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德育总结范文

科学德育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德育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德育总结

第1篇:科学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技活动;学术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36-02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趋于多元化的背景下,伪造、篡改和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事件屡见报端,造成很多还处于科研新兵阶段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对待科学的态度不够端正,甚至有些学生在各类评奖和科技活动中,以身试“法”。这种行为的产生一方面是学生对学术规范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自我控制力差,不能抵抗诱惑和道德缺失引起的。在当前学术规范制度不够完善、监督体制不够健全、惩罚制度不够严格的条件下,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1]。

有鉴于此,重庆交通大学于2012年开设了24学时的“科技活动与学术规范”的课程,课程内容包含科技活动与学术规范两部分内容。科技活动包括文献的检索、科研选题、撰写及发表科技论文、专利申请与保护、学位论文及答辩等;学术规范包括学术引用的规范、学术注释的规范,学术成果传播规范、学术评价规范、与学术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等内容[2]。本文结合作者在授课实践,以及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待对“科技活动与学术规范”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性规律

“科技活动与学术规范”与其他课程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力求不在已有的教学研究上浪费时间[3]。通过几年的授课实践,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一般性规律总结如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个体知识的获取有两种途径[4],一是间接经验,即由书本、课堂和他人那里得来的知识;二是直接经验,指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获得直接经验知识,又可以获得间接经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间接经验的掌握,还要重视学生对直接经验的掌握,并尽力做到将两者有机结合。要积极鼓励学生结合课堂所得的知识,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活动,其中包括专利申请以及科技论文方面的写作等,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并充分了解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虽然知识并不等于智能,但两者互相联系,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就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倾向。

4.传统知识与学术道德相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将知识教学与学术道德教育进行有机地结合,既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避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又要防止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形式主义,要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

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过程。

5.了解学生兴趣和需求。理论上,得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需求的最简单快捷的方式是通过调查问卷。但如何才能得到学生最真实可靠的答案?

经课后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只有在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且问卷诉求能得到相应的解决时,他们才愿意认真地去回答这份问卷。剩下的学生则认为问卷本身贴合学生心理需求采用诙谐幽默的网络语言使整个问卷轻松、自然、风趣才会更让人有认真作答的欲望。

三、合理利用课堂时间

课堂时间价值曲线规律[5]指出:在45分钟内,学生的生理心理分为五个时区,呈波谷―波峰―波谷―波峰―波谷的起伏发展规律,起始时区为5分钟,兴奋区的15分钟是第一个黄金时区,学生的兴奋点已转移到主题上,教师必须不失时机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佳境界,并尽可能延长兴奋时间,教学的密度、力度、难度,都应达到最大限度。接下来的五分钟调试时区是心理过渡期,是波谷。第四个时区是回归时区得15分钟,及第二个黄金时区,最后五分钟是终极时区。课堂时间价值曲线大致如图1[6]所示:

通过调查发现,实际上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一开始就能够集中注意力,却在中间时间段容易产生困意,从而影响课堂效率,并且在中间时间段并不会出现回归时区,这并不是说教学价值曲线是不合理的,只是在回归时区,需要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现,从而抓住这个时间段,打破学生的倦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按照价值曲线教学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其局限性。比如,兴奋时区完全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缩短或者延长的,或者说,任意时段的时间长度和所处时刻位置都是可以变化的。其变化的关键在于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讲诉是否准确,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师感情是否真切,媒体辅助能否恰当。教师只有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尽量缩短调试时区,才能对教学有比较大的帮助,而这个时区的位置和长短的变化都是很难把握的。所以建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把握如下几个要点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将重要教学内容放在一节课的前面时间段,视教学内容(可用媒体恰当辅助提高兴趣点,如播放近期焦点新闻的视频)和同学上课状态对重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尽可能提起同学兴趣,并缩短调试时区。

2.在效率相对较低下的时区内,老师可以要求同学进行当堂讨论,或由同学自己在课前查找翻阅学术失德实例,并结合实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对应的解决办法,最主要的是谈谈自己可能在什么情况下会犯这类错误,从而给自己敲响警钟。

3.教师应对学生观点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作为教学的突破点。只有在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教学任务才可能得以高效地完成。

四、在学术规范引导下开展科技活动

一次成功的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来源于科技活动,动手实践则是灵感的来源。对学生来说,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国家需要创新人才,需要有生命力的创新精神。而对于学术规范的学习则能在人才培养的根源上起到一个正确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术操守和专业素养。

通过调查发现,大约百分之九十的人选择在科技活动中进行分组,余下的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学生选择自己一个人动手,并认为这样更能激发潜能。选择分组讨论的人大部分都是认为团队协作具有更高的效率,少数则是认为这种方式比较轻松,可以“偷懒”。

为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并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也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及避免学生“偷懒”,科技活动的最终考核成绩应包括小组作品和个人作品。

五、考试成绩的确定

考试最终成绩应该尽量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了期末考试的卷面分、创新作品(科技论文)得分和对学术失德实例的论述这三部分。

六、结语

在高等教育中,学生的学术道德观还不完善的条件下,科技活动与学术规范的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术操守,而且在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教师应当把握教学规律,合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高效教学。在学生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应当了解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的前提下,视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只有在以上两者相互协调统一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学术道德合格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郭颖.教育学的学术规范与建设:现状与展望[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2006,22(4):9-14.

[2]叶四桥,郑丹,王宗建,廖晓军,王林峰.研究生科研活动与学术规范[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3]江新华,吕良珊.论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危害[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22(3):56-58.

[4]庞莹.论教学过程的规律[J].现代交际,2011,(3):218-219.

第2篇:科学德育总结范文

一、把握教材,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PEP》教材小学三年级英语共有七个模块,主要内容是:文具类,家庭成员类,数字11到20,水果类,玩具类,形容词类。这些内容都对孩子们来说是零散。

在课前加入日常对话练习,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锻炼其他学生的听力的同时,把零散的内容加以归整,做到语言的整合;加入,比比读读的游戏,把归类单词按照学生的记忆遗忘规律重复出现,淡化重点。把讲课的时间压缩到十五分钟,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唱中学习,在体验成功中学习,人人都是小老师,人人都是好学生。

二、了解学生,讲求方法,丰富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同,会出现了优差分层。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同,有的学生是视觉行的,喜欢通过优美的图片和实物来学习;有的学生是听觉型的,喜欢在有韵律的音乐中学习。因此对于相同内容,就需要设计不同的练习形式。目的是照顾更多的学生。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言,需要多应运。为此,早读时,我早早到教室布置读的内容,认真辅导。通过让好学生领读,其他学生用认真的态度去读,去认,去记的方法。通过加分,公开表扬等,不放松属于自己英语课堂的每一分钟。

三、多种评价,激趣乐学,自主学习。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小组评价,合作小组自评;评价多种层面,学习效果的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学习方法的评价,合作能力的评价;评价多种技能,听,说,读,写。给学生一客观全方位的评价,让优等学生在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感到自己的不足;让学困生在感到自己不足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亮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四、大英语观,终身学习,天天受益。

英语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看到的应该是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学效果是我们所追求的,但不是我们唯一的追求。学生最终学会学习英语,能够持续的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不管升入哪一级依然可以独立的进行学习,才是英语教育的最终的成功。

第3篇:科学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有序有法整合语文综合素养

2006年7月送走六年的学生,9月我接手任教五年级,对我来说这是新的学生新的教材,此届学生是第一届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研读教材,我发现相对旧教材,此套教材的语文课程体系分为“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写作教学”和“综合性学习”五大版块。较旧教材明显多了“综合性学习”这一板块,对这一紧贴新课标特点的崭新的内容我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学习研究,经过2年的打磨实践,我从懵懂到有所体会,我觉得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课整合起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语文学习不同,她重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重视联系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过分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是新语文课程的一项全新的内容,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中心,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能够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充分发挥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工具性、人文性的优势,体现出兴趣性、实践性、情感性,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是相似的。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是一门经验课程。体现了综合性、研究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综合实践课程与其它课程具有互补性,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使儿童可以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学习的对象,自然地、综合地学习,它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课有机整合的开展策略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课有机整合的优势。

在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语文综合性学习将成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呢?下面先以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为例,谈谈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课有机整合起来后有什么优势: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

第一阶段

1.确定教学目标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著书指出:“目标的提出,是教学活动的起点。目标明确集中,学生达成度高,是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的标志。”综合性学习教学目标它既是主题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主题教学的灵魂,支配着主题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主题教与学的方向。所以无论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还是综合实践课,目标都是必不可少的。“走进信息世界”可以根据要求设定目标为:

A.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B.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C.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D.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E.认识19个生字。

2、浏览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3.分组讨论,制定计划

(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

(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到5人的学习小组。

(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填写活动计划表。

4.交流计划,取长补短

(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

(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3).公布活动计划。

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

第二阶段

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了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

第三阶段

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1.说说调查的过程,如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

2.交流调查的结果: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3.、分析调查结果

第四阶段

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

第五阶段

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

第六阶段

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

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的方向。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有意识地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课有机整合起来后,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以下的特征: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具有多元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目标不拘泥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可以不断产生,能在活动中生成许多新的有价值的目标,比如《网上呼救》原目标是了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在学习中我们还知道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我们还学会如果发生危险可以多想办法解决,同学们对救助苏珊的桑恩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目标都达到了。

2.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整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课程,与其他科目,与生活的联系都很广泛,体现了综合性、研究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课有机整合起来后,整合性更强了:

在学习内容上,要关注和涉及自然、社会、天文、地理、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等各个领域。如“走进信息世界”既有历史――《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自然――《奇怪的东南风》,还有计算机知识――《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在方法途径上,既可运用传统的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也可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与手段,比如上述展示的“走进信息世界”的学习过程既可有小组合作讨论、独立探讨、调查研究、演讲、辩论、调查报告等。

从学习功能上看,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创新意识、合作探究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促成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身心和谐发展。

3.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自主性、实践性。

教师要在综合性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记录分析调查的结果。”……无不体现了这一特征。语文综合性学习使同学们发现,原来生活中语文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只要我们走进社会,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其乐无穷。

二)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课有机整合过程的技巧

1、重视方法的引导,放飞学生思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比较能体现学生个性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评价者,起主导的作用,重视方法的引导。引导他们对综合性学习任务进行分析,找出学习规律,选择学习方法和途径,启发他们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虽说我们要让学生发挥自主性,但是又不代表放手不管,应该从各个环节中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引领学生有序有法的学习。教师的指导功夫应花在以下方面:

引导―――指导学生做活动计划;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获取有效的信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交流调查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合作―――站于学生的立场感受学生的兴趣,参与讨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调查的方向……;

评价―――组织学生自评互评调查结果的展示方式与内容,谈谈感受;给予学生知识性的、正确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指导,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筛选、整理信息,发展语言等方面的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的求知欲。所以,每次进行活动,从方案的设计,组织实施到成果展示的评价,我始终尊重学生的意愿,倾听学生的意见,让每个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兴趣盎然地开展探究活动,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人,既体会到学习和实践的艰辛滋味,又享受到过程的乐趣和成功的甜蜜。

2、人人参与,齐齐动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综合性学习的组织过程中,优生或有特长的学生必定会是活动的活跃分子,我们要避免个别的优生或有特长的学生用自己的成果来代替了其他同学的成果,要注意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创造成果的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我还会碰见这样的例子:有的家长看见孩子手忙脚乱的不知怎样开展,就亲自为孩子查找资料、整理资料,替孩子一一包办;有的家长对孩子做出来的成果指指点点,这不好,那不行,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使学生活动变成家长活动,学生成果展示变成了家长的能力展示。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还得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也对学生使用赏析教育法,鼓励家长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要适当的启发,引导和帮助。

家长老师双结合,一定能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做到人人参与,齐齐动手,从而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展示自我。

3、重视联系其它学科,开拓探究途径。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是单靠语文学科的知识就可以的,正如综合实践活动课一样,任何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的开展、情感的体验、道德品质的形成,都与综合实践、数学、美术、音乐、计算机等学科互相渗透和融合,体现了新课标改革的特色。引导学生开拓探究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和资料,多进行调查、实践、访问、查阅和收集资料等活动,学会运用上网查询、摄影摄像、图书馆查阅、调查访问等获取资料的方法与途径,提高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

4.提倡合作探究,组成合作小组有讲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六年级上册“轻扣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分成的几个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专长,擅长计算机的同学负责收集诗歌资料,擅长画画的负责画画,书写漂亮的同学抄写,朗诵水平好的同学进行诗歌朗诵……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各司其职,使诗歌朗诵比赛有声有色、《诗歌集》图文并茂。

小组合作学习好处不少,但是方法不对会事倍功半。因此,组成合作小组有讲究。我们在布置任务时,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小组的人数不宜太多也不应太少,尽量控制在4~6人一组,使学生人人都有“活”干,人人都有参与、表达的机会;

(2)学习的内容要全面具体,形式可以多样化,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会干的“活”,有展示的空间,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3)如果分组,小组内各成员能力最好能够互补,你写字来我画画,你找资料我朗诵……使每个小组都能发挥自己最大力量顺利地开展活动;

(4)学习成果的展示形式要多样,像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学生们采用了朗诵比赛、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手抄报等活动形式,形式多样,才能得到最大的激发。

在相互的合作过程中,培养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让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各有所获。

5.重视反思、交流、分享。

活动结束后,有一环节是我必不可少的。如“轻扣诗歌的大门”,我安排了以下要求:

(1)请大家将自己的活动计划浏览一遍,回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想想本次开展了哪些活动,哪些活动自己收获比较大,然后用5──8分钟的时间写一写。

(2)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还记录了点滴体会,赶紧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流。

(3)全班交流活动中的收获,注意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谈。(教师可从诗歌的特点、诗歌的分类、朗诵的技巧、学习写诗、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等方面谈)

这就是反思、交流、分享。

第4篇:科学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科学宗教基督教关系

自从德拉坡(J.W.Drapper)的《宗教与科学的冲突史》(1874)和怀特(A.D.White)的《基督教国家中的科学与神学战争史》(1896)问世以来,“冲突”和“战争”之类的术语几乎成了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代名词,它们深深地扎根于后辈学者的脑海里([1],P.59),并在大哲学家罗素的支持下广为流传。人们似乎不愿注意到德拉坡的全部冲突事例都是关于天主教,“新教则总是欢迎科学”([1],p.61)的评述;也没有注意到怀特关于“科学与宗教将手拉手走到一起来”([2],p.xii)的信念;更不愿意严肃对待拜里(JohnBaillie)对罗素的批评。([3],p.5)对于上述观点的流行,怀特海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忧虑。他把科学与宗教看成是“对人类具有影响的两种最强大的普遍力量”,并为两者“彼此似乎是对立的”而感到不安。他提醒人们注意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认为“未来的历史过程完全要由我们这一代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态度来决定。”([4],p.173)虽然他的“过程哲学”没能对他的早期合作者罗素产生多大影响,但是,他的工作和默顿对清教徒的经验研究是本世纪上半叶对上述“正统观点”最有力的挑战。此后,出现了吉里斯皮(C.C.Gillispie)的《“创世纪”与地质学》、霍伊卡的《宗教与近代科学的兴起》等专门性的科学史著作,严肃地对上述论点提出了质疑。与此同时,一些综合性理论研究也相继展开。尽管研究者们在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上论点各异,但他们几乎都认为这一问题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得多。为此,本文将对两者的某些重要方面进行比较,为走向两者关系研究的综合理解奠定基础。

一.科学与宗教的内涵

许多学者在研究体现着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事件或批评早期的研究结论时,都认为当事人或研究者未能将科学与宗教的性质进行区分,甚至产生了许多误解。与此同时,人们也认识到不可能给科学或宗教下一个包罗万象、界限分明的定义,从它们的定义将其进行区分。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科学与宗教的基本方面进行描述来说明两者的区别。

(一)科学与宗教是什么?

首先,从提出的问题和基本关注点来看,科学涉及的问题是关于自然现象和社会事件本身的,它的目标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手段搜集材料,建立起适用范围广的原理或模型来说明现象或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并将研究限制在时间、空间和物质及其相关的概念范围内。宗教则是关于社会事件、自然现象及其因果联系的终极意义,它延伸到更为深层的意义领域,用怀特海的话说是“道德与美学价值的玄思”,([4],p.177)用蒂里希的说法是人类的“终极关切”。

其次,从人对世界的态度来看,科学与宗教揭示了两种不同的态度。按照布伯(MartinBuber)的“基本词组”,科学体现的是“我—它”("I-and-It")态度。它与布伯所称的“经验”——用来表示那些以某件事物为其对象的活动——相联系。这种“经验”使事物对象化,而且意味着与其对象的某种分离。因此,对“经验”世界的描述和研究可以采取超然的、客观的、价值中立的态度,但是“我—它”语言绝不可能以完整的存在说出来。宗教揭示的是“我—你”("I-and-Thou")态度。这里的“你”是关系密切的人们之间的称呼,“我—你”代表着一种密切的关系,它与布伯的“关系”世界相联系。布伯把“关系”说成是“会见”或“相遇”。“这不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对主体的关系。”([5],p.238)这种关系是直接的、相互的,是一种完整的人的关系。它不可能采取超然的、客观的态度来描述和研究。以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揭示的是一种非人格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体现的是一种具有人格的人与上帝的关系。([3],p.24)

第三,从作出的回答和概念的内容来看,科学与宗教对它们各自提出的问题给出了不同形式的答案,使用了不同的语言。科学对问题的回答依赖于观察或实验的事实,通过依据事物的某种特征抽象出的概念来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科学的语言是一个具有规范性的符号系统,只有受过专门教育的人才能掌握。科学知识的内容不是关于科学家本身,科学家获得这些知识的愿望也不是来自个人对自身的关注,而是出于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这些知识的运用。

宗教对问题的回答往往通过它的教义,所有的内容都与上帝有关,都是在描述上帝与人的关系。它不是描述上帝的观点和态度,而是上帝做什么。([3],p.29)宗教使用的语言是日常语言,面向普通民众,它表达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或唤起并表达崇拜与自我献身”。([6],p.304)它对问题的回答不是用自然规律作解释,而是从道德、伦理价值、神的要求和终极关切方面来说明。

以上我们只是从几个侧面描述了科学与宗教的区别,这种描述当然不是穷尽性的,但限于篇幅,我们不得不再换一个角度。

(二)科学与宗教不是什么?

科学和宗教都有“理智方面和社会方面”,([7],p.4)对两者关系的探讨也应该考虑社会公众对它们的理解。这里我们选择了“科学方法”和“神的启示”进行分析。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的最突出的特征,它往往暗示科学家发现新理论或新现象的程序和步骤,并揭示新旧发现之间的逻辑关系。它给人们的印象是只要学会了这种方法,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和实验技巧,就能做出一定的发现或发明。教科书描述的都是科学家成功地运用这些方法的典范,科学理论之间存在着严格的逻辑联系。人们对前沿领域的科学家经历的无数次失败和偿试一无所知,科学的发展进程就成了一部英雄的历史。这不但严重地脱离了科学发展史的实际,同时也造成社会公众对科学的误解。

关于科学方法论,一直是科学哲学争论的焦点。从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到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或他那篇“发现的逻辑还是研究的心理学”的著名论文,再到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处处充满了争论。尽管在这场争论中库恩遭到了较多的批评,但是关于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也逐渐从建立指导科学家的“规范方法论”发展成对科学史的“合理重建”,更多地考虑到了科学发现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科学前沿领域探索的复杂性和事后简单化解释之间的区别。

关于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家和哲学家历来存在着分歧。科学家往往不具备丰富的方法论知识,同时也对这类知识缺乏热情。在他们看来,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活动。一项科学成就往往是经历了多次偿试和失败之后获得的。科学家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直觉能力,善于捕捉和利用一些有用信息,不断地进行偿试,没有现成的程序和步骤供他们遵循,他们所遵守只是科学共同体的规范。哲学家往往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往往把一些科学发现的成功事例说成是某种方法的具体运用,或潜移默化地受某种方法论的影响。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关于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与其说旨在指导科学家的研究,勿宁说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为社会公众和未来的科学家理解科学提供帮助。

现在让我们转向宗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神的启示”。一般认为,启示是上帝以绝对正确的教义的形式传递关于他自身特殊信息的过程。这种观点既不是当代神学的观点也不是天主教或新教的观点。([3],p.46)现代神学认为,启示是上帝与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相遇,是上帝与人在历史上的相遇,是上帝使其被了解和人主动理解他的过程。它可以是在特定生活情景中顿悟,也可以是经历了某种特定事件后逐渐增加理解。启示是上帝的召唤和人对这种召唤的响应,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是主动的。

此外,现代神学的主要流派还认为“神的启示”是公有的而不是个人的经历,历史上的重要启示事件也不只是某个人的经历。威廉姆斯(D.D.Williams)曾说:“说发生在先知和基督身上的启示……是在说这些启示发生在人类历史上”,([3],p.47)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启示是整个基督教社会的启示。这种启示的经验是个人和群体与上帝的相遇,是个体与上帝建立起一种信仰关系。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对上帝的理解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没有固定的程序和步骤。启示所揭示的真理具有权威性,并不是因为它们变成了教义,而在于这些启示确实发生过。([3],pp.47-48)

以上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科学与宗教的性质有了相对明确的区分,也了解了一些宗教理论家的基本观点,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对科学与宗教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二.三层双向循环结构

在探讨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时,研究者往往将“宗教”与“神学”不加区分地交替使用。([8],p.100)即便是怀特将他的书名定为科学与神学而不是科学与宗教之间的战争,并在序言中将两者进行了简单区分,后来的研究者仍相信这不过是权宜之计。([1],p.61)事实上,宗教的内涵更为广泛,它包括了理智方面和社会方面,而神学则主要是指前者,它是宗教的理论核心。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神学不过是通过一些危言耸听的故事来表达那些陈词滥调的僵硬教条。这也许是一种误解和偏见,因为人们对它的作用及其与宗教的关系缺乏了解。下面我们通过比较科学与宗教的结构予以说明。

美国学者谢林(H.K.Schilling)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说明科学与宗教结构的模型,([3],p.69)(见下图)。谢林把科学和宗教知识分为三个层次。其中,a代表经验描述层次,它包括观察、实验和搜集材料;b代表理论层次,它包括概括、抽象出概念、解释和预言;c代表应用或转化(transformation)层次,它是指定律和理论的应用。这三个层次是不可分割的和相互依赖的。只有相对于其他层次和整体而言,每一层次才有意义,每一层次与其他两个层次都存在着双向联系(如图中箭头所示)。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或宗教知识的有机整体。

现在我们将这一模型应用于科学。科学的理论层次b所作的概括和上升到概念依赖于经验描述层次a所提供的观察和实验事实,理论层次b得出的解释和预言也需要经过经验层次a所进行的观察与实验来检验。而另一方面,经验层次中的观察与实验也需要依赖理论的指导。同样的联系也存在于b和c、a和c之间。科学定律和理论的应用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同时也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目的;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在理论上予以解释。在科学定律和理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只有经过系统地观察或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才能够被确认或深入研究;观察或实验的结果、技术设备和环境条件都可以用来指导应用。这个三层双向循环模型说明,科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具体到特定的科学研究,每一层次都可能成为一项科学研究的起点或终点。针对不同的科学学科,由于其发展程度不同,各层次的知识所占的比重或所处的地位也不同。例如,高度发展的物理学,其理论知识在本学科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样,我们用上述模型来解释宗教。经验层次a代表信徒或信仰共同体的宗教体验或启示经历;理论层次b代表神学,它解释宗教体验和启示的经历;应用层次c是神学理论在信仰社会的应用。引导教徒面对种种社会和个人生活问题应采取的态度和担负起他的社会责任。这三个层次也是双向联系的。宗教体验或启示经历震撼了人的心灵,影响到人的生活道路和生活态度,触及了人的终极关切。这不但需要给予准确的表述以供传播,同时也需要在理论上给予解释,揭示其深层的涵义,进而指导教徒的生活和工作态度。而这种态度的改变,又影响了教徒产生主动接近上帝的愿望和倾向,因而也就会有新的体验或启示。这就是abca的联系过程。根据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解释acba的联系过程,此处不再重复。至此,我们不禁要问,谢林的模型不是在暗示宗教也是一个开放系统吗?对于这个问题他没有直接回答,但他对基督教神学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谢林认为,基督教神学致力于解释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解释基督教社会和基督徒个人的上帝与人“相遇”的经历。它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向后人、面对不同的文化和针对不同的社会形势解释基督教思想的重要意义。它必须分析人类的普遍问题和特定形势下出现的紧迫问题,必须了解人所提出的、反映着他的终极关切的重要问题。它不只是一个信条或教义的集合体,而应该把它理解成使教义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3],p.81)事实上,由于文化的不同,社会形势不同以及神学家们的理解不同,不同时期、不同教派的神学观点有着较大的差别,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神学流派。因此,谢林认为,“在自由和无阻挠的探索真理的思想开放方面,当代神学与科学没有多大差别。”([3],p.84)于是,我们有了另一个问题,这是否意谓着宗教放弃或修改某些教义或教条呢?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三.科学与宗教知识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知识或具体到某一科学理论,是科学家在某一特定时期或条件下对某类自然现象的认识,它往往由于某些局限性而产生错误。科学史上每一个旧理论被证伪或新理论的提出都标志着科学家在努力克服这类局限所作出的偿试,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这表明,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它并不声称揭示了绝对真理。正如布朗评论说,科学之所以极具有朝气和生命力,“并不是因为科学自称是一贯正确的,而是因为科学保留着犯错误的权利,若有必要,它就改变它的思想。”([9],p.8)科学的这种开放性和不声称绝对真理往往被看作是科学的批判精神和自由探索精神的体现。

然而,人们也强调科学知识的历史继承性,强调新理论对旧理论中合理因素的吸收,强调科学方法的有效性,并坚信只有通过科学方法,经过系统的观察和精确的实验,才能获得可靠的知识,发现客观的、无可否认的真理。事实上,科学的确提供了确定性的知识,并非科学中的所有知识都会被后来的研究证伪或被修改。有关科学事实的描述和已被证实的理论往往被作为科学共同体的共同经验接受下来,并成为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也许其中的某一部分在将来的某个时间会受到挑战,但其它部分仍会保留下来构成那一时期科学知识的重要内容。科学史上的一些事例虽不能逻辑地证明上述论点,但可以为上述论点提供一些事实依据。天王星的理论轨道与实际观察到的轨道不符合,科学家们并没有因此放弃牛顿力学,而是凭着对牛顿力学的正确性深信不疑发现了海王星,进而证明了牛顿力学的正确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经典物理学中的能量连续的概念,但在宏观、低速领域牛顿力学仍具有效力。这说明,即便是在科学的开放系统中,仍有一些确定的、稳定不变的知识内容,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连续性,又说明科学认识的正确性。

现在我们将这一讨论转向宗教方面。谢林的三层双向循环模型的确揭示了宗教与科学的相似结构。具体到经验与解释结构上的相似性我们还可以从怀特海的一段话得到印证。怀特海认为“宗教信条是试图用精确的术语来阐明展示在人类宗教体验中的真理。与此完全相同,物理学的信条是试图用精确的术语阐明展示在人类感觉经验中的真理。”(转引自[6],p.265)由此看来,宗教也应该象科学或物理学一样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应该不断地放弃或修改某些观点,而不应该声称它的所有结论都是绝对真理。为此,谢林列举了11项原来作为基督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已被大多数教会放弃的宗教观点。([3],p.111)如“《圣经》是历史地绝对正确的”,“《圣经》是科学上绝对正确的”,“空间中确实有称之为地狱的地方存在”,“上帝是在数千年前创造了这个世界”。这些被放弃的观点在我们看来也许不象科学所放弃的某种学说或观点那样具体,但它们却直接影响到神学家对宗教经验的理解和解释方式。如果再考虑到当代神学中林立的学派,各种观点之间的激烈争论,说宗教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恐怕不算过分。

另一方面,宗教中也存在着许多稳定不变的内容。其中,一类是具体的启示经历和宗教体验,这是宗教知识中的“事实”部分,是宗教理论的基础。另一类是基于上述“事实”抽象出的基本观点,它们是宗教神学的理论核心。这两类知识构成了宗教共同体的信念,成为教徒个人信仰宗教的基础和神学家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这两类知识往往通过教义的形式表达出来,以至于人们认为教义是僵硬的、不变的教条。谢林认为,教义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教义表达了一个宗教共同体和它的上帝之间的基本信仰关系;二、教义表达了关于历史上存在过并随时间发展的人与上帝关系的基本信念。

([3],p.113)这说明,人们不能仅从字面上来理解教义,也不能将某一条教义孤立起来理解。尽管教义与科学陈述的“语言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它们对真理的执着和对认识的欲望却是相同的。”

([6],p.316)此外,从语言的功能来看,教义(或宗教命题)推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套道德伦理原则或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这使人们更加注重它们的寓意和暗示,而不是字面上表达的内容。因此,教义所表达的宗教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具有认知和社会双重功能,虽然有时受到科学的挑战,仍能保持某种程度的稳定性和不变性。事实上,我们已开始涉及到科学与宗教知识的评价标准问题。

四.科学与宗教中的认同机制

一般认为,实证性是科学区别于宗教的主要特征。科学共同体对某一科学理论的认同往往依赖于该理论得到了观察或实验事实的支持。因此,科学知识的评价有一个客观的、公认的标准。相反,宗教知识,如果不是出自人们的杜撰,也只是涉及个人的经验范围,根本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教徒对某种宗教观点的认同只能是一种盲目的相信,因为宗教知识并不具有实证性。这里我们为了避免陷入关于实证性的认识论或方法论上的讨论,只是通过对两个知识共同体接受新知识的过程进行描述来说明两者在认同机制上的差异。

科学理论或科学知识往往是通过概念来表达的,因此,对概念的理解是接受某种科学知识的基础。科学中的许多概念具有不同层次的含义。诺思罗普(F.S.C.Northrop)把概念区分为两个层次:直觉层次(Concept-by-intuition)和假定层次(Concept-by-Postulation)。前者是指在观察中通过他称谓的“审美直觉”“直接看到”或“立刻理解”的东西;后者是指通过理论上的思考或假定来理解的东西。([3],p.142)谢林发展了诺思罗普的概念层次思想,又增加了一个经验层次(meaning-by-experience),它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自然界中存在的东西。即,概念有三层含义:经验的、理论的和直觉的或先验的。([3],pp.142-143)

将上述关于概念层次的划分与科学共同体所关心的实证性联系起来,不同层次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实证要求。由经验层次的概念构成的命题或陈述要求证实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真实的;由理论层次的概念组成的命题或陈述要求证实的是它的预言是可靠的;而由直觉层次的概念表述的命题要求证实的是直觉的可靠性。由于证实的目的不同,必然会有不同的证实过程和技巧。具体地说,为了证实一个新的经验层次的概念所描述的观察或实验中的发现,如科学中的新物体、新现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信研究者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犯严重的错误,没有受幻觉或偏见的影响,其他研究者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二是确证这一新发现不与已知事实和理论明显地相矛盾。为了确认一个新的理论层次的概念或其构成的陈述,如假说或理论,科学家往往以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它是否符合诸如简单性、优美、逻辑自洽等;二是检验它的具体推论和预言结果;三是证明它是否与现有的理论协调一致,是否预示着一个革命性理论出现需要建立新的理论构架。对于涉及到直觉层次的命题唯一可能的证实方法是共同体或主体之间的交叉确证和接受,如其他人也直觉地理解到同样的证据或观点。

对科学共同体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或认同机制有所了解之后,让我们转向关于宗教共同体的认同机制。上述关于概念层次的区分也同样适用于宗教中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在犹太——基督教传统中,“上帝”的概念完全主宰着宗教思想的整个结构。

经验层次上的“上帝”概念是指宗教体验和启示经历的基本事实,是人与上帝“相遇”的经历。一方面,它包括人类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共同体验。尽管人们的信仰不同,各种宗教或习俗的仪式各异,但是,无论在工作和生活中还是参加各种仪式时都会产生关于“上帝”的强烈感受。另一方面,具体到犹太——基督教传统,它是指历史上宗教共同体的共同体验和现实中教徒个人生活中对“上帝”存在的感受。宗教共同体对这类有关“上帝”经验的确认或承认仍遵照一定的标准:一是被宣称发生的事情不只是为一个人而几个人或整个共同体所经历;二是这些经验的内容无论在事实方面还是在理论方面都与已被公认的知识一致。

([3],p.173)这表明,虽然社会历史事件与自然现象相比具有独特性和非重复性,宗教共同体的认同机制仍有其公范的标准。

理论层次上的“上帝”概念是指对宗教体验和启示经历所作的理论解释。由于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不同的宗教团体对某种宗教经验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就人类共同的宗教经验来说,有多神论、泛神论、一神论和自然神论等观点。即使在犹太——基督教传统中,也存在着不同的教派和分支。它们之间都在解释“上帝”这一概念上存在着显著差别。此外,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一些新的理论解释也不断出现,旧的理论观点也不断被放弃。我们关心的是宗教共同体是如何放弃一种旧观点而接受一种新的解释呢?谢林认为,这与科学共同体接受一种新的科学理论是相似的。首先,假定这种新的宗教学说满足逻辑自洽、简单、完美等内在标准,它必须被经验事实证明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其次,它必须被证明与现有的理论不矛盾或如果发生矛盾给出一个新的总体解释构架。([3],p173)当然,这并不是说科学与宗教共同体在证实或接受新理论方面没有差别。正象谢林曾注意到的那样,一个新的宗教理论往往要经历很长时间才得到确认,这是因为宗教理论所依据的事实材料远比自然现象复杂,其理论表达形式往往是建议某种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不可能象自然科学的理论那样以严格的公式或量化的形式来表达。([3],p174)

直觉层次上的“上帝”概念是指人们的直觉理解和潜意识中对“上帝”存在的信念,它也存在于文化传统中。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是宗教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几乎所有的宗教派别都反对以自然界中物体的存在来类比上帝的存在。它们认为,宗教共同体的共同经验确认上帝展现着其自身。他体现着正义和爱,他向人们许诺并给予启示,他的存在只有在坚定的信仰关系之中才能被理解。因此,这一层次上的“上帝”概念只能通过共同体的一致看法,通过主体间的交叉验证和分享共同的体验来证实。以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无论在经验和理论层次上,还是在直觉层次上,科学与宗教两大共同体对概念的确证和认同都有相似的过程和标准。

五.结束语——走向综合理解的关系研究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虽然还不能说明科学与宗教的全部主要特征,但它们有助于我们走出“冲突论”的既定模式,在宽广的视野中综合理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分析也不应被看作是对“和谐论”的辩护。因为这种论点往往把历史上的冲突事件简单地归结为特定的社会政治形势,出于为过失辩解的目的否认科学与宗教在智力方面的差异。

科学史家布鲁克(JohnH.Brooke)在评价科学与宗教关系时提醒人们,“宗教信念渗透到科学讨论的许多方面,因此,把科学与宗教简化成一种冲突关系是不合适的。相反,出于辩解过失的目的而修改历史同样也是有问题的”。([10],p50)人们应该超越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要么冲突要么和谐的二元论,正视科学与宗教发生冲突的历史事件,客观地评价科学家的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将两者的关系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综合考察,承认基督教作为促进近代科学“成长的维他命和荷尔蒙”([11],p.187)所起的重要作用,从理解而不是以辩解或反驳为目的,拓宽两者关系研究的视野。

参考文献

[1]RonaldL.Numbers,ScienceandReligon,Osiris,2ndSeries1985,1:59——80.

[2]AndrewD.White,AHistoryoftheWarfareofScienceWithTheologyinChristendom,Vol.I,DoverPublications,INC.NewYork1960.

[3]HaroldK.Schilling,ScienceandReligion,GeorgeAllen&UnwinLTD,London1962.

[4]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89。

[5]约翰·麦奎利:《二十世纪宗教思想》,高师予、何光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伊朗·巴伯著:《科学与宗教》,阮伟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7]保罗·戴维斯:《上帝与新物理学》,徐培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JamFennemaandIainPauled.,ScienceandReligion:OneWorld,KluwerAcademicPublishers,Dordrecht,TheNetherlands,1990.

[9]H.布朗:“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李醒民译,《科学学译丛》,1989,6:1——10页。

第5篇:科学德育总结范文

在新课开始阶段,一位正在不停地使劲地咬塑料垫板的女同学进入了我的视线,看到此情形我走到女孩面前严肃地说:“都上课五分钟了,你还这样,真不知道难看,把垫板拿过来”。然后,我把垫板狠狠地扔到了讲桌上。这时的她用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眼神使劲地看了我一下。这时侯有的同学把埋怨的目光投向她。我没再理她,整顿好纪律后继续上课。

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学会宽容、欣赏他人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于是我首先呈现了两个事例:1、小华因为正在看电视,没有答应与两个同学一起顽皮筋,而引发冲突的事;2、小刚想帮助母亲下岗、父亲病休在家的李勇而遭到拒绝的事。然后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双方交换角色、相互体验得出应该怎样多角度地、特别是从对方的角度体察他人的心情、感受,尊重他人的选择与人格。最后得出看人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效果不同,我们必须多考虑他人的想法与感受,我们的生活就会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才会处处充满阳光的结论。正当同学们兴致高昂地做着分析时,忽然,我想到新课开始时发生的事例,何不借此让大家做一个评析,达到即教育她改掉这些既不讲卫生、又对课堂造成不良影响的毛病,又能了解她的真实想法,达到互相沟通,相互理解的目的呢?于是我看看刚才的那个女孩,说:“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分析得出从别人情感和想法的角度去看人、看事,就会有意外的发现,那么你们对咱们班刚上课时发生的那件事情怎么看?”(指的是学生咬垫板,我发脾气的事)

有的同学说:老师是为她好,让她改正不好的习惯,努力学习。有的学生说:希望她以后遵守纪律,别再影响同学们上课……

此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安老师,您别说了,自从她妈妈死了以后,她就形成了这个毛病,她妈妈还是让人家害死的,所以她非常地伤心,您就别说她了。”

听到这位同学的话,我非常震惊。突然间我感觉好像时空在我身边停住了脚步,眼前飞速的闪现新课开始时她咬塑料垫板的情景。而此时我已听到她让人难受的哭泣声,原来她咬塑料垫板,是源于她难过的生活经历──一个十岁孩子不应该承担的生活阅历,她是在用这种不为人知的形式发泄她内心的愤恨。而我作为一名教师从开始就没有觉察到,是我错怪了她,以为她在故意捣乱。如果开始时,就能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她的生活,我就不会用生硬的口气批评她,并强行地抢下塑料垫板。此时,我感觉到我已经伤害了她,我的嗓子好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因为毕竟她才十岁就要承受如此大的打击和磨难呀。我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十分愧疚。

不过,我转念一想,生活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无法改变现状,我们只能改变对待生活的态度,我现在必须帮助她鼓起生活的勇气,来面对过去、现在、将来。于是我用亲切的语气说:“孩子,你愿意把你的情况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吗?”(此时的她已泣不成声)另外一个与她关系非常要好的学生说出了事情的大致原委。原来该生的父亲与第三者把她的母亲用极其狠毒的手段害死了。自从她知道了妈妈死亡的原因后,常常做噩梦,并时时有反常的行为举动。了解到这些,我走到这个“受伤”的孩子面前,俯下身子并用手抚摩着她的头说:“孩子对不起,如果说刚才我伤害到你,请原谅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从要求你的角度希望你遵守课堂纪律,和同学们一起把我们的这堂课上好,因为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尽的职责,我并没有了解到你有难言的地方。如果你愿意,我们交个朋友,以后有什么事情我愿意和你一起分担好吗?”听到我这些真诚的话语,她趴着头微微地抬了起来,点了点头,哭泣的声音也小了许多,而此时课堂气氛异常,大家都被这源于生活的“意外”震惊了,有的惊讶、有的疑惑、有的愤慨。我接着说:“孩子们,通过刚才的事例,不难看出我们看问题、想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分析,去领悟,才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今天老师没有全面地了解这位同学的情况,错怪了她。”我走到她面前,诚恳地说:“但是,老师代表全班的同学谢谢你,因为是你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换个角度想一想”的真正含义。如果你愿意,我们(包括所有的同学)都将成为你忠实的朋友。如果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我们是能帮你解决的。”

接着我提议:我们能不能帮她?

同学们各个激情高昂,纷纷帮她想办法、出主意,她使劲地点了点头。最后我说:我也会记住今天大家给我的帮助,在此,我谢谢大家。我向着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我如释重负,好像浑身轻松了许多,就像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使命。这时,我与泪眼朦胧的她目光碰撞在一起,我看到此时的她脸上写满了信任、理解与感动。可以看出是我们的真情感染了她,她慢慢地抬起了头,直起了身子……

反思:

第6篇:科学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留学生 教学实践

物理实验课是高等学校面对低年级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学实验训练。物理实验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务实的科学精神,从而促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大力发展海外留学生教育已成为国内各高校共同的趋势,国际化办学也成为大学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知名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留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成为高等教育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也是国内诸多院校正在大力开展的教学工作。留学生高等教育是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国际友好交往的重要途径,留学生的教学实践研究还将促进中国大学生课程的教学改革。留学生教育不同于本国传统教育,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均有很大研究探讨价值。笔者结合近年来在留学生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方面的教学实践经验,就提高留学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水平作探讨,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系统总结。

一、语言的准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我国学校接受高等教育。海外留学生来自全球各地,他们的语言、宗教、教育和文化背景都有很大差异,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这使得留学生教育对任课教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留学生们初到中国,刚刚开始汉语言的学习,汉语基础极薄弱,一般仅会一些口头用语,基本无法听懂汉语讲解,因此教师必须使用英语授课。同时,物理实验课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的课程,物理实验课程中涉及大量专业词汇,要求教师针对相应实验课程做足准备工作。另外,物理实验室中的绝大多数实验仪器为国内厂家生产,仪器上的参数,标识、屏幕显示、档位说明等大多为中文,因此需要教师在实验课前做好仪器操作界面的对照说明,并加入PPT课件中,帮助留学生更快地熟悉实验仪器。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形成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回答学生随时提出的不同问题。留学生在课堂上相当活跃,敢于发问,喜欢提出各种问题,因此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多数留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很强但发音不规范,口音较重,需要教师耐心倾听,主动与他们进行接触和交流。另外,合理借助文字也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磨合,教师便能适应他们的表达方式和口音特点,从而在课堂内外顺利交流。

综上,要讲好留学生大学物理实验课既需要储备大量的物理专业词汇,又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见用英语给外国留学生上好大学物理实验课对新任教师具有很大挑战性,需要教师首先认真做好语言准备工作。

二、教材和实验报告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工具,也是学生预习、复习、理解知识的主要工具。目前各高校的物理实验室仪器配备情况不同,所开设的实验课程也有所不同。国内没有比较成熟的英文教材,国内可以用来参考的英文教材极为稀缺。课程采用的教材与中国学生一致,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李三龙等主编)。我们以该教材为基准,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安排,借鉴国内外优秀教材,自行编写了上下两学期共20篇物理实验项目的英文讲义,并制作了相应的PPT课件。讲义内容并不是将原有的中文教材直接翻译,而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精炼,力求做到语言简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讲义中的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仪器、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表格等,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

留学生的实验报告要求与中国学生基本一致,只是内容上做了适当删减,重点是要有翔实的实验数据和结果讨论,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提交报告。每节课结束前,我们都会将下一节课的内容简单地讲解一下,并把打印好的讲义发给他们回去预习。

三、课堂教学

大学物理实验内容多样,不仅需要将实验内容交代清楚,而且需要具有较强的课堂沟通交流能力。很多留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实验原理理解起来有难度,我们就要去粗存精,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地讲授,他们一时间不能完全掌握也没有关系。课堂重点放在如何顺利完成实验上,争取在操作过程中掌握原理,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体会实验设计的目的。例如《原子光谱的定性研究(光栅)》实验,要求学生利用光栅观察和研究不同光源的谱线特征。很多留学生对于光栅和光栅方程的理解不深,但当他们在望远镜中看到衍射谱线并计算出各谱线衍射角度的时候,就基本明白了光栅衍射的含义和不同原子光谱的特点。

在课堂纪律方面,留学生群体有自己的特点,小部分学生纪律松散,时间观念不强,纪律观念较薄弱,所以我们采用和中国学生一样的固定时间授课,并且每次上课前都要签到,完成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仪器,在教师确认签名后才可以离开。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40%。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上课效率,整肃了课堂纪律,有利于课程的顺利开展。

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其中最突出的也是中国学生很少具备的优点就是课堂气氛活跃,喜欢提问。我们在教学中要确立留学生的主体地位,因势利导地让他们主动学习。课堂讲授时间不宜过长,讲解实验过程时要有耐心,最好做到边讲解边示范,给学生演示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让学生都有直观体会。不同的实验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侧重点不同,例如示波器实验,要带着学生熟悉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按钮功能,这比凭空讲解PPT要有效得多。实验操作时,要将涉及关键操作步骤的幻灯片放在大屏幕最前方显示,例如电路实验中的实验电路连线图,分光计实验中测量最小偏向角的动画演示。这些问题处理得当,可以有效保证教学秩序的良好运行,并帮助留学生顺利取得实验结果。

另外,由于大学物理实验课是一门讲究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的课程,我们针对留学生的特点采用合作方式完成实验,对他们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独立完成实验。留学生之间通过彼此交流,对实验内涵的理解更深入,同时增强其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四、结语

留学生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国际声誉和社会影响,因此教师要根据留学生群体的特点因材施教,认真开展适合留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保障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与留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关春颖,史金辉,孙晶华,李庆波,丁学忠.留学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与体会[C].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上),2010.8.

[2]于红,刘彦民.外国留学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2008.10.

第7篇:科学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 导入课 小学数学 重要性

课堂导入是小学数学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新课改精神的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导入越来越重视情境的创设,一时间,各种情境遍地开花,大有没有情境就没有好课之势。但细细看来,其中也不乏一些为了迎合新课标精神而创设的情境,这样的导入不仅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没有好处,甚至适得其反。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理性思考,重新审视,给于课堂导入合理的定位,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课堂导入策略,让其更有效的为新知学习服务。

一、新课的导人要有趣味性

导入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激发、注意力的集中、参与的调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导入巧妙,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相反,如果导入枯燥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会直接表现在学习行为上。而没有主动参与,学生的主体性便无法充分发挥,整个教学也会如一潭死。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新课的导人应有针对性。新课导人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制造悬念导入。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以旧引新。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开门见山。教师在授新课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数学课导入的方法

第一,开门见山教师在新授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第二,制造悬念导入。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悬念,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第三,以旧引新。以旧知识作为桥梁,使学生知识不断递进,增加知识坡度,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第四,创设情境导入。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五,类比迁移。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对同类知识进行类比,获得新知;第六,实物演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因此,新课的导入可利用实物演示,变抽象概念为具体的实物。

三、小学数学课末小结

课末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龙点睛的课末小结,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1、有目标性。好的课末小结,是为实现课时教学目标服务的,否则就失去了课末小结的意义。课末小结要有引导性。小结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要立足于引导,让学生参与,展现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课末小结要有针对性。课末小结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文因人制宜,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凡是学生难记、难理解、难掌握及容易出错的地方都应阐明,一般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抓住主要矛盾。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都是每一课的主要矛盾,课末小结就要通过揭示矛盾的实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其次,在课末小结中要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掌握本节课内容的方法,以便让学生更快速、准确地掌握所学内容。最后要预防错误。学生易错的概念、法则、公式可通过小结加以强调,引起重视,防微杜渐。

2、前呼后应式。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

3、总结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一节课内所学的知识和主要内容,作提纲挈领式的总结。图表式的小结。这种小结通常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引导、归纳、总结出当堂课所学知识,或揭示同以前所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4、悬念式课末小结。这种小结是在教学本课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设疑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充满情趣的课末小结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

5、图表式的小结。这种小结通常是通过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引导、归纳、总结出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或揭示同以前所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第8篇:科学德育总结范文

一、在教学中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藏真理: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摧残。正因为如此"减负"的警钟一直长鸣!但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又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期,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心中有数。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最后,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事先准备好各种教学用具,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本册教材除了10个课时的小单元教学,其余全是数与代数的知识,其中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每节课课前花1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与退位减法口算题练习,通过一学期的坚持,效果显著。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我准备了教辅练习资料,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注全体,尽可能兼顾学优生的培优和潜能生的辅导。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这样的大班教学中,最难兼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潜能生的辅导。因此,我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潜能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潜能生掉队。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提高潜能生的成绩,首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其次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句话说的好:"教是为了不教。"不能让补习伴随孩子成长!

(三)加强家校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自我反思,努力实现专业成长。

(一)继续坚持并优化本学期一些有成效的做法,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课后只做适当的巩固,控制好课后作业分量。

(二)加大家校之间的联系,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家长更多的支持,致力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9篇:科学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行动;任务;综合英语课;应用;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91-02

Abstract in English: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rovid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Action Learning, analyses the problem of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comprehensive English course,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the application in a unit of the comprehensive course on the basi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Action Learning, reflects the procedure of teaching and states the conclusion.

Key words: Action Learningtaskcomprehensive English courseapplicationreflection.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专业技能课。综合英语中的“综合”就人才培养而言,其一是能力综合培养,即综合培养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其二是目标要综合实现,即是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跨文化意识五大目标综合实现。为了实现这两个“综合”,笔者首先是从教学方法入手,阅读了一些关于教学法的书籍和文章,并积极应用与教学中,例如为教授的语篇准备充足的背景材料及学习辅助材料、给学生布置任务、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话题讨论、安排与语言训练有关的游戏以提高学生积极性等。但是笔者仍常感到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陷入过分传授语言知识、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记笔记、在单词或句子上组织教学等教学的僵局。 教师长期主动地对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低。然而苦于无策,在责任心的驱使下,教师不得不更主动地多灌输,学生更加被动甚至厌烦。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让教师和学生无法忍受。

行动学习法特别强调的是广泛的小组活动,使每个人都参与进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行动学习法是否可用来解决综合英语课程的难题?可否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教师从传统的课堂中解放出来?笔者决定实践见分晓,根据行动学习法的理论基础,设计了一个单元的综合英语课,并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了记录和反思。

二、行动学习法概述

1、行动学习法的提出及应用

“行动”这一概念用于学习最早源于20世纪中期的欧洲, 英国的瑞文斯(Reg Ravens)教授是其重要的创始人, 它最初被用于培训经理人员,并且效果显著。此“行动学习法”后来被引入职业继续教育、高等教育和教师培训中。英国学者伊恩•麦吉尔和利兹•贝蒂指出:“行动学习是一个以完成预定工作为目的,在同事支持下持续不断地反思与学习的过程。在行动学习中, 参加者通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反思他们自己的经验, 并且相互学习提高”。 [2] “行动学习法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 但主要的目的是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研究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它以行动为基础, 以小组成员的经验和支持为依托, 以问题为中心, 以创造性思考为条件, 是四位一体的学习方法。”[3] 由此可见,行动学习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 独立思考与反思,与伙伴合作以获得相互支持。即通过行动调动主体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交际活动,“在行动中学”、“在反思中学”、“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以及“在合作中学习提高”,这个和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法的有相通的地方。

2、行动学习法学习过程

行动学习法的学习过程并不是新思想的接受, 而是对自己行动的自主观察与反思。行动学习过程就是以“小组支持下通过行动与反思的不断循环来学习”为理念构建起来的。行动学习循环一般分五个阶段:首先是体验, 描述一个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以便通过对过去经验的反思进行学习;其次是探求、诊断, 通过确定经验图式进行学习;第三是形成改进计划;第四是实施计划。最后是反思,回顾整个过程。

那么“行动学习法”对综合英语课堂的任务活动开展有什么启示呢?笔者经过思考和提炼后便有了以下的尝试。

三、实施过程

行动导向学习法的特征是: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学习团队为单位,以真实案例为对象,以角色扮演为手段,以团体决断为要求。笔者以所教授的综合英语教材《致用英语》第二册第一课Chinese Culture为例, 把想法付诸于了实践。

(一)过程描述

1、教学内容分析

实验单元的名称虽然是中国文化,但是阅读的材料却是关于Spring Festival(春节)的,为了使目的性更强,笔者把单元主题改为了Spring Festival(春节),目的使学生从他们最熟悉的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节日入手,挖掘更多的中国文化习俗,并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用法。由于学生将来的职业是幼儿园或小学英语教师,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工作过程相联,笔者给学生设定了他们的角色就是英语教师,他们的任务实施、任务的结果呈现都是要把自己当成一名英语教师。

2、任务的确定与实施

整个任务的确定与实施按照行动学习法的步骤,由学生自己从问题入手,通过对问题的梳理和总结,确定任务并实施任务,教师只是提供指导与帮助。整个单元任务分七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形成任务和分配任务

(1)教师先给出任务Ⅰ:假设你是一位小学英语教师,春节快到了,你需要借这传统的节日让学生懂得更多的中国文化,你会准备什么样的材料呢?

(2)在全班进行头脑风暴Brainstorm (Whole class):

(3)为了避免任务的重复,教师协助学生把他们在头脑风暴想出的与春节相关的词归为四类1)Tales; 2) Time; 3) Celebration activities(taboo, traditional activities) ;4)Food。

(4)然后把四个任务分别分到四个小组,小组成员的组成按宿舍分,但是会根据学生的水平高低调配,各组设定召集者一名,组员要服从召集者的安排。

第二步:任务的再分配

(1)教师给出任务Ⅱ:根据各组的主题,设计内容的框架;

(2)在小组中再次进行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