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范文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第1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范文

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数量大、种类多、使用周期长、流动性大、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固定资产管理对每个企事业单位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资产管理的好,可以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业绩,杜绝腐败,为考核任期内的干部工作提供依据,管理不善则会造成生产资料利用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

现有的资产管理系统(AMIS)是对固定资产的增减、调拨、减值、调整、报废及计提折旧等业务进行处理的系统。资产管理系统(AMIS)就是一个大的数据库,满足了对固定资产基础业务的处理,但是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账面和实物不符,变动信息反映不及时、盘点工作量大等问题,未能实现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跟踪。这些问题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企业要想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且在预期时间内收回所投资金和实现投资收益,就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在这里根据日常工作积累的经验,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优化提出几点构想:

1、引入固定资产条码管理系统

即使在资产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仍十分繁杂,固定资产标签的制定、填写、粘贴、资产状态的跟踪、盘点等工作的性质和工作量并没有得到有效改进。固定资产管理还是处于手工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状态。引入条形码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条形码技术使固定资产管理变得轻松简单,避免手工操作和记录带来的数据错误和时间耗费。

首先在系统编码的基础上,使用专用的条形码打印机打印出防水、防油污、防撕裂的标签来,以保证固定资产标签长期保存和清晰。然后将带有条码信息的标签粘贴在固定资产上。

其次是数据采集。固定资产分布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场所,进行固定资产的跟踪和盘点必须到每个现场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录入。给固定资产管理员配备带有条形码扫描功能的手持数据终端,进行现场数据采集、信息录入。轻松一扫,该固定资产的信息就一目了然。

最后将现场采集的数据上传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自动更新系统中的数据。同时也可以将系统中更新以后的数据下载到手持终端中,以便进行现场查询和调用。所有信息在计算机上瞬间生成相关报表,既高效又精准。

这样,原本耗时、耗力、耗钱,由许多人用许多天才能完成的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就省时、省力又省钱地完成了。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帐实相符。避免资产流失和资产重复购置,

2. 建立库存报警系统,保证固定资产库存处于合理水平

在固定资产系统中设置库存报警系统,实时跟踪实物资产库存量。当某一物品数量低于所设库存下限或高于所设库存上限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注意。因此在采购固定资产时,由于能事先了解到现有库存情况,需要及时采购,不需购买等情况,不会出现重复购买或购买数量不足等情况,减少了差错率,使固定资产的利用得以优化。

3、完善设备信息,为设备管理信息化提供支持。

企业是否为设备何时要检测、何时要维修、是否过了保修期等问题所困扰?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输入设备的保养、维修、检修等周期性工作的信息,同时结合系统的提醒功能,就可以从上述问题中解放出来,降低设备带病运转几率,避免经济损失;在设备维护时能及时准确的调出资料,查明该设备维修情况,确认其是否还在保修期内,避免发生设备在维修期内但却支付维修金的情况;根据系统内部提供的维修档案,清晰呈现该固定资产的运行使用状况,为再次购买同类固定资产产品提供精准的性价比。

4、与财务系统对接,实现两个系统数据同步

第2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范文

摘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用友ERP管理软件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固定资产业务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总账的正确性。本文研究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总账管理系统的关系,对业务操作中初始设置、业务处理等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整理分析,使得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操作更加完整化、合理化。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总账 业务操作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用友ERP管理软件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与总账管理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生成的凭证传到总账管理系统中,并且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期初期末都要与总账管理系统进行对账,固定资产业务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总账的正确性。本文研究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总账管理系统的关系,对业务操作中初始设置、业务处理等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整理分析,可对相关人员操作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提供有益帮助。

一、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总账管理系统的关系

(一)固定资产管理与账务管理接口。固定资产系统与总账系统之间是子模块与总模块的关系,固定资产模块的业务要通过相应的渠道传至总账管理中,那么,他们之间的对接是通过固定资产-设置-选项-与账务系统接口页面中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三个会计科目连接起来的。以此接口为出发点,固定资产与总账进行对账。

(二)固定资产管理与总账管理的对账。固定资产初始设置中如果取消了“在对账不平情况下允许固定资产系统结账”,固定资产就必须和总账进行对账平衡才可以进行结账。固定资产管理与总账管理要进行期初和期末两次对账,这两次对账的操作又有所不同。

1. 期初对账。固定资产原始卡片录完之后的数据作为固定资产的初始数据,与总账的期初余额进行对账,在原始卡片录入正确的情况下对账不平衡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总账中有固定资产的业务并且已经记账,那么就要取消总账的记账再进行对账,即,该对账要求总账未记账状态下进行。此处理只是保证了期初对账的平衡,到了期末仍然相差总账中固定资产该笔业务,原因是固定资产的凭证可以传到总账,而总账中的凭证传不到固定资产,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固定资产业务不要出现在总账中,在固定资产模块完成。

2. 期末对账。固定资产系统本月发生业务生成的凭证传递到总账中,期末进行对账不平衡主要是总账未记账或者已减少资产折旧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已减少资产折旧这个问题在第二部分详细介绍,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总账必须记账,所以期末对账要求总账已记账状态下进行。

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业务操作

(一)初始设置。

1.对账。固定资产管理和总账管理需要通过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两个科目进行对账,固定资产-处理中没有对账,原因是由于固定资产-设置-选项中“与账务系统进行对账”没有选中,选中即可进行对账。

2.默认入账科目。固定资产管理对业务中出现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自动带出,如果凭证中没有带出,在固定资产-设置-选项-与账务系统接口输入缺省入账科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即可。

3.固定资产卡片中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卡片中的累计折旧分为原始卡片累计折旧和计提折旧后的累计折旧。期初对账时发现固定资产账套累计折旧为0,原因是原始卡片中的累计折旧没有输入,本月计提折旧额系统自动给出,累计折旧需要手工输入,这样期初对账就平衡了;本月计提折旧后固定资产卡片中的累计折旧金额和折旧清单中的金额一致,系统自动给出,不需要手工输入,与总账再次进行对账,对账时折旧不平原因是用友本身的问题,解决方法在后续中的减少资产折旧部分详述。

(二)业务处理。

1.购进资产的进项税额。税法规定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反映在会计分录中也就是借方应该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这一会计科目,而固定资产系统生成的凭证中借方没有该会计科目,这是由于用友ERP本身的问题,那么如何完整地反映购买固定资产业务呢?方法有两个:第一种方法:固定资产-设置-增减方式-增加方式-直接购入页面增设税金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这样生成的凭证就会自动带出进项税额;第二种方法:在生成的凭证中直接修改,生成凭证方式有业务发生直接制单和批量制单两种,业务发生直接制单生成的凭证当插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保存后提示“不能改变此凭证的合计金额”,原因是由于业务发生立即制单生成的凭证可以某个会计科目的金额,但不能进行总金额的修改,必须保证借方、贷方合计数不发生变化。那么想要增加进项税额只能通过批量制单形成凭证,然后对生成的凭证插分增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这样处理之后就使得用友固定资产与税法保持一致。

2.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的取数。在建工程业务的增加是在总账管理中生成的,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的金额应该是一致的,由于总账管理的金额并没有传到固定资产,所以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在建工程的金额需要手工录入,并且金额不等于总账中的在建工程金额也可以生成凭证,这与实际是不相符合的。解决方法有两个:第一种方法,在固定资产设置在建工程的取数函数,以总账业务中时间、金额为基础进行在建工程的取数,这样在固定资产生成的凭证就不需要手工输入金额并且金额一定是一致的;第二种方法,查询总账中对应时间的在建工程金额,在固定资产管理中手工输入生成凭证在建工程的金额,此时金额一定要输入正确,金额输入不正确系统不会给予提示,仍然可以保存继续操作。

3.减少资产的折旧。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当月减少的资产计提了当月的折旧,但是生成的凭证没有包含减少当月的折旧额,这张凭证是要传递到总账中的,必然导致总账系统比固定资产系统少一个月的折旧,势必导致总账与固定资产的对账不平。

例1:一台打印机原值为3 000元,净残值率为3%,使用年限5年,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开始使用日期为2014年11月8日,那么,可以计算出该打印机的月折旧额为48.5元。这台打印机于2015年1月31日报废,进行固定资产清理处置,到2015年1月31日,固定资产系统打印机计提了2个月的折旧额97元,而生成的凭证为:

借:累计折旧 48.50

固定资产清理 2 951.50

贷:固定资产 3 000.00

这张凭证传到总账中的累计折旧就为48.50元,与固定资产系统中的折旧97元相差一个月的折旧。这是由于用友U8.72院校版系统本身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对生成的凭证手动增加一个月的折旧额,即把累计折旧的48.5元改为97元,分录为:

借:累计折旧 97

固定资产清理 2 903

贷:固定资产 3 000

这样就使得固定资产系统与总账系统的累计折旧金额保持一致。

4.销售资产的销项税额。固定资产增减方式中以出售方式进行减少时,对应入账科目为固定资产清理,沿用例1信息,将打印机报废改为出售,相应的折旧信息如例1所示。

借:累计折旧 97

固定资产清理 2 903

贷:固定资产 3 000

假如该打印机售价为4 000元,那么就需要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元(4 000×17%),在固定资产模块中后续的销售业务没有进行体现。解决方法有两个:第一种方法,可以在固定资产出售的减少方式中设置借方的银行存款和贷方的固定资产清理以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固定资产清理与市价的差额计入借方的营业外支出或者贷方的营业外收入,那么固定资产模块会自动生成销售凭证;第二种方法,直接在总账管理中生成销售的凭证: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固定资产清理与市价的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者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销售打印机的凭证如下:

借:银行存款 4 68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 903

营业外收入 1 09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

5.减少资产凭证的重新生成。已作减少的固定资产业务生成凭证后如果发现业务出错,比如上述减少资产折旧如果没有手动增加一个月的折旧,就要通过处理――凭证查询来删除该凭证,查询凭证打开后如果删除是灰色的,说明登陆企业应用平台的日期有误,登陆企业应用平台的日期应该大于等于最后一笔业务的日期,并且该凭证作废后无法恢复,也就是该凭证必须重新生成,这时候打开批量制单可以再次生成,也可以打开卡片――卡片管理,选择“已减少资产”,选中该资产,点击任务栏中的凭证就可以实现该减少凭证的重新生成。如图1所示:(图略)

第3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 MVC;电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引言

电力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电力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管理效率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企业的资产收益和核心竞争力。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维护工作越来越困难,如何将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持的现代电力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一、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特点

1.使用部门多,包括内部职能部门、农电公司、中间托管层等;

2.使用地点范围较大,从厂区到办公区、从郊区到市区、从山坡到平地,遍及各个辖区角落;

3.资产分类复杂,包括发电设备、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及设备、计量设备和通讯设备、运输设备、自动化设备等;

4.资产数量庞大、更新速度快、信息不对称,导致出现资产重复购置现象等。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作为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业务拓展的实物载体,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对企业持续经营发展、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关键技术研究

本系统采用MVC模式实现面向对象技术开发, MVC三层架构的设计模式确保了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充性。前台业务逻辑层为,编程使用C#语言开发,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平台上结合SQL Server 2008后台数据库开发,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技术实现访问数据对象接口,完成前后台数据的交互。

MVC是为面向对象语言Smalltalk-80发明的一种软件设计模式,MVC模式能够实现功能模块和现实模块的分离,同时还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执行性和组件的可重用性,开发效率高而被广泛使用。

MVC开发模式将基于用户输入域的建模、显示和操作分为三个独立的类,分别为模型、视图、控制器。本系统采用基于的MVC三层架构的设计模式,这种设计模式会使应用程序的设计分层独立,保证各自模块分隔开发。

三、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

1.系统数据流图的设计

通过与电力企业资产管理部门的接触与研讨,可以得到系统模块的数据流图。首先根据前面的需求分析,确定系统有哪些外部用户及与该系统进行交互的数据源点或终点。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外部用户包括:员工、客户、供应商和系统管理员。其中,系统管理员具有对员工、客户、供应商信息管理的操作权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数据流图如图1所示。

2.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针对电力企业处理固定资产流程而开发的软件,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本系统从功能上主要分为七个模块,分别为基本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折旧管理、查询管理、报表管理、数据维护管理和系统设置管理模块。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3.数据库安全的设计

本系统在数据库的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充分地考虑了系统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在数据库表以及某些涉及的字段等都增加了用户权限的管理。只有获得权限的用户,才可以看到。在数据库的参数配置方面也做到通过优化参数配置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本系统主要从以下4方面来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

(1)身份认证

用户注册将其访问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记录到数据库中。用户登录时,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验证其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判断用户是否具有访问权限。

(2)访问控制

不同职责的用户,一般拥有不同的访问权限。一般普通用户只可以访问与自身相关的数据。只有权限较高系统管理员才能够访问整个数据库的信息,并且能够工作内容对信息进行各种操作。

(3)数据库控制权鉴别

数据库的最低权限是对数据的浏览功能,最高权限就是能进行增、删、改等的操作。而这些操作往往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等,因此,数据库只允许系统管理员来完成较高级别的操作。

(4)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很难保证数据库不会遭到人为的,物理的,或者天然灾害等的破坏。因此,定期对数据库的数据,以及记录的日志信息进行备份是很有必要的。数据的备份可以保证数据不轻易丢失。同时备份的日志也可以作为实时跟踪器,实时的监控,是否有非法的用户访问。双管齐下保障数据库的安全。

综上所述,不但要保证静态存储的数据的安全性,不被破坏。同时,还要通过权限设置,拦截动态访问过程中非法访问,静、动结合保护数据。

4. 结束语

基于MVC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针对电力企业进行开发,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符合电力企业的发展趋势,为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使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走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杜文洁.软件测试基础教程. 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2008年,281-287

[2](美)维埃拉,董明等译. SQL Server 2005高级程序设计.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1-27

[3]胡荷芬,张帆,高斐. UML系统建模基础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2-37

第4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ERP系统 固定资产 企业管理

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将最大程度上减轻企业现有的浪费现象,并提升资产利用率,有效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一、ERP系统下的企业固定资产分类作用

借助于ERP系统,企业展开自身固定资产的不同分类,首先,将固定资产划分出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两大类,在此分类下,又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房屋建筑物、运输设备、冶金机器、自动化仪器等;将在建工程划分为安装、设备、建筑、勘察设计以及分摊费用等。

将企业固定资产加以分类,其作用在于以集团层次为基础,确定并用于所有有关公司代码,以此保障在此基础上,使用并管理企业资产分类目录;依据固定资产的类别,对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编码规则进行设置,然后通览固定资产编码,即可知晓固定资产不同类别;具体指定企业资产分类的缺省值,比如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等,以确保企业安全、便捷地创建固定资产资产住的详细数据;通过资产分类,对用户的输入屏幕加以确定,比如设定哪些字段必输、可输或者不输,以确保企业固定资产创建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二、ERP系统对企业的作用

ERP系统是站在整个企业的角度来考虑企业应该如何管理、业务流程应当如何优化等问题的一套以生产、计划、物流为核心的集成性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核心的经营管理系统,是企业主要经营业务集成的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下,固定资产管理只是其中一个分支模块。通过实施ERP系统,借助ERP强大的系统工具,可以实现以下固定资产管理功能:一是外部和内部的凭证和主要报表能够自动生成,实现办公自动化;二是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三是及时、灵活、全面的固定资产信息查询;四是实现网上审核、签章和无纸化办公;五是建立相关数据之间的链接,建立一定的指标,赋予系统固定资产的分析功能。

在ERP系统中,订单具有强大的查询和统计功能,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来自行设定,内部订单可用于计量某个销售活动的费用,也可用于计量某个项目的支出。目前企业的订单仅仅用来归集成本。订单强大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因而在投资项目中。应开发使用投资订单。当新增加一个项目时。如果需要实时监控整个项目的费用,可以通过创建项目投资订单。对项目进行费用监控。当费用支出接近投资预算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信息,提示操作者;当费用支出达到投资预算时,系统不允许再过账。

合理分配生产设备的成本费用问题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各种客观条件不同,每台生产设备的产量与其成本费用难以配比。每台设备所应分配的产量不能相同。应当根据“能者多劳”的经济效益的原则来分配产量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整个企业达到既定产量时所产生的成本费用是最低的。要达到每台生产设备工作量分配的最经济的组合,要求对每台生产设备的产量、费用以及成本进行评级。并且要做到实时监测指标的变动以使得这个组合在整个流程中都是最优的。

三、ERP系统下的企业固定资产业务

运用ERP系统,企业应开展如下固定资产业务:

固定资产的购置。通过ERP系统,企业可采取多种方法购置固定资产,并进行相关各个模块的集成,比如以财务会计中应付账款购置固定资产,以收到的货物和发票校验购置固定资产,以项目结算购置固定资产,以维修项目购置固定资产,直接从库存中处理固定资产等。

固定资产的转账。企业可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固定资产转账,即公司内部转账和公司间转账。

固定资产的报废。企业也可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固定资产报废,在记账完全报废的情况下,只要用户输入资产号、报废日期以及业务类型,ERP系统将对所有待结算的金额加以自动计算;在记账部分报废的情况下,ERP系统将要求报废部分用户输入报废百分比、报废值、数量等信息,并且报废百分比依照数量从购置成本中加以计算。

在建工程资本化。企业用户仅需要为在建工程维护一个结算规则,把那些将要结算到的相关资产号码加以结算。

固定资产折旧。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时,ERP系统将依据企业用户在创建固定资产主数据时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并按照资本化日期,对企业每月每个资产计提的折旧加以计算,企业用户仅需在月底更新总账,即执行对折旧事务代码的计提;在固定资产折旧的预测时,企业可运用ERP系统预测固定资产未来的折旧,湖或者以不同的折旧方法预测资产未来的折旧,确保企业对未来资产折旧情况的测算。

固定资产的业务流程。在利用ERP系统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企业应首先确定资产类别,然后创建资产,其中包括资产的购置、资产的转账以及在建工程资本化,在此基础上,以ERP系统显示资产过账数据,随之完成资产资本化的同时总账更新和资产每月折旧,然后通过折旧程序自动更新总账余额,最后确定报废和固定资产报废。

企业设置单位帐套是其固定资产管理集中化管理,企业的帐套由总公司按照统一的分类方式集中设置,企业按照各分厂为单位进行核算及考核,因此在基础设置中,企业应该采用为每个分公司分别建立帐套的方方式,方便总公司对企业所有经营机构及保险产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查询、统计和分析。

完善的报表实现方案是ERP企业固定资产系统的集中化表现,实现企业报表的方便取数、实时反馈和顺利传送。企业财务报表的汇总编写需要采用菜单式汇总界面,提供标准的单据接口,实现企业资产管理系统与销售等业务系统的数据传递。财务报表包括了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各产品收入、成本明细表,各核算单位在每月规定的期限之前,在报送书面报表的同时,用FTP上载报表至企业的服务器。总公司报表汇总人员定期从服务器上接收分公司上报的报表,统一保存在指定的目录,并进行必要的审核。

统一基础设置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条件,统一基础设置是指企业的基础科目、会计期间、币种等项目由总公司制定统一的编码、名称、科目等标准,并集中进行设置。这就避免了在分散帐务信息系统下,由于信息传递速度低、不准确而导致的企业上下科目设置不一致,企业财务管理和各分公司之间业务的对比分析和管理困难等问题,保证财务信息的可比性。这样就解决了总部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核算、预算、资金的实时监控和对比分析等问题,以便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发挥总部的计划与控制作用。会计期间和币种的统一设置,同样保证了企业分公司业务、财务处理的同步性和总公司监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要认真核查资产盘点和清查结果,分析资产质量并采取相应措施盘活资产。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按时盘点,但往往流于形式,使盘点沦为单纯的数量核对工具,没有发挥盘点对清查资产使用状况和清理资产的作用。因此,企业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盘点流程,在核对数量的同时,重点加强对闲置、损坏、毁损等资产进行审查、分析,并综合使用部门和技术部门的意见,提出诸如技改、维修、转让、报废等建议,盘活资产,杜绝浪费。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推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J]. 特钢技术, 2006, (01) .

[2] 何义国. 浅谈利用条形码技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J]. 当代经理人, 2006, (09) .

[3] 张峥. 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6, (20) .

[4] 闻峰,王晶,臧丽玮. 加快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 改进资产管理手段[J].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8, (11) .

[5] 刘爱华. 广西电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构想[J]. 广西电业, 2005, (02) .

[6]资产管理信息化[J]. 现代制造, 2004, (06) .

第5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范文

近年来,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于是全国高校都将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达到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探讨研究、努力实现的目标。条码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随着社会的多元化与复杂化应运而生,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急速发展的时代,条码技术不可避免的跃入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开发人员的视野,并将其逐渐研究、发展并使之成熟。本文旨在通过对条码技术的简单描述,引发读者对条码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上达到更为广泛的效果。

2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设计

信息数据自动输入计算机并且自动识读的重要手段就是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自动识别系统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个包括芯片技术、磁条技术、卡片技术、光电技术、视网膜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声音识别技术等多项识别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学科正在逐步形成。

条码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条码技术最早产生在二十年代,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它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码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第一,制作简单。条码标签易于制作,对印刷技术设备和材料无特殊要求,扫描操作简单易行。第二,可靠准确。有资料可查键盘输入平均每300个字符一个错误,而条码输入平均每15000个字符一个错误。如果加上校验位出错率是千万分之一。第三,信息采集速度快。普通计算机的键盘录入速度是200字符/分钟,而利用条码扫描录入信息的速度是键盘录入的20倍。第四,采集信息量大。利用条码扫描,一次可以采集几十位字符的信息,而且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码制的条码增加字符密度,使采集的信息量成倍增加。

2.1 条形码的组成

一般的条形码都由静区、起始字符、数据字符与终止字符组成。

静区:顾名思义,不携带任何信息的区域,起提示作用。

起始字符:第一位字符,具有特殊结构,当扫描器读取到该字符时,便开始正式读取代码了。

数据字符:条形码的主要内容。

校验字符:检验读取到的数据是否正确。不同编码规则可能会有不同的校验规则。

终止字符:最后一位字符,一样具有特殊结构,用于告知代码扫描完毕,同时还起到只是进行校验计算的作用。

2.2 固定资产条形码打印流程图

图1所示的是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生成一串代码并通过打印机打印条形码的流程图,其中包含了以下几个关键技术,例如:①电脑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某件设备仪器生成的电子标签,对应全国通用的编码表,将这一段数据信息转化为条码编码值;②条码系统根据以上条码值再生成一段信息码,然后将信息码按照国际常用的25交叉编码规则,生成一段二进制的编码;③表示系统根据这串二进制编码,采用坐标移动的方式打印出仅供条形码阅读器读取的条形码。

图1 条形码打印流程

2.3 高校固定资产条形码生成原则

固定资产的条形码采用Codel28码的编码技术,完全符合国家正式颁布的GB/T12908-1991条形码国家标准。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固定资产特质的条形码标签形状为长方形,规格为30mm×60mm,其第一行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字样,第二行为固定资产名称,第三行为固定资产条形码,第四行为条形码编号共8位和领用单位。

3 条形码技术的实现

3.1 条形码编码实现

3.1.1 CODE 128编码方式的编码范围

CODE128A:标准数字、大写字母、控制符及特殊字符;

CODE128B:标准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及特殊字符;

CODE128C/EAN128: [00]~[99]的数字对集合,共100个, 即只能表示偶数位长度的数字。

3.1.2 CODE 128编码规则

开始位+[FNC1(为EAN128码时附加)]+数据位+校验位+结束位

3.1.3 CODE 128校验位计算

(开始位对应ID+每位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位置×每位数据对应的ID值)%103

3.2 条形码打印过程的实现

在实际资产管理过程中,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一旦完成基本信息输入并保存后,就可以打印与之对应的唯一的条形码,当条码系统接收到打印某固定资产的条码时,上面的两段代码都会被执行,设置条形码打印条件及打印条形码预览如图2、图3所示。

图2 设置条形码打印条件并自动生成条形码

图3 打印条形码预览效果图

第6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疾病控制;疾控中心;固定资产

一、中国疾控中心现状

1.中国疾控中心简介

中国疾控中心是由政府举办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其使命是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其宗旨是以科研为依托、以人才为根本、以疾控为中心。

2.中国疾控中心主要职能

中国疾控中心在卫生部领导下,发挥技术管理及技术服务职能,围绕国家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任务,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研究,做好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的组织实施,以下是疾控中心主要职能:

(1)疾控中心为拟订与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标准和疾病防治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政策咨询。

(2)疾控中心指导建立国家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对传染病、地方病、公害病、寄生虫病、职业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学生常见病、食源性疾病、老年卫生、口腔卫生、伤害、精神卫生、中毒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并提出预防控制对策。

(3)疾控中心配合并参与国际组织对重大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参与和指导地方处理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国家重大疾病、中毒、卫生污染、救灾防病等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应急反应系统。

二、疾控系统固定资产特殊性

1.疾控专用设备比重大

疾控系统的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固定资产的特殊性,疾控系统设备大多专用性的,公益性的。专用设备占比重最大,是中心资产核心,也是中心开展各项业务的基本保障,专用设备管珲是否规范、正确,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因此做好专用设备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设备要求具有疾控中心验证

疾控中心系统把达到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准作为中心实验事建设的目标,因此中心资产管理体系既要符合会计核算要求,又要兼顾国家实验室认可准则对设备管理要求。

3.最大限度满足各种疾病控制需求

疾控系统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先进的、科学的、完善的业务技术手段,做好环境食品卫生检测和各种病原体微生物检验,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疾控系统固定资产的构成与管理

如何做好疾控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使用效益,是一项重要课题。疾控系统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科研、教学、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物质基础。

1.固定资产基本构成

根据有关单位界定,疾控系统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是对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的管理和控制。疾控机构固定资产大致可分为六类:(1)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土地等资产;(2)一般设备,包括打字复印机、电脑设备、被服装具、家具、电教设备以及文体设备、行政办公设备等;(3)图书及陈列品;(4)专用设备,包括检测分析设备、冷链设备、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5)交通工具;(6)其他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管理

(1)固定资产报批采购

疾控系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疾控机构的基建部门、财务部门等,需要各个部门共同联手参与管理。在疾病控制事业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部门科室预算,各业务科室的物资采购必须提前填报“物资采购申报单”,先报财务科审核是否能够安排预算资金,然后分别经业务分管领导和后勤分管领导审批,采购过程中融入互相牵制的制度,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防止导致资产流失等问题。

(2)固定资产维护

建立疾控系统固定资产的管理档案和维护记录,财务科按一级分类建立固定资产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按二级、三级分类及时记入固定资产明细账。涉及的专用设备,例如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均应有使用、检查、维护、校验、修理记录,并请保管人员签字,如有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仪器损坏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赔偿。

(3)固定资产报废与报损

疾控系统的固定资产由各部门填制报废、报损单后经批准报废、报损,随同原设备卡片及时向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科办理销账。有关规定各部门对经批准报废、报损变价回收的固定资产收入全部上交财务科入账,任何部门不得私分和设立小金库,留用违法资金。

(4)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实施责任制

疾控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的流失造成损失将远远超过一般的商品、存货等流动资产。因此,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重大,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应配备有工作能力强、工作责任心的专职人员,并且该人员需要落实责任制。

四、完善疾控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措施

1.贯彻

“预防为主”方针政策,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疾控中心要建立起公共卫生事业财政落实的监督机制,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将各级疾控机构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这一政策落实好。逐渐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形成具体规范,将经费的投入情况的监督纳入法制轨道,确保各项政策得到贯彻和执行,确保疾控机构可持续发展。

2.加强疾控系统的建设,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各个地方所有在疾控机构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县级以上的必须持有国家认可的执业资格证,乡镇疾控机构工作人员必须持有省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上岗证。还要制订疾病控制机构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严格控制疾控中心的人员。不断加强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疾控系统人员的整体素质。疾控系统的专业人员长期的培养规划,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培养,逐步解决基层防保机构中非专业人员的比例过高问题和提高疾控机构基层专业人员的素质,建立起一支高效、稳定、高素质的基层疾病控制队伍,有了人才的保障,资产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

第7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系统化方法;项目管理;固定资产投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B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齐轨道装备公司)是中国铁路货车研发、制造的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巩固提升既有技术优势,改变基础设施和装备保障能力落后难以支撑重载快捷技术发展、难以提升研发中试需求的现状,公司突出战略引领,抓住中国北车上市机遇,实施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及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

项目是公司适应铁路货运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社会对铁路运输更高要求的现实需要。当前,世界铁路货运已经进入重载、快捷时代,对中国铁路货运而言,比肩美国的重载运输和欧洲的快捷运输,我国在产品研发制造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发展趋势要求货车制造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研发手段及制造保证能力,为中国铁路货车的技术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就现状而言,当前公司固定资产设施厂房陈旧老化,本部90%以上的厂房为50、60年代的建筑,很多厂房的结构强度、跨度已不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有些属于超期服役,已不能满足大型工装设备安装,难以支撑企业生产制造、品质提升、流程理顺、降低运营成本的需要,需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系统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企业。

公司按照“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制造技术、提高企业规模效应、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实现领跑货车目标”的战略定位,目标是建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铁路货车研发试验、整车组装制造及关键部件制造基地,适应铁路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企业核心业务拓展创造更为有利条件。

(二)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是中国北车上市融资的重点募投项目。项目获得中国北车立项批复,获得环保、安全等专项批复和省、市发改委备案,是黑龙江省重点推进的产业项目、黑龙江省“双百工程”。项目是齐轨道装备公司“十二五”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整体打包项目,下含起重机新厂房、仓储物流中心库等21个子工程项目,规划投资20亿元,其中工程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项目起始日期为2010年3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结合生产实际原则,每年完成若干子项目,总体建设周期5年。

项目的投资额度、建设规模、时间跨度在整个铁路货车制造行业内前所未有,厂房结构形式、大型设备基础施工以及大批量设备安装调试的复杂难度在区域内尚无经验可借鉴,项目具有较强的行业特性和属性,不同于一般的地产项目管理。项目建设内容复杂、子项目较多且分散、新建与旧有改造同步进行,涉及的专业技术面广,对技术、质量及项目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实现每个子项目的设计纲领及建设目标,管理幅度大,管理难度高,需要系统谋划,稳步推进。

二、公司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一)管理过于职能化

公司既有组织架构属于典型的直线职能制,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过多,带来的业务流程过长,计划、协调、指挥、控制难度较大,各部门各管一段、各管一块,不能形成制度合力、流程合力,同时管理职能存在着重叠或缺位的矛盾,经营层次低,管理粗放,特别是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行机制以及人、财、物的调配上束缚较多,缺乏自主性,这种组织结构不利于形成最佳协同氛围和工作机制,不利于项目实施。

(二)项目资源要素管理过于分散

公司工艺、规划、设计、工程组织等专业及人员配置较为齐全,归属不同的职能部门,各方相对独立,工作方式各不相同。虽然各参与方都为同一个项目服务,但各方都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存在行政化的管理割裂,使各类生产要素不能充分流动起来,同时也增加了内部信息沟成本。以致工程管理中的质量、进度、成本目标责任主体完全分离,加之部门分立,价值工程观念意识淡薄,其结果是标准难以落实,建设工期、建设成本难以控制。

(三)项目管理方式落后

公司工程管理还没有与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接轨,未建立起项目管理的整体化流程,一些项目实施上虽然也成立领导机构或推进组,但往往分工不明确,任务不具体,时间不细化,监督控制过程不连续,问题处理方式方法不系统,尚未形成体系式或支撑性的管理流程。工程的管理上还未引入第三方监管,完全依赖于自身管理。在工期管理上,仍侧重于合同工期约束,未制定严格的工期控制标准。成本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成本估算、核算、结算还未综合运用弹性或强制纠偏手段进行精细管理。既有条块式的质量管理运营体系对项目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也很难实施有效的管控,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缺乏制度约束,不适应规模项目管理。

三、基于系统化方法应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主要对策措施

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将项目管理理论、项目的行业特性、项目资源及项目管理目标和管理范围相结合,才能实现项目管理的价值创造。

(一)进行管理资源整合,建立项目流程、机制,形成项目工作合力

1.建立项目法人领导下的项目管理实施团队

按照D BB模式进行矩阵制组织设计,变职能式管理为项目法人领导下的项目团队负责制。成立跨职能部门的项目组织团队,强化各部门矩阵式管理和协同,减少管理层次,在企业法人与项目团队之间建立项目主导、矩阵管理、目标导向、团队配合、过程管控的工作联系。用系统思维,在工期、成本、质量、风险、合同、对外报建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使各项管理要素环环相接、实时受控,有效发挥项目管理职能,项目管理围绕对内、对外“两条工作主线”同步推进落实开展21个工程项目建设组织工作。一条主线是对外做好工程报批、报建、招投标、政策争取、档案归档及产权办理等工作,为项目早开工、及早投入使用争取时间上的主动。另一条主线是对内做好项目的组织推进,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的管控,以及成本造价管理、项目验收等工作。

2.明确职责及任务分工

在统一项目目标的指导下,组织项目团队成员参与工作分解(WBS)过程,可以使项目团队成员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了解整个项目内容,实施任务矩阵管理。项目部按照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原则对21个子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管理、资金控制、设备安装调试、政策争取等进行管控,负责项目总计划、专项计划、资金计划编制以及项目变更审批,制定工程招标、施工计划和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计划等并组织实施,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程信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项目报建、工程量清单编制、装备采购、工程招标、施工图设计组织、施工方案审查、施工预算、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图像资料档案等管理,保证项目的技术、经济、环保指标的先进性。

3.确立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及标准

以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为核心,制定了《工程管理办法》、《公司技改项目招标管理办法》,取消了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流转的技术联系单,统一为技术通知单,并围绕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工艺变更、施工方案审批、图纸会审、现场经济签证等工作内容,进行了重新明确和流程固化。以流程图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工程管理中的计划任务书流转、合同、变更签证、付款管理等工作事项。建立项目责任矩阵,明晰任务流程。项目管理流程按照“项目一任务一事件”的方式,自上而下地进行工作部署和资源分配。项目实施中所有涉及的信息按照“事件一任务一项目”的方式,自下而上地进行汇总和数据化传递。严格履行招标程序标准。所有21个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选用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为保证工程既定管理目标,严格实施总包负责制。

(二)以目标为导向,坚守项目管理原则,形成项目目标支撑体系

1.建立项目目标管理体系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投资、进度、质量控制以及合同、安全、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三控三管一协调”任务,形成项目目标管理体系。

工期进度:强化里程碑计划目标管理,实施与计划关键节点偏差15天为优秀,偏差25天为良好。

工程质量:设计交付质量合格率100%,设计错误导致的变更低于5%痪施精品工程战略,确保项目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品率达95%以上,杜绝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工程造价按照“预算保概算,结算保预算”的原则,项目造价与设计概算偏差率-10%为优秀,-5%为良好。

HSE(Health、Safety、Environm ent)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健全,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杜绝重大火灾、设备、环境污染、交通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生产安全事件,“三违”行为处理率100%;

2.坚持的管理原则

标准体系覆盖原则:严格执行《黑龙江省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同时将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覆盖到工程过程管控之中。

持续改进原则对于每个子工程项目的里程碑节点,都要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和教训借鉴。

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原则:目标管理按照目标设定、分解、落实、执行、评价和修正的思路进行逻辑推演,同时对目标过程控制执行PDCA循环。

集权加分权原则:集权式与分权式组织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在分权模式中,行动、解决问题的速度较快。公司层面对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资金筹用、项目后评价组织等进行集权决策,而对项目的招投标、工期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等分权给项目团队负责。

全过程成本管理原则:综合考虑与分析影响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索,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决策、计划、核算、控制等达到降成本、提高项目管理效益的目的。

(三)强化计划牵动,突出系统化工具方法应用,确保项目工期目标

1.总分目标结合的工期控制

实施工期目标导向,分级目标管理的五级网络工期控制计划。一级网络计划为公司级的里程碑进度计划,是公司项目的总体安排。二级网络计划为项目团队控制性计划,是里程碑计划的分解和保证性计划。三级网络计划为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的工程详细施工总进度计划,须经项目团队与监理单位批准。四级网络计划为施工单位的执行性月滚动作业计划,是对三级计划的进一步分解,并作为施工单位内部施工和监理工程师评价进度的依据。五级网络计划为土建、钢构、公用工程等专业分包的专项实施计划,执行周滚动作业,由监理工程师监督落实。

2.做好计划跟踪控制

实施周例会制度,总结上周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计划落实情况,安排下周计划,对其实施周检查、月考核、总目标控制的办法,保证合同工期的实现。项目实施中,如果实际进度与目标计划有差异时,由项目部决定是否纠偏,并提出未来项目总体控制要求。同时,利用经济手段,顺延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并进行经济处罚。

3.系统化工具方法在项目工期管理的优化应用

通过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网络图和关键路径(PDM)等一系列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平衡优化资源,合理安排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突出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保证工期目标。按照关键路径法、关键链计划和缓冲区管理,平衡相关任务逻辑关系和资源约束关系,最后根据其实际工程量对比施工单位资源调度计划,对关键工序的起止时间及持续时间进行合理压缩,缩短关键线路,减少总工期安排。在总进度计划的审核上,还要看工序的平行、搭接、立体交叉作业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误工、怠工现象。此外,部分工序可从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缩短工期安排。

(四)强化标准落实,严格过程控制,确保项目质量目标

1.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为明确工程质量责任,保证21个子工程的工程质量,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尝试建立了符合制造企业工程要求的质量标准文件和控制程序,使参建各方明确质量责任与目标,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监督参建各方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改进措施,同时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公司按照体系进行工程质量管理,明确施工各部门、人员职责,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职责不明确造成的推诿现象,提高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强化施工质量规划审批。工程开工前,要求施工总承包企业要针对项目的特定条件编写项目施工质量规划,提交监理工程师及公司项目部审批,确定质量管理和监控重点。

2.严格贯彻质量控制标准

认真贯彻落实《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23系列以及双方合同、协议和有关文件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要求,强化勘察、设计、建设项目负责人以及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贯彻落实。建立评审标准,严格执行设计质量内审制、专业之间会审会签制,改变设计审核、图纸会审走过场,专业间相互撞车以及设计深度不够等问题。强化设计现场服务制度,实行设计质量事故经济赔偿责任制,并在合同中进行明确。开工前各施工单位必须有经项目部审查批准的分段或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否则施工方不能开工执行下步工序。落实监督检查标准,坚持样板引路,采取封样、样板墙、样板构件等方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关,通过施工自检、互检、交接检、监理平行检、建设抽检、省市质量监督站强检,确保工程质量受控。

3.强化实施过程管控

分析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从施工角度出发,事前强化人、材料、方法、设备、环境五大因素的管控,降低或避免施工质量风险。过程中的基坑施工、砌体、装饰工程等关键工序管理严格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所有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项目部现场代表检查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抓好工序和物料检查,做好质量通病的预防控制,控制方法主要是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厂房钢结构的制作过程中,项目部、监理单位要赴厂家进行监造封样把关,钢结构入场时执行入场二次检验,监督施工单位履行工序验收手续,对出现的质量隐患或事故者将予以停工整改并进行经济考核。

(五)对立项目管理以成本管控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强化项目成本费用控制

1.强化费用计划与费用支出平衡

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都贯穿着投资控制和管理。公司21个子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为中国北车上市融资及公司部分配套资金,公司设立财务专用账户,对项目建设资金实施专款专用。项目部对整体项目的费用计划、资金筹措、工程款支付、降本增效等进行总体控制。每季度项目部要进行项目财务分析,提出资金投入数量,分析投向、投入时间的合理性。在项目资金的支付上,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需项目参与方严格按合同相关条款,提出付款计划,并由监理单位和项目部结合项目实际进度进行审核。

2.严格控制工程量变更

在建设项目整个周期内,将工程变更控制在计划范围内,是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关键。尽量避免频繁的工程变更带来的投资失控,杜绝低价中标后可能存在的高额工程变更、索赔现象发生。一是控制设计深度不够引起的工程变更,这就要求设计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二是有效控制项目范围。通过工艺设计、规划设计、设计院、项目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共同系统评审、综合决策把关进行工程变更控制,避免因设计更改导致的工程费用增加。三是提高施工的符图性,施工单位不得随意更改工程施工图,降低项目部在工程费用控制方面的风险。

3.强化降本增效方法手段应用

第8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范文

摘 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医疗条件需求也不断增加,近年来,医院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医院购置固定资产也越来越多,其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为利用这些固定资产为医院服务,而采用条形码的方式来管理固定资产能有效解决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帐、卡、物不符,资产不明设备不清,闲置浪费、虚增资产和资产流失问题。本文从分析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使用条形码的必要性出发,提出医院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如何发挥条形码管理系统在医院固定资产中的功能和作用,保证医院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医院 条形码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管理 作用

一、对条形码管理系统的认识

条形码技术的定义:是指把电脑运行所需要的数据用一种条形码的形势来展现,进而把条形码数据转换成电脑运行时能自动识别的数据,它包括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并且已经在商业、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条形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第一、固定资产的操作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资产的新增、修改、退出、计算折旧率及残值率等工作。第二、打印条形码功能。条形码能根据选定的固定资产自动粘贴在其上面。第三、盘点功能。根据条形码阅读器的数据也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对其对比的结果进行处理,从而得出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第四、资产折旧。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折旧信息进行分析,并对折旧进行调整。第五、固定资产综合查询。对固定资产的保管情况、统计情况、使用情况等进行查询。第六、系统维护功能。系统管理员对固定资产分类代码表,部门资产统计等进行新增、修改等操作。第七、安全管理功能。能提供多种安全管理手段,例如:口令管理功能、权限控制功能、数据加密功能。

条形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特征:首先、该系统是采用C/S结构,分布式的数据库,以实物管理为基础、以电脑为操作平台;其次、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条形码技术对固定资产从购入开始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督,结合资产的统计情况实现账实相一致,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情况,采用平均年限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二、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使用条形码的必要性

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资产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而医院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法存在着各种缺陷,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不高,严重阻碍医院的正常发展。条形码技术具有方便快速准确、实现信息流和资产流的对应的特点,因此,把条形码技术引入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来,实现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和使用状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有效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帐、卡、物不符,资产不明设备不清,闲置浪费、虚增资产和资产流失问题。为企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可靠、高效的动态数据与决策依据,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对医疗条件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已经不能较好的适应其现展的需要了,其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具体如下:第一、固定资产管理的财务管理部门间缺乏业务联系和业务沟通的技术平台,从而导致账面信息无法反映资产实物的现实状况;第二、资产盘点清查费时、费力、效果有限,且“前清后乱”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第三、帐、卡、实不符,没有资产的历史记录,如安装、移动、调拨、维修、报废等,没有资产实物状态一一对应的状态信息日志;第四、拥有大量的昂贵资产,但没有集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来对资产实物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如各种专业医疗检验设备、办公设备及办公设施的调拨、变更、维修等;第五、难以有效的控制资产重复购置、闲置及资产流失;第六、固定资产实物信息分析数据缺乏及时性和真实性,无法为成本管理及预算管理等提供有效支持,严重影响相关管理决策。

四、充分发挥出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系统的各项资产管理功能和作用

1.以条形码作为资产的“身份证”,实现对固定资产安全生命周期进行跟踪管理。条形码作为识别固定资产的“武器”,可以反映固定资产的新增、减少及使用状态等情况,及时跟踪更新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数据。因为一个条形码对应一项固定资产,就可以尽可能的保证资产账实相符,使医院领导者“不用出门”,就可以医院的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同时条形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具有打印条形码功能和固定资产综合查询功能,从而可以全面、精确细致的达到管理固定资产的目的,真正实现对固定资产“购进―使用―调拨―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跟踪管理。

2.及时打印固定资产条形码标签。取消传统的手写或者质量较差的打印机打印的标签,采用专业的打印机,选取放水、防撕裂的PET标签纸打印,确保固定资产的标签能够长久、清晰的保存。

3.系统数据上传和信息同步更新。把工作人员现场收集的固定资产条形码及时上传到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去,让系统自动更新相关数据,同时,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下载下来,放在手持终端中,为工作人员在现场盘点固定资产的时候进行查询和调用相关数据提供方便。

4.减少人工干预,降低医院内部控制的风险

采用条形码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跟踪管理,现场利用手持终端的数据与采集有关固定资产的数据相对比,可以有效防止人工舞弊的行为,通过规范条形码系统操作,增强相关责任人的意识,从而可以有效防范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1]赵冬梅.条形码在石油销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财经界.2010(3).

第9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范文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管理

一、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主要特征

(一)固定资产具有专用性

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中九成以上是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固定资产主要是各种教育教学设施,配备在教室、实验室、电教室、办公室、图书室、心理辅导室的教学设施和办公设备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二)固定资产的数量多、规模大

目前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上述固定资产规格复杂,种类繁多,数量和规模远远大于一般的事业单位。

(三)固定资产更新的频率高

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投入与更新比一般事业单位存在更多考核要求,为了适应和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配置仪器设备和设施。

二、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统计意识淡薄

由于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直以来相对不受重视,固定资产统计和管理意识薄弱,资产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由于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具有前述的特点,统计与管理的难度远远大于一般事业单位,造成部分固定资产存量不明、家底不清,普遍存在有账无物或者有物无账的情况。

(二)固定资产制度贯彻不到位

目前,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都设立了固定资产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对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薄弱,制度的贯彻并不到位。例如,在固定资产配置时,由于固定资产信息化体系不完善、存量数据不明晰、前期论证不完善等原因,教育局对下事业单位的配置审核存在不科学和不合理的现象。固定资产在完成配置后,后期的管理和养护也跟不上,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规模大、数量多,实地盘点的工作量很大,应该进行的定期盘查制度也一直未落到实处。而在固定资产闲置或报废后,也普遍存在先处置后审批甚至不审批或者审批后随意处理的情况。

(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虽然现阶段教育局已初步建立起基础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但是距离高效的信息化管理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第一,基础信息不正确。目前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采用的一般是本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软件的作用基本以登记统计为主,但登记的固定资产存量只是资产总计金额和财务数据一致,系统启用基础数据录入时资产类别和数量错误很多,在资产配置时参考价值不大。第二,系统功能不完善。相当多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资产配置申报、卡片录入、资产报废登记等模块进行管理,但是管理系统的数据查询功能不全,卡片信息和查询结果无法直接打印,财务人员需手动填写财务信息等操作的不便捷,难以发挥信息系统管理的动态管理作用。第三,系统信息不共享。目前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和本地财政国库系统、采购系统、预算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信息存在重复录入的情况,管理效率不高。

(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监督检查

由于教育系统下属事业单位众多,教育局负责监督检查部门和相关人员配备有限,往往导致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对于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是否合理、固定资产账实是否相符、资产使用有无浪费、资产处置是否合规等情况均缺乏有效监督,固定资产管理一旦出现某种问题,教育局很难及时发现和解决。

(五)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专业人才

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一般都是财务和后勤人员,其中后勤人员一般都是教师出身,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兼职人员,缺乏资产管理相关知识。而且,资产管理岗位通常换人频繁,工作交接模糊,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缺乏信息化操作能力,无法有效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和相关资产管理人员相互工作缺乏协调,固定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无法紧密结合,如对于大型基建工程,容易出现决算审计不及时,或相关资料缺失,财务人员无法及时将新建项目纳入固定资产管理。

三、完善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重视固定资产管理

建议教育局全面清查摸底,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下属学校的固定资产状况进行全面清理与核查,按照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明确分工,落实到人,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状况。经过全面清查核实,将固定资产相关信息及变化情况补充录入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账卡登记制度,完善固定资产基础数据库的信息,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彻底清查,有助于增强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更加明确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和具体要求,堵塞管理漏洞,同时解决账外资产、盘盈盘亏、账务不清等问题,做到核算规范,账实相符。

(二)加强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

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实物登记账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购置、领用、日常使用、报废等不同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首先,应通过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每件实物都落实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管理与维护,并且每月与财务部门、使用部门的资产管理员进行账实核对。其次,应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如果固定资产规模大,建议将清查工作制定全年计划,分类别分阶段定期开展专项清查工作,确保将清查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应该加强固定资产清查档案工作,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实行追踪管理,切实解决日常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漏洞与问题。最后,应规范固定资产的处置行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熟悉固定资产处置的范围、方式、程序等政策,杜绝无审批处置或先处置后审批的现象。对于技术更新闲置资产,可以上报主管部门统筹利用,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于到达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报废审批同意后需进行相应的技术鉴定,选取最佳的处置方案。另外,还建议将资产处置和资产配置、回收利用相结合,逐步建立固定资产整合、共享、回收利用机制,防范固定资产处置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三)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

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科学规范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手段,财政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将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重视软件开发与升级,完善软件的功能和业务流程设计,注重软件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使之能适应现代化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要求。随着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大,逐步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财政业务平台系统融合,实现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指标管理、集中支付、账务管理、资产管理信息共享,提供技术支撑,减少数据录入工作量,简化办事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有效结合,并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用信息技术应用改变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四)建立检查审计考核长效机制

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监督体制,实行全过程监管。第一,财政部门可将教育系统列入重点检查考核单位,对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进行重点监督评价,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二,教育局将下属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列入管理考核指标,将固定资产管理情况与单位负责人考核相结合,定期督查,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第三,强化固定资产专项审计监督,教育局对下属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专项审计和评价,并将审计结果作为单位发展性评价考核依据。第四,制定考核奖惩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固定资产管理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做出成绩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管理失职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

(五)培养高素质资产管理专业人才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果,首先要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稳定性,教育局应完善下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选任机制,明确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每个单位配备专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同时规范工作流程,明确资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职责,做到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建立明确的考核办法,通过奖赏手段来激发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对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和具体要求。采取针对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系统讲解资产管理系统的操作办法和流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业务管理水平。最后,可引进一些高学历、专业性强的资产管理人员,宣传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建立一支专业化、信息化、高素质、高能力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从根本上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为德清县教育局)

参考文献

[1] 陆F.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