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学通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受托方: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甲方就大学校区的饮食服务项目,委托乙方实行专业、规范、安全、高质量的高校餐饮服务,特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_________
2、坐落位置:具体以总平面图标明的位置为准。
3、总建筑面积:_________平方米。
4、委托管理的建筑物详见图(附件一)。
5、厨房设备及配套工程图(附件二)。
6、现有设备:待工程完工后移交时另签设备清单,该清单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第二条 项目委托方--_________大学为甲方,服务提供方为乙方。
第三条 委托服务经营事项
_________大学校区学生食堂饮食服务。
第四条 委托期限
委托服务经营期限为_________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其中试用期为_________个月,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在此期间未履行合同、不遵守承诺或达不到甲方要求,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其一切责任由乙方负责,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甲方提出任何索赔要求。
第五条 房屋及设备折旧费及其支付
1、本合同所指的房屋及设备折旧费是指乙方根据本中招标项目要求所投报的房屋及设备折旧费中标价;
2、根据乙方此次投报的房屋及设备折旧费中标价,房屋及设备折旧费_________年合计人民币_________元。其中
3、支付方式为:每年按10个月计,每年8月和1月假期时间除外。乙方须在每月10日以前,按月向甲方支付上月的房屋及设备折旧费。
第六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代表和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2、审定乙方制定的食堂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并监督使用人遵守。
3、审定乙方提出的食堂年度计划、年度费用概预算、决算报告,并根据合同实施奖惩。
4、承担食堂冷气使用费的50%和乙方一年内超出_________元(不含_________元)的部分费用。
5、甲方负责在食堂第四层免费提供建设面积_________平方米作为乙方的工作场地。
6、甲方的有关部门对乙方的管理实施监督检查,每年进行_________次全面的考核评定,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年度考核。如该年度政府主管部门有同类考核的,甲方认可该项考核结果,不再进行重复考核。考核评分参照_________、师生满意度等基本内容,由双方协商制订。
7、如因乙方管理不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管理失误或重大责任事故,甲方有权终止本合同,并追究乙方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8、甲方在合同生效之日起20日内按规定向乙方提供本项目所需的物业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原始资料和技术档案(工程建设竣工资料等),并在乙方管理期满时予以收回。
9、有责任积极指导和协助乙方做好饮食服务工作。
10、甲方有权核查饮食服务费用的收支情况。
第七条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严格遵守国家、省、市的法律法规,为_________大学提供专业、规范、安全、高质量的餐饮。
2、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合同的约定,制定该项目的各项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
3、乙方不得将本项目整体或部分责任及利益对外转让或发包。
4、对本项目内的房屋及配套设施、厨房设备及其配套设施以及其它相关设备设施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使用功能,如需在本项目范围内改扩建或完善配套项目,须报甲方和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5、建立健全本项目管理档案。
6、本合同终止时,乙方必须向甲方移交原委托管理的全部物业及其各类管理档案、财务等资料;移交其管理范围内的全部公共财产,并接受甲方指定专业机构的移交审核。向甲方移交时,要确保各项设施的性能完好。
7、乙方每月须向甲方提供月报表,每半年就财务开支情况向甲方作出说明,同时须按时交纳房屋设备折旧费。
8、承担食堂全部的水电费和燃气费。
9、承担食堂冷气使用费的50%(一年内_________元,含_________元)超出部分由甲方负责。
10、乙方的员工应做到五证齐全(身份证、外来人员用工证、计划生育证、暂住证、健康证),并将复印件送甲方备案,管理应符合广州市政府及甲方要求,乙方员工食宿自选安排。
11、乙方承担饭堂的一卡通收费终端使用费。
第八条 服务质量
除前述的标准外,乙方可根据甲方委托的服务事项制定出本项目管理分项标准,经甲方同意后作为本合同的必备附件。
第九条 履约保证金的支付
1、根据规定,乙方在签订合同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须一次性向甲方缴纳人民币_________元作为履约保证金;
2、履约保证金的期限为_________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始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3、合同期满后或不属乙方重大责任事故造成的本合同终止,甲方一次性无息返还乙方履约保证金。
4、如乙方不能完成投标质量指标的要求或合同履行期间出现属乙方责任的火灾、食品中毒等重大事故,履约保证金则被罚没并承担经济和法律全部责任。
第十条 违约责任
1、因甲方原因,造成乙方未完成规定管理目标或直接造成乙方经济损失的,甲方应给予乙方相应补偿,乙方有权要求甲方限期整改,并有权终止合同;
2、因乙方原因,造成甲方未完成规定管理目标或直接造成甲方经济损失的,乙方应给予甲方相应补偿,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限期整改,并有权终止合同;
3、房屋建筑质量、设备设施质量均有保质期,在保质期内,因安装技术等原因,达不到使用功能的,由乙方直接与保质单位联系,双方协商解决,甲方积极配合。因质量问题而造成重大事故的,由保质单位负责;因乙方管理或使用不当造成的,由乙方负责。保质期满后,房屋的质量问题由甲方负责;设备的质量问题由乙方负责。
4、乙方如不能按照本合同第九条约定的价款和支付方式如期支付和不履行投标书内的责任的,则视为违约。甲方有权终止本合同,重新进行招标,并追究乙方的违约责任。
第十一条 争议的解决
1、凡在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甲乙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经协商后仍不能达成协议时,任何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2、本合同的诉讼管辖地为_________有管辖权的法院。
3、在法院审理期间,除提交法律审理的事项外,合同其他部分仍应继续履行。
4、本合同按照中华人民共同国的法律进行解释。
第十二条 其他事项
1、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20天内,根据甲方委托事项,办理完相关交接验收手续;
2、甲、乙方对《招标文件》以外相关项目或《招标文件》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和本合同的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3、本合同执行期间,如遇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应按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协商处理;
4、本合同在履行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或报请上级主管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_________人民法院起诉。
5、如遇突发或重大事件,乙方管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报告甲方有关部门,乙方项目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适时处理或协助处理有关问题,甲方如认为情况危及到学校的安定管理,乙方应无条件同意甲方直接调配乙方资源直至危机结束。
6、水电费、燃气费的收费标准按市政规定标准执行。
7、乙方员工的医疗保险及发生的各种工伤事故,由乙方负责。
8、由于乙方原因而损坏学校设施设备的,由乙方负责赔偿。
第十三条 本合同一式六份,甲方四份、乙方二份,均具有同等效力,本合同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香港海洋生物多样性─目前仍然丰富,但能持续多久?
香港位於世界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拥有独特的地质和水文,K为丰富的海洋生物提供了广泛的栖息环境,如泥滩、红树林、沙滩及岩岸等。香港拥有超过34门、近6千种海洋生物,及许多有待确认的物种。然而,我们对许多已确定物种的生物及其生态学仍未了解,其中包括一些受保护及稀有的物种。
香港的海洋环境应用虽然广泛,s又充斥着各种相互矛盾,如航运、商业港口和码头、海水冷s、冲厕及排污、养鱼、海岸保护以及休f用途等。这些人类活动与本地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育经常引起冲突,如物种栖息环境,包括海洋保护区和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一直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目前,这些冲突不断加剧。本地人口的增长亦需要大量土地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香港社会正激烈辩论是否应该牺牲650公顷的天然海洋生物栖息地以便建造机场第三条跑道、是否应该於大埔龙尾天然海岸建造一个人工沙滩、甚至是否应该於西贡海下湾海岸公园兴建住宅。上述发展计划与海洋保护之间的矛盾不仅发生在香港,於世界大多沿海城市亦同样发生。
香港海洋科学家团结起来保护我们的海洋环境
为了探讨如何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寻求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的方案,超过25名本地海洋科学家於2013年1月成立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生态与生态系统保育(BECoME)专家团队。BECoME成员已协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定“生物多样性策略及行动计划”(BSAP),以响应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要求。BECoME团队亦获得430万港元的项目基金用作研究吐露港及赤门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的保护。通过该项目,团队将建立区域物种的综合数据库,K制定沿海海洋生物栖息地的生态调查基剩以确保环境影响评估条例中海洋生态调查的质量。
国际共享:BECoME 2015会议
这次国际会议配合了香港政府推展“生物多样性策略及行动计划”及倡议成立多个海洋保护区,汇集了国际和本地专家分享他们的意见,帮助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护香港、南中国地区、以至全球的海洋生物多样性。
这次会议得到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和裘槎基金会的慷慨资助,邀请到22名海外及中国内地的海洋科学家向与会人士(包括学术界、政府及私人机构)分享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最新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脐带;生物学特性
Influence of different mediums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BAI Shang-xing.Shenyang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henyang 1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 in different mediums, and to optimize the purify methods. Method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separated from healthy full-termed delivery fetus using tissue-adherent culture method. These cells were cultured and amplified in DMEM/F12 and Mesen PRORSTM Medium in vitro. The growth curve was drawn.Their surface markers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were spindle-shaped adherent cells.They have strong proliferation ability. The results of growth curve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wo medium, hUC-MSCs in Mesen PRORSTM Medium grew quickly at every time point. They were strongly positive expression for CD44 and CD29, but negative expression for CD34, CD45 and HLA-DR. Conclusion Cell doubling time in the Mesen PRORSTM Medium was shorter than in DMEM/F12.
【Key words】Mesenchymal stem cell; Umbilical cord; Biological charateristics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 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 高度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1, 2], 广泛存在于骨髓、脂肪、脐血、脐带等多种组织中[3]。脐带为分娩废弃物, MSC含量丰富, 无需有创穿刺即可获得, 且较骨髓来源的MSC扩增能力更强, 成为近年来MSC研究的重要来源之一[4]。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培养基培养hUC-MSCs, 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细胞免疫表型的鉴定, 以期建立一种稳定、高效、快速、经济的hUC-MSCs富集方法, 为临床细胞移植提供实验支持。
1材料
1. 1脐带选择足月胎儿的脐带, 产妇身体健康, 肝功能正常, 无传染性疾病, 签署知情同意书。脐带4℃无菌保存, 4 h内完成实验操作。
1. 2主要试剂DMEM/F12, Mesen PRORSTM Medium和胰蛋白酶购自GibCO;胎牛血清(FBS)购自HyClone;鼠抗人抗体CD45-FITC、CD34-FITC、CD29-FITC、CD44-FITC、HLA-DR-FITC购自BD。
2方法
2. 1人脐带MSCs 的分离、培养及扩增 脐带剪成3~5 cm小段取出脐带放入培养皿中, 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 洗尽血液。用手术剪剔除血管和外膜, 剪成2~3 mm小块, 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一次, 用DMEM/F12培养基清洗一次, 分成两组:A组加入培养基(含50%Mesen PRORSTM Medium, 48% DMEM/F12和2%胎牛血清), B组加入培养基(DMEM/F12含 10%胎牛血清)放入250 ml培养瓶中, 组织块密度要适中, 每瓶20 ml, 放置于37℃, 体积分数5%CO2, 饱和湿度培养箱内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有少量成纤维状细胞贴壁生长, 倒掉培养基和组织块。添加培养基继续培养, 每3天换液, 细胞生长达80%以上时, 用胰酶消化, 按1:3传代。
2. 2细胞生长曲线制作取生长良好的3代细胞, 按2×104/ml浓度接种24孔板, 每孔1 ml, 3 d换液一次, 以第2 d起每隔24小时计数3个孔细胞数, 取其平均值, 绘制7 d的生长曲线。
2. 3hUC-MSCs表面标记的检测取3代细胞, 用0.25%胰酶消化, 用PBS洗涤2次, 制成l×106的细胞悬液, 每管加入100 μl, 设置阴性对照, 加入IgG1-FITC, 其它管加入20 μl鼠抗人HLA-DR-FITC、CD45-FITC、CD34-FITC、CD29-FITC、CD44-FITC, 室温避光孵育30 min, 流式细胞仪计数5000~10000个细胞。
3结果
3. 1hUC-MSCs的分离、培养和纯化两组培养基原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接种6~7 d, 除去组织块, 倒置显微镜下可见有少量纤维状的贴壁细胞, 2 d后形成散在的细胞集落, 大部分是长梭形的成纤维样细胞, 细胞折光性好, 14~18 d细胞集落增多, 细胞融合80%以上。(见图lA-B)用0.25%胰酶消化传代, 3代后可得到较为纯化的间充质干细胞, 传代后的细胞增殖速度快, 约3~4 d可传代1次。传代后细胞形态较原代均一, 以平行排列生长或漩涡状生长。两组培养基培养的间充质细胞形态相似, 无明显差别。A组贴壁细胞较多, 细胞生长较快。
自闭症,一般指儿童孤独症(Autistic Disorder),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自闭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症状,部分患儿一般性智力落后,却在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目前,我国自闭症患儿数量逐年攀升,由于社会认知不普及,制度保障不健全,公益途径不畅通等诸多因素导致,与之相匹配的关爱志愿服务体系发展较为缓慢,进而导致作为志愿服务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并没有广泛参与其中。本文旨在通过对沈阳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参与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活动现状的摸排调研,寻求到如何更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方法和举措。
二、调研数据分析
本次调研覆盖了沈阳市内7个区域,10所高校,28个学生公益团体组织,线上线下共计一千余名大学生,重点考察了沈阳同泽雨人早期干预机构和小海龟自闭症儿童学校两所康复机构。累计发放调查问卷1700份,回收1648份,有效问卷1510份,合格率为88.82%,其中256份为线上问卷,1254份为线下问卷。通过对问卷样本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对自闭症的了解程度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2%的受访者了解“世界自闭症日”的具体日期,14%的大学生能够说出有关自闭症题材的电影,5%的受访者表示非常了解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只有17%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活动,但频次不是很高。由此可见,以沈阳大学生为主体的被调查人群普遍对自闭症儿童的相关症状及表现了解程度不足,关注度不够。
2.对于开展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活动的看法
76.8%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参加过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志愿服务,绝大部分受访者对于大学生开展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志愿活动持乐观赞同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确实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在关爱自闭症儿童的道路上更多的奉献自己的力量,但是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团体开展的志愿活动在专业程度、公益热情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对自闭症关爱帮扶方面的调查
73.2%的受访者表示会参加志愿者组织,28%的受访者表示会向慈善组织进行物质捐赠,60.44%的受访者表示会主动学习了解自闭症,78.4%的受访者表示会用正常的心态对待身边的自闭症患者,23.6%的受访者表示会学习相关知识,去康复中心就职,说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较多、可参与度高、参与门槛低。此外,67.6%的受访者希望政府能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专项救助资金,发放补助,88.4%的受访者希望能够提高社会对自闭症的关注度,48.4%的受访者希望能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医疗报销比例,75.2%的受访者希望能设立专门的自闭症儿童救助医疗机构。
三、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技能欠缺、专业培训不到位
由于自闭症儿童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需要更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及服务能力,但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机制并不完善,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在辅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只能旁观老师对孩子进行训练,并没有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使得志愿服务预期效果大打折扣,制约了自闭症志愿服务水平的发展,而志愿者专业技能与服务能力的高低,恰恰决定了志愿服务质量的好坏。
2.志愿服务平台局限,内容形式单一
一方面是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机会与平台有限,另一方面是所提供的志愿服务内容比较单一,创新性不足。 “一对一”的陪伴方式照看自闭症儿童的志愿者占到52.8%,只有39.8%的志愿者实地辅助特教老师参与过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另有少部分志愿团体能够结合“4?2世界自闭症日”、“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开展关爱活动,能够体现大学生群体优势和主体能动性的创新志愿活动并不是很多。
3.志愿者团体服务管理缺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从调研结果看,28个沈阳高校志愿者团队在队伍管理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关于自闭症志愿服务尚未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缺乏时效性等问题,成员的招募与培训、志愿活动参与、志愿活动评估、奖惩评价体系等机制都不是十分规范,志愿活动普遍缺乏严格的秩序性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的约束,不利于志愿服务团队的建设与持续性发展。
四、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活动的改进措施
1.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形式,充分发挥专业学科所长
志愿者们在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的服务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大学生志愿者应该充分发挥主动性,可以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提高大众对于自闭症的认知水平,帮助康复机构和自闭症儿童家长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缓解志愿服务压力。
同时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志愿服务分为医疗方面、物质方面、直接陪伴、照顾自闭症儿童等,大学生应使自身专业优势在志愿服务中得到充分发挥。例如:以沈阳市为例,中国医科大学的学生们在沈阳小海龟自闭症训练中心利用所学医学专业知识,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2.提供良好的志愿服务环境,重视专业化培训
大学生志愿者在进入机构服务之前,应进行一定专业化培训,要对服务对象、自我能力、专业水平等有一定的了解,培训方式应更加多样化。同时应充分发扬人文精神,关心和关爱志愿者,增强志愿者们对志愿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营造和谐,团结的氛围。
大鼠生后MGBv神经元主动膜特性的变化及GABA受体激动剂的影响姚小红万子兵熊鹰(182)
凝血酶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杨文琼孙圣刚童萼塘曹学兵(188)
大鼠咬肌神经切断后三叉神经运动神经元高亲和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张富兴庞有旺郭峰董玉琳熊抗辉李金莲(193)
大鼠坐骨神经修复后重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相关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43、生长抑素表达的影响许家军陈尔瑜路长林何成(198)
神经科学通报 不同程度睡眠剥夺对大鼠认知和脑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窦伟赵忠新缪明永王文昭黄流清(204)
银杏叶制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李晓红张峰赵明霞张秋玲赵忠新(210)
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额叶和海马神经肽含量变化的影响管庆波韩辉董建军蒋玲赵文博赵家军王桂兰(215)
RNA干扰对阿尔茨海默病家族性瑞典型APP突变的沉默作用邱昕潘纪安陈宇张玮莹杨华静张苏明(219)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免费查阅、全文上网(192)
《神经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寿天德主编(252)
《神经科学通报》第一届编委会成员简介(续)(253)
Caspase和calpain在神经元凋亡和亨廷顿舞蹈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王燕顾振纶秦正红(224)
亨廷顿舞蹈病的治疗王琳辉林芳(230)
神经科学教学与医学模式革命关新民施静(236)
在《神经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作风寿天德(241)
正确处理《神经科学基础》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系李金莲(242)
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崔浩军(242)
神经生物学的教材建设要体现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蒋星红郭试瑜单立冬印其章(243)
开设神经生物学实验课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龚珊单立冬朱奇蒋星红(243)
关于在本科生的神经生物学教学中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思考伍忠銮周文良(244)
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需改进的问题付建华李露霞(244)
硕士研究生《神经生物学》教学方法探讨杨盛昌潘盛武(245)
搞好青年教师培养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曹莉张勇由振东何成路长林王成海(245)
重视更新教学内容提高神经生物学教学质量张勇曹莉由振东王成海(246)
在神经生物学教学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张勇曹莉由振东王成海(246)
培养神经生物学创新型人才要加强专业英语的训练王建军罗兰(247)
改革神经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张勇曹莉由振东王成海(247)
不同层次学生的神经生物学课程教学重点确定神经科学通报 崔希云(248)
关于神经生物学教学课件制作的几点思考沈建新(248)
以“学”为中心构建神经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尝试李东亮赵红岗王淑秀(249)
体育师范类院校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的神经生物学张日辉(249)
在成人教育中开展神经生物学教学的必要性祁文秀(250)
《神经生物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陈其才吴飞健唐佳王欣(250)
在课堂教学中优化组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神经科学通报 邓建新李晓蓓(251)
医学神经生物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阮怀珍杨忠胡志安蔡文琴(251)
神经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探讨陈盛强孙卫文苏涛廖卫平郑德枢(252)
首届全国头部断层影像解剖学及其临床应用学习班在绍兴成功举办(18)
《神经科学通报》启事(32)
MAP激酶在细胞内信号传递,神经可塑性及痛觉易化中的作用Ru-RongJiYu-QiuZhang(3)
痛情绪和相关记忆机制的研究进展张玉秋纪如荣(10)
大脑音乐功能的研究狄海波陈宜张(82)
GBS与空肠弯曲菌感染吴铮范文辉(87)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应激影响记忆的个体差异性中的作用王宗文严进(91)
朱鹤年教授与立体定向技术倪国坛(95)
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后大鼠中缝核群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王晓东宿长军李柱一王者晋饶志仁(19)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叶民陈生弟戚晨陆国强梁梁徐洁懿(23)
CGRP和NGF对脑局部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凋亡及PKC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邢雪松吕威力方秀斌(28)
高渗刺激后大鼠视上核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光、电镜研究段丽申晶袁华张萍曹荣饶志仁(33)
神经科学通报 海人藻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caspase-3作用的实验研究赵瑞刘建民赵文元黎莉霍克克周晓平(39)
NNMS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产生的作用沈明徐建兴(44)
腺苷A1受体在双相呼气和吸气神经元电活动中的作用王剑莉吴中海李军(48)
GABA对大鼠伏隔核痛反应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许艳徐满英闰彬彬(53)
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神经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亚单位的mRNA和蛋白表达杨林王宇倩朱剑虹(58)
甘珀酸抑制大鼠唇下注射Formalin引起的伤害和Sp5C神经元的Fos表达兰莉袁华曹荣段丽申晶高蓓饶志仁(63)
原位杂交检测Sema4C基因在胚胎和成年小鼠组织中的表达吴海涛刘淑红景孝堂吴燕范文红范明(68)
心肌缺血伤害性刺激对大鼠丘脑束旁核痛敏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原大江张林忠温建忠张策郭政(73)
Nogo-A在成年大鼠脊髓和背根节的分布程希平刘惠玲宋朝君金伯泉焦西英游思维鞠躬(77)
爪蟾顶盖神经元的大微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PSCs)依赖从钙储池释放的钙?王红蔡浩然(101)
谷氨酸钠对大鼠背部皮神经传入放电的影响曹东元郭媛张琪田雨灵王会生赵晏(111)
神经元膜NMDA受体蛋白免疫复合物单分子纳米结构及定位AFM比较研究郁毅刚徐如祥姜晓丹柯以铨蔡颖谦(117)
炎性痛诱导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及PKC的表达上调杨丽平李清君(129)
神经胶质瘤中缓激肽B2受体的表达水平与病理级别的相关性赵逸松薛一雪刘云会付伟姜乃佳安平王萍(135)
多巴胺和乙酰胆碱抑制脂多糖刺激原代胶质细胞iNOS的表达刘佳福刘振国周海燕陈生弟陆国强梁梁(141)
6-羟多巴胺毁损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脚桥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的变化王勇张巧俊刘健冯洁褚玉霞高蕊刘娅萍(146)HtTp://
电针抗氧化应激参与对MCAO大鼠再灌注脑功能损伤的保护王次霞李忠仁陈伯英(153)
肌苷减少高浓度锌损伤的PC12细胞坏死而不是凋亡史明郑春霞游思维(158)
第5届国际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110)
优秀论文征稿评选活动(116)
声明原大江(128)
关于召开“第三届全军生理与病理生理专业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170)
伏核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衡立君高国栋(165)
《神经科学通报》第一届编委会成员简介(续)(173)
电刺激构建大鼠皮层网络癫痫的海马细胞电生理特征神经科学通报 汪胜刘青邹祖玉韩丹(257)
3-硝基丙酸多次化学预处理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邓学军孙圣刚曹学兵李红戈梁直厚(266)
Nogo-66受体分子在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孙芳金卫林龙梅鞠躬(273)
急性重复缺氧暴露小鼠海马HIF-1α表达的变化邵国张然高翠英吕国蔚(278)
睡眠剥夺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nNOS表达的改变在其学习记忆损伤中的作用陈俊李积胜王华仁张珩(283)
大鼠脊髓损伤后Nogo-A表达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郭强李淑蓉苏炳银(287)
帕金森病患者程序性学习的初步研究王晓平赵永波LassondeM耿昌明(291)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海马MAPK的表达商秀丽徐万鹏刘云会杨金霞张化薛一雪(296)
第三届北京神经变性病及卒中国际研讨会(300)
情绪领域中杏仁核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胡治国刘宏艳彭聃龄(301)
反义Noggin基因对成年大鼠海马内Nestin及GFAP表达的影响徐海伟范晓棠(319)
在尾核痛反应神经元和整体甩尾反射水平上研究CCK-8对抗电针的镇痛作用杨春晓石铁锋何秋月徐满英刘凤玉(324)
百草枯干预不同时间后DAT和VMAT2基因表达的时程变化任今鹏任惠民蒋雨平(330)
突触前活动区的分化与功能沈露露王大勇(335)
血脑屏障——形态、调节和临床意义刘晔管阳太(344)
血脑屏障上P-糖蛋白研究进展芦颖洪浩刘国卿(351)
未折叠蛋白反应及其在生理功能与疾病中的作用陈志欣顾振纶秦正红(356)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损伤髓鞘再生的细胞学治疗管阳太张广先AbdolmohamadRostami(364)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大鼠脑内嘴侧迁移流中的发育学表达刘建军姚忠祥邹丽云陈兴书蔡文琴杨辉(371)
人参皂甙对老龄大鼠基底前脑-皮质胆碱能系统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赖红曾亮赵海花方欣杨吉平吕永利(376)
神经科学通报 三羟异黄酮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王茹武宇明张浩王昕何瑞荣(380)
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GDNF表达水平和MAPKs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呙登俊赵永波陈英辉(385)
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ADM及其mRNA的表达毕国荣张辉周慧杰张贺敏海虹方秀斌(391)
PrP可抑制tau介导的体外微管形成作用韩俊王小凡姚海兰高晨李锋张宝云姜慧英(398)
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张静徐汉明张昌勇童俊张红周晓亮(404)
胰岛素干预加重海马注射Aβ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认知损害赵倩华罗玉敏周玢洪震(408)
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脑内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上调陈英辉赵永波刘文文呙登俊王乃东马爱梅(413)
生酮饮食对海藻酸致痫大鼠海马突触重建和GluR5、GluR6mRNA的影响徐向平孙若鹏金瑞峰(418)
骨髓源干细胞在脑组织的迁移和分化邹西峰徐群渊(425)
关键词 微生物学 自主学习能力 综合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微生物学是生物科学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好微生物学,会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让学生学好微生物学,并能够在其它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学生物学,是从事微生物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教好微生物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愿意去学微生物学。怎么才能让学生喜欢微生物学,并自己主动去学习微生物学呢?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从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1 内容上吸引学生
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课时量都比较多,理论课中要给学生们讲大量的有关微生物的基本理论,而这些理论有些并不相关联,很多学生在上完微生物学课以后,并不能够把这些理论内容给有机结合到一起,使微生物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往往微生物学这门课程才上不到一半,很多学生就对这门课程丧失了信心,主要表现在:不能按时上下课,会有迟到早退的现象;课前不认真预习,导致上课时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实验课不认真做,草草了事等等。为了避免学生中途对微生物学丧失信心,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在讲课的内容上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早期自控、被动的学习逐渐变为后续的自主学习。如何能在讲课的内容上吸引住学生呢?①②笔者的体会主要是在讲微生物学基本理论时,不能够死板地给学生讲,要在讲课的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的语言来讲现实中的各种现象,最终使学生理解微生物学的理论。如在讲到“发酵”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是就课本上给出的解释,讲给大家。而是先通过现在的“能源危机”入题,“能源为何会出现危机?”怎样解决这个危机?学生们都很关心这个社会问题,从而讲到现在的酒精发酵,清洁能源,最终引入到如何才能得到酒精这种清洁能源呢?通过发酵就可以,这样我们就很容易使学生理解了“发酵”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想了解“微生物如何才能发酵得来酒精”这个问题。在整个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一直在跟着教师,并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使上课一点也体会不到累,并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由被动自然而然地变为了主动,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一种兴趣,那么学生肯定能够学好微生物学,并能够最终学会利用微生物学的知识来解答后续课程、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2 方法上引导学生
大学的授课方式与学生习惯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不同,在大学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仅能够在课堂上见到教师,下课后就很难再与任课教师见面,很多学生初一上大学,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没有养成,又找不到了以前学习的习惯和影子,往往学习上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在微生物的授课过程中,要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引导呢?③④教师应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引入一些新的教学元素,如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生动的图片、动画吸引学生;采用引导式、启发式教学等等。除了以上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微生物学的教学课堂中外,还利用了网络互动平台,学生一旦有什么问题就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留言,教师进行作答;除此之外,学生们也可以在平台上探讨一些问题,这类似于以前的自习课,教师在课堂辅导学生上自习一样,不一样的就是,教师与学生互不见面而已。采用网络互动平台,教师与学生可以实现互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可以找到以前初高中时学习的影子,学习习惯上有了很好的对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地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3 通过实验,使学生喜欢上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们除了要上大量的理论课外,实验课也会很多,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微生物学操作技能,培养无菌观念等。在实验课的安排上以前主要是安排一些验证性和演示性的实验,学生照着实验指导书就可以操作完成,往往学生的参与性不高,做实验的兴趣不浓,无法挖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重点考虑到了实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作用,所以在此对实验的安排和设计进行了大量尝试,⑤发现在安排学生实验的过程中,采取三步走,教学效果很好。主要是首先安排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无菌观念;其次安排综合性实验,这样学生可以综合运用前面实验中学到的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并能培养学生对整体性实验的认识,并可以把课本中有关知识点在实验中串联起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后安排设计性实验,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要自主对实验进行设计、参与实验的准备,并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负责,最后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加以汇报。在设计性实验这一环节,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对他们综合利用所学到的知识的能力加以培养,使他们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以上的三步实验,使学生对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得到理解和升华,并深深理解学习微生物学对他们后续学习其它课程的重要性。
4 小结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养成与提高仅靠一门课程的学习是无法实现的,这要靠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对专业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来支持学生自律地坚持学习下去,才能够培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释
① 李新社,陆步诗.微生物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国电力教育,2011.34:122-123.
② 唐蕊,李海燕,张雪辉.浅谈微生物教学中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邢台学院学报,2009.24(2):123,128.
③ 张玲.建立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1018-1020.
关键词 高中 生物 课程 知识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一个人的生物科学素养构成中,理解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和观点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物学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其中,基本事实是学习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所必需的事实。
中学生物学课程要帮助学生初步构建一个生物学的知识框架,向他们展示一幅较为完整的生物科学的画面,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传统教学中,传授知识是我国生物学教育中的强势,应该继承和发扬。然而,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不能只停留在对书本知识的了解、对事实的记忆和财理论试卷能取得较高分数的满足。这就是生物学课程对知识方面更高层次的要求。
1 案例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物圈”是自然界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环境,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知识表明,人类要想更好地生活,在开发自然界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时常发现破坏环境的现象和行为,如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流,生活垃圾乱丢、乱扔,给自己带来了方便和利益,对环境、对他人却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都是生物科学中环境意识没有在公众的心目中树立起来所造成的。这就要求广大中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生物学知识之后,要向社会推广、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每个人的意识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以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阅读材料
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分为三个水平: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
(1)了解水平: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如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了解水平常用的行为动词有描述、简述、识别、列出、举例说出、指出、辨别、写出、排列等。例如: ①简述核酸的结构与功能。②说出水和无机盐的生理作用。③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④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⑤列出入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⑥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理解水平:要求能把握材料的实质和内在的逻辑关系,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这一水平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着最低水平的理解,进而能够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理解水平常使用的行为动词是说明、举例说明、概述、评述、区别、解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示范、比较、描绘、查找等。例如:①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②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③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④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⑤收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事例。⑥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
(3)应用水平:应用水平包括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四方面的内涵。运用是指能将可得的材料恰当地应用于新情景;分析是指整体分解或组成结构;综合与分析相反,即将部分按其规律重新组合成整;评价则对某一事实、现象作出价值判断。这一水平要求学生能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等,应用水平常使用的行为动词有:分析、得出、设计、拟订、应用、评价、撰写、利用、总结、研究等。例如:①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②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③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④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⑤设计并制作生态瓶。
3科研活动
(1)反复研读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目标要求成谈个人学习的感受。
(2)练习:以下为某教师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中确定的知识目标,讨论其是否与标推的要求相吻合,表述方式是否恰当?请用最恰当的行为动词加以修改。
知识目标:①使学生理解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大能量之一。②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③使学生体会研究人员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总之,课程目标是一个科学体系,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对科学素养的形成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教师在重视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实现,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都要全面落实三个方面目标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新课改的目的,完成新课程的任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工科 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模块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许多地方高校超常规发展,加上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特别是对于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方面矛盾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大学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相脱节,学生综合素质(如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等)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特别是企业对毕业生的实验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经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微生物学是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制药工程、食品工程、发酵工程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微生物学实验又是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其具体内容和设置对于开拓学生对该专业研究与应用的视野,促进不同学科间的融会和交叉,提高学生研究与应用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①因此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非常必要。我校根据工科专业的教学要求与培养目标,针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2010级生物工程、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开始,就实验整体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考核进行改革,构建了模块式实验教学新体系,完善了实验教学考核体系,提升了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1 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式实验教学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国际公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范例,与传统教学相比形式灵活,可以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增补新的教学内容。②针对传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不足,我们将实验课程模块分为:经典性、综合性、设计应用性三大实验教学模块,设计出“厚基础、宽口径”的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学科性,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形成教、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
1.1 经典性实验课程模块
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模块在课程开设的时间上力求与理论课教学时间达到一致,经典通用性实验课程由简单的验证与培养观察实验组成,约占总实验学时的30%。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强调微生物学中微生物制片及染色技术、光学显微观察技术培养基配置灭菌技术等、无菌操作技术、让学生对微生物的形态、群体特征有直观的认识,对微生物无菌操作、培养、观察方法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1.2 综合性实验课程模块
微生物学综合实验模块是在微生物学经典实验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设计性实验课程,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与思维能力。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安排有:土壤中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水中细菌总数与总大肠菌群的测定、环境及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等,约占总实验学时的40%。
综合性实验课程模块以掌握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与分析为重点,将经典性实验操作贯穿始终,使学生在掌握实验技能的同时,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结果。例如“环境及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测”,要求学生采集不同地点(无菌室、实验室、教室、卫生间、操场等)、不同人体部位清洗消毒前后的微生物,进行培养观察及镜检,分析细菌数量差异较大的原因,在验证微生物无处不在的同时,深刻理解和认识到微生物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微生物无菌操作是整个实验教学的核心,是实验成功的保障。又如实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要求学生自主选择采集水样(如黄家湖湖水、生活污水、自来水、矿泉水、牛奶等),进行细菌学检测,要求学生讨论并分析不同水样取样方法、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参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1.3 设计应用性实验模块
微生物学设计应用性实验模块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小组讨论式教学法来完善实验方案,以提高学生实验的主观能动性,将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到实处。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安排有: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微生物产沼气试验装置设计制作及效果分析、微生物的诱发突变及筛选、牛乳巴氏消毒及酸乳的制作等。
该模块实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向学生提供现成的实验方案,而是向学生提出实验要求和目的,让学生在课余查找文献,经过自学在实验前提出实验方案,然后与老师探讨实验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加以完善后放能实施实验。如“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实验,学生确定实验方法后与老师讨论菌株的来源、稀释度的确定、菌落的鉴定等,又如“微生物产沼气试验装置设计制作及效果分析”,学生预计自然发酵产沼气效果不好,讨论菌种类型及接种浓度对产甲烷效果的影响等。
民办高校的实验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尝试运用开放式教学理念,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应用性实验研究,通过模块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创新意识。
2 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验习惯培养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提升科研素质和应用能力的重要训练场所。因此在实验课中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良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包括:实验安全规范教育、课前预习的习惯、严格无菌操作规范、规范实验报告等。③
我校实验室实行开放制,任课老师提前告知学生实验安排,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与实验员老师一起参与实验的准备,并强调学生实验前必须上交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课上要求学生统一穿着实验服。学生操作前教师集中讲解整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预留2~3个思考题,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思考。实验过程中尽量单人单组,最多2人一组,以提高学生动手频次和操作熟练度,实验老师随堂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操作,针对实验操作及内容随时提问,并记录每位学生的实验规范程度与问题回答情况。实验完毕后学生必须上交原始的实验数据,检查合格后实验才算完成。实验结束前教师会总结本次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醒学生谨慎注意,并概述下次实验课内容,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及实验前准备工作。
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中体现学生对实验掌握情况的重要依据,反映学生的实验归纳总结、数据分析以及思考辩证能力。实验教师必须及时批改实验报告,并在下次实验中将批改后的报告分发给学生,讲解实验思考题,纠正分析报告中的错误和不足,能让学生做好实验的同时,学会反思,勤于总结。
3 完善实验教学考核,建立考核评分体系
实验课考核机制是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鉴于以往学生学习偏重实验报告的书写、看重理论知识考试结果而忽略平时实验操作技能与技巧的训练,④我们对学生考核的内容与权重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40%)、实验报告(40%)、实验考核(20%)。为了避免抄袭实验报告的情况发生,现在的考核方法中提高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地位,更改了过去实验考核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来评定,使实验成绩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效果。
其中平时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考勤管理占20%、预习报告占30%、实验操作占50%。平时成绩考核内容涉及实验纪律规范,强调了实验的预习和准备,加大了对实验操作规范性的考量,是避免部分学生实验课不动脑、少动手的坏毛病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实验报告评分主要依据学生书写报告的规范程度、认真程度以及实验结果、讨论与回答思考题的准确程度给予评分。⑤实验考核分两部分:理论考试主要侧重于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行笔试考试;操作考试主要由教师设计一个综合性实验,考查学生实验技巧与规范程度。以上两部分各占实验考核成绩的一半。
实验教学考核评分体系的建立与理论教学考核目的不同,它往往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基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思路方法和熟练掌握操作技巧,进而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精益求精的意志品格。⑥
4 结束语
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系统构建工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模块的实践与探索才取得初步成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根据工科微生物发展的方向和特点,设计“宽基础,活模块”的实验教学模块,以适应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注释
① 季淼,叶明,杨柳等.工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6):977-979.
② 肖春玲,王安萍,邹小明.微生物学模块式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井冈山大学报,2011.35(2):127-131.
③ 范立梅.独立学院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J].科教导刊,2013(1):152-153.
④ 张茵,徐旭士,何伟等.微生物学实验模块“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培养和选育”的教改研究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1):1698-1700.
【关键词】生物学教育;初中;对策
序言
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学校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天地,但是教师却在生物课堂将知识人为的去粗存精,窄化了知识和技能,虽然学生能够多快好省的学到知识,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少了,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生物学知识了。
1 现代中学生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中学的生物教育的发展不容乐观,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生物教学的发展,更严重的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1.1 生物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里,生物仍然属于弱势学科,这主要是学校教育的评价机制决定的,生物在所有学科中所占的分值较少,所以生物课程在初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少,因此某些人就自然而然的把生物当成了小科来对待;
1.2 教改力度不够
国家一直提倡生物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但是力度却是不够,更没有一个详细的评价机制,使得学校仍旧以课堂教育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得到确立,课堂依旧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科学自然观的生成。
1.3 生物教材依然传统
初中生所使用的教材依旧是那种侧重于知识和逻辑的呈现,而忽略了知识的探究和发现,不利于合作探究式教学等新式教学方式的实施。
2 现代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对策
发现了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解决问题才是关键,笔者在教学中多种教学策略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平时所用的教学策略总结如下。
2.1 构建大生物学观念
中国自实施分科教学以来,学校对于专业性的教育越来越突出,这样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被应用到某些学科中去,在某些学科中他们有了自己的专长,但是学科间的联系却越来越弱,学生对于各学科渗透理解的能力变弱,在这种情况下,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是侧重了重点、难点的教育,使得学生的学科知识进一步的“窄化”,学科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减少。这种教育尤其是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是错误的。
因此我们要构建大生物教学观,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生物和其他学科间的联系,生物和生活间的联系,讲述生活中的生物知识,传授学生身边的生物教育,让学生学习到对于他们有用的生物知识。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愿意学,乐意学,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全都明确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就自然而然的也就被确立了。
2.2 根据新课改要求重新建构学习目标
生物教学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以后,用这些知识作为工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要关心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生物学教育恰好能为学生提供这么一个平台,生命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入这个思维空间,去感受各种生命现象之间相互联系、想好的辩证统一,来培养他们探索的精神,探究的能力,掌握探求未知世界的能力。
2.3 根据新课改要求重新建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一个健康、健全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合作探究的乐趣,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将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弊端根除,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的营养,让他们通过主动的态度去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
比如我们在讲述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就是每个学生发给一枚豆子,让他们自己去种植这颗小豆子,并且每天观察豆子的生长情况,将其生长情况记录下来。当然这个活动也可以通过生物兴趣小组进行观察、记录、探究等活动。
通过学生的记录,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许多原来不好处理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概念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细胞的数量增加,而细胞又通过分化逐渐改变自己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因此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由小变大,由简单到复杂,由幼体到成熟的过程。
当然不同的课堂内容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只要能够打造高效的课堂效果,只要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可以使用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授课模式等等不一而足。
3 生物学教育要紧紧联系生活。
当然我们无论采取那种授课方式,我们的生物学教育都要以生活为基础,任何离开生活的生物学教育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3.1 课堂情境的设置离不开生活
我们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紧紧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会感觉这些东西离我们非常的遥远,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学生身边的例子举出来,那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比如我们在讲述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时候,就是选取了学校街道两旁的树木进行举例“为什么叶片正面的颜色要比背面的颜色深许多呢?”这个例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他们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并且积极地参与进课堂中去,课堂效果非常好。
3.2 知识的学习也离不开生活
生物学的知识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我们在举例子的时候也是信手拈来,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表象学知识。
比如我们在讲述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过程的时候我就举了菜市场的例子,许多蔬菜放的时间长了会出现枯萎的现象,而菜农们所采取的方法就是给蔬菜洒水。简简单单一个生活场景,知识就被这样积累起来了。
结语:现在的生物教学我们一定要以生活为基础,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讲述学生身边的知识,讲述学生需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考虑到学科间的联系和渗透。
参考文献:
[1] 沙未来.中学生物学教育中生态伦理观教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
[2] 谭永平.基于科学的本质对中学生物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生物学通报,2003,08: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