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彩虹教案范文

彩虹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彩虹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彩虹教案

第1篇:彩虹教案范文

一、情况分析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这学期我们年级组每个班级都更换了一位老师,因此我们开学初首先要让这三位老师迅速地熟悉班级,尽快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其次,我们今年大班每班的人数都没有超过35人,非常利于开展各种活动,因此,本学期我们将着重开展一些幼儿参与性较强的主题综合性活动,以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同时各班个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生成活动。

二、目标与措施

1、新教师尽快熟悉并参与到班级工作中去。

2、开展各种丰富的综合性活动,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

3、加强新教师的培养。年级组集体帮带,组长经常听课、评课。

4、提高教师驾驭生成活动的能力。不间断地开展一些小型的生成活动,以提高教师驾驭生成活动的能力。

5、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形式多样,让教师轮流主持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的精神。

6、加强对子课题和彩虹屋活动的研究。经常在教研活动中进行研讨,探索更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每次彩虹屋活动前,先讨论,再由教师轮流执笔完成教案,活动中年级组长做好活动过程资料的记录(拍照),活动后进行反思和修改,以便进行更好地开展彩虹屋活动。

三、本学期活动安排

九月份:

1、编排新的早操和早操舞

2、讨论安排一学期的主题内容和重大活动

3、完成各项计划

4、大带小活动

5、各班结合中秋节开展的生成活动

6、讨论下一主题《我是中国人》的重点

十月份:

1、讨论爸爸老师进课堂的活动

2、开展“祖国多美好”的展览会

3、教研课评课活动

4、本年级组的教研新形式的尝试活动

5、班级工作交流

十一月份:

1、组织幼儿秋游

2、讨论有关茶叶的生成活动

3、第二次教研课评课

4、家长活动安排

5、彩虹屋研讨活动

6、下一主题的重点讲解

十二月份:

1、“西游记”表演会的讨论

2、表演会的具体安排

3、彩虹屋研讨活动

6、评课活动

7、下一主题的重点讲解

8、元旦庆祝活动的讨论

一月份:

1、跳绳比赛

第2篇:彩虹教案范文

关键词:探究活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120-0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但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科学课堂中,学生活动热闹的场景,忙得不可开交,气氛很热烈,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实验层出不穷,但背后总让人感觉到一种忧虑,这就是探究活动吗?他们是怎样探究的?探究到什么?他们的探究,思维积极参加了吗?他们还需要些什么材料?他们对本节课的前概念又是什么等等这是我近年来注意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开展探究活动,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探究活动,而不是走过场,或形似而神非的所谓探究活动。

一、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起点。

课前要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分析学生的已有学科知识结构和经验,而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这是开展探究活动成败的关键。

在《岩石和矿物》这一单元,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怎么样?有的说:“长得帅”,有的说:“穿上新衣服挺精神的。”还有的说:“老师口袋里鼓鼓的,不会是钱吧?”“这位同学看的仔细,那如果不掏出来,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同学们来劲了,提出摸、捏、闻、敲等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习惯,观察的方法,就被我了解了。我又适时地拿出一块碎红砖和一块砂岩,让同学们识别,有的同学说叫石头,有的说叫岩石,有的说是一块是砖,一块是岩石。从而让同学们自己修正前概念,也让我掌握了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然后有针对性地扩展了学生的观察方法,建构新的概念。

二、精心设计,富有智慧

1、教学设计需要有核心的,而非杂乱的探究目标,明确通过探究要提高某一认识,建构某一概念,解决某一问题,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情感。目标杂乱会影响核心目标的达成,挤掉对核心内容思考,修正评价的时间,使探究活动表面化。

2、整个探究活动环节要清晰,有层次性,要根据思考的价值和落实的方案选有代表性的活动。像《空气的热胀冷缩》用两个带玻璃管的烧瓶,已经很明显地比较出空气的热胀冷缩严重多了,正因为这样人们可以利用这种现象产生“喷泉”现象,这些探究已足达成了目标。我认为不需要再搞其他什么实验了。

3、在设计教案时,尽量挖掘每块内容的价值,对那些无意义或意义不大或起干扰作用或脱离学生已有知识的活动不设计;奉行“一寸宽,一里深”的宗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为真实,更具意义和价值。

4、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有效的探究预设与生成缺一不可。没有预设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是不精彩的课堂,备课时要尽可能多的预设,挖掘教材与学生经验的连接点,对学生在探究中可能会有的疑问,见解,发现,设计什么样的教案,需要的材料,实验过程中可能要碰到的困难等要心中有数,要有应对预案。对课堂上学生一些不寻常的举动和发现,老师要及时捕捉,筛选,放大那些充满灵性富有个性的方案设计,操作实践,感知的过程,各种发现和启迪。

上《彩虹》一课时,课件打出“雨过天晴彩虹图”,学生们迫不及待的讲述了自己所看到的自然景象,我就及时抓住,吹泡泡的时候也有,对着太阳喷水雾时也有,放大这些现象,很快地便提出探究的问题:彩虹这一自然现象的形成究竟和什么有关呢?有的说光线,有的说太阳光线,有的说水,有的说与光和水都有关系,这就要求教师预设各种实验的方案和器材,我让他们说出理由之后,分小组设计活动方案,由老师尽可能的提供器材,完成探究活动。在汇报交流阶段,汇报的五花八门,老师及时抓住光线和太阳光线的区别进行放大,及时抓住玻璃也有这种景象,在这个过程中玻璃与水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三、让小学生感受这个世界远比理解这个世界更重要

小学生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对世界充满着各种幻想,脑子里有许多的为什么,可以说很想认识这个世界,但还没有储备起应有的知识,有的连一知半解也没有,你却要让他们理解这个世界,那不是空中楼阁吗?所以我想,让小学生感受这个世界,远比理解这个世界更重要,更切实际。

以前我上《空气》这一课,总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空气的了解,说出空气的特点,说出空气对人的作用,还往往让他们交流自己的发现,最后老师问:关于空气你们还想研究点什么?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能去研究空气的成分吗?所谓的探究也只是发个保鲜袋,气球什么的,让学生玩玩,总结一下,就是“现解”空气了。其实这样学习应该是误导,学生根本就不构建起新的概念,学到的所谓知识,那是老师灌输的。现在我上《空气》这一课之前,却让学生带空气到学校里来,要求只有一个,只要能证明确定有空气就行了,并展示给同学们看。第二天同学们带来的“空气”可真不少,有气球,风车,打气筒,雨伞,风筝,瓶子,鼓鼓的塑料袋,小电扇电动直升机,火柴等等。然后分组展示,说说空气在其中还起到了什么作用,一堂空气课就变成了感受空气的课了,然后让他们涂颜色区分哪里的空气质量好,那些地方的空气可能受到污染了,最后,让学生闻闻老师事先收集好的清新空气和受到污染的空气,说说感想。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反对污染空气的行为情感。

第3篇:彩虹教案范文

【关键词】生成性 教学 意外 激活 课堂

曾经听过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如果一位老师直接告诉学生7+8=15,这不是真正的现代课堂教学,而把7+8说成等于14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我乍一听,觉得这专家有点标新立异,抢人眼球。后来,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慢慢摸索、反思、总结,有了一点感悟。原来这位教育专家想告诉我们的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今天,课堂教学已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课堂教学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会导致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教学意外会不断出现。这些生成或让人头脑一懵,或让人印象深刻,或让人倍感精神。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对我们教师的一种挑战。本人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与体会,现就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一、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生成性课堂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学活动绝不是课前设计和教案的具体展示过程,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师生交往与对话的展开和教学活动的深入,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和交流,生成新问题,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新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热情,认识和体会不断加深,思考和感悟逐渐提升的教学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具体体现,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现代课堂教学观。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也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

生成性课堂教学不仅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编写教案、做课件,然后把教案、课件一一展示给学生看,而是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关心的问题和困惑决定教学走向和推进教学过程。它有下面的几个特点。

1.互动性:动态生成性资源是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等双向和多向互动时产生的资源互动是生成性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交流的双边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如果一节课只有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声情并茂、手舞足蹈,而下面的学生却睡倒一大片或也在下面讲得眉飞色舞,教师对此不管不顾,只管自己讲自己的,在唱独角戏,这样的课堂算不上是课改课,更算不上是生成性教学。一节课有着学生的积极参与,才算有价值。否则,老师的语言无论如何的华丽,内容多么的深刻,手段多么的现代,都是一节没有实际价值的课。而学生参与的深浅,体现为学生课堂上的困惑、矛盾、冲突,以及顿悟之后的心领神会,这才是一堂真实的,有价值的课堂,是师生一起相互启发,相互推进的课堂。

2.突发性:何谓生成,就是写教案时,教师没有事先想到、写进教案,而是在课堂进展深入到一定程度,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提出的新问题、新创意,显得有点突然,有时就像学生的恶作剧。曾听过一节公开课,题目是《君主集权的强化》,在讲到清朝的建立时,当时热播《宫锁心玉》,有个学生是清剧谜,突然她发问:“八阿哥是怎么死的?”这个老师忽然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说:“你这个电视谜,我们课后再聊,好吗?”这突然的一问就是生成性。在历史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就像乘着同一艘朝着某一目标前进的小舟,沿途可以看到秀美的风景,一路上有时风和日丽,但是突然又雷声大作或彩虹高挂;这突发的雷声大作或彩虹高挂就像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这叶小舟在不断奔流的过程中浪花不断,载歌载舞,在不停向前奔流的过程中,滋润两岸,历练自己。

3.开放性:由于生成性课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开放教学过程,不断地启发学生,世界可能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想,可以怎样去获得知识和答案,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在注重过程的教学中,教师由于打破了过分强调结果性预设的条条框框,创设了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及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中的生成因素自然增多。

二、生成性教学的必要性

每一节课都像是一列行进的火车,这列火车在教师的操纵下有一定的方向,可以按照既定路线行进,但是也会因为所载的旅客不同,每一次行驶的目的不同,沿途看到的风景不同,一路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鲜事件。 

每一节课无论内容如何相似,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节课,也正因为这样,课堂的鲜活,课堂的生动才愈加吸引着我们教师去感受、去思考,吸引着学生积极参与,可是传统的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7、8节课,虽然老师不同,科目不同,但是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如出一辙,没有生成,没有创新,学生自然就听腻了、烦了,认真学习的就听一下,不想学习的学生就得过且过,老师你讲你的,学生呢我讲我的或我做我的,各不相干,可想而知,教学效果会怎么样了。在新课程改革下,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有没有新生成,就如春天的树没有新芽,没有本来的勃勃生机。超出预设的生成不是学生的恶作剧,也不是教师的无能,是最最普通的课堂现象,只有正确对待这些“插曲”才是一位负责任的教师,也才是一个令学生信任,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然而传统的教学由于教师占主要地位,老师独占课堂,主宰一切,并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不给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机器,从而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课堂上看不到“人”,只看到“教案”;看不到智慧,只看到答案;看不到过程,只看到结果;看不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只看到教师的满堂灌输。学生在这种教学中无法享受“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过程,自然也就体验不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只会在教师的“一言堂”下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简单重复。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兴趣无疑会丧失殆尽,其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重视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已迫在眉睫。

三、正确把握生成,使历史课堂五彩纷呈

在教学中,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和教师的引导,学生会生成新的想法和各种要求。教师面对新生成,该如何处理?置之不理?照着原来预设的教案继续上课?还是偏离教案,跟着学生的生成走?按现在的教学课堂观,在生成性的课堂上,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理清学生的思想脉络;看准学生思想的症结和可能的走向,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生成性教学的突发性、开放性,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任重而道远。

那么,如何获得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我们接下来谈谈这方面的内容。

第一,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是个充满互动变化的过程,其教育对象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课堂生成的丰富和鲜活比其他活动更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预设,更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而是要更高层次地把握好教材并利用好教材,充分钻研教材和认真备学生,预猜学生可能出现的生成,讲究教学策略,时刻关注并捕捉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在“生成”中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把师生、生生的互动引向纵深,让师生、生生之间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第二,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国家课程标准专辑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观念,积极改变教学方式。从“一言堂”转为学生积极参加的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生为本”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与学生一起共同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建立一个开放的、宽容的、学生熟悉的学习场所。

第三,教师充分运用教学机智,努力提高课堂驾驭能力。生成性教学的课堂是一个开放性的变化不定的过程,课堂上可能发生很多没料到的事。虽然课前有过程性的预设,但学生的实际生成结果却可能多种多样,有些还可能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这往往会使课堂变得更加复杂而难以捉摸,如果处理不慎,教学的有效性会大大降低,学生生成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教学机智的品质,努力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教师要有处变不惊的心态,要随机应变、恰到好处地选择最巧妙的办法来应对。

第四,教师要善于做听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心倾听。当学生在就课本内容发表观点的时候,我们也要用心的倾听,这样才能从中明确学生的观点并对之给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并在之后,进一步的明确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亲切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教学。

第4篇:彩虹教案范文

为总结经验,以利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特对本学期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在思想上与行动上能与党*央保持高度一致,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凡是有利于学校的事都积极参与。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公私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公事为重,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听从学校的安排。

二、初三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的“三基”,即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然而体育中考又是目前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千家万户以及学生的前途和命运。目前,在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和协调配合下,初三毕业班的同学正为体育中考进行着艰苦训练,体育成绩都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一,成绩参差不齐,部分同学还需要经过一段艰苦的训练才能获得理想的好成绩。根据这一实际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训练和辅导。从提高学生的体质入手,加强体育中考项目的专项训练。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向45分钟要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体育骨干及小组长的带头作用,让他们当好“小先生”,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以提高带动普及,以普及促进提高。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年龄特征以及生理特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法上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先学后教。把握知识点、要点。让学生便于掌握。采用分组和竞赛的形式,提高练习密度,增强练习强度。寓教于乐,把游戏和竞赛、笑声和掌声有机的融于课堂教学中。

既锻炼了学生的体质,又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快乐。让健康体育、快乐体育在育才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第5篇:彩虹教案范文

关键词:数字彩虹工程;差异化发展;彩虹学堂;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0-0031-04

2012年,杭州第十四中学着手规划基于学校“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差异化发展模式的数字彩虹工程(Digital Rainbow Project,以下简称DRP),力求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探索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道路,解决大班教学下个别化有效学习问题。近两年的探索实践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在网络数字时代,先进的技术手段无论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或是对教师学生的成长发展,都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关于数字彩虹工程

1.数字彩虹工程(DRP)的内涵

学校规划数字彩虹工程(Digital Rainbow Project,以下简称DRP),通过信息化手段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使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弱势智能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弥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背景下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数字彩虹工程的建设愿景,一是通过DRP搭建一座数字彩虹桥,共享教育资源,创建两校区协同发展的美好局面;二是通过DRP发展学生彩虹般的多彩个性,实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

2.数字彩虹工程项目模型

基于“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差异化发展模式的数字彩虹工程,学校确立了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数字化建设方案,完善“现代化和谐管理”、“分层走班教学”、“网络个性化学习”等“容短促长”教学模式,为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和特色办学的深入提供了保障,包括基础管理系统、资源库系统、直播课堂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学习社区系统等子项目(见下图)。我们以在线学习系统为核心,力图通过网络视频、网络交互以及在线测评等技术,采用社区化学习方式,正反馈学习机制,打造碎片化、交互式的“超级课堂”,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数字彩虹工程建设的意义

1.数字化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供支撑

目前,我校有两个校区共72个高中教学班,其中包括6个国际AP课程班。两个校区相距20公里,近300位一线教师,其中新建校区有三分之一是年轻教师。要让3000多名学生都能享有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建立数字化的平台是有效的途径。我们通过建立这样的平台,实现了两个校区的教学互动与交流,也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

2.数字化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可能

我校两个校区招生时录取分数的不同,客观上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生源层次,即使同一个校区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资质、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也不相同。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或适应所有学生,因此,建设数字化的学习系统,至少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某些不足,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3.数字化让我们更接近和发现真实的学生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跟踪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成为可能,我们可以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和发现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通过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多元评估,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学业成绩的相关因素,同时,通过过程性评估和校外学习轨迹的积累,为教研提供更为鲜活的素材,最终使改变教学行为成为可能。

4.数字化使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得到满足

近几年,学校以“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作为办学宗旨,走出了一条具有十四色的课程改革之路。而实现这个目标,还有着诸多的困难,如课程选择、编班、人数和场地问题等等。因此,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可以通过完善数字化管理平台来构建网络课堂平台,使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特长和人生规划,自主选择选修模块、修习年级;通过远程、网络等多样化方式让学生跨班、跨年级、跨校选课成为可能。

三、数字彩虹工程建设的内容

学校围绕“一个目标,两个中心,三个原则,四个保障”开展数字彩虹工程建设,即以特色办学为目标,以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化成长为中心,以建设与需求、理念与技术、课堂和课外相融合为原则,以团队建设、科研引领、全员培训和制度建设为保障的发展模式,从学校实际出发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建设与需求相融合,打造现代化和谐管理

(1)打造基于APP的德育管理模式

为了实现人人参与,时时管理,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和反馈,学校使用德育信息化移动管理系统,使用智能设备,最大程度做到家校信息无缝对接,实现德育全员管理。

(2)探索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管理模式

近年来,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积极探索与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积极开展物联网技术促进校园信息化发展的尝试,既符合政策要求,又符合技术发展方向,并且能够切实提高校园管理水平。

杭州第十四中学开展的物联网应用,是以宿舍管理为目标,把物联网感应器整合到宿舍中的电力系统、环境系统等各种需要感知的系统设备中,如空调、电闸开关、烟雾报警、温度感应及红外感应等设备,把这些设备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科学管理,积极打造平安校园和节约型校园。

(3)打造基于新课改的教学管理系统

结合浙江省特色示范学校的创建要求和全国高考制度的改革要求,学校开发了智能选课系统、选修课学分认定系统、基于智慧班牌的走班教学管理系统(见图2)、网络选修课管理系统、教师满意率调查管理等多个子系统,完成刷卡走班、教学过程管理等新功能的开发,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高考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学校建设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系统和成长档案系统。学生可在平台上进行相关职业倾向的测试,完成生涯规划报告书,形成个人成长电子档案。任课教师或班主任等相关教师拥有查看权限,为走班教学的过程化管理打下基础。

2.理念与技术相融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开展直播课堂教学研究

为了实现两校区的师资共享,突破两校区教研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建设了基于两个校区的视频专网,在两校区安装了24套自动录播系统,实现了两校区视频同步。教学处从教研组着手,采用循环跟进的方式,利用视频专网开展直播课堂和网络教研开展专题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开展翻转课堂实验研究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教育方式的变革,我校开展了翻转课堂实验研究。2012年,我校召开深化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会上开设了翻转课堂公开课,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专题研讨。2013年暑假,我校开设了翻转课堂实验班,积极进行翻转课堂的探索。目前,学校AP中心已经实现了基于IPAD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本部不少老师也正借鉴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利用“彩虹学堂”等网络平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3.课堂和课外相融合,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如何解决大班化教学下个性化有效学习问题一直我校探索的重点。最终,微课短、小、精和可重复播放的特点让学校毅然决定利用微课来解决个性化学习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决定将高一高二同步课堂中的教学重难点和高三的复习模块作为微课程的建设内容。

(1)层层落实,注重微课建设的系列化和精品化

为了提高微课的建设质量,学校的微课建设任务通过教学处―教研组―备课组这条线层层负责,分工落实。教学处负责顶层设计,教研组进行学科整体规划,备课组分工合作。微课程内容,如视频脚本、学案、习题等由有经验的老教师带领年轻教师合作完成,视频的录制由素质较好的年轻教师负责,备课组长最终负责所有内容的把关。

(2)数据分析,注重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①进行网络选修课建设,实现两校区精品选修课的共享。作为浙江省首批一级特色示范高中,我校省、市级精品课程数量名列前茅,为了更好地在两校区实现选修课程的共享,教师们将各教研组的精品选修课录制成微视频,形成教案、微视频、课后练习三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学校制定了网络选修课程管理制度,规范了网络选修课的管理,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选修课的学习,通过考核的学生可获得相应学分。

②进行“彩虹学堂”的建设,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的整合。学校力图通过网络视频、网络交互以及在线测评等技术,采用社区化学习方式,打造交互式“超级课堂”,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推进教学方式改革,“彩虹学堂” 正是基于上述理念建设的。“彩虹学堂”里的课程,由视频、学案、习题等组成,全部由学校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彩虹学堂”按照正反馈思维、游戏化机制来设计,学生不断接受任务,完成任务,获得任务奖励,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学生还可以通过该系统查看其他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从而达到竞争学习的目的。做错的题目,系统会自动编入错题集,学生能随时查看,老师也可以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四、数字彩虹工程建设成效

1.以微课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1)微课建设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近两年来,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微课体系建设,在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截至2014年8月,各教研组共开发开设了23门网络选修课,73个“彩虹学堂”必修课学习模块(见图3)。我校数学教研组《数列与不等式》、物理教研组《高一机械能重难点系列》、生物教研组《聚焦染色体》等三个项目成功入围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微课征集活动,并在浙江省微课平台推广。2015年,学校开始着手打造基于学考、选考和同步课堂的三层次网络课程,各教研组正在积极研究各类课程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利用微课建设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

(2)微课建设促进了学生的混合学习

基础微课的建设不但为我校教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学生的混合学习提供了保障。截至2014年8月,两校区共有3000多人次通过网络选修课的修习取得了相应的学分。2014年暑假,“彩虹学堂”的日均学生访问量更是达到了800-1200之间。学生逐渐开始适应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从单一的课堂学习模式转向利用课堂、网络、纸质材料等多种形式的混合学习模式,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能力。2013年12月,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C20慕课联盟培训班成员一行近百人来我校考察,对我校微课建设给予高度肯定。2014年6月,学校在浙江省微课建设培训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2.以物联网建设为抓手,提升智慧校园管理

学校在多年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学校一直致力于打造校园信息化基础系统,已经形成了办公管理无纸化、异地管理同步化、信息管理及时化的两校区高效顺畅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加强节约型校园和平安校园的建设,在原有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我校进一步开展了物联网建设探索,提升智慧管理水平(见图4)。

(1)转手动管理为自动管理

学校通过物联网实现了宿舍管理员或相关教师对公寓中相关设备的控制、管理、统计分析等工作,从而实现智慧、节能、安全的管理模式。电器设备通过物联网连接以后,可以实现利用APP移动终端或电脑远程控制宿舍中的任意用电设备,或制定相关情景模式自动管理用电设备,免去人工手动的繁复。

(2)转被动管理为预警管理

物联网设备可以感知环境并通过环境的变化对设备做出相应调整,如根据设定设置空调自动开启和自动关闭功能,感知到宿舍内的人员移动和大功率用电器后,通过信息推送的方式告知管理者,减少浪费,消除安全隐患,并实现订制管理与信息预警的结合。

3.注重团队建设,科研成果显著

学校利用我校青年教师素质高的特点,建立各类青年教师研究小组,定期进行培训交流,培养一批教育技术骨干。学校将教育技术培训列入校本培训,在每个教研组设立信息化联络员,制定了《杭十四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利用教工大会、教研活动等时间,采用专题培训、微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全体教师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在学校教科处的引领下,学校将科研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有多项课题在全国、省、市立项。其中课题《数字彩虹工程(DRP)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实践研究》被确立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学校的《数字彩虹工程(DRP)促进差异化发展》入选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此外,学校的项目还成功申报2014年浙江省教育信息化优秀应用视频案例。

4.注重辐射引领,成果推广显著

两年来,学校共接待国内外、省内外共几十个信息化学习团队,起到很好的辐射引领作用。2013年10月,学校在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建设校网络空间开通视频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2014年3月,学校在2014年全省教育技术系统业务培训会议上做了题为“数字校园促进差异化发展”的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经验介绍。2014年10月,我校受邀参加了2014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智慧教育展览。2015年1月,学校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普通高中被评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2015年3月,学校受邀参加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展演。

五、数字彩虹工程建设走向

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数字化工作已经被列入了《杭十四中五年发展规划》,学校将以数字彩虹项目为抓手,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1.利用信息终端,解决翻转时间不够的问题

和美国的高中生相比,中国的高中生有着比较繁重的课业负担,他们没有充裕的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并进行翻转学习。学习终端进课堂不但可以适当缓解这个问题,还可以有效解决走班教学中作业管理等相关问题。下一步学校将尝试引进学习终端,进一步开展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研究,尝试开辟一条集混合学习、家校联动的教学模式。

2.利用校企合作,解决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

我们从实践中发现,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够是影响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正在尝试进行校企合作,利用市场机制来激励教师参与“彩虹学堂”的建设热情。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加强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探索学科发展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

六、结语

我们坚信,只要方向正确,措施得当,并切合学校的实际,那么,校园信息化建设一定会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和特色办学中彰显它的能量,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焦建利,CurtisJ.Bonk.世界是开放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6篇:彩虹教案范文

关键词:探究学习;小组合作;问题意识

探究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理性认识,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性思考,有助于培养数学思维意识. 本文从分析“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教学实录出发,充分体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体现学生在当今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一:

师:在初中我们学习过二次函数的图象就是抛物线.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当中,有没有抛物线的的影子呢?请大家举例.(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踊跃)

生1:拱桥、彩虹.

生2:投篮所形成的弧线.

师:很好,大家举的例子都符合.

(课件展示图片(大桥、彩虹、喷泉、投篮)和Flas:投篮运动,并配以优美的音乐).

师:这节课我们将从曲线和方程的角度来学习抛物线.(引出本节课题: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2.问题引导,共探新知

活动二:

师:课前让大家思考了教材64页“信息技术应用”中提出的问题.(用ppt展示)

已知:点F是定点,是不经过点F的定直线,H是上任意一点,过点H作,线段FH的垂

直平分线交MH于点M.拖动点H,观察点M的轨迹,你能发现点M满足的几何条件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利用几何画板演示画图过程)

(学生观察画图过程,积极思考并讨论)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4:点M随着H的运动,始终有|MH|=|MF|.也就是点M与定点F和定直线的距离相等.

生5:点M的轨迹是抛物线.

师:很好,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值得称赞.(学生鼓掌)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给抛物线下个定义.

生5:到点 F 的距离和到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物线.

师:这样归纳完整吗?

生6: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 和到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物线.

生7:还要注意定点不能在定直线上.

师:为什么啊?

生8:如果这样,就只能找到一个点.

师:我们继续来思考:若定点F恰好在定直线上,轨迹会是什么图形?(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

生8:当定点F在定直线上时,满足条件的点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生9:且是过点F垂直于直线的一条直线.

师:大家觉得这两名同学的想法可以统一吗?(大家七嘴八舌,观点基本一致)

师:说得很好!这里F 叫做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 叫做物线的准线.(教师板书:抛物线的定义:把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不经过点F)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其中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设计意图】首先利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抛物线的生成过程,可以起到化解难点作用.其次经历了一次让学生自行归纳、完善定义的过程,使他们对抛物线的定义有更准确的把握,印象更为深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类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活动三:

师:了解了抛物线的定义,接下来我们最想知道的就是抛物线的方程了,那么如何求抛物线的方程呢?

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之前我们学过的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

生8: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

师:很好.类比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的建立过程,我们该如何建系呢?(小组讨论,集中探索)

(教师巡视,一段时间后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师:大部分小组都是上面三种建系方案中的一种.猜想一下,哪个好呢?

生9:方案二比较简单.

生10:方案一比较简单,它是以定直线为y轴,定点F在x轴上设计的,结果应该比较简单.

生11:方案三以抛物线的顶点为原点,定点F在x轴上,具有一定的对称性,结果应该更好一些.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是很统一啊!那就让我们亲自验证一下吧!请同学们按照求曲线方程的步骤得出三种方案的抛物线方程.(提示:不妨设焦点F到准线的距离为p(p>0).)

(一段时间后,找小组代表上黑板展示过程,师生共同点评)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师:同学们,哪种简单啊?

生众:方案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有启发性的活动,使学生在分析探究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

师:我们把方案三得到的方程叫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注意这里标准的规范是顶点在原点,图象关于x 轴对称.(教师板书: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新知应用,巩固提高

例1:求下列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准线方程:

(1), (2)

【设计意图】熟悉焦点、准线与标准方程的关系.强调解决抛物线问题时要先转化为标准方程.

例2:请同学们参照上面的例题,自编一道题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创新、发散思维.

l结语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采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思想,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生生、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第7篇:彩虹教案范文

大家好!

在这万物复苏、播种希望的季节里,我们又一次相聚在美丽的龙潭二实验校园,我作为教师代表,感到万分荣幸。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向同学们致以新春的问候与祝福。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新学期无疑是师生的春天,是学习的春天。春天是耕耘的季节,更是播种的季节。耕耘和播种都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而只有在春天辛勤地耕耘,秋天才会结出累累硕果。

在新学期里我们每位教师一定会开拓进取,兢兢业业,踏实工作,我们会努力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切实加强课堂教学,向课堂教育要效益、要质量。因为只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关键环节,才能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才能奏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凯歌!为了能把每一堂课上好,老师们课前都能积极钻研教材,认真研究教材的特点,在各个教研组内采用电子教案、集体备课、相互研讨的方式来积极探索出适合你们学习的教学方法,并通过网络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你们的知识面,再根据你们不同的学习情况,备好每一节课。

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我们一定努力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把爱均匀撒向每位学生的心田;我们一定努力做到爱与严结合,对学生严格要求,以严导其行,以爱暖其心,积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争当学生满意的教师。

时间匆匆,流年似水。同学们,请惜取现在的点点滴滴,惜取你珍贵的少年时,在书山上辛勤地跋涉,在学海里快乐地行舟!要品格高尚,积极进取;要胸怀大志,勤奋刻苦;要放飞理想,脚踏实地;要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希望你们逐渐形成坚韧不拔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扎实丰厚的文化素养。

人生非坦途。同学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习中一定会有很多困难。所以,拿出你“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拿出你“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你“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去迎接人生风雨的洗礼,毕竟只有经历风雨,我们才可能见到美丽的彩虹。

生活中不可能永远阳光灿烂,必然会有风雨阴霾!同学们,所有的二实验老师将随你们乘风破浪,用肩膀为你们保驾护航,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暴雨冲过,更见青松巍峨!我相信,经过学习的磨砺你们会更加成熟、稳重而自信。同学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我们豪情满怀;但我们的目标永远在前方,更美好的明天期待着我们去创造!学校坚持打质量品牌的教育思想已经正式启动了,全体二实验人只要精诚团结、统一认识、奋发有为,就没有我们达不到的目标!

第8篇:彩虹教案范文

一、导入

你是否有过童年的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甲:我发现蜗牛爬行后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延线。

学生乙: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

学生丙:我发现了彩虹。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祸患:灾难。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绞尽脑汁:费思虑,费脑筋。

眉目:事情的头绪。

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困窘:为难。

驱逐:赶走。

3.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三、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

3.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试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师简介有关史料:

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

(2)学生简介他们收集的资料。

4.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缌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第9篇:彩虹教案范文

摘要:目的:观察PBL教学法在护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对本校2013级护理本科生在实施PBL教学前后发放和回收问卷,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PBL教学法实施前后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和对教学的总体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论:PBL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学生对教学的总体评价。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PBL教学法;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54-03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它结合了临床实际案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使得教学效果大大提升[1]。该方法是由1969年Barrows等人在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 首创,目前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大高校。中国于1986年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首次引进[2],随后国内各大高校也相继引入并实施该教学法,并在学生自主创新、评判性思维等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受国内长期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PBL的实施和推广受到一定的阻碍,至今仍属于探索阶段。因此,为进一步推广PBL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中应用,总结PBL教学经验,本研究在海南医学院2013级护理本科学生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并观察其应用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海南医学院2013级护理本科生共219名,其中男生25人,女生194人,年龄20―25岁。课程选择本科三年级的《内科护理学》。纳入标准:接受《内科护理学》课程学习的学生;本科生;未接受过PBL教学法的学生。排除标准:专升本学生;未接受《内科护理学》学习的学生;已接受PBL教学法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为内科护理学的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和内分泌5大系统,辅助的课程包括健康评估、药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心理学等。进行5个案例的课程学习,每个案例分2次小组讨论课进行,每次讨论为5个学时,总共50个学时。具体实施方法如下:①分组学习阶段:将本次研究对象分为7个小组,每组14―15人,课前确定组长和记录员各1名,组长和记录员轮换担任。②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教师创设临床工作场景及问题,并制定相关案例的学习目标,提前一周将案例发放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图书馆资料及网络资源等途径进行自主学习。在此期间,学生自主组织课前讨论一次,并将讨论的资料以及每人提出的问题收集送给指导老师批阅。③小组课堂讨论阶段:每个小组都设置指导老师一位,由小组推选的组长进行协调、组织小组讨论。首先,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案例的课堂汇报与讨论并汇报案例的2个主要问题并讨论;其次,组长主持每位同学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疑问,记录员记录各个成员有价值的观点和问题解决情况。教师记录每位学生表现、待解决的问题和难点,过程中不介入讨论。④总结评价阶段:课堂讨论结束后,小组成员进行本次PBL学习的总结与反思汇报。教师总结本次PBL学习每位同学的亮点,同时对讨论过程中同学的论点进行补充、矫正或说明,解决讨论中待解决的问题,对难点进行解析。最后鼓励学生对本次PBL教学提出建议及要求。课后发放学生自我评价表、学生互评表和教师评价表。

2.研究工具。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3]自行设计PBL教学法实施效果调查问卷,并在PBL教学法实施前后对2013级护理本科生实施调查。

PBL教学法实施效果调查问卷由对教学方案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以及对学习环境的评价四个维度组成,共25个条目。在每个条目中:“1”表示不同意;“2”表示不太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问卷总分为每个维度的分值和,每个维度的得分为各维度包含所有条目的总和,分值越高,表示评价越高。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值为0.89,内容效度为0.87,说明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描述。经正态性检验,实施前后的问卷得分均服从正态分布。因此,统计分析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纳入的219名学生在实验结束时无一例退出。实验前后分别发放219份问卷全部收回,有效回收率100%。

1.实施PBL前后学生对PBL教学的总体评价情况。通过比较,结果显示,实施前后学生在自我学习能力和对PBL教学总体的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实施PBL前后,学生对自我能力评价情况。结果显示,实施PBL后,学生在教学目标了解程度、掌握知识、独立解决案例问题、参与兴趣程度、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推理和批判性能力、知识运用、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八个方面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1.学生对PBL教学的总体评价较好。学生对PBL教学的总体评价主要从教案、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方面体现,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学生对PBL教学法的实施评价得分较高。与刘继荣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学生对PBL教学比较认可。PBL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想要尝试的欲望。其次,PBL的案例设计接近于临床实际病例,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PBL讨论前,学生通过自主查阅文献资料来解决案例提出的问题,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自主解决问题,收集资料过程可以扩宽学生知识面,在讨论中,学生自行组织、安排和管理讨论过程,使学生的管理能力得到锻炼,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和发表个人观点,锻炼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2.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评价表示认可。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主要从学生对教学目标及教案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兴趣度以及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推理、评判性、知识运用、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进行。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PBL后学生对自身的各项能力评价均提高(见表2)。可能与课前发放案例、课前讨论、激发学生探索和尝试的精神;第一次总结与发现问题,其过程提高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讨论(第二次)由组长组织成员进行,其要求组长合理安排讨论流程、控制讨论和成员发言时间、带动成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均衡成员的发言机会,每次讨论组长和记录员轮流担任,使得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锻炼和提升自己的领导和组织能力;讨论过程学生综合运用了各学科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推理,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问题的能力;每位学生参与发言和讨论,促进人际沟通能力的发展。

3.学生对教案及教师的评价没有改善。学生对教案及教师的评价没有改善的原因可能与教学案例的设计、教师自身的准备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关。教学案例的设计是PBL教学课程的辅助工具,它来源于临床实际病例。但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教案的评价没有改善,可能与案例设计与所学课程的紧密程度和知识扩展程度不够,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结合学科内容进行分析,且使其解题思路受限。因此,案例设计可以根据学习目标,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其次学生普遍认为PBL教学设置的教学内容有难度,极大影响了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同时案例对多种学科知识运用不够充分有关。因此,建议以后设计案例应注重以《内科护理学》为主,多种学科穿插学习,并针对案例中涉及的难点进行备注说明。

教师在PBL教学中引导和辅助学生学习,是不可缺少的角色,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没有改善,也许与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有关。国内许多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很难从授课者转换为辅助者,这就要求教师对该教学法熟练掌握运用;其次还可能与教师的知识储备、临床经验有关。尽管本研究在实施前,对担任PBL教学的教师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但由于其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参差不齐,е陆萄效果有差异性。因此,教师应学习更多知识、增加临床经验,以便更好地答疑解惑,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学生个体差异是影响教学效果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很快地适应PBL教学模式,对于案例的理解能力较好;而对于学习能力稍差的同学,在模式的适应和案例的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少部分自律性稍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倦的心理,从而抵触学习,对PBL教学法也失去兴趣,影响对教案以及教师的评价。

四、PBL实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PBL教学法在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教学总体评价效果不错。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PBL长时间的进行,学生积极性逐渐降低,开始敷衍了事,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究其原因可能与PBL教学法实施时间较长,学生课后需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产生疲惫心理,进而开始应付了事。(2)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在该过程中会感到非常吃力,他们往往偏向于传统教学模式,会对PBL教学产生抵触心理。(3)学生在收集资料时,盲目相信某些网络资源,对于那些错误的信息,识别能力差,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显示稍弱。因此,PBL教学的改进,应当注意根据学生接受程度来安排实施的时间长短;此外,应按照学生个体差异性设计案例的难易程度;最后,教师推荐正规网站及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信息,以保证知识的准确性。不过,PBL教学法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更多学者的参与,使PBL真正适用于我国教育。

参考文献:

[1]郭淑芳.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6):76-78.

[2]王沁萍,陈向伟,李军纪.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1071-1074.

[3]臧爽,李丹,杨凡.《内科护理学》PBL教学案例评价问卷的研究与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11):3702-3704.

[4]刘继荣,孟共林,丁建华.护理大专生对《内科护理学》PBL教学的满意度调查[J].当代护士(下旬版),2012,(12):137-138.

收稿日期:2016-12-30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基金资助 项目课题:医学本科生对PBL教学法接受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编号:2014118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