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消费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村循环型城镇
农村循环型城镇,是在农村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原理以及自然生态规律的循环经济方法所建立的具有非线性生产模式的产业循环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生态保障系统,通过生态规划、生态工程和生态管理,建立起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生态良性循环体系,形成生态高效的产业、科学协调的管理体制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的现代城镇。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如果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方式进行只能加深其不可持续的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城镇要取得更大的、更稳定的发展就要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倡导绿色生产技术、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等形式引导小城镇向着环境友好型模式发展,并通过产业之间及内部关联性的增强,从而推进小城镇中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产业协作与和谐发展,使小城镇向着高效性、资源节约型的方向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循环型城镇是实现农村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必然加快。城镇化对于各类要素和需求的聚集、生产要素的集中、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人们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其次,世界上的一些国家进行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但多数还是按传统观念从过程末端入手,停留在绿化、环境保护、环保产业等措施上,并没有探及城市系统的内核。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协调好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促进城镇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的关键。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要走以往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提高小城镇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第三,农村循环型城镇的核心是发展循环经济。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它把环境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变量,兼顾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一种可持续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
二、建设农村循环型城镇符合农村居民生活方式革新的方向。
循环经济型城镇建设,要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核心进行经济战略性调整,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排放量;防止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提倡绿色消费,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加强环境规划,维护生态平衡,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等。生活品质是发展农村城镇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生活品质的高低取决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城市基础环境的质量,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文化体系等。而生态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它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为基本出发点,与人民群众的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直接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都向往能在优美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因此对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
三、发展农村循环型城镇是优化城镇产业结构的重要方略。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促进产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废气物排放、节约利用资源的目的。我国在现阶段推行循环经济城镇建设,并以此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弯路,以较少的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当前正面临调整产业结构的最佳时机,从发达国家发展的情况来看,人均GDP达到一定程度都将面临产业结构的巨大调整。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多样化,对教育、卫生、娱乐、休闲、旅游等方面的需求都大大增加。另外,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和自然成本地量的竞争优势。随着环境资源大量消耗和劳动力工资的提高,这一竞争优势将在未来10―20年内逐渐丧失。因而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保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利用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来带动经济增长不失为一个普遍的做法。发达国家多数是在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无法继续承受工业化的后果而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粗放的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城市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结合起来,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是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良性循环之路。
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不仅能够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减少废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构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位,提升现代化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物质投入的“脱钩”,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型城镇的生态化转型,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
研究背景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其中有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6个主要民族,多民族独特的风俗形成了青海人文景观的一大特色。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江河、湖泊、草原、盆地、盐湖等资源构成了青海壮美奇绝的自然景观。2009年青海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08.61万人次,增长22.5%;实现旅游总收入60.15亿元人民币,增长26.6%。
2研究数据及资料来源
研究数据及资料来源分为基础数据包括各类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娱乐、游览、购物等设施的总量及构成,当地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食品类型、数量、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当地当年生产力水平等,这些资料来源于中国旅游年鉴、青海省统计年鉴及青海旅游资讯网等相关网站;标准数据包括均衡因子、建筑用地系数、各种交通工具的能耗系数等,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下文中具体数据不再注明来源;调查资料主要按照抽样统计调查的方法得出估算数据。
3旅游生态足迹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国外学者Wackernagel(2000)首次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初步评价了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Hunter(2002)最早明确提出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旅游生态足迹(Tourismecologicalfootprint,TEF)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各种资源消耗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和水资源量,即把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的生态消耗用形象的土地面积进行表述。在旅游生态足迹帐户核算体系中一般采用成分法计算,生物生产性土地根据生产力大小的差异可划分为化石能源地、耕地、草地、林地、建成地和水域六大基本类型。旅游生态足迹计算主要由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休闲娱乐和游览观光六部分组成。以旅游产品的生态足迹为例,包括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购、娱6个子模型。
3.1旅游交通生态足迹模型
旅游交通生态足迹的测算包括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耗足迹及建筑空间占用足迹,计算出2009年青海省旅游交通人均生态足迹为0.0184131hm,计算结果见(表1)。
TEFtransport=∑(Si×Ri)+∑(Nj×Dj×Cj/r)(1)
式中,Si为第i种交通设施的面积,Ri为第i种交通设施的游客使用率,Nj为选择第j种交通工具的游客数,Dj为选择第j种交通工具游客的平均旅行距离,Cj为第j种交通工具的人均单位距离能源消耗量,r为世界上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71GJ/hm。
表12009年青海省旅游交通生态足迹(单位:hm)
Tab.1Per.touristecologicalfootprintoftransportinQinghaiProvincein2009a
交通
方式
旅客运输量(万人)
人均消费量
(km)
人均生态足迹
(m km )
旅游交通生态足迹( hm )
人均旅游交通生态足迹 (hm )
汽车
火车
航空
5633
404.40
46.87
230
1712
3498
0.13
0.1
0.6
168426.7
69233.28
98370.756
0.0070611
0.0046500
0.0067020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范文一:资源型城市发展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新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煤炭工业城市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等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现象的出现,煤炭工业城市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征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分析煤炭工业城市的发展特征、新经济时代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上,以邯郸峰峰新市区为案例,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0前言
煤炭工业城市是因当地的煤炭资源开发而形成、发展,并且煤炭资源型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占重要地位的城市,这些城市在我国分布面广,数量多,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使过去曾经辉煌一时的煤炭工业城市,现在面临如何持续发展的困扰。
峰峰新市区位于冀南平原、太行山东麓的邯郸市西南部,是一座因煤炭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地跨一区两县,面积1260kni。峰峰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不仅储量大,而且埋藏浅、品位高、宜开采,这些优势条件为峰峰的煤炭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市区主要企业峰峰集团有限公司下设45个子公司,在册职工4.6万人。现已发展成为集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化工、电力、机械制造、基建施工、建材、现代物流等以煤为基础,多产业综合发展的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和全国许多资源型工矿区一样,峰峰矿区在为支援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淀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受煤炭资源日益枯竭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资源型工矿区所特有的产业结构单一与综合经济的矛盾、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恶化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矛盾使峰峰的发展面临举步维艰的局面,如何使城市持续发展、保持城市的持久活力成为相关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
1.1经济可持续问题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立市之本是煤炭资源,城市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对煤炭的开采和初加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取决于其资源的品种、质量和储量。因此峰峰的城市的发展表现出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于是城市会因矿业开发的周期性而表现出明显的成长周期性。表现为在资源开发初期,城市发展较慢;到了发展、繁荣期,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了资源衰退期,煤炭煤炭资源必然会随着开采规模的扩大和开采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走向枯竭,仅峰峰集团17家国有大矿中就有8个矿井资源枯竭,注销了生产能力。这样下去,如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将逐渐失去依托,必将出现矿竭城衰的局面。
在城市开发的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对资源型产品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性。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煤炭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等有形资源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小,而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无形资源成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益重要。资源型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趋于下降。因而市场对资源型产品需求的周期性也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相应的波动性。峰峰在工业经济时代的那种靠大量出售本地煤炭资源,以获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峰峰开发历史较早,带有工业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偏重,产业结构效益低下等特点,使得这一危机更为严重。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一种新型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现在的资源耗竭型的发展模式,是以牺牲后代人获取资源的权利为基础的发展,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模式。
1.2生态可持续问题
1)煤炭工业城市在煤炭开采、加工、储运和燃烧使用的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生态景观受到极大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由于对地下矿产的过度不合理开发,产生大面积的塌陷,大量良田和土地丧失;开采过程中来自矿井排风、煤层瓦斯抽放和煤矿矸石山的自燃都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峰峰镇袁洼村、大社镇南岗村等煤矿资源枯竭塌陷区情况严重急需治理。
2)在选矿和资源的初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泥水、洗矸、煤尘和有害气体。在过去几十年中峰峰矿区都是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这种污染尤为严重。
3)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尾矿,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用于堆放,而且其内部的重金属等污染物随着雨水的冲刷和渗透对周边地区的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4)在煤炭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飞扬对矿区及运输线路两侧生态环境的污染。峰峰矿区是一个老矿区,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干旱少雨,区内工矿企业集中,城乡交错,人口密集,空气污染较重,绿色稀少,生态不良,林业、绿色植被先天不足等因素使矿区的生态问题更加严重。
由此可见,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许多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的。
1.3社会可持续问题
目前,很多资源型城市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矿产开采企业和资源初加工企业职工的下岗,造成结构性失业。
由于开发较早、工业发达、企业众多,计划经济时期,峰峰一度是周边吸纳劳动力较多,就业比较充分的地区。20世纪中期以来,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受枯竭、体制束缚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一大批煤矿关闭破产,许多企业关停并转,导致大量职工下岗失业,高峰时驻区企业有千名职工下岗,区属企业也有大量职工失去工作,这两方面的下岗职工一起涌上社会,都要在峰峰这个有限的市场中找工作谋生活,给再就业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压力。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紧紧围绕其所在区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的,其产业结构以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偏重。资源型开采和初加工产业的前后关联度低,对其它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带动力或推动力不足。不能给下岗职工提供足够的再就业机会,并且下岗职工缺乏其他行业的就业技能,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就业的转化。在一些资源枯竭的矿区,呈现出一派衰败景象,人们的文化、生活设施处于瘫痪状态,下岗职工由于收入水平降低,生活困难,出现影响社会安全的事件,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并且随着矿区的多年开采,矿业企业的职工也逐渐出现了老龄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矿区发展。
2可持续发展对策
针对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弱点,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加以调控,使其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以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挑战。
2.1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城市与区域联系,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与区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依矿而建,地处偏远,地理环境相对闭塞,往往是区域的生产中心而非社会经济中心,城乡割裂突出。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就是要加强资源型城市对周围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发展。同时,资源型城市必须加强与周围区域的交流、合作,把自身的发展纳入区域共同发展的轨道,在比较优势原则和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与区外要素相结合,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
邯郸把峰峰问题放到全局考虑,保持由主城区、峰峰城区、马头镇构成的组团式城市结构,发挥主城区的辐射作用。实施大园区战略,实现产业园区化,不仅便于生产要素的集中使用,而且还能节约投资成本和商务成本。邯郸规划建设了中心城市经济开发区、马头生态工业城、标准件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峰峰煤化工工业园等重点园区,不仅使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大大提高,还形成了优势板块经济,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峰峰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把握矿业生命周期特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本地优势的陶瓷、旅游等替代产业,降低对资源的依赖度,提高城市经济的稳定性。
2.2高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邯郸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以高新技术加强对资源型产业的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延伸产业链,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峰峰集团的煤炭可采储量为5亿t,目前已有4亿余吨被开采出来,余量日见减少;而煤矸石在已积存54oo万t的基础上,每年还要新增17.5万t。面对煤炭日减、废物日增、企业日衰的现实,峰峰集团及时制定了一、二、三发展战略,即: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电力、焦化两个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建材、机械制造和煤化工三个支持产业,确保集团公司在循环经济道路上稳步发展。目前,集团公司已投产和在建综合利用煤矸石电厂6个,装机容量127MW;焦化厂4个,年生产能力135万t。电厂、焦化厂在用活煤矸石用精煤炭资源的同时也会以每年15万t粉煤灰、17.5万t炉渣的速度排出大量新的废物,造成新的环境污染。为此,峰峰集团又建起了两座矸石(粉煤灰)砖厂,一年就可利用煤矸石或粉煤灰26万余吨;还新上了一条每天就可吞掉2500t工业废渣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针对因长年开采造成的公司范围内4000余万平方米的地表塌陷,集团也搞起了煤矸石回填复垦,迄今,全公司已复垦土地200多万平方米。
2.3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面临的巨大压力之一是大量的结构性失业人员。由于目前我国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矿业企业失业人员的生活困难,并且就业门路狭窄,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再就业,可能引起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要解决结构性失业带来的社会不稳定问题,首先必须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解决矿业企业职工的短期困难。其次,要实施系统性的再就业工程,包括就业机会的创造和下岗职工职业技能的培训。资源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缺陷是产业结构单一、偏重,产业链短,所能提供的非矿业劳动就业机会少,对劳动力吸纳力不强。在实施科学发展观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再就业计划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新的就业机会的创造。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适当考虑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职工的再就业技能培训时,国家和企业应当支付培训的费用。
2.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在新经济时代,资源型城市应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理念,以现代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做好城市与区域的生态恢复和重建规划,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搞好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加强政策法规的配套、土地的复垦、三废的治理、矿区的绿化几方面的工作,要将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工作纳入到城市发展计划中,拨出专款用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规划编制和具体实施。通过一系列的环境保护与管理、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实施,逐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3结语
煤炭工业城市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征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高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必将使煤炭工业城市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营造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范文二:消费者需求发展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消费需求感性消费绿色消费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消费者所面临的消费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与之相适应,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也呈现六大发展趋势,只有及时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动态和趋势,从整体上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基本脉络。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营销战略,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需求是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愿望和要求,或者说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实质是企业将各种营销手段或诱因作用于消费者,以刺激消费需求,激发购买欲望,促进购买行为的实现。因此,企业要使营销活动取得最佳效果。必须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了解和掌握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并根据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和调整企业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最终实现自己进行营销活动的目的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消费者需求研究是企业界和营销理论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新经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新技术革命为标志的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Intemet技术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应用,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跨越了多个渠道:他们把人类从古至今的需求和行为与新兴网络行为结合在一起。用高科技武装起来。这种消费者的行为混合了传统的和数字的、理性的和感性的、虚拟的和现实的因素。与之相适应。现代消费者面临的消费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极其深刻的变化。
一、现代消费环境变迁对消费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新产品和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推动了消费内容与方式的不断更新。
2.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急剧增长,现代消费者面临的已不仅仅是本国市场和本国商品,还有国际市场和国外产品,由此使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
3.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商品贸易方式带来了强烈冲击,从而为消费者实现购物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提供了可能。
4.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迅速缩小了时空距离。促进了国际交往的增加,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得以广泛交流、融汇,各种新的交叉文化、消费意识、消费潮流不断涌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传播。
这些变化,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了多方面的深层次影响,并使消费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重大飞跃与发展。都必然引起消费领域的深刻变革。同样。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将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多方面的深层影响,并使消费者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结合我国消费者现阶段的需求动态以及当今世界的消费发展潮流。可以将这一变化归纳为以下趋势:
1.消费需求结构趋向高级化
随着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这一趋势在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我国为例,以商品房、私人轿车、电子信息产品逐步进入城市家庭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消费被启动,消费品将由万元级向十万元级升级。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水平上。据国务院发展中心预测,从2005年至2010年,经济的增长率将在6.4%一7.8%之间。与我国经济高速度增长相适应,我国的消费基金在总量上也将持续地较快增长。在整体消费水平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我国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不断升级,消费内容更加丰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与此相对应,城乡居民已开始具有了较强的购买潜力。今后一段时间,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从小康走向更宽裕的过渡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及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衣食等一般性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住、行以及通信、电脑、教育、旅游等享受类消费将大幅度增加。而且,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增加和各国文化的相互渗透,国内消费的国际化趋势也开始显现。
2.消费心理引导消费需求日趋成熟化
买方市场格局形成以后,特别是随着我国银行储蓄利率的改革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成熟,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短缺经济时期相比日趋稳定、成熟,呈现出求实、求新、求稳、求廉的趋势。与此相适应,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与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理智型购买增多,情绪型购买减少;计划型购买增多,随机型购买减少;常规型购买者的购买动机受单一因素驱动减少,受复合因素驱动增加;受削价优惠刺激购买减少,受实际使用刺激购买增加,过去那种盲目、轻率的消费行为已经越来越少。
3.高情感需求与感性消费趋向广泛化
感性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并非出于生存、安全等基本需要,而是希望买到一种能与心理需求产生共鸣的感性商品,满足其内心深处的感性要求。现代社会,随着经济活动的高度市场化和高科技浪潮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快节奏、高竞争、高紧张度取代了平缓、稳定、闲散的工作方式;食物处理机、洗碗机、个人电脑、移动通信工具、现代化办公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大量涌入家庭和工作场所,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以机器作为交流对象;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人们的时空距离,地球村的味道越来越浓厚。与全新的生活方式相对应,人的情感需求也日趋强烈。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说: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作为与高技术相抗衡的高情感需求,在消费领域中直接表现为消费者的感性消费趋向。
西方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量的消费时代,第二是质的消费时代,第三是感性消费时代。在感性消费阶段,消费者所看重的已不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该产品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他们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上的渴求,或是追求某种特定商品与理想的自我价值的吻合。在感性消费需要的驱动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并不是非买不可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能与其心理需求共鸣的感性商品。这种购买决策往往采用的是心理上的感性标准,以喜欢就买作为行动导向。如美国有关机构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女性选购服装时重点考虑穿着的感觉,追求所谓最新流行款式者不到43%。在日本市场上,感性商品正成为新的流行时尚。因此,感性消费趋向,实质是高科技社会中人类高情感需要的体现,是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个性的实现和情感的满足等高层次需要的突出反映。在我国,消费者需要的感性化趋向也逐渐增强,以情感需求为核心的鲜花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
4.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趋向统一化
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体模式和基本特征。由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联系和关系也是多方面的,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必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包括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生活方式、文化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宗教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等等。上述不同方面、层次的生活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生活方式的整体系统。从生活方式的系统构成中可以看出,消费生活方式不仅是生活方式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其他生活方式分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现代社会,人们在充分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所带来高层次物质享受的同时,逐渐意识到高消费并不意味着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需求是社会性的,其快乐源于多个方面,仅靠物质享受难以使人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消费和人的幸福之间并不直接相关。决定生活快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其次是有满意的工作,即能自由自在地发挥才干和建立融洽的友谊关系的工作。基于上述认识,现代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把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统一、协调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评价生活方式,注重提高生活方式的整体质量。
5.提倡绿色消费,注重消费与环保一体化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过度破坏的严重困扰。在环境问题的压力下,现代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日趋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消费留下的不仅是成堆的垃圾和对环境的破坏,还将导致人类生存状况的不断恶化。因此,许多消费者提出做一个绿色消费者的口号,要求尽可能地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对所消费商品尽可能做到节约使用、循环利用。绿色消费需求趋势是指消费者要求自身的消费活动要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和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消费,实现持续消费。
在可持续发展观越来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绿色消费、精神感受更为强烈。所谓绿色消费,有两个内涵,即消费无污染、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消费行为要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随着消费渐趋理性化,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需求产生了。绿色消费曾经在食品生产领域风靡一时,而今几乎已经成为所有消费领域的一个流行的提法。如很多从移动GSM转而使用CDMA的消费者,很大程度上是看重CDMA低辐射的绿色消费功能。绿色消费是文明、科学的消费。各国消费者开始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责无旁贷的事情,开始将消费与全球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自觉地把个人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纳入环境保护的规范之中。在我国绿色消费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已经意识到节约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是现代社会条件下提高消费水平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把绿色消费作为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需要购买无公害、无污染、不含添加剂、使用易处理包装的绿色商品,并自动发起和支持抵制吸烟、禁止放射性污染等保护消费运动。由此,保护环境已成为现代消费者的基本共识和全球性的消费发展趋势。
6.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
在感性消费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日益多元化,给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选择空间,各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群体层出不穷,如新新人类即是当代最具个性的新型消费群体。被称为新新人类的年轻人想方设法丰富和展现自己的个性,尽情展示自身的存在价值,在消费活动中遵循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标新立异、张扬个性、追求与众不同成为他们选择消费品的首要标准,他们的消费方式在注重现代化的基础上又极具个性化。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5001305
一、引 言
20世纪中期,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后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人们开始反思工业化弊端。从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到1972年《增长的极限》的发表和瑞典斯德哥尔摩 “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再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联合国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召开,等等,国际社会一直在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模式,希望走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一些学者开始从社会文明形式的高度来思考工业文明。保罗·伯翰南在其1971年发表的《超越文明》中预见了一种“后文明”即将出现,但没有指明这种“后文明”将是一种什么形式[1](P1—2)。1995年,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正式将生态文明定义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2](P5—12)。与此同时,西方生态、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悄然兴起。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分别于1972年和1976年发表了著作《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基于“控制自然”观念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异化的消费观念,要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建立“易于生存的社会”[3](P58—76)[4](P37—52)。此后,相继出现了双重危机论、政治生态学理论、经济重建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系统的生态理论。在实践上,生态运动也在西方政治和社会文化领域兴起。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绿党”受到民众拥护,在工业化国家不断发展壮大,在许多国家的议会中取得越来越多的议席。例如,有明确政治纲领的德国绿党,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口号, 1998—2002年还与社民党联合获得了执政地位,现在绿党已经成为德国的第三大党。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了“红色绿党”的概念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主张,形成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同志专门就生态文明进行了明确阐述:“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中央政府及主要领导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
二、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进展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始于1984年,当时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最早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界定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5]。之后,理论界开始广泛研究生态文明,尤其是“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我国共发表了以“生态文明”为题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刊文章累计达10 029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9月第12卷第5期 陈洪波,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 第一,关于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界定。一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如陈瑞清等认为,人类至今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和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新阶段[6][7][8][9]。二是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如余谋昌等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四大文明一起支撑和谐社会大厦[10]。三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1][12]。四是认为生态文明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一种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在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生产模式和行为模式,走一条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3]。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的讨论很多,但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权威的概念。
第二,关于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研究。许多学者从儒释道和佛教中探究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研究认为,儒释道从各自的角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儒、释、道都强调“天人合一”,把尊重生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共同的生态价值观。佛教认为生命主体与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体,天地同根、众生平等,天地万物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14][15][16]。总之,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佛性统一、万物平等,等等,这些朴素的自然观及其生态实践观,对于建设当代生态文化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责任;合作博弈;旅游
从国际方面说,不管是《寂静的春天》公开出版,还是政府的公共政策中出现 “生态环境”这一名词,但在此之前的环境污染(如伦敦烟雾事件等)已经对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不管怎样,生态危机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影响人民的生活,当然随之出现的种种迹象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美国社会学者莱斯特•R•布朗(Lester Brown)先生也郑重地指出:“我们花很多时间为经济赤字而烦恼,但是威胁我们经济长远前景的是生态赤字。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于子孙后代”贾中成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写作的初衷正是来源于此。当然作为当今经济增长热点的旅游业,其生态责任的研究便成为重点。
一、合作博弈的评述
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s)又被称为联盟博弈(coalitional games)。其主要是指在博弈中,若协议、承诺或威胁具有完全的约束力且可以强制执行的,合作利益将大于内部成员各自单独经营时的收益之和,同时对于联合体内部应存在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也就是说合作博弈是针对结果而言,是把合作视为先验条件或者前提而对联盟收益分配的处理,且所有局中人接受与其他局中人甚至竞争对手共同努力争取更多收益。其大致可分为可传递效用博弈(联盟成员的效用可以叠加)与非传递效用博弈(效用不具有编辑支付性质)。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Collective Rationality),强调的是效率(Efficiency)、公正(Fairness)以及公(Equality)。在合作博弈的框架下才会有出现“双赢”的可能,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与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生态责任的国内外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没有提出生态责任的概念,但是其同样关注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其更注重的是生活中的生态问题。但是,综观西方发达国家对政府在生态问题方面的责任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似乎不太重视基本原理,范畴和科学体系的探讨,而比较重视对人类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和所谓的“全球问题”的研究,他们较早的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中国起步早些。
国内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并不是很早,谢菊(2007)在论生态责任中提出生态危机已向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政府、企业和普通公众等生态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履行各自的生态责任:政府应该倡导正确的生态观,完善政府生态制度,推进生态和谐的法制建设;企业从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企业间的生态和谐入手来从而达到个体、社会、生态的三赢效果;公众应尊重并崇尚自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另外通过环境NGO来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李外禾(2007)在论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责任中提出在政府在经济社会中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有关责任政府的相关理论,为建立新型的政府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和补充。它着重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定位为“政府调控行为,科技能力建设和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系统复杂工程,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系统观的相关理论。李晶(2009)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的生态责任研究中分析了政府生态责任缺失的原因以及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政府应具备的责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保护;其次,加强对国民的生态教育,营造生态文化与道德体系,再次,健全政府生态制度;另外,推进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最后,强化生态国际合作,注意保护国家的生态资源不被掠夺,警惕各种掠夺生态资源的形式,防止国家的流失,维护国家的环境权和发掌权。毕铁居,吴绍琪(2006)在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中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方面介绍了和谐社会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构架制度化的生态责任政府,首先政府树立新的生态观念,倡导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矫正错误的自然观念,坚持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与自然公平的辨证统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辨证统一;其次,建立生态责任政府,完善政府生态责任,,明确资源产权关系,建立广泛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等张存良(2007)在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生态责任中,提出政府实现领导者生态责任问责制和丰富政府生态责任履行方式等措施冯清(2007)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研究中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政府、生态责任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又列举了政府生态责任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生态问题及其原因,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政府生态责任的培育应做好以下工作:加快相应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走生态管理制度化的道路;在实现旅游资源“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加大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抓住时机,大力推进生态旅游等措施宋宝莉.揭r纹.窦玉凯(2007)在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中,运用企业生态责任战略地图模式,分析之处企业承担生态责任从长期看能够增加企业价值,并探讨了应如何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贾成中(2009)在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中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的直接执行者――企业的行为是直接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只有改变企业的行为模式,通过制度性约束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变原来的“经济人”为“社会人”,再向“生态人”过度,从思想上彻底改变,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并据此得出结论:企业变“经济人”为“生态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的一种责任体现。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引导将是企业生态责任实现的重要因素,即使是限制性政策也会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其次,产业政策、区域性政策以及行业协会管理等中观经济环境的完善和发展,是政府宏观政策制度作用于企业微观行为的“中介”传递功能实现的保证;最后,企业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企业生态责任的内生决定因素,企业生态化建设是企业生态责任的实现路径,同时,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绿色选择等外生变量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姚海静(2006)在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中就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人性的视角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正当性,指出企业本质不是纯粹的经济组织,而是人性实现的场所。人性是企业责任的哲学基础,人性的生态本质决定了企业必须对自然界承担道德责任。从四部分来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首先,企业生态责任的提出;其次,从企业本质着手寻求企业生态责任的正当性;再次,从人性异化的角度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缺失的根源;最后,论述人性限度内的企业生态责任。
(二)博弈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博弈论在中国的发展,研究者运用博弈论来研究旅游现象和问题,博弈的经济模型的方法也被引人了旅游研究中(以经济管理和应用数学专业为最多)。由于经济模型能更为全面、更为便捷的反应研究对象的特性.因此,简单的博弈经济模型的在旅游研究上的运用是这一阶段的代表。相关博弈模型研究主要以有限博弈和纯策略博弈为主(局中人具体明确了一个非随机性的行动计划,即选择一个策略的机率为100%,其它则为0,其中田喜洲、王渤(2003)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旅行社与消费者对产品选择的博弈模型,运用成本理论和博弈树(序贯博弈)进行分析得出提高旅游市场效率的最佳策略选择以及齐子鹏、黄昆(2003)建立旅行社间的价格竞争博弈模型并进行需求分析得出纳什均衡策略集合,用以解释旅行社业发生价格竞争的原因和价格联盟终遭解体的原因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到了2004年以后,博弈模型的建立又向前迈近了一步。2004年以后的研究由有限博弈向重复博弈发展,同时由原来的纯策略博弈向混合策略博弈(局中人可以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地从纯策略集合中选择一种纯策略作为实际行动,即选择一种策略的机率为0.4的条件下,选择其它策略的机率相加为0.6发展。如:田喜洲(2004)通过建立旅游市场监督人员与旅行社,运用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静态博弈分析后,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策略,来解决旅游市场效率低的问题而梁艺桦,杨新军(2005)通过合作博弈与竞争博弈的优劣对比,运用合作博弈的研究方法,对旅游企业产品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用合作博弈对旅游企业模型研究,提出单纯的合作战略或竞争战略已经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区域旅游活动,合作竞争战略才是新阶段我国区域旅游活动开展的首选策略春宇,黄振方,舒小林(2009)在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变迁的演进论解释中对现今旅游地利益主体关系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辨析其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以旅游地演化理论为指导,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性、演示其关系的演化轨迹与逻辑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演化理论研究框架,促使旅游地利益博弈达到一种能够实现自我调节的动态均衡状态。
三、结论
伴随着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景区的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研究的重点,生态责任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几年的热点,但是当前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基本上归属于纯理论学科领域,还没有构架起通向实践领域、指导生态保护实践的桥梁,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在实践过程中,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政府或者企业或者社区居民或者旅游者单个生态责任研究,并没有就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四者之间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体系,对旅游景区的长远和谐的发展和解决当代民生问题的实践并没有搭建一个明晰的生态平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野中,如何确保生态和谐,如何构建生态和谐的责任体系,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应该承担哪些生态责任,怎样实现其责任及其这四者之间的应建立怎样的合作关系来确保生态和谐等等问题,都是现阶段旅游景区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戢守志译,东方出版社,2002.p21.】
[2]谢菊.论生态责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04.0028】。
[3]李外禾.论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责任.[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04】
[4]李晶.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的生态责任研究.【J】农业.农民.农村2009.01043】
[5]毕铁居,吴绍琪.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J】特区经济2006,0493】
[6]张存良.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生态责任.[D]中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7]冯清.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11】
[8]宋宝莉.揭r纹.窦玉凯.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J]生态经济.2006-10-020】
[9]贾成中.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
[10]姚海静.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11]吴长文.营梢观念的发展与博弈均衡一兼谈旅游企业的市场决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7,(3):56一58.
[12]N爱其.旅游市场进人博弈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0.(11):12。一122.
[13]田喜洲,王渐.旅游市场效率及其博弈分析一以旅行社产品为例【J〕.旅游学刊,2003,(6):57一60.】
[14]齐子肠,黄昆.从价格竟争到价格联盟:旅行社业存在的一个博弈均衡解〔J].数t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12一114.】
[15]【田喜洲.旅游市场监督博弈分析【J】经济经纬,2004-03-040】
[16]梁艺桦、杨新军.区域旅游竟合博弈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02-023】
论文关键词:低碳经济,碳排放,重庆,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大,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在促进经济界和企业界加以反思之际,客观上也给了学术界以创新发展理论的空间。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可能。
重庆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直辖以来,重庆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把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施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制定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法规、政策及规划,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究和能力建设,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直辖以来的快速发展,重庆市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重庆市将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逐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与研究水平,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外技术经济合作,日益增强公众气候变化意识,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为保护气候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重庆市能源利用与碳排放现状
(一)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碳排放
从总体上看,重庆市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变化呈正相关关系。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重庆市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表1和图1可知,2004年以前,能源消费波动和经济波动周期基本一致,能源消费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变化方向一致,反映能源消费增速与经济增长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说明能源消费增速小于经济增长速度。随着重庆市经济速度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逐年增加,特别是2004-2005年,重庆市能源消费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增长率分别为15.7%和22.5%,而GDP的增长率分别为12.2%和11.5%,能源弹性系数大于1。
为了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重庆市提出节能降耗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和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的出台,更强调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因此,2005年以后重庆市能源消费增长率出现大幅度的降低,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总体上保持了下降趋势。
表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997-2008)
年份
能源消耗总量
(万吨标准煤)
能源消费比上年增长(%)
本市生产总值(亿元)
本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
1997
2030.13
8.5
1360.24
11.0
0.77
1998
2119.46
4.4
1440.56
8.4
0.52
1999
2278.42
7.5
1491.99
7.6
0.99
2000
2330.82
2.3
1603.16
8.5
0.27
2001
2463.68
5.7
1765.68
9.0
0.63
2002
2563.05
4.0
1990.01
10.3
0.39
2003
2737.90
6.8
2272.82
11.5
0.59
2004
3168.48
15.7
2692.81
12.2
1.29
2005
3881.52
22.5
3070.49
11.5
1.96
2006
4234.61
9.1
3452.14
12.2
0.74
2007
4782.36
12.9
4122.57
15.6
0.83
2008
5091.52
6.5
5096.66
论文摘要:本文以汉中略阳为例,提出了汉中略阳生态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对略阳生态旅游的实践有一定的启发性,对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生态旅游是指"为了解当地的与自然知识,有目的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生态旅游产品是一种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物质实体和非物质形态的服务,它是旅游者支付一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所获得的一种特殊的经历和体验。
一、汉中略阳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略阳生态旅游景点少而乱,布局不合理。生态旅游尚处于低层次、粗放型的发展状态,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
2、旅游配套产品稀少,旅游花费结构不尽合理。
在旅游者的旅游花费中,用于餐饮、长途、游览等基本旅游消费的支出所占比重达67.4%,而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仅32.6%。
3、客源市场不均衡。
客源主要来周边地区,汉中、甘肃、四川等。从2001年起国外旅游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4、无序竞争久禁不止。
由于旅行社数目的剧增,使得旅行社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旅行社为了生存,采用了"零"团费、"负"团费的办法将旅游收益转嫁到导游和旅游客车驾驶人员身上,依靠景点门票和购物的回扣或宰客增加旅游收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和败坏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
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由于忽视对当地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和生态旅游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得一些旅游景点和酒店只顾眼前的利益,不考虑长期发展,最终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浪费;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走向大自然,对生态旅游的价值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忽视了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
同时,据专家预测,在未来的一个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对旅游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国家采取鼓励发展的"假日经济"政策,假期的延长,为人们出门旅游提供了的机会,而生态型度假休闲旅游将是人们(特别是城市居民)的一大需求。随着"中五路"的即将完工,"十天"高速、"西成高铁"、"309"省道等重点交通项目的相继开工,以及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和"亚行贷款"等建设资金相继到位,五龙洞国家公园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对发展及时编制及修订完善公园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构建略阳生态旅游区是《汉中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之一。这为略阳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二、略阳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1、科学评价生态旅游资源。
略阳生态旅游处于起步阶段,生态旅游产品存在类型单一、档次低、低水平重复等问题。结合略阳地区的实际情况,立足资源优势,建立一套资源评估体系,正确评价资源的类型,开发独具特色的热带生态旅游产品。同时还要对生态旅游景点的环境承受能力进行评估,以保护环境不受游客的破坏。
2、明确产品定位。
略阳生态游客的组成结构,显示出不合理的目标市场结构,因此要重新调整目标市场的组成结构,将略阳生态旅游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向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结构升级;向高档次、高消费的旅游市场目标转变;挖掘出富有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的文化内涵,丰富生态旅游内容。
3、改进产品组合。
略有丰富的亚热带森林资源和温带资源,但开发的生态旅游产品却没有完全利用这些资源,仅是开发一些低级,大众的旅游观光项目,旅游产品线比较单一,应结合略阳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开发形式多样的旅游项目。
(二)价格策略
1、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
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价格杠杆为略阳旅游发展服务,政府有关部门要配合旅游协会组织会员协商由企业自行定价的旅游项目价格及浮动范围,通过协调机制,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对于国有的生态旅游产品应以政府价作为价格。
2、加强价格监督。
既要防止低于价倾销,又要防止高价联盟坑害旅游者,使价格水平既体现价值又符合。通过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促进略阳生态旅游区发展。
(三)渠道策略
论文摘要: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经营模式既要重视游客体验,又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文章旨在整合体验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解决目前国内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中最突出并普遍存在的产品错位与资源环境破坏问题。
一、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的开发经营理念
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理念经历了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主义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演变。
(一)经济增长主义阶段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
(二)资源保护主义阶段
随着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扩大,人们对资源保护的关注逐步加强。以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社区与交通干线。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Gunn, 1994)。这种开发理念注意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和谐共存的方法,仍然把两者看成是对立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观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倡导从社区利益出发,由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区发展与社会承载力。联合国开发署指出社区发展的原则是经济自立、生态可持续、社区控制、满足工人需求与建设社区文化。这种方法强调应将整个社区呈现给旅游市场,地方的友好、居民文化与生活方式都属于旅游产品。随着引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旅游景区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其中环境承载力是最重要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消除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按照世界旅游理事会的定义,可持续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
二、现代旅游具有重视“体验”的特点
(一)体验经济的特征
《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时,记忆将会长久保存在对过程的“体验”上。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二)最优体验标准:畅
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1990)在其名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提出了最优的体验标准是“畅”(flow),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难以获得快乐体验。
(三)游客需求的转变:快乐“三感”与“两求”
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游客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的三要素是: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日常生活不能完全满足快乐时,人们通过休闲旅游的方式来实现。实现的途径是求补偿与求解脱。求补偿是寻求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缺乏的东西。求解脱是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日常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因此,一个旅游景区的使命是培养游客的“三感(亲切感、自豪感与新鲜感)”与满足游客的“两求”(求补偿与求解脱)。
三、“体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契合
(一)快乐体验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如果没有关注游客的体验,游客到一个景区如果没有获得快乐,就没有游客。许多主题公园失败的根源就是没有给游客带来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无法满足游客的求补偿、求解脱的心理。没有了游客,何谈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经营模式既要重视游客体验,又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文章旨在整合体验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解决目前国内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中最突出并普遍存在的产品错位与资源环境破坏问题。
一、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的开发经营理念
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理念经历了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主义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演变。
(一)经济增长主义阶段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
(二)资源保护主义阶段
随着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扩大,人们对资源保护的关注逐步加强。以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社区与交通干线。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Gunn, 1994)。这种开发理念注意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和谐共存的方法,仍然把两者看成是对立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观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倡导从社区利益出发,由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区发展与社会承载力。联合国开发署指出社区发展的原则是经济自立、生态可持续、社区控制、满足工人需求与建设社区文化。这种方法强调应将整个社区呈现给旅游市场,地方的友好、居民文化与生活方式都属于旅游产品。随着引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旅游景区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其中环境承载力是最重要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消除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按照世界旅游理事会的定义,可持续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
二、现代旅游具有重视“体验”的特点
(一)体验经济的特征
《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时,记忆将会长久保存在对过程的“体验”上。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二)最优体验标准:畅
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1990)在其名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提出了最优的体验标准是“畅”(flow),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难以获得快乐体验。
(三)游客需求的转变:快乐“三感”与“两求”
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游客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的三要素是: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日常生活不能完全满足快乐时,人们通过休闲旅游的方式来实现。实现的途径是求补偿与求解脱。求补偿是寻求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缺乏的东西。求解脱是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日常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因此,一个旅游景区的使命是培养游客的“三感(亲切感、自豪感与新鲜感)”与满足游客的“两求”(求补偿与求解脱)。
三、“体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契合
[关键词] 生态位;破坏性创新战略;赶超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9-0034-04
一、引 言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企业如何实现赶超战略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技术跨越,一些学者提出了二次创新的思路。但是,科技更新速度的加快、专利保护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中企业创新能力的领先性使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企业通过二次创新实现跨越的难度越来越大。与已存在的实力强大的在位企业相比,后发企业资源基础薄弱。以企业资源基础大小来解释企业可持续优势和相互间竞争能力差异的RBV学派无法就后发企业现有的资源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策略。而组织生态学中里奇理论(niche theory)为后发企业的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即在位企业的强大和后发企业的弱小只是一种相对状态,对后发企业而言,正确的战略选择将改变“强者恒强”的模式, 使“强弱易势”成为行业发展的态势。
二、组织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的回顾
组织生态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Spencer(1876)与Marx(1954)的选择理论。当时运用选择理论进行模型的构建对组织研究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视野(Burns,1988)。20世纪70年代,Hannan与Freeman合作的论文“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成为了组织生态学的公认开山之作,在此之前人们的研究更多关注于那些规模大的、有影响的公司,Hannan的直觉使他想到,行业中的企业具有多样性,除了那些大公司还有数以百计的不为人所知的企业,这些企业中就包括后文中所讨论的后发企业。
Hannan 和Freeman(1977 年)运用了英国生物学家J.Grinnell提出的生态位(niche)的概念描述了资源与组织发展的关系。Hannan&Freeman指出企业生态位是企业在战略环境中占据的多维资源空间。这个概念对环境资源空间特性与企业特质之间互动的客观关系予以描述,是企业与环境动态匹配(适应)后所处的客观状态,呈现出企业与环境之间实现的共生共存的均衡状态。企业种群占据特定资源空间形成基础生态位,由于彼此竞争,种群内的每个企业实际只占据基础生态位的一部分,这就构成了每个企业的现实生态位。
企业所占据的现实生态位大小是由时间、位置、可用资源和环境因素这四个因素决定。现实生态位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期与特定环境中的生存空间与生存位置,也反映企业在特定环境下对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在内的生态资源的控制权的大小。
占据不同生态位的企业的竞争来源于对其所处资源空间中生态位范围的争夺,在实际评价企业现实生态位大小时通常采用生态位宽度(E.P.Smith,1982;R.J.Putman&S.P.Wratten,1984)来衡量,这一概念反映了种群内企业对现有资源的掌控能力,由于生态位的重叠与分离及由此产生的竞争只发生在处于相同或相似种群间或种群内部企业之间,所以,在分析企业生态位宽度时,假定时间和位置参数为常量,企业生态位宽度将取决于企业对资源的利用、竞争、整合能力以及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
三、基于生态学视角下后发企业的赶超战略的选择
(一)后发企业的赶超战略的成功案例
在战略环境中占据有限生态位宽度的后发企业相对于在位企业而言处于明显弱势。竞争加剧使得生态位的争夺日趋激烈,在位企业在动荡过程中既可能失去已有的竞争优势,而这些竞争优势得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也可能不复存在。技术升级换代与商业模式的革新,导致新的市场体系与盈利渠道的出现,这些生态环境的变化为许多后发企业创造了重要的跨越机会,技术变革将最终引发生态空间布局变化,促成后发企业居上取代在位企业获得生态空间优势地位。我们将这些成功案例归纳如下表1所示,这些后发企业的成立、发展、壮大并超越在位大企业,成为各个行业内屡见不鲜的常态。
针对特定环境下后发企业如何在规模、人才、资本等大多数资源条件远落后于在位大企业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崛起并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实践的发展。Zhengzhou(2002)认为:尽管当前大部分企业都曾属于其行业中的后发者,但对他们处于后发地位时的研究远不如当他们成为行业领先者时所做的那么多。
(二)后发企业赶超战略成功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些学者对后发企业战略地位与竞争优势的获取进行了初步研究。哈佛大学的Amar V・Bhide教授经过广泛调研与长期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在新老企业替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在位企业而言,后发企业中的管理者能够敏感、及时的攫取市场机会,并组织“相对贫乏”的资源进行大胆创新尝试(Amar V・Bhide,1996)。Bhide的研究成果代表了自熊彼特以来的企业家学派理论,倾向于将一些难以解释的诸如企业增长、产业演进、技术创新等问题统统归结到企业家个人特质上去,这种解释合理且逻辑缜密,但在说服力上尚存在局限性。事实上,许多有代表性的理论认为企业家精神中许多关键点并不在现有学者研究范畴内。鲍默尔提出“海森伯格原则① 适用于企业家行为”,即如果对某一企业家的行为与特质描述过于细致,“那么这种行为与特质就不再富有企业家精神。”
Pankaj・Ghemawat则利用博弈论建立了二阶段决策模型,论证了非连续技术在后发企业赶超过程中扮演的角色(Pankaj・Ghemawat,1994)。基于客户端小型交换机(PBX)市场上后发企业英特康公司对行业龙头AT&T公司的追赶与替代这一事实,Ghemawat在SCP范式下构建了在产品代际创新时企业的决策模型。他的研究表明:①产品创新导致的代际变化使后发企业获得超越机会;②低成本战略在很多条件下是后发企业赖以取胜的重要武器,因此后发企业乐于投资成本削减型创新,而在位企业却往往相反;③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在位大企业的创新意愿落后于后发企业。Ghemawat的结论印证了熊彼特(1942)的著名观点,持续的技术进步会削弱在位企业对领先采用过渡性技术的积极性,也与Fudenberg和Tirole(1986)的基于激烈竞争创新假设上的经典伯川德模型的结论一致。
此外,DA Garvin(1993)从组织学习角度,Burgelman(1991)从组织适应角度,分别论证了后发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理。但这些理论无法较好的解释为什么领先的在位企业在资源占优条件下反而落败。而组织生态学却为后发企业赶超战略获得成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三)组织生态学中后发企业赶超战略成功的理论研究
组织生态学认为,由于市场资源相对有限,具有相近生态位的企业生态位比较容易重叠(niche overlap),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为争夺生态位宽度(niche width)而竞争。后发企业赢得竞争凭借的是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来自于企业对生态环境维度中生态因子的掌控能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能对所处的生态位进行改造或拓宽以保持其现实生态位与其他企业所处生态位的异质性或不对称性,才能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好的适应环境、获得相关资源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因此创造出更多的企业
价值。
由于现有生态位空间的竞争激烈,彼得・德鲁克(1973)认为中小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它在一个小的生态位中的有效地位② ,这个小生位按其产生机理,可以分为:自然小生、空白小生位、潜在小生位、协作小生位、服务小生位、专知小生位。后发企业的赶超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生态位分离即生态因子的异质性,根据行业特性与自身特征,选择与竞争对手的生态因子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实现生产与经营方面的异质性或不对称性,最终获得小生位。这些的赶超战略很多,比如错位经营战略:在“经营时间”上错位、在“经营功能”上错位、在“经营空间”上错位等,从而实现生态位分离,彼此错位经营,相辅相成,避免价格战、产品战和广告战,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而破坏性创新战略则是其中一种生态位分离的战略。
四、后发企业的破坏性创新战略
根据Christensen(1992,1994,1997,2003)等人的研究,破坏性创新是一种非持续的技术或商业模式的创新,初始时通过向新兴客户或低端客户提供低价便利等独特的价值得以进入非主流市场。随着产品性能的改善,它逐渐向主流市场扩散,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并最终成为新的市场技术主导。破坏性创新颠覆了行业传统竞争规则,破坏了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建立了新的客户价值结构,是后发企业实现赶超的有效
战略。
从生态学理论来看,破坏性创新战略的本质是后发企业适应现有资源环境,实现生态位的分离获得部分资源,继而通过性能提高,而最终侵占竞争对手的生态位的一种错位战略。
这种破坏性创新战略的错位方式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低端破坏的生态位分离
低端破坏是指在原有生态位环境中,对处于价值网中最底端、最无利可图、 服务要求最低的市场发起攻击性破坏。例如20世纪30年代,平价超市的出现对百货公司的破坏,当平价超市利用低端破坏向百货公司发起进攻时,不断吞噬零售业市场份额时,百货公司发现自己处于降价与否的两难抉择中:如果自己随之降价并为节约成本而减少服务时,则对购物氛围要求较高的顾客会大量流失;如果不随之降价,则实惠偏好型的顾客又会大量流失。最后,百货公司通常的选择是放弃被攻击产品,将更多的货架空间转向获利率更高的化妆品或流行的服装产品,这种转移虽然暂时保持了百货公司的盈利水平,但也为下一次的低端破坏留下了空间。
这种破坏性创新战略从本质来看只是革新了行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并没有开辟新的市场,其通过低成本策略吸引了在位企业看来最不具影响力的客户,进而不断壮大客户规模。低端破坏不只是单纯的成本压缩,而是在对消费者价值偏好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消费者没有额外效用的组件或功能的减少来降低成本,并将这部分节约的收益让渡给消费者,提高消费者总效用,从而获得客户资源,实现生态位的分离。
(二)新市场破坏的生态位分离
新市场破坏创新是指将创造全新的客户价值感知体系,从而将原来不存在或潜在的消费群体变为实际的市场份额。新市场破坏创新的最初体验者都是不具有相关消费经验的客户――他们之前没有使用过与之相似的主流产品的经验。比如佳能的台式复印机就属于新市场破坏,因为它使之前没有复印经验的客户开始方便的在办公室复印资料,而不是将原件拿到专门的高速复印中心由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完成这项工作。
新市场破坏创新的主要任务不是直接与主流产品进行竞争,而是努力扩大自己产品的异质性,争取潜在的消费群体。Christensen认为新市场破坏虽然在初期并不与主流产品发生激烈竞争,但随着创新产品性能的改进,其最终足以让顾客脱离原有价值结构,进入这个起初从最不挑剔的市场层级发展起来的新的价值网络。破坏性创新不会主动侵犯主流市场的生态位,而是使客户脱离这个主流市场而进入新市场的生态位,因为这些顾客会发现新产品要比旧产品更加便利。
(三)混合破坏的生态位分离
第三种生态位分离的方式是混合式破坏。这种破坏性创新战略是低端破坏与新市场破坏的综合体,事实上,Christensen认为大部分的破坏性创新都带有混合特质。比如,西南航空公司实际上是通过混合性破坏获得高速增长的。它最初以不乘坐飞机的顾客作为目标对象--也就是以前经常使用小汽车或公共汽车的人群,但西南航空公司同时又从主要航空公司的价值网中的低端市场拉拢了大量客户。嘉信理财公司也是一个混合型破坏者。它采用了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从全程服务商(收费较高)那里掠夺了部分客户,但是它又通过吸引那些过去的非股票投资者――比如学生,开始购买和交易股票的方式创造了一个新的市场。
五、小 结
生态位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生态位的差异。后发企业在既有的生态位宽度下,如何实现生态位的扩大或生态位的分离,开辟新的生态位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多样,而破坏性新创新战略是后发企业的重要选择之一。破坏性创新战略是通过低端破坏、新市场破坏、混合破坏等多种生态位分离的方式,实现了生态位的差异,从而使后发企业适应了环境的限制,获得了更多资源,形成了新的生态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新的生态位的形成也可能是技术中断的结果(Brittain&Freeman,1980)。Tushman 和Anderson(1986)认为,由技术变革而导致的产品替代会损毁现存公司的能力。诸如水泥(1872)、定期航线(1924)和平纸复印(1959)等新的产品种类的出现则要归结于基础技术的创新。后发企业基于基础技术上的破坏性创新战略促进了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上的投资收益持续提高,促成了生态位的差异,并创造或进入了新的利基市场,扩大客户的规模(Thomond & Lettice,2002)。
[注 释]
① 海森伯格原则又称测不准原理也叫不确定原理,是海森伯格在1927年首先提出的。起初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反映粒子轨迹无法进行精确测量与描述,观测者本身的介入有可能改变观测的结果。后被引入社会学领域,用来指代那些难以观察或深入测度的事件。
② 彼得・德鲁克(1985)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其正式提出了小生位的概念。
[参考文献]
[1] 彭璧玉. 生态学视角的组织死亡理论研究[J] . 当代经济研究, 2005(8) .
[2] 彭璧玉. 资源分割与产业组织的演化[J] .学术研究,2007( 2) .
[3] 彭璧玉. 生态学视角的产业组织设立理论研究[J] .学术研究,2007(3) .
[4] 胡晓军,杨锡怀. 基于生态学的企业竞争要素及策略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2007,33(6).
[5] 郭 政. 后发企业破坏性创新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7.
[6] 王志玮. 企业外部知识网络嵌入性对破坏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0.
[7] Christensen,C. M. The Innovator's Dilemma: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M]. Boston,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8] Christensen,Clayton M. & Overdorf,Michael.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Disruptive Change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78(2):66-76.
[9] Christensen,Clayton M.. Why Great Companies Lose Their Way [J]. Across the Board,Oct1998,35(9):36-41.
[10] Christensen,Clayton M.; Raynor,Michael E. ;Anthony,Scott D.. Six Keys to Creating New-Growth Businesses [J]. Harvard Management Update,2003,8(1):3.
Latecomer Firms' Destructive Innov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Niche Theory
Guo Zheng 1, 2,Ji Dan 3
(1. School of Management,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2. Shanghai Academy of Quality Management,Shanghai 200050,China;3.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