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写小说的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
学生答题失分的一大原因就是他们辨不清哪些语句是环境描写,之所以辨不清主要是由于他们对环境描写的概念不清楚。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并明确环境描写的概念。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其中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自然场景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特定时代背景和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
理解并明确这些概念之后,我们还要带领学生实践一下,让他们在选定的文本里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区分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用2011年江西省高考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晚秋》为例让学生实践,效果很好,学生能迅速准确地找到并区分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
二、熟记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失分的另一个因素是不清楚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归纳、理解并熟记环境描写的常见作用,规范他们的答题思路。
环境描写的常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季节)地点。例如《晚秋》的开头:
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他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这里就交代的故事发生的季节――秋季、地点――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
(2)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例如《药》: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作者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例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A.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B.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第一处环境描写是在菲利普一家怀着发财梦去旅游时,那时他们收到于勒发财的信,菲利普的二女儿也因此结了婚,一家人高兴出游,那时的海面在他们眼中美得如“绿色大理石桌面”。可见一家人的心情多么愉快。但出乎预料的是,他们在旅游的船上却遇到了破产后沦落为水手的于勒,他们一家发财的梦想破灭了,所以,他们旅游的目的地在他们眼中却成了“紫色的阴影”,不着一字,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菲利普一家失望、沮丧的心情。
这里要特别注意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对比反衬。例如《晚秋》中:“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他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此处就用温暖晴和的秋景反衬瓦萨卡心情的烦闷,处境凄凉。
(4)暗示社会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例如《孔乙己》: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两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这里对咸亨酒店的介绍,是为了交代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渲染“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两个泾渭分明的社会群体,表现了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作者刻画这样一个势力、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
(5)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例如《这是你的战争》中第五节“雪越下越大了”一句,在小说情节发展上就起了推动作用,既照应了第一节“昆明下着雪”,又为第六节“雪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做铺垫。文章中“雪”这一自然景物描写既贯穿全篇又富有变化。
(6)揭示或深化主旨。例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中挣命。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悲惨的主题。
三、规范答题语言
学生在了解并明确环境描写的概念、熟记环境描写的作用之后,还必须规范答题语言。这要从两个方面做起:
首先,需要有清晰的答题思路,环境描写作用类题型就要按照“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的规范进行作答,可以这样组织语言:1.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2.人物(烘托,映衬)。3.情节(推动,暗示,铺垫)。4.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其次,不能照搬规范的语言,不能只答专业术语,必须具体文章具体分析,要按照规范、结合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理解。
有了以上的解题技巧,再利用相关类型的题目加以巩固,应当可以提高学生在此类题目上的得分。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关心,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应该怎么答题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一般情节的作用:对于小说情节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另外,还要注意有时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即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等。
(二)情节的具体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题”的答题模式:(1)问句、段(或某种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四)情节安排方式的效果(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
(5)贯穿情节的线索。小说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
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寻找线索的途径有:小说标题和小说中的中心点。
(6)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和叙事策略,既表现生活本身的逻辑,同时又使情节曲折生姿,跌宕起伏,或结尾平中见奇。
(五)情节结构具体题型设置及技巧点拨1.小说常用的开头及作用
(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具体说,其作用有: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以此来烘托水生嫂的美好心灵。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2.小说的结局及作用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笔: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愚昧的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她死的原因。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么点耸人听闻。
这里,作者将自我表白的叙述“置于故事之上”,使原来诉求“再现真实”或让人“信以为真”的小说叙事,暴露出了它的虚构的实质。读者于此不得不从一开始便像一个批评家而不是欣赏者,去理性冷静地面对文本。这种“去真存伪”的叙事策略,或许旨在告诉人们,小说原本无需借“真实”的名义去求取自身的特殊价值。
除了“强行闯入”故事情节以揭示作品的虚构性以外,小说的作者还常常在作品中硬性地加入有关小说创作情景或技巧运用的交代。如美国威廉・加斯的小说《在中部地区深处》:
在中部……难得会有天空放晴,让人喜悦一天。我一直都在数着,到我写这页的时候,太阳足足有十一天没露面了。
隐于故事背后的作者,忍不住从故事中探出头来,似在说明故事的忧郁感伤情调。又如莫言在《我们的七叔》中的一段插叙:
我们回过头来接着讲小车和裤子的问题。另外这一段好像很长了,为了让你们阅读方便,我们就分个段吧。
作者站在读者的立场,从阅读心理而不是客观真实来考虑故事的展开,表明了小说创作中主观意识的主导作用。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了入侵式叙事策略,小说不仅阻止了读者的情感投入,而且完全搅乱和颠覆了作者、叙述者乃至小说人物的明确身份定位。不过,也正是这种看似无厘头的叙事风格,反而让小说具有了极大的弹性和张力,使读者在虚与实、出与入、各种角色和叙事本身的穿梭游弋中,获得了集参与、观照、体验、思考于一体的独特阅读。
不仅如此,小说的作者还往往会设置一个叙事圈套,将暴露和虚构手法穿插应用,既揭示小说的创作要素,又运用种种手法强化小说的“真实性”。如莫言的小说《梦境与杂种》:
关键词:斯蒂芬・金;11/22/63;穿越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086-01
一、引言
斯蒂芬・金是美国当代恐怖小说大师,他的作品以科幻小说,恐怖小说为主。作为美国当代最畅销小说之一,他的许多作品都已经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斯蒂芬・金通常被认为是通俗小说家,这对于他本身是一个误解。他的作品广受普通大众和文学评论家好评不仅因为作品本身故事情节曲折和极具可读性。同时,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斯蒂芬・金善于运用最新的文学元素,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作品内容的虚实结合增添了情节的真实性,错乱的时间线条,混乱的事件发生顺序以及模糊的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界限等等都使得穿越小说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本文试图从穿越主题出发,研究11/22/63同其他穿越小说的共性和个性。
二、同其他穿越小说的共性
11/22/63是斯蒂芬・金于201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位住在缅因州的高中英语老师杰克通过时间缝隙穿梭到过去,试图阻止发生在1963年11月22日的肯尼迪刺杀事件的故事。小说一共有三个时间轴,一个是从1985年开始过去的时间轴,一个是2011年小说中的现实生活的时间轴,还有一个是人物本身的时间轴,人物本身的时间不会因为穿越回去而停止前进,三条线索交叉进行。而对于过去一些事情的改变甚至会使现在已经陷入困境的人变得更加不幸。
该小说含有多数时间穿越小说共有的特征。同样是时间的穿越,主人公对于时间穿越的主观意愿也从被动变为主动。第一次穿越的时候,主人公杰克充满了惊讶和迷茫,然而随着穿越次数的增多,杰克由开始的不适应变得越来越喜欢过去,甚至主观意愿上也愿意时间穿越。然而因为穿越,杰克在过去发现了他的真爱萨蒂并在文章的最后以别样的方式守护了自己的真爱。从这个角度来说,随着穿越历程的开始到结束,杰克也完成了自我情感的破碎到完整的过程。正如小说引用的日本谚语那样:只要有爱,天花留下的伤疤也同酒窝一样漂亮。
三、作品本身的个性
同其他穿越小说不同的是,这是一部将真实事件和虚拟想象紧密结合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在小说的三条时间轴当中,过去的时间轴中所有事情的结果已经被预定,增添了小说情节的张力和真实性。小说对于过去的情景再现十分的客观,真实再现了过去。
强烈的视觉化特征也是本小说区别于其他小说的特征之一。正如斯蒂芬・金所说:“书写是一种特别紧张的视觉化的行为。”这篇小说也保持了斯蒂芬・金小说一贯的强烈的视觉性效果。这种强烈的视觉性效果从书中对于20世纪50年代的描写得到展现。小说从生活的种种细节如人们的穿着,说话的方式以及生活场景的描述等等将20世纪50年代变成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一副幻灯片。整部小说对话占了大部分的篇幅,而动作的描写只有仅仅四五十页。这使得在文学阅读过程中作品的物性被隐退,呈现出一个可观的世界。虽然同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说主要基调并不相同,但是11/22/63依然保持了金的叙述风格。在恐怖小说中,悬念必不可少,能够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11/22/63虽然不是恐怖小说,却依然有不少的悬念。这些悬念便是小说中现实的时间轴和主人公杰克本身的时间轴以及改变过去的时间轴对这两个时间轴可能带来极具危害性的结果。这样的悬念将小说情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四、结语
11/22/63虽然借助中学英语老师杰克时空穿越作为剧情的主要脉络,但隐藏在通俗剧情之下的深刻涵义却是引人深思的。这部小说在上市之后迅速登上的畅销榜,并且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这并非仅仅是斯蒂芬・金高超的小说写作技巧,更多的是在时空穿越过程中,主人公杰克所经历的情感变化给读者带来的巨大震撼和感悟。这部穿越小说并没有沦为一部通俗的时间穿越小说,小说本身具有的强烈可视性和新颖的叙述技巧以及追寻和自我情感救赎等使其可以被看作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而言,无论在社会历史学,语言学还是心理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论文是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项目(2013-ZY-14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Stephan King.11/22/63. The Simon & Schuster, Inc, 2011.
[2]Spignesi,Stephan J. The Essential Stephan King: A Ranking of the Greatest Novels, Short stories. Pompton Plains, NJ: The Career Press, Inc, 2003.
论文关键词:先锋小说,形式主义,马原,格非
先锋小说亦称“新小说派”,指的是1985年前后崛起的一种特定的文学思潮与创作形式。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格非、苏童、余华等,他们深受到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认为形式即是内容,强调形式对内容的决定作用。他们迈着形式主义的步伐,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学创作,作品中的语言肆意嬉戏,结构如同迷宫,叙述随意而不连贯,认为文学本体的意义只在于文本的生成过程和阅读过程,并不在于所谓的认识意义。最早的时候人们对先锋小说的关注是因为它注重叙事,先锋小说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并非故事的“内容”。本文将通过具体作品对马原的叙事圈套和格非的叙事迷宫的分析,粗略的探讨先锋文学作品是如何体现形式即内容的。
一、马原的叙事圈套
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怎么写”比“写什么”更为重要,他把“怎么写”推向了极端。他认为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叙述故事的方式。他创作的《拉萨河的女神》中,把几个没有什么因果联系的故事拼凑到一起,并不在意故事的内容,关注的是如何去叙述这一故事。在他的《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小说中,曾经写过,“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文学艺术论文,我写小说”,通过元叙事打破了小说所表现出的假定真实性之后,又进一步把现实和虚幻混为一体,让读者茫然失措、云里雾里。
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作者采用了独特的叙述方式,就是打碎以后进行的重新组合,即是打碎以后造成时空交错的效果让读者落入他的叙事圈套。他开篇就直白的写到“信不信由你,打猎的故事本来就不能强要人相信的。”说明了他丝毫不在意文本的真实性,这对他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跟现实主义文学要求艺术的真实性截然相反。自此,马原为他的叙述拉开了序幕,并在这一过程不断的瓦解作品的真实性和意义。《冈底斯的诱惑》给人的感觉的“看不懂”,因为它没有故事情节上一点都不连贯,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它的随意性特别强,现在的时间和过去的时间随意颠倒、把没有因果联系的几个故事拼在一起。其中叙述了作家自己的故事、猎人穷布捕猎野熊的故事、姚亮和陆高去看天葬的故事、藏民顿珠、顿月这两兄弟的故事,它把一个个不相干的故事拼凑在一个结构框架中,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品产生了很强的距离感,造成了陌生化的阅读效果。可以说,马原并不注重在故事情节上的叙述,他说追求的是怎样去叙述故事情节,注重的是在形式上的超越。
《虚构》是马原的又一部代表作品,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人到西藏去,误入了一个村子,而这个村子竟然是麻风病村子,在他经历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人与事后,又出了村子。但是在小说的结尾讲到,“我”是五月三号进村的,明明已经在村子里过了好几天,可是外面却还是五月四号,这一结局说明了整个小说都是虚构的,一切都是马原的想象,不存在任何的真实性。而在小说的一开头,就写到“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耸人听闻。”他用叙述故事的人的身份直接进入了小说,让读者认为这一切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统的小说中作者一般都是特别注意隐藏自己,马原却不然,他的小说非常注重引入自我、强调自我。在《虚构》中,他有着两种身份,一是被故事中被叙述的人物,一是正在叙述故事的作者。明明是自己在写一部虚构的作品,但他又极想让作者相信他进入了作品中,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文学艺术论文,使得读者在云里雾里中掉进了他的叙事圈套。他讲究的是如何去叙事,如何让读者落入他的叙事圈套杂志网。在《虚构》中,马原说过,“我讲的只是那里的人,讲那里的环境,讲那个环境里可能有的故事。”可见他并不注重小说的内容是什么样子的,而是怎样去叙述小说的内容。
二、格非的迷宫叙事
格非是先锋小说群体中的一个重要作家,他的小说深受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形式主义”的特色。迷宫是博尔赫斯对世界存在的一种认识,是他的小说的母题之一,也是他作品中的独特想象。格非同博尔赫斯一样,他的小说中有一个个的迷宫,从而使他讲的每个故事都扑朔迷离。他的小说经过形式主义的改装,凸显了语言技巧和叙事智慧。格非的小说就是以故事体出现的“反故事”,他通过讲故事实行“反故事”的技术操作,来解构小说的“在场”,从而体现了他的故事迷宫里的神秘主义倾向。
在他的《褐色鸟群》中,采用的是两个故事的嵌套,一个故事是“我”认识多年的女人棋来“水边”看“我”,第二个故事是“我”跟棋讲述了自己和另外一个女人的故事。但第二个故事说得扑朔迷离,“我”对那个女人的雪夜追踪开始的时候挺真实的,但在若干年以后,“我”再次与那个女人相逢,但她说“我从十岁起就没有去过城里”,说明整个叙述都是虚构的。而在小说的最后,棋又一次来到“水边”的时候,却又显示出与“我”并不曾认识。作者又一次否定了整个小说的真实性,说明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都不是真实的。像迷宫一样嵌套的结构,这其实是一个本源性缺失的故事,它的出发点是为了证实“在场”,但它最后什么都没有证实,所谓的“在场”者根本就“不在”。格非从文学的虚构性出发,不断的用一个被语言所描述的事实去否定另一个同样是语言所描述出来的事实,让作品中的事实相互否定,从而使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努力去突破叙述在文中的支配地位,忽略内容的作用,使得一切都成为一种虚构、一种叙述,成为永远处于在场和不在场之间的滑动。内容并不重要,所有的一切只是一场虚构,那么如何去叙述自然是高于一切的,
《青黄》也是这样的一部小说,让读者在叙述的迷宫中穿梭。整个小说讲的是探访“青黄”到底是什么。作者写了“我”对九姓渔户历史的调查,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个有争议的名词“青黄”的确切含义的寻找。在调查之前文学艺术论文,“青黄”便有三种解释,一是漂亮的名字;二是春夏之交季节的代称;三是一部记载九姓渔户生活的编年史。然而,通过“我”的调查,非但没有澄清“青黄”的歧义,而且让“青黄”的意义更加迷离了。作者在情节的发展中不断设置疑点,特别是在情节的交汇处留下空白。小说中留下了太多的悬念,比如收留张姓父女的那个老艄公端午节为什么会翻船?张姓男子到底有没有死,是不是还活着?李贵在麦村留宿的那个雨夜到底有没有出去?如果不是“梦游”,那他到底想遮掩什么?而李贵又是谁?这些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最终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让读者在作者的语言迷宫中茫然失措。格非的《青黄》是关于追踪“不在”的故事,而“我”在寻找“青黄”确切含义的过程中,却渐渐背离了主题,离“青黄”越走越远,叙事陷入了悖论,成为了一个永远不能进入、无法到达的彼岸。其实,小说《青黄》的意义已然超越了故事的本身,淡化小说的内容,在叙述的过程中把“形式即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先锋小说对小说叙述方式和语言形式的大胆探索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它对后来的小说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它让小说几乎成了纯形式技巧的把玩,使得读者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从而走向了没落。的确,文学需要有新的突破,但这并不是只在形式上去进行研究,去走形式的极端,应该是形式和内容的双重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余昌谷.当代小说家群体描述[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马原.马原中篇小说选[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5]格非.格非作品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6]曾文蕊.限制视角下的先锋——从格非的《青黄》说起[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07(04)
[7]张文.20世纪80年代探索小说产生的西方文学背景[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在中国这样的大背景下,莫言第一次夺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圆了中国人近百年来的梦想。而莫言获奖的原因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年都没有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学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也给与其他作家们启示。莫言出身的环境比较简单这也是他得以写出贴近生活的作品的一个原因,所以莫言小说的艺术特征表现在民间写作,成就了他语言的鲜明而且独特的个性。
一、人类精神
小说都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构成的,有的语言华丽有的语言朴实,可能是一种书面语言也可能是一种口语。莫言小说通过采用书面的语言去表达出农民想说的话,他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民间风格,体现了一种人类的精神。
莫言的小说大多数讲的是他的故乡的人和事,并且在这基础上进行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在本土精神的基础上表达出人类的思想和价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关注生活的苦难,对弱者表示深深的同情怜悯。我们常说的人类精神就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就是给与弱者以深切的同情。正是因为莫言出生在乡村才会对成活有如此的感受,他的很多作品都表现出了生活的现实,和人们为生活而挣扎的无奈。第二方面是对邪恶势力的打击。莫言准求一种自由理想的人类精神,总是给与邪恶势力以强烈的批判。他向往农民自由自在的生活,对恶势力以深深的批判。
二、色彩绚丽
在莫言写的小说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语言都是比较绚丽多彩的,不管是小说的题目还是小说的内容,语言色彩都是非常绚丽的,这也是他语言的特点和一大亮点。在莫言小说的色彩中,他理解的颜色的含义和我们生活中的含义大不相同,比如说红色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喜庆的一个色彩,但是在莫言小说当中代表着非常悲感的意境。又比如说是绿色代表的是生机勃勃的色彩,但是在莫言的语言色彩当中代表的是悲愤不安甚至是死亡。
莫言在小说中对色彩的熟练运用,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给与色彩新的定义,这也是莫言语言独特的原因之一。
三、中西融合
从艺术手法上来说,莫言小说采取的是中西合璧的手法,吸取了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中西融合的艺术特色。首先特别擅长对感觉进行描述。莫言在写小说的时候比较注重感觉,总是把感觉放在第一位,总是把故事和人物丢开,把读者带到他的感觉中去。所以在读莫言的小说的时候,关于叙事的时间经常会出现断裂,叙事往往在时间被打破,给人一种膨胀的感觉,形成了一种膨胀区,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其次,采用独特的叙事方式。从莫言的小说当中可以看出,在进行事情的叙述上都是比较独特的,而且在文体上也有着非常大的创新。他的小说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并不会觉得和现实脱轨。既继承了古典小说的传统又融入了西方小说的技术,可以说是中西结合,使得他的小说更加的鲜明充满感染力。
四、幽默诙谐
在现在的许多小说当中人们都开始准求语言的幽默诙谐,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的眼球。一个作者的人生智慧和艺术涵养都体现在他幽默的语言上,但是在实际小说的写作当中,这种感觉幽默往往是比较肤浅的,可以看出作者是有意而为之。但是莫言的小说却不是这样,他总是在非常正经的环境中引人发笑,这才是深邃的幽默,让人在不经意间感觉到幽默诙谐。正如莫言在《生死疲劳》中写道,常天虹和猪在做一些沟通的时候,为了让猪可以说说话就把猪分成了两批,一批让猪猛吃粮食,最后长肥;另一批平时看着不吃,而私底下却悄悄吃,最后比那些猛吃的还肥。那些隐藏起来的猪嘲笑猛吃的猪是光吃不长肉。表面上诙谐有趣实际上是表达出了人和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这样幽默的语言让人不由发出笑声的时候也开始思考一些更深次的东西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发笑的本身,这也是莫言独特风格所能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 巴赫金 复调 音乐性
复调本指音乐上两个或多个声部(旋律)同时展开,虽完美结合在一起,却仍然保留各自的独立性。复调小说理论最早是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针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特点提出的。他认为复调小说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不同声音组成真正复调。”即小说突破基本上属于独白型的单旋律模式,呈现出开放性,减弱由作家全知全能式安排的封闭性,创立了小说的新形式。昆德拉在分析布洛小说《梦游者》时提出复调小说,认为该书第三部分由五条不同的线索构成,这些线索虽同时发生,交替出现,但没有真正意义联系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即复调意图没有得到实现,称不上复调小说。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群魔》由三条线索同时展开,形成三部独立的小说。由于人物之间相互认识,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是复调小说。笔者就昆德拉小说的复调艺术进行探讨。
一、多条线索同时展开
复调小说最突出的表现是多条线索同时展开。人物线索同时叙述,一同发展,又彼此交织在一起,使小说中由许多独立的、平等的部分组成。小说复调的特点在于使同样虚构的多个独立的声音、故事并存,不划分它们的等级,不赋予其中任何人优势地位,使一些异质线和现实层面并存。《不朽》中,昆德拉用3种时态表现事件:过去时,描写歌德、贝多芬、贝蒂娜之间的纠葛;现在时,叙述小说家昆德拉与阿弗纳琉斯之间的几次会议与现实交织并行;将来时,昆德拉设计自己灵感中小说人物及故事。这种别样的复调通过多个声部的轮唱表现出来。《无知》这部小说,如果纯粹从技巧角度去分析,可以看到它由3个无关的故事组成。在前11章,情节主要集中在伊莱娜身上,一个流亡到巴黎20年后回到捷克的移民。第12章在机场与约瑟夫的偶遇后叙述转到他身上,他也是一个移民,一直到25章伊莱娜才重新出来。接着第28章和29章,又出现了新的转折:一个在约瑟夫少年时代日记里的年轻姑娘,后来我们才知道她叫米拉达,是伊莱娜重新联系上的朋友当中的一个。从此刻开始,3个故事相互交替的节奏加快了,我们仿佛走入森林,道路一下子多起来,短起来。所有的故事实际形成了一个复调的和谐的故事,在最后几十章就像《告别圆舞曲》第四天(第1、11章,克利玛夫人卡米拉的故事;第2至4、14章,露辛娜的故事;第5、26章,露辛娜的情人弗朗齐歇克的故事;第6、8、10、12、15章,雅库布的故事;第7、9、10、14章写克利玛与情人露辛娜的故事;第15至19章,卡米拉、露辛娜、伯特莱夫等的故事;第20、24章,写音乐会;第21、27章,写小号手克利玛与卡米拉;第23、25、28章雅库布与养女奥尔佳的故事;第29章交代结局。)一样,竖立起了一座平行的山峰。我认为“随笔性的离题”也是复调的一部分。勋伯格是流亡者,到死也没有回到祖国,与约瑟夫回归后又回到流亡地形成对比。尤利西斯也是流亡者,他与伊莱娜的故事一同构成回归之幻灭。这些都可以看成复调结构,它们并不是零乱、毫无头绪的,而是统一性――回归联系在一起,是回归的幻灭。
二、音乐性
复调音乐性的原则,把共时性时间观念下的不同情绪一同抛出,读者在反差对比中感到目不暇接的同时,体验超越现实平庸感受的复杂感。在这里主要是通过改变每一部分的长度实现的。各个部分分若干段落,使每一部分以它自己的叙述为特点,改变章节长度,形成音节结构。《玩笑》长度顺序为:很短;很短;长;短;长。这与《生活在别处》顺序相反,即长、短、长、短、很短、很短。由此可见,每一部分就是一个乐章,而每一章节就如节拍一样。这些节拍有长有短,或长短不规则,将小说引向速度问题,即每一部分可以用音乐标记:中速、急板、柔板等。我们从每部分长度与它所包括章节数量的关系分析《生活在别处》:第一部分:诗人诞生,72页有11个章节;中速。第二部分:克萨维克,35页有14个章节;小快板。第三部分:诗人自渎,88页28个章节;快板。第四部分:诗人在奔跑,38页有25个章节;极快。第五部分:诗人嫉妒了,102页有11个章节;中速。第六部分:四十来岁的男人,28页有17个章节;柔板。第七部分:诗人死去,31页有23个章节;急板。速度除由每一部分的长度决定外,还与事件的“真实”时间有关。前四部分表现诗人15年的生活,200多页;第五部分表现诗人一年的生活,100多页;第六部分20多页,只叙述了几个小时内的事情,章节短小就如同让时间过的慢些,将一个伟大的瞬间凝固下来。在这种音乐的进程中展现诗人出生、成长、恋爱、死亡。
三、文体的复调
复调小说最深层的是“文体的复调”,也就是多种文体的运用。“文体的复调”是不拘于文体规范及类型成见的创新,即各条线索整体不可分割。在《笑忘录》中有两部分都叫《天使们》,前一部分(第三部分)由以下5个元素构成:“第一,关于两个女大学生以及她们如何升天的轶事;第二,自传性叙述;第三,关于一部女权主义著作的评论性随笔;第四,关于天使与魔鬼的寓言;第五,关于布拉格上空飞翔的艾吕雅的叙述。”这些元素互相阐述,互相解释,阐释同一个主题,同一种探询将它们连在一起。后一部分(第六部分)由4个元素组成:“第一,关于塔米娜之死的梦幻式叙述;第二,关于我父亲之死的自传性叙述;第三,关于音乐的思考;第四,关于腐蚀着布拉格遗忘的思考。”那“我父亲之死”与“塔米娜被孩子折磨死”有什么关系呢?是同一主题的不同展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开头是以文学家的眼光去探讨和评价尼采“永恒轮回”用散文式的哲学思考,是一个哲人的随笔。小说的第三部分《不解之词》以“不解之词简编”等的形式对萨比娜和弗兰茨作为“存在密码”的关键词加以对比分析。这如同辞典的写作手法,是走向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方法。第六章《伟大的进军》复调因素非常明显,所以的内容都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即什么是“媚俗”。作者不再隐藏在暗处,而且指挥人物演出以显现“媚俗”,这些与小说其它部分巧妙整合,更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无知》只分析其中的一部分,第一章是叙述式的描写,写伊莱娜与好友茜尔薇谈论回归问题;第二章是议论文式的描写,以语言学家的身份分析回归这个词;第三章是历史散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捷克的历史;第四章是梦幻式叙述,写伊莱娜的流亡旧梦;第五章是叙述式描写,伊莱娜与母亲在法国相见。这些都由回归的主题整合,也看出昆德拉复调形式越加明显。
参考文献:
一、学习状景技巧,捋顺故事情节
小说是通过生动曲折的放事情节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以把握情节与环境是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基础。
1 研究环境描写,学习状景技巧
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起着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心理、揭示主题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是故事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和场所,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一般包括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周边景象等。譬如,鲁迅的《药》一开始就写道:“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只剩下乌蓝的天……”,以象征的手法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开始状景,渲染出夏瑜被杀时悲凉、肃杀的气氛。小说的最后还有对坟场的描写,层层叠叠如馒头似的坟冢,可以让人联想到清政府对革命者残酷镇压,揭示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社会环境描写除了指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以外,往往还和作者的创作背景有关。如小说《药》里边刑场上士兵号衣上的大白圈和狱中夏瑜说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等点明这是清末民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该背景与作者的写作背景密切相关,作者是想借该小说来唤醒愚昧、麻木的劳苦群众,为摧毁腐朽黑暗的封建统治、寻求自由光明的新社会而呐喊。
2 找准发展线索,捋顺故事情节
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是小说永不衰变的魅力,小说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小说,走进故事,体验人物情感。高中小说教学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表面感受情节,要注意借助有趣的故事情节,训练学生的表达和叙事能力以及概括归纳能力,我通常用复述情节和概括故事两个环节来达成。
复述情节,对高中生要强调故事结构的完整性和叙述语言的生动性。复述情节要紧抓故事情节的起因、发展、和结果,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学生的叙述语言要做到生动简洁。
概括故事,就是在复述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故事情节,对高中生要强调情节的重点和语言的简练。抓住情节的重点,就要在理清故事基本情节的基础上,围绕主要人物和人物的主要特点以及初步理解到的小说主题来确定情节重点。
复述情节和概括故事要特别注意找准贯穿故事发展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不会偏离大方向。学生在复述情节和概括故事时,往往出现抓不准主要情节或者只看到有趣情节的毛病。
比如,《项链》一文是以“项链”为线索进行故事情节阐述的,莫泊桑以主人公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发现是假项链来构建主要故事情节。我们复述故事时,可以再丰满和补充该重要情节,着重表现玛帝尔德“借项链”前的苦恼和梦想;她的朋友在借给他这么贵重的项链时那么爽快;舞会上风光无限和丢失项链后的焦急以及赚钱还债的艰苦和辛劳等。
二、分析人物形象,提炼主题思想
分析人物形象,就是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特征。通过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才能准确理解小说主题。
1 通过故事环境,烘托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的特征,一般需要通过特定的环境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凸显出来,然后加以外貌描写、行为方式、语言反衬、心理活动等来丰满和完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我们需要从这几个步骤人手。
(1)通过环境衬托和故事发展,我们可以对人物产生整体和个性特征的认识。在《项链》的情节概述中,我们要紧抓玛帝尔德强烈的虚荣心和勤劳美德的特征。
(2)分别从对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中归纳出人物在这些方面的特征,形成对人物形象的准确、全面的认识。
例如,《项链》开篇通过大段的心理描写,多次用“梦想”、“痛苦”、“伤心”、“苦恼”等词语来刻画玛蒂尔德的形象,凸显她爱慕虚荣的性格特征。
2 紧抓三个要素,提炼小说主题
主题,即主题思想,是文艺作品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作品想表达的观点。小说的主题主要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表现出来,理解小说的主题,也主要抓住三要素来综合归纳。具体可从写作背景、情节发展、环境描写、人物塑造、语言色彩方面人手。
三、体会语言艺术,培养创新能力
小说是语言艺术,小说的艺术魅力最终要靠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语言来展现。高中小说教学一定要落实到文本阅读和语言鉴赏上,让学生享受到小说语言的艺术魅力,从中学习借鉴有用的语言艺术技巧。
关键词:艺术构思;构思内核;美学理想
一般将2000字以内,笔墨极为简练的,能及时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小说,称为微型小说。它具备小说家族共同拥有的要素,又有其区别其他小说品种的鲜明个性。步入文学创作的殿堂,从微型小说伊始,是颇为恰当的选择。那如何写好微型小说呢?
一、确定好微型小说的构思内核
艺术构思是整个创作过程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处理好艺术虚
构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具有决定的意义。其首要任务,就是确定一个,且只能确定一个构思内核。它是指能用三言两语概括出来的思想与形象初步结合的一个意象实体,包含一个精彩的情节,一个传神的性格侧面,一个揭示或暗示与此血肉相连的深刻意蕴。它最具审美价值,能够赋予微型小说以鲜活的艺术生命。
1.寻找契机刺激,捕捉构思内核
构思内核的最初闪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往往骤然生发于生活的某个特定契机的直接刺激,但又与丰厚的生活积累密不可分,是生活本身提供的客观因素与作者的主观因素相契合的结晶。郑贱德曾这样谈及《苦涩的微笑》的创作情况,他有两件难忘的事:一是省电视台通讯员会议午餐时,某小报编辑初见他时笑容可掬,知其是教师后便转而同某大刊记者热情攀谈,不再理他;二是乘火车去参加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时,因病用作协会员证,顺利办好他人难以搞到的卧铺,一路备受关照。这是作者积累的互不关联的生活素材,虽记忆犹新,却并未想到写小说。只是后来偶然读到相关文章时,才想到这两件往事,产生创作的冲动与激情,迸发出灵感的火花,酝酿并形成这样的微型小说构思内核的雏形:同一列火车上,凭教师证买不到卧铺票,而一个记者证却被礼遇有加。
不难发现,使两件互不关联的生活事件发生碰撞,建立联系,并形成构思内核的,是偶然阅读的触发,这便是特定契机的刺激。一旦获得这种刺激,便可能迸射出灵感的火花,诸多的生活素材在某一点上形成相互感应,从而萌生新鲜而独特的感受。围绕这一感受,诸多性质相同、特点相同的素材汇聚一处,相互碰撞,使最初的感受益发突出、集中而强烈。结合着生活素材的独特感受,便是构思内核的最初基因。
直接刺激的契机,可能是一个鲜明的个性、一个精彩的故事、一个生动的场面、一幅奇异的画图,也可能是一个深刻的印象、一个独有的动作、一个特殊的声响、一个细微的物件,甚至可能是一个新鲜的意念、一种微妙的情感、一个大胆的想象、一个怪异的幻觉。虽然契机出自偶然,但还是应该坚持积累素材,提倡主动寻觅契机,一旦发现其闪耀,就要牢牢抓住导致创作的契机,刻不容缓地使其化作更耀眼的思想艺术火花,积极而迅速地进入艺术构思的实际过程。
2.提炼主要情节,完善构思内核
构思内核闪现,形成雏形,便积极促使艺术构思朝着定向、定位运动,直到构思内核成型与完善。诸多生活素材因独特感受发生碰撞与联系,发展成为强烈而深刻的体验,但它往往比较杂乱,不甚明晰,因此,必须根据创作意图与美学理想,对生活素材进行取舍、组合与加工处理。
微型小说的艺术构思,关键是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深刻体验与美学理想,积极调动生活积累中最生动、最有意义的素材,慎重取舍,灵活组合,巧妙改造与熔铸,虚构出富有深厚意蕴的精彩情节与生动形象。
二、选择好微型小说的形式
微型小说是“限制的艺术”,也是“最棘手的艺术”,尤其要求构思巧妙,别出心裁地将全篇组合成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尺水兴波,出人意表,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创作微型小说,必须独辟蹊径,积极寻求相应而有效的结构形式。
例如,纵向单线型结构,它只安排一条线索,设计若干场面,将其按照时间序列组合,建立起紧密的艺术联系。这种结构,次第展开,环环相扣,头绪很少,枝叶不多,有开端,有发展,有,有结局,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还有戏剧型结构,它是借鉴戏剧的方法与技巧,将矛盾冲突的整个过程集中于同一时间与地点,除必要的叙述语言,主要由人物的对话构成。这种结构,显得紧凑,矛盾集中,情节单纯,语言简洁。例如,余小惠的《母亲和儿子》,叙述母亲只关心儿子在幼儿园的三餐,而对儿子诉说的纸鹤会飞的故事毫不理睬,因此,损伤了他的自尊心而拒绝回答母亲的任何问题。通过对话,表现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地体现出戏剧型结构的优势。
采用这种结构进行创作,一是尽量让人物进行对话或独白,不用或少用作者的叙述语言;二是人物、事件、时间与场面高度集中,将人物对话限制在有限的时空范围;三是注意提炼口语化、个性化的对话。
三、要运用好微型小说的艺术手法
同样题材与主题,有人写得枯燥乏味,有人则写得妙趣黄生,原因是艺术技法在发挥作用。常用的艺术技法有抑扬法、误会法、对比法、虚实法等。创作微型小说,应该积极寻求并灵活使用各种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