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一日记范文

初一日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一日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一日记

第1篇:初一日记范文

今天早上,我一改往日睡懒觉的习惯,早早起床,和妈妈、弟弟兴致勃勃地到滨江长廊看日出去了。

我来到了滨江长廊了。忽然,一阵湿润的风吹来,我浑身上下觉得凉快极了。

一会儿,东边有些发白了,大地也渐渐地光亮起来了。在东边的树梢上和大地上都像盖上了一层红色的锦缎,我知道那是朝霞,太阳就要出来了。

慢慢地,太阳冒出了地平线,红红的,好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害羞少女,悄悄地注视着人间,最后,终于露出了整个笑脸。这时,霞光万道,将半个天空染得红通通的,广阔的大地也涂上了一层鲜红地油彩;

一片片翠绿地树叶在微风地吹拂下,闪烁着耀眼地光辉。

太阳离开地平线了,红彤彤的,彷佛是一块光彩夺目的小花板,缓缓上升,红日周围霞光尽染无余。那轻舒漫卷的云朵,好像是身穿红装的少女,正在翩翩起舞。

过了一会儿,红光退去了,太阳射出万道金色的光芒。天空变得更蓝了,犹如一片碧蓝色的大海。云儿变了,白花花的,显得无比柔和、优美。

第2篇:初一日记范文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

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孔子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初一日记范文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的重点句段和关键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观察景物、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海上日出的动态与静态美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观察景物,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海上日出的动态与静态美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读语段,质疑入文

(大屏出示语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先来读一句话,谁来读?

(学生读得流利但很平淡。)

师:你们觉得这句话该怎么读?

(学生自由练读,而后学生读得很有气势。)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因为这句话说这是伟大的奇观,所以要读得有力量,有气势。

师:你们猜一猜作者用这句话来赞美什么。

生1:赞美大海。

生2:是来赞美高耸人云的山峰。

生3:作者是在赞美钱塘江大潮。

师:奇观是指奇特壮观,那到底是什么景色被作者如此赞美,并倾注于笔尖描写下来呢?看老师板书来揭示答案。(教师板书课题。)

师:齐读课题,知道答案了吗?

生:是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师:对呀!这就是巴金爷爷在海上看日出后写下的深刻感受,说海上日出是――(学生接读:伟大的奇观。)

师: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生:海上日出奇在哪呀?

师:看来大家问题都是围绕“奇观”而问,好,那我们就深入学习这篇课文,重点解读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教师随手在课题后点上“?”)

评析:人云:求学问需学问,该教学环节中教师步步引疑,学生步步质疑,未见其形,先闻其声,为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开了好头。

二、初读文,理清脉络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下面找6名同学读课文,检查一下大家读文情况,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错。

(6名学生都读得很流利。)

师:请同学们快速地略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课文写了作者早晨在海上看日出。

师(追问):你从课文的哪个语段中概括出这一内容的?

生:看课题就知道了。

师:嗯,很好,文题4个字2个词就写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日出一词是――(学生接:早晨,清晨。)海上是说看日出的――(学生接:地点。)对呀,这不就说了时间、地点、事件了吗,而人物是――(生接:巴金。)

师(补充):同学们我们能直呼作者巴金吗?

生(抢答):巴金爷爷。

师:是的,这是我们对已故著名老作家的尊重,其实课文第一自然段也能让我们快速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大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

生:课文主要写了早晨作者很早就起来,在船上看到日出的情景。

师:太好了,这两名同学一个是通过课题概括课文内容,一个是根据总起段来概括课文内容,这两种方法都很好。

评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能使学生准确无误、言简意赅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亦是一个难点,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了学法的渗透,达到有法可循、教法无痕的效果。

师:要想知道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我们首先要弄清作者写了几种日出的景象。

生:是3种,一种是晴天时日出,一种是云薄时日出,一种是云很厚时的日出。

师(追问):你从哪些语句中得出这个答案的?

生: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说的就是天气晴好时。

师:“浅”字叠用,再用“很”加以强调,我们一下就感受到了天气的晴朗,万里无云。

生1:第四自然段开头说:“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写的是天上有白云的时候,云层很薄。

生2:“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说明此时描写的是云很厚时的日出。

生3:老师,我认为可以把云薄、云厚时的日出都说成是有云时的日出。

师:大家认为这样可行吗?

(学生点头,认为可以,教师随即板书:天晴,有云。)

师:好,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两种日出景象的呢?请你再次略读课文,在书上标记出来。

生:是2-5自然段。

师:由此,课文可以划分成几个意义段?

生:3个意义段,分别是第一段为第一部分,2-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六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师:划分得非常准确,由此判断这篇课文是典型的什么结构?

生齐答:“总-分-总”结构。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划分意义段等活动,意在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和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落实了学段目标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和“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求。

三、细读文,感受景奇

师:默读课文2、3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晴空日升的呢?

(学生在静静地默读课文,找答案。)

师:谁来说一说?

生: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

师:能找出表示时间的词,具体说明吗?

生:“转眼间”“出现一道红霞”――“过了一会”――“到了最后”。

师:他找得多准确呀!这正是作者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推移在观察日出,而后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按照观察的顺序描写下来,所以我们读起来也觉得文章顺畅,合乎情理。现在请同学们在书上相应句段处批注上“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3个小标题。

(师生共同验证3个标题的位置。)

师:我找一名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日出前的景色奇在哪?

师:谁来说一说?

生1:奇在景色变得非常快,文中说:天空还是一片浅蓝,转眼间就出现一道红霞,“转眼间”,速度非常快。

生2:我觉得从这句能体会到颜色的变化也快。

生3:我觉得由“天空浅蓝”到“出现红霞”到“红霞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感觉虽然没看到太阳,但能感觉到它正在升起,这也是“奇”的地方。

师:大家的意思是说,日出前景色奇在:一是天空颜色变化之快,二是景色变化之快,三是未见红日却从静态的红霞变色真切感受到动态的日升,这种动静的结合让我们体会到了日出前的景奇。

师:谁来读这两句话,让我们从你的声音中感受日出前的美景。

(两名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前两个句子。)

师:对于看日出的人来说,此时的心情是喜悦的,更是――(学生接:焦急、急切的)。所以文中说作者――(学生接: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唯恐一眨眼错过了太阳破云而出的场景。)

(大屏幕出示第三自然段。)

同学们出声读这些描写日出时、日出后的语句,你认为景色奇在哪?

(学生都在出声地认真读语句。)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看法?

生:老师我觉得写太阳露出小半边脸时“没有亮光”,到完全升起来时一下子就“发出夺目的亮光”这一景色让人感到奇特。

师:是光亮的奇特对吗?(生点头。)

生:我觉得日出时景色奇就奇在太阳一点一点升起的过程。

(该生绘声绘色地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生:老师,其实这一句我还有没明白的地方。

师:说来听一听。

生:作者为什么说“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呢?

师: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作者是采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太阳升得慢。

生:这里“负”是背的意思,“纵”是跳的意思,就是说太阳升得慢,虽然日升就几分钟,可是因为作者当时心情焦急,也觉得升得慢。

生:我倒觉得太阳升得不仅慢,还有种升得吃力、艰难的感觉。

师:是的,作者就是要表达这样的情感,接着说此时景色奇在哪。

生:景色奇在:太阳升起后一刹间,太阳、亮光、云的变化一切都那么亮。

生:好的孩子们,让我们共同去领略那令人振奋的日出时刻。

(大屏幕播放日出的多媒体课件,教师配乐动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静静地听、看。)

师:孩子们,看到这壮观的日出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海上日出真的太美了。

生1:颜色变化美。

生2:光亮变化美。

生3:太阳慢慢升起的过程美。

生4:太阳升起来了,大地上的一切都被照亮了,也是种美。

生5:我感到最美的是太阳升起时,无论是云,是天空颜色,还是海面颜色等,它们都在慢慢地跟着变化,还有太阳自身光亮的变化,这整个过程都很美,而且看见太阳升起心情很兴奋。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兴奋的心情来美美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有感情朗读本段。)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4、5自然段。

出示学习提示:找出最能体现有云(云薄、云厚)时日出景色奇特的语句,并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汇报?

生:“太阳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灿烂的亮光”这句体现了云薄时的景色奇。

师:能具体说说理由吗?

生:此时人们分不出哪是天,哪是水,还不奇吗?

师:用一个词语,奇就奇在此时是――(有学生接)水天一色。

(教师板书:水天一色。)

生:“太阳升起来,人们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这一句能看出云厚时日出景色的奇。

师:一个“镶”字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云很厚,阳光穿不透,但可以从它的周围射出来,这样阳光就把黑云包在里面。

师:对呀!黑云可以遮住太阳,但挡不住太阳的光辉,这是何等的气魄呀!所以作者说――(出示: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光亮的了。”)师生齐读。

(教师板书:冲出重围。)

师:课文学到此,作者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它赞叹的是什么?

生:是说海上日出的景色太壮观了,赞叹的是这个。

生:因为海上日出这个自然景观非常罕见,非常宏伟壮观,所以他说是奇观,发出这样的赞叹。

评析:根据课标精神,教师引领学生在字、词、句、段、篇中畅游,读的是文字,感受的是情感,体会的是文章笔法的清新,震撼的是海上日出的壮阔气势,内化的是阅读学习的能力,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引背景,情感升华

(出示巴金创作《海上日出》时社会背景资料,学生自由读。)

师:看完资料,结合课文,你能说说你此时的理解吗?

生:老师我懂了,“太阳”应该是作者心中的光明和希望。

第4篇:初一日记范文

只见,同学们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般兴奋地叫着,笑着,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要知道,在前不久的考试中,我以一分的差距与我梦寐以求的重点初中擦身而过。

我,是失败者,一个彻底的失败者,我有什么资格笑呢?

这学校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校了,因长年失修,处处显得破败;铁大门经过风雨的剥蚀已丧失了本色;传达室内一张破旧的椅子上积满了灰尘;报刊栏内只有几张发黄的报纸在随风飞舞……现在正值金秋九月,五谷丰收的欣喜之时,可是那欢乐仿佛刻意绕着学校而远去。

我今年14岁,人们说这个年龄正值花季,无忧无虑。可是我却觉得,自从我踏进了这校门,那种压抑就困扰着我,我感觉到那漫长的雨季似乎就要开始了,淅沥沥的,让我窒息。

9月1日 星期一 晴

同学们早早地坐到了教室里等着新来的班主任。

7点20分,一个穿着绿色羊毛衫的年轻女教师面带微笑地走了进来。她绑着一个马尾鞭,有着一双温和的大眼睛。“我姓黄,金黄的黄。叫红,红色的红。我希望我能为我的每一位学生带来金黄色的灿烂,大红色的活力!”我忍不住笑了,似乎看到一缕明媚的阳光,一种和暖的气息在教室开始涌动。

黄老师的第一节课就赢得了我的心,这节课她讲的是作文,她写的那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说的那口标准的普通话,还有她对作文深入浅出的讲解,都令我着迷。最后,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文题目是:“我熟悉的人或事”,我突然灵感大发,笔下的文字像一畅快的泉水喷涌而出,好久没这样的感觉了,就连我自己也感到惊奇。这次,我写的是《我的妈妈》。文章结尾我写道“我的妈妈是一棵树,我就是她绿荫下的女孩。”

明天是妈妈的生日,见到妈妈要祝她生日快乐,另外还要告诉她我喜欢新来的黄老师。

9月15日 星期五 晴

今天,黄老师给我们讲了《简•爱》一书,书中讲述了一个平凡而贫穷的女子如何在种种中磨难始终保持着她独立人格的故事。在老师动人的讲述中我的心深深地被震撼了。是啊,一个人在一生中哪能没有一点磕磕碰碰,只有仰着头藐视那困难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那压在我心头多时的阴霾刹那间消散了!

放学时,我唱着歌儿回到家,爸妈都为我久违的歌声而感到奇怪。老爸说:“呦!咱家微微多云转晴了,瞧!酒窝笑得直打旋呢!”“就是高兴!”我欢快地叫道,“因为,简•爱与我同在!”

9月24日 星期五 晴

窗外的鸟儿不时地鸣叫着,我再也按耐不住了。放学后,我和几个同学跑到老师跟前说:“黄老师,你能带我们去秋游吗?”老师看出了我那期待的眼神,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她突然又话锋一转,狡诘地笑了,说:“不过你们每人回来都得教一片游记哦。”

我们几个女生欢呼雀跃起来。

9月26日 星期日 晴

第5篇:初一日记范文

一、Miller-Round模型简介

最早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来研究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的学者是Miller,其模型建立在两区域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之上,其初始矩阵表示形式为:

其中,Aij表示区域j不同单位产品中来自区域i各个产业的中间投入系数,X1、X2分别表示两区域的总产出额,Y1、Y2分别表示两区域的最终产品。

Round在Miller研究的基础上,对Leontief逆矩阵进行了加法分解,提出了能更为直观的表现出3种效应的加法模型,其分解式如下:

X1X2=M1Y1M2Y2+S12M2Y2S21M1Y1+F1-IM1Y1+F1-IS12M2Y2F2-IS21M1Y1+F2-IM2Y2(2)

其中,M1=I-A11-1;M2=I-A22-1;S12=M1A12;S21=M2A21;F1=I-S12S21-1;F2=I-S21S12-1。(2)式等号右边的三项分别表示区域内的乘数效应、区域间的溢出效应和区域间的反馈效应。

二、中日贸易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溢出效应指一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另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单向影响,即一地区总需求的增加引起另一地区因出口需求引起总产出的增加。本文基于Miller-Round模型的加法分解式,分别对2000年及2007年两年的中日国际投入产出表(3大部门及27细分部门)进行计算,得出中日间的溢出效应。表1所示为中日间三种效应的总和。

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方面,日本对中国的溢出效应要高于中国对日本,即日本一单位需求增长带动中国产量的扩大幅度要大于中国一单位需求增长时对日本产量的带动作用。而在第二及第三产业方面,日本对中国的溢出效应则要小于中国对日本的。也就是说,从总体上而言,日本在第一产业方面更加依赖中国,而中国在第二、三产业上对日本有更高的依赖关系。对2000年及2007年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国分别的溢出效应都有明显提高,说明两国之间整体的贸易联系也在不断加强。

上文中,我们从三大产业结构角度出发,对中日两国2000年以及2007年两年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较为总体的分析研究。下文主要针对第二产业中制造业里的几个差异化较大的细分产业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分析。中日两国2000年及2007年制造业中各代表性细分间的溢出效应如表2所示。

从表9结果可得,从2000年到2007年,两国之间制造业各产业的溢出效应数额都有了大幅度的上涨,说明两国各产业间的贸易往来在这几年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两国产业关系更为密切。对上表各个细分产业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得,食品制造业、纤维服装业、民用电子设备及通信设备业以及其他制造业这4个产业2000年中国对日本的溢出效应大于日本对中国的溢出效应;2007年则相反,日本对中国的溢出效应超过了中国对日本的溢出效应。而上表中其他几个产业,如半导体、集成电路业、汽车制造业、精密仪器制造业等等,在2000年和2007年两年中中国对日本的溢出效应都大于日本对中国的溢出效应,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中国在食品制造业、纤维服装业等产业上由于劳动力资源以及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存在,在满足内需的产量供给上优势显著,然而2000年这两个产业中国对日本溢出效应却都要小于日本对中国的。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原因之一在于中国虽然在粮食纺织等原材料以及劳动力上有资源优势,但是在食品精加工以及中高档服装生产上却由于受限于高新技术以及创新人才而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结论与启示

3.1结论

1、总体上而言,中国对日本的溢出效应高于日本对中国的溢出效应,即中国最终产品需求对日本总产值的带动作用强于日本对中国的。一方面,若能内化这部分中国对日本的需求,必然能给中国带来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应加强国际商品贸易交流,提高国际竞争力。

2、中国对日本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而日本对中国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技术含量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体现出中国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由此造成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的问题。

3.2借鉴和启示

1、进行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正如上文所述,中国在国际贸易往来中,优势产业多为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这一优势已难以持续维持。因而,中国应加强技术投入、创新指导,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和产业效率,开发以技术、创新为主、能在国际竞争中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加强国际贸易与交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市场之间的隔阂越发模糊,加强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流可谓是大势所趋。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对日本的依赖较强,这主要还是由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不明显。因此,中国应在进行产业升级、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与交流,使得经济进一步发展。(作者单位:东华大学)

参考文献:

[1]潘文卿,地区间经济影响的反馈与溢出效应,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7):86-91.

[2]彭连清,我国区域间产业关联与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的视角,工业技术经济,2008(4):62-68.

[3]金继红、张琦,中日产业相互依存关系——1990-1995-2000年国际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07(2):15-19.

第6篇:初一日记范文

关键词:小学 数学日记 反思 能力培养

一、通过“数学日记”培养反思能力

随着课改的深入,许多教师都大胆探索、尝试实践数学日记。数学日记的出现,能够发展学生间数学交流的能力,加强老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学生情感投入为契机,以数学日记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养成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数学日记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对每天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清楚等都可以。通过这样的记录,有利于学生温故而知新,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促进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系统化,重新对原有知识进行改造,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数学日记无疑是在今日提倡教师反思性教学和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良好载体之一。

二、通过数学日记培养反思能力的几条途径

1.建立数学新、旧知识体系间的对比、联系。在数学日记的反思过程中,学生可以先将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再与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类似的知识进行反思。通过挖掘寻找新、旧知识体系间的相似点、不同点,尝试概括知识规律、解题方法,重新认识旧知、升华所学新知。这种长期的反思,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从而内化、重建所学知识结构。

2.对课堂上渗透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进行反思。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是一种高度概括的知识,仅通过一节或几节课是无法感知、经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形成过程的,更毋庸置疑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熟练运用了。在日记记录中,学生通过教学内容在思路、方法上进行深刻思考,沿着课堂上教学时的思路理清所学问题的难点,思考老师在教学时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将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疑难问题的突破步骤转化为自身所需。

3.挖掘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随着个人知识体系的丰富,会体现出更广泛的应用性。但由于在数学教学时,作为教材的数学知识已经是高度抽象出的数学模型,学生除了要掌握这些基本模型外,更亟需的是挖掘数学模型的实际应用。学生可以在写日记时,通过所学知识,去挖掘更多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包括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包括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当然,对小学生而言,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挖掘并不容易,但通过长期地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4.让数学起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曾经一度兴起并仍在流行的生活情境创设,是数学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环节。教师们也一度体会到由此带来的一派和乐现象。为了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多数老师都会挖空心思找一个数学情境,可事实上,这样的数学设计可利用率不高,一旦引出新知后,就变得一无是处。这样如蜻蜓点水般的数学,着实不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数学的妙用。通过数学日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自发地去挖掘、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架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三、数学日记的分类

1.提问型。无论是什么层次的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总会产生不同层次的问题。可以将学习过程中没有及时理解的问题,对老师讲解过程或者步骤不解的地方,对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甚至对于新旧知识冲突而产生的新问题等都可以通过日记记录下来。这一类型的日记,有利于帮助那些缺乏当面质疑勇气的学生,以及学困生及时反映并解决学习困惑,逐步培养学生敢问敢想的能力。

2.讨论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联系时,都有可能会产生与众不同的解法或者思路想法,以日记的方式提出探讨,与老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一类型的日记,有利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在知识内化、建构的过程中,形成锻炼和发散思维,训练学生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据理力争,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

3.借鉴型。总是会存在一些学生在课堂上都掌握了,但一碰到课后作业就手足无措的现象。你不能说学生并没有掌握基础知识,他们缺乏的正是一种反思能力。在学习时,主动去感知其他同学或者老师快捷、优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并在反思日记中,及时进行方法的迁移和自我建构,从而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这一类型的日记,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课堂接受能力,以及模仿创新能力。

第7篇:初一日记范文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维护 保养 故障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以经典的液相色谱为基础,它是以高压下的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过程。它所用的固定相粒度小,有传质快、柱效高等特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6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高效快速分离分析技术。由于液相色谱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流出组分易被收集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医药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等各种领域。

在使用液相色谱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将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及常见故障解决方法介绍如下:

1 维护与保养

1.1 环境条件

液相色谱仪应放置在有足够空间的、稳固的、无振动的水平台面上,房间内应无灰尘、无辐射、无磁场、有排风设施。实验室温度应控制在10-30℃,湿度应≤80%。

1.2 开机

打开系统和工作站,检查所用流动相和色谱柱是否正确,流动相是否已经过滤排气,设置好保护压力,对系统先进行排气操作,确保系统中无气泡后再慢慢的将流速调大,以达到保护色谱柱的目的。待系统稳定后,再进行进样操作。

1.3 样品准备

由于很多样品是复杂的混合物,易堵塞、污染系统和色谱柱,因此在进入液相色谱仪之前应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可通过离心、萃取、过滤等方法将样品中难溶解的杂质或干扰物质除去。然后再用流动相将样品稀释成适当的浓度进样。此外,可在色谱柱前加一预柱,进一步保护色谱柱不被污染,延长使用寿命。

1.4 关机

液相色谱仪使用完毕后,可先将检测器关掉,以延长灯寿命。如果流动相中含有缓冲盐,应先用5%的甲醇水溶液冲洗系统30分钟,然后再用甲醇冲洗20分钟后停流速、关机。

1.5 泵

泵的密封圈是泵最容易损坏的一个部件,密封圈的损坏会导致系统工作不正常。可以根据泵的使用频率以及使用情况来更换泵的密封圈。密封圈的寿命主要跟密封圈的材质,压力大小以及缓冲液有密切关系。因此每天实验结束后要把泵中的缓冲液洗干净以防止盐沉积,同时使用过滤滤芯,以防止因泵堵塞导致压力过大而烧坏电机。

2 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2.1 系统压力异常

2.1.1无压力

开泵后系统无压力显示。可能的原因有:泵头内有空气;溶剂瓶内无流动相;单向阀堵塞;系统漏液;压力传感器损坏;柱塞杆折断。

排除方法:将溶剂瓶内加满流动相,打开排气阀排气,使系统管路中无气泡存在;单向阀堵塞或污染后,可将其拆下置异丙醇中超声清洗,然后再重新装入;如有漏液,重新接管路排除;如果是压力传感器或柱塞杆折断导致无压力,则需更换新的配件。

2.1.2柱压持续偏高或不断上升

开泵后柱压持续偏高或不断上升,可能的原因有:流动相使用不当;单向阀脏;保护柱或色谱柱筛板脏;线路过滤器堵塞。

排除方法:确保使用的流动相正确;将单向阀拆下置异丙醇中超声清洗;如果保护柱脏了,需更换新的,如果色谱柱筛板脏,需将色谱柱筛板取下用异丙醇清洗后重新装入;线路过滤器导致压力高需更换新的。

2.1.3压力波动

开泵后压力波动较大,超出正常范围,可能的原因有:泵头内有气泡;单向阀脏或损坏;柱塞杆密封圈磨损严重。

排除方法:打开排气阀将气泡排除;用异丙醇超声清洗单向阀或更换新的;更换新的柱塞杆密封圈。

2.2 漂移问题

漂移问题主要包括基线漂移和保留时间漂移

2.2.1基线漂移

液相色谱仪刚启动时,基线容易发生漂移,平衡一段时间后漂移现象就会消失,如果使用缓冲溶液或缓冲盐,或在低波长下平衡时间相对增加,这都是正常现象。若实验过程中发现基线漂移,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

(1) 柱温波动

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

排除方法: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在检测器之前使用热交换器。

(2) 流动相不均匀

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大于温度导致的漂移。

排除方法:使用HPLC 级的溶剂,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使用中使用氦气。

(3) 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变化

排除方法:检查流动相的组成;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

(4) 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

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 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

排除方法: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在进样之间或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

(5)检测器没有设在最大波长处

排除方法:这时只需要将检测器调至最大波长处即可解决问题。

2.2.2保留时间漂移

保留时间的改变是很多液相色谱使用者常碰到的问题。其包括了保留时间增大和减小,它的产生与很多原因有关。保留时间的漂移往往由柱老化引起,而柱老化不可能引起保留时间的无规律波动。事实上,保留时间漂移的多半原因是由于不同机理的色谱柱老化,如固定相流失(例如通过水解) ,色谱柱污染(由样品或流动相所致)等。保留时间漂移的几种最常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如下:

(1)系统不平衡

应使用充足的时间来平衡整个系统,特别在色谱柱第一次使用离子对试剂时,要有充足时间和流动相体积来平衡色谱柱,每次开机使用平衡时间至少0.5-1h,在改变流动相是也需要0.5h来重新平衡柱子。

(2)温度变化

温度变化可引起保留时间漂移,这时应设定一个稳定的恒定温度。当室温较所需温度大时应适当提高柱温。

(3)色谱柱被污染

由于色谱柱被污染导致保留时间漂移时,更换新的色谱柱子即可解决保留时间漂移的问题。

(4)梯度滞后时间设置不正确

检验泵和流路系统维护记录,确定系统最后使用之前有无调整。如果有变化,重新计算新的梯度滞后体积。

(5)流动相组成

流动相组成的缓慢变化也是保留时间漂移的常见原因。如流动相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及循环使用流动相等,应防止流动相由于蒸发、反应等原因造成的变化。

3 峰形异常

3.1 前延峰和拖尾峰

导致前延峰和拖尾峰的原因有:保护柱或色谱柱筛板脏;色谱柱柱头塌陷;柱外效应;可能有干扰峰;样品过载;溶解样品的溶剂选择不当。

排除方法:如果保护柱脏了,需更换新的,如果色谱柱筛板脏,需将色谱柱筛板取下用异丙醇清洗后重新装入;色谱柱柱头塌陷应更换新的色谱柱;应确保各个接头连接良好,无柱外效应;确保无干扰峰;减少样品的进样量或降低样品浓度;尽量选用流动相溶解样品以排除溶剂效应。

3.2 分叉峰

导致分叉峰的原因有:保护柱或色谱柱筛板脏;色谱柱柱头塌陷;柱外效应;可能有干扰峰;溶解样品的溶剂选择不当。

排除方法:如果保护柱脏了,需更换新的,如果色谱柱筛板脏,需将色谱柱筛板取下用异丙醇清洗后重新装入;色谱柱柱头塌陷应更换新的色谱柱;应确保各个接头连接良好,无柱外效应;确保无干扰峰;尽量选用流动相溶解样品以排除溶剂效应。

3.3 峰展宽

导致峰展宽的原因有:样品过载;流动相粘度高或流速低;柱外效应。

排除方法:减少样品的进样量或降低样品浓度;增加柱温箱温度使流动相粘度降低或增加流速;确保各个接头连接良好,无柱外效应。

3.4 鬼峰

出现鬼峰的原因有:进样阀中有残留;样品脏;柱子未平衡好;流动相不洁净。

排除方法:用合适的溶剂反复清洗进样阀,确保无残留;将样品进行预处理,确保无干扰物质;给柱子充分的平衡时间;确保配制流动相的试剂(包括水)都是干净无污染的。

用上述方法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收效良好,做到了有的放矢,有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而且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使仪器的性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降低了检测成本。

参考文献

[1] 刘春伟.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故障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2,5:326

[2] 王娜,王海娇,岳明新,赵恩好,刘琦. 高效液相色谱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辽宁化工,2008,37(4):277-280

[3] 黄加龙.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饲料工业,2006,27(15):34-35

[4] 陈莲,高洪,肖啸.饲料工业.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过程中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饲料工业,2005,26(14):42-44

第8篇:初一日记范文

2、用左手紧捏住刹车把手。

3、右手拧动加转把至最底连续两下,即可解除限速。

4、检查各转动部件应运转是否灵活,不能有卡住、僵呆现象。

5、确保变速车在变速范围内的变档正确,变速器有无缺损,不能留有空档。

6、调节链条的松紧,让链条运转灵活。用手正向逆向反复摇检查曲柄链轮,避免跳链和脱落现象。

7、用双手握住鞍座上面的前后部分,一只手用力下压鞍座的前端,鞍座前端不得下塌。再用双手水平转动鞍座,鞍座亦不应转动。

第9篇:初一日记范文

但我们完全没有时间感叹光阴似箭,因为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为了能让身边美好的事物延续得久一些,再久一些,挑一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开展一场“存储美好”的换季收纳活动吧!

换季收纳的三大原则

原则一 选择空气干燥的日子

看一下天气预报,选择能持续整个周末的晴天。休息日也不可以睡懒觉,一大早起来干劲满满地开始吧!记住,最好在下午3点前收拾整理完(保证在能照射到阳光的时候),如果没有全部完成,可以第二天上午再继续收拾。

原则二 收纳前认真清洁

污垢是霉菌和虫子最喜欢的东西,所以在换季收纳前,一定要切实做好清洁工作,无论是只穿过一次的外衣、内衣,还是窗帘、罩单等都需要彻底清洗。

原则三 “干燥”是收纳之本

衣物以及季节性用品清洗之后,一定要确认完全干燥可之后方可收纳,否则纺织物容易发霉,电器也容易损坏。收藏柜的除湿工作也很重要,除了放入驱虫剂和干燥剂,有条件的还可以用室内除湿机进行除湿处理。

一.夏装换季收纳疑难问题

达人介绍:

邢琦,阿邦网内衣专栏帮手,对时尚领域的一切事物皆有研究和发现的能力,尤其对“内衣”更加抱有“色胆包天”的态度,坚信内涵与外在同等重要,热爱搜藏内衣,悉心研究内衣及衣物知识。

达人解答:

Q.在换季收纳前,衣物都会清洗,洗好之后的衣物需要再次整烫好才能收纳起来吗?

A.其实,经常熨烫衣物也是对衣物的一种损伤,除非职业装类的西裤、套裙等必须熨烫,一般衣物洗后晾干,只需等到第二年穿时再熨烫就可以了。夏天的衣物纯棉的较多,建议在清洗之后,用力展平,然后用圆头的衣架悬挂,这样晾干的衣服基本不会有褶皱。

Tips:

一般来说,换季时期的干洗店是比较混乱的,衣物遗失等纠纷的发生率比平时高出许多,所以最好错开高峰,稍稍提前或延后干洗衣物的计划。

Q.其实我一直搞不懂,究竟哪些衣物是必须要挂起收纳的?衣架的选择上有什么讲究吗?

A.如果你分不清那些衣物必须要挂,那么告诉你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衣服的价钱,越贵的越需要挂!较贵的面料一般都难打理,悬挂收纳是最好的办法,就春夏装而言,一般丝绸类衣物、小礼服、西装等都需要悬挂。

现在很多人倒不是分不清哪些衣物该挂,而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挂起。其实很多衣物长时间悬挂会导致拉伸变形,再加上衣架的选择不合理,经过悬挂后肩膀部位也会突起。特别是那些强调垂坠感的衣物,如果分量不重可以挂起,若是经过防褶皱的处理的面料折叠存放也没问题,万一既有分量又容易产生褶皱,那么挂起后必须再将衣物下摆提起。

悬挂衣物时对衣架的选择也很重要。对于比较有分量的衣物,不要选择单薄的塑料衣架,应选择较宽的木质衣架,而春夏的白色衣物用木衣架有变色的可能,所以用塑料或金属衣架;对于西装等最好用西装自带的衣架;女士的小礼服等最好用柔软的布艺衣架。另外,衣架要吻合衣物的肩宽,否则会使衣物变形。

Q.比基尼和泳装快进入休眠期了,虽然一年只穿几次,但可是花了大价钱买的,该怎么好好收纳呢?

A.比基尼或泳装由于弹性大,为了保持这种性能,因此存放时应该远离化学物质,例如化妆品、洗衣剂等。收纳前清洗后,一定要避免阳光照射而导致比基尼或泳衣面料老化。建议用收纳袋单独存放泳衣,而更怕变形的比基尼则可以用收纳盒来存放。

Q.我喜欢凉爽的浅色或白色夏装,但是第二年拿出再穿的时候,总觉得衣服变黄了,到底该怎么办呢?

A.收纳换季衣物是一定要放驱虫剂的。此外,除了传统的款式分类外,分色收纳也是一个诀窍。浅色和白色衣服要同色彩艳丽的衣物分开收纳。白色衣服收纳前最好用有漂白功能的清洁用品浸泡一下,在收纳前将白色衣服单独放入一个收纳袋里,然后再与其他衣物一起放。

Q.春夏的薄款内衣该如何收纳才能防止明年再拿出的时候不变形呢?

A.准备一个大抽屉专门用来存放内衣,像五斗橱这种柜子最适合收纳内衣,如果没有就买一个小型收纳箱来放,总之原则是单独存放,避免混杂!女性的文胸是很娇气的衣物,要坚决杜绝受到挤压而变形。存放的时候,调整好罩杯形状,将内衣带放入罩杯内,根据分色原则,重叠摆放即可。

二.凉鞋换季收纳疑难问题

达人介绍:

高蕾,阿邦网女鞋专栏帮手,人称“鞋魔”,最大的兴趣就是搜集鞋子,熟知上至世界各大品牌下至平民品牌每季鞋子的风格特色、设计款式、搭配方式、价格折扣,视鞋子为艺术品,收藏甚多。

达人解答

Q.今年买了许多装饰性很强的凉鞋,比如铆钉很多的罗马鞋,还有串珠装饰的民族风凉鞋,明年再想穿的话,怎么收纳才能让这些小装饰依旧靓丽?

A.收纳任何鞋子,最关键的两件法宝总是鞋撑(可以用纸团代替)和干燥剂。鞋撑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鞋子变形,如果你有一双挤脚的鞋子,倒是可以多塞入一些报纸纸团,以此来调整鞋形,多少会有一些作用。当然同时要考虑到对于材质柔软的鞋子,所用的支撑物不能太硬,也不要塞得太紧,否则鞋子变形就得不偿失了。

春夏的鞋子确实比秋冬鞋有更多的装饰,比如蝴蝶结、花朵、串珠等等,这些细节在放置时确实要要细心,否则明年拿出来的时候装饰物挤压变形成“残花败柳”就不好看了!因此这类鞋子一定要用鞋盒单独放置,如果稍微花点心思,用薄的无纺布把突出的装饰物包覆一下,以便固定它们的位置和形状就更好了。

干燥剂可以长时间保持鞋盒内的干爽,找不到干燥剂的话,买几包木炭或樟脑球进行替代也可以,这样铆钉一类的金属装饰物就先杜绝了受潮的危险。而在放入鞋盒收纳前,记得要最后再包上一层报纸用来隔离空气,这样可以尽量减少金属件氧化变色。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