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丧家狗范文

丧家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丧家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丧家狗范文

书名是为了刻画知识分子的命运

小康:《兵以诈立》和《丧家狗》都是学术著作,书名为什么很通俗?

李零:《兵以诈立》和《丧家狗》,都是很中性的书名,前者是《孙子》的原话,不如“兵不厌诈”通俗,中华书局原来建议我换个名。我用这个名,是想把“兵不厌诈”留给另一本书用。《丧家狗》,也谈不上通俗,同样是古书上的话,我用它作书名,不是骂孔子,不是比自己,而是为了刻画知识分子的命运。

小康:现在,市面上有关《论语》的书有近30种,你的书也在这阵儿出版,是巧合还是其他的原因?

李零:巧合,撞上了。这书和《兵以诈立》一样,都是我在北大的讲义。我是配合学校的课程。2004-2005年,我给学生上这门课,一学期讲半本,每次讲课前,都准备讲义。2006-2007年,继续写,继续改,前后又花了不少时间,到今年,将近四年。在这之前,1995以来,研究上博楚简,研究郭店楚简,我也一直在读《论语》,还有大小戴《记》,收获很大。2001年,我给《郭店楚简校读记》写的序,在《读书》上发表,题目是《重见七十子》,讲过我的补课原因。我读《论语》,比《孙子》时间短,但前后十几年,还不算早年的阅读。这本书的酝酿,从很早就开始了。现在才出版,只是巧合。

小康:你现在的心境,用孔子的话说,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李零:“丧家狗”,是孔子60岁上听到的,他耳朵挺顺,一点不生气。这种状态,我能理解。人,年纪大了,各种愤青毁你,看都不看,听也不听,爱说什么说什么,大概就是耳顺了。70岁,“从心所欲,不逾矩”,确实难懂,中国人的自由概念,“从心所欲”,就没有规矩,有规矩,就没有“从心所欲”。孔子说的“矩”是礼。这话,中国人不好理解,外国人倒容易明白。我不是说“一人一个圈”吗,因为人和人很容易掐起来。比如抽烟,你抽我不抽,就得隔离一下,你抽你一边抽去,别在我这儿。我呢,也不能干涉你在抽烟区的自由。只有这样,才能从心所欲:我从心所欲,你也从心所欲。他们的“矩”很多是法律。

我特别反对影射史学,也从不考虑“理论联系实际”

小康:大多数人看重的是你在考据上下的功夫,你怎么看?

李零:有人宁愿承认我在文献上做了一点工作,也不愿承认我在文化批评上的价值。现在读《论语》,很多人对书不感兴趣,关心的只是崇圣。他们读我的书,只是凭嗅觉读,书本身不读,也读不下去。他们说,你讲的孔子是前面的孔子,我们关心的是后面的孔子。所谓后面的孔子,就是我说的死孔子,假孔子,宋明理学的人造孔子。他们叫阐释学。你不讲程朱陆王,全是白搭。其实我要拆的就是这座庙。书里有不少笔墨,就是花在澄清他们的曲解。当然,好的意见我也吸收,四书类的注解,我引了不少。有人说,你没讲这个,没讲那个,那我没讲的可太多了。我压根儿就没打算把宋代思想史塞在这本书里(相反,主要就是清除他们的干扰)。我这本小书,没有那么大的承载。还有人,根本不就书论书,专拿我这个人说事,品头论足,说我受了什么什么刺激,好像对我多了解,跟我亲爹似的。读着难受就说读着难受,兜那么大圈子干吗?宋代思想史,这不是我的研究范围。我只是告诉你,我凭文献本身判断,包括出土材料,宋学得出的印象,很多都有问题。

小康:你在书中多次提到,孔子的形象是后人强加上去的,他们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

李零:从《论语》可以看得很清楚,孔子当时弟子很多,整个思想世界很丰富。孔子和孔子的学生,形象很生动。后人把他歪曲了。比如孔子的学生,《论语》有29人,最重要的,是13个人。孔子死了,有七大弟子,子贡、宰我是老大哥,有若是接班人,子游、子夏、子张是拥立有若的小师弟,曾子辈分最低,是少数派,地位并不高。宋儒讲道统,说孔子传曾子,曾子传子思、孟子。所谓四配,是颜回加曾、思、孟。这四人,除颜回,都不是孔子最重要的弟子。孔子死时,曾子是晚辈,子思是小孩,孟子还没影儿,反而站当间儿,立孔子身边,真奇怪。孔子欣赏的十哲(除颜回升四配),都是老大哥,反而靠边站?他们,剩下的九个,加上有若、子张,是11人,凑不够十二哲,连朱熹也拉进来,岂不可笑?我们从《论语》看,从出土材料看,这个道统,完全是虚构。去圣乃得真孔子。

小康:是否可以说,这本书有正本清源的效果?

李零:我不敢说正本清源。我就自己读,自娱自乐。

小康:相对而言,我更关心书里面“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但这比较容易授人口实。你怎么看?

李零:我特别反对影射史学,也从不考虑“理论联系实际”。我说这本书是一个知识分子和另一个知识分子对话,当然是时空遥隔。《论语》本来就不是写给大众读的,他要学生当古代的真君子,那是老牌的贵族,大众学不了。读书,下附议论,自古就有这种写法。我只不过是从他们师生,想点我身边人心同理的事情,不是简单的比附,就像人类学家调查一个文化,你不能拿它当真正的古代,但它可以帮助你了解古代。我觉得,这并不犯规。现在的孔子研究,妄议古今,任意造假,可以美其名曰阐释学,我比一下,怎么就不行?当然有人说了,“你太随意”,一下就跳到现在,但我讲我的体会,没有把它强加在《论语》原文里。我读《论语》,很注意它们之间的分寸和差异。对于孔子,我很强调,要从当时的环境理解他。比如孔子轻视少数民族,轻视妇女,这太正常了,非得解释成他预见到全球的平等,预见到希特勒、东条英机的罪恶,预见到今天的女权主义,这不是胡扯?对这类阐释学,我是毫不客气。

“书是什么书,就当什么书读”

小康:《于丹〈论语〉心得》里面专门讲到,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有人甚至提出,只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句即可治天下,你认为呢?

李零:赵普的话是传说,根本不可信。

小康:孔子在《论语》里面讲,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这样是好的,那样是善的,道德标准很高,我们要做到非常困难,甚至孔子说的话,他自己也做不到。有人说,标准是好的,只是你没有做到,问题在你这里。但这个解释还是比较牵强,人有时候可能做一点不那么正大光明的事,在现实中有一些妥协,但如果说大部分人都没有趋善之心又很难让人信服。那么,究竟应当怎样学《论语》?

李零:绝大多数人学《论语》都是要学以致用,那就是学道德。学道德,你不能反对。他说要学好,你不能说学坏。问题是,道德很抽象。抽象的东西,什么地方都能安,很好,但也最没用。我在“”中有过体会,当时号召人民群众学什么?学哲学。哲学比较抽象,解释的余地特别大。他要安一个灯泡,说是用哲学安灯泡,你不能说不对,但干吗非得用哲学来安灯泡?人民群众很容易被这种东西糊弄。还有就是学道德。道德也很抽象,爱为什么爱?勇为什么勇?全都抽掉,教你学好有什么错?可是它也最没法学。为什么常常不能学?就在于前提不知道。比如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很好,可是你要抵抗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抵抗?也不知道,怎么学?其实,道德都是抽象着学,这给各种各样的解释创造了余地。全世界的道德,几乎都一样,不杀人,不偷盗,不说谎,不奸。有的神学家说,宗教无法统一,但有世界伦理。这个最有用的东西,其实也最无用。

我还有一个体会,也是那阵儿的体会,越没道德,才越讲道德。比如宗教自律那么强,这戒那戒,管住什么了?照样管不住。《论语》里有一个例子,孔子讲了“四勿”,即“非礼勿视”那一套。同样的故事,上博楚简也有。上博楚简的故事不一样。颜回听了老师的话,只好躲在屋子里不出来。他说,老师讲的,我不能不照着办,但我一出门就会犯错误,怎么办?只好躲起来。颜回是孔门德行最高的弟子,尚且如此。孔子夸颜回最多,颜回最难学,我们都不知道从哪儿学,学什么。喝点凉水谁不会?但真学颜回,很难。谁都说安贫乐道好,但谁也不安贫乐道。原因很简单,道德很抽象,但在现实中,任何道德都要受各种实际条件的限制。还有一些,根本没法学,像《乡党》里讲的,他说的一套吃喝穿戴到哪儿去找?

小康: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伪君子”,就像《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一样,真正按照孔子的标准去身体力行,这样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有一点伪善,伪的东西更多一些。

李零:我在这书里也说了,君子有真君子、伪君子,小人有真小人,但没有伪小人。小人不必伪,他们在底层挣扎,没必要装君子。 有些人说我诋毁知识分子,其实我骂,都是骂伪君子。知识分子,最多伪君子。我最见不得虚伪。越是提倡“高大全”,越是导致虚伪。

第2篇:丧家狗范文

[关键词]孔子;孤独

李泽厚先生在《美德历程》中评价初唐诗人陈子昂有一种“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1](P217)这句话用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身上同样适用。

孤独是一种感觉,它因与群体不合,与时代不合而产生。具有异常孤独感的人要么是超乎常人的智者,要么是弱于常人的低能。前者抛弃社会,后者被社会抛弃。真正的思想家是孤独的,他因站的高看得远没人跟他共鸣而倍感孤独。

李零教授说:“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2](P2)于是以“丧家狗”目之。言语虽然过激,却也是读懂孔子少有的几个人之一。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3](P1909)清晰的勾勒出孔子一生郁郁不得志的窘境。

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发生了变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景公。虽然他向齐景公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论并颇受赏识,但齐景公终于没有重用他,《微子篇第十八》中记载: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孔子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齐国,又返回了鲁国。

孔子五十岁后仕鲁,事业颇有了进展,鲁定公曾任命孔子做了中都长官,一年后,孔子又由中都长官提升为司空,再由司空提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理国相职务。但好景不长,孔子就因齐国制造的阴谋而愤然离开了鲁国,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苦难历程。

如果看看孔子后期的生命旅程,就会发现他是多么的孤独,多么的寂寞。他满腔热血却处处碰壁,他胸怀大志却鲜有作为,他坚持自我却最终找不到北。

离开鲁国后,孔子去了卫国,但仅居住了十个月,就提心吊胆地离开了卫国。孔子到陈国经过一个叫匡的地方被匡人围困,脱险后又到了一个叫蒲的地方,但仅仅过了一个月,又返回了卫国,终因对卫灵公感到厌恶而去卫到曹。孔子离开曹国到达宋国,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s想杀死孔子,就把树砍掉了。孔子只得离开这个地方。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们走失,被人骂为丧家狗,于是到达陈国,孔子在陈国居住了三年,因陈国屡遭晋、楚两国的侵犯而离开,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好遇上公叔氏据蒲反叛卫国,蒲人扣留了孔子,孔子与他们订立了盟约,才又逃到了卫国。孔子到了卫国始终不被重用,他的学生冉有被季康子起用,他便在冉求离去之后从陈国移居蔡国。第二年,孔子从蔡国前往叶地。被陈、蔡两国围困,他和弟子们无法行动,粮食也断绝了。于是派子贡到楚国去,楚昭王调来军队营救孔子,才免除了这场灾祸。孔子只得从楚国返回卫国。这一年,孔子六十三岁, 孔子离开鲁国十四年后又回到了鲁国。但鲁国最终也不能重用孔子,孔子也不要求出来做官了,或许他真的累了。

孔子晚年生病了,他的学生子贡去看他,他叹息着唱到:“泰山要倒了!梁柱要断了,哲人要死了!”他边唱边流眼泪。他对子贡说:“天下失去常道已经很久了,没人奉行我的主张。夏人死了停棺在东厢的台阶,周人死了停棺在西厢的台阶,殷人死了停棺在堂屋的两柱之间。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之间受人祭奠,我原本就是殷商人啊。”过了七天孔子就撒手人寰,离开了这个他还眷恋着的尘世。孔子死时七十三岁。直到死,他也没有冷却他那颗殷红的心。

孔子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是寂寞的一生。孔子曾经无数次的哀叹过,伤心过。他有一回说道:“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颜渊死,孔子说:“天丧予!”及西狩见麟,又说:“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问:“何为莫知子?”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3](P1942)当一个人不无感慨地说出“只有上天能了解我的时候”,也许真得没有人再了解他了。

孤独还是一种自我体认。常人与生俱来的孤独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智者的孤独却往往源于对信念的坚守。孔子的孤独就源于他太执着于自己构建出来的理想世界,他为自己的仁政蓝图奋斗终生,却始终不愿意屈己附势。他的不妥协是他不被起用的原因,也是造成他孤独的原因。

孔子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又说“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还说“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微子篇第十八》)他既不降志辱身以求进取,也不隐居避世脱离尘俗,所以他是孤独的。

他的弟子子贡曾经善意地劝导他把自己的人生期待放低一点,这样或许可以很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心灵的慰藉。但孔子非但不接受,还义正严词地批评了子贡,他说:

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其修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尔志不远矣![3](P1931)

对自己的苦难不遇孔子也做过反思,但结果他还是坚持了自己。因为连他本人都相信自己的遭遇是那个不争气的社会造成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3](P1931)

可见在孔子的心里,他已经将自己认同为古代的圣贤伯夷、叔齐、比干了,既然先贤都惨遭冷落,更何况自己呢?诚如他先前预言的那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第五》)

孤独,有时与你身边有多少人并无关联。一个人独处时可能并不孤独,沉浸在众生喧嚣的世界里就未必没有孤独。曲高和寡后的知音难觅才是真正的孤独!

孔子虽然弟子众多,但真正了解他,认同他的弟子并不多。孔门虽然有七十二贤,但在孔子心目中真正割舍不下的还是颜回。这一点可以从孔子对颜回的多次赞扬中看出,在孔子的眼里,他已然把颜回当成了自己的知音。他曾经这样说道:“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篇第六》)又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篇第六》)还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述而篇第七》)颜回死后孔子痛苦不堪,高呼:“天丧予!天丧予!”(《先进篇第十一》)几近情不可遏。

颜回(公元前511―480),字子渊,鲁国人,小孔子四十岁。孔子认为在所有学生中能坚持自己大道的就颜回一个人了,无论孔子的看法是否正确,但这种看法的凝定无疑加深了他对颜回的期待,而知己的英年早逝又必然打碎了他惜才的心。哀公和季康子曾询问过孔子,他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不假思索地说是颜回,并且补充道颜回死后就再也找不到其它人了。(《雍也篇第六》)

《列子・汤问》中记载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情景。后人遂传为美谈。然而知音难觅却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3](P1925)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音乐,可是连师襄子也不知道他给孔子教授的正是《文王操》,等到孔子领悟到了这首音乐的真谛时,师襄子才突然想起他的老师曾经告诉过音乐的名字是《文王操》。师襄子不可谓不是伟大的音乐家,却很难说就是孔子的知音。可见,无论在政治旅途上,还是艺术求索中,孔子注定都是孤独的。

著名文化学者柳诒徵先生曾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4](P263)如果说孔子成就了中华文化,那么孤独则成就了孔子。需要说明的是,孤独带给人的不仅是痛苦,它还使人变得深刻。孤独是一种境界,它不是智者的专利,却能使人远离尘世的喧嚣与浮躁,获得心灵的宁静与超脱。从而站在时代的最高点上审视宇宙、人生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出理性化的道路。孔子因此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高标,成为了后世无数求索者效仿的楷模。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3] [汉]司马迁撰.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第3篇:丧家狗范文

孔丘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仁学派创始人,开创儒家之风,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看罢,笔者对孔子唯有仰视。然对于“圣人”的他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司马迁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1]而林语堂则认为:“孔子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2]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名家总以其独特的视角呈献给读者全新与全面的理解。而我认为孔子并非只是站立在高高的圣坛之上,并非只有高度,没有温度。相反他是一位率真又可爱的老者,一位极“接地气”的思想者,一位行走在理想之路的践行者,一位触手可及却又无法企及的理想主义者。李零也曾在《丧家狗》写道:“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3]此语一出,可谓石破天惊!然而我终究没有李零尖锐,也不想只瞻仰孔子,我想跟孔子就《论语》促膝交谈。

一、孔子不矫情,他很率真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4](《述而》32)

我们哪里寻得到一位大圣人的形象,分明就是我们身旁的孔大哥嘛!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28)

不就见个南子嘛!何须对自己学生发誓?子路也真是的,老师见美女也无可厚非啊,不也是为理想在努力寻求出路吗?何必生那么大的气,害得老师向学生发誓,不过,话说回来,这不正是孔子极其率真的表现吗?

下面一则,就很严肃了:

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八佾》10)

祭祀是国家大事,然而,孔子却很感性的说“我不想看这种祭祀”,有点孩子气,却又是那么郑重,是的,僭越“礼”数,在孔子看来是要不得的,“我”不能改变,那“我”就修炼自身好了。

二、孔子不言弃,他很执着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公冶长》7)

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特别是孔子生活的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儒家思想并不被君主看好,孔子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更难了,那么,孔子说,道不行,那就做个木筏子去大海上吧,我想这就是一种执着的表现,这是为自己理想敢于真情面对,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8)

这似乎说的是早晚一日之事,跟执着何干?可是细想,这决然是一种执着,是对信念的坚持,哪怕一日坚持呢?哪怕用生命作为代价呢?

三、孔子不空谈,他很务实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6)

我在想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然而人之于立足之本,并非学识,而是身德,那么先立身,然后在有闲暇和精力时学习典籍,这样的务实让人们明白人立足于社会最为先行与重要的是什么。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公冶长》2)

孔子多么务实啊!好男儿岂肯让他人得去,赶紧做自己的侄女婿!

四、孔子不张扬,他很谦逊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2)

孔子本身就是率先垂范的教育者,然而面对学生他仍然如此谦虚,真是难能可贵啊!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17)

有时我在想,孔子见到贤能的人多还是见到不贤能的人多呢?从语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像是不贤能的人多,因为孔子很多时间都在自省啊!

五、孔子不“高冷”,他很和善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10)

据史料,伯牛当时得的是皮肤疾病,别人都不敢接近他,然而孔子不但去看望他,甚至用手去牵着伯牛的手,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文关怀啊!不是作秀,也从不给他人看,只是出自于一个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怀,由此,我们感受到了孔子的温度。其实,像孔子这样的和善面孔在《论语》中很是常见,如: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站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21)

六、孔子既感性,他还很知性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八佾》17)

不难看出,“礼”在孔子心目中是高于一切的,然而孔子也并非不赞成子贡的做法,恰恰相反,他很有技巧地教育了子贡,解决问题要抓住事件的本质,而不能停留于表面,这真是可谓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啊!

另外,我们再看这一则: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述而》10)

人往往是健忘的,特别是对于忧伤的事情总是想忘掉,越快越好,可是孔子则不同,很有原则,这一天要是哭过,那么就绝对不去唱歌了,也许这是尊重自己情感的一种表现吧,抑或是善于管理自己的情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16)

圣人也是要食人间烟火的,饭是要吃的,水是照常喝的,然而孔子吃的粗茶淡饭,照样枕着胳膊睡觉,还很快乐!然后看着天上的浮云说:“不义的富贵让它去吧!”看看,这是何等的感性啊!然而,细想,这不正是孔子对于富贵极其理性的思考吗?只要是人,就该有对于不义之财的冷静判断与摒弃。

我内心从来都觉得应该把圣人从圣坛上“拉下”,做一个真真切切的人,只有这样,他的智慧才能为我们更好地运用。正如李零说道:“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内圣外王’。”“孔子不能救中国,也不能救世界。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5]所以,知识不要神化,人更不能神化,我们要的是闪烁着理性光芒的真知识,要的是接着地气带着温度哪怕有点尘土的真人。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韩兆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2]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黄嘉德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5]李 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修订版)[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第4篇:丧家狗范文

皇帝要与谁下棋,谁也不敢推却,皇帝既然有这样的兴致,你敢扫皇帝的兴!如果让你来恭维、奉承皇帝,不用说,人人都能做,与皇帝下棋可就难了。你如果故意违背棋理,不但没了棋趣,反而是一种受罪的差事。你赢他,他不高兴,如果你让他看出故意让他,他同样不高兴。棋有棋理,棋理难违,违背棋理,棋就索然无味,万一你把握不住,按规则行事,不小心让他输了,他不但没玩出味来,还丢了面子,这肯定不是吉兆。

《梁书》里记载,梁武帝好弈,经常召集臣下进宫通宵对弈,精力之旺盛常常使得对手难以招架,但你累死也得陪他玩。有一次,一位大臣与他下棋打瞌睡,梁武帝金口一开,送了句“状若丧家狗”。头师是当时有名的高僧,一日,梁武帝在宫中和大臣下棋,下完棋要听高僧讲佛。头师得到召命赶到宫中,当侍从进内禀报时,正巧梁武帝落子大呼“杀却”。侍从以为要杀来者,头师人头落地。等下完棋,梁武帝想起要召见头师,左右侍从回答已奉旨杀掉了。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与吏部尚书唐俭下棋。唐俭是个直肠子不善逢迎的人,把唐太宗杀个大败。唐太宗心中大怒,立即下令贬唐俭为潭州刺史。李皇帝还不甘罢休,又找了尉迟恭发泄:“唐俭对我如此不敬,我要借他而警诫百官。不过现在还没有具体的罪名可定,你去他家一次,听他是否对我的处理有怨言,如果有,就可以此定他的死罪。”幸喜尉迟恭不是小人,否则唐俭休矣!明太祖朱元璋常找徐达下棋。徐达的棋艺虽高,但每次都略负老朱数子,以便让朱皇上高兴。一天,朱元璋与徐达游南京城外的莫愁湖。朱元璋忽然棋瘾来了,便要与徐达下棋,对徐达说:“今日下棋,如果你胜了,朕就把这湖赐给你。”徐达虽不敢赢,但又不想输,这莫愁湖太有吸引力了。思来想去,决定赢一回。一盘棋下来,朱元璋输了;朱皇帝恼了,正要发作,徐达立刻跪倒:“请陛下细看全局。”朱元璋仔细看了看,发现棋盘上竟用棋子组成了“万岁”二字。朱元璋龙颜大悦,下令把莫愁湖赐给了徐达。这盘棋看起来有惊无险,如果没有徐达这样的本领,恐怕脑袋要搬家了。

与皇帝下棋最有招的人要算贾玄。宋太宗赵光义招贾玄下棋,开棋时让贾玄先走三子,贾玄却输掉一路子。太宗知道贾玄使诈,没有拿出真本领,就说:“这一局你再输了,我就让人打你一顿。”这一局下完,结果下成了平局。太宗说:“你这里面还有假,再来一局,你若是胜了,就赏你红袍让你升官,输了就把你投入水中淹死。”这一局下完,结果还是平局。太宗说:“我让你三子却还是下成平局,这棋是你输了。”说罢命左右将贾玄投到水中。贾玄急忙大叫:“我手中还有一枚棋子没有计算哪!”太宗大笑,下令赐给贾玄红袍升官。贾玄脱险。我们可能要庆幸贾玄大赢,赢了皇帝,还赢了官,可下次呢?贾玄再机智,下次怎么化险为夷?真让人替他捏把汗。“与皇帝下棋”的故事,看来,凸现的不仅仅是“伴君如伴虎”,它还诠释了“弄权”的荒唐、可怕和罪恶!

【原载2009年8月31日《石狮

日报》】

第5篇:丧家狗范文

20世纪90年代后,传统文化愈来愈受重视,各种被描述为“国学热”、“儒学复兴”的社会现象,目不暇给。既有学院中竞设国学院所、争开国学班之状况,而社会上也遍是文化讲坛、儿童读经班,乃至出现国学辣妹、汉服运动之类。各地又或祭孔、祭三皇、祭五帝,或大讲姓氏文化、尊祖报本,或抬出乡贤名儒,号召儒商。凡此等等,无法殚述,形成新时代最特殊的文化景观。

这种文化现象之形成,原因复杂,此处不予分析。因此现在我要谈的,乃是对它的一些反思。儒学复兴或许又来得太快太轻易了。学术界还没准备好、社会条件也不足,以致所谓儒学复兴不仅颇见乱象,真实内涵亦颇堪疑。

内地的孔庙、书院、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章太炎等名儒故居及旧址,现在大多不属于教育与科研体制,而是隶辖文化部门或旅游部门,不讲学、不做研究,只是辟地做生意,兜揽游客上门。正式教育体制中,大学文科的系所、经费、资源皆远不及理工商管吃香,大学里的国学班国学院虽办得热闹,国学却迄今仍不被教育主管官署视为一正式学门。儒学同样也非正式学科,只能挂在“哲学”底下,做为“中国哲学”的一个分支。可是儒学的历史面、社会面等等,均非哲学所能涵括。此类制度的社会条件若未改善,国学或儒学云云便只是虚热闹,很难落实。

不仅是发展儒学才如此。好日子没过上几天,饮膳品位根本还没提升,已嚷着要吃粗食吃土菜,说是厌珍馐而贵螺蛤了;人文与艺术,根本还不娴熟法度,对中西传统不识之无,已然高谈创新,要把自己建立为典范了。此等浮嚣的文化心态,使得大家热衷于放焰火或看烟火表演,而吝于注意埋水管的工作。媒体与社会联手打造着文化明星、追求轰动效应,却并不关心上述儒学发展之体制问题,也未必支持学术。令人沉思的儒学内涵,遂往往在此情境中被简化成一客快餐,或一品点缀快乐生活的巧克力冰淇淋。

在所谓儒学复兴的这个年代,恰好又逢着经济成长,以至于儒学发展颇受经济利益之驱遣,商业炒作、时尚风潮,构成一幅奇异的风景。

各级地方政府,常以传统文化为名目,办祭典、祀先贤,或打造族谱村、姓氏大会,建中华文化标示城,并把孔庙、书院辟为观光旅游景点。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旨不在宏扬文化,而是藉此发展经济,带动地方建设,招商引资。有些城市喜谈儒商传统,或设法建立新的全球儒商关系,其意略同。这些地方的官与商,都艳称儒学,但据我亲身体会,大抵对儒学是既不懂也缺乏敬意的。他们办的典礼、召开的学术研讨会,通常皆无什么学术价值及文化意义,无非搞活动以吸引人潮与钱潮罢了。儒商问题,本来在20世纪90年代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可以做许多理论挖掘与历史探索,但如今也被庸俗化了。

第6篇:丧家狗范文

关键词:狗;dog;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216-01

一、西方“dog”

狗对西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西方文化中,狗的地位很高。西方人爱狗如爱子,狗往往被视为家庭的一份子,受到善待和尊崇。在西方文化中,狗与人相提并论是很正常的事情,如:“I have got two dogs and two daughters.”(我有两只狗和两个女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英语中用狗拟人的例子举不胜举,如:lucky dog――幸运的人;clever dog――聪明的人;top dog――获胜的人,领导者;big dog――大人物。“dog”指人时多半是褒义,有时是“家伙”的意思,但没有鄙视的意思。有时人们还会以狗自称,来表达谦逊之意,如:I am an old dog.这里的“old dog”并不是骂自己老狗或老东西,而是谦称,可译为“老朽”。这正体现了他们对狗这一动物的喜爱之情,这就是他们的文化。英美人在称动物时爱用“it”,而对狗却要称为“he”或“she”,亦可见人们对狗的喜爱之情。西方人一般不吃狗肉,英语里有与牛“cattle”、羊“sheep”、猪“pig”对应的牛肉“beef”、羊肉“mutton”、猪肉“pork”,但没有与狗“dog”对应的狗肉一词,这也与西方人爱狗有着密切的关系。狗具有忠诚、执着、值得信赖等美好品质,这也正是人们喜爱它的原因。

此外,人们从生活中观察狗的习性、特征,并借助它们来比喻人或事。例如:work like a dog(拼命工作),dog’s chance(千载难逢的机会),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不为凤尾)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以上这些例句中,“狗”的形象仍然是人们同情和怜爱的对象,这也反映出了西方狗文化的民族特色。

不可否认,在西方文化中“dog”的褒义是占绝大部分的,但并不表示“dog”就无贬义的表达。按照人的标准,狗的居住环境及生活习性,不免会让人们做出一些负面的评价。例如:a dead dog (无价值的废物),a lazy dog(懒汉),a sad dog(放荡的人),a dog’s life(穷困潦倒的生活),The dog returns to his vomit.(狗改不了吃屎)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狗的一些生活习性的厌恶。“dog”在早期艰苦的环境中仅仅作为部落人们狩猎时的帮手,“dog”的贬义正反映了那时人们对狗的不卫生、不整洁等生活的描述,这些关于狗的负面评价亦流传至今。

总之,由于狗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深受西方人的喜爱和尊重,因此,“dog” 一词虽有贬义,但大部分都是褒义的、积极向上的。

二、中国“狗”

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就没那么高了。中国的“狗”也有诸如忠诚、执着、值得信赖等良好品质,但相比之下,中国人看到的更多的是狗的缺点。关于“狗”的不好的字眼比比皆是,例如:“狗头军师”、“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尾续貂”、“狗血喷头”、“落水狗”、“丧家狗”、“狗东西”、“狗男女”、“狗腿子”、“狗崽子”、“狗咬吕洞宾”、“狗咬耗子――多管闲事”、“狗改不了吃屎”等等,汉语的“狗”字粘附了明显的汉民族文化心理色彩,“狗”从内到位、从头到脚无一是处。

其实,狗在中国文化中最初不具有褒贬色彩。根据传世文献记载,“狗”最早出现在《周易・说卦》中:“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这里的“狗”没有褒贬义。词汇是随着人们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狗”的褒贬义正是人们的认识深化的产物。狗是人类患难与共的朋友,被认为是通人性的动物,它对人类特别忠诚,因而具有忠贞不渝的意义。有意思的是,“走狗”原先是一个褒义词,《战国策・齐策四》:“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这里的“走狗”是猎狗的意思,可见并非贬义词。《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文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这里以“良弓”与“走狗”相对,“走狗”指奔跑迅捷的捕兔高手,又以其比喻功臣,“走狗”的褒扬之意甚明。后来,“走狗”演变为贬义词,有奴才的意思,如蒲松龄《聊斋志异・田七郎》云“操杖隶皆绅家走狗”即是。

三、结语

无论是英语文化中的“dog”还是汉语文化中的“狗”,它们皆反映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绝不可将“dog”和“狗”进行简单的对译,否则将会闹出笑话。语言和文化有着共性和个性,共性为翻译带来了可能,个性则为翻译带来了障碍。而个性正是文化差异的表现,因此理解“个性”对于理解文化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丧家狗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 外国文化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要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比较难的,这是因为人们对文化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布朗(D.BBrown,1918)说:“文化是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总和,这一切大致上为占据着特定的地理区域的人们所共有。”目前,人们普遍将文化定义为两大类,即大写文化和小写文化(高雅文化和习俗文化)。对语言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小写文化,因为它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应,是人们生活的生动写照。古德诺夫曾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Byron也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及其信念、价值观的表达方式。”由此,不难看出文化与语言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语言学习,就是文化学习,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共生的,相依的。语言不但是文化的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而且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离开了语言所依托的背景,语言也就没有了生命。所以,对一种语言的习得和教学,就离不开对这种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

(二)课堂教学中文化培养的必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目标是传授学生语言的基础知识,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培养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语言能力仅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基本方面。作为语言教师,必须明确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意文化学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如果教师教授语言时而没同时教授文化,那么教师只是在教授没有意义的符号或导致错误意义的符号而已。另外,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传授一些外国文化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需要。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练习“交际”,但这些情景由于脱离文化背景知识,只是为了句型的掌握而交际。比如,手里拿着钢笔,明知故问:“Isthisapen?”让学生回答:“Yes,itis”明知天气很好,还要问学生:“Itisafineday,isn’tit?”等等。虽然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掌握了这个句型,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交际,因为,这样达不到提高学生真正交际能力的目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汉语与英语之间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课堂教学中文化知识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要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结合语言学习,导入必要的合适的文化内容知识。

1、词汇教学时,要注意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有着不同的含义

如Dog一词,在汉语中多含贬义,象“狗东西、狗腿子、丧家狗、走狗、落水狗”等等。而在英语中却多含褒义,比如,aluckydog(幸运儿),tobetopdog(居于高位),Everydoghashis

day(每人一生中都有得意日),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又如candle一词,西方人会想到“教堂之神圣、庄严”,“生日之快乐和祝福”。而中国人的文化意义则更加广博、深远,人们会想到:“奉献精神,照亮别人,燃尽自己”,“新婚的吉庆”,对逝者的“祭奠”等等。由此可见,文化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2、讲解语言要点和课文内容时,要注意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

向学生介绍不同文化中不同的风俗、习惯等一些背景知识。比如,中国人见面时习惯上用“你吃了吗?”“你去哪儿?”等这样的招呼语。这些问题在我国特定的语境中并非真正的问句,只是些普通的礼貌性招呼用语,而并非含有其他的意图。如果直接把这些用语译为英语,同外国人进行交流,势必会造成误会或迷惑不解。而外国人见面时,习惯上谈天气、环境等。如:Itisalovelyday,isn’tit?Whatalovelyday!在其特定的语境中,这也并不是真正的问句,而是习惯性招呼用语。再如,中国人常以谦虚为怀,不爱显示夸耀自己,人们常可听到这样的对话:A:Mr.Wang,yourhandwritingisexcellent B:No,notatall这本是出于谦虚的态度,而非内心所言,在中国人看来这样的问题很正常,不以为然。而与外国人接触时,这时你们的话语可能会中断,外国人就会觉得你的回答是事实。所以,在语言教学中,教师针对性地介绍一些人们相互间的文化知识,从而会避免语言方面的错误。

3、指定让学生看一些英文电影、电视节目、阅读英文报刊杂志等

规定他们看完后,介绍一两个所看内容中的背景知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最后,教师在这个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补充和总结。通过这种方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进行了语言交流与思想交流,语言在此时就学活了。

4、设定具有交际意义的情景

第8篇:丧家狗范文

今年是孔子诞生2 560年,大家可能要问了,离当今如此久远的孔子创立的儒家,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发呢?启发很多,这就是国学的魅力,当把儒家思想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时,就能丰富我们的人生、充实我们的内心。

了解自己的人才快乐

瑞士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叫荣格,他说,一个人身体健康,心智正常,但是未必快乐。这是为什么呢?荣格的话说明了一个问题:人的快乐和身心没有必然联系。相反,有些人可能身体有病,心智也未必完全正常,但是他很快乐。我们就要问了,西方人如何面对这个问题?荣格提出了问题所在,他认为,现代人跟自我太过于疏离、异化,对自己不了解。

这使我想起了刻在希腊戴尔菲神殿上的一句格言――“认识你自己”。一个人是不是快乐,要看他是否了解自己,如果不了解自己,把社会大众所追求的东西,当成自己的目标,得到之后才发现不是自己所要的。英国作家王尔德对人生的观察非常深刻,他说:“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我想要的;另一种呢?是得到了我所要的。”前半句话倒还合理,后半句就糟糕了,他说得到了才发现自己搞错了,和自己最初所想的不一样。

中国人很少看心理医生,难道我们心理都健康吗?不一定。我们的立足点有两个:第一,中国人传统比较重视群体,能从家人、同学的支持中化解压力;再一个,通过算命来解释人生际遇。在今天的中国,这两点都有些靠不住了,一是多是原子式小家庭,各自奋斗;二是算命也被认为不科学,需要理性的根据。这样,中国人和西方面临的问题就慢慢接近了。

这时候,把孔子拉进来,能面对西方的挑战吗?没有人敢打包票。

孔子的特质就在于,他把内在的精神特质完全展现出来了,为什么经过了两千多年,他仍然能够辐射出很强的光,因为他把“人”这个角色扮演得很好,把人的潜能充分实现,成为君子、贤者、圣人。大家听到这几个词都有压力,心里说又要我们修德行善了,问题是,你能不能讲个道理出来,说修德行善本来就是人心快乐的保证?

真诚是向善的前提

“人之初,性本善”往往只是小孩子们念,在成人社会没办法讲通。所以性本善是一种幻觉、一种教条。儒家所主张的理性要改一个字,叫做“人之初,性向善”。什么叫向呢?向代表一种真诚引发的由内而发的力量。真诚这两个字很有意思,因为人是所有动物里面唯一可能不真诚的,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真诚。儒家强调真诚,真诚才有力量。坐公交时大家都抢座位,上来一位老太太,大家都装做没看见,各忙各的。突然,老太太摔倒了,大家争着让座,为什么?恻隐之心哪,你可以忍受汽车的颠簸,不能忍受良心的煎熬。人活着就有真诚和不真诚,不真诚就会计较,老太太上来,周围有比我年轻的,比我壮实的,凭什么是我呀?假设是自己的祖母呢?请问别人的祖母你为什么不管,你没有推己及人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想你就会心甘情愿地让座,真诚才有力量,所以,人心向善有个前提――真诚。

真诚决不是天真幼稚,很多人说学儒家反而有很多限制了,我不能够得到许多利益,最后往往做好人吃亏了,这种吃亏实际上符合人性的要求,长远来看,是对人性最健康的指导。

儒家怎么看待善呢?你先不要问什么是善,先想想哪些行为经常被描写为善。《孟子》书中就有四个字,孝悌忠信,分析一下会发现,原来每个字都是“我”和特定的人适当关系的体现,父母、兄弟、朋友。儒家思想的“善”一定放在人与人中间,以真诚为出发点来实现。

真正的快乐是心中坦荡荡

孔子的儿子比孔子早两年过世,孔子等于是没人送终,弟子们守丧三年才离去,子贡“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孔子生于富贵人家吗?不是,他出身卑微。孔子是一位政治领导吗?他在鲁国只做了五年官。孔子很有钱吗?更没有。这么一个人过世之后学生为什么会主动地为他守丧?所以把孔子说成丧家狗是不公平的,只是看到历史的表面,没有看到一个人经过修炼可以成就的境界。今天我们学习儒家,就要掌握真诚,力量由内而发,把被动变成主动,是我自己愿意友善,我愿意孝顺,我愿意勤奋。这样做的时候,内心的快乐就会展现出来。

一般讲快乐都会讲到很明确的效果,其实不然,真正的快乐是心中坦坦荡荡。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句话怎么解释,在我这里,什么都够了,什么都不需要了,我只要反省自己,发现自己做到真诚,就没有比这个最大的快乐了。换句话说,人最大的快乐就是心中完全真诚,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学儒家也要讲智慧

现在收入比过去高了,但比过去快乐吗?不一定,这就说明,快乐在内不在外,在外的话可能就陷入五个字的困境――重复而乏味。

一个人的生命,如果只有外面的活动,很容易重复而乏味,像我们开始上班都很开心,上班五年之后,还有这样的热忱吗?就变成例行公事了,开始上班的劲头,让你感觉生命每天都不一样,日新月异,感觉有理想。学了儒家之后会发现,这种热忱每一天都会存在。

由内而发的真诚是你每一天工作快乐的最重要来源。学儒家讲真诚做好人决不代表你要受骗,而你要思考,智慧不可或缺。西方有句话,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正确。前者讲做好事,后者就是智慧。

有个词叫守经达权,意思是说把握住原则但能变通、不固执。人往往需要配合变化的需要。有人故意问孟子,如果嫂嫂掉到水里快淹死了,我这个做小叔的能不能伸手拉她。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古时候讲男女授受不亲。孟子说:“看到嫂嫂掉水里不救那是豺狼。”所以人生有平常的情况,也有特殊的情况,儒家能随时应变。

学会身心的整合

当今人们通常存在这样的困惑,一方面明白钱财都是身外之物,要克制欲望,另一方面又被中产阶级的优

越生活所吸引,停不下追寻的脚步,如何保持内心的平衡?这个时候,儒家就可能会起到一些指导作用。追求外在的生活条件,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重要方式,本身没有错。重要的是你内心要有一种觉悟。我们谈论完整的人生,不能忽略“身、心、灵”三个部分。年轻的时候,很多人侧重身(外貌、体力、财富、地位等)方面要多一些,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

第9篇:丧家狗范文

关键词:学;习;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237-02

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在现代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确实在获得知识方面是永无止尽的,人们更多的去接受已有的知识,但自身的反思和个人的创造却时常被忽略。当代的教育一直在唠叨着“学习”,然而到底何谓“学”又何谓“习”似乎就不是那么明晰了。笔者以为,“学”与“习”是不可混同的,中国大圣人孔子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论语》中可见端倪。

一、何谓“学”

首先,探讨一下何谓“学”。韩愈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学者就是受道受业;学,则应该是接受别人或外界给予的知识。这就类似于现今老师在课堂上写黑板,学生在下边奋笔疾书一般。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老夫子也是个凡人,要获得知识也要有师然后也要从之,其标准当然首选“善者”获得“善言”和“善行”,因为只有择善从之才能为获得高尚的道德,培养优秀的品格打好基础。因此,我们今天在小学或者中学里学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其中不仅应该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更应该获得良好的道德知识,即“学”做人的知识。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就是孔子治学的原因之一。每个人不是先天的赋有知识,而是要靠后天的获取才能得到。在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敏”。也就是说只有勤奋努力地去涉猎知识之林,才能捕获生动之物。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只有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有可能进行知识的获取。不仅如此,获取知识的途径还是“不可逆”的,即必须先获得一些感性材料(学)之后才可以“思”,要是先“思”而后“学”,真就是空想了,估计乌托邦就是因为颠倒了“学”与“思”的关系才会成为无法实现的理想。

从以上对“学”的理解中可以看出,“学”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是具有选择性的。从“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这种选择性。有人认为“无友不如己者”应该理解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鲁迅认为这是势利眼。但也有人认为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没有哪个朋友不如自己的,个个都有长处,全值得自己学习”。比如南怀瑾、李泽厚就这样理解。然而,不论对此句话是何种理解,有一个中心思想不变,那就是要取长补短,也就是说学别人的某方面长处,获得自我完善的“整修”。换言之,“学”由于它的选择性而限制自身,在“从之”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所“从”对象的性质。因此,“学”是一维性的意识,只有一个接受、获取的方向,是一种被动的获取知识的方式。

二、何谓“习”

也许是现今人更务实的关系,对于“学”往往总是功利的看待是否可以给自己带来实际效益。也正是因为“学”本身能带来一定的现实利益,人们开始不顾一切的追逐着“学”,但却仅仅是“学”。这就是说,照搬现存的理论去从事技术性工作,达到某种技能成为“某种人”。这些“某种人”成为现代化社会下的“活”机械,如“行尸走肉”般的生存着,在“学”的过程中失掉了“本心”。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现在的教科书中翻译为:“学到的东西时常复习,不也是件快乐的事吗?”然而问题在于,为什么时常复习就会是件很快乐的事呢?这个隐藏在此话背后的疑问似乎很少人去挖掘。也许正因为这种误解,才出现如上所说的“某种人”。那么如何才能如冯友兰教授所说的那般:“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呢?这就要通过“习”来达成。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此谓之“习”也。其中的重点不在于“温故”,而是“知新”。“习”和“学”不同,它是一种多维性的意识,其功能不仅在于自知,而且还可以“传道授业解惑”,即“可以为师矣”。由此,可以得出“习”的两层含义:一是指自我反思的内省过程;一是练习或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说,“习”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创造知识的过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从中可以看出“习”的内在含义:“三省吾身”就是要时常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后面所列举的忠、信、习。而在本句话中的“习”,笔者以为更多的是指实践。接受了老师的教诲之后要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际的运用中更好的去领悟其中的道理才算是真正有知识,才是将别人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这也体现了“习”的两层含义是不可分割,共存共荣、相得益彰的。

那么,该如何达到“习”呢?子曰:“赐也,女(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欤)?”对曰:“然,非也与(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不认为自己是个特别聪明的人,也不认为自己是个记性好的人。孔子跟子贡讲的话,意思是说,你认为我是博闻强记什么都记得住的吗?其实不是,我是靠“一以贯之”。其中的“一”不是提示性的线索,如关键词或关键例子,而是贯穿性的线索,如原理、原则。也就是说,要达到“习”就需要培养自己“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因而孔子才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对于不开窍的学生,孔子也是不喜欢的。孔子也反对不“习”的学生,或者说反对记问之学。他老人家也认为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而不会提问的学生不值得教。要教一定要有内心冲动,问题提出来才加以点拨,启之发之,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简而言之,“习”首先就是需要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反思”的过程。我们现今都喜欢说“辩证地看问题”,但真正知道“辩证”本意的估计不多。所谓的辩证法,产生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即“采用问答法,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胎儿。”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习”最终还是要通过实践来完成。然而现今大众过多的在“学”上,而将“习”,即实践,给忽略了。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只要是人们尽心尽力去侍奉父母,工作认真负责,对身边的人都言而有信,那么就算是没有接受过高等的教育,也可以成为很有作为的人。因为要会做事,先会做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只有“习”得了那个“一”才可能“贯通之”。反观现代社会,这些基本的道德行为似乎都在利益的熏陶下被埋没了。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在家陪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为了升迁露出了趋炎附势,欺上瞒下的行为;诚信问题在国家和社会大力宣扬和倡导的同时宣判了“诚信缺失”危机的到来。恶习,从来都是“学”来的,然而真的付诸行动是因为没有对人自身进行“反思”或“内省”,即缺少了“习”的过程。“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的这一句话对于现代人来说应该也是感同身受。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知行合一”正是要求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现今人们把“学习”合起来用,其题中之义应该就是希望达到这种合一的境界。

三、“学习”即是“知行合一”

综上所述,“学”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习”是反思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将其二者结合正是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先要占有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然后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筛选和重组,组成新的结构,最后通过实践去检验其真理性。

儒家的知行观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实际上,从上述《论语》中的观点中可以窥见其知行观的特点,即有先有后,先知而后行。因而,“学”与“习”在当时看来并不是“合一”的,而是先要“学”而后“习”,所以孔子才说:“与思无益,不如学也。”到了宋明理学时期,“知行观”成为其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当时,儒家知行观的总特征是强调知与行的协调一致。但始终是将“知”与“行”分别看待,注重的是道德践履方面的“行”。直到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论才将“知行观”统一起来。王阳明道:“知行工夫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习”一词也是从这一“合一”论提出之后出现的。“学”与“习”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学”是“习”的动机,“习”又是“学”的目的;“学”是“习”之始,“习”是“学”之成。一个有所作为之人,说自己是通过“学”而成的,里边必定包含着“习”的努力;说自己是通过“习”而成的,其中也必定包含着“学”的勤奋。因此,“学习”实际上就是要求“知行合一”。古人的“学习”观有其跨时代的可行性。在中国的战争年代,在其《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就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严格说来,一方面是在读书中进行“学”,“惟学是基础,今人无学,故基不厚,时惧倾圮。”而另一方面则在实践中“习”,因此,他才会告诫那些只有书本知识的人要“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变成实际工作者。”因此,学习是分不开的,它是“知”与“行”在现实生活中的完美组合。

然而,到了现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成为教学中的固定词汇,成为“微世界”(指信息时代微信、微薄、微电影等短小精悍的信息表现方式。)中的知识快餐。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一味地“学”,一味地接受各种信息和知识,但却忽视了“习”。因而,没有了更高的提炼、思考和实践的要求和动力。这可以导致一种怎样的结果呢?若说得轻松一些,那就是生活的标准化或规范化,效率化和机械化;若说得严重一些,那就是精神的丧失,个性的泯灭。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从《论语》中就能窥见其对“学”与“习”的合一态度。知行合一,重在一种积淀之后的创造,重在一种汇集之后的绽放。

知行合一,重在回归自身寻找那个“一”。这就是寻找到人作为人生存的“本心”。正如孔子所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为己者,则上达道也,学为人者,则不达矣。”我们学习的最根本目的应该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而不是要成为某种具有一定技能的人。说的更明白一些,在现代社会高科技更新速度远远快于人的大脑的时代,人们不应该唯“高科技”是从,一味去接受嗟来之“识”成为现代化的建设机器。学习重在思考的过程中陶冶每个人的情操,达到“修身”之境,也只有身修,才能家齐、国治、天下平。

“学”是知,“习”要行,所谓“学习”即是知行合一。这是个值得现代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晓芬,徐儒宗.论语・大学・中庸[M].中华书局,2011.

[2]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