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资源范文

生态资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资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资源

第1篇:生态资源范文

关键词:生态压力 本地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面积 生态冲击

强度

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随着经济与人口快速增长,能源危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度量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的消耗程度及其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状况成为目前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生态足迹模型最早由加拿大经济学家Ree教授提出,主要是针对国家级区域进行研究分析,而在对省、市区域研究时存在各因子如何选取及数据精确性等问题。本文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适当修正和补充,在此基础上研究该省生态系统压力和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同经济发展的变化关系。

1 本地生态足迹模型

1.1 本地生态足迹的计算

本地生态足迹主要反映一个特定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其计算由三部分构成:生物质消费足迹、能源消费足迹和建筑用地足迹。其中,生物质消费足迹包括农耕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四类土地的占用;能源消费足迹包括原煤、天然气和电力等占用;建筑用地包括居民、工矿、交通以及水利用地之和。此外,在生物资源和能源消费的计算中,考虑了贸易调整,计算其净消费额。把上述几部分足迹标准化后加总,就得到本地生态足迹。

式中,k=1,2,3,4分别表示农耕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四类土地;γk是生物质消费的第k类土地的均衡因子;n为该地区由第k类土地生产的生物质的种数;pki和Yki分别表示由第k类土地生产的第i种生物质的年产量(t・a-1)和世界平均生产力(t.hm-2.a-1);γe是化石能源地的均衡因子;Cj和Yj分别表示第j种化石能源的年消费量和世界平均生产力;γb和Ab分别表示建筑类土地的均衡因子和年需求量。某类土地的均衡因子等于该类土地的世界平均生产力与全球各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之比,EFd的单位是“全球公顷”。

1.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国内大多数学者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产量因子,很少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整,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应根据研究区域情况对产量因子进行适当调整,计算本地生态承载力,即:

均衡因子γi同上式;pi表示某类土地的产量系数,等于此类土地在研究区域的平均生产力除以同类土地的全球平均生产力。

1.3 生态足迹强度指数和生态足迹超载指数

生态足迹强度指数是指单位生态承载力的土地面积需承受的本地足迹的大小,等于本地生态足迹与本地生态承载力的比,即:

本地生态赤字等于一个地区的本地生态足迹减去本地生态承载力,记为EDd:

当EDd>0,说明该地区拥有的生态资源不能满足其生产和消费对生态资源的占用需求,发生了“生态超载”,其值只反映了超载的大小,不能体现超载的严重程度,不具有横向可比性。因此,需要计算生态超载指数,即单位生态承载面积的本地生态赤字,用EOI表示:

EOI=0,说明该地区处于生态平衡状态;EOI0,其值越大说明生态超载程度越严重。

2 本地生态资源利用效率

本地生态资源利用效率(EFd)是一个地区的经济系统产生单位本地足迹(EFd)所获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的倒数称为“生态冲击强度”,反映了经济系统创造单位经济产出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该指标值越大,说明区域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越低,反之亦然。

3 湖南省本地生态足迹与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和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出湖南省1999-2008年的本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本地生态赤字、生态足迹强度、生态足迹超载指数及生态冲击强度。

3.1 本地生态足迹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压力

如表1所示,湖南省这10年来总的本地生态足迹呈不断上升趋势,2008年为14362.81万hm2,同1999年相比增长了4346.95万hm2。生态足迹的不断上升意味着该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在逐年加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是湖南省总生态足迹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生态承载力在这10年中变化波动不大,维持在4600.61万hm2左右。从表中数据反映出,湖南省生态赤字量与生态足迹几乎同步增长,且其增长速度较快,平均每年增加约300多万hm2。

与此同时,该地区这十年来的生态足迹强度指数均大于2,2007年开始超过3.0,2008年达到3.0351。3.0351的生态足迹强度指数意味着该地区每公顷土地提供了3.0351公顷土地才能提供的资源和生态服务。此外,湖南省这十年来生态超载指数均大于零,该值越大表明研究区域的生态超载程度越严重。1999年该地区的生态超载指数为1.1839,之后该指数不断增长,2008年达到2.0351,增长了1.7倍。不断增长的生态足迹超载指数说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长期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同时也反映了湖南省对于消耗型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存在资源浪费, 长此以往,该地区将会出现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将不断下降。

3.2 生态冲击强度与生态资源利用效率

如上表所示,湖南省1999-2008年的本地生态冲击强度约为1.2-3.0hm2/万元,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生态资源利用效率2008年从1999年的3321元/ hm2上升到8045元/hm2。这说明该地区单位经济产出对生态资源的占用在逐渐降低,从侧面反映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反映了该地区逐渐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逐步从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智力密集型产业过渡。但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日本在1999年其生态资源利用效率达到6万多元/hm2,美国为3万多元/ hm2,这说明湖南省仍须大力提高生态资源利用效率以实现区域经济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4 结语

生态足迹模型作为定量分析区域承载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工具,可帮助我们分析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从而制定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战略。本地生态足迹从压力的承受者的角度测定其对生态资源占用程度及其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情况,而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反映了一个地区生态资源的消耗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此外也能体现该经济系统创造一单位经济产出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程度。本文通过时间序列分析了湖南省生态负荷程度和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了湖南省生态压力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该地区这些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是以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给该地区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这也将是湖南省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核心任务,社会经济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al.1999.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Ecol.Econ.1999,29(3):375-390.

[2]Simon Dietz,Eric Neumayer.Weak and strong sustainability in the SEEA:Concepts and measurement[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1:617-626.

[3]Monfreda,C.,Wackernagel,M.,Deumling,D.Establishing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s based on detailed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biological capacity assessments.Land Use Policy,2004,21:231-246.

[4]顾晓薇,王青,王军.本国生态足迹指标的构建及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27):1150-1153.

[5]顾晓薇,王青,王军.国家生态压力与生态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07,29(1):142-145.

[6]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解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6):69-78.

[7]陶在朴[奥].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的重量及面积观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湖南省生态压力与生态资源利用效率研究》,项目编号:09C1039;《我省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研究》,项目编号:09C1038。

第2篇:生态资源范文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和特征;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C]·第27届国际会议(年会)论文集,1993.11

(3)中国农用土地资源十年变化分析评价[M]·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1997:41-46

第3篇:生态资源范文

历经多年的快速发展后,湖南省娄底市资源瓶颈趋紧,环境污染严重,部分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程度加剧,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等问题日趋显现。

娄底市国土资源局从自身现状出发,不断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新时期积极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着力打造绿色矿业

矿业开发给娄底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过度和无序的开采破坏了当地的地质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隐患。因此,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全面贯彻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着力建设绿色矿业。

首先,对矿山环境保护实施源头控管、过程监督、闭坑审验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与矿业秩序整顿、采矿许可证审批(含延续审批)、年检工作融为一体,加强动态检测。其次,逐步完善以矿山企业为主体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投资体制,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政府推动、国土资源及环保等部门监督、矿山企业负责、社会各界参与、全方位治理的环境保护体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含分期验收)为契机,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与土地复垦力度,有效地保护矿区生态环境。

同时,要不断探索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强化资源保护、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因地制宜建立生态补偿标准,明确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和使用的监督机制,拓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补偿资金多元化渠道,按照“谁投资,谁治理,谁收益”的原则,建立公司化运行机制。此外,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市场途径,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收存力度,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代价核算制度。如果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超过开采矿产资源的预期收益,采矿权登记发证机关可直接驳回采矿权申请,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娄底市作为地质灾害多发区,每年地质灾害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发展城市,娄底市应不断优化措施,加强对全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首先必须对全市地质环境的现状有充分了解。要充分利用地质勘查队伍的技术优势,对全市地质灾害现状开展系统的调查与建档,把地灾隐患点情况摸清楚,找原因、定措施、早规划。对于一些灾害严重的村庄、居民点,要做好整体搬迁的准备。特别是要继续深入开展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详查,重新确定全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隐患点,逐一落实好监测预警和应急处险措施,为防灾减灾提供基础依据。

在充分了解地质灾害状况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及时发现问题,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对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严格实行“谁破坏,谁治理”的方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选址、设计、施工等环节提出指导性或指令性建议,防患于未然。

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预测。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以村庄为单位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行政措施并举,综合治理。要按照“量力而行,轻重缓急”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因地灾造成的损失。对地质环境已经遭到破坏的地区,要尽快实施生态修复。

突出资源生态管理

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在强化国土资源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以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逐步推进管理方式转变,实施资源和生态的双重管理,把生态管理放在更加突出、贯穿始终的位置。

坚持规划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娄底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地质地理实际和资源禀赋条件,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以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布局和基础设施布局,使国土规划统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管护。同时,严格开发准入条件,明确国土空间开发鼓励、限制和禁止的方向,实行红线管控,设置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等红线,保障粮食、水资源和生态安全,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大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力度,修复治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坚持节约集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加强节约管理,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在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决策方面,统筹安排保重点,区分轻重缓急,优先保障新型支柱产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继续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抓好划拨用地和园区用地节约用地工作,推进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探索和推广节地型城市建设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

第4篇:生态资源范文

生态完好,纯净自然。菁盛乡地处大石山区,原始植被保护较好,气温恒定,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红水河流经境内21公里,河道曲折迂回,水流湍急,山峻水秀,水汽充沛。老年人一般很少外出,在屋前屋后劳动,种植玉米、喂养猪羊等,主要饮食是玉米稀饭和苦麻菜,常食野生山葡萄或饮葡萄汁,肉类食物也为自家养殖。老年人生活来源取之于自然,与大自然的生生息息紧密结合在一起。孝道蔚然,民风淳朴。菁盛乡偏离闹市,受物欲的刺激较少,保持良好的民风,有崇尚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家庭和睦。在访谈中,笔者侧重询问了6位百岁老人的家庭情况。这些百岁老人的家庭成员都很关心老人,经常嘘寒问暖,善待有嘉。晚辈都很亲近老人,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是先考虑老人。据王翠全四儿子讲述,2012年春节老人家的后辈全都赶回家看望老人,摆了4桌还坐不下,老人望着这么多子子孙孙笑得合不拢嘴。生态资源开发已具雏形1.宜种植生态经济作物的大石山面积广。菁盛乡将近95%以上的土地是大石山区,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森林资源总面积为164平方公里,占全乡总面积的76.2%。《菁盛乡“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发山葡萄、金银花、中草药等生态经济作物。山葡萄、金银花为藤状植物,适合大石山区的地理特征,是保持水土流失,石漠化治理的首选植被。在菁盛乡各个弄场几乎都能发现土生土长的山葡萄,有的已布满整个弄场。在文华村有一株葡萄藤,主干周长1.63米,占地8.7亩,现已被国家林业部、农业部鉴定为树龄百年以上,当地人称之为“千年葡萄王”。2011年这颗葡萄王产葡萄果6000多斤,果实丰满,汁多籽少,酿出的葡萄汁,口感甘甜,清爽顺滑,醇香沁脾,无一点杂味。公司+基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主要由成立于2011年5月的广西大华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首先发起。该公司选址在菁盛乡文华村,距都安县城1个半小时路程,距菁盛乡政府1个小时路程。公司主要致力山葡萄的种植与野生葡萄酒的开发,在以绿色低碳种植模式和有机生态技术集成作为发展的指导方向下,引导农民走出传统的模式种植。2011年起,公司已采用低碳方式开发了28个弄场,39个自然屯,种植了1万多亩野生山葡萄。同时,公司还将利用这种开发模式,延长葡萄产业链,开发葡萄猪、葡萄山庄、葡萄酒庄、葡萄大道等项目,将产业开放式开发,带动农民种植山葡萄,增加收入,治理石漠化。广西大华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进驻菁盛乡后,先后吸引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低碳产业投资中心、中央新华社、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总站、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领导前来视察指导工作。以占领高端市场为主的产品销售方式。据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病研究所检测,菁盛乡野生葡萄富含有4种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钙、镁、钾、钠,以及9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锰、铬、锌、钼、硒、锶、锂和铜等。常食这些葡萄可增进食欲,其中的一些酚类物质还能软化血管,减少心脏病的发生。由于山葡萄采用低碳种植,绿色生态,产量不高,要想获取利润,必须采取以占领高端市场为主的产品销售方式。广西大华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准备将这些山葡萄酿出中高端葡萄酒,以直销模式进入市场,杜绝假货保证质量,控制产量提高知名度。该公司先后与广西水果技术指导总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广西农科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广西生物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校达成开发高质量葡萄酒和其他生态产品的合作意向。

菁盛乡长寿生态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前已述及,菁盛乡长寿生态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存在的制约因素。菁盛如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利润,以此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推进整乡扶贫开发。笔者认为,就目前的实际状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恶劣的地理环境,菁盛乡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迄今,全乡未有一条连接县城的水泥路,贯穿全境的忻(城)至大(化)二级公路尚未贯通。虽然,最近几年全乡13个村实现村村通公路,但都是简易盘山公路,多处仅容一车通过,山陡路险,下雨经常滑坡坍塌,路面坑坑洼洼,极其难行。即使如此,整个菁盛乡还有多处居住10户以上的弄场没有通公路,全靠两只脚板在石头上行走。红水河虽过境21公里,河深水险,已修了航灯,但通航日期仍是遥遥无期。在都安大化大石山区大会战中,菁盛乡多数处村屯通了电,仍有些自然屯未通电,晚上只能点煤油灯和蜡烛,一些老人至今未过过有电的生活。大多数弄场接受不到手机、网络、电视等通讯信号,在广西大华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驻地打手机,要到后山才有点微弱的天翼3G信号。全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对整个长寿生态资源的开发必然会造成严重制约。(二)经济总量低难支撑大规模开发菁盛乡是广西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比例最高的乡之一。2011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6061.2万元,财政收入1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970元,低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621元,远远低于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整个菁盛乡无一家中大型企业,自生开发能力相当弱小。这样的经济总量,就是举全乡之力开发长寿生态资源也是杯水车薪,无以为继。而整个都安瑶族自治县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计算,全县有贫困人口32万,未通公路的自然屯多达3380,需修公路7622公里,不通路、行路难的人口达2.65万户12人,单就这一笔开支就足以让县财政捉襟见肘。另外还有10万人饮水困难,33.51万人饮水不安全,3.5万户11.7万人居住危房。就是县政府将整个扶贫资金按乡平均,投入菁盛乡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况且长寿生态资源的开发所需的周期长和前期投入大。(三)社会投资难以向大石山区倾斜从吸收社会投资来看,都安的投资环境也不理想。据中国人民银行河池中心支行提供的数据显示,都安全县吸收投资额仅占河池的6.4%,比平均数9.09%低近3个百分点,低于存贷款比率,仅占广西的0.27%。按人均计算,整个都安吸收投资额最低,吸收投资的环境最差。目前,整个广西的投资取向偏向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城市,这四个城市吸收将近全区一半以上的投资额。另外,桂林、柳州、玉林、梧州等地的抢先开发,也成为吸收投资的热土。2011年,河池市吸收投资额仅占全区14个地级市的4.9%,远低于平均数,与经济总量相匹配。可见,不管是政府的扶贫资金还是社会投资,都很难倾向菁盛这一大石山区。如此低的吸收投资能力,对实施长寿生态资源开发造成很大的障碍。(四)来自同区域同资源优势的竞争目前,长寿生态资源的开发在整个河池乃至全广西都形成了气候,单就葡萄酒这一产品来说,在河池就有都安密洛陀、罗城山野等成熟品牌,并且都是采取山葡萄、毛葡萄为原料,占据了中低高端市场。在200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王五一研究员等勾画的“巴马—都安—东兰”长寿带上,巴马抢占先机,且获得了“世界长寿之乡”的称号,先后开发百魔洞、水晶宫、长寿村等旅游项目,每年能吸引上百万的游客,几十万的候鸟人来巴马度假休闲。开发出矿泉水、山茶油、香猪等长寿产品,并形成了长寿资源开发产业链。整个长寿产业的产值占全县GDP近90%,长寿资源开发在巴马已形成气候,并逐渐完善和成熟。同时,东兰也为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积极准备。除此之外,在广西还有东兴、昭平、岑溪等县申报获得了“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这些被认定的“中国长寿之乡”的县必然会在长寿产品、生态旅游方面大做文章,吸引消费者,对地处边远的菁盛乡开发长寿资源开发带来很大的冲击力。

菁盛乡长寿生态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一)开发特色生态产品,走特色扶贫路菁盛乡要在交通不便、资金有限的的情况下进行资源开发,需要吸引像广西大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这样致力于大石山区扶贫开发的企业,实施进乡驻村式开发。一方面要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开发模式,利用好市县扶贫办、水果办、农业局等对山葡萄种植的优惠政策,发动各村屯大力种植山葡萄、金银花等,喂养葡萄猪,并与公司签订合同,订单收购,保障农户利益。在积累一定的种种养殖经验后,可以对山葡萄、金银花、葡萄猪等产品进行研发,开发出化妆品、保健品、生物制药、生态食品、长寿食品等。将全乡的特色产品统一包装上市,走特色扶贫路。(二)用文化包装资源,提升整体知名度菁盛乡虽然偏居大石山区,仍有其独特的文化韵味。除前面提到的百岁老人、千年葡萄王、红水河风光秀丽的几道湾外,还有匹夫关、灭瑶关、刁坳关、弄美关、娘娘关五大雄关,这些雄关都是古代战场,记述着当年的刀光剑影,其架势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度和雄姿。另外,菁盛乡人才辈出,当今全国知名、广西著名的作家凡一平、陆汉魁就生于斯、长于斯,另有像蓝志流、蓝宝华这样的作家多达20人,菁盛算得上是个名副其实的作家之乡。菁盛虽然贫穷落后,但投资教育矢志不渝,先后有2人考入清华大学,每年上一本线都有若干人。长寿生态资源的开发就要好好利用这些文化优势,进行产品包装,要利用百岁老人、千年葡萄王等特色资源实施产品开发,增加文化内涵;要极力宣扬红水河的三道湾秀美风光,并组织知名人士对其命名,设立观光台;要挖掘五道雄关的前世今生,探寻挖掘曾在雄关发生的历史故事,增加历史厚度;要利用作家、大学生群大肆宣扬菁盛的各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介绍引进投资,提高整体知名度。(三)利用好各项政策,整合资源竞争力对于新一轮扶贫开发,上至国务院、自治区、河池市委市政府、下至都安县都出台了很多政策,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扶贫工作做了系统的部署。菁盛乡党委、政府要积极研究这些政策,利用政策的优势,极力地争取扶持资金,将辖区的公路、电、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要做好协调工作,早日实施忻(城)大(化)二级公路的全线贯通。特别是要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2012—2015年石漠化整合治理工程工作方案》进行解读,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项目,开发大石山区,治理石漠化。同时,还要研究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配合自治区、市、县实施红水河生态旅游基地的开发,争取将境内红水河的三道湾列入生态旅游项目,同步开发。除此之外,还要对周边的交通情况布局进行研究,如河池到南宁的铁路,都安到河池的高速公路建设,西江航道的开发等,切实按照交通优势调整产业布局。(四)在开发中竭力保护好长寿生态资源长寿生态资源是菁盛乡实施脱贫致富的两大筹码,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要保护好,实施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要全乡弘扬孝道,对9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定期身体检查,建立百岁老人档案。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会有明显的区域特色,才会有良好的产出功能和开发的潜力,因此长寿生态产品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必须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可持续发展型的转变。菁盛乡自然环境十分脆弱,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对项目的选址、用水用电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要在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把自然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而产生的自然更新能力做为生产力的有价要素加以保护、培育和利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换增值。

第5篇:生态资源范文

[关键词] 生态旅游;现状;原则;开发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3-0091-03

[作者简介] 唐 莉,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湖南 永州 425200)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生产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弛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论证,方能投产。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和保护生态旅游资源三大类。(如表1)

三、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母庸置疑,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2194个(列为国家级的243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26个。各类森林公园1900多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627处。这些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一些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人们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近10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格控制的,其中美国、日本是明令禁止的。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米,公路只修到2000多米,游人再多,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

3.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只有按照旅游经济活动的规律进行,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为此,生态旅游的开发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1.永续利用原则。“永续利用”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种使人类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但顾及到当代人的经济需要,而且还顾及到不对后代人进一步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策略。尽管它不意味着为后代和将来提供一切,造就一切,但它却通过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2.保护性开发原则。针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言,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应体现的总的原则是: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开发才能得到收益;开发取得收益,反过来可促进保护工作。但是,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矛盾,保护对开发拥有绝对否决权。

3.特色性原则。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程度,即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4.协调性原则。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与整个生态区的环境相协调,既有利于突出各旅游资源的特色,又可以构成集聚旅游资源的整体美,使游客观后感到舒适、自然。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也追求效益最大化,但这个效益不仅是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必须高度地协调统一。而当三者出现矛盾时,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于一切为指导原则,即经济效益必须从属于上述两种效益。

五、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措施

生态旅游资源要开发、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游客太多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其主要开发措施如下:

1.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森林公园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既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她以神奇的地貌和优美的环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园的风姿,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1900多处,年吸引游客达2亿多人次。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资源得以正确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

2.统一规化、有序开发。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广大土地上进行。在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另外,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3.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止狩猎和毁坏林木等。

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在开发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保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生态环境质量会严重下降,使生态旅游无法开展,而且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大植树、种花、种草力度,尽快提高森林和绿地的覆盖率,力争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编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规划。应对应有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建立从可行性论证――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无规划的开发。应建立各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各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

3.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生态旅游会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是弊大还是利大,这并不取决于是否开发旅游,而是取决于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制。因此开发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并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杜绝一切破坏环境资源的现象。

4.突出生态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我们应多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地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一是要突出特色,二是丰富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此建立新型的生态旅游市场体系,推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5.提高参与性,改变单一的观光结构。在21世纪中,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产品风靡世界的最直接原因。在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时,仅仅关注如何将生态资源利用于旅游事业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在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新型观光结构,延长其逗留时间。

6.完善逗留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都是不可忽视的开发内容。必须创造出可供游客逗留的环境,这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全方位地开发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开发。

7.加强生态旅游研究和人才的培养。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程道品,阳柏苏.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评价[J].怀化学院学报,2004,23(2).

[2]吴章文,孟明浩.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探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1).

[3]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3).

第6篇:生态资源范文

一、人力资源生态概述

(一)人力资源生态的定义

生态是生物学词汇,主要是指生物栖息的地方和种群与环境的关系等,具体是指有机体与其环境逐渐的相互关系。人力资源生态是指人力资源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管理环境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多种内涵,具体而言,人力资源生态知识影响人力资源行为的各种因素,包括人力资源社会生态、人力资源文化生态、人力资源供求生态、组织内部生态。

(二)人力资源生态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生态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社会生态、人力资源文化生态、人力资源供求生态、组织内部生态,是影响人力资源的主要因素,主要内容为:(1)人力资源社会生态,主要是指影响人力资源的各种生态因素,包括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与社会劳工政策,福利保障制度与劳工政策是社会对人进行保障的制度与方式,包括养老保险、下岗保险、职业保险等内容,劳工政策是指根据法律界定,对劳工的招工、解雇、工作时间、最低工资等进行规定,保障劳动者的根本权益;(2)人力资源文化生态,主要是指影响人力资源的人的道德观、价值观、思想和行为的因素,包括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在职业生活中,人力资源的文化生态表现为员工的自我发展价值观、员工的职业道德;(3)人力资源供求生态,反映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系,人力资源供求生态决定了人力资源的价格、人力资源可流动程度以及人力资源投资方式等内容;(4)组织内部生态,主要是指影响人力资源行为的各种因素,包括组织的性质、组织文化、福利、发展前景等内容,对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具有影响。

二、人力资源投资与投资风险概述

(一)人力资源投资

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包括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个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源投资是指用于提升组织人力资源质量和生产能力所进行的投资,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投资包括招聘的投资、定位的投资、使用的投资、培训的投资、挽留的投资,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提升人力资源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在人力资源的研究中,需要明确投资主体和资产载体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投资主要是组织通过各种方式为职工提供投资,从而使员工的能力得到提升,因为职工投资难以量化,因此对投资的产出与收益无法进行定量计算。

(二)人力资源投资风险

人力投资风险是在人力投资活动中产生的风险,包括招聘风险、培训风险、定位风险、使用风险、离职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在人力资源的投资过程中,因为投资风险容易使投资结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主要表现在培训的效果不理想、员工离职、员工的培训应用率不足等问题,导致投资收益不足。为了确保人力资源投资成果,需要对人力资源风险进行认识,分析投资风险差生的原因。

三、人力资源生态角度规避人力资源投资风险

人力投资风险是由多种因素产生的,为了确保人力资源投资管理,需要完善人力资源生态,从制度、文化等多方面完善人力资源的控制管理,降低人力资源风险。

(一)组织制度系统的保障

人力资源资源投资,需要从以下方面完善组织建设,为完善人力资源投资生态体系提供组织支持,从人力资源生态体系来说,完善企业的组织建设能够降低人为风险,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组织制度的建设包括:(1)投资对象的选择,投资对象的选择是控制投资风险的源头,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源投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对象,为了确保人力资源投资,留住投资人员,需要根据员工的职位以及个人的学识等确定人力资源投资对象,从源头上规避对策,确保人力资源的管理;(2)投资内容的选择,人力资源的投资内容包括通用技术的投资和专用技术的投资,不同的投资内容的投资风险不同,为了降低投资风险,需要加强职工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对组织的未来发展战略进行投资,提升投资内容的控制管理,明确不同内容的比例,确保投资的重要性与急需性,从而产生最大的收益;(3)合同制约,合同界定了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惩罚权等内容,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需要加强合同管理,加强投资过程中可能的风险以及投资的收益管理,满足双方的利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为了满足人力资源投资管理,需要通过员工契约、培训契约等方面的契约,满足职工的期望,严格员工的行为,对于破坏合同的行为进行惩罚;(4)过程控制,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以及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主要包括投资对象的选择、投资内容的选择;过程控制主要是在投资过程中,对其中的风险进行是被与控制,加强各个环节的监控管理,进行跟踪控制,及时调节,规避风险;事后控制主要是对人力资源投资进行评价,分析其中的剩下因素,为提升人力资源绩效创造条件。

(二)激励系统的保障

激励是人力资源控制的重要内容,构建完成的激励体制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员工的能动性。组织设计的激励制度应该按照以下的原则进行设计:(1)正确认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作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是员工激励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激励的有效性,需要注重两方面激励的平衡,针对员工的需求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2)应用资产产权的激励,采用人力资产产权进行激励,能够让职工产生公平感,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透明性,激励制度要开放透明,对每个职工公平使用,确保激励机制的公平合理,确保激励水平。

(三)人力资源文化的建设

人力资源文化是人力资源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投资中,以知识和人才的发展理念构建人力资源文化,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人力资源文化建设:(1)确立经营知识和人才的发展理念,为了提升人力资源投资管理,尊重经营知识和人才的发展理念能够为生态的完善提供依据,为员工的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2)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的创建,以员工的能力为基础,创建员工竞争的企业环境,为了实现企业的组织目的、组织目标,根据组织的价值协同性培养员工的主动性,能够提升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规避员工的离职风险,协助知识型员工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为知识性员工提供施展个人才华的平台,同时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与鼓励,创造积极的竞争氛围,从而提升员工获取新知识的意愿;(3)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管理模式是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的重要保障,现代企业生存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传统的以权力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企业的需求,因此需要以服务为核心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以知识性员工的培养作为人力资源投资的目标之一,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力。

(四)感情系统的建设

员工是人力资源生态的主要组成部分,感情是影响员工选择的重要因素,为了规避人力资源投资风险,需要采用感情的方式,使员工对组织产生认同感,形成核心的组织文化,从而完善人力资源生态体系。加强职工的感情投资,完善组织与成员之间的感情,使员工与组织形成一条感情纽带,加强成员之间的感情建设,从而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性,降低投资风险。

第7篇:生态资源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 自然资源; 利用

建筑的生态化就是要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技术,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人、环境与自然形成一个良性的城市生态系统,以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和积极作用,从而为人们创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在建筑的生态设计中,有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可以减少能耗,还能提高建筑的舒适度。

1、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是取之不绝,用之不尽的自然资源。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太阳能被越来越多的利用到建筑设计中。有效的利用太阳能,在实际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同时考虑阳光的遮挡和采集。通过建筑物朝向、方向的不知,建筑物的内形外貌和结构设计及建筑材料的选择,有效的采集、储存、分配太阳能。(2)可通过向阳面大面积透明环境,同时配置蓄热体使室内温度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在一定范围内。(3)在向阳面设置采用蓄热材料制成的墙体。(4)在向阳面设置阳光室,由透明玻璃围护,即吸热又蓄热,形成室内外过渡空间。(5)屋顶及向阳外立面设置为居住提供热能的太阳能集热器。(6)使用进深小的居住平面设计,增加自然通风和日光照明的效果。(7)尽可能把居家活动较多的空间安排在向阳一侧。

2、风能的利用

利用自然通风既能节约成本又能节省能源,还可以减少建筑对电扇等机械通风设备和空调的需要,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自然通风还能利用空气对流和循环,使房间温度均匀,散热换气。所以,必须在建筑的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创造利于热压、风压通风的条件,尽可能避免阻隘通风的障隘因素,甚至可以通过导流板引导自然通风;此外,周围建筑形式、密度等环境条件对建筑护结构的风压分布产生影响。

夏季可以用通风散热的构造特点构筑通风层,避免建筑内墙面、内顶面被太阳光直接照射,还可以利用风压使建筑内空间的气体不断流动,将热空气带走,帮助室内散热;在冬季,则关闭通风孔,利用空气间层作保温层,减少室内外温度的传递。

3、水资源的利用

建筑生态设计中水资源的利用非常必要。生态建筑设计要求注重雨水的收集与利用。一是作为中水使用。适度净化收集的雨水,不仅可以用于园林绿化灌溉,还可以用于清洗和卫生间清洁用水;尤其是面积较大的植被屋顶,不仅收集雨水,还能通过种植层进行初步过滤净化,附加设施可进一步净化水质。二是可以通过雨水冷却建筑围护结构。夏季干燥高温的环境下,可以通过收集雨水,降低建筑周围空间的温度。因此,在建筑设计时,考虑水体设置,既可以收集雨水,又可以利用水中植物在水底处理净化雨水后汇入地下水系统,还可以提高环境生物的多样性。三是室外铺地。小区室外铺地,要多以绿化草坪为主,道路停车场也尽可能采用渗透性材料铺设。步行道、人行道应使用透水性地砖,砖与砖之间必须用透水性材料填充;停车场宜用孔型混凝土砖铺设,砖孔要用腐殖质拌土;广场要选用实心砖,砖与砖之间的缝隙要用混凝土填充;住宅区内的主要道路要在砂石路基上铺设可渗水性沥青。当雨水多时可将积水渗入地下水系统,减少水质污染和水资源流失。

4、绿化植物的利用

从建筑设计的发展来看,建筑与绿化植物相结合是发展的趋势。绿化植物是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设计初期就应该纳入系统的整体考虑。绿化植物的利用包括两方面,一是环境绿化,二是绿化入户。

首先我们谈谈环境绿化。环境绿化可以美化空间,为人们创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从生态的角度考虑,环境绿化可以调控气候环境,区域通风,更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近距离接触,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在环境绿化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在建筑布局合理的前提下,结合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使居住环境的公、私、动、静分区,用绿色植物、植被来营造宜人的气氛,从而产生视觉和感觉上多层次和空间上的丰富性。(2)合理进行植物配置。不同的植物搭配会营造出不同效果的景观。进行植物配置时,一方面,针对建筑的光照、风向、土壤等情况,考虑不同植物品种在居住小区种植的生态合理性,注意喜光植物与耐荫植物,深根性品种与浅根性品种等不同类型的植物的合理搭配。另一方面,小区是居民休息、沟通、交流的场所,特别是小孩和老人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绿化植物配置除了满足植物生态性,还应“以人为本”,以安全为前提,切忌将有毒、有刺、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运用到居住区绿化中,以免造成伤害事故,做到实用性和景观效果和谐共存,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

绿化入户包括阳台、门厅、屋顶、露台、入户花园。比如阳台、露台可以利用各种植物材料,包括攀缘植物,把阳台装饰起来。在绿化美化建筑物的同时,美化城市。阳台绿化是建筑和街景绿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居住空间的扩大部分。既有绿化建筑,美化城市的效果,又有居住者的个体爱好,还有阳台结构特点。要根据建筑墙面和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原则来布置阳台。除攀缘植物外,可选择居住者爱好的各种花木。

立体绿化必须遮阳设计和保温节能相结合。注重将建筑物的绿化与环境景观、植被相结合,在水平、垂直两个维度上造成季节性阴影变化,对建筑遮阳,向阳面种植落叶阔叶乔木,夏季遮阳,冬季落叶后也不会影响对阳光的采集;东西立面设置遮阳板的同时,种植爬藤类植物,比如地锦、凌霄、爬墙虎绿萝、常春藤等,通过墙壁覆盖直立的植物屏障,可以使墙壁的能量效率显著提高,从而防止夏季日晒问题;屋顶的植被可以改善房屋的室内物理功能。室外硬质铺地表面吸收并蓄积太阳能热量,会形成明显的热能聚集,使建筑周围温度升高,而绿化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带走部分热量,从而产生制冷效应。

5、结束语

总之,现代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宜居化和生态化,生态建筑一方面能够满足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还能减少城市污染,在尊重城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工作者应以生态的视角协助城市发展路径的规划,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邓兰英.谈谈城市建筑设计如何体现生态理念[J].江西建材.2014(01)

第8篇:生态资源范文

摘要:生态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新生力量,打开了我国旅游业的新局面,带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人口大国,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分布范围广这些都为我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优越的自然条件。本文主要从生态旅游资源的含义和基本内涵出发,介绍了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别划分,同时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必须遵循一些原则和注意一些问题,从而实现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划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

一、简单了解生态旅游资源的含义及基本内涵

对于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不仅可以提高生态旅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有利于各地区根据自身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也是保证生态旅游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理论知识方面远远落后于具体实践,因此,创立一个科学的、简单明了的生态旅游资源概念非常重要,它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和有效利用产生直接的影响。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依靠自身的生态美吸引游客前来进行观光和欣赏,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被旅游业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区。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第一,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是主体,生态旅游资源是客体,它是旅游者实现生态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是生态旅游者实践活动的直接对象。第二,从狭义角度上看,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生态区,包括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区域和荒漠、沙地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从广义的角度上看,生态旅游资源还包括一些相关的人文旅游资源。比如在我国的云南地区,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不仅具有少数民族特色,还能塑造吸引游客的具有生态旅游气氛的人文旅游资源,从而增强旅游景区自身的吸引力。第三,生态旅游资源只有被生态旅游业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第四,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生态美的特性,这种美主要体现在生命与环境之间共存和相互支持上,从而吸引游客。第五,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前提是保护生态环境。

二、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别划分

生态旅游资源根据其划分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根据范畴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从成因方面可以分为原生和次生;从开发状态来看,可以分为已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待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潜在的生态旅游资源。本文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主要是从有利于生态旅游资源自身的综合评价、利用和开发的角度出发,以景观生态分类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在分类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按级别分类。初始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划分标准包括两个方面:地形地貌及其界线和地表覆盖情况。地形地貌是形成生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基础性元素,也是划分不同个体的主要标准。地表覆盖情况包括地表植被和土地利用等,对于景观生态系统的内在整体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按本质属性分类。各类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成因和本质属性不同,按照这一原则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陆地生态景观和水域生态景观两个方面。

第三,按照综合性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类别划分。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认真分析和调查,发现在不同的生态景观系别下的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构成部门是不同的斑块、廊道和基质。在影响生态旅游资源的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最主要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这个作为划分陆地生态旅游资源和水域生态资源景观系的重要依据。

第四,根据旅游开发和建设的需要进行划分。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是按照具体的旅游实践活动出发,根据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进行辩证的区分不同类别的旅游资源。

三、我国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众所周知,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经济项目,在旅游经济的发展规律的指导下,才能获取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如果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就是对旅游资源和自然坏境的不断破坏,可能会对旅游经济和社会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只有实现生态旅游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生态旅游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才能实现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长久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经济的需要,还能保证为后代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当代人用最少的生态资源换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并能持久为子孙后代所利用。

第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是保护。保护旅游资源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对于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在保护自然生态的环境下进行,并使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生态旅游资源必须具有特色性。特色性是生态旅游资源必须具备的特点,也是吸引旅游者的地方所在。特色性是指不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点,也是竞争力和吸引力强弱的重要表现形式。

第四,坚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协调性。这种协调性不仅有利于突出旅游资源的优越性,还能让游客感受到旅游资源的整体美。

第五,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生态旅游的合理开发利用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这里的效益是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结合体。

四、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整体上取得了很大进步,可是在具体的开发利用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注重改善生态环境。我国有部分地区比较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但是环境保护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大工程。如果生态环境被破坏,可能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对于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当今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编制科学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计划。通过对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开发方案,从而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三,不断完善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管理。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会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直接取决于在开发管理中是否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而法制的健全程度决定了旅游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因此,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加强生态旅游资源管理的重要保证。

总而言之,我国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者单位:厦门市鼓浪屿游览区管理处)

参考文献:

[1]黄震方;海滨生态旅游地的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吴楚材;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J];社会科学家;2000年04期

第9篇:生态资源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政府行为;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吴昊,吉首大学旅游学院张家界校区教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职研究生,湖南张家界427000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1-0033-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旅游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意识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与新的旅游发展形式逐渐兴起。但是,在政府主导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行为失当,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发展的问题。因此,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政府的“失当”行为,选择“适当”的政府行为,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优结合。

一、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政府行为的关系

1.生态旅游的含义

尽管生态旅游作为全球化旅游理念的提出已经20余年,但是关于生态旅游的含义仍然众说纷纭。自从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首次提出生态旅游概念以来,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各国的实践和普及,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IES)、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世界上很多组织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综观各种关于生态旅游的含义和理解,可以概括出生态旅游的基本含义:(1)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理念。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生态旅游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经济发展功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使当地居民收益。(2)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产品。从旅游开发角度而言,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要将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对子孙后代负责。(3)生态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方式或行为方式。从旅游者角度而言,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应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价值取向,以生态学原则指导自身行为,尽量减少自身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不良影响。

2.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政府行为的关系

我国旅游产业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求政府让位于市场,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配置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市场机制在产业发展初期尚难以带动产业迅速形成规模经济,市场体制无法自发地生长,必须要有政府的干预。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所依赖的基础条件、配套设施、综合环境等还不够牢固,市场机制、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目前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不能缺位。它需要政府投资,发展基础设施;需要政府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需要政府组织大型旅游活动宣传,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等等。但是政府不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市场的“替代者”,不能忽视市场的作用和市场机制的运用,政府主导生态旅游开发只是市场的规范者、服务者和保护者,在旅游产业起步中只是扮演市场制度的导入者和市场体系的完善者的角色。

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失当行为分析

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政府的失当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规划定位失当,着重生态旅游资源一般性开发,注重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缺乏资源环境深度保护,破坏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由于生态旅游的兴起,各地政府官员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怦然心动,各地相续兴起了生态旅游热。如我国西部10省市有8个在“十五”规划中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建设,其余省区也分别将旅游业定位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和优势产业或者中远期的支柱产业。在此情况下,政府在生态旅游资源具体规划上往往不顾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生态旅游经济功能特点,盲目对自然资源作一般性的开发,缺乏资源环境的深度保护。这种错误的定位和规划必将引起生态旅游经济的非正常发展,最终导致景区重复建设,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资源退化。如四川九寨沟、湖南张家界经营性建筑无序发展和环境污染;张家界、泰山、庐山索道建设破坏山体等问题与当地政府对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定位失当有着直接的关系。

2.政府管理失当,政府替代市场,扮演企业者,多重管理,功能错位

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管理错位,忽视市场机制,多个部门争着充当企业管理者,权责不清。这样只能破坏生态环境,阻碍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政府扮演企业者,事无巨细地直接管理涉及面广、关系复杂的旅游资源开发。部分地方政府往往直接投资兴建生态旅游企业,政府直接参与经营和利润分配,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与保护,无法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第二,政府多重管理,职责不清,权责不明,功能混乱。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林业部的森林公园、建设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部的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旅游局的4A级景点。致使其受到林业部门、建设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旅游部门等多个行政部门的多重管理。而且各级政府各主管部门的政策衔接性差,政策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

3.政府监控失当,监控不力,甚至于放任自流,致使部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盲目无序,扭曲变相

政府作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主导者,在科学制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政策,引导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同时,更要搞好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监控,使其健康有序发展,达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预期目的。但是,在我国生态旅游开发的现实中,存在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变相开发等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有关调查显示,国内有22%的自然保护区环境因开展生态旅游而受到破坏;11%的生态旅游资源出现退化;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第二,唯利是图,变相开发。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获得所需土地的价格都很低,一些旅游企业在以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名义拿到廉价生态资源后,却开发成一般性的旅游项目,甚至于搞黄、赌、毒等非法项目,立项和实际实施发生了偏离。

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影响政府行为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而言,我国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多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对这些不发达地区来说,发展旅游业的目的是为了使当地尽快

地脱贫致富,在较短时间内把经济搞上去,这就造成政府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行政行为的短期化。即为了当前的经济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从而导致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盲目性、破坏性开发,忽略对其长远保护。

2.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依然滞后,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不同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致使生态旅游盲目无序发展。如张家界景区、庐山景区等分别由景区管理局(处)等6个部门管理,各部门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往往作出有利于本部门的行政行为,牵制相关部门的行政行为。而我国绝大部分景区管理局既承担景区资源保护功能,又承担旅游开发功能,很难保证其行政行为的公正性。

3.政府官员的企业家能力

地方政府在旅游开发中的决策与政府官员的企业家能力直接相关。官员的企业家能力影响着政府行为,由于对生态旅游有较深的认识,在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上具有前瞻性,能形成旅游开发的先发优势,并建立起创新机制,使地方和生态环境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具备长远的眼光,就会对当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使之可持续发展。而如果政府官员不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就可能产生种种不当行为。如掠夺性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或不顾本地区的特色,只是一味模仿其他地区进行开发等。

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适当”行为选择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政府行为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刻影响。因此,政府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分析其行为的“失当”性和“适当”性,进行行为的取舍,调整和改进政府“失当”行为,使之转变为“适当”行为。

1.转变政府职能,搞好宏观调控

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必须转变职能,以宏观调控者身份规范市场,运用各种手段搞好宏观调控,制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金融和税收政策;制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则,做好地方生态旅游发展整体规划;等等。尽快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完善监管法规与政策,使各部门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政府要定位好自己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和功能

政府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要起主导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规划、政策以及监控方面。一要科学规划。规划要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承载力基础上,要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同时规划引导市场,给市场机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市场主体在竞争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要公开信息。政府利用信息引导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非常重要,因为投资者的眼界是有限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政府应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基本的信息如项目规划、承包年限等公开,让投资者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决策。三要加强管理。政府务必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监督,防止开发商变相开发,或者掠夺性开发,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3.政府要大力推行听证制度

大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同时其投资额大,往往占用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其道路、公园等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如果设置不当,将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无序竞争等后果。所以,政府应该推行听证制度,规范生态旅游资源项目开发,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一方面要重视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参与,为当地居民提供商业和就业机会,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政府自身在加强生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将部分旅游收益用于当地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事业中,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取得生态旅游的生态效益。

4.政府要引导微观决策主体进行理性开发

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要利用宏观调控手段,诸如立项审批手续和程序、信息的等,引导开发商理性投资。所谓理性投资,就是投资一定要建立在对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地理位置选择、客源市场分析、同类项目优势比较等正确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对于有的生态旅游资源来说,高的消费群和消费层次是其开发的首要前提,开发商在开发之前要充分调查和估计社会购买力和市场容量。作为辐射性很强的大规模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必须有大量的外来消费人群,本地消费水平也要达到相应的水平,才能开设,否则无以支撑该生态旅游项目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政府在生态旅游立项审批时,必须考虑区域的消费力和客源市场容量。

[参考文献]

[1] Ebaal]os―Lascurain,H・Tourism.Ecotourism and Pro-tected Areas[A].Inkusler JA,ed.Ecotourism and Re・source Corservstion[C].Ecotourismand Resouice Conser-vation Project,1991.

[2]钭晓东,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之一[J]生态环境与保护,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