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作创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是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当前,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2012年毕业生达680万,2013年,预计高校毕业生数量近700万,对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级政府、各高校十分重视,采取切实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校政合作,以校政合作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
一、校政合作的基本做法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与苏州市人社局、苏州人才服务中心、苏州高新区劳动局等政府部门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1.共建校园人才市场,为毕业生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2007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利用与苏州市人事局、苏州市人才市场多次合作开办校园招聘会的经验,借助政府的公共信息资源及多年人才市场运作的经验,在学院内建立了苏州市毕业生就业市场国际教育园北区市场。
国际教育园北区市场由政府、企业、学校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学校借鉴政府常设人才市场的管理制度,负责市场正常运作的管理服务;政府指定专门人员常驻校园常设市场负责媒介宣传,提供用人需求的信息,组织企事业用人单位入场招聘,履行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用人单位及时提供岗位、技能的需求信息,指导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技能培训工作并提供见习培训和预就业岗位,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紧密型合作关系。
国际教育园北区市场常设管理办公室,由苏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担任主任,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工作人员由双方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国际教育园北区市场的日常工作。
依托苏州市人事局、苏州人才服务中心的影响力和成熟的管理办法,北区人才常设市场每年安排招聘活动10-12场,根据国际教育园北区各高职院校教学规律,突出毕业生寻找就业岗位和实习岗位的最佳时间,每年4-6月、10-12月每月安排2场,采取县区区域招聘和专业专场招聘相结合,年初制定详细招聘活动安排,向社会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公示,广泛收集就业岗位,组织毕业生进场应聘,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促进了国际教育园各高校毕业生就业。
2.共建就业创业指导站,举办创业模拟实训班
2011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人社局再次合作,苏州市人社局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苏州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开设创业模拟实训班,由苏州市政府出资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行免费培训,不限户籍,大学生培训合格,在苏州市自办实体,经工商登记,凭创业模拟实训合格证,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有效地带动和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
整个培训课程共64学时,其中8学时为创业引导和创业政策培训,56学时为创业实训模拟公司课程,采用业余形式,在校学生可通过晚自习或双休日参加培训。通过组建模拟公司,确定公司架构,分析经营环境,尝试经营业务以及完成各岗位和各商业环节的实际业务活动,使学员体会真实的商业环境和商业行为,提升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和相关意识,包括执业能力、办公能力、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市场意识、团队意识等,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3.建立人才培养输出基地,促进校企紧密合作
多年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加强与苏州高新区劳动局的联系,作为苏州高新区主办的苏州高新区技职院校就业指导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一直积极参加研究会的各项活动,主动参与研究有关就业指导方法、就业市场建设、就业政策调研、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等相关专题的研究,积极参与研究会与高新区人事经理协会的各类联谊活动,加深了校企的紧密合作,高新区每年组织近百家企业到校招聘,为学校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
2011年,苏州高新区劳动局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苏州高新区技能人才培养输出基地,作为校政合作项目,高新区政府每年对基地学校给予5万元的奖励,另外基地学校每年为高新区输送一名获得高级技能证书的毕业生,苏州高新区政府给予2000元/生奖励。2011年11月30日,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2012届毕业生校园双选会,共有243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需求岗位5300个,其中高新区用人单位75家,提供岗位1300余个,有效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二、校政合作取得的成效
1.校政合作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
校政合作有利于加强政府与学校的交流沟通,了解学校的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社会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针对在苏高校苏州籍毕业生人数较少,非苏州籍毕业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为扩大政策的受惠面,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苏州市人社局在广泛调研和征求在苏高校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12月5日苏州市出台《关于完善市区高校毕业生及青年就业见习工作的意见》,规定“政府统一为见习学员购买综合性商业保险”,“政府按核定的见习人数和时间予以生活费补贴、带教见习学员补贴,生活费补贴标准为当年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50%,带教见习学员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见习对象为苏州籍生源未就业并进行失业登记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在苏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学年内未就业的非苏州市户籍毕业生”;2010年9月29日,苏州市出台《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在苏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建设,组织有创业愿望的毕业学年在校大学生参加创业模拟实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创业模拟实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补贴标准参照创业培训(SYB)”,文件的服务对象突破了以往只关注苏州籍生源,拓展为所有在苏高校生源,受到了在苏高校普遍欢迎,大大提升了在苏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促进了在苏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工作。
2.校政合作有利于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
由北区常设市场牵头,依托苏州市人事局、人才服务中心组织成立苏州高校就业工作联盟,以联盟为依托,交流就业工作经验,研究就业工作方法,建立各届毕业生生源信息库,促进本区域人才信息的聚集,为单位对实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建立人才需求的信息平台,突破了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的时空限制,实现了无缝对接。借助校政合作平台优势,密切了校企关系,使学校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发展,对于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校园人才市场及企业的反馈信息,学院近两年通过教改试点专业建设等途径进行校企合作、产学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成效显著。同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采取校企共建、社会捐建等多种途径,建成校企资源互补型的校内实训中心。大力推进校外顶岗实习,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合理设计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校内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训等实践性与生产性相融合的实训。形成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与综合性毕业设计环节的有机结合。
3.校政合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
通过校政合作,使学校及时了解地方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实现校政信息互通,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深层次合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根据《苏州市服务业新一轮跨越发展计划》文件精神,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苏州市新一轮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总思路是加速发展生产业、提升发展消费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把苏州打造成现代服务业高地和服务经济强市,及时调整相关专业结构。2009年,新增了“营销与策划”、“投资与理财”、“会计与审计”三个专业,同时调整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电子产品营销”方向、染整技术专业的“工艺与贸易”方向等12个专业方向。2010年,学院根据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态势、苏州与上海和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同城化趋势,新增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同时调整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连锁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IT服务外包”等九个专业方向,从而使进一步提升了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吻合度以及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度。
总之,校政合作对于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密切校企关系、整合各种资源、拓展就业渠道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工作。
参考文献
[1]马书臣.“政府治理”理念与大学生就业机制[J].河南社会科学,2008,11(6).
[2]杨学锋,陈丽影,李革.浅论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角色定位[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5.
1.1独立学院独特的办学特色
独立学院的产生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困难局面,以创造出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来满足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需求。它是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与普通高校合作办学的二级学院,结合了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管理模式、社会资金,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开展校园校舍、教学与财务管理,其招生、教学相对独立,且能独立颁发本科学历证书。与母体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更为灵活,更有利于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
1.2独立学院明确的人才定位
独立学院办学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基础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其培养计划立足于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侧重于实用性。创业教育作为独立院校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创业技巧,有利于独立学院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1.3独立学院活跃的学生群体
独立学院虽然是三本院校,学生入学分数相对普通本科院校低,但并不意味着独立学院学生的思维能力、创业能力等方面比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差。相反,独立学院的学生往往思维更加活跃、兴趣更为广泛。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他们的自主独立意识比较强,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因此,对于创业教育,他们会有更强的好奇心和亲近感,从而能够更好地推动独立院校校企合作创业教育模式的展开。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培养岗位专业技术人才责任的教育形式,具体来说是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学校参与的一种运行机制。目的是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共赢”,有利于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实用性合格人才,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资源,拓展创业教育资源平台,有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缓解就业压力。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来助推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创业教育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创造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是大学生创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型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政府对校企合作机制的推动力不强,企业参与教育的动力不足
从宏观层面看,目前我国关于创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法规相对滞后,运行机制健全,没有调动各方积极因素促进合作。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主要目的是营利,然而在没有政策激励的情况下参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企业的效益产生不了直接影响,所以,大多数企业对于与学校合作并不关注。
2.2大部分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
受政策环境的制约,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通常不高,大多数企业没有把培养人才纳入其发展目标中。所以,校企合作多停留在解决学生实训基地、简单的人才培训等浅层次、松散性的结合上,没有建立起深层次的互利互惠、共生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从覆盖面上来看,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数量不多,层次也不够丰富,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小。
2.3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不健全,模式创新不够
从微观层面而言,由于校企双方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校企合作多数是短期的、低层次、不规范的合作,尚未形成协调统一的、高层次、自愿的整体行动。一方面,学校面向市场开放办学的观念意识不浓,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和投入政策等因素都影响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性不强,教学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内容并没有切实地与企业要求相结合,很难建立校企合作的科学管理体制和长效运行机制。
3基于校企合作下的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
独立学院实行校企合作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让学生通过两种不同的资源平台,将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将课堂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具体来说,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实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3.1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3.1.1外部政策的支持
在校企合作上,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改善校企合作的制度环境。如: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资金、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大力鼓励学校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建立起足够多的相对稳定的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积极推进实习就业情况一体化;允许学校与企业开展双向交流,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允许学校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担任技术指导、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兼职教师,使学校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资源共享;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建立企业奖助学金。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展就业渠道,也为企业输送了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从而推动校企合作真正走向深入。
3.1.2内部体系的完善
校企合作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为了保证校企合作创业教育的持续运行,学校需要成立相关的创业管理部门对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进行深入研究和考核,并与企业签订相应的协议;在管理制度方面,需要对学籍管理、教育教学等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创业教育的要求。同时,为了更好地整合企业与政府的资金和资源优势,学校还需要围绕企业需求,制定出多元化的创业教育实施体系。
3.2实施创业教育改革
3.2.1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创业教育的实现,必须以创业课程的建设为基础。研究证明:大学创业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把创业技能、创业心理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同时,学生可以参与创业经营的实践课程,参与企业的营销和管理,建立网上创业平台,依托社团活动等形式增强创业兴趣和创业实践能力。同时,根据创业教育的对象、目标不同,合理设置包括学术类创业课程、实践类创业课程、团队项目型创业课程等。创业教育课程实现途径有不同的特点,需要兼顾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么操作。针对我国目前缺乏科学系统的专业创业教材这一实际情况,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写一些符合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特定要求的创业教材,逐步构建完善的、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材既要符合学生实际,又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平台建设,为教学搭建多元化的创业平台。走校企联合的新模式,构建创业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练场所,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3.2.2强化师资力量
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师资力量是关键之一。为此,学校可以分期分批定时派送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内部进行培训锻炼,通过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市场行情,使他们成为真正具有创业实践指导能力的教师。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专业企业团队来学校开展培训,聘请一批有热心、高素质的企业家作为学生的“创业导师”,传授学生更为前沿的知识与技能。
3.2.3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环节
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多依附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没有与实际相结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即使对少数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氛围也只会让他们的创业激情慢慢淡化,因此,创业教育创新势在必行。校企合作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可以改革成以案例教学和创业演练为主,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创业实战演练活动和创业教育拓展活动;可以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校内论坛讲座及成立创业社团等来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考察参观,了解企业创业历史、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运作过程,学生由此可加深对创业历程的认识,并得到自己的感悟;跟踪往届学生创业实践成功的例子,为创业教育的教学提供鲜活的实践性教学案例,使之成为生动的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各类教学主体资源。通过学校聘请全国各地创业企业家、知名校友、资深人力资源专家等组成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对学生的创业实践进行指导,从源头上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从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3创业实践的落实
近年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定期举办创业论坛,邀请知名企业家、校友来校演讲,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拓宽学生的创业视野,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母体学校坚持贯彻实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广的创业教育活动,每学年定期举办“GYB、SYB、EYB”三段式培训。“GYB培训”(产生你的创业想法)、“SYB培训”(创办你的公司)和“EYB培训”(扩大你的公司)这种创业教育培训模式从帮助创业者启蒙创业意识到如何创办经营公司再到公司的长期发展和规划,从而能够让创业者逐步了解、接受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湖南农业大学率先在湖南省成立了首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免费为优秀的创业团队提供展示产品、技术、服务的平台,有诸如“浓茶精点”“农大科技”等享有校内声誉的创业项目。同时,独立院校东方科技学院可以以母体院校为依托,共享创业资源平台。在校企合作方面,绿叶公司作为首个合作单位与湖南农业大学签约成为本校学子的免费见习基地。通过搭建“创业大篷车”平台,开展“创业手牵手,帮扶1+1”活动,为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了一个积累经验的平台。另一方面,绿叶公司为了更好地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推向顶峰,公司在孵化基地专门设立了办公室,为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指导。学院创业的实例为校企合作型独立院校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还要更多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的优秀案例,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4建立健全考核体系
建立健全一套关于校企合作创业教育活动开展的考核体系,是基于校企合作下的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活动开展的实施途径的关键步骤之一。健全的考核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校企合作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起到监督和鼓励的作用。对创业教育活动课程考核采用专题报告与纸质试卷答题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学习,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言行表达能力的锻炼。通过考核体系,学校可以了解学生对创业教育内容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内心最真实的创业意向、参与动机,为学校更好地引进合作企业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此外可以检验学校创业教育活动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企业参与力度以及实用性等。通过考核体系,给予企业与学生适当的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校创业教育活动顺利、高质量地开展,最终提高独立院校创业教育活动的整体水平。
4结语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151-03
创业是带动就业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已经展开,成为国内教育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历经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之后,创业教育的组织性和整体性正在不断地加强,由最初“精英者的游戏”,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多元化的发展更促进了教育的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新的时展背景下的产物。这一教育模式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将课堂的书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联系,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结合与联系,从而促进人才的培养。通过实践发展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脱节情况,提升学生的就业意识,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这也是目前被大众所认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方式。
一、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因其发端于高等教育,现在的高等院校也开始具备了更加成熟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我国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发展路上做了大量创新性的尝试,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发展的不平衡。比如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条件都无法满足实际的教育需求,没有结合自身院校的发展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导致社会和一些学生对于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偏差,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些学校没有认识到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重要性,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交由某些专业课的教师,这样缺少了专业化的引领。而这些专业课教师自身还有教学任务,主要的教学精力还是集中在专业教育学科上,自身对于创业创新的教育认识不足,这样无法使这门课真正起到作用。而有些教师即使是专职从事创业创新教育,但是由于自身是“从学习的校门步入工作的校门”,一直身处学校,缺乏在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工作经验,难免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缺乏说服力,往往只能采用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教师谋求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同时学生也没有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丧失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意。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开展过程中,也会出现学生的专业课教育与创业创新工作相脱节的情况,即学生的专业课内容与创业创新工作的内容开展不相符,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极少涉及有关于创新创业的内容,而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也很少有结合专业课的案例教学。这样的脱节状况会导致学生有创业的想法,但是对于自己专业相关的创业认识依旧缺乏,同时会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的案例丧失兴趣,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这些都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将学生的专业学科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
而目前很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多是以口头讲述为主,或者是以一些案例作为分析,总结出相关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但是缺乏了实战性,学生还是无法直接感受。即使学生学习到了这些创新创业知识,也无法真正的在实践中进行操作,这样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进而对这门课程丧失兴趣。其实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才能认识到创新创业的内涵,如果没有实践工作的支撑,那么这门课程的本质意义也就丧失了。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义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认识程度也在加深,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竞争能力的提升都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将学习与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产学研合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大的发展方向来说,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社会,需要两者的相互结合;另外一个方面,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际的实践相结合,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产学研合作这两个方面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的教学方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传统教育是培养知识性的学生,学生有了很好的成绩就是代表了好的出路。但是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新突破,不管是教育任务还是目标都有了明显的变化,是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制定的。传统的教育限制性比较大,更加看重知识,而忽视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系统化比较强,忽视了对于学生科学思想的培养;一些学生只重视知识学习,忽视了能力培养,在今后工作的过程中,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差,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产学研合作的出现就是要改变这种情况,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就业,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将学习与实践相互结合,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一种具有开拓性的教育形式。在教学方法上也不断突破传统,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了产学研合作的独特作用。
产学研的产生是符合时展要求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是基础,而创新创业的学习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保证,通过对于新的技能和思想的学习,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社会效益,甚至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技能,并且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进行挑战,迎合市场的需求。产学研合作就是通过现代化的教学目标,采用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通过与公司企业的交互合作,从而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有力保障。
三、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必要性和可行性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丰富性,不仅需要培养创业意识,还有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等多项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在众多的能力培养中,创新精神与能力是最重要的,是学生全面素质的建立基础,能够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促使学生成为一名创新创业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优秀的创业思想和创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只有真正的接触到实际的创新实践内容,才会真的有启发作用,才可以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的方法,在正确的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创造出有价值的内容。产学研的合作教育可以促进这一需求的实现。
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可操作性强,两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行个性化的创业素质和能力的锻炼,是根据现实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的必要的延伸,因此在对于学生的要求上不仅需要知识作为基础,还有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提升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竞争实力。而产学研合作也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是对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其中模式化的创新则是产学研的中心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相一致,即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识和能力培养。
产学研合作可以与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资源互补。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缺乏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产学研与创新创业的结合发展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效的解决。要注重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进行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方式方法同样重要,不能一味的进行意识灌输,这样虽然短期可以使得学生树立创业意识,但是缺乏长远的行动能力。因此,引导者可以设定一定的创业情境,使得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创业,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影响,有助于科学创业意识的形成。产学研合作将企业的项目发展带入校园,有助于学生的创意意识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在生产实践的操作中联系理论知识,强化意志培养,提升创业能力,养成良好的创业素质。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将企业家邀请进来,使他们成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引导者,利用优秀的企业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
四、建立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创业探讨
产学研合作是提升教育发展质量的有力保障,通过对创新创业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培养出社会人才。将产学研合作与创新创业相结合,能够将教育环节实践内容缺失的问题进行完善,也有利于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了提升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
(一)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室
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室。通过孵化室的建立,能够真正将企业的实际发展项目引入校园,学生可以有更多实战型的训练,并且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企业可以在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培训,学生可以更加细致化的了解企业发展的运作,引发学生思考,为毕业以后的创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创新创业孵化室的建立是基础,此外还需要加强互动平台的建设。在这个平台上最主要的就是分享与沟通,不仅是企业与教师之间进行相关项目的交流,还可以将学生纳入进来。学生可以根据企业发展项目的内容,进行相关内容的开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让学生从实际出发,提升学习动力,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这类课程的开展,对于授课教师也有帮助,有利于扩展知识面,丰富教学素材。
(二)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可以将自己富有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的项目上报给学校,在经过学校认可之后,可以进入大学生孵化基地,这样具有一定的保障性,学生的创业想法可以实现,其创业热情就大大的提升了。学校对于优秀的学生还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创业场地的供给。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可以邀请一些企业家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从而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更加贴合实际。
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创新创业的沙龙活动,对于一些新的国家政策可以使学生尽快了解,还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学生代表或者具有优秀创业经验的人分享他们的经历。这样的有效沟通机制的建设,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有更好的引领作用。
(三)改革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为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鼓励教师将科研课题引入课程,积极承接企业研发创新项目,带领和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开发、科研创新和创业实践,建立起特色鲜明的“意识培养―兴趣培养―实战技能―实践孵化”四级递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五、结语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解决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不足。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包括一些企业的项目研发工作,对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提供帮助。学校可以通过教育引领,树立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基地建设等活动,为学生的创业计划提供一个发展的孵化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实际化的锻炼,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以后步入社会进行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萍,郑旭.新时期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概念发展与模式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12,(02):46-48.
[2]苏志刚,郑卫东,贺剑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机制策略创新研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园融合”育人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5):147-151.
[3]曾蔚,游达明,刘爱东.“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以C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2,(05):63-70.
[4]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04):4-7,24.
【关键词】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广播电视编导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贺州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hzxyjg201645。
对于目前的高校现实情况而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理论教学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实践教学基础之上的平台与教育模式,会因为现实条件的制约而呈现差异。贺州学院是一所位于我国西南部欠发达地区的普通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找到了对应的策略和措施,为创新创业的研究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一、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界定
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1]
应该说,这种新的教育方式与我国当前倡导普通高校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宗旨是相适应的。它也必将进一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并积极推进我国大学生的择业观念的转变。
当然,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发展之初,就要开放办学思路,争取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外部政策,特别是来自教育部门的支持;这也需要有理论层面的支撑体系,也就是说,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为主,以科研为辅。
二、电视编导专业教育模式的主要弊端
(一)传统课程体系下的学分制的限制
在传统课程教学体系下,我国高校普遍实行的是学分制。“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对学生各个科目学习情况的考察,以计分的形式进行量化统计,最终使学生达到全面掌握各项知识的目的;学生的学分只有累积达到一定的最低标准,才可以在四年毕业时获取相应的学历与学位证明。在这种模式下,包括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内的专业教研室,从学生入校之前,就已经给学生们设置好了未来四年各个学期所要学习的主要科目。这种教学计划一方面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然而这种强制性系统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直接减弱了学生在修学计划上的自由,特别是在前两个学年,大量必修的基础学科理论课,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的技能学习与创新潜能。
(二)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实践流于形式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来讲,单一的课堂教学与非线性编辑室软件学习,远远无法满足该专业的学习。电视编导专业学科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要求师生们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进行调研、策划、拍摄活动;虽然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上看,有不少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并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传统班级制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一个老师无法带领或者更好地引导、指导学生突破教学场地空间与时间限制,而学校管理层不定时课堂教学巡视与检查,更给老师的实践教学带来极大障碍;另一方面,信息时代教育方式的变化也对高校的办学模式带来强烈的冲击,当前网络自助学习、协作学习、微课程、反转课程俯拾皆是,特别是学生毕业时,大一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落伍,进入单位后需要再学习,这是当前高校教育所遇到的问题。这更加促使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符合应用型办学定位下创新创业的模式。
(三)传统办学定位脱离市场需求
不问市场,更不问企业,教学只有三尺讲台,没有校企合作平台,学生毕业后没了人生的舞台。从当前与未来市场需求来看,无论是广播电视台,还是影视专业制作公司,甚至与之密切相关的远程教育办公室、各企事业内部宣传部门都需要大量影视专业制作人才,且需要的是有熟练操作与制作经验的影视专业人才,而不是只懂理论、夸夸其谈的毕业生。不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差,甚至落后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因此,院校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培养精通摄影机、摄像机操作,掌握后期非线性编辑与影视特效制作的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对于电视编导专业来讲,不是理论教学基础薄弱的问题,而是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差,创新创业意识薄弱的问题;是办学定位不清晰的问题,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适应企业与市场需要的问题。
三、校企合作平台上,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主要措施
近两年来,响应国家教育部门和高校办学转型的发展大势,我校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采取了诸多措施。主要如下:
(一)号召全体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全校明确了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发展方向,相继召开了贺州学院转型发展大会,树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谋发展,谋创新的教学氛围。广大教师与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普通师生的认识程度与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落实,影响到学校的百年发展大计,影响到学校的生存;而广大师生认识水平的提升,将进一步扩大与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革新创新创业理念,有针对性地培养更多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使学校与企业资源获得优化,实现信息共享、校企双赢。
(二)从顶层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修订
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落实创新创业各项措施的难点,就在于受到传统课程体制与体系的影响。我们组织了广播电视编导方面专家学者、教师召开过很次的动员会、研讨会;同时在教学方法、考核测试、实训实习、学生毕业作品等方面也进行了改革,然而其成效还是有限的。因为根深蒂固的传统课程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那么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便也难以得到具体落实。传统教学往往有大量理论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获得应的学分,而学分制也没有从根本上避免许多重复科目与课程的设置,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仅从表面上看,与“广告”直接相关的就有广告学概论、现代广告学、广告理论与实务、中外广告史、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广播电视广告学、电视广告创意与制作、广告摄影、广告文案写作、广告作品评析、微电影广告赏析等科目;与“编辑”相关的就有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电视新闻编导、新闻编辑学、新闻编辑与实务、网络新闻编辑等,这些课程从文字上看似乎并没有重复,然而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会发现有太多重复的章节与内容,失去教学的兴趣与激情;而学生在学了其中的一两个课程后,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却又不得不去教室上课,以获得必要的学分。所以,必须从顶层设置上进行改进,使专业教研室在课程设置上获得更多话语权,使更多专业教师的意见与建议获得重视。
(三)加大对专业硬件设备使用与建设力度
我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在每年招生200人左右,已经形成相当规模,但我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硬件设备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包括专业非线性编辑的电脑设备不足,专业摄影摄像设备不足,远远不能满足教学与实践的需要。同时,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录音室与演播厅封闭式的管理,使之无法得到更加合理、充分、有效的使用;而一个开放式的实验实训室与演播厅,将为专业师生提供更多的自、选择权和使用权。同时,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加强系统建设,要积极推动校园电视台建设,开设广电专业相关的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通过各种平台让学生更充分地展现专业技能,更好地参与学习与实践。
(四)增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比较新兴的专业,科班出身的博士、硕士和教授、副教授人才比较缺乏;同时,引进并留住本专业高级人才以补充专业建设的不足,也成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当前与未来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要靠制度,但也要富于人性化,真正让人才成为校企平台合作下的优势资源,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五)通过各种交流活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近年来,我校发挥校编导协会的职能,努力办好学院微电影大赛、方言微电影大赛、预防艾滋病微电影大赛、公益广告大赛;设立相关基金,鼓励学生参与全区、全国性大学生DV与微电影大赛,实施“互联网+”活动,并将之实践成绩与学生学分替代对接等,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力。同时,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全面加强与电视台、影视公司、远程办、各企事业单位内部宣传部门,特别是与凤凰教育集团的合作,创建数字媒体孵化中心。这些对于推动学校的发展,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得尚在学堂的学子早早成为了影视行业和广电行业的强有力的预备军,成为毕业后人才市场上含金量高的“香饽饽”。
结语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除了理论教育外,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2]也是践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符合我校创建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也符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科特点与发展趋势。■
注释:
[1]王贤芳.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重构[J].教改创新,2012(2).
[2]李晓春.兰州文理学院的校企业共建新模式[J].世界广播电视,2015(5).
[关键词]中外合作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骆佳梅(1981- ),女,浙江义乌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创业教育。(浙江杭州31001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面向产学合作的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训练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201018339)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96-02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一直在大力倡导大学生的创业指导,以创业促进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中外合作方向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同样面临着创业、就业的压力。他们思维活跃,拥有较丰富的创业资源,但是他们欠缺创业理论知识储备,在创业过程中较盲目地选择创业方向,无法发挥自身创业优势,为此,如何高效地服务于中外合作方向高职学生的创业指导,则显得很有价值。本文着重于此开展研究。
一、大学生创业政策优厚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鼓励创业的方针,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的降低市场门槛、提高能力培训、拓宽融资渠道和完善市场环境等利好政策为创业者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自2009年开始,国家还专门设立大学生科学就业与创业基金,重点资助经济困难但具良好市场前景、短期收益明显的创业项目,通过免3年行政收费、简化手续、优先发放信用贷款支持大学生创业。应该说,国家和政府出台了各层面的激励措施,以鼓励大学生创业。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方向学生特点
从杭州下沙高教园的14所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的统计数据分析得知,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毕业后往往选择考公务员,找单位就业或者继续升学,选择创业的占极少数。相反,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因工资较低、社会认可度低等,更多的是选择自己创业,而且中外合作方向高职学生的创业激情尤为突出。
现在的高职高专中外合作专业学生创业背景丰富,但创业能力薄弱。他们都是“90后”学生,家境殷实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近50%的同学是在创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且部分同学家庭有海外创业家庭背景。耳濡目染的熏陶让他们有更贴近实际的创业想法和创业能力。部分留学回国或者“3+2”专升本学生学业有成后,仍然选择自主创业。他们有着“90后”群体的共同特征:思维活跃,果敢坚毅但优柔寡断。他们自我意识极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重自我感受,轻组织纪律,缺乏集体观念和团体意识;他们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管理知识欠缺,专业技能水平不够。他们有着丰富的创业想法、殷实的经济基础,但是极度缺乏创业能力。这些都在一定层面上制约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他们专业基础较差,但学习压力却非常大。受各种原因影响,各高校在招收中外合作方向高职生源时,通常采用单独代码,招收一些家庭经济好,但成绩非常一般的学生。进校后,他们的学习压力反而比普通学生更大。比如,外语教学方面,他们往往要在一年级的时候,接受超过300学时的外语学习,在二、三年级时,需同时接纳中外合作两方的专业教学。相比普通学生,他们本身基础更为薄弱,但学习压力却比普通生要大很多,这在时间上也约束了他们的创业行动。
另外,笔者从十多年的学生管理中发现,每个学期,都会遇到中外合作方向的高职生以“创业需要,没时间学习”为由,来申请退学。在与这些退学者交谈中发现,他们大多数是有创业项目准备实施,但关于创业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储备,确实少之又少,有的甚至一问三不知。可想而知,他们都是摸索着过河,仅凭一股热情边创业边实践,没有系统地考虑过创业,为此,大大降低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为此,要想更好地指导高职院校中外合作方向的学生创业,实现他们的创业想法,必须重新设计一套针对中外合作方向高职生的创业培训计划,此举更有针对性和推广价值。我们可以从师资组建、课程体系、创业者自身能力提高等方面设计创业课程,开展系统化的创业指导。
三、中外合作方向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1.组建中外合作方向的创业师资队伍,确保创业教育顺利开展。与普通高职学生相比,中外合作方向的课程教学难度更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中方课程,还需同步学习外方课程。这势必要求我们的创业导师,能站在国内外创业教育理念的尖端,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创业。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创业导师都是半路出家,部分是从事思政工作的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繁琐,本身可能并不具备创业经历,授课时难免内容贫乏、欠缺实战性。为此,须培养一支具备国际视野,能站在国际高度开展创业教育,同时又充分了解国内高职生学习特点的创业师资队伍,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专攻某个模块的理论储备和实践指导,分配创业教育模块知识,让组内的每个教师分别承担创业理念、企业管理、财务核算、营销推广、实岗实践等模块的教学任务,最后整合出一支国际化的创业培训师资。
从目前创业教育的需求看,我们可以组织一支由政府管理者、专业技术教师、学生工作管理者、企业、大学生创业指导站及风司的相应工作人员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提供全程化的创业指导。组织思政辅导员开展中外合作方向学生的创业能力测评,综合考虑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特长爱好,帮助学生构思创业方向;邀请政府部门官员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讲解国内外创业环境、创业政策、行业动态发展,拓宽学生的创业渠道,挖掘市场机会;组织工程技术等领域教师从专业课程教育中挖掘创业闪光点,推进学科方面的指导;而企业管理者可以从创业实践的角度给创业者提供一个模拟创业的平台,让他们在“做中学”,感受创业各个方面的实践体会;做好大创园的管理引导,给创业者们提供性价比高的创业场地,帮助创业者降低创业风险;组织风司给创业项目做出可行性分析,给创业者提供融资渠道,评估创业项目,促成创业。
2.丰富创业课程体系,系统化提供创业培训平台。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创业课程都相对单一,有的仅是和创业培训公司合作开展创业教育,但在教学上无法保证课程质量。高职高专院校也不例外,而中外合作方向的高职生较多因本身学习兴趣不浓的原因,更多的是被动了解创业培训,待需要学习创业理论时,却发现已错失创业课程。为此,要想从本质上做好中外合作方向高职学生的创业指导,可以从学校教学方面入手,系统性提供创业培训平台。
调整教学计划,融合创业方面的授课,把创业课程列入个人素质能力模块,课程性质设定为专业限选课,将之对等于语言实训课等,采取学分置换,供有意向创业的学生选择学习,在不增加中外合作学生课程学习压力的同时,把它融合在专业学习中。
整合网络创业、“8+X”创业实训课程、SYB、KAB等创业课堂,让学生修得相应公选课学分的同时能获得一本创业方面的技能证书,以此加大中外合作学生创业的关注度,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为成功创业提供优良的创业理论指导。
调整教学方法,改变原来单一灌输的教学模式,更多地穿插课堂实践,采用团队合作完成目标任务的管理方法,在“做中学”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教育部高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高文兵在全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上指出,应该打破常规化课堂教学模式,依托专业资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推进创业教育,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覆盖政策解析、企业管理、营销理念、金融风投等创业知识,重点培养学习能力、办公能力、社会能力三大能力52项子能力的培养。从众多教学评价中心反馈得知,有课堂实践的课程学习,效果往往好于单一纯理论式的课程学习。为此,开设创业课程初期,将全体学生分组,以每团队10人左右的规模组建一个模拟创业公司,在课堂上,用任务导向教学法,给每个团队成员分配模块任务,在具体实现模块功能的同时充分理解创业理论知识。此后的理论教学可紧紧围绕团队项目进行。每个理论知识点后,随堂设置实践讨论、分组答辩等环节,确保创业理论指导起到效果。
设计丰富的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实践他们的创业梦想。继续推广“创新创业”竞赛,以及大学生挑战杯、高职高专挑战杯等竞赛;在“文化艺术节”“学术科技节”中,增加创业模块的社团活动;开展创业模拟大赛,让他们在社团活动中模拟创业过程,激发创业潜能,提升创业能力。
充分发挥大创园优势,拓宽创业渠道。一是利用已创业者资源,给初创者提供企业创办资讯、岗位实践;二是给初创者提供价格低廉的场地,降低初创者的风险;三是给初创者实时的创业政策资讯与指导,帮助初创者规避风险,提高创业可行性。
聘请创业导师,给予“一对一”专业化指导。学校可以与校企合作企业建立帮扶机制,聘请企业管理者、成功创业的高年级毕业生等建立创业传帮带机制,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在企业管理、技术处理、经济管理、企业发展、财务报表等方面给出更具实战性的指导意见。
打破传统的创业指导理念,建立长期化创业指导。传统的创业指导仅局限于学生在校或者毕业当年的创业过程。但中外合作的学生,较多的是集中在毕业后2~3年,积累了一部分的社会经验之后,再选择自主创业。为此,创业指导方面,必须贯穿在校3年及毕业后3年内,在始业教育、毕业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中开展创业指导,毕业后动态更新创业学生资源库,建立长期的培养机制,按需在实创过程中给予指导。
3.中外合作方向高职生自我能力提升面面观。相对而言,中外合作方向高职生自我主义意识更强,个性更张扬;自尊心强但抗挫能力极差,极易情绪化处理事情;兄弟情义重,满腔热血但又无从下手。因此,作为创业者主体的他们,自身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积累创业知识能力的重要性。
明确自己的创业目标。中外合作高职生应撇弃“一头热”的创业激情,要更加理性地分析自己的职业心理特征、创业能力素质;通过各种创业技能的培训,合理定位自己的创业想法;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掌握人际沟通等社会交往能力,以求安排创业团队成员能人尽其才,更大化地挖掘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
提高自身市场敏锐度。学习之余,借助家庭创业背景,多走向社会,在身边寻找创业机会,寻找成功创业点,掌握创业理论知识,学会用SWOT分析工具、核心价值曲线去分析判断创业项目的可行性。
专业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创办企业相关知识。业余时间,利用图书馆、校创业知识学堂、成功创业案例分享会等渠道学习企业架构、盈利模式、盈亏平衡点测算、企业规划、产品分析、市场定位、营销策划等理论知识;学会分析创业政策导向、市场前景预测、风险分析应对、试行经营业务等内容。
尽早创业,抢占创业先机。大多数中外合作方向的学生有着得天独厚的创业环境,因此,中外合作方向的高职生们,应主动与自己父母一起接触真实的商业环境,积累人脉关系,培养业务洽谈能力,学会定价策略,将课堂所教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中,早日实现创业之梦。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校生 创业 团队 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169-02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其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团队学习”的理论,认为组织目标是团队合作的动力,沟通是团队合作的粘合剂,协同是团队合作的核心。团队学习利于推进员工与团体的合作关系,使个人的力量能够通过集体来得以实现。圣吉的“团队学习”理论,为我们理解团队合作的内涵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是团队建设的核心,好的团队精神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还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对事业全身心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达到工作效率最大化。目前,团队精神在公司、企业及一些盈利机构中比较推崇,而在职校学生队伍建设中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于促进学生的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在大力倡导团队文化的今天,职校生作为未来企业中的生力军,就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共处。
一、团队合作中的博弈现象
为了说明团队合作中的博弈现象,我们通过《经济学》中的一个简单案例来进行分析。
假设甲、乙两人做同一件事,如果单干,每人每天可以收入100元,抛去干活成本后,净得40元。现在,他们要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去做这件事,获得的收入两人均分。如果他们相互配合,都努力工作,一天总共可以赚到200元,这样,每个人的毛收入为100元,假如每个人成本是60元,扣除成本后,每个人每天净得40元。但是,如果相互不配合,比如甲偷懒不干活,乙仍然努力干活,则他们一天总共只能收入100元,甲、乙各分得50元,抛去各自成本后,甲净收入为50元(无成本付出),乙净收入就为–10元。如果甲努力干活,乙偷懒不干活,则甲的净收入就为–10元,乙的净收入为 50元(无成本付出)。如果两人都不干活,则他们既无收入也无成本,两人的净收入都为0元。
在上述情况下,甲会做如下理性考虑:如乙合作努力干活,甲合作干活会得到净收入40元,而甲偷懒不合作会得到净收入50元,这时甲以不干活为好;如乙偷懒不干活,甲干活合作只能得–10元,甲不干活虽没有收入,但也无亏损,这时甲还是以不干活为好;这样就得出这个结果,不管乙是否合作干活,甲不干活都是上策。
这个例子表明,尽管大家都合作,结果会对每个人都好,但团队中的不合作的形态是经常存在的,它导致团队的效率低下,也就是所谓的“囚徒困境”。此时,一个很自然的解决办法是解散团队,实行单干,这样效率会得以提升。但是在现代经济日趋复杂、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解散团队实行个人单干的做法在现实生活中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必须另辟解决团队低效率的途径。
二、激励机制的引入及其效果
在现代企业中,能否找到一种激励制度,使下属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动地追求企业利益呢?随着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到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发明并推行了差别计件工资制度,这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激励制度。
计件工资制的依据的经济基础是:工人多生产多得,企业也就多得。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深受企业主和工人的欢迎。因此,企业主与工人商定,工人每产出一个产品,就获得一份报酬,产出两个产品,就获得两份报酬,即工人的报酬与其产出成正比。这样,企业主就不需要督促工人进行生产,而工人为了自身利益,也会努力去多生产。基于这种基础提出的激励制度,不仅可以较好的解决工人的“偷懒”问题,同时也会增加企业利润,满足企业发展。
因此,计件工资制提出后,一时间在经济学界和企业界受到众多人的推崇。但到20世纪中期后,调查发现,计件工资制实际上很少被推行,因为按照这种制度的设想去运作在实际中往往行不通。调查资料显示,起初采用计件工资制后,工人工资明显上升,企业主看到工人报酬增长太快,为了使自身获得更多利润,于是就压低计件工资率。这时,工人渐渐懂得,多生产并不能多得,于是就不再增加产量。可见,计件工资制并非是理想的激励制度。资料还表明,对于那些想要多干活的工人来讲,其他工人也会给他施加一定压力,迫使他与别人在产量上大体保持一致。另外,在管理者制订一项工作标准来测量完成该项工作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时,工人会想方设法从中作梗,让记录下来的动作中夹杂着许多貌似有效而实际是无效的动作,使得工作时间延长,让管理者很难得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真实有效时间。管理者和工人之间这种“不配合”“不信任”的关系,造成计件工资制这类激励制度难以有效推行下去。
三、团队合作的理论基础
鉴于团队中存在的“囚徒困境”,以及诸如计件工资制等形式的激励制度都无法解决由自利行为所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1994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斯蒂芬·罗宾斯博士首次提出了“团队合作”的概念:指出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共同的组织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智慧和能力,并且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而产生1+1﹥2的效果。
前面提到的像计件工资这类制度虽不能完全起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但也不能说企业中依据科学管理理论制订出来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都是无用的。一般地讲,企业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主要是告诉员工应当按照什么流程去做某件事?做到什么程度?而对员工的激励(包括奖励或惩罚)作用则是第二位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是必要的,否则在企业里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运作。但是,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大系统,管理者要促使员工努力工作,激励员工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内实现团队合作,上、下流程和同工种之间的相互配合,精诚合作,这样企业才能高效运作,不断发展、壮大。
四、学生创业中团队合作的现状分析
从本校“金宝通”汽车服务中心创业项目的实践调查来看,目前,绝大多数职校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是乐观的,但也不能忽视存在的个别不良现象:第一,缺乏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部分职校生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与人交往能力弱,很少有朋友。对集体活动,他们不太关心,很少参加,就算参加了,也表现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需要集体合作完成的事情,从不主动去做。第二,带有狭隘的竞争心态。少数职校生不能正确对待同学间的平等竞争,喜欢忌妒、猜疑,无事生非,常常会引起一些人为矛盾,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团结。第三,缺乏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少数职校生对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不积极参加,例如,每次学校召开运动会等比赛,要三请四邀,对集体荣誉漠不关心,更不能为顾全大局而牺牲个人利益。
针对职校学生的现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职校生中独生子女占很大比重。独生子女相对封闭,优越的成长环境,造成在家经常以我为中心,走向社会后在集体生活中依然我行我素,致部分学生性格孤僻、自私以及不合群的不良心理,常把自己置之于集体以外。另一方面,则是目前职校往往强调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教育者只重视了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忽视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陶冶与培养。
五、加强学生创业团队合作建设的若干设想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没有哪一家企业会不注重团队协作,也没有哪一家企业在招聘时会聘用没有团队协作意识的员工。因为这些优秀企业深知,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的的员工,会成为企业发展不可越逾的障碍。有调查表明,企业招聘人才最需要在“团队合作精神”“实验工作经历”和“受教育程度高”三个方面素质较高者,其中尤以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得票最高,达55%,“受教育程度高”的得票最低,仅占24.6%。表明企业不再单纯注重高学历,而对团队合作精神高度重视,强烈意识到企业的发展、兴衰与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密切相关。对于即将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职校生来讲,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将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呢?
第一,要学会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大局观。在团队合作中并不反对个体的个性,但是我们需要的个性应该需要与整个团队的大体方向一致,个体要有整体的观念,全局的观念,要考虑到整个团队的需求。它需要整个团队之中的团员能够相互帮助,相互配合,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坚持培养职校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协作精神。
第二,加强班集体建设,强化合作学习,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这个首先要做到让学生之间相互协会,增加人际关系的契合度。一个具有超强凝聚力的班级,学生之间是关爱的、互助的。当困难来临的时候,班集体是学生个体的坚强后盾,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可以从班集体获得温暖和帮助,当获得成绩时,可以从班集体获得认可和关注。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个体价值和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是完成了集体的共同目标。其次,要学会引领学生之间的合作化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学习特长,组建和搭建可以互补长短的“互学组”。这样的互学组内,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长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学习层次,让学生处在一个交互学习的状态下,互补长短,实现多赢,甚至是共赢。第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组织团队活动,使得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协作能力的提升加强团队意识。例如,让学生参与各种不同的社会调查,开展符合职校特点的实训研究等。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完成作业和训练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团队能力、协调能力的过程。
第三,营造良好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我们可以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一些活动,藉此培养学生表达与沟通能力、宽容与合作品质、全局观和敬业精神,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例如,在学校各项文体比赛中培养团结协作,为团队荣誉而努力拼搏的精神,把团队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在学习生活中提倡学生互帮互助,对困难学生富有同情心,使每个同学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同学们在互敬互爱的团队氛围中逐步形成合群与合作的品质;在人际交往中,针对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强化宽容待人品质的训练和相互信任感的提高,使每个同学都能切身体会到团队精神的培养其实也是个人获得人生快乐的重要方面。
第四,积极引导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各类兴趣小组或者是社团,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调协作能力。要知道团队之间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群体意识是密不可分的,通过相应的集体团队合作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校里常见的学生社团有摄影协会、文学社、乐器队、篮球队、排球队、舞蹈队等。这些社团是在学生们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组建的,因而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能够得到社团成员的积极拥护和响应,藉此利用社团不失为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这些学生社团,通常都有协会组织的规章和纪律,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达到强化成员的群体意识的目的。
第五,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学校中教师的知识、才能、人格,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试想,一个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教师,其言传身教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可以养成与人合作的精神。反之,一个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教师,很难有与人合作成功的体会和感受,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熏陶。因此,充分发挥和展示教师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政校合作;校企对接;就业工作;综合服务模式;
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的鸡西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命名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所典型经验推广院校”。回顾我校一年来《大学生成功素质训练与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我们一方面抓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注重政校合作 校企对接。我们主要有三点做法:
一、创建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联合体,强化政校合作
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为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鸡西大学与鸡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建了人才公共就业服务联合体,首开全省“引政入校”先河。双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软硬件设施,拓展联合体的服务功能,高标准高质量建成了省内一流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站、人力资源人才市场、创业就业培训中心。
政校合作联合体坚持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成功理念指导学生学习,以创业的理念指导学生就业,以政校合作的公共职能服务学生就业创业,使学生全方位享受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强化校企合作,确保学生普遍就业,高层次就业,自主创业。
2011年,鸡西市政府出资200余万元,在鸡西大学校园内改建联合体综合办公楼。资源整合,建成了204平米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大厅、198平米的交流洽谈厅、118平米联合体办公室,330平米的人力资源市场办公区域,280平米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与孵化基地,850平米就业能力超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场馆,另有鸡西市西山森林公园鸡西大学野外成功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建设预留地30亩。投资150万元面向和平大街设立60平米电子显示屏,随时就业创业岗位信息,成为鸡西就业创业宣传的靓丽风景线。在教学楼阳光大厅设立面积为820平米人力资源交流大厅,设立自己的人才市场,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就业。我校近三分之一毕业生通过每年100多场招聘会成功就业。经过不断完善和实际运作,目前已成为鸡西地区空间最大、服务面最广、合作最好、推荐成功率最高的人才市场。已实现“大型招聘会月月搞、专场招聘随时办、就业推荐天天做”,基本实现了立体化和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与毕业推荐新格局,实现了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和用人企业的多方共赢。
校政双方共同发挥作用,联合开展以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培训,同时开展其他有关人力资源市场工作,共同打造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
二、创建校企合作办公室,强化校企合作
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办学方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总体要求,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合作。2011年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充分发挥其“总调度”的作用,与院系保持密切联系,促成了企业用人与院系专业人才紧密对接。先后与黑龙江建龙钢铁集团、青岛泰星高宇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宝瑞嘉酒店、北京永晖集团、上海昌硕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比亚迪汽车制造公司、苏州华硕集团、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办学,以市场为导向,针对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调整,开设适应市场需求、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专业,增强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适应就业技能的培养,2011年和2012年三学期,我校2000多名学生赴上海、苏州、深圳等地参加社会实践,到工厂实习,体验企业文化,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学校还积极创新“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与上海比亚迪、昌硕集团、苏州华硕集团等就业基地深入开展“2+1”、“1.5+1.5”等校企合作的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工作质量。
三、大展“3N”就业新魅力,密切校企合作
“3N”就业推荐模式是我校结合目前国内的就业形势和高校就业工作实际,提出的以“天网”、“地网”和“人网”三个网络(NET)为平台,建立沟通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就业工作综合服务模式,也是我校就业能力超市建设和应用的主要依据。
所谓天网就是利用互连网等现代通信信息技术,与遍布全国的就业推荐基地、信息站、信息员紧密联系,实现跨时空的就业推荐信息沟通网络,有效快捷地传递就业推荐信息。目前鸡西大学建成了万兆校园网和具有独立域名的鸡西大学就业资讯网(),形成了纲举目张的天网管理和应用平台(企业、人才市场、校系及学生四级信息化管理)。就业能力超市通过创建的鸡西大学就业资讯网络平台,与全国60余家优秀的人才网站和企业网站建立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的合作协议;同时免费为招聘企业提供网络空间宣传企业文化和适时招聘信息,为毕业生建立人才信息库和免费提供网上求职服务;利用短信平台为应届毕业生个性化求职信息;通过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为全校同学提供免费的网上职业测评服务。
地网就是学校与我校在全国各地的就业基地、信息站及我校优秀大学生创办的以创业拉动就业的人力资源公司建立密切的联系,实现季节性批量提供就业信息和即时性传递岗位需求相结合,同时为我校前去求职的毕业生提供接待服务和就业安置等工作。 就业基地一般建在能长期、稳定录用我校毕业生的用人的单位,信息站一般建在各地的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等就业中介机构。目前鸡西大学的就业基地和信息工作站已达160个。
人网就是在校内外建立稳定的就业推荐工作队伍及兼职就业推荐信息员队伍,形成就业推荐信息员网络体系。专兼职就业推荐队伍主要以与学校密切合作的各地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主管、我校工作在全国各地的优秀毕业生骨干、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家长和亲朋好友等为主,形成覆盖全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需求服务的多元化就业推荐队伍。目前就业信息员在全国各企业发展5000多名。
“天网、地网、人网”的3N就业推荐新模式,充分体现了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及“出口畅、入口旺”等办学思想。学校每年邀请近千家省内外企业到校举近百场校园现场招聘会,为就业基地和信息基地举办一百余场网上招聘会,学校每年为每位应届毕业生提供不少于8个与所学专业相关和相近的就业岗位信息。学校对应届毕业生实现了网上招聘信息化、远程面试可视化、推荐招聘市场化、信息即时化、求职招聘实时化等服务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科学就业、充分就业、正确择业和自主创业,有力地促进了鸡西大学办学水平的提高和跨越式发展,同时也为省内外许多高校提供了课学习和借鉴的有效模式。为打造“两全三网四业型”毕业生就业工作品牌,利用2011寒暑假期间组成调研组,对长三角、环渤海17个城市的人才交流中心和工矿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16天的调研,就业市场开拓取得明显成效。调研期间先后走访了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10家企业和17家人才交流中心,回访了我校浙江临海、北京三环鼎信就业基地,回访往届优秀毕业生14名,发展了温 州、绍兴、昆山、宁波、台州、嘉兴就业基地6处,与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等17个县市人才交流中心网上链接,就业信息共享,落实就业信息员120名,获取3000家企业用工信息。为2011年和2012年学生就业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
就业能力超市的网络系统与我校在全国各地建立的信息和就业安置基地保持了零距离密切关系,实现了高效快捷地传递就业推荐信息,为高质量批量性地进行异地就业安置做出了良好的铺垫。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北京”及“中、西部”等地区建立集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岗位安置、岗前服务培训、岗后跟踪指导等综合服务体系的就业基地群。达到“贯穿全国、校企联动、诚信运作、高效服务”的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鸡西大学实施政校合作 校企对接 搭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立交桥,打造了“两全三网四业型”毕业生就业工作品牌,即:“两全”即强化全员抓就业,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后全过程抓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培养;“三网”即完善天网、地网、人网为核心的就业工作平台建设;“四业”即毕业生能就业、可择业、择高业、敢创业。鸡西大学就业创业工作实现了社会、用人单位、家长、学生“四满意”工作目标。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研究与实验》分课题子课题编号:F01- IT- IT30号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大学生;创业教育
1前言
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创业型经济必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为了促进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创业教育必须发挥出重要推动作用。随着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国家对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等措施的实施,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条件。但由于受到创业能力、创业经验、创业资金等方面条件的限制,给大学生创业者造成了重重困难,导致大部分的创业项目无法继续进行而胎死腹中,创业教育的实施已经刻不容缓。
2校企合作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1)校企合作的意义。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能够给企业深度参与到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创造条件,使企业的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与高校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促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大学生能够对自身未来的发展形成清晰的认识,为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未来的就业树立明确的目标,促使大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提高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在校企合作中,高校应当将创业教育的重点放在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类型的培养上,将企业的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和资金资源引入到高校的技能教学、行业背景、案例教学等教学活动中,从而为企业培养出符合用人需求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出实际价值,在企业与高校的发展中形成良性的循环,对双方的共同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校企合作的作用。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于高校和企业双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校企合作是一种共赢的发展模式,可以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创业经验来弥补高校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设备、创业平台、行业视野、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不足,从而使高校的创业教育质量得到切实的提高。与此同时,企业在二次创业和技术创新、产品增值、系列研发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学校的知识储备来进行解决,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其次,校企合作的开展能够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活动提供资金、场所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感性认知水平,从而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巩固。企业专家可以通过创业讲座、创业研讨、专业论坛等方式到高校开展创业理念的宣传活动,面对面的和大学生开展创业对话,进而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进行切实的提高,同时通过创办创业基金的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使大学生的创业灵感得以实现,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最后,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这一路径,挖掘和提前培养有潜力、有资质、有前途的“准员工”,提前植入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前置员工培养工作,缩短企业人才培养周期。
3创业教育三要素
狭义上的创业教育是指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市场判断能力、政策应用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从事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教学活动,而广义上的创业教育理念则要求高校将实践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通过开展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工程中首先应当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创业教育实施平台,并且坚持“创新为先,实践为本”的教育理念。(1)整合资源。在建设良好创业教育平台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外部环境资源、市场资源、内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软资源等一切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其中,外部环境资源包括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发展需求,市场资源包括运营管理成熟、资金雄厚的企业,内部资源包括勇于拼搏和尝试、充满激情和干劲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包括专家教授和科研团队,软资源包括国家、地方和各个高校在创业方面出台的鼓励政策等。通过对上述资源进行集聚、优化和整合,自然能够形成实施创业教育的平台和环境,为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2)综合性强的实践平台。创业教育的深化开展需要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推动,由此可见,创业教育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高校自身的业务能力、职能的行使等综合能力的水平。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高校从硬件上提供保障,如采取统一自身专业特色、创新创业型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并且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创造一个理想的孵化平台,为其提供集指导、咨询、帮扶、引资、上市等为一体的服务,以此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率和孵化质量。以上的平台打造离不开企业的参与。(3)创业文化。高校在创业教育的开展中应当将校园创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作为重要环节来进行开展,在高校中形成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在校园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从而营造出积极的创业环境。创业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业竞赛等方式来进行,对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行不断提高,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创业空间。在校园创业文化的营造工作中,应当依据高校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发展定位来进行,使创业文化能够与校园自身具备高度的契合度,使高校的创业环境得到不断的优化。
4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1)创业教育开展的滞后性。虽然近年来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条件已经日趋成熟,并且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由于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落后导致大学生创业至今停留在初步阶段,没有实现质的转变。目前,创业教育的开展仍然局限于部分发展程度比较高的一线城市以及部分重点高校,在大多数普通院校中依然处于初级阶段。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虽然年年增加,最高达到了百分之十几,但,成功率不高,存活率较低,这一现象的产生与我国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的创业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2)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我国目前尚处于开展创业教育的初级阶段,在对于创业教育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中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创业教育的开展也没有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并且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因此无法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创业教育的开展中,部分高校根据自己的理解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创业大赛,但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教育作用。创业教育的开展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因此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学生在大学期间一蹴而就的完成,必须融入到整个高校学习阶段当中。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基础,也是创业的动力源泉,因此创业教育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把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3)缺乏丰富的创业教育资源。在目前的高校创业教育中,教育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了最严峻的问题,以至于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只能通过开设几门创业课程、开几场创业讲座等方式来应付完成,根本达不到创业教育应有的效果。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将创业课程纳入人教学体系之内,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并且建立起专业的师资队伍。与其他课程相比,创业课程的教师在充分掌握专业理论的基础上还必须精通企业运营、资本运作、资源整合等,具备一定的创业经验,而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并不具备相应的师资力量。此外,由于受到创业教育经费方面的限制,大部分高校在创业平台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支持学生开展项目孵化、融资、市场开拓等相关工作。由于对各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缺乏足够的了解,高校很难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指导意见。创业教育资源的匮乏很难通过高校自身的努力得到改善,必须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向外部力量寻求帮助。
5校企合作融入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1)建立创业通识教育体系。创业通识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其目的在于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高校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高校的创业通识教育应当面向全校开展,包括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两个主要部分,并且邀请资深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参与到课程内容的制定当中,建立“专业+创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重点研制系统性、专业性、实操性和针对性强的课程内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目的。由于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在开展创业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邀请部分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人士担任客座讲师,对其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辅导内容有细则、有规定,避免“走过场”,并且通过建立企业导师团队为有意向的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平台的方式在学生和导师之间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渠道,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2)建立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目前,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缺乏相应的扶持力度,因此需要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来建立和落实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扶持机制,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处于创业初期和困难期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帮助和保护。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互利机制,高校能够借助企业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相对稳定的市场资源以及比较可靠的资金和技术人员等条件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平台,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初期运营管理和后期市场开拓等问题提供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解决方案。对于大部分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而言,如何利用政府提供的各种小额贷款和融资渠道来完成项目初期阶段的建设是一个根本性的难题,企业在合作中能够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还可以对具有发展前景和价值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技术、资金等形式的投资,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到大学生创业中,从而获得实际利益。(3)建立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实践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除了熟悉和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最新的专业发展趋势以及技术水平以外,大学生创业者们还需要对本行业的市场变化和竞争方向进行了解和掌握,防止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被信息的有限性和眼界的狭隘性从根本上所湮灭。因此,大学生创业者们应当到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甚至是尚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前线去进行深入的实习,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产品创意去进行亲身感受,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者也能够为企业带来活力,为成长初期的创新型企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对于高校而言,更多可选择的实习基地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带队老师打带领下帮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从而帮助学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三赢的局面。
[关键词] 区域性;创业教育;地方高校;“四位一体”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006?05
党的十报告指出: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随着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转型,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业型人才成为我国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风生水起。
一、区域协同创新的本土化视野
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发展所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从区域协同创新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着手,结合区域定位探究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区域协同创新的战略目标、有效机制与实现途径,以服务区域发展的理念建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以往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高校个体挖掘较多,对区域整体性关注甚少,区域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要超越高校个体特色模式的建构,基于区域统筹视野关注地方创业教育的校际协同创新,探究区域定位与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建构的内在逻辑,从创业教育集体行为与特色范例中进行理论抽象与经验总结,改变以往分析单位存在单一高校的局限,对区域高校创业教育的协同创新与整体配合提供有力理论支撑。一方面,在形式上呈现一组基本假定图示,使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协同创新的思路、模式、命题公开化,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为主旨。另一方面,在内容上侧重于对原有创业教育模式变量的突破与改革,突出高校创业教育区域协同创新的地方特色与风格。
二、区域缘起的“四位一体”
地方高校伴随区域发展应运而生,但目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区域性关注严重不足,创业教育本土话语缺失,建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势在必行。
(一)区域竞争的重要性
随着区域经济的崛起,区域竞争不断加剧,引发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建构的重要。区域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在教育。作为浙江三大区域经济中心之一的温州市,曾今凭借家庭能人的创业模式在区域发展中一马当先,形成地域独特的家庭培育创业型人才机制,塑造一人创业全家就业的择业理念,塑造了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奇迹。当前随着温州人经济的崛起与温州产业空心化的加剧,以往家庭培育创业能人的方式难以为继,温州在区域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在区域竞争的资本、土地、人力资源三大要素中,温州有雄厚的民间资本与充足的地域发展空间,最为紧缺的
是创业型人才。温州的科教支持系统是其创业系统中最为薄弱的部分[1](45)。
(二)区域整合的必要性
区域协同创新需要区域内外要素的整合,即是把以往零散与冲突变量通过统筹调节的方式相互串联,实现资源协作共享与合理配置,这是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建构的必要。当前温州提出“三生融合”的奋斗目标,突出区域融合发展。温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创业教育资源,地方高校不断加强创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充分依托民营经济的区位优势、传承永嘉学派的创业文化、利用地方政府的创业扶持、把握区域民间资本的创业导向,不断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区域定位的现实性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只有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并凸显地域特色,才能保证创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并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这是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建构的现实。温州被誉为“创业之城”,植根于这片创业沃土的地方高校,发扬温州人“特别能创业”的区域精神,以区域创业特色引领学校办学特色,改变单一的专业学
科设置以及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建设创业型院校匹配温州“创业之城”的区域定位,将创业教育的地方特色模式打造作为迎接教育部评估的重要抓手,教育部明确指出评估结论为优秀的院校必须特色鲜明,办学特色在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极其重要。
(四)区域转型的紧迫性
区域转型是当前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迫切需要创业型人才的智力支撑,引发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构建的紧迫。当前温州正在实施“两创”战略――创新强市与创业富民,提出“赶超发展、再创辉煌”的奋斗目标,推动温州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推进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温州高校及时将创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相对接,积极开辟创意产业教育基地,努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园,助推创业教育模式转型升级。
三、功能定位的“四位一体”
目前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互动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对区域发展最为敏感的创业教育研究则显得较为单薄,尤其是功能定位的关注甚少。
(一)本位化的目标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孕育地方高校的诞生,地方高校要在更加有效地推动服务于区域发展方面下足功夫,根据区域整体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区域竞争力,以本位化的功能定位来审视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理念。“所谓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应性,就是说大学能够主动应答社会经济发展中提出的问题,,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42)以温州为例,当前温州产业结构的“低小散”状况依然严重,加上温州人经济的外向型引发温州产业空心化的加剧,温州创业型人才外流现象十分突出,温州高校创业教育为地方培养创业型人才任重而道远。
(二)本土化的途径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对接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温州高校依托区域民营经济与商会发达的地缘优势,坚持服务区域发展立创业,依托学科优势助创业,借助行业引创业、强化校企合作育创业的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与策应区域产业发展,创业教育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专业课程优化为支撑的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创业与产业对接、与就业相连、与岗位衔接、与企业合作的互利、互补、互通、互融的运行机制。
(三)本地化的保障
地方属性是地方大学的重要特征,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应有命题是保障本地化。“地方高校为区域转型发展提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地支持地方大学创业教育。”[3](135)基于温州本土创业人才外流的严重以及产业空心化不断加剧的事实,当地政府重视高校创业教育的物质投入与政策保障,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行业联动――民间扶助”的本地化保障模式,将创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意创业实践,有助于提升区域竞争力,同时也易于获得社会各方的扶持。
(四)本色化的定位
地方高校不同类型的设置以及特色鲜明的办学特点,为区域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各类创业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温州高校为了避免创业教育的趋同化,突出创业教育的层次本色化。一是从类型上看,以温州大学为代表的本科院校优化第二课堂普及创业理念,2008年与2009年分别成为省级与国家级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标杆的高职院校强调第一课堂提升创业技能,学校在2007年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以创业教育为切入建立完整的职教育体系赢得教育部专家高度赞誉,成为全国示范高职院校。二是从定位上看,温州高校创业教育重视独立学院子体与创办母体差异,母体院校推行创意创业教育,按公司创业模式组建创意精品园;独立学院推行商贸流通创业教育,按店面营销模式打造创业商贸园。三是从特色上看,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构“三园三体系”创业园模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三进四出”的创意园模式,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原为温州农科院)积极创设农业创意园成为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四、范畴建构的“四位一体”
从区域协同创新视角建构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必然涉及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创业型院校的办学定位、创业型课程的体系打造与创业型实践的组织保障。
(一)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落实,区域转型发展急需众多创业型人才不断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如何与这种时代要求相衔接彰显地方高校育人功能的与时俱进。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以往我国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忽视从区域战略定位审视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规划。温州作为我国创业实践最为活跃的区域,在区域“两创两富”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超越区域性的专业学科设置以及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模式,更多地关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创业型院校的建设
知识资本化与研究成果产业化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地方高校探索办学模式从教学型院校与研究型院校转向创业型院校是一个巨大触动。温州高校以温州人创业特色引领学校办学特色,提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重视区位创业的地缘优势,结合自身的人才科研积累,凭借温州非公经济雄厚的优势、复制温州人特别能创业的精神、争取政府创业政策的扶持、利用民间创业人脉的关系,打造创业型院校。
(三)创业型课程的开设
创业型课程是培养创业型人才与建设创业院校的基础性工程。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最大的困境在于如何从整体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目前高校课程体系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建,创业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开设几门相关创业课程的初级阶段上。温州高校在这一方面迈开实质性步伐,从顶层设计切入,构建专业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纳入整体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分别从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两个维度打造以培养岗位创业意识为主的创业课程体系。
(四)创业型实践的强化
作为实践性极强的创业教育,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温州高校利用地方独特创业地缘优势,积极搭设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打造“学做合一、校企合一、教研合一”的创业实践模式。一方面,利用自身科研优势与专业基础,建设校内创业孵化园,建立多方引导与评价机制,评估与考量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将具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引入孵化园,进行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依托工学结合的平台,按照专业与行业特点组建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策划与推广过程,积累创业技能与锻炼创业品质。
五、资源整合的“四位一体”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区域资源整合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地方特色、区域文化的历史传统、区域政治的行政绩效以及区域社会的交往方式。
(一)经济资源
温州模式最大的亮点在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温州民营经济占全市国民经济比重达到81.9%。民营经济作为民本经济的表形式,其本质是一种创业经济。温州高校在创业教育中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依托,借助民企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创设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主动与地方企(行)业合作,形成共建专业、共创课程、共建基地、共享资源、共培人才与共同研发的长效机制,使高校成为区域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二)文化资源
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是影响区域发展的无形资源,温州人“特别能创业”区域精神与地方创业文化息息相关。温州是永嘉学派的诞生地,该学派提倡“讲实事、究实理、求实效、谋实功”[4](338)。在历史上温州人十分重视发展工商业,特别强调“工商皆本”与“利义并重”的价值主张,这种务实的经商文化孕育浓厚的地方创业氛围,当前温州地方高校一个重要使命就是通过教育方式复制与传承温州人“善于创业、敢于创业与勇于创业”区域精神。调查表明,温州大学生约有83%表示会考虑创业,约有30%在校大学生正在进行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与其它地区不到3%比例形成鲜明对比[5](30)。
(三)政治资源
温州地方政府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视为区域发展所需人力资源的蓄水池,将其视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工程之一,积极成为创业教育产学合作的推动者与主导者。温州市政府2011年印发《温州市大学科技园建设方案》提出:建立大学科技园创新服务体系,优化专业服务,吸引高校师生以及地方的各类科技创业者创办科技企业,充分满足高校院所高素质人才的创新创业需求;提供企业管理、投融资以及其他企业发展必需的各种创业服务,提高创业和孵化成功率,不断培育和孵化新的高新技术企业。
(四)社会资源
温州是中国熟人社会的一个典型缩影,讲关系、重人情是推动温州人经济崛起与温州人经商成功的重要社会因素。温州高校创业教育在重视大学生心理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开发过程中,十分关注利用普遍民间信用与特殊人脉关系所带来的社会资本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一是争取海外温州资源,目前温州在全球130多个国家经商置业的华侨有60多万,地方高校通过各种人脉渠道争取他们以各种形式支持家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二是争取市外温州资源,温州人在国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温商群体,据资料统计温州人在全国200多个地市成立温州商会,开办专业市场2000多个,温州高校充分认识温商回归在加快打造创业教育升级版中的重要作用。三是争取校友资源。温州高校创业教育大力打造“校友品牌”,杰出创业的校友既是提高学校创业教育知名度、扩大美誉度的忠实而有力的实践者、传播者,又可以通过校友慷慨无私资助反哺母校创业教育。
六、机制运行的“四位一体”
运行机制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关键环节,温州高校从纵向科层视角与横向系统视角建构“四位一体”创业教育运行机制。
(一)纵向科层视角
社会学家韦伯在谈及社会管理类型时,认为法理型与科层制是最合理的组织类型,它以工具合理性与非人格化满足现代社会对效率的追求。温州高校创业教育自上而下的蓬勃开展,从学校内部结构的科层视角审视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的内部建构,以学生趣愿为基础,结合专业学科的特点,按科层制建构立体动态的四级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班级创业营(组、队)――专业创业室――院系创业场(坊、中心)――学校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机制保障。
(二)横向系统视角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温州高校建构“四位一体”校外运行机制。第一,政府主导。政府将创业教育视为是汇集区域创新的源泉,推行大学创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统筹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第二,学校主体。温州高校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作为以评促建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创业型大学、培训创业型队伍与开设创业型课程。第三,企业参与。温州高校重视创业教育的企业孵化优势,通过产学合作路径审视企业所需要素在大学内部积聚,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与人才优势互通。第四,行业联动。温州充裕的民间资本孕育组织程度较高的行业协会(商会),为本地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本。如创业论坛的主讲资源、创业项目选择的信息研判资源、比单一企业更加多元的实践平台资源以及各种创业基金扶持资源等等。
七、结构优化的“四位一体”
区域性视角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需要剖析创业教育结构,分析区域协同创新过程中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结构整合与变量优化。
(一)主体的优化
区域协同创新需要地方高校打破长期“关门式”创业教育格局,积极拓展创业教育主体资源的丰富性。温州高校基于区域特点构建创业教育主体的“四位一体”。第一,政府主体。从温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审视温州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不足与流失,从政策与投入方面注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第二,学校主体。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审视建设创业型院校、开设创业型课程、打造创业型师资与搭设创业型平台的落实者。第三,企业主体。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第四,行业主体。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促进功能,审视行业具有的信息、服务、资金与组织优势。
(二)客体的优化
温州高校基于大学生教育客体特质实现创业教育有教无类。一是普适教育,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程;二是融合教育,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业教育,革新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是精英教育,通过设立创业人才培养学院,以“创业先锋营”形式组建创业班级,挑选部分创业素质高、能力强与动力足的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个性化打造。
(三)介体的优化
介体是教育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以课程为例,温州高校创业教育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第一,从案例教材走向校本课程。起初温州高校编写温州人创业实例辅助专业教学,随着温州人经济的崛起温州高校越发注重创业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第二,从单一课程走向综合课程。温州高校改变以往象征性地开设几门相关创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相渗透、知识学习与技能培训相统一、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相支持的创业教育课程群。第三,从专业课程走向基础课程。温州高校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公共课程为拓展,创业教育走出一条“横向到边”与“纵向到底”的课程演绎路径。
(四)环境的转型化
当前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温商是温州赶超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温州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努力把“温州人经济”转化为温州经济,加快推进温州赶超发展、再创辉煌,这为温州高校创业教育模式转换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第一,市场化。传统温州创业模式是一种家族创业模式,创业人才主要是通过家族创业氛围的熏陶,随着区域市场体系日益完善,高校越发重视市场化机制培养创业型人才。第二,引导化。传统温州创业模式是一种自发创业模式,缺乏政府的有效介入,导致产业层次较低,基础设施薄弱,块状经济积重难返,如今温州高校以“建设创业型大学”为切入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创业课程、创业师资与创业平台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第三,创意化。传统温州创业模式是一种商贸创业模式,如今温州高校依托温州轻工与商贸发达的区位优势,以文化自觉的姿态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三进四出”为理念创意产业园建设作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载体。第四,岗位化。传统温州创业模式是一种能人创业模式,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与职业生涯的规划,当前温州高校提出“岗位创业”这一崭新理念作为区域转型的积极回应。2012年4月9号中国青年报用一整版篇幅集中报道温州大学构建培养岗位创业者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体系。
八、路径依赖的“四位一体”
在区域整合背景下温州高校创业教育逐渐形成教学活动的主渠道、校园文化的主阵地、实践活动的主旋律与网络平台的主动权。
(一)教学活动的主渠道
温州高校创业教育逐渐从第二课堂回归第一课堂,改变以往将创业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活动延伸与扩展,一是以院系为基础开设“共同但有区别”创业教育专门课程;二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创业元素,扩展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创业知识与技能,内容突出时代性,方法体现创新性,过程强调实践性;三是探寻创业教育与基础课程的契合点。作为国家级创业人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区――温州大学,2010年将创业教育融入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成为高校创业领域热点话题[6]。
(二)校园文化的主阵地
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温州高校努力打造创业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不断移植区域创业基因与复制地方创业传奇。一是通过校园传播媒介加强创业带动就业的宣传,使自主创业成为就业方式的新时尚;二是以创业典型作为切入,创业论坛邀请成功创业者到校讲座,尤其是校友典型的真实性、起点的相似性与教育环境的相同性更加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三是构建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组织模式成为温州高校创业文化的一大特色。
(三)实践活动的主旋律
温州高校大力开展特色鲜明的创业竞赛活动,通过创业竞赛选拔提升学生创业技能,评选优秀项目进行奖励与市场化运作;如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等,通过以赛代练激发当代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热情,预设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活动空间。
(四)网络平台的主动权
《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94亿,网购渗透率提升至37.8%,全年网购金额达到7566亿元,较上年增长44.6%。温州高校结合区域商贸发达的优势,大力拓展网络创业教育空间,在严峻就业情势下网络创业成为温州高校大学生最青睐的创业方式之一,例如2009年4月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成立淘宝网创业培养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区域协同创新要以“四位一体”模式建构回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区域缘起、功能定位、范畴建构、资源整合、机制运行、结构优化与路径依赖,打造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区域协同创新模式的升级版,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郭元源.创业支持:杭甬温三地比较[J].浙江经济,2009(21):45.
[2] 王洪才.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及其规定性[J].教育发展研究,2005 (11):42.
[3] 左雪松.论温州模式视域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区域性[J].继续教育研究,2012(8):135.
[4] 陈安金,王宇.永嘉学派与温州地区文化崛起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谢志远.大学生创业教育本土化的探索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6] 中国教育报.思政理论课开讲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12-28.
[收稿日期] 2013-11-15;[修回日期] 201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