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第1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即根据教学目的和重点通盘考虑,主要的有难度的综合性问题与细节性的局部问题相结合,使课堂提问主次分明、先后有序,提的一些问题前后贯通,相互配合,以利于推进思考问题,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坡度。如果说一堂课是一首乐曲,那么大问题就是整个乐章中的基调,而小问题则是乐章中的每个细小的音符,音符为基调而设置。如教学《赤壁之战》,为了让学生逐步理解周瑜用大火大败曹操80万大军的经过和原因,设计大问题为“周瑜是怎样按黄盖的计策打败曹军的?”小问题:“A、曹操为何把兵船锁在一起?B、周瑜和黄盖为何想火攻?C、为什么黄盖能接近曹营?D、火船是怎样冲进曹营的?E、火攻的结果如何?”通过一大五小六个问题,学生对赤壁之战的经过和原因就了解得清清楚楚了。

二、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

孔子要求“温故而知新”;夸美纽斯形象地比喻不巩固教学就像“把水泼到一个筛子里”一样;乌申斯基则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语文教学过程中,综合新旧知识提问,是经常用的方法。顺序上层层推进,由彼及此,由已知到未知,逐渐引向疑惑之处,用点拨、诱导或必要的暗示,引起学生的回顾和联想,激起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把所“惑”和他们原有的见闻、体验、感受、认知等贯通起来,最后水到渠成,问题迎刃而解。例如教学《论雷峰塔的倒掉》,问:“据报道,杭州市决定筹款重建雷峰塔,如果鲁迅健在,他听到这样的消息会不会高兴呢?”通过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即借题发挥),另一方面明白现在重建是四化建设、旅游的需要。

三、重点与难点结合

重点处即文本的特色之处、文本的精髓体现之处,抓住重点提问能使学生立即产生兴趣,快速进入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揣摩,把握文章的中心。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等学习意愿,所以,课堂提问的内容不宜过浅或过深。一般的,可设置悬念,寓难于趣味中,解除学生的畏难心理。

四、无疑与有疑结合

美国心理学家古德曼认为:“阅读乃是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在阅读上,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文字理解等方面的因素,对文章某些内容或词句难以感知和理解,这时,教师要抓住疑处发问,帮助学生释疑,否则,这些疑点有可能变成死点。对于不疑处,在课堂教学中也有提问的必要。因为,不疑处常常隐藏着疑难的问题,抓住不疑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向课外知识迁移、拓展。对于不疑处问题的设计要巧问精思,易中生趣。

五、提问与讨论相结合

第2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探究性学习 意义 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活其创造欲望,锻炼其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去发现真理,探索真理,获得知识与能力。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现结合我的教学尝试谈点体会。

一、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1.探究性学习是突出学生语文实践的学习

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好语言、语文的人文精神,既能体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又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上,语文学习,重要的是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质,培养能力。

2.探究性学习是合作探讨,共同提高的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求知。而探究性学习,对初中生而言,就意味着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由于初中生的阅历、视野、经验、方法等方面不足,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共同搜集信息,查阅资料,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往往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养成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养成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养成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1.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新课程标准强调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但从获取知识的角度来看,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或都需要采用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归宿。因此,探究问题应设计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推动探究活动的进行。要想充分发挥课堂探究学习的有效性,首先应该对文本本身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思考,认真地体会把握。教师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教材内容,才有可能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针对性和开放性。

如在讲解《愚公移山》前两段:“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这段文字里有表示方位的名词“阳”“阴”,课本提供了两字的注释,我没有简单解释这两个字,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给学生探究:“根据课文描绘,请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具体方位。”这很需要学生动一番脑筋,学生首先必须弄懂“冀州”和“豫南”的地理位置,还要联系“河”“汉水”的具体方位,然后才能推算出太行、王屋二山的方位。当学生思考出答案的时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个时候,他们也较好地掌握了“阳”与“阴”在与山相关联表示方位时的讲法。

2.尊重个性思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要将感受、领悟、欣赏、批评的权利交给阅读的主体——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讨论、申辩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从而体验创造的乐趣。可设计适合个体学习需要的问题,如你喜欢文中哪一句或哪一段,说说你喜欢的原因;你觉得文中哪句有言外之意,蕴含怎样的哲理;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受最深的一点;你觉得这篇文章(或这首诗)应该怎么读……这样的问题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探究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比如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中,可以专门设计促使学生研究探讨的问题,如认识悲剧中的五位英雄,找出感动你的语句,说说他们感动你的理由;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在南极探险归途中一个个死去,是悲剧,为什么还说是伟大的;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做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写这一悲壮的一幕;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这些问题的探究,可以根据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3.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正确的指导不仅不会限制学生的探究思路和自我发现而且能保证学生明确目标,更加自信地进行探究,避免他们陷入任凭自己瞎闹的探究方式,教师正确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对探究的进程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同时可运用一些手段。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讨论学习时,可以对问题发表不成熟的看法,也可以从问题出发,追溯解决问题的各种先行步骤,从而解决问题;学生还是无法解决时,则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如教学《最后一课》的过程中,要解决“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郎士写成一个‘少年英雄’,而让他们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这个问题时,之前一定要分析韩麦尔先生与小弗朗士的形象。教师可点拨:正因为普通,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才能够成为千千万万法国人的代表,他们那朴素、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

总之,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对学习方式的严重束缚,也遵循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探索、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平台,充分发挥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学习活动的主人,享受探究的乐趣,在探究中学好语文课程,成长为新一代富有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1 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正如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中说:“学生是独特的人”,“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还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一位老师教《清平乐?村居》,揭题后就展示课件――和书中插图一样的画面,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村居图”是什么样的。其实,因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村居图”在学生头脑中也应该是形式各样、风格各异的,水乡村居、山野村居、北方村居、南方村居……揭示“村居”一词后,如果先让学生自由想像,学生一定能描绘出各种各样的村居图。即使辛弃疾笔下之村居也未必是课文插图所描绘的样子,那只是做插图的人读了词所产生的个人感受而已。如果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村居的画面自己发挥想象,自己产生疑问,自己开始探索,相信学生的兴趣会更高,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2 教师以引导者、辅助者的身份示范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阅读课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很多时候是由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好的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应针对文章的重点,设计出精当的问题。

比如有老师在讲授《幽径悲剧》时问道:“写藤萝之美前,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幽径呢?”“藤萝的悲剧是它个人的悲剧吗?”再如《阿里山纪行》中,老师问道:“作者写焦雷劈过的神木是为什么,它还神吗?” 这些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利于把握文章脉络、贯穿全文,具有一定思考容量。通过问题的提出,然后引发学生读书、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探索,进行研究性学习。“设计丰富的课堂提问,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宫门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阅读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切不可让学生成为‘坐上客’,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教师要设计丰富的课堂提问,千方百计让学生大脑这部机器开动并运转起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在探索中进一步思考更新、更深刻的问题。”

3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实践,提高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实行民主,使师生之间关系保持平等、和谐、安全的人际关系,以此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用闫学老师的话说就是要在课堂上“解放学生的嘴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这样学生不但敢提出问题,而且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获得充分发挥。

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重学更重问。这样学生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才能转化为动态的问题意识,从而发挥其作用与价值。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之后,启发学生提问。其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插图中哪个是马克思?”教室里立刻哄堂大关,显然,学生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太没价值了。然而,这位老师顿了顿,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呀,哪个是马克思呢?”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这时,老师继续说道:“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依据来。”这位老师没有像学生那样一关了之,更没有说出“这还用问吗?”之类的话。而是抓住这个契机,鼓励这位学生,加以正确引导.给全班学生提供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并培养学生观察图画,一边看一边思的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大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提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才敢问。久而久之也才会问。也才会去创新。当学生有了敢问的勇气时,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帮助学生克服思考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有深度地思考,多角度地思考,不满足于思维的求同性,注重思维的求异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读书习惯。

4 认真聆听、平等交流,加强、巩固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学会欣赏学生的问题,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老师千万不能漫不经心,甚至讽刺挖苦:“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你真笨!”一定要做学生的“知音”,让他觉得他很棒。

第4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关键词:W・H・奥登 读画诗《美术馆》 跨行句

一、读画诗及跨行句

读画诗为古典修辞术语,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说出”。意即通常是指关于艺术的诗歌,对其研究多关注文字与图像艺术之间的张力。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偏重艺术史论,将该词译为“艺格敷词”,该翻译更加侧重美学方面的研究,而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文化研究国际中心主任刘纪蕙译为“读画诗”,该翻译更加适合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的范畴。

“读画诗”通常是指一件艺术品,诗人通过描绘艺术品表达其中的故事、内容,并借此抒发诗人的情感。在众多的“读画诗”中,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在该诗中,诗人描写了阿基利斯之盾。荷马将盾牌上美丽的图案细致地呈现在众读者眼前,读者看到了工匠手艺之精湛。同时借由荷马翔实的描述,读者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画中人物的声音、动作甚至心理状态。简而言之,“读画诗”的创作者经手中的文字将画面及想象带到读者面前。

在英文诗歌中,每一诗行有跨行句和结尾句两种最基本的结构形式。跨行句指“一行诗直接延续至下一行,其间无语法分隔。”与之相反的是结尾句。

读画诗往往采用跨行句的形式,诗人选择跨行句通常出于三种考虑,其一,诗行过长,会使得阅读者产生阅读障碍,而将长句进行切割,分为两个或多个部分,使得每个诗行的意思更加突出,从而减少了读者的阅读困难。其二,诗人常常将韵律纳入创作因素,跨行得当,使得诗歌的整体形式更加整齐,韵调更加匀称,增强了音乐性。其三,诗人通过跨行句,将重要的词汇或意图置于诗行的开头或末尾,以此强化了诗歌的主题,同时制造了悬念,阅读者产生期待。由此可见,读画诗中的跨行句增强了诗歌的戏剧性和阅读吸引力。

二、W・H・奥登的《美术馆》中的跨行句

W・H・奥登是继T・S艾略特之后, 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最伟大的诗人之一。1938年,W・H・奥登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观皇家美术博物馆,看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布拉班特公国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所作油画《伊卡洛斯的坠落》, 深有感触。是年,创作了该诗。

这幅漂亮的风景画中,农妇、牧羊人还有不远处一艘帆船上的水手忙着手中的活计,无人注意不远处的海边:一个人一头栽在海里,只露了一双脚,连他边上的鸟儿也未受到惊吓,这个人便是伊卡洛斯。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和父亲用蜡粘合羽毛制成双翼装在肩上飞离克里特岛,但是在飞近太阳时,蜡翼被太阳融化,他跌落海中死去。

在油画中,伊卡洛斯死亡的悲剧已然发生,但是周围的农妇、牧羊人等众人毫无觉察,唯有纵览全画的画家看到,但是画家仅仅在油画的一个角落展现出了悲剧。奥登借读画诗以表现出人对他人的漠视,对他人的痛苦处于麻木的状态。奥登像其他读画诗人一样,并未简单明了地说出诗歌的主题,而是通过跨行句呈现在读者面前。

全诗采用的是彼得拉克十四行诗的形式,共两小节,第一诗节有十三诗行,第二诗节有十二诗行。诗人在第一诗节中,赞美了大师们对人生苦难的关注和对人性冷漠的深刻理解。在第二诗节,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油画《伊卡洛斯的坠落》,指出他人的痛苦和世界局部的灾难已无法引起普通人的关注和同情。

全诗并无明显的节奏规律,但是有明显的行尾韵。诗人在诗行之首采用了含有短音的单词;在诗行末尾才用了含有长元音的单词。诗歌同时亦采用了长句和短句结合的形式,诗人似乎给读者造成一种随意的感觉。Fuller认为“(该诗的) 长且无规则的诗行制造出一种听起来比较随意的语气,而诗中节奏细微地强化了该语气。”

本诗中的跨行大多出现在及物动词、介词、副词、连词、关系副词等成分的前后。原诗中每一行都不是完整的,语意有停顿。悬疑往往出现在跨行处,或是停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引起读者注意。

在第一诗节中,奥登运用了跨行句,把某些词汇置于了句首,读者通过这些词汇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该诗的主题是有关人类的生存状况,而且是悲惨的境况。同时,诗人将下列词汇置于了句尾。这些词汇均和日常生活有极大关系,表明普通人的生存状况。这样主题指向更加明确,主旨内涵愈加丰富,尤其突出了诗人对人类“存在”状况的深切焦虑。

在第二诗节中,第一行“在勃鲁盖尔的油画《伊卡洛斯的坠落》中,一切转过头去”,此时到了第二行,诗人才交待从什么转头过去,“从灾难转过头去,农夫可能会”,农夫可能会做什么呢?再读第三行,读者才能知道答案“听到水花飞溅的声音”,此处即动词放在了行首,突出了农夫的动作。第四行,太阳仍然照耀。第五行,句子结构安排最为奇特,“绿色”和“海水”分开在两个诗行。读者想到这是在描写坠入海中和海水的飞溅。“绿色”放在句末,读者会注意到颜色格外醒目,读者的脑海中会出现极强的画面感。第六行结尾是“一定已经看到”后面是空白,是悬疑,看到了什么在下一行才交待;第七行和第八行结合在一起才是一句完整的句子“男孩从天上落入大海,船要驶向目的地。”

该诗为读画诗,诗人在博物馆看到了油画,他好似是博物馆的讲解员,一步步地为观看者讲解油画。整首诗有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是叙述者的声音,叫读者接受一切,认为一切就应该这样继续下去,但是同时,在另一方面,则是另一种声音,在诗句中的某些地方停顿,令读者思虑一切到底应不应该继续下去。一种声音讲述着船继续平静地航行,一切照旧。但是另一种声音却让读者感受到平静表象之下的焦虑,关注从天上掉入海中的男孩。由于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叙述声音,整首诗就“建立在这种奇妙的拉扯的张力中”。

三、结语

现代英文诗歌的创作者越来越多地在读画诗中使用了跨行句。跨行句成为了一种主要的工具和独特的修饰手法,在读画诗中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强大,其独特的功能正被诗人愈加重视并被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了读画诗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用来突出音律、加强节奏、制造悬疑、增强读者期待和强化主题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Barbetti, Claire. Ekphrastic Medieval Visions: A New Discussion in Interarts Theo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1:2-3.

[2]葛加锋.艺格敷词:古典修辞学术语的现代衍变.范景中,曹意强主编.美术史与观念史(第6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4.

[3]刘纪蕙.故宫博物院VS超现实拼贴:台湾现代读画诗中两种文化认同之建构模式.中外文学,1996(12):66-96.

[4]Beckson, Karl and Ganz, Arthur eds. Literary Terms: A Dictonary(3rd edition).New York: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89:244.

[5] Fuller, John. A Reader’s Guide to W.H. Auden. New York: Farrar, Straus & Giroux,1970:121.

[5]梁秉钧.比较文学与翻译.刘靖之主编.翻译丛论一九八八.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 101.

第5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固定在“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时,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壮志难酬的忧伤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趣,这样就一定能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第6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狼王梦》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经典名作,故事中精彩的场景描写和曲折的故事情节使这部小说变得更加精彩好看。在故事中担任主角的不是一代绝世狼王,而是一只母狼叫紫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最新名著狼王梦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

最新名著狼王梦读后感600字1终于把《狼王梦》这本书看完了。说起《狼王梦》,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狼王梦》是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之一,主要写了一匹狼悲惨的命运,而这匹狼名叫紫岚,她和她的丈夫黑桑都是野心勃勃,想成为狼王。但就在争夺狼王的计划实施的前一天,黑桑被野猪刺穿了脑袋。而紫岚在后有猎狗追赶,前有洪水的绝境生下了五只小狼崽,可最后一只小狼崽由于承受不住洪水的压力死了。

于是,紫岚就把成为狼王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最像黑桑的狼崽黑仔的身上,但黑仔却被一只金雕抓走了;接着,她又把希望寄托在次子蓝魂儿身上,但蓝魂儿被捕兽夹给夹住,频临死亡,紫岚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忍痛把他的身体咬成两半安葬了。

之后,第三个儿子双毛又在争夺王位时失败,被狼群吃掉了。庆幸的是,最小的孩子媚媚生下了一窝小狼崽,但媚媚嫌弃紫岚年老体弱,凶狠地把她赶走了,紫岚只好到处流浪。但当她发现那只吃掉黑仔的金雕又盯上了媚媚的孩子,为了让后代更好地生存,她和金雕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和金雕同归于尽了!

在以前,我认为狼是一种凶残、狠毒的动物。看完这本书,我的想法变了,狼变成了一种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动物。我觉得我有一点还比不上紫岚,那就是坚持,紫岚的坚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作业,写着写着就觉得好简单,就在我洋洋自得的时候,碰上了一道难题,我顿时傻了眼,不知该如何是好。

我心想:算了吧,不想了,去问问妈妈吧,再这样下去很浪费时间的,可是我才想了一会儿,妈妈肯定不会告诉我的。于是我故意玩了一会儿,再去问妈妈。可妈妈说要我自己想,我急了,心想:怎么办呀,妈妈不告诉我……有了!我看了一眼答案,把正确得数写了上去,就算了事了。反正老师也要讲的,讲了之后再改,我觉得自己真聪明。这件事,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惭愧。

我被紫岚的坚持不懈所感动,被她的勇往直前所感动,被她的母爱所感动……就像爱迪生说的一句话:“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决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

最新名著狼王梦读后感600字2成功人人都想得到,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一直不知道成功的秘诀,是这本《狼王梦》给了我答案。只有不断竞争,拥有远大的梦想,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你才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就像《狼王梦》中的紫岚一样,一心想把三只狼儿培养成一代狼王,宁可付出一切代价,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残酷的现实中,狼儿死了一只又一只,但紫岚的梦想并没有因为这颗小小的绊脚石而就此破灭,所以它不断地让狼儿通过种种磨练,直到三只狼儿全都死了,紫岚的狼王梦才消失。

在童话故事里,狼总是扮演着令人厌恶的角色,虽然这样,但《狼王梦》这本书中的母狼紫岚却有一种难得可贵的品质,它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就像它看见自己的狼儿夭折之后,它并没有放弃让它们做狼王的理想,而是打起精神来,重新来过,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直到完全失败为止!

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有的人一开始也经过不懈的努力,但最终没有成功,然后他就觉得自己一起努力都白费了,就这样放弃了,就这样一直都不会成功。而另一些人就像书中的紫岚一样,失败了却不会气馁,他会向着目标不断地努力,于是换了一个角度,换了一个方向,重头再来,一次一次地摔倒,一次一次的失败,终于成为了最后的霸主。

这两种人,相信所有人都会选择后者,他不仅有梦想,而且会一次一次地爬起来,所以获得了成功,这说起来是一件容易的事,做起来却需要一种对自己的肯定。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有远大的理想,并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奋进,这样才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我梦想成为一名医生,决定好好学习,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对着目标冲刺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我合上书,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像紫岚一样的人……所以,我还是真诚地祝愿紫岚能够圆了它的狼王梦,希望媚媚也像它的妈妈一样,会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媚媚的五只狼崽中有一只能成为未来的狼王。

最新名著狼王梦读后感600字3其实,书中不少的动人之处,读的时候像珠子似的滚过我们的眼,有时令人感叹,有时令人痛心。在这本《狼王梦》中,同样存在着无数的点点滴滴,触动我们的心。

在人们心目中,狼永远是邪恶的化身。翻开词典,什么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翻遍了也找不出一句褒奖的话,清一色贬义词。可以这么说,狼就是丑恶的代名词。小时候“大灰狼”的印象就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里,但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狼其实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紫岚为了让孩子们当上狼王,不惜一切代价,全心全意让她心爱的狼儿按着她制定的蓝图成长,拼命想让他们当上狼王,替自己圆梦,一心只想着这是自己和黑桑毕生苦苦追求的愿望,幻想着自己的孩子终有一天能当上狼王,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其实,人有时和狼也是一样,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大有人在。很多时候,大人们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反过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子女身上,一定要他们向着自己想象中的路走去,却从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家长们一心想着自己是为孩子好,于是一步一步,很多人都成了为父母而活,忘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失去了生活原本的意义。这种错误的思想,酿造了无数的悲剧,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

狼王梦,最终还是一场梦罢了,但为了这场梦,紫岚牺牲了一切,若不是她对这个梦的坚信,又怎会如此一如既往地努力?我不明白,为了一个狼王的位置,紫岚为何要如此拼尽全力,难道她紫岚就是为狼王而生的吗?失去这么多,就算她的后代当上了狼王,也没有意义了。但是她还是这样做了。

这说明,欲望真的很可怕,如果不能好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后果将不堪设想。活一次不容易,每一分每一秒过去了都不会重来,所以,不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与其为了一个不想要的成功呕心沥血,倒不如做自己想做的事,时时刻刻开心,才不算白活。如果我们能放下心中的欲望,抛下一切不必要的杂念,就能活得快乐幸福。

最新名著狼王梦读后感600字4在这几天,我又重温了一回《狼王梦》,它那生动的场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就像天上的星星一般数也数不清。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片段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

紫岚的一个儿子“蓝魂儿”,带着狼群四处觅食,突然,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只死糕羊,它的皮已经破了,血不停地在流着,狼群见了都直流口水,却不敢冲上去叼羊,它们害怕这是人类做的陷阱。蓝魂儿见了第一个冲上去叼住羊,突然,一个捕兽夹夹住了它半个身子,它惨叫了一声,那声音是多么凄惨,悠长的声音引来了人类,随着一声声狗吠声向这边“冲”来,狼们的心也随着紧张起来。

作为蓝魂儿的母亲(紫岚)它第一个冲上去,用狼牙向捕兽夹咬去,但根本无济于事,蓝魂儿口中喷出了白沫,还发出了轻轻的叫声,紫岚伤心极了,却不知道如何是好……众狼们要等不及了,随着狼王们一声令下狼们都走了,只有紫岚留在这里,最终它一口咬断了蓝魂儿的喉咙……

许多人认为狼是无情的,可我却不这么认为,狼也是有感情的,紫岚咬死自己的儿子也是有原因的,我想:它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受到猎狼和猎人的嘲笑,就算是死也要死得伟大,长痛不如短痛,不可以在别人的讽刺下死去,而且紫岚在咬蓝魂儿时自己的心又何尝不痛呢!“她”作为一个母亲我相信,“她”当时一定有百般的无奈,可是现实是无情的,不留一点情面的。所以,我认为狼像人一样是有感情、有梦想的,只是不能像我们这样表达出来而已……

我的母亲也是如此,哪一点不是为了我着想,在我生病时着急的总是她;在我摔倒时将我扶起的也依然是她……。她为我做得太多了。我想紫岚与我母亲一样无论风吹雨打也要保护孩子,将最好的给孩子,她会变成一把火炬给孩子温暖与光明,还有勇气和力量。

母爱,多么伟大,从母狼紫岚的身上,我看到了我当下的父母,无偿付出一切,甘愿赴汤蹈火,母爱,往往很平凡,旺旺又很伟大,往往来自看不见的地方,往往展示出让人想不到的方法,目的:为了儿女。《狼王梦》这个故事,让我真正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最新名著狼王梦读后感600字5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安静,体育课上不能尽情跑跳,大课间活动不能尽兴玩耍。因为我有过敏性紫癜,稍不留神,便会病发,耽误了学习不说,还常常因为我,影响了爸爸妈妈的工作。也因此,我不敢张扬自我,甚至有时身体状态好的时候也不愿意多动,怕人注意到我,怕人笑话我是“病包”。直到我遇见《狼王梦》!我明白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心理医生,但见不见的到,完全取决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

紫岚是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只伟大的母狼。她有着雄心壮志,一生都在努力完成公狼黑桑的遗愿。可是,一次次的失败,最终还是把她击垮,被冲破了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但这恰恰是她人生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她突破了自我,克服了自暴自弃,最后用生命保护了她的子子孙孙……非常令人悲伤,但却让人感到震撼----她在死神来临前克服自己的心理缺陷,成为一只伟大的狼。

每当我读到紫岚悲壮的牺牲片段,都会情不自禁地落泪,为紫岚,也为我自己。生活上,我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现在,我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克服心理上的自卑。这自卑源于一次次的住院请病假,源于成绩单上一次次出现的体育成绩的“合格”字样。尤其是每次在医院听到医生说“诱因不明”,说“切记不能进行剧烈运动”时,我真的觉得自己眼前一片迷茫,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像同学们一样在操场上尽情奔跑。相信,无论是谁遇到我这样的处境都会感到很困惑。我一直向爸爸妈妈抱怨,抱怨为什么我的身体素质会这么差,老是发作怪病,老是住院。不过,抱怨又有何用!

这次读了《狼王梦》,我感觉自己和故事里的紫岚实在太相似了!我们都那么卑微,那么弱小。不过,要感谢紫岚的是,她告诉了我:在恐惧、悲伤面前,无畏的愤慨只能当作歇斯底里的发泄。用实际行动来代替,才能表示真正的意义。

遇见比你强大的,不可能使之变弱。只有让自己迅速强大起来,努力超越之,同时也超越自我。不要一味的害怕失败!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所以,我决定像母狼紫岚那样,克服心理的自卑,勇敢地突破自我。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积极参加游泳、跑步等运动训练,多和同学们在一起玩玩游戏,好好锻炼自己的身体,让自己请病假的时间越来越少,让自己的体育成绩也能达到优秀……

第7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关键词】商三官 美狄亚 文学形象 复仇 差异

人类的情感就像一座空前繁盛奇诡的森林,这座森林生长着各式各样茂密繁盛的花木,其中,最美丽也是最奇诡的是“复仇”之花——罂粟花。正如拉法格在他的《思想起源论》一书中曾说到:“报复是人类精神的最古老之一,它的根子是扎在自卫的本能里。”这些在各国各地上演的复仇故事被诸多“妙笔”移植改编,成为中西方文学共同的宠儿。但是由于传统习俗、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诸般差异,同一棵罂粟下,开出的花朵却不一样。本文以商三官和美狄亚这两个文学人物为切入点,对不同时期的中西方复仇文学主题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中西方复仇文学特质的不同。

商三官和美狄亚没有任何联系,无论作者、成书年代还是主人公身份,差别之大显而易见。但是将两位主人公的经历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她们两人也有相似之处:她们同为女性,又都是被迫复仇的。她们生命的全部意义都只体现在那场一击得中的复仇行为之中。但是同样是复仇,两位主人公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迥异不同的表现,下面我们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为公与为私,动机不同

作为西方文学史中复仇女性的典型,美狄亚的复仇过程毒辣、血腥,但令人难忘。她的复仇动机并不高尚,只是源自人性本身的欲望;所作所为也令不少国人毛发悚然,但她却是古希腊悲剧大师精心塑造的、为夺取平等权利而斗争的女性形象。美狄亚的复仇非关道德,仅只为了自己,因为尊严受损、爱人的背叛,她开始惨无人道的复仇,虽然结局惨烈,但血腥的背后有深沉的爱的悲哀,复仇的根子说到底在私。而作为一名中国女性,深受儒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商三官没有为私欲走上复仇之路,她是无奈下的正义复仇,深深烙印着中国传统文化下替天行道、杀身成仁的复仇动机。商三官父亲给恶霸杀害,哥哥告官败诉,面对泼天的黑暗,三官选择了孤独的个人复仇之路——女扮男装进入演艺班子,借给恶霸庆寿之机将其身首两断。三官的复仇彰显了正义,是典型的为公义不得已而为之的正义复仇,虽然可歌可泣,但这其中,无关个性;而美狄亚式的西方女性,她们的复仇大多是情感大于理智的“激情复仇”,根本没有性质上的是非判断。从道德意义上我们不敢苟同,但她们淋漓尽致地实现了自己的个性,作为文学形象,其价值和魅力正在于此。

二、决绝与矛盾,表现不同

在复仇的过程中,同为女性复仇者,商三官和美狄亚却表现迥异:一个决绝,一个矛盾。先说商三官。商三官的复仇,从头到尾透漏着一种坚定。为了报仇,这个弱女子,自始至终抱着“玉石俱焚”、“决绝到死”的态度,这一点,从她的言语中多有表现。商三官父亲被恶霸打死,原本她已定了出阁日期,如果父亲不出意外,此生会平淡无奇。可就在这个时候,父亲死了,夫家却于此时托人带口信,“请从权毕姻事”。商三官一句话终止了夫家的幻想:“焉有父尸未寒而行吉礼?彼独无父母乎?”话语柔中带刚,有理、有节,礼貌而坚决地拒绝了夫家的要求。从这一句话中,读者不难看出端倪:复仇的种子已在商三官心中种下。接下来,三官的两位兄长求诉无门,无奈何,一家人只好暂时停灵留尸。可三官坚决反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人被杀而不理,时事可知矣。天将为汝兄弟专生一阎罗包老耶?骨骸暴露,于心何忍矣。”聊斋点评家但明伦点评这一段说:“其才其识,足愧须眉。”商三官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可见她对黑暗现实的洞察能力。这里,作品既充分表现了商三官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又充分展示了她采取暗杀手段为父亲报仇的正义性和必然性。作品接着便写商三官杀人报仇的过程,其中包括“失踪”、“博取欢心”、“杀死豪绅并自尽”这几个主要环节。细究她的复仇方法,不难看出这一切都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深思熟虑背后是坚定的报仇理念做支撑。商三官布置了一个棋局,她一人身兼棋手、棋子双重角色,凭借着决绝的勇气,借助于智谋,终于报了杀父之仇。

与商三官复仇时的决绝不同,美狄亚的复仇充满了矛盾和痛苦,经历几度彷徨、犹豫。负心人伊阿宋和第三者固然罪有应得,可自己和负心人的骨肉却是无辜的。为此,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原因是母爱的天性让她犹豫,是否该打消复仇的计划,“我得打消我先前的计划,把我的孩儿带出去”。美狄亚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母性力量使她几乎放弃,之所以最后还是拾起了复仇的念头,是源于两个原因——一是对负心人伊阿宋的恨,抛弃一切追求的爱人竟然背叛自己,这是出身高贵的美狄亚不能容忍的;二是对复仇后可能出现的结局的担心,她担心两个孩子落在敌人手中,下场更惨。“我决不耽误时机,决不抛撇我的孩子,让他们死在更残忍的手里”。疯狂的仇恨和对未来命运的恐惧,终于使美狄亚重又拿起了屠刀。美狄亚的选择正印证了黑格尔的一段话:“爱情在女子面前显得最美,因为她把全部的精神生活与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成为爱情,她只有在爱情里才找到生命的支持力。”强烈的复仇之情与母性在她内心展开了激烈的碰撞。她复仇是以牺牲母性为代价的,虽然她的反抗性格在剧中是被歌颂的,但归根结底,她是为自己复仇,母亲的天性注定了她复仇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痛苦,否则,一个泯灭母性的女主人公,就没有书写的价值。

三、人性反思与惩恶扬善,意义不同

商三官复仇的意义,蒲松龄在文末,用自己的声音做了一番简要的交待:“家有女豫让而不知,则兄之为丈夫者可知矣。然三官之为人,即萧萧易水,亦将羞而不流,况碌碌与世浮沉者耶!愿天下闺中人,买丝绣之,其功德当不减于奉壮缪也。”在蒲松龄看来,大名鼎鼎的荆轲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迈之歌刺杀秦王,却没有完成任务,他都应该在商三官面前感到羞愧,何况碌碌无为的男人呢?很显然,蒲松龄这是将商三官的复仇行为提高到舍生取义、反抗强权的高度,社会黑暗,恶势力猖狂,即使堂堂七尺男儿有时也会一筹莫展,柔弱的商三官却能挺身而出,像复仇女神,让“善恶到头终有报”的中国式“心愿”进一步得以彰显,正符合了中国文学加注在复仇文学中的意义——惩恶扬善,教化众人。

第8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关键词】 师生互动;转变观念;创设环境;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1

前言:教学中师生互动如此重要,为什么实际教学中,相当多的老师仍坚守灌输式教学方法呢?就是害怕学生活动,他们认为:如果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活动,就会使课堂秩序混乱,不易组织教学,还可能有问不答,使老师的问遭遇尴尬。很多老师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师生互动。但是,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需要课堂上师生互动来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做好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呢?我认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转变角色

师生互动的首要前提即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原有教学模式中,教师认为自己是教学主体,学生是受支配的对象。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答案是固定唯一的,如果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不同就是答错了。有这样一个例子,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提问: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同学们都回答: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只有一个学生回答弯弯的月亮像镰刀,也像柳叶。结果老师听了这个答案批评了这个同学,说她搞特殊化。这个答案不是老师教的,因此,不对。试问:这种论断正确吗?那个女同学,今后在语文课上还敢举手答题吗?

原有教学模式中重应试教育,老师只教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只作课本中有的习题,限制了知识的广度和难度,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大大地拓宽了。完全拘泥与书本上的知识,已经成为历史。因此,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绝不是单向(即由教师到学生的方向),而转变为双向(即师生之间的互动),要给学生更多地发挥和发展空间,发展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灵活设计教案和使用教案

要想在语文课上展示师生互动的场面,就必须灵活的设计教案和使用教案。

我上初中时,语文课很热闹,同学们可以充分地动起来参与到教学中去。老师给每个学生发A、B、C、D四个选项卡。讲完课后把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们选择A、B、C、D哪个选项对,当时并没有学生自主提问这一项。教师按事先设计好的教案就可以顺利地完成一节课,中间学生们不会有疑问,也不会出错。现在,面对具有主观性很强的学生,致使教学过程中具有了不可预定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有适度的预见性。对于教材要深挖,并且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准备材料,以适应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不断生成。万不可将教案写得过死,上课时可灵活掌握。否则,死的教案限制了老师,也会限制教学方式的生成。教师要明确教案只是预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调整,不断生成,在生成中发展,在调整中创新。例如:《伟大的悲剧》一课,我在设计教案时,准备了几个问题,其中一个是:斯科特为什么接受阿蒙森请求,为自己的对手充当证明的使者。我希望以此凸显斯科特的形象。可是,问题一出,学生们就有意见了,说他傻,如果他是斯科特,绝不会为阿蒙森当信使,因为,那样会使斯科特丢失尊严。这个问题是我原有教案中没有的,于是我就此让学生做了一个三分钟的讨论,让其他学生来分析那个学生发表的见解。同学们各抒己见,最终理解了斯科特的作为。如果我按原有教案进行就只能否定该学生的看法。那样,就可能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

在语文课的课后题中及阅读题中常会出现主观感受或启发性的问题。新课程理念不要求语文答案完全一致,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和主张。语文教师必须要灵活设计教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灵活使用教案。引导学生发展多端,发散、逆向、求异等思维见解和创造力。使学生对学习由有趣变为兴趣,使提问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导火线”。使每个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三、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新课标有关语文评价方面的内容提到:“语文课程评价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因此,语文教学评价应与培养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评价活动看成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过去那些因受卷纸限制而不能进行评价的智能素养点如:表情朗读,口语交际,晨读演讲等,用小试卷的形式进行。并用如:较好,好,一般,的形式评价结果。在此,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还要评价同伴的学习效果。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尊重学生的评价权利,敢于放手让学生评价。使学生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评价,让其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激励。学生在准备评价别人时,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合理的组织语言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四、结论

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的心情才能愉悦,思维才能激活,个性才能张扬,才会敢说,敢问,敢答,也才能真正的实现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使师生、生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也只有这一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才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的互动、灵动与生动》(当代教育科学)

第9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一部伟大的经典作品,主题有时往往不止一个。只是有所偏重而已。我们认可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批判女性热爱虚荣的特点和上流社会的虚伪这种说法,也同意课文里面的一句“极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最能体现作者意旨的说法,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拥有另外的想法。

许多年前看过莫泊桑的《一生》,那个长篇里的主人公给笔者留下的印象极深,以至于多年后还能想起它的结尾:“人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坏。”主人公让娜年少时将生活想象得非常美好,充满了罗曼蒂克的意味,作者对她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并不赞同,所以他用浓墨重彩的笔法对她的幻想与痴迷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从那样的表现里,我们感觉到作者对这样的女性并不喜欢,至少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一般的作家如果在作品的开始写一个人没有穷尽的痴狂与得意,那紧接着的势必是她的失意与悔恨。这部作品也不例外,让娜后来的婚姻生活将她的希望打沉到了黑暗深处,种种的苦难接踵而至。先是丈夫的早逝,继而是儿子的背叛,只有在最后,当她抱起儿子留下的那个小生命时,她的心里才升起一丝严冬过后的温暖。从文字中看,越到后来,作者的文笔越显得厚重而诚实,完全失去了前面那种对轻狂痴想暗含的讽刺。而让娜这个女性也随着这种笔调变得成熟起来,美丽起来。作者对她的感情已不能单用同情来形容,而是多了一份敬意,一份爱慕,一份景仰,一份关怀。那么,是什么使作者对这个人物慢慢地变得喜爱起来了呢?

这个问题在他早期的小说《羊脂球》里可以找到答案。羊脂球是个,乘着车准备通过普鲁士人守卫的哨卡,与她同行的有州参议员,有酒行老板,还有身份高贵的伯爵。当普鲁士人不让他们通过时,这些“高尚”的人都变得无可奈何,束手无策,胆怯地努力地退隐到了背后,却让受尽人间苦难的羊脂球以献身的方式换取了他们通过这个关卡的权利。很显然,这儿的羊脂球是作者欣赏或者说是赞扬的角色:她有一具被尘世污染过的身体,却也同时有一颗不染污渍的心;她是崇高的,美丽的,而成就这种品质的正是她不幸与苦难的经历。在这一点上,让娜与羊脂球是相同的,作为女性,她们真实成熟的美丽都没有出现在单薄的青春时期,没有出现在理想飞扬的花季,没有出现在无忧无虑的温室,而是出现在她们经历过雨横风狂的生活摧残之后,出现在她们备遭命运的磨难之后。在此,我们有理由得出结论:在莫泊桑这个浪子的心目中,那些与他朝三暮四、逢场作戏的年轻女性只不过是他的消遣与,她们没有厚度,只有轻薄;没有底蕴,只有皮相。那种经受过生活的暴风雪吹打、历练过的女性才是美丽的,她们的身上具备了年轻时没有的厚重和温良、宽容与隐忍,而这样的特质往往只属于母亲那样的角色。

莫泊桑拥有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与父亲关系不和,是母亲长期的理想化教育将他引向了文学这条路途。很难说他会对父亲有什么好感,但潜意识里他将母亲当作女性的典范则是极有可能的。也许就在那时,他就将女性之美定位于像他母亲这样的,在苦难的折磨下日益对生活的规律熟练起来的人身上了。这是一种超越恋母情结的审美意识,他关照到了人类哲学生存的意义上。

玛蒂尔德就属于此种类型,她是美丽的,然而那种对繁华的追求却毁了她一生。其实在这个世间混迹的哪一个人内心没有这样的渴求呢?我们都在演绎着她那样的悲剧,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岁月的美丽毕竟不是可以持久的,但当她越过那条界线时,当她身处苦难中时,她变成了一个极为世俗的普通妇女,直到那时,她的美才充分地展现出来:她坚强,她果断,她诚实,甚至于见到佛莱思节夫人时,她也表现出难得的从容;她一改以前那个轻佻单纯的形象,底层的生活使她具有了我们从母亲身上才能看到的那种坚韧博爱的品性。也许,莫泊桑在这篇小说中并没有这样的明确指向,但很难说他没有这种思想的印迹。

这使笔者想了起杜拉斯,她在那个有名的《情人》里的话反映了许多男性心底的秘密: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谁又能说这不是莫泊桑这位回头的浪子心底的秘密呢?

参考文献:

[1]清・谭献.复堂词录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2]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4.

[3]莫泊桑.莫泊桑短篇小说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