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孔乙己阅读答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教学《孔乙己》时,教师在有效的铺垫之后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求:阅读全文,了解全文内容,根据思考题表达见解,并拟出发言要点。
1.学生发言。
孔乙己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一个贫困潦倒而又总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势、虚荣心十足的人,是一个四体不勤、懒得出奇的人,是一个死要面子、自命清高的人,是一个迂腐穷酸、自欺欺人的人,是一个善良诚恳的人。
2.教师组织讨论。
(1)从身份、外貌上对孔乙己的直接认识: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是一个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有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的人;是一个有着睁大眼睛的样子、不屑置辩的神气、颓唐不安的模样、极其惋惜的表情的人。
(2)从习惯、性格、命运几方面对孔乙己做进一步的认识:他是一个说话满口之乎者也,让人半懂不懂的人;他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人;是一个偷东西的人;是一个经常挨打的人;是一个迂腐麻木的人;是一个生活在极其冷漠环境中的人;是一个受到人们嘲弄,至死不悟的人;是一个精神和肉体上受到巨大摧残的人。他自欺欺人、迂腐穷酸、卑琐、好喝懒做、偷偷摸摸、自命清高、麻木不仁。封建教育的毒害已渗入他的血脉,严重扭曲了他的灵魂,但他身上仍有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还不时有善良天性的闪光,表现出一定的善良、真诚、老实等。
(3)从小说人物塑造的典型性上对孔乙己作深入认识:他是一个没有爬上去的读书人;是一个人生的价值连十九个钱都不如的人;是一个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演出一幕比一幕悲惨的闹剧,又在笑声中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人;是一个可笑又可怜的多余的人;是一个“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的人。
3.教师点拨。
孔乙己是一个清末下层的知识分子。他曾热衷科举,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年华,落到即将行乞的境地。他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读书人身份。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及他灵魂深处的伤疤——“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立刻颓唐不安。在长期的封建教育熏陶中,他和一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士大夫一样,鄙视体力劳动者,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恶习,不会营生;他以“君子固穷”为戒律,却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封建科举制度无情地摧残了他的肉体和灵魂,然而他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始终不明白他潦倒终生的原因,这正是他性格中最可悲的东西。作者用无情嘲讽的笔触,通过对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刻画,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同时,作者在批判他的封建意识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同情心,特别是写到他教“我”识字、给孩子茴香豆、从不拖欠等情节时,一再表现了他的心地善良,从而更加激起了读者对封建制度的愤恨。
本节课,用“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带动了全文的整体阅读,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探求的热情。
在当今教育中,提的最响的是创新,特别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恩格斯指出: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学生去探索、创新。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育学、心理学认为,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或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去思考、摸索。如我在教《孔乙己》这篇课文时,除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及鲜明的人物形象外,我还依据课文内容设计出了这样两个问题:
1.如果孔乙己在分茴香豆时,那群孩子中的其中一个是你,你会以怎样的心情去看待孔乙己?
2.孔乙己多次被大家哄笑,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笑孔乙己吗?说出理由。
第一个问题是浅层次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让一般程度的学生也能有参与的机会,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个问题属于较深层次的问题,让程度较好的同学能够对当时的社会有较深的认识。通过这两个问题,同学们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有的同学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说:孔乙己给了自己茴香豆,心里很高兴,因为毕竟是小孩子,心理没那么复杂;有的说,心里很感激,没想到他会把很少的茴香豆分给我吃等。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有的同学说,我不会哄笑孔乙己的,因为作为一名学生有知识有文化,会对他报以更多的同情,有的同学说,我不但不会嘲笑他,反而会为他解围等等。在同学们的热烈发言后,我不失时机地指出:既然你们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假丑恶,我们应该把这种美德发扬下去,让类似孔乙己这样的悲剧在今天不会重演,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难怪有人会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
第二,突破定势,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它使人们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景作出反应,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在当今教育之下,很多老师把追求问题的标准答案作为教育学生的最终目标,因为这样可以得到高分。殊不知,这种做法无形中会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严重影响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及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知识积累型的高分低能。因此,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多设计一些有趣味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以求突破定势。如我在教(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课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1+1=?”有很多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等于2,这就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这时,我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引导,让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很快,同学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有的同学认为等于14,因为一个周加上一个周正好是14天;有的同学认为应该还等于1,因为如果这边有一群羊,从那边再牵过来一群羊,放在一起还是一群羊……可见,同学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已经突破了定势,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了,从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答案。记得,我曾经在书上看过这样一件事,说是美国一个州的幼儿园老师,在教小朋友认识“0”时,是按阿拉伯数字“零”来教的,被一个学生的家长告上了法庭,说是老师折断了孩子想象的翅膀,虽然判决的结果没有说出谁输谁赢,但美国的教育法规从此多了一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事实证明,美国的教育理念确实成就了许多创新型人才,这是人们所有目共睹的。因此,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很好的训练。
第三,设置逆向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求异。很多课文情节的发展,往往是按照课文的铺垫、渲染发展的,下文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是,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适当地提出一个逆向问题,则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叔叔于勒真的成为百万富翁,衣锦还乡,我们一家会如何对待他?”这样的问题一出来,同学们的思维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大家踊跃发言,有的同学把菲利普夫妇欢迎弟弟于勒的场面描写得豪华热烈,有的同学把菲利普夫妇的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加以比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情境渲染型的导语设计方法注重的是学生情感的挖掘,洋溢着人文情怀,通过极富感染力的导语使学生入情、移情、陶情,一言概之则是以"导"激"情";而知识启迪型的导语设计方法则是工具性的体现:教师更多注重的是已有知识的运用,一言概之则是以"导"启"思"。常用方法有下面四种:
1.设疑问、引思考
即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
如:于漪老师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到。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而最喜欢《孔乙己》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现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而且人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你的眼泪流不出来,心里阵阵绞痛,眼泪往肚子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呢?读课文以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这则导语抓住课文的重点: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巧布疑阵,而且还明确告诉先生答案就在文中,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对解疑有信心,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很大程度的提高。
疑问让学生有了探究欲望,这种疑问会让学生集中思维和注意力,教师加以引导,学生沿着线索积极思考从而找到答案。"有疑则思,进而解疑"这个过程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梦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2.温旧故、引新知
即通过复习已学知识的方式来进而过渡到新课内容的讲授。
开课时,引导学生学习与新课有关的新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交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教巧之所在。"新旧联系,温故知新,既能巩固旧知,克服遗忘;又能让学生自信百倍,去学习新知。
如于漪老师在教朱自清的《春》一颗时,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歌颂它。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生背)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怎样描绘的(生背)苏舜钦的《谁中晚泊犊头》一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生背)现在我们就欢快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绘春景的色彩、姿态呢?"这段导语先温习以前所学关于春的诗句之后顺势引入新课。回味古诗,无形之中,学生就感受到春天的绚丽多彩,而朱自清的《春》更对他们有了诱惑力。这样导入,学生必会迫不及待的去赏《春》。
语文课本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们在运用"温故知新"法的导语时,可以从知识点入手,也可以从题材、内容、风格处着眼。如教韩愈的《师说》可以回味其《马说》让学生回忆"说"为何义?这就是从知识点入手的。知识点可以从一种修辞手法、一个词的活用、一种体裁、一种描述手法、一个字义……来找链接点。从体裁内容方面来考虑就比较单一化,于漪老师《春》的导语设计就是依此产生的。举一反三,我们可以在教《沁园春?雪》可以回味写"雪"的诗句,在教《范进中举》时可用同是批判封建礼教科举制度的《孔乙己》导入,在讲荀子的《劝学》时可从同样论学习的《论语》导入……。从艺术风格着眼,可回顾风格相似的作品,也可回顾风格迥异的作品。
3.析标题、明重点
即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意思,来领会题意和文意。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人的眼睛各有特色,文章的标题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一目了然,体现主题;有的暗藏玄机,意味深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可以审视一个人的心灵;同样,透过标题,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主题和脉络。因此,从标题导入课文,能让学生抓住重点,把握中心。如,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可以开始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析题:题目交待了几个地点?学生们会很快找到答案:两个地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后继续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地点告诉我们什么讯息?在三味书屋须认真读书,"从……到……"揭示的是:作者记叙两个地点的生活。分析出来后就可以顺势引入:"童年是记忆中最美好的画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将与鲁迅一起重温童年的生活。现在同学们翻开课本速读课文,思考鲁迅先生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态度是什么呢?试着用一个字概括。"又如讲授《展示华夏文化魅力》这一课时,也可以析题导入:"同学们,请仔细看这个课题,把它当成一句话思考缺乏什么?--从语法角度来考虑"学生会知道缺乏主语,之后让学生思考:什么才能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学生各抒己见后引入:"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余玮的《展示华夏文化魅力》看看到底是什么展示了华夏文化魅力,为什么这样评价?"这样通过释题引起学生注意,进而探亲教材的中心内容。
4.增阅读,扩知识
即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多了解、学习自然科学。
到了高中阶段,随着阅读量的加大,学生要多了解涉猎除文学作品外的各种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不是空中楼阁,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文科学虽独立于自然科学,但它是自然科学的延伸、拓展和反映。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生命、不懂生命构造的人会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品。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扩大知识面,夯实人文基础。教师也可以有选择性地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给学生,让其自由阅读,扩大知识面。
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应放手发动学生自主阅读,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读出个性,完善自我。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确立学习方向,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材料,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解读阅读材料,演用不同的形式呈现阅读体验。如有的学生喜欢朗读,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喜欢表达……对此,教师应给予关注和尊重,予以支持和鼓励,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的个性化阅读中体验阅读的快乐。可见,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首先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归还其阅读的主动权,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给予足够的阅读自由,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的主人。
二、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个性化阅读是指在一定阶段内,因个性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特点,使他们形成适合自身情况的阅读风格,并逐渐养成富有个性的、自觉的、健康的行为习惯。个性化阅读的出发点就是正确认识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个性。学生的个性不同,就决定了他们对作品的阅读感受、情感意志、想象理解都将打上鲜明的个性的印痕。这种因个性差异而产生的对作品的多元化理解是常见现象。比如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对于鲁达的认识学生就产生了个性化的看法,有的认为鲁达鲁莽,有的认为他嫉恶如仇、见义勇为……对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其个别性、独立性,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书必须育人,育人则必须先从培养学生美好感情入手。人的情感培养主要不是依靠说理,而是依靠人类情感的传递。阅读就是传递、培养感情的重要途径,对读者进行情感陶冶是阅读的重要目的和作用。意味隽永的作品无不凭借深厚的情感来吸引读者的兴趣,扣击读者的心扉,从而释放出生命的能量。读者在对作品进行对话交流的同时进行情感体验。比如,读朱自清的《背影》,从作者动情的描述中,“背影”最能表现骨肉离别时肝肠寸断的感情,使文章弥漫着悲伤惆怅的情调。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忍不住流泪,这是因为从背影看到了慈父的形象,看到了慈父的至情至善、爱子如命,这是感动之泪;想到家境的颓败,同时看到父亲的处境艰难,在逆境中挣扎,表现了“我”对父亲的同情与挚爱,这是伤心之泪;想到“我”对父亲的不理解,甚至还笑过他迂,而自以为聪明,这是懊悔之泪;文章最后写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作者正是通过一次次描写“背影”,一步步表现了父子情深的主题。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情感产生共鸣,在情感解读中走近了作家,走进了作品叙述描写的那个时代。
情感本身就是个性的组成部分,学生情感体验对其个性阅读能力的养成至关重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独立思考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阅读,用情感对作品进行解读,挖掘作品丰富的情感因素,从中领悟自身可感知却难以言传的情感,获得情感的熏陶与共鸣。
四、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见解
例如学完《孔乙己》小说后,我向学生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假如孔乙己没有死,情况又会怎样呢?”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答案可多了。有几个同学是这样说的:孔乙己被好心人收养起来,心灵的创伤被治好了,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说出来你们也许会不信,他竟然结婚生了孩子;孔乙己后代的故事又有了续传……对于学生合理、大胆的想象,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发他们的独创精神。
一、善于生疑,勇于质疑
语文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学生思维,让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疑”是探求新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质疑、解疑,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习《孔乙己》这一课文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段导语:“过去有人说,希腊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悲剧往往会催人泪下,但孔乙己的悲剧呢?人们读后眼泪却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受到内心的刺痛,可以说是往内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怎样的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其含蓄深沉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可以获得答案。”这样一段导语,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目的单一,但导向明确,富有启发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在阅读中发挥想象,探求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二、跳出框架,另辟蹊径
目前的语文教学方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只是已有的知识,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束缚而不敢对权威性的结论持怀疑批判的态度,求异思维得不到发展。所以必须改革这种教学方式,着力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对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改变了惯有的思维模式,而且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在学生学完了《扁鹊见蔡桓公》后进行多角度立意作文,大多数学生能从五六个角度立意。学生这些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是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一个问题、一种事物换一个角度,往往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找出尽可能多的答案,能使他们的思维更缜密、更灵活,从而锻炼其创新能力。
三、展开想象,补说续写
想象是根据大脑里已有的表象经过思维加工进而建立新表象的过程,或者根据口头语言或文字的描述形成相应事物的过程。想象可以弥补和突破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化无为有,化实为虚,使他们在想象的广阔天地中找到有创意的亮点。在教学《蜡烛》一课时,笔者提到作者并没有写出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她的举动去开展合理的想象,这样学生就能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文章的局部情节,培养学生想象力。改变了文章的局部情节,那么之后的原有情节就不再成立了,这就要求学生在领会原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借助自己的生活、知识、体验等,创造性地想象合乎原文主旨的故事来。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如果让于勒变成富翁,那么“船上相遇”又会变成怎样一番情景呢?让学生根据原文进行改写这一情节,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适时延伸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平常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延伸故事情节,进而加速他们由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发展。
四、勤于观察,迁移拓展
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我们要留心生活,勤于观察,这样世间万事万物的表象就会引发人一连串的联想,而这种联想的深度和广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创造能力。勤于观察,悉心感知能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从而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注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教育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指导他们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兴趣,并且与各种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要多指导他们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例如实物、图片、影片……与作文有关的景物,如花鸟虫鱼、风霜雨雪、人情风俗……并且善于将观察到的用于课文的理解和作文的训练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让学生观察一片落叶,抓住它的颜色、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进行写作,这就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观察训练。科学家在通过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在《旅鼠之谜》一文中,给我们揭示了旅鼠的三大奥秘。其实除了旅鼠以外,其他的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学习了本文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段文字,说明一下某种动物奇异的现象以及原因。
一、转变观念,激发兴趣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并巩固知识。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例如,在教学《死海不死》这篇文章时,我学习钱梦龙先生的做法,准备了一只盛满清水的大烧杯、一根玻璃棒、一把塑料匙子、一碟食盐、一只鸡蛋,让学生想办法让鸡蛋浮起来。语文课做实验本身就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而不断加盐使鸡蛋浮起来的过程更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物理学的“密度”的知识弄清鸡蛋上浮的原因,再让学生猜一猜为什么叫它“死海”,为什么又说它“不死”,最后让学生打开课本验证自己的大胆假设是否与课本上一致,语文的重点与难点就在这实验中解决掉了。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语文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觉得语文不再枯燥乏味了。
二、转变教学方式,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
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已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从孔乙己的结局来看,他的人生是悲哀的,小说就是要表现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己的人生悲剧,以达到控诉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目的;有的补充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否定,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必然崩溃;……我则站在一旁微笑的听着,肯定了学生的理解,并在最后进行总结,对本文主题的多重认识作出说明,使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章,可以得到不同的体会,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此,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浓厚起来了,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我想,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重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
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是“授之以渔”,这远比教给其某一正确答案更有价值,而满足于对教材墨守成规的分析讲解,甚至直截了当告知学生结论,只是“授之以鱼”,“鱼”能充一时之饥,而“渔”能饱食终生。那么,怎样才算教会学生阅读了呢?叶老早有精辟的论述:“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意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阅读。
四、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
尽管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素质,但不从事持续的阅读实践,那么其相应的能力和习惯是不会得到发展的。因此,关键是要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姿态在阅读的实践中历练。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结合课文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如在教《灰姑娘的时钟》时介绍他们看《安徒生童话》,教学《范进中举》时指导他们看《儒林外史》,教学《白杨礼赞》时向他们推荐《子夜》……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字词,品味优美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并写出自己的体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阅读习惯里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1. 要了解导入的类型可具体为以下教学方法
1.1 开门见山法。一上课,教师就直截了当地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进程等。这种导入简明清晰,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课文的思考,这也是做常见的一种导入方法,如《天山景物记》的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天山吗?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天山的雪莲,天然湖和果子沟,天山迷人的夏季牧场吧!”教师用这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并概括了天山特有的景物。
1.2 抒情法。就是教师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渲染语文的气氛。如《挖荠菜》阅读教学的开头:
师:我非常渴望和同学们彼此了解、沟通感情,咱们先从“吃”的说起吧,说说你最爱吃的一种东西是什么?(学生小声说话)
生:西瓜。
生:巧克力。
生:肯德鸡(不少学生笑)
师:啊,非常好吃的东西。这是你们十二、三岁的学生爱吃的东西,别人呢?年纪大一点的人呢?
师:我问过我妈妈,她很认真地回答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灰灰菜、马齿菜,还有荠菜跟面在一起蒸成菜馍”。 我一听,鼻子一酸,差点掉下眼泪来,我心灵深处的一块地方被强烈的震撼了……后来,我发现喜欢野菜的不只是我妈妈一个人。比方说吧,有这么一个人,她对一种叫“荠菜”的野菜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板书)这种特殊的感情,他还想告诉给别人,告诉你、我、他……她写了一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
生:(齐)《挖荠菜》。(师板书)
教师运用了“渲染气氛,调动情感”的导入类型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课文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然后开始新的教学内容。
1.3 释题法。即解释课题,弄清题意,以此导入新课。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解释题目的关键词语“风雪”一名词用作了动词,经受“风雪”的意思。接着发问,是“自然的风雪?是社会的风雪?是二者兼有?”答案是肯定的。这就促进了学生积极学习,急于了解本课内容。
1.4 悬念法。利用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或观看戏剧电影时关注故事发展和关心人物命运的心情,先讲学生最关注、最关心的人物事件,以此导入新课。如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时,设计了两个悬念导入课文。第一个是:凡是读过《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说鲁迅在他自己所有的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鲁迅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鲁迅运用了怎样的鬼附神功之笔来塑造这个形象呢?只要仔细学了这篇文章,就可以得到答案。接着提出第二个悬念:过去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翁性格的悲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人们看了悲剧往往流出同情的眼泪或感到很悲伤,而读了《孔乙己》这篇小说,人们的悲剧又是什么的悲剧呢?学了课文就会知道。这两个悬念紧紧抓住了学生,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1.5 抓纲法。抓住与中心思想有密切关系的句段,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阅读发现问题,教师也可设置一些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把握全文。
例如,在进行《变色龙》一文的教学时,教师是这样做的:教师请学生看全篇课文的倒数第三行,对大家说:“在这里说‘那里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请同学们研究研究、思考思考,那群人‘笑’什么?他们为什么‘笑’呢?他们‘笑’的具体的内容都有哪些呢?”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学生没有想到的。他们既干了新奇、有趣,又感到这确实是个问题,所以就积极地行动起来,迅速地翻看课文,认真地进行着思考,而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导入的方法还不止这五种,诸如联系旧知法、设疑法、直观法、实例法、故事法等,只要运用得体,都能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要把握导入的结构 导入的三要素:集中注意、引起动机、建立联系。导入过程是三要素的有序展开,任何一个要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2.1 集中注意。注意是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导入时,首先就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当学生的注意力发生转移时,使学生的注意保持下去的方法:突然提高自己的声音;不断地转换刺激方式;板书色彩对比、字体对比;可以重复;可以不断变换角度、变换方法、变换手段,使学生产生新奇感。
2.2 引起动机。一个人的学习效果是智力、动机两种因素决定的。在引入阶段,引起动机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鼓励;评定成绩;明确学习目标;竞争等。
2.3 建立联系。引起学习动机后,要引导学生从导入过渡到新课,这个过度要自然,不留痕迹,导入与新课浑然一体,对学生也有思维训练和语言教育的意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3. 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3.1 导入新课要具有针对性。要针对教学内容,导入语的内容与阅读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要针对学生实际,导入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心理状态、爱好兴趣、知识基础接受水平的实际出发。
3.2 导入新课要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引人入胜。
一
困惑一:教辅书是否会培养学生的惰性?
“三案六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市推行一年了,“先学后教”已蔚然成风。但这种“先学后教”模式也给一线老师带来了一些困惑:“学生手中的教辅书比老师的教参还详尽,学案上老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在教辅书上都能找到。这样老师就不能在课堂上‘卖关子’了,学生也不用思考了。学生到底要不要看教辅书?如果让学生一味地看教辅书,则是否会形成惰性?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岂不僵化了?”
困惑二:老师哪儿去了?
我校教研员张老师在给我们培训时说,他到一所中学去听课,这所中学是最先实行这种模式的。教室四周都是黑板,每块黑板上,课前由每组安排一个学生负责抄写学案上其中的一个问题和答案。课堂上让每组学生轮流到黑板前讲课。学生一会儿到这块黑板前听课,一会儿到那块黑板前听课。看上去热热闹闹的,一堂课掌声不断。四五个学生轮流讲完了,也就下课了。老师自始至终只是一个旁观者。张老师听完课深感忧虑:这样的课学生能学到什么?只是把教辅书上的答案念一遍,就表明学生会了?老师哪儿去了?要老师干什么?我深有同感。这样的课不只是在这一所学校存在,而是较普遍现象。
学生只要课前把学案抄好了,不管课文看没看,就可以头头是道地照着答案讲出来。本来埋怨老师“一言堂”,现在却变成学生“一言堂”了。看似学生是主体,是在交流互动,是在展示自己,但我认为那是假动,学生只是嘴在动、位置在动,而思维没有动。还有只是学生在动,老师没有动,老师的主导地位没有体现出来。老师被学生和教辅书牵着鼻子走。
二
对策一:学会使用教辅书。
我认为学生应该看教辅书。这不但不会培养学生的惰性,反而会帮助学生更系统、深刻地理解课文。过去教参是老师的专利,老师先把教参的内容消化过滤,再“喂”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再者,在老师消化过滤的过程中,一些重要的信息难免会丢失。所以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是那么系统的。教研室印发的“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指出:“激发、利用学生的本能,促使学生通过学案的引导,以备课的态度去自学,去思考和质疑;以讲课的姿态交流、互动;以质疑的心态(批判心态)来听课。变一人备课一人讲,为人人备课人人讲,重课后练为课前学。”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老师一人看的收获哪有学生人人看的收获大?前几年,我到杜郎口中学去学习,看到那儿的老师直接把教参放在教室里,任由学生看。
教辅书不宜过多过滥,要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教辅书。课堂上最好不要看,要课后看,要在预习时看。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教辅书用好了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拐杖,用不好就是束缚我们思维的绳索。
对策二:追问可以促使学生从肤浅走向深刻。
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可以在一问之后再次提问,可以是顺向地问,也可以是逆向地问,可以从不同角度地问。教研室印发的“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指出:“课堂如打牌,教师和学生是对家,学生出小牌,教师出大牌或是炸弹。”我认为好的追问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学案上的问题允许让学生从教辅书上寻找答案,但课堂交流时,要摆脱教辅,形成师生互动。老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善于追问,检测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上《孔乙己》这课时,课前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预习课文,只是照着教辅书把答案拿过来抄抄就算了。学案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的主人公是孔乙己,通过阅读,你认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轮到第五组回答时,其中一个学生走到黑板前很快就说出来了:“他是一个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人。”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但我没有让他在掌声中回去,而是追问道:“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概括出他的这些特点的?”他课前没有认真预习课文,所以不容易回答这个问题。而预习好的同学从课文中旁征博引,你一句我一句,开始讨论交流,说得较好。我又找回答较好的同学继续追问这一题:“我觉得教辅书上给的答案并不全面,难道孔乙己身上都是缺点,竟没有一点优点吗?”学生又开始争论起来,最后学生明白了:“孔乙己教小伙计‘茴’字有四种写法,还有把茴香豆分给孩子吃,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他也有善良的一面。”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学生终于自己整理出了答案:“孔乙己是一个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人,但同时他还有善良的一面。”
这一次次追问是要让学生明白三点:(1)不看课文,光抄教辅书的答案是不能蒙混过关的,老师的追问会叫你无处藏身。(2)教辅书的答案也不一定全面,不要一味地迷信和依赖。(3)要学会深入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我觉得课堂追问是随机的,但不是随便的,它是灵动的智慧。它来源于课本和教辅,却又高于它们;它来源于师生的互动生成,是师生共同的智慧结晶。所以面对浩如烟海的教辅,教师不要担心,不要被教辅书所左右;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教辅书;要学会追问,变得更加睿智,使课堂更加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一版.
一.巧妙设疑,强化问题的过程
1、巧设激趣问题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激趣性问题,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使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可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作为主题,用语言表述出记忆中那最美好、最深刻的画面。在学生的心中,他们的乐园既有现实美景,还有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而后,教师直接将学生带入鲁迅先生所描述的童年乐园——百草园。指导学生分析此段落中具体而生动的描写,体会那动物的可爱奇妙、瓜果的甜美清新、童年的天真快乐。然后提问:鲁迅先生在课文中生动体现出童年中那丰富情趣、自由轻松的百草园生活,有何目的?引导学生将其与三味书屋中那枯燥乏味、束缚单调的读书生活进行对比,则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揭示出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表现出作者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
2、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注重问题的层次性与针对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提出不同性质的问题。例如: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先提出事实性问题:在酒店喝酒的两种人,他们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何作用?然后提经验性问题:①课文中的“我”是不是鲁迅?“鲁镇”为真实地名吗? ②作者塑造出“我”这一人物有何作用?其次提出分析性问题:在文中不同人都笑孔乙己,这些人的笑有何不同?写众人笑有何目的?讨论性问题: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般而言,“大约”与“的确”是互相矛盾的,作者如此写是否为病句?我们该如何理解?最后提创造性问题:①是何原因导致孔乙己这样的穷困潦倒、好喝懒做又迂腐不堪?这样,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增强问题的针对性,同时拓宽学生的认识与思维空间。
二.重视思考与讨论,启发学生思维及对比优选的过程
语文阅读是从文章提取所需信息的过程。第一、教师指导学生从中获得信息,需学生思考;第二、学生自主提取信息,更需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思考,通过精心准备、周密策划教学内容来发散学生的思维。
其次,当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阅读,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当其见解并不一定正确,这时则需运用一种有条理、有范围、有方向的思维方式,从而得到与逻辑相符合的正确答案。
例如:教学《十三岁的际遇》一文时,让学生思考:①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作者是如何评价自己和北大朝夕所处的两年时光的?你们同意这一评价吗?其原因?②作者说:“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有的人认为作者如此说有些狂妄,有的人认为如此是作者自信的表现,还有人认为这反映了作者入学之初的幼稚无知,你们如何看待?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或者以辩论赛的形式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
三.教师适时点拨,提高学生知识升华的过程
第一,点困处,增强表达。在阅读学习中,学生经常会碰到疑难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可先抛出错误的观点,增强学生表达,然后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的学习,作者在描述祥子于暴雨中拉车的情景中,三次将祥子与坐车人进行对照描写,这有何作用。教师可如此说:这好像重复罗唆,需改改或删去。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以示反对,然后说明原因,这样就解决了问题。通过对照描写,揭示出拉车人的痛苦、辛酸、愤懑、矛盾;坐车人的残忍、冷酷、蛮横,充分体现出文章主题:造成祥子为代表的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主要原因并不为恶劣天气,而是社会根源,即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这样,经教师点拨,有利于学生把握人物个性,深刻理解文章主题,领悟文章构思的独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