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农村文化产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文化产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文化产业

第1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关键词] 农村文化;文化发展;引导;支持

[中图分类号] G12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1-067-3

一、农村经济机制影响着农村文化

(一)我国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文化,滞后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步伐

究其原因,虽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它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用于文化发展的资金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机制问题,经济机制的运行会影响上层建筑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经济体制模式上来看,经历了天然经济、自然经济、集体经济(计划经济)等阶段。我国农村自实行承包制改革以来,经济模式逐渐转向商品经济,但是不完全,因为从农田、农业经营里的收获大都是自给自足的。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农村经济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农村家庭既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元素,又是一个生产单位经营实体,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农村却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生活。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集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

(二)农村经济机制制约着农村文化发展,农村的劳作方式、休闲方式、居住环境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区别

农民的文化生态跟农耕习惯密切相联,市场经济往往会打破传统农耕习惯,这样就会给农民在节庆、祭祀、休闲期间的文化活动造成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文化意识也和农民传统的文化意识发生碰撞,比如竞争意识、个性意识、利益意识等都会给传统的乡风民俗造成影响。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需要政府引导、扶助和支持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引导、扶助和支持

引导、扶助、支持最重要的应该体现在文化意识上,“文化下乡”送去作品,活动和服务是必需的,但文化意识是直接送给农民的“造血”功能。如果兴办文化产业振兴农村文化发展的意识深入到农民的心坎里,必然会爆发出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除了文化意识之外,文化部门的引导、扶助、支持最好的途径是典型示范。农民是讲实惠的,同时农民最相信亲眼看到的东西,当农民群众目睹到文化产业既能带来经济实惠,又能使人们享受到愉悦的文化生活,就会迸发出高涨的热情,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创办。在信息、人才、物力方面,文化部门应该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选项目,立项目,想方设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文化产业的起步、举办过程中,文化站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机构,最了解本乡本土的文化资源,熟悉乡情民俗,掌握文化人才的状况,能够代表政府规划具体目标和事项。在挖掘乡村文化资源,选准优势产业项目,协调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关系等具体事项中尽职尽责。

(二)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最需要政府给予政策的宽松环境

农村文化建设本来就是政府的应有之责,它无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突出成效的举措。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应该大力提倡农村文化产业。政府的支持从很大程度讲是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农民企业家和城里的企业家在农村广阔天地兴办文化产业,鼓励农民群众自己筹资举办文化产业,同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规模小的产业、个体户减免等优惠。基层政府还应在资金、土地、房屋建筑使用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切实帮助农村文化产业的兴起、发展和壮大。

(三)农村社会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才标志着我们党提出的宏伟目标真正实现

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之一是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得怎么样,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农村社会不仅源源不断地为工业为城市提供着生活资料,还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精神文化生活养料。街头巷尾的腰鼓、秧歌、舞龙,节庆、婚庆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场面和仪式,从其本源看,都是来自农村广阔土地滋生出来的文化。我国申奥成功的宣传片许多镜头是中国的群众文化场面,其中不少是乡间民俗文化的聚焦。因此,农村搞文化产业前景大有前途。

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文化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在坚持公益性事业的前提下,努力尝试文化产业途径

农村文化产业化,既是适应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状况,又是适应农村经济历史发展状况的一种正确的选择。农村文化产业化建设,不同于一般定义上的文化产业化。它是以产业为手段,适应目前的农村经济状态和今后发展趋势,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目的,焕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鉴于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文化的影响孕育着机遇,也开辟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我们可以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到农村文化蓬勃开展的景象,他们的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延续发展,还不断增添新的文化活动项目,诸如乡间舞会、趣味竞技、产品演示、农艺赛事等。那里的农民不仅有着文化生活的欢悦,还吸引着城里人感受乡村文化的乐趣。事实证明,是市场经济把农村经济引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并从文化观念到文化活动运行模式都适合了农村经济体制。而我国农村经济同全社会的市场经济相比,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从农村经济的模式程度看,还没有达到产业化、规模化。但我国农村经济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文化要发展,我们应该把眼光既放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也要放在农村经济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看农村文化如何发展。

(三)以产业运作方式,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的作品和活动

事实上,我国的民俗民间文化通过产业的方式展开已有了许多成功的先例,比如剪纸、年画、各类民俗文化艺术节等,都是通过产业的方式保持了民俗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在我国的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的产品和活动,如果将这些产品和活动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起来,不仅会给农村的文化经济带来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民俗民间文化的瑰宝得到保存和发扬广大。如果我们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许多民间艺人和精熟的制作者,必然焕发出他们的艺术热情,从而带动了一个村落一个乡镇的文化生活活跃和兴旺。民俗民间文化作品和活动非常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的潜力,我们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住机遇,以产业的方式使我们的民俗民间文化得到弘扬。

(四)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也能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在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城里人来说,了解农村只不过是沿途的乡村风光或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乡村景象,其实秀山秀水田园风光都在乡间的深处,“白云深处有人家”,恰切地反映了真正的农家秀美风光其实在那僻远的深山幽谷、村寨田间。农村的旅游文化前景广阔,农家游的庭院民宅风土人情,生态游的山水林木景深曲径,美食游的大铁锅煮出的饭、炒出的菜,风俗游的民风香淳奇妙天然等等。旅游是人们的天性所致,是人在工作繁忙中放松自己,去领略风光世界,去感悟大自然,与多姿多彩的世界交汇是非常恰切的文化形式。我们的农村文化为什么不充分发挥旅游文化形式,使农民的文化生活有新的亮点和突破呢!

(五)让民间艺人成为农村文化产业运作的团队

在农村有许多节庆、民间庆典仪式和民间文化仪式,这些活动大都由一些老艺人、匠人来主持,许多群众都愿意参加这类活动。如果将农村中的文化人才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产业运作的团队,这既能使农村文化有经常性的活动组织,又方便和促进农民文化生活和谐健康的发展。农民的节令庆典,农村政府及各部门举办各种主题的庆典活动和宣传活动,农户的婚娶、生日庆典,农村企业、个体户的开业庆典等,这都需要文化团队以文艺的形式张扬声势渲染气氛。在农民群众中有不少会吹拉弹唱,能歌善舞的人,有不少善于组织、主持能写会说的人,他们热衷于文化活动,他们希望能组织、协调起来。如果把农村的文化艺人巧匠组织起来,以产业经济的方式运行,不但保证了这些人的经济收入来源,文化团队的稳定和文化活动的连续持久,还能使民间文化活动的规模扩大,农民群众自然会得到文化生活的充实。

(六)开辟文化产业项目要适应科技进步的步伐

运用科技进步是开辟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的一大成功经验。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发展较快,也尝到了实惠。近几年,许多青年农民群众用数码摄像机为当地政府举办的各种主题庆典活动、文化部门举办的民间艺术活动、农户婚娶、生日庆典等。拍摄MTV、DVD、VCD片,不但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而且也赚了不少钱。在拍摄秧歌、腰鼓、春节社火、地方小戏中,农民群众不请自来,义务当演员,场面十分热闹。为购置拍摄设备,许多农民还自愿捐款捐器材。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得到启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青年一代新的文化时尚,会给农村文化带来新的视野,同时也为农村文化产业开辟了新途径。科技带给农村的不仅是经济的进步,同样也给农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生机。

另外,如工艺美术厂,电影流动放映服务,文化艺术培训班或学校等,都是很好的文化产业模式。通过以上几种模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农村文化产业是可行的、有效的,只要重视是容易兴办发展起来的。农村文化产业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够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巩固和壮大农村社会主义阵地起到促进作用。农村文化产业必然会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历史性创举,我们应该从现在起精心培养,呵护支持,使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备内容。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举措,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能够使我国的农村文化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和成绩。随着农村文化产业向农村大地兴起、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必将充满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刘吉发.文化产业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7).

[2]邹广文,徐庆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8).

第2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 农村文化产品 投融资 金融支持

一、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面临的主要困境

要解决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融资难的窘境,必须首先找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农民的自筹资金数量太少

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地区的经济形势单一,主要依靠务农和外出打工的农民收入有限,在保证生活需求后,很少有大量余钱投入到农村文化产业项目中。由下表1可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可达农村居民收入的两至三倍之多。城市居民不仅自筹资金相对很高,而且可以通过多种其他投融资渠道取得资金,足以支持其运行文化产业项目;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即使到2011年也不足7000元,而且恩格尔系数高达40.4%,农民去除衣食住行等必需支出和教育等重要支出外,难有闲钱投入到农村文化产业之中。

(二)农村金融发展落后,缺乏完善、卓有成效的社会信用体系

众所周知,如果某个地区没有诚实经营、信用交易的传统,那么这个地区民众就难以达到诚实信用的商业信用标准,该地区的整个圈子也难以对不守信的人形成道德惩罚或者行政经济等惩罚,不守信对个人短期来看,收益大于成本,这就不难理解该地区社会诚实信用难以成为风尚。我国农村地区自古以来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近现代以来由于二元经济格局的出现,农村地区的经贸市场也很不活跃,民众很少进入正式的商贸活动,更不用说形成商业信用的土壤。再加上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广大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故尽管我国政府致力于建设全国范围的征信体系,但在农村地区一直进展缓慢,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很不完善。征信体系、征信业在农村地区发展力度不够,决心不强,进展有限。针对农村地区每一家庭、每一个人的信用记录数据库远未建立;诚实信用特别是商业信用的观念由于宣传不足等原因在农村尚未得到广泛认同。农村地区欠债不还、拖欠债款等现象时常发生,但对这种违背信用的惩罚机制不够完善、民众的借贷、还贷活动也很不正规,这跟纵容了失信现象在农村的盛行。

(三)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业混乱

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的不利表现,使得急需资金的农民们不得不自寻出路,求助于民间借贷。据国务院的一项调查显示,2001-2004年我国有借贷需要的农户占有效样本的60.6%,在此期间获得了借款的农户占51.5%。从调查的结果看,农户借款渠道有两种,一种是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另一种是非正规渠道借款,包括农户之间的借贷、向民间金融组织借贷等。从农户借款渠道看,非正规渠道借款占47.4%,其中亲友借款45.9%,民间金融组织借款比例非常小;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占52.6%,其中信用社贷款占41.9%,从农业银行获得贷款的仅占1.4%。调查表明,农户生活性借款更多地来自非正规渠道,而生产性借款则较多地由正规金融渠道满足,但即使是生产性借款,近一半的资金需求仍需要通过非正规渠道满足。这些民间借贷活动往往借贷成本高昂,风险很高,而且很不规范,难以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不少农村地区的主要资金融通方式就是民间借贷,可民间借贷的高风险、高成本和可贷资金相对较小的缺点也使得其难以适应农村文化产业。

(四)缺乏稳定质押物

农村文化企业缺乏稳定、有效的可抵押资产,衡量融资能力重要标志之一的抵押担保能力不够。由于农村文化企业的主要资产是版权、创意等无形资产,而中国缺乏规范成熟的无形资产评估标准和评估机构,这就导致农村文化企业缺乏稳定的可抵押资产。相比之下,其他行业的企业的厂房、设备或者股票等更适合作为抵押品。银行更倾向于贷款给有抵押品的其他企业,从而降低其贷款风险。

二、针对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的金融支持分析

(一)农地使用权抵押可获得性的农村金融工具创新

农民持有的可作为抵押物存在的资产只有手中的土地使用权,因此让农民利用手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权益去取得相应的流动性,势在必行。而能够促使这些权益便利、低成本地转化为流动性的金融创新只要符合现行法律法规都值得我们去考虑、倡导、实施。

(1)土地债券。农村文化产业融资难的一大困境是可抵押物的匮乏。以农民土地合作社或者农村互助社等为发行主体,然后得到相应的政府或者正规大型金融机构的批准、认证,发行某一区域的土地债券。这些土体债券以土地的未来收益作为保证,已经具备抵押物的资格,可以作为抵押物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不过我国的土地政策对农村地区农地的限制较为严重,农地不可直接作为抵押物,而且农村用途也受到管制,比如耕地不得作为商业用地等,这些都影响到农地使用权的未来现金流,从而极大地影响其是否你能获得抵押。因此,放松管制,并且成立信贷担保公司或者担保基金等机构对土地债券的抵押信贷活动加以担保对这种金融创新的成功很有必要。土地债券作为抵押来获得现金流的金融创新需要具体实施这种金融创新的负责机构对农民和参与的贷款金融机构进行详尽、通俗易懂的宣传,以打消农民、金融机构的疑虑,减少该金融创新受到的阻力。

(2)尝试建立农村土地银行。本文所指的土地银行是国家行政部门或联合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出面组织,将某地区农民手中的宅基地、承包的山林用地和乡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集合起来,如同资金一样集少成多,按分布和种类整合起来,“微存整贷”,以便能承担较大风险的大型投资者或公司贷出使用,一般来说,土地银行不以赢利为目的。农村土地银行不仅能够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打破农村土地局限于一家一室、代代流传的僵化局面,还能使得农村集约化发展,同时把土地使用权“借”给土地银行的农民也得以脱离土地的束缚,更自由外出务工或者寻找其他创业机会,产生并转移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土地银行使得农民能把手中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以获得贷款,支持中长期经营项目,部分解决农村文化产业的融资难题。

(二)大力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农村文化产业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市场投资者对其不够重视,甚至很多人对这个产业不屑一顾。民间资本进入农村文化产业的流量、深度明显不足。根据二零零四年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仅就储蓄一项,全国民间储蓄量就达到了约八万亿,再加上民众手中的其他金融资产,如股票、现金、债券、外汇和其他衍生投资品等,我国民间资本总量可达十二万亿之多。只是由于我国民众风险承受度小、有效投资手段匮乏等原因,大部分民间资本还处于闲置状态,远未得到利用,就是在民间投资热情高涨的沿海发达地区,民间资本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浙江省就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民间资本处于“沉睡”状态,未进入投资领域。如此庞大的民间闲置资本,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民间资本从民众手中“被唤醒”投入农村文化产业领域,就有超过1000亿的资金注入到农村文化产业的贫乏“血脉”中,当能唤起其勃勃生机。

(三)鼓励农村文化企业加强自身管理体系完善并建立农村文化产品价值评估体系

任何外部的援助,金融支持都比不上农村文化企业、农村文化企业领导者自身的努力和自强。农村文化企业自有在现有艰苦的环境下,更加不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尽量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体系,加强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打消他们的疑虑,双方借贷的交易成本也将得以降低。

其次,考虑到农村文化产业大多数自有资产、产品、服务具有无形性、难以估价的困难。政府或者文化行业要大力构建对无形资产、文化产品的价值评估标准和体系。只有这些评估体系建设完全,农村文化产业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才能得以相对稳定,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农村文化企业的版权等无形资产也能够合理得到价值评估,顺利成为合格的抵押物,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参考文献:

[1]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3]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文化产业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孙金荣,杨棣,汤钰婧等: 2003年山东省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比较与理论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第3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关键词:文化;需求;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5-21-1

1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

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首先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以及更多的文化资源向农村推进,建立农村文化服务事业的长效机制。注重公共文化的公益性和均等性,以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为出发点,提供便利、基础的文化产品,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劳动之余具有就近享受文化服务的场所、场地;有满足不同层次文化需求的活动内容;有接受培训、展示技艺的机会和条件;有创造文化的氛围和环境。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看电视电影、听广播、读书看报,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2013年12月24日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关于“谁来种地”的问题指出,解决这个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核心是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扶持农民、提高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因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文化服务,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按照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确立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文化需求,改变以城市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将县级图书馆分解为城镇社区图书室和农村社区图书室,即是满足需求,也是拯救图书行业的最佳选择。同时将乡镇文化站的功能与职责分解到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将政府的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以农村社区为主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要打破常规,招收当地农民从事公共服务管理工作;二是文化活动场所,不一定非得新建,完全可以利用村委会办公场所,开展社区文化工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以社区服务为依托,遵循人本管理理念,为农民提供就近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2满足农民传统文化需求,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农村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动态、处事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所在。

一直以来,有些人一直认为只有西方的,城里的东西才是文化,把农民一些传统文化习俗视为封建迷信,农民的精神文化活动被抑制,解决农民文化需求关键在于“多予、少取、放活”。同时要客观看待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红白喜事,请个民俗乐队,花钱不多,又办得风光,博得好名声是合算的。现在寺庙很多,农民也免不了烧香拜佛,祭祀活动、宗族活动等是农民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一些地方民间戏剧活跃正是得益于寺庙和祠堂的复苏。过去我们对宗教的负面影响看得过多过重,在看到它的负面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它对于农民精神世界的构建作用。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对民间剧团、民间乐队要保护扶持和政策引导,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满足农民节日文化需求。家庭作为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位,如果能够保持父慈子孝,家庭和睦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社会管理成本。中国人重视家族的延续,希望人丁兴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孝做起,为人子者能够在父母生前身后恪尽孝道,就能够为子孙后代树立榜样,树立忠孝传家的家风。家谱是每个家庭必须供奉的,也是要传承和保留的东西。另一方面,这种需求潜在巨大商机,光农村就有2亿3千万个家庭,我们应该用好用足中央拉动内需的相关政策,开发这一产业,不仅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也起到拉动内需,促进农民就业的重要作用。

3传承生态文化,创建和谐美满的生态社会

第4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关键词] 农村文化 创意产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26-01

文化创意产业不受地域的限制,不仅在城市发展迅速,在农村也得到了发展的空间。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解决了许多的就业难题。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导力量。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一个农村人口占60%的农业大区域,农村文化创意这一新兴的产业,成为了农村新经济新的突破口,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途径,成为培养新一代中国农民的重要支柱。

一、良好的文化政策优势

乌鲁木齐市在经济不断加快发展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了实现打造经济强市和文化强市这两大目标,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提高大,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政策和经费上努力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保障。而且,国家也十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十期间,我国确定了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到2015年将基本实现各个基层都有自己的文化站。政府的其他惠农政策也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在农村举办的百日文化广场等活动给农村人学习科学、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一些对农村文化方面的补贴也对农民学习文化起到关键作用,这些都是国家关心农村文化发展的体现。

二、农村信息化发展

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培养新一代中国农民,营造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氛围,建立农村互联网,让村民都有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在网上获得信息;使农村居民学会在网络上传播当地文化,塑造文化品牌,开拓外界文化市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的双赢作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民文化素质的增强,是发展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提条件。农村信息化得到大力发展,营造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宽松氛围。农村信息化不仅开拓了村民的眼界,也改变了当代农民的思考方式,通过网络农民可以更加直接的了解日益变化的世界,从而了解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和发展的前景,用新的思维方式,不断改变当地发展路径,这样才能开拓出更多的潜在文化市场。

三、转变观念,增强创意意识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文化市场开辟更大的空间。米东区农村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其潜在的市场无法估量,这是当地发展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目前米东区的农村文化资源发掘不够深入,认识不到位,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同时,米东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原始阶段,还需不断的探索,其主要原因在于:

1.很大一部分村领导的思想没有解放,没有认识到文化也是一种推动农村发展的力量,而文化创意产业的效能也被许多人忽视,这种思想的局限性造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缓慢,如果想进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解放思想,吸收一些先进的理念。

2.不重视自身特点,没有因材施教,完全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发展模式。米东区虽然乡村文化底蕴深厚,但是有的地区有的还存在一些限制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因素,如交通不畅、经济落后、资金短缺、土地不集中,同时还存在农民收入较低、城市与乡村差距大等问题。乌鲁木齐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领导要提高职业修养,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给予政策的优惠,创造一切有利条,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

四、充分挖掘和整合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树立品牌意识

要开发米东区的地理人文特色和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化创意的新农村。乌鲁木齐各县,各乡,各村具有不同的乡土人情和农村文化资源,我们要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积极调研米东区农村文化资源现状,创造一个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文化创意品牌。为了改变米东区农村文化发展的格局,突破现有模式,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我们可利用米东区农村文化中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生态农业、地域特色旅游、乡村风情探索、农家乐等特有资源,打造属于米东区的特色农村文化创意产业,以此帮助村民提高收入,使大家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努力打造农村文化品牌,发挥艺术的商业经济价值

在如今的社会,文化产业的头牌军是文艺。米东区农村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艺术种类,各具特色,相互彰显。但是传统思想和思维方式限制了这些艺术的发展,这此艺术还未发挥出它的潜力,这急待我们加大精力的投入来整合这些资源,加快米东区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比少数民族民歌舞、民间曲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花样繁多。据记载,目前主流的米东区当地的地方舞艺就有几十种。因此想要打造好米东区的乡村文艺品牌,首先得延续文艺的传统方式,其次也促使艺术发挥的市场价值和文化艺术的魅力。成功打造农村文化创意品牌至关重要,好的品牌会名声大震,继而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六、结论

总之,研究米东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为米东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及其相关的理论基础,为米东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不一样的思考方式。有利于实现米东区地域特色和农村文化资源的发展和发挥。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具有米东区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强以人为本的观念,让农民成为主体,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让村民在愉悦的环境下潜移默化的接受这种新的发展模式,为未来米东区的发展指明道路。发展中应该结合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更加生态,更加和谐,更加快速,十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指示,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在党的指导下,发展好农村文化创意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振鹏. 我国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J]. 华东经济管理,2013,02:62-67.

第5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产业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国一盘棋,是整体推进农村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发展农村的五项要求中,生产发展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如何发展生产,如何实现多元化农业经济,这正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起决定性的重大决策。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下列支持:

(一)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随着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成功和全面铺开,“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甚至“多乡一品”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将逐步出现,农业产业化企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下,就近得到充足的低廉的供给。这降低了原料成本,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发展壮大。

(二)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由于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倾斜,农村的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将明显改善。这一方面可推进现有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上档升级,另一方面可吸引更多的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中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

(三)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相当多的农民通过乡村文化活动室、“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接受更多的教育和培训。一旦他们掌握了实用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就会自觉地加入到再就业的队伍中,经过企业的专业培训、现场观摩与实习,就会成为合格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员工。

(四)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空气环境、水资源环境和土地资源环境都将逐步优化,呈现自然生态,走上良性循环,这十分有利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

(五)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水平会大幅度提高,能有效地刺激消费市场。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适应城乡需要,做大做强本地消费市场。

(六)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新农村建设促使了农村经济社会更加和谐、更加进步。在这种条件下,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新的飞跃。

二、农业产业化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作用,体现为五个方面:

第一是有利于“两进两出”的问题解决。农业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解决“两进两出”的问题。两进是技术和信息进农村,投资进农村。两出是农产品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农村。龙头企业把技术和信息带到农村去,劳动力和农产品也通过市场机制进入龙头企业,这正是新农村建设的软件目标。

第二是能创新农村的经营体制。现在农村经营模式有三种。一是家庭承包经营;二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的入股经营;三是“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第三种是当前农村呈现出特色经济效益的比较高级的、创新意识较强的一种,也正是农业产业化起步或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通过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协会+农户”等方式来推进农村的经营体制创新性的发展。

第三是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在农业企业中,农民就业容量比较大,就业农民就多了一份工资收入。另一方面,农产品作为生产原料进入农业企业,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

第四是培养新型农民。通过龙头企业,培养农村的科技示范户、种养专业户,以及对农民员工的培训,都为造就新型农民提供了舞台。

第五是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整合。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土地使用权、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转,对农民合作能力和农村环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农村资源的挖掘和整合。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表现实体,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可以这么说,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村发展,支持农民增收,支持新农村建设。龙头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做到爱农、重农、支农、带农,不坑农不害农、不与农民争利。龙头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可发挥六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产业带动。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约优势,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能帮助一个村或几个村发展一村一品,培植出不同类型的专业村、特色村。

二是村企联动。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采取股份合作或村企合一形式,建立“以企兴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新机制。

三是投资推动。龙头企业发挥资本优势,支持农村修建道路、桥梁、水电等基础设施,修建小学、敬老院、幼儿园、文化站、卫生室,资助农户参加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发展农村公益事业。

四是科技驱动。龙头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不断加强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五是服务拉动。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技术、信息优势,建立农村经济信息网站、办培训班、创建快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可带领或引导农民闯市场、发家致富。

六是外向牵动。龙头企业发挥品牌优势,利用国际营销网络,可以开辟国际市场,在国外建基地、办工厂,可以通过国际友好往来引导农民走出国门。超级秘书网

四、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思考

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实践“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行动,也是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抢抓发展机遇的明智举措。在具体行为上,我们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面向实际,量力而行。能带一个村就带一个村,能发展一个产业就发展一个产业,各展其长,不贪大求洋。

二是以人为本,惠顾农民。坚持从农民要求最迫切、利益最直接、受益最明显的项目入手,做到建一个成一个,切实能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好处,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第6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刘连根 陕西省紫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摘要:本文从体制、机制、农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农村金融配套政策入手,全面分析了县域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支持农

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农信社;支持;农业产业化;问题与建议

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

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根本途径就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进程,而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在于:培育壮大农业龙头

企业、规划区域化产业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

组织、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创新金融投入机制等。为此,笔者

对紫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金融支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

行了调查,以寻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切入点。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金融支持情况

紫阳县位于陕西南部,汉江中上游,大巴山北麓,属亚热带

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万山综错,河溪密布,从而形成了“三山

两水一川”的地貌特点。紫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茶乡、

歌乡、桔乡、板石之乡”和“笔石圣地”之称,被文化部和省文

化厅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陕西省民歌之乡”,

紫阳民歌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 1998 年

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及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

大信贷投入,强化信贷管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

等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

获得信贷服务的面有所拓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贷款难”

问题得到缓解。重点支持了我县茶叶、畜牧、药材等支柱产业的

发展,并带动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

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链条”运行。

二、制约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程度与效能,离不开农村金融整

体所处的发展水平和阶段。当前,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困难和障碍,其根源既在于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内部因素制约,

也与农村金融市场环境、配套支持体系等外在影响密切关联。

(一)从体制方面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功能性障碍

一直以来,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追求利润的目标与农业高风

险、低效益特点的不对称性及经营战略的不同,使其对农业发展

的支持没有太大的积极性;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刚刚拓展对农业信

贷支持, 但相对于其资金流出总量, 支持农业发展力度明显偏弱;

作为主要服务“三农”的农信社由于受县域资金总额被多家金融

机构“瓜分”的影响,其自身资金规模受到限制,无法提供更多

的金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二)从机制方面看,信贷资金管理与农村发展资金需求存

在矛盾

一是经营决策和管理权逐级上收;二是内控机制趋严,贷款

发放除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外均强调抵押担保;三是信贷责任与信

贷考核制约了农贷投入。为规避信贷风险,金融机构对信贷人员

实行贷款“三包”责任制,即包放、包收、包效益。基层信贷人

员往往采取宁可少放或不放的作法来避免风险,使有的农户正常

资金需求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同时信贷人员所承担的风险与收益

不对称,影响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小额信用贷款额度控制

与农户资金需求存在矛盾。金融机构按照等级条件给予农户的资

金额度不能满足规模种养殖农户的需求,导致农户发展受限;五

是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脱节。由于现代农业已打破传统农业

的春种秋收模式,向反季节、长周期发展,一些特色农业生产周

期延长,而目前金融机构仍采取传统的农业贷款发放办法,无论

贷款种类、用途均实行 1 年以内的贷款期限,已不适应现代农业

经济的发展模式。

(三)从环境方面看,农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缺位制约金融

服务

一是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农业保险面临供给和有效需求

的双重制约:一方面,农民普遍对农业保险认识不够,参保积极

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回报率低,各保险公

司不愿涉足农业领域,即使有开设的,险种设置也不尽合理,农

民选择保险品种的余地很小;二是农业信用担保机构缺位,致使

涉农小微企业受信贷瓶颈制约。紫阳县仅涉农企业就达 67 家,

这些企业很难办理符合要求的抵押担保,而能够有效解决其融资

难担保难的农业信用担保机构还仍处于缺位状态,造成大企业贷

不足、中企业难贷款、小企业贷不到,其信贷需求满足程度较低。

金融部门对涉农民营企业投入不足,减缓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四)从政策方面看,农村金融配套政策不齐,激励不够,

滞缓了创新步伐

由于政府部门在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中的巨

大能动性,其提供配套政策的种类、方向与力度对农村金融创新

有着很大影响。但目前农村金融相关配套政策存在以下几方面问

题: 一是外部环境不够宽松, 政策扶持和风险规避机制相对滞后。

地方政府总体仍停留在撮合贷款、“口头契约”等指令式阶段,

未能在市场风险补贴、信用建设、融资中介担保、农业保险等方

面为金融安全运行提供支持;二是政府配套措施明显滞后。如林

权抵押因采伐政策过严,商品林采伐指标偏少,加之一些地区林

业部门对采伐指标分配不透明,容易造成抵押贷款林因无采伐指

标而拖欠银行贷款现象。一些中介评估机构对抵押物的评估价值

尺度不一,难免出现评估失真或人情评估的现象,不利于银行合

理掌握贷款标准。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 农村种养大户、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微小企业贷款办理抵押的评估等费用还比

较高。同时,林权抵押品变现涉及诸多手续及交易费用,处置到

位存在较大困难;三是对农村金融创新的鼓励不够,部分银行业

机构在创新活动中放不开手脚。

三、推动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的有关政策。

全面落实农村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投放的考核机制,启动《县级

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对设在农村的

各类银行应确定一定的比例发放农业贷款,加大信贷的支持力

度,缓解农村资金严重外流的局面;其次,要改进信贷管理体制

和抵押担保方式,增加农户贷款品种。要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多

元性,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农户除存贷款业务以外的金融服务需求。要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

平,让农民真正得到金融服务的实惠;再次,农村金融机构要扩

大和延伸支农服务领域的宽度和深度。 一是变 “等贷” 为 “引贷” ,

变小农业为大农业。金融机构应树立市场营销理念,改进支农服

务水平,变小农业为大农业,对符合农村产业政策、资金投放安

全、还款有保证的都要予以积极支持。二是积极引导,加快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把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综合效益放在重

要位置,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为其想点子、找路子,让

市场农业、科技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避险农业成为当地

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农民致富的好法宝。三是培植农村产业

化龙头企业,培养优良的信贷载体。积极寻找和培植高效金融载

体和生息源,优先支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发展,逐步

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建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四是加快城镇

化建设。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

(二)构建风险补偿机制,合理分散支农贷款风险

一是借鉴国家助学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农业贷款也实行

财政贴息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逐步引导银行信贷资

金向农业领域配置;二是通过制度和财力扶持,培育一批专业性

的农村信用担保组织。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农村担保基金,积极拓

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并完善农户联保制度,切实解决农

民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如可以县、乡(镇)两级政府财政出资为

主,以龙头企业等经济主体筹资为辅,组成农业贷款担保基金,

主要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服务,解决农户及农村个体私营经

济大额融资担保难的“瓶颈”问题。这同时也使金融机构信贷资

产得以有效保全,免除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后顾之忧;三是

建立农村支农贷款保险机制。农业保险同样大有潜力可挖。针对

农业投资风险较大的现实,由农户、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三方协

商,在农户贷款时向保险公司投保,试行农业保险贷款,既拓展

了保险业务领域,又消除了农民投资和银行贷款的后顾之忧。

(三)搭建信贷支农信用平台,降低农业融资成本

一是营造信用政府。政府应加速实施信用环境建设,将信用

建设的目标、步骤分解细化,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与政

绩挂钩,形成强大的压力和促动力。司法部门要公正审理金融债

权纠纷案件,不偏不倚,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以自身的公信

力带动全社会的信用建设;二是创建信用金融。各农村金融机构

要牢固树立“信用立行(社)”思想,严格规范经营行为,遵守

信贷合同;三是培育信用客户。客户树立“信用为本”的观念,

切实履行合同条款,按时还本付息;此外,为降低农业融资成本,

改善农业融资软环境,着重解决贷款中介收费门槛过高问题,建

议政府专门就此作出规定,根据各农村经济主体的承担力制定与

之相关的抵押、评估、公证、登记程序和收费标准,减轻融资双

方成本负担。

(四)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外部环境,完善配套政策,激发

创新动力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配

套政策的支持和外部环境的完善。为此,一要大力发展各类中介

组织。政府部门应积极培育社会化、竞争化的中介机构,在贷款

抵押物价值评估、登记、过户、资信证明、信用评估等方面发挥

与银行业机构的衔接作用。同时,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府和中介服

务,切实降低确权、登记、过户等中介服务成本,以有效降低金

融产品创新成本;二要建立有效合理的经营管理及监管机制。各

银行业机构上级行应制定更加灵活的信贷管理、责任考核措施,

在落实信贷风险控制责任制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基层银行业机构

信贷产品与服务创新权限;三要进一步发挥监管部门对金融创新

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稳步推进农村金

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健康发展。

(五)切实发挥农信社支农主力军作用,全面启动实施“金

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

大工程,助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信社与“三农”同根、同源、同成长的鱼水关系,无疑使

农信社支持“三农”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精耕“三农”

市场,实施“三大”工程,就是要构建与“三农”紧密互动,互

惠共荣的新型客户关系,全面支持“三农”科学发展。一要把富

民惠农作为实施“三大工程”的根本出发点;二要通过推动服务

网络多元化、手段多样化,使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

贴近到农户;三要通过全面实行信贷过程公开化管理,提高信贷

业务透明度,提升贷款公平性和可得性;四要通过建立全面的创

新体系,顺应市场变化和“三农”需求,开发“量体裁衣”式的

金融服务产品,提高客户需求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浙

江大学,2004年.

[2]阮小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创新问题研究[D].西南财

经大学,2000年.

[3]张汝安.从农村经济工作的全局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A].

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

会文集[C].2000年.

[4]罗南旺.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与发展方向[D].湖南

大学,2001年.

第7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又一次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了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环节、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连接起来,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促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中养、产供销、农科教为一体的生产经营体系。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只有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才能保证农业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农业劳动力;农业土地制度;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政策;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农业劳动组织和规模;农业生产企业规模。

农业产业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农业工业化的过程,它要求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准备设施来改造传统农业,并以具有现代素质的人员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来经营和管理农业;二是农业市场化的过程,包括农产品商品化和农业生产要素的商品化;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二、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现代农业和推行社会化大生产的表现,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某些客观规律:要发展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要素要充分组织起来,并尽可能均衡各方的利益。我国各地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表明,农业产业化在开拓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就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发挥规模效应,拓展农产品市场:由于农业土地资源有限、技术和一些制度缺少变化以及相对价格总是比较稳定等原因,传统农业中的投资收益率低下。此外,农业生产缺乏规模效应,农村劳动力没有充分利用,也是传统农业回报率低下的原因。要发展农业,必须通过市场导向作用,将农业生产组织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这样有助于单个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

2、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带动,提高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条,加快土地流转,减少生产成本和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消费,缩小城乡差距。依托龙头企业,把产销融为一体,通过市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凭借企业实力促进农产品换代升级,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3、创造就业机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周围小城镇就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各种农副产品转化为商品,并完成农副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任务。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顺利变成商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得以顺利实现。

4、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农业产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三者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离开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只能是空谈。没有农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不可能实现。必须在坚持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的同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数以千万计的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使数以千万计的农村人口走向城市,在这一过程中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三、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各地农业产业化已取得了重要进展,许多地区已把农业产业化看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商品市场基地,而且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有的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已经起到了主导作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大量的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种专业技术服务协会,这对于农户进入市场,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近几年的农业产业化实践中,各地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如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基地生产加市场、企业加农户、供销社加农户、技术协会加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加农户等。但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需要进一步规范与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与较低下的农民素质间存在矛盾;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农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其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形成一套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第8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近几年来,泌阳县委、县政府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力度,突出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泌阳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

1.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泌阳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0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6家,总资产18.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2.5亿元。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以上的2家,1000万元以上的15家,30家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5亿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30家,种植基地55万亩,畜禽养殖基地86个。

全县小麦、玉米、芝麻、花生、肉牛、生猪和蔬菜等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4家,其中省重点龙头企业3家,县重点龙头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工业增加值6.1亿元;营业收19.6亿元,利润总额6亿元,税金0.6亿元,从业人员0.1万人。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2个,“河南省名牌”产品2个,“河南省优质产品”2个。因此,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支柱产业。

1.1粮食加工业。现有小麦加工企业13家,年加工小麦20万吨,占小麦总产量的80.6%;主要分布在泌水办、泰山、羊册、郭集、马谷田、花园办、王店有代表性企业,雪源面粉、富顺面粉、喜凤面粉、龙兴面粉、绿州面粉、汇利面粉、福利面粉等。

1.2畜产品加工业。泌阳县畜产品加工产品主要为生鲜肉和低温肉制品。有畜产品加工企业5家,年屠宰加工能力达20万头,占存栏量的26.3%,主要分布在杨家集、、双庙、付庄、贾楼、铜山等地,有代表性的企业为省级的泌阳溢佳香、恒都食品有限公司、肉食品公司。

1.3油料加工业。泌阳县油料作物加工产品主要为花生制品及其花生油、芝麻制品及其香油。现有油加工企业3家。主要有懿丰油脂为代表的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花生油10万吨,加工花50万吨,花生主要分布在、贾楼、付庄、官庄、象河等地。

1.4蔬菜加工业。蔬菜加工制品有速冻蔬菜、酱菜类等产品。现有蔬菜加工企业6家(其中食用菌加工企业3家),龙头企业有2家,市级2家;食用菌加工1.2万吨,速冻蔬菜的产量0.1万吨,主要分布在县城区官庄等地。泌阳食用菌系列加工产品,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为省级的泌阳鑫发、三明食品等。

2.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个别门类过于集中,整体发展不均衡。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从事粮食加工的企业相对集中,工商注册的有75家,占70%,且这些企业大多发展规模不大,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存在着散而弱,重复投资、固定资产大量闲置。

2.2精深加工比率低,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一方面,绝大多数为粗加工型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深加工体系尚未建立,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农产品二次深加工不足10%。另一方面,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的产品少,特别是缺少高、新、特的产品,多数产品的名气不大,档次不高,规模不大,难以批量生产形成规模效益。

2.3企业农户利益连结机制脆弱。一方面单个企业实力弱,遇到市场风险抵挡不了,无法与农户兑现承诺;另一方面农民合同意识淡薄,有好处找市场,有困难找企业,合同连结缺乏约束机制。

2.4带动力不强,组织化程度较低。我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0%,而且其中有大部分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没有产权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组织内部运作不规范、组织松散,利益关系不紧密,发展环境不优,其服务方式多以收购转销为主,全方位服务不够。

3.加快推进泌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步伐,县委、县政府应成立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具体负责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日常工作,协调、落实领导小组议事事项。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目标责任。

3.2紧密配合,搞好服务。一要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作用,在产业化集群内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点,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二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职能作用,为产业化集群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三要支持金融、法律、物流、信息服务、技术辅导中心等配套服务体系向产业化集群拓展,为促进产业化集群发展提供必要的“粘合”和支撑作用。

3.3搭建服务平台。一是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平台。通过举办农业产业化协会年会等形式,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定期交流制度,拓展政府和企业的交流渠道,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依据。二是搭建银行与企业合作的平台。积极协调农发行、农信社、农行等金融部门,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为龙头企业争取贷款和奖补。三是搭建培训服务平台,利用农洽会在我市举办的有利时机,积极举办或创办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农产品交易会,利用外出考察、信息网站等,加强企业问的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4完善用地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要优于产业化集群内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对产业化集群内的种植和养殖加工企业用地,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3.5落实用电优惠政策。支持产业化集群内供配电设施建设,优先保障产业化集群生产用电的需求;对产业化集群内龙头企业生产用电,县在电价调整中给予优惠。

第9篇:农村文化产业范文

关键词:云南省;文化消费;文化产业;实证分析

文化产业是国际社会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文化消费就是其中之一。文化消费属于较高层级的精神文化消费。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满足了物质层面的消费,消费者才会考虑更高一级的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消费者进行文化消费的对象。现代营销学的观点认为,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导向所生产、提供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由此可知,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消费作为基础和动力;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越高,越能促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大多数研究表示,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的提高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如,屈学书和黄解宇从山西省文化消费、山西省文化产业投资与山西省GDP 的关系出发,运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得出文化消费相比文化投资对文化产业具有较高的影响效果,从而提出了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应先从文化消费入手,通过文化消费来促进文化产业投资,进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1]。陈南岳,全少华等,通过运用计量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文化投资与GDP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比文化投资更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提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从促进文化消费需求入手,通过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协调增长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2]。于泽,朱学义也是用相同的计量模型,利用地方经验数据得出相似的结论[3]。

自云南省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以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支撑。据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了635亿元,占到了当年云南生产总值的6.1%,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一起,成为全国仅有的6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的省份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确立了支柱产业地位。然而,在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迅速递增的同时,云南省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却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2012年,云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931.4元,仅占家庭人均总支出的6.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云南省居民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一、云南省居民文化消费现状

(一)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随收入稳步增长,但占生活总消费比例偏低。由恩格尔定律可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在全部支出中用于食物支出所占的比重会下降,而用于文化娱乐等其他方面消费的支出则会逐步上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自2005年开始至今,云南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保持在36%左右;家庭人均收入也保持每年13%左右的稳步增长态势。云南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为其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1998年至2012年,云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皆随着居民家庭收入增加而增加。如表1所示,2012年云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为1434.3元,与2008年的732.95元相比,四年之间增长了近一倍。

图1 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

但是,通过进一步分析统计数据发现,自1998年至2012年,云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文娱用品消费和文娱服务消费之和)虽然整体有所增长,但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没有明显的变化。如图1所示,1998年的占比为6.79%,2012年的占比为6.71%,相隔十四年几乎没有变化,但期间各年占比存在一定波动性。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横向对比,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2012年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金额为931.4元,比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 乐消费支出数少了282.6元,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名较为靠后。

(二)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结构改变

按照不同的消费目的和性质,可以把文化消费区分为趋于“休闲”倾向的文化娱乐消费和趋于“学习”倾向的教育消费。其中,前者主要包含文化娱乐用品及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后者则主要包括学杂费、教材和托幼费等项目[4]。据调查数据显示,云南省城镇居民趋于“学习”的教育消费呈逐年下降之势,而趋于“休闲”的文化娱乐消费则呈现上升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1999~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整理得来

如表1所示,云南省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文娱用品消费和文娱服务消费之和)支出数逐年增长,同时在文化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自2003年起,教育消费占文化消费的比重下降趋势明显,而文化娱乐消费占文化消费的比重不但呈现上升的趋势,甚至超过了教育消费的占比;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比上升较快,且逐步超过了文化娱乐用品和教育部分的支出比。这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多媒体、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兴起和完善,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以及文化服务的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进而引发了文化消费方式的变革。同时,随着近年来政府加强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资,进一步拓宽了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消费的渠道和途径。此外,随着近年来文化旅游服务市场的不断完善,休闲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城镇居民家庭在闲暇时间的消费首选,从每年旅游黄金周的火爆情况可见一斑。

(三)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逐年拉大

由于受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教育以及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结构和方式存在较大区别,因此,有必要单独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情况进行对比。如图2所示,云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均逐年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文化消费差距也呈现出逐年拉大的趋势,如2008年至2012年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分别为10148元、11055元、12113元、13854元、15658元;文化消费差距分别为564元、621元、808元、1110元、1145元。这表明,云南省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存在较大缺口。

资料来源:根据1999~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整理得来

二、实证分析

目前,“居民的文化消费对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一观点已经通过相关学者的定量数据分析得到肯定。但在前人研究文献中,并未分别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对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在文化消费指标、文化产业指标的选取上,各研究文献也存在一定区别:如屈学书选取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增加值作为文化消费指标;于泽、陈南岳均选择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包括教育、文化娱乐用品、文化娱乐服务)作为文化消费指标;其次,这些学者的研究均选取GDP作为衡量文化产业的指标。

经验数据的合理选取对实证结果的可信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云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并且重新对经验数据进行了筛选:以文化文物机构总收入作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的指标;以城镇居民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娱乐服务之和作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衡量指标;以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消费作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衡量指标。经验数据通过《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整理得来,如表2所示。

本文选取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作为自变量,分别用TCC和VCC表示;选取文化产业为因变量,用CI表示。为了消除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异方差问题,本文将三个变量分别进行对数变换,变换后的变量分别用lnCI、lnTCC、lnVCC来表示。

首先,对三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从该模型回归结果的R2和F统计量来看,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同时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从回归系数可知:云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带动云南文化产业增加0.75个百分点;云南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带动云南文化产业增加1.0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相比云南省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对云南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有效。

由于本文仅考虑居民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是否有促进作用,对其他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暂时不做考虑。因此,实证模型中并没有加入其它解释变量,从而可能导致云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指标的关系研究忽略了其它促进因素指标的影响。但总的来说,云南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对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都是明显的。

三、结论和展望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1998~2012年的相关数据,分别对云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现状进行分析,以及二者对云南省文化产业影响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对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相对于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对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相对更高。

随着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年拉大,同时,无论是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还是其他文化产品、服务企业等大多集中在城市等原因,导致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较为偏低且单一。当然,这也进一步说明,云南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市场存在较大空缺,具有一定的促进提升空间。

因此,云南省应当注重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多开发和提供适应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产品和服务,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协调增长,这将有利于云南省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1Y090)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屈学书,黄解宇.以文化消费推动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科技和产业[J].2008(4)

[2]陈南岳,全少华等.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