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外直接投资论文范文

海外直接投资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外直接投资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外直接投资论文

第1篇:海外直接投资论文范文

在全国各省市中,广东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位列第一,达到了 116.3亿美元。上海位第二,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达到60. 43亿美元。上海和广东作为中_经济的领头羊,许多行业都是处于全W领先地位,尤其是制造业,而且在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中,也还是以制造业为主。

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在贸易中的作用是被忽视的。

传统贸易理论关于企业的描述仅有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新贸易理论中虽然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引入国际贸易分析中,但企业还是同质的(homogeneous)典型企业,即所有企业都从事出U。然而,近十几年的贸场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为什么一辟企业从事出口而另-些企业不从事出口?为什么有些企业选择通过出口进入海外市场,而有些企业选择FDI?对上述两个问题,异质性企业理论从新的角度给予了解释。

Melitz首次通过异质企业模型将上述研究规范化,出现了以企业异质性为特征的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

新-新贸易理论是同际贸场理论的前沿,能够很好的解释当前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现实情况,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思路和研究方向。该理论主要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以Melitz (2019)为主导的方向主要探索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又称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Heterogeneous-Firms Trade,简称HFT);以Antras (2019)为主导的方向主要研究企业全球组织生产抉择,又被称为企业内生边界理论(Endogenous Boundary Theory of the Firm)。而从现有文献来看,该理论还处于发展初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关于异质企业的理论假设需要更加详细的企业面的数据来进行检验。

本文将沿着Melitz的研究方向,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山发,就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之问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采用上海和广东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企业层而数据,来重点考察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本文为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1.2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阐述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研究内容,为本文的研究奠足了理论基础。接着论文结合上海和广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进一步探讨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给出相对明确的结论,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决策上的支持和指导。

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难点及解决办法,并对本文的框架和结构做出相关的说明。

第2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是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首先简单介绍了不同文献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假设、理论框架等相关内容的分析,为本论文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接着对有关异质性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关系的论证,进行相应的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实证假设。

第3章是分别对上海和广东省的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做出了分析,通过对这两个典型区域的相关研究,来发现这两地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劣之处,从而为我国企业今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4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首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地出口企业与FDI企业的生产率进行比较,从而来验证HMY模型的相关结论,即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业。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FDI企业的生产率,即为什么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Ik,是自我选择效应还是学效应的结果。

第5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对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做出总结,并对我国企业制定走出去战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3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

1、文献研究法第1章的研究动态和第2章的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在前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异质性在主要贸易理论中的体现进行了回顾和归纳,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2、定性分析法

第3章主要运用了定性分析法,通过对相应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来说明上海和广东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不同之处。

3、实证分析法

第4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度出发,在己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经营选择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首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验证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业。

然后通过回归分析,解释为什么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业,是自我选择效应还是学习效应的结果。

以下是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2篇:海外直接投资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际投资学;教学改革;创新创业

一、引言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国际投资战略的实施,面对“引进来”和“走出去”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必须重视国际投资专业人才培养。如何通过国际投资学这门课程学习,使学生不仅理解国际投资的发展历程和经典理论,同时又有全面把握国际投资新发展、解决新问题的学术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国际投资教学需要在重新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因此,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实施途径与方法,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国际投资学教学的状况

国际投资学是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开设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课,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独立实践能力不足,已经不能满足时展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如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真正学以致用,需要引入与时俱进,内容丰富,操作性强的相关知识到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将传统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以师生互为主体的研讨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景中,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讨论和体验获得知识和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国际投资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国际投资学主要研究

国际货币资本和产业资本跨国流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主体,他们的国际化发展迅速,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针对我校国际贸易专业特点,教学中应积极调整国际投资学理论授课内容,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考虑,国际投资学主要内容宜重点选择以直接投资为主,主要包括:

1.国际直接投资基本理论。包括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方式和作用,国际直接投资现状和发展,具有影响力的直接投资理论,如西方主流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适用性理论、中小企业适用性理论。

2.跨国公司特点及运行机制。

3.国际直接投资工具。

4.国际投资管理及中国国际投资实践等。在讲授国际投资理论知识时既重视传统理论的背景、假设条件和理论内容解释,又注重理论对学生投资实践应用的阐述,以期给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另外,强化教学内容及教学各环节改革,合理设计和安排课堂、课外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本专业前沿知识、实际案例知识、创新创业教学中相关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通过在课程内容及形式上创新,使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发挥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发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四、国际投资学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多样性

国际投资学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课程教学在传统课堂授课基础上,综合运用研讨体验式教学模式,以适应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1.案例教学法。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理解,在讲授课程每章知识时,都是从讲解国内外实际发生的国际投资方面案例开始。例如,在讲授“第三章跨国公司”时,首先,向学生讲述海尔集团的国际化,从公司的发展历程直至创立知名品牌,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启示。其次,引申到跨国公司涵义、产生和发展、经营战略与组织结构演变等内容。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变为主动理解、思考和总结的内化知识过程,进一步巩固课堂内所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撰写小论文。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研究问题积极性,教师选用我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4个成功案例,并针对每个案例给出相应题目,每个小组学生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课堂回答问题和组织讨论,并形成纸质版论文,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通过这种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学到很多传统知识和课本以外的创新知识,同时,还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撰写论文水平,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模拟实战法。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分析很多经典案例,学生直观地明确企业的内涵,了解企业如何运作的基础上,布置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撰写模拟建立一个海外分公司的计划报告,并做成PPT演示,每个小组同学积极性和热情非常高,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和创造力,纷纷建立自己的个性化公司,并以组为单位展示团队设计成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业能力,积累更多创新创业经验。

4.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起到了很大作用。在讲解国际投资学理论知识和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时,课件制作中运用大量数据、图表,做到直观、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量大特点,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中,直接讲授实务内容比较难懂,通过一些国际投资的实际案例、新闻短片和视频资源等途径,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和具体,例如,播放我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短片,让学生在亲身感受跨国公司创新创业奋斗历程中、深入理解所学知识,体会国际投资对人才的高标准要求。实践表明,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好的实际应用能力,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大楷,刘庆生,蒋萍.国际投资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钟生根.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强化国际投资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4(11).

[3]卢宝臣.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第3篇:海外直接投资论文范文

【关键词】海外投资/对外贸易/贸易创造

【正文】

中图分类号:F125.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2-8102(2003)01-0080-06

在世界经济中,国际直接投资是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经济运作方式之一,且与国际贸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从总体上看,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都在大幅度增加和日益扩大。但具体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是具有互补性还是具有替代性?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还是相反?在加入WTO之后,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充分利用WTO的规则,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促进贸易出口的增长,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理论解析

影响国际贸易增长的因素有许多,从理论上讲,仅就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而言,直接投资究竟是构成对贸易的替代,还是产生了对贸易的创造,这主要取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按照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从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三种类型:(注:[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第42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自然资源导向型投资。在东道国寻求某种自然资源既是为了满足母国本国的需要,也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因此,资源导向型的投资不仅扩大了母国自然资源的生产规模,而且也促进了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甚至还扩大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2)市场导向型投资。如细分起来还可以分为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和占领市场型投资。因此,在这种类型中,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后的初始阶段,因各种需求的存在,贸易是创造性的;当投资和生产形成一定规模时,“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结果势必会减少贸易的往来,因而具有贸易替代效应。但如果是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也许这种投资对贸易的间接促进会使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全面地分析,即使是前面所述的替代贸易时,在东道国进行市场导向型投资也可能会带来服务贸易方面新的需求。(3)生产要素导向型投资。这主要是指在东道国寻求低成本劳动力的投资。这种类型的投资,因国家之间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国际分工,在初始乃至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无疑是加大了贸易的发展,如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而进行的加工贸易。但因比较优势是动态而非静态的,这种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也要视具体情况而进行具体分析。

在理论上阐述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贸易的替代关系的还有佛农(Vernon.R),他在其著名的产品周期理论中,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模仿和扩散的动态分析,阐述了母国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在新产品的第一阶段,产品在技术创新国国内的生产、销售主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主(也存在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接近的其他国家出口的可能性);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化,同时又面对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降低产品成本成为技术创新企业维持其海外市场占有率的必然要求,这时便出现了技术创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佛农认为,一般地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不会产生对母国出口的替代效应。但是,如果这种投资发生得过早,就有可能替代母国的出口。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情况下,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贸易的替代影响将越来越明显。(注:Vemon.R:"InternationalInvestmentandInternationalProductionintheProductCycle",pp255-267,Vol.41,No.4,OxfordBulletinofEconomicsandStatistics(November,1966).)

总之,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即存在互补性,也具有相互替代性,这要根据母国(或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类型和发展阶段而定。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实证检验

当我们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再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会发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异同。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对这两类国家分别进行研究。

(一)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国外一些学者将对外直接投资与某些产业的实际出口联系起来进行了实证研究。如,伯格斯坦(Bergsten.C.F.)认为,在美国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中,那些对外直接投资程度较低的产业,其出口水平也较低;随着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高,出口规模也相应上升;但是当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一定规模后,追加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就逐渐消失了。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既是互补关系也是竞争关系。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其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竞争(替代)也将不断加剧,因而海外子公司的生产将逐渐替代美国的出口。(注:Bergsten.C.F.,ThomasHorst&Theodore.H.M.:"AmericanMultinationalsandAmericanInterests",WashingtonD.C.BrookingsInstitute(1978).)同时,学者们也有相反的发现,利普赛(Lipsey.R.E.)和威斯(Weiss.M.Y.)的研究表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美国的出口与美国海外子公司销售额都是高度正相关的,而且美国海外子公司的生产销售都部分替代了美国出口竞争伙伴中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出口(注:Lipsey.R.E.&Weiss.M.Y.:"ForeignProductionandExportsinManufacturingIndustries",pp488-494,Vol.63.No.141,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November,1981).)。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除去个别的现象,较大规模的起步应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亚洲的印度、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是从那时起陆续向国外或境外进行直接投资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一些成员的投资方式也从贷款转向间接投资,再由间接投资转向直接投资。(注:宋亚非:《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而且由原来主要投资于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逐步转向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世界级大企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1997年,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全球500强”的仅有22家,平均营业收益率为3.6%;而2000年入围企业增加到33家,平均营业收益率提高到5.2%,且高于“全球500强”4.7%的平均收益率(注:张金杰:《国际直接投资形势与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王洛林、余永定主编《2001-200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对贸易的促进也有其特点。首先,小规模和特殊商品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由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生产,资本劳动比率比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低许多,发展中国家东道国更愿意接受劳动密集型高的项目投资。即使是进行规模较大的生产性投资项目,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母国的发展中国家也占据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同时,这种生产性投资也将给母国带来原料、设备的出口增加,因而具有很强的投资与贸易互补性。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侧重于扩大出口的市场销售战略。无论是为保护原有的出口市场,或是开辟新的市场,还是避开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多采取各种方式保障出口,在达到一定实力和经验积累后,逐步再向全球经营战略发展。

考察韩国的经济,其迅速发展得益于通过出口把国内产业与国际市场紧密连接的结果,从而使国际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大,并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1991年韩国全国经济学家联合会的一份《韩国制造业的国外投资经营成果调查表》(注:参见杜玲博士论文:《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经验与趋势》,2002年5月。)中,我们看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总的来讲与贸易联系较多,所占比重也较大。如开拓市场与回避进口限制两项都与贸易紧密相连,其之和所占比重在韩国整个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中达到35.7%。当然,从表中还可以看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北美洲和欧洲地区,开拓市场的动机比重最高,占到29.3%,比其他动机的比重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这是为适应当地区域化经济和确保新产品市场的结果;在拉丁美洲、大洋州地区,最高比重的动机为回避进口限制,占27.3%,也比其他动机高出10.4个百分点,这说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此两个地区对贸易壁垒的突破动机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但具体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还有更进一步的动因分析。如李宏格(音译)(Lee,Honggue)对韩国电器行业的研究。(注:参见Lee,Honggue:"Globalization,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CompetitiveStrategiesofKoreanElectronicsCompanies",inNomuraResearchInstitute&InstituteofSoutheastAsianStudies(ed.),TheNewWave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inAsia,InstituteofSoutheastAsianStudies(1995).)电器是韩国最重要的制造业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电器生产国。李宏格指出,韩国电器行业在1989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比1979年增长了85%,显示出韩国在该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于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了顶峰——尽管与韩国电器产品的出口相比其投资的规模是非常有限的:1976-1992年间电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而1992年电器产品的出口额却高达161亿美元。李宏格分析,韩国电器行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表现为维持和扩大出口的需要,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那么,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韩国本身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所造成的压力,迫使电器行业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寻求廉价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主要是在亚洲地区);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在韩国扩大对欧美出口的同时,其电器产品也已成为反倾销的对象——这一点对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重新审视海外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是积极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一国的对外贸易乃至国际贸易;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一,所以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已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经济运作方式。

三、中国海外投资发展与贸易的关系

为了论述的方便与国土概念上的准确,我们把以下涉及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称为“海外投资”。

(一)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比较准确的提法应该从1949年算起。但因那个时期的海外分支机构都是一些贸易企业,规模又非常小,一般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内。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海外投资的步伐越来越大。截至2001年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的企业就达6610家,中方海外投资总额已达83.5731亿美元,遍布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注:此海外投资的区域数字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1年)为准。)。

1.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中国海外投资在全球的区域分布正逐步由集中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目前从投资的额度来看,集中化的表现还依然存在。截至2001年底,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数量在全球主要63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见表1。从基本格局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占28.99%,发达国家(欧洲、大洋州和北美)占27.99%,加上中国港澳地区33.46%的分布,大致呈现出各占1/3的态势,可以说是一个多元化的分布。具体的投资额度和比重见表1。

表1中国海外投资区域分布表(截至2001年底)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外经贸部《对外经济贸易简要统计》(2001)整理。

通过以国家和地区分布的形式进一步对投资额排序,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海外投资分布的集中化:即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使相邻国家(地区)和海外华侨聚集的国家(地区)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集中区域。至于在拉美地区和非洲投资额分布得较高,一般为投资行业的原因所致,这将在下面进一步阐述。

2.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分布。中国海外投资是从贸易型企业起步的。这些贸易型企业开始在海外做的商业性工作是为对外贸易企业提供信息、进行市场调查和客户联系服务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下,生产加工型企业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服务贸易型的投资行业特点仍十分突出。根据对外经贸部的统计,截至1999年,中国海外投资中服务贸易型企业,无论从企业数量上还是在投资额度上仍占绝大多数;生产加工型企业虽然在企业数量上增加较快,但在投资额度上还处于较小规模;而资源开发型企业在投资额度上比生产加工型企业还要大些。详见表2。

表2中国海外投资的行业与投资额分布(截至1999年底)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提供的数据整理。参见:外经贸部发展司:《中国的境外投资状况》,《国际贸易论坛》2000年第5期。

一般地,中国海外投资在发达国家的多为服务贸易型和研究开发型,即非生产性项目。服务贸易型企业的运作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国内企业的出口,以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在海外投资于研究开发型企业则是为了更有利地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技术,以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则大多为资源开发型和生产加工型,即非贸易性项目。资源开发型的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外开采条件较好或储量、品位较高的石油、矿产、林业、渔业等资源,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加工型投资,主要为转移国内长线产品的生产能力或发挥中国在技术、管理上的比较优势以占领当地的市场,同时带动相关材料、设备、零配件的出口。因此,这也是生产加工型的投资大多集中在亚洲、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互动

1.中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动因。从外部条件上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进入生产、销售、采购的全球体系成为必然。中国既然已经实行了“引进来”的改革开放,也必然要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资本、技术和人力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上看,“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不仅是政府的政策号召,更主要的是国内企业自身发展的利益驱动和内在要求。如前所述,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许多动因,具体而言,中国海外投资的动因主要有如下五点:(1)寻求资源开发。中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率很低。在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源短缺对中国经济将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其中,开发的重点放在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对外能源投资,即对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此外,还有一般性资源(如:黑色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树林资源等)的开发。在海外投资开发资源,主要是为了保障我国资源长期、有效和稳定的供应。(2)扩大出口贸易。无论是从中国政府政策的角度,还是从企业投资的角度,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材料、机器设备、零部件的出口,甚至带动服务业的出口,都是目前进行对外投资最多的动机。在政府制定的有关海外投资政策中,着眼点基本上都是扩大出口,是与对外直接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综合对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动机调查,扩大出口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注:参见段云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与战略》,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年版;谢康:《跨国公司与当代中国》,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版;鲁桐:《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对英国中资企业的实证研究》,载世界经济学会编《世界经济与中国:2000-2001年》,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开拓国外市场。在中国国内需求不足以及同类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积极开拓新的国外市场是企业利益驱动的内在动力所致,也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这与理论上阐述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之一——寻求市场型是相同的。(4)规避贸易壁垒。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上讲,规避贸易壁垒或突破贸易壁垒都是寻求市场型的一种动机。由于我国现已加入WTO,关税逐步下调后,规避各种贸易壁垒已成为扩大出口和占领国外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是近年来,出口配额限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利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可谓是突破贸易壁垒的一个有效方式,也是对特殊贸易限制的一个反应。(5)获取高新技术。在海外投资是中国企业获取高新技术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的一些航天、航空、电子、生物化学和机械业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渠道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少数中国企业还在国外投资建立了研究和开发机构,用最近的距离、最快的时间学习、研发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当然,这种类型的投资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但它将是最具潜力的海外投资。

2.中国海外投资对贸易的影响。如前所述,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上,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即存在互补关系也不乏替代关系,即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有贸易替代效应。具体到中国的实际,由于投资行业的特点和投资区域的不同,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要视具体的投资行业和投资区域而定。首先,服务贸易型企业的投资,动机与目标非常明确,肯定是为扩大出口服务的,因此这类企业的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无疑是积极的;其次,资源开发型企业的海外投资,进口的资源都是我国相对成本低或战略的需要,同时还能带动设备、制成品(如钢材)、技术和劳务的出口,虽然会带来一定的进口贸易增长,但从整体上看对我国出口贸易还是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我们将对生产加工型企业的海外投资做一个具体分析。(1)机械行业。机械行业中如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组装,家用电器中的CKD、SCD(注:CKD:CompleteKnock-Down,即全分解装配:将产品全部拆散成零件后提供给买方组装成整机;SKD:SemiKnock-Down,即半分解装配:将产品拆散成部件或部分部件、部分零件后提供给买方组装成整机。)等,由于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要使用国内的零部件,在初期设备投资之后,后续的零部件就成为组装生产的必备条件。因此,从总体上看,机械行业在海外投资对我国出口的带动作用是持续且长期的。特别是大型家用电器,这是典型的加工组装型产品,根据外经贸部的有关统计,家电行业投资带动出口的系数比其他产品高达20-30倍。金城集团的案例也显示,摩托车产品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后,大幅度地带动了该集团的出口:1997年海外销售收入250万美元,带动出口近150万美元;1998年海外销售收入近600万美元,带动出口达400万美元(注:李钢主编:《“走出去”开放战略与案例研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年版。)。实证分析表明,机械行业由于技术与原材料、散件的高度结合,海外投资就可带来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2)轻工行业。严格地讲,轻工行业中也有属于机械行业的产品,区分出来的主要是体积较小的机械产品如自行车以及其他轻工产品。这类产品的特点是,体积较小,出口运费没有体积较大的机械产品高,与海外加工的生产成本比,在国内的生产成本更低,因此这类产品的海外投资与出口很可能出现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在国内生产此类产品后出口更经济,就很少会有企业再到海外投资生产;即使在海外投资并形成规模生产,对国家的出口带动作用也不大。(3)纺织服装行业。纺织服装业的投资主要是规避贸易壁垒,由于根据多种纤维协议,在投资国的出口配额已经用尽时,如果东道国尚有未使用的配额,投资国便可以使用。中国在纺织品领域受欧美出口配额的限制非常严重,因此不少的纺织服装企业到海外投资主要动机都是为了突破配额的壁垒,在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市场。这种类型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也要视情况而定:一次性投资建厂可以带动国内纺织机械的出口,但对出口贸易没有持续的带动作用;使用国内材料多的,可以促进国内原材料、面料的出口,但有原产地规定比例的国家对此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有的国家(地区)可以享有免配额、免关税的优惠,则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产品出口或向第三国出口。因此,纺织服装行业在海外的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扩大还是替代,兼而有之,目前尚未找到实证数据。

四、结论

1.综合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理论,回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中的发展,以及中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现状与特点,论述了中国海外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们进一步证实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既存在互补又存在替代关系、中国的海外投资既有贸易创造效应又有贸易替代效应的理论。有意义的是这些互补和替代关系,或称贸易创造和贸易替代效应,在不同的投资领域、投资行业、不同的投资区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是有所差异的。

第4篇:海外直接投资论文范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相比大量引进的FDI,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本文试图提出一个包括产业选择、区位选择、主体选择和投资方式选择的战略选择,为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直接对外投资投资战略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截至2007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1,179.1亿美元。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发展速度超过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存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而与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相比,中国对外投资的流量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实力还比较薄弱,海外投资企业数量、每年海外投资的金额与海外直接投资的累计总额都还比较小。而且,中国的海外投资大多数为中小型项目。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全球企业500强中,仅有35家中国企业,且排名大多数位于下游。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战略研究

1.以资源开发型产业作为突破口

我国现在还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并且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从资源开发业—制造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国际投资环境日益改善,资源开采业对外投资的环境极为优越。对于一些行业,如采矿业、林业、石油开采业,世界上一些国家资源的供大于求,我国企业应该因地制宜的到国外去投资,开采、加工和运回国外的资源以满足国内需要。

2.以制造业和贸易替代为海外投资重点

对我国现阶段的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而言,投资重点应放在生产能力过剩、拥有成熟的适用技术或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制造业上。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纺织、食品、冶炼、化工、医药、电子等产业上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此外,我国还拥有大量成熟的适用技术,如家用电器、电子、轻型交通设备的制造技术、小规模生产技术,这些技术易于为他们所接受。

3.以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与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相一致的标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应该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并购当地高新技术企业或与当地拥有高新技术的企业合资合作,可以直接获取一般技术贸易和引进外资所无法获得的先进技术,然后将技术传播回国内运用,从而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例如。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事业部。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

1.以发展中国家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区位选择

我国地处亚洲,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需求偏好等使得进入障碍较小;中国的纺织、服装、家电、机械等技术成熟且竞争激烈的边际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容量大,投资机会较多;还可以利用东道国享有的优惠贸易条件,把产品销往第三国。

2.有选择地增加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美国、加拿大、西欧、澳大利亚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对跨国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因为其拥有优良的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稳定,投资法律法规健全,金融市场发达,各类人才丰富,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理想场所。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把掌握的高新技术反馈回国内。

3.积极谨慎地发展对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投资

这些国家正处在经济改革过程中,急需外国在那里进行直接投资。这些国家拥有仅次于发达国家的工业基础、民众的教育和工人的技术水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但是其产品出口能力较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中国产品物美价廉,比欧美产品更适合于该地区的市场需求。

四、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选择战略

1.重点发展具有垄断优势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其直接的效果是创造经营的中间产品的内部市场,避免外部市场交易的风险;使资金的转移、税赋的合理避逃有了通畅的渠道;同时降低了谈判、询价等交易成本;保证本企业的技术、技能等不外泄,以持续获得利益。对资源寻求型的投资还可以保证母公司所需资源的稳定来源。

2.大力发展具有经营特色的中小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目前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大部分却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主要原因就是中小企业由于其拥有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优势。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都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劳动力成本低,产业转移产品的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也比较低廉;产权关系明晰的基础上形成了简明高效率的组织结构优势;拥有符合当地市场需要的实用技术。

3.促进企业集群的对外直接投资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理论,一个国家的成功是来自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国内有大量的企业集群地,如宁波的服装、北京中关村的电子产业等。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选择的重要战略。从跨国公司成长的角度看,

企业集群可以作为一跨国公司成长发展过程中内部化优势的一种替代。

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

1.根据跨国公司的投资目的制定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国外的自然资源和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自然寻求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应以合资为主,有利于冲破对于自然资源开发的控制以及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习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以并购、合资为主。这种进入方式能够直接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东道国的人才资源培养自己的人才,掌握先进技术,充分提高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

2.根据中国的行业特性制定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

一些中国有优势的行业在进行产业转移的时候,中国跨国公司应该以新建企业和合资进入方式为主要进入方式。现阶段,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制造业和机床、自行车、钟表等机械加工业是中国技术方面比较成熟的,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具有投资优势,这些行业投资市场主要是经济技术水平与中国接近的发展中国家和某些发达国家。

3.根据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制定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应以新建、合资为主,有利于发挥这两种投资方式的优点,避免并购、独资的劣势。选择新建和合资方式可以节约外汇资金,有利于利用当地企业的市场开发优势尽快占领市场、弥补新建企业所需时间较长的不足,新建投资风险相对较小,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新建合资企业比较欢迎。

参考文献:

[1]江小娟,杜玲.对外投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参考,2002,(73).

第5篇:海外直接投资论文范文

1.1.1 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企业新机遇

在国内市场不能满足企业发展所需时企业必然会选择走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道路,企业之间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就是说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发展必有之路。经济全球化让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约束力也不断增强。在这个时代,世界各国应敞开大门,适应这一趋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握其中机会。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加入这个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国际分工利益,与世界先进经济技术同步前进。加入世贸组织可以帮助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1.1.2 中国政府实施“走出去”战略,企业走出国门,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随着中国的入世和国内市场的开放,很多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因此,国内外企业竞争激烈。另外,生产能力过剩、内需不振,自然资源短缺,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比例失衡,中国外贸出口深受贸易保护主义的侵害等原因,1988 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发展战略。“走出去”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要要求,是市场经济开放性、竞争性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可以使企业更广泛的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中国企业将产品市场和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市场向外延伸,并着眼于整合全球资源,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对外投资增长很快,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目前,中国投资区域已遍布世界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从 2002 年起,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几乎成倍增长,从 27 亿美元上升到 2007 年的 265.1 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设立的海外企业近万家,分布在全球 173 个国家和地区。2003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发展中国家居第二位(新加坡第一),2006 年在发展中国家位列第一,在全球国家(地区)排名中居第 13位。到 2012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了 840 亿美元历史纪录,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战略的研究,希望达到以下目的:分析研究背景、明确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介绍外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总体情况;回顾中国在越南跨国经营发展历程、阐述跨国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SWOT 分析法指出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详细分析中国企业在越南所选择的跨国经营总体战略及不同行业投资越南所选择的经营战略;提出对策建议。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这几年来中国企业纷纷到越南进行跨国经营,中国在越南跨国经营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从文献上来看,对中国企业在越南的跨国经营研究则不多。本论文通过跨国经营理论的基础,对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成果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同时,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跨国经营的相关研究,以进一步丰富适合于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理论。

  1.2.2.2 现实意义

(1)对越南企业:本文介绍了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发展历程,现状和经营战略的选择。因此,可以让越南企业更加了解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等方式,进而学习中国企业的优点和创新点。

(2)对中国企业:本文让中国企业更加了解越南投资环境的总体情况,从而找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在越跨国经营战略。

本研究具体思路框架如图 1-1 所示:

........................

第二章 跨国经营战略相关理论

2.1 国际化经营理论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经营发展逐渐由国内转向国际化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跨国性以及经营的过程性。英国斯蒂芬杨(Stephen Young)教授在《国际市场进入与发展》书中说,国际化是“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所有方式”,包括产品出口、直接投资、技术许可、国际分包生产、特许经营等活动。

有关国际化理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Uppsala 国际化过程模型,该模型是20 世纪 70 年代由乌普铲拉大学的一批经济学者提出的,以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的一种国际化模式。该模式基于“企业的目标是增收益减风险”的假设,将企业的国际化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强调企业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对于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影响。(2)交易成本分析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的交易行为是成本分析的基本单元,企业扩张势必带来交易成本的上升,公司的组织形态应以成本最小化为基本原则,因此公司为了减小交易成本都倾向于垂直一体化的组织形态。(3)企业国际化网络模型,该模型是由瑞典学者提出的,他们认为产业系统就如一张网络,它由众多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的企业组成,这些企业之间联系密切,有很强的合作和互动关系,存在大量的产品、信息等资源的交换。

.......................

2.2 国际市场进入战略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是一些北欧学者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其中,海外市场知识的多少等因素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选择影响最大。1981 年,邓宁提出了一个与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有关的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是企业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1998 年,托宾·佩德森和本特·比特森提出企业国际化四要素模型,他们认为企业国际化受到海外市场知识,生产要素数量、企业市场份额的市场竞争结构四个要素的直接影响。Root 于1994 年对国际市场进入的所有方式进行 整合性的分析,他认为每一种进入方式的投入、风险与收益都有差异,企业在作出选择时必须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资源能力,政府法律法规,目标市场特点等因素。

第三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现状 ............................. 15

3.1 外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总体情况 ...................... 15

3.1.1 外资进入越南的发展历程 .................. 15

第四

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 SWOT 分析 ........................ 26 4.1 优势分析 ....................... 26

4.1.1 越南自然资源丰富 ......................... 26

第五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战略选择及对策建议 .............. 32

5.1.1 市场进入战略 ...................... 32

5.1.2 行业选择战略 ....................... 33

第四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 SWOT 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越南自然资源丰富

北方的红河水系与南方的湄公河水系,给两大平原带来了大量的腐殖质,使土地相当肥沃。这两大平原的稻田占了耕地面积的 90%左右,成为世界上着名的“谷仓”之一。越南近年来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抓了农业革新,稳住了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连续多年保持了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国的地位。越南今后为了加快发展,也将会继续发挥这一有利条件,同时进一步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越南的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丰富。这几年,原油成为越南的第一大出口产品,煤炭也进入了主要出口产品的行列。2008 年原油出口创汇高达 103.568 亿美元,煤炭出口创汇13.88 亿美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 50 亿吨,估计储量高达 100 亿吨。已探明的煤炭 100亿吨,估计储量约 2200 亿吨,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盆地,2100 亿吨煤炭分布在红河三角洲 3500 平方公里范围的低下 100—3500 米深处。几乎所有矿产资源在越南均有分布,大部分有开采价值。尤其是铁矿,已探明储量 10 亿吨,估计总储量在 18 亿吨左右,铝土矿储量约 66 亿吨。在今后的加快发展中,越南将继续抓好油气工业,提高其加工能力。同时将利用好其他的矿产资源,为工业化、现代化服务;此外,越南还有比较丰富的林业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等,这些资源将会进一步得到开发和比较充分的利用。

...................

第五章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战略选择及对策建议

5.1 中国企业在越南跨国经营总体战略

企业跨国经营战略是指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通过系统地评估自身实力,确定基本任务和目标,并根据变动的国际环境拟定必要的行动方针和政策,采取相应的行动,为求得企业在国际环境中长期生存和发展,达到企业既定目标所作的长远的总体谋划。

进行海外投资,建立跨国企业是当代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近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企业发展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推进,越南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所瞄准的重要目标市场。积极发展对越经贸和投资往来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地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制定出符合中国企业在越南的跨国经营战略。

5.1.1 市场进入战略

跨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可分为两类:契约式和非契约式。契约式进入指在不涉及资产所有权的条件下,通过契约转让某些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等) 的使用权加入目标国市场。

第6篇:海外直接投资论文范文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初,一些国有外贸企业在海外经营进出口贸易,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生产性投资比重有所提高。进入90年代后,跨国经营主体进一步多样化。目前,除了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境外投资额增长很快。截至2006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为733.3亿美元,建立境外中资企业超过1万家,投资分布在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仅2006年对外直接投资就达1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6%。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已达3万多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1800多家,对外劳务合作企业600多家。从2001年开始的5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66%,对外承包工程年均增长25%,对外劳务合作年均增长11%。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境外中资企业(非金融类)的总资产已超过2000亿美元,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年实现利润177亿美元。另据德意志银行2006年的一份研究报告预计,在未来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率可能超过20%,并将在2011年达到600亿美元,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中国的跨国公司群体已经出现。

跨国公司通常以一个国家为基地设立母公司,同时又在其他一个或多个国家设立不同的实体,接受母公司的管理、控制和指挥,从事各种经营活动,这样一种富有高度组织性的巨型企业客观上需要有高度严密科学的管理。发达国家跨国经营具有雄厚的物力、财力、人力等优势,在资金、技术运用上积累了上百年的经验,具有熟练的、规范的、科学的管理技术。而我国境外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缺乏应有的经营自利,难以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做出灵活的反映,制约了企业跨国经营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多为国内母公司的附属公司,在单一目标市场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缺乏组建战略联盟的意识;管理人员的选派被视为照顾或福利,综合素质差,缺乏企业家才能。因此,我国境外投资企业数目虽然可观,却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

对于现代跨国企业来说,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市场份额、资本市场市值等规模的大小是挤身于世界级企业的显著标志,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世界500强的主要依据是对公司营业收入的规模进行排名。进入美国《商业周刊》的1000家企业,则要根据各企业在股市的市值大小进行排名:企业规模意味着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地位和影响力,若达不到相当的规模,就无从谈及世界级的企业。大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但大而不强,意味着效率低下,同样缺乏竞争力,做强是发展的关键。做大可以通过政府手段加以解决,做强则需要企业内在的实力。因此,大企业应瞄准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找差距,定战略,在企业国际化战略上下工夫,提高竞争实力。我国联想、海尔企业国际化战略上的成功,说明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具备冲击世界级企业的潜能。论文

二、我国跨国公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世界级跨国公司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海外企业中盈利的占55%,收支平衡的占28%,亏损企业占17%。这说明中国的跨国公司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具体表现在:

首先,海外投资规模不大,战略优势不明显。据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透露,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仅占全球FDI的0.5%,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仅占国际工程发包额的2.1%,在外劳务人数仅占国际劳务市场的1.5%,“走出去”的规模仍然偏小。投资项目仍以中小型为主,单个项目的平均投资额虽然已经由2002年的281万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448万美元,但与发达国家海外平均投资额约600万美元、大型跨国公司平均投资约6000万美元的规模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因此我国的跨国投资整体水平偏低,规模不大资本不足,尚未形成明显的战略优势,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境外的扩张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是制约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海外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中国海外投资,在行业结构上,贸易型投资企业比重偏高,制造业投资企业比重才刚刚过半,在地区结构上,投资遍及五大洲168个国家和地区,虽然投资的区域比较广泛,但对外投资的46.8%集中在港澳地区,其次是北美,占13.7%。从整个海外投资布局来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明显偏少,影响了中国对外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市场布局上的战略意图、战略层次有待进一步凸显;投资方式虽然已经由“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等方式扩展,但经营方式仍比较单一,作为跨国经营中资本运营的重要手段——并购,实施的频率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数据,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达到6870亿美元,其中跨国并购投资达4410亿美元,所占比重高达63.6%。但目前我国海外直接投资中新建方式约占78%,而以收购、兼并方式建立的企业仅占22%左右。

第三,海外投资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世界跨国公司的渗透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科技产品和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一些高技术产业,比如航天航空、微电子、生物工程等,在现代跨国公司中逐步成为支柱产业。而我国企业在科技方面比较落后,许多企业没有技术优势,更没有形成核心技术。因此,尽管我国的跨国经营投资范围广、涉及行业多,“十五”期间也陆续建设了一批境外研发中心、工业产业集聚区,对外承包工程也向EPC总承包、BOT等更高层次发展,大项目逐渐增多,技术含量逐渐提高,但以贸易性企业及资源开发和加工企业为主的初级格局尚未有根本改观。中国最大海外投资企业的主要投资都集中于资源开发和制造加工业,如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投资1.12亿美元与澳大利亚合资建立恰那铁矿,首钢总公司斥资1.2亿美元收购秘鲁铁矿,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通过中信加拿大公司与加拿大鲍乐公司、巴瑟斯特公司联手收购了塞尔加纸浆厂等,这些都表明资源开发业仍是我国海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层次和转换速度都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业分布为:资源开发(林业、矿业、渔业)、加工制造、交通运输、建筑承包、医疗保健、旅游服务等领域。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业和初级加工制造业,大约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的过渡时期,因而尚未形成直接投资的产业体系。

第四,海外投资宏观管理体制滞后。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体制严重滞后,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缺乏统一且透明的政策。由于宏观管理的无章、无序,造成资本投入失控,加之财务制度、经营管理的不规范,造成了海外企业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海外企业监管制度不健全,造成了内部风险管理的失控;海外投资立法工作显得滞后和单薄,尤其是海外保险与保证制度,在许多方面甚至还是空白;海外投资在体制上仍然带有浓厚的部门和地方所有的行政隶属关系的色彩。国内跨国集团的上级主管部门(部门或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仍保持高度控制。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最大体制仍然是政企没有完全分开,政府对企业投融资、进出口贸易等一系列市场活动采取审批制,过细的产权和人事管理,在部门与地区利益的驱动下对企业的联合、重组、收购、兼并,进行行政干预等,凡此种种,严重影响跨国企业的健康发展。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首先是缺乏全球化的理念和国际化的思维,以及缺少跨国经营和管理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讲,国际化人才是我国跨国企业最稀缺的资源。

三、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对策思考

1.制定明确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战略管理是企业战略策划、制定、实施和控制的过程。我国跨国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通盘谋划,合理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科学制定战略方案,并加强企业战略的控制。由于不同国家的公司参与全球市场的程度不同,跨国经营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产品出口,即公司跨越国家边界销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多国经营,即公司在一个以上的国家市场中开展经营活动,每个市场一般被看作是独立的,总部会实施一定程度的控制并对各地经营活动施加影响;全球经营,即公司从整体上选择和利用全球市场机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资源,以实现获得全球竞争优势的目的。采用全球市场战略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出现在如美欧日等广泛国际化经营的企业,而我国的跨国公司由于国际化经营的历史较短,全球化战略的程度较低,大多处于由多国经营阶段或向全球经营转型的过程当中,因此实施海外经营时应选择目标更为明确的多国市场战略。随着企业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海外经营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逐步过渡到全球市场战略。

2.培育跨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企业在一定的外部经济环境下,成功地进行国际生产与经营活动的能力。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要在充满风险的国际舞台上竞争,求得生存并不断壮大发展,就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企业的研发能力,这是取得海外经营成功的关键。一个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知名品牌,没有独特的研发技术就谈不上核心竞争力,也不可能具有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都在5~10%之间,强者高达20~30%,巴斯夫一家的研发人员就超过1万人。目前,世界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又频频进入我国,这对我国的自主研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加强企业的研发体系建设对于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显得尤为紧迫。

3.采用渐进式海外发展模式。我国跨国企业一方面人力资源匮乏,缺乏对海外市场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资金实力不足、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因此应采用渐进式海外发展模式,即从国内市场——海外市场一产品直接出口——海外代表处——相邻海外分公司——相邻海外子公司——海外建厂——扩大海外市场区域——全球市场。渐进模式是一种从地理和经营方式上逐步演变、循序进入的扩张方式,以提高跨国经营成功率。渐进发展模式有利于不同资源、文化、综合能力的融合、培养与吸收,逐步增强跨国企业实力,从周边国家扩张到欧美发达国家,并最终走向全球。

4.加强跨国经营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我国跨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必须按照国际市场需求,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尽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强化企业的质量管理,加强企业的营销管理,重视信息管理。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遇到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企业蒙受的种种损失,主要是源于不熟悉国际惯例,不能按国际通行的规则开展经营活动,因此企业必须严格遵照国际惯例和规则行事,按国际规范、惯例加强海外分支机构及跨国经营活动的管理。

第7篇:海外直接投资论文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风险;中国海外投资;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

1.引言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增速也是在逐年提高(除2008年、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增速稍有减缓外)。而据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仅2010年1月至8月,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就已超过了500亿美元。调查显示,中国目前已经超过德国和法国,成为第二大“对外投资最有潜力的国家”。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招商引资到海外扩张,这样的转变,不仅是中国国力增强的标志,也是中国企业国际地位提升的体现。

然而,在这庞大投资数据背后的却并不尽是风光无限,随着“开疆扩土”进程不断加快,新的挑战也不断出现。“走出去”这条路显然从一开始便不是一条坦途,比如,众所周知的中铝联合美铝收购力拓9%的股份,最终带来的却是近750亿元的损失,而上汽收购双龙最终也以惨淡收场,TCL集团收购汤姆逊也难逃失败厄运。关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而成功的案例却如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中国贸促会经济信息部4月21日在第三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时指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是1/3成功,1/3失败,1/3不赔不赚。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国企业为什么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屡遭滑铁卢显然很有必要。当然,对于东道国政治、经济等环境的不了解,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意识是中国企业多次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便试图建立一个风险评价模型,对海外直接投资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进而为企业海外投资行为提供指导性建议。

2.海外投资区域的选择

2.1 关于海外投资区域经济风险的界定

本文对海外投资所面临的区域经济风险的理解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国经济形势的变化所导致企业面临的风险,具体包括东道国经济增长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市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投资环境、劳动力环境等。

对于经济增长风险,我们通过国内生产总值进行衡量;而对于通货膨胀风险,我们则通过通货膨胀率以及广义货币量来衡量;市场利率风险,我们则通过实际利率水平以及居民储蓄率进行衡量;汇率风险我们则通过该国货币与人民币的汇率水平进行衡量。此外,我们还将使用该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经常账户情况、投资总额来衡量该国的投资环境,通过失业率来衡量该国的就业水平,因为海外直接投资,多会牵涉到与当地雇员间的劳工关系,而实务中,很多海外投资企业因为无法处理好当地的劳资关系而导致败走麦城,所以当地的就业情况也必须列入我们对经济风险的考察范畴中。同时,我们还将政府债务列入考察范围中,因为政府债务往往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从而导致该国经济形势发生变化。

2.2 论文主要研究区域的选择

本文要研究区域经济风险,即中国海外投资流向地的经济风险情况,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所要研究的区域。

下面,我们首先观察近两年来中国海外投资的主要流向地情况(见表2.1和表2.2)。

忽略中国香港、澳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中国在2010年海外投资主要流向的前十个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卢森堡、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缅甸、俄罗斯联邦、土耳其、蒙古和韩国(图2.1)。其中流向各个国家的投资金额如图2.1所示。

综合考虑近年来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流向各经济体的流量总额、经济体的经济地位以及近年来中国海外投资增长的趋势等,本文决定选取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联邦、蒙古、韩国、英国、法国、德国、印度和巴西等12个国家进行区域经济风险分析。

3.区域经济风险评价模型

3.1 样本数据采集

本文中所使用的数据,多来自锐思数据库(http:///cn/)、国研网统计数据库(http://.cn/web/)以及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http:///)。由于本文分析的主要是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区域经济风险,因此多涉及国外数据,在以上数据库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借鉴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IMF)、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数据库(OECD)、世界银行数据库。

因为数据牵扯到国外各个经济体的数据,而各国数据更新速率往往不同,综合考虑了数据的及时性与一致性,在本部分的数据,我们主要使用的是各个国家从1993年到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3.2 因子分析评价模型

3.2.1 指标选择

首先,我们对所选择的12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出缺口占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国内投资所占GDP比重、通胀率(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平均)、通货膨胀增长率、失业率、经常账户余额、实际利率、汇率(兑人民币汇率)等指标的数据进行了汇总,选择指标及其理由如下表3.1所示。

3.2.2 因子分析:各国区域经济风险评价

首先,我们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国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得出各主要因子及其载荷矩阵。之后,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择主成分,并汇总各个国家的贡献率矩阵,如表3.2所示。

由于每个国家对应的潜在因子都可以概括原始信息近90%的信息量,因此我们可以用这潜在因子来估算每个国家对应的区域经济风险情况,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1)

其中,代表第i个潜在因子的贡献率,n代表潜在因子个数,代表第i个潜在因子值。

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得到了关于各个国家从1992年到2009年经济风险的一系列评价值,如表3.3所示:

3.3 聚类分析:各国区域经济风险分类

由于样本数目较少,只有18年的数据,因此,我们选择使用CLUSTER过程进行小样本聚类,在对上述风险值标准化后,我们使用SPSS软件编程聚类分析得到如表3.4结果。

聚类显示,上述12个国家被分为了三类,其中第一类包含8个国家,第二类包含2个国家,第三类也包含两个国家,具体各个类比所包含的国家情况如表3.5所示。

我们观察表3.5第三列,即R-squared with Own Cluster,它给出了每一个指标变量的自身相似系数的平方和R2,该值越大,说明该变量越应该分到该类。显然上述第三列值均较大,达到95%以上,说明我们这种分类是合理的。

通过分类我们发现第一个类中包含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韩国、法国、德国等8个国家;第二类包含印度与南非两个国家;第三类包含蒙古与俄罗斯两个国家。即欧美韩日等发达国家被归属为一类,印度与南非被归为第二类,而俄罗斯与蒙古两个位于中国北方的国家则被归属为第三类。上述结果显示,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南非、印度、蒙古和俄罗斯之间,区域经济风险存在着显著差异。

如图3.1可见,发达国家区域经济风险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且波动情况非常有规律。除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这些发达国家经济风险稍微有所上升之外,其余时间经济风险水平值均保持较低水平且稳步下降。

观察第一类国家18年间经济风险走势如下图所示:

而印度与南非,其区域经济风险在上世纪普遍较高,且波动较大,但随着21世纪以来两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其经济风险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其经济风险必将继续下降,非常适合投资。

同时两相比较,印度的经济风险下降潜力更要好于南非,更适宜进行投资。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南非的经济风险出现了上升趋势,而印度却依旧保持下降势头,说明印度抵御全球经济风险的能力要强于南非。

而俄罗斯与蒙古的区域经济风险,在1998-1999年底达到了高峰,这是因为当时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其有深刻的影响,走出危机之后的两个国家,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走好,区域经济风险逐年下降,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则又使得两国经济风险出现了上升态势。相比印度与南非两个国家来说,其区域经济风险的波动情况更为剧烈,因此投资于这两个国家,更应该注意防范经济风险。

4.结论及建议

4.1 实证总结

影响一个地区经济风险的因素众多,而这些因素之间往往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各个变量之间往往存在着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直接对这些变量进行分析,通过衡量其波动性来衡量该地区的经济风险水平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作为克服多重共线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主成分法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个问题,因此本文就使用了主成分法对各个地区的各个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探寻支配各个经济指标的潜在因子,通过对潜在因子的处理从而得到对各个地区的区域经济风险评分。

通过因子分析对各经济体的经济风险水平有了一个评价之后,我们使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各个经济体进行聚类,经过聚类发现,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其区域经济风险具有一致性,归为第一类,南非与印度则属于另外一类,而蒙古与俄罗斯联邦则属于第三类。

4.2 投资建议

观察我们所选择的12个国家近十年来区域经济风险的评价结果,分析了各个类型国家的区域经济风险所具有的特征后,我们对于企业投资这些国家提出了如下的投资建议:

参考文献:

[1]Davis,Karim,Comparing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Banking Crises[J].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2008, Vol.4,pp.89-120.

[2]IMF.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R].Washington.DC,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Publication Services,2009.

[3]魏益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吉林大学,2005.

[4]白远.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管理[J].国际经济合作,2005(12):7-11.

第8篇:海外直接投资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日,企业,国际化,成长,案例

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始于改革开放之初,至今为止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转折型起步期,在1979~1995年,首钢集团是最典型的代表;

第二个阶段是常规型发展期,在1996~2003年,海尔集团是最典型的代表;

第三个阶段是加速发展期,2004年至今,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联想集团。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企业,在成长和国际化发展中积极学习外国先进企业。由于日本与中国同是非西方语言文化国家、同属儒家文化圈、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同是后来者,所以日本企业成为中国企业最重要的学习对象。

对应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三个阶段的三个代表企业,我们从日本企业中寻找了三个有比较高的可比性的企业:川崎制铁、松下、索尼,然后分别对首钢与川崎制铁、海尔与松下、联想与索尼三对企业的海外发展进行分析和比较。

一、中国首钢集团与日本川崎制铁公司

(一)首钢的国际化发展

首钢的前身是1919年建立的“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铁厂”,至1949年只生产了28.6万吨生铁,无炼钢能力。20世纪50年代末靠本国的能力发展成为一个从采矿、炼铁到炼钢、轧制的钢铁联合企业。1993年粗钢产量达702万吨,在中国同业的排名第2位,该年利润为42.6亿元。本文主要研究首钢1949-1995年间的发展。

首钢的国际化发展,至今为止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7年。主要是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竞争力,在国内办中外合资企业、获得国际合作经验,产品出口、了解国际市场。1985年首钢办了第一个合资企业;1980年第一次产品出口,当年创汇120万美元;到1987年出口额达670万美元,主要是钢铁产品。

第二阶段,1988~1991年。出口扩大,海外投资起步。1991年首钢综合出口创汇达2.1亿美元。1990年,首钢派出的专家成功地完成了美钢联(USX)7座大型转炉自动化改造的软件设计项目。1988年7月,首钢投资34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麦斯塔(MASTA)工程公司70%的股份。麦斯塔公司是国际著名的老牌冶金工程设计公司。

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海外经营迅速扩大。1992年10月,首钢斥资2000余万美元与香港首富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有限公司等联合收购上市的香港东荣钢铁股份公司,首钢拥有51%股份。1993年2月又收购了宝佳公司,4月收购了三泰电子公司,5月收购了开达投资公司,8月收购了海成公司。1992年11月,首钢竞标获胜,以1.2亿美元收购秘鲁铁矿公司(HierroPeruCo.)全部股权。首钢在香港收购上市公司后,抓住机会实行供股集资。1993年首钢出口创汇和海外经营额达到6.3亿美元。

(二)川崎制铁的国际化发展

川铁的前身是1918年川崎造船所建立的钢铁厂,1950年独立出来成立“川崎制铁株式会社”,1974年钢产量达到1600万吨。2002年9月,川崎制铁与日本钢管公司合并为“JFE控股公司”。本文研究的是1950-1990年间川崎制铁的发展。在这一期间,川崎制铁的海外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66年,产品出口、原料进口、引进技术。由于日本大型钢铁企业的焦煤和铁矿主要靠进口,所以他们必须积极出口钢材换取外汇。川崎制铁从50年代初就出口钢材,60年代已经大批量出口,与此相适应的就是建立国际销售网络。1961年在美国建立贸易办事处,1964年在西德建立欧洲办事处,然后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办事处。在这个阶段里,川崎制铁从欧美引进了8项重要技术,包括纯氧炼钢、连铸、计算机管理等等。从1962年与巴西铁矿公司签订长期供应合同起,陆续与外商签订多项铁矿和焦煤的长期供应合同。另外,1964年川崎制铁向菲律宾铁矿公司提供选矿和烧结技术援助。

第二阶段,1967~1974年,原料跨国化。从1967年起,川崎制铁开始在原料领域进行海外直接投资,该年在菲律宾建立合资公司PCP生产球团矿。1971年起,川崎制铁陆续在巴西、利比里亚、加拿大、澳大利亚参股几家铁矿煤矿的建设。1974年末,在菲律宾设立独资的烧结矿企业PSC公司。

第三阶段,1975~1990年,生产跨国化。1975年,川崎制铁的股票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早在1974年3月,川崎制铁已经与巴西政府、意大利依尔瓦公司三方在巴西合资设立图巴朗钢铁公司(CST,设计年产量300万吨钢),川崎制铁占24.5%的股份;但真正建设是70年代后期,1983年11月高炉点火开始生产。1984年在美国合资建立加州钢铁工业公司(CSI),川崎制铁占20%股份。1985年在巴西合资建立铁合金生产企业,川崎制铁占20%股份。1989年在美国合资建立ArmcoSteelCo.,设计年产量450万吨薄板,川崎制铁占50%股份。

(三)首钢与川崎制铁的比较

相同的方面有:(l)都属于后发展的企业。川崎制铁和首钢的真正发展都是在50年代以后,它们在诞生和发展,尤其是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是一大批同行业中的先行者的激烈竞争环境。(2)核心技术是“外来的”。这是伴随着上一项特征在技术方面的必然现象。

差异的方面有:(l)基本路线的差异。川崎制铁属于较早国际化的路线。首钢则不同,其先期,主要指1949年到l978年期间,是属于关起门来、以自力发展为主,在企业规模已经壮大到一定水平,即在进入80年代国门打开,首钢才开始其国际化进程。所以,首钢属于自力发展到相当大的程度,再搞国际化的“转折型”路线。(2)活动方式的差异。相比较而言,川崎制铁的国际化显示循序渐进方式,例如:先出口钢材和进口铁矿焦煤,然后在各国设办事处;相隔8年左右才开始对外国矿业直接投资,而且是少数股权;又隔了七八年,才开始在外国合资搞生产企业,直到1989年的合资项目中所持股份才提高到50%。相比之下,首钢的国际化则显示突发和跃进性,例如,在美国刚设了第一个机构才几个月就收购了一个工程技术公司,这作为其初次海外直接投资已经带有某种“跃进性”;在南美洲大陆上几乎没有什么经贸活动的情况下,一下子投资1.2亿美元全资收购了秘鲁铁矿,更是兼具突发性和跃进性的活动。(3)股权策略的差异。在海外直接投资中,川崎制铁坚持以少数股权为主,首钢则以多数股权为主。总而言之,川崎制铁走的是低风险路线,首钢则是高风险路线。我们将上述差异归纳如下(参见表1)。

表1首钢与川崎制铁国际化历程的主要差异

基本路线

股权策略

进展方式

川铁

较早国际化。

少数股权为主

循序渐进为主。

北美例:先出口、再设贸易机构、

再合资矿业、再办合资生产厂。

首钢

先关门自力发展到

较大规模后,才开

放搞国际化

多数股权为主

突发和跃进较多。

南美例:没有任何经贸活动的前

提下,投1.2亿美元独资办矿。

二、中国海尔与日本松下

(一)海尔集团

1984年,海尔集团的前身----亏损147万元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从事电冰箱的生产和销售。到2009年,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据市场研究机构欧洲透视(Euromonitor)的数据,海尔在全球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5.1%,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海尔集团海外发展有以下特点:

(1)海尔是中国常规型海外发展的典型企业。

(2)海尔是中国企业投资新建方式跨国化的代表者。海尔的海外投资采取了以绿地新建为主的进入方式,请见表2。

时间

地点

进入方式

功能

股权

1996年8月

印尼

新建

生产销售冰箱

合资

1997年6月

菲律宾

新建

生产销售冰箱等

合资

1997年8月

马来西亚

新建

生产销售洗衣机

合资

1997年11月

南斯拉夫

新建

生产销售空调

合资

1999年4月

美国

新建

销售家电

合资

1999年4月

美国

新建

生产冰箱

独资

1999年9月

伊朗

新建

生产销售洗衣机

合资

2000年

尼日利亚

新建

生产销售家电

合资

2000年

越南

新建

生产销售冰箱

合资

2000年

孟加拉

新建

生产销售家电

合资

2000年11月

乌克兰

新建

生产销售空调

合资

2001年3月

巴基斯坦

新建

生产销售洗衣机

合资

2001年

突尼斯

新建

生产销售冰箱等

合资

2001年6月

意大利

并购

生产冰箱

独资

2003年

约旦

新建

生产销售洗衣机

合资

2007年

泰国

并购

生产冰箱

独资

表2海尔集团的海外投资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海尔人》近年各期数据整理。

(3)海尔是中国企业渐进方式跨国化的代表者。无论放在中国的范围、还是放在全球的范围,海尔都是一个渐进主义的典型。海尔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还有以下特点:1)地域的角度:由进到远。先是香港(设贸易公司),然后是东南亚,再后是美国欧洲,等等。2)经济文化的角度:从相似到差异。先是在发展中国家里选择了华人经济文化影响较大的印度尼西亚,然后在发展中国家里选择了英语和天主教文化的菲律宾,再后是西方文化的美国欧洲,等等。3)产品/业务的角度:从单一到多样。先是选择与当地公司相比最具竞争优势的一个产品/业务进入,然后再逐渐增加产品/业务。

(4)高度重视合资合作。海尔作为国际家电行业的一个后来者,在至今为止的十几项海外投资中,只有美国工厂、意大利工厂和泰国工厂是独资的,但他们只承担生产职能,营销公司仍然是合资的。在产品设计环节上,海尔同样采取了合资合作的方式。

(二)松下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是日本工业企业战后首批海外直接投资者,并且长期保持着日本企业海外子公司数目最多的第一位置。

二战后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国际化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产品出口阶段,1951~1960年。1951年松下公司开始向东南亚、南美出口干电池、收音机等产品;1953年出口扩大到美国,先在纽约设立了办事处,1954年出口美国收音机,1959年在美国设立了贸易公司。在这个阶段里的1952年,松下公司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在日本建立了一个合资公司,引进了飞利浦的先进技术。

2)发展中国家建厂,1961~1967年。1961年松下公司在泰国进行了初次海外投资,与当地公司合资建立生产干电池的工厂,揭开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工厂的序幕。到1967年底,松下公司已经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了8家工厂。

3)发达国家建厂,1968~1978年。1968年松下公司分别在澳大利亚和法国投资建厂,进入在发达国家建工厂的阶段。1973年松下公司进行了首次海外并购,在西班牙收购了一家小型吸尘器工厂。

4)发达国家建大型工厂,1979~1989年。1979年松下公司在美国投资建设大型彩色电视机制造厂,进入在发达国家进行大项目投资新建的阶段。

5)大型海外收购,1990年起。1990年松下公司耗资71亿美元收购美国音乐公司(MCA),开始大型海外收购。对MCA的收购最后以失败告终。

表3松下电器的海外发展

年份

投资地

股份

产品

1961年12月

泰国

48.6%

电池等

1962年10月

中国台湾

60%

收音机等

1965年 9月

马来西亚

43%

家电

1996年 3月

哥斯达黎加

100%

电池等

1996年 3月

秘鲁

100%

电池

1966年11月

坦桑尼亚

100%

电池等

1967年 9月

菲律宾

80%

家电

1967年12月

巴西

100%

电池、收音机

1968年 2月

澳大利亚

100%

音响等

1968年 3月

法国

100%

收音机等

1970年 7月

印尼

55%

家电

1970年 9月

比利时

50%

电池

1972年 5月

印度

40%

电池

1972年 5月

加拿大

100%

音响等

1973年 9月

西班牙(收购)

99%

吸尘器

1974年 6月

英国

100%

音响等

1979年 4月

美国

100%

彩电

来源:《海外進出企業總覽’96》東洋經濟新報社1997年。

(三)松下与海尔的比较

(1)先谈相同之处,松下与海尔同为各自国家企业海外渐进式发展的典型代表,也是绿地新建进入方式的典型代表,还是合资合作的典型代表。日本松下公司一直是海尔学习的榜样,张瑞敏曾指出:“松下就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经过四五十年的奋斗成为世界知名的大品牌。人们都说通过松下来了解日本,那么能不能通过海尔的努力也形成一个大品牌,依靠这个品牌来了解中国。”我们认为,海尔学松下公司学得非常好,在有些方面还超过了松下公司。

(2)松下公司在日本电子行业企业海外发展中,实际上是一个战略跟随者,他跟随的是真正的先行者索尼公司。例如:索尼公司率先在海外设立工厂——1960年5月在爱尔兰建立的收音机工厂投产,松下公司跟随着于1961年底在泰国建立工厂;1961年索尼公司成为第一家在美国发行ADR(预托证券)的日本企业,后来在1970年其股票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而松下公司则在1971年也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索尼公司1989年耗资34亿美元收购美国哥伦比亚影视公司,松下1990年耗资71亿美元收购美国音乐公司。

海尔与松下不同,他在中国家用电器行业海外发展中一直处于领头羊的地位,例如在出口发达国家市场、自主品牌、海外建厂、收购欧洲企业等等。

(3)海尔在海外发展的速度/节奏上明显快于松下。请见表4,我们可以看出,在海外发展的每个阶段,海尔都比松下明显的快,几乎都要快一倍。

表4海尔与松下跨国化比较

松下 海尔

1.从出口到海外建厂: 1951-1961=10年 1990-1996=6年

2.建厂:发展中到发达 1961-1968=7年 1996-1999=3年

3.从建厂到收购: 1961-1973=12年 1996-2001=5年

4.从建厂到境外上市: 1961-1971=10年 1996-2003=7年

5.从小购到大购: 1973-1990=17年 2001- =?

6.从建厂到建R&D: 1961-1976=15年

到1997年14个,300人 已建D&D 9个

7.CEO当地化 : ? 1999年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邦光史郎:《松下電器門產業》東京講談社1990年。《海尔人》各期。

(4)在干部当地化方面超过松下公司。日本公司在跨国化上最差的项目就是干部当地化,尤其是CEO当地化,松下公司也不例外。从表4的第7项可以看出,海尔在CEO当地化上超过了松下公司。张瑞敏曾谈到:“有时候我想美国公司为什么往往会比较成功地进行国际化,日本公司为什么有时候不太成功,因为日本公司很难接受外来人。例如在中国,一个人到日本公司去干,升到比较高的位置不太可能;而美国人在中国开公司,有时候甚至美国人都可以不来,全用你中国人,反而比他们自己在这儿做要好得多。”

三、中国联想与日本索尼

这一对企业在可比性上不如前两对企业,我们选择他俩主要是想分析国内市场作用的差异,因此采用简练的表述方式。

联想公司1984年诞生于中国北京的中关村,虽然也有一些国有背景,但一直被视为民营企业。初期,由于行政管制不许可联想生产电脑,只好在1988年闯到香港去开发经营电脑主板,面向国际市场销售,获得成功。1994年联想出口主板500万套,占全球市场10%,进入全球前五名之列。

电脑主板业务的成功,联想被中国政府批准生产电脑。从1990年起联想在国内建立起个人电脑的生产和销售网络,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在1996年打败IBM、康柏等成为中国PC市场第一,并保持至今。随着在国内PC业务的上升,联想逐渐放弃了主板的生产和(国际)销售。2001年,一方面中国加入WPO,另一方面PC行业平均利润下降,联想采取多元化战略,仍然面向国内市场;三年后宣告多元化战略失败,裁员收缩战线。此时IBM找上门,希望把PC部门卖给联想。联想决定一搏,2004年底以17亿美元收购IBM-PC。

日本索尼公司1946年成立,由于国内电器市场规模有限而且竞争激烈,“战后才产生的索尼在国内难以取胜”。所以从1953年起决定把经营重点转到国内市场,第一个目标是外销内销各占50%;1959年基本实现该目标后,开始海外建生产厂和销售公司。进入70年代,索尼在美欧多地大兴土木建工厂,逐渐形成全球生产体系。在索尼总销售额中海外市场的比重,70年代末已达到65%,1990年则达到75%。

索尼与联想在各自国家同期的企业中,都是拥有优秀企业家和较多技术能力的佼佼者,但主要由于日本与中国国内市场规模的差异,使两者走上不同的成长道路。索尼很早就把重点转向国际市场,并越走越坚决;联想在初期由于行政管制被迫去开发国际市场,一旦行政批准就一头扎入国内市场,并完全放弃国际市场,即使遇到困难后仍以国内市场为目标实施多元化战略,最后是临危一搏抓住IBM送来的机会开始跨国化发展。不过联想的这种跨国化方式也创了一个记录:大型企业以大型跨国并购方式直接“走出去”,在日本企业中尚无先例。为此我征询了多位日本学者,也得以证实。

四、小结

日本企业一直是中国企业在成长和国际化方面的学习对象。从以上三对企业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超强的学习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实际成果。

在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初期,首钢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与日本川崎制铁相比,可以明显看出中国企业没有经验、由于体制的原因胆子又大,所以,往往事倍功半,成绩不理想。

但是到了第二个阶段(1996-2003年),通过海尔与日本松下公司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海尔的学习非常优秀,在发展速度和任用国际人才方面,已经开始超过老师。

在第三个阶段(2004年至今),联想公司等中国企业正在尝试超越老师的模式。联想的国际化道路在中日企业成长的历史中创了两个记录:一个第一是大型企业以大型跨国并购方式直接“走出去”——这在日本企业中尚无先例;另一个第一是在制造业以“蛇吞象”方式跨国并购——2004年联想年营业额30亿美元,IBM-PC年营业额90亿美元——这在日本企业中也无先例。当然,这种通过跨国并购一步就实现全球化的“联想道路”,是企业国际化诸种道路中风险最大的极端形式。

2004年以来,中国企业在制造业领域频频出现大中型并购发达国家企业的事项——2010年中国吉利公司并购瑞典Volvo轿车又是“蛇吞象”——其比重和频度超过了日本企业。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并购上升为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主导方式。根据《世界投资报告》上的数据推算,在全球向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中跨国并购的比例,20世纪50年代大约是30%,60年代大约是40%,70-80年代在50%上下,90年生重要变化,请见表5。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并购的统计口径并不一致,所以表中括号中的比例数只是近似数。从表中可以看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中跨国并购的比例在90年代中期以后已经达到80%上下,2007年高达89.3%。

表5全球跨国并购总额

1990年

1506亿美元

(62.7%)

1995年

2290亿美元

(65.4%)

1997年

6500亿美元

(69.9%)

1999年

8650亿美元

(83.2%)

2000年

12660亿美元

(89.7%)

2005年

7160亿美元

(75.5%)

2006年

9740亿美元

(74.5%)

2007年

16370亿美元

(89.3%)

第9篇:海外直接投资论文范文

作者:主学鸿 单位:云南财贸学院经济研究所

一、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TNCs)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大,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国际直接投资是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或“引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企业管理专家积极加盟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研究队伍,当然,迄今仍未创立能全面、科学、系统地解释全球性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在解释这种普遍的对外投资现象时,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显得苍白无力。在古典的静态国际贸易理论模型中,假定前提是:商品完全自由流动,而生产要素则不流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没有贸易壁垒(Handelsbarriere),因此,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易将保证资源的最佳配置。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要素投人方面的贸易是不必要的。因此,厂商没有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性和动力。要提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就必须着眼于动态比较优势,修正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或另辟蹊径,设法寻找诸如厂商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理论、区位理论和资本理论等经济分支中的有机合理成分。52几乎所有的理论在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时都构造了部分或局部均衡模型。艾尔迪莱克(Erdilek)1976年指出,由于多国公司(MNCs)最不可能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运营,因而微规经济学一般均衡的基本假设不适合多国公司。完全竞争假设对提出和发展国际贸易纯粹一般均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投资理论并末蕴涵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由于人们日益重视对跨国公司(TNCs)的研究,因此,能找到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料越来越多。迄今,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公司的一般性质已有了深人的研究和把握。令人满意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这样的理论必须能够解释厂商对外直接投资这一全球性现象出现的原因。一个厂商必须抓有某种特定优势,才能克服在东道国经营分、子公司增加的额外成本。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必须解释厂商所拥有的特定优势的来源以及其分、子公司如何与当地厂商、其他跨国公司进行竞争。最重要的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要能解释厂商为什么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而不选择许可证转让技术和出口。其次,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要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布局和产业格局。最后,这样的理论亦应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双向流动这一常见的现象,即甲国的乙企业在乙国投资,乙国的甲企业亦在甲国投资。

二、现代意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端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60年斯蒂芬•海默(St叩henH•Hymer)的博士论文《民族国家公司的国际生产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提出的寡头垄断理论。寡占反应理论是海默对跨国公司进行系统研究以后提出的。海默认为,直接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是厂商控制国外生产经营的愿望。之所以有这样的动机,是因为该厂商在国内不完善竞争条件下运营。他认为,控制国外生产经营的愿望,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其资产,而且是采取战略行动来消除国内外的竞争。海默还认为,为了充分获取厂商所拥有的某些优势和能力的收益,控制国外生产是必要的。他分析了厂商如何通过国际水平一体化和国际垂直一体化来充分利用、发挥自身优势的问题。因此,海默第一个提出,对外直接投资最重要的原因是在寡占市场结构条件下使厂商所有权特定优势的收益最大化。海默亦指出,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涉及资本的流动,而且还涉及技术和企业家精神的流动。也就是,他认为,外国所有权往往是以厂商拥有的优势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因此,外国厂商对外直接投资给东道国提供了示范效应(demonstrationeffeets),因而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spilledeffeets)。后来,卡夫斯(R•E•Cavcs)对海默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经济理论(垄断优势理论)作了系统化。卡夫斯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出现在母国和东道国具有某种市场结构的产业。对于水平或横向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特征是产品差异化和寡头垄断;而垂直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是为了避开寡占的不确定性和给新竞争对手的进人设置障碍。尼克博克(F.T一Kniker.boeker)进一步发展了跨国公司寡占理论,他认为,寡头垄断厂商相互跟随进人新的国外市场,是一种以对外直接投资作为防御武器的战略,即进行防御性投资。在寡占的市场结构条件下,一旦一家厂商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分、子公司,其他厂商跟着这家厂商对外投资,以抵消第一家厂商行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一般地说,产业组织理论或市场结构理论强调,在寡占条件下,厂商拥有某些所有权特定优势(theownership一speeifieadvantages),要让这种所有权特定优势在国外获利,最好是在国外建立分、子公司,而不是进行出口或技术转让。可是,什么是所有权特定优势呢?所有权优势的外延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技术优势。技术在许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一直起着中心的作用。这表明,一厂商想在海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希望在东道国开发利用其先进优势技术。从更广的意义上看,技术不仅包括着新产品、新机器和新生产工艺,而且还包括管理、市场营销等“软”技术。因此,有些厂商之所以在海外直接投资,可能是因为其拥有先进的管理和市场营销技术;但更重要的是,拥有先进技术本身并不是厂商技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仅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已,因为先进技术亦可以通过技术转让许可证协议、出口含有先进技术的产品等方式加以利用、发挥。第二是投人供给优势。激发厂商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权特定优势亦包括对某些自然资源,某些特殊类型的劳动、财力、知识等投入的排他性(即独家)控制,或厂商能以优惠条件得到这些投人。不过,对投人的独占控制亦只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必要条件,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厂商为何对外投资,而不进行许可证技术转让和出口。第三是规模经济和风险分散化。所有权特定优势亦可能是某些大厂商在寡头垄断条件下获得的规模经济。由于存在反托拉斯几法或来自其他大厂商的有力竞争,因此,为了得到更大的规模经济,有必要对外直接投资。大厂商亦有能力将其经营活动国际分散化,这样就可以降低厂商的总风险。柯亨(Cohen)在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时强调了分散风险的重要性。他认为,为了分散风险而对外直接投资的观点是有很强说服力的。例如,这一论点解释了大厂商为什么对外直接投资倾向更强,因为大厂商所面临的风险更多、更大。该论点亦能解释双向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的产业程度、水平不同的原因。不过,这种观点对一厂商在分散风险时为何要进行直接投资,而不是进行间接或证券投资并未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最后是资本市场不完善。国际资本的典型特征就是不完善。艾利伯在《一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一文中试图从新的角度解释对外直接投资。他认为,在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大厂商在资本市场上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具体说就是,母国有些厂商能以比东道国厂商高的速度将相同预期收益流资本化,因为它们能从国际资本上借到利息率低的贷款。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决定贷款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贷款所用的货币贬值风险。货币越强,贷款利息率就越低。跨国公司借贷时,贷款是以母国货币进行的。因此,美元趋强,成了受欢迎的货币时与东道国厂商相比,美国跨国公司实际贷款利息率较低,艾利伯的汇率理论能有力地解释50、60年代的对外直接投资,因为那时美元是强币。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以来,西德(BRD)、瑞士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增加,艾利伯的理论亦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那时德国马克(DM)、瑞士法郎、日元都升值,是强币。不过,这一理论解释不了近年来美国、英国FDI持续增加的原54因。因为70年代末以后,美元和英镑都退化成了弱币。实际上,有相反的观点认为,一国货币弱时,一国厂商所受对外直接投资的刺激更大,因为厂商希望在强币地区投资以后,将外国货币兑换成本国货币时可能会获得收益。因此,对外投资是对货币贬值的一种冲销。很显然,艾利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不能用来解释相同货币区内国家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而在50年代和60年代,英镑区内国家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很重要。此外,艾利伯理论亦解释不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存在资本市场,或资本市场尚未形成,外汇受管…制,给对歹卜直接投资融有不同的来源和以不同一的货币为基础,因此,艾利伯的货币区直接对外投资理论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效的。以上所论及的所有权特定优势表明,成为跨国公司并在海外投资主要是寡一占市场条件下的大厂商。技术是关键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因而很多认为,在东道国建立国外厂商意味着资本密集型技术(这不太适合发展中国家)转移到了东道国。后来,小岛清和小择辉智对这种国际投资的寡占理论提出了挑战。小岛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有三类,即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生产要素导向型。他俩认为,上述提及的由寡古市场条件下所有权特定优势激发起的这类对外直接投资不具有普遍性,它仅代表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与此相对应的是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具体说就是,小岛清和小泽辉智认为,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是由具有相对竞争市场结构的中小型厂商进行的。此外,这些日本厂商转移的劳动密集型技术亦不是很具体的某项生产技术,而是不涉及最新技术、仅涉及成熟技术的一般产业经验或诀窍。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道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因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日本厂商喜欢转移那些忱较容易学会、吸收、扩散和改进的劳动密集型技术。这几类技术自然与发展中国家(Ll)C。)拥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相适应。因此,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是顺贸易型的;而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母国拥有比较优势和东道国拥有比较劣势的那些产业,因此,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不会促进来自东道国的出口,因而是逆贸易型或反贸易型的。韩国学者李春浩发现,在韩国和日本的直接投资中的某些证据表明,与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相比,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导向强,大寡占厂商起不了支配作用。其重要意义是,国际直接投资(FDI)垄断或寡占理论解释不了不以寡占市场结构、产品差异化和对高级技术的控制为基础的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关键是,国际直接投资寡占理论,由于将自身限制在所有权特定优势上,因而限制了自身的解释力。就日本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来说,应该强调的是区位特定因素。

三、由于垄断优势理论和寡占理论解释不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全部动机和战略,其他理论(如产品生产周期理论、区位理论)亦只能部分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机选择、区位,因而70年代以后出现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内部化理论,并在英、加、美等国广泛流行。该理论实际上是研究所有权特定要素理论的扩展和引伸。由于拥有所有权特定优势,因此,厂商奉行外向型战略,是有利可图的,但这本身并不能解释一厂商为什么要直接投资,而不出口或以许可证转让技术。本质上,内部化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将不完全市’场内部化。一旦不完全市场跨越民族国家界限内部化,跨国公司便形成了。因此,内部化和国际化有密切的联系,将一市场内部化的思想1934年卡尔多(N•Kaldor)在《厂商的均衡》一文中首先提及,1937年科斯(R•H.Coase)在《厂商的性质》一文中加以发展,1961年彭露斯(E•T•Penrose)又加以进一步发展。巴克莱(P•J•Buekley)和卡森(M.Casson)在《多国企业的未来》一书中首次将内部化思想引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实际上,早在1970年海默和约翰逊(J,Johnson)就已有创立内部市场,替代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外部市场的思想,只是没有明确论述而已。内部化理论认为,内部化收益来源于避开了外部市场的不完善。内部化当然亦有成本,但是其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因而内部化是值得的。能产生内部化收益的不完善市场至少有5类。第一,由市场联结的相互依赖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产生很大的时滞。在缺乏远期市场协调此类活动时,就产生了将这些活动的市场内部化的强大动力。第二,在中间产品市场,要有效地利用市场权力(marketpower)就需某种类型的差别定价,而在外部市场上这是不可行的。第三,在市场权力双边集中导致不确定或不稳定的议价形势时有必要将市场内部化。第四,由于买卖双方对产品的性质或价值的理解认识不对称,因而出现市场不完善。此时最好将市场内部化。第五,政府干预国际市场可能导致不完善市场。从这些型不完善市场的性质可以看出,内部化力度、货币最强的是各类知识市场,因此,知识生产以及蕴涵这种知识的产品生产,其市场应该内部化。知识市场的内部化有助于推动知识生产的长期规则,能保障对所产生的知识的垄断控制,能使转让定价手段的实施成为可能。由于很难客观地评估知识价值,因此,对知识交易比较容易采用转让定价措施。跨国界的市场内部化将取决于区位特定因素。当东道国不存在区位特定优势时,厂商只会在本国将市场内部化,并通过出口产品来利用这种优势。这说明,厂商更喜欢出口,而不是许可证转让技术、工程承包和协定。当东道国拥有区位特定优势时,亦即国外的要素成本能降低时,厂商会跨越国界将市场内部化,即将国际要素市场内部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化理论认为,实质上,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并不是所有权特定优势(即技术、营销、管理、规模经济、分散风险、产品差异化等优势),而是通过跨越国界将这种优势内部化,更有利地利用、发掘这种优势。如果内部化产生不了这样的利得,那么厂商会宁可通过出口或以许可证转让技术来发挥这些优势。马基(S•P,Magee)在《知识与多国公司:一种直接对外投资的攫取理论》一文中亦试留将多暑企业(MNEs)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知识(信息)生产的市场内部分联系起来。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最翼烈的动机是攫取知识投资上的私人收益。大寡占厂商是知识的创造者,因而要设法在厂商内部跨国界地组织其交易。这样,该厂商能保证让最大限度地搜取其在新知识(即产品的创造、产品的开发、生产函数(功能)的发展、市场创造、获利能力等方面的新知识)投资的私人收益。获利知识影响另四种新匆识。马基认为,多国公司(MNC的成功地转让技术,要么是这些公司扩大后,能将新产品公共产声所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要么是因为处在起初集中度高的产业。因此,马基对外投资攫取利润的理论仍与寡占市场结构相联系。在寡占市场结构中,大厂商拥有知识生产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因此、大厂商在解释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和第三世界跨国公司(TNCs)的发展时显得苍白无力。此外,为了证明弗农的寿命周斯理论,马基认为,在开发厂商在国外建立分、子公司之前有很长一段时伺,新产品用于出口,这亦可以用对外直接投资攫利理论解释。:这是因为获利性表明,新知识随工厂的数量、地理分布的分散而不断贬值,因为泄密的可能性增56大,防止泄蜜(保密)的成本上升•因此,只是在新产品阶段的后期,通过国豚内部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新知识的收益。可惜,由于产品寿命局期解释对外投资格局(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格局)效力不断滑坡,因此,事实证明_,马基这样做无异于画蛇添足。

四、在当代影响甚广、甚大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J‘H•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亦称折衷理论。从实质上看,邓宁的折衷理论概括总结了以前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因此,该理论是对内部化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折衷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有三个构成要素或决定因索。一是厂商的所有权特定优势,这种优势应该是其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诸如先进技术、垄断权、良好的资薄容量及使用和经营、市场营销技能等都是这种优势。二是厂商所拥有的内部化优势(theinternalisationad-vantages)。所有权特定优势能有利可图地内部化时,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二是东道国和母国解区位特定因素。这在分析区位理论时亦系统地探讨过。对外直接投资折衷理论的创新之处是,它提供了一条将国际生产不同理论联系起来的主线,(表略)是邓宁用来展示其折衷理论的。(表略)表明,只有抓有所有权特定优势.一厂商才会认为有必要对外直接投资,出口或以许可证转让技术。不过,如果能将这样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在对外直接投资、出口和以许可证转让技术三者中,该厂商更喜欢对外直接投资。最后,如果由于国外区位有区位特定优势使所有权内部化有利可图,那么厂商将决定对外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或以许可证转让技术。邓宁亦重视国际生产的国别特定因素。国别特定因素本身并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但可解释国际贸易(Welthandel)。实际上,正是在国别特定因素被厂商所有权特定优势所取代的情况下出现对外直接投资,不过,不能认为国别特定因素和所有权特定因素是根本独立的。事实上,国别特定因素将产生和保持所有权特定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例如,大标准化市场将派生大寡占厂商;政府教育、训练、R乙D政策将影响在某特定国家的某些厂商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优势。邓宁认为,投资存在发展周期,在一个周期中,一国国际投资地位与其发展水平相联系。开始时一国的外来投资和对外投资微乎其微,随后外来投资增加,接着对外投资亦增多;后来,外来投资减少,但净国外投资仍是负数;最后,对外投资快速增加,净国外投资成了正数.,由此可知,邓宁的综合理论实质上不是严格意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因为尽管该理论有很强的解释力,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包含了几乎其他所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就此意义讲,折衷理论只是一个框架,从中可以引伸出很多具体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它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它是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者手中有用的工具箱。此外,邓宁还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国际技术转移选择理论,对发展中国家不同阶段应采取什么样的引进外来直接投资策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较有影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区位理论都仅能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侧面,解释力很弱,亦没有实证有力的支持,很多情况只能解释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FDI)。我国学者对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亦有深人的研究。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在老校长,联合国跨国公司委员会顾问滕维藻先生的指导下,形成了很强的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队伍,该研究方向毕业的博士近达20多人。冼国明教授的《跨国公司与当代国际分工》在国际上影响很大。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探讨其理论的历史发展,对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如何利用外资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内部化理论可知,跨国公司为了保持技术优势等所有权垄断优势,宁可通过跨国市场内部化,在国外直接投资设厂,利用转移价格向子公司转让技术,牢牢地将技术秘密和诀窍控制在公司内部,阻止技术在当地的扩散。因而我们吸引外国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想借此吸引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期望值不可太高,也就是通过吸引外来直接投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不很现实。如果是国内资金不足而利用外来直接投资,进而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国家税收,那么吸引跨国公司来华直接投资可以达到预期目的。从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看,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跨国公司都将控制技术,不会轻易将技术转让给我国,更不会将先进技术转让给我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