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空间美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空间美学;后现代;学科互涉;表征实践;体验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3-0087-06
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空间转向经由列斐伏尔、福柯、索亚、巴什拉、布朗肖等理论家的推动,成为20世纪较为显著的社会思潮与文化表征。一方面,空间转向适应了后现代主义学科互涉的知识景观,并且沟通了文学审美、地理景观、城市建筑、室内装修、话语霸权、图像感官等不同领域,呈现出在后现代时期强大的理论话语;另一方面,空间转向与后现代时期的主体实践联系更为密切,成为主体意义彰显与价值对象化的载体,“空间的构造以及体验空间、形成空间概念的方式,极大地塑造了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①。空间转向实现了“向外”的文化景观和“向内”的主体体验两个维度上的后现代思想文化范式变革,当以空间理论引入、反思美学理论时,不仅能够丰富美学话语,更能为美学阐释后现代的文化现象带来崭新的视角,并且广泛地参与到文化表征实践中。后现代思潮早已打破了古典时期天人合一、境由心生的空间体悟,消解了过于高扬主体性特质的审美自律、空间征服与自然祛魅,而是转向了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审美文化实践。空间转向和空间美学不仅丰富了美学资源,更是以其独特的“空间体验”“文化表征实践”等理论有效地阐释后现代审美文化现象,获得新的审美发现与美学启示。
一、空间转向与美学理论的融合建构
空间转向不仅仅是哲学领域的重要思潮与研究范式,更深刻影响到美学理论与文艺理论的进程。正类似于“现象学转向”“语言论转向”和“文化转向”,空间转向也经历了从哲学到美学、再到审美经验的过程。如果说古典时期建构的是“美学――时间性”的样态,那么在后现代时期则是全球化、都市化和平面化的“美学――空间性”样态。“我们无法返回过去的美学活动,它们是在已经不属于我们的历史环境或者困境基础上精心构造出来的……与我们自身处境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模式将必然把空间问题作为其基本的构成线索。”②空间理论中的文化地理、城市设计、赛博空间、异质区隔等都给审美文化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视野;而文学和美学的多元性、生存性、家园感与体验性等也契合了空间转向的“第三空间”阐释与“前学科”风貌,二者从而相生共赢地建构起主体心灵世界的无限空间。所以,美学理论与空间理论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生发出阐释美学的“空间理论”和引入空间性的“美学理论”,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具有后实践性质的“空间美学”。这一美学样态不仅仅着眼于空间体验对生命的诗性言说,更是将美学作为特殊的文化实践方式,实现了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建构,以“主体间性”的视野拓展主体性的自由与“自律论”终结之后的敞亮。在当前学科互涉的语境中,文学和美学更需要以多样化、异质性的多元空间适应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后现代价值取向。而空间美学的建构正是在“向内维度”的心灵体验、“向外维度”的文化实践两个层面实现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价值。
首先,从“向内维度”的心灵体验而言,空间转向契合了古典美学层面天人合一、神与物游、放逐回归的情感体验模式,彰显出审美的主体性和自由感。进入后现代以来,面对地缘政治学、空间符号学、文学地理学等学科互涉和“播撒延异”的知识状况,空间美学一方面包容了不同学科的美学泛化走向,另一方面却深入到主体化心灵审美体验中,以期从碎片式的存在状态恢复完满的生存体验,重塑主体在后现代时期的自由景观。巴什拉《空间的诗学》真正从美学意义上确立了空间的诗性特质。在他看来,主体生存的外部空间直接影响到其精神体验和生存的状况,在主体的体验中生发出无限寂寥的梦想空间,进而通达诗意的“虚静”宇宙空间。由此,主体的存在价值和空间的本体价值得以产生。“被想象力所把握的空间不再是那个在测量工作和几何学思维支配下的冷漠无情的空间。它是被人所体验的空间。它不是从实证的角度被体验,而是在想象力的全部特殊性中被体验。”③美学空间仍然是人所建构的主体价值空间,主体性的力量和审美实践一以贯之。美学空间正是主体在与外在空间的依赖、胶着、克服、超越中,完成审美的体验和终极自由意蕴的追寻,实现精神家园的诗性回归。
其次,从“向外维度”的文化表征实践而言,空间转向在后现代时期打破了古典时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稳定模式,空间的恒定结构也被改弦更张,成为“把一切旧的神圣的和异质的空间重新组合成几何的和笛卡尔式的同质性空间,一个无限对等和延伸的空间”④。这个空间是充满了权力、话语、传媒、图像、都市和身体的流动性空间,广泛涉及社会学、建筑学、地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资源,可谓是空间性的“学科间性”。同时,消费社会和商业伦理也在重新划分着空间的领域,重塑人们对都市、生存和身体的心灵体验,传统意义上和谐、稳定、静谧的空间体验已经完全被超空间感的幻象与破碎的认知地图更改,经验化的混乱与差异重新彰显了物性的丰富与冷漠,正如大都市建筑的迷宫。后现代的异质空间和超空间加强了对不同学科的阐释力度,同时这也与主体“震惊化”“离散化”的审美体验密不可分。此种混杂的空间带给主体的已经不是与自然合一的崇高美学体验,而是在充斥着符号与迷宫的身体认同中,自由地选择适合自身的空间归属,感性化、虚拟化和平面化的多维超空间已经成为主体生存必然的选择。比如在新传媒语境中,赛博空间的建构和超空间的体验成为后现代崭新的图像与意义体验;在地理学和都市学的视野中,空间性的区隔、设计与划分也与权力、身体和文化表征等密切相联。空间性已经成为后现代文化的显著景观,并广泛参与到主体的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中。
空间美学的建构从双重维度契合了古典美学的传统与后现代文化语境的需要,确证了自身存在的合法化价值。空间美学不仅为后现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更是以自由的主体性建构、多元的文化景观和介入社会的现实诉求给理论界提供了崭新的思维途径和阐释方法,以其强大的理论包容力为美学理论的研究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二、空间美学的“生存――体验论”
哲学基础及文化表征实践空间性和空间美学的建构经历了不同时期主体从哲学层面的理解与反思。在古典时期,空间性质的美学话语是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的空间体察,空间是物体存在的三维量化场所和数据,或者是被动的、需要主体以“生气灌输”或者“物我同情”的方式进行体察与认知的对象化存在。进入现代和后现代社会以来,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现代性进程以摧枯拉朽之势破除了氤氲在古典时期的自然静谧,人类对空间的改造和征服能力已今非昔比,“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只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⑤,所以古典时期认识论基础上的空间美学观点必然式微,这也正是“生存――实践论”哲学基础出现的必然性。无论是本体论维度的超验空间、认识论维度的科学空间还是经验论层面的心灵感知空间,都缺乏主体能动实践性的参与,成为带有形而上学色彩的超验存在,不适应后现代社会的现实与思想基础。而马克思自下而上的“生存――实践论”哲学不仅给空间性注入了强大的理论活力,直接启发了列斐伏尔、福柯、詹姆逊等人的思想,促使了后现代空间转向的生成。
马克思认为,人类主体的劳动实践改造了自然空间的原始状态,并且在实践成果中反观自身的存在价值,而这一过程同时也生产着自身“人化的空间”,从而具有了来源于自然却又与自然相迥异的“家园”空间,“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⑥。而空间美学的实践性经由蒂里希、索亚、巴什拉等理论家的论述,更加侧重“精神实践”的维度,并试图建构后现代美学“体验”视域中的文化实践,体验也就构成了精神实践的主要内涵。“存在,就意味着拥有空间。每一个存在物都努力要为自己提供并保持空间。这首先意味着一种物理位置……它还意味着一种社会‘空间’――一种职业、一个影响范围、一个集团、一段历史时间、回忆中或预期中的一种地位,在一种价值和意义结构中的位置。”⑦
对于空间的感知和体验决定了主体的生存状况和意义的彰显,并且此种“审美”维度上的体验也可以直接有效地介入和分析多元文化中的主体性价值问题。所以,空间美学体验的实践方式不仅仅为文学和美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方法论资源,更以个体充满生命感的感受与经验介入到不同的空间领域中,进而实现对生存空间、文学空间和多元文化空间的审美解读。以“体验”作为精神实践原则就以人为核心并肯定了其理想、信念、感性、情感的力量,并进而实现其意志、能力和道德。由此,审美活动彰显了作为个体人类的、不可重复的神秘世界,“空间的构造、以及体验空间、形成空间概念的方式,极大地塑造了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⑧。这样,就恢复了审美实践和美学理论“感性学”的原有之意,打破了西方古典美学“逻辑――归纳”方法论,矫正了先验宏大理性构架对个体审美的伤害,从而进一步恢复美学在后现代时期的应有之义。
作为美学研究而言,我们需要立足两个视角,一是对个别性审美活动的把握,二是实现美学作为哲学分支应有的学科综合。因为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个体“凝神静观”的无功利情感活动,需要对自然、对艺术品进行审美体验。空间美学作为一种更高层面的理论建构,必须在初次审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再次的理论综合。空间美学的“生存――体验论”精神实践为重新恢复感性体验的美学原则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活力,不仅纠正了“自上而下”的形而上体验、实现“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原则并确立感性的首要地位,而且在空间的维度中将审美化为存在、将艺术化为人生,在后现代时期保持着崭新的活力。
建立在“生存――体验论”哲学基础之上的后现代主体精神体验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改弦易辙,更是从精神实践和符号建构的维度完成了对美学现实性的关照,从而为阐释后现代多元文化景观带来可能。“文化表征”正是文化研究中对美学符号的阐释和意义澄明的过程,“精神实践”是本体和原因,而“文化表征”则是符号与呈现。其实,“表征”与“再现”在英文中是同一个词汇,“再现”是立足于古典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上的本体性美学概念;而进入现代与后现代时期,经历结构主义符号学、结构主义、西方以及语言论转向,“再现”作为文学和艺术的基本原则显然已经不适合后现代的实际状况,霍尔在其文化研究和实践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表征”的概念:“表征是在我们头脑中通过语言对各种概念的意义的生产,它就是诸概念与语言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使我们既能指称‘真实的’物、人、事的世界,又确实能想象虚构的物、人、事的世界。”⑨“表征”正是通过主体精神上的能动过程,对不同的文化产品和审美活动赋予意义。因为在后现代时期已经产生了众说纷纭、学科互涉、文化研究和审美泛化,所以必须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符号中发现意义可以被传达和有效阐释的领域,并且能够有机地建构主体的后现代生存体验。“我们所说的‘表征的实践’,是指把各种概念、观念和情感在一个可被转达和阐释的符号形式中的具体化。意义必须进入这些实践的领域,如果它想在某一文化中有效地循环。”⑩对于后现代的文化表征而言,它打破了前现代时期反映论和再现论的僵化模式,更加侧重在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基础上的“意向论”和“建构论”,人的劳动生产活动不仅仅生产了现实的产品,更是以自身精神力量的“投射”完成了“属人”的文化意义。
后现代空间上的区隔与体验更为丰富,实体空间与赛博空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城市设计与地理区位更加赋予了人的表意、象征、隐喻和霸权,所以更加需要文化表征实践介入空间性的研究,这也是空间美学的现实意义。比如后现代的“家园”流动感更强,与自然和土地的分离程度也更大,所以文化表征空间的建构就得以个体在“体验”的维度上实现精神上的家园归属。童年的记忆、仿真的影像和熟悉的场景都有可能成为重构家园情结的文化符号。再如电子媒介的赛博空间,本身即为与现实空间完全割裂的计算机“二进制”虚拟场景,但是现实主体以“代入”的方式完成了另外一个身份的主体转换,尽情在网上江湖中逍遥纵横,这依然是文化表征实践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完全建构在后现代主体心灵体验基础上的“异度空间”。可以看出,空间美学在后现代语境中,通过文化表征实践焕发了强大的理论活力和适用性价值,能够有效地分析、阐释和指导后现代文化景观,显示出独具特色的话语空间。
三、空间美学后现代文化表征实践的显性特质
空间美学的“生存――体验论”哲学基础适应了后现代众语说杂的文化景观,增强了空间美学的实践性与普世性价值。一方面,“生存――体验论”的美学样态打破了传统时期和现代时期对空间形而上学的绝对认知,消解了主体性膨胀之后对空间的统摄,而是以辩证的眼光审视主体与空间之间的流动性、建构性关系;另一方面,空间美学以其对空间特有的感性话语、情感体察赋予了更多的后现代文化景观以美感的色彩,拓展了美学阐释现实和自身发展的新维度。同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超空间、空间压缩、空间政治和空间霸权的出现,也使得空间美学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美学意识形态的眼光重塑后现代话语。这样,空间美学便广泛参与到文化表征实践和建构符号意义的进程之中。总体看来,空间美学在后现代文化表征实践中呈现出“三个融合”的特质。
一是“自然空间性”与“都市实践性”的融合。传统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往往被看做是被动僵化的客观存在,“(传统)空间同样被当做一种自然事实来对待,它通过指定的常识意义上的日常含义而被‘自然化’了。它在某些方面比时间更为复杂――它具有作为关键属性的方向、地域、形状、范型和体验,以及距离――我们象征性地把它们当做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可以测量并因此能被确定下来”;而后现代时期的都市兴起、建筑装修、街道场所等在很大程度上已突破了自然空间恒定的精神体验模式,成为主体充分发挥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场所,进而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内涵。时空压缩、流动空间和场所主义都是空间美学在当今大都市的现实介入。在空间美学看来,当今的大都市建构实现了美学上现实的“同一性”和体验维度的“差异性”。现代性工业文明已经成为全球化发展的目标,大都市的建立正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地域承载,集中化的商业摩天大楼、按区域划分的不同功能区、高架立体的交通道路、高度密集的商业广场以及同质化的迪斯尼乐园、影院和饭店,这些都构成了“千城一面”的独特景观。但在同质化的物质建构中,人们对于流动空间和地域空间的追求却更加强烈,这正是以空间美学体验来完成对家园和内心归属的向往。即使是在后现代破碎、震惊的体验中,“时空压缩的这一思考方式,也使我们回到地方的问题和地方的意义,在所有这些社会形态各异的时空变化语境里,我们如何思考‘地方’?诚如我们的时代有人说,“本土社群”似乎是分崩离析了,你可以在国外发现跟家里一样的店铺,一样的音乐,或者就在路边哪家餐馆,享用你钟爱的异域假日佳肴,当每个人都有了这样那样的此类经验,我们又怎样思考‘本土性’”?个体对空间的怀旧式和审美化体验构架了都市另类的特色风貌,这恰恰是主体性彰显的结果。
现代大都市的兴起首先体现了主体实践化了的“场所主义”,将“空间(space)”转化为“场所(place)”并强调人对空间建筑的能动性作用,随后又以“时空压缩”的方式完成主体的美学体验和意义彰显,最终形成了个体建构空间、又在空间中流荡体验的“流动空间”。比如都市中的闲逛者,他们也许并没有消费或者其他的目的,而只是以审美愉悦的心态寻找城市中的心灵认同符号,这样,他们在人类自我建造的空间中“消费”,同时也建构着自我心灵上的“空间”,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正是在都市空间的游移、变换、体验和疏离中,完成了具有意识形态效果的话语反叛。本雅明透过19世纪巴黎的都市空间,敏锐地发现个体“差异”空间对都市“总体”空间的张力关系,并形成了与同质化空间相抗衡的异质性审美空间。这一潮流在20世纪也得以继续深入,比如美国的格林尼治村群体以及西方随之而来的都市“内爆”与郊区化现象,这些都是空间文化实践在后现代继续深化的结果。
都市作为人类现代化实践的重要产物,一方面具有空间的自然属性和物质实践属性,但另一方面都市空间美学也对空间的“定位”和“他者”的寻求中,找到各种异质性因素共存的张力关系,并深切关照主体的生存体验和情感归属。“漫游的方式成为此种基本关系的支持者。漫游的团体更需要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与支持,因为他们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固定的团体更易于改变。正因为如此,他们常以暂时的特殊力量来掩饰个体之间的差别,这常常胜过客观上更永久的力量。”
二是“空间生产性”与“空间话语论”的融合。后现代性的空间转向与空间美学不仅仅是个人差异性与群体同质性之间的张力,更是成为国界、政治、话语、资源、民族等权力的生发场域,也是民族国家开展对抗的契机。后现代性完成了政治、文化多元化和民族国家重组的进程,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随时通过对文化空间、传媒空间、社会空间和软实力空间的侵占与渗透,通过类似于福柯的“权力话语”对本国普通民众和民族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空间已经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工具,国家利用空间以确保对地方的控制、严格的等级、总体的一致性,以及各部分的区隔,因此,它是一个行政控制下的,甚至是由警察管制的空间”,空间成为权力争斗的场域和意识形态控制的路径。但与此同时,空间美学的生发同样也可以在空间中对统治意识形态进行反抗,以个体私化的空间和对空间的直观体验能力消解政治的霸权。鲍曼曾经把社会实践空间进行“三分法”归类:“如果说认知空间是通过知识的获得和分配在智力上被建构的,美学空间是通过由好奇引导的关注和对经验强度的探索在情感上进行划分的,那么道德空间的‘建构’就是通过感觉到的/假定的责任的不平均分配来实现的。”认知空间和道德空间在后现代时期都被压抑和离散的,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规约着认知空间,成为话语霸权;而道德空间在多元异质的后现代时期也呈现出言说的无力感,个体对于宏大叙事的规约早已厌倦,所以,只有美学空间适应了自由、多元、瞬间、感官和平面化的后现代文化体验,在主体间性的审美文化中,保持着个体性的一抹亮色。
詹姆逊同样从理论出发,倡导在文化层面生成全球性的“认知图绘”美学,其实也正是空间美学的另一种有机表达方式。认知图绘来自于个体心灵对地理现实空间的理解与再现,并且成为一种反抗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美学”,“以物质和文学的眼光勾勒出一种潜隐而又阴敛的人文地理学,这种人文地理学必须成为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政治学抵抗的对象,也成为这样一种揭开毫无存在必要的面纱的手段:大量吸取当代诸种重构过程的工具性养分”,后现代多元、流动和边缘化的空间产生的新的空间逻辑、赛博空间、身份空间、交往空间等都是与认知空间和道德空间相迥异的个体化“图绘”模式。由此,空间美学成为一种符号反抗的话语体系,可以在同样的空间建构中以个体性、民族性和差异性实现对空间压抑的反叛,比如带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可以以审美渗透和民族身份认同的形式实现对同质性空间的反叛。空间美学以其强大的审美话语替代了认知空间与道德空间,以文化表征实践的方式实现了对空间压抑的反抗,呈现出生产实践论与话语权力论的统一。
三是“生活空间性”与“身体在场性”的融合。后现代时期主体的日常生活极大丰富,改变了被动依靠自然空间的单一劳动实践模式,而是在丰富的生活场域中体验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并在表征实践中发现自身“身体性”的感官经验。这样,也就把形而上的超验空间转化为后现代时期的日常生活性,美学空间也得以深入到主体生存的方方面面,从空间的维度完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诉求。“这些地点(空间)是我们居住和劳动的地方,是我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其中的房屋、街道、工厂、办公室、学校、公园、影院等等,对于这些地点我们不可避免地形成一种地方感――对这些地方如何运作的基本理解以及对于这些地点挑剔的情感,像喜欢、不喜欢、爱、恨、接受、拒绝等等”,后现代的众多空间领域正是以主体的生活范围以及生活体验所建构起来的。在前现代时期,因为交通的不便和漫长的旅程,人们对于时空的体验更多带有“膜拜”性质的崇高感,而后现代时期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大大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间隔,高科技大众传媒早已替代了传统的空间意识。所以在“瞬间”的冲击中,人们更能感觉到的便是以自身生活为核心的空间体验,更加注重以身体性为核心的、活生生的空间意义建构。“历史意识受到了星际意识、地型学意识的压制,时间性移向了空间性……后历史带来了历史与‘膨胀的现在’的一种新关系。”比如在居住空间周围公园的休闲,在家庭中的电视和网络,在附近卖场中的品牌消费与文化体验,等等,都是以“身体”和“生活”为核心的空间文化建构。
伴随着新传媒、电子信息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更加注重在空间中的身体体验,甚至只能在虚幻的图像和网络空间中找到存在的价值,这是身体空间发展的极致。“身体的空间性不是如同外部物体的空间性或‘空间感觉’的空间性那样的一种位置的空间性,而是一种处境的空间性”,而后现代的处境恰恰是在图像、感官和视觉的“内爆”之中。比如电影所营造的空间正是一种视觉虚幻性的体验空间,人们在影院的现实空间中感受到的是图像带给人的情感意义;网络赛博空间更是一种虚拟空间,超文本、超链接、超自然、主体角色代入等均完成了身体感官的需要。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可以发泄无意识的不满,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网上江湖中快意恩仇、侠肝义胆。“这种虚拟的基本概念,就是高清晰度。影像的虚拟,还有时间的虚拟(实时),音乐的虚拟(高保真),性的虚拟(画),思维的虚拟(人工智能),语言的虚拟(数字语言),身体的虚拟(遗传基因码和染色体组)”,这也正是空间的文化表征实践所造成的“完美的罪行”。
所以,后现代以“身体”和“生活”为核心的空间美学呈现出“超空间”的审美表征。在这样一种符号所营造的空间中,一方面人们沉浸在唾手可得的空间模拟与仿真之中,感受平面化空间所带来的感官愉悦;另一方面超空间的多元性也使人们深深陷入虚拟的空间迷失之中,进而失去了对方向感和历史性的体验,沦落在后现代的无边空间之中,“你浸其中,就完全失去距离感,使你再不能有透视景物、感受体积的能力,整体人便融入这样一个‘超级空间’之中”。但无论怎样,空间美学完成了对后现代主体身体性与生活性的文化表征实践,并且从空间维度敏锐地发现了主体存在的问题。这也正是后现代审美文化的特征,它正如一把双刃剑,在自由体验和主体彰显的同时是身体的迷失与沦落,而空间美学以强大的理论包容性有效地阐释了这一文化现象,并将继续在历史中完成美学的话语言说。
空间美学的建构正是伴随着后现代转向应运而生,并且获得了相对独立的理论话语与学科范畴。正是因为哲学领域的空间性完成了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型,空间美学也要以“生存――体验论”来确立自身的实践性品格,从而完成对各类空间的阐释与主体生存问题的关注。面对后现代的图像霸权、民族认同、网络空间、都市设计等问题,空间美学以文化表征实践的方式完成了对其符号意义的建构,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进程抹上了一道亮色,延展了美学自身的话语场域。空间美学既能够反叛意识形态的控制并且彰显后现代主体的自由体验,也不可避免地使主体陷入平面化和虚拟化的超空间之中,但后现代文化的特质和魅力正在于其流动性和多元性。空间美学建构着历史的同时,也终向历史敞开并被历史检验,相信空间美学最终会为后现代的主体生存找到一条永恒的精神回归之路。
关键词:隐逸 审美 艺术空间
中国现代隐逸文学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概念尚未厘定,创作实践却蔚为大观的一种文学形态。对于有着隐逸倾向的文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为自己的审美观写作。他们的“隐逸人格”,普遍有着疏离主流文学阵营的倾向,以一种出世的姿态坚守自己的纯艺术追求。这种人格精神使他们在文学创作时向内转,回归田园,回归内心。[1]这种向内转的姿态,有利于审美观照,因此中国现代隐逸文学在审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不但创造出多维审美之境,更开拓了艺术审美空间。
美学家张竞生曾在《美的人生观》里把艺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除了音乐、绘画、文学这些传统的艺术门类之外,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均可成为艺术。他说:“艺术可分为‘人生艺术’与‘纯粹艺术’二种。凡一切人类的生活:如各种工作、说话、做事、交媾、打架等等皆是一种艺术。若看人生观是美的,则一切关于人生的事情皆是一种艺术化了。”[2]中国现代隐逸文学对艺术审美空间的开拓也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一、对“纯粹艺术”空间的开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士”的要求是很高的。文人、士大夫充当着社会精英的角色。他们不但要知书达礼,拥有文学上的造诣和政治上的谋略,还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文学与音乐、书画艺术一直都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唐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让我们领略到了“无声胜有声”的音乐境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魏晋名士嵇康临刑之前,赋琴一曲,从此使《广陵散》成为天下绝唱。古代文人不仅乐意投身于音乐审美实践,对书法绘画也是非常热衷。魏晋的王羲之、宗炳,唐代的张旭、怀素、王维,宋代的苏、黄、米、蔡,明代的祝允明、文征明,清代的郑板桥等都是书法或绘画上的名家。
中国现代隐逸作家虽未能像古代一些隐士那样成为“通才”,但他们所具有的隐逸人格倾向和作品中的隐逸精神依然对传统艺术境界的提升起了重要作用。除了对音乐、书法、绘画等领域的影响外,中国现代隐逸文学对纯粹艺术空间的开拓还表现在对农业文明和旅游业文明的影响上。
中国现代隐逸文学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是“隐于自然”。“自然”的物质表现无非是田园和山水。中国古代用于表示归隐的常常是“解甲归田”“弃官归田”“遁迹山林”“放浪江湖”“啸傲湖山”等词汇,文人士大夫们在现实中受挫以后,最先想到的避难所也是山水田园。雄伟壮阔的名山大川、凄清僻静的深山幽谷、奇妙万状的悬岩隧洞、生动活泼的花鸟虫鱼、美丽动听的神话传说、历史悠久的古物文迹、千姿百态的风土人情,是隐逸文人津津乐道的对象。被隐逸文人精心描绘过的地方,就成为现实读者心心念念的理想乐土。如同古代隐士一样,现代作家也都有隐藏在自己心中的一片圣土,他们的隐居地、游历地等承载着他们毕生的心血与追求,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他们以此为素材构造出的审美世界也因此成为农业、旅游业、书画业的发展资源。沈从文的“湘西系列”、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汪曾祺的“高邮系列”、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李锐的“吕梁山系列”、朱晓平的“桑树坪系列”等莫不如此。
沈从文的小说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清新美妙,充满人情美、人性美的“湘西”世界。湘西的风物成就了沈从文,同时又因沈从文的大力抒写名扬于世。古朴的凤凰小城和周边的古街小镇成了人们追思传统记忆的神秘之地。沈从文在《湘西》中写道:“一切风景静美而略带忧郁,随意割切一段,勾勒纸上,就可成一绝好宋人画本。满眼是诗,一种纯粹的诗。生命另一形式的表现,即人与自然契合,彼此不分的表现,在这里可以和感官接触。一个人若沉得住气,在这种情境里,会觉得自己即或不能将全人格融化,至少乐于暂时忘了一切浮世的营扰。”沈从文将他魂牵梦萦的故土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歌。读者难以拒绝这样的文字,平平淡淡之中,那份美丽与神秘已浸入肌骨,无怪乎在他的影响之下,名不见经传的边城小镇凤凰成了现在的旅游胜地。
贾平凹的散文和小说也让我们加深了对“商州”的理解。贾平凹的作品以商州为题的就有《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再录》,合称《商州三录》;还有小说《商州》《商州世事》,散文集《商州散记》等。贾平凹笔下的商州是迷人的,他把传说、历史、风土人情融入到了商州的山水中。再加上贾平凹不仅是作家,还是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也便带有了书画的味道。他把商州描写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连台湾的流浪作家三毛都不由的心向往之,提笔给素未谋面的贾平凹写信。贾平凹的“商州系列”给商州带来的影响恐怕只有商州人才能深刻体会。正如同沈从文成就了“湘西”一样,说贾平凹成就了商州也不为过。
二、对“人生艺术”空间的开拓
中国现代隐逸文人大多曾远渡重洋,接受过西方(包括日本)文化的熏陶。西方的物质文明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渴望将这种物质文明与东方悠闲的生活节奏结合起来,就像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说的,要设法“溶合这两种文化——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和现代的工艺文明——使它们成为一种可以实行的人生哲学”[3]。因此,较之古代的隐士来说,现代文人即使“隐逸”,也多了一些积极的色彩。
“隐逸派”主将周作人提倡唯美主义的人生观。他在《生活之艺术》一文中提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的生活。”他拒绝将文学变为传统意义的载道工具,不承认牺牲个性来迎合社会潮流是文学应尽的义务,所以,他努力保持文学的自在性。周作人将艺术视为个人情思的表现,是个体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他的人生艺术化的文学观念转化到他的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中去,使他的为人为文都带有了隐逸之气。他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命,以艺术家的心态去感受生活,就如张竞生把“一切人类的生活”看作艺术一样,周作人也强调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他谈“北京的茶食”、“南方的野菜”,谈“茶”、谈“酒”、谈“草木鱼虫”、谈“乌蓬船”,在日常琐屑的叙述中,咀嚼着生活的滋味。衣食住行、风土人物、掌故轶事,都是他谈论的话题。在他看来,“生活不是很容易的事”,只有“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微妙地美地生活”,才能见出人生的真谛。艺术化的生活是对残缺人生的修补,所以周作人在《喝茶》中倡导“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4]。这种唯美主义的文艺思想影响很大。朱自清、俞平伯据此提出了“刹那主义”的人生观,专注于唯美的瞬间感受。俞平伯说:“生活的每一刹那有那一刹那的趣味,或也可不含哲学地说,对我都有一种意义和价值。我的责任便在实现这意义和价值,满足这个趣味,使我这一刹那的生活舒服。至于这刹那以前的种种,我是追不回来,可以无庸过问;这刹那以后还未到来,我也不必多费心思去筹虑。……我现在是只管一步步走,最重要的是眼前的一步。”[5]俞平伯这种“刹那的趣味”,有着传统审美观的影子,也有现代享乐观的色彩。周作人在《希腊的馀光》中认为希腊文明的精神特点是“现世主义”和“爱美精神”,恐怕可以作为俞平伯等人“刹那主义”观的最好注脚。
美学家宗白华也是人生艺术化的积极提倡者。他说:“积极地把我们人生的生活,当作一个高尚优美的艺术品似的创造,使他理想化,美化”。[6]宗白华几十年如一日地出入于世界各地艺术馆和博物馆,对雕刻、建筑、绘画、出土文物、风景名胜等具有审美价值的东西倾注了极大热情。他把现实人生当作艺术,用他的“散步美学”构建起他的艺术体系。这种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化生存”“审美化生存”。他的“散步美学”充满了自由精神,把庄禅境界、魏晋风度等传统自由主义和西方的生命美学有机结合起来,成就了人生的艺术。
隐逸文人最注重审美的表达,对纯粹艺术与人生艺术有一种近乎本能的痴迷,中国现代隐逸文学对自然之境、闲适之境、趣味之境和道禅之境的追求与把握,创造出艺术审美世界,开拓了艺术审美空间,对人类文化史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贡献。
(本文为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现代隐逸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51093】和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经典美文与语文课堂读写教学研究”子课题项目【立项编号:0506043400170】的研究成果。)
注释:
[1]许海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隐逸派”》,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版,第53页。
[2]张竞生:《美的人生观》,选自《张竞生文集》上卷,江中孝编,广州出版社,1998年版,第72-73页。
[3]张岚:《论中国新文学“闲适”散文的成因与流变》,学术界,1998年,第6期。
[4]周作人:《喝茶》,选自《周作人自选文集·雨天的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5]俞平伯:《读〈毁灭〉》,选自《俞平伯散文》下册,乐齐,范桥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页。
关键词:审美;思维;翻译距离
中图分类号:H 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8-273(2008)04-0054-03
美国作家丹•布朗(Dan Brown, 1964~)的系列小说《达•芬奇密码》、《数字城堡》、《天使与魔鬼》和《骗局》的中译本自出版以来广受好评,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国内也掀起了一股文化悬疑小说旋风。译品能被中国读者成功接受不外乎两个原因:一、原著写得精彩;二、译作能让中国读者获得跟源语读者相同的审美体验。翻译作品若能达到这种效果,译者不仅要具有细腻而敏锐的感悟能力,在翻译过程中还必须能综合运用美学理念和各种翻译思维,把握和谐的翻译距离,建构一个与原著相似的审美空间。
1.建立整体意象 传递审美体验
文学语言被认为是最富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正如布拉格语言学派认为的那样:文学语言能使读者注意到语言表达本身,通过对语言形式的感受、思索,进而欣赏语言的艺术性。文学作品包含语言逻辑成份以外的美感因素,它通过运用各种语言手段,创造鲜明生动的形象,表达层次丰富的涵义,取得动人的美学效果,因此,文学翻译就是体验和传达美感因素的过程。
文学翻译不光是一种从原文到译文的静态转换:原文除了其固有的结构意义之外还有美感因素,有待译者通过其知识结构和审美能力理解原文,建构与作者相近的审美感受,并用另一种语言进行创造性的转换。这个转换过程是建立在对原文的整体体验基础之上的,译者通过思维整合,在由词语产生的个体意象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整体意象。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对“整体意象的审美把握意味着对文本各个局部语言意义之外美感因素的体验,这一体验有助于源语文本意义的有效转换。”[1]试看下面的句子:
A sprawling expanse of granite, St Peter’s Square was a staggering open space in the congestion of Rome, like a classical Central Park.[2]144
花岗石铺就的圣彼得广场向四处延伸开去,其开阔宏大令人叹为观止,广场位于罗马人口稠密的地方,仿佛一个古典的中央花园。[3] 92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译者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具有整体把握的宏观处理能力,敢于摆脱原文的表层束缚,以“不切为切”,从整体上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语义内涵和美感信息,使读者获得完整统一的审美体验。
汉、英两种语言都各自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成分,比如重叠、押韵、平仄相对、语句的长短、语气的轻重缓急等,都能使人从字里行间领悟到节奏美感或音乐美感。译家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对美的挖掘与再现,能充分调动听觉美感,精细入微地体味原作之美,具有强烈的审美意识和创美能力。
Publish or perish. At CERN we call it “Substantiate or suffocate.”[3]231
不出版就出局。在“欧核中心”,我们称之为“不证明就除名”。[2]154
Fight or flight.[4]240 Killed or be killed.[4]512
不拼命就逃命。[5]164不是你死,就是我亡。[5]360
“不拼命就逃命”与“fight or flight”以及“不出版就出局”与“publish or perish”在意义和韵律上都如出一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和“不证明就除名”也充分体现了原文的精神和韵味。译家对语言的异同具有很强的敏感性,能巧妙运用译语,使译文获得同原文一样的表达效果。
译者在翻译丹•布朗假托弥尔顿之名创作的抑扬格五音步诗时(见《天使与魔鬼》170页)显然也是动足了脑筋。原诗的第一行与第二行押尾韵“o”,第三行与第四行押尾韵“est”,属AABB韵。译诗第一行末尾的“ku”与第二行“su”押韵,第三行末的“yan”与第四行末尾的“nan”押韵“an”,押的也是AABB韵,译诗在音步和句式上作了一定的调整,但在乐感和韵律上产生了相似的效果,译文适情适景,在内容和风格上再现原文,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可以说,译家把握了作品的神韵,体验到原作者的脉搏和心跳,已经把原文的节奏准确地表达出来。音韵美能否在译文里表现出来着实很重要。因为人类对节奏有一种本能的爱好,当一个人在读文学作品时,在他心头也会响起这段话引起的美妙旋律。译者在翻译每部作品时都能把握作者的语气语调和原文的节奏,对原文的精彩之笔,对原作者的独具匠心注重欣赏挖掘,最大限度地表现了原作的语义内容、情志倾向与修辞立意。
2.运用翻译思维再现形象之美
形象是文学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文学用具体有形的事物引发启迪和联想来表现生活,以具体表现抽象,以有形表现无形。文学语言可以通过形象的作用表达层次丰富的含义,产生艺术的美感。文学语言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属于美学的范畴,它所表达的意义往往隐藏于字里行间和语言的深层。为使译入语读者获得原汁原味的审美体验,译者不仅要具备较好的审美意识,还要能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思维。译家善于运用直觉/灵感思维和形象思维调动视觉美感,这四部译作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Somewhere along the way, she had developed a willowy grace―slender and tall with full, firm breasts and a perfectly flat abdomen.[6] 16
这些年来,苏珊出落成一个袅袅婷婷、杨柳细腰的婀娜女子――苗条的身材,高高的个头儿,挺实的,还有其平无比的腹部。[7]16
He looked happier, relieved.[4] 147
他愁云散尽,看起来更高兴了……[5]96
此处,译者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风度(grace)”,用“愁云散尽”来表达“relieved”,使译文更加生动形象,使读者体验到语言带来的美感。汉语重实,重形象,多用具体的表现法。在汉语中,我们通常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形象:天造地设,举案齐眉,情同手足等,很多形象在英语中难以找到,所以,翻译过程中形象的处理是一门重要的艺术。
We should either do it right―or not at all.[4]122
我们要么就取得应有的成就――要么满盘皆输。[5]78
What was I supposed to do? And so she had blocked him out. Completely.[8]108
他想让我做什么?索菲抱着这样的想法拒之于千里之外。[9]98
以上两处,译者用新的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动作,以艺术性语言表现丰富的内涵,不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还传达了原作者实际想要传达的意义。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常常通过变通原语(即只抓住它的基本意义,放弃表现式)来适应目的语,而较少地注意通过改进母语表现法,吸收外语和外国文化的精华,让目的语变通以适应原语,并反过来丰富目的语。丹•布朗小说的这些中译本中却有不少经典的“双向变通”的例子:
Their drug of choice was a potent intoxicant they called hashish. As their notoriety spread, these lethal men became known by a single word ― Hassassin ― literally “the followers of hashish.”[3]32
他们选择的是一种他们称为“黑煞”的烈性麻醉剂。随着狼籍声名的远扬,这些杀手逐渐被人们称为“黑煞星”――字面意思即“嗜黑煞者”[2]11-12。
美感寓于想象的驰骋之中,有些词能激发人更多的思考与想象,产生丰富的视觉形象。“黑煞”能使人联想到麻醉剂的性能之烈,“黑煞星”则很容易让人想到杀手的阴冷、狠毒与恐怖,而且“hashish”与“黑煞”以及“Hassassin”与“黑煞星”的发音几乎完全一致。译者创造的“黑煞”及“黑煞星”形象确有音义兼得之妙。译家吸收了原著在表现形式上的大量积极可取的成分。为确保原汁原味,译者的这种“双向变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3.把握翻译距离 建构审美空间
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能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统摄全篇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基调。正是“由于这种情绪语境,文学作品才能震撼读者的心灵,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10] 很多读者在网上评论说,读这些小说的中译本时,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说明译文体现了源语文本的那种情绪语境,译者把握了和谐的翻译距离并创造了一个适合于表现原作情感的审美空间。
根据心理空间理论,翻译时译者也在建构两大空间。原文本空间为A,目的语世界为B,原文本空间的事物能使译者触发目的语空间里的事物。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下,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尽相同,认知本身需要必要的空间,所以译者的任务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调配翻译距离,使读者感受言语的美,并通过言语提供的美学空间,达到自己的美感体验。
《数字城堡》中有一个文字游戏,可以用英文字母表序列中后面一个字母去替换前一个字母来解密。译文保留了文字游戏的答案原文“IM GLAD WE MET”和原文回复“LD SNN”,并对贝克和苏珊玩的这个文字游戏做了注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幸与你结缘。下文中的LD SNN,按照苏珊设定的解密方法,其意思就是ME TOO,彼此彼此。[7]16
英语初学者都知道“I am glad we met”往往被当作礼貌性的问候语翻译成“我很高兴认识你”,而“me too”可译作“我也是”,但这并没有表达原文的内涵。这个文字游戏实际上是小说男女主人公在相识了一段时间之后传递的情话。此处的译文能使读者感受到男女主人公之间的那种情愫,以及对彼此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的期待。译者根据阅读语境对翻译距离作了适当的调整,引导读者完成获取意义的过程。
文本用语言来扑捉人类体验,虽然人类经验可以说是社会和政治的产物,但只有制造一个审美空间才谈得上对美的欣赏。如果审美距离为零,那也便是艺术的完结。译者通过调节翻译距离来建构和谐的审美空间,使阅读获得敏感性,这样,审美的效果便在译文里得到了很好的传递。
一般来讲,如采用直译法或异化法,译文会更贴近源语,但会拉大译入语读者与译文之间的距离,而采用意译法或归化法,译文会更贴近译入语读者,但会扩大原作与译品之间的距离。由于历史及文化的障碍,译入语读者可能不具备通过阐释直接获取意义的能力,这样产生的阅读距离,使译入语读者无从解读文本,所以译文用解释性文字,或提供背景的注脚,可帮助译入语读者接近所指意义。
Do you truly believe they stake their lives on a fable about a man who walks on water?[3]179
你真的相信他们会把姓名押在一个水上行者的神话上吗?
“文内直译,并提供背景的注脚,既能保留源文特点,又能详细介绍出发文化,使读者通过译本了解异邦的风土人情”。[11] 像《达•芬奇密码》和《天使与魔鬼》这类宗教文化色彩极浓的作品,适当地用异化手法,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如果文化表现式与本民族的文化现实格格不入,就很难谈得上接受和吸收,这时在表现法上的努力也一定会徒劳无功”。[12]译者能灵活转化思维模式,凡是用异化法不能清楚地传递所指意义之处,或双向变通,或采用归化译法,试看下面的例子:
…they felt like a couple of teenagers―everything was fireworks.[7]11
……俨然是青梅足马的一对少年恋人――一切都是激情的碰撞。[6]11
Nothing can stop us now.[4]152
如今,我们可以所向披靡了。[5]100
For what seemed like an eternity, her grandfather stood silently in the doorway.[8]110
祖父在门口站了良久,一言不发。[9]110
尽管现在的读者都有求新求异的心理,译文的适度异化一般都能接受,但语言体系中最基本的词序、句法等内在结构的改变还是比较缓慢,读者在这方面的接受也比较保守,所以从接受美学角度讲,归化策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译家最大限度地关注了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现状和潜势,使原文的美感和精神在译文中都有很好的再现。
文学作品的诗学功能和文学语言的艺术性意味着文学翻译是一个新的语境下的文学抒情,这就需要译者的审美意识的积极参与和翻译思维的控制。丹•布朗系列小说的中译本的成功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更为广阔的语境下,若要提要翻译质量,使译入语读者获得原汁原味的审美体验,我们必须从美学、思维和语境等多层角度重新理解文学翻译,通过建立整体意象,综合运用翻译思维,把握和谐的翻译距离,建构相似的审美空间,从而达到传递相同的审美体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Jiang, Qiuxia. Aesthetic Progress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Image-G Actualization[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2:160-165.
[2] 丹•布朗. 天使与魔鬼[M]. 朱振武等,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3] Brown, Dan. Angels and Demons[M]. London: Random House, 2001.
[4] Brown, Dan. Deception Point[M]. London: Random House, 2002.
[5] 丹•布朗.骗局[M]. 朱振武等,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6] Brown, Dan. Digital Fortress[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8.
[7] 丹•布朗.数字城堡[M]. 朱振武等,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8] Brown, Dan. The Da Vinci Code[M].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3.
[9] 丹•布朗.达•芬奇密码[M]. 朱振武等,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0] 吕萍. 文学翻译中的语境问题[J]. 中国翻译, 2004(5):60.
【关键词】煤矿、采空区、建筑地基、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人们对煤炭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煤矿的开采速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致使煤矿采空区的面积在不断的增加,煤矿采空区对建筑地基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严重的采空区会使建筑地基产生开裂,轻的也对建筑地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通过相应的措施对采空区进行填充,减少其对建筑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1、采空区的活化的判断
地下矿产资源被采出后,采空区周围及上覆岩体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在经过长时间的自然压实后基本趋于稳定形成老采空区,但在老采空区上方新建建筑物后可能打破上覆岩体中原来的相对应力平衡状态,造成老采空区活化,形成采空区及上覆岩体的二次移动和变形,对工程安全造成威胁。目前,关于老采空区是否活化的判断方法较多。以建筑物影响深度与采空区垮落带、断裂带发育高度是否重叠来判断是否引起老采空区活化。在工程地质手册中提供了临界深度的计算公式,用以评价采空区场地建筑的适宜性。李兵磊等运用离散元数值分析法对采空区上方新建建筑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这些方法主要注重老采空区是否活化而对上方建筑物造成影响。然而,老采空区虽然经过长时间的移动稳定,但实际上地表还有少量残余下沉量,这个残余下沉量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残余沉降与开采深度、覆岩性质、顶板管理方法等有关。在老采空区上方新建建筑物时,应根据开采结束时间,估计残余下沉的影响。对于地表沉陷变形预计的研究,国内外专家提出了多种方法,目前,我国比较常用的地表移动变形计算方法有概率积分法、负指数函数法、威布尔函数法和典型曲线法等,其中概率积分法具有参数容易确定、实用性强、经验积累较多等优点,在我国使用比较广泛,是最常用的方法。
2、某地区采空区及塌陷分布特征
2.1、采空区
根据本次取得的资料推断,勘查区F1~ F5间地下分布有三个规模不一的采空区,采空区分布范围约59970m2。
2.2、地面塌陷
根据实地勘查,共发现采空地面塌陷点有25余处。断裂带地表塌陷坑多呈漏斗状,地表露头表现为大小不等,带状分布的的圆形或椭圆形塌陷漏斗。少量规模较小,发生时间较久的塌陷点受自然因素的改变还难以辨析,仅根据微地形依稀可以寻找出采空地面塌陷的痕迹。塌陷坑(塌陷漏斗)多位于采面上部断裂破碎带正上方,或稍有偏离,其成因主要为裂隙带沿断层破碎带向上发展而形成。
2.3、地面沉陷
根据遥感影象资料及小比例尺地形测量,在勘查区西块段的F1~F2断裂带间,地表存在2处沉陷区,部分沉陷区已发生塌陷。沉陷区总体与采空区范围较为吻合。
2.4、地表裂缝
根据实地勘查,建设场区共发现地表裂缝3条。其特点为张性裂缝,上宽下窄,在一定深度内可能尖灭。较大裂缝两侧的地表有一定的落差,一般0.3~1.0m。
2.5、 覆岩“三带”特征
煤矿开采形成采空区,在煤层上覆岩土层中自煤层顶板向上形成“三带”—垮落带、断裂带和弯曲带。从本次勘探的钻孔岩芯采取率来看,破坏最严重的岩层段是位于开采煤层顶板以上15m以内的覆岩,其原有岩层结构层序基本破坏;裂隙带内岩体仍保持原有的层状结构,但在岩层中原有的结构面如节理、裂隙开裂;弯曲变形带的岩层一般只发生不同程度的整体性变形,岩层的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未遭破坏。断裂带下部的构造角砾岩因破碎,破坏影响较严重。总体来看,钻孔中的覆岩“三带”岩芯采取率低,说明岩层力学强度降低,其岩体属Ⅳ级“差岩体”。参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选取垮落裂隙带高度理论值计算公式 进行计算,Ⅱ号煤层开采后断裂带高度理论值为39.7m。
3、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3.1.现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现采空区是目前正在开采或开采工作面其主沉降尚未结束的采空区(工作面)。现采空区稳定性现状评价是基于现状开采条件下,从现有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从煤层赋存特征、采煤及顶板管理方法、地表移动所处阶段、剩余沉降量、采深采厚比、采空区“活跃期”变形特征、煤层开采及地震活动等方面对拟建场地的现状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
地表移动的持续时间是影响现采空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采空区地面变形稳定时间与其埋深有关,一般把地表移动盆地主断面出现下沉10mm时作为移动期开始时间,连续6个月下沉值不超过30mm时认为地表移动期结束,从地表移动期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时间称为地表移动的持续时间。当无实测资料时,可采用经验公式( T—移动盆地内某一区域稳定所需的时间(天);H0—平均开采深度(m)进行计算。若计算稳定所需时间超过计算时的时间点,应认为采空区处于起始期~活跃期,相应采空区应定为现采空区,否则则定为老采空区。根据现状评价结果,场地稳定性分为不稳定区和稳定性差区。
3.2.未来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未来采空区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与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工作面推进速度及开采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未来采空区的主沉降及变形的估算相关参数应依据开采规划中的相关开采情况进行。根据场地内的煤层赋存特征,未来采空区对场地稳定性影响较大。
场地内煤层的开采,采空区的规模及其对地面的影响具有动态变化特点,随着煤层的开采地面变形量及规模亦逐渐扩大,因此,场地的稳定性同样具有“动态稳定”的特征,且这种稳定直至采煤工作结束后一定时期内才能最终完成。根据现采空区和未来采空区的叠加,场地应划分为“不稳定区”。
3.3、采空区稳定性的综合评价
勘查区主要采用垮落法采煤,属浅层采空区,断层发育,覆岩(顶板)岩性以炭质泥质、炭质页岩和粉砂页岩等中硬覆岩为主,岩层的节理和裂隙较发育,开采煤层多为缓倾斜~倾斜矿层断裂带部位常沿断裂延伸方向采空,由于断裂带产状陡倾,由于采煤后顶板全部垮落,使覆岩沉陷破坏严重,使上覆岩层的冒落裂隙带高度得到充分发展,采空区往往沿断裂面滑动冒落,并在采空区上盘岩层以沉陷和水平移动变形模式,出现地表裂缝,目前已经出现多处塌陷、裂缝现象,现状稳定性较差,虽然采空区尚未完全塌落,但在后期不利因素作用下,采空区有进一步塌陷的可能,给地表建筑及人员生命财产造成危害。今后的工程建设,需根据采空区的特点及建筑物的布局进行建筑地基稳定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避免引发或遭受地面塌(沉)陷的危害。
4、采空区活化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地下水活动对采空区的影响采空区“活化”的影响因素较多,针对本研究采空区场地主要应考虑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研究区水文地质按埋藏介质可分为三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岩石风化裂隙水;碳酸盐裂隙岩溶水。拟建工程基础高于本区浸蚀基准面,其基础部位地层中含水微弱。地下水的补给方式主要为大气降水,水位随季节变化而有所波动,变化幅度约1.5-2.0m。丰水期地层浅部含少量岩溶水,地下采空区为饱水状态,地下水水位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面沉降的速度。未来期间如果有研究区及其附近开采、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则会破坏现有地应力场地的平衡,将可导致采空区的“活化”,地表下沉加剧、加速、对拟建建筑物产生危害。
【结束语】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建筑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尽量避免煤矿采空区对地面建筑的影响,采取相关的措施对采空区进行填充处理,减少煤矿采空区的面积。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监测控制系统主要以一通三防为主要内容,分为井下和地面两部分:井下部分通过相应的技术措施和设备手段,连续、全面、准确地监控井下瓦斯、风速、一氧化碳、温度、负压等环境参数和设备开停、风门开闭、风筒风量等设备设施的状态,实现对现场的超限报警、断电控制;地面主要设备是信息采集处理中心,其作用就是及时将井下收集的数据传输到调度中心,由煤矿管理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对井下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存储、手动或自动控制井下工作面电器等被控设备断电等功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精确、快速地提供井下环境安全参数动态信息,为各级部门指挥调度提供及时的现场资料和信息,便于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另外,通过对被测参数的比较和分析,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切断相关区域的电源并闭锁,避免事故的发生。在煤矿井下发生异常情况时,通过调度中心指挥平台,能及时地通过数据分析,将人员撤至安全处,便于制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同时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救护人员能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及时了解井下情况,获得最佳救灾路线,为抢救和疏散人员器材提供便利。
2煤矿安全监测控制系统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安全监测控制系统已进入智能化、自动化,在各矿井广泛应用的有KJ90、KJ95、KJ101、KJF2000、KJ4/KJ2000和KJG2000等多种监控系统。它们的特点是与当今的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测量技术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技术等高端科学相结合,能对矿井井下环境进行实时检测监控,并根据预先制定的程序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准确发现并解决井下安全问题,做到安全生产、高效生产。虽然安全监测控制系统的应用有效减少了煤矿事故的发生,但一通三防重大事故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对系统的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3煤矿安全监测控制系统的管理与使用
3.1正确认识安全监控系统的作用和价值
在煤矿生产中,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煤矿安全监测控制系统的架设对高效生产毫无帮助,反而安设了监测设备会报警断电、中断作业,影响生产。所以一些单位无视安全监控系统,不配合、不支持安监工作的展开,有些单位甚至阻挠或有意拖延设备的安装。而仪器安装完成后,也不能正确使用和及时维护,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工作状态。煤矿领导应正确认识安全监测控制系统在煤矿生产中的价值,安全监测控制系统表面上看不到明显的增益效果,实际上其在保障连续、持久的安全生产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因此,从整个系统架设之初,各级领导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各单位了解到监控系统的重要作用,引起广大职工的重视,以便于监控系统的安装以及今后相关工作的展开。
3.2明确组织领导建立专业队伍
煤矿安全监测控制系统涉及面广,与煤矿各个部门都有联系。因此在建立安全监控机构时,在局、矿总工的领导下应与各个部门协商统筹,以具有安全监测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监测工为基石来组建。而对安全监测控制系统的管理,可以采用分班组、划区域、责任到人的原则。
3.3加强监控系统技术管理和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
在整个安全监测控制系统中,人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管理技术人员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不精通、对相关技术要求不熟悉,那么系统的真正作用就不能发挥出来,就成为摆设。而对安全监测控制系统的相关设备,应配备人员建立详备的档案,包括设备数据、调试记录、检修时间等等,力求详尽、准确、即时。安全监测技术涉及的学科面广,部门调入人员前都应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进入工作后也需要继续学习,边干边学。同时,部门领导也要经常组织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以适应现代化煤矿监控技术高速发展的需求。
3.4做好日常维护及新设备的验收
系统建设好后不是一劳永逸,还需要积极维护。井下环境相对恶劣,设备分散,设备工作时间长,再加上人为原因等,系统维护才是煤矿安全监测控制系统的日常问题。而只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作用。矿区可以建立自己的维护队伍,专人负责、专人管理,这样就可以及时可靠地解决问题,且便于管理。随着安监技术的发展、矿区的扩展,新的问题也会出现,这就需要做好系统设备和技术的更换和更新。在购进设备前要积极调研,了解新设备的优缺点,明确对原系统是否契合。对新购进的系统设备,要组织力量进行全面的验收,发现问题及时与厂商交涉。另外,为保证系统的长期运行,应储备设备的易损易耗部件。
3.5做好监测信息处理工作
为了准确获取现场环境和设备状态的数据,各种传感器的安设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设置。各传感器要按时调校、测试。而采集到的数据要及时录入报表,出现异常现象要立即报告通防调度和矿调度,并做好详细记录。中心站要每天提供日报表,以供通防部门审阅分析。对于监测控制系统提供的即时数据,不仅可以使矿区及时了解井下情况,便于指挥,还可以根据这些资料,结合当下采掘动态,分析研究瓦斯、地下水、自燃发火等的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采掘方案。
3.6完善紧急预案
一通三防的监控是手段,安全监测控制系统是工具,最后达到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才是安全监测控制系统建设的根本。当系统报警时,煤矿要做的首先就是准确迅速地拿出相对应的应急预案,并能紧凑有序地执行,把损失降到最低。矿区应总结应对历次险情的经验,出版相关的安全生产手册,为职工普及避难常识,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避难演习,使工人在面对警报时能冷静正确地应对发生的各种问题。同时随着矿井的建设,相应的避险巷道也要及时地补进。随着建井时间的推移,系统收集的各类数据不断更新、补充,监控系统又有矿山数据库的功能,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据进行更加丰富的挖掘,更好地服务矿井。
4结语
关键词:监控系统胶带ProfibusFIXMPI
现场总线是20世界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它应用在生产现场,实现微机化测量设备之间的散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一经产生便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热点,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自80年代末以来,几种现场总线技术如FF、Lonworks、Canbus、Profibus等已逐渐成熟并对工业自动化进程形成影响。Profibus等已逐渐成熟并对工业自动化进程形成影响。Profibus是ProcessFieldBus的缩写,是一种用于工厂自动化车间级监控和现场设备层数据通信与控制的现场总线技术,可实现现场设备层到车间级监控的分散式数字控制和现场通信,从而为实现工厂综合自动化和现场设备智能化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胶带运输是煤矿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监控系统在该环节的投入是煤矿现场化生产的趋势。本文以皖北矿务局祁东煤矿的井下胶带监控系统为例,简介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1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
1.1Profibus概貌
Profibus是一种国际化、开放式、不依赖于生产商的现场总线标准,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Profibus根据应用特点分为Profibus-DP、Profibus-FMS、Profibus-Pa三个兼容版本。其中Profibus-DP是一种高速(数据传输速率9.6kbit/s~12Mbit/s)的经济的设备级网络,主要用于现场控制器与分散I/O之间的通信,可满直流调速系统快速响应的时间要求;Profibus-PA采用IECII58-2标准,传输速率为31.25kbit/s,并提供本质安全特性,适用于安全性要求较高及由总线供电的场合;Profibus-FMS主要解决车间级通信问题,完成中等传输速度的循环或非循环数据交换任务。
1.2总线拓朴结构
根据现场设备到控制器的连接方式,现场总线的拓扑结构可有多种形式,通常采用以下三种:线形、树形和环形。Profibus采用的是线形结构,其特点是简明,用一根总干线从控制器连到机械装置(控制对象),总线电缆从主干电缆分支到现场设备处,控制器扫描所有I/O站上的输入,必要时还可发送信息到输出通道。在这种总线结构下,可实现多主式和对等工通信,可以两个控制器共享同一个系统中的信息和I/O站。另外,不需关闭总线系统就可以把一个I/O设备从总线上拆下,这给总线系统的维护带来了很大方便。
1.3Profibus-DP的设备类型
根据实际设计需要,本系统采用Profibus-DP。每个Profibus-DP系统包括以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设备:
(1)DP主站类型1它是Profibus-DP应用的中心部件,在一个规定的、重复的信息周期内,中央控制器或PC机与分布式从站(DP从站)交换信息。非循环传输的数据与循环的测量值相比不是经常变动的,因此这种数据与快速循环的有用数据一起传输,但它以较低的优先级传输。主站中的中断确认保证由DP从站来的中断可靠传输。
(2)DP主站类型2这种类型的设备(如编程器、组态设备或操作设备)用于DP系统的启动、组态或用于正常运行过程(如诊断)中的系统操作。此类型的主站可以读取由设备来的输入、输出、诊断和组态数据。
(3)DP从站一个DP从站是一个I/O设备,它读取输入信息并向I/O提供输出信息,输入和输出信息数取决于设备类型,最大为244字节。
1.4Profibus-DP的通信协议
Profibus现场总线采用了OSI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如图1所示。其传输速率为9.6kbps~12Mbps,最大传输距离在12Mbps时为100m,在1.5Mbps时为400m,可用中断器延长到10km。其传输介质既可以是双绞线,也可以是光缆,最多可挂接127个站点。
Profibus-DP物理层与ISO/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相同,采用EIA-RS485协议,根据数据传输速率的不同,可选用双绞线和光纤两种传输介质。
Profibus-DP数据链路层协议媒体访问控制(MAL)部分采用受控访问的令牌总线(TokenBus)和主从方式。令牌总线与局域网IEEE8024协议一致,令牌在总线上的各主站间传递,持有令牌的主站获得总线控制权,该主站依照关系表与从站或与其它主站进行通信。主从方式的数据链路协议与局域网标准不同,它符合HDLC中的非平衡正常响应模式(NRM)。该模式的工作特点是:总线上一个主站控制着多个从站,主站与每一个从站建立一条逻辑链路;主站发出命令,从站给出响应;从站可以连续发送多个帧,直到无信息发送、达到发送数量或被主站停止为止。数据链数中帧的传输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数据链路建立、帧传输和链路释放。正常响应模式主站与从站之间传输帧的格式如图2所示。
F为帧标志字段(8位)。A为从站地址字段。控制字段C表示帧类型、编号、命令和控制信息,它将HDLC帧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帧、监控帧和无编号帧。其中信息帧用于应用数据的传输并捎带应答;监迭帧用于监视链路上的正常操作,对链路状态作出各种响应(如认可帧、请求重传或暂停等);无编号帧(不含信息字段)用于传输各种无编号命令和响应,例如建立链路工作模式、释放链路及报告特殊情况等。信息字段由PKW+PZD的应用数据构成,PKW用于读写参数值,如写入控制字或读出状态字等,一般为4KB长,而PZD用于存储控制器的具体控制值、设置站点或状态字的参数,一般为2~10B长,如PZD的第二个字节可设为0#~7#设备的起停止位。FCS是帧校验字段,它对整个帧的内容进行循环冗余码(CRC)校验。HDLC帧最长可达24B。
Profibus-DP并未采用ISO/OSI的应用层,而是自行设置一用户层。该层定义了DP的功能、规范与扩展要求等。
综上所述可知,Profibus-DP的实时性远高于其它局域网,因而特别适用于工业现场。
2井下胶带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
Profibus-DP被应用于皖北矿务局祁东煤矿井下胶带监控系统,硬件系统如图3所示,整个系统由上位机、Profibus-DP主站、Profibus-DP从站及其现场设备组成。Profibus-DP总线将所有设备连接起来。其中,Profibus-DP主站、Profibus-DP从站均采用SIMATICS7-300的模块系列,主站为CPU315-2DP系列模块,从站为相应I/O模块。
(1)分布式I/O系统,本系统采用ET200通讯模块等Profibus-DP相连接,ET200充分利用了SIMATICS7-300的模块系列,将所有的S7-300I/O模块通过接口模板IM153与现场总线相连。I/O模块下的执行器和传感器连接到现场设备,I/O模块按主/从模块向现场设备提供输出数据并向CPU或上位机馈送输入数据。I/O模块属于DP从站。
(2)CPU作为DP类型1主站,CPU位于控制中心,本系统采用CPU315-2DP模块化型PLC,它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并集成了Profibus-DP现场总线接口装置,同时还具有0.3ms处理1024个语句的速度。PLC程序在上位机的编程工具STEP7中编译完成后下载到CPU315,并存储在CPU315中。CPU315可自动运行该程序,根据程序内容读取总线上的所有I/O模块的状态字,控制硬件设备。
(3)上位机是DP类型2主站。本系统采用研华工控机作为上位机,通过现场总线接口卡CP5611使工控机与现场总线相连。这样工业PC机与现场总线网段就连接为能完成组态、运行、操作等功能的完整的控制网络系统。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系统运用了双机冗余,钭另一台工控机通过同样的现场总线接口卡CP5611与现场总线相连,若其中一台工控机发生故障,另一台可继续运行。
3井下胶带监控系统的软件结构
软件结构部分包括WindowsNT操作系统、下位机编程软件、上位机监控软件。
3.1下位机编程软件
本系统采用SIMATICS7-300的配套编程工具STEP7完成硬件组态、参数设置、PLC程序编制、测试、调试和文档处理。通常,用户程序由组织块(OB)、功能块(FB、FC)和数据块(DB)构成。其中,OB是系统操作程序与应用程序在各种条件下的接口界面,用于控制程序的运行。FB、FC是用户子程序。DB是用户定义的用于存储取数据的存取区,本系统中它是上位机监控软件与STEP7程序的数据接口点。在MPI中配置与其相对应的DB块就可实现上位机监控软件FIX与STEP7程序的数据接口。
3.2上位机监控软件
FIX工控组态软件是由美国Intellution公司开发的基于Windows9X&NT的大型应用软件,它集控制技术、人机界面技术、图形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于一身,包含动态显示、报警、趋势、控制策略、控制网络通讯等组件,提供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生成相应的应用软件。
3.2.1与Profibus现场总线的接口
(1)数据流程FIX运用I/O驱动程序从设备中读写数据,每个I/O驱动程序支持其特定硬件。对于本系统的PROFIBUS网络,采用MPI驱动程序获取其上数据。FIX组态软件首先通过MPI驱动程序软件接口从现场的过程硬件中获取数据,存入DIT驱动程序映象表中(驱动程序映象表在系统运行时实际上是一块内存区),FIX的内部数据库(PDB)通过SAC程序从DIT表中获取它所需的数据,应用软件(如FIX的画面运行程序、报表生成程序等)都通过内部数据库访问软件从FIX内部数据库中获取来自过程硬件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实现工业流程画面上动态地显示现场各过程硬件的运行状态,数据也可以按相应的顺序写回现场过程硬件,执行控制操作。相应的数据采集流程如图4所示。
(2)MPI配置MPI驱动程序的应用中很重要的问题是STEP7和FIX的地址转换问题,在STEP7中设置的DB块应转换为MPI的DB块,这需要在MPI配置中实现。对MPI进行配置包括通道、设备、起始地址及其它一些参数,令MPI的DB块与STEP7中设置的DB块相对应,FIX的应用程序才能获取现场数据。
3.2.2用户界面开发
本控制系统开发的人机接口界面有以下几种:
(1)信息显示画面
信息显示画面主要显示各胶带当前运行状态信息值,如当前胶带带速、储煤仓的仓位以及一些故障信息,如胶带跑偏、堵塞、打滑等,并可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当前状态来正常还是异常。
(2)设备控制画面
尽管下位机程序能实现在现场总线上的数据采集和控制信号的输出,并实现PID控制等一些简单的控制算法,但算法的控制功能仍需要在上位机上实现人工控制,在画面中点击相应设备按钮就可对该设备进行单独控制。
(3)实时报警处理
对系统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判断,发出报警信号,并按技术要求进行处理并自动进行相应的设备控制,如对胶带故障信号的解锁及其恢复等。
(4)报表打印
利用FIX的DDE功能开发出实时报表并具有随时打印功能。
(5)实时数据曲线显示
监视设备重要参数的变化趋势曲线,从而可以了解设备在一段时间的运行状况。
(6)历史趋势画面
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又叫做地理知识发现,它是数据挖掘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从空间的数据中提取到非显式存在的知识、空间关系以及其他有意义的模式。在我国现有的地理数据库中,还潜藏着许多可供分析和利用的知识,在这些知识中,有一部分属于表面知识,比如在什么地方是否有河流、道路的宽度等等。这些功能通过地理数据库中的查询功能就能查出来,但是还有很多深层知识就不是那么好发现的,它们并不是直接储存在空间的数据库中,例如空间位置的分布规律、空间的关联性规则等,这些知识要想被全面掌握就必须要通过运算等方法将其挖掘出来。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产生源于数据挖掘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化以及在地理学的领域中,凭借着卫星和遥感技术的广泛运用,海量的数据被收集和储存在大空间的数据中。在现代这个环境,我们已经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淹没,但实际知识的掌握能力却远远不够。
2基于空间数据挖掘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建设
2.1系统模型的设计
空间数据挖掘系统包含了三种结构体系,第一种是数据源,是指利用大空间数据库中所提供给我们的索引来查询出具体的功能,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直接使用到数据库中的数据。第二种是数据的挖掘,首要前提是要把原始的数据转换为数据挖掘算法的专用格式,并删除其他不相干的数据,然后利用这种算法来具体分析提取出来的空间数据,最后在挖掘中不断调整数据的参数值。最后一种是用户界面,在这个技术层面中,用户可以根据可视化的工具来获取知识。
2.2空间挖掘关联规则的分析
空间挖掘技术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元素,就是空间对象的结构以及空间之间的关联规则,想要深入地分析出这些规则,空间挖掘模型还要设计出一组空间关系。通过设计的空间关系而研究出的空间关联规则是空间挖掘技术中的重要内容。空间的关联规则包含了不同的空间属性,如相邻、共生、包含、覆盖等关系,同时还表现出了距离上的信息,比如交叉、远离等。在众多的应用程序中,我们很难在原始的数据中找到一些关联规则,但却可以在高层次的概念上找到,这也可以提供一些十分重要的知识。因此,在实际的空间数据挖掘系统的建立中,应该时刻注意到要在不同的概念层次中挖掘出空间的关联规则,以及在不同概念的空间里互相转换的功能。
2.3空间数据挖掘算法的选择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空间数据的挖掘算法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分类和预测模型,第二种是集群和单点检测模型,最后一种是空间关联规则。这三种算法都和煤矿的安全管理中所需要的空间模式息息相关。在这三种算法中,空间关联规则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它主要是指空间数据的价值和每个数据项目之间关系的准确描述。这些知识的描述可以显示特定的参数和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的是,空间关联规则所体现出的空间定位的特性,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来说,有着多么深远的意义。在实际情况中,煤矿安全的空间关联规则算法需要用到双向挖掘,双向挖掘具体分为了两个步骤,第一点是根据统计的结果来得出非空间项目,第二点就是利用空间关联的算法来生成规则。
3结束语
关键词:校园文化艺术建设;楼道空间媒介;媒介开发
一、楼道空间媒介开发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首先,楼道空间媒介开发符合国家繁荣的需要。高等院校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者的主要阵地,校园文明建设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楼道空间媒介作为学校文化艺术建设的渠道能让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意识到自身应该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鼓励学生以主人翁、接班人意识积极进取、筑梦圆梦。
其次,楼道空间媒介是校园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手段。楼道空间媒介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和谐校园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手段,有助于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育人氛围,为建设和谐的大学校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优秀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有助于增强学校软实力和竞争力。
二、楼道空间媒介的开发价值
第一,楼道空间具备媒介开发的条件。楼道空间的独特属性,使得公众在楼道停留时间较长,若作为一种媒介进行开发,用于传播校园文化艺术信息。
第二,开发楼道空间媒介能增加学校传播信息载体。利用此媒介展示教学成果、学校专业、师生风貌等,能增强学生归宿感、荣誉感,塑造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个性风貌。
第三,利用媒介实现育人目的。楼道空间媒介开发和应用能不断启迪同学们的情操和心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发展;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第四,楼道空间媒介的开发和应用有助于探索媒介创新性表现形式。
第五,开发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和学生专业特长结合,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平台。
三、四川农业大学楼道空间开发现状和
存在的问题
(一)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
为找到四川农业大学文化艺术氛围的明确定位,确定楼道空间媒介开发所需要的内容及表现形式,从艺术楼楼道空间的开发寻求广泛开发楼道空间媒介的规律所在,我团队于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3月20日展开调查。
一方面,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关于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楼道空间媒介开发”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了420份问卷,有效问卷393份。调查结果显示,川农文化艺术氛围不够浓厚,75.2%的学生认为川农文化艺术氛围有待提高。被调查的学生平时关注的信息中,各种比赛信息及学校学院活动信息的关注度最高;在校园信息传播存在缺陷方面,认为校园信息传播缺乏管理所占比例最高。对于目前楼道空间的开发,有87.9%的同学是不满意的,校园现有的信息传播渠道不能充分满足学生获取信息的需要,学生最想获得的信息需要通过多渠道、新媒介,而且现有的楼道空间媒介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另一方面,我团队还访谈了学校学院具有代表性的领导、教师、学生,共计12人。访谈结果揭示了在开发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需要用新形式提升川农文化艺术氛围;二是弥补川农校园信息传播存在的缺陷;三是通过多渠道、新媒介来有效传播学生最想获得的信息;四是充分发挥楼道空间媒介的作用。
(二)四川农业大学楼道空间开发思路
根据调查显示,艺术与体育学院45.8%的学生不满意楼道空间的开发。83.3%的调查学生能接受楼道空间作为媒介传播各类信息。四川农业大学艺术楼之前属于图书馆,除开大厅外的两幅装裱国画和各楼层的导视图外,基本处于零开发。根据深入调查,艺术楼存在以下问题:①光线太暗;②厕所太臭;③过于严肃,无艺术感;④垃圾桶太少;⑤办公室、教室的标志不明;⑥缺少学习氛围;⑦没特色。前期决定在重点区域解决以上部分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把大厅玻璃、楼梯侧墙、楼道长廊侧墙作为媒介来开发,采用手绘、剪纸、喷绘等表现形式,统一表现内容风格,集中凸显学院特色。
四、楼道空间媒介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注重实用与安全。在文化艺术氛围的营造中,楼道空间媒介的开发运用也存在很多限制。首先,楼道空间作为公共区域,开发需要协调好与教学秩序的关系;其次,不能影响其具有的交通行走功能;最后,楼道空间作为新媒介,要注意后期维护及传播效果问题。
第二,体现美学。每个学院都拥有各自的风格和特色,艺术与体育学院的个性特色具有高区别度。楼道空间媒介的开发要极尽体现艺术的美学,采用多元的、创意的、可行的表现形式。
第三,从学生需求出发。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校存在意义也是在于培养有品德、有思想、有责任的高素质人才。从学生需要出发开发楼道空间媒介,目的也是更好地传播信息和教育学生。
第四,开发内容要有核心价值和人文内涵。每所大学都有各自的育人理念,楼道空间媒介的开发应该紧紧围绕核心价值展开,扩展和延伸教育理念。
第五,开发要具有可持续。楼道空间作为公共区域,每天都会被多数人包围,开发的形式要考虑到后期维护和更新,采用的内容要与时俱进。
五、楼道空间媒介开发成果阐述
2013年6月,四川农业大学对艺术楼楼道空间的大厅玻璃进行开发,表现手法是手绘,表现内容是体现运动精神的运动形象。
2013年9月底,四川农业大学对楼道空间的长廊侧墙进行媒介开发。此媒介主要用于广告系讲座、比赛海报的。结合调查数据,长廊侧墙媒介表现形式选用喷绘,内容选用代表学生的简笔画形象(效果图如图1)。
2013年10月四川农业大学对艺术楼楼道空间的大厅玻璃进行再开发,表现形式换用剪纸形式(效果图如图2)。
2013年11月,四川农业大学对艺术楼三、四楼楼道侧墙进行媒介开发,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如手绘、剪纸、光影艺术、展板。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手绘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因此,此次开发将结合剪纸,在楼梯侧墙手绘各种运动项目的场地图,专业和就业相关的最新信息,同时展现各种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效果图如图3)。
总之,四川农业大学艺术楼楼道空间开发从前期调查到方案设计再到执行,都是从学生需求出发,以学校文化艺术建设为基础,努力凸显学院特色和个性,最终提升了学院大楼艺术氛围和艺术楼楼道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向学生传播信息的功能。
六、开发经验和推广总结
第一,明确开发目的,以调查数据作为方案制订的基础。楼道空间媒介开发目的是在增强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的同时增强师生交流。在制订初步方案时要结合前期的调查数据,综合考虑老师和学生的需求,确定运用的表现元素和表现方式。
第二,从媒介开发整个流程来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楼道空间媒介的开发在选择表现形式时要考虑到后期维护和更新,选择可以及时维护和更新的材质,避免因此而造成的多余开支和不便。
第三,方案设计注重整体统一性。设计方案时要尽量大体上定好风格,整个学校和各学院的风格要统一或有一定的联系,避免在小范围操作时影响整体。
第四,商业信息融入要符合各方的需要。在楼道空间媒介开发中可招商来解决部分资金问题,但是要注意选择商家和融入楼道的形式,并且诉求点要符合学校的人文精神和学生的需求,不能盲目选择。
第五,时刻保持创新性。在此期间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最大的创新。创新是整个楼道空间媒介开发的核心,是保证该项目顺利实施并能够长期经营下去的关键因素。
第六,具有较高借鉴价值。结合其他高校楼道开发的例子,提出楼道空间媒介开发思路、开发原则和开发成果,这对于农业院校的楼道空间开发来说,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云.感悟和谐文化构建与和谐校园建设[J].科教文化,2012(06).
[2]肖鸿光,王国鑫.企业化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2(03).
一、培训情况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察局为切实解决好国内污染源监控装置安装、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组团之初广泛征求各省市环保职能部门的意见,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到达美国后即按计划开展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外在线监控仪器的新技术和新仪器;便携式快速监测仪器的新技术、新仪器;实验室分析的新技术及进展;美国国家环保局对排污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模式;美国对城市及河流污染物进行控制、消减的主要方法;现场参观美国的城市及河流污水监控仪器的运行状况等内容。
(一)在线水质监控仪器
美国hach公司是世界着名的水质监测分析仪器的生产厂商,在线水质监测仪器产品众多,且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我们主要接受了在线cod、在线流量计、在线氨氮、在线toc、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等项目的培训。培训侧重于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技术原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该公司仪器的特点等方面内容。
1、cod max 型水质在线分析仪
美国hach公司生产的cod max 型水质在线分析仪,主要用于企业排放的污水中cod的监测,该仪器采用符合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cod铬法进行监测,仪器中采用活塞泵代替了传统的及目前国内常用的蠕动泵,解决了目前国内通常所使用的仪器由于泵管的磨损及老化引起的每三~六月需要更换泵管的问题,同时提高了仪器的试剂加注精度。该仪器安装了安全面板,在仪器中试剂不排空的情况下,该面板是不能被打开的,消除了因仪器内含有高浓度硫酸而对操作人员可能造成的伤害,而且仪器在未安装安全面板及关闭面板的情况下是不能开机的。该仪器在分析高浓度氯离子的污水等方面也有优势。
2、在线流量计
对排污企业排放的污水进行准确的计量一直是困扰国内环保部门的难题。hach公司在污水计量方面有许多产品,且有优势。一种是8100、8500型,分固定和便携两种型式,主要用于对污水排放管为满管状态的测量,仪器采用超声波多普勒原理,可方便安装在水泥管、铁管及玻璃钢管外,与污水不直接接触,安装方便,测量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另一种为900型,主要适用于排污管道水平且未充满污水的状态,该类仪器有两个超声波探头,一个竖直安装在管道内侧上壁处,用于对管道液面高度的测量,一个置于水底中,对液体流速进行测量,通过对两个探头所得的数据及已知的管道尺寸参数进行计算就可得到污水流量,仪器分便携式和固定式两种。目前世界上该类仪器普遍采用的是超声波多普勒法,只是各家厂商生产的仪器在安装、使用上有繁有简,使用的方便程度及测量方式不同,广泛地了解每个公司的产品,对我国众多的排污企业及其多变的排污方式的污水测量有较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