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导师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它是一种学生在校期间为其配备专业导师,并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和人才培养的制度[1]。本科生导师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个性化指导,强化对学生的培养,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机制,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因其提高学习效率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而被众多的学校所推广。
1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管理制度
为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校于2005年起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并对导师工作提出具体实施办法①。1.1要求导师任职资格本科生导师制要求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和生活指导,我校对导师的任职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3)熟悉学分制下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熟悉学分制的运行机制;(4)导师需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1.2明确导师工作职责要求所聘请导师需了解学科和专业的基本情况,掌握所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整体学习方案,进而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通过各种方式经常与学生保持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指导。1.3规定导师配备考核导师的聘任工作需在新生入学后2个月内完成,并明确指导学生名单、工作任务和任期,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一般不超过20人。导师工作的考核由院系负责,并将其与教师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对认真履行导师各项职责的教师按每生每学期0.4学时记教学工作量,对不切实履行导师职责的教师要及时进行调整。
2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现状问题
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由生物科学教研室负责分配安排,教研室按照学校管理制度在每学年初将大一、大二学生分配给专业教师指导,分配结果由教研室负责通知导师,由班长负责通知学生,每学期期中要求导师提交指导记录接受学校的教学检查。本科生导师制度在生物科学专业开展期间,教研室严格按照学校制度进行分配与管理,但是实施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一定问题。2.1导师工作没有完全落实主要体现在部分导师工作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对学生的指导或流于形式,或没有规划,使导师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分析原因主要是:(1)个别教师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不够;(2)多数教师虽然认同导师制工作,也很愿意与学生交流,但是因为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繁重,很难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3)导师没有实质权利对学生进行表扬或处分,所以即使导师有时间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但当遇到学生对导师的指导不接受或不配合时,指导也就没有实际意义。2.2学生对导师制认识不够多数学生对导师制度和导师职责不是很了解,每学年初只知道自己被分配给了哪位老师指导,但对导师会指导哪方面或自己希望导师从哪方面指导不是很清楚,造成两种极端,一种是大事小事都找导师,把导师当成了班主任或辅导员;一种是导师不组织见面,学生决不会主动找导师交流。
3本科生导师制的改革探索
3.1统一对导师工作的认识[1]首先在每学年开学初,教研室组织教师就导师制的重要性、改革创新等组织专题教研活动,师对导师工作的认识,在符合学校制度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生物科学专业特点,明确本专业导师的工作职责。因为生物科学专业各班级都配有班主任,所以关于学生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教育相对较少,导师主要职责是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教育,让学生了解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专业技能,结合各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等进行指导。3.2依据制度,选聘导师对仍未认同导师制工作的教师可暂缓分配学生;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对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重的教师,可适当减少分配学生人数,以保证每学年选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3.3组织学生,讲解制度教研室在每学年初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向学生介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办法和生物科学专业导师的主要职责,使学生理解辅导员、班主任与导师的职责区别,鼓励学生主动联系导师,使导师工作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思想教育的延伸。3.4分配制度改革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导师制只针对大一、大二学生,为了更好的发挥导师制的作用,教研室对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大一新生因为对老师不熟悉,对自己的方向也不清楚,所以主要采取随机分配原则;大二学生因为经过一年的学习,对导师比较了解,有些学生已经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了相关实验,所以分采取学生选择导师的分配原则,如遇冲突,需结合导师的意见进行调整。3.5制定《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指导手册》手册中明确学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指导学生联系方式、导师每学期的指导计划、指导记录表及年度工作总结。手册的制定,可以提高导师及学生对导师制的重视,同时也便于材料的检查、整理及归档。3.6以微生物学课程为例介绍导师制的具体实施对于大一新生,导师负责指导其了解微生物实验室,认识各种仪器、器皿和试剂,鼓励其走进实验室,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大二学生已经开始学习微生物学课程,导师负责指导其为实验室基础实验做准备,提高微生物实验技能,同时尝试开展实验;大三学生不执行导师制,可在这一年分配毕业论文导师,继续开始相关实验;针对大四学生,毕业论文导师可指导其对实验数据进行验证、整理、分析并形成毕业论文。使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基本形成“大一分配、大二选择、大三确定、大四完善”的四年指导原则。
4结语
近年来,国内外着名高校均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开展了研究。复旦大学张建林针对创新能力的不同类型和创新能力难以提升的原因,探讨了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问题。[3]万军民借鉴美国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分析了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我国高校协作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4]美国耶鲁大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教育方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学会解决问题。剑桥大学在办学理念上强调理性训练和人格塑造,注重原创性研究,反对教育的功利主义;培养过程中注重“议”“写”环节的训练;校园氛围上重视文化融合与思想交流。柏林自由大学建立以集群发展中心、研究生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为核心的创新型联系网络,三个中心都鼓励创新性研究,加强与外国学者和科学家的合作,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哈佛大学注重教育的个性化,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创造性人格;麻省理工学院等则注重在启发式教学、跨学科学习、开放自主培养等方面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日本的研究生教育提倡学生独立学习,导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及为其创造宽松的研究环境方面,并且在指导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在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4]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教育,探索研究生培养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形成有利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和模式,是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加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
(一)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在以“创新和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全球的140多位校长普遍认为:教师是创新型大学的基础。加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导师首先需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在人才培养中真正发挥“导”的作用,这就要求研究生导师自觉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只有导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广阔的学术视角,能够站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发展的前沿,关注社会发展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在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科研的兴趣,营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据有关统计,诺贝尔奖显示出明显的“集中性”特征,全世界约4%的科研机构占了22%的诺贝尔奖的获奖份额。如德国马普学会有17个获奖者,英国贝尔实验室有11个获奖者,日本东京大学有10位获奖者,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有7位获奖者。另一方面,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传承性”。如1909年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他的学生能斯脱,能斯脱的学生米里肯,米里肯的学生安德森,安德森的学生格拉塞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获得的集中性和传承性说明,科研的创新一方面需要一种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导师处于科学前沿至关重要。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显示,研究生在国际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前三位期刊上发表的优秀论文,60%以上出自同一科研团队。这些数据表明,导师能够把握学术前沿,并能及时将学生们带入前沿,在学科前沿从事自己的科学研究,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若研究生导师自身道德修养、探索创新能力、对专业知识的精通和把握难以发挥楷模和导向作用,则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就是一句空话。
(二)打造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专业特点的研究生立体化创新性培养平台,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为研究生学术工作搭建交流的立体化平台,开拓研究视野,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我校化学工程泰山学者实验室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的专业特点,为研究生学术交流搭建了包括研究生学术报告轮讲平台、国内外学术会议平台、校企合作工程化实施平台在内的立体化平台,积极拓展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研究生学术报告轮讲平台包括研究生每月一次的学术专题汇报,报告内容可以是自己的科研内容,也可以是对当今世界最新的研究进展的追踪;一年一度的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化学与化工技术发展分论坛则是整个齐鲁大地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的华山论剑;每月一期的研究生论坛则是邀请外校、外国的教师以及学术名流来校开展专题讲座;鼓励研究生参加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各种国际或国内的学会和年会;根据项目合作与人才培养需要,直接从具有科研创新实力和先进生产能力企业聘请高级研究人员任教,把最先进的应用技术传授给学生,并不定期地带学生走进大型化工企业学习,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上述立体化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把握各自领域和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挖掘研究生的学习潜力和研究能力,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学术平台保障。
(三)结合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发展正确选题,是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的选题首先必须符合本学科的发展规律及趋势。只有符合本学科的发展规律与趋势,课题才具有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的持续性。其次,课题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和趋势,脱离社会发展需求和趋势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前沿,缺乏生命之源。再者,课题的选取应契合本人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对课题的研究才会有内在的动力。导师给学生自由,允许提出不同观点与问题,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最后,课题的选取不能脱离现有研究环境与条件。如果研究生所在实验室没有相应的设备及资料条件,题目再好,也无法开展相关研究。针对上述原则,我校化学工程泰山学者实验室针对新能源开发、二氧化碳减排、烟气除尘、污水处理等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引导研究生在流态化工程和颗粒学技术开展研究,包括大型多射流流化床的流型转变规律、流化床生物燃料电池、新型膜流化床、硼氢化钠水解制氢以及化学链燃烧等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例如,学生将传统的流化床反应器与微生物燃料电池相结合,提出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新型反应器,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同时实现电能的回收。该研究方向申请两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已获授权,并在国内外着名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6篇,获得一项山东省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再如,学生将二氧化碳化学链燃烧技术与煤气化技术相结合,开发煤炭/化学链载氧体气化技术,该技术可在煤气化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已经在该领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其中两项已获授权。研究生在国内外着名期刊14篇。由此可见,结合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发展正确选题,是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科普工作总结1 科学技术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动力,事关经济振兴、科普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努力提升教育理念,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丰富示范内涵,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基地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地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普活动阵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普及教育,下面就基地科普工作汇报总结如下:
一、精心部署、全员参与
基地领导层高度重视基地的科普工作,由主任室潘卫成主任亲自任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做到了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潘主任多次在会议上表示,基地工作要为科普工作开绿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加强对科普工作的宏观指导,加大对日常工作的监督力度。
基地全体员工能将科普工作渗透到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科技创新的思想,每位教师都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科技创新的思想,广泛开展科普类实践活动,有专职教师对科普类实践活动做指导,每组实践活动都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学生、有场地,努力做到有实效,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积极参加基地、县、市、省组织的科技活动,动员教师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受益非浅,老师们也看到了科普教育的实效和发展前景,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进一步保证了基地的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科技创新方面的成绩有了全面提升。
为了把科普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引领师生主动地开展科普工作,基地加强科普工作的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科普行为,以制度激励和促进科普工作的开展,此外,科普工作努力做到计划先行,基地每年初召开科普工作专题会议,认真讨论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对学年工作做出整体安排,然后狠抓计划落实,并对每学年的科普工作及时进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和差距,及时纠正,弥补不足。由于重建制度,计划先行,科普工作的开展思路清晰,稳中推进,有条不紊。
二、加大投入、营造氛围基地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室、宣传橱窗、班级板报、教职工例会等阵地,大造舆论宣传的声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努力使科普工作深入人心。
基地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普教育氛围。为使学生在基地有更多的科普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和发挥科技馆、环保馆等的教育资源,基地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科技馆的硬件建设,充实和完善硬件配备,基本做到科普教育“环境化”。
基地科普工作的主渠道是学生实践活动,抓学科渗透,做到科普教育“学科化”,科普教育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科学性强,各门学科不仅具有科普教育的丰富内容,而且各学科中渗透的科普教育内容既是渐进的、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抓好科普教育的学科渗透,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的科普教育内涵,是基地开展科普教育的坚实基础。为此,我们一方面重视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有效渗透,以科普辅导教师为骨干,以活动科集体备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分学科、分系列、分层次整理出学科渗透科普教育的知识点,使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机渗透有目的。另一方面,我们重视各学科间科普教育内容的相互沟通,使各学科教师齐头并进,相互连通进行科普教育,联合进行科普教育渗透,使科普教育真正落实到各科教学之中。
三、打造科学型教师队伍
一流的基地既要有一流的设施,还要有一流的教师。“教师是一个基地的灵魂”,是基地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勤于动手”的榜样。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学习国家有科普教育的法令条文,学习与科普教育相关的理论,学习其他基地的教学实践经验,努力转变不适应科普教育思想的观念,不断钻研科科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科普育人本领,激发服务学生热情,热爱科普教育,争当科普教育的实践者和探索者。
(二)专家引路,培养骨干。
基地积极与县内外教育专家取得联系,经常向他们请教或邀请他们来校作学术报告,如20XX年下半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的郭元祥教授来基地把脉会诊,指导培养教师开展科普活动。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有关教师参加科技类进修和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形成了一批科普教育骨干,有了这样一批科普教育的领头雁,有力地推动了基地科普工作。
(三)科研导航,开发科普资源
为了丰富基地内涵,整体推进科普工作,倡导研究之风,以研促教,基地要求全体教职工根据科普思想,围绕科普目标,研究本岗位、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分析开发科普资源,找准突破口,制订切实可行的科普方案,并加强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所有学科的渗透,目前,一大批教师在科普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成长,基地逐步形成了一支科普型的教师队伍。以他们为主体,不断开发新的社会实践课程。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实施科普教育的关键在于师生“勤于动手”,在于从实践中体验发展。活动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科普教育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科普活动,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基地开展科普教育的最主要的形式,每年约有4万中小学生到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为他们精心准备了科普课程,有《生态调查》、《急救自护》、《航模》等十余门实践项目。辅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注意学生自主发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获得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和谐、自由发展。
2、开放科普教室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挥各科技活动室的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基地各类科技活动室包括对学生免费开放,每天有人值班,责任到人,加强管理。并做好接待和讲解工作。
3、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20XX年9月14日,基地以“全国科普日”为契机、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了为期7天的“科技活动周”活动。在这七天里,教师开展案例设计、模拟课堂、环保演讲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南黄海一日行、海鸟观察、儿童科普画创作等竞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对科普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家长、社会对科普工作的认识,努力提高科普教育的实效,争取形成广泛的共识,进而形成科普教育的强劲合力,推进科普工作。组织对科普教育的理论学习、研究和实践的探索,提高教师从事科普教育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科普教育的校本开发,走出一条符合基地特色的科普教育之路。
科普工作总结2 各位领导、来宾大家好:
在农村工作的这一年,对于我来说是个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我从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逐渐转变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起初的我带有几分忐忑、几分憧憬。但是此时的我是满怀着建设我国新农村的热情。这样的一年中,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各位导师的辛勤指导教育中,自己不仅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学到了新知识,而且我很快的适应了农村环境,熟悉了基层工作。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科普宣传工作显的尤为重要。
一、利用科技宣传基地,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科普知识宣传工作旨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以人才兴国。这样就要求我们结合科普工作发展要求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做好相应的科普宣传工作。这样,科技长廊和科普知识宣传栏,就是我的科普宣传工作的基地,充分运用这一有利优势,积极的做好相应的科普宣传工作。并通过组织活动等形式来带动科普知识的宣传。开展科普知识普及活动,大力宣传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应用,每个月在宣传栏中更换相应科学宣传画,补充宣传单以作发放之用。使农民兄弟月月有新技术学、有新知识看、有新信息知。
二、依托农村科普学校开展农民培训。
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思想道德水平。依托农村科普学校这一平台,开展培训工作:XX年3月,我的农业技术辅导老师、县动监局鲍杰老师来我村为养殖户进行培训,鲍老师解说了科学化的饲养。其中介绍了:养猪、养牛、养羊、养鸡、养鸭等。详细的讲解了各种养殖项目的投入和收益,简单明了。同时将种养殖业结合起来,让农户看到发展的前景。并发放相关材料:《绒山羊人工受精技术手册》(附光盘)、《养猪实用技术》、《种草养畜禽生产技术手册》等。通过组织这样的培训,我深深认识到,农民渴求致富,希望致富,他们需要的是好项目,好方向,好环境,我要积极组织这样的活动来为农民兄弟开拓眼界,树立致富信心。同时,我将向鲍老师学习相关农业技术,使自己也有一技之长,更好的为农民兄弟办实事。
三、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做好实用技术和党员培训工作。
科技兴国,同样的科技兴农。在这个信息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力量推动着整个时代的前进,也带动着农业的发展。当代的农民要及时的转变思想,改变自己原有陈旧的观念,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使自己看清致富的方向。远程教育在这里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在党员的定期集中学习时,运用远程教育设备,对党员进行转变思想教育、先进性教育等。以党员带动,扩大到村民范围中去。实用科学技术也是在科技示范户带动下集中进行学习,学习远程教育中播放的内容。
四、做好农业项目专家智力扶持项目联络员为农民服务。
我作为农业项目专家智力扶持项目联络员,就是要将相应的科学技术及时、有效的传达到对应的农户手中,并将农户的有关问题传递给农业项目的专家。起到一个纽带与桥梁的作用,因此,我常深入到田间地头,真真切切的了解农民兄弟的问题和困难,将这些实际的问题系统地总结起来及时的向农业项目专家反应。对于我来说这更是一个深入了解、认识农村和农民的锻炼机会。在此,我也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工作流程:
(1)按月定期收集广大村民在进行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相应记录,及时反馈农业专家的回应信息。
(2)根据需要,定期收集广大农民对致富项目、新型科技成果、突发病害等的信息需求,做好记录,及时反馈。
(3)协助农业专家做好农户调查、实际成果反馈等相关活动的宣传工作。
(4)参加农业专家的培训,积极、努力学习相关知识。
时至今日,在农村工作的又一个年头,这是一个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对于我是提升自己、锻炼自己、充实自己的一年。从实践中吸取经验,从基层工作中了解民情,从优秀干部身上学习领导艺术。做好自己的“六员”本职工作,即科普知识宣传员、远程教育管理员、农业项目专家智力扶持项目联络员、便民服务员、献计献策参谋员、文化活动组织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全身心的投身于农村基层工作当中。为农民兄弟办实事、办好事。
我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县、乡镇党委和村两委的领导,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大学生村官各项管理制度》来进行自我管理,使自己能更好的在工作中锻炼和提升自己。
最后,我在这里感谢各位领导和导师对我的帮助,真心的感谢你们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我将在日后的工作中,以我的实际工作来报答你们。
谢谢大家!
科普工作总结3 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科普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还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来,我校在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市科协的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立足校园资源优势,坚持把科普教育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科普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地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普活动阵地,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校科普教育特色,成效显著。现将一年来我校科普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校重视,组织机构和组织队伍健全,校园科普氛围浓厚
学校充分认识到科普活动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具有较强的科普意识,把科普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把科普工作提到作为检验新课改工作成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加以认识。为了加大科普的力度,学校成立了创建市科普示范学校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制定当月的科普工作计划,规划创建市科普特色学校的方案。成立了各项兴趣小组,并配备专任辅导老师,形成学校三级科普教育网络:校长、分管领导——科普工作小组成员——科普工作科技辅导员,下设各科普兴趣小组、各学科竞赛小组等,各机构分工明确,制定科普活动方案,对全校学生进行科普推广、开展各项科普活动,学校将科普工作成效纳入教育教学工作评估,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极大调动了辅导老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确保科普教育和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非常重视对科普教育的资金投入,设立了科普活动专项经费。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专业资源,组建了校园局域网,开设了校园网站、广播站,增添了大量的科技活动设备设施;还建立了完善的科普活动档案,除了活动计划、记录和总结外,还有大量的科技作品和科技活动照片,并定期对学校科技成果活动进行展示,为全校师生创建了一流的科普活动平台,形成了浓厚的校园科普文化氛围。
二、科普设施设备日趋完善,为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配有与科普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活动设施:科技活动室、科普展览室、电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地理园、生物园等;建有校园计算机网络,各个学科功能室都已配上电脑多媒体电教设备;全校有学生电脑100余台,教师办公电脑,学校还有学生电脑室1间,图书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并设有科学探究室,科普宣传栏。学校的网站建设完善,设有专门的科普教育网站,实现科普信息的共享和互动。
三、健全科普活动运行机制,打造科学创新型科普教师队伍
1、建立科学的科普评价体系,保证科普教育落到实处。
科学的科普评价机制是科普活动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学校把科普活动列入教师业务考核,科普活动实效和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相挂钩。
2、“走出去,请进来”,培养科普教师骨干队伍
学校非常重视科技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不仅从考评制度方面、对科技骨干的工作业绩给予肯定外,还多方面创造条件让他们外出学习,学习他校的科普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科普育人本领,每年派出辅导教师先后到省、市参加各类科技教育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养了一批校园科普教育骨干,使我校的科普活动的有效开展得到了强有力的保证。
四、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内外科普活动。
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其意义不仅在于活动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和科学创新精神。
1、组织各项科普活动兴趣小组
我校采用选拔和学生自愿报名两种方式,挑选了一批对科技活动兴趣浓厚,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的科技苗子,组建了各类科普兴趣小组,占全校第二课堂活动小组一半以上,参加学生达300余人,。如:科技创新小组、小记者团、环保小组、生物小组、航模小组等。
2、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普读书教育系列活动
先后开展了以“崇尚科学、传播文明”“健康伴你行”、“防震减灾”、“我与合肥”等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力求使活动系列化,在普及读书的基础上开展征文、演讲、绘画、知识竞赛,到科普活动基地参观学习等系列活动,举行科普讲座,组建科普志愿队参加社会科普服务。在神七发射之际,我校组织学生收看了航天员舱外活动现场直播。然后我们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将神七飞天的介绍给广大学生,把航天知识普及开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我们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他们的爱国和学习热情。2009年7月22日,长江流域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我校地理小组的老师们录下了整个过程,开学后学校通过观看视频,广播讲座,从地理学和物理学的角度,向学生阐释了日食这一天文奇观产生的奥秘,及观测日全食的科学意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天文地理知识。
3、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科普竞赛活动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展示学校科普教育成果,让学生有更多、更高展示科技创新能力的机会。我校李清容同学获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吴文海、张庭赫两位同学科学小电影《挂包器的秘密》获得全国二等奖,张钰同学获得市科幻画比赛一等奖,陈天泽同学的机器人大赛获得亚太地区二等奖,多名同学的电脑制作和科技动手做作品获得上级表彰,张慧芳老师获得最佳辅导奖,我校也荣获最佳组织奖。
4、校园科技节活动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xx市确定5月9日至15日为全市2016年度"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我区学校的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及师生的自救自护能力,根据《xx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6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学校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有效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是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关键环节。今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进一步提高学校应急管理与安全防范能力的关键时期,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对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和国家、个人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切实有效地推进此次活动的开展。
二、抓好关键环节,强化安全教育
要结合教育系统实际,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防灾减灾宣传周"内,要加强与新闻媒体互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渠道积极宣传安全知识、安全常识,指导师生掌握紧急情况时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防灾减灾主题班会、课外活动、宣讲竞赛专题讲座、墙报、板报、观看宣传片等形式,深化案例教育和警示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各类灾害风险,提高师生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开展"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动的安全宣传教育模式,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宣传。切实加强学生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教育,把安全知识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警示教育作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范围,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增强广大师生识险避险、自救互救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三、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开展紧急疏散演练
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强化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培训、演练等工作,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资源整合、物资储备,建立完善学校应急救援处置机制,实现风险预警监测和防控;"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一次紧急疏散和逃生自救应急演练,增强学生规避危险、防范侵害的意识,有效提高师生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加强风险源头治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要针对学校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应急预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结合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全面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突出抓好校园消防、校园治安、防拥挤踩踏、防溺水、交通安全、危险化学品管理、特种设备管理、校车安全管理等重点工作以及教室、宿舍、实验室、学生食堂、图书阅览室、易燃易爆场所、地下空间等关键场所和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管理台账,明确人员责任,跟踪落实解决,及时堵塞各种安全漏洞。
请各单位于5月17日前将工作总结(电子版)和5张照片报区教委安全保卫科邮箱。
联系人:
电 话:
邮 箱:
小学"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识灾、自救、自护的能力,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顺利进行,争创平安学校,特举行"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突发事件应急疏散宣传教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灾减灾应对技能,从容应对地震等突发应急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时间及内容安排:
(一)防灾减灾安全教育
1.主题:好习惯保平安
2.时间:5月9日(周一)下午周会课。
3.内容:
(1)观看安全教育平台《地震来了怎么办?》视频,学习地震时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
(2)观看安全教育平台《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防溺水专题教育》视频,班主任带领学生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保障安全,学生过后完成相关专题作业。
(二)防灾减灾宣传
1.时间:5月9日——5月13日
2.内容:
(1)校园网将"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内容进行宣传。
(2)将学校逃生线路传校园网。
(三)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
1.时间:5月12日(周四)上午第二节课(如遇下雨天将延期进行)
2.防震演练程序:
(1)广播:灾情预设(李xx)
发生了7级地震,各任课教师马上带领学生迅速撤离。
(2)疏散撤离:
各班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组织学生用书本或双手护住头,迅速撤离到上操场。
(3)各班报数:
全校师生撤离后,由分管领导统一组织,各班向分管领导报告撤离情况;分管领导向校长报告全校师生撤离情况。
(4)李校长进行演练总结。
三、具体要求:
1.应急疏散演练时,办公室其他教师就近组织学生安全撤离;
2.分管领导根据既定地点组织师生有序撤离,并观察各班撤离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3.各班逃生线路:
备注:2.1撤离时沿走廊、楼梯右侧,让出左侧位置以供高年级迅速撤离。
四、人员分工:
1.LED屏、录像:宋xx
2.照相:刘东华 刘俊廷
关键词班级导师制 矛盾
1 班级导师制的定位
作为牛津大学秘密武器的本科生导师制,自从经竺可桢等老一辈教育家引入我国以来,在我国掀起了几次学习的浪潮。尤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培养精英人才的交替张力下,本科生导师制成了我国众多高校探寻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又一次青睐。本文探讨的本科生只限于全日制的本科生;本文倡导的班级导师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全面指导的导师制,它赋予了班级导师兼具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辅导员及生活顾问等多重角色。实行班级导师制,是想通过导师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强调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在为人处世、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班级导师试行过程中面临的障碍性矛盾
2.1 大与小的矛盾
所谓大与小的矛盾,是指在班级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学生惰性大与班级导师管理权限小的矛盾。在试行班级导师制过程中,学生自身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惰性大、主动性差。调查显示:学生主动找导师沟通的意识普遍淡薄,生活中、学习上有困难主动找导师的只占8.4%;大部分学生不太了解或一点也不了解导师制,不知道自己和导师在导师制中的关系与作用。据班级导师反映,其所带班级的学生求知积极性小,在课外科技、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中,只有少部分学生乐意积极参与,大部分学生对于未来职业与专业间的关系“想得比较少”,还有部分学生“太忙”,“即使是导师想找他都未必找得到”。总之,没有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势必会影响班级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而与学生相对应的则是处于尴尬境地的班级导师,他们介于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其权限范围模糊,没有管理甚至是制约学生惰性的“权力力量”,仅凭个人魅力以及专业素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大与小的矛盾阻碍着我们实施班级导师制理想目标的达成。
2.2 多与少的矛盾
据有关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调查资料显示:“湖南文理学院调查显示:与导师见面机会很少或几乎没见面的占75%;浙江大学调查数据显示:有65位导师与学生是零接触;从中南大学调查数据看:有65.9%的同学认为与导师见面的次数太少;从沈阳体育学院来看:制度中明确要求每位导师每月辅导学生4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时间,而真正按照学院要求执行职责的导师仅占5.6%,大部分导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每学期见1次或每学年见1次的占57.4%。更有甚者,导师与学生从未见过面。”①这些调查反映,在实行导师制的高校中,导师与学生的相处时间普遍偏少,师与生所对应的教与学过于局限于课堂。上述现象的基本原因就是高校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学生多、老师少的现状成为制约高校良性、长效、健康、快速发展的绊脚石。
2.3 共性与个性的矛盾
针对班级导师制的运行,我们还针对武汉纺织大学试行班级导师制的三个院系进行询问调查以及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试行班级导师制的院系和班级中,班级导师在教育方面,共性引导居多,占92.5%,个性指导较少,只占8.4%。而且共性引导的场所基本是实验室和教室,以开集体会议的形式进行。由于学生与班级导师间的互动频率低,而且是一对多的形式,导致了班级导师对学生了解非常有限以及学生接受指导的实际效益不高的现象。部分试行班级导师制的班级学生反映个别班级导师根本或不能全部认识学生,学生与班级导师之间的关系是陌生的、淡漠的。因此,在对个性鲜明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太多的共性指导在某种程度上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4 智育与德育的矛盾
在试行班级导师制的过程中,很多班级导师更注重宏观地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设计,与实行班级导师制的初衷——全面地指导学生的学业、品行,注重大学生的德育培养相去甚远。在试行班级导师制的院系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最希望班级导师指导什么”调查显示:84.1%的学生希望得到选课、学业规划的指导,76.6%希望得到学习方法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导;然而班级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专业性教育比率偏重,而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兴趣的培养等德育的培养较少,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我们实行班级导师制的初衷。在我院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导师能够发挥“导课”的作用,但能够全面履行班级导师职责的“导师”仅1.25%。部分导师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交流,甚至忽略了通识性启发教育。注重智育培养的背后,德育教育的缺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3 构建有效机制,促进班级导师制的健康长效运行
近年来,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已被广泛关注,作为构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本科教育改革的新模式——班级导师制是加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促进教学相长,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制度保障;是全员育人理念的有效探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推手,更是高校人才培养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有益尝试。因此,必须构建有效机制,解决班级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矛盾,促进班级导师制的有效运行。
3.1 高效管理要完善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班级导师制的建立与推行是一个系统性工作,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明显的效果,则必须多方面齐抓共管。首先要制定班级导师制工作制度。明确导师的权利与义务,导师的组织管理等,从制度上规范导师制工作,确保考核评价工作有章可循。其次,建立导师制考核制度,定期准确评价导师的工作绩效。包括检查导师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工作总结及学生指导记录等,要求和监督导师各阶段培养计划的完成。再次,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及时掌握导师职责履行情况及学生的反映,完善导师的约束机制。当然,在制定评价体系的同时,学校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给教师提供独立思考和自我主工作的空问,培养导师自我管理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②
3.2 班级导师要加强自律、提升自身素养
班级导师制得以良好运转,导师队伍是关键。班级导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情操、业务能力、奉献精神等。作为班级导师,要有效地“ 育人”,自身应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本学科最新的科研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政治素质,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等方面都要严以律己、为人师表,通过言传身教,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同时班级导师把还要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能有效带动学生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良好结合。所以,班级导师制的实施,对广大教师来讲,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因此,推行班级导师制必须先提高导师自身的素质,再通过对导师培养和再教育的系统化、制度化,加强导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体系的更新与充实,确保班级导师制顺利有效地实施。
3.3 学生要转变观念、注重良性互动
在高等教育大环境下,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科学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长期目标。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互动交流是双方“共赢”的最佳状态。然而事实上,高等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高校师生之间“有事联系,无事不联系”是最普遍的关系现状,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实行班级导师制并使之有效实施并可持续传承下去或许将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学生”是主体,如何转变学生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在班级导师制中的能动作用,是班级导师制能否长期有效地实施下去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班级导师制实施之前应首先做好详细明确的阐释工作,让学生明白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其次,应加大鼓励师生互动交流的刺激力度,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师生互动教学。
总之, 实行班级导师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 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生的积极性和班级导师的正确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使班级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注释
①曹十芙.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硕士论文,2006.12.
②张彦.本科生导师制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6).
参考文献
[1]应跃兴,刘爱生.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嬗变及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09(3).
一、工作目标
1、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2、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长起来。
3、初一、初二各科的统测,统招班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非统招班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初三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要达到全镇所有参考班级的第一名。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省线人数要达到上级指定的保证目标。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各级组、科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3、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4、抓好教学进度。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本学期各类统考以及下学期高考、升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的主动权。
5、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6、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在各班开展一次作业展览活动,安排三次(第6、1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7、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要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使用新教材的备课组要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各备课组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8、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继续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同时加强学法的指导,并围绕专题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方法,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检查仍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应用。
9、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0、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备课组要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为参加省市有关竞赛作好充分准备,并力争获得好名次。本学期各科组要针对优生抓好辅导的落实,举行1~2次学科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12、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三、行事历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 9月3日——8日 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教师结对子会议;教师 制定工作计划
2、 9月9日——15日 毕业班教学经验交流会;市完中语.数.政.生.化科组 长会议;市语.数.政.生.化镇中心教研组长会议;市 政治课题组会;高中物理竞赛
3、 9月16日——22日 上学期期末考总结会议;完中物理科组长会;市各 科镇中心教研组长会;“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 发动工作
4、 9月23日——29日 班优秀作业展览;高中市各科中心教研组长会;市 数学课题实验评比;市教育科研课题工作会;市初 中、高中青年教师化学实验能力竞赛;完中计算机 科组长会;九月份文明班评比;参加镇中小学生文 艺汇演
5、 9月30日——6日 国庆节
6、 10月7日——13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新教师工作座谈会;市高中艺 术教育研讨会;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7、 10月14日——20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初、高中美术公开课;高一地 理、物理研讨课;全国高中数学竞赛;政治高中课 题组实验研讨活动
8、 10月21日——27日 教研工作检查;市高中艺术课(音乐、美术)教学 调查;初中地理教学研讨;全国中学信息学奥赛; 高一化学研究课;初中化学公开课;粤(顺)港澳 语文单元教学研讨会;初、高中数学教学研讨会; 十月份文明班评比
9、 10月28日——11月3日 教师结对子阶段性总结;高二历史研讨课;高三物 理复习研讨课;政治科高考辅导讲座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0、 11月4日——10日 新教材使用情况研讨;市音乐教学研讨课;市教研 室下乡视导;“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学校体 育运动会
11、 11月11日——17日 班学法指导工作调查;市高中化学新教材使用情况 调查;省中青年高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竞赛;高三 政治复习研讨课;初中计算机研讨课
12、 11月18日——24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研讨会;初中物理公开课;文学创作大赛 总结
13、 11月25日——12月1日 目标分层教学优质课评选;市中小学落实教学常规 工作调研;十一月份文明班评比,班主任工作调查
14、 12月2日——8日 班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之星评选;市中小学音乐 说课比赛;初中史地生教学情况调查;市中学生即 席作文竞赛;中学数学课题实验视导
15、 12月9日——15日 优秀论文评选,市中学生物说课比赛;市初中化学 单元目标引导探索实验研讨会;政治课题组实验工 作调查;高考备考视导;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16、 12月16日——22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高中化学开展研究探索性学习情 况调查;市学科带头人、新秀、教学能手复评
17、 12月23日——29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高三物理复习研讨课;数学 课题实验工作总结会;十二月份文明班评比
18、 12月30日——1月5日 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市中小学各科论文评选
19、 1月6日——12日 教研工作检查;目标分层教学总结
20、 1月13日——19日 新教师期末复习督导
21、 1月20日——26日 学期复习考试
一年来,在市教育局和镇教委的正确领导及具体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切实制定好学校的各项计划和制度,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认真落实。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构建文明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平安和谐校园,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具体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升团队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学校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学校发展和干好工作的前提,一方面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学年初,对校领导班子明确要求,职责到位。要求对照分管工作,扑下身子干实事,不等不靠。班子内部加强团结,密切配合,真正将思想统一到学校发展上来,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听取广大干部、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把学校管理好、发展好,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构建良好、和谐的教师队伍,经常和教师在一起畅谈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中了解各位教师的需求和困难,在加深相互之间感情的同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也得到了有利的开展,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团队精神,同心协力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二、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
我们紧紧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契机,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借力发展,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1、借助上级督查指导加强整改。认真对待市教育局、镇教委办组织的每一次督导检查,对督查中提出的各项整改意见及时研究分析,对照创建评估标准,迅速拿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努力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2、借助地方文化打造特色品牌。大宗村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华孝心第一村”,学校将校外的教育资源引入校园,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积极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大力开展“孝心文化教育”、“民间传统文化进校园”、“学生走班选课”、“科学创新在身边”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构建起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的教育品牌。
3、推进学校幼儿园建设。2017年8月学校餐厅投入使用。
三、提高学识水平,增强管理才能
1、转变教育观念,校长引领教改
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改的关键是第一线的老师,而老师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为了加快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我们采用“走出去学习,请进来辅导”的方法来加以强化,带领、选派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骨干教师到实验小学、西岗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参观学习,通过听课、座谈、分项交流,学习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通过新课程理念培训帮助教师们理解教改理念的内涵,树立“为每一个孩子架起实现梦的桥梁 让每一个梦想在这里起航”的教育理念。经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尝试,新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教学评比,优质课观摩活动,提升了教师眼界和课堂教学水平。此外,指导规范班级多媒体使用,如今信息技术的运用,探究型、拓展型教学内容的设计已成“家常便饭”、屡见不鲜。
2、构建资源共享机制,搭建交流平台
每两周一期的《大宗村小学工作简报》成为教师间资源共享、智慧碰撞、展示交流的新平台,为每位专任教师多层面、多规格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提供了舞台,在展示自我中认识自我、在认识自我中发展自我,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成为认识他人、融入群体的场所,成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艺术的百花园。
四、聚焦课堂教学,狠抓薄弱学科教学管理,提升教科研水平
1、在加强各学科教学的同时,学校特别注意抓好薄弱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按照课程标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注重加强小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校本、品德与生活等课程一薄弱学科教学,根据教师的教学特长,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师的任教学科。开学初即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和完善了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校本、品德与生活等学科的教学实施方案、管理制度,制订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使薄弱学科推进有章可循。
学校成立推进薄弱学科教学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包年级包学科、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交流心得,每学期末举行薄弱学科推进实施的教研活动,跟踪指导教学进展情况,及时解决薄弱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2、教学研究:学校教研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各教研组有明确具体的学期教科研计划,并根据计划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记录详实、规范;教研活动和优秀资源评选结合,根据各学科优质教学资源评选要求,各教研组成员通过集体备课、互评、修改、整合,形成精品教案,在活动中资源共享、智慧碰撞、相互学习,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也把教研活动、优秀资源评选落到了实处。2017年2月以来,教科研工作硕果累累,葛继峰、宗慧玲老师的德育教案入选枣庄市优秀案例。另有杨文奇、徐延峰、黄体瑞、赵丹等老师被评为滕州市教学能手或骨干教师;孟凡洲、黄体瑞分别在滕州市音乐、综合实践学科优质课评选或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
3、狠抓教师培训,追踪听评课,向课堂要效益。
薄弱学科主要存在课堂教学效益差。为此,学校大力加强薄弱学科任课教师培训,积极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学科培训50余人次。此外还要求薄弱学科教研组长上示范课课,弱科教师上研讨课。先听骨干教师讲的公开课,感知、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技巧等,再举行本学科的研究课,做到学用结合,突出重点,逐步提高。为了帮助提高薄弱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听课、评课领导小组,专门对音乐、体育学科进行追踪听、评课,当场评析、反馈交流,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积极贯彻落实滕州市、张汪镇教研室作业教学改革要求。
结合我校实际,开学初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作业图章,制定作业评价细则、作业批改规范实施方案,每位老师每科作业均要有作业布置记录本,学生有布置作业记录本,方便家长检查、签字。经过一学期的规范,作业批改规范化、精细化。
5、深入开展“经典诵读 海量阅读”师生读书活动
以国家《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全面落实全体师生课外阅读整体实施,促进学校全体师生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浓厚学校读书氛围,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凸显语文“爱读书、善思考、会表达”的核心价值追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读书的良好习惯,达成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及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学校加强和改进图书借阅活动,明确图书管理员年级负责人职责,规定每个学生平均每学期借阅3本的借阅量,真正实现开架借书。投资3500余元,为每个班配置图书架,在每个教学楼楼梯处设置书香小站,方便学生随时阅读经典。
6、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完善实验教学管理评价机制,强化实验教学过程性管理,确保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帐册制度,实现实验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五、加强与改进德育工作
1、加强德育文化阵地建设,创建高标准的德育展室。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校在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教育、孝心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彰显优秀传统文化之孝心教育、感恩教育,依托“中华孝心第一村”大宗村孝心文化,把孝心感恩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相互渗透,既有知识传授,也有感情的浸润。为加强德育文化阵地建设,2017年10月,学校投资0.5万余元,布置两个文化墙,融入孝心教育元素,把开展的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教育、“十佳小孝星”评选等德育活动,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2、进行小学生“三十佳”评选活动
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细则,坚持每年一度的“十佳少先队员”、“十佳小孝星”、“十佳才艺之星”评选活动,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学习的标兵,通过榜样示范促进孩子的共同成长。
3、建设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推行“德育导师制”
我们发挥好市妇联援建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的作用,针对父母离异、经济困难、行为习惯差、学业成绩差、心理欠健康等问题,学校从本学期起推行“德育导师制”,共为18位需要特殊关爱的学生结对了德育导师。导师直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采取个性化、亲情化的教育方法,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德育导师已成为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员、生活上的指导员、心理上的疏导者。今后,我们将延伸、发展导师制的内涵,增加被“导”学生的数量,用真情去感化、教育更需要关爱的群体。
六、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绿色校园、孝心文化特色校园
2017年,我校精心打造孝“让孝心文化润泽校园”办学特色,树立“让博爱之光照亮童年 让感恩之泉润泽心田”的育人理念,力求达到“一墙一壁都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首先,我们投资2万元精心制作了高标准的文化墙四面、走廊内布置了优秀传统文化精选教育宣传牌匾12块、感恩教育宣传牌16块,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思想的启迪,文化的滋养。其次我们在校内外醒目位置设置警示语和标志符号。如在校门外公路旁的线杆上挂有“学校驻地,减速慢行”的提醒标志,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分别张贴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条文,悬挂了举报箱和急救电话号码牌,在楼梯口、楼道内分别张贴了“上下楼梯靠右走”、“爱护墙壁”、“讲究卫生”、“安全疏散”等高档优质宣传画和催人奋发的警示语等50余幅,时刻提醒、警戒广大师生。第三、对花园进行了整治,集中清理、修剪花草树木,整个花园异彩纷呈,让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在花园里、草坪内,我们专门设计了“小草在睡觉,请你勿打扰”和“花儿羞答答,请你别惹她”等富有人格化语言的警示牌,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第四,重视教室文化建设。极富创意地在教室内开辟了“两栏两角两报”,即小公民道德争章栏、优秀作文展评栏和图书角、卫生角、手抄报、黑板报,浓厚了教室的文化氛围。七、打造“群众满意教育”落实处
1、加强家校联系 ,形成教育合力
本学年,修订了《张汪大宗村小学家校联系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家校联系工作。2017年3月以来,每学期召开两次级家长会,通过家长会,沟通了感情,宣传了教育,并对家长指导、督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进行了指导、规范。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对所任班级全部学生家纺一遍,并实施家访反馈制,家长通过反馈表把教师家访的情况内容、对学校、教师的满意度,于第二天由学生带到德育处,并把这些指标纳入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考核。继续设立校长信箱、校长热线,讨论热点,沟通思想,提高教育满意度。
3、实施作业的科学管理
要求教师分层次布置作业,学生各取所需;不搞有偿补课,不向学生推荐、提供市场上的参考书、测验卷及其他教辅材料,不擅自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家长的经济负担。
4、以人为本,创设自由发展空间
学校安全工作一直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中,安全工作不容忽视,是不允许出现一点失误的工作,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一定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开展以后的工作,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2020学校安全年终工作总结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校安全年终工作总结(一)校园安全工作事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每个学生、家庭的幸福。一年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牢牢树立“安全无小事,职责重于泰山”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把师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政策和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透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潜力;透过齐抓共管,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校长直接抓,各班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_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安全工作,_书记负责教职工和学生安全教育工作,_校长负责教学安全工作。德育主任具体班主任、学生的安全检察工作,师生安全演练及各种大型活动等。教务主任具体负责教职工教学安全教育工作,总务主任具体负责学校各项设施和后勤保障工作,电教主任具体负责电教设备安全工作。
校内人员及设施安全检查分工:
德育主任:负责检查学生放学、放学、课间、两操、体活等。
德育副主任:胡负责检查校园暴力,校园周边环境等。
教务主任:负责检查课堂教学、各实验室等。
电教主任:负责检查各种多功能教室等。
总务主任:负责检查食堂卫生安全等。
总务副主任:负责检查学校防火、防盗、用水及各种设备安全等。
校医:负责各种疾病预防及教学卫生安全等。
二、制度保证措施到位
1、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职责制和职责追究制。
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负责,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处室的目标考核资料,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职责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职责人的职责。
2、签订职责书。
学校与班主任层层签订职责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资料,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职责到人。
3、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
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禁私自组织学生群众服用药品和保健品,严禁组织学生从事不贴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性工作,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就近、徒步原则。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4、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
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
三、齐抓共管群防群治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们用心与解放街道、解放派出所等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学校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宣讲安全知识、普及安全常识。
邀请了学校法制校长、派出所指导员、消防大队领导讲解交通安全知识,用电、用气及安全逃生等知识,普及家用电器的正确使用操作方法。
2、召开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
由德育处统一印发安全教育材料,包括安全知识,安全警报等。班主任进行宣讲,让学生进行讨论,以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学校还利用vcd光盘、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安全工作。
3、定期反馈各时段的学校安全工作,及时查找问题排除隐患。
每个月末学校组织各部门对自己所辖的部门进行一次安全排查,反馈学校的主要安全工作记录,力求做到有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安全工作及早布置、安全措施及早落实、安全警钟长鸣。
4、学生签订《学生安全工作承诺书》。
主要资料有:
(1)不私自游泳,以防溺水事故;
(2)不进网吧、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3)不骑摩托车和驾驶其他机动车辆;
(4)不乘坐“三无车辆”;
(5)外出告知父母,不在外住宿;
(6)注意饮食卫生以防传染病;
(7)注意用电安全,防火防盗;
(8)不惹事生非、不打架斗殴;
(9)不买“无证商贩”的食品。
5、定期联系家长,齐抓共管,不断提高家长对安全工作的认识。
暑假、五一和国庆长假,学校都致家长一封信,信中的一个重要资料是提醒家长注意对子女的安全教育,以保证子女在假期中的安全。
6、认真做好预防流行病和常见病的工作。
用心做好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校园定期进行消毒清洗,防止细菌滋生。对学生适时进行流行病的防疫,个性在今年流行荨麻疹,我们在州防疫站调集药品,及时防护,我校没有一个人感染此病,有效维护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四、加强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潜力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潜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们以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月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个性是抓好交通、大型活动等的安全教育。
1、认真做好交通安全教育月工作。
学校安全教育以珍爱生命为主题,在安全教育月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利用班会、队会活动、活动课、人防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透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理解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学校用心推行一月安全提醒,学校利用周前会议和周一升旗活动时间,小结上周安全工作,强调安全事项。透过《加强节假日对子女监护》的公开信,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透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潜力和自我保护潜力。
总之,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及时解决安全保卫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加强管理和防范,务求消除安全隐患。要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力戒形式主义,坚持下大力气、不懈努力,狠抓落实,尽快建立起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我校安全工作水平。
学校安全年终工作总结(二)安全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大事。学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摇篮,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因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也是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所以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学校的安全工作。
一、规范管理,完善制度
学校安全组织机构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学校都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组员,层层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学校每学期还与各年级签订《学校安全责任状》,实行领导承包,分片包干,做到不定期检查和随时检查相结合,并建立了安全考核奖惩细则及安全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做到了网络化,保证了我校安全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
二、加强领导,居安思危
学校领导本着对教育工作、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增强抓好学校安全的使命感、责任感。学校领导在安全工作上齐抓共管,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规定,讲安全、抓安全,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布置一周安全工作的重点任务,并指定专人去检查落实安全工作。例如我校部分基础设施老化,一经发现,便组织人员进行维修;学校周边的道路、水库等处存在安全隐患,组织教师对各隐患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从而铲除了不安全隐患,避免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宣传教育,提高素质
学校领导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位置,逢会必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对上级安全会议精神和文件都能做到及时传达,结合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措施,认真落实。例如:
1、加强对全体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利用广播室、班队课、宣传栏、黑板报、LED显示屏等渠道对学生进行防溺水知识宣传,班主任及行政值班人员每天利用早会时间做安全教育工作,并且三次向全体学生家长发放关于“防溺水”的告家长书,提高家长在这方面的安全意识,与学校一同管理好学生;
组织老师在池塘、水库、河流等处设置警示标志,通过多种渠道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2、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除了利用广播室、交通标志带及黑板报等平台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及教育之外,每天值日老师配合学校保安在校门口对进出学校的学生进行疏导,保证学生安全过马路,另外,还对学校外来学生进行“乘车情况”调查摸底,对无牌无证车辆及超载现象进行登记和劝说,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再者组织老师对学校周边的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重新布置各种交通标志。
3、食品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以前,常有流动摊点到我校门外进行叫卖,经过老师及门卫的劝阻,流动摊点已经消失。而在我校周边,存在一些个人小店铺,出售一些小食品。为了防止学生购买不合格食品,学校除加强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工作之外,还成立安全卫生监督队,从高年级中选择品行兼优的学生对全体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监督,防止病从口入。
4、加强传染病防范工作。
每个班级每天坚持晨检工作,实时关注学生身体情况,并作好记录;做好因病追踪记录;班级坚持做好卫生清理、消毒、通风工作;一经发现较多学生出现身体不适现象,马上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传染。
四、开展活动,深入教育
1、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
2、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
3、开展了防地震及其它自然灾害的逃生演练活动。
4、各班级开展了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安全、消防安全、防自然灾害安全、校园活动安全等班、队会活动。
在学校安全管理中,我校由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组织完善,齐抓共管,我校的安全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本年度中,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犯罪率控制在“零”。学校在被评为__市“平安校园”的基础上,20__年以高分通过了__学校综治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我校也争取在下学期通过__市综治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泉州市安全发展城市的考评。当然我们也深深知道,安全工作是一项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的重要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到天天抓、周周抓、月月抓,力争把我校安全稳定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学校安全年终工作总结(三)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是维护社会稳定,学校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保障。我校认真贯彻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依据浑南新区教育局的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部署,坚持以防为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活动,落实各项防卫措施,使学校安全工作得到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消防意识其它安全意识显著增强。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完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校长___为组长,相关领导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我校结合实际,制定并完善了针对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各种安全工作制度以及防控、应急处理预案,并将相应的安全制度的执行责任一一落实到全体教师,形成了人人有责任、人人有担子的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使全体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安全工作者”的思想,增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意识,提高教师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我校校长与全体教师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做到了制度建立、责任明晰、奖惩分明,保证了学校安全管理无一真空、无一漏洞。
二、这学期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制定本学期安全工作计划。
完善各项制度。
2、开学初由主管安全工作的教师向各班布置安全教育各项内容。
3、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了下面十项要求:学校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做到10个方面
(1)严禁攀坐上下楼护栏,不得在各楼层的楼梯或走廊追逐,奔跑,打闹、以防跌倒、摔伤;课间操、放学下楼梯、升旗集会解散时不要拥挤,推搡,按顺序和学校规定的分流要求上下课、间操、升旗、放学,以防发生踩踏事故。
(2)不摸、不动灭火器材、电线、各种开关;为防止火灾和意外事故,除实验外,所有教室及其他场所严禁违反规定使用明火。
(3)严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出入校门步行,放学后不要在校门外逗留;上下学途中步行要注意安全。严禁野浴。
(4)克制自我,禁止打架伤害行为的发生。(不要把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带入校内。如刀具、棍棒等)
(5)妥善保管好个人钱物,将个人随身所带的钱币不要放在教室。教学楼内一旦发生火;灾地震等以外事情时要按演练逃生方法去撤离出教学楼。
(6)实验课、体育活动及课外活动要严格服从老师指挥,严守操作规范,严禁擅自行动,防止各种危害安全的现象发生。
(7)培养坚韧、顽强的意志,克服心理上的软弱;学会自我调解和放松,缓解过重的心理压力,最终战胜自我,取得成功。
(8)在学校各种劳动中注意安全,如扫地,擦窗户,搬桌子等,预防意外事故。在学校操场活动时禁止到西侧树墙里去玩耍,以防雷电击伤。
(9)预防各种传染病。各班要注意开窗,有病早报告,早治疗。
(10)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以便学校安全工作越做越好。
4、对校门前小商贩及占道车辆进行整顿。
维护校门前的秩序,保证学生出入安全。
5、对校舍、体育器械进行安全检查。
发现体育器械和护栏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6、对乘坐校车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和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
7、在九月份为了搞好校园周边环境,对学校操场及周围树墙里的垃圾进行清理。
(这学期共计清理了7次、小院清理了6次)
学校安全年终工作总结(四)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是学校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财产安全和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对于消防安全工作,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杜绝一切火灾隐患,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坚持做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我校对冬季防火安全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纠,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机构健全,安全意识强
我校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为主线,认真落实教育局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了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细化工作目标。实行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与班主任签定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实现消防工作群防群治,提高消防安全防范意识。
二、注重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建立消防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宣传安全用油、用气、用火、用电以及火场逃生自救等消防常识,增强广大师生消防安全意识,要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及时开展消防演练。在11月份,学校开展了“四个能力”的培训,学校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进行了消防逃生演练。学校利用广播宣传栏、校会、班会多次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三、加强整改,排除隐患
以深入开展学校各部门的“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为主线,以学校各部门排查和整治火灾隐患,特别是重大火灾隐患为重点,做到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集中检查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定期检查学校教学楼、各功能室的用电情况,避免由于用电引起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召开防火专门会议,采取加强防火法制建设,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工作,从人抓起、严格清查管理,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杜绝安全漏洞,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检查,消除隐患,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四、加大检查力度、做好清查工作
学校建立、健全安全消防检查制度,学校进行全面消防安全检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对全校进行消防安全检查,要求必须有学校防火自查自改情况,有火灾隐患排查及其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有消防安全工作记录、资料。学校对各完小进行防火安全大检查,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总之,我校全体师生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以对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了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做深、做实、做细了学校的防火安全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用心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安全年终工作总结(五)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列为学校的头等大事,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以防为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落实各项防卫措施,使创安工作得到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健全,职责明确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教师都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还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师生安全的各块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管人员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学校校长直接抓,分管人员具体抓,各班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学校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整改力度
我校安全领导小组坚持每月一排查,每季度一总结的方式开展学校安全隐患工作的排查及整改。我校排查内容以学校及周边环境安全的隐患为主。
学校校内排查范围包括旧教学楼、礼堂和新教学楼,重点排查消防栓是否破损,灭火器是否过时,消防设备等是否齐全,水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学校是否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
学校周边环境排查范围包括学校四周及校外安全隐患,主要检查是否有安全警示,校外是否有流动摊位和无牌照摩托车,校外是否有营业性网吧或舞厅等。
排查出安全隐患的,马上进行整改。学校为确实减少隐患,增强隐患整改力度,落实整改措施,做到及时整改。经过排查与整改,学校的安全隐患得到了进一步的消除。
三、制度保证,实施到位
1.门岗制度:坚持门卫按时值班,做好外访登记,严防闲散人员进入校园。
做好上课期间师生外出登记工作,以免有人员在上课期间走失或出意外。确保校园治安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2.护导师值勤制度:值周教师提前半小时到岗,进行课前、课间、午间巡视,及时把偶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上学、放学时间值周教师坚持在校门口协助保安值勤。
3.课堂点名制度:每堂课的任课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出席点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
4.签订责任书、告家长书制度:学校对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
学校在学期初与学生家长明确学生安全责任意识,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长假前与家长签订告家长书。
5.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理预案制度:结合学校本身的实际,制定校内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地震应急疏散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做到人员职责明确,信息渠道畅通,程序科学,实施便捷。
四、加强教育,增强意识
1.利用早会、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
内容包括: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火、防溺水、预防食物中毒、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家庭生活、户外活动安全活动等,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克服麻痹思想。节假前班主任利用早会对学生进行专题安全教育。同时,在校本课中适当地加入了法制教育课,让法制教育进入课堂,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法制意识。
2.学期初,学校组织部分教师对周边水域进行排查,在一些不安全的地方设置了警示牌或警示语,提醒学生注意,通过这些措施的采取,有效地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3.召开春夏季防溺水安全会,各班班主任向家长就孩子溺水事件进行安全警示,让他们注意放学后,假期学生在家安全,并与学生、家长签订预防溺水承诺书。
4._月_0日是第_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_月_至_月_日,是第_个_省学校安全教育周,主题为“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我校结合主题组织老师开展多种活动进行安全教育。
为贯彻落实全国“安全教育日”和我省“安全教育周”活动的通知精神_月_日我校全体师生举行了一次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增强了我校师生震减灾的应急意识,也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避险逃生能力。
5._月份开展防溺水专项工作:强化防溺水安全教育,并在水域边设置十二块安全警示牌,落实防范措施;
在期中家长会上进行防溺水的宣传,共同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6._月份以来周边地区手足口病流行,各班严格晨检制度,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做好晨检并登记,发现异常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带到医院就诊。
7._月份做好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按照安全大检查要求,加强安全管理,严把校门关;
各师就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卫生、防控流行性疾病等进行安全教育;并再次巡查水域,及时补上安全警示牌,进一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_月份为第四个“__市学校交通和防溺水安全教育周”,主题是“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活动时间是_月_日至_月_日。我校结合活动主题开展“十个一”活动。
8._月份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根据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做好预防溺水专题教育;
开展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在端午节、暑假到来之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在暑假前召开家长会,分发《安全告家长书》,专门进行安全宣传工作,真正做到“把安全工作延伸到校外”;通过家校互联平台,给每一个家长发送暑假安全监管信息,落实安全责任。
五、存在问题
1.学校门口的小巷、路口较多。
特别是早上上学时段,家长送小孩子上学,放学接小孩回家时段,看管其他学生注意车车辆。
2.校门口的食杂店及菜市场流动的小摊小贩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关键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第二课堂
作者简介:邓力(1965-),女,重庆人,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和平(1957-),男,河南南阳人,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40004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资助(立项编号:1130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11-02
为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国际化发展方向的需要,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但应具有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而且更应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开拓、发展、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还应具有进行学科交叉、渗透、从中发现学科生长点和发展新学科的能力。[1]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之重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其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民族富强、国家富裕的保证。[2]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品格培养的必要性
在教学课时总体压缩的情况下,学生是否把课余时间用于研究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学习,还缺少更好的引导方法和合适的内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调动,多数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十分不利。其表现为:重灌输轻培养,重应试轻素质,重趋同轻个性,重服从轻创造。[3]此外,中国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创新意识薄弱,习惯于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从众心理较大,随大流,缺乏冒险与开拓精神。199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说:“美国学生的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有创新及冒险精神,往往能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绩。”这主要得益于美国的开创性教育。创新还是创业的源动力,是创业的基础,没有创新教育的铺垫,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就很难养成。如今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据教育部统计,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由20世纪90年代末的90%以上跌落到2009年的74%。[4]大学生就业难的最直接原因是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偏差。而高校毕业生作为高素质人群,具有知识、信息、观念等方面的优势,是最适合自主创业的群体之一。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缓解目前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与能力。[4]因此,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大力推进创新教育迫在眉睫。
以“利用电工学课程面对多专业的特点结合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作为研究课题成功申报了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组在已有的成功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发明创造实例的基础上深化整合已有的教学改革成果,利用“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相关平台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开展大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模式上采用跨学院、跨学科、校企联合的交叉组合方式,以社会需求为向导,探索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实现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
课题组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有效利用“电工学”课程面对多专业学生和课程组教师自身多领域研究方向的特点,结合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通过优化组合教与学,使数量较多而且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电工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到每个知识点是如何应用在相关专业上的,还能借助教师自身的研究背景及时地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与电气工程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和重点项目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状态和发展趋势。这样不仅能将创新教育渗透到“电工学”这种大类课堂教学中去,还能提高本科生参与国家、地方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科研培训、创新实验和科技大赛的积极性,同时还为理性选择科研培训项目、毕业设计方向甚至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正确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探究行为不仅要通过课程教学促进大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体验,还需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促进大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并通过参与国家、地方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相关科研培训、创新实验和科技大赛等活动促进大学生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参与创新和发明创造,真正实现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
三、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