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文片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今天下午,我们上语文课,课上敦哥津津有味地评作文读例文,老师只要说到吃,大家就会联想到我们班的肥肥,每次肥肥总是一脸无辜地看着敦哥。敦哥和我们都傻傻地笑着。
今天下午下课后,敦哥说了一句打班长一拳,一群男生蜂拥而上地追班长,等我走出班门,只见班长被一群男生平平地抬着,敦哥站在门外看着眼前这群可爱的孩子笑了。
上课时,只见王饼子着着急急往班里跑,在过走道,不知是哪位绊了他一跤,他叫了一声,全班都笑了,上课中他的同桌拉窗帘,只见一个小蛾子飞出来,王饼子大叫一声,全班静悄悄的,老师对他说了一句,你连这蛾子也怕,郁闷的他,不吭气地趴在桌上,不敢抬头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太原市第三十四中学校初三:王悦
2、生命太短,没时间留给遗憾。若不是终点,请微笑一直向前。
3、做一个浓情女子,寂时似禅定,情开如烈火,爱就梦一场,别恨只道无。
4、一个人永远不会因为另一个人对自己好,而爱对方。一个人永远不会因为过去的爱,而在未来必定一直爱着对方。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的理由就是,对方可爱,爱就是爱。
5、爱情就是一场冒险,赢了,厮守一生;输了,那个比朋友更近的人,连朋友都不是了。
6、想要过一种生活,有情趣做饭,有心情看书,有时间旅行,最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有人陪伴。
7、我们一生里有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时正好同路,就会在一起走一段,直到我们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一生的那个人,才会把余下的旅途全部交给这个人,结伴一起到终点。——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8、人生最美最不能逊色的风景应该是努力。努力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对生命的一种赤子之情。
9、路是经历,不是选择,经历你必须经历的,才有你想要的选择。
10、记性太好,有时候是一种负担。容易忘记往事的人,是幸福的。
11、人生拥有三件事便可真正快乐:有爱的人,有喜欢的事业,有梦想。
12、以后还有很漫长很漫长的路途,都要一个人走完。都要靠自己。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完成。而不是依靠谁。——《千与千寻》
13、世界虽然没有大大的完美,却仍有小小细细碎碎的完美。累积所有细细碎碎的小完美,最后就会慢慢慢慢接近大大的完美。——几米《我不是完美小孩》
一、创设环境,积淀美文
学生写作的心理动机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们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影响。为了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教师应鼓励学生和好书交朋友,让学生在畅游书海的中不断进步。古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因此教师要努力地引导学生与书为友,与书为伴,为写作积淀打下良好基础。首先,我指引学生走进学校图书馆。我们学校图书馆每年都订阅了大量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美文,古今中外名著。我让利用阅读课的时机组织他们到阅览室读书,同时让他们每人都办一本“借书证”,鼓励孩子在经典美文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其次,我让我们的班级每一堵墙壁都“说话”,鼓励孩子把看过的最难忘的经典美文的精彩内容摘抄下来,张贴在墙壁上的学习园地中,让更多的孩子分享美文,让美文湿润孩子的心田,浇灌孩子幼小的心灵。有了这些知识的积淀,写作才能厚积薄发。
二、整合资源,内化美文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要是能充分地利用身边的资源,就能让教学变得主动、有价值。比如,经过调查我发现,班级里几乎每个学生都买了至少三本以上的课外阅读物,我利用这一资源,指导学生把自己买的书带到班级里来,同学们互相借阅,形成一个大的读书链。阅读是为写作服务的,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不仅要求数量,而且注重质量,努力地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去阅读,并逐步积累。又如,我鼓励“读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让孩子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优美的词语,好的句子,经典的片段抄在小本子上,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互相交换学习,这样学生对美文的接触面就更加广了。再如,为了激发孩子积累的兴趣,我班定期举办“美文沙龙”。每周的班级活动课,让孩子们上台来朗读自己积累的最得意的句子或者段落,然后大家七嘴八舌展开讨论,让学生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这段文字值得展示?这些文字它最成功之处是什么?有哪些优点或不足?它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的写作思路或想要表达思想感情是什么……由朗读者记录大家的讨论,然后由语文老师予以点评,最后在班级公布栏中展出。通过以上的资源整合,学生积累的素材自然丰富了,他们就能把阅读的积累转化为自主创作的能力。
三、感悟生活,创新美文
“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没有求知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阅读的目的是创造。有了深厚的积累,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我们就及时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其次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写学生愿意写的主题,最后要指导学生观察自然、走进生活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写作不是表面上的感知,而是实践后的感悟,需要用真情去描述,用实感去抒发。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生活圈狭隘,他们无法和成人一样能充分地感悟生活。所以,要做到让学生有话可写,实现快乐写作,教师就应改变原有的作文教学方式,让作文教学与生活相链接,生动活泼地开展创作活动。教师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学生写作。
1.生活情境法。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例如,一次难忘的旅游,一次爬山的经历,一次后悔的体验……然后在大脑中努力回放精彩片段,最后领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获得人生启发和体会。2.典型集中法。生活中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有惊涛骇浪,也不可能天天大喜大悲,大多时候是平淡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小事入手,鼓励学生写鸡皮蒜毛的小事,然后把这些小零碎予以集中整合加工。比如:写某位同学关心他人,可以指导学生把班级中多位关心、帮助过他人的同学的优秀事迹集中到一人身上。3.原型启发法。原型启发是借助我们原先阅读的美文的基础上,模仿美文,把里面一些片段或事件进行改编,适当地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来创作。例如在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后,有位同学也写了有关爸爸的文章。通过爸爸牵着自己的手,写出父爱……
四、多元评价,激励写作
摘要: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对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促进思想教育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浅要论述,并指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意义;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学作品通常指的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形式的作品,特别是那些内容与形式引起广泛的关注与赞誉的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综合体现,是语言综合运用的重要载体,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的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英美文学作品选读是高校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了解英美文化作品赏析的意义,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目前已成为探索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之路的热点。基于此,笔者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的意义及教学策略作如下探讨。
一、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的意义
1.提高文学素质
文学作品的内涵决定了人们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要去了解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是人类传承历史的主要方式,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势必要去了解英语的国家,而学习英美文学则是主要的途径,英美文学作品就像一个民族文化宝藏中的颗颗璀璨的明珠,除了使学生从中更加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思想等内容外,那些优美的文学作品还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由此,不断跨上文学素质提升的新台阶。
2.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通过赏析英美文学作品,可以积累词汇,逐渐熟悉各种语法的用法等,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语言现象,大量地阅读和赏析英美文学作品还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地把握文学作品更深层次上的意义,在作品赏析中所获得的这些知识能够促进学生英语的交流交际能力。
3.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如果在学生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进行引导启发,将会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比如,在赏析《环球航行》这篇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65岁的弗朗西斯切斯特尽管身患重症,但依然不惧艰险,挑战自我,完成了历史上单人航海的最远航程事迹的品读,去欣赏这位伟大的老年冒险家的光辉形象,以此帮助学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建立一种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勇于拼搏,永不言败的积极心态。
二、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教学策略
1.通过研讨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英美文学作品的赏析教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实施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了促进学生对作品进行主动的探究,我认为,在学生对作品进行了阅读并形成一定的理解后,开展研讨式教学是十分有效的教学策略,比如,结合作品中的某一方面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理解,开展调查研究,以这个问题为点引发学生发散性的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针对探究中的新发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可以在师生间、生生间展开讨论,在研讨活动中赏析的文学作品,其所涉及的四个要素是作品、作家、作品所反映的问题现象及读者,它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分析,应该是作者的人生体验、思考、社会生活的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表达,作为赏析作品的读者,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与作家产生心灵的共鸣,并在对作品的逐步理解中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真正的理解所赏析的文学作品,因此,我在执教的过程中,善于对学生运用启发式及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以此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使学生在巩固了所学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去发现并欣赏那些作家的语言特色,从他们的作品中更深刻地剖析社会,感悟生活,感受不同的人生经历,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实践能力
1.引导学生阅读作家完整作品
教材中的英美文学作品的选用,基本都是选取了某一具有代表意义的精彩片段,这样容易使学生在赏析过程中失去了整体性的把握,其感觉也很容易是零散破碎。只有对文学作品进行了整体性的阅读,才能真正的了解一部作品,一个作家,其写作的语言特点、社会背景等,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比如,你认真地读完了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才能对莎士比亚创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够与别人一起来讨论哈姆莱特、才能感受到这一形象身上人文主义理想和对现实的悲观认识的冲突,也才能形成自己的评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选取的文章片段,去阅读整体的文章,让学生从中获得更深刻的启发。
2.指导学生学会如何欣赏作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很容易就能通过网络、电子书库的等方式搜集到过去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这为学生欣赏英美文学作品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我认为,今后执教的重点应该进行转换,应该是指导学生掌握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方法。例如:我在讲授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人者》时,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去了解《杀手》的主要内容,比如,本文所揭示的主题是什么?安德森选择等待死亡而不是逃亡?有人说,海明威的小说一般运用对话描写、叙述、议论等,你认为是这样吗?这些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欣赏过程中,他们慢慢学会了如何欣赏文学作品,使学生在赏析课的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增强文学素养,提高了英语水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作品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及思想教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研讨式的教学方式、适当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整体的阅读,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兴趣。并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英语的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意青.从赏析到阐释——英美文学经典及其在我国教学与研究60年.[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5):85—88
[2]胡小红.英美文学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科教文汇.2011(32):121—122
[3]李应雪.思想灌注+作品赏析——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新思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20—122
一、关注创作环境,打造书香校园
学生创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的环境影响。为了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我们鼓励学生和好书交朋友,让学生在书海的浸润中不断进步。“书声朗朗,文墨溢香”是校园文化品位的缩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因此我们努力地引导学生与书为友,悟读书之法,品读书之趣。
首先,我们大力营建学校图书馆。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一批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美文,古今中外名著,充实学校图书馆。每到一批新书,则在学校公告栏中张贴海报,以美仑美焕的图文形式来轰炸孩子的眼球,吸引孩子走入图书馆。然后为每位学生办一本“借书证”,引导学生“买书不如借书”的意识,鼓励孩子自由在经典美文的海洋中自由遨游。
其次,让学校班级每一堵墙壁都“说话”,鼓励孩子把看过的最难忘的经典美文大概内容摘抄下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中,校园宣传栏中,让更多的孩子更好地传承祖国文化,诵读经典,让经典美文如春雨点点滴滴湿润孩子的心田,浇灌孩子幼小的心灵。
二、引导内化美文,体现人文关怀
阅读是为写作服务的,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能只求数量不谈质量,而是努力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去阅读,并逐步积累、层层上升。我们整合了资源,建立“学校图书馆――班级红领巾流动图书箱――家庭小小书架”三角形的读书链,以老师推荐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高效展开阅读。在引领创作过程中,我们既注重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更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挖掘课本上经典美文的人文内涵,突出诗情画意;其次,让学生选出喜欢的文章,学会欣赏、体验其中细腻的情感,从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阅读能不能转化为自主创作的能力,“内化美文”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们鼓励“读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让孩子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优美的词语,修辞好的句子,经典的片段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我们称这种本子为“采蜜集”。
三、放飞创作思维,体现生活趣味
有了深厚的积累,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我们要及时引导学生感情的宣泄,引领学生在自由创作的大道上阔步前进。我们尊重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写作不只是引领学生用眼睛去感知,而是用情感、心灵去全身心地感悟生活。因而,要实现快乐写作,就需要变革原有的创作方式,要根据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感受,生动活泼地开展创作活动。
1、生活情境法。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创作的万花筒,生活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我们引导学生打开记忆的仓库,发现有哲理的生活小浪花。例如,《老师流泪了》,《我和爸妈换角色》,《这个大爷有点酷》……然后在大脑中努力回放精彩片段,最后以独特的思维,独特的角度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
2、典型集中法
生活不可能是时刻惊涛骇浪,也不可能处处是大喜大悲、惊天动地,很多时候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因此,我们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鼓励孩子写生活零碎小芝麻,鼓励写鸡皮蒜毛,然后把这些小零碎予以集中整合加工。例如:我们为了刻画某一位同学关心他人,我们可以把班级中好几位关心过他人的同学事迹集中到某一个典型人物身上展开创作。
3、原型启发法
原型启发是借助我们原先阅读的美文的基础上,模仿美文,把里面的内容进行更换,加入自己的东西从而创作的方法。例如:我们学习了《妈妈爱吃鱼头》,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位母亲把好吃的鱼肚子肉让给孩子,自己吃难吃的鱼头。联系自己实际,有的同学就开展第二层次创新,写了《妈妈爱吃五花肉》,有异曲同工之妙。
4、放大夸张法
适当地把生活情景予以扩大、缩小几倍,几十倍,几百倍,或者提前,同样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欣赏了朱自清的《背影》,有位同学也写了有关于爸爸的文章。根据老师的了解,他爸爸曾经在一家餐馆中工作过,但一读文章,才发现这位同学爸爸“不简单”。他回忆了在过生日时,爸爸亲自下厨为他炒最爱吃的“火焰田螺”,其中的用烈焰爆炒田螺的情节让电影中的“食神”也自叹不如,这显然使用夸张手法,但一位关心孩子的父亲形象,却栩栩如生地跃然于纸上了。
四、多元写作评价,激励人生之路
为了表扬先进,鼓励更多的学生投身诵读经典美文,热衷写作,学校按年级段每个月评选一次“创作之星”,采用多元化评价机制,鼓励从多角度创新,要求人人参与,获奖名额不限,只要达到规定要求,均可以成为“创作之星”。我们要求每个月都有一个主题,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创作,及时召开创作交流会,营造良好的气氛,以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一、学生文学知识的缺失现状
为适应当前社会对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与语言能力的需要,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在本项目中,我们进行了文学因素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经过为期3年对三届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学史课程各项信息的积累与准备,对我校07、08、09级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约300份问卷调查。从扩大知识面、了解英美国家文化与习俗、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水平、培养流畅的语感、提高文学欣赏水平、提高听力与写作水平、提高英语总体水平等方面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调查与了解,并和一部分学生及教师进行了座谈。从英语专业问卷调查和座谈的总体情况来看,新入学的高职高专学生在参加高考时都对英语进行了大量的强化训练,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都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由于高考英语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因此,学生与教师在复习时就将重点主要集中在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完形与作文等方面,却严重忽视了人文知识尤其是文学知识的训练。进入大学后,文学知识及相关背景的缺失状态就成了他们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阅读的流畅性及语感的培养。新生文学素养及背景知识的积累也同样参差不齐。约6%的学生所在学校及学生本人比较重视各项知识的积累,语言环境相对比较好,当这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他们很容易接受教师涵盖各项知识的英语授课,因此课堂反映比较活跃,学习效果也较理想;而90%以上的学生虽然在英语词汇、语法、阅读等方面训练有素,但在综合理解与表达方面却非常不尽如人意。结合学生文学知识缺失的现状,我们在文学史类课程和综合英语课程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改进。
二、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1.英美文学中文化与语言的作用文学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语言的艺术。它既反映了一个民族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因素,又具有形象生动、简练优美的特点,它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最佳语言材料。英语的学习不仅是英语语言能力的学习,而且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与培养,而这种文化素质的学习与培养也正是目前英语专业学习和教学中的不足所在。众所周知,学习英语的最佳方法是亲临其境,感受英美国家的文化氛围,但是,这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讲是不太可能做到的。目前的英语教学也只能给学生提供一些文字和录像资料让学生来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在目前外语学习环境不太理想的情况下,英美文学的教学就成了能弥补这方面不足的有效途径。英美文学作品又是语言与文化结合得比较理想的材料,它所包含的文化、哲学、人文、美学等方面是一个民族社会与文化的缩影;英美文学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了解英美文化(传统、风俗、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等)背景知识的机会。由此可见,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英美文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不阅读大量的反映英美文化和生活的文学作品,就不能培养很好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质。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质在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学生的人文素质,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事业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英美文学的教学对加强学生语言和文化修养、开拓视野、陶冶性情、培养欣赏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在英美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局限,通过阅读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英语专业学生可以感受到人类对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向往,对民主与平等的追求,并为之奋斗的艰苦历程,也会领略到各种战争和经济危机给英美人民带来的灾难,可以感受到世界人民对和平的企盼;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与思考,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得到净化与提升,这对于学生的自我完善,人文素质的培养,吸收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英美文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1.英美文学课程的合理设置在我们制定的英语专业培养计划中,大学二年级开始开设英美文学课。07级是将英美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合为一门课,但受学生文学等相关知识缺失严重、听力水平、课上没有充裕的阅读时间及学时数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的预期效果和成绩不是十分理想。通过问卷和座谈等形式了解到学生中存在着知识面比较窄、词汇量不够大、正规文体的表达比较困难、文学史的讲解与阅读都在课堂上实现不了既定的教学目标等问题和困难。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与困难,在08级和09级的英美文学教学时,我们把这门课开设成英国文学史(第一学期)与美国文学史(第二学期)。注重了英美文学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先讲解英美文学发展的基本历史和社会背景,讲述文学史中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作家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他们进行创作思想和人物形象以及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和比较;对各个时期出现的主要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及作品进行较为全面地阐述和评价,使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发展过程有比较清楚、完整的概念。而将文学作品选读作为课后作业,在整理复习老师的授课内容时进行对照性阅读,加深印象,巩固所学内容。因为英美文学虽然是必修课,但它有自身的特点并涵盖了文学史和作品选读两个部分,要想系统地学习文学知识,提高语言能力与文学修养,每周只有2课时很显然是不够的,但高职高专学生的学时数又非常有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时间则比较充裕,一些生词可以去查字典,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融会贯通和词汇量的扩大。通过一系列课程的调整与改进,和07级比较,08、09级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改善与提高。
2.英美文学课程教材的恰当选择教材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鉴于学生的局限性、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我们在教材的选择上倾向于生词相对少一些、实用性和可读性较大,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较好的英美文学教材。同时要求任课教师至少应准备两种教材的内容,适当参考诺顿和陈嘉的教材。这两种教材一种为刘炳善的《英国文学简史》和常耀信的《美国文学简史》,这两部教材不但比较经典,词汇量比较大,而且表达也很规范,适和教师使用,有利于教师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拓展视野,开阔思路;另一种为吴伟仁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和《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这两部教材编排通俗易懂,生词也不多,适合学生使用,并可以在课下进行经典片段的阅读,非常方便。教师还可以在每部分的学习之后适当增加一些思考题,以培养学生对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流派的思考能力,同时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目,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与融会贯通。
3.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与测试改革关于英美文学的教学,我们基本上也是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常规化的教学方式会使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只是忙于听与记,没有思考与消化的过程。由于在课堂上学习效果不是很明显,课后阅读完成的质量也就不太好。有些学生本来对英美文学就没有什么接触,学校图书馆的原版藏书又严重缺乏,这些不利因素都增加了英美文学教学的难度,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兴趣的下降。针对英美文学教学中的种种不利因素,我们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之不断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兴趣,并为学生精心选择一些英语文学经典篇目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为了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从10级开始我们将英美文学教学改为在语音室授课,教师通过非常直观的教学课件和幻灯片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进行强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知识的信息量,学生每个人面前都有一台显示屏,方便了记录与查看。同时我们还建议学生课下将经典篇章与片段排成短剧,分角色扮演,也可以用同宿舍或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巩固所学内容,这样既比较轻松有趣又能强化所学的知识。通常学习的效果是通过测试来实现的,我们的英美文学课考核方法最常用的还是闭卷考试的形式,结合平时的课外阅读和练习,闭卷考试中也会采取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的形式,要求结合已学内容,充实地阐明自己的观点,类似于缩短版的学期论文,这样的形式可以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水平,同时也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充足的知识积累和流畅的表达能力。
通过调查,共发现了五个问题。
(一)英美文学课程边缘化。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使英美文学“边缘化”。受社会发展方向与趋势的影响,大部分外语院系忽略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在调查的五所高校中,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保定学院都是在大三才开设这门课程,河北金融学院大四上学期开设本门课程,学习时间短。学生的态度使英美文学“边缘化”。学生在高中及大学前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接触过英美文学,所以容易造成畏难心理。学习这门课程仅仅是应付期末考试,不能端正学习态度。
(二)教材问题。教材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因此在文学界许多作者针对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进行了探讨研究,涌现出了许多版本的教材。各大外语院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来选取教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存在差异。除此之外,教材内容过多,晦涩难懂,对学生学习带来了挑战。
(三)教学方式问题。有超过70%的教师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需要倾听老师的讲解、做笔记、完成作业即可。这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创造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除此之外,教师很少用现代教学科技,削弱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
(四)考核方式问题。目前,超过50%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这就容易使学生只注重考试前的疯狂记忆,不去思考课本内容,也不专心于教师讲解。
二、对策措施
(一)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对于外贸院校、农业院校、理工科院校的外语院系来说,英美文学课程内容可以将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选读结合起来,因为这样可以将知识连贯,避免重复。对于外语和师范院校来说,先讲授英美文学史的内容,介绍文学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详细介绍文学流派与现象,使学生有清晰而完整的理解。英美文学选读是将作家作品置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和文学背景来分析,探讨写作特点、写作手法、不同作家作品的比较,最终使学生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关于课时问题,建议将每周的课时由2节课增至3节课,学习时间要多于三个学期。
(二)创新教材。关于英美文学史,教材要做到脉络清楚、主次分明、首尾贯通。文学史的教学目的是讲述文学发展的过程,阐明其规律和特征,因而要细致阐明产生的背景及发展情况,讲清各种文学思潮的相互影响和相互继承。内容要前后承接来避免空白的出现。这样学生会有系统清楚的了解,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关于英美文学选读,教材应包括各种题材例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传记等,应精选英美文学的名家及其代表名作,注重可读性、代表性和文化内涵,应有作者生平介绍、作品介绍、难点解释、问答题等,要有启发性,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文学素养和欣赏水平。
(三)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因为每个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对于一件事情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学生对于有的片段会有错误的了解。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解释知识点,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过程中来。教学时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计算机课件、投影仪、视频、光盘等,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英文原版电影、录像,如:《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伟大的盖茨比》等,用光盘播放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迷失东京》《窈窕淑女》《名利场》等,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具备跨文化意识,使英美文学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用艺术的魅力去感染学生。
(四)创新考察模式。应尽量少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如果需要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应尽量减少一些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一些考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表达的题目;最后的分数应由不同方面综合而得: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篇章背诵、论文撰写。这样可以使学生注重平时的表现,而不是依靠期末的死记硬背。
关键词:发挥魅力 经典美文 创新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
一、前言
我国始终坚持教育为本的政策,十分注重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始终是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对汉字、词语等有所理解和掌握,还要在语言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地提升。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高中三年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因此,一些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都会使得学生认为自己责任重大,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添加入经典美文的元素往往可以使得学生适当地放松心情,认真感受语文教学带来的乐趣。让高中生在寻找经典美文的过程中发现美,在欣赏经典美文的过程中感受美,在将经典美文应用到写作的过程中创造美,在向其他同学、朋友讲述经典美文的过程中印证美。高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经典美文魅力,打破高中语文教学中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热爱对经典美文的阅读、鉴赏以及运用,发挥出语文教学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新兴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二、经典美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要学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经典美文,学会使经典美文的魅力得到极大地发挥,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文字中渗透的灵动,感受作品中展现的魅力,创造心目中对美和经典的诠释,证明经典美文的魅力。利用经典美文在课堂中发挥的极大魅力,创造出更具有吸引力的语文教学模式,打造新兴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师生优秀品质的养成。经典美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中语文教师要时常向学生推荐经典美文作品,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在查找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更多的经典美文。第二、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美文进行阅读,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们对经典美文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更加放松身心,全身投入到对经典美文的体会当中,感受每个字词带来的美,让学生们带有紧张的高中学习氛围能够得到稍许放松,帮助高中生们放松身心,这样将更有利于高中生对其他学习的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第三、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等正确地将经典美文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使得自己的作文更加具有文学色彩,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在运用经典美文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在经典美文的影响下,高中生良好的气质也会得到更好地培养。第四、教师可以通过鼓励高中生讲述自己所熟知或喜爱的经典美文片段,和同学们共同分享经典美文带来的乐趣。在相互讲述、鉴赏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对经典美文有着不同的感受,这将会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学生会对语文更加喜爱,更有利于创造出更加新颖的语文教学模式。
三、在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典美文的重要性
对于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很难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而且,如果始终都对课业压力重大的高中生进行长篇大论的讲述,那么学生将会对高中语文产生反感心理,逐渐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必须创造出更为新颖、科学、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经典美文即可更有利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都会一直听从老师的讲述、分析,然而在应用经典美文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才得到了真正地体现。语文不仅是一个提升学生对汉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还要对学生的素质养成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在经典美文的应用过程中,学生会对经典美文的体会、欣赏以及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会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有利于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形成,也会对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在新兴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加善于将经典美文应用于写作等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当中,高中生更能够将自己的语言加以修饰,使得言语更加谨慎,充满美的色彩,培养高中生的语言素养。经典美文的应用使得高中生进入到美的世界中,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放松身心,体会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要领,促进自己良好素质的养成,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出经典美文的魅力,使得语文教学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高中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而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经典美文,还可以促进学生文学艺术的形成,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素养,提高高中生的自身修养,更有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同时,也可以在高中生的整体气质方面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总之,发挥经典美文的魅力,创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促进高中生良好素养的形成,接近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田亚娜,白红.经典美文写作方法探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7.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激发;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36-02
一、落实课程标准,强化课外阅读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达到此标准,教师要进行外部强化,要依据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为学生制定三年的阅读计划,要求学生读整本名著,每天至少阅读5000字,每天向组长汇报阅读章节内容,小组长做好书面记录。通过强化,让学生走进名著。
二、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1.在名著影视作品与原著的比较中,享受原著特有的艺术魅力。读图时代,学生对电视、网络感兴趣。我们可以运用影视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在学习名著推荐与阅读时,可选择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阅读,从而感受名著的精彩之处。小说讲究文字描绘的形象化;影视作品讲究人物的行动化和视觉化。因此,读小说要将文字转化为“意象”,这是一种积极的再现过程,需要进入身临其境的氛围,需要联想、想象,需要心灵体验。这样在与主人公的对话、交流中,陶冶情操,增进智慧,提高语言感受能力,获得难以名状的读书愉悦,享受阅读名著的兴趣。
2.以课内名著节选为基点,向阅读大师原著延伸。语文课本节选有大量的中外名著精,在教学时,要把对作者及原著的介绍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如教学《童年的回忆》,文章节选自高尔基的《童年》。教学时,先介绍高尔基——他出身贫寒,忍受磨难,在书籍中找到了自己的天地。如饥似渴地阅读大仲马、巴尔扎克、福楼拜、普希金等文学大师的各类作品,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些关于“书”的格言,被千千万万各种肤色的人传颂至今。再介绍作品《童年》,激发学生阅读整部原著的内驱力。
3.以课内经典美文的精读,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及现代美文拓展。经典美文,唯美、清新、智慧,发人深省,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追求简单中的精致与典雅,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学生对经典美文的阅读更感兴趣。教学要向外拓展,让学生阅读名家的更多名篇,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应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让学生在美的慰藉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三、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
好多学生读书是“跑马观花”,要让学生爱阅读而且会阅读,就必须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
1.指导学生学会扫读。扫读的特点就是快,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将要读的东西全部“扫”一遍,即“一目十行”法。运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选择书籍。一本书拿到手,先看书的标题和作者,阅读编者的话和关于作者的说明;然后,浏览目录,阅读内容提要、前言或后记;最后再以扫读的方式翻阅全书。这样,自己就能基本了解这本书的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值得花时间去读。
2.指导学生制作读书卡片。学生刚开始阅读大都是浏览,要把学生引进文学的殿堂,就必须提高浏览质量。我的做法是指导学生将阅读中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名言警句、精彩片段等进行分门别类地制作成读书卡片,并进行索引编码存储,以便写作时信手拈来。这样,学生在应用中品尝到阅读的效果。
3.指导学生学会精读。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经典中的精彩片段,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对人生具有深刻的启迪,对于这样的片段,仅仅让学生去“读”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学会“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把一段话好在哪里?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的批注写在这段话的旁边。这样全身心投入,读书就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富有情趣的对话过程。与书中的主人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在对话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品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4.指导学生学会写读书心得。对于一些作品,不仅要精读,还要总结归纳,提炼出其中的精华。读一本书,真能够提炼出几句有用的话,就算没有白读。把读书与写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不仅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四、搭建成果展示平台,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只有为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评选“周阅读之星”,肯定阅读成绩。利用周一课外活动课时间,对学生上一周课外阅读的读书卡片、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客观量化,综合各项阅读成绩,班级前2名学生荣获“周阅读之星”称号,并在班级显眼位置张榜公示。读得到承认,好得到表彰,内心有成就感。
2.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展示阅读成绩。每两周举办一期小组阅读手抄报制作比赛活动。每期手抄报的制作,教师可以给以相应固定的一些栏目,如名文摘抄、精彩赏析、形象评析、好书共赏、读书心得等,并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最后在学校长廊中展示,并评选出优秀手抄报、优秀个人和优秀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