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往艺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多媒体网络技术猛烈地冲击着教育,它将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网络环境下,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经过多次探索和试验,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一、营造民主、和谐、宽裕的问题环境
信息时代,学生的接触面扩大,思维敏捷、充满活力,特别喜欢对人或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思想和行为也容易被感情所左右,师生关系平等了,课堂气氛才能活跃,教学模式才能发生变化,教师们才能自觉不自觉地把教育教学新观念、新方法运用到教书育人的具体实践之中,学生们才能从被动式学习转为自主参与式学习。
二、精心创设“提出问题”的情景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首先要学生产生问题,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产生问题,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会使学生有更深的体验、更高的兴趣,从而更容易提出问题。有些数学概念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亲自操作试验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从中领悟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力、理解力与创造力。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给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
马赫穆托夫认为,提出问题分为三个阶段:(1)分析问题情境;(2)看出问题本质;(3)用语言概述问题。这就涉及提出问题的方法问题,“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给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方法有:
(1) 因果联想法:遇到数学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有这个结论,条件和结论有什么联系,怎样得到这个结论
(2) 比较分析法:比较相近事物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发现异同,从而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高中数学课程中有很多仅一字之差而又联系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并且很容易混淆,我们可引导学生边比较边质疑。
(3)扩大成果法:所得到的结论、公式、定理能不能推广、引申,得到更为一般的规律和事实。
(4)批判质疑法:“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对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常犯的一些隐晦的错误,创设纠错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研究错误的原因,寻找治“错”的照方,在知错中改错,在改错中防错,以弥补学生在知识上的缺陷和逻辑推理上的缺陷,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增强思维的严谨性。
(5)变化条件结论法:改变问题的某个条件,看看结论有什么变化,或者改变结论,看看条件如何变化
(6)独立发现法:教师把要发现的对象隐藏在教学情境中,由学生独自(必要时可互相协作)猜测、推导、实验、论证
(7)实验观察法:从动手操作、实验结果中分析、提出问题。
四、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合作囊流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宽松、民主、平等、愉悦、互动的自主取向的活动式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可以充分伸张个性、发表见解、大胆质疑、相互争鸣的研究性学习氛围。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有利于学生全而深入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为了开展好合作交流学习,教师要做好如下工作:(1)合理地合作小组分工,做到优势互补;(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问题;(3)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全面深入地解决问题;(4)作好总结反思。交流推广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和合作交流经验
五、指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式
1 学生自我设问
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学生会由此对同一种问题形成不同理解和看法,各人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我们在数学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并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独立地提出问题。
2 学生之间设问
学生在数学实验室进行自主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可以利用网络向其他学生询问。对于某些方面的数学教学内容,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
3 师生之间设问
教师提问――发电子邮件在数学实验室,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的监看功能观察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并通过它的控制功能不离开座位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及时地发电子邮件给指定的学生,向他个别提问,也可以发电子邮件给部分或全部的学生,向他们提出共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