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模式论文范文

语文教学模式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教学模式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教学模式论文

第1篇:语文教学模式论文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集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实施教育,将为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现代教育技术虽然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和发展,但是,多媒体计算机深入到课堂教学还只是停留在某个研究活动的点缀阶段,它对教育改革产生整体作用离我们还较遥远。主要原因在于: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不够和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还没真正的形成,致使多媒体教学研究不能全面深入下去。现代教育技术的模拟功能,是较早开发和利用的一种辅助教学功能,特别是传统的电教媒体所特有的,目前学校电化教育辅助教学也基本上属于这种教学模式。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模拟功能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同时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模拟教学,主要适用于跨越时空的事物再现。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所描绘的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变化及其丰富的物产。教学时,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录像分别再现春、夏、秋、冬等季节的景物特征及其重点词语的定格画面。像这样运用录像资料来展现其真实画面,学生才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多媒体模拟教学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新授课教学模式的多媒体CAI课件是以教学课题为主要线索,以强化教育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资源,尽量发挥软件的表现手法而编写的。新授课教学模式是以CAI课件为主要信息传输

源。它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

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叫声、鹅的形象以及鹅的动作等

第2篇:语文教学模式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教学艺术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本领。这个“本领”既有对教学规律的服从,也有对教学方法创新性的发挥,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营造“经历学习过程”的语文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开放式”教学模式,积极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交流活动,达到共识、共享、共知。

一、引言

在高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使其能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所有高职语文教师倍加关注的问题。而教育心理学理论中的“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挥其创新潜能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是教学能够进行的必要前提,师生没有交流、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活动。教好语文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建接触和使用语言的环境并使其乐在其中,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尽可能多地进行听、说、谈、写的仿真训练,使学生感到是他们为求知而上课,是他们自己的课堂,而不是教师的课。教学艺术就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本领,这个“本领”既有对教学规律的服从,也有对教学方法创造性的发挥,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从“交流互动”教学模式中我们深深体悟到语文教学的艺术乐趣,它不仅要使得学生愉快地去学习语文,而且也要使教师欣欣然地去教语文。教学艺术在关照教学对象的同时,也是对教师自身的关照。要达到这个境界,就离不开创造性的教学谋划和创造性的教学行为。高职语文教学设计,更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谋划中的运用,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艺术、对学生学习力的判断艺术、对自我教育力的估价艺术是谋划的科学依据。对课文教学目标的确立与陈述、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结构的安排,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行为。可以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课堂之上。语文教学艺术中谋划的物化产品就是教学设计方案,这是我们对高职语文教学艺术的相对静态的认识。而它的动态性特征则表现为教学的具体行为艺术。实现高职语文教学课堂的“交流互动”,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必然要求,是这一行为艺术的本质特征的外现和升华。

二、“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意义与特征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不是单向和单一的,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群体之间,通过各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而构成的认知和情感和谐、多向互动的格局。这种格局有两个最主要的特点:一是它交流的主客观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主要包括:师为主生为客,生为主师为客,个体为主、群体为客,群体为主、个体为客,群体为主、群体为客,等等;二是交流的互动性,也就是主客观之间的位置是不断转化的,形成多向互动为主体,相互作用的交流体系,这样才能为全体学生的探究、思考、参与提供充分的空间和充足的信息。因此,建立多向互动的交流格局是势在必行的。“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共处所构建的教学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教学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如校内外的山川、草木、房屋、街道、教师、教学材料等,这是蕴藏着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要很好地开发利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就是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物质的教学环境,适时适宜地向学生传递这种文化信息,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这种文化信息。教学心理环境指师生的心理交流,包括思维、情感、人格、需要、兴趣的互相传递、接受、共鸣等。只有师生心理的相通、相知,交流互动才能真正地动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具有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获得身心愉快的乐学功能。语文学习兴趣,是学生爱好并力求认识与掌握语文的感情倾向。学生是有主动性的人,强迫学生学习是违反心理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都是受兴趣和需要支配的。对于教和学的关系而言,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对高职生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创造环境我和你一块学习”。“强制”与“吸引”,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同时导致的教学效果也大不一样。“强制”学习,学生以学习为苦,越学越乏味;“吸引”学习,就是教师运用精湛的语文教学艺术,创造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越学越有味,美在其中,乐在其中。总之,“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并非指一堂课或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代表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体现出教师对教学艺术的娴熟驾驭和教学观念的进步。

三、“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创新与运用的内容

(一)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巧妙地启发诱导学生去学习,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交流互动”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所以教师的选材应贴近生活、贴近行业的最新的动态,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使课堂互动具有真实性和实效性,为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学习《大豆》一课时,第一步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在不改变体裁的情况下,改变课文结构,改变写法,改变视角,重写《大豆》,百花齐放,各显神通,最后教师从中选出优秀作品与原文进行比较。第二步可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此文后得到的启发,学生们个个七嘴八舌,想出一个个美妙的世界。第三步由此总结说明文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让每一个同学都要举一个正面或反面的例子。这样,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开阔了思路,展示了思维的灵活性,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了一种探求知识的欲望。对于学生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教师要从正面加以肯定,以启迪和活跃他们的思想,扶植他们的批判精神。要培养他们善于质疑,善于否定,善于超越,“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思想品质,从而不断有所创见。

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学习本课的学习目标及要求,通过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等方法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这样让学生自始至终有“我是其中一分子”的感受,使学生感知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强烈的教学节奏,特别是让“学困生”没有“被遗忘”的感觉,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长知识、增才干、大大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二)营造“经历学习过程”的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高职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使学生获得多少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获得语文知识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他们只有在经历这一过程的活动中,才能使才智得到发展,才能学会怎样去发现问题、怎样去分析问题、怎样去解决问题,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获得创造的能力。“经历学习过程”的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它是“交流互动”教学模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事实上,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一人登台授课的弊端逐渐显现,教师一人的三尺讲台最终将被学生多人表演的舞台所替代。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多从这个角度去考虑教学策略、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就能调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潜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我们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营造“开放式”的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的开放。即高职语文教学内容要与广阔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语文即社会”,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名言。教师要不断地把社会生活中鲜活的东西引进高职语文课堂,切实把握时代脉搏,正如唐朝诗人白居易所主张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围绕“时”“事”不断变换教学内容,把学生的眼光由高职语文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激发学生关心社会问题、思考社会问题、探讨社会问题的强烈欲望。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开放。受市场化和商业性的影响,高职语文课堂的“商业经营模式教学法”也应运而生。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社会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关注的呼声越来越高。专家、名师明码标价进课堂,吸引学生走进课堂。事实上,无论教师知识多渊博,学生就是不去听他的课,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学生的课堂到座率越来越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采取“商业经营模式教学法”,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

3.思维的开放。不同的人,由于所处的角度不一样,对于同一问题的认识程度也不一样。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问题,可以不设标准答案,允许各种不同的观点存在。教师要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向书本挑战,向传统挑战,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怀疑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

4.学科之间的开放。现在,许多高校(包括高职院校)在大学一年级并不分专业、不分学科,但学科是客观存在的。高职语文应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建立起横向的联系,创设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养成在更广的范围、更多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构建“多媒体”高职语文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法”已成为历史陈迹。“多媒体课堂”“网吧式课堂”“体闲娱乐课堂”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主流课堂。依据教学相长的原则,学生可通过网络同教师一样根据自己的兴趣,非常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系统更具个性化,并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知。

总之,实现高职语文课堂的“交流互动”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早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现代的“交流道、交流业、共释惑”。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基本能力。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交流互动,可以给予学生更多、更好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主人。正如王克先在《学习心理学》一书中说:“一个人的学业成绩由两个因素来决定:一是智力,二是动机。”语文教学的艺术在于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交流互动”教学只是无数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模式,而不是全部。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语文教学艺术,并通过艺术化的教学谋略与课堂教学行为,充实高职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关键在于一个“活”字[J].课程·教材·教法,1991(10).

[2]朱其蕤,冯显灿.教学言语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3]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5).

第3篇:语文教学模式论文范文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角色转化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氛围关键所在,也是激发学习兴趣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交互主体性”关系,以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语文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优秀的人格品位。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理智地同情、关怀、了解与辅导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查看档案、开家长会、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

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与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悦的体验。因此,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营造气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来上,使学生学到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倡导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

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分工又相有互协作的互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大家在互相学习中不断地取长补短、相互启发,从而拓宽思维、深化认识,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导作用,研究和发现学生自身的主体性规律,探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体性特点,并通过一定的教学媒体,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传输教学信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以减少备课过程中的重复性劳动,使教学活动更趋于优化。其次,鼓励小组式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一个深化和巩固单元学习重点的过程。讨论的基础是倾听,听取反对的意见,讨论的关键是寻找证据。教师在教学中可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一定的人数编成学习小组,并引导学习小组对那些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交流。第三,合作学习还有许多种方法,如小组活动比赛、交错学习法、共同学习法、计算机辅助合作学习法等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辅助教学,以最重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4篇:语文教学模式论文范文

当前在大学阶段,作文课的模式还是教师介绍各种文体的特点、常用句型,然后展示范文、学生模仿、老师点评的传统模式。而且因为大学生都有英语等级考试的压力,很多作文老师便把教学重心放在了应试上。学生则整天热衷于背诵范文。如果碰到没背过的题目,则分析肤浅、论证牵强、没有新意,更谈不上有文采。这种作文训练无法为学生进入职场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使得很多即使通过英语专业八级的学生连写封英文电子邮件都无法做到格式规范、语言得体。因此有必要在帮助学生练好作文基本功、准备应试的基础上,通过适应职场需要的作文任务提升其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二、在作文课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杜绝抄袭任务中涉及的所有数据资料都需要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搜集、记录、分析,杜绝抄袭或者背范文、生搬硬套的问题。

(二)提高作文积极性与以往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作文模式完全不同,作文的过程变成了在实施任务、搜集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有了具体的目的,学生就可以言之有物,认识到作文的价值和意义,自然会提高作文积极性。

(三)开阔视野,扩大词汇量为了完成任务型作文任务,学生通常要掌握大量相关术语。要分析财务报表,就要了解经济学、会计学词汇。要分析销售数据,就要掌握销售行业和统计图表的专业术语。总之,通过这些作文任务,学生可以掌握大量与真实生活、工作相关的词汇。而且,通过亲身实践学到的词汇和句型记忆会更加深刻。

(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要完成任务型作文任务,学生需要观察现象、测量和记录数据并针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之后还要把整个过程和结论描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思辨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五)培养团队精神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与团队其他成员合作,全程跟踪记录任务进展情况和各种数据,不断用所学语言与他人交流信息、沟通协商,在分工与合作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交际能力、沟通能力甚至责任心。

(六)提升自信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分工,体现自己的价值。另外,任务完成后的成果汇报展示环节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提升自信,从而为后续学习带来动力。

三、操作步骤

(一)选题要选择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任务,有适当的挑战性,但不能过难。任务要求准确清楚,让学生容易理解和实施。另外,任务内容要贴近真实的工作、生活,有趣味性。

(二)提供适时帮助选题定好后,教师可给学生提供相关专业词汇、素材甚至范例,并在整个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适时提供帮助。

(三)汇报进展定期让学生模拟职场的工作汇报,在课堂上或组内介绍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并让其他同学提问或提出改进建议。这样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四)回顾总结每项任务完成后都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自己学到了哪些专业术语、做事技巧,任务实施的各个步骤有哪些经验教训等这些反思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将来进入职场大有裨益。

(五)评估建议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估,即综合考量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完成情况,而不是仅仅根据最后的成果汇报评判学生的努力。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评议表,让每个学生对自己和同组组员的表现进行评议,供教师参考。

四、案例推荐

(一)纸飞机制作大赛作文课上教师可以从纸飞机大赛这样简单有趣的活动开始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赛前教师可组织讨论,让学生了解飞机各部件英文名称及物理学和数学范畴的相关术语。之后学生各自制作纸飞机并详细记录制作过程。待所有学生都完成后进行班级大赛。教师需在比赛过程中指导学生记录各飞行参数。赛后要求学生用英文介绍各自飞机的制作步骤,然后用数据说明自己的飞机与优胜者的飞机差别在哪里,并总结自己整个制作及比赛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通过这样游戏类的任务,学生会发现其实英文作文也是可以源于真实生活的。而且因为亲自参与了整个过程,学生作文时就会言之有物,而不是纸上谈兵。

(二)数据统计职场中,人们经常需要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制作图表并进行说明展示。在作文课上,教师也可以设计此类任务,让学生积累实战经验。例如,可以让学生统计全班同学高考的英文科目成绩和英语专业四级或大学英语四级的成绩,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制作统计图表,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用论据证明自己的结论。任务开始前,教师可对统计图表涉及的相关术语和句型进行指导。另外,也可以根据当前热点时事或学生的兴趣选取作文题材。比如让学生搜集数据并用图表说明近期的油价或汇率走势,并分析其变化原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拓宽知识面,扩大词汇量,又可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了解时事的积极性。

(三)撰写旅游计划书或校史资料教师可让学生在集体出游前各自用英语制定详细的旅行计划,包括目的地城市的景点介绍、交通以及食宿安排等。每个同学把搜集来的资料加上图片制作成旅游计划书在班级范围内推介,然后由全班同学选出最佳方案并予以执行。因为写出来的计划书可能被付诸实践,学生会更深切地感受到作文的实际价值。或者,教师也可让学生用英语编写校史,介绍学校每栋建筑的特色和历史变迁。优秀的作品可修改完善后推荐到学校有关部门作为官方校史宣传资料。只要是跟实际生活工做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且难度适当的实际任务都可以用做作文课上的选题。教师也可以集思广益,发动学生提出他们想写的选题。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

五、结语

第5篇:语文教学模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课堂教学;环境因素;环境教学模式

一、引言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眼下是一个高科技竞争和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人才的激烈竞争,英语作为一种获取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工具已显得十分重要。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各行各业直接面对国际大市场,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越来越高,如何培养综合素质高,外语交际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经历了一次较大范围的、轰轰烈烈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于1999年颁布实行,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陆续出版。人们期望大学英语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语法为纲”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交际法教学模式,英语课堂也应该更为“互动”。然而,实际中的大学英语课堂并没有发生较大的转变,学生们不能适应强调师生互动的交际教学法,传统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教师、学习者、师生关系、学习动机等都会对课堂产生影响,然而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即学习环境,本文将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分析学习环境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大学英语是一门把语言内容转化为具体行为能力的课程,它潜意识地把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的运用结合在语言的整体行之上,它是一种特殊行为和能力的结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愈加感到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化交流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从小学到大学,虽然教师、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英语学习上,但效果却不如人意,究其原因:

1教师和学生就如何“教书”和如何“学习”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重知识传授与学习,轻能力培养与训练,结果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再精彩,学生充其量只是装知识的“容器”,被动地听,被动地记笔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形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况,其结果是教师愤然,学生茫然。

2随着招生数量逐年增加,生源质量每况愈下,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习能力也差。导致了学风方面的种种问题。

3学习与运用脱节,导致了教学双方的消极互动,使学生经历了学习失败的消极体验,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使教学难以获得满意成效。

4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手段传统单一,抽象化,程式化,缺乏语言学习的氛围,激发不起语言学习的兴趣。

5教学缺乏研究,“重教学,轻教研”的倾向在教师中普遍存在。他们只注重埋头上课,不重视教学理论、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总结和研究。上述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当前,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扭转大学英语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不良局面,我们的思考与对策必须围绕“教”与“学”的问题展开研讨,应从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质量管理五个方面人手深化教学改革。

三、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的环境观

社会建构主义是MarionWilliam和iLobeL,Burden在分析和综合了人本主义、认知学说、建构主义和社会互动论(socialinteraclaontheory)之后提出来的语言教学过程的理论。他们认为,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有四个相互影响的因素: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这四个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反映自己教学理念的任务:学生选择相对于个体而言有意义的方式理解任务:任务则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连接界面(interface)。此外,学习发生的环境对学习者的知识构建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情感环境、物理环境、学校环境、乃至更大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可以看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四个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个动态平衡,四个因素中间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因素,而打破整体的平衡。他们认为,语言学习所处的环境对个体的学习会产生深刻影响。学习环境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首先是微观课堂物质环境以及课堂人际关系:其次是国家的教育体制及其教育方针;最后是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本文将分别探讨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体制这两个较高层面的环境因素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四、社会文化环境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任何学习都发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Oxford和An-derson在1995年指出,“学习活动和文化影响同所学的内容密不可分,而学习风格同文化价值观和文化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William和Burden指出,“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偏好与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如能考虑到这一点将会有效地促进学习”。Cook也注意到了文化与课堂的关系,她提出,“就社会而言,学生和教师对课堂的期望取决于他们的文化”。课堂教学的方式因文化而异,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考虑到社会的特点和适应社会的需要。李敏在2005年以一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调查为基础,从文化价值观念方面对外语课堂教学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她从三个方面剖析了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对外语课堂教学的影响:第一,较大的权力距离(LargePowerDistance)。中国文化中,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父母的角色,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教师是知识的化身,也是权力的化身。教师具有鲜明的榜样和权威形象,课堂内的等级观念很深,在课堂上,学生习惯于安安静静地聆听,接受教师所传输的知识,并且深信不疑。第二,群体化倾向(Collectivism)。中国属于“集体意识”较高、“自我意识”较低的文化群落,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群体概念和归属意识较为强烈,在课堂上则表现为不愿意“拋头露面”,而更愿意以隐蔽方式回答问题。第三,较强的不确定性回避倾向(StrongUncertaintyAvoidance)。中国文化强调不确定性因素回避,不鼓励冒险或偏离常规。在课堂上。学生喜欢有组织、有准备的学习,希望问题都有正确的答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注重对词汇、语法等的准确解释,在他们看来,只有掌握词汇、语法等系统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外语。所有的这些社会文化因素,无疑都会影响中国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以及英语课堂教学。

五、教育体制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的环境观,国家的教育体制会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影响。很显然,各国之间的教育体制及其目标与方针各具特点,而处于不同的教育体制之下的学习者的学习及课堂环境自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考试一直是教和学的核心。尽管近年来,在英语教学中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善,开始注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也开始尝试一些诸如交际法、视听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进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语言产出技能的实践: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项目也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主观题的类型和比例,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英语口试。但从整体上看,大学英语教学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这种教育体制和应试教育迫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语法和词汇等语言知识上,使他们“处于一种浅表式的学习方法”。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个体学习者不会被动地接受传授给他们的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各自学习和吸收那些他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中国的语言学习者在英语课堂上表现出的诸如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注重细节的学习方式、习惯于正规的课堂等特点都与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六、结语

第6篇:语文教学模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五步三查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4

汪清县在2014年年初提出“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学校也在2014年开学初实施了这个模式。全体教师进一步树立“以生为本”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了勘查这个教学模式的实效性,本人借助实践法,对其实效性开展了相关方面的探究,开展这个研究是为了下一步的实践提出参考。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理念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山东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一套具有普适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把“自主、合作、探究”加以行动阐述并加以发展,在课堂环节上转换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要求“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直接和知识对话,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是对高效课堂理念的最佳呈现。“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第一步:独学; 第二步:对学、群学;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一查:在学生独学时;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五 步

三 查

第 一 步

独 学

一查:学生独学时

第 二 步

对学、群学

第 三 步

组内小展示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第 四 步

班内大展示

第 五 步

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3、“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内涵

3.1“五步”内涵及目标

第一步:独学时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自己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内容,认真识记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培养自主性。

第二步:对学、群学时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先对学,后群学,然后深入探究学习内容。学生能有效地解决独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第三步组内小展示和第四步班内大展示的目标设计为小组长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的能力,给不同层次的的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合理安排展示内容。满足大家的心理需要,增强小组成员的自信心,强化小组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对于展示的小组同学要求声音洪亮、语言规范、尽量不照着教科书读,脱稿最佳。学生板书要迅速、书写要规范大方,最好是运用双色笔,以此强调突出重点知识内容。知识层面的目标就是达到新知识的掌握、学习方法的总结、规律的探究、学习中的新发现、新感悟或者是生成新认识等等。

第五步:整理学案后,达标测评。此时对学生整理学案的目标设定为对难题的整理、查漏补缺和对知识体系梳理;鼓励学生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省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自我。

3.2“三查”内涵及目标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此时教师尤其要关注潜能生,适时对他们点拨指导。不忽视、放弃一名学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二查在学生对学、群学时,此时教师要对学习小组的学习问题做好跟踪,协助启发学生合作探究。引导、鼓励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教师根据导学案最后的检测试题,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不足,做好课后补缺。 案例设计

4.1、本节课学习目标设计为:(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内容。(2)、熟读课文,掌握文言字词。(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学习重点是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难点是联系课文和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4.2“五步三查”教学目标设计

第一步独学时的教学目标:此环节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自主预习,一部分是课上的自主学习。预习目标是要求学生独立朗读课文,熟悉掌握课文内容;同时掌握文学常识、课内的生字生词的正确发音。课内独学目标是学生能把握朗读的要求;能逐句翻译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第二步独学群学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小组的有效学习,通过理解文意,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掌握文章中心思想,能联系课文和生活,领悟到开卷有益的道理。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和第四步班内大展示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朗读文言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培养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更深入地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第五步整理学案和达标测评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理解归纳能力,掌握学习浅显文言文的方法。

一查时的教学目标:我认真巡视,检查全体学生是否认真完成了导学案中的预习内容,尤其关注潜能生,适时对他们点拨指导,鼓励学生规范书写汉字。

二查时的教学目标:检查小组长是否认真负责、督促学习小对子之间相互检查,是否用双色笔互批。检查学习小组的学习投入状态,做好跟踪,协助启发学生合作探究。启发鼓励孩子们发现新知,总结规律。

三查时的教学目标:检查学生是否认真整理归纳导学案,通过达标测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否真正达成本堂课学习目标。

5、设计反思:

第7篇:语文教学模式论文范文

莫雷诺把角色扮演看作当事人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在现实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并按这一特定角色所要求的行为方式和态度行事。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Mead)将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称为社会角色。他认为,角色扮演是人际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1966年,马克•切斯勒(MarkChesler)等人率先把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引入到学校课堂,并对其教育效果展开了实证性的探索。1967年,美国的乔治•沙夫特(GeorgeShaftel)和范尼•沙夫特(FannieShaftel)在《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一书中提出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认为这种模式“不仅在培养学生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尤其是人际交往问题”。该书的出版正式确立了角色扮演教学理论。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角色扮演教学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角色扮演教学理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角色扮演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教学模式被许多领域学科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Leaning)理论在1984年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DavidKolb)在总结了杜威、勒温和皮亚杰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他认为学习是通过经验的转换创造知识的过程,学习并不是学习内容的获得和传递,而是在经验中去获得知识,转化知识,运用知识。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通过“做中学”来掌握和运用知识“,强调知行合一,注重通过学习者参与学习的过程,通过自身实践来认识事物”,这是一种能有力激发个人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学习方式。借鉴以上两种理论,结合高师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高师教育学TRE教学模式的内涵可以界定为:教师在讲授教育学基本理论的过程中,精选部分适宜情境化的章节内容,引领并组织学生在虚拟的教育情境中以教师角色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TRE教学模式有其突出的优势,传统教育学课程更多的是告诉职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怎样做”“应该怎样做”,而TRE教学模式则为学生提供一个高仿真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做、去体验“当”教师的过程。学生在体验教师角色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升华情感、发展能力,进而获得未来从教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意识、经验和智慧,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高师教育学TRE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1.理论学习

教育学TRE教学模式应以教育学基本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因此,学生在进行角色体验实践之前,应在教师的引领下系统学习、深刻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为理论指导实践打好基础。比如开展课堂教学体验活动前,学生必须先了解备课的内容和要求、课堂教学方法、应当遵循的原则、上课的技能、评课的标准等课堂教学相关理论;开展师生关系角色体验活动前,学生要首先学习关于教师角色、教师专业发展、师生关系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利于以后观察学习内容的同化与顺应,提高学习信息的可感受性及传输效率,以促进学习的迁移。此外,角色体验前还应通过教育见习和观看优秀教育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和目睹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丰富感性经验,为他们正式体验教师角色提供示范和样板。

2.方案设计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相关教育理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尝试个人解决问题并对活动过程进行整体设计”,确定教学或活动目标,选择适宜的方法并撰写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案。在方案设计阶段,学生要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参考资料,开展教学设计,撰写教案。教师要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方案进行仔细严格的审查、修改和完善,然后要求学生在小组长的导控下进行模拟演练与集体讨论,为正式的体验活动做好准备。

3.角色体验

角色体验是TRE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即学生借助于已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全真式课堂授课或教育活动开展,完成自身的角色体验任务。学生在体验期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在脑、眼、手、身等的协调与配合中及时生成经验、感悟体验,体会教育情境的丰富性、多变性、生成性,关注教育现场中随时发生的种种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调动其机智解决教育情境中随时发生的各种突况,从而促进其教育智慧的形成。而教育学教师处于指导者、观察员和监督管理人的位置,主要任务是做好现场秩序和氛围的调控,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偏离活动计划的行为,保证体验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要注意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状况以及其中细节,为后续的评议反思做好准备。

4.评议反思

评价反思是“角色体验”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即角色体验完成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整个过程开展反思,内容涉及活动设计、取得的效果、存在问题、改进建议。首先是自我评议。每一位“教师”体验后要对照要求,及时回顾、分析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实事求是地反思优点所在,找出需要改进之处。其次是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交流反馈,展开深入讨论,集思广益。教师要注意引导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良好气氛,以调动学生参与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是教师评议。教师应该尽量客观、全面、准确地进行评价,阐述本次角色体验涉及的知识理论、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训练目的等“,引导学生把在活动中的直观、感性的体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实现理论的升华”,进而提高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5.角色互换

经过一次角色体验活动后,小组成员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对活动过程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这时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角色互换,每个成员都至少担任一次教师角色进行模拟体验,使所有师范生都分别成为整个角色体验训练的参与者、观摩者、学习者和评价者。

三、进一步完善高师教育学TRE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议

1.教师要树立实践取向的教学理念

重视实践教学。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必定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在有些教育学教师或学者看来,教育学教学主要是形成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教育理念,应着重通过课堂讲授,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与原理,而实践是学科教学法课程或实习课程的任务,所以教学始终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因此,在当前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理念下,教师必须转变旧有的教育观念,转变教育学课程实行中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偏向,树立实践取向的课程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

2.重新合理设计、编排教育学教材

精选应用性强的内容开展体验教学。高师教育学既是一门理论课程,也是一门指导教育实践的应用性课程,承担着使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形成一定的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能力等多重任务。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一般为54课时),教育学课程往往很难在保证学生全面掌握教育基础理论的同时又有时间开展角色体验训练教育实践能力,况且,教育学课程中并非所有章节的内容都需要或适合采用TRE教学模式,如教育学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目的等内容就不适合用来模拟体验。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和时间因素,对整个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再加工,调整课程的比例结构。对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等可通过精讲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而用较为充裕的时间加大实践操作环节,选择适宜情景模拟化的章节内容开展TRE教学模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根据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师与学生、班主任工作与团队活动、学校德育、课堂管理、教学过程这几个章节实施TRE教学模式。

3.协调与其他教育类课程的关系

整合课程资源“。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与教育见习实习共同构成体现师范特色的教育类课程体系,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担负着培养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任务。”因此教育学实施TRE教学模式要与其他教育类课程互相配合,最好是成立师范生技能训练的领导机构——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将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等加以统筹安排。具体做法是:在理论讲授上,对这三科教学内容加以提炼与整合,删除相互重复的部分。如对教育学科与心理学科都包含的“学生发展特点”内容加以整合,对教育学科与学科教学论都包含的“教学原则、方法”内容加以整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在实践上,提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的任课教师均采用“角色体验”教学模式授课并使之与教育实习、模拟课堂比赛等相结合,多学科、多途径协调开展体验教学。各相关课程教师应经常交流教学情况,协调要求,发现问题,联合攻关,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以达到更加完善的实践效果。

4.改革学科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建立以实践能力为基准的课程考评范式。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理性主义课程理论的影响,高师教育学课程的评价大多采取期末书面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内容主要是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忽视能力、态度、情感尤其是实践能力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轻视。因此,应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和质量监控功能。一方面,改变原来以理论知识为主要考核内容甚至是唯一内容的做法,将教育实践能力考核纳入评价范围,对学生的角色体验实践进行量化评价,并按一定的比例计入本门课程的总成绩之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并重的考核方式,以激发学生参与角色体验训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改变原来单纯由教师评价的做法,对于学生实际教育能力的考核,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师评相结合,让学生参与评定过程,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调控能力发展。

四、总结

第8篇:语文教学模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职教育教学;新模式;探讨

目前,大数据已经充斥着各领域之中,高职院校教学已经融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一背景下,高职教育过程中设计的教学、管理等方面逐渐演变成数据化的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行为以及情感方面的数据化,并且为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创造了极大的便利,在此发展条件下,高职院校作为教育行业中的高等院校,应该在这一方面顺势而为,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对教学管理、考试评价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这种教学新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方面受到较为积极的影响。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高职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看清信息技术在未来应用及发展的趋向,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对其进行利用,使其优势能够得到真正的发挥,从而使教学模式得到更新和改变,进而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讲,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去解决,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平台的构建缺乏具体的应用。在大数据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都构建了网络平台,但在这些院校中,有些院校能够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教育教学,但其中也不乏一些高职院校只是将网络平台当作了高职院校建设的必备条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未能对平台进行充分的利用,导致网络平台形同虚设,不利于其使用价值的实现以及应用效率的提升,原因便在于其具体的应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网络后台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网络后台是整体网络平台应用的中枢神经,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对其应用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由于网络后台的维护不够及时以及网络后台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导致网络后台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不够通畅,严重影响了对其使用的效率和整个网络平台的正常应用;其次,通过网络后台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构建时,未能对学生应用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考虑,以至于信息构建完毕后,整个网络后台系统的应用性不强,或者是根本难以应用,从而使后台的应用出现严重的问题;最后,当教师通过网络后台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未能够通过网络后台进行及时的互动,从而使网络后台的应用效率降低。

3.未能对信息资料实施及时的更新。在对资源之类的课程进行设置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信息资料已完全不符合当前的要求,并且有些信息资料在更新速度方面非常慢,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使用时,与当前所学知识存在出入,甚至是完全不符,这种情况不仅满足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而且还会使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受到重重阻碍,从而使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所使用模式方面的转变受到严重影响。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构建新模式的策略

1.应该对高职教育教学的优质平台进行构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教学模式不断的进行更新,从而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而若要使教学模式得到更新和发展,还应该对教育教学的平台进行良好的构建,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应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与教育教学资源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完善。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所掌握的各项教育教学资源比较少,并且素材较为单一,主要包含的内容有PPT课件、教案和与教材配套的练习题。这些教学资源在内容方面较为固定化,基本上是根据教材来进行编排的,学生在根据这些素材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所以,在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更新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对教育教学的平台进行良好的构建,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对教育教学平台进行构建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创新意识,通过创新的形式来完成平台的构建。例如,当前教学模式中较为前卫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微课、多媒体教学、慕课等,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与线下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使教育教学平台模式得到优化。

2.针对教育教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的方式进行更新和改革,从而使教学的观念能够符合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更新,多样化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来进行实践,其具体的方式可按照如下方式进行:首先,应该整合并构建教学信息资源,使学生能够进行前置学习,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相关数据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构建,构建的方式主要包括对微视频进行创建、对课堂练习进行系统化设计以及对课后学习实践任务进行。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学生所需要进行的前置学习进行重视,可以通过教师创建的微视频对教学内容的相关概念进行课前了解,并使相关的概念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初步形成,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数据信息平台检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以概念为基础,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其次,应该对教育教学的相关课堂活动进行组织,并对平台形成的反馈进行重视。当微视频被学生观看完毕之后,教师应该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转变,并对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学习进行指导,对于学生对微视频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应该给予耐心的解答,针对于学生之中常见的问题,教师应将此类问题列为重点,并集中全体学生进行集体解答。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之间还应该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重视,还应该通过教育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馈和评价,通过平台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方案进行完善,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理解。

3.应充分发挥现代化科技的教学作用。在大数据时代中,很多数据信息都是通过终端设备进行传输的,并且这些终端设备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正逐渐走向智能化,并能够通过网络对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从而为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还具备优质的互动功能,其主要是通过社交软件来完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学习与交流。例如,当前所常见的社交软件有微信、QQ、微博等,并且一些具有支付功能的软件也对社交功能进行了开发,并且在社交互动的过程中还能将一些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快速的传递,从而使学习资源能够得到迅速的传播,进而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发展。因此,在现代化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中,高职院校应该意识到其中的优势,并通过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应用,通过建立平台使教学互动得以加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网络对知识进行学习和完善,从而使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得到增强。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发展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这种应用变得更为必要,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对此进行重视,并在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清晰的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使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应用于高职教育教学之中,从而符合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9篇:语文教学模式论文范文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新课标理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并养成习惯。课文内容及其包含的思想要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得出,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的、适时的引领。学生的水平是有限的,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对课文的重、难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课文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笔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

一、整体感知

指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的感知、领悟,包括对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初读课文之后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具体分为两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要能激趣,时间要短,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课教师灵活掌握。低年级可以通过故事、谜语、动画、图片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中、高年级可以通过相关视频、人物简介、作者简介,或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一些资料链接等,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2)初读课文,读通质疑。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初读课文要读通读顺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模仿,再鼓励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解决生字词,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二、深化理解

这部分是整节课的重点内容,具体分为三个环节。

(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生初读课文后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或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借助小组成员的集体力量解决问题。这一点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

(2)小组汇报,交流体会。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充分合作,小组选派代表提出问题,全班交流,或说出自己的体会,教师可适当地进行引导。

(3)品读赏读,教师点拨。阅读教学仅停留在学生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不如不点。

在市小学语文新课堂评优课中,有一位教师教的是《草船借箭》一课,教师问道:“诸葛亮是怎样借到箭的?”有一位男同学回答:“他是通过草船骗到。”说完马上又觉得不合适,教师问:“你说他是骗到箭的,那我们这篇课文为什么不叫‘草船骗箭’而叫‘草船借箭’呢?”学生纷纷发言,一位男同学说:“因为是曹操心甘情愿给的不能说骗。”还有一位女同学说:“因为诸葛亮是一个正面人物,骗是一个贬义词,所以不能用骗。”评委和老师们欣然一笑,教师在这儿的点就点出了火花,点出了学生深层次的悟。

三、拓展延伸

(1)揣摩写法,积累运用。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升华情感。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联系生活拓展思维,积累运用好词佳句。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品味作者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进行一些小练笔等。

(2)创设情境,拓宽情境。在创造的乐趣中展现个性,在认识周围世界的乐趣中开阔视野。为了更好地发挥周围世界在儿童发展中的源泉作用,情境教学提出以下原则:由近及远,逐渐拓宽;渐次认识,螺旋上升;由表及里,启迪智慧;陶冶性情,涵育人文素质。学生作为个性鲜活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思考。我们在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参与阅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阅读,读出个味。如我在教《落花生》一文时,在学生明白了文中父亲是要“我”做个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创设问题情境:“落花生和苹果、石榴两者只能择其一,你想做什么?”学生分成了“苹果、石榴”和“落花生”意见相反的两派,进行“实话实说”辩论。通过辩论,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同时学生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也都流露出来,个性得以张扬。

(3)描绘情境,优化情境。在活动的乐趣中增长力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儿童活动,并不是追求形式的生动,而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在乐中学,趣中学,活中学,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