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新课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李明高
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新课标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从理念到目标、从实施到评价都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纵览语文新课标的内容,主要凸显了十大关键词:
1.人文。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一提法,符合母语学习的习得规律和语文能力形成的特点。
3.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出可以说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4.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新课标引进"对话"这理论,就是要让学生从目前课堂上"被训听"、"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5.自主。"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合作。新课标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并在作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上提出了具体要求。
7.探究。新课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8.综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这是本次语文课改的一大"亮点"。
一、利用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以情激情。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即运用正向的、积极的情感来促进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
首先,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教师必须要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因此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灵活地自选教学内容,采用“茶馆、“书场”式的教学方式,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用丰富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平时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始,采用情境导入、悬念激活、朗读激情、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学生心弦,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想知”、“乐知”,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讲出形象,讲出趣味,讲出感情,吸引学生,使学生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境界。在此基础上渗透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兴趣”变为“爱好”,并进一步转化为“志趣”――对语文的无比热爱,作为学好语文的持久动力。
其次,要采用多种有效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基础。从学习对象上看,作者“为情而造文”、“为情发而为辞章”,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可能借助语言与作者沟通,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内心感情世界,理解课文。从学生本身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欣赏的主体,语文学习正是在鉴赏中实现的,而生活经历,尤其是感情经历,又影响着鉴赏和学习效果。同样写作教学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致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更主要的是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生活感受力。指导学生体验生活,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如“激动”是一种极平常的情感,但到底是什么感受,许多学生说不清楚,表达时只能借助于“非常”、“十分”之类的词来强调,如果借助一次比赛获胜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就会说出“心跳快”、“喘气急”、“忘记了一切”、“总也坐不住”、“禁不住笑”、“老想找人说”等感受来。因此,教师要借助课外活动,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并善于抓住机会,指导随机观察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要借助多种手段,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动情,细心品味,受到感染,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而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情感。还要通过指导课外阅读,观看电影、电视等文艺活动,进行情感熏陶,增加学生的情感经历,丰富学生的情感。总之,要从多方面入手,课内与课外结合,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以促进其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最后,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情感。语文学科的特点就在于以形象思维和情感思维为先导,发散性和可塑性强,学生个人的态度、情绪、心境、审美情趣甚至人生观、价值观与情感有关的人格因素等,无不影响语文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既做“经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又要为“人师”,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以促进语文学习。要在教学及生活中,教育学生时刻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尚的审美情趣,高涨的情绪,稳定的心境,面对生活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这对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说、读、写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学生个人主观倾向。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骨肉情、友谊情、人道情等基础情感上升为利他情、爱国情、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语文有深层次的理解,避免写作中表现出主题不高、观点偏激的现象。如人教版八年级上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等课文都利于进行这一类的情感教育。
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
“寓义于情,而义愈至;寓情于境,而境越深。”情感产生于情,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情感因素,设计教学情境,以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心灵。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占有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同时,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青年学生的内心是一片汹涌的大海,从未风平浪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导情还要适时,要在学生情感思维出现障碍时加以导引,并要设法上升为理性思维。
三、利用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以情育情。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语文教学 新教材
自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都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以适应新课标、新教材的需求。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可以说各位教师都大显身手,各施其能,尤其是年轻教师,教学花样更是层出不穷。但我以为,新教材的“新”不只是形式上的新,不是玩一两个新花样就可以的,而是其内涵上的“新”。新教材与旧教材比起来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研究性、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那么我们如何遵循教材的编排来让学生达到这些能力的要求呢?这就要求教师下大功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等,改变以往教师的传统教学的模式,实现从里到外的大转变,彻彻底底从心里“新”起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每个人都动起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每堂课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不要让学生认为自己是局外人,要让学生感觉这堂课就是为他们而设计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应该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可以把对课文及对课堂教学的意见表达出来,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样的课堂才更轻松,氛围才更热烈,效果当然也会事半功倍。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是新教材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建立民主意识,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出来。
有些年轻的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新就是形式上的新,就是玩花样,其实不是这样的,花样谁都会玩,关键是让学生在感到新颖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是一堂课嘻嘻哈哈过去以后,让学生认为什么也没得到,这样的课形式再新颖也是非常失败的一堂课。形式上的新、内容上的新一概并用,让学生耳目一新,既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又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这才是新教材的要求,也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所应该做到的。也有的教师认为新教材的新就是用多媒体教学,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中所用的一种辅助工具而已,多用、滥用会造成学生对课堂的厌倦。多媒体毕竟是机器,不带有感彩,而很多的文章的解读是需要用“情”的。所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穿插一些图片及一些辅助说明是完全可行的。如在讲解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就可以用多媒体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事件,以及当时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时代背景。如“三一八”、“”、“”等片段,来加强对鲁迅先生当时写这篇文章的理解,体会当时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之时的心情的沉痛。这样比单纯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但是用多了不一定就好,要恰到好处,语文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另外,新教材也不完全是与旧教材相脱离的。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承接与发展的关系。由于新教材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语文教师使用新教材上课就超出旧教材的条条框框,任意地发挥,展开课堂内容,认为不拓展就不符合新教材的要求,有时拓展的内容比上的课还要长。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旧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无是处,也不是说旧教材变新教材了,语文教学的形式就一定要变,只要深受学生的欢迎,我认为不论形式的新与旧,这堂课都是成功的。语文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领悟、分析、推理能力,只要让学生的这些能力有所提高,就是一堂好课。
一、转变教学重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的学习兴趣、自主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情境、学习方式等,均属于学生主体的意识和行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和;和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距离拉近,使之与作者共振共鸣。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语文教学就是要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教师应有民主意识,要善于创设课堂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引导而不是拉拽”,“激发而不是压制”,“促进而不是代替”,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中的再现性和多样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进程。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要在教学中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改变教学策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一)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连接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要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天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实现一种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阅读,实现独立阅读中的自我感受和感悟。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互相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允许暂不作结论,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调查等方式去寻求解答。
(二)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发问,让学生多质疑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屑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问,反对那种不激发学生想象力、思维力的提问。“带着问题读”这个提法本无可非议,因为循序渐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古训中的读书要旨。但并不一定每个段落都要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读,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使他们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教师只在课文的节骨眼上提出一两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分析在文中找答案 (_三)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只求明了。故要重视学生的自由读书。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语言是积累、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断都应该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语文学习,不是先学语言规律再抓兑话、作文,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典范的语言现象,自己去悟出语言规律,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三、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提倡多样化、个性化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要不拘一格,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
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入手来设计教学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思路。
有时,学生由于预习不充分,究竟对哪一段感兴趣,说不出所以然,而是随口答应,教师应分辨真伪,作出正确判断。
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疑难处,自己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读书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书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教师在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里归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在读中感悟和教师在读中指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思路。
有的课以合作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
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重点切人,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学习其他段落。
关键词: 新课标 新理念 想象力
中学语文教学应千方百计使学生在读写过程中“思维接千载”、“视通连万里”,激发他们神思飞越,处于创造的气氛之中,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那么,怎样开拓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呢?
一、激学习热情――想象力的动力
热情是进行想象活动的直接动力。正如捷普洛夫所指出的:“一方面是感情鼓舞着想象底活动,另一方面是想象形象产生着感情或者加强着既有的感情。”[1]文学艺术家们对此都有切身体会:诗人只有在心潮汹涌、感情激烈时才最容易驰骋他的想象,写出感人肺腑的诗篇;作家在总结写作体会时常说“不是我的作品感动了读者,而是作品的情景首先感动了我自己”。生活中,人们往往也是在情绪激动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课程标准》不只将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列入教学目标,还明确指出“要在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发现与创新的能力”。这就强调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文学艺术大量使用生动具体的形象思维,加上它所具有的浓郁的感彩,使形象思维带有极强的情感性。[2]艺术形象激动人心,扣人心弦,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李白的澎湃昂扬;苏轼的豁达乐观;关羽的情义;武松的稳健……这些都能走进学生的心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重知识储存――想象力的基石
想象力的发展须凭借感知过的种种材料,感性知识是想象力的基础。语文教学就应常提供和交流感性知识:读诗、赏画、谈小说、评散文、诗情画意的描述、生动细节的叙写、带领学生到生活中摄取活生生的材料与细节,学生眼看、耳听、心记,感性知识日益丰富,开展想象就有坚实的基础。被誉为计量经济学之父的现代经济学家丁伯根,正是将高深的数学、物理学同经济学加以联系,创立了计量经济学这门边缘学科。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与运用,要求扩大阅读面,阅读材料多样化,指导学生多读报刊和课外书籍,并为学生博览群书提供指导。这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累积性的。[3]新课标理念立足于开拓学生视野,尊重学生阅读的自和选择权,并开发了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便利的语文自读课本。
三、抓关键词语――想象力的起航标
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提高阅读效果,应选准选好想象力的“起航标”,要依据文章的特色,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作“起航标”。如《驿路梨花》就可把第一句:“山,好大的山啊!”作起航标,开篇就把哀牢山拔地而起的形象推到读者面前,让学生品尝到语言的奥妙。
想象力的高低还取决于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想象的内容一般是要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脑中若只有图像,而不能用清晰生动的语言表达,想象和思维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应要求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特别是关键词语,组织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人物形象或自然环境。
四、强生活体验――想象力的翅膀
新课标强调了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但毕竟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不可能事事都亲历体验,新课标就为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列出了必读书目。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强调文学艺术修养对培养提高想象力的重要价值。前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说:“阅读文艺作品――这是想象的最好学校,这是培养想象的最有力的手段。”
文学作品中直接表现的东西还好理解,但大量的未明确写出但又有向读者暗示或提示作用的空白部分的存在,使学生在阅读时常常遇到种种“阻力”。对这种空白,我们一般要运用暗示法以引起学生的再造想象力。用链环式的小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积累,再现文中描绘的景象,使脑中图景清晰起来、活跃起来。
五、展个人才华――想象力的放飞
有人说,如果把客观事物比作空气,那么想象力就是翅膀,只有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飞得高、飞得快、飞得远。“图画还原法”、“场景再现法”、“情节再续法”实际上是填补课文因“缺陷”而造成的“空白”,这种“缺陷”定会促使你去思考,“写作提高法”是有意识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完全的形”,以期引起学生心理上追求完整的倾向,学生在填补“缺陷”的过程中,创造性想象能力就有了翱翔的天地。[4]
1.图画还原法
很多课文具有诗情画意,把用文字写成的诗文还原成立体的色彩丰富的幻灯或动画或改换成用线条构成的图画,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新课标强调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CAI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这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动画的演示、影片的剪辑播放,形象生动、逼真,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情景之中,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如《天净沙・秋思》,我就利用多媒体,诗画结合,促进学生深刻理解诗意。没有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简笔画来代替。亦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来画出想象画。
2.场景再现法
有些课文写人有声有色,应抓住动作描写,让学生佐以恰当的手势来加以演示。如《驿路梨花》“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一句,教学时要求学生以手势表达:用两只手配合来做手势,一表示树,一表示小姑娘,并体会“闪”字的传神作用是体现了小姑娘的活泼可爱。
一些可进行课本剧编排表演的,让学生动手动脑,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皇帝的新装》中“皇帝试新装”的情节: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整整皇冠、摸摸衣角的细节,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疑惑却故作镇定的虚伪表情……
3.情节再续法
有些课文情节丰富含蓄、耐人寻味,可进行续写训练,对空白点进行创造想象训练。如让学生写《孔乙己窃书》,这种填补“缺陷”的作文可以帮助学生从再造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学生在原著的主题、情节、环境、人物性格所允许的范围内,可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孔乙己》一文结尾未肯定孔乙己的结局,可要求学生推想孔乙己该有怎样的结局。学生想象的具体情节不同,结局也迥异,细节更是精彩纷呈。
4.写作提高法
新课标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高考作文的评价分为基础等级和创新等级,就是为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
想象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再造想象,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感知的各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观古今”、“抚四海”,天上人间,纵横弛骋,创造出种种新形象、新图景,也就是说作文要注重培养创造想象和幻想的能力。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自命题作文(看图作文、想象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作文形式都可根据自身特点,来激发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写出创新作文。如让学生作命题作文《2050年的中国》、《二十年再相会》,半命题作文《我想____》、《___,我想对你说》,自命题作文《我作客月宫》、《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学生自拟作文题)等,学生思想活跃,想象奇特,情趣横生。
总之,有意识地唤起学生想象,不仅能促使学生加强对艺术形象的感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促使他们对课文的认识向理性阶段深化,同时创造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法国生物学家克劳德・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作为生活中的我们,不能被已有的东西或知识所束缚,而是要立足于已拥有的知识和阅历,大胆想象。
参考文献:
[1][前苏联]捷普洛夫著.赵璧如译.心理学.东北教育出版社,1953年第125页.
[2]赵家骥.创造教育论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6-44页.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0.引言
在课改热潮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教学从传统模式转向现代模式。语文是一项最基本的,最不可或缺的科目,对语言和文章的理解领悟是人类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能力。阅读能力需要培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就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在课改的要求下,各小学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展开并加深了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对于学生而言,一旦阅读理解的能力不够强,受到影响的不仅是语文这门学科,其他学科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薄弱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无法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会影响学生对题目的领悟力,直接造成错误后果,影响最终的成绩。阅读教学能从各个方面快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本文将从阅读的重要性探究加强阅读教学的意义[1]。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阅读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必须掌握的能力。阅读是语文的基本环节和结构,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分析和理解课文的能力。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自觉注重情感体验,有利于积累丰富的知识,锻炼出良好的语感。阅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阅读不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是一个认字识字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不少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生字生词,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去认识生字词,更有利于帮助他们提高记忆力,掌握更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读写能力。
2.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上,往往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产生了巨大的阻碍。课改后新课标要求学校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阅读是语文的基本环节和结构,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分析和理解课文的能力。对于小学教学而言,小学的教学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对处于尚在识字阶段的低年级小学生而言,要加快识字认字的速度,必须养成自我学习、主动求知的习惯,方可加快识字认字的速度和效率。所以,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阅读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2]。
《新课标》中对小学低端语文的阅读有一定的要求。总结说,就是要求学校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成长,学会做人,学会明辨是非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求知精神,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从低端到高端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尽可能多的认识生字词;学会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正确流利的朗诵课文;在特殊情况下,能够练就默读能力;对简单的图画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能自主理解简单语句,积累字词;学会正确认识标点符号和不同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意义;能够从简单的儿歌、童谣和古诗中体会简单的情感体验;学会主动阅读简单的故事和童话等。第二阶段是三四年级,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阅读技能,有一定的词汇积累,对这个阶段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能够联系前后文理解句子意思,学会借助字典自我接收新的生字词;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会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优美的语句,能够在课外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简单的描述;背诵优秀的文章诗歌;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与同学进行图书资料交流,课表规定这个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量不低于40万字。
3.加强和提高阅读
学的措施
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爱好,一旦学生学会自主阅读、主动阅读,阅读量就会大大提高。当然,能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过程。首先,学校要增加阅读教学的课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保证为阅读教学的成功进行。其次,要明确教学方法,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况下,明确把新课标的要求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接受和学习,也能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3]。
4.结语
总之,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是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的一个体现,高效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巨大的帮助,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乔浩.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
一、认识语感
(一)语感的定义
什么是语感,历来众说纷纭。综观起来,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如:
1.语感是对语言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迅速领悟和把握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1](语言学角度)
2.语感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言语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能力。[2](心理学角度)
3.语感思维具有自己的特殊品性,它既打上了自觉思维的悟性,又飘忽着经验思维的模糊背影,是支撑主体在谙熟的语言经验基础之上的高度灵机活跃的言语直觉思维。[3](思维学角度)
4.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审美感知力、感悟力。[4](美学角度)
5.语感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5](教学论角度)
6.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和正确理解力。[6](语言和心理学角度)
从以上研究者对语感这一概念所作的分析,可以得出:第一,语感本质上属于直觉思维,是感性直觉和理性直觉的统一。第二,语感包括三个要素:语感的主体――言语者,即可以是形式的,也可以是内容的,更多的既有形式又有内容的。语感活动――主体对主体语言对象感受理解的过程和结果。第三,语感是语言材料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反映具有心理因素的综合性。第四,作为一种能力,语感有高下优劣之分,人的语感能力可以在后天培养和发展。
综合看,语感既属于语言学范畴,也属于心理学、思维学、美学的范畴。因此可以说,语感是积淀着理性的感性,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它具有直觉性、非自觉性,同时又隐伏着逻辑理智的成份,是具有理的感性形态的领悟和意会,它通过直接的感性观照同时达到了对语言本质的感知和了解。
(二)构成语感的因素
语感的范围是非常丰富的,诸如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语势、节奏、韵律、语序,句式、语体、色彩、情味、风格、分寸直至各种语病,都是语感的对象。粗略地说,构成语感的要素是由语言客体决定的技巧性和受感主体主导的审美性所决定的。技巧性可以通过对重音、停顿、强调的把握,对语法、句法、语序的理解,对文艺修辞、言语变异的领悟等,来学习字词、感知语句,揣摩形象,获得文章的题旨;审美性则需调动个体的生活经验、学识积累等来激活意象,引发想象,唤起情感,体察和审视语言背后的深刻意蕴和丰富情致。因而,语感的准确与否,程度如何,既有其客观的确定性,也有其模糊的捉摸不透的特性。其实,恰恰是这种“捉摸不透”,才使言语活动更为活跃丰富,才使言语活动取得了文学的质地。
(三)语感的功用
语感强的人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自由而顺畅地表达思想感情。说话时妙语连珠,写作时意到笔随;又可以在瞬间对别人的话做出判断、反应,迅速地辨别出各种话的含义,甚至预测出想说还没有说出来的话。这种敏锐的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极致,是学习语言的人追求的目标。语感强,则领悟能力强;语感弱,则领悟能力弱。在快节奏,高效率的日益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语感也成了才干的潜台词。在市场大潮中,快速筛选信息,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大战中正确决策,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推销自己,每一样都与语言有密切联系,其间语感功不可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培养语感
实践告诉我们,语文素质高的人,往往是语感能力强的人,可见人的语文素质的高低跟语感能力的强弱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培养语感,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应当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诵读吟咏 感知语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句话告诉我们帮助学生感知语言的金钥匙是诵读。诵读吟咏是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我国历代童蒙教育以诵读为主,以“日诵万言”为美德,并积累下大量的宝贵经验。在语感教学中,教师要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的诵读经验,通过自己的范读指导学生学会诵读,目的在于导引学生的语感,使学生整体感知言语。
例如学习余秋雨的《道士塔》一文:“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朗诵这段文字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读出紧张的氛围,以便突出作者对文物遭到破坏的难过。而读到“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则应读出作者的无奈和茫然之情,将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诵表现出来。学生入了境,也就动了情。真切的感受、体验与声息的和谐一致,是语言及其内蕴在学生内心和谐后的外在显现,书声已经成了学生精神律动的音符,是变学生单向的被动接受为互动的整体感受的语感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彩的敏感性。要做到使学生感到听语言如同听音乐一样,形象地说,“学生应当成为‘语言音乐家’,应当珍视语言的正确、纯洁。”[7]因此,要加强有感情地诵读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对语音的综合感受能力。
(二)品味语言 领悟语感
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文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情感或理念。正如音符之于乐曲,音符本身没有多大的意义,而简单的音符经过作者的恰当组合,从而构成旋律中有机的内涵。
例如在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语言,则可领悟出作者对母亲的情感。“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透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品味出作者对母亲的早逝感到伤怀。而读到“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的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在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的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运用不同的环境的变化来表达同一种情感――对母亲的思念,这样写,不但文笔优美,而且表现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是长久的。当读到“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可以看出作者的母亲是多么的平凡而又伟大,联系上下文,也就明白作者为何对母亲这样的思念而又怀有愧疚之情。
从对母亲感情的分析可以看出,具体品位语言,领悟其中的语言感受要注意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文字后的意蕴。叶老也认为“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一点一点的积聚起来,积聚的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8]品味语言,反复揣摩体味,这样才能触摸到作者的情意,脉络,深切体会到作品的情致意趣,增强对语言的感悟性,提高语感能力。
(三)强化实践 运用语感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如果说通过“读听”的训练去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从课文中获得知识,提高感知语言的能力。那么通过对语言的实际运用的训练,即“说写”的训练更能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提高语感能力,逐步养成学生学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读听”的训练,“说写”也要加强。实践“写”的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心得、办黑板报、手抄报、墙报等。实践“说”的方面:首先,课前可以搞三分钟演讲,内容不限,形式可以多样化;其次,重视课堂教学中的问答,老师可以借助所学文章的教学来启发学生开展多向思维,创造思维氛围,组织他们讨论;再次,要求学生会总结。总结实质上是个信息输入后的再输出过程,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而且帮助学生理清说话思路,使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对提高学生语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养语感,仅靠课堂几十分钟的训练是不够的。更多更重要的要靠日常生活或课外培养。因为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在不断积累的知识,经验形成语文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的过程。所以通过课外,校外学习对学生语感训练也很重要,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平时应提倡学生多背诵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要求他们多收集诗词警句作语汇的积累。大量看有益的课外书,扩大阅读范围,开拓视野,都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不断实践与积累,久而久之,高效能的语感能力便自然形成了。
一、“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一条对应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写作”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即“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所不同的是强调了理性“思考”的问题,这是有别于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更高要求。如果说,感受是接触外界自然、社会、人生所得到的影响的话,它既是一种感觉印象,又包含着人的某种情感态度和体验。感受离不开人对感受对象的感觉和理解,而思考则是在感受的基础上的一种理性认识,它是一种更深刻地认识和判断。高中生的人生阅历和理性认识已经具备深入思考自然、社会、人生的条件,对他们的作文应该有更高的思想深度的要求,这符合高中生思维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
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中明确责任意识,陈述自己的看法时考虑为自己的观点负责,对社会和他人负责,不信口开河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看法。这也是对高中生写作的一种更高的要求,即写作既要考虑目的要求,又要注意表达的妥帖和科学性。“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一句有些笼统和令人费解,不如说“培养科学理性的思辨意识”更具体。
三、“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前一句分量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书面表达的内容要求,第二层意思是结构形式要求。这些要求严格说来没有什么新的创意,只是一些基本的原则性的要求。第二句指的是思维发展的要求,但在表述中存在令人费解和矛盾之处。要求中提出三种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前两个思维是按照思维形式划分的,而第三个是按照思维品质来衡量的,这样,三种思维放在一起就造成分类表述上的矛盾。有创意或创造性的思维一般被称为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在编写者的意识中通常指逻辑思维中的思想创造,他引导人们注重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科学思维训练,以为通过这些训练就可以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其实,想象思维中独特的想像和虚构也同样是创造性思维,把想像和虚构排除在创造性思维之外,显然是认识上的局限和偏颇。所以,准确的表述应该是:“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创造性。
四、“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两句话比较有新意的是强调了写作中个性张扬的意识,主张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然而,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这只是一种不现实的理想,尽管难于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但这种想法很好,是一个在高考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基础上方能实现的理想目标。自主写作意味着主动自由的写作,它与目前的被动应试写作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的距离。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被动的应试作文压制和泯灭了学生的个人特长和兴趣。
五、“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
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这两句话有两层意思:即要求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注意语言推敲,做到准确、鲜明、生动。表达的意思很明确,但没什么新颖独特之处。譬如: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这种一般性的要求过于笼统,不同文体实际上有不同的语言特点。议论文要求表达思想准确和语言鲜明,记叙文要求形象生动;议论文的语言是一种诉诸人的理性的逻辑话语,要求语言与表达的意思保持一致,而记叙文要通过记叙和描写人、事、景、物表达某种情感态度,它的语言有时要求委婉、含蓄、甚至模糊的表达。
六、“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段内容强调了写作中的独立修改和相互交流的教学理念,也提出了写作速度和数量要求。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进行指导,譬如,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怎样进行交流与评价,如果没有具体的指导,学生就会在具体操作中一筹莫展。
七、7、8、9条具体谈到口语交际的要求及演讲的问题
口语的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当然是重要的,但是,任何一种形式的表达都是思维基础上的表达,作为思维的两种表达形式,写作是一种书面语言的表达,交际交流是通过口语的表达。书面语言的交流一般通过读者的阅读行为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不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通过文本媒介进行;口语交流是一种在一定交际场合和交流语境中的表达与对话,言说者与倾听着的角色是互换的,它是围绕话题和交际目的所进行的沟通交往。
在中学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口语交流除了能够锻炼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得流畅清晰之外,还可以培养应变和应对能力。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是写与说的区别,写能培养完整严密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说能培养即兴表达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二者虽然同样重要,但写作能力的强弱也影响口语表达的效果,所以,写作应该是锻炼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的交流中,“述”应该以“作”为前提和基础,要避免述而不作的倾向。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语文教育”;语文学科性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是什么性质的学科?这是语文教育的首要问题,历来莫衷一是。1993年1月,韩军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次呼唤“人文精神”。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推出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给语文课程性质作出了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精神”被语文新课标所吸纳并认定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表述为“人文性”)。“新语文教育”中还有一些主张与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契合,但细究起来二者存在着根本分歧,集中体现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上。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维护了课程改革发展相对稳定的环境,从而保证了一段时期内语文课程的实践沿着既定规范化方向发展。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这是自“五四”以来语文教育界的一个基本信条,我们至少可从三方面来认识:从语言的本质作用来看,语言是交际工具,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概而言之的语言学科。学校语文教育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这个人类交际和交流的工具;从言语的心理特点来看,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语言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从语文的基础作用来看,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在新课标中,不乏体现语文学科工具属性的地方,如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使他们(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
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一经掌握和运用就很自然地产生思想和情感,因此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从理论上看,“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1]从实践上看,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和教学富于思想性、文学性、社会性、教育性、情感性、审美性、文化性等特点上;从历史来看,“任何阶级、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都具有人文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从现实来看,语文教材是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组成的。学生从中不仅学习了语言,而且受到了思想教育、道德陶冶和美感熏陶,提高了思想觉悟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自然形成的,是语文教学题中应有之义。
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在新课标中也多有体现。如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未给“工具性”和“人文性”下定义,但我们仍能从具体的条款中意会得到。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两者的统一,新课标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只是从整体上给人留下这样的感受:新课标所设想的语文课程像一口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同钟摆,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不停摆动,而非机械移动;若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当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基本规律和要求,借助语言和言语产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尽管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只是标志着改革的一次转折,并未使人们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质疑、探寻尘埃落定,因此不意味着对语文学科本质探索的真正成熟。但和此前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比起来,却是毋庸置疑的进步。
二、“新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人文精神;语言(言语)即精神,文就是道
李海林指出,“韩军批判的矛头直指现代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点。……这种彻底的批判意味着,韩军试图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寻找新的理论基点”[3]。将语文学科属性确定为人文精神——这便是韩军所找到的理论基点。
(一)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人文精神
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一文中,韩军还率先提出“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这一论断。韩军在文中指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属性”[4]。韩军的这一论断并没否定语言的工具性,只是说人文精神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而工具性是从属的非本质属性。
(二)语言(言语)即精神,文就是道
新世纪伊始,韩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新语文教育”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首先,他认为“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这是母语教育最根本的内在本质”[5]。这就明确了语言(言语)与精神二体一名的关系。其次,韩军认为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全局性失误在于“文以载‘道’”的社会政治形态本位语言观和“文以交际”的科学主义本位语言观。针对此症结,他从语文学科性质的角度提出“文就是道”的语文教育观。他认为,“母语教育,内在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教育和人的精神经验的教育。外在效能上才是语言技能教育。内在本质总是制约着外在效能。我从不认为语言是所谓‘文化的载体’,它应该是‘文化的本体’。”[6]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究方面,韩军的上述提法虽有过于拔高“人文”的地位之嫌,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时弊起到了纠偏的作用。
乐观之余我们也不能回避“新语文教育”理念中存在的偏颇。在理论上,“新语文教育”对“精神”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引起对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弱化,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实践中,韩军也未能彻底地实践“文就是道”的理念。譬如他所创的“三环节强化教学法”就属于他所批驳的“科学主义泛滥”。另外,老师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一点语言知识是当今语文教学高于传统语文教学之处。若偏重“人文”,全然回归“大传统”的大量阅读,背诵、吟唱、抄书、不求甚解和“小传统”的读读诵诵、讨究讨究,怎能确保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好地增强语感和提高素养,更好地表达以防出现或减少说话和写作上的毛病呢?
我们应明白在考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不同观点时,应时刻不忘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衡量一种教育理念是否科学、可行、有效并与时俱进的标尺。在此衡量标准下,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语文教育”是在重建语文教育的时代精神,不但对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颠覆,而且对新世纪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是对中国语文教育瞻前顾后的历史之思。但在“瞻前”且“顾后”之时,“新语文教育”忘了“当下”。我国正处在文化崛起、教育改革过渡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至今语文性质观确认与阐释的最高阶段,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语文教育界进行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两条腿。只有使语文教育学会用两条腿走路,我们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改革才能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48.
[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