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

爱国主义教育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

一、加强爱国知识的教育

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也是每个学生为祖国、为人民刻苦学习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动力。学校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阵地,在学校教学活动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外,还必须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教育因素,使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存于教学与活动之中。应该看到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涉及育人方向的“大题”,然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身边的、具体的“小题”做起,给学生以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启蒙到形成“主义”的教育过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田。

二、努力激发爱国的情感

爱国主义是民族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尤其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更需要有为国效劳、为国献身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其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渗透”。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渗透在各项活动之中,渗透在人际交往之中。而这种“渗透”的基本途径,有赖于努力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爱国是一种情感,要善于运用一切可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因素,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浸润,要充分发挥我们这五千年文明古国所提供的爱国教材的作用,更要善于运用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数光辉事例、英雄人物去感染学生,培育爱国情感。爱国情感的培育,光靠一两次活动是难以成功的,学校的责任在于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有明确的教育计划,且能适时地、因地制宜地、经常地进行讲求实效的教育,只有教师具有真实的爱国情感,才能激起学生的真情。例如,通过“成就系列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了解工厂的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气象,激励学生增强努力学习、练好本领的紧迫感。特别近几年来,我校开展“学陶师陶”活动,开辟了“行知园”,向学生宣传陶行知先生光辉的一生,以陶行知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当陶行知先生儿子陶诚教授从哈尔滨远道来校视察时,“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的歌声响彻整个校园,学生这种真挚的爱国之心,爱国之情,使陶诚教授深受感动。通过强有力的爱国主义教育,近几年来,我校大队部先后获得了“省红旗大队”“十帮一扶贫先进大队”等光荣称号。

由此可见,抓住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十分重要的。

三、积极引导爱国的行为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务虚,又要务实,知与行必须和谐地统一,爱国行为的引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爱国主义教育是项常抓不懈的德育工程,积极引导学生爱国的行为,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系统性、层次性、传统性、制度性、机遇性、多样性。抓住系统性,就要通过各学科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系统全面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注意层次性,就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力求生动、形象、具体,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突出传统性,就要抓好重大的纪念日教育,传统节日教育,英雄名人的诞辰纪念,抓好春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坚持制度性,就是要重视每周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红领巾广播台等活动,并重视各种系列活动的开展。抓住机遇性,就应抓住教育的一切机遇,更好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如在抗洪救灾中,让学生亲眼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活动。如最近开展的“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活动,使学生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力求多样性,就是要做到专题教育与渗透教育相结合、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以达到积极引导学生爱国行为的目的。增强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从小提高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从小就能知国之情,并培养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行、建国之才。

第2篇: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

一、主要做法和成绩

(一)政治思想教育

认真组织开展教师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全校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深入开展师德专项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师德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化“爱与责任”主题教育活动。

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环境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全面开展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等;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切实开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以环保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热爱自然教育、爱护动物教育;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核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加强各学科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认真开展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

(二)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班级管理,重视监督岗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日查制度,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 “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学困生有进步),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

加大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力度,加强文明班集体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各年级、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要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标准、低起点、多层次、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进一步强化管理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使学生从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图书室面向全体师生开放。

2、把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

3、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规范升降国旗仪式,开展好国旗下的讲话。利用好校园广播、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名歌、名曲、名诗文的欣赏;阅读名人撰记,利用广播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习惯培养、审美情操熏陶;组织学生开展道德教育读书读报活动;请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4、深入开展“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各班利用每周主题班队会活动时间,结合学生年龄和知识的特点,以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各班认真开展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的主题班队活动。

5、认真开展好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清明节爱国主义教育等。

(四)深化“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

1、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宣传《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和《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2、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积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班级安全工作做到天天讲,认真作好班级安全日志的记载工作,切实作好学生上下楼梯安全,集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教育。严禁学生在校内追打及做危险游戏。

3、加强学校行政值日值周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4、做好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管理,十二周岁以下的学生禁止骑自行车上学。

5、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定期检查校舍、教育教学设施,防患于未然。

6、健康教育要通过板报、专栏、讲座等途径,积极开展健康行为和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7、加大卫生监督力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区服务,使学校德育“小课堂”与社会生活“大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

共2页,当前第1页1

9、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效果较好。

(五)完善德育网络体系

1、进一步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结合学校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

2、继续做好了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通过培训、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促使班主任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人、用真性去感化人、用榜样去激励人、用人格去熏陶人,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

3、加强宣传,利用学校黑板报、宣传橱窗、集会等宣传先进班级体和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4、加大检查力度,改变以前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值日学生各行其政的局面,让值日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和值日学生互相协调,步调一致,把每天检查的情况在全校进行公示,并作好记录,与班主任及班级考核直接挂钩。

5、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召开家长会、家校联系制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班主任要认真做好家校联系册的登记工作,填报班级社会资源库资料,利用一切资源推动学校的发展。统计班级特困生、学困生等相关资料。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6、重视法制教育,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开展法制专题讲座。

(六)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并为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做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生对德育活动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参加的积极性也不够高,活动过后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育人效果不够明显。有些德育活动开展还不够及时、程度不够深。

2、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够好,学生对“少先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班主任对队会的设计、组织不够科学,队会的育人作用不够好。

3、部分任课教师,对德育的认识不足,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自己上好课就可以了,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做好班组德育工作,失去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育人素质。

4、对德育工作的考核还不够完善。

三、今后工作打算

1、认真学习《临淄区教育局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实施意见》、《临淄区小学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施细则》,以此为指导,做好德育工作。健全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将德育工作全面纳入班组及教师个人的考核量化,进一步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扎扎实实落实好德育工作。

2、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改善育人环境,进一步搞好校内、外德育阵地建设,保障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健康、和谐地开展,使每一名同学都受良好的德育教育。

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促进各类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以学科教材为依据搞好德育渗透,进一步达到学科育人的教育目的。

4、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好家庭教育,各科任教师要自觉主动、定期做好家访,每学期必须全面家访一遍,对个别学生要随时与家长联系促进相互了解,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第3篇: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成就 成因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视高校生态道德教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可以这样说,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仍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取得的成就

在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起步相对晚一些,但是,经过不断的发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层次、类别比较齐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体系。

1.把生态道德教育已列为国家教育计划。2003年9月17日教育部给国家环保总局的《教育部关于在各级各类院校开设环保课程普及环境教育有关情况的函》(教高函[2003]9号)中,明确指出:“为了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方针,将生态环境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里的所说的“生态环境教育”实质上就是生态道德教育。可见,生态道德教育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的轨道,成为国家教育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生态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当前,在我国高校开设的5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其中有多门课程蕴含生态道德的内容。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在讲“爱国主义”时,强调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热爱祖国的山河,也就是说要爱祖国的土地、海洋、山川等自然风貌和矿产等自然资源:在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时,提出社会公德的内容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基本原理》中,在讲人与自然界的辨证关系时,指出“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高校以多种形式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方式主要倾向于灌输式。同时,高校也组织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团中央发起“保护母亲河行动”。哈尔滨工业大学组织的“荒野行动”等社会实践。很多高校提倡“拒绝白色污染,禁用一次性塑料袋”、“关爱地球。关爱动物”等活动,有的高校还成立了绿色俱乐部。并且在特殊的日子进行主题教育。国内一些大学,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在努力建设“绿色大学”。

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比较重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有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1.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大学生生态道德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高校校园中仍然存在许多有违生态道德的行为。(1)浪费现象严重。据对哈尔滨市一所高校食堂调查,食堂浪费惊人,学校管理人员说,食堂一年浪费粮食、蔬菜高达30多万元。由此论推,全国的高校一年浪费的粮食可想而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对北京、天津等缺水严重的城市的高校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大学生缺乏节水意识,学生宿舍区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2)破坏公共财物现象时有发生。当今在高校校园内普遍存在着极具校园特色的“课桌文化”,在课桌上有刻着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杰作,还有的大学生随意践踏草坪,青青的草坪上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3)关爱其他生命意识淡漠。清华学生刘海洋将硫酸泼向北京动物园几只黑熊,原因只是他想验证是否如书上所说的那样嗅觉灵敏。上海某著名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在寝室里残忍的挖出40多只猫的猫眼后丢弃,任小猫自生自灭,以此为乐。这虽然是个别人的极端行为,但受过十几年正规教育的大学生竟然有如此行为,令人沉思。以上种种现象足以说明当前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有待于提高。

2.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亟待规范。虽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已经蕴含着很多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但它们都不是作为独立的章节来介绍的,而是间接的作为其他相关内容的“附属品”来讲的。如《思想道德修与法律基础》中提到的生态道德内容,是作为爱国主义的一项内容来介绍的;《基本原理》中提到了当今世界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也指出了解决的措施,但它是作为人与自然界的辨证关系的内容之一讲述的。

3.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我国80%以上的高校老师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一般使用灌输的方式,教育方式单一。当然。很多高校也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组织的轰轰烈烈,讨论的如火如荼。但这些活动基本上由教师亲自设计、指导。而大学生只是个被动的参与者而已,没有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意识,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这些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改革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它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因此。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是高校道德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提高高校管理部门和高校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改革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创造条件。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体系,把生态道德纳入其中,是改革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道德关系也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而且扩展了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需要道德规范来调节。所以,我国应结合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明确把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的价值观纳入到高校德育目标中去。在整体规划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建设目标。

2.把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强化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互交叉关系。这样。我们可以把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去。通过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可以进一步强化生态道德教育。

具体来说,一是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不应该停留在表面知识上,而是应该讲授一些较为具体的、深刻的知识。可以通过对世界各国的资源状况进行横向比较,使大学生真切地看到祖国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横向差距,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也要通过对我国几十年来取得的发展成果进行纵向比较。使他们看到成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长期的事业。不能指望在短期内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效应”。二是结合国情教育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在进行国情教育的同时,不仅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更应该看到由

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以致人均数量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人类利用高科技开发大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过分地开发导致一些自然资源尤其是一些不能再生的资源出现了枯竭的现象。从而让大学生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结合世界观教育,教育大学生形成人与大自然统一的新型生态伦理思想。大学时期是学生的世界观经常处于变化的阶段。又为将来的世界观奠定基础。因此,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世界观的教育和引导。不仅要强调人类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来开发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更要强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四是结合法制教育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态道德教育的成功。不仅仅要靠道德教育这个“软约束”。而且还必须有“硬约束”即法律法规,这两者也恰恰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双翼”。大学生们虽然产生了遵法守法的一些意识,但仍然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所以还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大学生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的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充分意识到自己本身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3.建设高校生态校园文化。营造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校园生态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手段,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作风和文化追求的综合体现。第一,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校园环境对他们的隐性教育,校园小路曲径通幽,草坪绿篱错落有致,教育布置儒雅规范。会给大学生以形象生动美的教育,使他们对学校环境产生爱心。激发他们保护、创造生态环境的欲望和行动。第二,引导闲暇文化。加强对闲暇文化的引导,抵制与环境保护行为相违背的生活方式,净化校园环保空气。

参考文献:

[1]董启林,“非典”警醒:社会应当弘扬生态道德[J],理论视野,2003(5)

[2]教育部副部长的反思[N],中国青年报,2002-03-04

[3]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01-22

[4]古立新,高等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略探[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5]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6(2)

[6]王世民,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7]简世德,生态道德教育:高校道德教育的新视角[J],交通高教研究,2004(3)

第4篇: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

活动润染,内化心灵

“我们共同成长”、“民族团结教育月”、“爱国主义教育月”、“青年志愿者”“模拟联合国大会”等,已成为东城教育的品牌活动。在这些结合区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特点的主题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动情效应,净化学生心灵,内化行为准则。

东城还牵手故宫、北大红楼、人民艺术剧院等聚集在东城的历史古迹、革命圣地与艺术殿堂,为学生了解历史、了解社会搭建了平台,创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课程引领,教化人生

除了上好德育类国家课程,东城区积极编写德育类地方教材,研发地方课程。“蓝天工程”是东城区原创性教育经验,切实为德育的有效性探索及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尝试了一条新路。在此基础上,东城区研发了《“蓝天工程”博览课》,课程体系从德育、教学两方面做了融通与衔接,突破了活动是活动、课程是课程的单一思维模式,坚持“活动即课程,课程即活动”的教育理念,把课程、校园外延定义在广阔的社会大课堂,鼓励学生在社会的大校园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在此基础上,“蓝天工程”向纵深发展,启动教师“蓝天工程”和资源单位《学生教育计划书》课程体系延伸工作,走教育国际化之路,努力实现大教育观下与世界教育接轨。

特色创新,文化涵养

美育应当成为附着在生命底色的教育。东城区积极筹备成立“东城区美育研究会”,探究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将青少年的自觉精神追求与健康、积极、向上的导向统一起来,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陶冶情操,养育心灵,开启心智,塑造健全人格,努力实现“让德育无痕渗透、让德育触动心灵、让德育美起来”的教育理想。

网络创新,“e”化知识

第5篇: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

教育观念的更新带来了积极的成果,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分别获得了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家长学校》、河南省《诚信办学先进单位》、《洛阳市初中教育教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依法治教合格学校》、《洛阳市文明单位》、《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和洛阳市《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为了让留守流动儿童走出成长的烦恼,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思路,扩大家庭教育的内涵,创建符合我校实际的家庭教育体系。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把握方向、相互结合、开拓延伸、改善方法,这就是我校家长学校工作管理的“1623工程”。

一、培育价值观念,把握家长学校工作的方向

坚持家长学校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1、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家长学校的主方向,注重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升华情感。精心设计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从爱亲人、爱集体、爱家乡做起,不断升华教育目标。

2、挖掘文化历史资源,开展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学校抓住重大节庆纪念日普遍开展回顾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传统的教育,结合各种活动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组织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各种纪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优良中华传统美德深深扎根于家长和学生心中,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学习动力。

二、多种要素有机结合,构建家庭教育网络

“低重心、强基础、重实效”是我校家长学校的教育方针。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入领会、提高认识。根据家长、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学校《家教公约》、《合格父母标准》和《好家庭环境标准》等。由年级目标、班级目标和个体目标组成的家庭教育目标体系,对于提高家庭教育实效性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实施方面,我们坚持专家讲座和课堂教学为主,多种形式并举,努力做到“六个结合”。

1、家庭教育与课堂文化教育相结合。把家庭教育内容列入学校教育计划,作为家长必修课内容。每月上一次家教知识课,同时将家庭教育内容渗透到常规的家长会中,真正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努力使家庭教育工作更加规范、更加系统、更具效果。

2、家庭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把法制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使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接受法制教育。另一方面,聘请法律专家为家长和学生上法制课,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开展法制专题讲座。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到法律的轨道上来。

3、家庭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充分运用学校家庭教育园地、健康教育园地、班级宣传角、橱窗、墙报、标语、主题班会,另一方面,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成功育子》讲座、《学校十佳育子能手》、《家庭教育常识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家长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了“处处有标语、事事有制度、项项有活动”的家庭教育新格局,营造了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几年来,开展的活动达几十场次。

4、家庭教育与师德教育相结合。加强师风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特别是教师的育人素质,是加强家庭工作的前提。为此,我们在教师中努力创新家教理念,创建家教机制,营造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氛围,建立络。我们为每个教师配发了《赏识教育》一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育人能力。我们建立健全《教师家庭教育档案》,对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跟踪考核随时掌握教师水平、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产生的思想问题,用共同的事业召唤人、凝聚人、稳定人,用优良传统教育人、团结人、激励人。我们制定了《优秀家庭教育教师的奖励条例》,使为学校家庭教育做出贡献的教师名利双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每学期学校中层干部组织一次“学生评教、家长评教活动”给每一位教师划等级,确保学校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这些措施在优化师风师德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促进和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水平。

5、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有三名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将课堂讲授与个别咨询结合起来,同时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聘请心理健康专家讲课,每学期不少于2次。政教处定期组织家长、学生观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视专题片,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测试,切实解决了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使家长学到了心理健康知识。

6、家庭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现代家庭教育的范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的新的内容。每年结合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和世界无烟日开展活动,创设家庭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植树节,我们组织家长、学生参加各种树木的种植活动。世界环境日,我们请环保部门的专家到校作报告、观看环境教育录像片,并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调查,特别是家庭教育环境的调查,增强家长、学生的环境意识。世界无烟日,我们召开“吸烟有害健康”主题班会,组织演讲、小品、知识擂台赛等生动多样的节目,使学生认识吸烟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我们经常开展环境手抄报、插花、手工艺品制作等比赛,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一步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家长的监督、督促作用。创设好的家庭教育情景,营造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熏陶。

三、拓宽家庭教育途径,推动家庭教育的多层次延伸

家庭教育社会化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必然趋势。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的家庭教育网络,让学生全方位接受到家庭教育和熏陶,对于提高育人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甚至关系到育人的成败。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努力拓宽家庭教育新途径,使家庭教育工作向外、社会延伸。

1、专题讲座教育向外延伸。为了充分发挥各渠道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引导学生自行组织了《读书》文学社,举办《红杏》校刊、《飞梦》校报和《家教快讯》。开展“感恩节”家长、学生互动表演活动,洛阳电视台《午间快讯》栏目,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2、家庭教育向社会延伸。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协助和支持学校家庭教育。我们聘请家庭教育专家到学校坐诊,协助学校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完善管理制度,指导家庭教育活动,为学校教师讲《家庭教育个案分析》,每学期不少于2次。专家走进学校的同时,家庭教育也走向社会,内外结合,相互促进,对学校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安定的加强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尊重学生个性,改善家庭教育的过程和方法

尊重是一种重要的塑造力量,体现在家庭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要注重它的生活性、开放性和践行性。

1、发挥育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现代育人观认为,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特别强调发挥家庭教育中孩子的主体作用。在行为规范管理中,学校实行“校级领导包年级、中层干部包班级、人员包学困生”的活动,班级管理实行《学生值周制度》和《民主监督岗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教育创设了舞台。并为家长每月提供一次做义工的机会。

2、探索培养学生选择能力的途径。现代家庭教育的开放性表现在不能划一标准压制孩子,允许孩子作出自我选择。一方面,针对社会价值观多元的复杂背景,学校改变灌输说教的家庭教育方式,通过讨论、体验、实践等方法,是家庭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在家长、学生中引起很好的反响,深受家长、学生的广泛欢迎。

第6篇: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

江苏省金湖县是一个只有37万人口的小县,朴实勤劳的金湖人从1959年建县到目前已经走过了53个春秋。建县之初需首要解决的是农民教育问题,因为当时农民思想封建、闭塞,政治观念淡薄,文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是文盲。且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思想守旧,邻里关系僵化,社会治安恶化,以至于出现了“金刚、四大魔女”的怪胎,拦路劫道,扒手遍地。因此,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农民进行扫盲,农民教育主要形式是办好农民夜校。

二、新形势下金湖县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

1.建立一支精干的成教专职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精干的专职教师队伍是搞好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前提。目前,金湖县(以下简称“本县”)各成校教师基本配备到位,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尚不尽合理。一是年龄结构老化;二是文化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缺乏一技之长。当前,几乎所有农村成人学校中都缺少一专多能的教师,这就需要县、镇教育机构领导调整工作思路,合理调配一些年纪轻又热爱成教工作的教师到成教队伍中来,使他们具有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胜任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各行政村还应配有一名既能监督义务教育普及情况,又能和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对口联系负责本村农民培训的教师。

2.宣传发动和行政干预结合起来,逐步引导农民重视科技知识的学习

要想提升本县农业档次,使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产量高、质量优、品种新的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依赖具有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的农业从业人员的积极努力。因此,成功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及职业技能的劳动大军是决定本县知识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关键。

三、对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思考

1.政府发动,推进社区教育进程

(1)各级党政领导应将社区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构建社区教育体系框架,政府应切实制订《发展社区教育的规划》,成立调整社区教育委员会并正常开展工作,明确职责。

(2)建立例会制度。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每年召开2~3次工作会议,研究本年度社区教育计划的制订,责任目标的落实,总结考评等事宜。及时协调处理社区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以保证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落实并建立区域社区教育实验基地,特别是乡镇要本着优化社区教育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组合效益和规模效益,切实加强社区教育基地建设,落实时应注重“典型性”“示范性”“教育性”。

(4)切实落实成人教育经费,地方政府应按照省文件规定,将成人教育经费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并在每年年初将经费拨付到成校账户,确保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社区推动,建立社区教育队伍

(1)建立一支社区教育干部队伍。为增强实施实验效果,应逐步建立一支具有一定社区工作理论知识及社区教育管理素养的社区教育干部队伍。

(2)建立健全一支社区教育专职兼职教师队伍。农村成人学校教师编制少,按照省里要求每个乡镇成人学校以万分之一点五的比例配置教师,每校也只有4~5人,这远远不能适应成人教育办班培训的要求,还必须到社会上聘请兼职教师。

(3)组建一支具有一定思想水平、社会工作能力而又热爱社区教育工作专兼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者或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老、老干部、老教师和专家、学者、劳模、企业家及知名人士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4)建立一支热爱社区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社区教育理论研究队伍。

3.教育带动,立足三个层面

(1)学校以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为内容,开展青少年德育社会化为形式的社区教育。如开展“淮安儿女爱中华”系列教育活动,举行歌咏比赛,建立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第7篇: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

【关键词】地理;素质教育;学科;教育思想

1 地理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

当前中学地理推行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关键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没有根本转变,还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应试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应试教育”使学生课程负担过 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倾向,不利于教育事业 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实施素质教育,正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全面性,而且强调全体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因此,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者――教师,首先必须要从思想上根本转变过来,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师生观。当然,这一转变需要广大教师有胆识、有远见;要勇于实践、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善于承受来自社会各方舆论的压力。学生地理 能考出“高分”,这不是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全面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基本观念和整体素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这才是新时期 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

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现代教育迫切需要具有全面素质的教师。一切教育思想、教育计划都要通过人来实现。所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提高文化素质。教师丰厚的文化知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这不仅要教师融会贯通中学地理教材、地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充实地理内容,了解地理信息,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对地理教师的要求。

其次,教师要提高业务水平。过硬的业务水平、灵活的教学机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教研工作,严格教学常规,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多形式、多渠道争取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完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教学任务和教学效果优异的重要保证。

第三,教师要提高师德。高尚的师德情操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块跳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受教育的一面镜子,师德标准要高于社会的一般道德标准,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影响深远。作为地理教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自己,要“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要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 神,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好书的同时更要育好人。

3 适时调整教学要求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一般教学要求,注重知识点的“块状”教学,目的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应试”能力,更重要 的是要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观念、地理思想等的教育都应重视,不可偏废。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地理智能,重视发展学生的地理兴趣,善于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的地理思维能力,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广泛提高全体学生的地理水平。

现阶段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不但要传授和培养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 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以 及协调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等。因而,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走出来,及时准确地调整教学目的和要求,使中学地理教育走上更健康、更全面、更合乎时代要求的崭新轨道上来。

4 拓展教学内容

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给不景气的地理学科带来了生机,广大地理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一方面,在搞好当前地理会考教学的同时,还要千方百计争取地理学科的应有地位,开足课时;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地理教材为依据,授给学生完整系统的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拓宽学生的地理空间,发散地理知识,训练地理能力,挖掘德育因素,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5 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地理教育的主要方式。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地理素质,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能完全适应的,中学地理教学方法要相应进行改革。

第8篇: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

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美国占领军对日方针的基本精神和广大国民关于实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废除了战前以军国主义为中心的教育体制,进行了继明治维新以后两次大的教育改革,史称第二次、第三次教育改革。在战后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中,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一、1947年新设社会科,排除军国主义思想教育内容,是德育课程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早在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统一全国的学制,《学制》中规定的《修身科》是日本近代教育中首次出现的道德教育课程。虽然修身科的内容随着历代朝野的更替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它作为一门德育课程一直沿袭下来。

1947年,日本先后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推出了以教育民主化为目标的新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的规定,小学设国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图画手工、家政、体育等八个学科和自由研究。这个课程设置同战前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取消修身、地理、历史三个学科,新设社会科。社会科不是随意把战前的历史、地理、修身等科合并而成,而是以青少年的现实社会问题为中心,为求扩大并加深青少年的社会经验,涉及到学校、家庭及其以外的对青少年教育的一切活动。社会科虽然不是专门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学科,但实际上它承担了战后初期日本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

1949年,由文部省编写的《民主主义》一书(初三和高一的教科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过去日本的教育往往服从于中央政府的命令。……尤其是,通过错误的历史教育,迫使学生相信日本是‘神国’,甚至迫使学校导入军事训练。……通过由政府歪曲的历史的教育,日本逐渐形成了以太平洋战争为顶峰的一大悲剧”。这清楚地表明了二战前日本教育的军国主义性质。战后初期新设的社会科取消了战前充斥在有关学科课程中的军国主义、极端国家主义方面的思想和内容,注入了民主主义的教育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科的设置可以说是战后初期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积极成果。

二、1958年设置专门的道德课,是战后日本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转折点。

1953年8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了关于改善社会科特别是地理、历史、道德教育的咨询报告,提出了“要明确社会对道德教育应负的责任”,要求在初中重点讲授地理、历史(特别是日本史),在高中考虑设置伦理、哲学科目等,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1958年10月,文部省全面修订教学大纲,特别设置了道德教育的时间。1960年,高中的社会科进一步分化为“伦理、社会”这样的科目,是初中、小学的道德课在高中的翻版。

特设道德课的目的是培养尊重人的精神,造就致力于创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和平、民主、对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这门课程把关心个性的完善等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想摆在首位,但基本思想仍没离开儒家的伦理道德以及宣扬日本民族优越的神道教理论。尽管在当时对专门的道德课的设置颇有争议,但这次课程改革确立了道德课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作为独立课程的地位,道德教育不再依附或从属某一学科,从“教学以外的活动”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领域,从而使日本中小学课程结构由学科课程、德育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板块所构成,一直沿袭至今。

三、1977年颁发《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大纲》,标志着德育课程设置的规范化。

1977年至1978年,文部省相继颁布了《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初中学习指导要领》和《高中学习指导要领》,这是日本规范中小学教育内容的法规性文件,从法规上确立了道德教育和特别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1977年7月,文部省还颁布了《日本小学道德课教学大纲》和《日本中学道德课教学大纲》。它根据《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所制定的根本精神,确立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中小学道德课教学内容。其中小学的德育内容由三个方面28个德目构成。即:

1.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项:尊重生命和健康安全,礼貌与遵守时间,钱物的使用;

2.关于个人的生活态度,包括12项:自主自律,自由与责任,明朗与诚实,正义与勇气,克服困难,反省、节制,爱护自然,虔敬,重视个性,进取心,合理的态度、追求真理,创新精神;

3.关于在社会生活中的态度,包括13项:热情、同情,尊敬、感谢,信赖、合作,公正、公平,宽容,遵守纪律,权利与义务,勤劳,社会公德,家庭生活,热爱学校,爱国心与乡土爱,国际理解与人类和平。

此外,日本中小学道德课教育大纲还对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内容的处理提出了要求,如制定教育计划时,要考虑与各年级、各学科以及各种课外活动的道德教育之间的联系;为了提高德育效果,必须加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一些理解,谋求相互间的联系与合作。

这次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大纲》的颁发,使中小学德育课程向规范化、序列化、制度化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进一步确立了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地位,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概念非常明确、具体,并且贴近于现实生活,与日本价值观念相符合的态度、习惯和行为可以通过学校德育课得到灌输。

四、1989年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加强道德教育成为改革的重点。

1987年12月,日本临教审和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了“关于改善教育课程标准”的咨询报告,对加强道德教育提出五点建议:①明确不同学校阶段道德教育的重点;②通过整个学校活动进行道德教育;③为充实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奖励使用适当的补充教材;④从加强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加强校长、教导主任对道德教育的指导,加强有经验的教师对其他教师的指导,以加强校内指导体制;⑤为提高教师的道德教育指导能力,在师资培养阶段,设法改善道德教育授业科目的内容。据此,在1989年2月日本文部省公布的新的教学大纲中,加强道德教育、个性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重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以及尊重文化传统态度的培养,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为了加强幼儿教育和中小学的衔接,第一次对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高中的教学大纲一起修订,由重视智育转向重视德育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这次课程改革在德育方面的主要变化有:废止了小学低年级的理科和社会科,新设生活科;为使高中教育多样化,高中把社会科重组为地理、历史和公民科,公民科是对高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更重要的是,这次德育课程的改革考虑到中小学生道德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德育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从关于自身;关于与他人的关系;关于与自然的关系;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等四个方面重新组合道德教育内容。小学分低、中、高三个年级分别指导学习14项、18项、22项德育内容。初中由以前的16项调整为22项,内容如下:

1.关于自身,包括①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坚强的意志,③自主性和责任感,④探索真理,⑤发展个性;

2.关于与他人的关系,包括①礼节与言行举止,②体贴别人,③相互依赖,④健康的异性观,⑤宽容与谦虚;

3.关于与自然的关系,包括①热爱自然,②尊重生命,③人类爱;

4.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包括①热爱集体与履行职责,②义务与公德,③正义,④勤劳与奉献,⑤热爱家庭、孝敬父母,⑥尊师爱校,⑦乡土爱,⑧爱国心,⑨世界和平。

日本的高中未设道德课,其道德教育是通过学校所有教育活动进行,尤其是通过“特别活动”的课外学习室活动”和“公民”教学科目的“现代社会”、“伦理”科目进行。高中生的服务性体验学习,主要通过“特别活动”的学校例行活动和俱乐部活动进行。

纵观战后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几次改革,自1947年颁发新的教学大纲以后,几乎是每隔10年修订一次,其间也不乏一些小的变化,但其重视学校德育的趋向是一致的。战后日本学校德育课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它反映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可以说,日本不断改革德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强化道德教育的过程。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基本特色。

一、学校德育课程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

日本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学校德育及其课程的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它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发展基础。封建神道教、武士道精神和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学校教育有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贯穿于日本整个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在日本文化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影响到近代和现代。

明治维新以后,为实现富国强兵和推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服务,“和魂洋才”成为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所谓“和魂洋才”,简言之就是东洋精神(道德),西洋技术(艺术),或者说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和西洋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其宗旨是在坚持日本固有的传统道德、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以来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并为其所用。1890年日本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重申日本教育目标是培养天皇忠顺的臣民和父辈的孝子,重视富国强兵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强调以患孝、慈悲、忠实、守法等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它把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和博爱、遵法等近代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以及军国主义、国家主义伦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和魂洋才”的思想。战后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如上所述,更是把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与日本的道德传统融为一体,保持了“和魂洋才”这一民族特色。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1983年11月的一次讲话中说得更为明确:“日本要把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和孔子的教导调和起来”。在对待外来民族文化中始终坚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注意吸收有利于本国的因素来为我所用,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对“和魂”中极端的国家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我们应持分析、批判的态度。

二、特别活动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日本中小学课程结构是由学科课程、德育课程和特别活动课程三方面所构成。特别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其目的、内容的形式类似我国的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是日本中小学校教育课程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是学校德育课程的深化和补充。

特别活动的目的主要是,①培养丰富的人性,②通过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④培养自主的、实践的态度和热情,⑤发展自我理解和自我实践的能力。特别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活动(如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如仪式、文艺节、运动会、远足旅行、参观活动、生产劳动等);班级指导(如生活常识指导、学习指导、升学就业指导等)。特别活动的课时安排一般是,小学1-3年级每周1学时,4-6年级和中学每周均为2-3学时。特别活动中的德育渗透是把德育内容加以具体化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德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少年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1977年,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咨询,指出“由于特别活动对儿童、学生的人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所以要更加重视特别活动的充实。”八十年代后,在普遍削减各科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的情况下,特别活动课的课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由此可见,特别活动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现代德育内容的拓展。

日本学校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又广泛,从与德育有关的课程来说,它还包括公民科、伦理科、社会科、修身科、生活指导课和劳动课等方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学校德育内容除了传统的生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劳动纪律、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以外,又有了新的拓展。如个性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

个性教育是日本战后民主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战后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1947年日本《教育基本法》,明文规定“教育必须以完成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尊重个人的价值,培养独立自主身心健康的国民”。1985年,日本临教审的咨询报告更是详细论述了个性教育的问题,他们所说的个性,不仅仅是指个人的个性,而且也意味着家庭、学校、企业、国家以及时代的个性。最重要的是打破划一性、僵化性、封闭性等弊端,树立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自由、纪律、自我责任或意识,也就是确立重视个性的原则,尤其是个性教育中包含有自由自律、尽职尽责的教育内容,使它有别于西方国家倡导的个人中心主义和个人自由主义。

为了培养国际社会中可以信赖的日本人,日本文部省从1953年起实施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学校计划,并且通过修订中小学教学大纲,把高中的“社会”科目重组为“地理、历史”科目和“公民”科目,把其中的世界史由选修改为必修,改善充实小学、初中的外语和有关科目,积极推进中小学的国际理解教育。日本《中(小)学道德学习指导纲要》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如小学要求“尊重并正确地理解外国人,做一个对人类幸福有用的人”。在他们看来,“只有做一个真正的国际人,才是一个出色的日本人”,为了迎接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他们要求中小学生在深入了解本国文化的同时,也要了解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各个方面,学会与外国人密切往来与友好相处,树立日本人的形象,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以取得国际信任。

四、强调德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文部省规定,中小学校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必须根据德目制订学校的总体计划、学年年度计划和道德课的教学计划。其目的,一是使德育与整个教育目标和学校全部活动联系起来,二是使学校德育重点与学生、学校、地区的情况联系起来,三是使德育课与各科教学和特别活动联系起来,从而使德育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学校的总体计划,是按照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则,根据学校和地区社会的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学校各部门的作用和任务等方面的内容。而年度教学计划则包括本年度的德育目标和教学方针、各学年学生的道德情况、各学年的重点设想等方面的内容。道德课的教学计划是每个班级根据年度教学计划所规定的主题和资料制定的道德教育教学方案,一般由班主任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日本强调了中小学抓好德育总体计划和年度教学计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道德教育,以提高道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五、重视德育乡土教材的建设。

日本教育界人士认为,对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空洞的词句上,必须是具体的、切近于现实生活的,为此,文部省从1984年开始,组织部分地方开展德育乡土教材的实验研究,编辑出版了84-85年度的《道德教育的乡土资料》一书作为教材使用。乡土教材包括的内容有:①在乡土出生、成长的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物传记、轶事等;②对提高本乡土的文化、生活、福利而忘我劳动的先进事迹;③在乡土中流传着的传记和民间故事;④通过描写乡土美好的景物、文化、习惯等,表现对乡土的赞美和热爱。试图通过这些乡土教材促进少年儿童对自己乡土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乡土的真挚情感和良好的德性。

第9篇:爱国主义教育计划范文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和地方未出台培智教育新的课程标准及教材。原国家教委1994年颁布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教基[1994]21号)和1993年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只适合于轻度智障学生。随着随班就读深入开展,轻度智障儿童已逐渐进入普通小学,原先以招收轻度智障儿童为主的培智学校转而以招收中重度智障儿童为主。教育对象的变化,导致原有的课程、教材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为了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必须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只有当学校的教学内容、环境、方法适应了学生的需求,我们的学校教育才能真正促进他们的发展。因此,构建从学前到义务教育阶段,再到职业高中阶段的培智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成为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2006年开始,我校受朝阳区教委委托,把课程改革放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首位,全力以赴开展培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初步完成了朝阳区培智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任务。本文集中论述朝阳区培智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学前教育及职业高中教育学段的相关内容从略。

二、相关概念

1.课程

教育家们对课程有各种论述,如“课程是指一定的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这个进程有量、质方面的要求。它也泛指各级各类学校某级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1]我们认为,课程即为达到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教学计划和活动。

我国课程体系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改革文件要求,为满足教育需要开发的课程应属校本课程。它由学校自主决定,开发主体是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从而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本课程研究定位为培智校本课程。

2.培智校本课程及体系

我国培智课程基本是二级管理,即国家和学校两级的管理。国家出台培智课程指导性意见,学校进行课程运作开发。培智校本课程开发程序主要包括四个阶段:(1)调查评估;(2)制订规划方案;(3)组织与实施;(4)实验评价。培智校本课程更强调学校地域特征与学生特点,开发要“以本校的基础和条件特色、师资情况、社区生活环境及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的特殊需求为依据”。[2]

课程体系研究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办学体系,指课程要涵盖学前康复、九年义务及职业高中所有培智教育阶段;二是培智课程自身体系,指课程研究应包括课程规划文件,课程标准、目标、评量工具,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等。

三、研究的目标、任务与课程建设原则

1.研究目标与任务

我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在国家和北京市没有材的情况下,按照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7]1号)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教基[2001]17号)要求,依据区域生态资源和学生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从学前康复、九年义务教育到职业高中教育的培智课程体系,基本满足本区培智教育的需求。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研究旨在建立以课程目标为导向的实施主题教学的模式,制定出学校教学工作流程,编写出一套区域化的校本教材、教参及评量手册。这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适合培智学校学生的课程。我们旨在通过这个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构建以生活适应为核心课程,以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健康为辅助课程,以信息技术、康复训练、特长训练、实践活动为选择性课程的校本课程系统,充分尊重智力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满足学生的教育需要,丰富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研究意义

本研究能够较好满足培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并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一旦建立了课程体系,有了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评量标准,就能够更好地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通过课程建设工作,也能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此外,课程建设对促进特教中心校“示范、引领及辐射”作用的发挥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3.课程建设的原则

本着“实用、好用、有效”的课程建设方针,我们在遵循课程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明确了以下原则:

(1)生活化原则,即课程设置与实施以生活化为导向。本着这一原则我校将国家一般性课程中的“劳动技能”课纳入“生活适应”课,将“生活适应”作为核心课来实施。

(2)功能性原则,即注重功能性能力的培养,选择对学生最有用,最能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以满足智力残疾学生个人、社会及职业的特殊需要。如生活适应课以活动为主,生活语文课和生活数学课的内容基本选择学生生活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3)生态性原则,即注重调查分析,充分使用学校、家庭及社区的环境资源。如生活语文课文中包含的“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社区”“我的祖国”等主题内容。

(4)个别化原则,即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每位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实施,都应与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紧密结合,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需要。如制订课程评量标准手册,就是为了满足个别化教育的需求。

(5)支持性原则,即课程实施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具等方面体现支持性,注重利用现代科技及辅助手段,支持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让他们适应学习、生活及工作的要求,实现提升生活品质的人生目标。

四、研究内容和评估方法

1. 研究内容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面向7~16岁的中重度智力残疾学生,学校课程以“目标-主题”模式实施(即以目标为导向的主题教学模式)。“目标-主题”课程模式构建的主要思路是:

第一步,根据国家和社会需要、学生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确定校本课程五大方面教育总目标。一是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爱家、爱校、爱社区、爱祖国的良好品质。二是公德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和法律观念意识,懂得遵章守则,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三是文化知识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四是生活技能教育目标,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及生活的技能,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社会与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他们独立生活或自食其力打下基础。五是休闲娱乐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音乐、美术、体育的学习训练培养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健康的体魄。课程目标按“沟通、认知、自我照顾、健康安全、社会适应、休闲娱乐”六大领域细化为34个次领域和321个分项目标。

第二步,根据校本课程总目标确定主题目标和学科目标。八个主题涵盖六大领域目标,按学年实际教学月份实施,具体是“我长大了(9月)”“美丽的大自然(10月)”“我爱我家(11月)”“快乐的节日(12月)”“健康平安伴我行(2―3月)”“我是理财小能手(4月)”“课余生活我做主(5月)”和“我进步了(6―7月)”。学科目标围绕主题和学科知识体系制定。

第三步,对主题目标和学科目标进行分解,形成“目标-主题”目标网络。如“我长大了(9月)”主题分担了“建立、形成自我概念”“认识成长过程”等8个教学目标,并分别分解到九个年级中,每个主题按年级设计了“校园游”“交个好朋友”等若干个活动,由核心课程――生活适应课来实施。学科目标在支持核心课目标完成的同时,将学科体系目标分别落实到相应的月主题教学中去,最终形成“领域目标”与“主题、学科、年级”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目标网络体系。

第四步,依据目标网络将各科内容分解出“块”“条”式的单元内容,进行教材编写。“块”主要指生活适应课以主题活动为主,突出学生综合适应能力的训练,教材内容以“块式”模式呈现;“条”主要指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辅助学科以学科目标系统为主线,教材内容以“条式”模式呈现。

第五步,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如评量手册、教参编写),进行教学设计,将目标落实在每节课中。义务教育校本课程构建及设置详见图1、表1。

2.评估方法

校本课程体系需要通过评估体系来不断完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节课有课堂目标评估,内容有达标率和课后小结反思;每月有课程实施小结,内容包括完成目标评价、百分比达标率,以及根据问题提出教材修改意见;每半年进行中期评价,中期评价与IEP(个别化教育计划)相联系,根据评价结果修改调整教学及教材,考核课堂教学效果;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估;终结性评估要全面总结教材教法的实施情况,修订培智校本课程,评价教师教学及科研成果。

五、研究结果

我校培智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五年多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目标-主题”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学生更有兴趣参与教学活动,能够运用更多的自身生活经验来参与到真实问题的学习中。在课堂上,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体验彼此的互动和相处。学生通过这些跨学科的活动,能亲身体验到教师创造的情境或真实的环境,从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就“我长大了”主题,通过“校园游”“我的成长册”“我有好习惯”“我懂事了”“我帮父母做件事”“参观自然博物馆”“成人仪式”“网上冲浪”等19个学生喜闻乐见、亲身体验式的教学设计和活动,较好地达成学校适应、家庭适应及社会适应的教学目标。

二是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提升。起初教师对自主设计的课程感到困惑,认为培智课程体系建设工程浩大,仅凭本校教师经验和能力,很难选择或取舍教学目标与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总感觉到教学内容的贫乏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但是经过不断地研讨与实践,教师进步很大,已经能够领悟课程的内涵,专业化水平也逐步得到提升。教师们渐渐体会到只要用心,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愉快胜任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课程建设五年多的时间里,我校多次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给予具体的指导,提升教师特教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此外,通过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及时总结教研工作,交流教研经验,教研组长的教研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更好地发挥了引领作用,促进了全组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此外,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校外交流和展示活动,几年来,教师参加区“朝阳杯”教学创新大赛年年取得好成绩,两次为全区特教教师做示范课。干部、教师也多次在国际国内特教论坛进行课程建设经验交流,赢得了专家及同行的认可。

三是通过课程建设和改革,学校教科研工作更加深入扎实,学校管理也更加顺畅。学校整合了人力资源,将科研―教研―教育整合起来,形成以科研为中心,以教研为实践,以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几年来,学校课程建设课题、市级课题立项4个,区级课题立项2个。近五年来,教师撰写的论文获国家级奖3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3篇,获市级特教论文奖39篇,区级特教论文奖近百篇。

四是课程建设成果初见成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编制课程文件8册,其中《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网络手册(试用)》《义务教育课程评量标准手册(试用)》已于2011年4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我们编写完成了学前、义教、职高三个学段及住宿生活全部教材,共计113册。

六、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课程的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繁杂的工程,朝阳区培智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课程结构与设计,还是教材的编写与使用都存在问题。主要问题是在试验中发现校本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还存在不适应性。如学科课时比重不合适,有的学科教材内容选择不恰当,有的问题和练习设计不合理,“学科教学主题统领”存在辅助学科教材内容与主题不统一的问题等等。

检核课程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标准是看通过实践,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否得到切实的提高。首先,课程正处于试验阶段,要建设科学、实用及实效的教材,必须通过实验来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其次,作为编写教材或者试验教材的教师,应该不断调整课程来适应学生,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还是教材内容,都要以学生的需要为首要考虑因素。教师在教材试验中要坚持边试验、边研究、边修改的原则,使之日臻完善。再次,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在尝试新理念和新方法时,我们更需要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唯有在不断地沟通、建立共识后,才能化阻力为助力,使家长成为教学的最佳伙伴和最有力的后援者,这样也才能使教师专心教学与研究。

总之,社会在不断发展,培智教育对象在不断变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仅仅是探索的开始,需要继续研究和实践。此外,我们也盼望国内培智教育资源库的建立与共享,以实现各地培智校本课程建设成果互通有无、相互借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