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业监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总结典型工作任务本文作者在院系建设中,参与了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是需求分析员、UI设计师、软件设计师、测试工程师、质量保障师、数据库管理员.通过在扬州天润电脑有限公司、扬州信息产业园等多家企业详细调研后,根据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总结出一系列典型工作任务:系统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与维护、用户界面设计、代码编写、软件测试、用户手册编写.
1.2开发学习领域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按工作步骤的实施过程展开顺序及需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到核心来开发学习领域.开发出如下学习领域,如图3所示.整个学习领域设计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网上书店》、《论坛系统》四个项目为主线,围绕着如何解决典型工作任务而展开.每个项目的开发任务中精巧的整合了抽象的开发技术,知识的应用性得到了突出,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强化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4].
1.3学习领域的课时安排考虑学习领域学时分配时,遵循的原则是,工作任务中频率高的分配学时多,难度大的分配学时多.如表1所示。在此,《使用和Ajax技术的网上书店开发》和《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Ajax的网上信息平台开发软件测试》属于难度稍大的课程,因此学时分配上是最多的.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程序素养的养成,每个学年的课时分配也是逐年递增的.
1.4学习情境设计受篇幅所限,这里仅以《使用HTML和JavaScript的动态网站开发》为例说明学习情境的划分.如表2所示,这门课程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符合了学习情境大于3的标准,让学生在重复和比较中掌握技能.前4个情境都是页面制作,属于同一范畴,按照难度逐步递增的特点进行设置.在这四个情境中完成的页面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完全体现了网站开发的技能要求.第5个情境是一个完整网站的制作,将前四个情境的技能要点全部包含,是一个较复杂的工作过程。
1.5学习情境教学实施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的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实施.以“学习情境1:图文并茂的简单页面制作”为例进行说明.如表3所示.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频繁互动,学生独立决策,做出计划方案并实施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计划完成后,学生要自查并互查,这也是强化技能的一种方式.学生分组完成计划,关注工作的进度,可以加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工作责任心.
2结束语
1.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的需要
基于专业特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必须改革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要把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其个性发展这一基本原则落实到教学环节中,使专业方向的教学模式更贴近市场需要。
1.2适应市场的要求
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能够适应市场,因此我们的教学也要面向实际,不能从理论到理论,要加大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鼓励开展案例教学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施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2.1校内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
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校内实训基地,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同时提高了实习效率,还省去了一定的实习费、讲课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使有限的教学经费真正用到了刀刃上。根据对国内多所院校的考察与实践经验的探索,我们认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可以分别建设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3个实训室。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方面:
2.1.1导游基础与业务实训:模拟导游技能训练进行模拟导游,同时进行导游影音资料观摩学习,使学生掌握导游技巧,能直接进行现场导游。
2.1.2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训:通过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等对旅游资源进行规划评价,并进行开发设计,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本方法。
2.1.3旅游电子商务等计算机应用实训:学习并掌握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掌握旅行社及酒店管理软件的使用,并学会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4旅游地理实训:通过地图、模型以及影音资料等掌握中国和外国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旅游资源特色。
2.1.5综合技能实训:包括审美知识训练、形体训练、美容化妆训练、照相机、摄影机的使用、社交人际关系等综合技能训练。
2.2校外实习基地模块,为学习提供真实战场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旅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校外实习基地能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旅游企业解决路线开发、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条件,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目前我院旅游与管理专业已经建立了几个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另外,每年暑期,学生自己也联系一些旅游酒店单位实习。实习期间,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自己将来的就业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些同学甚至已与用人单位签下了工作意向。
2.3课程认识实习模块,巩固基础知识
作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第一学年专业课的学习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如(旅游概论)、(旅游地理)、(旅游经济学)等课程,在此阶段,实践的重点是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同时也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在课程实习期间,除了专业任课老师安排一定量的参观实习外,还要在假期安排专业集中实习。经过探索我们认为集中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直接让学生参加旅行团或入住酒店,以一个游客的身分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风景名胜、酒店进行认识实习,体验旅行团中全陪、导游的工作及酒店员工如何开展工作等,并进行模拟训练,将他们领进旅游酒店工作的门槛。另一种方式是建立比较稳定的认识实习基地,由各专业课程老师分别下到实习地,各自就所讲授的内容制作出整套的实习项目,如旅游、酒店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景点及酒店模拟规划实习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项目参与实习。
2.4走出去,请进来,创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开放办学,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作为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仅仅依靠在学校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肯定不能适应企业需求他们必须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出去,就是走向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方向。可以有目的地参观几个著名的旅游与酒店企业,了解旅游与酒店企业运转情况,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可以引导学生为社会单位、社区服务,为他们进行旅游路线设计,导游讲解等,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请进来,根据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采用各种方式请旅游与酒店企业领导或职员、管理人员来校作报告或讲课,向学生们介绍世界及国内和省市现今旅游与酒店业发展的状况,介绍旅游酒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旅游酒店企业中青年员工的成长过程等,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社会,懂得竞争之激烈,创业之艰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新生入学教育时,我们通常请来各大旅行社、酒店的总经理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而在学生课程学习阶段,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更是直接聘请旅游酒店企业有经验的从业人员进行授课。这样,学生在3年的学习中,做到与社会同步发展,对行业信息了解非常及时。
3深化实践性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3.1大力推进实践性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教材建设上,为此,学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支持教材建设。针对现行旅游管理专业教材理论过深过全,技能操作内容过浅过少的弊端,我们以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中对酒店餐饮、客房中级服务员资格征的鉴定内容为依据,制定酒店服务与管理能力模块的训练目标;以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为依据,以技能形成为主线,对现行专业教材进行精简、修改、补充、组合,形成了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训模块式自编教材。
3.2加强旅游专业实践性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旅游与酒店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实训教师应该是主讲相关专业课程或参加过相应领域内的科研工作,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专业教师。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学校选派教师到国内各大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风景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实操技能,这样既能提高理论水平,又能锻炼操作能力,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适应了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比如主讲现场导游课程和模拟导游实训的教师在省内知名度较高的大旅行社担任过导游、领队和酒店部门经理等职务,主讲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的教师担任过星级酒店培训部经理等。总之,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师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动手能力特别强,符合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际需求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
3.3加强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将技能训练环节落到实处
(1)建设校内实训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室,可以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2)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为学习提供真实战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旅游与酒店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校外实习基地能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业、酒店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业及酒店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旅游与酒店企业解决开发、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条件,同时旅游与酒店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对口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凤兰.从旅游教育看高校教育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经济问题探索.
[2]韩淑云.发展高等教育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哈尔滨学院学报.
[3]高亚芳.旅游高等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科学·经济·社会.
[4]朱长风,杨再明.构建高校服务支撑体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煤炭高等教育.
[5]王炜.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5).
[6]王华,葛静宜.高职职旅游教育模式构建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
[7]郭春慧.以市场为导向,探索高职旅游专业建设新思路[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1.学习动机较纯正,专业思想不稳固由于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对就业局势的粗略感知,学生的学习动机较为纯正,但因学生所学专业多有其父母选择,并非出于学生自己的意愿,因此学生入校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专业思想不够稳固。虽然学院在学生入学后就开始积极进行专业教育,但专业思想稳固不是一蹴而就,所以这部分学生往往没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不能够积极主动地按照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学习目的模糊迷茫,这些大学生学习风气较为涣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风建设。
2.学习目标较明确,学业规划不系统大学是专业教育,也是大学生走入社会必经的职业教育。虽然文科专业学生就业时专业限制较少,但总体来说,学生学习目标较为明确,短期目标一般为通过努力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长期目标则为大学期间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取计算机、健康管理类专业等相关等级证书。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年轻有朝气,但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出现学业规划和职业理想脱节,自我发展计划与社会发展需要不符等现象。虽然学校开有职业生涯规划课,但学生不够重视,认为职业规划与他们在校生相距甚远,在学业规划上多存在随波逐流的现象。
3.学习态度较端正,自我约束能力差经过调研和座谈发现学生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但长期传统的应试教育,使他们习惯了学校、老师和父母约束下的被动学习,进入大学突然面对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时间显得无所适从、漫无目的,进而表现为自主学习的意识不足和能力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差。如因惰性等因素干扰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不够多,只学自己认为有用的、感兴趣的学科,上网、参加活动等占据大多数课余时间,上课时个别学生有玩手机、睡觉、看课外书的现象,更有甚者因过度追求玩乐而无法完成学业。
4.学习主动性较强,学习方法不灵活在调研中发现,学生普遍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学生总体能够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习惯于中学阶段被监管的学习模式,在相对宽松自主的大学生活里,在没有老师督促的情况下更容易放松自己,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意识,在考试的压力下能够积极复习,但平时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由于大学学习方法与高中有所不同,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不理想等现象。与考试课相比,学生则较为轻视考查课,而不能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认真学习考查课内容。
二、加强管理类专业学风建设工作的对策
1.加强专业教育,稳固学生专业思想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是促进学风建设的必要手段。专业思想稳固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新生入学教育是学风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培养他们对专业的热爱,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把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经常组织专家、教授、名师报告会和学习经验交流,使学生把握社会生活对专业的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热爱所学专业,同时提高学业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通过言传身教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和自律性、自制力等方面的培养。稳定的专业思想以使学生在学分制背景下的自由度受到相对限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职业相关教育,使学生注重学业规划大学的专业教育与学生的未来就业息息相关。用人单位在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关注毕业生的整体能力素质,尤其注重学生的可迁移技能。但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满足于教材和课堂知识,忽视动手能力和其它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平时很少看课外书籍和参加社会实践,缺乏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学业生涯规划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为自己做好学业规划,协助学校开展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实现大学生从半强迫性质的“要我学”到自觉自愿的“我要学”的转变,由“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转变,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成为自己人生的设计者、领导者和管理者。
1、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往往都是先从理论教学开始,为了进一步增强理论教学的效果,许多高校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以长江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以前,我们在安排教学计划时,理论课往往都不附带实验,现在我们在理论课安排的同时,也增加了实验课时,例如以前《市场营销学》我们安排是56课时理论教学,现在我们安排了48课时的理论教学和8课时的上机实验,从效果上来看,这8学时的上机实习效果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
2、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节约实践经费。
目前,许多学校在安排学生参与专业实习的时候,往往都是采取到企业一线进行实战演练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好处,就是能够让学生尽快上手,熟悉一线的市场营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管理难度大,经费开支也比较大。许多企业仅仅只是安排学生参观,没有安排好学生具体的实际工作,造成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工作积极性还比较高,到了中后期,就会在思想上出现松懈,如学校与企业之间又缺乏沟通,实习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此外,校外实习涉及到交通、住宿等多项内容,费用较高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将部分在实验室就能够做好的实践项目安排到实验室进行,可以降低我们的开支和费用。
3、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
目前,各高校都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建设,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第二课堂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目前,许多学校组织的科技竞赛活动都可以在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来完成。比如,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正受到各高校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们还以长江大学为例,为了做好比赛工作,提高科技作品的质量水平,我们安排了学生在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里进行了模拟训练,许多学生通过模拟训练,对产品的市场调研、产品的需求预测以及产品的市场定位都有了更加精确的判断和推测。以前,我们的许多数据都来自于自己的主观判断,随机性较强。正因如此,学生的科技作品近几年有了明显的进步。此外,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也可以为营销策划大赛、创业创新竞赛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有效途径
为了进一步做好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我们必须以服务好学生为宗旨,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各种实验室管理制度。
要做到实验室真真为学生服务,我们要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在实验室的管理过程中,主要采取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工作条例、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奖惩办法、实验设备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安全保卫制度、消防制度、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等。除了这些制度,指导教师和实验员要根据实验内容,精心设计每一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保证学生在做实验时,能够学有所长。我们以长江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为例,我们订了将近10个管理制度文件,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实习课指导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规范,同时对实验室档案管理、贵重仪器运行维护记录、学生实验规则等多项内容进行了规范。这些文件的出台保证了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实验室高效率运作。同时,我们实验室也大面积对外开放,鼓励其他学生利用我们实验室完成学习任务。近几年,我们实验室还承担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实验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加大对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
要提高实验室教学效果,我们一定要加强资金和人力投入,保证实验室能够满足实验的需要。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验需要买许多营销模拟软件,统计资料等。我们在购买这些资料的同时,也一定要熟悉这些软件具体的使用方法,对此,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方面安排我们的实验指导教师到厂家那里学习,不同厂家在设计软件程序时,往往侧重点有所不同,有些厂家侧重于消费者心理测试,而有些厂家主要考量顾客的购买能力。因此,我们在购买软件时,一定要保证实验软件要结合营销实际,有针对性,否则,我们购买的软件就无用武之地;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安排厂家或经销商到高校来进行指导,帮助我们运用好软件。要把资金安排合理。此外,要为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安排好实验指导员,保证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与指导老师相互配合,保证实验效果。
3、强化人员培训,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队伍建设。
关键词:教学督导;手机依赖;学风建设
手机依赖就是由于重复使用手机导致使用者产生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手机虽然可以用来缓解心理压力和满足某些需求,但是需要警惕过度使用手机,特别是学生群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价值多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是青少年的组成部分,许多学生也出现了类似于成瘾心理,一旦手机不在身边,学生就会焦虑不安,思维迟钝。玩手机的时间远远超出正常范围,思维也无法专注于学习,甚至出现了亚健康的状态。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视力及睡眠质量严重受影响。教学督导工作是教、学、管三大要素的统一体,既督教(教师授课),又督学(学生学习),也督管(教学管理)。虽然督教始终是教学督导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但对高职护生特殊群体以女生为主体所要求的督学、督管功能越来越重要。教学督导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风建设的客观要求。优良的学风需要有良好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较高的学习主动性,饱满的学习情绪,充足的学习劲头,顽强的学习毅力,认真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踏实的学习作为,旺盛的学习人气。卓越护士的培养起点是卓越护生的培养,而卓越护生的培养关键在于卓越学风的养成。笔者所在的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年龄偏小,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普遍存在上课玩手机,课余更是迷恋手机的现象,与我校“勤奋博学,善思笃行”的学风格格不入。为此,我校由高年资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深入课堂,利用课余,加强思想教育,开展宣传讲座,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助力学风建设。本研究深入教学督导直接参与学风建设的实践,结合高职护生学风形成规律,从而遏制手机对学生勤勉上进,严谨治学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每天使用手机超过7小时,涵盖课堂及课外时间的高职护理专业女生。排除标准:智力障碍、心理疾病、情教学督导工作对遏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手机依赖促进学风建设的作用研究邢麟(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陕西宝鸡721013)绪异常的学生。研究共发放650份问卷,回收648份,回收率为99.7%。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自设问卷,将学生手机依赖情况的不良风气在教学督导工作开展前后进行对比。本研究在马云会等自设问卷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自行设计了本研究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1)与手机依赖有关的问题。手机上网查询(2题,上网查询频率、上网查询与学习无关信息频率)、手机上网购物(1题,网购频率)、手机聊天(2题,聊天频率、聊天时长)、上课时手机使用情况(2题,上课使用手机频率、上课使用手机浏览与课程无关信息频率)。第一部分共7道题,均为5级计分(1~5分),总分范围为7~35分。总分越低说明教学督导对实现良好学风的嬗变作用越好,手机成瘾不良风气得到了遏制。2)与学风改进有关的问题(3题,学习勤奋刻苦度、学习纪律严明度、学习行为端正度),第二部分共3道题,均为5级计分(1~5分),总分范围为3~15分。总分越高,说明学风越好,严格的教学督导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推动作用。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76。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运用均数和标准差对数值变量资料进行描述。使用t检验分析教学督导前后高职护生手机依赖及学风状况差异。
2结果
教学督导工作开展前后高职护生手机依赖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风状况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遏制手机依赖,助力学风建设
高职护生虽然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由于女生居多,情感细腻,渴望广泛的人际交往,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利用手机便捷的上网方式来交友、购物,再加上高职护生之间受朋辈行为的影响,相互模仿,学生手机依赖现象日益严重。由于手机的便捷,许多学生丧失了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利用手机通讯工具考试作弊,手机上网为传递试题和答案提供了便利渠。学生手机成瘾已经达到了不惜污染学校风气的地步。作为新时期的高职护生,将来是受社会尊敬和爱戴的白衣天使们,她们应该成为青年中诚实守信的典范。“言必信,行必果”诚实守信是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体现。在学校养成的态度作风,积蓄的精神动力,所受的熏陶和感染,将对高职护生自我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高职护生的学风培养不仅是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保障,而且是医学职业精神养成的开端和基础。敦品尚能,学养日新的校训在教学督导工作的助推下,在高职护生中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从内心深处追求正确的价值观,愿意将自己融入在和谐积极奋发、互助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中。在遏制手机依赖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手机作为学习工具,借助网络拓宽知识视野。
3.2创新教学督导机制,提高高职护生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教学督导机制,规范教学督导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为提高高职护生综合素质注入新的活力。高职护生手机依赖归于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的范畴,教学督导工作深入课堂,监督学生在课堂时间关闭手机,直接了解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对学生学习风气进行评价。教学督导工作还应有常态化的直接参与学风建设的意识和做法。例如开展手机依赖的危害健康教育,学生通过手抄报、主题班会大力宣传网络伦理,从而为学生提供可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也可为大学生的手机行为进行伦理指导,创建和谐的大学校园学习氛围,也使教学督导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影响力。高职院校学风的考察指标体现在三方面:1)校园学习氛围;2)学生管理;3)教育载体。教学督导是这三方面指标的实现路径。制度化的管理约束了学生行为,增强了学习氛围,并寄予学校丰富的文体活动作为教育载体。当然,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也需要所有老师的共同参与。在教学督导实践中,高职护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接受各任课教师的知识传授。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一位高职教师的基本职责。在课堂中,任课教师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饱满的情绪和顽强的毅力投入到学习中。教师严格维持课堂纪律,杜绝课堂时间使用手机,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辅导员也应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课余生活状况,尽可能控制学生课余用手机聊天娱乐的时间,尤其教育学生夜晚熄灯后不用手机。告诉学生夜晚熄灯后用手机的危害,伤害眼睛并影响睡眠质量。通过督导,老师也加强了自身约束,成为“公诚勤毅”的教风的典型缩影,对学生起到了“身正为范”的模范带头作用。
优良的学风是保证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更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教学督导工作通过参与学风建设实践,遏制手机依赖,激励高职护生奋发努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邢 麟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悦,胥鉴霖.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医学与社会,2015,28(2):88-91.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多数研究生能够乐观、从容地应对各种压力。但仍有部分研究生表现出逃避、焦虑或抑郁的心理状态,更有甚者会出现自杀或伤害他人、破坏社会稳定的极端行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其生源、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问题更具多样性、复杂性,这给广大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生物学因素1.生理年龄。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年龄在20~30岁之间,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形成并趋于稳定,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他们在这一年龄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如果其在该阶段亲密感获得不足,或者孤独感明显增加,则很可能会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心理问题。2.性别因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男性研究生认为自己应该追求成功的事业,承担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在遇到困难时,不能轻易地表露出负面情绪,因而,不断压抑自己的情绪,难以释放,最终导致出现心理问题。而女性研究生则更多地承受婚姻、就业的压力,这种压力很可能长时间伴随着她们而得不到舒缓,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心理因素1.认知偏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还不高,很多人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如学术型研究生正规。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存在着这种错误的认知,在遇到困难时,其常将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不够、自己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因素,从而选择退缩、消极对待,最终导致其心理受到影响。2.思维方式与性格特征。部分研究生,特别是理工类研究生,由于长期在校实验室、企业研发室等环境下进行专业训练,其思维模式相对单一,性格也较为内向。内向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善于发泄自己的情绪,与周围人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容易“钻进死胡同”而无法自拔。已报道的研究生自杀、伤人事件,绝大多数都是性格极为内向的学生所为,这值得引起关注。
(三)社会因素1.学业压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大多是2~3年,在此期间,其既要修满规定学分,又要参与企业实践,还要完成论文、专利等科研项目,其压力可想而知。有些培养单位对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相当一部分研究生长期处于担心能否顺利毕业的焦虑之中。特别是临近毕业还未取得科研成果的研究生,更容易出现内心痛苦、失眠、食欲不振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抑郁症状。2.经济、就业压力。多数研究生没有经济来源,需要靠家庭资助和兼职来维持。他们不仅要支付学费,还要应付各种日常开销,情绪容易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虽然属于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传统的观念、社会的偏见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就业的压力。一些用人单位给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资待遇低于学术型研究生,这无疑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心理负担。3.人际关系压力。研究生与导师沟通不足,会影响其进步与发展。与舍友的关系处理不好,可能会使其产生心理问题,甚至走向极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大多数研究生恋爱时感情投入很深,一旦受到挫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也会长时间存在,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三、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
(一)研究生自我教育1.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有些研究生对自己期望过高,凡事都追求高标准、严要求,一旦遇到阻碍,就会产生巨大的落差,进而影响到情绪。还有些研究生过分贬低自己,没有自信,不敢竞争,导致心情低落,进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因此,研究生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处境,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2.积极地对待困境。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及时调整心态,鼓起勇气去分析问题、寻找办法、清除障碍。要将现在的困境当成历练自己、促进成长的机遇,相信这些挫折会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引导1.构建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加强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在建立预警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开展研究生心理普查,建立电子心理档案,设置预警库;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心理辅导室和宿舍心理咨询点为基点,建立“分管校领导—学院分管领导—导师—心理辅导员”等四级监控机制,构筑心理危机预警防护的网络体系。在危机干预体系建设方面,学校可以设立危机救助的热线电话,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推行朋辈互助模式,构筑社会支持系统,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公共课程教学体系。2.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相比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导师能更深入地了解研究生个体的情况,把握研究生的心理动态。导师个人的学术背景、业务能力也能对研究生产生特殊的影响力,这为导师参与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导师要增强关爱学生的意识,耐心地帮助研究生解决学业、生活、情感等方面的问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善于倾听研究生内心的想法,提高沟通技巧,疏通师生交流的渠道;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主动介入,及时进行帮助和辅导,努力成为研究生健康成长的优秀的领路人。3.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氛围和自由健康的校园文化。一是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参与热情,为广大研究生提供展示自我、树立自信的广阔舞台;二是要丰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形式,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例如,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月、心理咨询开放日等活动;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与研究生零距离接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三是要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基层服务组织,密切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动态,根据实际需要开展社会实践、心理培训等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入研究生的内心。
中文是一门十分传统的科学,是用来了解我们本民族的历史以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学科,传统的中文专业的教学方式在当前的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不足日益凸显,其多年来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培养计划与社会实际有较大程度的脱离。中文专业的创新实践体系是当今培养中文人才应用能力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理论的讨论意义重大。
一、高校中文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
中文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中等专业人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基于基本能力的养成,如果没有基本能力做基础,学生的研、教、综等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构建中文专业培养模式和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教学实践性环节,加大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力度。要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设计和规划,为学生提供感知机会及创新的时机,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创新精神。
二、高校中文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1.创新实践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合乎培养计划要求,有机配合整个中文专业培养计划的实施,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定要合乎整个培养计划的需要。一是要依据整个培养计划的教学进程时间安排科学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实施实践教学; 二是依据教学内容实施实践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配合、熟练、深化和提高,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延续,而且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应用甚至提高的有效途径。
2.创新实践环节设置的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是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包含于在培养计划的内涵和外延之内。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因为培养计划是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合乎培养计划就是适应了社会需要; 二是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各个教学环节,包括课程的开设、课程的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是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制定的,合乎培养计划,就是符合了教育教学规律。所以,任何超出培养计划的实践环节都不应列入体系之内。
3.创新实践项目实施的便宜性原则
便宜性原则是指实践教学各环节的项目能够在主客观条件许可范围内较为易于实施。实际上主要强调的是实践教学项目实施的可能性。一是有实践教学实施的教师队伍; 二是有实践教学开展的场所或场地; 三是有实践教学开展的经费; 四是有实践教学实施的规章制度。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够安全、有序、低支出、好效果,易于开展,适合开展。
三、教学体系实施的质量监控
学校层面由校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监控,教学督导办公室负责具体监控的执行。院系层面由院系“实践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监控。监控的内容包括: 一是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落实; 二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评价。包括实践实习内容评价、实践实习过程评价、实践实习结果评价; 三是评价的形式有座谈会,包括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实践实习地点座谈会、问卷调查、学生网上评价、管理人员评价、校教学督导委员会评价。
四、高校中文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在高校的中文专业当中,中文也摆脱了我们为了考试而给出一个答案区域的限制。在高校中,老师则要创新性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跳出以前中学时候的思维束缚,这样也能够真正的了解和学习到中文的精髓。只有打破传统的思维禁锢大胆质疑和创新,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重物素养及领悟力。
2.加强学生思想的交流
学生所置身其中的学校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的生长发育的现实状态,以及生活的具体社会文化和交往情境,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社会条件。在文学当中,文学不但具有其文学价值,也是一个时期特定的产物,具有一个时期象征性的作用,不同的时期所反映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很多东西我们以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并没有发现或重视它,而这些潜藏着的价值对于我们学生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和谐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开展科研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剖新教学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有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将学生的学习纳入到与实践相结合的状态下,同时创新性的中文教育对于学生去发掘这样一种价值有很大的帮助。
3.参与社会实践
在人才市场上,我们看到最多的是那些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善于独立思考而又能较好地应对挑战的创新性人才受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的欢迎。对于这类学生而言,他们有充足的社会实践经验,有面对和迎接挑战的能力,对于这类学生,找工作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在现阶段有一部分高校建立在与市区较远的郊区里面,又或者是我们的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多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较少的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消息闭塞,经验较少,如此学生长期与社会相隔离,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结果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以后,就会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的一种必然的消极后果。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变封闭为开放式的社会化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可以早一点的接触和了解社会,能够避免我们的学生走出校园时的迷茫不知所措和对社会上的黑暗一面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早一点了解社会,也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去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求职意向,避免毕业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工作,最后病急乱投医的现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位置与角色,把握自己的准则与方向,在校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把握时代脉搏,在社会式的开放大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地参与、积极地实践的习惯。
关键词:高职英语;菜单式;课程体系
英语不仅是跨文化交际的手段和工具,更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由于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又无法实施“小班化”教学,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同样的学习条件下,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达到同样的水平,往往会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不知如何“入口”。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规定:“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空间;既要保证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专业发展要求。”实施这一要求,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因材施教,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各种教学活动中,实施合理分层、分组,趋于“小班化”。为此,我校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实施了“菜单”式的课程体系建设。
1基于学生英语学习基础的分层教学设计
高职新生通过半个月的课堂教学实践,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潜能并且通过统一测试,将学生分为两层:提高层(A班)和基础层(B班),根据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A班学生相对基础较好,B班对课本知识达到识记,能听懂和进行最简单的日常会话。在课堂练习及作业的设置上呈阶梯式,供A、B班的学生使用。课堂问答和作业的设置上可设计两个梯层:第一梯层,设计基本的、简单的、易于模仿的题目;第二梯层设计具有灵活性的题目,以便于A层同学强化知识并熟练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学。对A班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B班学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进行不定期的考试,根据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情况,进行层次调整,如果发现A班的的学生成绩下降,还不如B班的有些学生,就把A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班,而将B班成绩进步的学生调换到A班,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向好的方面转化,形成你追我赶和主动进取的氛围。这样分班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批改作业,有利于学生信息及时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语言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实行“菜单式”选课的英语课程体系
在第一学期结束后,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根据学生的英语成绩、兴趣特长和专业要求,从第二学期开始,我们把原先开设在第二学年的英语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对英语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加英语教学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像点菜一样自由选择。“菜单式”英语课程设置可分为以下三大类:1)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这类课程包括英语口语、英语语音、英语语法、导游英语、饭店情景英语等。2)语言应用类。这类课程包括导游英语口语、英语翻译等,3)语言与文化类。通过列出阶梯式的菜单式课程,并规定每门课程相应的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学分要求,自由选择。
3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
第一,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其潜能得到发挥,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
第二,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使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兴趣选学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让学习变得快乐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必需课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自由选课,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差异,照顾到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要求,又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
第三,课程体系的改革让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可以选择上课的教师。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教师的指导下,促进学习的进步。另一方面,就要求教师接受选择,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促进教师多开课、开好课、开新课,并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课程体系的改革使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高职学生的技能培养。菜单式的课程体系,把学生导游社团的活动纳入了实践教学范畴,实现了英语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使英语更加重视实用性。如选择导游英语模块的学生,教师同时担任社团的导师,在课余时间加强导游词辅导并强化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指导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担当临时导游,确保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促进语言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如2008年我校首次参加省英语技能大赛,07旅游专业学生张艳在浙江省导游词(英语组)演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4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从学生方面看,“菜单式”选课的英语课程体系过分注重个人在知识上的需要,忽视了文化的传递和育人的根本,易养成学生仅凭兴趣听课,忽视基础知识,而且不少学生选课只为拿学分,只选一些容易拿学分的课程,忽视课程的系统性,导致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和不系统,影响了毕业生应有的质量水平。
许多学生尤其是大一学生基本上没有自主选择的经验,因此学生选课自的扩大反而可能会在短时间使学生在选课过程中产生茫然和盲目选课,造成学习上的障碍。同时,绝大部分学生不是对学分制不理解,而是对学分制不适应,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如选自己感兴趣课程的学生比例并不是很高,而选择容易通过考试课程的学生比例偏高。大家基本上都是为了取得学分去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所选的课程并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科目;缺乏强有力的考勤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师上课缺乏激情和感染力。从师资条件看,高素质教师的欠缺也影响了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在我们自由选课过程中,不仅是选择课程内容,同时存在学生选择教师,教师选择学生的双向选择。而能够让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教师却不是很多,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菜单式选课的发挥。
5完善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
随着课程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行,怎样尽量减少它带给学生的一些不利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想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5.1完善选课指导
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要独立选课,一般都难于适应。许多学生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认识模糊,只能凭感觉选课,为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需要与个人兴趣进行合理的选择。一旦选择了恰当的选修课,确定了学习目标,就要自始自终地进行学习,决不允许“选而不修、混学分”现象出现。同时学校应优化课程体系,丰富选修课程。实行“菜单式”课程体系的关键在于拥有充足的课程资源供学生选择。积极支持教师投入精力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促进课程多样化、系统化,为学分制实施奠定基础。
5.2加强课程建设
积极发展高品质课程,增加高品质课程数量,学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挖掘教育资源的潜力,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并出台相应措施,鼓励态度认真、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优秀教师开设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扩大选修课的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课程体系改革的条件下,享受到真正的实惠,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5.3健全教学质量监控
菜单式选课实行了学分制,有些选课学生单纯是以挣学分为主要目的,尽管选了课,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很少参加课程学习,教师对一些选修课程的管理也比较松散。鉴于这种情形,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必须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一方面,在开课前检查授课教师的教学准备。包括本门课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答疑辅导方式、教材、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等。同时建立随机听课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严格课程考试制度。为了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的参与性与积极性,除了加强学生纪律教育外,必须严格考试制度,鼓励多种考核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成绩考核方式可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同时,终结性考试可以实行教考分离,这样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论*文*网]
参考文献:
[1]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于明.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实用丛书———因材施教策略和方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3]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各种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技能。它是人们职业生涯的基本能力,是伴随从业者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一项对现代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中我们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生产领域。而生产力结构的变化,带来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单纯的体力劳动转向脑力、体力相结合的劳动;单一的技能劳动转向复杂的心智技能劳动;个体独立劳动转向群组合作劳动。由此可见,职业能力的内容已不仅仅是指“劳动能力”,职业岗位需要的也不仅仅是“纯技术技能”的劳动者。它应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团队合作、继续学习等综合的能力。因此,从业者的独立制作工作计划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及决策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团队作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理所应当地被纳入职业教育教学计划中。笔者认为,舞蹈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内容应包括三大模块(图1):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相关的其他能力培养。
(一)职业素质培养内容
1.职业道德培养。2.质量意识培养:具有质量意识、产品竞争意识,视质量为企业发展的生命。3.工程意识:工作要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模块化。4.团队精神:要有团体工作精神、全局观点,明确总体目标,明确如何为总体最优而努力。
(二)职业能力培养内容
1.运用人文精神导入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辅导、排练的能力。(即:开始教学、辅导、排练前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案头工作、网络查询,通过各种方法为进入正式工作项目做思想、观念、概念导入)2.“扒碟”能力及排练舞蹈作品:能独立全面模仿影像资料作品并独立排练舞蹈剧目。3.能够独立表演舞蹈剧目,掌握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的分析方法与表演技术。4.教学能力的培养:能够了解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能独立担任舞蹈教学及指导、辅导工作,掌握进行舞蹈艺术教育的方法、技能。5.舞蹈音乐旋律模唱及表述能力。6.对国内外不同民族的主要民俗文化及艺术精神有所把握。7.舞蹈编导基本能力的培养。8.舞蹈评论的基本能力培养。9.民间素材收集整理能力的培养。10.综合晚会组织能力的培养。
(三)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
1.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操作能力。2.管理常识的培养。3.普通话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4.协调、沟通、公关能力的培养。
一般说来,一个舞蹈从业者的作品表现能力、作品模仿能力、舞蹈音乐的驾驭能力、晚会节目的组织编排能力等被视为舞蹈专业职业能力的核心能力。根据核心能力的要求,必须对原有的课程设置做出修改和更新。在新的课程设置中,在原有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必须增加行业职业能力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技能训练课,如《舞蹈作品模仿技能》《舞蹈旋律模唱与舞蹈音乐分析》《晚会节目的组织和导演》等;此外,还应加大学生综合实践课的开出量,如《剧目》《民间舞》等。舞蹈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关键指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作品表现能力
作品表现能力的培养,是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传统核心内容,通过基本功、民间舞、毯技、剧目、身韵等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舞台综合表现能力,从学生的基本能力、软度、开度、技巧、弹跳、舞蹈感觉、民族风格、表演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训练,最终使其在身体表现力、刻画人物能力和舞台综合表现力等舞蹈职业必备的基本能力上,具备市场竞争能力,成为舞蹈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作品模仿技能
作品模仿技能训练,即扒碟能力训练。随着声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传媒工具的大力普及,舞蹈的传播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较之口传身授的传统教学方法,业内从业者更多地从VCD、DVD、MP4、电视以及网络中学习舞蹈、传播舞蹈。如一首歌一夜之间能传遍大江南北,一个舞蹈作品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通过网络、电视很快出现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不同舞台上。而这样的传播速度,使舞蹈作品的模仿(即扒碟)成为从业者必不可少的技能。市场的这一变化,促使舞蹈行业不得不迎合和适应这一市场需求开始扒碟,或为了再现作品(即自己上台表演)、或为了辅导(即指导别人上台表演),于是扒碟能力训练便成为舞蹈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扒碟能力训练步骤为:1.解读舞蹈作品的能力。扒碟前的案头工作应该从解读作品开始。分析作品的背景、内容、情感、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握作品、理解作品,从而达到驾驭作品的目的。2.动作模仿力训练。动作的模仿,是扒碟训练的关键内容和主要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训练计划。一般来说,可以以一个八拍为一个训练句子。先教会学生听音乐、数节拍,解决节拍问题后,可引导学生一拍一拍地模仿动作,直至将一个八拍完成。当第二个八拍完成后,教师必须注意前一个八拍动作的记忆,引导学生一边向前推进,一边不断地把前面学的动作与新学的动作,用和音乐的方法反复练习。这样不间断地“从头连”,在扒碟完成后,整个节目的框架立起来的同时,学生动作也达到熟练的程度,为学生自如驾驭作品打下良好基础。3.学生的表现力训练。学生对作品的表现力,要以解读舞蹈作品为基础。当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中心思想、艺术风格有了一定的理解,动作的模仿已经完成,接下来的训练就应进入学生对作品的表现和驾驭能力的训练。以表演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面部表情、动作外化出来,从而达到表现作品、刻画人物的目的,使学生的舞台综合表现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作品音乐的理解力训练
对舞蹈作品音乐的理解,是完成舞蹈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分析作品音乐,包括节拍、旋律、乐感、主题等,使学生能够借助音乐的表现力演绎作品、刻画人物。为了达到提高学生音乐驾驭能力的目的,在开设舞蹈作品模仿技能课的同时,应配套开设《舞蹈旋律模唱与舞蹈音乐分析》。
(四)项目教学法在剧目课中的运用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国际职业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以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没有问题的教学是没有意义也是不需要的。教学应当是在“学中做”与“做中学”,实现学做一体,即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项目教学,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必要的基本功、民间舞、毯技等技能训练具备的同时,以剧目课为载体,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习和训练学生,使学生将所学技能综合运用,相互渗透,相互融通,最终达到扎实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当扒碟能力的培养达到一定程度,项目教学法应成为剧目课的重要训练内容。剧目课中,学习节目的排练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获奖舞蹈节目、优秀舞蹈节目作为排练课的训练剧目。引导学生在扒碟之前就开始思考:我现有的技术技能,能否胜任这一节目?我现有的水平能否将这个节目学下来?这个节目反映的是什么内容?主题是什么?主题动作是什么?它在整个节目中如何发展?音乐的特点、节奏的处理、灯光、服装、舞美、道具问题的处理、排练时间的协调、节目演员的组织、教室、服装制作、演出场地的租借、协调等,都成为他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技能的积极建构者,面对认知领域复杂的真实职业环境,他们必须探索、发现、建构甚至重组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主动搜集、分析有关资料信息,对所学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把当前学习内容与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使其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责任,进而完成学习任务。
(五)晚会节目的组织和导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