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展集体经济工作计划范文

发展集体经济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展集体经济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发展集体经济工作计划

第1篇:发展集体经济工作计划范文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们于2月2日-2月5日,对去年各乡镇参加县“4+1”观摩的村级集体经济观摩项目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总体上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快,9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的突破。这主要因为各乡镇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村居班子战斗力得到了增强,党群关系也明显改善。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观摩的在项目建设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调查的主要情况与建议如下:

一、主要情况

去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跻身苏北第一方阵,加快[文秘站:]建设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以“4+1”工程建设为主线,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项目作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助推器、加油器,不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引导全县村居成立专业公司,实现村级集体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的有序、规范和快速发展。

据农经年报统计,截至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849万元,其中经营收入393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426万元,投资收益71万元,其他收入

1959万元。全县246个村居中,集体经济零收入的村仅有27个、0-5万元收入的村79个,5-10万元的村95个,10-20万元的村34个,20-50万元的村7个,50万元以上收入的村4个。全县有70个村居成立农、工、商等性质的专业公司。去年,全县各乡镇参与

“4+1”工程建设观摩项目34个,其中有30个项目生产经营情况良好,有4个项目未经营,分别是八集乡标准化厂房、三庄乡标准化厂房、高渡镇标准化厂房、王集标准化厂房。

无论从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还是从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项目情况看,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我县拓展集体经济发展三个新模式。

一是利用省脱贫奖补资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项目,已成为增加村集体经济的增长极。近年来,我县各乡镇利用脱贫资金在乡镇工业集中区建标准化厂房,或在县乡主要道路两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所建资产归村居集体所有,让贫困户到工业集中区就业,或承包高效农业设施从事种植,发包收入的80%归贫困户集体所有,20%的收入归村集体,用于村集体组织的正常运转以及村级公益事业的建设。

二是成立农、工、商等专业公司,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规范发展,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村集体成立公司,或村级(来源:文秘站)集体与有实力的老板共同成立公司(村级集体占大股),把村集体的资产、资源、资金归并到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如临河镇小店村成立腾讯商贸公司,村集体实现年收入20余万元。

三是发展“房东”经济,杜绝集体经营,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乐章。实行村集体的资产和资源实行对外租赁,变过去村集体直接参与经营为间接经营,杜绝集体经营,把村集体收入的风险降为零,确保村级集体的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如众兴镇姚圩村,新建康居示范点,出租门面房每年取得稳定的村集体收入。

二、存在不足

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有:

一是少数村个别乡镇重视不够。个别乡村干部,片面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发展村集体经济无关紧要的,不合时宜的。更有的把发展集体经济与搞集体经营概念等同,认为搞集体经济是不能搞,也搞不好。有的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无从下手,无思路,无办法,无实力,村支“两委”成了“维持会”。

二是项目档次低,投入少。无论是标准化产房,还是高效设施农业,上规模、上档次的少,不能形成村集体持续增收的主渠道。有的项目仅仅依靠上级扶持,个人资金和引进外资投入少。

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一方面,农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不紧密,“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推广不够。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组织化程度偏低,从事农业产业化的人数偏少。

四是工农业附加值低。有的项目仅仅是一些“三来一加”项目,加工粗放,经济效益低下。有的农业项目只是简单种植,农业加工项目还停留在“谷变米,麦变面”的初级加工段,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三、几点建议

“4+1”工程建设,是县委县政府推动镇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是实现强镇壮村富民战略的有效途径,而村居集体经济发展是“4+1”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此项工作,去年是我县实施战略的第一年,在村级集体经济观摩项目的建设和考核上,需要不断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从宏观上认真加强指导,在具体的工作中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鼓励扶持政策。建议县政府制定下发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项目纳入县百项重点工程督查考核,赢得乡镇领导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第2篇:发展集体经济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维护农村稳定为关键,以保中心顾大局、入农户察民情、查隐患保稳定、办实事惠民生、理路子定村规、强班子增活力为目的,以“四问五解六促进”为主题,深入农村、深入群众,进村入户访民情,倾听群众呼声,感知群众冷暖,了解群众困难,真真正正为群众办实事,为加快美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层基础。

“四问”:问忧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五解”:解群众生活难题;解生产经营难题;解维护稳定难题;解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发展壮大难题;解基层组织夯实难题。

“六促进”:促进社会平安和谐、促进基层基础夯实、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促进重点工作推进、促进美丽建设。

二、对象范围

驻村人员包括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村干部和部分年轻男机关干部,共54人,分为11个工作组,每组负责联系3-5个村。每组设组长1人,负责所在组的全面工作。

三、目的任务

1、保中心顾大局。今年,党工委、办事处研究确定了项目建设、济青高铁和高速征迁、乡村文明行动和党的建设四项重点工作。按照今年各项重点工作的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倒逼责任,在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的前提下,决定将乡村文明行动、土地使用税征收、党员集中培训作为近期的中心工作,全体驻村干部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加大落实力度,亲力亲为,确保百分之百完成。同时,要与济青高铁和济青高速征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重要工作相结合。有征迁任务的工作组要结合实际制定征迁工作计划,有步骤推动征迁工作,确保驻村期间济青高铁和济青高速征迁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2、入农户察民情。深入走访群众,广泛宣传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县委四级干部会议和街道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党员群众的思想认识。走访时,入户率要达到100%。实行“工作日志群众签字认证”制度,要求驻村干部在走访群众或为群众办理完实事后,由当事人在工作日志上签字认证,提高驻村干部走访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驻村蹲点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走访,摸清村“两委”班子、党员队伍、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情况,把村情民意、民忧民怨摸上来,了解问题的症结,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调动农村党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进来。走访时,一并填写入户征求意见和矛盾纠纷排查表。

3、查隐患保稳定。深入群众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处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容易引发集体上访的突出矛盾纠纷进行重点排查,不留盲区和死角。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登记造册,确保化解率达到100%,切实把矛盾和问题消灭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为“驻村一个月,稳定一整年”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如矛盾纠纷化解率达不到100%,驻村工作组不能撤出,直至全部化解后方可撤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针对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坚决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为实现全年安全生产目标提供保障。

4、办实事惠民生。本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从农村实际出发,以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环境整治等工作为着力点,谋划兴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好处。

5、理路子定村规。广泛征询群众对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立足各村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协助村“两委”理清本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帮助群众理清致富路子,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专业合作社等,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土地流转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帮助村“两委”对现有村级规章制度、涉农政策、村规民约等进行梳理归纳,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尤其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乱丢乱倒垃圾、违反计生政策等败坏村风民风的现象要做出明确规定。

6、强班子增活力。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班子成员联系软弱涣散村,对软弱涣散村班子进行集中整顿治理,深入分析原因、细化工作措施、切实整顿到位,努力达到村班子配齐配强、党员活动开展有力、服务群众积极到位的目标要求。同时,做好对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帮扶指导工作,督促其尽快践行履职承诺,为民干事创业。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尊重群众意愿,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成立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对驻村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工作调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限期整改。将排摸出的矛盾纠纷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班子成员,定牵头领导、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切实提高“驻村蹲点”工作成效。

二要注重实效。对排查出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需要协调解决的,制定措施解决,需要汇总上报的汇总党工委研究解决。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做好解释工作,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驻村干部要记好驻村日记,为街道了解村情民意提供依据。驻村结束后,每个驻村干部要形成驻村蹲点全面工作或某个方面的调研报告,每个工作组要写出总结。要多为所驻村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建议,要真心实意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第3篇:发展集体经济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农村建设;经济结构;影响因素;措施

(一)调查背景及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

邛崃市虽为成都市的县级城市,且已有2300年的开发历史,但邛崃市交通欠发达,科技水平低,年轻劳动力不足,种种原因时期经济结构不合理。在今天城镇依然在走“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低产出”的老路。而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导致其发展潜力大大减小。

2.调查基本情况

通过在网上搜寻详细资料对羊安镇的现代经济建设进行宏观上的了解。加上在当地的走访调查,在通过与当地不同年龄层群众和村干部的接触以及对当地工业企业的实施调查中了解到羊安镇建设的现状,使对其经济,工业,基础配套的状况有一个清晰而真实的了解。最后将搜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的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1.调查结果

按照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要求,结合成都市“五大兴市战略”和邛崃市委“363”工作计划,坚持推进“产城一体”、促进“三产联动”的发展思路,分析当前羊安经济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现实状况,经济总量不足、产城融合极不充分、基础配套不完善、社会管理创新滞后、体制机制改革迟缓,都是制约经济区今后或较长一段时间科学发展、领先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2.存在的原因

(1)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一是投入产出比低。从近年来政府性投入资金框算,园区亩均投资约50万元,而从2011年实际缴税看,亩均税收约1万元,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调。虽有部分企业未完全达产等原因,但仍能充分说明入驻企业税收贡献率太低,无法支撑可持续发展。

二是主导产业比重低。入驻项目125个,其中家具类69个,其他类20个,而精细化工及医药类项目仅有36个,主导产业所占比重偏低。

(2)产城融合极不充分

一是城市与园区比例失调。规划上工业园区为16平方公里,城市仅有7平方公里;现状中工业园区建成7.8平方公里,城市仅有2平方公里,比例明显失调。且目前城市无国有规模用地指标(红斑),城市没有一点发展空间,严重影响两化融合发展。

二是城市服务功能差。羊安镇经济区第三产业规模小,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远远不能满足羊安未来城市发展规模和工业发展需求,目前仅有餐饮、住宿、零售等传统的服务业,而娱乐、商场、超市尚处于镇乡水平,无法满足企业中高端人员需求;保险、金融、信息技术、中介服务等生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城市配套服务功能较差。

(3)基础配套明显不足

一是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低。羊安现有供水量仅为4300吨/日,不能满足目前园区的用水需求,自来水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随着2012年、2013年一批企业的陆续建成,矛盾将更加突出;现有一座日处理2000吨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不能处理工业废水,目前正在进行邛崃第三污水处理厂的修建。

二是物流体系不健全,对外交通仅有新邛路和正在建设的成新蒲快速通道,主动融入成都主城区、天府新区交通体系不健全,物流成本相对较高,通达性不强,影响了重大高端项目入驻。

三是能源供给不稳定。园区天然气主管网不配套、电力供应存在一定的缺口,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1.针对经济运行质量不高问题应对措施

按照“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思路,加快羊安经济区管理运行机构的组建工作,建立权责明晰、运行规范、履职到位、服务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经济区高速发展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

(1).领导机构设置及班子组建。成立羊安经济区党工委、管委会,经济区班子由羊安工业园区管委会班子和羊安镇、冉义镇班子组合形成:园区党工委书记担任经济区党工委书记,园区管委会主任担任经济区管委会主任,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担任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羊安、冉义两镇党委书记担任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两镇镇长担任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羊安经济区党工委、管委会暂定为临时机构,暂不报上级编委,先行整合经济工作,统筹调配使用三家单位的人员,待条件成熟再整合社会管理等职能,逐步过渡为常设机构。

(2).内设机构设置及优化。经济区管委会内部保留工业园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企业服务部、经济发展部、党纪目督办、办公室,增设市场开发部、现代农业开发部。市场开发部负责区域内集体经济市场开发工作,协助区域内企业进行市场开发等工作;现代农业开发部负责现代农业项目包装、落实相关农业政策等工作。羊安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保持内设机构和人员不变,继续加强对工业园区的领导管理。

(3).加大对经济区管理权限下放。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权责一致”的原则,市级部门采取授权、委托等方式,向羊安经济区下放产业发展、项目投资、规划建设、市政交通、环境保护、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民生事业等方面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由经济区对区域内的邛崃市级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实行独立审批服务

2.针对产城融合极不充分问题应对措施

(1)城市与园区方面。引入社会资金实施“园中园”(标准化厂房)建设,对不符合主导产业,但税收贡献率高,配套关联性强的项目,引导其进入“园中园”发展,以提升税收贡献率,促进园区快速发展。

(2)城市服务方面。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服务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依据羊安未来人口规模和城市人口特征,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商业集聚区,重点突出精品经营、品牌专卖、休闲娱乐等。

(3)城市与园区互融性方面

以成都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提出的“布局组团化、产业高端化、建设集约化、功能复合化、空间人性化、环境田园化、风貌多样化、交通网络化、配套标准化”的“九化”原则为指导,着力构建“产城一体”新格局。

3、针对基础配套明显不足问题应对措施

(1)基础设施配套方面

加快经济区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成新蒲快速通道工程建设,启动新邛路双向六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堤带路二三期工程建设,完成九龙大道北延线延伸道路工程,改善经济区内外交通环境;加快实施综合市场二期、羊安变电Ⅱ站和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设,尽快完成自来水厂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和供排水主管网铺设工程;依托城市道路、村道,结合城市道路隔离带、城市生态绿化区、公园,实施都市生态公园及绿化走廊建设,完成公园路口、新邛路口等重要节点打造。

(2)物流体系方面

围绕工业园区,提供包括仓储、原材料采购和成品分销等物流服务,大力发展园区配套物流业,打造园区物流信息平台

(3)能源供给不足方面

尽快规划启动新邛路以北片区核心商务区开发建设,着力引进知名房地产企业打造核心区商贸综合体,同步实施经济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方亮:《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02

[2]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出版社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