,缺乏生产实践方面的经验,包括对动物生产、动物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经验。农科类专业是应用科学,应用科学必须与生产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它的应用性和直观性。所以,首先应该重视年轻教师的生产实践,要定期安排有关专业的教师到校内和企业实习基地工作,他们从生产和可科研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农林人才师,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6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卓越农林人才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可以在科研、教学、培训、实习等方面开展多层次的合作。通过教师下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开创校企共赢的局面。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必须源于实习,并受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除了校企共同参与卓越农林人才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全过程,学院还与企业联合参与学生管理,成立卓越教育实践领导小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将学生安全稳定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 薛伟,郭德禹,林文树.基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森林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J].森林工程,2014(06).
1.1必要性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拥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和硕士学位点以及及博士后流动站。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实验室建设及模拟实验平台是基础,实证研究方法是手段。现如今国内具有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基本都购置必备的实验软件及数据库,强调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中的运用。实证研究平台建设有利于我校研究生培养紧跟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此外,实证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可由多个学位点共享,通过购置实验软件,可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等多个学位点使用,充分提高实证研究创新平台的利用效率。
1.2可行性
随着实证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国内已有许多销售教学实验软件的公司,已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多家单位专门提供实证研究所需的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生态经济学、土地管理学等数据库,而且以上软件及数据库受到学术界的认可而得到广泛运用。经济与管理学院已着手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证研究能力的培养,实证研究方法也成为日常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方法,为实证研究平台的规范建设提供了前期准备。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北京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实证研究水平高的相关院校建立了相互交流关系,为实证研究创新平台的顺利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2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证研究平台建设思路与内容
2.1项目建设思路
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的领导下,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和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依托兵团屯垦经济研究中心、公司治理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心和棉花经济研究中心等平台,积极改善教学研究条件,丰富教学研究资源;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及其相关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对项目任务进行明确分工,院内组织定期对项目进度进行检查,边建设,边完善,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经济实用、功能齐全的集专业实验室和专业数据库及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特色数据库等于一体的农林经济管理研究生实证研究平台。
2.2项目建设内容与预期目标
2.2.1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实证研究的基础是对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的掌握。一是在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原有实验平台上,补充购置相关统计与计量分析实验软件包,便于更好地实现数据统计分析、统计作图、建模分析、预测与模拟等功能,使研究生在熟悉实地调研方法和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最新研究方法分析问题,提高研究生的实证研究技能。二是结合新疆(兵团)农业发展实际,引入土地整理规划、农村调查与计量分析、农业政策分析、农产品期货等方面的实验课程,购置相关软件包,根据本学科各类研究生的需要适时开设,满足分类培养的要求。通过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经过对各类实验软件及程序学习与应用,提高研究生实地调查、数据处理、定量分析及政策评价等方面的技能,尤其是进一步提高农业推广硕士的实践能力。
2.2.2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数据库建设。一是在现有相关文献数据的基础上,建议大学图书馆或与其合作购置与本学科紧密联系的外文文献数据库,方便研究生随时下载、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掌握国外最新研究动态,为其论文选题、理论与实证研究提供支撑,推进研究的创新性。二是购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统计与案例数据库,为研究生的论文撰写提供充分的论据,推进实证研究的开展。如购置国家农业经济与政策数据库、人地系统主题数据库以及反映粮食、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和特色瓜果、蔬菜、畜禽等特色农产品信息的网站账号等。通过专业数据库建设,逐步丰富农林经济管理各类专业文献、数据资源,为教师和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从创新性、规范性、论据充分性等方面提高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增强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在区内外影响力。
2.2.3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特色数据库建设。一是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特色文献数据库。通过与校、院图书馆合作,组织人员全面收集新疆(兵团)“三农”问题相关文献资料,在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数据库建设方法与软件,打造特色文献数据库。二是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特色统计数据库购置。加强与新疆(兵团)统计局的沟通、协调和合作,设法购置统计局农村(场)固定观察点数据,或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借助其调研力量或合作调研,获取本学科研究所需微观层面数据,支撑研究生实证研究。三是新疆(兵团)农村(场)固定观察点建设。整合学院兵团屯垦经济研究中心、农业现代化研究中心及棉花经济研究中心的力量,依托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多方筹集经费,通过在全疆(兵团)范围内合理选择样本村(连),着力建设本学科的农村(场)固定观察点。通过组织本专业教师、研究生和绿洲三农学社成员定期赴各点调研,收集和整理统计数据,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统计数据库。在满足本学科师生实证研究需要的同时,适时进行商业化运营,以此使特色专业数据库建设迈入良性循环,最终实现自我良性发展。通过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特色数据库建设,推进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特色数据库建设,尤其是微观组织层面数据资源调查、收集与整理,在培养研究生实地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等技能的同时,促进研究生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开展研究,进一步凸显学科培养特色,提升本学科在国内的地位。
3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实证研究平台建设预期效益
通过3~5年努力,可以初步搭建起集专业实验室、专业数据库及新疆(兵团)农业经济特色数据库等于一体的农林经济管理研究生实地研究平台,进一步改善教学研究条件,丰富教学研究资源,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本学科培养特色和优势,提升本学科在区内外的影响力。
3.1将成为本专业研究生实证研究训练的重要平台
有利于研究生掌握和运用主流的实证研究方法开展学术研究,增加实证研究尤其是实地调研方法在研究生毕业论文中的比重,提升博士研究和学术性硕士研究的学术功底和科研水平,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毕业论文和公开质量,最终提高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2将为本专业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及实践能力提高创造条件
有利于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以适应本学科多层次、多类型研究生培养对师资的要求。
3.3将成为学院对外交流、社会服务与产学研互动的平台
论文 关键词:农林 经济 管理 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 总结 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 发展 高等 教育 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 企业 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 农村 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 理学 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 金融 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 考试 ,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一)专业方向的选择意愿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 经济 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 理学 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 会计 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 教育 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企业 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 发展 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 金融 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 科学 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 农村 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的需要
在实践中,如何通过一些具体的手段与措施使得这种相对宽泛的目标具体化乃至实现,这是摆在众多高等学校尤其是农林院校金融专业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进入21世纪,受制于高校本科毕业生总体外部就业压力,在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鼓励及纵向推动下,财经类专业(包含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成为目前各高校纷纷踏入并广泛摸索尝试的教学改革领域,并逐渐转化为各高校教育事业费的一个重点投向。然而,众所周知,我国高校中的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是不一样的,综合性大学、财经院校和地方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也应该有区别。既然人才培养方案都存在区别,那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子模块之一——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体系也应有所区别。我们查阅了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地方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实践教学模式,发现国内地方农林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开展模式等方面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院校没有多大区别。根据农林院校开设金融学专业的特点,极其需要构建适合农林院校金融专业自身的一种实践教学体系,而不是照本宣科,直接照搬其他综合性大学或财经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构建一个复合农林院校金融专业自身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
一些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盲目效仿其他综合性大学、财经院校实践教学模式时,往往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即在行政评估以及外部市场压力下,如果没有对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本质内涵、运行规律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就很难总结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与管理办法,从而既容易使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无从有效展开,又有可能造成农林院校有限资源的低效投入,因此构建一个周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目前农林院校金融学实践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三)根据农林院校金融专业服务对象特点进行金融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
我国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应用型复合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在现有农村金融人才结构中,人员学历层次偏低,金融学专业人员偏少,高层次应用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更是缺乏。随着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小额信贷公司等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需要一大批既熟悉农村经济发展,又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知识,拥有金融技能的人才。而农林院校在这方面具有其它综合性大学或者财经院校不可比拟的优势,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根据实际需求构建一个合适的金融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市场需求。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具有较大的意义。在金融业日益开放和国际化的背景下,构建金融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体现农林院校的特色,确保稳定生源,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林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体现自身特色,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二、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农林院校对金融专业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大多数农林院校的金融专业在整个学校学科体系中都是弱势学科,学校项目资金来源主要靠涉农的自然科学来争取,比如农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等,因此,许多农林院校重自然学科的实践教学,而轻属于社会科学的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尤其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许多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弱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尚未做到完全匹配。这样,实验教学与原有的理论教学就不能有效匹配,使得二者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脱钩,学生从中收益并不是很多,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适应能力较差,不能够适应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开展。比如,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中信贷资金用途考察时分不清方向;开展理财业务时搞不清农民消费特点;农业保险业务中,确定农作物受损时不会测产等等。另外,由于实践教学经费限制,学校更多的重视自然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进一步被削弱,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创新素质不高、动手能力不强。
(二)实践环节的设置层面过低,课外培养环节不规范
目前,多数农林院校对开放教学实践环节课程设置认识不足:如仅把实践环节教学看成衣服与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而实践教学实际应作为一种培养目标来实施,突出其科学性、开放性和实用性;另外,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没有按照教学计划要求进行规范布置,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其敷衍了事,达不到预想效果。三是,实验教学内容相对分散孤立,综合性不强。这样的实践教学对学生没有很强的吸引力,进而不能系统性、全面性地掌握专业技能。
(三)教学师资队伍资源不足,教学计划落实不到位
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满足金融专业教学要求,必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多数农林院校在缺乏实践教学基地的情况下,学生的实践教学更多地依赖教师的社会关系。另外,高校在招聘教师时更加注重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而忽视实践教学能力,将最后学位及毕业院校作为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很少考察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大多数年轻教师没有受过职业技能训练,缺乏科研实践,加之工作繁重、学历进修压力大,实践锻炼的时间严重缺乏,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导致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训练时,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四)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顺畅
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顺畅是农林院校实践教学开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与专业理论教学计划合二为一,没有明确的金融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特别是对实践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不能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现有的考核方式就是上机考试一种方式,方法单调也不科学。学生们在课下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专业能力的训练不但不能得到相应的奖励,反而在应对目前死记硬背的考试中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对教师开展专业技能培养没有具体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和奖惩措施。“有没有专业技能是学生的事,跟教师没什么关系”。这种想法也影响了部分教师开展专业技能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农林院校应加大对对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随着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的转变,实践教学在培养机制中的作用日显突出。农林院校要要充分认识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方面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加大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使经济管理和人文社科的相关学科和自然学科均衡发展,使人文社科发展成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另一个“轮子”,自少在实践教学环节是“双轮驱动,比翼双飞”。
(二)加大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视力度,培养方案应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
金融实践教学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训练环节。要加大对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视力度,一方面在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要加大专业技能培养环节的课程比重;另一方面要使金融专业技能培养全程化。从二年级分专业后就应该进行个人的未来发展规划引导;在接触过一些专业课程之后,就可以带领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课堂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加上校内的专业能力培养,并辅以校外的实地实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三)加强金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金融实践教学水平
高层次的金融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构建完善的金融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首先学校可以通过配置专门岗位或专项资金,用一定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对金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其次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总结实践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定期安排教师到金融机构实习、进修,以顺应学科发展需要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为实践教学充实新内容;此外可以通过聘请金融机构的兼职教师扩大教师队伍,提高金融实践教学水平。
(四)多元化进行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估
考核与评估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教学的全过程。金融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一般侧重三大块:即主干专技术、应用技能水平、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同时,根据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整合特点,进行多元化实践教学的考核与评估。例如,对于课内实践,即实验课或实践课,按照考查方式进行考核较为妥当,实践课在总评分数中的占比,可以因不同的专业而相异;对于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工作与课程高度匹配的情况,可以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决定考核方式,或完成一件指定的项目工作,或撰写一份有应用参考价值的科研论文等等;对于学期末单独进行的实践环节,比如社会调查、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或课程设计之类,可以采取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成果展示、答辩等方式来考核。
[参考文献]
[1]姬便便,杜君楠.对农林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管理学家,2012(1):
[2]李兰.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新西部,2010(1)
[3]王斌,王秀芳,王建中.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本科专业技能培养与改革建议[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6)
[4]张玉纯,戴序,徐扬.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的启示[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
关键词:农林院校;环境类;个性化;创新型;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教改项目(No:ZC1111)。
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国际中长期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新形势下社会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战略要求。由于我国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必须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凸现出来,并将其作为首要的改革目标,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建立起可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国家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一、创新及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正确理解创新型人才的含义,是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创新一般包括完全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型人才指的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厚的基础知识、丰富的文化底蕴、强烈的问题意识、成熟的心理品质和较高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二、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比较
从对国外一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国外高校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注重学术性目标的实现,又注重对应用型目标的追求。浙江农林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为特色的综合型大学,近年来,在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加大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社团服务、创业团队、就业指导中心等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平台。但与国外高校的一些成功案例相比,我校的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不足。首先,我校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尽管篇数逐年增多,但是高引用率论文及具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不足,导致学生呈现出了量增质减的态势。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创新的学术氛围不够浓厚,缺乏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再次,学校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有待改进。作为农林院校,我校未能很好地将专业知识和农林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和林业,且与地方企业合作也不够充分。最后,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相对缺乏鼓励创新的校园环境,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环境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针对我校环境类创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高校环境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编制一套具有农林院校环境类专业特色的教材。针对目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且农村环保工作具有“繁杂、分散、无序、薄弱”等特点,我们应将环境类专业知识与农村的发展情况相结合,根据农村环境污染特点以及农村环境治理的实际成果,编制一系列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类课程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将所学知识和农村环保实践内容相结合,进而在高校教育结束后可以更好地投身于三农服务行列。
2.建设校内外、产学研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以学校教师为主,聘请农村环境保护研究方向的校外专家、环保技术企业的研发和生产领域内的工程设计人员,以及市场营销管理人员联合组建一支复合型、多样性的师资队伍。同时,开设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的系统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与企业实训,共同承担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到农村、知名企业、政府部门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提高自身的创新教育意识,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3.实施开放式实训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各高校可以聘请校外相关专家走进学校承担部分环境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并定时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开展系列讲座,以讲座报告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创新理念。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安排学生到农村环保企业和研发单位进行生产和研发的训练,以及企业实训、综合论文等方面的训练。这样既加强了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意识的提升。此外,各高校还应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创新实验课题,参与各级创新创业大赛。近年来,我校环境类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浙江省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等创新课题和竞赛,并取得了优良成绩。如在2012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我校环境类专业学生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4.实施学生自主选择方向的学生发展模式。在学生的发展模式方面,建议各高校设置“一个平台、两个类型、多向选择”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即一个理工科课程平台(学生必修的理工科基础课程平台);两类不同领域研究方向的课程系列,可按系列选择(一是以环境科学及工程为方向的基础研究与教育领域,一是以农村环境保护技术为方向的应用型领域);多项选择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今后的发展,一方面可多方向地选择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另一方面分别进入各个科学研究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训练。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训,以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能力和潜力,从而为今后服务农村环境保护及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工作做好铺垫。
5.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独立思考能力是我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主要目标。环境类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场等方面的工作,而这两个方面的工程建设除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环境类专业技术知识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学生具备随机应变、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需加大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相应能力的培养。
此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增加学生综合性设计教学实践,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是环境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包含堆肥、固化等周期长、需要设备、场地大的实验,然而,目前的实验室条件难以顺利开展此类实验,因此笔者建议把堆肥、固化等实验改为垃圾运输路线、垃圾焚烧炉、现代卫生填埋场等设计,要求学生根据理论知识,独立自主地设计工程实例中的某一环节,导师在其中仅起到引导、提出论文修改意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实践设计,可以使学生独立并较完整地展开科研训练,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6.推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临安市环保局、临安市自来水公司以及临安伍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实际生产情况,掌握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等工艺流程,还能够创造性地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工程实际问题解决中,为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高等教育质量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并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教学界热点问题。为适应高等教育从传统精英型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的实际现状,浙江农林大学环境类专业通过编制一套具有农林院校环境类专业特色的教材、建设校内外产学研结合的师资队伍、实施开放式实训教学模式、实施自主选择方向的学生发展模式以及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教学改革措施,努力提高环境类专业的教学质量,为培养文化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农林特色环境类专业毕业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维城,肖楠,张陈.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
2.彭绪娟.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辽宁商职学报,2007(6).
3.程鹏,彭雁,王欢.浅析对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引发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9).
4.何德文,柴立元,彭兵,等.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1).
农林经济管理是建立在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之上的涵盖面非常广泛的一个涉农专业,目前国内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处境艰难,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
一、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科学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是理论课程教学成功进行的必要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构建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
1.内容构成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确定三类课程,即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普通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和“两课”等文化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文化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经济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给学生打下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功底。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课程,使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
2.课程性质分类
按照课程性质将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所有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须修读,选修课则允许学生进行选择,只要修满学分即可。
3.课程结构
一般地,课程体系的构建需经本专业专家组的多轮研讨确定初稿,再报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后才能最终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可进行微调,每隔四年经过一轮完整的教学周期后再重新进行修订。
本文由收集整理
二、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1.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生直接接受文化知识,获得各种技能的主渠道,是教师充分发挥自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一般而言,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科专业、课程性质和教学对象素质与个性的不同来进行选择。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1)讲授式教学。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确实存在着种种弊端,但它仍有其可取之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低,比较符合我国国情。讲授式教学在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的教学中尤其适用,此时,教师的“讲”处在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教师的讲授将有关概念、原理讲清、讲透,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扫清障碍。
(2)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最最具效率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分析逐步展开,教师适时引导和评判,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最后得出结论或启示的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对管理学、国际贸易和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成功地采用了案例教学。
(3)交流互动式教学。交流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高度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放弃传统的权威,改变传统的角色,确立双主体关系和互动对话关系。师生关系的改善,从根本上要求教师放弃传统的权威,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
(4)课题组式教学。课题组式教学是指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热点难点问题联系紧密的课程内容,可从中确定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课题题目,然后组成多个课题组(每5名左右同学组成一个课题组)分别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尽可能按照课题研究的程序和规范进行。
(5)项目驱动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师生分工协作,将教学、学习和项目开发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项目驱动式教学要求围绕项目开发的规划与实施来设计课程体系,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分工协作的项目团队,项目开发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授的是项目开发中涉及的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知识,考核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将教学过程与项目科技开发合为一体,师生合作,即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可获得项目开发效益。
(6)学生主讲式教学。学生主讲式教学是指选定一部分适宜的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去轮流主讲,并主要由学生去组织课堂教学,老师作为辅助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该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必须进行充分地准备,既要深刻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课程内容,又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按照预先的设计很好地执行既定计划,又要根据课堂的情势灵活调整设计与计划,力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课外教学模式
理论课程的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
转贴于
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涉农特点,其课外教学尤其重要。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有以下几种比较适用的课外教学模式。
(1)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教师在课外时间借助网络完成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可以把与课程相关的学科前沿知识、典型案例等放到网上供学生阅览,也可指导学生自己上网查阅学习资料。有条件的课程最好能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中设计多个功能模块,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引导式教学。目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来说,由于专业兴趣缺乏而导致的厌学现象更为严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实际的热点问题、事关亿万农民疾苦的问题等唤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通过其他各种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是能够从根本上确保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3)课外活动式教学。采取适宜的形式开展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现其他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而课堂时间有限,同时很多活动也无法在课堂时间进行,只能在课外时间组织。
3.课程考核模式
在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教学实践中,对传统的的以单一的期末考试来确定学生课程成绩的一次性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采取贯穿课程学习全过程的全方位的综合型考核模式,旨在全面考查课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素质提高水平。
(1)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相应的实践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三个部分。
第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即对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第二,实践能力素质。在辽宁师范大学刘磊的博士论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中,将实践能力划分为八个方面,即语言实践能力(对词义特别敏感,擅长有效利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音乐实践能力(对乐曲、旋律、节奏特别敏感,有很强的感知、鉴赏、表达和创作音乐的能力),数理逻辑实践能力(有效利用数学和逻辑进行推理的能力),空间实践能力(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身体运动实践能力(动作灵巧、敏捷,在身体平衡、协调、力量、速度、灵活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人际交往实践能力(善于觉察并区分他人动机、意图、情绪的能力),自我认识实践能力(善于认知人的内心世界,善于分辨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能力)和自然实践能力(善于观察和洞察生物界以及自然规律的能力)。一般的,每门课程所要求的多是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应在每门课程所对应的实践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三,创新能力素质。主要指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创新意识并善于进行思想创新、观点创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的素质,创新能力是每门课程教学目标中非常重要的但又难以确切考核的一项素质。
(2)考核方式。传统的课程考核往往只采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单一的考核方式,这样无法有效考核学生的全面素质,不能很好地满足考核内容的需要。根据考核内容多样化的要求,应该采取课堂提问、随堂小考、命题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课程设计、课程论文、现场实践和期末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当然,考核方式也应因课程而异,根据每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可以选择与之相适宜的考核方式。
关键词:实践教学;协同;实践育人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发展中的“短板效应”依然突出,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与行业紧密结合开展校外实践已经成为行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大力倡导加强协同创新的今天,加强校地协同,拓展教育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已成为行业高校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农林高校校外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林高校学生校外实习还存在“四缺四不”现象。“四缺”即缺乏高质量稳定的实习基地、缺乏针对性强的实习教学内容、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缺乏支撑学生校外实习的经费;“四不”,即“走不出”、“走不远”、“走不长”、“走不近”。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不足,学生走不出去;经费不足,实习地点只能就近安排,内容和时间被压缩,学生实习走不远、走不长;实习内容与行业发展联系不紧密,学生不能系统参与行业生产实践和比较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状况。
(1)缺少多功能实践平台。随着体制改革,原依托农业管理部门设置的农业场站、兽医站等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或个体化,或被撤销,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呈现“站撤、线断、网破”的局面;农业产业化的程度、科技含量还比较低,产业化的企业较少,能接收学生开展实习实践的基地和企事业单位不多;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差异、鼓励行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保障性政策缺失或执行不畅(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补偿政策、学生安全风险保障制度等)等原因,行业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2)缺少针对性强的实践内容。校外实习基地安排的部分实习内容脱离生产实际,缺乏既和课堂内容有效衔接又和生产息息相关的实习内容;实习基地一般主要依附教师科研项目或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存在,基地功能相对单一,面向的专业较窄,能开展实习内容有限,往往导致实习内容达不到预期效果。
(3)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校外实习指导存在工作辛苦、对教师要求高、工作量计量不高等特点,教师不愿意带学生外出实习,实习指导教师难落实。同时,少数实习指导老师本身缺乏生产实际经验,指导效果达不到要求。
(4)缺乏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农林高校办学困难,能列支用于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有限。农科类专业的学费较低;农林本科院校面对更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和其他高校相比,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林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社会效益显著,但基本上是无偿服务,社会经费筹措渠道窄。
二、校地协同,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2010年学校启动了《探索提高农科人才实践能力新机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学校与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农业科学院所、农业企业、地方所属的农业场站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单位合作,探索高校与行业合作的办学体制。本着“先试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与武穴市率先开展了校地合作,共建了集人才培养、田间研究、技术引进、技术交流、产业创新、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探索了新的实践育人途径。
1 专业与产业对接,构建农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新体系
结合现代农业特点、行业发展趋势和学校教学实际,围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合作双方协商更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农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进一步完善“认知与体验一综合与设计一研究与创新”的农科实践能力提升体系。
校企合作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实践教学更加开放,让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让实践教学与生产、科研结合更加紧密。
(1)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促进科教融合。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建立后,依托基地,学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主动思考和改革:一是及时将科研和生产中的内容融入或转化为教学内容,既在原开设的实验课程中更新了实验项目和内容,又新开设部分开放式实验课程供学生选修。二是学校结合区域农业产业特点和基地科研项目,进一步调整了实习安排,让更多的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入老师课题开展实习,与科研接触更为直接和紧密。三是学生提前落实毕业论文选题,直接借助于毕业论文进入基地科研课题,并打通本硕阶段学习,为开展科学研究输送高水平人才。
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建立解决了以往实习基地面向窄、实习内容针对性不强的诸多问题。借助于该基地,农学、农林经济管理、社会学等专业学生得以开展相应的实习,学校教师立足基地开展作物栽培、作物育种、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村社会问题等课题研究,学生进入教师课题深入开展实践活动。
(2)农科教结合,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结合当地产业特点,结合行业的生存、发展与壮大,及时将科研成果在行业单位推广,激发行业单位合作积极性,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智囊团。一是与当地农业部门共同科研攻关,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二是共同申报科研项目,提升生产水平;三是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实行合作就业,为行业提供人力资源和人才培训,使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2 发挥政府、行业优势,校地协同共建学研产平台
政府、学校、行业三方均积极主动,充分显示了校地协同的功效,构建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形成了稳固的“政产学研用”模式,实现了校地联合开展实习指导、研究生培养、科技攻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等合作目的。
校地共建学研产平台。根据学校和合作单位实际情况,结合实践教学任务,双方协商,建设满足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需要的工作平台和生活设施平台。
校地联合指导学生实践。学校从合作单位选聘导师与学校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指导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双导师制”;与合作单位共同安排实习指导人员,结合教学和生产规律、基地生产情况和人才培养要求,精心设计实习内容,共同编写实验实习教材(教案),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校地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与武穴市农业局合作主持并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合作经费达1200多万元,重点地推动了水稻、油菜、棉花、玉米等作物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示范、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校地联合开展人员培训。联合开展人员培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组织人员、设备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与技术指导工作。
学校重视校地合作,把校地合作作为推进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把校地合作作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未来发展、开放办学的重要手段,并在校
地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科教融合,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创新。
(1)发挥政府在土地、经费等方面优势。政府部门在校地合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至关重要。在我校与武穴市合作共建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政府在校地合作发挥协同功能的主导作用,注重寻求政府在发展规划、土地流转、资金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推进了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的建设。
土地流转。武穴市政府将校地共建综合平台纳入政府重大规划,积极谋划,主动协调,通过政府补贴有效处理了土地流转、人员流转等问题,先期租用农田面积400亩用于作物生产试验田的建设,后陆续将核心试验区逐步扩大到1000亩,为校地合作解决了土地问题。
经费投入。武穴市政府从各种渠道争取经费6000万元对实验站建设加以建设,为校地合作解决了资金问题。第一期投资3500万元重点建设核心试验区1000亩(包括排灌渠道、道路和田埂硬化等农田改造)、设施农业、实验站生活设施;第二期投资2500万元,进一步扩大综合站现代农业试验基地,完善生活、培训和实验室设施。
长远规划。武穴市政府对校地合作做了总体规划。一是扩建作物生产试验田并发挥示范作用,其大田核心区租用农田面积1000亩,示范辐射周围3个乡村近10000亩面积:二是开展设施农业建设,建立省级标准农机服务合作社,建设现代机械育秧工厂、棉花营养钵苗床、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基地,建立武穴特色农产品佛手山药的无雨栽培大棚和200亩镢鱼专养水面:三是进一步加强师生生活设施和实验室条件建设。这一规划都配套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为校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发挥行业在技能人才方面优势。为推动校地合作,地方农业部门将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组成专班,集成作物栽培、生理生态、植物营养、环境保护、农技推广等学科的技术人才,分工负责,协同合作,形成一支多学科联合、跨专业合作、年龄及职称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研究开发队伍。这支队伍成为学生进驻实习基地指导实习的主要力量,也成为研究生培养、科技联合攻关、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
三、教学促进,行业发展,地方获益
自考论文致谢词范文一: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