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语文教学范文

中学语文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语文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语文教学

第1篇:中学语文教学范文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和重视中学生的情感教育。

首先,对于情感,我们不能简单地看着一种一般的心理品质。作为主体对于自己所认识和所做的事以及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几乎和一切心理品质相伴随,感知与观察、理解与思维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情感活动。情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它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其次,中学生正处于一种情感迷茫状态,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一般来说,这种情感迷茫状态从初中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便十分明显。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或称饥饿)状态无法回避。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就不能保证他们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从课程的本质特征来说,语文课与别的自然学科的课不同,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很紧密。它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因而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如同情心,利他精神,祖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想象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所说的情感教育绝不等同于传统的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思想的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意在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完善。中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与政治思想及美育有着很重要的联系。

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无疑和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教学方法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

进行情感教育,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学内容方面

高中的1至6册语文课本中,几乎篇篇文章涉及到情感教育。这些课文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第一类,表达对祖国、故土、人民的热爱之情。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土地》、《荷花淀》、《故乡的榕树》等。第二类,表现一种至爱亲情。如《项脊轩志》、《祭妹文》等。第三类,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作品,如《与妻书》、《荷花淀》、《孔雀东南飞》等。还有其它的如表现气节的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第一类篇目,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流于疏漏,只照本宣科讲一些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大道理。依据学生这时期的心理特征,对说教式的大道理是很容易反感的,常常把这类课的学习与一些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来。作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心理,讲述一些古今典型事例。如:现阶段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的年轻学子,名人回报祖国的具体行动、言语及落叶归根的想法等。讲清楚作为一个公民为什么应热爱祖国,热爱故土和人民的道理,切忌只讲大话。这样,再结合读、讲、写,学生接受起来是不会有抵触情绪的。

对第二类篇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紧扣课文的内容,仍要辅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可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们同父母的所谓隔膜、代沟问题,把中华民族瞻养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之情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思想。

第三类篇目,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我们想着重谈谈的问题。面对这类课文,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等着瞧他怎样讲”的心理。过去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多有忌讳,往往顾左右而言他,轻描淡写地一晃而过。这种“回避或禁锢”的作法,反而加深了他们对爱情的兴趣,以及对爱情的涉足与尝试。这对中学生的健康的情感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的看法是,现代传媒及文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成熟早,中学生早恋也似乎成了一种风气。那么何不抓住这类课文来一个“借题发挥”正确引导呢?如果中学生走入社会没有爱情方面的知识,没有正确的爱情道德观,就很难正确对待爱情。因此,语文老师应转变教育思想,不视爱情问题为,针对中学生身心及思想行为特点,引导中学生小心踏入这片圣洁的土地。因而在上这一类课文时,我们不应回避爱情这个字眼。如讲到《荷花淀》的爱情内容,用爱情故事里奏出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赞歌感化学生。讲《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明了爱情表现出的崇高美德:真诚、挚爱,负责和奉献精神。讲《与妻书》时,阐明国家和小家的关系,从作者令人动容的娓娓叙述中表现出对妻子对国家的挚热浓情。这样,结合课文我们一方面讲清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的爱情,一方面以大量的早恋导致学业失败的实例(当然也不回避早恋成功的实例,但一定要强调它们的比例)讲清什么是所谓的爱情。与此同时再进行两次关于早恋的讨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求有定论,但教师要归纳总结,谈清自己的看法,晓之以理,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爱情,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学生消除了神秘感,也从老师那得到了真正想得到的“金玉良言”,其效果是很明显的。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前面笔者已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广博的知识与教学内容联系似乎更紧,它几乎可说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而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中学生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稳定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持力。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他们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存在。但由于处境不同,加上个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怕被拒绝否定。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使教师的态度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终生的。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应竭尽全力理解自己的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动摇、徘徊时,要给以鼓励。对学生的思想要透彻地了解、掌握,工作应反复做。学生的一些活动,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认真的引导。这引导应把它看作是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环。要在对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人而异的耐心指导。对学生的每一点健康的情感内省和表达给予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帮助那些还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学生从情感的天地中走出来。让学生在讲、读、写、说中成为更加乐观,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广泛同情心的人,从而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2篇:中学语文教学范文

一是中学语文教学思想的现代化。要使中学语文教学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须摒弃一切陈旧过时的东西,树立起新的适应时展的语文教育思想。现代语文教育思想应树立全面育人的思想。教育本身是一个大系统,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学语文教育是教学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受整个教育的制约。站在全局方面来看待中学语文教育,一切从培养人出发。中学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要培养中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能力,自我监督能力等,使他们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从教育的整体上摆正中学语文教学的地位,与其他学科紧密配合,共同完成育人任务。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低年级时语文教学要为其他学科铺路,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中学语文基础,为其学好其他学科创造条件。到了高年级,中学语文教学要适当让路,不和其他学科争时间。中学语文教师把教书育人结合,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教书须为全体学生着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各级各类人才,这些人才都应具有相应的语文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而应面对全体学生,着眼于使所有的中学生的语文水平都得到提高。这样,中学生毕业之后,或升学,或就业,都能运用语文这个工具来搞好自己的学习或工作。教师须树立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其智力的观念。现代教育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传授知识是重要的,现代语文教学必须从单纯地传授知识当中解放出来,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能力和智力都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条件。中学生中学毕业后,不论升学还是就业,都需要不断学习。所以,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教法”,还要注重研究“学法”,以便给学生的学习以有力的指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重教轻学或重学轻教都有片面性,应当把二者有机统一。

二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要综合化。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化是语文教学现代化所要求的,是提高中学语文教书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中学语文教学本身也是一个系统,须从整体出发,系统地安排教学,使之按照一定的科学程度施教。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允许不同体系的教材同时存在,允许不同教学体系同时存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互相取长补短,以求得中学语文教学体系越来越科学化。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内容丰富多样的综合性学科。长期以来,由于对其性质的理解上的片面性,有时把它上成政治课,有时把它上成文学课,有时把它上成语言文字技巧课等。事实证明,这都不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不利于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现代化须充分注意到中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的特点。使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五彩纷呈,在重视语言训练的同时,不忽视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审美教育、智力教育等诸多方面,以求得中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要结合起来。除了训练阅读写作能力外,还要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这些也是综合性。同时,中学语文教学要打破一些传统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课内外互相配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沟通,以便扩大中学生的视野,增强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中学语文教育内容的问题上,中学语文教师要树立创新观念。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综合化,给语文教学体系的系列化带来困难。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创造的单元教学形式,把中学语文教学的程序化与综合化统一起来,这是一种很有发展空间和前途的语文教学形式。

第3篇:中学语文教学范文

随着中学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入发展,当前中学的语文教学改革比任何时候都要重要,面对新形势,中学的语文教学需要及时的进行创新和改革,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怕失败,不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条合适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道路。本文主要就作者最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就农村地区中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1.认识不一致

尽管最近几年,教学改革不断在教育系统中开展,但是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思想认知并不是十分的统一。很多教师在认识过程中存在很多认知不一致。有的教师就认为农村中学学生的水平较低,而学校的办学条件比较差,认为在农村中学开展教学改革的条件不是很成熟。还有的教师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都已经习惯了,如果要更换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新适应,领导也比较放心,开始也比较保险,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其存在很多的风险性和盲目性,最终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得不偿失。总之,在农村中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足,在农村地区的中学的广大语文教师中还没有将这种理念全面的确立起来。教学改革的宏观层面的氛围还没有形成。这就导致了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起步晚、见效晚的主要原因。

2.改革道路不正确

目前,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主要的问题一个就是改不改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该怎么改的问题。在农村地区实际的语文教学改革现状来看,积极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师有很多,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改的问题方面的认识比较模糊,导致了实际的行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足的现象。导致了在改革过程中,改革步调不正确,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只不过是喊一句口号而已,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并不愿意花费大力气进行探索。还有很多教师将教学改革当做是一个追赶教流的形式,只是做表面文章,最终收到的结果却是微乎其微。同时,还有很多农村地区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忽视了中学教学的对象和教学条件,总是一味的模仿别人,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急于求成,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改革效果不佳。

二、农村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途径分析

1.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

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传统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和作为教学室分解成为语文知识课和你语文能力训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保证两者各自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保证两者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其中第一个教学部门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知识性,其中主要包括了基础的语法知识和以及针对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安排的相关知识等,其作用主要通过语文知识的积累,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后者多以训练学生为主,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充分的锻炼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和训练方法,最终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同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还要注重语文教学内容和改革思路的契合性。

2.立足课堂,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降低学习的要求,积极的推广成功教育,基于农村中学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现有教材中存在的很多内容都不能符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性,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针对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目标。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获,让学生重新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和积极性。

第4篇:中学语文教学范文

语文教学工作是中学学科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影响了语文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学科课程改革,中学语文作为学科中的典范是首要的改革对象。如何通过教学创新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并且使学生掌握应有的语文知识应用技能是我们改革的重点。这就需要我们对于语文教学中制定目标、学习过程、提升总结三个阶段进行合理地创新改革,研究出符合中学生语文发展实际需求的语文教学策略。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学语文改革进程在不断推进,众多语文教学工作者正接受着新的教学理念的冲击。教学工作者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变,中学语文教学也在随着改革的推进,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以求跟上时展的步伐。然而,因为时间、地域、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普及。因此,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1语文教学目标不明确,语文教学效率低下

语文教学盲目追求改革,追求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希望能够与时俱进,提高语文教学工作效率的思想没有错,然而在盲目追求效率的理念指导下,又偏重于对教学内容进行繁琐的铺垫。虽然课堂氛围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整节课的时间分配却出现了问题。往往头重脚轻,本末倒置。应该讲授的重点内容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而草草了事,语文教学质量差,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1.2教学具有盲目性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计划安排不合理,教学缺乏科学性。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讲授内容枯燥、无新意。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新理念的渴望和追求,语文教学效果差。没有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导致课堂教学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1.3课堂主体倒置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目标在于升学考试“,老师讲、学生听”已经成为教学的基本模式。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者“,填鸭式”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潜力的发挥。除此之外,中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即课堂互动交流少,学生不能及时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得不到发散,学习效率低下。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中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师生互动少、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中学语文教师不能够正确认识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需求及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模板式教学,学生的个性特点受到了约束。很多热爱语文学习的学生因潜力得不到发挥而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素养逐渐降低。其次,语文教学改革虽然具有迫切性,但是必须在科学理念的知道下进行,如果盲目开展势必会走向歧途,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改革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不断探索创新中学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为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进程。第三,以往语文教学过于重视经验总结,而不重视理论创新实践。虽然教学经验很重要,但是在旧的模式下故步自封往往得不到长久的发展,同时影响了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生活。

三、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创新策略

3.1明确改革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

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明确改革目标,即明确教学改革所要达成的最终目的。教学改革最终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如果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目标不明确,那么往往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语文潜力得不到有效地挖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目的,贴近实际生活、根据实际需求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3.2科学合理地进行计划教学,提升教学内容与实际能力的转化效率。

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以往的语文教学经验,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有效利用语文教学的各种资源探索语文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保障教学质量。中学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回归给学生,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指导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3.3创新改革语文教材,改进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其重要性我们可想而知。语文教学改革创新必然少不了对于语文教材的改革,研究出一套适合当今中学生实际需求的新教材可以大力推进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教学内容的变更同时能够调动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积极性,避免啃老本现象的发生。

四、结语

第5篇:中学语文教学范文

在民族地区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亦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未有完全转变,依然有“灌输式”、“接受式”等以教师自我为中心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现象存在,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只是形同虚设,走走过场而已,偶尔为之。甚至有的语文教师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误解、曲解、歪解了,以为就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自己学习,缺乏教师的主导和讲述作用。新教材淡化了基础知识,注重的是能力地培养,因此语文教师就不教生字新词的读、写和释义了,而学生又没有相应的工具书可以运用,读不准,写不到,理解不透,结果就无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和运用的能力。

解决民族地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教材和教师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一)适当删减教材首先,未来的语文“修订本”可根据民族偏远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删减一些过时的、思想教育意义不够突出的、与新课标不相符的文章,减少中学语文教材的总篇幅,这样有利于民族偏远地区的“地方课程”进入新课堂,有利于民族偏远地区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等等。其次,教材应有所侧重,适当按文体编排,重点突出“三大文体”,并适时介绍一些文体阅读和写作知识,不可混在一起。最后,综合性学习宜注意城乡差别、地域差别,其中的“话题”不可繁琐,按“听、说、读、写、练”编写。同时,也适当的调整教材内容宽度,保证学习有足够的内容可学,以减轻学生学习难度。

(二)选择性使用教材一套教材一旦编定使用,它就基本固定了,这就需要中学语文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要有选择性。因地制宜,根据新课标要求因材施教,从容地使用教材。如:一个单元可有重点的、针对性地选择某课文进行精读精讲,部分课文则安排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学,学会发现问题,感悟思想,理解文意,其余课文不教,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学会如何与老师或同学进行探究。从而彻底改变“一教到底,拼命学完”的现象。“综合性学习”也要有选择性、讲究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新教材遭遇老教师”说的其实就是新教材遭遇老教法。目前,偏远民族地区中学的大多数语文教师仍然是“教教材”,应该从教材的束缚中摆脱、解放出来,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这方面,应加强教学研究,研究不要放过细节,不要停留于表象,不要走过场,要重点研究教材、教法与学法。

第6篇:中学语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可塑阶段;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素质教育

当前,信息化时代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好处,却也有着很多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在可塑阶段,社会影响因素在其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消极影响增多。因此,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段话明确指出了中学语文教学“文道统一”的教学目的。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更要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美的和谐发展。”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在教学中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

一.利用经典篇章熏陶学生情感走向

情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亲情、友情及爱情,这些都是人类美好而神圣的情感。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里的独苗苗,享受到来自家族几代人的爱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不懂得付出,不懂感恩,不懂回报,对祖国更是这一概念非常淡漠。

1、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例如舍身报国的文天祥,以身殉国的史可法,威武不屈的左光斗,大义凛然的谭嗣同,视死如归的林觉民,不畏、气概非凡的荆轲,当仁不让、勇于自荐的毛遂,还有鲁迅笔下的爱国女青年刘和珍等。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堪称经典,优美的语言引领着学生进入一种忘我的超凡脱俗的境界,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还有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能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至于赞美家乡赞美祖国壮丽河山的诗词歌赋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2、引导学生重亲情友情、正确对待爱情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教师可以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记得笔者在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对那伟大的母爱,对儿子的忏悔与无奈,以动情的朗读和感人肺腑的一段视频来给学生以最真的诠释,学生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朱自清的《背影》让学生感同身受,体会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又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自然会变得格外珍惜并懂得感恩了。

至于爱情,因为中学生正处于由孩子到成人的过渡阶段,对爱情似懂非懂,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致使现在早恋的中学生不在少数,有些甚至因为早恋触犯刑法。教师在处理涉及到这方面的课文时,不应回避,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例如舒婷的《致橡树》以优美深沉的语言告诉人们什么才是诚挚而坚贞的爱情,清醒的理性思考和丰富的社会内涵令人回味无穷;《边城》描写了纯洁美丽的湘西姑娘翠翠的爱情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描写了京师名妓杜十娘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长亭送别》写的是张生和崔莺莺曲折的爱情故事;通过这类作品的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比较、判断、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爱情观。

二.通过人物形象分析加强学生美德教育和人生价值观的定位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占主要地位。”优秀的文学作品大都通过优美的艺术形象来赞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同时也借助生动的艺术形象来批判人世间、生活中一些丑恶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语文教材如同一部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人文精神领域,可谓包罗万象。有追求和探索真理的,有热爱和捍卫国家的,有反抗黑暗不畏的,有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有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有吃苦耐劳艰辛奋斗的,有刻苦努力勤奋学习的。可以说,语文教材中充满着无数供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模范。语文教师要诱导学生去认识评价,使之产生仰慕之情,让他们的灵魂飞出小小的课堂,超越时空,同那些古圣先贤,人类精英进行心灵交流,达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心理效应。

在教学中,通过对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如《藤野先生》一文中的藤野先生,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激励学生如何对待学习。《生命的支柱》中患高位截瘫的张海迪,以顽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生活和人生,这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幸福观教育的好典型。中外闻名遐迩的鲁迅一直是学生崇拜的偶像,教师可以紧紧抓住鲁迅弃医从文这一段感人至深的经历,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

与此同时,教材中也提供了许多反面事例,诸如卖国求荣的、见利忘义的、损人利己的、穷奢极欲的、嫉贤妒能的、苟且偷生的,不一而足。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守财奴》中的葛朗台,《雷雨》中的周朴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陆谦,《窦娥冤》中的张驴儿父子,等等。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反面教材,引导学生对假丑恶进行认识,激起学生的憎恶和唾弃,使之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引以为戒。

运用形象思维是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课可以大力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在形象感知的过程中产生审美的愉悦,在这种愉悦中主动接受道德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之头脑中浮现出以作品中语言描述的形象为轮廓且带有自己经验色彩的新形象,再现丑与美,并且在美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道德思想教育。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丑”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否定和对比,让学生更加鲜明地憎恶丑恶的事物,向往真善美,进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利条件很多,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优越条件,努力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取得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语文课要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入手,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对于优秀的现代作品,根据不同的体裁进行不同的设计。抒彩浓厚的散文和诗歌运用范文朗读感染法,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精彩的小说片段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来感知。在文言文教学中,注意批判地吸纳古代文化遗产。不仅要抓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而且引导学生批判其思想精华,对一些健康的有积极教育意义的思想观点,拿来古为今用。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有口皆碑的名言警句,要求学生牢记并领会其深刻含义;而对一些有消极影响的内容,如苏轼在《赤壁怀古》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超脱世俗的清高思想,都要注意批判吸收。

总之,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诵读、涵咏、品味,让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形象透射学生的心扉,在其心灵深处引起审美的颤动,在审美的愉悦中吸收作品中的精神营养。这要求教师在对作品意境、人物进行分析时,要少作抽象的、概括的、理性的叙述,多做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描绘。要舍得投入感情,要表现出敬所当敬、恨所当恨、爱所当爱、憎所当憎的强烈情绪,用以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秦训刚、晏渝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柳斌,《奉贤教育》增刊,996年8月。

第7篇:中学语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文化;探讨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3.006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3-018-02 收稿日期:2012-02-15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自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社会对此反响热烈,民众以空前的热情、丰富的活动赋予了传统节日新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可见弘扬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中学语文教材主要通过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各时期不同民俗所表现的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形态。民俗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和人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民俗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 民俗文化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它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四大类:衣食住行、婚姻家庭、节日娱乐、禁忌习俗。

二、中学语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的原因与可行性分析

(一)原因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民俗文化,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始终流淌着鲜活的民俗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能感受、体验到语言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能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对于民俗文化的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正在消失。而且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洋快餐,看日本动画片,很少了解自己国家的民俗文化,甚至对祖国的民俗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调查发现,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民俗文化目前只是以“成语”“引语”一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话语里,有的学生连起码的常识都缺乏,不少人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导致用方块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习并传播中华文化经典,是当仁不让的使命,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

(二)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实施民俗文化教育的提供了可能。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未真正形成,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大都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有所侧重的加以引导,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知识恰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时若能用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等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文课程有利于在教学中弘扬民俗文化。

新课标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中学语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一)利用古诗与文言文教学弘扬民俗文化

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几乎遍涉历代经典。从先秦诸子到明清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等。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俗文化意识。在平时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如自由诵读、开朗诵会、演讲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会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民俗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自然会得以传承。

(二)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俗文化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民俗文化教育。

(三)在课堂上加强祖国经典著作的推荐和引导 古代文化经典著作,是一座巨大的蕴涵着知识宝库,她的朦胧、她的深厚正等待广大中学生去摸索。然而中学生却很少有时间去读。但每天若能抽出一点儿时间读一读,对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祖国经典著作推荐给学生,是对民俗文化弘扬的最好途径。

(四)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弘扬民俗文化。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五)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来弘扬民俗文化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使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教给学生珍视真挚的友情,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学生对爱情要忠贞不渝……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在教材中若涉及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思想教育。

(六)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弘扬民俗文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的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中国民俗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正逐渐被淡忘。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感悟中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民俗文化气氛,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2]李桂芳.中学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承传.语文教学研究[J].2004(4):33.

第8篇:中学语文教学范文

目前已经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其宗旨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本应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现状却不尽人意。应试教育思想仍在一些人头脑中仍根深蒂固,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不考干脆不教,因而不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是完全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没有改变教育思想,不能把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改革出来进行革新,没能实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实现不了课堂内外互相结合的新语文活动课程体系。相当一部分老师习惯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仍在因循“一只笔,一张嘴,一本书”的模式组织教学,重课文教学,轻综合性学习,将主要的精力用于应付课文教学。而对综合性学习认为是可有可无,有时间就多搞点,没有条件就少搞点,甚至认为开展综合性学习会分散教师精力,影响教学质量等等,致使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有效地开展,完全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 把综合性学习当作配头,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应该综合性开放性的开展中学语文教学,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 丰富创新语文教学,营造和谐亲切的教学氛围,开展多维对话,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发展。创设和谐课堂氛围,需要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增进相互间的交流,缩短与学生之间距离,再次,就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要多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无论学生说得到不到位、全不全面,教师都要给予评价和鼓励。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肯定学生的角色作用,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充分调动和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交流与学习中来。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让学生主动亲近教师,这样学生才会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教师学习。

3.着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参与意识 ,努力创设一个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教学成败的关键和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意识的强弱和投入兴趣的浓淡是密不可分的,必须重视培养学习语文的参与意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课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人物性格特征)等,充分运用教学艺术,采取师生共同研究的方式解决,尽最大可能把找出答案的乐趣留给学生,由学生讨论,归纳出来,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语文学习活动,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另外,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开发学生想像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自读思考。培养学生预习的好习惯,关键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紧密联系且难易适中的自学思考题,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提高。

4.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阅读是语文学习成绩提高的最有效的方法,它一种品性,一种长期作用于人的品质, 采取多种方法,培养阅读兴趣。教师作为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学生通过阅读兴趣的培养,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第9篇:中学语文教学范文

“言意共生”是语文的基本品格,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从学生“言意经验”出发,让教学“知意和谐”;从文本的“言意品格”出发,让教学“情理圆融”;从阅读的“言意互摄”出发,让教学“言意共生”。

[关键词]

言意共生;生态语文;教学建构

语文教学说到底有两个重要的使命,即让学生学会倾听和言说。倾听也就是领受别人的表达(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言说就是自我表达(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即写作)。无论是倾听还是表达,学生需要从两个向度展开,即形式和内容。形式是倾听和表达的载体,内容是倾听和表达的内涵、思想和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提倡“言意共生”,其根本宗旨是让内容和形式互相融合、和谐共生、相互促进、生成发展,由此实现语文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同构共生。

一、言意共生的发展溯源

“言”和“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言意之争”。孔子的“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可以说是“言能尽意”的经典表述。道家学派人物庄子说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可以说是“言不尽意”的经典表述。到了近代,画家郑板桥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观点。在西方,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形成了“不可言说”的哲学概论。中西几千年的“言意之辨”让哲学和文学等学科的“言”“意”认识走向深入。

二、言意共生:中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当前语言文字教学中的“言”,指语文教材文本的言语特点、作用与效果;所谓“意”,是指语文教材文本的思想、情感、内涵与精神,它是语文的灵魂。言意共生的语文教学不仅关注文本中语言的音形义、用词造句、语言风格、体裁样式、谋篇布局,更关注文本的“文质”“情采”。时至今日,在教学中仍有教师“轻言重意”,具体表现就是语文教学总是为了探寻“文章写了什么”“先写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等,而对于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用了怎样的言语形式”“这样的言语表达形式形成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这样的言语形式为什么形成了这样丰富的表达效果”等关注不够。当然也不能走另一极端,即“言不达意”,过分注重言语分析而忽视作品的主旨。言意共生立足“文化学”“生态学”“共生学”的视角,追寻文本解读的“语言与含义”“内容与形式”的共生共长。

三、基于言意共生理念的语文教学建构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言”与“意”是语文的基本范畴,是语文的根本。言意共生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遵循言语发生的规律以及学生言语理解和运用的规律来展开语文教学,要立足于“言”,求索于“意”,形成言语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同构共生。

1.从学生的“言意经验”出发,让教学“知意和谐”

学生的“言意经验”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只有从学生的“言意经验”视角出发来考量教学,我们才能做出理性判断,也才能找到本真的语文教学契合点。教学中,必须将文本语言放置于言意共生的框架内来理解。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咏物抒怀”,五篇文章具有含蓄之美和变化之美。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品悟中发现作家们“借题发挥”和“顺水推舟”隐晦抒情达意的手法,从海燕的形象象征革命者的“借于”无形的隐喻象征,到白杨形神兼备的借物喻人,到借石榴言蓬勃向上之志、托马以明理,顺紫藤萝瀑布而抒生命之树长青之怀,随着作者情感脉搏的跳跃感受曲径通幽的行文意趣。

2.从文本的“言意品格”出发,让教学“情理圆融”

语文教材中文本的“言意”是有品格、有韵味的。在接受理论看来,文本自诞生起既是作者的“代言人”,又有着自身独立的生命,文本中的言语充盈着生命的呼吸。通过文本,我们会感受到其中生命脉搏的跳动,感叹、忧虑、欣喜、悲伤、激愤……文本中蕴含着浓烈的情感,情感融通于文本的字里行间。从文本的“言意品格”出发,能够让教学“情理圆融”。如教学《纪念白求恩》,笔者从“白求恩的感人之处表现”入手,让学生明白现在纪念他的意义是什么,从而正确揣摩的写作意图,欣赏内化他的说理方式,感受他的论证气势和凝练语言,并适当联系“”祭的发言,让“言意品格”得到“完形”。

3.从阅读的“言意互摄”出发,让教学“言意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