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

新增长理论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增长理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增长理论论文

第1篇: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滨海新区;增长理论;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65-03

一、增长极理论概述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了增长极概念,他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和创新,而创新总倾向于集中在一些特殊的企业。这种特殊的企业就是领头产业,即增长极。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

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即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随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动。

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了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在此过程中,受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放大。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负值,结果有利于增长极的发展。如果极化效应小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正值,结果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增长极具有获取巨大规模经济效益等作用。

增长极的形成、发展,将引起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概况

茂名滨海新区是茂名市在十二五规划期间重点打造的新的经济增长极。茂名滨海新区包括茂南区、茂港区、电白县“两区一县”的20个建制镇,6个街道办事处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用地总面积1 688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二;是茂名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战略拓展区域,是粤西地区具有很大开发潜力和支撑引领作用的新兴增长极。茂名滨海新区的总体布局为“一城两核三湾十区”。“一城”为滨海新城,计划10年后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0万人。“两核”为水东湾核、博贺湾核,构成滨海新城的核心。前者用来放置中央政务区和中央商务区,重要公共服务设施、金融商贸、商务办公、文化体育等,大都在水东湾核。博贺湾核用来放置物流、会展贸易、先进制造业,港口和运输是这里的重点。“三湾”为水东湾、水东-博贺湾、博贺—吉达湾;三者分别定位为城市滨海景观线(建滨海步行道和广场等)、休闲度假区(建沙滩度假区和主题公园等)和物流港湾(建物流园和保税港区等)。 “十区”则包含了中央商务区、中央政务区、高新技术区、休闲度假区、物流会展区、产业转移示范区、商贸居住区等。

目前,茂名滨海新区已纳入全省发展战略,《茂名滨海新区建设工作方案》获得省政府批准实施。《广东省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总体规划》也于2012年3月获得通过。2012年4月26日,茂名滨海新区举行了成立挂牌仪式。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正在加紧编制。滨海新区建设已有序展开,市民大道正式通车,市一中新校区已投入使用,海洋大道东段、市民活动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博贺新港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茂名滨海新区合计落实项目投资额已达1 800多亿元。2011年初与中央企业签约总投资1 200多亿元的11个大项目。中建公司和越秀集团也拟在滨海新城区打造大型城市综合开发项目。2011年6月,中国联塑集团入驻茂名,项目首期投资10亿元,建成投产后年缴税可达9 000万元;8月,茂名与中化集团签署石化仓储码头投资协议,在博贺新港区投资兴建100万立方石化仓储库区及8万吨液体化工码头项目;同月,作为实施滨海发展战略的主战场,电白举行“电白向前进”主题招商活动,63个项目或签约或动工或竣工,投资额超过100亿元。2011年11月,中国港湾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博贺新港;同月,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茂名石化产品交易中心敲响“华南第一锣”,该中心将为茂名市各类石化产品与国内国际市场无缝链接搭建平台,打造大宗石化产品“茂名价格”。

2012年,茂名滨海新区已开工和已落实项目达22个,总投资超过1 179亿元。其中,总体投资44.14亿元的茂名石化炼油改扩建项目,既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广东省“新十大工程”之一。该项目已于2012年1月19日动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茂名石化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由目前的1 350万吨/年扩大到2 000万吨/年以上,茂名石化公司年产值将超1 200亿元,年利税将超300亿元,将成为中国第三个炼油能力超过2 000万吨的特大型炼油基地,进一步巩固茂名在广东沿海石化产业带的“龙头”地位。

三、茂名滨海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

茂名滨海新区战略定位是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和广东能源、装备制造、信息产业基地,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交通运输枢纽,广东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和海洋集聚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广东对东盟开放的重要门户,粤西地区的经济核心区,广东新兴增长极,现代化国际化滨海新城。打造成为国家海洋经济试验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后发展地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成为实施国家南海战略和能源战略的重要载体,逐步成为南中国生态、宜居海滨绿城。

四、茂名滨海新区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2篇: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

Smith(1776)认为,促进经济增长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生产性劳动的数量;二是提高劳动的效率。在这两个增长途径中,Smith更强调劳动效率对增长的促进作用。首先,他把劳动区分为生产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和不能生产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并认为生产性劳动创造财富,而非生产性劳动只消耗财富。所以,Smith认为,在劳动投入量中增加生产性劳动投入的比例将会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对于如何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Smith认为主要取决于分工程度和资本积累的数量,因此分工协作和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基于分工可以使得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提高,减少工作转换所造成的损失,利于机器的发明,所以,分工使得单位劳动的产出量增加,进而导致收益递增。至于分工的程度,他认为分工取决于交换,交换又取决于交换的能力,而交换能力的大小由市场容量加以刻画。这样一来,分工程度受制于市场容量的制约。所以,Smith认为市场容量的扩大导致分工加深,而分工又促使劳动效率的提高,并最终导致经济增长。

除此之外,Smith也注重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他认为,资本积累可以使得资本存量扩大,与之相联系的劳动数量增加,从而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资本积累往往与专业化和分工相联系,从而也会借助于分工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总之,Smith指出了分工和资本积累对劳动效率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这些因素都有赖于投资,而投资又受到利润的驱动,因而以自由竞争为理念的政府政策成为Smith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所有这些思想,包括收益递增、分工利于机器发明(技术进步)并导致劳动效率的提高、市场容量的扩大导致分工程度的加深等思想,都成为了后来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源泉。正如在上文理论模型的综述中所归纳的那样,Smith的经济增长思想涵盖了分工、贸易(交换)、技术和制度(政策)四大类因素,所以说,新增长模型无不与这位古典大师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不仅仅是分工模型才与Smith思想有关。

Richado(1817)对于经济增长的分析是围绕着收入分配展开的。在考察了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关系、变动以及影响这些分配比例变量的外部因素后,认为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在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而停止。他认为,土地的数量是有限的,而土地上生产的产品(谷物)也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对土地上生产的产品需求增加,这将导致生产向肥力较低的土地上扩展。这就意味着,随着土地投入的增加,土地上产出的增加越来越小,从而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收益递减趋势使得土地上产出的价值提高,从而又导致劳动的工资上涨,进而使得资本家的成本提高,利润降低。由于利润是投资的引导器,致使投资下降,最终导致资本积累减少。同时,由于土地产出的价值提高,这将引起有限土地的地租增加。但地主只进行非生产性消费而不进行投资,因此上述过程必将导致资本积累停止。

由此可见,Richado更注重Smith增长分析中的劳动量增加和资本积累的作用。但由于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这两个因素对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小,因而资本主义的增长是有限的。不过Richado在这所论述的收益递减与现代经济学所讲的收益递减是有区别的。现代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基于数量取向的,意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随着某一要素(投入)数量上的增加(同时质量保持不变),该要素的边际报酬将逐渐下降。但Richado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基于质量取向的,他指出收益递减的原因主要是土地的质量将逐渐降低(而数量是不变的)。这也说明某些资源具有可耗竭的特征。关于这一点本文将进行一定的讨论。

Malthus(1798)对经济增长的讨论是与他的人口原理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看来,人口增长与产出增长是不同步的。人口以现有的人口数量为基数不断增长,而其增长率会随着产出的增长而进一步增大。由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来源于土地上的产出,但土地上的产出却遵循收益递减规律。当土地全部被使用时,对土地的每一次改良,土地上的产出增加量逐步降低,因而“人口的增长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经常的趋势”。所以,以人均产出表示的经济增长会受到人口增长的限制。

如果人口得到增长,在边际收益递减的作用下,产出增加量减少,从而生活水平下降,进而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在均衡状态下,人口增长率为零,从而经济增长也为零。这种不愉快的结果是因为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受到两个不同规律的作用,任何耕种土地的数量扩大或技术进步都将导致超过产出增长的人口增长,即人口灾难是不可避免的。可见,Malthus的人口增长是内生决定的,即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均收入。同时,在经济系统之外采用限制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政策便是的事了。

综上所述,古典经济学家已经指出了经济增长的规模性动因(资本、技术、土地)以及拓扑性机制(分工),也注意到了自然资源在增长中的特殊性。但他们的分析侧重于农业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经济,肥力递减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被过分地强化了。同时,技术进步的连续性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他们的分析显得有些悲观,即经济增长不具有持续性。

十九世纪后半叶,以“边际分析”为特征的新古典经济学得以兴起,标志着西方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不过,新古典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其分析工具(边际分析、一般均衡)的改进上,而不是经济思想的提供上。值得细说的是Marshall对规模收益递增的分析以及Shumpeter对创新的分析。

在对经济增长动力的探源上,Marshall同样认为,人口数量的增加、财富(资本)的增加、智力水平的提高、组织(分工协作)的引入等,都会提高工业生产,促使经济增长。这些因素对厂商生产的全体影响表现为收益递增。所以,经济增长与收益递增相联系。

另外,Marshall还区分了厂商的收益递减与行业的收益递增。在长期均衡过程中,代表性厂商主要表现为收益递减,而行业产出的变动则可以使得代表性厂商出现收益递增。一方面,行业的扩大可以借助于厂商的内部经济发挥作用,从而使厂商成本下降,呈现规模收益递增;另一方面,行业产出的扩大也产生外部的经济,也使得厂商出现规模收益递增,这便成了后来经济增长理论的“外溢”模型的思想渊源。

尽管Marshall对规模收益递增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但他的基本理论分析仍是静态的和局部的。所以,他更强调经济中规模收益递减现象,这与整个新古典理论相一致。直到1928年,A.Young在《收益递增和经济进步》一文中,才进一步论述了Smith和Marshall的分工、规模收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把Marshall对规模收益递增的解释推广到了全,并对持续的规模收益递增给出了一个内生化的解释。

Marshall和A.Young对规模收益递增、分工与经济增长所进行的分析对新增长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在理论模型的综述中作了较多的说明。Shumpeter.J对过程的独辟蹊径,为新增长中的技术创新模型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Shumpeter使用“创新”概念来解释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他认为,在一个简单再生的静态经济中,当所有的生产资源达到最佳使用状态时,经济处于均衡。如果经济中各种投入量能维持给定的数据,这种均衡就会自行重复。不过,在静态均衡中,没有超额利润、没有积累、也没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可能性来自于静态均衡的破坏,而打破静态均衡的关键乃在于超额利润诱发的创新。

创新是指家对生产要素实现的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采用新生产、开辟新市场、获取新资源、建立新组织等。Shumpeter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职能,其目的是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他们的工作,既不同于发明家,也不同于资本家和劳动者,虽然他们没有创造什么,但他们实现了新的组合。企业通过创新获取垄断地位,从而得到超额利润,这便打破了原有的均衡状态,于是经济中的总收入增加,经济出现增长。

同时经济中存在着对创新的模仿。在超额利润的诱使下,许多厂商开始模仿创新厂商,从而使得创新在整个经济中展开,并使创新厂商的超额利润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此时,经济来到了新的均衡状态。在Shumpeter看来,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职能,而企业家的创新往往不能连续出现。由一次创新到另一次创新之间的演进,正是经济的一个周期性变动。与传统经济理论不同,Shumpeter认为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伴随着经济周期(经济波动)而出现的。总之,他的创造性破坏的思想及其波动性增长的思想以及创新性垄断的思想是独具匠心的,这给后来的新增长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至此可知,新古典经济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边际分析与一般均衡”工具上的贡献,其理论思想上的贡献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经济学源于Keynes, J.M.(1936)的“有效需求”革命。与新古典的倚重于供给分析不同,Keynes则倚重于需求分析,从而给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一个有力的解释。

Keynes本人认为,他的《通论》同传统理论(新古典理论)之间的根本区别是:第一,传统经济学认为我们对有关未来的知识非常清楚,而事实上我们有关未来的知识是含糊的、不确定的和被动的;第二,传统经济学信奉Walras的一般均衡和萨伊法则识深化、组织创新活力,认为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整个社会的总供求能自动达到均衡的状态,而事实上是需求决定了供给水平,结果传统学派由于缺乏有效需求理论,无法解释就业水平和总产量的波动。所以,Keynes的经济分析重心从经典学派(新古典)的供给层面转移到了需求层面。基于此,现代经济学才有了真正的均衡(两种力量的交汇点)分析范式,而不是经典学派的恒等(单种力量的生长线)分析范式。

关于这一点,Keynes说:“经典学派所谓‘供给会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这句笼统话,是在对此二函数(注: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间之关系,作了一个特殊假定。因为‘供给会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这句话,一定是说:不论N取何值,即不论产量与就业量在何水准,f(N)与φ(N)常相等。故当N增加,Z(=φ(N))增加时,D(=f(N))亦必与Z作同量增加。换句话说,经典学派假定着:总需求价格(或收益)常与总供给价格相适应;故不论N取何值,收益D常与总供给价格Z相等。这就是说,所谓有效需求,不是只有一个唯一的均衡值,而是有无穷数值,每值都同样可能;故就业量变成不确定,只有劳力之边际负效用,给予就业量一个最高限度。”

所以,用Keynes的总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来解释“均衡”与“恒等”的概念差别就是:“均衡”表征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相互交叉的一个点;而“恒等”表征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处处重合的整个一条线。其实,关于均衡分析方法早已被Marshall使用过,只不过他是使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而Keynes是在总体水平上使用均衡分析。顺提一句,倒是Walras的一般均衡概念具有实质上的“恒等意义”,因为它是萨伊法则(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翻版,并且Walras定理(总超额需求价值为零)就是Walras本人的观念性原则。

基于Keynes的理论,Harrod.R.(1939)和Domar.E.(1946)分别独立地建立了经济增长理论。尽管二者所建立的模型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Harrod-Domar模型的关键假定是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不能相互替代,即总量生产函数具有固定的比例。在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不变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的情况下,得出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为gw=s/v,其中s为储蓄率,v是资本-产出比。模型的结论是:经济增长率随着储蓄率的增加而提高,随着资本-产出比的扩大而降低。

不仅如此,引起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对稳定增长条件的说明。按Harrod的说法,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增长稳定性取决于实际经济增长率gA 、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gw 和人口增长率gN 三者之间的吻合度,要实现完全稳定增长,必须要求gA=gw=gN 。但在于,这一条件不能自发实现。按Harrod的解释,gA与gw 的差异来自经济现实的与投资者意愿的资本-产出比之间存在的差异,且这种差异并不能依照经济体系本身自发地加以调节,从而使得经济出现不稳定。如果gA>gw  ,则实际资本-产出比低于投资者意愿的资本-产出比,从而投资者会进一步投资,这会进一步提升实际经济增长率,直至受到劳动量的制约才会停止。相反,如果gA

鉴于Harrod-Domar模型得出的结论过于悲观,且不稳定性的结果与二战后西方国家实际经济波动也不完全相符,因此许多西方学者尝试建立新的模型,以便说明经济增长的动力。

Solow-Swan(1956)建立的增长模型奠定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该模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经济增长理论的正统地位。

Solow模型修正了Harrod模型的生产技术假定,代之以资本和劳动可平滑替代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从而有效地解决了Harrod模型中经济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间的不能自发相等的困难。在既定的劳动数量下,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保证经济增长稳定在一个特定值上。而有保证的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之间的不稳定则因该模型没有投资的预期而被回避掉了。这样便可得出经济稳定增长的结论。

不过,Solow模型中的储蓄率仍是外生给定的。Cass-Koopmans(1965)将消费者最优化分析引入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从而内生化了储蓄率,这样便建立了一个更为一般的经济增长模型。

Cass-Koopmans采用的数学形式来源于Ramsey(1928)的论文。在该论文中,Ramsey构造了一个动态优化的模型,并运用古典的变分法得出了决定储蓄率的Keynes-Ramsey规则,从而奠定了研究最优积累和增长问题的基础。

尽管实现了储蓄率的内生化,Ramsey-Cass-Koopmans模型与Solow-Swan模型对长期稳定增长状态的结论是相同的,即经济的长期增长率取决于外生的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基于这种不愉快的情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新古典模型做了根本性的修正。

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相比,新增长理论从不同侧面探究了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机制,并在更大范围内解释了经济现象,也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这在本文的增长模型综述中作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只作简述。

依照Larry·Jones(1997)的分类,从模型中对生产函数刻画的角度来看,新增长理论可划分为凸性模型和非凸性模型两大类。凸性模型强调生产过程中的规模收益不变特征,其代表作是Sergio.Rrbelo(1991)。这类模型可以认为是AK模型的推广。

非凸性模型则设定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该类模型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有赖于持续的规模收益递增,而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动力(因素和机制)却各有千秋。所以,本文正是从经济增长的动力角度来综述各种经济增长模型的。

从动力角度看,新增长理论可以分为四类:技术类(外溢和发明)模型、分工类模型、贸易类模型和制度类(制度、分配制度、产权制度)模型。可见,新增长理论已突破了传统增长理论所强调的动力因素(劳动数量、资本存量),转而强调比较“软”的动力因素(人力资本、分工、贸易和制度等)。同时,新增长理论也突破了传统的增长动力机制(完全竞争机制)提出了垄断性竞争机制和正费用交易(协调)机制。

就供给层面效应的假定(规模收益递增)与外部机制(完全竞争等)之间的匹配上,新增长理论做了不同的选择。如技术外溢模型用溢出效应平抑了收益递增与完全竞争之间的紧张;而分工模型(Borland和Young)引入交易费用来冲消收益递增性,进而使收益递增与完全竞争得以相容;另外一些模型(Aghion和Howitt)则放弃了完全竞争,代之以垄断竞争,让需求力量进入了增长模型中,即以需求层面的递减性来抑制供给层面的报酬递增性。这个思路体现了重大的变化:由Walras的恒等分析范式向Keynes的均衡分析范式的转变,但这个转变是不彻底的,没有涉及到最终需求。

就供给层面规模收益递增的内部机制探究上,新增长理论没有作特别的论述,只是将内部机制产生的结果体现在生产报酬递增性函数上。这正是本文所要关注的方面:生产报酬递增何以得到出现。

第3篇: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

1.1 研究背景

我国钢铁产业在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后,正由粗放型增长向高效、集约型增长的重大转变时期,在这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制约我国钢铁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诸多因素,准确把握行业环境,实现钢铁产业的科学发展。2013 年新投产高炉25 座,新增产能 3249 万吨,今年又增添 37 座高炉,新增产能 4937 万吨,年底钢铁总产能有望突破 11 亿,仍呈现不断扩张趋势,产能过剩形势严峻。

钢铁产品总体结构失衡虽有所改变,但未见实质性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普通钢材产品供给过剩与高端钢材自给能力不足,对外进口量大。其次是产业布局不合理,生产与消费区域不平衡,一些钢铁企业的城市环保压力明显,搬迁困难。最后是部分落后产能淘汰速度较慢,在短时期内仍充斥着市场。

去年前三季度铁矿石产量达 3.6 亿吨,但 50%铁矿石完全依赖进口,今年进口铁矿石数量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对外依赖性高源于国内现有铁矿品位低和冶炼技术革新使钢铁产业逐渐朝着高、深、精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内钢铁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伴随着进口量大的又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受国际垄断影响,同时我国钢铁企业集中度低,国际整体竞争能力弱,从根本上决定了缺乏价格谈判与海运市场的主动权,使生产成本加大,盈利空间更是甚微。

综合上述情况分析,当前我国钢铁企业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不容乐观,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要真正实现有“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变,必须在多方面、多领域全面提升钢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依据《钢铁行业联合重组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推进钢铁行业并购整合,淘汰落后生产、高能耗高污染的小型炼钢炼铁企业,加强在技术、结构、管理、资源等方面的相互学习,借鉴成功发展经验,同时保持和支柱性产业的配合力度,形成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国家作为行政主体和市场经济的“辅助手”,可以在资金政策、技术服务、法律环境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基于研究背景的阐述,是希望通过在外部环境一致性情境下,克服其他因素的干扰,从企业内部探究对钢铁企业组织绩效的影响因素,以钢铁集团的下属子公司为研究对象,希望可以从母公司和子公司两个层面构建出组织绩效影响因素的模型,设计出研究问卷,为组织绩效影响因素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证研究支持。

1.2.2 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主要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阐述,理论意义是指论文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既是对写作时运用到相关理论的应用,也是对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现实意义是指论文研究成果的现实性作用和应用价值,学术研究结论和成果来源于实践,也必须应用到实践中指导企业发展。

  1.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很多,研究视角基本上都是选择典型企业从外在资源要素来分析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对于一些子公司而言,却与母公司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少有学者把母公司层面的因素考虑到,更不会关注子公司的发展运营情况。本文从母子公司两个层面探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因素,是对该领域研究的一个补充,得出的研究结论也是对组织绩效理论研究成果的丰富。

母公司之所以会对子公司组织绩效产生影响,本质上是由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决定的,母公司层面的影响因素体现在对子公司的管控举措和具体行为,因此研究内容还涉及到母子公司管控理论,部分研究结论也能够丰富了管控理论的内容。

2.现实意义

在钢铁行业发展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国内钢铁企业纷纷致力于改善经营环境,加强技术创新和优化升级,提升竞争力能力和适应市场发展要求,本文以企业组织绩效为落脚点,从理论层面构建影响因素模型,选择多家大型钢铁集团作为总体研究范围,甑选典型的下属子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调研与高层访谈,收集相关该类企业的基本信息资料,为问卷的设计和实证分析数据的获得以及假设关系的检验提供可靠性支撑,得出的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本章为论文的理论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运用到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公司理论,包括子公司内涵界定;第二,绩效理论,包括组织绩效内涵及测量维度、组织绩效影响因素。通过上述理论文献研究,为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假设奠定理论基础。

2.1 研究概念内涵界定

受本文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研究内容的针对性,本文主要涉及两个研究概念的界定,一是子公司的内涵,二是组织绩效内涵及测量,准确界定这两个概念是论文研究内容的前提性工作,也可以为调研数据的获取和实证分析限定范围。

2.1.1 子公司内涵

从法律意义上说,子公司是指一定比例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所拥有或通过协议方式受到另一公司实际控制的公司,子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子公司是相对于母公司而言的,依据产权性质来确立母子公司关系的一种管理行为。按照母公司在子公司资本结构中所占比重多少,可以分为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子公司(低于 25%),其中控股资子公司又可分为绝对控股(50%以上)和相对控股(25%-50%)子公司。

2.1.2 组织绩效内涵

Ford(1982)提出 3 种定义组织绩效的方法:一是目标法,即目标的达成情况;二是资源法,以组织拥有稀缺性、价值性资源的能力为代表;三是成份法,用员工之间的互动行为和员工与组织的行为来衡量。Ruekert(1985)把组织绩效理解为三个部分:(1)效率,组织的投入和产出比;(2)效能,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3)适应性,应对环境威胁和抓住机会的能力,主要从组织内部产出和外部成果体现组织绩效。B ern

ardin(1995)认为应该将组织绩效定义为工作结果,这些结果与组织战略目标、客户满意度、资本密切联系在一起。陈运涛(2004)将组织绩效界定为组织资源投入、过程管理、产品和服务输出这一系列成果的体现。孙东川(2009)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定义组织绩效,前者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后者是与组织经营环境共同协作获取的收益。 ......................

2.2 组织绩效影响因素文献评述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子公司组织绩效影响因素作文献梳理,一是从公司治理角度意义上看,母公司实施的管控行为对子公司组织绩效的影响,二是子公司自身内部要素对组织绩效产生的影响。

2.2.1 有关母公司层面影响因素文献评述

1.产权关系

海婧雅(2013)在探究企业集团绩效管控模式时指出,产权关系是确定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具体管控行为和影响其绩效产出的重要因素。在母公司完全控股或绝对控股时,会高度重视子公司经营状况和效益产出,在财务、人事、战略、运营等方面对子公司形成直接约束,以保持高度的战略协调性和利益的一致性。在母公司相对持股时,一般只对子公司的发展提供战略性指导和原则性监督,不过多干涉其内部经营情况,子公司在经营活动中有一定的自。在母公司相对参股时,几乎不参与其发展规划等日常管理活动,只是在子公司发展遇到困难或客观环境的负面影响时给以建设性意见,帮助其减少阻碍因素。在产权关系权重比例不同时,母公司的治理行为也有所侧重,但实质上都以提高子公司组织绩效为最终目标。

2.管控模式

基于集团管控理念和发展性质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性,使母子公司的管控内容、方式、行为特征等方面不同,形成若干种典型的管控模式,柏承城(2011)在研究国有企业管控模式时,以财务型、战略型、运营型(或操作型)三种类型为研究对象。财务型管控模式下,子公司拥有各项决策权,母公司很少参与其管理活动,仅以财务业绩考核对其进行约束,实践证明它能够达到很好的激励效果,最大限度的调动子公司发展积极性,对组织绩效的产出有积极作用。战略型管控模式下,子公司依据自身业务发展来制定经营策略,母公司负责审核,对重要环节和战略决策提供支持帮助,也能够对子公司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正向影响。运营型管控模式下,母公司全面负责子公司的各项管理活动,在战略规划与决策、人事任免、财务绩效等领域有绝对的控制权力,而且子公司高度服从和配合,其目的就是在保证子公司组织目标顺利达成下,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

管控模式的选择是母公司依据权力配置的作用来达到对子公司绩效的影响,三种典型的管控模式对于不同的母子公司管控活动都能产生积极作用,应该依据其适用性来合理选择。

........................

第 3 章 研究总体设计与调研 ................... 16

3.1 研究构思与变量测量 ..................... 16

3.1.1 研究总体构思 ...................... 16

3.1.2 研究变量测量 .................... 16

第 4 章 组织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24

4.1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24

4.2 信度与效度检验说明 ........................... 25

4.3 母公司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26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42

5.1 研究结论 ........... 42

5.2 研究不足之处 ...................... 42

第 4 章 组织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本章主要对研究假设的提出进行实证分析讨论,旨在探究研究假设的成立性和研究结论。首先对回收的有效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针对相关测量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变量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公因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论证,最终得出研究结论。

4.1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以上海宝钢、安徽马钢、江苏沙钢等几家大型钢铁集团为总体研究范围,选取其下属子公司为具体研究样本,通过高层访谈、企业调研等方式了解企业情况,对所在单位共发放问卷 180 份,回收问卷 163 份,其中有效问卷 144 份,回收率为 89.44%,有效问卷率为 80%。首先对被测试者和企业基本信息进行样本描述,主要涉及变量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企业性质、企业规模等,调查样本具体分布如下:

表中的统计数据显示:(1)就被测试者性别而言,男女比例为 4:1,男性所占比例较大,这与行业性质有关;(2)就年龄段分布情况,25 岁以下和 55 岁以上比重均较小,主要集中在 26-55 岁,占总数的 85%以上,说明调查对象在中青年年龄段的人数居多;(3)就受教育程度而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达 90%以上,其中高等职业专科人数占 25.7%,职业技能人才在企业中占据一定比例,具有本科学历及以上的人数占 66%,说明总体调查对象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4)就工作年限和所在职位分布结果显示,在本企业拥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和中、高层管理者都达到 90%以上,说明调查者对企业的基本情况和问卷所涉及到的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也为问卷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提供参考价值;(5)就企业规模而言,调研企业人数 2000 人以下有 5 家,2000 人以上共 43 家,其中 5000 人以上占 64.6%,在钢铁行业中属于大型企业,(6)就企业性质而言,国有企业比例占2/3,民营企业占 1/3。

............................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第4篇: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难题,发展方式

一、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内涵

培育壮大城市增长极,对于区域经济的振兴,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佩鲁(1955)从技术创新与示范效应、资本的集中和输出及聚集经济三个方面分析了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在此基础上,布代维尔(1955,1972)又从两个方面丰富了增长极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产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并尤其强调推动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因此,他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他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增长极在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城镇中出现。主张通过“最有效地规划配置增长极并通过其推进工业的机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此外项目管理论文,缪尔达尔(G.Myrdal)、赫尔希曼(A.0.Hirschman)等经济学家对增长极理论都进行了不断的补充与完善。在繁荣区域发展理论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然而,随着国际发展格局的演变,现有的相关理论在适应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并对之提供相关的指导与借鉴等方面,出现了欠缺。基于此背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提出创新性概念: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论文格式模板。

当前形势下,就产业的发展方向而言,世界各国在不同程度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对我国而言,在综合考虑当前世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及我国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更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区域协调共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则是依托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壮大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

作为本课题提出的创新性概念,“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增长极,它主要指:城市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于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实现产学研的结合,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并且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够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城镇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它以经济实力雄厚、产业聚集水平高、城市之间的协作度强、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实力强、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与社会和谐共进等为基本特征;它着眼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瞩目于城市内生增长潜力的培育。它是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载体、是利用外资的平台、是对外贸易的窗口、是加大经济技术合作的桥头堡。因此,通过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以此来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崛起的支点,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度的提高,具有战略意义。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在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其培育与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难题,对这些难题的认识深度和解决程度在很大意义上决定着这一事项的进程。因此,深入探讨这些难题,就具有了尤为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需要破解的难题

1,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增长极项目管理论文,准确把握其内涵,摆脱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是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前提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增长极,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核心在于创新的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很多城市的高速增长是通过对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的过度使用与高消耗、对土地和水等稀缺资源的大量占用与开发、对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高排放来实现的。粗放式的发展道路已经给城市的后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例如,造成了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从2003年以来,针对部分产业的过快扩张,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的盲目发展,国务院相关部委进行了严厉的调控。事实上,相关产业的结构失衡与城市的粗放发展直接相关。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在拉动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既导致了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也直接导致了由于大量的耕地被占用而使得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再如,城市的粗放式发展还导致了投资与消费的严重失衡。投资的快速增长与消费,尤其是国内消费的持续低迷形成鲜明对比,既造成了产能的非理性扩展,也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化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此外,粗放式的城市发展,还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日益扩大,以及社会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总之,日益严峻的环境代价、高度失衡的城市发展速度与能源消耗比率、资源的过度开采与利用、土地的大量被占用……无不彰显着粗放式城市发展模式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日益凸显的弊端。

与此相对应,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则是通过充分利用城市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以产学研的结合、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发展模式集约化的演进路径中,推动资本与产业的融合、产业与创新的融合、创新与发展的融合,进而实现城市发展由要素驱动向资本驱动、创新驱动的升级。

第二,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关键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把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各区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已经逐步被纳入各地的发展战略规划之中。事实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举措,而且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管理论文,实现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将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鉴于此,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亟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其所特有的:长期稳定并广阔的市场前景;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良好的经济技术与社会效益;产业关联度高,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产业链条长;以及能有效兼顾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诸多特点,推动传统的高投入、高排放、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向集约式、低碳型、高附加值和高效率型产业发展模式转换,实现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提高发展效率和创新能力,培育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全球新一轮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国际分工中提升区域的主导权与话语权论文格式模板。

第三,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重点在于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共进。无论是佩鲁,还是布代维尔,亦或其他的经济学者,在增长极相关理论中,都瞩目于主导产业的发展,强调产业的关联效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事业、公共事业,给予的关注度较少。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经济的增长,对于社会事业、环保事业等公共事业则重视不足,从而导致我国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尴尬局面。社会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

而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它既着眼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着眼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着眼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着眼于对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承载力的提升;既着眼于城市实力的提高,也着眼于城乡之间统筹力的提升;既着眼于区域物质文明的建设,也着眼于精神文明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总之,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是一个融合了城市竞争力、产业支撑力、城乡统筹力、环境承载力、文化软实力等多元因素的有机体系。因此,通过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一方面,可以有效加快城市周边的中小城镇、县域经济以及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与带动力,扩大城市发展的外溢效应,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项目管理论文,还可以推进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加快形成和谐、平等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同时,还有利于开发、弘扬当地的文化资源,通过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彰显地域民俗风情,突出城市发展的个性化与特色化,增强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此外,也有利于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完善生态涵养,保障生态安全,通过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达到对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治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社会发展系统与经济运行系统,三大体系的良性循环,进而增强城市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力。

2,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兼具新型性、战略性与增长性等多元化特点,在动态中把握均衡,是实现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新型性,主要体现在:其区别于过去一般意义上的粗放型城市增长极。它强调科学技术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力,瞩目于社会事业的协调共进,通过创新的发展与产业的升级演进,有效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使城市发展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若干新型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战略性,主要体现在: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无论是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还是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领域,都是对过去长期沿袭的发展路径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的长期性、历史性与艰巨性决定了其发展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作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其所有具有的战略意义与时代价值则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要将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战略任务加以统筹规划,既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也不可半途而废。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增长性,则主要体现在: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依然是城市的发展与增长。而城市的发展与增长则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发展度、对外的开放度、人民生活的满意度、社会的和谐度、发展路径的可持续度等诸多领域。因此,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离不开城市的发展,并且与城市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密切相关。

总之,兼具新型性、战略性与增长性三者于一体的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有利于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力项目管理论文,增强区域发展的生命力,对于加快建设发达城市、生态城市、和谐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3,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改革当前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制,实现考核标准的动态化、科学化,是实现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公共选择学派将政府看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地方政府作为整个政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有其自身利益,包括地方公共利益、地方政府内部的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等。

而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的发展历史阶段,受财政预算、产业成长历程、治理成本等因素约束,财政收入、税收等凸显地方政府政绩的一些指标还会出现增长放缓甚至停滞。而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在一定辖区的者,二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使得地方政府官员既面临政绩考核压力又面临一定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者和具有自身独立利益的主体者,还面临着同层级的地方政府之间激烈的竞争博弈关系。积累足够政治资本的愿望,竞争的压力、政治晋升的动力以及实现增长的执行力,这些都强化了任期有限的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辖区发展的各种政策与行为的期限性、时效性和功利性。而这些政策和行为与培育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政策和行为并非总是呈一致性,甚至在一定的情况下,还会呈现相逆性,从而不利于城市战略性增长极的培育与可持续发展。例如: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需要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与研发进程,推动城市发展向创新驱动型、科技驱动型转变。而这是件耗时、耗财、耗力、风险大、见效慢的长期工程论文格式模板。一届政府任期最多只有五年,地方政府官员作为“理性人”,不会去从事“自己耕耘,他人收获”的行为。这是直接导致目前我国诸多城市创新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再如,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就需要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培育一批具有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资源消耗等特征的主导产业。这种情形下,一方面,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见效缓慢;另一方面,需要对现有产业发展格局进行有进有退、有保有控的调整。在“退与控”的过程中就会有财政的损失、就业的下降。在“指标决定政绩”、“提拔干部看数字”的习惯思维影响下,地方政府缺乏主动“退”、甘心“控”的积极性,也缺乏积极“进”、尽心“保”的主动性。因此,在过多突出城市经济运行的规模,而忽略城市运行的内涵与质量的地方政府政绩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带来的弊端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构建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区域发展评价指标系统,迫在眉睫。

鉴于此,就需要改革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过程中对地方年度国内增加值和增长幅度、财政收入和增长幅度、吸引内外资额和增长幅度、外贸出口完成额和增长幅度等一系列刚性指标的过度重视项目管理论文,建立并完善科学、客观、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例如,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既要看GDP和增速等经济指标,也要看城镇失业率、人均收入水平、产业附加值、投入产出回报率、资源利用效率、科技创新成果、品牌数量、集群效益、市场秩序、环境保护力度、企业污染度、社会保障事业的支出等反映国计民生、社会进步、生态建设的指标。并且还要“善于用全面、历史、客观的眼光评价政府的工作成果。不仅要肯定政府的“显绩”,也要考察政府的“潜绩”。评估政府工作得失,不仅要观察当前的效益,也要分析长远的影响……淡化预期性指标,强化约束性指标,为地方政府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树立正确航标。”[2]从而为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营造宽松、宽容、宽广的发展环境。

三、结语

总之,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新型性”、“战略性”和“增长性”,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充分重视并发挥其所具有的发展模式的新型性、发展期限的战略性以及发展目标的增长性,以战略眼光,进行战略思维,作出战略规划,实施战略举措,创新工作模式,借助强势城市(城市群、城市带)的出现、优势区域的形成,多措并举的推动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以此来实现区域资源的共享、城市之间优势的互补,进而实现区域互惠双赢、协同发展的目标,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培植内生驱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健仲,震古,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访全国政协委员欧成中,中国经济时报[N],2010,03,05

第5篇: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专业硕士学位;发展历程;问题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知识的更新换代,对专业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大。为此,迫切需要培养出大批量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专业型人才,以提高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及适应能力。而研究生的教育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

专业硕士学位的诞生,为人才的需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所谓专业硕士学位,它以实践为导向,目标是培养某一领域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较强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侧重专业实践及应用,将学术与职业紧密联系。

一、专业硕士学位的发展

在过去,我国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以非全日制的在职教育为主,仅有少数专业进行全日制培养。并且,绝大部分只授予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大大制约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

教育部教研[2009]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指出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强调扩大招生范围的同时要确保培养质量。

教发厅函[2009]127号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指出,2010年新增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全部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招生单位要压缩原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5%-10%,用于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教学[2011]10号、教高[2012]4号、教学[2012]9号文件,均强调大力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逐步扩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协调发展。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由2010年的11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25余万人,虽2016年招生人数有所下滑,但2017年又保持了增长的状态。到2020年,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规划是,实现以学术学位研究生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术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重。

二、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

专业硕士的发展历程较短,还不够成熟;目前的培养方案以及毕业生的质量,未能体现专业硕士学位的教育特征,且与培养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对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才能找到解决方法,改善现状。

(一)课程体系及教学缺乏创新

根据教育部要求: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但目前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与学术型较为接近,两者的差异仅是规定了专业硕士相对较长的实习期。针对专业硕士依旧要求修满较多的学分,且必修课安排了一年时间修完。大部分高校课堂上依旧以照本宣科、批量式的传统理论教学方式为主,缺乏课堂讨论、互动及模拟训练和案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二)实践环节缺乏落实

教育部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实践原则上不少于1年,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而目前,校内及校外实践均未很好地落实。

1.校内实践基地设施不全

有些高校在建设专业实践基地,采购仪器设备、引进专业人才及新技术,但由于经费问题,实践基地设施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另外由于课程安排、学分设置、考核办法等原因,部分专业实践基地形同虚设,未开放使用。

2.校外实践未能落实

根据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学生在单位实践期间,以实践单位的研究方向撰写实践报告、毕业论文等。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在实践单位,都处于自学状态,并无专业人员指导。虽有部分学生被实践单位重视,但学生只是机械化地完成单位安排的工作,无主动权及发言权。

(三)缺乏专业的质量评价体系,论文质量不高

构建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社会认可度的重要保障。但目前,不仅缺乏专业的质量评价体系,论文质量更是让人堪忧。

1.缺乏专业的质量评价体系

在规定时间内修满学分、实践合格、论文答辩通过,专业硕士即可获得学位证书,这是大部分高校所谓的评价手段。学分这一环节过于追求量化,导致很多学生为尽快修完学分,选修一些简单、容易通过的或是与实际脱离的课程。实践是否合格,更是完全由校内及校外导师决定,主观性太强。论文答辩目前主要由校内导师决定,答辩环节缺乏客观性。

2.论文质量不高

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以实践单位的研究方向为主。由于实践单位研究内容涉及内部商业秘密,学生作为非正式员工无法接触核心技术,故学生选题大部分偏简单。学生的时间完全由实践单位安排,缺乏充裕的时间去撰写论文,并且两位导师与学生缺乏三方交流,最终导致论文质量偏低,无法体现学生的实际能力。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目前在课程、教學、实践、质量评价体系、论文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全面解析,为进一步的完善或改革工作提供参考,以促使我国专业硕士教育更好地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 

[2]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编制201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发厅函[2009]127号 

[3]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10号 

[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第6篇: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内蒙古,股票市场,经济发展上市公司

 

内蒙古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令人注目, 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10》,在过去的五年间,的GDP从2005年的390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20亿元,年均增长17.6%,经济总量由全国后列进入中列。 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跟国家的大政策、宏观的经济环境有关,也跟自己所具备的优势有关,毕竟,内蒙古资源十分丰富,人口又相对较少,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但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发展的很缓慢,上市公司数量连续几年保持不变,上市公司的结构也很单一,这与自治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局面极不相称。

1、 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1 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新古典增长理论讨论了在制度约束下,经济体内要素作用的经济增长问题,考察了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发展上市公司,指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是资本、技术和劳动(人力资本)。但根据我国近 30年来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来看,资本贡献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源泉,因为我国劳动力相对富裕,人力成本低,物质资本却相对稀缺,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的是资本贡献。并且,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来看,资本形成一直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发展经济学早期的“大推动”、 “非均衡增长”、“结构性变革”、 “低水平陷阱”、“金融深化”等研究,都强调通过一切手段提高资本形成以推动经济发展。资本贡献是讨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可或缺因素。

股票市场的存在,加速了资金的流动和资本的形成。通过股票的发行,大量的资金流入股市,又流入了发行股票的企业,促进了资本的集中,提高了企业资本的有机构成,大大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股票的流通,使小额的资金汇集了起来,又加快了资本的集中与积累,社会资源通过股票市场的集中和分配,能够实现在既定条件下的最优配置。股票市场变成了融通资金,联系和沟通资金供给和需求的纽带,将资金盈余部门的资金融通给资金短缺部门 。Baymol(1990)指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快慢,主要不是取决于该社会资源的优劣,而是取决于该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对资源的引导及机制能够发挥的范围与程度。

1.2 国外对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有关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比较多,最早的研究是美国经济学家 Goldsmith (1969)的研究,使人们开始关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0 世纪 90年代后,一些经济学家在对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股票市场的发达程度与一国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米切(Michie,1987)的研究表明,1853年,在英国大约有 25%的投资资本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经济发展上市公司,1913年,这一指标达到了 33%;格利和肖(Gurley&Shaw,1967)则认为,19 世纪美国发行的股票价值是国民财富或收入的一倍以上。

阿替勒和约凡诺维克(Atie& Jovanovic,1993)利用GJ 模型和MRW 模型分别研究了股票市场的经济增长效应和水平效应。他们发现,在其研究期内(1980-1985 年),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股票市场发展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当经济增长率提高时,也恰恰是股票上升的时机。股票市场交易率 i 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将上升0.083 个百分点。因此,他们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不利用股票市场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手段是很大的损失。

肯特和利文(Kunt& Levine,1996) 选择了 44 个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作为样本国,对这些国家的金融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高收入国家,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作用逐渐递增,而中央银行的作用逐渐递减。博伊德和斯密(Boyd & Smith,1998)则认为,处于较高人均收入水平下的经济总是伴随着活跃的股票市场。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与股票市场的高速增长联系在一起的。迈耶从证券市场规模、数量的角度讨论了股票市场的作用,认为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作用体现在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证券融资占其总融资的比重上。

综上所述,股票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股票市场有助于动员储蓄,便利交换,降低流动性风险,优化资源配置,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可见,一个地区的股市发展情况能反映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2、内蒙古股票市场与经济的研究

股票市场是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包括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俩部分,本文是从内蒙古股票发行市场-上市的股份公司的角度,考虑研究内蒙古股票市场的发展,进而研究讨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2.1 从内蒙古上市公司的数量变化看待其经济的发展

在金融发展战略之下,内蒙古挖掘、打造自已的区域特色,资本市场发展很显著经济发展上市公司,逐渐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内蒙古自1994年第一家上市公司(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成功发行后,截止2010 年年末,全区共有21家上市公司,其中在香港上市1家,在境内上市20家(上交所上市14家,深交所上市6家)。内蒙古的经济和股票市场近几年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内蒙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不匹配。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增速的鄂尔多斯市,在过去的10年内,没有新增一家上市公司。到现在为止,上市公司仍然只有老四家:鄂尔多斯、远兴能源、亿利科技和伊泰B。

表1 内蒙古境内上市公司与国内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对比表

 

 

 

2007年

2008 年

2009年

2010年

内蒙古上市公司

19

20

20

20

国内上市公司

1 530

1625

1718

2063

占国内上市公司比重

1.24%

1.23%

第7篇: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技活动;中小企业发展;灰色综合关联度;对策建议

一、 引言

中小企业在活跃经济、吸纳就业、推动创新及维护稳定与增加产值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由“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提升到“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计民生,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基石。然而,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仍存在产品竞争力不强、管理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科技创新是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推手,是硬件驱动之源。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对象是不确定性系统,能够弥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于大样本要求的缺陷,在现实经济背景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研究我国科技活动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关联度,可以为未来我国科技活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理论参考和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我国科技活动发展基本情况

衡量我国科技活动发展的指标主要有投入、产出以及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及技术市场情况等方面:

1. R&D投入情况。R&D投入情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发展情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本文主要选取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支出两个最重要的指标。

(1)R&D人员全时当量。2014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达371.1万人年,比上一年增长5.04%。2009年~2014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年均增速为11.24%,呈平稳增长态势。这是因为,近三十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发展,所以R&D人员数量能够持续增加,但同时,知识信息的存储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R&D人员的培养具有长期性,我国还存在R&D人员边培养边流失的状况,因此,R&D人员的数量增速较低。

(2)R&D经费支出。2014年,我国R&D经费支出达13 015.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9.87%,2009年~2014年年均增速为18.98%。2009年~2011年我国R&D经费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急速增加,但是,2011年~2014年,我国在R&D经费支出上增速下降,至2014年,下降为9.87%。虽然,我国近年GDP总量保持增长,但是对科研投入增速下降。

2. R&D产出情况。

(1)发表科技论文数。2014年,我国发表科技论文数达157万篇,比上一年增长1.95%,2009年~2014年年均增速为4.82%。2009年~2014年,我国科技论文数量连年稳定增长,但从整体情况来看,科技论文数量量的提升已经处于一个逐渐放缓的阶段,只注重数量而不追求质量的现象已逐步在改观,正从强调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的提升。

(2)出版科技著作数。2014年,我国出版科技著作达47 470种,比上一年增长3.80%。2009年~2014年我国出版科技著作数年均增速为0.90%。科技著作数量是一国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科技著作的出版往往使学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科技成果登记数。2014年,我国科技成果登记数达53 140项,比上一年增长1.26%。2009年~2014年我国科技成果登记数稳步上升,年均增速为6.85%。我国科技成果登记数的提高,反映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提高,有助于促使知识产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实施、推广。

(4)专利申请授权数。2014年,我国专利申请授权数达1 302 687件,比上一年下降0.79%,2009年~2014年年均增速为22.28%。从2011年~2014年,专利数量在持续增加的同时,增速逐渐放缓。我国社会已经开始摒弃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思路,正在从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转变。

3.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及技术市场情况。

(1)高技术产品出口额。2014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6 60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0.03%。2009年~2014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速为8.70%。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深入开展,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些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届明显高于高技术产品进口额,贸易顺差较为明显。

(2)高技术产品进口额。2014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口额达5 514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1.22%。2009年~2014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口额年均增速为9.07%。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科技活动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口额呈平稳上升态势,尤其是我国私营企业在高技术产品进口领域呈现出稳步增长势头。

(3)技术市场成交额。2014年,我国技术市场成交额达8 57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83%。2009年~2014年我国技术市场成交额年均增速高达21.75%。伴随着我国科技研发(R&D)活动的蓬勃开展,2009年~2014年我国技术市场交易愈发活跃,发展环境日益健全,2014年我国技术市场成交额达到2009年的2.82倍,技术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三、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2011年,中国国家统计局了新的工业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新增了微型企业,划分方法如表1所示。

衡量中小企业发展的指标主要有企业数量、资产合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值等指标(如表2所示)。2011年~2014年,我国中小企业总体上保持平稳发展,各项指标持续增长。

四、 我国科技活动与中小企业发展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

依据本文中我国科技活动发展基本情况及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基本情况分析,考虑到我国中小企业实际情况,例如,相对于大型企业,总体上我国中小企业科技水平较弱,高技术产品进口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构建我国科技活动与中小企业发展灰色综合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我国科技活动与中小企业发展灰色综合关联度评价原始数据如表4所示。

将表4中的数据代入以上灰色综合关联度计算公式(1),取=0.5,计算结果均值与排序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对于中小企业发展,我国科技活动指标与其灰色综合关联度的排序为:Y2>Y5>Y7>>Y8>Y3>Y1>Y6>Y4>Y9,即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来自于R&D经费支出(亿元)、科技成果登记数(项)、专利申请授权数(件)、高技术产品进口额(亿美元)、发表科技论文数(万篇)、R&D人员全时当量(万人年)、专利申请受理数(件)、出版科技著作数(种)、技术市场成交额(亿元)。

由此可见,R&D经费支出、科技成果登记数等科技活动指标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投入仍然不足。为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我国应当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并应当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与创业环境建设,从而推动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增长。

五、 对策建议

1.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R&D经费支出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器。虽然近年来我国R&D经费支出在稳步上升,但是在2011年~2014年R&D经费支出增速下降,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足。同时,我国应进一步增加R&D项目(课题)数。适应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广泛、对科研成果需求复杂多样的特性,增加R&D项目(课题)数量,提高科研成果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此外,我国应增设科研机构。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形势下,为广大中小企业与科技机构积极交流与合作提供充足的平台,提高科技机构向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服务的实力。

2. 参考欧盟创新驿站等模式,建立健全技术转移机构体系。欧盟创新驿站是在20世纪90年代始创的。IRC(Innovation Relay Center)网络平台自2007年始进行全球化升级,并于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区域进行不断拓展与完善,当前,IRC体系已经整合了欧盟内外多个国家及地区600余家机构,向欧洲企业提供全球信息资源。我国可以借鉴欧盟创新驿站、美国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模式,完善我国的技术转移平台建设。

3. 进一步完善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有些学者认为应该用进口替代政策来控制进口并保护国内市场。但是,诸如新加坡、香港等很多实施出口导向型政策的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能力上升很迅速,主要原因在于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工作岗位与出口机会。

4. 进一步加快法律政策环境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建设。同时,应致力于打破地区壁垒、消除行业壁垒,严厉处罚地方及行业保护主义等短视行为,这样有助于提高科学技术原创者的经济利益,从而产生更多的科学技术创新产品。

5. 充分挖掘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潜力。高层次人才是科学技术得以迅猛发展的最重要支柱之一,可以为中小企业的腾飞插上有力的翅膀。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拥有两院院士和长江学者等众多优秀人才,该校强化产、学、研相结合,使数量众多的科技型企业迅速发展,以科大鲁能集成、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企业发展迅猛,并有力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此外,我国应加大高层次科研人员培养力度,充实科研队伍,激励科研人员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带动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制度创新与技术转移的市场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4).

[2]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五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015.

[4] 《中国中小企业年鉴》编委会.中国中小企业年鉴[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2014.

[5] 沈海琴.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竞争力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0).

[6] 董红永,刘峥.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3).

[7] 王蕾.欧盟创新驿站的运作模式与传统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4).

第8篇: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

一、测度体系分类

公益类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的测度体系是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绩效的定量或定性描述。郝瑟和凯特兹(Hauser, J. and Katz. Metrics,1998)在综合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比较关键的测度体系按照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和方面,分为科技投入及投资测度体系、经济财务测度体系、商业和经营测度体系、文献计量测度体系、专利、同行评议测度体系、组织的战略和管理测度体系、成果阶段测度体系八个大类;埃利泽·盖斯勒(Eliezer Geisler, 2000)则指出,对于科研机构而言,科学技术的测度体系主要包括文献计量指标、专利指标、共词分析、经济指标、同行评议和投入产出指标六种类型的评价指标(表1)。

表1 科学技术测度体系的种类及测量特征 测度体系的种类

测量工具的效用特征

准确性 精确性 重复性 容差 偏差 灵敏度

测量层次

文献计量指标

定量

专利指标

定量

共词分析

大部分定性

经济指标

大部分定性

同行评议

定性

投入产出指标

定量和定性

其他学者也曾试图建立对科学技术测度的分类方法,但除科学技术投入测度、文献计量学测度和专利测度外,学者们很难认同其他测度体系。如卢柯能·格罗诺(Luukkonen Gronow, 1987)认为,不存在一套标准化的可作为常规应用的评价方法;而NBER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并没有可以直接量度研发成果的测度体系。

二、科学技术指标

科学技术指标是一个通用术语,它适用于在广泛范围内对研究、开发和创新的有关活动投入以及产出的定量测度。目前比较有影响的科学技术指标有《主要科学技术指标(MSTI)》、《科学与工程指标》、《世界竞争力指标(WCY)》以及《量度科学、技术与发明创造的新科学指标》(UN, 2003)等。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形成一套国际通用的核心指标(表2)。

表2 现有科学技术指标比较 指标类别

测度

优势

缺陷

·科技领域、 资金来源等分类必须定期更新

投入科研活 ·被多数国家所 ·国家体系不同导致部门覆盖不同

动的费用和

采用

·某些概念难以理解,如全职、兼职、等同全

研发投入

人力资源测 ·历史记录已经

职等

量指标

标准化

·难于估量分别用于研发和其他科技活动

的时间

技术贸易支

·仅限于对经济的影响

付差,高科技 ·可评价科技投 ·依赖于高度完善和透明的会计体系

科技产出

贸易和技术

入的效益

·只反映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传播

·对投入和成本难于分离和测量

导致技术提

·有些概念依然不清晰

创新产出

高活动的量

·对没有工商领域统计系统的国家难于采

·没有方法来源手册

对论文和文 ·出版物是知识 ·对各个国家和语种覆盖不全

出版物

献引用的量

生产的主要产 ·引用不能反映出版物质量,只反映其科技

影响

·专利的申请数 ·或专利保护的发明比例较低

专利

对发明的量

量和公布数量 ·专利数量不能反映发明的重要性和商业

易于获得

价值

三、基于过程——结果方法的绩效评价测度体系

要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绩效进行评价,就必须以某一可行方法为基础,构建相应的测度体系和评价指标。然而,当我们在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组织科学中讨论科学技术时,它们是复杂和非结构化的现象,这就要求对这些现象构造出概念和定义,并对这些可定义为“不可量化的”维度和变量进行适当的测度。

1.投入产出模型

为恰当描述公益类科研机构从资源投入到科技产出的整个科技创新过程,本文将公益类科研机构作为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对创新过程的阶段、各阶段的投入与产出进行区分并重新加以界定。其中资源投入指的是在其研发和转化过程注入的所有资源和强加在科技过程及其环境上的约束;而产出可以是有形的物体或者物质性的其他内容(如产品、工艺或报告等),或者是组织性、社会性、经济性的现象(如成本的降低或生产率的提高),也可以是无形的东西,如知识、客户满意度以及由科技带来的其他益处或有害的影响,并可划分为直接产出、中间产出、后续产出和最终产出四类。

2.测度指标体系

根据公益类科研机构投入的相似形式和属性特点,本文将纷繁复杂的量度指标归并到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和研究开发资本投入两大类别中去,从而将一组相似的测度标准施用于同一个类别的几种投入。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科研机构分为不同的类型,每一类型的投入与产出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因而评价指标体系也应有所区别。本文则根据中科院下属研究所的典型特征,从上述一般指标体系中选取适宜的指标,形成针对特定类型机构的投入产出测度指标体系(表3)。

表3 公益类科研机构投入产出测度指标体系 投入

指标构成

量度

指标

C[,11]研究开发人员

当年科技人员投入当量

科技人

C[,12]人员素质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

力资源

863、973 计划项目重大科技项目课题组长或首席科学家,

(C[,1])

C[,13]将帅人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奖励获得者,两院院士及

外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组织任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

C[,14]在职职工总数

包括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在册工人

C[,21]事业经费

从财政部门取得的科学事业费、房改经费、公费医疗经费等

研究开

C[,22]课题经费

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其他课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发资本

C[,23]设备购置经费

当年用于购置仪器设备的支出

(C[,2])

C[,24]仪器设备总值

可用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Q[,11]发表国际论文篇数

文献计

Q[,12]发表国内论文篇数

量学测

Q[,1]论文

Q[,13]SCI收录论文篇数

度(Q[,1])

Q[,14]被国际上引用篇次

Q[,21]专利

国际、国内专利申请及授权

知识产

被批准一类新药、二类新药,动植物新品种、新农药、新兽

权测度

Q[,22]其他

药、新肥料,软件著作权授权,制修订并正式国际标准、

(Q[,2])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重要咨询报告

Q[,31]科技奖励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三大奖一、二、三等奖;省部级三

绩效测

大奖

度(Q[,3]) Q[,32]人才培养

博士后出站、新增正高职职称;博士毕业、新增副高级职称;

硕士毕业、新增中级职称

Q[,33]技术扩散

单位对外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

技术承包取得收入

Q[,34]生产经营

科技成果转让收入;下属独资公司营业收入;与社会资本联

合投资的公司营业收入所占股份

3.定义绩效水平

知识生产函数的概念最初是由格瑞里茨(Griliches, 1979)在量度研究开发和知识溢出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时提出的,其基本假设是将创新过程的产出看作研发资本投入的函数:

Ln(R&D output)=lna+bln(R&D input)

(1)

在修正后的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中,新经济知识(new economic knowledge)是最重要的产出,企业追求新经济知识并将其投入生产过程,而投入变量则包括研发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

Q[,i]=AK[,i][α]L[,i][β]ε

(2)

其中,Q表示研发活动强度(注:实质上应该是研发活动的产出,原文为:Where I stands for the degree of innovative activity, David B. Audretsch & Maryann P. Feldman. 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Vol 4 p3),K和L分别表示研发经费和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α,β分别为研发资本投入和科技人力资源投入的产出弹性,ε为误差项。

从本质上看,公益类科研机构是将科技人力资源和研究开发资本等资源投入,通过研发过程的知识溢出使之转化成为论文、专著、专利、成果以及改进的产品和工艺、服务等产出的知识生产系统,因而可以用知识生产函数来评价其绩效:

LnQ=lnA+αlnK+βLnL+ε

(3)

绩效评价就是要对同类科研机构进行优劣比较,而比较的前提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分类。基于研究开发资本投入对研究机构产出贡献的分类,可将同类科研机构看作是同质的,通过计算该类机构在一定时间段内的α和A,可得到第J类研究所的理论平均产出水平: 表4 各研究所1993—2002年绩效水平 所属类型 单位代码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DM001

2.18 1.35 1.26 1.35 1.30 1.17 1.16 1.07 1.16 1.28

3

5

6

6

6

6

DM004

5.06 4.00 4.87 4.46 3.99 3.41 2.07 2.25 2.26 2.04

1

9

6

5

2

8

8

5

5

3

研发资本 DM020

0.38 0.42 0.48 0.57 0.48 0.42 0.49 0.47 0.55 0.54

低依赖型

6

6

5

6

5

6

9

3

DM068

0.39 0.37 0.20 0.37 0.49 0.48 0.53 0.51 0.36 0.41

6

3

3

1

6

2

5

7

DM071

1.91 1.67 1.95 2.10 1.63 1.62 1.57 2.12 2.04 2.41

3

5

4

1

9

9

7

6

2

DM102

0.45 0.48 0.56 0.57 0.52 0.48 0.44 0.47 0.54 0.59

3

9

2

5

7

7

6

3

9

8

DM131

0.37 0.30 0.34 0.32 0.35 0.42 0.29 0.36 0.38 0.40

5

4

3

5

1

8

4

4

8

DM002

1.30 1.55 1.51 1.40 1.43 1.35 1.44 1.42 1.43 1.03

5

7

4

9

2

3

5

5

2

3

DM008

0.50 0.43 0.56 0.55 0.38 0.37 0.44 0.34 0.48 0.58

3

4

5

7

8

1

7

4

DM009

1.36 1.09 1.38 1.57 1.24 1.07 1.42 1.48 1.74 1.80

1

7

6

5

7

4

9

7

9

1

DM014

0.46 0.47 0.44 0.56 0.52 0.46 0.48 0.51 0.46 0.62

5

6

5

9

6

5

1

3

6

DM016

1.03 1.24 1.35 2.07 1.67 1.02 1.60 1.13 1.28 1.01

3

5

1

9

6

2

6

9

3

研发资本 DM021

0.53 0.61 0.62 0.68 0.51 0.49 0.45 0.60 0.70 0.87

中依赖型

2

9

7

1

8

2

9

4

6

4

DM024

0.96 0.69 0.85 0.82 0.80 0.90 0.74 1.03 1.13 0.71

4

4

4

8

9

8

8

9

2

5

DM025

0.68 0.36 0.43 0.36 0.43 0.50 0.42 0.63 0.50 0.54

6

2

6

4

8

1

4

7

DM088

0.91 1.21 1.04 0.79 0.43 0.59 0.57 0.71 0.71 0.86

5

3

2

8

6

8

8

2

3

DM106

0.62 0.56 0.52 0.49 0.45 0.52 0.47 0.69 0.85 0.61

4

3

8

7

7

7

1

8

4

7

DM107

1.08 1.07 0.92 0.77 0.99 1.06 0.64 0.56 1.02 0.97

6

5

7

6

3

4

3

3

8

1

DM129

1.17 0.90 0.75 0.95 1.09 0.91 0.83 0.95 0.76 0.89

1

8

1

1

9

6

5

5

研发资本 DM007

0.87 1.55 1.54 1.31 1.22 1.01 0.58 1.71 0.59 0.73

高依赖型

3

4

5

8

9

3

1

1

6

7

DM023

1.04 0.91 0.78 0.79 0.95 0.80 0.91 0.82 0.74 0.68

3

2

7

9

3

5

2

6

7

DM069

0.75 0.82 0.91 0.71 0.59 0.63 0.91 1.03 1.13 2.06

7

6

4

3

3

3

9

3

3

DM085

1.07 0.83 0.87 0.75 0.92 0.71 0.70 1.35 1.68 1.36

5

6

5

3

7

6

8

4

1

大科学装 DM006

0.81 0.82 0.86 1.00 1.29 1.26 0.69 0.93 0.76 1.03

置类型

6

3

3

7

6

1

1

9

1

DM136

0.66 0.74 0.85 1.08 1.22 1.15 1.23 1.28 0.99 0.99

2

6

5

6

8

4

9

9

5

1999年以后各研究所绩效水平的整体提升表明,自1998年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启动以来,中科院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和推动科研机构改革,科技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这与2004年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施情况评价的结论是一致的。

25个研究所10年的K P Q变化趋势

若定义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绩效水平(P)=(实际的产出水平)/(理论平均产出水平),则研究所j的绩效可由下式表示:

P=Q[,j]/Q[,J]=Q[,j]/AK[,J][α]L[,J][β]

(5)

若绩效比值P大于1,说明该科研机构的绩效要好于其一般情况下的平均绩效水平;若绩效比值P小于1,说明该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绩效不仅没有达到一般水平,甚至要比其一般情况下的平均绩效水平还要糟糕。

四、测度体系应用

第9篇:新增长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构建;网络时代;书评

一、信息构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有些学者以Internet发展为背景,分前网络时期和网络时期两个阶段对信息构建进行研究。所谓前网络时期,是指从沃尔曼1975年提出信息构建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时期内,由于人们对Internet的依赖程度不高,信息构建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重视,有关研究信息构建的文献数量很少;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经济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增长点。一切信息资源,面临着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网络环境的巨大冲击,都将以数字化的形式实现人们的利用需求。图书馆、档案馆等这些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在信息化社会这个大背景下,也以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这些新概念、新模式应运而生。而面对如此浩瀚的信息资源,人们感到的是巨量信息的压力与茫然,从而造成了信息焦虑和信息恐慌,而信息构建所强调的“使信息变得清晰可理解”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为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因此人们发现了信息构建在网络时代应用的巨大潜力,意识到必须从宏观的角度来对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信息构建开始倍受关注,有关信息构建的研究才开始迅速增长,并且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信息构建的网络时期。

《万维网的信息构建》由美国的两位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背景的学者Rosenfeld L和Morville P在1998年完成,是万维网信息构建研究的开山之作, 2002年出版第2版。[1]Gilchrist A与Mahon B合著的《信息构建:以信息环境设计为目的》已于2004年出版。[2]主要论文有Andrew Dillon的《信息构建研究: 我们从何而来》,Jesse James Garrett的《日常事物的信息构建》,等等。而国内的最早关于信息构建 的两篇论文是在2001年12月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理论方法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情报学术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新世纪初情报学学科建设、发展与应用研讨会”上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李箐和荣毅虹提交的, 当时只是对信息构建的出现及基本概念作了初步的探析。此次会议首次提出我国的信息构建研究问题。[1]周晓英教授在2002年首次在国内的情报学核心期刊上《信息构建———情报学研究的新热点》,在国内最先将信息构建 翻译为“信息构建”并得到情报学界的认同。[1]其他的文章有赖茂生的《关于信息构建的十个问题》,荣毅虹的博士论文《基于用户认知的网站信息构建研究》。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4年度资助项目中有吉林大学毕强教授的“基于信息构建的网络信息空间智能导航方法研究及其测评”项目和人民大学周晓英教授的“政府网站的信息构建”项目,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博士点基金项目中有武汉大学张玉峰教授的“基于信息构建的智能导航机理研究”项目等。[2]从2000年起,美国信息科学技术学会(ASIST)已连续七年举办信息构建峰会。由此可见,信息构建已受到了国内外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者的普遍关注。

转贴于 二、关于《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

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周晓英教授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官方网站为例对有关政府网站的信息构建问题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后,编著的《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这部专著中,对信息构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做了比较深入透彻的论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在2005年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并荣获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全书共分十一章,除第一章的绪论和最后一章的结语外,本书可分为九个主题:(1)信息构建和信息理解的关系模型;(2)信息集合的信息构建;(3)信息构建的基本过程和信息构建过程中信息状态的变化情况;(4)信息构建的内容与方法;(5)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的原理;(6)信息构建的基本原则;(7)信息构建的理论与实践对情报学的影响;(8)信息构建的应用前景;(9)WEB站点信息构建的目标和方法以及在政府网站中的实现。

对该论著的介绍不是本文的任务,佳肴要自己去品尝。笔者在这里仅谈几个写作特点,也是本论著的优点,以和大家共勉。

(一)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为了探讨信息构建理论及其它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问题,从而得出科学、客观、可信的研究结论和结果,作者在书中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了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比如说在探讨理解和信息理解问题时,就运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中涉猎到诠释学、接受认识论、接受美学、哲学和符号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其它的章节也分别采用了文献调研法、模型法、分析综合法、分析归纳法、信息抽象法、逻辑关系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研读此书,除了获得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的理论体系外,如能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能够借鉴本书的这些研究方法,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在今天,学科的发展日益专门化和学科壁垒日益高固的学术界,多点跨学科的研究是有益的。美国不少高校都有跨学科研究机构。

(二)一个核心论题,多个问题领域

核心论题就是信息构建。围绕信息构建该书论述的领域很宽:信息理解,信息集合,信息存在状态,信息组织、信息结构、WEB界面设计、导航系统设计、用户信息需求、情报学,知识构建,政府网站,还有信息建筑师职业等。这样一个系统性的探讨,使得信息构建的研究兼有深度和广度,不仅在理论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用理论关照了各种不同的社会领域的问题;不是为理论而理论,而是把理论建立在活的社会事实基础上。这个特点和作者近年发表的一些论文是一脉相承的。这个特点使得这本书视野宽广,内容丰富,论述诱人,能给不同的人以智慧的启发,各取所需。

(三)风格独特,可读性强

也许正是作者遵循了她在书中首次归纳出的信息构建的基本原则,即面向用户,内容为王,强调设计,交互原则,形式与功能平衡,科学与艺术相结合这些原则,本书因加入大量的图形、表格、案例、插入小资料等新表达方式,例如,在每一章的开篇部分,都引用了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语句,使得书中形式多样化,从而使内容清晰、可理解。

(四)资料丰富翔实

作者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调查并掌握得非常全面与深入,可以说引用的资料大多是第一手资料。参考内容丰富、翔实,涉猎欧美等国外多个国家的文献专著。这里所提到的国外资料和信息来源也为其他研究信息构建的学者们提供了参考。同时,我国对信息构建的研究可以借鉴国外有些已成系统的研究资料。

最后,要特别强调的是,该学术论著多个创新点。如:“研究的角度和研究目标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首次明确回答‘信息构建是针对所有信息集合的’”,“创立了信息理解和信息构建之间的关系模型”,“创立了信息构建过程中信息状态的变化模型”,“首次对信息构建过程所体现的基本原理和原则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提炼”,“结合实例对政府网站的信息构建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等等。这些创新点,作者在最后一章都有详细的总结,这里不再赘述。

三、结论

从前文中提到的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章,还有申请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构建的研究可以说正在从引进和介绍向深化探讨与实践方向发展,《基于信息理解的信息构建》这一学术著作的问世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全书对信息构建理论方法的论述逻辑性强,系统性强,创新点多,观点和结论可信度高,相信能会推动国内学术界信息构建的研究热潮。然而,信息构建毕竟是一个新课题,历史短暂,研究及发展空间相当大,仅靠一个人、一本书是远不够的,希望与信息构建有相关背景学科的更多人加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来。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