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经毕业论文范文

农经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经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经毕业论文

第1篇:农经毕业论文范文

1.改革毕业设计的立题、选题形式。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为顺利就业,大部分学生在七、八学期忙于复习考研、在用人单位实习和参加各类招聘面试,根本没有充足的精力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工作。针对这一问题,环境设计专业对过去的先由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题目,再经学院组织专定审定,最后由学生与指导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毕业设计立题形式进行了改革。先由指导教师申报拟指导的学生人数与毕业设计的方向,再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选定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实习单位从事的工作、研究生阶段可能从事的研究方向等,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毕业设计的初定题目和设计任务,初定题目和任务经系和学院审定后可最终确定。这样可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实习单位从事的工作以及以后可能从事的研究工作有机地结合,缓解学生就业压力与毕业设计的矛盾。

2.积极探索校外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模式。由学生申请,并提供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科研人员、拟就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毕业设计题目、设计任务、实施计划以及所具备的设计条件,学院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审批后,可由校外科研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担任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学院指定校内相关教师协助指导,并具体负责与学生的定期沟通与联系。这样既可利用校外优质教学资源,又避免了学生在外实习,校内指导教师鞭长莫及的无奈局面。

3.提前毕业设计的开题时间。将毕业设计开始时间提前至第六学期开学初,让学生充分利用第六学期和第三学年暑假,完成毕业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确定指导教师、确定题目、确定实施计划、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思路和理念),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甚至可以完成毕业设计的主体部分,为毕业设计扩充有效的开展时间。

二、坚持毕业设计“seminar”,强化过程管理

1.坚持两周一次的学生毕业设计“seminar”一个指导教师单独组织或几个指导教师联合组织,组织自己所指导的所有学生每两周召开一次学生毕业设计“seminar”,每位学生汇报自己毕业设计的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指点,相互借鉴。对于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可通过网络参加“seminar”;对所指导的学生在校外较多指导教师,也可组织网上“seminar”。指导教师对学生参加“seminar”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毕业设计成绩。这样既对学生可进行有效地督促,强化过程管理,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前期不做,后期突击应付的问题。

2.坚持每月一次的指导教师“seminar”以教研室为单位,每月召开一次指导教师“seminar”,通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以及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发现的知识上的、态度上的、技术上的、心理上的、生活上的问题和不良倾向,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共同研讨解决办法与对策。

3.严格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专家组成员的构成及人数、检查时间、检查的主要内容、检查的形式、检查的组织管理以及检查不合格的处理意见,并明确中期检成绩在毕业设计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检查时所有学生必须以PPT的形式汇报参考资料查阅情况、论文(设计)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遇到的主要问题及下阶段进度安排。检查结果在网上公布并在毕业论文(设计)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三、细化毕业设计撰写规范,改革毕业设计答辩形式

1.细化毕业设计撰写与打印规范在毕业设计开展的中、后期,请相关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训,详细讲解毕业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设计说明的撰写要求与规范,使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时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另外,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单独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说明撰写与打印规范,按照设明撰写的先后顺序,将总体框架与要求、具体的结构安排、每一部分具体的撰写内容、字数要求,打印规范等以表格或视图的形式详细列出,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具体的要求和规范,避免往届设计说明中所出现的结构混乱、条理不强、文字表述词不达意、打印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2.改革毕业设计的答辩形式改革以学生答辩汇报表现确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考核形式,将毕业设计答辩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次答辩和第二次答辩,第一次答辩在毕业设计展览的现场进行,由相关教师组成毕业设计答辩小组(指导教师不参与所指导学生的答辩),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作品展览现场对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汇报,回答教师与其它学生的提问,答辩小组现场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定。第一次毕业设计答辩规定20%~30%的学生不合格,命其限期整改参加第二次答辩。第二次在教室进行,答辩委员由学院指定,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毕业设计相关情况,答辩委员会对其毕业设计成绩进行重新评定,答辩通过则毕业设计成绩合格,不通过者则毕业设计成绩不合格,参加第二次答辩的学生不具备优秀毕业设计的评选资格。这样既解决了有限的时间内同时进行毕业设计展览和毕业设计答辩时间上的紧张,又有利于对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3.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评委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评委并进行打分,以促进学生毕业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符合社会发展、企事业单位生产与发展需要,防止毕业设计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与主观臆想,使学生的毕业设计的考核更加客观公正,使毕业设计更有参考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

四、为毕业设计成果提供亮才现艺平台,激发学生兴趣

1.举办毕业设计作品展,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每年在毕业设计答辩前举办由学校牵头,学院承办,并邀请兄弟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参加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并对已参加国内其它竞赛获奖的或获得专利的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奖励,促进学生相互监督、交流、学习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与成果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

2.推荐学生作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申报专利学校积极举办艺术设计大赛、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机会的同时择优推荐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级艺术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亮才现艺的机会,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另外,对于创新性强,设计水平高的作品,学校在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外观设计专利,激发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2篇:农经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保险业

 

保险业作为金融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宏观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近几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金融一体化和保险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我国保险业发展总体情况

1980年,我国恢复开展国内保险业务,至1986年,我国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这一时期,保险公司的发展或者说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意志,完全是一种政府行为。1986年,新疆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成立,结束了人保独家垄断经营的历史。此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先后于1988年和1991年成立,90年代以后,市场主体不断增多,截至2008年底,我国保险机构达到120家。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仍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在众保险寡头中金融论文金融论文,国有保险公司是保险市场供给的第一集团,控制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平安和太保是供给的第二集团,控制着30%左右的保险市场。其他保险公司则是市场供给的第三集团,市场供给量低于10%。20多年来,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保险密度不断增长,保险深度不断提高。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实现第一个500亿元用了15年,第二个500亿元用了3年,而2001年保费1年实现增长500亿元,2008年全国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了9784.10亿元,同比增长39.06%,应该说,目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期。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机遇

1、经济体制的转型是保险业发展的契机

8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这是我国保险业恢复和发展的直接契机,人们对于不确定性风险预期损失补偿的需要刺激了保险需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国有财产,政府是承担风险的主体,企业并不需要承担风险,个人也几乎没有财产和人身风险来让保险公司经营毕业论文格式。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同时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风险,人们意识到许多风险难以避免且个人没有能力完全承担,因此,企业和个人不得不考虑风险的分散及转移问题。在这种体制背景下,保险业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起来。

2、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利于保险业日益发展

国民收入尤其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速增长,推动了对保险需求的增加。从个体来讲,人们对财产和自身安全进行投保,只有人们的财富积累积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为已经积累的财富支付保险费,而这部分保费的支出,来源于新增收入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的安全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从而对寿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从企业生产来看,根据加速原理,国民收入的增加促进投资的增长,人们为扩大再生产中追加的投资部分支付的保险费,也同样出资于新增收入部分。扣除物价因素,我国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在10%左右,而保费增长速度平均在30%左右,保险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3、积极的政策促进保险业繁荣发展

随着保险市场的逐渐开放,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保险监管政策对保险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近几年,为了应对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采取了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金融论文金融论文,提出保增长、扩内需、保民生、保稳定等一系列目标,2009年初推出4万亿刺激内需投资,2011年新4万亿投资又将投入,民生工程和基础建设拉动了对工程险、财产险等险种的需求,汽车振兴计划拉动了车险的需求。中央加大了对“三农”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直接推动了相关农业保险和涉农保险的发展。

三、我国保险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社会观念、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仍是根本性的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小农经济社会,与西方的工业化社会相比,小农经济社会重实物而轻货币,重个人情感而轻法律契约,重近轻远,这些历史积淀无疑与保单契约性等典型特征相冲突。从中国的文化来看,中国文化推崇“富贵在天,生死由命”,信奉“养儿防老”,重视家庭共济,这些文化基因无疑与保险所具有的防范风险、转移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分担损失的社会机制特性相矛盾。从体制因素来看,自解放以后,中国搞了近30年的计划经济。从保障的角度来说,这样一种传统的计划经济是以否定和忽视自我保障,而以政府保障为其基本特征的。保障程度虽然不高,但范围广泛,政府对国有部门的职工实行几乎“从摇篮到墓地”的全方位保障。改革开放以后,即使理论和实践都在逐渐发生变化,但传统体制对人们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仍然是十分巨大的,这一影响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保险公司发展商业保险的挑战。

2、保险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近几年,保险业不断发挥这保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参与社会风险管理的功能,已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但总的来看,全行业基础较差,底子较薄,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保险还未渗透到经济各领域、社会各行业和人民生活各方面,覆盖面不宽,很多重点领域的投保率不高,无法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些迫切需要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保险保障的层次也较低,特别是重大自然灾害的赔付率较低,以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为例,保险业分别赔付55亿元和10亿元,进展直接经济损失的3.6%和0.12%,与发达国家和地区30%的水平相比差距较明显。

3、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压力日益严峻

随着WTO承诺的兑现金融论文金融论文,近来保险监管部门大大放松保险公司的进入政策壁垒,外国保险公司的进入只是时间顺序问题。从总体上来说,国外保险公司从资金实力、产品开放技术、展业方式。业务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大大强于国内保险公司。已在中国开业的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士、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48家外国保险公司,以及目前在中国设有几百家代表机构,申请等待营业执照的有上百家外国保险公司,其经营历史和资产总额条件均大大超过保险公司设立的基本要求。许多公司的经营历史都在百年以上,资产总额大都在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美元以上。也就是说,在中国开放保险市场以后,中国的内资保险公司要与这些十分强大的外资保险公司进行竞争,其严峻性是显而易见的。

4、保险供给能力不足

从现在情况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仍表现在对现有保险市场占领上,即由保险公司通过提高保险供给能力,满足市场已出现的保险需求。例如目前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财产保险上,企业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市场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寿险上,意外险和已出现的寿险市场占据了大半江山毕业论文格式。要改变这个现状,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要开发潜在市场,如责任保险市场、健康市场保险、养老保险市场等。

四、发展策略建议

为了提高我国保险业的整体效率,提升保险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建议。

1、加强和改进保险监管

近几年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监管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保险监管要根据保险机构风险程度的高低,实施分类监管,防范风险,扶优限劣,优化监管指标,对不同等级的保险机构采取差异化监管,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和完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强化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执行力,防范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管和对保险资产的监管,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作为监管的根本目的。

2、规范市场运行秩序

在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保险机构相继设立,保险业务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格局,市场运行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若要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要规范市场运行中出险的这些问题,确保保险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杜绝数据不真实和损害被保险人权益等违法违规问题,规范竞争手段金融论文金融论文,杜绝靠高手续费、高返还和变相降费等等恶性竞争现象。

3、提高保险公司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保险市场上,产品同质性严重,开发策略相似性极强,几乎都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保险公司要形成核心优势,必须尽快形成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将经营方式从粗放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例如,人保这样的大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覆盖全国的网络优势,不断向综合性发展,以综合优势占领市场。而对中小型保险公司,则宜实行专业化的产业政策,例如市场上已经出现的长安责任保险公司。各保险公司在发展中要始终集中于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战略,不断推出各种服务方法。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可替代产品的自由进入、消费者投资意识的增强,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和产品的不断创新以及资金运用的效果才是保险企业竞争的关键,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这才是符合保险公司职能的定位,因为产品体现保险公司对客户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而资金运用则体现出公司对客户利益的保护。因此,保险公司最重要的首先是做好产品开发,也是公司资金运用的基础。其次是客户服务,维护已有的客户,并通过带动效应,扩展新客户;同时稳定的高收益的资金运用可以促进产品开发和保证客户利益。

山东省莱州市文化东路770号

第3篇:农经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村镇规划;矛盾分析;行政区划调整

0.概述

城乡规划中对土地的利用规划所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基础等因素,其规划制定的目的是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和管理,城乡规划是一个统筹和协调各专业部门空间建设和空间发展的空间政策平台。从内涵上看,城乡规划可细分为城乡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等类别。在这些规划类型中,村镇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体的规划体系中占有最大的面积,规划的可塑性也最强。在国内城乡规划中偏向于对重心城市的规划,村镇的规划受到的影响较为被动,加之村镇的发展相对落后,村镇规划的理念也滞后于中心城市的规划,因此在城乡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二者之间出现一定的矛盾就不足为奇。

1.村镇规划中的常见问题

村镇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分别属于不同的层次,都属于规划规划行为,但由于其涉及的范围和所参考的管理体系不同,二者之间的矛盾表现形式也就具有多样性。要理清其中的矛盾,对村镇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基本概念应先与明确。村镇规划的依据是《镇规划标准》中所界定的镇人民政府行政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有机联系的镇区和村庄群体,是以行政等级原则来建立的。而城乡规划则是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规划范围。正是这种具有明确行政级别的规划行为导致了村镇规划级别的提升,也不利于不同规划体系之间的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

村镇规划的层次结构一般都是按镇区(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基层村这三个基本的层级。尽管这一组按行政级别划分出来的层级较为明确,但却存在着聚集度角度,村庄数量大的问题。在村镇规划中通常都会倾向于以中心村作为规划的重点,将人口集中化,并试图降低村镇分散所带来的问题。在实践中以中心村为重心的村镇规划是存在较多的问题的,因此进行全国范围的推广方面仍然存在争议。这种争议的表现之一是中心村比较难实现村镇规划中的规模效益。从现行的《镇规划标准》中的界定,中心村所承担的任务集中在提供公共服务,而不是提供就业服务。如果以中心村作为规划的重心,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分散的边缘村庄,对农用地的集中使用也有利,有可能形成规模效益。但在我国小农经济依然普遍存在的大背景下,如果推广中心村重点规划的模式,将可能造成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并不利于保持农村的长期稳定。以中心村为重点规划的方式潜在的最大效益是规模经济效益,但从理论上讲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根本问题是实现稀缺资源的最大效益。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地价高涨和农村耕地日渐减少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已经高于劳动力资源。因此如果不改变以中心村为重心的村镇规划模式,将出现以牺牲土地产出效益为代价来提高人均农业产出的情况。加之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类型的村镇存在形式差异巨大,很多地区实际上很难实现以中心村为重点的规模经营模式,在土地较为分散的地区,强行采用这种模式意味着迁村集中,无疑会增加村民的生产成本。

其次,中心村的建设与我国城镇化的目标相违背。城镇化是为了吸引农民向城镇的转移,而中心村建设却把一部分的农民分流到了村庄,不能引导乡村城镇化,也使得小城镇更加难以扩大规模。这种表现形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总体规划与村镇规划的直接矛盾,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也是矛盾的。

第三,在村镇规划中“迁村并点”也是较为常见的形式。提出这种模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土地资源逐步稀缺,中央和地方多个层面上所的相关政策法规也将“迁村并点”作为一种重要的规划方式,并逐渐演变成政府考量政绩的手段,也将中心村纳入到了村镇规划的编制中,从而让这种方式具备了一定的强制性背景。但从实际执行的情况来看,尽管按照规划大量的行政村需要迁徙,但实际上存在大量的行政村和自然村都没有消失,也存在着数量众多的留守村民,由此导致的土地集约效果较差,而且容易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这种规划和实际执行效果之间的差异是规划者需要反思的。

2.出路分析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见,当前村镇规划中的问题的重点在规划体制的一刀切和复杂多变的村镇实际布局之间的矛盾,以及城乡总体规划和村镇局部规划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村镇规划在整体规划中的地位以赋予村镇规划更大的自由度。

在制定村镇规划时由于仍然以《镇规划标准》为依据,而且受到城乡总体规划的限制,因此在具体操作时考虑行政区划与村镇体系的调整是必然的出路。采用这种方式后可能产生的问题是调整后某些村会失去原有的职能甚至于衰退,而其他的个别村可能从中受益,并逐步成为新的村镇中心。这就涉及到如何评估经过村镇规划调整后未来的村镇发展状况。从思路上看,存在两种主要的视角,一是以集镇(中心村)的标准来评估,二是以村庄标准来评估。笔者认为宜采用集镇的标准来评估。其理由在于进行村镇规划时的重点是选择一个具备成为未来附近村落核心的村庄,在选择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交通的便利性、未来工(农)业发展的潜力、与周围村庄的交通联络条件、自身具备的市政设施和社会服务条件等。

其次是在进行村镇规划时应突出重点,这和一般意义上的“中心村”的建设模式有所不同。村镇的重点建设应突出村庄局部发展的特殊性,如将某个村庄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村落,而将某个交通市政服务完善的村镇作为镇区的发展对象等,避免在规划时的盲目性和前瞻性缺乏。

第三是调整行政区划和村镇体系,增加二者在规划体系中的协调性。从行政区划调整的角度看,其执行方式主要有调整边界、调整管理层级、调整行政中心和撤销行政区域这几种形式。不论采用哪种调整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避免出现西方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所出现的错误,合理配置城、镇、村,构建高效的城乡一体化体系。从实践效果来看,采用“分散化的集中”是比较有效的方式。具体而言,可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一是划定发展边界,二是开发“棕地”。划定边界的目的在于阻止城镇化的过程中过分的侵占土地,这在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开发“棕地”(即荒废土地)的目的在于尽可能的保护现有耕地和拓展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于此同时也可以避免在规划时进行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但不论是哪种方式,都可能会涉及到行政区划的调整,因此在执行村镇规划之前就从更高层级上完成必要的调整是编制高效、具有可执行性的村镇规划的重要保障。 [科]

【参考文献】

[1]张占录,张正峰.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9.

第4篇:农经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专利;高校;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解决途径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专利的国内外申请量与批准量,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科技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是衡量科技产出和知识创新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间技术先进性的竞争演变成技术垄断性的竞争,科技竞争中的焦点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技术竞争归根结底是专利的竞争。专利制度在鼓励发明创新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专利权质量的信息对于理解专利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相当关键。近几年,经过科技体制改革,各高校形成了较强的开发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与企业、个人相比,拥有其独有的科研优势。如果说科研院所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角,那么高校就是知识创新的主体。那么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贡献又有多少?又将如何提高高校的创新能力呢?

一、我国专利申请现状

(一)总体趋势

自1985年4月中国实施专利法以来,以专利、商标、版权为三大支柱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在我国已基本形成并日趋完善,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专利事业迅速发展,专利申请量逐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到目前为止,我国专利申请总量已突破90万件,授予专利权也已超过45万件。专利申请量的年增长率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另外,从近几年的专利申请状况看,三种专利申请量所占的比例日趋合理。1998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已占29.5%,高于累计比例;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已由最高年份的66.6%降至42.1%,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由最初几年的不足10%,上升到28.4%。这一趋势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据1993年世界知识产权统计年鉴,中国专利事业自1985年实施专利法以来,进展很快,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1993年世界排名第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四位,但表明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科技实力与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仅排名第24位。而日本、美国、德国甚至韩国不但专利申请量居世界前列,而且也是发明专利和向国外申请专利的大国。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专利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发明专利申请比例还不高,向国外申请专利太少且占国内申请量的比例正逐年下降,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科研潜力尚未完全发挥,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国际排名较为靠后,对发明创造实行成果和专利双重管理的体制有待改革,专利激励机制尚需建立和完善,专利审查期过长和专利保护不利问题有待加强。

(二)高校专利申请现状

我们也看到申请专利者主要来源于如下五类:个人、高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机关团体,但以个人申请居多。其中,个人和工矿企业两者申请专利之和占总申请量绝大部分,且较为稳定。相比之下,高校、科研单位申请量所占比例明显较低且所占比例在逐年减少。在1991~1998年间,科研单位在职务申请量(或总量)中所占比例由1991年的16.9%(4.8%)降至9.0%(2.3%);大专院校由12.1%(3.4%)降至4.5%(1.2%)。两大科研主体对专利的冷落与我国现行成果管理制度有关,社会上普遍存在重成果轻专利的现象。据连续四年专利申请量居全国之首的广东省1998年统计,该省两大科研主体年专利申请量累计仅占2.4%,有超过半数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年申请量为零。我国的“863”计划也只申请了200多件专利,而撰写的论文数量是专利数的81倍。这说明我国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尚待提高,专利急需学术和市场的承认。

专利申请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单位的创新能力的持续性,同时也说明个人、工矿企业专利意识优于高校、科研单位。而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工矿企业所申请的专利以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占主导,发明专利较少。在三类专利申请中,由于发明专利技术创新性较强、涉及的原始创新性成果也较多,因此最能体现创新能力;个人、工矿企业虽然注重产品的技术改革、升级,但技术含量偏低,创新能力较弱;高校、科研单位专利申请以发明专利为主导,申请专利的质量和水平较高,原始创新能力较强,但申请专利的意识不强,而且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技术与其人才拥有量极其不相称,创新潜能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二、从高校专利申请浅析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发挥的因素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本科教育着重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教育,而(硕博)研究生教育则更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2008年10月份,我们对东北地区部分高校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5份,同时通过电子邮件在网上进行了少量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78%的研究生觉得“动手撰写论文时,感到创意缺乏”,56%的研究生表示自己喜欢标新立异,仅有45%的研究生“有信心做出重大的发现、发明”;对于诺贝尔奖,45%的研究生认为“遥不可及”,36%回答“从未奢望”,16%则表示“今生已无缘”。原创的缺乏,足以令国人集体失语。据统计,1999年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总数居世界第11位,但被SCI收录的仅占美国的1/13,英国的1/4,日本的1/3。另据中国工程院的调查:每百万元产值的工程师人数,中国为美国的16倍,为德国的13倍。

诚如专家所言:中国科技界基本上是在模仿跟踪、拾遗补缺。对于刚入科研门槛的研究生,创新不足的问题就更为突出。作为科技人才的聚积地,高校、科研院所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理应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那么影响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利申请、创新能力提高的不利因素有那些呢?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整体培养质量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司司长杨卫院士认为原因主要有四个。其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强国相比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与人均GDP达几万美元的国家相比,在研究经费投入上有很大的缺口。其二,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授的遴选标准与遴选机制与国际上较好大学有较大的差距。其三,我国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水平主要高在知识传授方面,而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先进国家仍有差距,延伸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先天不足。其四,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提升。

下面,笔者试从几个主要方面浅析影响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利申请及创新能力的不利因素。

(一)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

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的科举制度,造成人们心目中一种深深的“考试情结”,结果是讲继承不讲发展创新。众所周知,美国学生考试能力差,但日后创新能力强;而中国学生考试能力上乘,成年后却成就不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本来,20岁左右是一个人体力、智能和想象力最佳的时期,但我国的莘莘学子则必须跨越中考、高考和考研三座大山,一路过关斩将、全力打拼,才能有幸步入研究生行列;不幸者,大学毕业一考再考,其中持续3年以下者居多,但也不乏考过8年10年的现代“范进”。长期的功利性、应试性学习,高强度、超负荷的生活节奏,必然引起学生心理紧张压抑。年轻人或许已萌芽的对科学的兴趣、志向和抱负得不到有效的激励和强化,必然在机械化的训练中萎靡以至泯灭。更有不少研究生一旦跨过“考研”门槛,便顿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感,目标丧失,生活懒散,创新思维在头脑中荡然无存。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仅注重基本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基本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忽视了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的培养。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基本上仍处于被动状态,只注重课本知识各个零散的知识点,而忽视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创新意识不足。

(二)扩招的“稀释效应”

按国际惯例,一个合格的本科院校生师比是16:1。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后,我国许多院校生师比都在20:1左右,有的甚至超过了30:1。教师一天到晚忙于上课,很少有时间进修提高、潜心科学研究。过高的生师比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瓶颈,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带来的师资数量紧张、结构性短缺已相当严重。由于生师比过高,一些高校部分课程授课的班级规模越来越大,人数多的甚至达到数百人,教师在授课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投入到学生身上的精力大为减少,教学效果明显下降。有的教师一星期二三十节课,一学期要审阅数十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再加上“人头税”式的学术科研任务、外校代课兼职等社会工作,其结果,只能是忽略质量!在这几年的扩大招生过程中,尽管政府和学校都在努力加大投入力度,挖掘潜力提高办学条件,但由于规模增长过快,生均办学条件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我国在扩招之前,教学资源本身就明显不足,扩招之后,更是有较大程度的下降,这就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并呈跨越式突变激增态势。从宏观上分析,这是适应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是适应新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的重要举措。然而,在生源质量与研究生教育资源还没有明显改善的前提下,这必然会从整体上降低质量和“浓度”,产生“稀释效应”。数量上去了,质量并没有同步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20多年来,尚未出现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发现,也未出现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发明,这说明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不足是一个大问题。事实上,许多研究生的教学、教材、实验等硬件条件严重滞后;许多学科研究生人均科研经费明显不足;许多培养单位导师平均指导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从而形成导师少、研究生多的“放羊”局面。某些热门专业,有的导师要带十几甚至几十个学生,使研究生教学所需的小班课堂讨论无法开展,有些研究生一学期出头,还不曾与导师谋面。更严重的是,到学位论文写作阶段,因学生太多导师甚至连每个学生的论文都难以认真仔细地阅读一遍,更不用谈指导。这种师少生多的结构性矛盾必然会影响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结果导致研究生群体中创新型人才比例越来越小,研究生教育质量普遍下滑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学位论文质量下降所衍生出的抄袭剽窃等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和深思。

(三)缺少创新环境和创新平台

问卷调查显示:有76%的研究生认为其周围的人群“安于现状、不愿标新立异;许多人沉醉于麻将、彩票、网络,对研发没兴趣;文化教育水平低,愚昧落后;急功近利、拜金主义与短期行为严重”。仅有14%的研究生回答“周围的社会环境适合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生长”。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不成熟阶段,小康小富与麻木不仁、愚昧落后并存,小农经济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同在;神圣的科学殿堂、高深的知识领域却鲜有人问津。而且根据“泡菜原理”或“染缸理论”,那些微乎其微的欲将终身托付给科学研究的人们势必饱受不良环境的围堵和污染。

同时由于数千年封建官吏制度的沿袭,形成了仕途和公务行政在人们头脑殊的地位,反映在高等教育中就是重行政权力轻学术权力。虽然“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的念头已经淡化了不少,但在任何一个单位,领导、行政官员都还有不言而喻的优越意味;同学、校友或同乡之间的比较,也多以“当官”为最有成就感;千千万万含辛茹苦的家长送子女上学的目的也多半是望其“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弥漫着的浮躁情绪和短期行为,人们简单盲目的将金钱视为衡量成功的标准,相反,埋头科研者很容易被人视为不谙世故、不识人间烟火,致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被严重地边缘化。这也是研究生队伍里还存在着诸多陋习的根本原因之一。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活。但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实践证明,只有在宽松宁静、思想自由、高度民主、学术气氛浓厚、免受世俗尘嚣干扰的环境下才可能真正激活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科学技术上重大的发现发明、原始创新往往都是在常人所无法理解的、近乎疯狂的状态下完成的。这尤其需要一个宽容、柔性的环境。

创新的动力来源于追根求源的精神、对探究对象的浓厚兴趣、对基础研究的自由探索。而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自由探索追根求源的实现都必须以相应的平台为基本条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是相互孤立的,更不是相互对立或此消彼长的,而应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科学研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目前,一方面,不少研究生以完成学位论文、获得学位为主要学习目的。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数量的大量增加,导师没有足够的高水平研究课题,客观上导致研究生从事一些低水平重复研究,从而对所研究的对象失去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就无从谈起。

(四)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专利保护力度不够

高校普遍存在重成果、轻专利的情况,只注重发表了多少论文,却忽略了运用知识产权对研究成果进行保护,使得大量科技成果被世界各国免费使用,造成了严重的资产流失。另外专利保护力度不够,由于高校专利常被侵权,一些专利纠纷又不能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使得高校科技人员对专利申请的保护制度尚存在过度的疑虑,当发生纠纷对簿公堂时,高校科技人员既碍于面子,又赔不起时间和金钱,影响了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正是这种脱节扼杀了专利申请。

三、提高高校专利申请,创新能力途径探析

在研究生培养中,质量是生命线,创新是灵魂,科研主导是核心,导师的原始创新能力和责任心是基础。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营造创新氛围,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既需要理念的创新,又需要培养模式的创新,也需要课程体系的创新,还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笔者是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提高高校专利申请、创新能力。

(一)提高导师队伍的科研创新能力

导师的原始创新能力和责任心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一般说来,只有导师做原创性的科研工作,才能培养出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只有导师已走在学术前沿,才能把研究生带到学术前沿。如果导师没有创新能力,很难培养出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如果导师自己没有高级别的研究课题,很难指导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更难以把研究生带进学术前沿。

从中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研究生导师的科研水平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正比。为此,我们不仅在遴选研究生导师时要把拥有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充足的研究经费和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作为必备条件,而且要求导师在指导本届研究生期间必须有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和培养研究生必要的研究经费,并取得新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研究生导师必须拥有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和充足的研究经费的同时,也要求导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向研究生传授自己的治学经验、体会和自己研究课题的内容,带领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研究工作,在参与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培育问题意识,掌握研究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

只有导师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将研究生带到学术前沿,步入学术巅峰。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很难培养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更好的提高导师队伍的科研创新能力,一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和协助优秀导师,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导师负责制,建立研究生导师考核与淘汰机制,使其能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研究生的培养中;二是要改变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小组型和团队模式进行研究生培养,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严进宽出”的不合理状况,给研究生适度的动力与压力从而激发出教学研究过程中活跃的学术气氛。

(二)普及专利知识,加强研究生对学术前沿的把握

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培养方法,先补本学科或本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然后再让研究生做研究课题,那么不仅会挤占大量的本该用于查阅文献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还会使研究生产生厌烦心理。因而要尽快的把研究生带到学术前沿,简单地说,就是让研究生尽快地了解本学科或本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指导教师都先向研究生介绍学术动态,使研究生搞清楚专家学者都已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哪些学术观点已达成了共识,哪些学术观点还存在争议,产生争议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是空白点,哪些方面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本学科或本研究方向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等。向研究生把这些问题讲清楚,就能使他们尽早地把握学术动态,尽快地进入学术前沿,从而使他们在了解前人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基础上,根据自己学术发展的方向,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研究计划和新的研究课题。

高校加强专利工作,普及专利知识,培养师生的知识产权素质,充分利用量大质高的专利文献资料,及时全面、详尽地了解和掌握世界最新的发明创造信息,从专利的“世界之窗”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信息,比较准确地分析判断瞬息万变的世界技术市场动向,把握住国际技术发展的趋势,对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想、走向社会很有益处。这种做法会使研究生避免进行低水平重复劳动,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也会使研究生始终抱有创新和好奇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是学术创新的基础,并且为制定科研规划,准确选题立项,提高科研工作的水平和效益、效率和竞争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建立和完善高校创新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

在研究生教育创新过程中,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固然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就很难保证持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有的高校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导师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也出台了有关政策,激励研究生进行创新,如为研究生设立研究课题,给以经费资助,也对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予以奖励。同时笔者认为高校在评定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的成绩时,要着重考虑研究生的创新程度。此外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程度也应该成为决定研究生是否提前进行论文答辩、按期进行论文答辩及延期进行论文答辩的一个重要指标。

另一个较为有效的举措是举办研究生论坛及,让研究生就某一专题进行研讨,既可以激发研究生的思辨能力,也能够使他们在辩论中得到启发。还可以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为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自主开展科学实验和实践创新思想提供专门场所,为跨学科研究生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这些措施必将有效改善研究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在全国起到推广示范作用,打破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死水一潭的僵化局面。

(四)加强理论知识与创作实践相结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广读群书、阅读大量文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要力戒应试性地死记硬背、死读书,不求甚解、不假思索。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朱子教学则具体落实到半天上课、半天沉思的地步。然而为学之人,仅仅学与思相结合、闭门造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到学、思、行高度融合,“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应该把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应用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实行实践性教学与案例式教学,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研究生要学会在他人已有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在实际生活阅历中归纳总结经验,通过实验和实践来凝练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断积累丰富自身的核心科研能力,从而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茁壮成长。

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尝试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 和研究生“三种经历”,使部分研究生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或社会实践经历,促进研究生的流动、访学和调研,都是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较理想的举措。

(五)加强高校专利申请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加强专利申请,提高创新能力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是逐步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发明创造的氛围;加强我国高校专利申请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立共享机制,减少浪费,提供更有效的条件支撑,创造宽松的环境,进一步促进科技发展,提高科技竞争力;要积极加强高校专利申请,大力宣传普及专利法,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另外,技术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成果和转化问题应是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技术,将它推广、应用到企业中去,使其成为产品化、规模化的工作。

四、结语

高校是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对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努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经过科技体制改革,各高校形成了较强的开发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与企业、个人相比,拥有其独有的科研优势。但由于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扩招的“稀释效应”、缺少创新环境和创新平台、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专利保护力度不够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研究生的创新潜能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提高导师队伍的科研创新能力、普及专利知识,加强研究生对学术前沿的把握、建立和完善高校创新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加强理论知识与创作实践相结合及加强高校专利申请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论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对于提高高校专利申请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明德.关于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4).

[2] 高山行,郭华涛.中国专利权质量估计及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2(3).

[3] 刘琦.专利申请的现实问题[J].高校论坛,2002(10).

[4] 马海泉,吕东伟.以创新引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05(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