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品德教育范文

品德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品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品德教育

第1篇:品德教育范文

一、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幼儿的德育教育

首先,家长不要把幼儿当作是自己的私有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他(她)是属于社会的、属于国家的,幼儿要从小在心灵中播下爱国主义种子,陈鹤琴早在1940年就提出了“活教育”的三大目标之一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当今部分家长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存在着许多价值观的问题,并与幼儿园教育、社会要求构成某种程度上的不一致甚至存在着矛盾状态。许多家长关心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习什么?会背什么儿歌,会讲什么事故?学会了做什么作业?学会了哪些字?孩子在班上是否名列前茅等等?如果老师夸奖幼儿园的智力好,上课很认真,家长就喜上眉稍;如果老师反映孩子品德上的一些问题,如:今天××打了谁?××抢了谁的玩具,××吐口水等,家长则不悄一顾,甚至怀疑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成见。当今家长重智轻德现象普遍,他们往往忽略了幼儿的德育教育,把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的学习成绩好,是家长的骄傲,孩子是否考上重点是家长教育的成败。如:今天下午左爸爸来接左××,左××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玩具一甩,扔在地上,赶忙抱着爸爸的双腿。我看见了,立即叫左××把玩具捡起来放回原处,可左某就是不捡,做家长的也无动于衷,抱起自己的小孩,走了!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家长的品德行为将影响孩子一生。即使将来孩子学习成绩能考取清华、北大,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优秀品质,也难以避免精神上的危机和对生活态度的动摇,所以家长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左右孩子的发展方向。

其次,家长的德育教育方法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孩子的行为习惯着手,家长应结合日常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等习惯。相当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吃饭、穿衣、大小便都是小事,长大后自然就会,因而忽略了这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孩子本来对世界就充满好奇心,总想探个究竟,他(她)们很主动地尝试做日常生活中的事,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如果这时家长不但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反而嫌孩子动作太慢、太笨,还不如自己来两个,这样孩子自然就养成了依赖性。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很容易接受家长的指导,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幼儿将一切变成定局,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也很难纠正。家长应把握住孩子的关键期,从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人总是生活在社会环境和群体中,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就安祥。一个人有良好的习惯,别人愿意接近,容易获得朋友,能够适应社会环境而幸福地生活,因此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幼儿必须亲自吃饭、穿衣、洗脸、刷牙、大小便、收拾书包、整理房间,让幼儿在长期不断的重复练习中,逐渐养成自动、自发、自信、独立,且有忍耐性,做事有条不紊的好习惯,使孩子逐步成为负责任、守纪律、爱整洁的好习惯。家长必须抓住幼儿各年龄段的发展心理,顺应孩子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

再次,成长中的幼儿在行为上需要家长的管束,在生活中不难发现,现在的幼儿衣服太多、玩具太多、零食太多,许多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结果孩子变得不知珍惜物品,性格浮燥、任性、无克制力。这样的幼儿往往追求物质享受,意志薄弱,心生怠惰,不求上进。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幼儿从两岁就开始培养自我服务技能,15岁的孩子就该自己挣点生活费,18岁还依赖父母,就会觉得是一种耻辱。他们认为自我服务、自力更生的技能掌握,可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使孩子家长双双受益,从小培养孩子自主,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自己做选择和判断,只有通过大量的事实,才能让孩子从大量的事实中总结经验,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和决定,才能使他(她)们对自己作出的决定负责性,使自己变得有责任心,将来在重大事情上很可能真知卓见,高瞻远瞩,从而发挥其创造性的才华。家长爱子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不要过份保护孩子。预防溺爱,才能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自强之人。

“谦让”、“合作”、“乐群”等行为准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他对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协调功能和积极意义,现在有些家长生怕自己孩子吃亏,常常表现出不适当的关切以及对攻击的纵容。如:在接幼儿回家时,常常情不自禁地问“今天有人欺负你吗?”“别人打你,你就打他!”这表面上看是关心孩子,实际上是助长或暗示孩子不良行为,它将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障碍。

二、教师是幼儿的典范、崇拜的偶像,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职工作者,对幼儿德育教育理应具有责任感和娴熟的技能,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的德育教育方法除说服、榜样、演示、奖罚法以外,还必须具有行之有效、自己独创的德育教育技巧。本人在多年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也常常用到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1.情感体验训练法。让幼儿回忆自己在过去的生活中亲身经历、感受过的情绪,并产生情感反应。如自己生病时,身体怎样?心情怎样?会做些什么?会想些什么?从而引导幼儿理解他人生病时的心情。又如,幼儿受到委曲时,心情又是怎样?会做什么?达到换位思考的目的,从而进入他人的角色,培养幼儿的同情心理,同时教师还必须强化行为训练。如探望病中的伙伴安慰受伤的心灵,使幼儿正确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换位思考训练法。当孩子遇到事情有冲突的时候,教师必须教会幼儿理解、谦让、先人后己的精神,让幼儿来表演充满矛盾的事态发展的过程,使幼儿能够理解别人、为别人着想,给别人幸福和快乐,把幼儿引入更高层次的行为规范上来。如:只有一辆玩具汽车,是让同伴玩?还是自己玩?只有一颗糖,是让小弟弟吃,还是自己吃?两人同时爬上滑梯,是先让别人滑,还是自己先滑?只有一台VCD和电视机,是让大多数同伴看《猫和老鼠》,还是自己看《天线宝宝》等等。

3.以少服多训练法,教师利用故事表演、动画等形式向幼儿提供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的有关道德行为规范的事例,引发幼儿思考,组织幼儿讨论,并对事物做出评价。如:小英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为了各自的新家,谁也不要小英,小英只能靠年迈的爷爷奶奶捡破烂维持生活,如果要改变小英的生活状况,怎么办?引导幼儿讨论对这事是怎么看的?有什么想法?你想怎样做?等等。当幼儿把自己的看法、想法以及做法说出来以后,让幼儿再想想:“你这样的做法行得通吗?”“你这样做后果会怎样?”……有的做法虽然解决了当前的问题,却引发了新的矛盾;有的做法不但没有解决问题,甚至造成不良的后果等等,所有这些有待于老师正确引导幼儿采用比较折中、相对较好的方法。在大家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可以举手表决,最后采用多数人的意见,教师要鼓励幼儿把自己的选择在生活中表现出来,坚持下去,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保持一致的行为,从而培养孩子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2篇:品德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时代的发展要求思想品德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也要随之发展。新时代高校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探讨主体化的、咨询式的和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和实效性。

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目前我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前的德育工作没有充分意识到教育环境、教育对象乃至教育手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在当代如果还持以前的德育思维,因袭以往的德育模式,势必无法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终影响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称,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则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反映,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一种个体现象。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要把社会道德具体到个体身上,内化成个人品德。

当前,以生为本的观念已渐入人心。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到教育过程中内外因的关系,在德育过程中自觉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设法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这是目前改进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出路。本文拟在以生为本的理论框架下,对当前高校德育的新取向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为思想品德教育改革作一定的理论思考。

一、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个性发展逐渐成为个体的内在需求。由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依赖自然,受制于客观物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和终身教育的大力提倡,国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于制度和权威的遵守渐次臻于自觉。在这种社会大变革时期,高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过去,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不仅教育本身缺乏主体性,而且基本上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思想品德教育反对个性,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大一统思想;满足于照本宣科的照抄照搬,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本身及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都十分有限。另一方面,从以往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来看,主体和客体往往泾渭分明,教育者是当然的主体,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被视为改造、塑造的对象或客体,教育方法主要是单向的灌输和简单说教,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千人一面的顺从的品格。显然,这是一种缺乏主体性的形式主义的、教条主义的、低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那么,与此相对的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呢?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是人的重要本质属性,是人的群类特性、社会特性和个体特性的统一,其基本特点就是人的自觉自由活动,包含人自身特点的发扬和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正确处理等问题。人若是在主体性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就能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世界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自身的关系中,发挥着自觉能动作用,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与消极、被动、无为,只把人视为纯粹客体的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相对立的,它指的是以人为主体,倡导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体地位的发展、主体精神的发扬和主体力量的发挥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包括三个方面的主体性: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思想品德教育本身。

主体性是思想品德教育者最根本的特性,它表现为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和前瞻性等。思想品德教育者能否真正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主体性。主体能动性的强弱,决定着教育者作用发挥的程度,决定着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与效率。

思想品德教育的对象也具有主体性,这是区分主体化思想品德教育与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看来,受教育者虽说是作用对象,是受动者、接受者,但他与一般的物质客体不同,在接受教育时,他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的人,因而具有主动性和主体性。只有受教育者主动地参与和接受教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

思想品德教育本身的主体性是通过教育内容创新来体现和实现的。中国古代社会通过以仁为核心内容的理想人格学说来教育人,致力于理想人格的培养与塑造;西方国家在德行教育中普遍重视学生自身内在潜能的开发,重视行为主体自我激励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化和务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各种活动提倡以人为本,学校的各种活动也趋于以生为本。古今中外的经验告诉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应当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二、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

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充分重视了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凸显了受教育者的个性、特性和自主性。但从以生为本的观点来看,思想品德教育既要明确一般规范的要求,又要满足具体的不同需要。然而,即便是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同样也是一种普遍的大众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它要向受教育者呈现并传递适合集体的一般规范要求,尽管这种“传递”不同于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灌输”。但是,不同的个体由于他的背景知识、思维方式、反应方式各异以及他对一般规范要求的理解和把握不同,他们的思想实际便存在很大的区别,存在的思想品德问题也各不相同,这时就需要向他们提供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

“咨询”一词来源于心理学术语,在我国最早载于《书·舜》,有商讨、劝告、质疑等之意。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咨询”,是指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运用各种方式,对受教育者各种各样的困惑,如政治困惑、思想困惑、信念困惑、价值困惑、修养困惑等引起的矛盾、失衡以及心理障碍等,给予一种特殊的满足、教育、引导和启发。简言之,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通过咨询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影响他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这样能够淡化教育痕迹,有助于深化教育工作,增强德育效果。

开展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目的在于把学生与教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教育者以专家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体现平等、体现服务;学生要求咨询服务是个人主动行为,体现主动、体现需要。这种思想品德教育方式符合当前大学生思想个性化、独立性强的趋势,从而把思想品德教育从客观普遍教育的层面推进到每一个学生微观的个体心理层面。可见,思想品德教育的咨询服务,本身是一种共同参与、平等互动、商议选择的活动。

当前,发展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意义重大。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不言而喻。近年来的一些心理调查研究显示,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屡见不鲜的校园恶性事件也提示着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展各种咨询服务很有必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开展积极的心理咨询教育,增长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改善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坦然地面对和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增强思想品德教育可接受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使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走近学生实际的一个新尝试。

总之,由于大学生思想的多层次性、不同步性、多变性、偶然性、曲折性,使处在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他们思想活跃、感觉敏锐,但又缺乏社会经验,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坚持同一性与多样性、一般规范要求与多种咨询服务的统一。作为大学生的德育导师,咨询法显得更为亲切,师生间的交流更像是朋友间的倾述。通过这种形式,思想品德教育与大学生走得更近了。

三、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强调了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从整体上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照顾了学生的个别性和特殊性,做到了思想品德教育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设计,在不同层次上保证了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不同学生的可接受性。客观地说,这两种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都是通过教育者从外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出现教育者期望的结果,最终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自教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种更高级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把外在的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需要。显然,这种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超越了可接受性这一问题。

要真正做好思想品德教育,既要对受教育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合理的组织和正确的启发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又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发现而自觉实现思想转化,积极投入,以达到自教自律。自教自律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受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省等方式,主动接受先进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以及自觉纠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

“学习的革命”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其核心是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引导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如果说智育需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那么,思想品德教育的直接意义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学会追求精神境界的自我塑造生成。事实上,高校开展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说到底是人的精神内化的过程,内化的实现就是觉悟过程的实现。很明显,自教自律的思想品德教育,既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也尊重了人的本性。

通过主体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认识自我、约束自我、超越自我的主体性,不仅为高校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可能性,而且也决定了高校自教自育机制的必然性。思想品德教育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教育者外在的指导与传授,但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只是一种外因,永远不能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内化和体验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者只有掌握和运用受教育的思想矛盾运动的规律,启发、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的转化,才能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教育人、塑造人。

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要与启发学生自教自律相结合。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注意启发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能动性,启发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其思想品德的塑造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帮助学生扩大知识视野、开阔眼界、提升境界,树立自我教育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立自我教育的目标。依赖受教育者的自身免疫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逐步提高,养成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习惯,达到自律的境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当然,提倡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不等于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放任自流。在自教自律过程中,教育者要向受教育者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使他们深刻理解自教自律的内容和意义,掌握自教自律的方法;要跟踪观察,把握好自律性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向和时机,不断敦促受教育者自醒自悟,自教自律;做好自教自律机制的舆论导向工作,为大力提倡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保障。

四、结语

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特殊而重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思想品德教育并没有过时。事实证明,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不但不应被削弱或取消,而且需要得到不断的重视和加强。当然,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一方面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深刻认识到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已经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应该看到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已经全面兴起;心理科学的长足发展使得运用心理学原理来提高德育效果成为可能。

因此,在新时势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并尝试德育的新取向,通过开展层层递进的主体化的、咨询式的和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独特性和自觉性,充分尊重并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就有可能改变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不力的状况,切实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使思想品德教育能真正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志刚.思想品德教育接受的障碍、成因及理想状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杨洪泽,王丽娟.略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应增强可接受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3).

[3]李文庆,谷岩等.谈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

第3篇:品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品德养成;家园结合;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117-01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在幼儿园的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品德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我们应该对幼儿的德育工作予以认真研究,才能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内容要做到系列化

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也就是说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使幼儿的品德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培养。所谓教育内容的系列化,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品德特点,制定系列化的德育工作方案,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对幼儿实施有计划的品德教育,才能保证幼儿思想品行向良好方向发展。在教育内容上也保证了系列化,教育主题和教育内容相互呼应,整体配合,形成了幼儿园德育工作中的合力,不仅培养了幼儿良好品德,还能调动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德育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多,幼儿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如果德育工作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儿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德育教育。

(一)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幼儿园的卫生习惯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一项内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有重要影响。因为卫生影响人类的全部生活,所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影响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中华民族几千来已经形成了许多公认的生活习惯礼仪要求。但近年来由于对人礼仪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家长也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幼儿园要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补课教育。

(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坐、立、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国俗语讲:“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行为习惯所总结出来的标准性要求。当然由于幼儿的年龄还不具备达到这种标准的条件,但我们也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行为习惯教育主要以训练方法为主。

(四)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礼貌不花钱,但却能换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这是我国在近年来的改革开放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国人的礼仪程度,代表着民族的文明水平,影响着外交方面的成果。幼儿年龄小,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最佳时机。所以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文明礼貌教育主要内容有,说文明语言,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礼,为人处事要与人为善等等。礼貌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常规训练。

(五)遵守集体规范的养成教育。幼儿园是集体性教育组织,幼儿在集体生活学习环境中能否自觉遵守集体规范,是能否养成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前提。所以应该对幼儿进行遵守集体规范的教育,使其能够自觉地按照集体规范约束自己,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规范之下,才能形成文明公民的基本品质。如在宿舍里不妨碍他人,自觉参加值日生活动;出操时会自觉迅速地排队;进出教室、上下楼梯不大声喧哗等等。遵守集体规范教育应以养成教育和常规训练为主。

三、要根据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

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其大部分都一定程度上具有不良个性品质,如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打人、不懂得向人道歉、不爱惜公物、遇到困难爱哭等等。因此,对独生子女幼儿进行德育一定要因材施教,即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应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应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应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应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四、教师要重视示范性教育影响

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对幼儿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幼儿德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俗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

第4篇:品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游戏化;品德教育;幸福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是啊,品德教育需要生活,可四十分钟的品德课堂却无法做到将真实的生活完整地呈现。此时,游戏作为生活的另一种方式,出现在了品德课堂里。众多的游戏理论向我们证实,游戏与生活密切相连。于是,我们让游戏成为了学习和教育领域的翘楚。让儿童置身于真实的学习环境;我们打破了沉闷的授课风格,用游戏拯救被项目符号狂轰滥炸的学生们。专家学者们怀揣着美好的期望,试图用游戏解决所有学习上的问题。反观游戏的品德课堂,逢学必用的游戏并非灵丹妙药,因此,运用于品德课堂的游戏该如何认识,怎样运用,成了品德教育人思考的问题。在《游戏,让学习成瘾》一书中卡尔M.卡普做出过这样的定义:“采用游戏机制、美学和游戏思维来吸引他人、鼓励行为、促进学习并解决问题。”他把这称之为“游戏化”。细细思琢,“游戏化”是站在了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游戏”,“游戏化”是真正附着生活的“游戏”,“游戏化”是将品德教育推向更深处的“游戏”。

一、游戏化不仅仅是消遣

哲学家伯纳德•苏茨曾说:“游戏,让我们在无事可做时有事可做。所以,我们才把游戏当做‘消遣’,视为填补生活空隙的调剂,但它们远比这些重要得多。”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学校规范我知道》一课时,教者与学生开展了这样的游戏。击鼓传花的游戏开始了,当花传到了谁的手上,就请那个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选题,看看你将要表演关于学校常规要求的哪项内容,当然也可以邀请另一个小朋友做助手,配合表演。其他的小朋友来猜猜他们表演的是哪条学校规范。看似套用了“击鼓传花”“你演我猜”的游戏形式,但它关照着课堂里的每一个孩子。课堂中的你我,不再是独立的个体,更多的是参与课堂的联合体。《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一书作者埃里克•韦纳,调查了全世界的幸福发展趋势。他的研究确认:“我们的幸福完全和其他人交织在一起:家人、朋友、邻居……幸福既不是名词,也不是动词,而是一个连词,是结缔组织。”此刻,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游戏化的品德课堂,让我们的儿童感受到幸福。玩游戏充分激活了与快乐相关的所有神经系统和生理系统———我们的注意力系统、激励中心、动机系统以及情绪和记忆中心。那么,我们相信,游戏化的品德课堂,已经让儿童全情投入,真正参与到了品德教育的过程中。

二、游戏化不仅仅是快乐

众多研究显示,游戏可以激活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快乐中枢。而神经科学家还发现,大脑对游戏的反应和在探索研究过程中的反应有惊人的相似。教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11课《讲文明懂礼貌》时,请小朋友分别扮演故事里的角色“熊小弟”“熊爸爸”“熊妈妈”“大象老师”等,当学生戴着头饰,重温熊小弟的故事后,一番采访让儿童的内心掀起了不少的波澜。在研究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个体品德发展一般包括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意志的发展和道德行为的发展。鉴于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其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不但数量颇少,质量也颇为简单,若想对许多抽象的道德概念产生“真知”,依照学习理论的有关原理,就必须先通过活动让其产生相应的体验,在此基础上他们才可能会慢慢掌握相应的抽象概念。一个简单得如同过家家的小游戏,让儿童在角色扮演中知其所以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已经得到了发展,那教师所希望培养的道德行为还会远吗?

三、游戏化不仅仅是竞争

长期以来,传统学业竞争中“超越别人就是胜利”的成就模式,驱使着学生扩大游戏中的竞争,希望通过在游戏中比别人做得更好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运用于品德课堂的“竞争”小游戏,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闯关。执教《争做“微笑”小天使》一课时,我将这样的闯关游戏运用于品德课堂:就让我们一起争做微笑小天使。同学们既是闯关者,也是裁判者,认真倾听,评判选手是否过关。所获得的奖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获得奖章最多的小组就是本次游戏的赢家。(1)第一关如果你是小明,当你早晨看见了妈妈,你会怎么做?遇到了奶奶,你会怎么做?来到学校门口,看到导护的老师,看到礼仪岗哨的大哥哥大姐姐,你会怎么做呢?(2)第二关也许,你会出现以下的情况:①这个单元的语文考试考砸了。②把同学的钢笔弄坏了。③美术课上,衣服被同学弄上了最难洗的黑墨汁。④上课时开小差,被老师批评了。你们打算怎么办,再次微笑起来?不要小瞧了这个闯关游戏,它给了我们更明确的任务,游戏的本质是实验。它让儿童集体尝试着若干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其强大的奖励功能开拓了更多生活行为的可能性。亚里士多德曾说:“良好的道德并不来自认识而是来自行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有之的爱德传统,一向强调“美德在践履”。因此,品德课堂教学既要着眼于道德智慧培育的认知系统,更要着力于情感态度引导的动力系统,形成动力型课堂,切实让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美学家谷鲁斯曾这样说过:“游戏不是没有目的的活动,游戏并非与实际生活没有关联。游戏是为了将来面临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游戏中的儿童,面对的不仅是游戏,更是面向了他们的未来生活。游戏化的品德课堂,学生模拟操作,不仅集体闯关,更观摩他人冲撞关卡。不仅在模拟的生活中自我学习,更在他人的生活中学会反思。游戏中,儿童已经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微笑着面对自己及生活中的人与事。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游戏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在集体活动中,严肃、负责和认真的游戏,应当占最重要的地位。通过正当的游戏,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体魄、愉快的情绪。”

作者:朱帅 单位: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美)简•麦格尼格尔.游戏改变世界———游戏化如何让现实变得更美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29,85.

[2](美)凯文•韦巴赫,丹•亨特.游戏化思维———改变未来商业的新力量[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21.

第5篇:品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 品德教学 儿童生活 实践体验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生活”是品德教学开展的基础和本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是一种以实际生活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主体发挥为方式,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会正确处理自然、人、社会关系,并积极主动生活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模式。教师在品德课堂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所需要的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既学到知识,而且多方面素质得到主动发展。

一、情境再现,唤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所以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是品德课堂展开的前提条件。当我们在提取儿童生活经验之前,先要预设:哪些经验是他们能够顺利再现的,而哪些经验会被忽略,需要教师点拨的。如在教学《媒体连着我和你》一课,需要儿童提取原有的生活积累――介绍电视的优点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存储,出示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首先让我们来打开电视,看看电视能带给我们什么。(出示两段视频)

情景一:一位学生介绍自己收看奥运会、航天飞机升空时的激动与自豪之情。

情景二:一位学生介绍与父母一起收看电视,与同学一起讨论自己喜欢的剧情时的高兴、温馨的场面。

师:听完她们的介绍,我们知道,原来电视能带给我们……

生1:增强民族自豪感,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生2:收看电视可以增进我们与父母、同学之间的感情。

师:你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它能带给你什么?

生1:我喜欢看天气预报,可以告诉我们天气的冷暖,及时穿衣服,不感冒。

生2:我喜欢《快乐大本营》,给我们带来欢乐。

生3:我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类的节目,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就是要为儿童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把儿童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

二、小组探究,指导生活

“品德与生活”教学应该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儿童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儿童”的过程,引导儿童进入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有意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媒体连着我和你》一课,学生基本上都能明白看电视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实都与电视本身无关,关键在于看电视的人如何控制好时间,选择好节目。但是光靠老师的告知,效果微乎其微。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体会呢?有位老师在执教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为电视正身”行动

小组的名称

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基本上都能抓住看电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小组解决的是“看电视时间”的问题,他们认为每天收看电视的总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每看半个小时的电视就要起来活动一下,让眼睛休息一下等。有的小组解决的是“看电视内容”的问题,他们认为我们儿童看电视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电视节目,不看暴力的恐怖的电视。还有的小组解决的是“看电视姿势”的问题,他们认为看电视时不能躺着,也不能坐得太近,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对于儿童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有意义的、真正的生活;对于“品德与生活”教学来说,只有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意义的教学;只有引导儿童学习和学会创造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效的教学。因此,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应引导儿童重视、关注、观察、感受、体验、反思、他们自己的生活;不应该让儿童成为别人生活的旁观者、评论者、模仿者,而应该引导儿童“过他自己的生活”,成为他自己生活的实践者,成为他自己生活的观察者、反思者、体验者和创造者。

三、课后延伸,回归生活

在品德教学中,应注意通过关注儿童当下、即刻的真实生活,在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意义牵涉”、“利益”关联的关系,一方面使儿童面对教材“生活”产生情感的触动,使教材对于儿童而言是“价值有涉”的;另一方面,引导儿童对当前的真实生活进行提高与创造,最终走向更好的生活实践。在《媒体连着我和你》一课的教学中,仅仅让学生认识到电视的利与弊,以及今后的生活中如何合理收看电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因此,有位教师在执教时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延伸的环节:

1994年,美国成立了“关掉电视网络”这样的组织,他们提出“放下电视遥控器和令人发胖的零食,到户外活动一下吧!”的口号。在“不看电视周”里,全家人将时间花在看书上和写信上,或在自己屋前屋后吃零食、谈天、玩游戏、唱歌跳舞。可是我们中国好像没有这项活动。所以课后老师布置大家完成一项作业:

1.一家人关掉电视,围坐在一起,讨论一下自己家的“无电视周”。

2.你们觉得一年有几个“无电视周”比较合理?分别设在哪几个月?

3.关掉电视的这周,从周一到周日,你们打算每天安排些什么活动?

4.家庭成员签名,并且履行。

5.将自己家庭的“无电视周”拍摄下来,班级内评比。

第6篇:品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品德教育;幼儿园;渗透

随着我国的社会的不断的快速发展,社会上的品德问题层出不穷,其已经制约了我国的现代社会发展。对近些年我国社会出现的品德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剖,不难发现出现这些品德问题的原因无非是品德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品德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这也导致孩子在年少时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随着我国的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对品德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幼儿园时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1)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渗透,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通过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渗透,让孩子认识到拥有良好品德的重要性,从而使孩子学习良好的品德,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其的健康成长打下很好的基础。

(2)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渗透,还可以使其拥有健康的心理,培养出孩子豁达的胸怀。众所周知,幼儿在幼儿园中很容易发生争吵,也许是因为争抢一个喜欢的玩具或者是因为一言不合就发生争吵的情况。虽然说孩子之间的争吵不同于我们大人那般的激烈,但是如果教师对争吵处理不够恰当,很容易对幼儿的心灵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在这时应该要对孩子的个性进行分析,对其个性进行完善,帮助幼儿培养出健康的心理。

(3)与此同时,由于很多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被溺爱着,一旦其遇到自己不如意的事情,就发出现大吵大闹的现象,通过在幼儿园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渗透,可以让孩子学会和他人分享,并且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进而使孩子培养出豁达的心胸,在其未来的人生中能够更好的面对挫折和困境。

(4)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可以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很好的基础。当其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后,由于自身拥有良好的品德,可以很好的融入到其他的群体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过在幼儿园进行品德教育渗透是非常的重要的。

二、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品德教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品德教育渗透。对于幼儿而言,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其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然而老师的教学是针对于全部同学,而不是针对于个人。对当前我国的幼儿园教学分析可以看出,幼儿园教育的重心还是放在了文化知识方面,忽视了进行品德教育,这也使得孩子错过了接受品德教育的大好机会。

(2)游戏活动中忽视品德教育。在幼儿园中,由于孩子年龄较小,老师通常会开展较多的游戏活动,用于提高孩子的教学效率。这是因为孩子的性格特点决定的,通过开展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知识,而且还会在活动中得到快乐,但是从当前的状况而言,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都没有在游戏中进行品德教育渗透,这就对孩子培养良好的品德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3)生活中忽视品德教育。幼儿园是平常孩子生活和学习待得最多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幼儿园时期是他们很重要的成长时期,这个时期孩子对外界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同时,这时他们的接受能力也是非常强,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品德教育渗透是最好的时期。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教师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很多教师都是进行生搬硬套的说教,而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教育,错过了时机,对于幼儿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三、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教育中的方法

1.在日常生活重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渗透

因为幼儿在幼儿园中,日常生活占了较大部分时间,因此要想使幼儿拥有良好的品德,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对孩子进行细心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慢慢的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教育,渐渐的改掉不好的习惯,培养出良好的品德,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因为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爱玩,因此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进行品德教育渗透能够取得更好的效。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对孩子进行引导,将良好的价值观通过游戏渗透给孩子,同时还可以通过游戏教会孩子行为准则,使游戏不仅达到知识教学的目的,而且能够到达品德教育渗透的目标,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3.加强教师的教育

教师是品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人,只有教师自身具备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其才能在幼儿园中对孩子们进行更好的教育。因此,幼儿园还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仅要使教师认识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机会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对外招聘优秀的教师,补充到队伍中去,用以确保在幼儿园中品德教育的渗透。使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培养出良好的品德,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品德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品德教育越来越关注,在幼儿园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渗透,可以使孩子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品格,对孩子未来成长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姜珊珊.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教育探索,2013.10:133-134

[2]李盼.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长春教育学 院学报,2015.24:108-109

第7篇:品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品德教育;幼儿园教育;渗透方法

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幼儿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阶段,德育教育又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因此,重视对幼儿品德的培养,对整个社会的德育水平有很大的影响[1]。目前我国幼儿教育阶段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做好幼儿德育工作,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整个幼儿教学活动中。

1、幼儿德育概述

所谓的幼儿德育主要是对幼儿的德行、品德教育,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幼儿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影响和指导,促进幼儿构建积极的心理和品德,其主要内容既包括幼儿情感教育,还涉及到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等。而德育教育的渗透主要指的是将品德教育融入到幼儿教学内容中,将其作为教学内容重要的一部分。

2、当前幼儿德育教育中问题分析

2.1、忽视品德教育在游戏活动中的渗透

幼儿阶段的教育大多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教师是组织者和设计者,在游戏目标的设定中,儿童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2]。如在小朋友出现矛盾问题时,有时候教师甚至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或者是命令的口气等,不懂得通过引导化解,也没有教会幼儿学会交流沟通和分享,这也从一方面反映出了游戏教学中缺少德育渗透。

2.2、教学活动中缺少德育教育

在幼儿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往往重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技能,忽视对其情感道德的培养。如在音乐课堂中,其教学目标一般是指导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学习简单的蹦跳动作,根据自己的理解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表演,这些教学目标都是对学生技能和认知能力的培养,忽视培养儿童合作团结的精神,此外,在整个活动中很少关注儿童的品德教育,如在幼儿跳舞中若出现一个幼儿不小心将另一个撞到时,教师一般只是批评犯错误的幼儿,而不是借此机会指导学生做文明礼貌的好孩子,如学会道歉,善于理解他人,懂得原谅等,这也是教学活动中局限性的表现。

2.3、日常生活中缺少德育教育

从现实调查来看,教师对幼儿日常活动给予的关注很少,将主要精力只是集中在教学活动中,如早晨幼儿上学中缺少问候、平时幼儿的交流中很少使用“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用餐中也缺少良好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德育工作不到位的表现。儿童的生活中很多细节问题都不能忽视,很多小事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契机,但是教师却很少关注,长此以往,对幼儿的发展带来小计的影响。

3、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教育中的方法探讨

针对当前幼儿教育中品德教育缺失和出现的问题,要结合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心得策略,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知行合一,重视游戏活动中的品德教育

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要引导儿童学会团结他人、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做文明礼貌的小朋友,谦让诚实[3]。这些都是基本的品德,教师在游戏设计中或者是在具体的活动中注意把握好机会,及时进行德育渗透。如出现小朋友不小心弄坏他人玩具的时候,要教会小朋友说“对不起”,对于别人的帮助,要记得说“谢谢”,看到小朋友礼貌的行为时,教师及时予以表扬,并让其他幼儿进行学习模仿,如果出现不和谐的现象,要对其进行教育,帮助其改正不良行为和习惯。

3.2、培养品德情感

幼儿教学活动中,帮助儿童提高认知能力和水平是重要的方面,但是也不能忽视品德教育工作。这也是幼儿健康成长需要重视的问题。如在教学《拔萝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团结协作的在重要性,认识到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同时明白帮助他人也能快乐自己等,这样不仅能完成教学设计目标,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意识产生影响,还比如引导学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利用节假日等时间组织活动,如在国庆节,让幼儿了解祖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在母亲节、父亲节等,组织儿童与父母一起参加活动,理解长辈的辛苦等,让儿童理解、尊敬父母等,这也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3、关注儿童日常生活,杨晨良好习惯

如在早晨进幼儿园时,让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相互问好,鼓励儿童使用礼貌用语,并指导其规范性;在用餐时,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不挑食、不剩饭,文明用餐,注意节约等,培养幼儿从小养成文明进餐、勤俭节约的习惯等。生活中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言传重于身教,教师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在生活中做好幼儿的表率,长时间、重复对幼儿的行为意识进行指导,最终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结语

综上所述,品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高尚品德的培养有几集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要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游戏活动、幼儿教学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指导幼儿成为文明礼貌的小朋友,对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提升也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盼.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4(09):108-109.

第8篇:品德教育范文

一、挖掘教材因素,提供实践机会

教材是学生感知道德、进行思维、发展能力的重要出发点,其中处处蕴含着实践活动的因素。教者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挖掘丰富多彩的活动素材,选择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开展实践活动。由校内到校外,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拓宽教学范围,让学生于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索发现、延伸拓展。例如,不同的年级段都有涉及“环境保护”的教育主题。如果只在课堂上高谈阔论、纸上谈兵,则总是浮于表面,缺乏深刻的体验。教育者可组织学生利用假日活动,调查一条河流或本社区的环境污染现状,小组合作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向有关部门反映;可以组织学生收集材料,在学校或街头宣传环保知识;也可鼓励学生种花、种草、种树,开辟班级的小小种植园,绿化周围的环境。

二、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实践方式

布鲁纳说过:“任何一种知识都能够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教学任何年龄的学生。”也就是说,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年龄特点,开展适合本班学生的实践活动。低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单纯,教学内容要多些故事性、趣味性;高年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教学内容则要多一些思考性、辨析性。记得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的一次品德观摩课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虚心接受批评》时,一精彩片段正悄悄地生成。在“联系生活实际”这一环节中,一位男生以为自己热心助人,别人不应该斤斤计较说他的不是。同学们唇枪舌剑,一场辩论就这么开始了。这完全超出了教育者的预设,但这位老师却能把握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这是一次多么难能可贵的辩论啊!这样的精彩持续了好几分钟,学生辩得激烈,说得有理。最终那位男生哑口无言,接受了同学们的批评。

三、走进社会生活,发展实践体验

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讲授不应立即试图将抽象的概念及方法一开始就与给予意义的环境分离,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对品德教学来说,这里“真实问题的背景”应该是指社会的实际生活。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要求品德教师在引导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慧眼观察社会,分辨是非;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思考现实;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择善而行。近两年来,马路扶人事件引发了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关爱他人是品德课程教学中的主题之一。以前,学生们在课堂上斩钉截铁地回答:“遇到摔倒的老人,我们应该去扶起来。”可是,多次的诬陷、讹人事件曝光后,现在的孩子们踌躇不前、犹豫不决。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无形中关闭了孩子们心灵的通道。作为教育者,我组织学生辩论。有的说,扶老人之前,在路边找其他路人给自己作证;有的说,先用手机拍下来,再去扶……孩子们的心灵沃土仍然培养着真、善、美。

四、贴近学生生活,强化实践引导

第9篇:品德教育范文

一、以情景诱情,潜入无声的感召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让学生思想在情境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发展。在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需要,合理地运用课件、幻灯、挂图等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并加以适当、生动地描述,很容易动员起学生各方面的感官,使学生乐于参与,同时使学生情绪受到感染。如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人教版,下同)这课,我针对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爷奶奶、父母百般宠爱,对于爱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付出。因此我利用多媒体放映了动画片《宝莲灯》中陈香历经千辛万险救母的片段,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也很熟悉,但在课堂上我营造了一个特定的氛围,让学生边看动画,老师边作适当的讲述。使学生很快被带进了陈香救母的情境。等看完后有的同学甚至流出了眼泪。接着我有让他们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得到家人的爱,你又是怎样爱家人的”,同学们纷纷说出肺腑之言……碰撞的火花使学生从生活的表象领悟到了蕴涵其中的道德的价值,这不正是教材渴望引起学生们的那种道德的情感吗?俗话说:“触景生情”,具体的情景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潜入心灵深处无声道德的感召,使他们懂得爱,学会爱,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二、以学生为主体,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人们习惯把传统的师生关系比喻为“一桶水和一杯水”,而我更欣赏“灯芯和煤油”的比喻。从某种程度上教师更依赖于学生。新教学理念要求“教学相长”学生也是教师。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应该转变为引导者、欣赏者、主持者、学习者……去为学生服务。我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自学、自立的积极性,课堂上力求创新、开放。把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教师扮演着欣赏者的角色,充当课堂教学的主持人,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道德行为。如在教学《家人的爱》时,我以引导者、欣赏者、主持人的角色参加,学生受到情景诱引后,畅所欲言。把家人对自己的爱与自己爱家人行为作一比较,并相互进行讨论和评析。学生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哪怕在心灵上只有那么一点触动;在情绪上只有那么一点感染;在情感上只有那么一点体验。然而这些都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获取的。学生在和谐的、自主的课堂气氛中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使他们懂得爱是相互的,不能一味索取,从小养成学会爱别人的优良品质,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真正要“表现”的是学生。只有学生异彩纷呈,那样课堂教学才会美不胜收。

三、直根于生活实践,滋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品德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初步构建起“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根本,以实效为目标”的德育课程新模式,使德育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把品德课程教学中学生认知获得偏重于“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帮助儿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在学习了《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人物采访了解生活中不同职业对社会的作用。学生在采访中却惊异地发现,如蹬三轮车的、修鞋的等有些职业看似不起眼,想不到生活还真的很需要呢。同时他们发现在学校附近一条400米左右长的街道上,竟开设了30几家书店。“这么多书店都是买些什么类型的书呢?为什么都选择在这条街道上开店?竞争如此激烈,他们的生意是不是很好?……”一个个问题,就像是一团团火苗,将学生探究、解决新问题的渴望燃得旺旺的。我灵机一动,这不是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生活最好的选择吗?没料到,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丝毫没有觉得这是教材以外的“附加题”,其间更有许多的体验和收获。

当然,引导、组织学生探究生活中的问题时,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学生在调查时,不少的被采访者拒绝或敷衍学生的访问,使部分学生的调查受挫。但学习强调的是过程,强调的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及时的鼓励学生不管结果如何,都必须尝试。有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对邻居的采访,了解到哪几家书店是新开张的;哪几家书店的规模较大;有的甚至采访到了书店的年销售量;也有的学生为了采访书店老板,特意去买书,从中感悟到:要想获得采访者真实的想法,必须主动与其沟通。可见,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与失败,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学生受到教育和感染,实现了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