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天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县大水网建设为核心,坚持兴利除害相结合、开源节流并举、防洪抗旱并重、开发保护并行,按照“先主后次、先急后缓,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确保工作力度、资金投入、建设规模、综合效益在去年基础上再有大的提升,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灌溉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二)任务目标。今冬明春,全县计划完成水利工程880项、土石方394.08万立方米、砼4936立方米,总投资10617.96万元,解决2.23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灌溉面积0.965万亩,改善恢复灌溉面积4.345万亩,新增改善除涝面积12.21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2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810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
二、工程规划
(一)县属重点工程。
1.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项目。年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项目涉及严务乡西片区,规划发展高效节水示范片2.28万亩。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扬水站10处、安装恒压变频20台套、铺设管道194.32公里、安装变压器10台套,架设输电线路7公里,修建生产路31.2公里,安装墒情测报系统1处,新建协会办公场所1处;疏通排水沟307.95公里,新建农田防护林网255亩。项目总投资2684.5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200万元,省财政资金800万元,市财政资金400万元,农民自筹284.55万元。
完成任务时间:今冬。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通过实施水源工程改造和管网延伸,解决全县38个社区(村)、2.2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主要建设内容:管网延伸工程,铺设村外管道29.44公里,村内支管道16.45公里,入户管道51.48公里,架设高压线3公里。工程总投资1099.0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62万元,省财政资金218万元,市财政资金117万元,地方配套402.01万元。
完成任务时间:今冬。
3.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项目区位于常家镇境内,南起马颊河北岸,北至甄家洼干沟。项目区耕地面积2万亩,涉及社区(村)16个。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扬水站7座,铺设PVC低压管道70公里,新挖、治理排水沟渠斗农沟60公里,新建支沟生产桥(涵)30座,整修机耕路30公里,新建农田防护林网300亩。项目总投资1004.2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04.25万元。
完成任务时间:今冬明春完成。
4.徐园子乡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县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位于徐园子乡,南起战备路,北至路,东起庆棣边界,西至马东干沟,规划耕地面积1.3万亩。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扬水站8座,配套输变电线路6公里,新建渠系建筑物192座,开挖沟渠35公里,平整土地0.5万亩,新建和整修机耕路35公里,新建农田林网0.06万亩,植树6万株。项目总投资12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00万元,省财政资金360万元,市财政资金40万元,县级以下自筹80万元。
完成任务时间:今冬。
5.张培元土地整理项目。张培元土地整理项目区位于徐园子乡裕华社区,在苏家洼腹部规划面积3314.5亩。西起徐苏公路西200米左右的张培元村组耕地西界,东至苏周沟,北起苏南沟,南跨张刘沟,至张培元村组耕地南界。
主要建设内容:整治塘坝1处,新建塘坝1处,新建引水闸1处,土地平整2022.5亩,铺设输水管道14.65公里,出水口196个,阀门34个,阀门井34处,新开挖排水沟19.8公里,整治排水沟8.4公里,回填排水沟41.9公里,新修机耕道路16.5公里,维修砖拱桥2处,新建砖拱桥20处,重建涵管桥4处,新建涵管桥114处,种植农田防护林8153株,新建管理所1处。项目规划总投资1269.53万元。
完成任务时间:今冬明春完成。
6.花牛赵高效节水项目。项目区位于徐园子乡花牛赵社区,规划耕地面积2000亩。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扬水站1座,铺设PVC管道10.66公里,整治生产路5.91公里,整治排水沟渠5.91公里。项目总投资139.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60万元,省财政资金4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1.37万元,县级以下农民自筹18.53万元。
完成任务时间:今冬。
(二)乡村工程。各乡镇(街道办)在配合县有关部门完成县属重点工程建设任务的同时,要完成以下工程项目:
1.方田改造工程。今冬明春规划改造方田面积3.3万亩,排水沟渠270公里,新建配套建筑物353座,土石方60.6万立方米,总投资1686.7万元。
2.骨干沟网治理工程。今冬明春计划清挖疏浚沟渠52.57公里,土方96.1万立方米,水闸2座,总投资854.03万元。
3.危桥改造工程。今冬明春全县水毁桥改造工程11处,土方1.2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0.825万立方米,总投资600万元。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县政府将成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关部门要抽调技术人员组建工程建设指挥部,制定实施方案,对各类工程进行分类指导,严把质量关,确保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工程顺利实施。
(二)深化改革,健全体制。积极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新增千亿斤粮食、徐园子乡中低产田改造等重点项目,工程完工后全部移交灌溉用水协会管理。骨干沟网治理工程完工后,由县水务局灌溉公司管理。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工后,移交县供水公司管理和经营。通过落实以上管护措施,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关键词:油田 全面计划管理 研究
全面计划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内外环境及条件变化,结合长远和当前的发展需要,合理地利用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组织筹谋企业全部经营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一、石油企业实行全面计划管理应该把握的几个要点
1.从重生产转向重生产经营
长期以来,石油产品作为国家的基础能源和战略物资,其生产销售完全由国家统包统配,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高度集中在国家政府部门。原油价格由国家统定,原油生产、地震和钻井工作量等由国家统一安排,原油产品、物资供应、劳动组织由国家统一调配。企业的任务就是完成国家安排的生产计划和各项工作量指标,石油企业的计划就是生产和工作量的执行计划。石油企业改制上市后,完全与国际接轨,产品价格与产量均由市场来决定,企业的计划就必须做到生产经营一盘棋,因此,石油企业的全面计划管理是由生产计划管理向生产经营计划管理转变。
2.从重投资转向重经营效益
在计划经济下,石油企业的投资是由国家统一安排无偿使用的,投资没有与经济效益挂钩,企业的计划也就成为分投资、批项目计划,考核企业的是地震工作量、钻井工作量、产量完成多少,而对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利润不考核,企业投资要得越大,工作量完成得越多,企业的贡献越大,造成了企业争投资、要项目,摊子越铺越大,成本越攀越高,投资规模难以控制。石油企业改制上市后,资金的筹措量、投资规模的大小、经营效益的好坏,就成为计划部门考虑的主要问题,全面计划管理是由重投资向重经营效益转变。
3.从重短期转向重长期
企业原有的计划管理工作重点是对指令性指标进行年度计划管理,中长期计划相对薄弱,战略研究和项目前期调研论证工作滞后。企业虽然也制定了五年、十年规划,但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编制规划的要求,是堆工作量、上项目、要投资的规划,成本连年上升,投入安排较大,给上级留有砍一截的余地,对企业没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石油企业改制上市后,股东看重的是企业长期发展前景,因此,企业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取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中长期计划。所以,企业全面计划管理是从重短期向重长期规划转变。
4.从重局部转向重全面
以前从生产经营的过程看,仅仅是生产阶段的计划管理。由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不需要企业自己决定,对环境的调研、市场的预测、内部信息的分析也就显得次要,制定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也未能重视;原油销售不需要企业自己推向市场,企业的经营计划相对薄弱。从资金的来源看,投资由国家无偿拨给,企业的贷款计划和其它资金筹措计划元足轻重。从资金的投向看,为完成上级生产任务,企业资金计划是切块使用,层层下拨,无资金投向的选择权和责任,投人后产出的效益如何问津较少,投资决策管理薄弱。石油企业改制后,投资者与经营者分开,要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使投资回报最大,取得最佳效益,其生产经营的每一环节都不可忽视,所以全面计划管理是从重局部向重全面转变。
二、实施全面计划管理的具体对策
随着石油企业重组改制上市成功后,企业真正踏上了股份化、市场化的轨道,外国大石油公司的参与,使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石油企业内部资金筹措、人员结构、劳务提供、资源配置等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决定了石油企业计划管理的观念必须转变,并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全面计划管理模式。
1.强化企业发展战略计划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石油企业全面计划管理应将目标管理放在首位。企业通过对外部环境的了解,明确企业所处地区的油气勘探程度,通过对远景资源量、预测资源量、控制资源量、探明资源量的构成综合分析,确定企业的油气勘探方针,是在本地区扩大勘探或是到异域拓展新区;是发展油气主业,还是压缩勘探投入,开发新的产业;并预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达到的目标。企业通过拟定多个目标方案,经科学的测算及专家对目标方案的优选,从而确定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2.真正实现以项目为主线条的全过程计划管理
项目计划管理应是石油企业全面计划管理的重点。按项目计划管理的优点是:线条清晰,目标明确,利于操作。石油勘探开发包括区域预探、评价勘探、试采开发等,具有投入高、风险大、工期长的特点。为了提高勘探开发的整体效益,可实行项目全过程计划管理。首先,对项目进行分阶段预测,预测出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确定盈利目标,再进行分阶段计划管理。区域勘探阶段计划管理,通过资源预测和经济论证,实现控制资源量最多且单位控制资源量的资金投入最少。评价勘探阶段计划管理,实现探明储量最多且单位探明储量的投入最少。开发阶段计划管理,效益评价以一定的投入建成多少产能为标准;生产经营阶段计划管理,效益评价以一定的投入获得多少收入为标准。同时,在全面计划管理过程中,结合石油勘探的特点,加大投资风险计划管理。
3.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全面生产经营计划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重组改制后,油田成本核算要与国际接轨,立足于投资者最大回报,追求效益最大化,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企业的计划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全面生产经营计划管理。
企业要改变以往的先干后算为先算后干,确保产出大于投入,效益第一。以企业的最终收益为目标编制企业计划,以保证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呈现的是围绕市场运作的独立系统,其内部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都是系统的一部分,计划就如同这个系统的链条,贯穿于始终,为使这一系统正常有序运转,应实施全面生产经营计划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瑞峰,兰州石化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优化[D].兰州大学,2007.
[2]钱伯章,朱建芳.世界天然气供应和需求预测[J].天然气与石油,2006(4).
抓安全文化建设,应从安全意识入手,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要增强员工安全意识,首先对本单位或同类型单位过去发生的安全生产事件进行分享,分享发生的原因,分享事故给人带来的痛苦和亲人的悲伤,在员工的脑海里印下我要安全,工作中我不能受到伤害,更不能失去生命印记,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其次,感情教育,讲一讲父母的牵挂、妻子儿女的期盼,让员工讲自己家庭的和谐幸福,这样事故与家庭幸福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使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更深刻。
2.突出行为规范 开展“HSE三标建设”
在安全管理中,注重人是第一要素的原则,在安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各类的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得出,“违章”人为因素,占事故发生率的决大部分,例:某集团公司2011年21起亡人事故没有一起排除人的“违章”因素。
一是标准化管理。集气站在HSE 目标管理上,每年制定HSE 目标,分解落实到岗位,实施岗位承诺;在制度建设上有健全岗位责任制、完善HSE规章制度,适宜有效的设备设施操作规程;在设备设施管理上,实行专人负责,实施属地管理;应急管理上,健全可预见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定期开展演练;在培训上,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员工实施资质上岗。标准化管理的目的避免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所以,制度建设是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
二是标准化现场。集气站内主要是增压设备和压力容器,风险危害大,管理好这些设备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我们从设备设施管理上划分区域,专人负责;依据行业标准和建设施工设计对设备设施标准安装,对设备设施及流程按照介质统一颜色,对阀门标明开关状态,仪表统一方向,流程内介质流动标明方向;安全提示标志规格统一,安全标志提示与危险源处所潜在的风险相一致;目的就是规范物不安全的状态,给员工营造一种安全生产的环境。
三是标准化操作。集气站是易燃易爆重要场所,设备设施都是承压设备,任何不安全的操作都会引发安全事件,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为安全生产将集气站内各项活动都编制成规程,让员工规范操作,为此我们的做法,把操作的规范动作拍成视频或照片演示给员工看,目的是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让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突出风险管理 开展安全分析
风险是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集气站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场所,集气站内的集输设备设施及管道流程都是承压设备,还有站内用电设备,如果工作中避免发生安全事件,操作人员应清楚工作场所有哪些危险源,知道作业活动中存在哪些风险和诱发事件的因素。如何让员工清楚呢?那就是让员工参与危险源识别,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和工作循环分析,通过分析清楚了作业活动中的风险和危害,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目前,对集气站作业活动进行评估,针对危险作业项目编制了“危险作业清单”,实施层层把关,分级控制;针对岗位上的风险编制了“岗位HSE作业指导书”和“岗位巡检表”,规范岗位人员操作行为。
4.突出标识 开展目视化管理
集气站是将控制范围内的天然气井的天然气集聚到一起经气液分离后,天然气通过管道直接输送或通过压缩机增压输送到天然气处理厂,分离出的含油水用专用运输罐车拉运到处理厂处理。以上生产过程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为杜绝或减少事件的发生开展目视化管理,以提醒员工风险或按照标准、规章执行。集气站在人员、规章制度、设备以及区域的目视化管理。
人员目视化管理:主要通过安全帽、工作服、胸牌对不同岗位、类别人员进行辨识区别,便于管理和识别。
规章制度目视化管理:主要通过人员违章行为图文解释和标识牌放置在醒目的地方以规范人员的安全行为,将集团公司“禁令”和公司“规定”以及分公司安全生产“令”和“十必须”制作成宣传版上墙。
操作规程目视化管理:主要对操作规程制作成操作流程卡摆放在操作现场,以提示操作人员正确操作。
设备目视化管理:主要通过对设备设置:状态标识、专人管理标识,设备的运转部位、高温部位、用电系统等设置个安全警示标志,设备操作面版标明按钮的功能,巡回检查,明确设备巡回检查的关键部位;设备操作现场有操作流程图。
生产区域目视化管理:主要通过对集气站划分出各生产作用区域,明确各自生产区域内负责人,切实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属地管理原则。
生产流程目视化管理:对流程内输送的介质进行标识,油、气、水分别为棕色、黄色、绿色;对管道介质流向用箭头标识。
上锁挂签目视化管理:主要对设备设施、工艺流程检维修、临时用电等作业项目实施上锁和挂标识杜绝人为误动作,明确设备设施生产流程工作状态和强调HSE提示。
作为走出国门的企业,天狮集团总裁李金元一直以全球信息化为最高目标,并以此把整合集团的战略系统和优化架构成为天狮集团信息化的重要任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天狮集团全球信息中心的总经理姜正林说:“作为一家业务范围辐射全球190多个国家的‘营销型企业’,如何把管理渗透到终端,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要素,而IT可以为天狮集团的这种管理到终端的需求提供通畅的信息通道。”
“六网互动”实现全球信息一体化
天狮集团在1998年开始进军全球市场,从2002年开始正式投入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
2002年,李金元提出了“六网互动”的概念,即打造天狮人力资源网、天狮国际教育网、天狮国际物流网、天狮资本运作网、天狮国际旅游网、天狮国际互联网,依靠着六大“网络”把集团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等资源都施行统一管理,实现全球信息一体化。
之后,天狮投入2.7亿元部署了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Porta(门户)、KM(知识管理)、HR(人力资源)等信息系统。同时,投入约1~2亿元,架设全球网络办公环境。
从2002年提出的“六网互动”到如今的国际化产业园区IT建设,天狮集团的信息化是伴随着其业务发展一路走来。
姜正林介绍说:“由于集团分布在全球的100多家分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文化水平、基础建设存在巨大差异,给集团的全面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集团的信息化首先从基础架构上根据全球业务发展的规划和全球110多家分公司的部署情况,在全球四个地区部署了数据中心,分别是中国天津数据、英国伦敦、新加坡巴西圣保罗的四个数据中心。通过信息网络搭建了全球企业专网,从而提高了天狮全球分支机构的网络速度和应用范围。”
在天狮集团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第一个开始实施并使用的项目是KM系统。KM的部署和使用,为集团在自动化办公、改进业务流程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效益。而关键在于,KM平台的前期成功,为之后的ERP、CRM、Portal的上线奠定了基础,使实现“六网互动”的国际营销模式成为可能。
以KM平台为基础,天狮集团的ERP、HR、仓储管理系统、直销管理系统的部署都是同步进行的。如此高强度的信息化工作,对于在2003年只有四五个人的集团IT部门而言,不啻于巨大挑战。而天狮在当时的做法是交由咨询公司来对自己的IT架构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
咨询公司为天狮集团引进了信息安全机制,梳理了内部的管理流程。而天狮在与咨询公司的合作中,从初期的“拿来主义”逐渐转变到后期合作中对知识的转移和利用。在天狮集团的ERP上线以后,专门成立了流程管理部门――这就得益于咨询公司的知识转移,咨询公司认为企业在IT项目结束后,依旧会存在很多流程改进和优化的工作,而流程管理部门的成立正好解决这个问题。
“整合”实现数据共享
天狮集团的信息化项目立项于2002年,在2003年7月份开始第一期实施,大量的IT投入是从2004年开始的。2005年7月份完成第三期实施,第四、五、六期的实施和维护,分别在2006年6月份、12月份和2007年6月份完成。
姜正林在2007年初刚刚加入天狮后,就肩负着重要任务,那就是“整合”。经过四、五年的信息化建设,天狮集团中除了ERP、CRM、Portal、HR、KM、OA等主要系统外,还有2006年开始部署的电子商务系统、全球物流系统、招投标系统、档案/合同管理系统等。
对不同信息系统的整合,首要一点就是要充分考虑对集团的决策层、管理层、业务执行层的支撑。依据业务本质的不同,不同的层面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决策层关注的是系统提供实时的利润分析、成本分析的决策支持信息;管理层需要系统提供预测、计划、监控、调整、评估等工具,帮助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有效地管理企业的各项资源;执行层需要系统方便部门之间的沟通,减少数据的重复录入和差错,简化业务操作。
整合的目的是让信息系统能够为集团的决策分析提供依据,但是业务的多样性,导致各个系统技术和模式迥异。所以,整合并搭建一个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SOA)松耦合的系统就显得非常必要。
姜正林将整个整合工作分为五步着手推进:统一的编码体系和编码管理制度、统一的用户管理、制定业务数据的采集和接口标准、业务流程分析和固化执行层、管理层、决策层三个层次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和未来的规划。“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关键也是经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对系统架构进行规划。”姜正林说。为此,作为五步整合部署中的一部分,天狮集团构建了基于SOA的架构,搭建一个松耦合的全球信息系统架构,打破信息孤岛的现状,并为业务的进一步扩展提供平台支持,从而将众多系统进行整合,为公司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打造“健康云”平台
近年来,天狮集团的信息系统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六大项目上:整合集团乃至全球各异构系统,完成身份认证、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接口的整合;全球一卡通和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采用DynamixAX系统,搭建亚太物流系统;采用CMS管理软件INTERVOVEN的产品,进行全球门户(Portal)网站建设,以及对内容管理系统的升级。
在姜正林看来,IT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是IT与业务的融合,不能为了IT而IT,IT必须要为业务解决问题,服务于业务,所以在IT项目实施过程中,与业务密切的沟通和配合至关重要。
2012年,天狮集团与全球领先的通信服务提供商Orange Business Services(OBS)正式签约,助推企业全球业务部署和发展,打造“健康云”平台。天狮集团也就此成为OBS在亚太区合作的首个云计算解决方案客户。
“该公司将为天狮提供一套灵活经济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将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整合到‘一朵云’上,方便直接控制。”姜正林说,“本次集团携手OBS启用云计算解决方案,以灵活而经济有效的方式将自己的法国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作为一项云服务进行托管,同时能对自己平台的配置直接控制,按照自己的需求即时而安全地管理虚拟基础设施和IT资源。”
凭借OBS世界领先的云技术,能优化冗余系统资源的投资,实行可预测和可控制的IT资源成本管理,从而获得虚拟、灵活的基础设施快速部署的能力。
随着天狮集团全球业务的不断发展,其对网络运营商服务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姜正林认为,与OBS的合作,也符合其全球IT规划发展的需要。在不断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能够支持企业在未来的全球业务部署。灵活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与云服务无缝集成,且解决了企业按需索取硬件资源的需求。
关键字:液化天然气;危险性;安全防护技术;实践应用
Abstract: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is a kind of high quality clean fuel, in marine power energy in the prosp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broad. Special risk for liquefied natural gas, not many people understand safety properties of low temperature liquid natural gas, liquid gas in practice will need to be especially careful to avoid danger. This article makes a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risk analysis, and discuss the safety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liquefied natural gas for you.
Key words: liquefied natural gas; risk; safety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U4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21世纪世界经济速度的快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液化天然气(LNG)为改善空气质量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但是液化天然气也有其自身的危险性,液化天然气作为优质燃料,液化天然气在实践中的应用技术尤为重要。特别是液化天然气在船舶动力方向,由于我国的技术水平有限,严重制约了液化天然气(LNG)作为船用燃料的发展。本篇就分析液化天然气(LNG)存在的危险,并为您探讨对于我国液化天然气的安全防护方法和措施。
1概述液化天然气(LNG)
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使得到2020年中国对液化天然气(简称LNG)的需求将要达到2100吨,今后15年内我国液化天然气(LNG)年需求增长12%。液化天然气(LNG)是一种清洁能源,其LNG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它燃烧后的排放物中C0、CO2和NOX的浓度均比汽油等燃料明显降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工业及民用领域。
液化天然气作为优质燃料已被运用在生活中,但是由于液化天然气(LNG)是一种易燃易爆液体,当液化天然气(LNG)作为船舶动力能源,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其具有的经济和环境保护效益,还要注意防范在液化天然气(LNG)船舶加注的过程中存在的危险。为了改善我国的空气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液化天然气作为清洁还有经济的能源,因此在船舶动力能源的应用上很有发展前景。要知道,液化了的天然气(LNG)更有利于远距离的运输和储存。但是,我国液化天然气(LNG)属于新兴产业,因此在液化天然气的生产、运输、加注方面的标准还不够规范,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液化天然气(LNG)作为船上使用燃料的发展。必需制定符合我国情的液化天然气船舶燃料有关的安全操作规范,促进液化天然气的使用效率,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液化天然气的危险性介绍
2.1低温冻伤的危险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深冷液体,人们对的低温安全性能却了解不多。液化天然气需要低温存储,因此在使用或是运输的过程中,易发生低温冻伤的危险。低温冻伤就是皮肤接触低温液体,皮肤表面的潮气凝结,并黏在低温物体上,皮肤冻裂受到伤害。并且低温的LNG对其装置设备(一般的结构连接件、焊接点和钢结构等)也是具有破坏性的影响,有可能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通常液化天然气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燃料,但是液化天然气在我国的船舶燃料上的应用前景还是非常广泛的。
2.2易燃易爆的危害
液化天然气(LNG)具有天燃气的易燃易爆的危害。当液化天然气从液化蒸发为冷的气体的时候,它的密度和常温下的天然气不同,液化天然气(LNG)约比空气要重1.5倍,并且气体不会立即上升,而是沿着地面扩散开,吸收地面的热量以及大气与太阳的辐射热,形成白色云团。容易爆炸给人带来伤害。
2.3窒息的危害
液化天然气(LNG)就是将天燃气深冷液化而成的一种液体,是以甲烷为主要组分的烃类混合物,在大气压力下的沸点约为-160,液化天然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大于百分之四十,吸入过量时就会导致人缺氧窒息。通常,含氧量是人不出现永久性损失的最低极限,虽然液化天然气(LNG)无毒,但是如果吸进液化天然气就会迅速失去知觉几分钟后死亡。
2.4冷爆炸的危害
液化天然气(LNG)在使用到船舶上的时候,如果泄漏到水中,水与液化天然气有着非常高的热传递效率,就会发生快速相变(RPT)的现象,也就是俗称的冷爆炸。冷爆炸就是在某些情况下,两种温差大得液体直接接触,过热的液体在复杂的链式反应机制中短时间内蒸发,速度快的像是爆炸一般。对于这类事故应引起高度重视,可历史让水蒸发,避免这种危害的发生,因此液化天然气的使用过程中也要防范冷爆炸的发生。
2.5低温麻醉
液化天然气(LNG)需要低温存储,因此液化天然气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就要与低温接触,容易产生低温麻醉。低温麻醉就是说人在低于℃下待久后,如果没有充分保护措施,就会有低温麻醉的危险产生,随着体温下降生理功能和智力活动都还会下降,心脏功能也会衰竭,如果要是进一步下降就会导致死亡。对明显受到体温过低影响的人,应迅速从寒冷地带转移并用热水洗浴使体温恢复,不应该用干热的方法提升体温。
2.6液化天然气(LNG)泄露
液化天然气(LNG)泄露容易遇到附近潜在的火源,这是十分危险的。液化天然气(LNG)由于低温操作,因此很多金属部件就会出现明显的收缩(热胀冷缩),在运输管道系统的任何部位(尤其是焊缝、阀门、法兰、管件、密封及裂缝处)都可能出现泄漏、沸腾蒸发,如果不及时封闭这些蒸气,它就会逐渐上浮,且扩散较远,最终发生事故危险。
数字证书的签发是由得到司法部门认可的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执行的。通常,数字证书包括公钥、私钥、有效时间区间、认证机构信息等等。而数字证书的认证则服从双向认证机制。在这种机制下,一方面,不同用户持有一个私人的特定私钥,用于文档编写的数字签名或是其他数字信息的解密;另一方面,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工作处一个公钥,用于对文档的验证和其他数字信息的加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档和数字信息的身份可靠性问题。在密钥的颁发过程中,密钥对由加密芯片产生,而存储加密芯片的介质只由持有者保管,这不仅能够利用硬件产生随机数据,提高密钥的质量,更可以保证密钥不被到处存储介质。当前,A公司采用的是北京某电子商务认证管理机构提供的服务,以含有加密芯片的手机UIM卡(用于接入电信CDMA网络的手机卡)作为数字证书的存储介质。相对于传统的USB-Key、IC卡等存储介质而言,手机UIM卡具有易于保管、操作方便、免安装驱动等优点,其便携性为移动操作平台的用户提供极大的便利性。员工的个人证书均写入UIM卡,通过手机数据短信的方式,利用UIM卡和UTK应用交互的方式认证员工的签名证书。以生成产品质量验收报告为例,产品质量检测员通过账号和口令的方式进入系统,系统认证服务器通过相应的手机发送认证请求短信,请求存储于UIM卡中的个人私钥证书。产品质量检测员在接到认证请求短信之后,向系统回复一条包含个人私钥密码的短信进行认证。通过这种双向认证机制,能够确保用户身份的可靠性,同时亦保证了检测人员对产品质量验收报告的不可抵赖性。
2基于时间戳的电子签名技术应用
另一种安全机制则是利用可信时间戳进行电子签名。通常,可信时间戳由通过认证的时间戳服务中心签发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凭证,其主要用于证明数据信息在某个时间点是完整存在且能够被认证的。为了保证敏感文件的安全性,在无纸化办公过程中,可以利用基于时间戳的电子签名技术保证相关文件产的生时间和内容完整性,进一步达到不可抵赖性的目的。同时,航天企业产品的组成部分众多,基于可信时间戳的电子签名,有利于电子文档的长期归档、保存和验证。在进行基于时间戳的电子签名过程中,用户首先将需要加盖时间戳的文件用Hash编码的形式加密后形成文件摘要,进而将摘要送至时间戳服务器。时间戳服务器根据当前标准时间,对受到的文件摘要加入包含时间信息的数字签名后返回给用户。经过这一系列加密过程,用户将得到一个包含三部分的凭证文档:加有时间戳的文件摘要、时间戳服务器受到文件的日期和时间、时间戳服务器产生的数字签名。相对来说,文档中签署的时间可以由操作人员进行编辑,而可信时间戳则不同,其包含的时间信息是由时间戳服务器根据实际收到文件的时间提供的,且通过加密手段防止时间信息发生更改。同样以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为例,在航天产品的检测过后,检测人员确认检测报告无误后,需要将检测报告发送至报告管理服务器。服务器后台会自动将产品检测报告生成相应的文件摘要,并送至时间戳服务器,时间戳服务器则按照上述的安全流程向报告管理服务器返回相应的时间戳凭证文档。通过基于时间戳的数字签名手段,可以确保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同时为检测人员对质检报告责任的不可抵赖性提供可信的验证信息。
3数据加密技术应用
关键词:天然气 储罐 消防安全 技术标准
中图分类号: U47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LNG是液化天然气英文名称liquefied化冷却而成的深冷液体,常压沸点为-162℃,其密度为标准状态下天然气的600多倍,体积能量为汽油的72%,输送和储存十分便利。目前,LNG已成为我国一门新兴的工业而得到迅速发展。
1、液化气的储存
气态天然气经深冷液化(其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625)后进行罐装储存,可以大大提高储存效率。液化气储存方式的选择是其储存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影响储存方式的因素很多,例如,储存量、液化气进液速度及频率、进液和输出方式、所储存液化气的物理性质和热力学性质、建设投资及各种储存方式所需的运行管理费用等。目前,液化气储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压力储存,包括常温压力储存和低温压力储存;另一种是常压低温储存。在设计液化气低温储罐时,一般根据液化气储罐的储存能力来选择最佳的储存方式。
2、低温常压储存
低温常压储存是将液化气的温度降到使其饱和蒸气压接近常压时的温度进行储存。将储存温度降到其沸点温度以下,并保持冷冻状态,储罐操作压力按稍高于常压来设计,可以大大降低壁厚,这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液化气储存方式。与压力储存相比,低温常压储存压力低,安全性能好,储存时液化气处于冷冻状态,液体挥发较慢,储罐中气相空间少,因此还能大大增加液化气的储存量,特别适合大容量储存。在20世纪50-60年代,经济安全的常压低温储存技术就已经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应用,发展至今,该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储罐的单罐体积也在不断地向大型化发展。
3、保温层结构
保温层是储罐保证液化气处于深冷状态的主要结构。对于液化气储罐顶部的隔冷保温设计,因保温材料无需承受设备和液化气的压力(仅承受保温材料自身的重量),一般的隔冷保温材料抗压强度均可满足要求。通常选用膨胀珍珠岩散料自然堆积作为顶部的保温材料。液 化气侧壁的隔冷保温,则要针对不同储罐的特点采用相应的保温材料及结构。单壁罐选用轻质的聚氨酷发泡料附着在罐壁周围作为其保温层,保温材料发泡一次成型。双壁金属储罐和预应力混凝土罐选择膨胀珍珠岩为其侧壁保温材料。薄膜罐则采用高强度的玻璃纤维硬质聚氨酷泡沫。对于液化气储罐底部保温材料和隔冷结构设计,不但要保证储罐的冷损失率降至最小,而且保温材料抗压强度还要能支撑内罐、液化气和上部保温材料的总重量。在设计建造中,根据储罐底部不同部位承受压力不同及最大限度降低冷损失率的原则,可将底部隔热保温结构分成周边圈梁和核心隔热两部分,采用不同的隔热保温材料。周边圈梁是承受储罐设备及液化气重量的主要构件,因而对其隔热保温材料的强度要求相对较高,材料的导热系数可以稍大一些,建造中通常会采用强度相对较大的珍珠岩混凝土作为圈梁保冷材料。珍珠岩混凝土在使用前,需调配试验珍珠岩与混凝土的比例,以满足设计所要求的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对于底部核心部分保温材料,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泡沫玻璃,与珍珠岩混凝土相比,泡沫玻璃无需再加工和测试即可直接进行施工,在技术上完全能满足储罐核心隔热部分的设计要求。
对于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和装运工程的消防设计,一直以来国内没有专门的消防规范,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的固定式消防冷却喷淋水和固定式高倍泡沫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设计思路及计算进行叙述,以供参考。
某工程的装置分为主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装置与公用工程。主生产装置包括处理规模为100×104Nm3/d液化装置区、压缩机厂房;辅助生产装置包括1座2000m3 的LNG储存罐区、火炬系统和LNG灌装系统;公用工程包括变电和配电、仪表工程、消防工程、仪表风等。
4、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设计说明
(1)消防水量计算说明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2.2条,厂区占地面积小于100hm2 的工厂同一时间内按发生一次火灾考虑。故本项目的消防水流量及储水量按1次火灾的需求量设计。LNG 储存罐区的消防用水量为本工程最大消防水量。罐区内设有1 座罐容为20000Nm3的LNG 储罐,此LNG 低温常压储罐参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8.5.5条进行消防设计。
(2)消防水量计算书
参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8.5.5条、8.5.6条,此LNG储罐应设有固定消防冷却水系统、辅助水枪或水炮;10.4.6条,罐区集液池设有固定式高倍泡沫局部应用灭火系统;8.5.7条,消防冷却水连续供水时间为6h。根据《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6.3.5条,高倍泡沫灭火系统连续供给时间不宜小于40min。详细的消防用水计算如下。
a、固定式高倍泡沫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水量计算
本工程在LNG储存罐区的集液池设置固定式局部应用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集液池体尺寸4m(L)×4m(w)×4m(h),高倍数泡沫混合液混合比为3%集液池设计参数见表1。
集液池设置1台固定式水轮式高倍数泡沫发生器pfs4。该发生器采用压力水驱动发生器中的水轮机作为风扇的动力,每台混合液流量为120~240L/min,发泡量为48~120m3/min,发泡倍数为400~500倍。按1次火灾考虑,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用水量为3.88L/s,储水量约为9.3m3。
b、LNG储罐区消防冷却水量计算LNG储罐规格:外壁直径40m,外壁高度24.7m,拱顶高度6.72m。消防冷却水量计算结果见表2。
则该罐区总的消防冷却设计流量约为297.2L/s,所需消防水量约为6418.56m3,取6430m3。
(3)高倍数泡沫量计算
根据1.2.2.1节计算结果,储罐区集液池泡沫混合液用量为9.6m3,高倍数泡沫混合液混合比为3%,则高倍数泡沫用量为0.288m3。
5、关于“高倍数泡沫系统全部覆盖罐区围堰”的讨论
由于目前没有针对LNG 生产、储存和装运此类工程专门的消防规范,本设计主要参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进行消防设计。参照该规范10.4.6条要求:“液化天然气站厂应配有移动式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液化天然气储罐总容量大于或等于3000m3的站厂,集液池应配固定式全淹没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未要求整个储罐区配置固定式全淹没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假设整个储罐区配置固定式全淹没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整个储罐围堰区面积为6850m2,按照《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6.3.5条规定,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宜小于7.2L/(min·m2),泡沫连续供给时间不宜小于40min。事故时,高倍数泡沫混合液流量为822L/s,泡沫混合液用量为1972.8m3;当泡沫混合液混合比为3%(高倍数泡沫液含量为3%)时,配制泡沫混合液的水量为797L/s,如此大流量的水伴随着泡沫喷洒到LNG 上,是否会引起液化天然气加速蒸发,形成蒸气云,也需引起高度重视。高倍数泡沫液储存量经计算为59.18m3,考虑一定的余量后,需要配置60m3的高倍数泡沫液储罐及相应的泡沫比例混合器,以及100多台泡沫混合液流量为8L/s的水轮式高倍数泡沫发生器。并且,从网上及相关消防设备厂家了解,目前水轮式高倍数泡沫发生器的泡沫喷射距离都不大,基本在1m之内,而储罐区东西、南北向距离为90m,如何快速将泡沫覆盖全罐区,并且使泡沫层达到1~2m的有效高度,也是一个问题,如果遇上大风或雨天,则更加困难。
结束语
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匮乏,天然气需求较大,且在城市燃气、发电、化工等应用方面已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形成发展液化天然气产业的有利条件,近年来中国LNG项目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其具有易燃易爆、低温特性和易膨胀扩散性,其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始终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韩显军:液化石油气冷冻储罐的结构及技术经济分析,煤气与热力,2000,20 (2)
[2]王硕:大型地下深冷双壳储罐在国内应用的探索,石油化工设计,2004,21 (3)。
每天对公司各部门安全工作日常检查、监督及问题隐患整改;
每周公司经理办公会工作总结并汇总协助处理有关问题上报公司领导; 每周各加气站日常巡查一次;
每月安监部制定和上报工作计划;
每月公司加气站、夜班夜查(联合企管办)一次;
每月车辆安全检查(联合企管办)一次;
每月(季度)工程建设联合大检查(联合各部门)一次;
每月安监部对各部门业务专项工作安全检查一次;
每季度各站及公司业务部门应急演练(业务部门)一次;
每半年全公司应急演练(联合各部门)一次;
每半年庭院小区或公福用户安全宣传(联合企管办、客服部)一次;
安监部11月份工作计划
1. 监督协助做好各站三级达标工作,每天跟踪进度处理问题;(各站)
2. 开展落实冬季用气安全保障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各部门各站)
3. 对庭院小区联合企管办、客服部安全宣传;(企管办、客服部)
4. 对工程建设项目日常检查;(工程部)
5. 对各站消防安全、设备运行日常检查(各站)
6. 对公司加气站、夜班夜查;(企管办)
7. 对公司车辆使用情况检查汇总问题处理;(企管办)
8. 对入户安检和公司安装通气工作检查;(材料部材料使用)
9. 值夜班制度规定落实,工具发放交接,进行检查。
关键词:全向信标;S4000;天线系统
引言
全向信标是国际民航组织推荐的一种高精度无线电导航设备,其通常与测距仪合装,为飞机提供方位导航信号,常用于航路导航及进场引导,在全国导航台中分布广泛。在沿海地区,由于气候潮湿,空气中盐分大,一般投入使用超过10年以上的全向信标设备的天线系统存在严重腐蚀老化问题。文章以深圳蛇口导航台天线系统检修工作为例,来具体说明针对设备天线系统老化问题的优化调整措施,消除因设备天线系统老化所产生的安全隐患。
1 天线系统原理
深圳蛇口导航台地处沿海地区,采用阿尔卡特公司生产的S4000型全向信标设备,于1998年投入使用,至今已超过15年。S4000型全向信标天线系统主要由五十个边带天线和一个中心载波天线组成。边带天线阵共有50个天线,采用水平极化的全向发射器(阿尔福德环形天线),辐射上下边带信号。天线切换模块(ASM-D)输出的边带信号通过电缆输入到去耦模块,去耦模块的输出端连到匹配变换器,然后馈给天线振子。其中,去耦模块的作用是减少邻近天线的寄生干扰。每个天线振子包括四张金属片构成的一个方形框架(环形天线),边带信号经交叉的电缆对称地供给四个环形单元,由此产生交替变化的极性电流,确保四周电流的方向一致(图1)。在环形的一个斜对角有2个可调电容器CA,通过调整可调电容器CA的间隔和匹配变换器内的微调电容器CTr来设置环形天线在108-118MHZ频率范围内谐振,该谐振设置确保电流分配一致,并达到天线回波损耗不小于26dB的天线匹配要求,从而产生最好的全向场型。中心载波天线辐射载波信号与边带天线的发射器相同,不同的是载波天线没有去耦模块,载波信号经电缆直接与平衡非平衡匹配变换器相连。
2 天线典型故障分析及处置
2.1 故障情况
蛇口导航台DVOR4000型全向信标设备曾出现双机BITE预警,参数为“Dirtortion on det. USB-LSB”,同时,用示波器测试ASU机柜测试点1B30显示全向信标信号波形有一个明显缺口。
通过设备自带软件进行单根天线发射性能测试,将数据记录至表1。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第15、16、38号边带天线有明显的参数偏差,其中第38号边带天线的参数严重偏差。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3个天线振子进行匹配检测,测量其回波损耗值(图2),测量结果分别为:-16.4dB、-13.7dB和-3.2dB,均大于-26dB(设备天线匹配要求的标准值),因此,可初步判断天线系统匹配性能有所下降,第15号、16号、38号天线可能存在故障点。
2.2 原因分析及处置
针对上述测试结果,对第15、16、38号天线振子进行开盖检查,发现:第15、16号天线振子内金属表面腐蚀明显,与匹配变换器之间连接处的接触点出现虚焊现象,导致天线内电缆连接点松动,造成振子性能下降;第38号天线匹配变换器上的馈线严重腐蚀并断裂,导致信号无法传输,引发设备告警。
针对上述问题,对各故障点处理如下:
(1)对第15、16号天线振子的连接处部分进行打磨、除锈、补焊等处理,然后使用万用表测量各焊接点,确保连通。
(2)将第38号天线匹配变换器上腐蚀损坏的馈线拆下来,根据其原有电气长度,制作出新的馈线,重新焊接上。
(3)将处理过的天线重新装好,然后接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微调电容器CTr进行调整,使天线回波损耗恢复至-26dB以上。
再次观察测试点1B30输出,发现信号波形包络恢复正常,缺口消失。重新进行单根天线发射测试,参数均恢复至正常范围。
2.3 针对天线老化问题的优化调整措施
针对全向信标天线系统老化所产生的安全风险,结合之前多次检修维护经验,提出以下两方面的优化调整措施。
2.3.1 做好天线系统的预防保养工作
根据相关规定,全向信标应在投产五年后每年对天线进行防腐蚀保养,沿海潮湿地区应在投产三年后每年对天线进行防腐蚀保养。按照上述要求,每年应认真落实设备天线的防腐蚀保养工作。在进行天线防腐蚀保养时,可使用“三防漆”等防锈蚀材料对天线振子内金属表面、连接触点等进行防护,将天线锈蚀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2.3.2 关注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设备维护人员日常应关注DVOR4000型全向信标设备的天线失真度、9960Hz调制度等监控参数,并定期检测设备监控信号波形,及时掌握设备天线系统运行状况。当参数出现较大偏差时,应对设备天线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设备进行针对性的维修。
根据设备天线匹配的技术测量要求,DVOR4000的天线回波损耗应小于-26dB。使用网络分析仪能够快速的测量出天线振子的回波损耗,如测量参数大于-26dB,应对天线振子内螺丝的紧固性、接触点连接的完好性、天线内部元器件的完好性等内容进行细致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必要时,可以通过微调两个盘形平板电容CA和频率调谐电容CTr,来调整天线振子的回波损耗,确保设备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
3 结束语
由于沿海地区气候潮湿,空气中盐分大,沿海导航台的室外天线容易腐蚀老化,且单个天线故障时无法由设备监控参数直观反映,因此针对老化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日常维护中须做好天线防腐蚀保养工作。在天线故障时,通过对天线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并结合上述故障维修经验,可以对天线系统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并快速排除故障,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