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
面向社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优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机制,搭建一个校企深度融合的平台,使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来,与学校一道共同完成人才培育工作,形成办学双主体;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电子信息行业通用要求,又要使使学生既具备必需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展潜力,才能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合作教学的方式使得高职院校和企业两者之间实现双赢的局面,院校达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企业也可以实现人才储备。通过产学研用,所培养的学生有较高素质和技能,一毕业就就业,一进厂就上岗,实现了就业零距离。
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及措施
根据专业发展需求,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探索合适的合作途径与方法,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企业与院校双方各自有其优势,院校可以做到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让他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更加深入的理解专业知识。高职院校将各企业当作终生合作的朋友,急企业所之需、做企业之所想。企业最基本的目的是盈利,因此通过校企联合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企业可以实现储备人才的目的,这对于企业日后的发展与盈利来说是重要的。
3 建立产学研用合作人才评价体系
3.1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
构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提高企业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权重,企业要积极创新校企合作发展模式,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改革。任何模式的实施都需要有评价机制作为反馈信息,只有如此体制才会逐渐完善。所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需要有教学反馈信息,这样才可以展现出校企联合办学的优势或者不足,这种反馈体系需要教师、学生、用人单位、毕业生四个方面共同组成,学生是主体参与者,用人单位是实习岗位的提供者,教师整个过程学生的理论指导者,毕业生是机制效果的体现者。这四者之间的结合可以做到及时反馈信息,这样制度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解决,不断推进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前进。
3.2 校企共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积极的让学生参与到校企合作办学制度之中,院校加大力度与企业之间积极合作,让企业提供更多的实践实习机会,引入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按照质量保证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原则,建立、完善教学过程信息监测分析、学生学习成效评估等质量保证监控评价体系。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满意度评价分析,诊断人才培养过程各环节质量,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学校满意。
(1)学生评教。学生评教主要有网上评教、问卷测评、座谈会评价等几种途径和方式。定期召开学生教学工作座谈会,倾听学生对学期专业教学工作的意见,整理归类后及时反馈至相关教师,督促改进。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企业岗位要求,设计评价指标,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2)专业知识考核。主要考查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以真实的感受到工作的需要,以此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巩固和深化应用理论知识。专业能力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锻炼、提高和综合应用专业技能;职业表现评价,利于促进学生自觉接受企业管理,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过程评价,是对学生的刚性要求,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是对整个工作的全面总结;评价标准与成绩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及内容的评价标准,具体明确、易于操作,能全面、客观和合理的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
3.3 校企共建顶岗实习的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可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顶岗实习是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学生可以在实际的岗位中真实的感受自身的职责,以此了解工作的需要,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同时,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评价系统包括实施过程评价方案和总体评价。为了提高学生对于顶岗实习的重视,所以应该制定一套顶岗实习的考核机制,最终的考核成绩应该有院校和企业共同完成,一方面应该由教育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定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实习单位也应该选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作为兼职教师,他们根据学生的表现共同决定最终的成绩。在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考察时,应该制定一票否决权制度,就是如果有一项不合格,则学生的最终成绩就评定为不及格。这种实习考核制度的制定,会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这样会大大提高实习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自身提高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产学研”一体化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和培养模式,然后分析了“产学研”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产学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人才;高校;企业
DOI:10.16083/j. cnki. 22 - 1296/g4. 2015. 08. 00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 2015 )08-0011-02
一、“产学研”一体化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
“产学研”能够集学习、研究和生产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人才的应用性,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第一,“产学研”一体化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用生产实践检验理论知识的真伪,并且在生产实践中能够发现理论知识的不足,提出修正措施,真正实现人才的实用性培养。第二,“产学研”一体化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掌握生产的技能,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能够更好地适应生产生活”。同时,能够在生产中更好地运用新技术和新成果,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第三,“产学研”一体化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能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学以致用,在生产中检验知识,为将来更高层次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人才的模式
(一)校内生产实践模式。校内生产实践模式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建设校内训练工厂,工厂是根据学生学习内容投资兴建,为学校教学教研进行服务的生产部门。“通常是由学校投资,由教师或者学生进行管理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这里完成学习计划和生产技能训练”。第二,以校办工厂为培训基地。根据学生的主要专业,建设相关工厂,既能让学生切身体会产品从原材料到生产再到销售的整个生产链条,也能为学校增加经济收入,还能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
(二)校外实习基地模式。“校外实习基地相对灵活多样,能够减轻学校的资金投入压力,让学生更全面地接触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可以建立临时性的培训基地,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到某大超市实习,实践产品销售环节,学生可以充当销售员角色,评选出当天销售冠军。另一种方式是和校外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前期派专业性强的教师帮助企业进行生产和管理,随后安排学生到工厂各个岗位实习,教师在学生实习期间进行专业化的指导,把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产完整地结合起来。这种模式是高校普遍运用的“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科研与推广项目模式。高校的科研项目花费了国家很多资金,把科研和企业新技术应用结合起来,既能在生产中检验科研的价值,也能让企业率先接触新科技,这是“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形式。高校能为企业提供先进的科技和人才以及世界前沿信息,把高校的科研项目设立在企业内部,能够向企业传达先进的技术理念,也能通过企业的各种设备优化科研项目,保障科研顺利地开展。
(四)订单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企业需求为主导,高校有针对性地培养此类人才。企业在高校设立既定专业,面向全国招收人才,然后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学习和培训。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对准该企业进行就业。这种模式是企业定向培训人才的尝试,能够缩短人才在企业的适应过程,明确人才的培养目的和就业方向。该模式能够更好地诠释“产学研”的一体化,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实践方式。
(五)服务区域经济的定向培养模式。高校和当地区域工业园区相结合,以工业园区的需求模式为培养目的,进行试点培养。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明确,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基本实现毕业之后就能够就业。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校就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一到工作岗位就能够发挥出各自的才能,学校也能培养出专门人才。
三、“产学研”一体化实施的现状
(一)“产学研”一体化实施的困境。“产学研”在实施中面临很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产学研”中缺乏创新意识。创新出成果,创新出思路。缺乏创新意识,“产学研”就没有出路。在“产学研”中,高校一味地闭门造车,不想走出去,也不愿把企业请进来,校企双方缺乏对接,导致创新人才培养不力。二是在校企合作上还很低端。在校企合作上应该向更高层面发展,而现实是当下的校企合作只是技术服务,或者是直接购买现成的技术成果,这样也影响到校企的创新和校企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政府应该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在。产学研”中,政府支持不够,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也缺乏措施。这样导致很多科研项目不能更好地转化成科技成果,更不能达到产业化标准。
(二)“产学研”一体化的实施缺少保障。“‘产学研’一体化能够促进科研项目取得成功,但是科研成果产权不明确,高校、学生和企业在科研中都有参与,成果归谁所有往往成为制约科研项目推广的原因,也制约着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的发挥”。在“产学研”过程中,学生管理机制不完善,有的学生把“产学研”时间当作放松时间,不但没有认真地学习技能,反而自由散漫,任意胡为,这就严重违背了“产学研”的初衷,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的项目被白白浪费。另外,高校和企业之间缺少共同点,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高校是为了培养人才,所以校企合作缺少共同目的,积极性不高,对人才的培养也处于应付了事的状态。
(三)“产学研”一体化对文科的培养少。当前,人们对创新人才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只有在自然科学或者技术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才算创新型人才,所以就导致了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人才的重心落在了自然科学类和技术类型的培养上,很少专注于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这就导致了文科或者人文社会精神等方面的人才得不到全面的提高,很多学生毕业后社会生存能力差,都纷纷转行或者频繁地跳槽等。
四、“产学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策略
(一)各方配合,共同提高。为了使“产学研”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政府应发挥应有的作用,整合各种要素,“搭建各种平台,出台各种政策,保证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合作中利益分配上公平合理,各方的利益得到保护,中间的合作渠道保持通畅。同时,政府还要健全各种制度”,比如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等,提高大家在“产学研”中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使“产学研”合作得到深入发展,将高校中的科技成果、专利、信息、知识等在企业中更好地运用和发挥,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产学研 生物技术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校企联合培养制药专业实用型人才新模式的研究(11—SJC13011)、生物科技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12-XJ14086)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标准的研究与实践(12-XJ1400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67-01
通过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技术类专业(包括生物技术方向、制药方向、检验检疫方向)与地方药企进行合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点成绩。对培养多层次、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1]。
一、学校与企业合作双方互利双赢
学校通过与药企的合作,教师和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能使学校及时把握企业及用人市场动态,以及当前各领域的前沿信息,针对企业用人要求与学校一起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来适应当前形势,在企业实习实践的毕业生,毕业后不需要培训就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减少了毕业生与用人企业对学生需求的距离,及大地避免了企业人才频繁更换带来的不利影响。
学校与地方企业合作当中,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实践,学校与企业双方都获得较大收益,两方合作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校在与企业合作中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普遍提高,在进入企业实习、实践前就已经具备了顶岗实习的能力和水平,企业在用学生顶岗实习时不再感到是负担,而是企业一名成熟的工作人员,有效降低了各企业生产成本,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企业掌握各毕业生的表现,如企业用人可在实习生中挑选表现突出和优秀的学生,减少了企业招工成本和招来用不上的风险。
学校与企来各自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学校与企来合作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高校的师资队伍及科研团队的研究水平都比较强,企业现代化仪器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学校授课时聘请企业高水平技术人才进行授课,使学校授课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学生学习知识的面拓宽,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对企业的环境适应性增强了,与此同时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提高了。尤其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突破等方面利用高校师资队伍,对教师来说科研有了项目,对企业来说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成本。
通过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实践,对企业考核机制和淘汰机制有所了解和熟悉,学生进校后就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的和目标,增强了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践学生独自动手能力提高了,在同等条件下就业竞争能力有所增强[2-4]。
二、与企业合作形式不同形式的利于弊
当前各高校面临新的任务和新形势,各高校在与企业合作联系培养人才模式上取有了较大的进展和突破,涉及到不同学科门类,涵盖了不同教育层次。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大多数学校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说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理论课教学学期和实习、实践学期,如大多数学校做法是规定学生三年在校学习,第四年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目地是使三年学到的理论知识到企业进行实践,可效果不好,多数学生学到的知识与企业实际脱钩,知道应该学习什么的时候已经来不急了。对学生就业来说不利。我们的作法是把1年的实习分散到不同的学期,灵活掌握。如企业新进仪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我们就学生进行参观实习。企业进行培训和讲座也让学生参加。他们心中有数。及时发现不足和所缺,及时对所需知识进行补充,几年来我们与牡丹江几家药业的合作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实习的学生有80%与企业签约工作。
建立比较扎实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的实习实训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的实习有的成了企业的负担,不愿意接纳学生到企业实习。原因是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企业用不上,企业的仪器设备学生不会用。学生实习只能给企业带来负担,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我们做法是在学生没有下去实习时,我们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到校给学生上针对企业需求的1-2门课程。经常聘请企业比较知名专家、管理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学生比较关注和急于了解的的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和专场报告,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就了解企业的现实现状以及本行业前沿的知识,必要时让学生参加企业举行的各类活动,真正实现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对企业现状了解,又知晓企业文化和要求;使毕业学生进入企业就直接进入车间顶岗锻炼。同时让合作单位员工进入学校进入实验室进行技术培训,与牡丹江药企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主要为企业的员工进行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培训,效果比较显著。
以学校办的校企、技术工程中心和校内实践场所为主,作为学生实践实习的基地,帮助学生通过各类活动,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中去,加以消化和理解。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申请学生创新项目,对自己完成毕业论文有所帮助与能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动手能力有所提高。
现在高校大多数年青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实践的经验,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对当前人才的培养无法保证,让教师进入企业车间,积累实践教学案例,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回到课堂讲解才有针对性。
学校与企业合作越紧密,对学校本专业来说越是有利,企业把学校作为培养人才和储备人才的基地,企业才能得到发展、才能有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迎军. 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1) : 9
[2] 金志民,柴军红,任荣.校校、校企合作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0(31):184-185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培养 乳业人才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b)-0183-02
从各个高校学生培养模式来看,尤其是工科学生培养过程中“产”和“研”严重脱节。开放原则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原则,大学教育要对社会开放,现代教育职能要从过去的单一创新知识朝着创新技术、转化知识等各领域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要走产学研合作一体化道路。因此,探究产学研合作培养乳业人才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 产学研合作培养乳业人才的实践和思考
在乳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产学研合作培养能够给乳业企业输送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能够为乳业企业储备人才。笔者建议产学研合作培养乳业人才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实践。
(1)加强校企联合,构建乳业人才培养平台。校企联合培养就是学校与企业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软硬件环境,并且依照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的一种模式。而校企联合培养成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模式,许多学校和企业都比较重视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比如我国食品生产龙企业之一的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不但拥有先进研发中心,还属于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早在1998年,该企业就和学校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实现校企间的优势互补,光明乳业的总裁受聘出任江南大学的教授兼博士生导师,而且双方利用各自资源和优势,强强联合,依据各学科的发展趋势、生产实际所需及人才培养规律,经过长达10多年时间探索出一套适合现代乳业行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产学研互动,提高学生素质。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科学研的成果转为技术而应用于生产的速度不断加快,明显加强技术和科学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这种背景下,科学研究和产业相结合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学科研成果对乳业产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大,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日益增强。这种模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素质及就业竞争力作为重点,充分利用乳业企业、学校等各种不同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结合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将传授知识为主的校园教育和直接获取实践能力、实际经验为主的生产及科研相结合,从而形成教育培养人才的新型模式,从根本上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的衔接,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与整体素质,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而产学研合作培养重点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科研实践中,通过实践体会科研过程中的快乐和艰辛。在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中,学生实践课题必须由学生自己选题,同时也就要进入乳业企业的各个生产岗位之间,要了解开发乳业产品的流程,深入调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并且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凝练成科研问题。在研究实践课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钻研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这种方式高质量完成教师布置的科研任务,同时还配有高素质、高水平人才。
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业能力,还能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业能力开辟一条新途径。事实上,学生在参加校企合作的实习期间已经到乳业企业多个部门工作过,基本上都已了解企业的文化、运作机制以及管理体制,从而收获创业经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校企结合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模式就能够加强专业建设。利用学校、企业拥有的先进实验条件开展科研,校方聘请企业中的专家加入到学校导师队伍中。当然企业可合理利用学校拥有的科技资源,更新企业产品及技术。同时还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调动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而且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能够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经济发展。
(3)持续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下,科学化管理培养过程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依据实施合作培养的现状制定出有效的管理体系,包含学术报告制度双指导制等,进一步激发了学术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建立一套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长效机制。
其一实行双指导制;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必须要理论、实践相结合,而理论是学校教师的强项,实践是企业技术人员的专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失了哪一项都无法学到真正的知识,因此就应该实施教师和技术人员双指导体制,让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学到知识。
其二统一管理与规范要求;无论是校企合作完成课题,还是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完成课题,学生都应该采用统一标准与统一管理,比如教师安排课题时,要统一选题、统一要求等,从而实现质量培养的目标。
其三加强科研实践;当学生完成课程阶段的学习后,都要安排到企业中实训一段实践,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通过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新要求。这种模式不但协助企业解决相关问题,还能够给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3 结语
产学研结合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必然趋势,更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然途径。因此乳业企业就必须要结合企业实况,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乳业企业所需人才。并且通过教育角色转换,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黄飞江,刘光灿,陈威兵.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实`教学研究―― 以长沙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6-8.
[2] 荀燕,刘东升,张丽萍.基于Moodle的自主学习环境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3):122-124.
[3] 曹泰斌,刘青松,朱宁.专项培训加认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30-32.
关键词:产学研;卓越计划;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28-0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2010年6月教育部正式启动的教育模式改革试点,旨在改善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困境,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卓越计划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1]。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产学研合作,同时产学研合作是企业积极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动力。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能有效促进卓越计划的实施效果和培养质量。产学研合作有两层内涵,一是科研与生产结合;二是产学研合作教育[2]。我国现阶段的大学工程教育主要是以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等问题。这些弊端阻碍了培养高素质卓越工程师目标的实现,严重制约着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3]。为了改善这一窘境,笔者认为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校企的产学研合作,进而促进卓越计划的实施。
一、产学研合作促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卓越计划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高质量的实训基地会遇到诸多困难[4],如实习单位提供的岗位有限,不能满足实习要求;企业担心实习生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限制甚至拒绝学生参与实习;企业工作条件过于艰苦、劳动强度大等[5],直接威胁着卓越计划的实施质量。建立高质量、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学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培养优秀的卓越工程师提供有力保障。企业一般是以盈利为目的,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维持市场的竞争力,企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学校的科研成果需要找到相应的企业产业化,同时企业也需要不断更新生产力以长期居于市场的不败地位。这种双方需求有利于双赢。当高校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产学研合作后,高校的专业教师可以经常亲临企业生产第一线,为企业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并将最新的生产技术在企业付诸实施。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而且有利于产品质量的保障。这些企业自然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孵化基地、学生的实习基地。反过来,企业又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把高校作为其新产品研发基地,职工培训基地,如此良性循环,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了双赢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实习主要是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将指导教师的科研成果,通过指导企业员工来完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领导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且有利于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长期的产学研合作,使技术与产业的分工明确但不失效率。企业尝到产学研合作的好处,必然愿意为学生长期提供形成实习基地。
二、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
工程素质一般是指工程实际对技术人员所提出的有关工程概念和实际技术的基本要求。工程素质一般包括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工程意识三个方面。这里的工程意识是指学生主动学习和收集信息能力,创新思维、精神和能力,对工程环境的适应能力,团队精神,产品成本意识,安全生产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等。学生工程素质的获得一般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实现[6]。在校企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学生参与其中,起到技术传播和推广应用的作用。由于有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现场指导,所以对学生的工程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可以发现企业实际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对这些问题深入分析,有利于促进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可以在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帮助下解决。这样的实践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工程素养在实践中得到提升,而且企业也培养了后备力量,学生毕业后可以马上进入生产实际,发挥中间力量。
三、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促进新问题的发现和成果转化
新技术的出现、产业升级以及突发事件都会使企业的市场地位受到冲击。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必将导致企业市场地位的下降,盈利缩水。因此,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很重视与高校或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联系。当遇到这些问题时,第一时间会向研究人员咨询,寻找解决办法。对于这些实际问题,科研人员可能也不能全部立刻解决。多数情况下他们会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理论去推导可能解决的办法。对于未曾出现过的问题,科研人员可将其作为科技攻关项目,申请国家、政府或企业的经费支持,对这些问题进行攻克。另外,从操作成本看,新技术与旧技术的交替往往在科研单位首先形成,然后再经过逐级放大为有用生产力。在新技术的逐级放大过程中,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当某项新技术在企业中实践证明有效时,那么该企业将是最早掌握该技术的单位,能使企业的技术竞争处于市场有利地位。科研人员形成的科研成果也能很快得以转化,产生效益。在美国,很多中心企业就与高校建立有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对于新出现的技术,企业会第一时间联系到技术发明者,愿意为发明人出资,主动提供经费和实验样品给研究人员,请他们采用新技术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改善。国内的中小企业,更多的是走模仿再加工的技术路线,在我国发展类似美国的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是以后校企合作的必然趋势。因此,产学研合作将会为学生提供长效的实践基地。
四、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在校企产学研合作的背景下培养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由于学生不仅掌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还经历过企业生产实际训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领导才能,在训练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适应企业生产环境的能力,缩短了实习时间。因此,不论是实习企业还是其他单位,都很欢迎这部分学生去其单位就业。
总之,以校企产学研合作为基础,通过长期合作关系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这不仅有利于工程类人才素质的培养,而且有利于保障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诸葛致,王丽萍.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析[J].大众科技,2012,14(11):168-169.
[2]黄双华,蒲利春,陈伟,胡洪良.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有效途径[J].高教研究,2004,(4):124-126.
[3]辛钧.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111-114.
[4]李建楠,刘玉峰,李春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中的困境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152-154.
[5]张,刘达玉,王卫.本科生实习制度改革的建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3):84-86.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034-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人才分为两大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学术性人才是指以探索未知、认识自然、发展科学为己任的基础研究专门人才,即能够研究和发现自然界一般规律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则是能够把已经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的人才。高校扩招推动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教育模式的转型要求地方院校的职能定位作出相应的调整,突出服务地方经济的价值原则,由此,培养目标应由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化,教学要重点开发的不是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能力,而是应用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能力,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定性。不能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随着教育模式转型和职能的改变而对办学策略作出调整的地方院校将来必然会困难重重,乃至被淘汰。国内重点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开始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探索,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显课程与潜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不断完善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三层次有机结合并辅之以各类课外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我们通过产学研结合配合教学工作做出了如下探索:
一、夯实基础,教学相辅
1.要抓好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引进,抓好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积极为教师外出培训提供条件,从而不断形成了一支充满生机和稳定的师资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模式,通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现场考察,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以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素质。同时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院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教师比例,充实教师队伍。比如,我单位4名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到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蓝海环保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锻炼培养;另外还采取了利用假期组织教师赴国内知名高校学习考察等措施,使教师拓展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感知,有效地提升教师队伍内涵。
2.以学生发展为本,改进课程教学体系。我院将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于院系战略高度,从学生的岗位能力发展出发,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精心的修订。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大力进行专业建设。在课程上体现了两个加强:一是加强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水平,这是服务社会、适应岗位需求的基础,因此理论学习是必需的,但应用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职场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学科的专家,所以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应以岗位需要为基础,有所重点,有所突出,不必强求学科知识的完备性和系统性。二是加强实践环节。应用型人才要面对的技术和工艺更加复杂,对动手能力的要求更高,因而学院努力让学生多次进厂实习锻炼,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抓好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的双头原则,重点进行基础课程改革,打造宽厚的学科基础。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建设的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教学体系分为数英理基础、化学基础、工程基础模块、工程模块等模块,调整理论课的学期及课时数,例如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合并为《工科基础化学1》和《工科基础化学2》;对应的实验课则合并为《工科基础化学实验1》和《工科基础化学实验2》。考虑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于实践能力的形成。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不能解决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难题,就很难成为行业发展需要的骨干人才。学院同时还提高了实验教学比例,建设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2)基于化工专业基本素养需求,构建“学训赛”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群。结合化工专业技能大赛,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核心专业课程群。以大赛为“坐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具有作为“化工人”的基本专业素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加强校企合作,寻求创新平台
1.校企联合,合作共赢。我院立足地方,以解决社会、企业的实际问题为科研的目标,突出应用型研究。在不干涉老师研究自由的基础上,尽力提供优良的条件和优先的政策,鼓励老师积极开展应用型研究,并以此为条件吸引了地区企业的兴趣与合作。校企联合搭建生产实践平台,锻炼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学院已经于新乡市一家企业共建了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真正的使学生具备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企业也具备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的条件。
2.校企联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促进和提高办学效率与质量。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的最后阶段,它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其结果直接反映出教学质量的好坏。
学院自2011年起邀请了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新乡市树脂厂、晋开集团等企业专家多人与我院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论文,收到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校企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培养符合企业与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3.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因此要突出技能培训这一重点,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一方面,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在确定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依靠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个层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进行现场顶岗实习。同时也进行教师的实践技能培训。
三、围绕学生工作能力培养进行产学研合作教学
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和高校的发展趋势,地方高校的出路在于能否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取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了确保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对当地企业进行了大量调研,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充分了解了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以及企业反馈的毕业生的能力缺陷,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学研教学改革。主要计划开展以下工作:
1.接受企业建议,尝试引入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对企业常用的典型设备进行剖析,设计典型设备故障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借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实际生产现场的快速应变能力。
2.资源配置优先。相对于国家重点院校来说,地方院校办学资源相对不足,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问题更为明显。如何有效地利用好有限的教学资源,是关系到地方院校转型成败的关键问题。我们对这一关键问题的答案是将资源重点围绕产学研教学改革分配,围绕学生工作能力培养分配。计划以较大投资建设小型、典型而且技术领先的生产线模型,力争在校内学习的过程中给以学生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完善学生能力培养的条件,为地方企业提供能力合格的毕业生。
3.继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主动联系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在这一方向我们以前也有成功的经验,为地方企业提供“订单班”模式的定向培养,在此基础上,我们计划更深一步加深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到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合作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参与学生实践锻炼教育,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了解,在整个合作过程中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和我校的发展问题,争取达到三赢的效果。
综上所述,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对基础理论课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基于地方高校转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管理体制、教学内容、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教育工作者须破除旧的教学理念的桎梏,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根据地方经济特色探索教学模式,形成新思想、创造新方法,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袁。许强,王晓峰,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2011,(21).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教育创新型人才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46-03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趋严重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近30年来,我国环境教育发展迅速,据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到2009年为止,我国共有371所高校开设了各类不同层次的环境教育专业,其中197所开设了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环境专业人才,为我国乃至世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产业人才仍然严重不足,尤其缺乏能在生产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环保创新型人才,这使得环境专业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变得更加迫切。我国高等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运行机制上进行了多年探索和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种较好模式,体现了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由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企业与科研院所三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造就一批有学识、能做事、善为人,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具体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层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理解,即教育要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二层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理解,即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和科研活动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利于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对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涉及面很广,涵盖了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物理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种学科,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从人才培养方面来讲,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对人的培养是综合型的,既注重理论研究,更强调实践应用,培养出的人才要直接能够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高等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具有消化、重组和传播知识的优势,但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知识和技术创新。企业和科研部门较学校教育能更直接地接触到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在创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创新环境的设立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补充到大学,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二)实施产学研结合,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
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即培养理论知识全面、应用能力强的多层次、多规格的环保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保设备研制与开发、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以上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过程,学生只有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才能主动发现问题,追溯问题根源,然后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感受体验知识,激发求知欲,释放创新激情,形成敢于质疑、勇于挑战、善于超越的创新品质,在实践中达到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提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加速人才成长
人才培养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逐步形成一个完备的充满活力的体系。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一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实践环节能力培养不够,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强调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突出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把人才的培养置于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三种完全不同的环境下交替进行,在企业、科研院所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管理协调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在这种边学习、边工作的实践锻炼中,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责任感、使命感与紧迫感,从而自觉地加强对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树立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为毕业后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产学研合作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吉首大学资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和地方社会发展需求,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技能培养型教学”和“创新开放性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多元化的需要。近年来,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校内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科研实训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一)整合校内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及时深入理解、消化理论课的知识内容,将其转化为内在的实际技能,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以研究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和探究学习的习惯。围绕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要求,校内实践教学重点抓好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三部分。
1.实验课教学。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单调,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不到锻炼,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上打破了课程的界线,按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开发三个层次由浅到深螺旋推进。在一、二年级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各种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环境中水质、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的测定;二、三年级以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课程设计为主,如借助环境生物学、环境治理、环境评价、环境生态修复等课程的相关内容,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循序渐进的模式遵循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于指导实践的辩证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本科生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等课程设置上分别安排为期各两周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上,要求指导老师一方面注重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的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另一方面题目尽可能与近年来企业的生产实践相关,难度适宜。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了所学的内容,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计算、使用技术资料、工程绘图、总体设计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是本科教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和完善了毕业论文(设计)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职责,制定了严格的选题、开题、过程指导、中期检查、答辩、成绩审定制度。在选题上,考研同学以毕业论文为主,题目尽量与老师们的科研课题直接联系,使学生的选题紧跟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前沿,且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创新性,又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毕业后工作的同学以毕业设计为主,题目尽量与毕业实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研究实际生产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加强校企合作,夯实校外实践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是产学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生产实践教学既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又是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自2006年以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吉首市污水处理厂、怀化市污水处理厂、常德市污水处理厂、湘西自治州环境监测站、湘西自治州环境保护局、花垣县环境保护局、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科院会同生态定位研究站等10个实习基地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学生在实习基地的生产实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识实习,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结束时,由专业老师带队对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参观实习。参观过程中,由实习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主要的实验仪器、功能实验室及相应工艺流程作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未来从事的工作形成一个整体的、概括的认识。二是工厂综合实习,学生在部分专业课程结束后,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实习基地,在与基地技术管理人员协商的情况下,利用寒、暑假或所有节假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学生按照技术管理人员的安排,到车间班组跟班运行。学生通过跟班上岗,虚心向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学习,增强了对具体的实际工艺流程的认识,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学会了利用原有专业课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是毕业实习,在第七学期课程结束,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要求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每天深入到岗位从事生产性或科研性工作,认真履行实习单位安全责任、岗位责任制度,每天撰写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实习心得,通过严格的毕业实习,学生较早地接触社会,在实际工作中增长了才干。转换角色,作为大学进入社会前的专业实战演练,能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
(三)参与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科研实践是让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科技活动,广泛开展大学生科研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校级优势学科为依托,从培养学生科研兴趣、设立科研创新学分、提供基础保障等方面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
1.培养大学生科研兴趣。将学生参加科研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之中,要求专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教授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将与课程相关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动态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科研的热情。学院结合专业开展多项课外科技活动,如学术讲座、环保协会、大学生挑战杯赛、大学生创新论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使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学科领域、未来发展以及职业前景有初步的认识。
2.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学分。设立大学生创新学分是激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举措。借鉴国内外优秀大学的经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尝试设立科研学分,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申请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社会实践调查等经考核达到一定标准,学院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
3.优化管理,为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供保障。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以环境科学与工程校级优势学科为依托成立研发中心,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挑选一批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的教师作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及相关功能室。该实验室及其相关配套室施行全天候开放,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相关仪器设备的调配和药品供应。在实验室内学生可接受专业教师的师徒式传授,学生独立完成从文献查阅、项目撰写、实验准备与操作、数据处理、实验报告乃至学术论文的撰写等过程。学生申请到的创新项目、发明创造、研究成果、学术论文既可以参加学院每年举行的学术讲座、科技文化节、创新论坛等活动进行交流获得奖励,又可以获取相应的科研创新学分。参与科研实践的学生形成比较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四、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十分重要。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打破了传统大学教育单纯在校园内部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单一格局,为学生提供了参加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的机会,真正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及优势互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对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成端,赵君科.产学研合作培养环境工程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4):1-5.
[2] 钟秉林.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0,(6):15-16.
[3] 张晓芬,佟会文,徐晓春.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56-58.
[4] 胡文勇,彭清静,袁志忠,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J].教师,2010,(8):11-12.
关键词: 软件工程能力;产学合作模式;实践环境;团队协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146-02
1企业需要应用型计算机人才
IT企业要求员工掌握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工程规范和技术规范,熟练运用外语,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参与国际软件开发竞争。然而近10年来,我国各类高等院校培养的软件人才的质量存在很多问题,由于与实践严重脱节,导致大量拥有较高知识体系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胜任软件开发工作。
2《软件工程实验》课程的现实问题及反思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得学生能够学会将“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即工程化应用到软件上”。
《软件工程实验》课程应该成为教学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然而现实教学中软件工程的教学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条跨度不小的鸿沟,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现实状况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与反思。
2.1 大部分学生的软件开发实践较少,很少参与开发实际的软件项目,学生普遍感觉软件工程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抽象,不容易在课堂讲授中获取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的内涵。
2.2 没有好的实际项目给学生提供给做实验,缺乏完整的项目训练,与实践严重脱节,无法满足软件企业发展的需要。
2.3 无法提供实际环境给学生。在一般的学校实验室环境下,软件工程过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很难体现出来,做不到锻炼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4 落后的实验教学指导方法,忽略了系统分析环节及学生系统分析能力的培养。现在老师给出的题目不管是什么应用领域,教师对课程作业的布置形式依然大同小异,首先会描述涉及到的数据结构信息甚至数据库信息,然后将具体功能需求详细罗列出来,最后要求学生提交设计报告和源程序。使得很多学生重视编程等技术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在软件工程的各个环节能力的培养和文档的编写。
2.5 从实验过程来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为具体的项目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完成资料查找、系统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软件开发工作。
以上《软件工程实验》的问题可以说各个学校都存在,非常现实。如果把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就有多种办法可以实施。《软件工程实验》课程采用产学合作就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模式。它能解决本科生在学习中重理论轻实践,缺乏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完成实际工作的问题。
3产学合作模式在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优势
《软件工程实验》课程和企业联合,可以达到双赢:
3.1 高校方面能够更多地关注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要求,不断在教学和实践中加强专业以及各种素质的教育,就可以缩短计算机毕业生与企业要求的距离。
3.2 企业方面选择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一方面建立人才资源共享链,可以选择较优秀且成本较低的合格人才,在员工录用上做到录用适合企业的人。另一方面可以把一些适合学生做的各种实际项目交给学生做,希望能做到真正的产出,降低项目开发的的成本。实践证明,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合格的软件是可以由这些学生在软件工程实验课程中完成的。学生收获很大,企业既收获了软件又收获了人才。
4以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为目的的产学合作模式
针对各种软件工程实验课程的问题,再结合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目的,我们在设计《软件工程实验》课程时,采用了产学合作模式。
4.1 《软件工程实验》课程和产学合作的特点①可以选定合适的企业实际软件项目。该软件项目必须来自现实社会,具有实用性和时代性。②学生必须按照一定的组队原则组成项目组。项目组内按软件开发阶段和任务划分设置若干个岗位,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又互相协作。③学生可以深入企业,了解项目的背景和业务。使学生能提炼一个真正的公司的需求。④让学生能够得到企业对软件工程规范性的要求。驱使学生严格按软件工程的原理、技术、过程、管理等要求去完成项目。⑤企业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得到合乎质量的软件。因为企业的积极参与及过程管理、质量管理,学生可以开发出满足企业要求的软件。⑥企业可以可以选择较优秀且成本较低的合格人才。
4.2 《软件工程实验》课程和产学合作的实施
4.2.1 在教学计划制定时,从2008级开始我们把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的《软件工程实验》课排在所有软件工程专业模块课程之后,为36学时,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第10周到第18周进行,周学时为4。这样的安排是希望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完软件工程导论和所有软件工程专业模块课程之后,对软件工程的各个阶段的理论、方法、技术、工具有了详细的了解之后,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进行一次完整的软件开发训练。
4.2.2 三年级结束后的暑假开始企业提供实际项目的原型或简单说明,让学生基本熟悉业务,在项目中进行业务分工,明确组织中的成员关系。
4.2.3 大学四年级学生有5周的毕业实习,从第5周到第9周,我们安排学生下到相关的企业,根据学生在项目中的分工,去到相应的业务岗位,通过和工作人员的交流或实际参与工作或给工作人员运行原型等各种获取需求的手段了解业务,要求他们自己做项目的需求分析,有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升功能或修改需求,并在实习结束后,交需求分析报告。以前给学生项目时因为同时给出了需求分析,所以只需要学生的设计和编程能力。而现在学生要试运行系统,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分析系统的功能和需求,要完成这一任务,需求分析能力是必备的。此外,因为没有明确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信息,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也是软件开发的的前提。最后,就是根据自己得到的详细需求分析及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很明显,这种方式锻炼了学生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达到了毕业实习的目的,又了解了项目的需求,利用实验之外的时间还解决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为具体的项目做好充分的准备的问题。
4.2.4 学生回校后,在接下来第10周到第18周共36学时的时间中,学生开始做系统设计、编程、测试等环节的工作。这时企业至少会派1个工程师来到课堂,指导学生按照他们的设计思想自己开发一个车货交易系统,数据库设计及业务逻辑的设计都要求学生自己来完成,并且从学术研究方面寻找软件开发的方法,例如部件,控件,快速开发方法等,提升学生的思维及现代设计理念。
关键词:动画专业;培养模式;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41—01
一、动画教学改革的目标——社会和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如何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如何满足我国动画行业对适应行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紧迫需求,是摆在动画教育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既要有着丰富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创造意识,也要有实际的动手能力,真正能参与到行业中去,这不仅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学生的真实需要。
这些决定了动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是“建构产学研互动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产带学,以研促学,以学助产,形成有效互动机制,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关注教育,介入教育,参与教育,推动教育,共同研究和优化课程设置、培养流程、教育方案,并借助教育资源和人才来促进动画产业良性的高效率发展。
二、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互动合作
(一)产学研互动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进行校企合作,把企业的项目引入课堂,坚持“课程项目化”的理念,通过课程与项目的紧密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密切联系地方产业发展实际,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
2.坚持“教师先行、全面带动”的战略,通过教师带领学生组成教学团队进行项目研究来推进学院的科研建设。
高校采取以教师自主承担科研项目,组织学生建立项目组的方式,进行项目研究。教师成为项目组的骨干力量,不仅对学生起到了指导示范的作用,带动学生进行项目研究,更重要的是对教师提出了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高水平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也有利于缩短教育教学与行业实践之间的距离,促进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另外,教师的带领作用也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投入的积极性,为学院营造出一种师生上下,齐心协力进行科研建设的浓厚氛围,并有利于推出成果。
3.坚持“调整方案、行业认可”的策略,根据行业需要调整高校的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
高校构建产学研互动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源动力就是来自行业对高层次的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高校开设课程、实施培养计划必须将取得行业认可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高校从生产管理第一线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兼职教师,请他们参与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的制定;讲授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或者通过讲座、实习指导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合作开展科研活动。通过与行业人才的接触,专职教师更加了解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以设置社会需要的专业和培养方案;行业人才还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教学活动与社会需求接轨;吸纳他们参加科研活动,带动专职教师的科研成果尽可能符合社会需求,并及早进行成果向产品转化。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一)“产学研”互动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观念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在认识层面上,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人才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仍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高校的部分教师并没有完全走出象牙塔的意识和状态,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明显跟不上形势,进一步在校内加强产学研结合的舆论动员和政策引导,促进高校师生的观念更新,进一步增强面向市场应用发展、提升专业技术的能力问题亟待解决。
(二)师资队伍建设需不断提高和培训
动画学科是最能反映前沿科技和理念时尚的文化,由于其特殊的超前性,使其变化甚快,其蕴含的科技含量和观念需要我们教师要做出积极的应对和准备,师资建设尤为重要,适应发展,适应需要,快速接受和掌握,对教师提出了高的要求。需要继续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才能落实“教师先行,全面带动”的战略。
四、结语
动画产业人才培养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动画产业领域内的人才培养,要适应时代需要、要适应市场需求,要根据市场需求完善教学体系设置,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动画专业的课程设置虽已紧密与行业结合,但还不够成熟;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也相对较弱,这些都必然要求在选用和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实施人才战略方面需要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不断总结、不断发展,实施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大学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