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影评论论文范文

电影评论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影评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电影评论论文

第1篇:电影评论论文范文

纪录片的特点谈谈电视纪录片的荧屏“亮点”与“禁忌”。

电视纪录片来源于电影纪录片,而电影纪录片是与电影故事片相对立的,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确立了电影纪录片的最初风格。艾伦在《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中给电影纪录片作出如下描述:“纪录片是这样一种电影形式:在这个形式中,电影制作者放弃了对电影制作过程的某些方面的、某种程度的控制,并以此含蓄地像人们昭示影片在某种程度上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先后经历了声画两张皮的“画面加解说”、“长镜头加同期声”等阶段。形象地说,纪录片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现场直播”。“纪录”一词documentary的词根就是档案纪录。概言之,电视纪录片的特点有三:从表现对像看,取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为拍摄对像和表现内容。从艺术追求看,视真实性为创作的生命,既要反映出表象的真实,更要揭示出本质的真实。从表现手法看,运用纪实主义的手法,以长镜头和同期声纪录生活的自然形态,反对摆拍和虚构。

纪录片的魅力源于所展示内容的本色自然,因而,如何营造客观真实的氛围是其面临的首要课题。

在此,有一个问题经常被误解,那就是纪录片的客观性,不少人认为,纪录片是客观纪录,因而反对创作者创作个性的表现、否定创作者对内容的解释权利。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也是对客观性最为肤浅的理解。“在纪录影片工作者里面有大力提倡‘客观性’,这像是一个否定解释作用的说法,这种主张也许来自战略需要,但完全是没有意义的。纪录片工作者和使用其他任何手段的传达者一样,可以进行无限制的选择……这种选择不管是有意识的抑或是无意识的,不管他承认还是不承认,都是他的观点的表现。”“通过对自己所发现的东西进行选择和并列而表现他自己。这种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意念表示。作为观察者、年代史编者,或采取其他某种立场,他都不能避免自己的主观。他要对世界提出自己的解释。”①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的摘引,就是为了说明那种“纯客观”的想法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生活是极其丰富复杂的,而我们的镜头不可避免地要对所摄对象进行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和取舍,这就在事实上体现了创作者有意无意的诠释角度和立场,当然,这种诠释绝不是所心所欲的,而是要用镜头语言、同期声真实而含蓄地表达创作者的观念。

1、长镜头

长镜头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优秀纪录片《望长城》、《沙与海》、《最后的山神》、《龙脊》、《藏北人家》、《远在北京的家》等片里都有精彩的表现,可以说,长镜头已不单是成熟的表现技法,更是审美视野的开拓与深化。运用长镜头纪录事件过程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特色和根本手段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镜头几乎成了纪录片的代名词,因而长镜头运用的好坏是决定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长镜头的真实在于对物质现实的不间断纪录,这是与“蒙太奇”等镜头组接手法相对立的,因为镜头的组接意味着新的意义的产生,因而,纪录片强调“跟拍、跟拍再跟拍”,反对将现实时空切割得支离破碎。摄像机好比观众的眼睛,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观察、感受所发生的一切,这种强烈的现场性和参与性使观众在很多时候已经忘记了是在观看电视,这也就是纪录片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在使用长镜头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以获取更为真实的内容,《最后的山神》采用隐拍方式从而真实纪录了大兴安岭鄂伦春老人的生存状况;《远在北京的家》采用跟拍手段将五个小保姆去北京打工的生活以真实感人的镜头语言详细记载下来;《最后的马帮》中郝跃骏在恶劣的环境下对翻越高山、穿越峡谷、雪山突围等的跟拍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另外,还可采用抓拍、偷拍等方式捕捉细节的真实以更好地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最后的山神》中鄂伦春老人捕鱼用“大眼网”、打猎不伤幼兽的生动细节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

事实上,一个不间断的长镜头足以使特定的事件或动作能够在真实时空里结构复杂的画面,从而形成镜头语言的多义性。例如,在获奖纪录片《龙脊》中,考试的那一段长镜头,老爷爷从门外走进考场看外孙考试,然后在考场转悠,结果被监考老师劝出,这段长达3分多钟的镜头有力地表现了画面主体复杂的心理变化,起到了较好的表现作用。当然,这个极其自然、本色的镜头的获得并不是一下就可以得到的,陈晓卿为了摄录到真实自然的镜头,他首先在小寨村扛着摄像机拍了一个多星期,见什么拍什么,小寨村的村民慢慢地习惯了,面对镜头不再紧张、手足无措,因而他拍到的画面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真实。试想,如果陈晓卿没有那一个星期的准备,他得到的只能是瞬间的真实,而不会是生活本身的真实。因此,在运用长镜头时,尽量透过平凡的生活表象揭示出深蕴其中的哲理。bbc曾拍摄过一组系列专题片——《童年》,选取了不同国家的几位儿童的成长过程,其中,中国儿童的镜头展示的是整齐划一的广播体操,这个司空见惯的镜头却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发人深思。

但是,滥用长镜头的倾向也令人担忧。在某些纪录片里,无休止地大量运用长镜头自然主义地罗列和堆积生活表象,缺少必要的剪裁和选择,完全是一种毫无目的的生活流,是没有中心的流水帐。镜头跟着被摄对像在漫长的马路上走啊走,甚至跟着被摄对像从厨房到厕所,尽管镜头很长、声音完整,但拍摄角度、景别、视域了无变化,始终处于机械的被动运动中,既无起伏,又无变化,任由镜头“流”下去。这种自然主义的镜头语言应该极力避免。“自然”作为一种美学风格与自然主义有着根本区别,美学的“自然”更主要的是指风格的本色、真实,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唯造平淡难”都是指的这个意思;而自然主义则是兴起于欧洲的一个创作流派,后发展为一种美学特点,主要是指事无巨细地展示。纪录片所采用的长镜头应是综合运动长镜头,其特点是:纪录生活流程相对完整,特别是事件的来龙去脉应得到较为清晰地交代。表现在画面效果上,综合运动长镜头的视角、视点、景别、景深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突破纯客观纪录的局限,充分运用构图、光线、色彩等造型元素增强镜头的美感。画面在时空里的转换自然,不矫揉造作,偶尔画面的不规范反倒强化了内容的真实感和现场感。真实清晰的同期声、现场声和画面语言的完美结合使综合运动长镜头有着更强的情节性和可视性。

2、同期声(包括采访)

电视作为声画艺术,其真实性的表现必然也要从声、画两方面来实现,同期声无疑是电视纪录片实现声音记实的最重要手段,这样才真正避免声画两张皮的缺点,不事雕琢、不加粉饰地纪录原汁原味的同期声、现场声,保持生活的原生形态。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为避免镜头组接而造成的同期声效果的中断,在制作前期,应该作好充分的准备,有目的的录制一些连续的环境声等现场声,以便在进行镜头组接时将断离的同期声变为连续的同期声。纪录片《龙脊》的同期声几乎全是连续的,鸟鸣声、流水声、风声、雨声等环境声大大增加了观众的现场感。尽管事实上镜头内容有变化,但持续的同期声、现场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镜头转换带来的断裂感和生硬感。

我们强调同期声的运用,但同样强调意境的创造。《龙脊》中那悠远绵长的民歌既达到了画面转场的效果,更平添了该片的意境,旷远的歌声与偏远的山村小学相互映衬,较好地抒发了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运用同期声时需要注意这样几点:首先,尽量避免使用背景音乐,尽管有时候背景音乐的使用会更好地表达创作者的情感,但要记住:纪录片是纪实的,细节的失真会影响到真个内容的可信性。不要让抒情的冲动压过对真实的追求。这也是一些纪录片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要注意声音选择,纪录片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形态,毕竟是要给人看的,如果声音过于杂乱且游离于主题之外,那就失去了意义。

采访是电视记者的基本功,也是纪录片强化现场感、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纪实性的纪录片由于主持人的参与使采访形式呈现多样化,但由于时间限

制,因而需要作好充分的采访准备,精心选择采访对像,并认真设计问题。对于一般的纪录片而言,采访提问应该是开放式的,如话家常的聊天式采访更易于捕捉到人物的真实想法;当然,采访的“开放”是有限的,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即使是在谈话类节目中,话题的开放性也是有限的,在纪录片里,更不允许侃谈式的采访。侃谈式采访经常是缺少准备、应付、走过场的表现,表面上轻松自应答如流,实质上是空洞无物,没有信息量,起不到深化主题、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但在对被批评对像进行采访时,封闭式问题的提问是必要的,如《湛江特大走私案》记者的提问就很精练。

记者:这一次走私分子给你了多少钱?

疑犯:200万吧!

记者:当时,你拿200万的时候,害怕不害怕?

疑犯:当时没想过。

记者:这么一大笔钱你当时觉得多不多?

疑犯:当时没觉得什么,不过是一张卡……现在想来,真是一大笔钱,我……

封闭式提问使被采访者只能在是与不是之间选择,假如采用开放式提问,如,“你对这次受贿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或“谈谈你现在的感想”等。开放式采访往往使被采访者不知从何说起,因而会云山舞罩、滔滔不绝,采访者却不知所云。特别是对被批评的采访对像来讲,会增加狡辩的机会,使采访者达不到采访目的。

此外,采访一定要质朴、平和,纪录片《热血丰碑》中,当记者采访大连造船厂电焊工黄玲华一家时,记者机敏地问其女儿:“我帮你调换一个工作怎样?”女儿说:“好哇。”采访者说:“就是接班,当焊工。”女儿坦率地说:“我不去,吃不了那个苦。”不经意的交谈中,两代人在思想观念上的差别就展露无遗。

此外,为了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感,采访人一般要出镜。

3、解说

解说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专题片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对解说的忽视,而是对解说的过分重视,或者由于解说先行所致。纪录片解说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观众、补充画面。但是,在纪录片中,解说决不可以取代镜头语言和被采访者,代替观众的审视和思考,事实上,一段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同期声要比空洞的解说词要生动、精彩、深刻、可信得多。因而,解说不应该太满,要尽量使用镜头语言和同期声来交代事情,只在画面转场和必要的地方做出画龙点睛的说明。此外,要充分考虑到电视解说词的特点,既要浅显易懂,又要朗朗上口;既要精练深刻,还要充满感情。尽可能做到口语化、通俗化,不要让修辞的冲动盖过画面语言,产生喧宾夺主的副作用。在电视纪录片里,解说词只是画面的补充交代或画龙点睛地概括,是一种辅助语言。优秀的纪录片绝不靠解说词的华美来取悦观众,甚至可以说,解说词不应该是完整的文章,它只是语言的片段。纪录片《德兴坊》的解说既简练又本色,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亲切随和,是解说的典范之作。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有这样一句解说词:“在老一辈人眼里,山林是有魂灵的;而在青年人眼里,山林不过是山林。”简短的一句话,传神地将两代人在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差异说得通脱透彻,这句近乎白描的语言不是评论,而是陈述语气,巧妙地把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融入平静客观的陈述中。

一些纪录片从头至尾充斥着喋喋不休的解说词,将现成的思想强行灌注给观众,使观众养成被动接受的心理定势,从而失去自己独特的鉴赏能力。甚至有些解说完全没必要,镜头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

纪录片与其它节目在编辑上的最大区别是:不用特技。这几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纪录片一般采用的只有传统的叠化、定格、慢动作、淡出淡入、隐黑等几种手段,而像图像变形、移位、旋转、画面合成、马赛克等数码特技则不被采用。数码特技所制作出的画面只是高科技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摄像机也就不可能拍到,因而,这种画面的出现必然会破坏叙述的完整性,肢解延续的真实时空,形成虚假夸张的画面效果,产生破坏画面真实性、游离主题的副作用。特技画面的出现也就必然产生“穿帮”失真的视觉效果,从而影响观众的情绪,使观众产生被欺骗、愚弄的感觉。

任何时候都应谨记: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

第2篇:电影评论论文范文

电子天平使用环境要求比较高,其安装满足下列要求即可:

(1)房间应避免阳光直射,最好选择阴面房间或采用遮光办法;

(2)应远离振源,无法避免者应采取防震措施;

(3)应远离热源和高强电磁场等环境;

(4)工作室内温度应恒定,以20℃左右为佳;

(5)工作室内湿度应在(45~75)%左右为佳;

(6)工作室应清洁干净,避免气流的影响;

(7)工作室内应无腐蚀性等气体的影响;

(8)工作台应牢固可靠,台面水平度要好。

现代烟草工业生产中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增加了大量的除尘设备、消除噪音设备,在环境上也尽量满足天平的使用要求,但其振动、粉尘始终无法避免,成了影响电子天平使用准确性的两大杀手,故障主要表现在:

(1)显示数字不规则跳动。其主要引起原因有一是没有放在抗震好的工作台上,二是风流未能很好地隔离,三是粉尘颗粒影响;由于烟丝粉尘等颗粒状物质经常跑进传感器中,高灵敏的传感器的受至影响,干扰了磁场,导致传感器未能准确测出称量位置,显示数字出现“漂移”。

(2)四角误差超差。四角误差的出现有些是由于传感器的结构与装配上产生的偏差所造成的,在使用中出现四角误差超差是由于长期使用导致传感器内部的连动杆出现变形。

(3)线性误差超差。电子天平的线性误差的最大来源是由传感器内的永磁铁所产生的磁力线的非线性所引起的,这是不能避免的。

2常见故障的调修

(1)数字跳动的调修:在烟草工业中,数字跳动基本是由烟丝等颗粒状物质引起的,此时只需要拆开电子天平,找到传感器,用吸气球将传感器内部粉尘清除即可。

(2)四角误差超差的调修:电子天平的四角误差通常是通过调整四角误差的两个螺丝而完成,由于生产厂家不同其电子天平的结果有所不同,但其原理是相似的。调整时先测出电子天平四角哪个超差,用螺丝刀对该点旁的小孔内的螺钉进行小角度调节,误差为“+”时反时针旋转,误差为“-”时顺时针旋转。

(3)线性误差的调修:线性误差不可避免的,通常天平厂家会设计独特的自动跟踪补偿电路,我们只需对线性补偿进行调整,改变补偿曲线,通常我们选取五点法或三点法,即取零点、1/4负载、1/2负载、3/4负载和满载,或零点、1/2负载和满载作为检测点,注意:作线性检测用的砝码一定要达到天平的精度范围。由于厂家不同电子天平线误差调整的方法也不同,此时需要咨询厂家以便更快捷地调修。

3建议

电子天平是一种高准确度计量仪器,其对安装使用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在烟草工业领域不可避免地存在粉尘、振动、风流不稳等外界环境因素,为了提高烟草工业中的电子天平的准确性及其使用寿命提出以下建议:

(1)采购时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电子天平,国内国外电子天平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的传感器稳定性好坏,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选择知名的国际品牌电子天平。

(2)安装时候,要根据电子天平的准确度等级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外界环境对其误差影响最小,比如高准度级、特种准确度级的电子天平需要防震的工作台、隔离热源及风源。

(3)加强电子天平的维护保养,发现秤盘附近有残余的烟丝应立即清除,防止烟丝等颗粒状物质进入传感器内部。

第3篇:电影评论论文范文

总的来看,2016年电影学术类图书出版在历史、理论、批评的领域均有全新的进展,反映出国内中青年学者旺盛的创作状态及其对国际前沿电影论述的渴望。尽管大部分论著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进行了新鲜的思考、书写,但其关注焦点似乎还是源自主要电影出产国的基础性研究以及传统议题探讨(如经典、类型、国别、断代等),尚未引爆广泛而深刻的跨学科研究,缺乏全球最新研究成果的译介,也忽视了电影文化中的“少数民族”。我们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但反思性的阅读确是第一步。

一、权威史类图书的再刊

2016年,世界电影史部分的图书仍然是史类图书占多数。大卫・波德维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夫妇的《世界电影史》一直是电影史类的重要图书。《世界电影史》2013年修订了第2版,2016年出版了第3版,同时中国电影出版社发行的图书《世界电影史》第2版是由道格拉斯・戈梅里与克拉拉・帕福奥维尔顿编著的。这本书涵盖100多年的电影发展史,为读者提供了当代的视角来看待100多年的世界电影史,为电影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发行了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编著的《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最新修订版)。该书从实在论的哲学高度,全面考察以往的电影史研究方法,清晰梳理美学、经济、技术、社会诸种生成机制,彻底更新了电影史学的问题框架和研究范式。同时,作者列举多种视野独特的个案研究,作为理论的实践,使读者能够以全新的视点认识电影的历史。新版本特别增加了50余幅插图以及国内重要学者对“重构中国电影史学”的最新思考,这些探讨的前沿性、指导性以及对未来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影响都是毋庸置疑的。

在国内首次出版的电影史类图书《电影漫步者》,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关于电影的经典之作,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该书写于戛纳电影节60周年之际,先从电影的起源说起,探讨了电影和小说之间的差别、电影是否会代替书籍,然后分析了多部电影的拍摄技巧和观影感受。在对电影分国别进行分析时,先从日本早期的电影开始分析小津安二郎和沟口健二的代表作;然后是意大利的电影,用大量事实尤其是对三部爱情主题电影的探讨阐述其创新之处;接着探讨伊朗电影的一些独特的视觉和表现手法;最后通过采访三位韩国导演,认为韩国电影已经走在时代的前面。总之,这是一本书写电影艺术、探讨电影和文学关系的作品。

在国内电影史部分,中国文联出版社在2016年推出了丁亚平主编的三卷本图书《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该书出版发行多次,曾收入中国出版集团的“中国文库”。这次的出版将原来的两卷本改为三卷本,增添了2001年到2015年这15年间中国电影的理论评述。该书以客观、独立的理性主义态度和对百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深入理解,较为全面地收入了自1895―2015年共121年间有代表性的电影理论文章。该书收文120多篇,每篇文章附有作者介绍及文章出处,基本勾勒出百年来电影理论发展的知识谱系。在书前的长篇编者序言中,编者对百年中国电影理论做出全新的扫描与读解。该书为电影研究者提供有益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武器。

相较于世界与中国电影史的全面,区域与断代史的电影研究更为具有针对性。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日本电影史》全书共三册,是由日本首屈一指的资深电影学者佐藤忠男著作,他有着长达60年的电影评论与研究生涯。该书是他倾注毕生心血的集大成式作品,构思四十载,执笔二十年,堪称迄今结构最完备、材料最翔实、观点最权威的日本电影通史巨著。首版于1995年由岩波书店出版,问世后得到了各方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每日出版文化奖”“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等重要奖项。此后,根据新发现的影像资料和最近的日本电影发展状况,佐藤忠男修订、补充了相关内容,于2009年出版了增补版《日本电影史》。此次该书为简体版,根据增补版翻译。佐藤忠男的另一本书《炮声中的电影:中日电影前史》也于2016年在国内出版,这是一部研究战r中日电影交涉史的专著。日本影评家佐藤忠男根据大量日方见证者的口述资料与文献记录,以其厚重笔触书写了特殊时期电影人与严酷环境及命运的苦斗,展开了一幅并非二元论的影史画卷。该书以东北“满映”、上海“孤岛”、战后香港三地电影创作活动为中心,描写了落魄导演、政治野心家、电影商人、左翼评论家、传奇明星等诸多形色复杂的人物形象。此外日本电影研究专家舒明的最新著作《日本电影纵横谈》是国内一部完整覆盖日本电影史风貌的专著,该书会集了作者对日本电影长达半个世纪的观察与思考,从日本电影的“历史、人物、作品”三个方面描绘日本电影地图与风貌,涵盖日本电影100年,作者文笔精湛,对日影情有独钟,阅读富有。

台湾电影史的相关类图书不多,台湾的资深电影人、大陆的电影学博士徐乐眉的《百年台湾电影史》,之前在大陆有发行繁体版,这次九州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简体版。该书从日据时期电影在台湾的出现开始梳理,讲述了电影经过本土意识的觉醒以及文化娱乐性及产业性变化的初步萌芽,揭示出台湾电影经历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与族群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的渐变,剖析了在欧美文化冲击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下,电影业一度繁荣背后的宿命与面临的困境。在该书最后部分,作者就台湾电影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判断和分析。

2016年蒙古电影史的研究对于少数民族电影史的丰富提供了研究素材。中国电影出版社的《望者:蒙古国电影文化附体论》,作者是娜日娅。该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蒙古国电影文化附体论”,是娜日娅的博士毕业论文,下篇“蒙古族电影文化现象阐释”,会集了她在读博期间陆续完成的9篇学术文章。该书囊括了20世纪20年代至今蒙古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张芸编著的《内蒙古电影口述史》在影视研究领域,首次以“口述史”的方式对内蒙古民族电影事业做多向度、多层次、多方位的梳理,从以往内蒙古电影研究的局部阐释过渡到全盘架构。该书在最大范围内记录抢救与内蒙古电影有关的一切事实、史料、发生、发展以及文化记忆,以电影人口述的方式对自治区成立近70年来取得的电影文化成就和经验进行深度梳理,在文化品格、美学形式、精神价值、叙事话语、景观美学等角度展开理论探索,从民族电影的文化资源、传播途径、文化生态、功能诉求、影人春秋等方面,解析内蒙古民族电影生存与发展的规律,描绘未来发展的途径,探讨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应该汲取的教训,总结内蒙古电影创作生产的基本规律。这两本关于蒙古电影史的图书,其史料价值非常重要。

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研究在2016年出版的图书分别是刘树生的《中国新时期电影回顾》―――讲述的是第四代与第五代电影人的历史;王海洲的《想象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电影研究》;徐文明的《中国早期电影广告文化史研究》;叶月瑜、冯筱才、傅葆石、刘辉等合著的《走出上海:早期上海的另类景观》―――该书突破中国电影史以上海为中心的叙事起点,以民国报纸作为研究的新起点,关注香港、广州、杭州、天津这些城市的早期影业生态,并勾勒以城市为框架的早期电影史;王菱的《电影与抗战》等,这些图书对于中国断代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电影理论美学的再话

在电影理论方面,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影视意象美学历史与理论》《艺术电影美学》《像场―与电影影像对话》分别以影视意象、美学观念、摄影创作等为研究对象,通过东方审美艺术与西方的电影理论为依据进行电影的影视审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像的肉身:在绘画与电影之间》,作者莫罗・卡波内。该书从现象学的视角对于图像文化进行哲学研究,以独到的艺术视角对图像在当代文化殊地位的分析,一步步呈现出由艺术到政治、渗透于生存经验之中的肉身哲学亦即对存在之境的敏锐体悟,视觉独特,尤其是对于梅洛庞蒂“肉身”概念的解读非常深刻,值得观众精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用影像讲故事》,作者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王竞。该书主要是对当代影像潮流的观察与技术发展的研究,涉及有关新媒体时代的影像创作、大数据与镜头研究、传统理论与当今美学观点的结合与突破等热点话题的讨论,能够为影视工作者及研究者开辟专业、前沿的视角。

在电影文化研究方面,2016年的书籍主要是在分析文化政治、青年文化、视觉文化、叙事等方面进行研究,如中国言实出版社的《影像的踪迹:当代电影的文化政治阐释》,作者徐刚就叙事细节中所包含的文化政治,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电影、电视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产生的社会意义。又如中国电影出版社的《发现青年: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的青年银幕形象与文化景观》是作者赵宜的博士论文,探讨了青年文化与社会、青年电影的关系,以青年文化的视角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电影史进行一种重读,并建构一种以青年形象与青年文化为主体的电影批评方式。该书弥补了传统的电影批评在讨论青春题材电影或者青春片时的局限和不足。又如中国电影出版社的《从视觉思考中国:视觉文化与中国电影研究》,作者唐宏峰以视觉文化为主题,探求形式与意义在图像与影像世界的展开方式,讨论了视觉文化理论、近代中国视觉文化研究和当代电影批评等多方面的内容。再如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的《华语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作者陈明华以获奖华语影片为例,从具体的文本话语环境、叙事本体和接受对象出发进行文化认同的解析,综合跨文化语境下不同的叙事文本和批评文本,比较分析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电影叙事的文化身份,对于华语电影了解有着比较好的文化理论补充。该书可供读者学习与研究。还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的《电影与全思化》,反映国内电影学近5年来在各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从文化研究视角切入我国电影发展的研究著作近年来一直都是比较热门的,而这些书对于影视研究学者也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在电影类型研究方面,目前针对国内电影研究的相对较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影江湖的真功夫/中国动作电影面面观》,讲述了中国动作电影中武术指导大师、武打明星们的故事,其中也包含了对华语影视界的现状以及明星、名导的评价。日本作家荒木飞吕彦的《嘿!恐怖:荒木飞吕彦的恐怖电影清单》,将自己多年观看恐怖电影的心得和启发向读者朋友娓娓道来,讲述了观看恐怖电影的功效和意义,对喜欢恐怖电影的读者来说,也是不错的影片推荐和观影指南。《好莱坞动画电影类型研究》,作者王波,以好莱坞商业动画为研究范围,以商业电影类型化为视角,对好莱坞动画电影进行梳理,研究类型化对动画电影的影响、动画与电影的媒介互动、动画电影类型的形成与革新等一系列问题。国内现阶段对好莱坞电影类型化研究的专著较多,但专注于研究动画电影类型化的著作却相对稀少,因此,该书在动画学术研究领域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科幻电影在当今时代的影响日益增强,2016年被众多业内人士称为“科幻电影元年”的状态并没有出现,但是由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电影与电视研究专业的老师凯斯・M.约翰斯顿所著的《科幻电影导论》或许能够给予科幻迷们一丝安慰,该书探索了科幻是如何从各种异质的元素中建构起来,从而成为一种杂交类型的。有别于传统的研究方法,作者采用了一种历史的和文化的方法来进行类型研究,涵盖了科幻电影的历史发展,并进行了跨国界的电影考察。本书也挑战了人们对该类型边界的既定认知,涵盖了极大范围的影片,从《月球旅行记》《星球大战》《银翼杀手》等经典的科幻电影,到一些扩展和重塑了类型定义的作品,这种类型关注范围的扩大,既为电影研究的学生,也为科幻电影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认知方式。

在产业研究方面,目前国内的研究也日渐增多。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好莱坞模式:美国电影产业研究》(第2版)系统地介绍了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好莱坞六大公司以及几个独立电影公司的发展历程和业务现状,此次最新修订的第2版,作者陈焱将各项产业数据及业界动向更新至2016年,并专门增加了第十章有关影视数字媒体与奈飞公司的内容。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产业化发展(中国当代电影的导演研究)》侧重于从导演创作的角度阐述当代电影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电影产业的文化资本研究》,作者周才庶收集并处理2002年至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的相关数据,用数字解读电影产业现状,从文化资本的角度切入研究当代中国电影产业。此外知识产权出版社的《重构与融合:电影产业新格局》就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影产业新格局进行了研究。在电影产业方面,国内学者就导演、电影资本、互联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虽然这方面的著作并不多,但是每一部都值得电影产业的研究者们进行研读。

三、电影评论的再叙

电影评论的研究主要分为学院派与影评人两部分,他们分别就学术与迷影两方面进行电影的批评,学院派有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贾磊磊主编的《中国电影批评年鉴2015》。该书作为我国的第一部电影批评年鉴,系统梳理了2015年我国电影批评的现状与特征,探讨我国电影批评的方法、标准及价值,归纳该年度电影学著作中的电影批评问题。书中所涉观点虽然主要针对2015年的中国电影,但其代表的却是2015年中国电影批评的学术高度。还有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冠平主编的《坐看云起等风来:中国当代电影评述2003―2014》是对中国电影产业化12年来的创作思潮和艺术经验的首次检视。该书在对2003年以来中国主流电影、类型电影、文艺电影创作进行深入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也对这一时期学术界关于这些电影的评论与研究进行了全面整理。书中的这些评论和研究文章出自当下中国电影研究与批评领域重要的专家学者,代表了当下中国电影主流研究与批评的最高水平。电影学硕士肖雅著作的《电影镜像录:造梦人的孤岛》,精选了50部世界经典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拍摄技术、传达意境、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影片经行深入剖析,讨论了电影中的爱情、人性、文化等内容。复旦大学副教授龚金平老师的《光影之魅:电影鉴赏的方法与实践》通过电影细节把握影片的主题建构、人物性格塑造、氛围营造,使读者不仅学会分析电影,撰写影评,更学会如何从一个宏观的视野来观照电影导演、电影类型和电影现象。

第4篇:电影评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电影;传播;电影

网络电影,也称“网上电影”,顾名思义,是在网上放映的电影。但是,仅仅在网上放映电影,还不能称之为网络电影。2000年5月,据称是全球第一部网络电影《量子计划》出炉。《量子计划》是全部数码制作,片长只有32分钟。2000年5月5日在sightsound.com作全球首映。同年6月,好莱坞全数字影片《405:惊魂时速》上网首映。仅一周时间,便有25万人次下载观看了该片,尤其在与iFilm公司签约之后,《405:惊魂时速》更是创下了100万次下载的空前纪录。iFilm公司程序设计部主任称,《405:惊魂时速》堪称个人制作网络电影的开山之作。

2000年8月18日,另一部声称是“第一部真正的网络电影”《175度色盲》在我国台湾正式诞生。这是一部兼具多重实验性的电影,在播放方式上增加观赏者自主,并配合网络互动性。网友可以依照顺序正着看、倒着看、跳着看。2000年9月14日内地第一部互动式网络电影《天使的翅膀》正式开拍。每个网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天使的翅膀》的故事、人物及对话和细节提出自己的创作想法。创作人员和网民实现全方位实时的互动影片采取在网上边互动、边拍摄、边播出的方式,以吸引有志于从事影视创作的网民。

网络电影,不是指以网络故事为题材拍摄的影片,比如《网络时代的亲密接触》。也不是指放到网上发行、播放、宣传及付费下载的传统电影。那网络电影究竟是什么?

陈思之在《何为网络电影》一文中,对网络电影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播放时间为5分钟,最长不过30分钟。”子荫、白木的《网络电影:为电影插上翅膀》一文中,也认为:“网络电影是特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长度为5分钟最长也不过30分钟。”而陆琼在她的论文《谈网络电影的人性化互动》中,一方面承认当下流行的网络电影的定义是:“指在网上观看的电影”,但同时,她认为这只是“所谓的”网络电影,与真正的网络电影不同,她给“真正的”网络电影以不同的定义:“真正的网络电影参与性极强,首先可以从网上下载标准化的电影软件,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剧情。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电影制作。有兴趣的人甚至可以通过扫描仪输入本人影像扮演戏中角色。其次可以上载自己拍摄的电影与网友共享,不仅满足了影视爱好者,培养了电影观众,也把人从固有的接受模式中解放出来。”

综上所述,网络电影又称网络短片,一般意义上而言,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它寄生于网络,与一般的电影院电影不同。同时,如果超越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定义,网络电影特指那些在网上发行的,超越了简单的观赏性,而增加了更多的参与性与互动性的小影片,这是网络电影的发展方向。

1.参与性带来个性的伸张

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电影的影评家。网络电影如同众多在网络上的事物一样,有巨大的传播与评价空间。任何人只要想传播,便可以把链接到网络的任何地方;任何人只要想评价,就可以将自己的评价在网上出来。至此,文化之间不再有上下游的分别,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之间,也不再有阶级和阶层的分别。

网络电影的传播突破了国家与地域的限制,任何地方的人都可能点击、观看、传播、评价。可以这样说,在互联网上,如果没有语言的障碍,那么,没有国界与地域的明显界限。我们在中国,可以点击大洋彼岸的网页,观看美国或韩国制作的网络电影,并将它的链接在自己的网页上,或在即时对话框中传给对话的远在非洲的朋友,还可以同时在网页上留下自己的评价。这种突破国家地域限制的自由使网络电影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网络电影的传播带来了电影评论的自由参与。一方面,网络电影带来了电影评论的时间、空间的自由,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受时间的限制,你可以将评价在论坛、博客,可以投票,还有各种网站、电影公司甚至个人举办专门的网络电影比赛或影评活动。另一方面,网络电影的评论还突破了评价方式的限制。过去的简单的文字评论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民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了,网络电影的评论夹杂了文字、图像、音响、视频剪辑改编等等形形的方式。

2.自主性引发观赏的热潮

没有固定的播出时间,不论是凌晨,还是深夜,只要想看,就可以放映。因为自己就是网络电影的放映者。利用那些毫无用处的零散时间,上网欣赏一段网络短片,可以帮助释放工作上的重压,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也就不显乏味了。这种最为前卫的艺术也许是最适合明快而紧凑的休闲方式了,再不需要受影院放映时间的限制,自由自主,是观看网络电影最轻松的选择。不用走进影院,不用坐在影院固定的座位上,网络的普及带来了网络电影播放空间的进一步加大,无论是在家中、网吧、旅店、机场,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看网络电影。

除了上述时间空间的自主外,网络电影的播放内容也是自主的。有人把网络上被整合的电影资源比喻为一种超级文本,并指出:“超级文本提供了一种可无限重新定位的系统,该系统的临时中心点取决于读者,从另一种角度讲,读者成了真正主动的读者。超级文本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它由许多相互联接的文本本身组成,这些文本不存在组织结构上的主轴。”网络电影的观赏在人们的轻点鼠标中,就轻易地实现了中途的任意切断、播放进度的随意控制、画面的随意停止与放大、不同电影中的任意切换。

转贴于

3.个体性刺激作品的丰富

与传统电影的大投入大制作不同,网络电影的制作往往依赖数码技术。完成一部网络电影,只需要简单的人马,甚至只需要一己之力。数码技术的成熟使网络电影可以仅仅依靠数字技术,就完成所有过去无法想象的特技。随着软件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视频、音频的剪辑与制作越来越简单、容易操作,于是网络电影制作的个体性就越来越有可能成为现实。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火爆网络的很多网络电影都是网民独立创作的结果。因此,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也制作出不同的网络电影,这极大地刺激了作品的丰富。

网络电影的不需要大公司的支持和巨大的财力支撑,只要能制作出来,就有数不清的网站、论坛可以随意地。如果说网络电影的制作有时候还需要人们的通力合作的话,那么网络电影的,则绝对是个体性的行为。对影片制作者来说,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好媒介来公开自己的作品。网络提供给了网络电影制作者们以展示自己天才的最广阔的舞台。

除了制作、的个体性,网络电影的观看更是个体性的。对于传统的电影来说,一部电影可以同时放映给1000个观众,而对于网络电影来说,却是1000部不同的影片有1000个不同的观众。网络电影的播放者与观看者合而为一,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电影自己播放给自己观看,这就是网络电影的观看模式。由于各人的偏好兴趣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选择,这也使得不同的网络电影能够分别得到不同人的点击观看。这也促进了网络电影作品的丰富。

4.匿名性给予自我的释放

网络电影寄生于网络,网络的特性赋予了它独特的匿名性。

网络电影的制作者具有匿名性,网络电影的制作者们不必过分地在意创作的种种规则与约束,他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方式来制作,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网络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不必过分地在意制作水平的优劣和作品的得失。不论制作者是想在网络电影的制作上小试身手,还是想达到释放自己某种观点的目的,他们都藏在电脑屏幕的背后,在隐藏的身份下,不受创作条款的管制与束缚,也正因为如此,网络电影的作品才越来越丰富。

网络电影的观众同样是匿名的。这使得人们在这个社会时时处在“看”和“被看”的地位暂时被改变,人们卸下“被看”的包袱,可以完全轻松的选择自己想要看的网络电影的内容。不必在意某些片子恶评如潮被定性为违反了什么纲目,就因此而放弃观看它的欲望。只要想看,就可以选择观看。这使网络电影进一步流行。

网络电影的评论同样是匿名性的。这种匿名性使得网民在发表自己有关某些网络电影的评论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愿意表达的内容通通表达出来,不必像日常生活中那样,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相同的观点,而被认为是奉承巴结或无能,也不必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而被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所敌视。这样,网络电影的评论者可以得到情绪的彻底宣泄和自我的释放。这也促使了网络电影的热度越来越高,使网络电影不断传播和评论。

总之,网络电影于网际的流行,已经成为了一种不争的事实。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的结语以“乐观的年代”为标题,他认为,“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数字化生存也不例外。……但是不管怎样,数字化生存的确给了我们乐观的理由,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电影,也在不断地成长、变得更为成熟。有全球电影人的共同努力,网络电影必将推动一场新的电影文化的革命。

参考文献: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7.

第5篇:电影评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 电影观赏听说读写

一、前言

我国英语教育的基本国情是:中国人学英语和中国人教英语,英语学习仍以课堂教学为主。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处于渴望学好英语,却又因缺乏真实的语言情景而举步为难。

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多年来一直是在国内外都很受欢迎的英语教学内容,是语言和文化输入和教学的重要资源。笔者曾经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尝试这样的做法,去年在美国也观摩了国外通过英语文学阅读及其电影欣赏来进行的英语教学,认为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观赏是英语教学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和途径,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非常富有成效。

二、英语文学作品及其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英语文学作品

文学是语言最完美最崇高的形式。语言依赖文学展示她的美。文学依赖语言表达它的含义,通过词汇各种各样广泛精巧的运用及各种复杂贴切的用法。扩展了语言知识。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结构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巧。中国人学习外语,过去、现在、即使是将来,其主要渠道仍然是阅读。

那些脍炙人口、妙语连珠的传世之作至今为人所称道。让学生能充分地领略到英语民族的表达方式、丰富的词汇、贴切生动的描述。(赵莉。2004)

优秀的文学作品,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描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风尚,表现了各个阶段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帮助学生了解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获得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这就是文学所具有的认识作用。

文学作品阅读还能使学生的语感更加敏锐。借助文学作品来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及交际能力,了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与语言相关联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经验。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去分析、理解作品,赋予文字以符合新的生命和意义。

文学作品的学习需要学生有相当的语言基础,同时能够在高层次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陈许,2001)。它的优势在于“增加语言使用机会,扩展语言使用思路”。(王守义1991)

2电影

英语电影无疑是英语教学来的一个巨大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愉快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各种风格、不同类型的英文影片以图文声情并茂的表现手段,使其比很多别的教学资源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电影语言情景教学真实而立体地展现了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的环境。电影所提供的是语言交际的典型情景,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重现实际生活的各个场面。

电影教学让学生听到英美人士的地道语言和纯正的语音语调,接触到大量形象生动、标准地道的生活和社会交际语言,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口语流利性对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由中国老师来进行。因此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英语口语的提高上有明显的欠缺。口语流利性所运用的时间性指标包括语速、发音速度、发音时间比、平均语流长度,以及平均停顿长度等五方面。学生在观赏电影时,可尽情模仿。

电影有着极强的情感感染力,嬉笑怒骂、悲欢离合等场景对观看者的心里有极大;中击力,能让学习者感受真正的外语氛围。3,两者的结合 既然很多文学小说都被拍成电影。这两种媒体又很容易结合起来,给英语语言和文化学习带来多姿多彩的方式。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和观看其电影进行英语教学,先阅读一本英语文学作品,再观赏其电影作品,其中组织各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这种英语教学方法收效甚好。三、教学策略 1,文学作品和电影的选择 教师对文学作品及其电影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的作品和电影必须是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年龄和文化,并且是男女学生都感兴趣的,避免选择语言或内容不适合的小说和电影。电影的现实意义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为学生的观后讨论提供了很多描述的空间。

2,文学作品阅读

1)根据教学进度计划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在课外阅读小说。

2)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和欣赏作品,要求学生上网和利用图书馆查阅作家的资料,包括作家的生平和主要著作,以及与文学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比如在阅读“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时,要求学生了解印第安人和精神病院的基本情况,讨论学生自己在医院看病的经历,等等。

3)让学生分组讨和分享自己在此阶段的查阅成果和认识。

4)开始阅读后,要求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时间(time)、人物(character)、场景(setting)、冲突(conflict)、情节(piot)、视角(poinl of view)、结构(structu re)、风格(style)、语气(ione)、象征(symbolism)和主题(1heme)等。

5)在不同的阅读阶段进行阅读理解测试,鼓励和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做好讨论和观赏电影的准备。

6)测试后,要有时间让学生和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讨论。问题的覆盖面应广,包括情节发展、人物个性、文化问题、文学主题和个人的读后感。“在具体文学教学过程中,如果离开了文本和学生(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作品的潜在美学价值没有被体验(experienced),作品就失去了实质性的存在意义”。(刘富丽,2004)

7)扩大学生词汇量是教学的另一个主要内容。不断地变换词汇的学习活动。包括词汇讨论和猜词游戏。要求学生平时把自己认为有趣或重要的生词记录在词汇本里,然后互相交流,还可以做成词汇卡进行猜词游戏。

8)在小说里寻找描写某个人物或事物的词汇,或对长句和难句进行分析理解。

9)要求学生边读边写,用日记的形式写下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争议的主题。还可以给小说里某个人物写演讲词、人物之间的书信,并阅读关于作品故事的报纸文章。

3,文学作品阅读后的教学活动

1)讨论作品的写作风格以及作品的主题。

2)选择作品其中的一个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并用录像机拍摄下来,学生可以尝试人物的不同文化体验,克服不敢开口讲英语的害羞心理。同时更加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便于反思和提高。

3)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以论文的形式写作品评论。评论的内容包括:作者生平、作家主要代表作、历史背景、作品的主题、作品 的象征意义,以及对文章涵义的理解等。通过撰写论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冯倩,2006)

4)就一下一些有趣的话题展开讨论:电影的结尾是否和小说不同?一些文学技巧,如第一人称的叙述和内心独白。在电影里会如何处理?并对演员的挑选、布景的设计、音乐和其它电影制作的因素进行各抒己见。

4,电影的观赏

通常情况下。学生自己看电影时只是从头到尾被动地把电影看完,这种被动的行为不能产生可感知的学习,不会达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英语技能的预期学习效果。而且,他们习惯于靠汉语字幕来理解和欣赏电影。离开电影字幕,就不知所云了。教师要努力优化看英语电影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1)电影对话十分的地道和口语化,其中许多表达和俚语是中国教师本身也有不熟悉的,要在课前将影片的难词、俗语、俚语等汇编成词汇表,发给学生预习。

2)每观赏电影十分钟就让学生做一些有关电影内容的理解问题,这样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对电影的理解能力。问题最好是多项选择题的形似,每个问题提供三个选项,这样可以方便学生答题,又不影响电影观赏。电影里的英语语速往往太快,惯用语太多,对学生来说完全理解难度很大。因此,根据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给学生的问题应该是关于节目对话里比较清晰和容易懂的部分,或是画面里比较很明显的视觉细节。通过回答这些较为易懂的问题,学生会更加投入、更加有信心地观赏电影。

3)在观看电影期间,还可暂停来进行语言学习。具体的做法有关掉声音,猜对话内容。

4)选择有趣的对话,让学生进行模仿,并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过后反复听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提高他们的发音和流利性。

5)要求学生注意演员讲话时的弱读、重音和节奏,并加以模仿。学生经常会发现演员对一些词的弱读有时会弱到无法听到,知道就是说本族语的人也无法听懂所有的句子,也要根据上下文和语法知识来理解的。

6)像唱卡拉OK一样,让学生看着英文字幕带有感彩地进行口语练习。

5电影观赏后的教学活动

1)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电影内容、主要人物等,这样不仅加深了对电影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的语言能力。

2)就影片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分析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布置学生写观后感,启发学生思考,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文化内涵、主题、乃至人物的某句精彩对白。挖掘影片给人的启示。比较文化差异。

4)要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背诵影片中的经典对白。训练学生的发音和地道的语言表达能力,美文背得越多,英语的表达就会越流利、越地道。正如李荫华教授所言:“背诵、朗读是我语言教学的一个经典作法”。

5)比较小说和电影,写电影评论,扮演电影评论家进行辩论,在班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研究发现,或写成文章。

四、结束语

文学作品和电影语言情景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提高听说能力,而且还为学生展现了一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风俗及概貌的窗口,增强学生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流的技能。

第6篇:电影评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英语电影欣赏;教学实施;教学效果

一、开设英语电影欣赏课程的意义及目前存在问题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课堂上的普及,很多高校的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公选课都开设了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英语电影欣赏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介绍相应影片故事背景,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型,欣赏经典台词、评析影片所表现的主题等环节,增强学生欣赏英美原版电影的能力和水平,加深他们对英美文化社会的了解,提高他们在真实语境中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但是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教师的教学方面主要是缺乏规范的教材和适当的教学资料、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研究的投入不足等。目前,我国英语影视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同时,很多学生仅仅是抱着看电影的目的选择了这门课程,加之教师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这门课程并未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随意性很大,甚至导致将影视欣赏课变成了学生的休闲娱乐时间。

二、认真处理英语影视欣赏课的问题

解决目前英语影视欣赏教学以上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高校非英语专业的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是还没有形成英语影视教学的理论体系,对英语影视课程应该教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教学模式如何等问题要形成系统。

1.明确课程目的

这门课程应该实现两个教学目的,其一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力和口语的技能,其二是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使学生在专门的听力和口语课程中接受较为系统的训练。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赏析英文电影以提升语言技能和学习文化,可以在英语氛围中锻炼听力、口语。同时把视听说和英语文化等课程引入英文电影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

英文电影赏析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是英文电影,因此和其它专业开设的其它课程一样,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目的也是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具体的说是教授学生英文电影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英文电影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正确实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英文影片的选择是进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基础。在选择影片时首先要保证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等最基本的原则。影片的主题必须是积极的、高尚的,内容必须是具有艺术性的、值得探讨的。随着世界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优秀英文影片不断涌现,因此,在保证以上所提到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需要对英文影片进行分类选择,从而保证影片选择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向学生讲授电影的基本理论是英文电影赏析课程的关键一步,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学生才能够实现从被动地观看影片向主动地欣赏和分析影片的飞跃。电影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着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受到课时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可以选择一些基本的理论进行讲授,例如角色与表演、叙述、风格等。

在欣赏影片之前应该让学生对影片的背景有所了解,包括片中讲述故事的社会历史背景、主创人员简介、男女主角简介、故事情节梗概、影片所获奖项等。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分成小组去收集影片的背景资料并做成幻灯片在课堂上展示,这样一来既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搜集和筛选资料的能力,为之后的电影评论打下基础。每部优秀的英文影片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教师应在播放影片之前就影片的亮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引导学生有侧重地欣赏。

电影的播放方式有三种:通篇放映、分段放映和定位放映。鉴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采取通篇放映和定位放映相结合的方式。通篇式的放映,保持影片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运用电影的基本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影片的角色与表演、叙述、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再进行定位式的放映,让学生再次感受影片的亮点,加深理解。

三、对英语影视教材及教学的建议

英语影视教材的选择,非常重要。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设计思路。教材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电影实际播放、情景模拟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使学生通过上述各种教学活动来获得美学认知和欣赏技能。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随意性不得过大,甚至导致将影视欣赏课变成了学生的休闲娱乐时间。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英文电影赏析课程不应只停留在影片欣赏的层面上。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对影片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论。“赏”与“析”相结合才能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为以后的学习乃至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对电影做出评价:主题分析、作者论、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心理分析。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专业影评者的电影评论文章,供学生学习借鉴: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影片进行评论,然后每组选出代表发言,相互交流,加深理解。

如何考核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呢?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人物对白、课后作业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成绩的评定与管理。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结合电影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语言能力及水平。

最后,我们还应提到的是,课堂时间有限,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音视频、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注重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如“模拟对白”、“在线答疑”、“模块考试”等,让学生置身于网络学习平台中,积极自主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提高英语电影欣赏的基本美学鉴赏能力提供有效途径。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加强学生的日常学习自主性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电影欣赏的鉴别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龚红霞;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6期.

[2] 莫山;浅议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功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郝东平;利用英语电影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电影文学;2010年07期.

第7篇:电影评论论文范文

作为复旦大学的教授,顾铮出了名的严谨,说话有进有退,充满思辨,在课堂上针砭时弊的有感而发,也使他获封“愤中”(“愤青”的中年版)的雅号。相比较其他评论家绝少亲自操刀创作,顾铮却热衷于做一个拿着相机的城市“游手好闲”者,在他“欲说还休”的照片里,透着一种神秘与超现实。严谨与荒诞,使命感与游戏感,这些看似矛盾的因素让我一时有些迷糊,但我很快发现这种矛盾也体现了顾铮一贯的审美趣味:喜欢不确定,不喜欢被定义。

“荷赛”,不仅是评委在考照片,照片也在考评委

对于“荷赛”的邀约,顾铮坦言是有些出乎意料。去年8月,顾铮收到一名担任荷赛基金会监事(supervisor)的策展人邮件,主要内容是询问他“是否愿意接受荷赛邀请担任评委”,顾铮回复表示“愿意”,之后没有消息。“去年10月左右,我收到正式邀请邮件,才知道我要担任的是终审评委。”

世界鼎鼎有名的“荷赛”,为何会青睐顾铮呢?顾铮表示并不知道具体的原因。然而看看他的履历,人们也能猜中七八分了。十多年来,顾铮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当代摄影这个话题,已出版十多部摄影与视觉文化研究著作,发表很多论文。顾铮还是一位知名影展策展人,2005年他策划的第一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11年,他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当代摄影艺术》一书,被翻译成英文、法文等多国文字,在很多国家的书店可以买到,也被一些顶级图书馆作为馆藏。顾铮还是有近60年历史的美国《光圈》(APERTURE)杂志的供稿编辑,是柏林的《欧洲摄影》(EUROPEAN PHOTOGRAPHY)的编委。在荷赛官网上,顾铮的身份介绍主要是大学教授和策展人,他确实是9位终审评委中唯一在职的高校教授。

2月8日至15日,每天差不多工作12个小时以上,顾铮坦言,很辛苦,完全没有时间游玩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但是他收获了很多。

记者:今年“荷赛”评选出的年度照片并不是你最喜欢的,你更偏爱意大利摄影师阿莱西奥·罗门兹拍的《叙利亚之困》,为什么呢?

顾铮:从专业角度来讲,年度照片是一张无法挑剔的照片,从时机的把握,视角,信息量,强度,都非常优秀。但让我觉得稍稍有一些不满意的,是照片没有一点点不完美的地方,完美得像电影剧照,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包含不确定性的作品,获得一般新闻类组照一等奖的《叙利亚之困》中,有一张照片不是太实,模糊、昏暗,从摄影技巧来说可能会为人诟病,但我觉得这更符合21世纪战争、革命、冲突、动荡所带来的这种不确定性——生命、生活、命运的不确定性,而作者还通过照片的模糊、虚化加强了这种不确定,也展现了人类为追求更自由、美好的生活而甘愿付出的那种努力与牺牲。相对于这张照片,太完美的照片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了,我甚至还说过,荷赛的形象已经基本固定,如果选择这种照片也可以有所突破。

记者:第一次当“荷赛”评委,对你而言,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顾铮:在评审照片的7天时间里,特别是评奖阶段,除了年度照片,我们一直是在点评、讨论中度过的,每个评委都必须从作品的专业特色等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对于我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不仅通过评审来了解当今新闻摄影的动态,也向一起工作的其他几位终审评委学习他们看照片的方法与观点,以及他们的敬业态度。大家都非常享受由于评委不同组合所带来的不同文化上的惊异感。所以不仅是评委在考照片,照片也在考评委。

记者:在评审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顾铮: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评委中有一些人表现出的反思,犹豫——我的这种考虑会不会有问题?或者说,听了别人的意见以后,我是不是要重新考虑?大家会有这样的反思精神,不会说太肯定的话,时刻保持有一种警惕心。因为大家都来自不同的背景,有不同性别,并且认识到每个人的立场和视野都是有限制的。一定程度上,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精神,保持了充分倾听的姿态。所以我觉得评委会主席让每个评委都发表意见确实有其意义所在。

记者:“荷赛”是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一直被争议的是得奖作品总是与战争、暴力、杀戮、血腥有关。不过,在前两年荷赛的图录里,我们发现已经增加了“日常生活”、“当代议题”的分类,在你看来,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顾铮:我个人的体会是,荷赛不希望只停留在热点和突发的新闻上,而是希望摄影师更有问题意识地去关注日常生活的、更具普遍性的题材,这也是对大量的题材火爆的参赛作品的一种平衡。日常新闻奖项的出现,为参赛摄影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促使他们探寻平凡生活中不平凡之处。从近年来的获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荷赛允许新闻与纪实,甚至纪实与艺术之间跨界,这说明荷赛是有反思能力的国际大赛。

记者:你也当过国内一些摄影大赛的评委,国内的比赛与国外相比最主要的差距在哪里?

顾铮:国内的很多摄影大赛审美标准、美学趣味还是太低,较少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品,大量获奖作品离现实越来越远,那些风景摄影仅仅只是没有个体立场,更没有独到的现实关怀的景观再现。同时,还有一些摄影比赛配合各种商业活动。总体而言,现在大量的摄影比赛无法引导、提升现在的摄影水准,无法对当代文化作贡献,看上去表面繁荣,但是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有个性的比赛,比如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办的三影堂艺术摄影奖,着重推新人,有特定宗旨,有一定的国际性。

记者:“荷赛”非常注重组图,但是在国内很多摄影大赛上,看到的都是单张获奖,对此,你怎么看?

顾铮:荷赛要求组照是12张,在评选过程中,摄影师的12张照片会在屏幕上一张张打出来,最后这12张还要在屏幕上缩成一个群组,评委们会看这些照片相互的关系、色调、影调,叙事上的展开:、结尾,节奏等,进行整体的评判。国内摄影大赛单张得奖,偶然性相当大,不通过完整的系列的观察,很难对参赛者的摄影理念、对摄影语言的把握进行较准确的评价。

评论有它自身的目标与追求

顾铮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摄影评论家身份,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日本攻读博士时,他翻译撰写了大量介绍国外摄影历史和现状的文章。1999年学成归国后,顾铮着重关注当代摄影家的创作,把摄影作为当代的一个视觉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撰写了大量文章。毫不夸张地说,许多年轻摄影师是读着顾铮的摄影专著成长起来的,也以能被他“策展”为荣,因为经他策展的首届亚洲摄影双年展和首届广州摄影双年展,为整个摄影界的展出体系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杆。

虽然在摄影界顾铮已经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但他依然常露忧虑之色,因为少有后来人。作为复旦新闻学院的教授、博导,顾铮集中于艺术理论、视觉传播、摄影文化史的研究方向,由于冷门,他每年接收的硕士生不超过5名,同时,还没有一个博士如期毕业,“开门大弟子”放弃学业踏入娱乐圈,“二弟子”为创业选择肄业;今年理应毕业的两名博士已申请延期。然而即便是跟随者寥寥,他还设置难关,直接封死直博这条路。顾铮解释道:“直博是一种看上去很省力,最后可能很不省力的做法。考博不仅能考察学生调动知识的能力,更能检验学生读博的决心与合适度。”

记者:评论时,你一般会倾向于怎样的角度、切入点?

顾铮:评论主要是以文本为主的,从历史现实的复杂脉络、创新的程度、语言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判断,方式上可能存在两种不同:一种通过肯定作品中非常值得关注的东西的同时,也在暗示其他人创作中所忽略的东西;另一种,当一无是处的作品却获得好评时,要痛加鞭笞,这个时候就要发挥提示作用:是否大家的认识上出现了问题。我认为评论要有一定的倾向性,当然把优点、不足比较平衡地列出来也可以,但评论的色彩不够鲜明。

记者:你既是知名摄影评论家,又是颇具影响力的影展策展人,但我听到一种说法,在国外评论家为避嫌一般是不太进行策展活动的。

顾铮:倒也不一定,我认为策展活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评论活动,是把当下一种摄影现象、某种趋势通过展览的方式加以呈现,最终展现的不仅仅是展览的过程,也体现了审美趣味。

记者:现在在文艺批评领域,评论家与艺术家的关系很微妙,那么在摄影界,这种关系如何呢?

顾铮:这涉及到舆论的生态问题,摄影家是否能积极面对建议性的评论。确实有些摄影家与批评家是南辕北辙的,有摄影家说,我根本不看评论家的东西,甚至说大量从事评论的人是傻瓜,搞了一辈子没有搞明白过,就是为了在大学里讨一口饭吃。从某种角度看也有一定道理,但是艺术家一定要意识到,你的作品一旦呈现出来,就有着天然被评论的宿命。当然,还出现了一种比较差劲的,求你时卑躬屈膝,关注了他后,就翻脸不认人了,这样的行为明显是利用评论。

记者:在你看来,摄影评论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

顾铮:作为摄影家积极地希望评论家、策展人了解他的工作,这是天经地义的。反过来,其实评论本身也有自己的目标、追求,不只是为当下的实践服务,也需要不断通过评论的工作进行理论的升华。我觉得摄影家、评论家各有各的事情做。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所谓的“搞”摄影评论与理论的人,以指导者的面孔出现,一本正经地给人家指点,君临摄影家头上,那很荒谬。

记者:业内认为,你与林路等撑起了中国摄影评论界的半壁江山,这是上海的骄傲,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折射了评论界的沉寂、冷清。

顾铮:实际上没有多少人愿意留在摄影评论这个空间,从事这个领域需要不间断地耕耘,不问收获地耕耘,像我跟林路是作为人生的志业来做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投身这方面,当然也有生存方面的压力。目前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上,在摄影评论方面还是新兴的,估计最起码再需要50年时间才有比较确定的地位。

摄影是寄托内心隐私的视觉表露

采访间,顾铮会偶尔顺手拿起相机对着窗外的景物按下快门,随后他给我看拍的照片,原来是咖啡店门外铁栏上做装饰的黑色的铁皮狗,“躲”在淡黄色的桌子下面,整个画面在虚实相间中透着一种奇妙的小情趣。

我问他:“那么喜欢摄影,为何没有在摄影道路上继续下去而转向理论呢?”顾铮立马“纠正”道:“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摄影呀”,一脸的认真。我赶忙补充解释道,“我指的是职业摄影”,但我很快意识到摄影对于他而言,无所谓职业非职业,无论走到哪里,顾铮都会随身携带一个轻便小巧的数码机,他抗拒过于仪式化的创作姿态,喜欢随意抓拍。摄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顾铮回忆,起先是在家里拍摄家人,后来是在同学家里,互拍合影不过瘾了,索性把同学父亲“”前的肩章制服、大檐帽穿戴上,化了妆,拍摄设计情节的剧照,甚至为拍《红色娘子军》里面的角色,把自己绑起来吊起来等。中学毕业后,为了更方便把玩相机,顾铮干脆进了照相机厂工作,平时也经常在街头抓拍。

1980年代,为质疑当时摄影圈中流行的 “愉悦视网膜”的艺术,顾铮等人兴起了一个真正具有民间色彩的摄影群体“北河盟”,彰显了反叛的姿态:不甘于被不受质疑的美学观和摄影观所左右,敢于拿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尽管“北河盟”主创者的形象已经成为了某种传说,但顾铮依然延续了在影展上所提出的城市影像的概念,他称自己是个城市的“游手好闲者”(波德莱尔语),他意图“遭遇”一幅作品,而非功利性地去“擢取”城市的细节。由于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厚体验以及新锐的艺术观念,这位悠闲的“游手好闲者”总能“随手擒来”一些好作品。细看他的照片,如同都市空间的悬疑剧,荒谬而又超现实。顾铮说,“荒诞”源自一次少年时候的惊吓。小时候,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次不经意的偷窥,他们在一辆停在街角的面包车里看到躺在车里的死者一张僵硬的脸,从那时起,顾铮就觉得这个城市中处处充满了出人意料,充满了荒诞和奇幻。虽然学生们觉得顾老师比较严肃,“把七情六欲都藏了起来”,但是照片却透露着他细腻的情感,“摄影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观看、分享、发现,是寄托自己内心一种隐秘的东西的一种视觉表露。”

记者:为何没有往专业摄影方面走下去?

顾铮:我曾经也想做专业摄影师,1991年到日本留学时是想念摄影专业的,无奈学费昂贵,需要去打工才能支撑下去,我一直体弱,一看到需要体力劳动,马上就被吓住了,后来就选择在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人类文化研究科读比较文化研究专业。现在回过头看,这方面的训练对研究摄影史、对摄影现象的评论都是很有帮助的,是很好的积累。而且我现在也一直在拍照。

记者:从国际视野看,你怎样评价国内摄影师现在的水平?

顾铮:如果把国内优秀的摄影师推到国际上毫不逊色,像上海的陆元敏,他的照片能给你一种惊喜,一个意外,很放松,问题是这样的摄影家太少,而且也没有太把他当宝贝。

记者:为何这方面的摄影师那么少?

顾铮:主要在于观念,摄影师的素养。也有一些摄影师对我说,顾老师,你关注关注我,我心里想,要死了,你一张照片得奖,你就认为自己是摄影家啊?我怎么通过你的一两张得奖照片知道你对摄影有没有持续兴趣,兴趣背后对世界有怎样特殊的看法。现在国内一些摄影师获奖无数,但没有自己的想法,跟着不同摄影比赛的不同主题,一会拍这个,一会拍那个,没有专业的定位,而且思维方式也比较单一,以为风光摄影就是起早贪黑拍到一抹朝霞,应该要有更开阔的视野,被破坏的风光也是风光摄影的题材。

第8篇:电影评论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业界对于复合型影视艺术人才的需求分析出发,对影视艺术院校教育及相关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见解。

一、引言

由于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影视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急剧扩大,许多大学也都纷纷开办影视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影视艺术教育一直呈现一种分割状态,院校之间缺乏交流,院校教育与影视业界更是缺乏必要的互动。影视艺术行业需要何种类型的人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改如何与市场接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原因分析

(一)影视行业特质决定

一般影视制作项目涉及多个领域,需要编剧、制作、音乐等诸多团队的分工配合,而各个部门间的配合自然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根据以往“隔行如隔山”的传统行业模式,这种交流又显得异常的困难。

(二)影视产业形势决定

当前,我国的影视动画被国外动漫抢占了绝大部分市场。我国的人均拥有动漫片的时间只有0.0012秒,而日本人现在人均拥有动画的时间是5-8分钟。根据业内人士调查,目前我国对动画制作人才需求缺口是15万人左右,动画行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是60万人。中国影视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振聋发馈。

(三)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决定

影视是一门以画面与音响为媒介、以现代科技为手段,通过银幕或荧屏为观众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再现与反映生活的一门综合艺术。评价影视制作的质量关键在于其艺术性,而艺术性的形式需要专业化、高水平、重合作的艺术和技术复合型人才。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培养要有重点,有主有次,不同的人的重点不同,也就是专的方面不同,但是他们博的性质是相同的。

三、基本素质的培养

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培养艺术和技术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构成一专多能,知识结构全面,市场竞争意识强的高质量人才,才是提高影视质量的水平的根本保证。多学科交叉的教学育才方式越来越得到社会重视的同时,相关院校的教育水平与教学模式也应相应改善,对于相关技能与艺术素质培养来说,个人觉得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

(一)气度和气韵

影视剧《巴顿将军》后面的巨大星条旗符号,显示了美国人的霸气《黑炮事件》中的大钟,作为符号警示人们时间的厚重《大法官》中巨大的“法”字,大楼的仰拍等都是浩大气度的一种完美演绎。气贯长虹、气韵生动永远是任何一种艺术门类恒久追求的最高境界。影视艺术亦然。

(二)市场经济意识

艺术品可以转化成商品,并且常常是天价商品。艺术品转化成为商品的过程之中,作品本身的影响程度也随之加深加广了。与其他商品一样,艺术品的市场运作一样需要符合市场机制的运作规律。没有自我推销的市场观念,不研究市场的需求,艺术家很难有好的发展,“酒好也怕巷子深”。

(三)创造性思维

人的思维方式一般被分为三类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则是从艺人员必须勤加训练、牢牢掌握的思维模式。它建立在顺向和逆向思维之上,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开来的,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网状立体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使用者必须具备广博的全面的知识结构、吸收快捷、消化、变通的能力。这种思维方式是艺术创新的基础。求异、超越和创造是从影视艺术人才必要掌握的技能。

(四)审美能力培养

对影视艺术的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包括审美感受、感知、理解、联想与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陶冶从艺人员的情操和情感、性格和品格,对智力结构、意志结构的完善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影视艺术这种综合性艺术来说更是必不可少。

四、结语

影视艺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席卷全球,创造了梦幻版的影音帝国与巨大经济效益。中国政府与相关从业者都意识到了影视艺术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影响之重大意义。因此,中国影视艺术教育更应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分清主次,全面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发掘自身优势,稳步推进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力争在世界影视业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后来居上。

参考文献:

[1]米双全.影视艺术教育再探.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2]葛玉清.中国电影意境营造与观众审美意向融合.文艺评论.2006(04).

[3]陈兆金.略论影视艺术意境的审美特质.电影评介.2007(02).

第9篇:电影评论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迅速地蔓延到各种文艺形式的领域之中,电影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既有后现代主义的一般特征又有电影这种特殊文艺形式的独有特征,本文简要分析了一些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以及后现代主义手法受到欢迎的原因。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然而它并非一产生就是世界性的,后现代主义的正式出现是20世纪50年代前期,其声势浩大并震撼思想界是在70年代至80年代,这一阶段,在欧美学术界引起一场世界性的“后现代主义论争”,到了9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开始由欧美向亚洲地区“播撒”。使后现代主义成为一个当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在吸收了现代主义的因素同时对现实主义又有了超越和突破,尽管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还存在诸多争议,但它作为一场文艺思潮确实对文艺创作和评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谈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美国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杰姆逊向我们这样描述到:“后现代主义文化已经是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紧紧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以及大批生产的录像带、录音带等等,在19世纪,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被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文学创作中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可谓比比皆是,但此种艺术思潮对文艺活动的影响却不仅限于文学,它对电影艺术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电影理论家尼克·布朗说:“电影理论目前似乎正处于我们称之为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的一组研究课题的发展史的终点和我们认作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的一组课题与主题的起始阶段”表明理论工作者已经注意到后现代主义对电影理论及创作的影响,他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探讨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因素和手法。那么什么是后现代电影呢?若想了解后现代主义电影,必须要了解其一般特征:只注意表面,不涉及任何意义,没有深度、内涵;历史意识消失,使影片自身与历史处于断裂状态;主体已消失,人不再处于中心地位,一切都是碎片;世界都以物的形式呈现没有任何热情和主题思想需要表现,只做客观地陈述和展现;对象距离感消失,审美距离不复存在。这些都是后现代主义电影所呈现的共同特征。

一、传统叙事方法的颠覆

观众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能力似乎是与日俱增的,时至今日,传统的叙事手法和结构已不能满足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审美要求了。必然要求在叙事手法上有所突破,而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则一改传统,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后现代主义电影在叙事结构上是反对过去那种从头至尾有始有终的叙述顺序的,它惯于拆分叙事结构,甚至消解叙事结构。如《拯救大兵瑞恩》并不是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来讲述一个营救行动,而是通过主人公的回忆采取了一种倒叙的手法讲述了整个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了情节的真实性。影片一开始描述了瑞恩领着自己的家人去祭奠那次参与营救而伤亡的队友,瑞恩沉湎与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之中,镜头逐渐聚焦于瑞恩的脸部,最后拉到主人公的眼前,给他的眼睛来一个特写。影片的巧妙之处在于整个镜头穿入了瑞恩的眼中,将观众带向战场,影片由此才真正展开,随着主人公回忆的结束整个影片也就结束了,镜头再从瑞恩的眼中拉出来,此种手法在《泰坦尼克号》中也有运用。两部影片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它们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或许不仅在于此,但是少了这样独具匠心的情节安排,影片也会失色不少。后现代影片情节表现为破碎化、凌乱话、意识流化。若不认真留心电影中的细节并且仔细地加以推理,是很难理解影片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的。莱昂纳多领衔主演的两部影片《禁闭岛》、《盗梦空间》尤为代表,片中的镜头切换非常之迅速,情节是随着人的意识流动而不断推进。

二、开方式的结尾

与传统的闭合式的结尾相比,后现代主义电影更多的是采用一种开放式的结尾。闭合式结局是指故事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答:“激发了所有情感都得到了满足,观众得到了一种完满的体验而离开,没有疑虑。充分满足而开放式的结局是指电影留下一个开放式的尾巴,故事中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答而且这个问题一直会延伸到影片之外,让观众在看完影片之后自己去补充思考”传统的大团圆式的结局符合传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迎合了观众的期待视野,之后的评论家对此种结局方式提出了责难,影视作品中又出现了以悲剧收场的手法,打破了人们既定的审美心理和思维模式,于是观众们便有了一种期待受挫的感觉,可是众口难调,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悲剧收场的方式也受到了众多观众和影评家的口诛笔伐。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可谓是避免了之前两种方式的弊端而以一种开放式的结尾呈献给观众,作品无所谓喜剧无所谓悲剧。那些具备戏剧情节的观众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以一种喜剧的方式收场,而那些喜欢审悲的观众则可以想象一种悲剧的结尾。

三、拼贴、戏仿、无厘头、解构的手法

“拼贴”的手法即伊哈布·哈桑所谓的“种类混杂”,题材的陈腐与剽窃,拙劣的模仿与东拼西凑,通俗与低级下流使艺术表现的边界成为无边界,高级文化与低级文化混为一缸,在这多元的现实,所有文体辩证地出现在一种现在与非现在、同一与差异的交织中。后现代电影的情节是由许多经典、搞笑、讽刺、调侃的镜头和情节拼贴而成的,由这些因素拼贴而成的情节必然会以一种无厘头的方式呈现出来。后现代主义电影追求一种无意义、反崇高、反正统,回归观看的游戏状态,这恰好与后现代主义提倡的削平深刻模式、淡漠历史意识,通过距离感消失有意造成“表征混乱”的美学原则相契合。国内电影中带有此种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电影相当之多,我认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越光宝盒》和《大话西游》两部了。

《越光宝盒》中的这种拼贴、戏仿的艺术手法无处不在,通过拼贴和戏仿经典影片中的镜头和语言,一方面让观众产生一种重温经典的,另一方想借经典的东风来为自己的电影润色,增加票房收入。《越光宝盒》里的男女主人公分别叫“清一色”和“玫瑰仙子”,光从人物的名字上看,就已经有一种无厘头和恶搞的意味。该影片不仅戏仿了它的前身——《月光宝盒》,而且还戏仿了《功夫》、《赤壁》、《无极》、《泰坦尼克号》、《黑客帝国》、《金刚》、《功夫熊猫》里的许多经典动作和场面。在《大话西游》中,500年前后不同版本的人物一锅粥似的拼贴在一起,古今中外各种情景改头换面的出现。整个影片以一种“狂欢”化的形式出现,营造了一种喜剧的气氛,在哄笑的过程中把一切崇高与严肃都颠覆了,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已不再是文本呈现给我们的那种人物关系了,唐僧由一个菩萨心肠、精通佛经、不畏艰险、一心一意西天取经虽分不清人与妖魔却有着一代圣徒风范的高僧颠覆为一个罗里罗嗦、人见人烦的“八婆”。观音本是一个普度众生具有大慈大悲情怀的女神仙却被孙悟空说成“因为你是女人我才不杀你,不要以为我怕了你”。唐僧:“求姐姐放他一条生路吧”一个“女人”“姐姐”瓦解了权威,消解了崇高。原有的普度众生的佛家大意被颠覆为无意义,整个故事不再是一个单一的“神圣”的“禁欲式”的取经故事而是一个嬉戏调侃的爱情故事,人物多了一些人间的烟火气息。该影片以反权威反英雄、反秩序、反束缚的方式颠覆经典小说《西游记》传统阅读和解读的权威,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这种拼贴、戏仿和无厘头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却迎合了大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需要。

虽然各种形式的文艺也不再将自己定义为时代的传声筒,但这不表明时下的各种文艺方式就完全脱离生活之外,对于那些反应特定时代主题并能吸引大众眼球的题材和素材,那些具有敏锐捕捉能力的导演一定会尽可能地将其囊括在自己的影片之中。因为无论电影在何种方式下它的图像和声音都在向我们传递着文化信息,整个文化内容和意识形态内涵在这些发出声音的图像里持续存在,并且影视图像艺术的综合方式还充当着凝聚时代个性传释者的角色。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题材和审查制度以及技术条件上的限制,中国的导演一般不敢过多的涉及后现代主义风格的电影,他们更多的是在自己的影片中植入一些后现代主义手法和因素,用来调剂影片的口味和风格,尝试着尽可能地改变原有的影片拍摄手法,尽力捕捉时代气息。尹鸿认为中国几乎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后现代电影,但许多影片中的的确确已表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那些带有后现代主义因素和手法的电影受到广大影迷的青睐和追捧并且能产生不错的票房效益也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可能是“后现代主义的种种姿态,我们今天不但易于接受并且乐于把玩,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后现代的文化整体早已被已存的社会体制所吸纳,跟当前西方世界的正统文化融成一体了”。

参考文献

[1] [美]弗·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 唐小滨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147-148.

[2] [美]乔治·布鲁斯东. 从小说到电影[M]. 高骏千译.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1: 1.

[3] [英]罗伯特麦基. 故事结构――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制作的原理[M]. 周铁东译.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 57.

[4] 伊哈布·哈桑. 后现代转折[M]. 俄亥俄州大学出版社, 198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