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扶贫交流材料范文

产业扶贫交流材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扶贫交流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业扶贫交流材料

第1篇:产业扶贫交流材料范文

工作队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关政策及精神,严格按照省州县乡各级政府对扶贫工作的要求,积极工作,主动作为,较好地开展扶贫工作。现将这一年来来的主要开展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1、积极入户走访。

积极主动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和贫困户实际困难,并详细了解各贫困户家庭情况,完善制定一户一策,宣传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

2、推动扶贫到户项目落地实施。

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拆旧建新、院落硬化、围墙建设、改圈改厕、大门改建等项目实施;落实牛羊养殖等产业扶贫项目补贴政策;积极宣传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政策,推进贫困户全员参保。

3、收集完善整理各类资料。

积极完善整理脱贫攻坚各类相关材料,包括所帮扶所有贫困户的户级资料、驻村工作队资料以及相关村级资料。按照对每个贫困户的户级资料32项要求、驻村工作队7大类35项要求、村级13大类要求,逐项运转填写相关表册并搜集印证资料。

4、采取“过筛子”的方式逐社逐户做好“3+1+1”冲刺

清零工作,迎接脱贫攻坚各级验收。

紧紧围绕今年整县脱贫目标,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带领帮扶工作队在户籍、安全饮水、教育、基本医疗保障、安全住房、政策落实、户级资料、村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逐社逐户做好“3+1+1”冲刺清零工作。于10月中旬顺利通过州、县、乡各级整村脱贫验收。

5、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认真组织党员按标准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规范组织生活,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参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6、组织帮扶责任人入户走访。

帮扶责任人详细了解所帮扶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并了解当前存在的困难,及时有针对性地制定一户一策,多次入户开展帮扶工作,平时通过电话联系,增进感情,并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

7、帮办实事

投资约6万元为村三个村安装12智能太阳能路灯;联系了社会爱心人士为小学捐赠了118套棉衣、学习用品,价值约3万元;为了增强山区孩子身体素质,从帮扶单位争取了100个篮球和150个足球,价值1.5万元。

二、2021年帮扶计划

结合2021年帮扶工作实际和帮扶村的村情实际,2021年帮扶计划如下:

1.结合村的产业发展情况,争取在产业扶贫上结合各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按照“农户+合作社+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动“三变改革”,推动村的合作社建设,把蜜蜂养殖和牛羊养殖的各类贫困户组织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争取注册商标,进行品牌化宣传。

2.发挥我单位技术优势,协调技术中心,利用各种资源,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农民增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第2篇:产业扶贫交流材料范文

驻村扶贫送温暖

2014年6月,为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和辽宁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联合下发的《关于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的实施意见》,省林业厅先后4次派人深入到所包村――彰武县大冷镇大冷村进行踩点,党组先后召开3次会议研究选派方案,发动党员干部踊跃报名。经过层层选拔、认真筛选,组成了由吴永君任队长的3人驻村工作队。在驻村工作队派驻动员大会上,省林业厅党组要求驻村工作队要紧紧依靠县、镇两级党委、政府,深入调研,积极主动,以主人翁的姿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把扶贫工作与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扶持林业种苗产业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制定和落实好各项帮扶措施,争取用3年时间,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让此次扶贫工作成为“造血式扶贫”,不脱贫就不脱钩。工作队3名同志换下西装,穿上便服,深入到农村,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

沉下心思访民情

7月25日,工作队一行3人进驻大冷镇大冷村。工作队从做好贫困户的排查摸底入手,编制了“大冷镇大冷村扶贫对象农户登记表”和“驻大冷村工作联系卡”。每天伴着初升的旭日,工作队员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进村入户实地走访。每到一户,都对居民的致贫原因、亟待解决的问题等进行详细的登记,收集群众关心的农民增收、民生低保、社会维稳、产业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从群众关心什么、需要什么中找路子,想办法,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心连心交流。他们将联系卡发放到每一户居民手中,联系卡上面详细登记每个人的职务、电话、意见、有何需求等。晚上,工作队员对白天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类,仔细分析和研究各户致贫原因,掌握好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截至目前,工作队已完成大冷村6个居民小组、110户贫困户的走访工作,登记了每户的基本情况,发放联系卡120余份,筛选出45户生活困难的贫困户。工作队员对贫困户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归纳出大冷村居民导致贫困的原因有4类:因病致贫,当地农村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发病人口较多;陋习致贫,主要是儿女出嫁后,老人要负担债务;思想致贫,少数农户安于贫困的生活,养成了惰性;上学致贫,有个别家庭由于孩子上学,造成家庭负债累累。结合各自家庭不同的致贫原因,工作队已着手制订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

扑下身子解民忧

驻村工作队员在工作日记中这样写道:“下乡驻村的收获、感受是从文件、材料和汇报中得不到的,只有面对面才能心贴心,只有‘身入’基层、‘心入’群众,才能听到群众心声、摸到基层实情,才能制定符合民意、顺应民心、促进民生的政策措施。”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工作队从改善贫困居民的生活状况着眼,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和大冷村长远发展考虑,着手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

对于因病致贫的农户,工作队及时向厅里反映,与省内几家大医院协调,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于因学致贫的家庭,由厅领导分别与贫困家庭结成“助学对子”,进行帮扶;对于摸不着致富门路的贫困户,工作队协调专业技术团队,对他们进行栽植、种植、驾驶、月嫂等专业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工作队已筹集资金5万元,为3户房屋破损严重的贫困户维修了住房,其他帮扶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结合大冷村种植结构单一,种植一般粮食作物占全村总耕地95%以上的情况,工作队从调整种植结构着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结合林业发展需求,建设苗木生产基地。现已完成苗木、果树专业合作社的申报工作。

目前,工作队正抓紧编制一年工作计划和三年发展规划。一年工作计划将以“庭院模式”为主,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的空闲地,计划发展苗木种植500亩至2000亩。三年发展规划将紧紧围绕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着重发展滴灌节水工程,规划发展5800亩;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解决400户居民出行难问题;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第3篇:产业扶贫交流材料范文

1、到2020年,在5个贫困县支持建设6个农技协联合会(联合体)和60个以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实现农技协组织和服务在贫困县全覆盖。支持每个贫困县建立1个农技专家服务站;支持有产业发展基础、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的的乡镇建立1个乡镇农技协联合会(联合体);培育1个乡镇特色产业;支持适合发展“一村一品”的贫困村建设1个农技协;培育1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1个特色品牌。(牵头单位 :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潜山县科协、岳西县科协、太湖县科协、宿松县科协、望江县科协(以下简称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级学会、市科协学会部)

2、组织1000名以上来自各级学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技专家参与脱贫攻坚,实现科技服务在建档立卡贫困村(以下简称贫困村)全覆盖。支持有产业发展基础的贫困乡镇建立各级学会,特别是农科、医科和工科学会对接乡镇产业发展科技信息与人才帮扶机制。(牵头单位:市科协学会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级学会、市科协科普部)

3、支持每个贫困县配备1辆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巡展2次;至少建设1所农村中学科技馆(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

4、贫困家庭的青少年接受科技教育,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明显提升。(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科教站、市科技馆)

5、为每个贫困县制定科技脱贫攻坚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咨询。(牵头单位:市科协学会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级学会)

6、支持适合发展“一村一品”的贫困村建设1个科普中国乡村e站。(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

7、通过整合扶贫、农委和科技等部门培训资源,开展专业技能等方面知识和培训,通过培训使每个有劳动生产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掌握1-2项脱贫致富的实用技术和技能,至少能够参与1项农业增收项目,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牵头部门: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科协学会部、市级学会)

8、动员市内5个非国家级贫困县(区)与与5个贫困县之间结对帮扶,积极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帮扶工作。贫困县要组织做好本地科技专家和龙头企业,与有产业发展需求和意愿的合作组织开展交流合作,与本地资源、区位、劳动力、产业基础等有机结合,聚焦技术输出、人才支援、产业(项目)合作等领域,实现“订单式”和“量身定做式”帮扶与协作。(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10个县(市)区科协——桐城市帮扶潜山县、怀宁县帮扶岳西县、迎江区帮扶宿松县、大观区帮扶太湖县、宜秀区帮扶望江县)

二、重点任务

(一)服务科学决策,促进特色产业发展

9、发挥科技专家优势,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和《安徽省脱贫攻坚期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等文件要求,启动市县两级科技专家人才库,动员和组织本地科技专家和产业能人,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扶贫行动。(牵头单位市科协学会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科协办公室、市级学会)

(二)推广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提升科技帮扶含量

10、结合贫困地区的发展基础,以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为抓手,市县两级科协及所属学会联动,开展科技培训、技术帮扶等活动,大力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推广多功能大循环农业等涉农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帮助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牵头单位:市科协学会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市级学会)

11、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积极组织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推广组织、本地能人等基层组织和人才参与脱贫攻坚,分赴扶贫任务较重的镇村和产业发展培训需求的地区开展技术培训。(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

(三)培养乡土人才,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12、建立各级学会,特别是农科、医科和工科学会对接乡镇产业发展科技信息与人才帮扶机制。组织动员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调研技术需求,在充分尊重贫困村、贫困户意愿下,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指导、网络信息平台远程指导等方式,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牵头单位:市科协学会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级学会)

13、大力培养懂技术、善经营、能带动的科普带头人、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乡土技术人才和技术骨干。(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

(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完善农技服务体系

14、组织实施市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指标优先向贫困县倾斜。培育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和促进贫困户发展生产,就地就近建立农产品网上销售、流通追溯和运输配送体系,帮助对接连锁超市,支持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发挥网络、微信等新兴媒介优势,开展网络实时问答、培训交流;支持有实力的农技协等各类科技组织,牵头同步开展“银行+协会”银会合作与“协会+贫困户”龙头带动发展模式,以协会为桥梁,有效搭建金融保险服务平台、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贫困户发展资金压力,同时通过引领带动,为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等方面服务保障,切实降低贫困户发展风险,实现政府、银行、协会、贫困户四方共赢局面。(牵头部门: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科协办公室)

(五)完善科普设施建设,提升科普能力

15、进一步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在贫困地区大力推动县、乡、村科普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建设。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等项目指标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深入推进贫困县“社区科普大学”平台建设,加大对贫困村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的支持力度。发挥已有的科普服务站、校园科技活动中心、科普示范基地、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等作用,大力推动科普中国校园e站、乡村e站和社区e站,用信息化手段武装基层科普基础设施。每个贫困县每年建设2个以上科普e站,支持适合发展“一村一品”的贫困村建设校园和乡村e站。(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科协办公室)

(六)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提升贫困地区公民科学素质

16、深入开展科技周、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针对贫困地区公众需要开展“点餐式”科普活动。积极将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省科协“科普安徽”的科普信息资源免费提供给贫困地区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支持各级科协联合当地媒体面向贫困地区开办科普栏目。组织开展科普中国V视快递、科普文化进万家等活动。(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科协学会部、办公室)

17、引导组织各级学会深入贫困县针对因灾因病致贫返贫、贫困代际传递等问题,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卫生与健康和青少年科技教育等科普工作。(牵头单位:市科协学会部;实施单位:市级学会)

18、大力培养贫困地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引导青少年参加各类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大力开展经常性科普文化活动,针对贫困家庭青少年开展一定规模的各类科技活动,坚决破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消极影响,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贫困县每年活动组织不少于1次,不断提升贫困家庭青少年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科技馆)

(七)积极争取落实省级以上科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项目工作

19、指导各级学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推广组织、农技专家服务站等科技组织和科技专家协助贫困县提出扶贫需求项目,在向省级以上对口部门推荐需求项目入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争取精准扶贫科技服务项目支持;鼓励本土科技组织和科技专家积极竞标中科协及其他组织的精准扶贫科技服务需求项目。(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县(市)区科协;配合单位:市科协学会部)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营造氛围。

20、各级科协要主动联系农业和扶贫部门,积极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当地的主要媒体广泛宣传,动员各级科技组织和专家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为实施“助力扶贫工程”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贫困县科协要按照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牵头单位:市科协办公室;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

(二)签订协议,汇总备案。

21、县、县两级科协及其相关部门要帮助中标中科协及其他组织的精准扶贫科技服务需求项目的科技组织和专家与项目需求单位对接,提供对接信息资源,签订项目协议。积极组织有条件的科技组织和专家与贫困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签订帮扶协议书,要明确帮扶的时间、目标、任务、机制等内容;对参与的科技专家要列入名册,并报上一级科协备案,实行项目化跟踪管理。帮扶协议书由市科协汇总后,报省科协。(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科协学会部,市级学会)

(三)实施帮扶,服务到位。

22、结对双方要认真履行帮扶协议的相关内容,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贫困县科协要加强对科技扶贫的组织协调,为结对帮扶工作顺利实施提供服务。(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级学会)

(四)监督指导,评估考核。

23、贫困县科协要对申报备案的结对帮扶协议负责监督指导、跟踪服务和评估考核。结对帮扶实施情况要开展评估验收,建立分级考核评价机制,细化考核指标,强化责任担当。根据年度结对帮扶的评估考核情况,择优逐级报送市科协。(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级学会)

(五)组织申报,逐级公示。

24、市科协按照省科协下达的推荐指标,组织专家评审遴选,推荐对象名单公示不少于7天后报送省科协。凡在开展科技助力扶贫工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并已入库备案管理的各级学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推广站、农技专家服务站等科技组织和科技专家均可参加推荐。(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配合单位:市级学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25、市以及贫困县科协、农业和扶贫部门联合成立本级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本级科协,负责本地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的组织实施、评估考核,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扶贫总体部署开展工作。(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

(二)明确工作职责。

26、贫困县科协牵头组织“助力扶贫工程”的具体实施,指导督促对口帮扶协议,为帮扶协议顺利实施提供服务;会同农业部门组织指导农技推广站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统筹协调农业部门现有的专家资源参与脱贫攻坚;对接县扶贫办及时掌握了解工程实施范畴、建档立卡贫困村户等基础数据,配合开展科技扶贫实施成效的考核评估验收。(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贫困县科协)

(三)加大投入支持力度。

27、市科协将统筹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创新助力工程等省级以上项目指标,加大对5个贫困县的倾斜力度;对于市级项目,要加大向贫困地区(含省级扶贫开发县(市、区))支持力度。(牵头单位:市科协科普部;实施单位:市科协学会部、市科协办公室、市科技馆、市科教站)

28、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确保“助力扶贫工程”顺利实施。(实施单位:各级科协)

(四)严格考核监督。

29、认真贯彻执行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领导小组的规定要求,贫困县开展“助力扶贫工程”的实施成效,将作为下一年度市科协向省科协推荐相关指标的重要依据。严肃纪律,严格审核,对虚构事迹材料、违反评审规定等行为,一经发现,撤销评选资格,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牵头实施单位:市科协科普部;配合单位:贫困县科协)

第4篇:产业扶贫交流材料范文

开了春的土地躁动不安。冬眠后的田间潮湿而又疏松,滋滋地萌动着生命破茧的渴望。春天就是一锄头下去就翻开一片生机的季节。花园村民组的贫困户王顺庭在2020年的春节刚过即打起背包出门了。

王顺庭所在的村叫马林村。2017年,我以第七批扶贫工作队副队长的身份到马林村开展驻村扶贫。到村的第二天就与同事们开始了遍访工作。全村149户贫困户多是病残不令我意外,但不一样的村情却让我震惊:全村丘岗环抱,商贸业却归零,群众买一袋洗衣粉是在最近5公里开外的小集市;又因守在全县农业灌溉入水口,一年一季水稻,谈发展似乎离他们很遥远。马林村评上贫困村“实至名归”!

怒其不争,必在触其自醒!脱贫攻坚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和工作队的同志们制定了“两条腿跑路”的工作构想:一条腿跑农户,打破固步自封的思想;一条腿跑政府,营造发展生机。

“跑农户”实是跑思想!跑赢不易!不跑赢派我何宜!头个月尽然跑烂了一双崭新的皮鞋,半年后家家贫困户跑去了七八趟,也穿帮了3双鞋。脱贫“十大工程”字斟句酌地讲解,常常梦魇愤起!

为加快政策到户,教育扶贫我是上联教育局下牵镇中心校,对标孩子一个不放过;健康脱贫我直邀县医保中心到村开展辅导讲解,直面贫困户答疑,镇医院相关人员和村医参加培训;为发挥党员在实施产业、就业、金融等扶贫政策上的带头作用,又特邀县委党校讲师到村上党课。但是那令我震惊的村情下是来自政策实施于群众的“水中月”,干部思想不解决我的扶贫就无地生根。半年里我“一根筋”地工作促使村级扭转了老旧的工作定势和思维,为群众建立了政策落地的直通车。

要让贫困群众解放思想必得行动攻坚。灯笼岗组的贫困户卢世塘是爷孙俩带个傻儿媳,老卢近70岁,土地流转了,每天4趟骑电动三轮车送孙子上学,家无产业。儿子去逝,儿媳语言、智力和听力三个一级残。实为孤儿的孙子却落实不了孤儿救助,村干部们好心劝我别要强,老卢也讲“谢谢你了贾主任,办不了别办了”,这是一个无助老人曾经辛酸的过去!可没有政策兜底这爷孙们怎么脱贫?我找到县政法委,在县政法委和地方派出所多方实地取证后,老卢孙子的孤儿证在不可能中变成了真实。一个月后,老卢头一次见到自已存折上“孤儿救助900元”时,竟话不成句!从此后,老卢家室内室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人也有了精神头。

“跑思想”最终唤醒了贫困群众敢于脱去现有打造未有的勇气和自强,赢来了向前闯的精气神。全村在2017年就有100多名贫困家庭人员托亲靠友外出务工,93户贫困家庭实施了产业脱贫,水产养殖500多亩。2017年王顺庭实施的脱贫措施是:享受3kw光伏扶贫,并看管村级3处光伏电站,村另补助500元,当年纯收益3962元;小额信贷3万元,当年养殖麻黄鸡160只,享受到3000元政府奖补资金,当年纯收益8000元;11.27亩承包地流转当年收益4600元;家属参加县举办的劳动技能培训班,外出季节性采茶,当年纯收益5000元;王顺庭享受“180” 慢性病报销2861元;儿子在西皋小学读一年级,享受小学教育扶贫政策500元。2017年度王顺庭家纯收入24919元,人均收入8306元,当年脱贫。

思想通了,脱贫的点子就如大海的波涛滚涌而来势不可挡。2017年全村群众共认领了900多条扶贫措施,户均7条。2020年,群众年度认领的扶贫措施更是达到1800多条,户均增长到12条。2017年经省组织的第三方评估,全村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不足2500元已增长到5000多元,翻了2倍,79户贫困户脱贫,贫困户仅剩下2户,实现“村出列”。

“跑政府”实是争项目。回想当年咨询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时至今还忍俊不禁!2016年前这个村向县申报了2条村级道路硬化项目,但是因不知要提交道路选址线型图早被主管单位废弃,镇、村干部却告知我正在等待审批。一切从零开始!有对口项目的单位我就争取:发改委、交通局、水务局,“多点化缘、聚沙成塔”,当年投放项目资金300多万元,硬化了5条14公里的村组道路。农业用水虽然守有入水口,却是要水水不来,水来不可控,干部日夜看水放水也止不了群众间的争吵打骂。2018年我跑县农委争取农田水利项目,决意以“办大事不拘小节”的自嘲直奔农委主任而去,欲实行倒灌法跑项目,大言上游堵水下游等水的危害,感动得农委主任亲自到村实地查看,最终近千万元的“千亿斤粮食增产项目”下放到马林村,全村20来公里的农田灌溉支毛斗渠、10多口当家塘全程疏浚、整治、硬化,水利设施配套到位。2019年全村水稻是插下秧苗等收粮,亩均1400斤,乐得群众见面就是夸赞!

脱贫攻坚以来,马林村实现了村卫生室改造,广播喇叭、互联网、道路硬化、自来水、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组组有、户户到,农电整改在全镇率先完成。

2019年,全村建档的149户贫困户实现整体脱贫,人均纯收入12000元以上,马林村提前一年打赢了脱贫攻坚战!2020年的春天里,身为村民组长的王顺庭完成了本村民组脱贫群众两年巩固期的工作,回顾脱贫历程他无比自豪:党的政策好,自家脱贫了、俺村民组全脱贫了!贫困群众走上了安逸生活,王顺庭也再次规划起新的人生——出门再创业!经联系,合肥一家建筑工地聘请他担任工料点记员。

春节后,王顺庭到村打招呼,也来向朝夕相处3年的扶贫工作队告别。挥手时,看着他敦实的背影,似乎已找回到了那个精力旺盛的青年,我默默祝福他万事顺意!

扶贫扶起了群众自强的精神和干劲,村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2017年,驻村帮扶单位共同出资,我又到县开发区化缘,筹集了兴办村集体经济实体的启动资金。年年滚雪球,现今村集体办起了农家乐、宾馆、垂钩中心和综合养殖场、集体光伏电站,年度收入达21万元。

第5篇:产业扶贫交流材料范文

围绕完成2020年度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全局再动员再发动,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紧扣最新脱贫标准和程序,在对象识别、资金投入、政策落实、精准帮扶、脱贫成效等方面持续发力。

(一)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效果。

1.压实单位包村任务,强化单位包村职能。

班子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开展工作,广泛收集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制定包村工作制度、分年度实施帮扶计划。局领导班子成员与村干部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如何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探讨。干部职工继续实行脱贫户一季度一走访未脱贫户每月一走访工作机制,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及脱贫设想,就如何帮助已脱贫户发展经济,未脱贫户如何脱贫共商计策。

2.落实干部职工包保任务,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排查。

为切实解决帮扶工作单一化,要求所有结对帮扶责任人结合走访帮助贫困户做一些立竿见影的事情,建立互信互助的帮扶关系,随时掌握贫困户家庭信息变化情况,制定具体有效的帮扶措施。6月份,为全面贯彻落实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县扶贫开发小组要求,全面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用水安全突出问题大排查专项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群众们对包保工作的满意度。

3.深入推进抓党建促扶贫工作,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上半年继续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协助帮扶村选配好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成员,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贫困村积极开展“三变”改革,发展村集体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5.开展访贫慰问活动,以救助帮扶为辅助措施,进行思想扶贫

一方面以救助帮扶为辅助措施,切实解决贫困户困难。针对不同的类型,对造成贫困的对象落实各项救济措施,帮助其渡过难关。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上半年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对包保村的贫困户进行慰问。由帮扶责任人自行捐助,为贫困户送去慰问金、米、油、春节对联大礼包,深得贫困户的好评。另一方面加强与贫困户沟通,进行思想扶持。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工作见成效。上半年通过加大力度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与积极性。通过思想教育发动贫困人群积极投身于扶贫工作,通过与各村联合制定的脱贫计划,使更多的贫困户通过自身的劳动取得了“公益岗”岗位,稳定脱贫成果。下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将通过加强思想交流谈心,促使其增加脱贫信心与参与务工的热情,使其投入劳动来使自己脱贫。

(二)集中力量,全面开展专项整改活动

对照相关文件精神,开展《县脱贫攻坚“抓整改、补短板、强弱项、促攻坚”专项集中行动实施方案》脱贫攻坚工作专项整。自5月初针对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通过开展全面、彻底的查找和逐村、逐户、逐项摸底排查,将查找出来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部门与责任人,限定整改时限逐一进行整改,确保全县脱贫质量持续稳定,脱贫成果巩固提升。

1.设立机制、专项排查。局领导班子按乡镇分小组对全县扶贫“十大工程”双基工作道路畅通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局综合规划股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对各乡镇交通扶贫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内业等方面进行专项督查,局财务审计股对扶贫资金投入是否到位、扶贫资金拔付支出是否及时等方面要进行自查,确保扶贫资金拔付使用及时精准。

2.查找问题、限时整改。各小组到分包乡镇主要查看内业资料、实地查看扶贫项目工程整体推进情况及扶贫资金拔付使用情况,本着“实地查找、限时整改”的原则,对各小组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限时销号,整改到位。对排查出来的个性、共性问题都切实加以整改。

二、扶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结合年初工作计划,扎实推进交通扶贫项目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一)任务及进展情况:

2020年,县交通运输局计划投资2.76亿元,改造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436.49公里。全县实际施工838条,长度436.49公里,涉及20个乡镇(阙店、开发区没有建设任务)。截止2020年6月7日,未招标道路9条28.850公里,占比6.61%;正在招标道路90条53.178公里,占比12.18%;招标完成739条354.462公里,占比81.21%;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建118条71.075公里,占比16.28%;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工512条207.167公里,占比47.46%。

(二)存在问题:

1.乡镇间进展不平衡,部分乡镇施工已接近尾声,部分乡镇仍在招标进度,无实质性开工。

2.程序资料报批不及时,完工道路施工资料与进度不同步等。

(三)经验做法与下半年计划

(1)压实目标、全力推进

紧紧围绕年度目标,提前制定工作计划,督促乡镇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在早、实、快上下功夫。

(2)强化监管、加强调度

为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每个项目在路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前、混凝土施工中都要有技术人员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实现每旬一调度,并将通报发送至县政府和乡镇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扶贫工作微信群”中。

(3)严控质量、督促整改

针对农村公路施工队伍良莠不齐、原材料质量不稳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从材料、施工质量管控抓起,从管理源头抓起,要求项目乡镇尽可能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质量风险环节。县交通局定期开展质量巡检,22个乡镇(开发区)全覆盖,针对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对照问题,严格整改并反馈结果。

(4)奖优促后、突出考核

年中和年底,按照《县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考核办法》进行打分、排名,将畅通工程考核结果纳入县民生部门对乡镇的考核。对先进乡镇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后进乡镇给予通报批评,以此促进工作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第6篇:产业扶贫交流材料范文

关键词:能源资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与其他新能源相比在资源潜力和持久适用性方面更具优势,从长远前景来看,光伏发电是最具潜力的战略替电技术。专家预测,到本世纪后期,太阳 能发电将在世界电能结构中占据80 %的位置。

全省光伏扶贫调研队为响应和支持国家“阳光工程”政策积极深入江西省新余市进行民意调研。为了使最终的调研结果更真实、更可靠,我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匿名调查。本次调查以家庭为单位,共采访调查2000户家庭,发放问卷2000份,其中在新余市发放问卷500份,在郊外地区发放1500份,并随机访谈了500位地方居民,便于深入了解大众居民对光伏扶贫的相关实况及政策认知,并对光伏扶贫工作进行宣传,在最后根据当前所遇的问题现状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居民对自家安装光伏系统的看法

调研团队的调查对象主要以较为贫困的家庭为主,励志于通过光伏的产业使百姓脱贫致富,为此,调研团队的侧重点在郊外农村的150户家庭。在开展光伏扶贫调查时,对每一户家庭表明来意并询问其看法如何。

在一共200户家庭中,有93户对光伏扶贫表示十分的看好,并大力支持我们,他们认为靠光伏产业来摆脱贫困是当今发展的潮流,前景可观;有57户对光伏扶贫的道路仅为表示认可,但认为实施行动需要长久考虑,因为如今光伏产业的科学技术含量要求较高,导致成本较高,若想大规模实施扶贫项目还需要从长计议;有31户表示有怀疑态度,对光伏扶贫的可行性产生怀疑,以及对具体的政策认识较为模糊;有19户对于光伏扶贫的态度是拒绝,认为是不可行的,这19位家庭考虑到实行光伏扶贫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对于原本就较为贫困的家庭这更是一种负担,所以表示拒绝。

二、居民家庭与光伏扶贫调研活动的情况

(一)光伏扶贫调研的前期准备

为使调研活动进展的更为顺利,在工作开展前期,调研团队结合不同居民家庭情况、家庭意愿、政策宣传等方面的差异,并根据自身所学的相关知识和实验室姜艳青老师的指导下,切合实际的自制了《全省光伏扶贫民意调查》问卷,积极对当地居民展开调查。

(二)居民家庭的调查实况

经过2-3天的努力,调研团队对200户居民家庭的实况进行了有序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好详细的统计工作,以便对居民家庭的实况差异做出更深入的分析。

(三)居民家庭的调查分析

对居民家庭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我们得出:

1.当地约有61%的居民家庭的月用电量约在150-280度之间,部分家庭人口数目较少的居民家庭用电量也随之较少,而用电量在280度以上的家庭,经细心调查发现主要是有开设店铺经营,导致用电量较高;

2.据调查数据发现仅有6.5%的居民家庭是装设有太阳能光伏设备,有59.5%的居民家中的屋顶是闲置的,有少部分家庭在屋顶堆放杂物或种植花卉,由此可看出光伏装置的安放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3.再者是对于是否愿意尝试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有31.5%的家庭愿意安装,26%的家庭可以考虑安装,只有42.5%的家庭不愿意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经盘问不愿意安装的情况有很多,如:安装成本、技术问题、回收效益以及相关政策等等,可见对于太阳能光伏扶贫的工作是需要更加深入;

4.光伏扶贫项目主要针对的是贫困家庭,而太阳能发电装置对于此类家庭来说是一个硬伤。在总成本承受范围为2万内的比例占44%,4万内的比例32.5%,当总成本价格越高,所能程度的家庭也随之越少,如若国家可以出台更加有力的扶贫政策,减少总成本,加大前期补贴力度,这一问题还是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5.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业内人士都知晓,一套太阳能光伏设备的寿命约为20-25年左右,而根据装置的质量不同,成本回收的年限也不同,一般需要5-15年,如此长线的投资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存在极大的风险,这更加表明要实施光伏扶贫,就需要国家的更大支持;

6.最后是涉及光伏设配安装的相关障碍上,我们发现最大的障碍是经济成本问题,占38.5%,其次是发电效率问题,占25.5%,发电效率如果过低的话(特别是在南方湿度高、海拔低的城市),会延长居民收回总成本的时间,同时也就降低纯收入、提高装置受损的风险,而“技术”和“政策”两项持平,均占18%,技术问题居民所担忧的主要是在中后期过程中易出现损坏,影响使用、收益,因此我们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政策来支持新余市居民,引领大家脱贫致富。

三、光伏扶贫的相关政策支持

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补贴标准为0.42元/千瓦(含税)。2014年4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全省光伏发电应用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字[2014]56号),江西省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提供了两种模式的补贴:一种是初始投资补贴,一种是度点补贴,补贴标准定为0.2元/度电,补贴期20年。

依据近年国家及省级政府的政策支持,贫困家庭可依据相关政策申请补贴;此外,新建光伏发电项目的企业也可获得补助。

四、贫困家庭所忧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一)从成本上看

进行光伏扶贫的对象都是贫困家庭,或相对贫困的的家庭,而太阳能光伏装置的成本都是较为昂贵的,约为6-8元/W,若购买光伏装置对其家庭是一大负担,倘若出现质量问题,不但不能进行正确的扶贫,反而雪上加霜,所以很少有家庭可以接受。

如能从经济上根本的解决问题,可省去光伏扶贫路上的一大障碍。

实际解决方案可以有官方政府组织解决,推行“贫困家庭-光伏企业-金融机构”三体式方案。由政府部门组织贫困家庭、光伏企业、金融机构沟通,光伏企业根据家庭住房户型选择推荐或自主针对性的设计光伏系统,并进行成本价格评估再报价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出资购买光伏设备,为贫困家庭安装,贫困家庭经使用光伏O备所发电量输送国家电网可获得相应的资金及而外的政策补贴,金融机构可从贫困家庭售电的资金和补贴中获得相应的返酬以补偿前期耗资,直至还清购买前期购买设备的总成本及利息。政府部门从中起到协同沟通作用,为三方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并为交易提供担保责任。如此一来可大幅减轻贫困家庭在光伏装置前期总投入的压力。

(二)从政策上看

国家或地方政府根据家庭发电量和地方电价加大进行补贴力度,使贫困家庭增加收入来源。

(三)从技术上看

实际规模生产的光伏组件效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6%-18%左右,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17%左右,非晶硅太阳电池是指薄膜式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为10%左右,近几年光伏组件效率达到瓶颈,难以上升,一时想靠发电效率来提高收益有些困难,但在后期使用中,若能获得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也可为贫困家庭节省大量的维修资金。

五、调研情况小结

我国光伏发电发展的症结:

在新能源中,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较高成本的居高不下是太阳能发电在国内产业化运作中的主要难题。经过调研,发现高额成本主要来自于材料欠缺和技术垄断。由于从硅矿提取太阳能 级晶体硅(99.9999%)的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德国和日本厂商手中,在全球太阳能 光伏发电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太阳能级晶体硅提取技术的垄断为这些国家带来了及其丰厚的垄断利润。市场方面的情况同样及其严峻。新能源是一个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甚至军事安全的重要领域。拥有新的能源技术,在将来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的时候,国家就可以保证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拥有此技术的国家通常会维持技术的垄断,但也会根据自身和国际环境做出变化。我国是采用“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想通过引进外资来消化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但目前看来收效并不明显,我国的民族企业并没有完全习得先进技术,在很多情况下 是外资一旦撤走,我国企业便不能运转。

解决方法:

1.政府出台相关措施,鼓励银行向民族企业借贷,促进民族企业发展。同时,完善相关体制,对新能源进行统一的管理,为新能源建立“绿色通道”,加快推进新能源的步伐。要实行“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机制。

2.建立适当的人才激励制度。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学习先进技术,同时创建良好的企业氛围、采取增加薪酬等措施吸引外国留学生回国工作。我相信大部分出国留学 生是愿意回国工作的,因为文化差异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3.政府应完善法规,加强反垄断法的建设。制定合理有效的法规,诱使技术扩散,防止垄断的形成。单靠民族企业自身去学习外来技术是不够的,通常外企对技术会有严密的封锁,所以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去打破垄断。比如政府可以同时引入 多个跨国外企,在国内市场形成激烈的竞争。通过给跨国公司施加竞争压力来加速技术扩散。

南昌理工学院全省光伏扶贫调研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全方位对新余市光伏扶贫进行考究,获得真实数据,进行准确分析,望此调研报告对光伏扶贫事业可起绵薄之力,对树立中国梦,全面建小康,打响脱贫攻坚战起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东,朱法华,王圣.《我国燃煤电厂“十二五”期间新增烟气脱硝费用测算》[J].

[2]李成仁.《 电力市场中可中断电价机制设计》[M].

[3]刘林,李立理,王鹏.《国内智库机构关于当前中国能源安全的观点分析》[J].

[4]靳晓凌,张运洲,尹明.《欧洲电网发展趋势及联网技术路线分析》[D].

第7篇:产业扶贫交流材料范文

贵安新区,新在面貌,新在精神。新在力量。

创新,贯穿贵安新区建设发展全过程,是贵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的重要时代使命。贵安新区加速向前的动力,源自贵安人不向困难低头的开拓创新精神。在这里,大数据产业有声有色,创客进农家培育着贵安发展新生力量,海绵城市实验积累着资源高效利用的现代化经验,扁平化、大部制的管理体制,“民生优先、生态优先、基础设施优先、产业优先”的发展理念,是贵安新区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

协调

人与自然和谐其处、城市乡村互融互通,在贵安新区,这是看得见也摸得着的景象。

鸟儿飞、水草绿,“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安新区注重山地特色和传承历史文脉,采用组团式空间布局,城市建设围着山转、跟着水走、显山露水,产城融合、景城融合、文城融合,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村庄各美其美。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坚持产业培育先行,五大产业发展迅速。实行小学到高中义务教育,经济建设与民生福祉协调共进。

绿色

绿色是贵州的底色,在贵安,这种底色十分明亮。绿色,让贵安生机勃勃。“万水千山”生态绿。贵安新区“贵”在生态环境,14条河流、131个湖泊、515个水塘、219个地下泉眼,构成了“十河百湖千塘”生态系统,水体相连、青山环绕,山水交融、绚丽多瓷.“山、水、林、田、湖”融合互动,“山上、天上、水里、地里”四条底线不容逾越,生态贵安全域景观化、全域公园化、全域水系化。电子信息、大健康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现代服务等五大主导产业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尽显绿色风度。

开放

贵安新区以其独特的资源、区位魅力,信步走向内陆开放新高地。

只有持续开放,才能不断增强投资吸引力。贵安综合保税区当年批,当年建,当年封关运行;贵安新区干部出省招商为全省频次最高;建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成功引进世界旅游论坛夏季峰会永久会址签约入驻瑞士小镇;主办了中印IT产业发展论坛、智能终端与移动应用高峰论坛;获国务院批准列为8个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之一,举办首届中国(贵安)创客创业大会,打造“贵安刨谷”……开放中的贵安速度与贵安眼光,成为“贵州新路”上的独特风景。

共享

改革成果共享,发展红利普惠,贵安新区的建设成就,是全体贵安百姓的福祉。

贵安新区正在织就一幅和谐、富足的百姓生活新图景。贵安新区366个自然村寨按整体搬迁、保留提升、分散整合三类推进建设,按照农民转市民、划拨转出让,风貌好、环境好、功能好、服务好、户型好、质量好标准建设新型生态智慧安置社区,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切实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有机统一,让原住居民就地就近城镇化,共享发展成果。

实业标杆

第8篇:产业扶贫交流材料范文

—— 巴东县中医药产业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批转的《县政协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安排,县政协常委会组织调研专班,于2018年9月中旬对全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协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巴东县中医药产业现状

(一)资源和种植情况

我县地处神龙架、武陵山、大巴山交汇地,属于“华中药库”、世界硒都主要地区,全县12个乡镇分别适宜不同品种的药材生长,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境内野生、半野生、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品种达1200多种,其中植物类1170多种,动物类30多种,国家保护收购和市场需求旺盛的品种达352种。

我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总面积形成了较大规模,少数品种不仅形成了较大的单品规模,且品质优势独特,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形成了较大影响力。据统计显示,全县常年种植中药材50多个品种,截止2017年总面积23.8万亩,产量5万吨,产值4亿元。

据调查,我县中药材种植区域广泛,每个乡镇均有种植。道地药材种植成为全国主产区,水布垭镇清江以南的蛇口山等高山村种植的巴东独活,野三关镇的耳乡湾等村种植的皱皮木瓜,绿葱坡祁家坪等村种植的巴东玄参,都形成了区域性规模。皱皮木瓜发展较快,特别是受退耕还林、产业扶贫的推动,全县实际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可采摘面积近1万亩。巴东独活因其独特的品质优势,市场一直看好,种植面积得到一定巩固和扩大,现已超过2万亩。巴东玄参面积虽然萎缩,但实际面积仍接近2万亩。三木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这几年市场疲软,但面积仍保持在9万亩左右。贝母,近几年种子炒作诱导种植面积较快扩张,实际已经超过2万亩左右,在清太坪等乡镇已经出现贝母专业村。药食两用的葛根在深加工的带动下得到很大发展,其他如大黄、云木香、天麻等品种也有一定规模。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取得了突破。今大药业、时珍堂药业、福硒康农业等部分企业、少数药材专业合作社在主产区办了规模不等的示范基地和试验基地,一定程度带动了药农的规范化种植。玄参GAP种植试验示范于2011年底通过国家认证。巴东独活、巴东玄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商标。

中药材种植正在成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产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企业和经营情况

我县中医药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药材购销到产品加工,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全县现有中药材企业8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其中有1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州级龙头企业。同时,中药材新型农民合作组织较快发展,目前全县共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40余家,其中县级示范社9家。药材专业种植大户达到260多户。

中药材市场营销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县特色优势产品特别是道地药材,不仅在全国几大知名中药材市场有很好的知名度,而且有少数产品已经获得国内大型制药企业青睐。巴东玄参、独活、皱皮木瓜等主要产品在亳州、安国、禹州等药材市场都有很好的声誉和稳定的销售客户,今大药业和南京金陵药业合作,在我县每年采购价值800多万元玄参,时珍堂药业借助对口支援在北京市场销售中药饮片3000多万元,福硒康农业借助本地皱皮木瓜在产量和品质上的优势,基本上掌握了市场主导权。

品牌打造和精深加工取得突破。巴东今大药业公司经营的巴东玄参已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时珍堂巴东药业公司2015年被认证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具备年加工中药饮片400多个品种、产量1500吨。药业企业从药材购销开始探索精深加工,今大药业已经研发出元参含片。福硒康公司在自己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专家的指导下开发皱皮木瓜功能食品,目前木瓜果脯已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投入生产。晟美康药业中药材提取物加工项目已经完成企业重组,厂房和设备改造基本结束,多功能植物提取车间年可生产中药材中间提取物150吨,年产值过亿,年内有望投产。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

(一)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规划指导不足。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认识不统一,没有充分认识巴东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和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巨大前景,信心不足,力度不够。导致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上,战略目标不明确,计划不具体,指导乏力,政策支持持续性不强,基本处于自发式发展状态。

专业队伍力量弱。我县虽然在农业局设有中药材产业办,但只有1人专职,专班力量与产业发展工作量明显不协同。面对农业局职能限制,相对于同设在农业局的茶叶办、柑橘办、蔬菜办,中药材办处于弱势。恩施州在发展四大产业集群时,在州食药监局设生物医药办,只对口县食药监局,县食药监局没有明确相关职能,导致我县和州委州政府在发展中医药产业上不能有效对接。目前,我县中医药产业在发展规划、技术服务、市场信息预测、品质检测监控、品牌打造等方面指导和服务缺位。

项目扶持力度不足。这几年我县对中医药产业发展项目谋划和争取过少,县级财政很少投入,项目储备不充分。目前仅省农业厅每年支持20至40万元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300万元产地初加工专项资金支持。相对于其他产业,财政投入明显较少。导致我县中医药产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乏力。

(二)种植基地规模小标准化低

由于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体系和质量监控机构缺失,中药材种植总体上散、小、杂、自由化,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集约化生产比例不高。我县中药材产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化程度低。中药材企业与种植基地关联程度不高,多是松散的购销关系。主产乡镇虽然有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但组织化程度还很低。产业缺乏龙头引领,中药材种植多数处于自由化状态。

栽培技术标准化程度低。中药材基本上以千家万户的传统种植为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普及率不高,标准化技术应用率低,加之农药化肥的过度施用,导致进入市场的中药材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目前生产基地达标的仅绿葱坡镇玄参基地获得GAP示范种植认证。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县中药材特别是道地药材的种植品质。

良种选育滞后。目前,药材种子种苗以农户自繁自育为主,没有专门的良种繁育基地,良种培育、选育和推广比较落后。多数药材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品种,特别是我县有着比较优势的道地药材,由于种子种苗退化品质受到严重影响。

没有形成规模效益。种植品种多,初步统计达50多个品种,除巴东玄参、巴东独活、皱皮木瓜等有一定规模外,其余单品种植没有规模,少数品种达不到基本收购量。而且优势品种滑坡严重,获得地理保护商标和GAP种植认证的巴东玄参由三年前3万多亩下滑到不足2万亩。多数品种种植零星分散,产量小,产品缺乏市场主导权。

(三)品牌缺位,交易平台缺失

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品牌意识不强,没有品牌战略目标、计划、措施。中医药产品目前就取得玄参、独活两个地理保护商标,一个湖北名牌产品称号,一个皱皮木瓜商标,商标注册少,著名、驰名商标为零。经营中没有品牌意识,已有的品牌没有发挥作用,就连获得地理保护商标的巴东玄参也贴其他产地品种销售。这个现象反映我县中药材经营的不是产品,基本停留在原材料购销层次。

专业中药材市场缺少。由于交易信息平台缺少,企业、药农和基地供需信息失真,处于产业链底端的种植农户和市场缺乏对接,中药材发展导向无法深入。农民销售以小商小贩收购为主,中间环节多,利润空间压缩,种植农户缺乏市场预测和抵御风险能力,药农利益难以保证。

主产地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中药材主产区现有少数专业合作社建了仓库,但标准不高,总体容量不足,仓储能力有限。仓储规模和经销企业调控能力弱,导致中药材结构性过剩和季节性卖难问题存在,流通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

中药材宣传推介缺位。没有实体经营场所、专门网站和新闻媒体宣传推介巴东中药材产品,在众多各种规模的中医药展销等活动中缺席,中医药文化没有挖掘弘扬,中医药电子商务没有发展起来。

(四)市场主体发展不足

龙头企业少而小,市场主体发育不足。统计显示中药材企业虽然是8家,调查情况看,只有4家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药企业,1家因为多方原因一直没有生产,常年正常生产经营的3家企业规模不大,销售额达亿元的仅1家,而且主要以外购为主,过千万的企业2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大多数有名无实,或者“僵尸”或者没有开展中药材生产经营。正常生产经营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仅20多家。其他中药材新型农民组织没有发育成熟。

中药材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产品。现有的中药材企业经营品种杂、小、粗,除福硒康农业皱皮木瓜单品药材形成了规模购销,其余在单品药材上都没有规模,没有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主打产品,严重影响了企业对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精深加工企业缺失,产品加工层次低,转化增值能力弱。目前中医药企业基本以代加工、仿加工、初加工、作坊式生产为主,产业层次低、工艺水平差、产品附加值低。目前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企业时珍堂药业、今大药业、福硒康农业等,仅开展少量饮片加工,产量不大,对本县中药材消化量有限。产地少数专业合作社也能就地清洗切片,但是加工场所不达标,工艺落后,效率低下,不能直接进入终端市场,而且产品质量难控制,给市场销售埋下隐患。

三、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建议

国家将生物医药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中医药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规模增长机遇和政策支持机遇。要抓住机遇,发挥我们的优势,把中医药产业发展成强县富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一)强化中医药产业在我县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按照恩施州四大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确立中医药产业在巴东县主导产业中的地位,提升信心,明确目标,追加措施,持之以恒抓落实。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将中医药产业发展真正当做主导产业纳入议事日程,明确有人分管有人专抓,有发展目标,有具体措施,有经费保障有项目投入,有工作考核有成效奖惩。

制定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充分研究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和上级鼓励、扶持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借助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中医药振兴、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大好环境和机遇,把我县的中药材资源优势转换成产业优势,力争三至五年时间,形成强县富民的中医药产业集群。为此,建议县政府科学制定全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加快巴东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决定》。

建立持续有效的投入机制。加大项目投入,整合各部门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等项目资金,要把中医药产业纳入我县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同等地位进行立项支持。充实中医药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力度。加大金融支持,融合扶贫相关金融政策,把中医药产业纳入产业扶贫主导产业进行金融扶持。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保障中医药产业发展中科研、技术服务、品牌创建、质量检测、营销宣传等各项工作和活动经费,设立中医药产业发展奖励基金。

建立绩效考评和奖励机制。把中医药产业发展纳入县委政府年度综合考评内容,对发展成效大的乡镇给予奖励。对发展好的专业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中有贡献的科技人员等进行奖励。

开展中医药文化挖掘和弘扬,营造中医药产业发展氛围。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在挖掘弘扬中医药文化中的主导作用,支持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协会、中医药产业协会、中医药学会等社会组织,并指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开展活动。

(二)完善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机制

完善县级工作机制。调整明确县中医药产业领导小组,加强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领导。由县相关领导挂帅,整合农业、林业、食药监、财政、发改、扶贫、卫生和医疗机构、宣传部门等部门力量,形成抓中医药产业的合力。

建强中医药产业办公室。提升我县中药材产业办的格局,增加力量,赋予与其对称的更多职能。建议改原中药材产业办,设中医药产业办,挂靠县政府办公室办公。选配精通或熟悉中医药业务方面的同志2至3名充实中医药产业办力量。明确中医药产业办在产业发展上的规划、指导、协调、工作督导考核,以及项目申报和实施、品牌创建、资源保护、信息等职能。

乡镇落实分管领导和工作专班,专抓中医药产业工作。

(三)培育市场主体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发展

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发展。重点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整合力量培育龙头企业。通过扶持本地企业发展壮大和招商引资等策略,力争三到五年时间,培育出一到三家集“产学研”一体化,真正带动力强、辐射面广、有科技创新能力和终端产品的中药材骨干企业。

扶持适应市场需求、有生命力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种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帮助、政府服务等措施,在药材主产区扶持各类中医药产业市场主体、药材专业村村委会建设小型中药材仓库、冷冻和初加工等标准化设施。支持多种市场主体开展中药材基地种植、药材购销、初级加工。发挥他们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产业链上的中间作用。

强化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在巴东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巴东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结合各主产区的卫星仓储和初加工基地,把专业市场建设成集交易、展示、仓储物流、质量检控、电子商务、行业交流、信息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的中药材综合贸易基地。

扶持中药材营销电子商务,扶持中药材流通企业、经销大户及农民经纪人,多渠道拓展中药材及其精深加工产品的营销渠道。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抓住中医药健康养生正快速发展机遇,融合我县生态旅游,推进“中医药+旅游”发展模式,在观光、避暑、休闲度假等目的地,鼓励多元投融资主体建设中医药养生、疗养基地、中药材植物科普体验园等,发展中医药养生产业, 探索中医药文化休闲旅游。

(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发展质量

整合品牌资源,创建名优道地药材公用品牌。通过联合、兼并、收购、转让、有偿使用等经营手段,整合全县现有中药材优势资源,对取得地理保护商标的“巴东独活”、“巴东玄参”,统一使用地理保护商标,其他产量和品质优势的道地产品,可由县中药材协会等组织加大商标注册力度,统一有偿使用。做到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扩大市场影响力,逐步形成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强化生产经营的品牌意识。指导企业、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创自己品牌,争创国家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提高巴东中药材产品的知名度。重点打响“巴东独活”、“巴东玄参”,巴东木瓜等道地中药材品牌。尽快淘汰我县中药材统装统货销售、贴牌销售等情况。

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创建名优产品。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和基地,尽快建立全县中药材标准体系,在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上下功夫。在推广巴东玄参GAP种植经验基础上,开展巴东独活GAP种植示范和认证工作,力争三年时间使巴东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普及率达90%以上,并带动其他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建立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大力推广普及有机无公害种植技术。建立健全中药材基地种植监控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企业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严把产品质量关。

加大中医药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各类媒体,以新闻、专题、广告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巴东中药材,提升知名度。开辟专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在主流新闻网站开辟专题专栏,宣传推介巴东中医药产品。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展销活动、经贸洽谈会等营销活动和专业论坛、学术交流等社会活动。积极宣传弘扬巴东中医药文化,巴东不仅是神农氏发现茶的地方,更是神农氏采药的地方,要用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医药产业发展。

(五)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中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实行人才本地培养和人才引进“两条腿走路”,做到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中,政府有明白人指导,农民有行家服务,企业有科研人才攻关,实现从基地种植、企业生产到市场营销各个环节都有专业人才队伍。针对政府、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各层次的不同需要,利用雨露计划、扶贫和移民培训等培训项目支持,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度培训,更新提高从事中医药产业工作的各类人员的知识,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培养企业科研人才。支持鼓励企业引进各类专业人才,支持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到我县种植基地、企业开展技术交流、科研和试验示范等科技活动。

建立健全技术服务推广体系。构建队伍精干、分工明确、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中医药产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激活乡镇涉农服务部门活力,充分调动乡镇涉农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培养提高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水平,发挥农民身边“土专家”作用。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有效集成各方面中医药人才要素,逐步形成以各级农业技术员为保障,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基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为依托,上下贯通、左右联合的中医药技术服务推广网络。

建立良种繁育推广基地。采取项目投入引导、企业主办政府奖励、市场运作政府监控等形式,开展以道地药材品种为主的中药材种子种苗选育、引进培育、繁殖推广等工作。

建立标准化种植科技示范基地。采取专业合作社、药业企业等市场主体投资主办,政府奖励的形式,在各中药材主产地开展标准化种植示范工作,开展GAP示范种植认证工作。利用资源优势、创造政策环境,引进国内制药企业来巴东发展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多种形式引领示范,逐步提高我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

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支持和鼓励企业在中医药产品开发上开展攻关,力争三至五年时间取得专利20个以上,在中成药等精深产品生产上实现零的突破。

政策参考:

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速发展的若干政策》

《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第9篇:产业扶贫交流材料范文

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精神,凡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都应依法、全面、准确、及时地做好公开工作。继续加强网站建设工作,以人为本,以公众为中心,把为公众服务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政务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互动交流”三大功能定位,不断充实网站内容,丰富更新效能建设专栏、互动交流栏目、动态栏目、文化咨询等栏目,进一步畅通政务信息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推进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

不断更新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手册,通过本局门户网站“行政职权目录公开”栏目,全面公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办理依据、办理条件、申报材料目录、办理流程、收费标准及依据、办理时限、受理部门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并按规范格式编制和实时更新,方便公众办理。一是推进行政审批信息公开。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行政审批项目调整信息公开,围绕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的决策部署,及时公开取消、下放、清理以及实施机关变更的行政审批项目信息。二是推进行政处罚信息公开。主动公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处罚(文化市场)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包括违法行为认定依据、违法情节、裁量标准等。及时、主动公开非法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网络文化活动等行政处罚案件,包括案件名称、被罚者姓名或名称、主要违法事实和处罚种类、依据、结果等。

三、加强公共服务信息公开

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相关领域信息公开工作,逐步扩展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范围。及时公开艺术扶贫工程等情况,公开跨省考级机构(考点)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承办单位、地址、联系人等相关信息。持续更新网站公共服务栏目,及时公开上网服务单位、音像制品经营单位、我市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对外文化交流机构、市文化产业园、市文化广场、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纪念馆、市文化馆、市电影院、演出场馆等信息。

四、积极优化政府信息公开渠道

优化网站建设和管理,加强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网上服务功能,提高网上办事服务效率;进一步强化网上、在线访谈、民意征集、网上调查、常见问题等在线互动栏目的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