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育方法范文

小学语文教育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育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育方法

第1篇:小学语文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创新

目前,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资力度逐年增加,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推动着语文教育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教育工作人员一定要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扬弃”,不断推陈出新。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基本文化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应存在较大差异。教材编写人员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的语文教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级间的学习重点和学习内容存在相应差别。我国各个省市和区域学习的语文教材版本各不相同,但是基本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几大方面,这些教学内容的设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目前,我国多地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对教育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开展微课。

目前多媒体在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普及和推广,多媒体更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可以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仍十分有限,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反复说明,则很容易被形式花哨的多媒体素材吸引,忽略教育教学的实质内容,出现严重的本末倒置问题。因此,部分教师开始尝试微课教学,教师通过利用教学视频,完整地融合课标要求,对学生提出教学问题,让他们充分思考。微课的优点在于更具有针对性,对难点问题的解析更透彻,同时可以有效缩短教学时间,给学生更多思考机会。早在2010年,广东省的多所小学就已经开始了微课教学,这种模式收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学习语文更主动,学习成绩有明显提升,许多教育杂志都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报道,并给出了一致好评。

(二)尊重学生,进行课堂翻转。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教育人员不断创新的结果。传统语文课堂主要依赖教师讲解,导致很多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发生了一定的转化,学生更多地占据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高年级小学生,因为他们对教学重点更明确。翻转课堂与微课堂一样都是国家教育部管理中心重点推进的项目,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对教学内容形成独特理解,并在教师指导下找到正确答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在互相合作中形成更亲密的同学、师生关系。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后学习,在与学生讨论之后,让学生自发组织讨论会、话剧表演等课堂模式,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并对其中偏颇提出清晰的指正,很多家长表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将语文教学当成一种乐趣。

(三)创新形式,进行课堂游戏。

课堂游戏的设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教学方法是基于小学生爱动、爱玩的天性设计的。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生拉硬套并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可能适得其反,利用课堂游戏模式,学生可以在玩耍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有效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但是进行课堂游戏要注意不能脱离主题,教师要围绕教学计划和课标要求进行有益的教学设计。如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为了教会学生“b和p”的发音和拼写,教师设计了摆字母、做实验、贴花瓣等教学游戏,让每一个孩子都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充分了解这两个拼音字母之间的区别。也有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游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等融合在一起,吸引学生注意力。

总而言之,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时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突破和改良,在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注意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水平,保证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刘利达.探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时代教育,2015(06).

[2]张凤巍.基于少教多学理念下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时代教育,2014(06).

[3]王庭波.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第2篇:小学语文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8-0262-02

小学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学生今后的学业发展中起到奠基石的作用。本文分别从教育教学的两个重要参与者――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析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效率和水平的有效途径,并围绕素质教育探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1],要求教师以符合小学生接受学习能力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兴趣是小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源泉[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一方面,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较为薄弱,求知欲尚需激发;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据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采用谜语、表演、讨论、评比等多样化形式,进行小学语文课程的设计,培养学生乐于主动学习的意识。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灵质朴而敏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采取较多的积极词汇,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表示赞扬的“这位同学的想法很有新意”、表示赞同的“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以及表示肯定和认可的“很好”、“完全正确”等。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的场景,采取“同学们,这位同学朗诵得是不是很有感情?”这样的方式,带动班级其他同学给予肯定。

3.提高学生的荣誉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认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荣誉感。对于表现良好或者获得取得进步的学生,可以给予其标志着荣誉的小红花等形式的奖励。同时,通过采取分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互助合作中领悟学习所带来的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完善成熟的主动学习意识,需要教师合理有效地引导。提高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效率和水平,教师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三点: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取得有效沟通的基础。正如常言所说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教育教学取得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他们对于该门课程的喜爱程度[3]。教师应明确师生关系并非管教关系,不过多地约束学生的行为,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更多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4],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自觉接受教育。

2.提升教师的自我修养。作为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应自觉审视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通过自我监督、总结和反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修养。特别是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大使命。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无疑是学生眼中的标杆人物。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品性,才能更好地以身示范。同时,为人师者,应尽可能地做到博学广知,只有积累了广博的知识,才可以基于已有的教学计划,灵活地进行教学实践。

3.因材施教。借鉴孔子“听其言”和“观其行”的方法,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容易骄傲的学生,过多的赞扬可能会起到助长学生自我评价失衡的反作用;而对于内向型的学生,多一些的肯定和赞扬,有助于其融入快乐的学习氛围。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教师可通过师生平日的沟通和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性格;通过学生在课堂举手回答问题是否积极,了解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喜爱程度;通过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手段

小学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在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选取的是小学生可理解的美德类诗歌和短文,适合用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需注重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搜集适合本次教学的资料,丰富和完善课程设计。尽可能地以多样化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寓教于乐,让学生寓乐于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自主识字、独立观察、资料收集、合作讨论等语文学习的方法。

2.道德观念的渗入。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渗入思想道德观念,让学生在接受智育的同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性,健全其人格的发展。例如,教学内容涉及我国的优秀文化时,可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有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结的形成;教学内容涉及时尊老爱幼、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等传统美德[5]时,可鼓励学生将这些美德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有利于学生对我国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教学内容涉及个人的成长时,可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教育,这有利于学生诚实、善良、勇敢和坚强等品质的形成。

3.美学角度的阐释。以美学的角度为学生演绎语文课本中的诗词歌赋,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审美观的形成。例如,教师可在指导学生利用拼音进行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让学生在良好的语境中扩展想象,使其体会和领悟作者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此外,教学时还应结合课本中已有的插图,或者教师和学生搜集的素材,以美学的角度理解课文。

综上,面向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思路如图1所示。教师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结合德育和美育加强智育;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提高学生的荣誉感等措施,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将更加激发其求知欲、增强其自信心以及提高其荣誉感,从而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良性循环。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提高学生的荣誉感等角度,积极设计课程教学计划与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在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效率和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32-233.

[2]孙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心得[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0):125.

[3]陈年喜.浅论师生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2013,(6):157-158.

第3篇:小学语文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意义兴趣模式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的学习与教育方法也进入一个新的挑战时期。语文课是我们的母语课,然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授教好我们的母语课呢?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这些经验谈谈我的一些观点及建议。

一、学习语文的意义

⑴激发浓厚的兴趣

激发浓厚的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所表现出的特殊积极的个性倾向。这种个性倾向能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并且具有向往的心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精神饱满而又心情愉快的去学习探究。培养兴趣的方法有:

①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信任、期待和鼓励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给学生一种“器重”的暗示,激发他们的潜能,增强他们语文自学的兴趣和信心,在语文自学辅导教学中,教师热切的希望、期待的目光都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乐学”之中。

②在评价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即在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肯定鼓励。当一个人的进步和才能为他人所承认时,他就会产生一种发挥更大才能的心理。学生的学习受到教师的鼓励、肯定和表扬,他的学习兴趣就会得以充分的激发。例如:在“知”环节,当学生对学习收获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其理解程度哪怕是不够全面或不够准确或不够深刻,教师都不应指责,相反,应从“微小的进步”或“微小的收获”的角度给予认可、肯定或表扬,为他们创造最佳心境。激励其树立信心增强兴趣。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去体验自己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的愉悦感,进而对学习产生持久的深层次兴趣。

③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中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它不仅具有知识性、思想性,而且也具有审美性。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掌握知识、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素养教育的过程变为一种审美的过程,使学生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从而激起心理愉悦,激发学习兴趣。

⑵强化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自身活动所持态度的体验。良好的情感可以促进和补偿学生的智力活动,并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情绪倾向是制约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积极和稳定的情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催化剂”。

⑶锻炼坚强的意志

小学生的兴趣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必须在培养学习语文兴趣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使他们的兴趣稳定起来。意志是人为了实现预定目的,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内心矛盾和外部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一个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就能用调节自己的外部行为和心理状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实现预定目标。

⑷培养良好的习惯

习惯对自学能力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程度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终生受益。首先,要培养学生专心认真的习惯,要使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对每个学习环节,学习内容都要以严谨的态度去对待,而不能马马虎虎。二是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读平面的语言文字,从抽象的语言符号中产生联想和想象,在大脑中获得清晰的表象,建立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最终读懂课文,而不能“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三是要手脑并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学习与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应有自己的学习与教学方法,这就是启、读、练、知、结。

⑴启,就是启发,即在上课时教师先面向全班启发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自学方法。“启”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自觉学习,让学生知道这一堂课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怎样去完成。在这一环节中,除了教师必要的讲解外,课文中的思考题也承担一部分“启”的工作。

⑵读,就是让学生自定步调去阅读课文,凡是课本上的文字,包括课文、课后习题等,都要求学生认真地读。学生阅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默读、朗读、泛读、精读、速读等,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要求,各有各的读法。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口到、眼到、耳到、脑到、手到。在自读训练过程中,要强化学生自读的主动性和稳定持续性.要保证课堂上所必需的自读时间以及自读时间的完整性。

⑶练,就是学生按教材或教师提出的要求完成课堂上的练习,接受各种语文能力的训练。“练”一般来说与“读”同步进行(这与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在语文教学中,“读”也是“练”的一种形式。此外,“练”还有读中练与读后练之分,而读中练又是大量的、经常的。

⑷知,就是在全班学生完成规定的自学任务之后,让学生当堂知道自学的结果,肯定正确的.纠正错误的,这实际上就是教学上的即时性反馈,是一种自检与他检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交流、议论,均属“知”的教学环节。

⑸结,就是最后小结一下这次自学的经验教训,明确在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克服什么,有时也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这一环节所用时间极少。

三、思想收获

第4篇:小学语文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有各式各样、千变万化,大略地讲,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过程。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却只有教或者只有学的片面活动,或者只是这二项活动的简单相加而没有什么“结合”或“统一”,都不是我们所说的具有严格意义的教学活动。通过阅读一些教育理论,教育报刊杂志,联系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反思,以及通过多种渠道与教师们交谈,使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教法有了一定的见解。教学生学习语文,关键在于培育他们的语文素养,包括知识、能力、习惯等方面。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吸收、运用多种方法才能达到。他们不仅需要从教科书里学,还应浏览教科书以外的有关资料;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学,还应利用课外的机会学;不仅需要跟科任老师学,还应自学或跟同学、其他老师学。我认为,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注意到这些情况,教学生学会多渠道学习语文,以活跃课堂氛围,确保和增进教学效果。

一、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只有课堂上师生心理相容,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高涨。我的做法是:首先,课前了解“学情”,接纳学生自学后的建议。如讲“瀑布”一课开始时,我对陌生的学生主动推销自我,让学生在答问中认识我,熟悉我,接纳我,这本身就是为融洽课堂气氛,在“预备感情”中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悉心呵护学生的问或答的积极性。如提问后的热情期待,给予相应的思考时间、必要的提示和宽慰与信心,进行目光交流,回答后点头示意,并作感情化的简短评价等等。这种由“言情”到“传情”的情感交流过程,自然拉近了学生和教材、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教学的过程是作者、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主动参与的过程。语文教学有两个层面:一是字词句段篇的感性教学,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知识,达到听说读写的一定能力,这是语文教学最起码的要求。这是浅层次的,还不能说是一种境界,它只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入门,是语文教学中“情”的贯穿,“悟”的培养。“情”与“悟”交相辉映,互为因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升华,一种有意为之的拔高,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这是深层次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种“情”结,有这种“悟”性。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在美育上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形象化的美育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小学语文学科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两重特点,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良好途径。语文教育的实施,就是要以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为基础,认识到是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实施中的重要问题。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要抓住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特点,或析文引导、或让学生读书陶冶、或写文抒情,把情感教育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文章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写出日子来去匆匆,稍纵即逝。为帮助学生具体地领悟“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一句子,我让几个学生去做一件具体的事来感受时间的流逝。学生们选择了“洗手”。于是记时开始,几个学生打水、洗手、擦手、倒水,整个过程下来,将近五分钟的时间过去了,有的同学甚至连擦手、挂毛巾用了几秒都记录得一清二楚。事后让学生们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们谈了很多:“洗手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没人把洗手这件事专门列入日程安排中,但它的确占用了我们每天的许多时间。”“从洗手这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不起眼的小事,比如上课走神,做小动作,毫无节制地疯玩等。做这些事情时,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正像作者所说的:时间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洗手,这一生活情境的真实体验使学生读懂了这个重点句,我相机提出:“生活就是由许多必要或不必要的事情组成,那么我们应如何去做才能让生命显得更有意义?”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要珍惜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生命变得充实而不空洞,丰富而不虚无,从而达到了教学预期的效果。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

三、重视对笔记的习惯培养

学生课上要边听边记,以听为主。记录时善用符号,简洁明了,迅速整齐,可有自己的批语,重点处用重彩或着重符标明。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是多方面的,包括同桌互相帮助、小组共同讨论、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合作等。关键在于如何才能做得认真,做得有效。在教学课堂中,任何教学方法都与教学任务相关联,与教学目标的制约与支配。课堂教学中,有时候需要教师的讲解或示范,有时需要学生练习或讨论。并不是什么问题都要拿来让学生集体讨论,集体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重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通过教学,要让学生逐步掌握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不断提高看、想、研、做等学习技能。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指导、帮助,但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主动吸收和自觉运用,能融会贯通。因此,教学归根究底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思维与习惯,要鼓励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通过多方学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勇于探索和求异创新的习惯。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很重要,引导他们提高语文的能力更重用。因此,教会学生多渠道地学习语文,有利于增加他们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赵丽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刍议[J].吉林教育,2009,(04).

[2]曾孝红.语文教法的再思考[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7,(03).

第5篇:小学语文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新课改”;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而思维又制约着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应把母语教育—语文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并寻找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小学语文不仅是重要的基础学科,还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而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将这种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

一、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方法都有哪些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需要小学生去发现和探求语文的奥秘,有心理调查显示,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基本的语文知识和素养,还需要积极的心态,特别是创造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对某位语文老师很要好,那么对这位语文老师讲的课就会很感兴趣。所以,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会真诚、平等的与学生相处,交流彼此的思想,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勇于创新的开放式教学氛围。比如在阅读课上,语文教师可以使用激励性言语,比如“哪位同学最棒?”、“谁给出的答案最好?”、“相信大家都是最棒的。”等等,这些激励性言语可以给小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语文的氛围,使小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坚持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和教师、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采取多样化手段突显学生个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以读懂书本上的课文为目的,而“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面: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弹性目标。基础性目标要求语文教学达到教材“双基”的要求,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发展性目标要求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注重个人综合素质;而弹性目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灵活多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

(二)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多样化需要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单靠教材和传统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达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材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阅历,使语文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小学语文教学要打破常规,向实际生活走进,引导小学生将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要比教师言传身教的效果好得多。比如在语文阅读方面,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走进社会,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使阅读课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同时实践活动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结合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发散性思维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新鲜的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是小学

生心里的创新意识。有时候这些意识是幼稚、错误的,但是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这种意识给予鼓励和支持,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小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培养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获取有用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以开阔他们的思维,增长见识。

二、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方法的意义及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可以让小学生在语文教学训练中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获取有用的知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新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轻松抓住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胸有成竹的做出阅读理解习题答案;在小学生作文方面,创新性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文采和写作技巧,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

(二)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性教学方式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和条件,其中课外阅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阅读量,让学生知道更多的信息,还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创新意识使学生愿意和别人交流合作,做起任何事情都会觉得轻松愉快。

(三)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生会在愉快的课堂中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小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创新性教学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让教师更好的“教”,学生更好的“学”,使学生融入到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当中,越学越爱学,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创新性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树立全新教学思想,同时把它们付诸于实践,真正做到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使自己成为新型小学语文教师,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娜娜.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J].学周刊,2011(24).

[2]白彩英.建设学习型社会需重视小学生阅读工作[N].太原日报,2011.

第6篇:小学语文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发展

一 引言

小学语文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课程,它是情和意的有机统一学科,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和审美特色,很多文章都是图文并茂的。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致使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人翁地位,压抑了学生自身实际能力的发挥,片面强调学生们听好课,做好笔记,而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了小学语文课堂基本上还处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形式和方法。这些情况都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的明显不符,因为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应该正确指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汉语,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且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其智力发展与学习习惯培养同步进行。

二 努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老师面临着巨大的改革挑战,那种拘泥于过去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应当前时展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努力在“低耗高效”上下足功夫,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基本导向,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注重学生的共性和差异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具体做法如下:

  

(一)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多让学生提问,让学生具有质疑的学习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学习作风,才能使其具备学好语文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并在课堂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努力营造出一派平等祥和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共性和个性,才能有效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和不安感,使他们在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情境下自由大胆的学习语文;

  

(二)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各项综合因素和个体差异,在课前进行自由分组,使学生获得各种不同的群组交流机会,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经验交流,获得同龄人之间的肯定或启发是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老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巧妙启发和引导,或者由浅入深,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辩论式的讨论等,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各抒己见的活跃气氛之下进行自主学习。此外,小组讨论还可以扩展到全班讨论,让小组讨论的成果在班级整个集体中得到肯定或者交流,从而在最大可能上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学习效果;

  

(三)小学语文老师应该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因为正如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所示,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学习情绪有着某种直接的联系。因此,老师必须注重语文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注重学生的情绪变化,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教学情境,使其学习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才能在学习的时候表现出踊跃的态势。因而,语文老师应该加强自身知识能力的修养,并结合使用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方法,使得语文教学体现出美与智慧的完美结合,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四)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需要更多记忆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记忆模式,而是应该通过直观性的教学方法,比如说使用简明扼要的板书把课堂内容呈现给学生,并通过口头讲解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换句话说,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视觉和听觉并用,且重视书面的内容质量,以高度浓缩的板书内容来归纳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要点,使知识具有直观性,系统性和结构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内容具有内在联系,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就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以清晰的脉络来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小学语文虽说属于基础课程,但是仍然属于语言范畴,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一定的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一定的语感,使学生能够从心灵上走进语文文章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去,从心灵深入体会到语文文字的美感与魅力所在,从而使得学生真正理解文章,身临其境的朗读课文,感悟文章之美,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加强对于语文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不是单纯的学习,更是体会语文之美的艺术再现;

  

(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尽快转变角色,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努力创建融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并且,语文老师要尽快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工作,即突破课堂,突破书本,突破单一,突破共性,从而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综合,走向个性,在这种“突围意识”的指引下,运用教学的智慧和热情走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误区,重视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这样,可以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或者触类旁通,激活学习的思维。此外,语文教师还要重视对于学生综合朗读能力的培养,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和面临的困难进行正确对待,要认真细致的给予学生学习评价,切不可随便从事,那样,很可能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因而,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谨记,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要具有励志性,真诚性和动态性,一切以学生为根本教学目标,才能写出具有内涵的教学评语来。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基础性地位不容忽视,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努力改进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在创新教学方法上多下心思和功夫,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实现几个方面的教学突破,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使小学语文教学走上一条质量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1)

第7篇:小学语文教育方法范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培养全面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而小学语文又是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显得极其具有研究意义,一个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孩子们的热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班级氛围,因此,语文教学的好坏,对于孩子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深入分析小学语文的教学情况,希望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有着些许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57-01

小学是学生正式开始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起步阶段,而小学语文又是我们正式开始读书识字的基础,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是我们以后所有教育的基础,在这个阶段特别的重要,也是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假如我们没有语文,我们其他课的实施也都成了大问题,我们的文化想要传承也变成了空谈,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我们可以用语文教会孩子们树立良好的学生观,学会学以致用,随着我们的学习,我们会发现语文越来越多的美,要想学好语文,教学方法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反,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当,导致的后果就是阻碍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有一个高效的教学效率,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在人们心中的比重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孩子的全面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方法的合适与否直接作用在孩子们身上,如果一个老师的课老让人听不懂,学生理解不了,课堂死气沉深沉,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想教,学好语文,孩子们可以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孩子的意志、情感的建立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老师教学的方法好,学生喜欢听,可以增进学生的求知欲,满足他们自己的好奇心,引导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对于班风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他们的影响很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优化我们语文教学策略,合理构建我们的教学体系,对于我们简式教学中的环节做好精细设计,努力使我们的小学教育机制更加合理和完善,我们以提高学生文化涵养为目的,语文在其中都充当着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的教学现状是:大部分小学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就产生了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吸收老师所讲的东西,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觉得语文就是说话,还没有数学有用,老师讲的和考试的完全是两个概念,这就导致了上课的时候没人愿意听,考试的时候成绩不理想,

在现在这个年代,老师的教育理念要转变,我们不仅要注重书上知识的讲授,也要培养孩子们的情操、兴趣爱好,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语文老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孩子,提高自己的工作素质,学校也应该多注重管理理念的提升,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抓好我的教育重点,不要丢了西瓜,捡个芝麻却还当做宝,所以老师应该转变策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以保证教学工作的展开,在课堂上多进行和孩子们的情感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突破孩子们的心理防线,和他们建立起友谊,充分发挥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发掘孩子们的潜能,发挥孩子小脑袋的想象力。

三、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我们把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总结为以下几点:(1)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思想和手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知识不是老师给你讲出来的,而是你自己在那个情境之中感悟出来的,坚持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以学为主”才能构建起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2)兴趣教学法,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可以在讲课的时候穿插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小故事,创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达到教学的目的;(3)情景教学法,我们在讲一些课时候,可以创造出书中课的情景,例如:带到大自然中,或者让班级里的同学扮演里面的角色,一小话剧的形式在班上再现课文中的情形,总之一句话,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高效的教学形式(4)小组学习讨论法,每个孩子心里都有着一座城,每一个孩子都是特殊的,我们个体之间可能存在思维定势,对于学习中的问题,通过小组交流之后,对比才能发现其中的不同,通过小组学习,一方面加强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让他们学会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还能从中发现问题,互相学习,另外小组在讨论的时候,老师不要袖手旁观,要及时的看看是否有小组需要帮助,有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融洽,如果有哪些同学知识点掌握不准备的,及时给予他们答案;(5)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现代科技,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与形象,使孩子们更容易懂得所要讲授的知识点;(6)教学角色互换,老师可以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教学,是自己真正的融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处在一个放松的平台之上,让学生做到真正的畅所欲言,做到课堂民主。

四、总结

总之,学好小学语文对于我们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还有自己成长时候对于生活的感悟,我们都可以把它记录下来,最后学好语文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更好的了解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满足以后社会对于我们的要求,做一个对于社会有用的人,语文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乔浩.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 教育教学论坛,2012,(02):161-162.

[2]肖晶华,李文阁,马艳红.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236.

[3]肖慧琴.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4):249-250

第8篇:小学语文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少数民族地区

小学语文的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是与在其他普通地区的教学是有很大不同的,具有独特的地方,需要教师找到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以达到使教学能够正常进行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H319

一、提高汉语水平

1、要提高口语能力

小学语文的教学是要在具有普通话口语能力的前提下才能顺利进行的。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学生所处环境的特殊,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都不会用普通话交流,所以学生们在生活环境中接触学习普通话的机会很少。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少数民族同胞更好的掌握汉语,增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加强民族的团结。可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闭塞导致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改革当然也是非常困难的。并且,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而只是一味的教授给学生呆板的知识,无形中让学生与现实生活脱离开了,成为了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而能力一点也没有得到提升。因此,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新课改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升学生的普通话能力,要注重教授给学生知识并培养学生能够将知识结合到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能力要让学生们听得懂、表达得出来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文明地谈吐和用词。可能在开始的时候因为汉语与本民族语言的较大差异而导致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困难加大,但是学好汉语是学习好小学语文的基础,所以只要加大教学的力度,假以时日,学生们一定能够熟练的掌握好普通话的,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的学习将会变得轻松起来。

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上面我们已经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好汉语的困难程度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来提高这些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可以在提高他们兴趣的同时无形中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所谓无形,是指在教学中加入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后,可以将文字、声音等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声情并茂的电影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跟着多媒体所传达的汉语来学习,在这样有趣的学习氛围内,学生不仅能快速的立体全方位的了解汉文化,而且能够让学生们在理解喜欢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汉语,这样的效果就会更加的好了。

二、要结合学习情况,为课前开放做好准备

1、选取资料时要结合社会背景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少数名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社会背景,语文学习本身就会有一些枯燥无味,如果再一味的只选取课本上的课程资源的话,就会与学生的实际脱离太远,导致学生听不懂,也没有兴趣去听,教学效果差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义务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前言和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前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和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自然的熟悉了课本,在课堂上就更容易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了。

2、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带动学生发现和研究问题,找到教学方法

《义务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的利用课堂资源,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探索能力。要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不能继续在课堂上作为中心,而应该把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在课堂上要更多的给学生锻炼创造机会,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每一个学生尽量参与到问题的设计中来。在预习时,教师要布置几个有趣但又与上课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并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时都要参与回答、讨论。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本有较深的认识,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1、要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的创造一个和谐、友爱、开放的学习氛围。拥有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意见,敢于参与讨论与探究的基础。教师只有与学生平等相处,才能与学生交朋友,学习的效率就会才会提高。同时,在讨论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学生的发言有错误,教师也应该大力的表扬,这样,学生们才会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课堂氛围才会活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会透彻。课堂的效率自然就会提高了,学生学到知识也就会更轻松,更高效。

2、培养民族团结精神

最新下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各民族的政策都是平等的。因此,教师平时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促进民族的团结。一个多民族国家,只有各个民族都团结了,才能够使国家得到发展,所谓“家和万事兴”。少数民族的学生同样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才能够为祖国的未来保留希望,才能够增进各民族的团结精神,祖国也才能够安定繁华。所以说,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语文教材在正在不断的完善的过程中有些缺陷是很正常的,对少数民族文化还没有足够的重视也应该在理解之中,在教材中涉及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不是很多。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材中肯定是会出现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我们也只有将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和谐的结合起来教学,使双方文化得到共同的发展,才能更好的搞好汉语教学。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找到教学方法,就应该要思考钓鱼哲学中的精髓:要想钓到鱼,就要思考鱼儿最喜欢的是什么,而不是钓鱼者喜欢什么。换位思考,接受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充当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在少数民族地区搞好小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姚春杰.小学语文名师同课异教实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9篇:小学语文教育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审美 兴趣 功底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同时也是一个很讲究逻辑的学科,它首先依靠表达而存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与别人交谈和讨论,这些都离不开语文的表达作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就是说语文是一门相当实用的学科,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这些都是循序渐进的,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规律和常识,以此来提高语文的水平和素质,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但是如果小学阶段忽视了对于语文的教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不去,就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2.领悟真善美,奠定学生的美学基础。语文是一门充满美感的学科,通过语文教育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情感和情操,让学生去追逐内心的美丽,对于奠定学生的美学基础是极为重要的。“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使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语文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语文知识和理论的教育,而是对于语言、情感、德行、认知的教育,让学生各个方面的软实力得到更好的锻炼,这将是学生今后一生的财富。

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政治、历史、地理同样离不开语文。即使是数学等学科,似乎与语文风马牛不相及了,其实,如果语文基础太差,要理解那些公式定理也非常困难。语文基本功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将制约着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

二、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究

1.活化教学形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强大内在动力,是学生入门的先导。特别是小学生,对语文是喜欢还是厌倦,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要注意用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肢体语言去吸引学生,让学生从语文中找到乐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快乐成长。

2.注重将课堂学习与生活相联系。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还要将课堂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语文不是上层建筑,不是空中楼阁,它与我们平时的生活很接近;加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生活为载体、还原生活场景来进行语文知识的导入和教学,对于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去野外郊游,给他们讲解一些小知识,怎样认识自然事物,如何描绘眼前的景物,词语使用上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语文学习和语文素材的直接来源。因此说,小学语文不能过多地拘泥于课本,而是要走出去,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语文。

3.扩大小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悟性。扩大语文的阅读量,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悟性。可引导他们多读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红与黑》、《傲慢与偏见》、《飘》;多阅读语文杂志和优秀篇目,比如冰心的《再寄小读者》、泰戈尔的诗歌、纪伯伦的诗歌。阅读是一个较长较慢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坚持,一旦积累量达到了,就会厚积薄发,这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

4.有目的地让学生吟诵古诗词,加深语文功底。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古诗词,不仅能够让他们充分地领略我国古典文化的美感,同时也能够在无形之中加深学生的语文功底,对于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语文素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他们的经典广为世人传颂,这些经典篇章字字珠玑,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营养品。

三、结语

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意义,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领悟真善美、奠定学生的美学基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学好小学语文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将是开启他们一生情感之路的金钥匙。在进行小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活化教学形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将课堂学习与生活相联系,扩大小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悟性,有目的地让学生吟诵古诗词,加深语文功底。总而言之,语文学习是需要实践的,不能空谈纸上文章,要让语文的学习真正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应维英 让影像资料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助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

[2]王世建 生活化小学语文教学[J].《电子制作》,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