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

稽核审计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稽核审计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

2020年工作总结

一、政务服务窗口提供电子支付。行政审批中心为贯彻落实省委巡视组反馈整改要求和省厅、市局整治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百日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保安员证业务不再收取现金,均通过登录辽宁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缴费或者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电子支付。

二、全面推行“辽事通”二维码评价。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省厅“每个窗口工作人员都能接受评价,每个差评都能得到认真整改”的工作要求,行政审批窗口全面推行“辽事通”二维码评价。

三、辽宁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为进一步推动省厅、市政务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应用推广,引导群众、企业使用辽宁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锦州政务服务网以及移动app网上办理政务事项,行政审批中心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发放《“互联网+政务服务”宣传画册》;加强学习,加大应用力度,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省厅和市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学习,熟练掌握平台网办的流程、办理的事项。对于开通网办的政务服务事项要现场引导群众网上注册、登录、申请,加大应用推广力度,切实提高网办数量。

四、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

(一)日常受理审批工作:

(1)现阶段,我辖区共有从事爆破作业公司5家(分别来自沈阳、辽阳、大连、义县、中铁十二局)。

爆破作业项目合同备案、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道路运输许可证(受理—审批——核发)工作:

1、爆破工程备案14家,网上爆破工程备案14家。

2、核发办理购买证、运输证177件。核发办理单独运输证126件。

3、炸药使用量808.494吨,雷管使用量35851发。

(2)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 (受理—审批——核发)工作:

1、核发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23件。

2、氯使用量1950吨。氰化钠用量221吨。

3、剧毒化学品使用单位备案3家。

(3)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审核20件。

(4)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3件。

(5)公章刻制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2件

(6)印章刻制备案(受理—审批——核发)

(7)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备案证明核发(受理类)

易制毒购买备案证明核发受理110件。

(8)《保安员证》核发(保安员证的考试受理和初审);保安受理55件。

(二)根据上级要求及辽宁省公安机关打造最优发展环境深入推进公安行政审批便民化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标准,进行了以下工作:

(1)对辽宁省政务服务网公安业务审批事项录入及完善工作,截止至2020年10月25日前,录入有效事项259项,录入率为100%,正确率100%。

(2)按要求推行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审批采取值班值守办理业务。合法合规的审批事项“马上办”。 继续坚持“一次性告知”,减少企业和群众现场办理等候时间、往来次数,实现了压缩群众企业现场等候和咨询办事时间30%。同时,对标全国先进地区审批承诺时限,力争将审批时限压缩至全国最短。

(3)推行一次不用跑清单1项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12项事项。

2021年工作计划

(1)在审批业务方面继续加强审核把关,加强备案材料数据更新。在压缩法定时限内对审批业务及时受理、审核、提交。

第2篇: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审计 事业单位 合理化 构建

事业单位作为向社会提供公益性专业技术服务的组织,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审计工作模式,将关系到财政拨款能否正确使用到位。但在实践中,尽管遵循了审计工作准则,却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存在着对资金使用背后经济事件把握不准,则是产生上述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途径来看,有相当一部分预算用在了固定资产的采购之中,该固定资产一般为专业技术设备,将能在物理层面更好的帮助单位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责。然而,专用性固定资产特有的具体知识,却是审计人员所不了解的。这一结果将导致,因缺乏对固定资产造价的具体信息,而仅从会计原始凭证上来考察财务工作的合规性,其自然内含了诸多审计缺位的状况。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审计工作合理化模式的解读

针对财务信息而完善审计工作模式,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展开。在建立具体的合理化模式前,需要在组织资源范畴下来解读该模式的内在要求。

(一)对审计人员的要求

岗位意识不仅能推动他们认真完成常规工作,还能主动探寻资金使用背后经济事件的合理性与否。由于存在委托关系下的资金使用特点,就导致了部分事业单位在实施审计活动时存在着流于形式的现象。针对这一状况,就需要从提升审计人员意识上下工夫。提升意识不仅需要强化他们的职业操守意识,还应从推动审计科学、有序进行中下工夫。从实践中所反馈的信息表明,除了建立审计督察制度外,还应借助审计人员的工作自觉来推动合理化的形成。就实现路径来看,可以在审计团队的构建上进行优化。

(二)对审计形态的要求

事业单位在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时,不间断的采购专业性设备是必要的。但即使这种采购通过招投标途径来完成,审计人员仍需要考察经济活动背后的事件的合理性问题。为了,解决因专业知识缺陷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在审计的组织形态上便需要进行优化。另外,针对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三公经费使用问题。若只是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预算,却在存在着使用监管缺位,仍无法有效控制部分单位的浪费现象。可见,制止浪费现象仍需要从克服信息不对称入手,仍主要针对识别会计凭证背后经济事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展开。

以上两个方面的解读表明,建立事业单位审计合理化模式需要分别在审计组织建设,以及克服经济事件的信息不对称着手。

二、解读基础上的目标定位

所谓目标定位也可以理解为,审计工作合理化构建中的价值取向。在保留其监察约束功能的同时,还含有协助单位财务部门增强资金管理合理性的作用。之所以提出后者在于,审计活动将考察单位整体运行活动,这就弥补了传统财务管理的单一价值视角的缺陷。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目标定位:

(一)监察目标

监察的目标定位属于传统视角下的工作模式,这也是构建审计工作合理化模式的出发点。根据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特点,应着重从单位整体来考察专项经费的使用状况,这里特别指向大型专用设备的采购经费。作为起约束功能的目标定位,审计工作合理化的构建还应延伸到对设备使用效果考核上。不难看出,这里的监察目标形成了审计工作的传统路径指向。当前,不仅需要强化这种目标,还应通过优化监察手段来促进该目标的实现。

(二)辅助目标

这里的辅助目标便指向,协助单位财务管理完善资金管理工作方面的。在事业单位体制转型,以及财政拨款形式发生改变的当下,如何增强资金使用的效益性,一直是单位管理层关心的问题。而审计活动本身的整体性视野,能更全面的为财务管理活动提供短板信息,从而促进财务部门给予应对、解决。上文已经提到了,因财务管理单一的价值视角将影响到资金配置效果,而在解决事业单位短板问题时则需要从整体视角来进行。这里也告诉我们,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与财务管理不应形成相互对立的局面,特别在单位内审中实则应建立起促进财务工作开展的价值取向。

三、目标定位下的模式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目标定位下,审计工作的合理化模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

(一)针对具体审计项目组建质量管控团队

针对单位一线审计人员的预算审计活动,质量管控团队须引入该领域专业人员。为了防止内部审计督导与内部一线审计人员之间存在利益关联,其可引入第三方审计质量管理机构实施协同监管。第三方审计质量管理机构主要运用专业知识,督促审计人员对项目明细表的经费进行认真核实。特别涉及到资产采购经费、使用环节中所需的人工成本费给予专业的审查。根据笔者的经验,上述两个方面是审计工作合理化开展的难点。另外,针对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审计,也应从上述组织形态下展开。

(二)建立审计质量管理团队的工作制度

由内在要求可知,第三方审计质量管理机构不能超出本职工作范畴而施加影响。为了有效满足这一要求,单位可以采取组建审计质量管控专家库,并随机抽调专家的机制来实现。在合理授权、绩效管理、激励机制中,笔者强调激励机制的设计。具体而言,就是在“激励兼容”原则下实施物质激励。这时,就需要根据对审计质量的管控效果进行绩效评价,进而来合理对管控人员进行新酬体制的安排。与此同时,进行审计人员岗位素质培训,以及配合刚性的问责制度,都能在内、外两方面增强他们的审计工作态度。

(三)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在保证审计合理化的最终实现,还可以考虑引入其它机构作为“观察员”来协助开展工作。诸如,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在它们的协助下,将增进审计活动的客观、公正。从而,增强审计部门的公信力。当然,对于审计人员岗位意识的强化也是必要的,关于这一点可以通过传帮带和培训形式来加强,也需要借助单位党建工作的开展来支撑。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诚然,针对本文主题的探讨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展开,但笔者仍在独特的视角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实证分析

根据上文所得到的对策,下面针对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审计,指出审计时应关注的问题:

(一)招待费

应重点检查会议费的支出,审计中要特别注意该科目支出的原始凭证。

延伸审计下属单位,看是否存在把招待费转移到下属单位报销的问题。

(二)公车费

看公车的数量,是否适度,购置公车是否经过政府采购,有无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车辆是否超标。

看油费的支出,是否由单位相关部门负责采购,并根据里程数来考核油耗。

看有无派车单,出车事由是否合理。

修理费的支出是否经政府采购审批,支出是否合理。

(三)出国费

看有无上级部门批准文件,出国事由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出国费用是否超过审批的标准,有无超过的时间等。

当然,针对三公经费的审计模式,在各事业单位都建立的有明确的制度安排。这里只是强调,应确认凭证、事由背后经济事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确保审计活动的合理化路径。

五、结束语

本文认为,事业单位应在增强审计人员岗位意识的同时,优化审计组织形态。可将第三方审计人员纳入其中,从而增强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在针对目前所广泛关注的三公经费审计时,也应从主观和客观方面下工夫。最后,文章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姜风.浅究我国企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问题与创新[J].中国外资,2012

第3篇: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卓越技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

1.引言

教育部2009年提出、2010年多校试点、2011年全国高校全面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

目前,工程人才紧缺已是世界性难题,企业很多岗位空缺,却有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为缓解这一压力,我国本科院校已全面启动“卓越工程师”计划。但高学历者不愿深入企业,低学历者却苦于没有过硬的技能证书。在“卓越计划”全面实施的当下,高职院校定当责无旁贷,积极承担起工程人才的培育重担,实施高职院“卓越技师”人才培养。

2.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育“卓越技师”

作为“卓越计划”的有效补充,“卓越技师”是指高职院校培养的一批具有一定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并有获得技师职业资质或技师职称的潜力后备技师。在“卓越技师”的培养中,校企合作是关键,这一特点在高职院校也已实践多年,这为“卓越技师”的培养创造了可能性。

2.1校企深度合作,奠定“卓越技师”的培育基础

校企校合作是高职院办学的特色之一,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多年的实践中,高职院大胆创新,构建了董事会制下的政校行企的校企合作机制,突破了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的貌合神离”,“学校一头热”的现象,打破了企业对学校的藐视。校企合作不仅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而且实现了高职院“卓越技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坚持校企深度合作,坚持让学生在企业的生产现场学习、在真实的项目中学习,让学生自主完成项目任务、自主管理工程项目、自主评价工程项目,培养出名副其实的“卓越技师”。

2.2深化工学结合,“学案导学”实施教学做一体化

工学结合育人是高职院的教学特色,其独特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可迁移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头、心、手以及其他感官的全面发展。

“学案导学(做)”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2],它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它是经基础教育工作者多年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高效教学法。通过实施学案导学(做),采用灵活性强的活页学案导学导做,彻底打破原有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按设计员岗位任务要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实用且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要求一致。

2.3校企共建实训室,保障“卓越技师”的技能培养

“校企共建”是“校企合作”的深度体现,是校企双方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培养“卓越技师”和实现企业经济利益为目标,以财力、人力、物力、技术等多种资源形式,共同参与建设学校各项硬件、软件设施的合作形式。

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在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场所方面投入颇大,但行业、企业的迅速发展使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一方面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科研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利用率却偏低。校企共建实训室,利用企业先进的设备培养“卓越技师”的操作技能,同时也为企业培养懂得驾驭新技术、操作新设备、开发新产品的人才[3]。

2.4共建双赢,“一平台、多途径”保证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关于校企合作,国家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备的政策和机制给予保障,但是各高职院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文件予以支持,这是校企合作中的“一平台”

在进行“多途径”校企合作共育“卓越技师”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专业建设

在进行专业建设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等方面与企业保持一致。通过到企业进行专业调研、与毕业生沟通交流、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形式与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以企业实际的工作岗位为本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使学校培养的学生适应企业的需求。

②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

在开拓校企合作有效实施的途径和方式中,注重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高职院校的教育应该是动态的教育,跟随行业、市场、企业的变化进行适度的调整。课程、教材是实施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教具。根据行业、企业发展以及具体的工作岗位进行课程、教材的开发和建设,一方面利于校企合作的长效开展,另一方面有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

③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方面,成立专门的教师队伍进行校企合作的相关事宜。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定期派老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为企业服务,通过技术交换等方式聘请企业行家担任学院兼职教师。

④人才培养

从企业需求的角度为其培养适用人才,另外,可以采用“订单班”等形式进行部门人才培养。

⑤校区合作

除了进行校企合作外,依托当地的经济开发区建立“校区合作”机制,使培养的学生真正服务于当地经济。

3.结语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特色之一,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卓越技师的工程素质必须在真实企业的真实产品生产项目中培养,这需要紧密的校企合作来支撑。高职院校紧密的校企合作使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卓越技师”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吴梦陵等.卓越工程师岗位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创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第4篇: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工作在不断地深入,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会计已成为会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组织包括政府、企业都已经着手积极推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及完善。简单来讲,会计电算化是指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会计领域,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实现记账、算账与报账等信息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以及部分实现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决策的信息化。

与传统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的实现不论是对于会计工作的储存方式、处理流程、还是内部控制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及时性及准确性,同时使会计从业人员从复杂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脱离出来,及时准确地把握企业运营状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从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扩大了会计的领域,也为加强全面核算和监督奠定了基础。

不难看出,虽然在职能、方法、目的与责任等几个方面会计与审计有着不同的特点,但两者具体对象都以会计资料为主,职能责任密切相关。会计电算化在对会计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必然对以会计过程为其职能对象的审计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具体来讲,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经济审查和监督职能本质上仍没有改变,但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主要体现改变了审计线索、扩大了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改变审计的技术方法、影响了审计标准和准则、提高了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等。同时计算机环境下的舞弊作弊行为更具有隐蔽性,无疑加大了审计查处的难度和风险,审计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会计电算化下审计的对策分析

从内容上来看,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和人员以在会计电算化系统(CAIS)环境下所产生的信息系统及其范围内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行为为对象,审查和评价系统的合法性、效益性及系统输出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当前,我国大多数审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和运作难以做到完全了解和掌握,大部分地区的审计工作仍是以手工审计为主。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普及使得审计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传统审计存在的信息反馈能力弱等问题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因此,为推进审计工作的有序展开,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强化审计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面对会计电算化时代的挑战,应从以下方面提高电算化审计的质量以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现代审计的需求。

1.加大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工作的理论研究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进一步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与会计电算化相比,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工作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操作方面来看,都远远落后于会计电算化。特别是当前由于对电算化审计的优越性认识不够,计算机审计研究严重落后于实践发展的需求,缺乏先进理论指导,难以有效指导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工作的有序高效展开。因此,在强化基本理论和审计目标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新形势审计理论的研究,不断总结我国计算机审计的经验和做法,拓宽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尤其要加快对会计电算化下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及技术等的研究,以进一步指导和实现计算机审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运作。

2.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线索、审计方法的变化,也必须要求审计标准和准则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要求。从国际审计发展来看,在国际审计准则中有专门的条款来详细规定计算机审计的范围、程序、技术等;从具体国家来看,美、日、英等国都制定和出台了相关计算机审计的审计准则和标准。目前我国审计界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包括审计人员标准、质量标准、职业道德规范等。但针对不断普及和发展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过去手工环境下的审计标准和准则显然不适应,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准则中仍存在许多空白。因此,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加快制定计算机审计相关标准和准则的步伐,更新审计标准准则,完善电算化审计的标准体系,以规范计算机审计工作,为衡量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保证。其次,在积极借鉴和吸引国际上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发展要求,实现我国审计进一步适应国际审计发展的要求,为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好基础。第三,新的衡量标准不仅要包括计算机审计程序、过程、效果评价指标、审计人员从业标准等衡量审计业务的合法合理性标准,还需对电算化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标准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步骤、应用软件标准等做出明确性的规定。 3.加大事前系统审计力度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在于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深刻认识到除了对使用过程中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外,抓好电算化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的事前审计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的关键。只有切实加强抓好事先审计,才能确保系统设计、开发、运转达到预期标准,在协调和密切会计与审计的职能联系中更好地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首先,在保证会计与审计各自职能标准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软件应用和分析水平,在事前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审计过程中避免会计与审计两者间程序设计、开发及操作方面不协调状况的出现,防止在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再进行改进,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其次,审计人员直接参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发过程,监督系统开发过程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保障电算化系统及其处理的合法性、有效性、可靠性、保密安全性和可审性以达到会计管理

需要应有的质量。 4.完善审计内容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履行的经济检查、评价及监督的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不难看出,电算化下的审计除了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及输出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查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殊性及其固有的风险使审计面临着在与传统会计条件下不同的审计内容,扩展了审计的内容。一是,会计电算化软件质量直接决定了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的高低,需根据审计实际操作情况增加审计审核窗口,重点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合法合规性、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及稳定性进行审查,了解掌握被审会计电算系统的各种功能和程序设计,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其次,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控制的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两个方面的测试和评价,审查是否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机器设备使用控制制度规范及操作流程规定、系统工作环境是否完善等。第三,为保障获得正确的财务数据,审计人员必须实现对财务软件的所有模块及相应流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观察,必要时要进行手工复核方式。

5.改进审计方法

在知识经济时代,积极采用集信息技术、财务手段、环境评估等多学科知识的技术方法,革新审计方法及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进行审计,实现由手工操作向电算化处理的转变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是,审计人员要充实认识到计算机作为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审计工具的积极作用,自觉通过参与培训或自觉等方式提高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采用专业软件实现更快速、更有效地对相关会计信息的查阅、核对、分析等各项审计内容。其次,可组织各方面专家,包括会计专家、审计专家及计算机专家等组织专门小组,加强各种通用、专用审计软件和辅助审计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在吸引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各类商品化审计软件的功能,尽快研制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软件以满足实际电算化系统审计的需要。第三,借鉴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经验,大力发展审计软件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电算化审计软件在实际审计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及普及,逐步推进我国审计工作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5篇: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morneau”为你整理了这篇深化基层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城乡融合发展活力理论工作学习心得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成都市郫都区围绕基层体制机制改革,以优化顶层设计为牵引,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在镇(街道)职能转变、优化完善机构设置、创新编制管理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构建与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相适应的简约高效的基层机构职能体系。

突出职能转变,重构镇(街道)职能体系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科学配置镇(街道)职能。强化镇(街道)抓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区平安“五大职责”,推进镇(街道)工作重心向为群众和企业提供精细化的公共服务转变,全面推动镇(街道)承担的产业发展职能向产业功能区转移,解决镇(街道)职能错位越位问题;二是应对治理难点,统筹推进权限下放。着眼理顺条块关系,赋予镇(街道)对职能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的考核权和任免建议权、对派驻执法力量的统一指挥调度权、对辖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验收的参与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的建议权、对涉及多部门协同解决事项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权,解决基层治理“权力有限,责任无限”的难题;三是坚持权责匹配,合理制定“三张清单”。探索建立镇(街道)职责任务、公共服务、属地管理三张清单,确保依清单履职、按清单问效、照清单追责。

统筹优化镇(街道)机构设置,促进基层高效顺畅运转

一是完善内设机构设置,推进镇(街道)职能有效履职。对镇(街道)原有的机构进行优化整合,统一设置综合、党群、营商环境、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综合执法协调、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8个必设内设机构,满足基础服务保障工作。允许差异化设置双创服务、产城融合、项目服务、社区统筹等1个“个性”内设机构,突出区域特色;二是推进服务机构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直接面向群众、企业量大面广的100余项审批服务事项进驻镇(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最大限度实现群众“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三是完善综合执法体系,健全镇域执法运行机制。将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执法力量和资源进行下沉,构建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的综合执法格局,实现基层“看得见、管得住”。

第6篇: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

一、按需求,设专业,实现订单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但很多人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人的技能和素质达不到企业的标准和要求。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成,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荆门,学院盯住企业新建项目,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1.针对企业,开设所需专业

技工院校的专业必须根据社会及企业需要设置,技工教育发展才会有后劲。只要一有新项目落户荆门,学院就主动派人与企业取得联系,跟近项目,看企业需要什么工种,我们就开设什么专业,并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

2.根据岗位,制订教学计划

根据企业的要求,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定向培养,企业全方位跟踪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企业定期派人来校授课,学院定期派教师下厂实践,让学生所学内容更有针对性,更好地符合岗位要求,实现了专业学习与就业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

3.工学结合,实现就业直达

学生在校学习一年或二年文化课和专业课,具备一定的相应岗位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最后一年到定向企业带薪顶岗实习,毕业后直接在企业就业,使招生、招工融为一体,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实习紧密结合,最终达到毕业即就业的效果。

近年来,学院先后与本地多家企业开设了定向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企业在本地,家长、学生了解企业工作环境、薪资、福利等;定向办班,订单式培养,学生在校可享受企业提供的奖学金,学生上岗后专业对口;学生就业离家近,生活、探亲非常方便。所以就业稳定率、就业满意率很高,深受家长、企业和学生的好评。

二、重服务,促就业,拓展培训新市场

为了满足企业急需用工和在岗职工技能提升的需要,我们把“短、平、快”的短期培训作为技工教育与市场经济直接接轨的切入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送上门”等形式开展各级各类短期培训,服务了企业生产,同时也拓展了学校发展的新路子。

1.思企业之所需,成立培训机构

学校专门成立了培训处,专门负责培训工作。他们密切与企业联系,掌握企业所需,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

2.急企业之所急,开展岗前培训

很多新企业在开业之前就已经招聘了部分员工,还有的企业每年都要新进部分员工,急需对这些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各类培训。学院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开办相关岗前培训班,满足了企业用工需要。

3.解企业之所忧,开展提升培训

企业职工的技能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企业领导越来越重视对职工的培训提高。根据企业需求,学院为湖北多家企业进行了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与考核。

三、创特色,树品牌,增强合作吸引力

学院要想得到持续、科学的发展,必须树立自己的品牌,创建自己的特色。多年来,笔者学院通过明显的专业优势和过硬的培养质量优势,使很多专业创出了特色,初步形成了品牌,增强了校企合作的吸引力。

1.刑期变学期,率先在全国开展服刑人员培训

学院在监狱建立了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率先在全国开展“刑期变学期”的服刑人员培训。每年都对即将刑满释放人员开展家电维修、烹饪等专业技能培训,并进行技能鉴定考核,使服刑人员回归后好就业,深受广大服刑人员及家属好评。

2.专业显特色,完成省运会酒店服务人员培训

2010年湖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在荆门举办,组委会对参与接待的宾馆酒店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学院以较强的专业特色,赢得了这一培训项目,并抓住机遇,高标准地完成了培训任务,受到了旅游部门、相关星级宾馆酒店的一致好评。省运会后,很多宾馆酒店多次邀请笔者学院对他们进行员工岗位提升培训和新员工的岗前培训。目前学院的宾馆酒店服务人员培训在荆门地区已经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3.实力筑品牌,成功承办荆门市职业技能大赛

第7篇: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情况

陵川县共有12个乡镇,371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378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389个村民小组,6.82万农户,23.11万农业人口。目前,全县各村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方案正在有序审批公示中,近200个村铺开了前期调查核实等基础性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员会之后,我县立即行动、及早部署。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于6月4日召开了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员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攻坚会,全面安排部署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出台了《陵川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陵川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指导意见》,明确了时间节点、工作任务、操作流程。紧接着,指导各乡镇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乡镇长为副组长的领导组,以片为单位的乡镇工作小组。各村也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组,以村主任为组长的清产核资工作组,以老干部为主的人口摸排工作组。并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专项经费35万元,用于产权制度改革的正常办公,为全县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强化培训,广泛宣传发动。为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尽量少走弯路,提高工作实效,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一是层层组织培训。县里6月9日邀请省农业厅经管局马向荣局长,对各乡镇分管领导、农经站长和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进行了专题培训。于6月中下旬分三期,组织各村会计、服务中心会计和部分企业会计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人数达1260人次。各乡镇也结合实际,分别举办了由支村两委成员和工作组成员参加的动员会、培训会,培训达到2000余人次。二是加大政策宣传。积极通过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内容和重大意义,印发了《致广大村民(居民)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公开信》7万余份,广泛宣传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赢得广大群众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和支持。

(三)试点先行,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新生事物,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涉及历史因素多,极易引发矛盾纠纷。我们按照“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思路,要求每个乡镇选择3至5个村先行先试,取得经验,稳妥推进。目前,已从全县12个乡镇中选择52个班子团结,群众基础好,集体经济发展良好的村,组织乡镇分管领导、农经员和试点村主干到城区北石店镇东王台村进行了参观学习,动员各试点村召开了工作安排会,全面铺开了清产核资和人口摸排工作,其余各村也按照方案要求,正在逐步有序推进。

二、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完成情况

按照省、市要求,今年这项工作主要是扫尾完善,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止目前,全县378个村(社区)全部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权属调查378个村,占到行政村总数的100%;完成合同签订368个村,占到行政村总数的97.3%;完成359个村,367个发包方(六泉乡下河村和东岸上村都是以5个村民小组为发包方)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入库,入库率占行政村总数95%,涉及49687户、295091块地、438021.7亩耕地。其中:承包地涉及49687户、247305地块、面积388484.29亩,非承包地涉及20069块地,面积49537.41亩;退耕还林面积30290亩。完成经营权证书打印193个村,28800份,占到行政村总数的51.05%。发放经营权证书146个村,13800份,今年将全面完成这项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土地确权个别村遗留问题较大。全县仍有10个行政村(社区)土地确权没有完成。崇文镇后川村、礼义镇桃山头村、沙河村因征地问题影响了工作进度,正在核实公示。崇文镇七社区因土地纠纷进展缓慢,正结合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

(二)全县农村土地数据库还需完善。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建设、档案整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仍有9个行政村正在收集整理数据,共涉及5028农户、12315块地块,实测面积17444.28亩,其中承包地面积15956.75亩。

(三)部分人员对产权改革把握不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项工作刚刚铺开,政策性比较强,表格数据任务多,部分乡镇工作人员、村级干部对工作中的具体环节、工作重点、问题处理等了解的还是不透,需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要求,以本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协同推进各项措施,扎实稳妥地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一是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抓好试点工作基础上,及时召开推进会,明确阶段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加强指导,强化督查,确保年底完成80%的村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的目标任务。

第8篇: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信息 深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中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持续发展,尤其是我国的电力行业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掀起全国电网大投资、大建设、大发展的。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国家日益加大电网建设投资,越来越多的电力基建项目拔地而起, 而目前电力基建项目存投资大,周期长、技术难、接口多,位置偏,管理协调十分复杂,涉及参建单位多,项目管理信息量大的现实情况。仅仅依靠制度、现场管理和巡视检查无法完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和建设目标,就当前整个基建管理队伍也不能满足工程项目建设规模需求和实现全过程管控。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信息化以及项目管理观念的日益深入与渗透,根据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建设的总体部署,2009年3月,蕴涵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思想、集成现代信息技术的项目管理系统基建管控系统开始建设,并通过试点、推广、改进完善,逐步全面实现运行,服务于中国的电力基建市场。一场关于电力基建管理信息化的变革拉开了帷幕。

目前,国网公司"三横五纵"的基建标准化管理体系框架已经建成。基建管控系统已按照标准化配置、全过程管控、多层次部署的思路,以标准化建设成果为基础,满足总部、网省公司和现场管理的需求,特别是充分贯彻了现场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思想,以信息化手段强化三个项目部功能的发挥,推动了基建工程的全面标准化管理进程。2012年8月1日,为提高基建管理工作效率和实效性,国家电网公司开始推行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单轨应用,研究颁布了总体实施方案。在国网公司大力推动和创新基建业务信息化建设的形势下,作为参建单位的技术服务机构——监理项目部,如何积极的响应上级要求并扎实开展各项基建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一、基建管控系统单轨运行对监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提升监理项目部标准化创建水平。监理项目部作为监理公司的派出技术服务机构,服务于业主和现场。当前,电力建设工程监理实行异地监理,信息化建设作为标准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的尤其重要。基建管控系统作为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载体和工具,一方面促使监理公司加大技术装备投入,提高硬件设备水平,另一一方面推动监理公司监理队伍素质的快速提升,以适应信息化建设进程。

2、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监理工作效率。基建管控系统运行以来,输变电工程监理工作大部分实行双轨制运行,需要处理大量的现场和系统资料业务,工作量大且重复进行,给现场监理信息资料员增加了工作量。实性单轨运行后,监理涉及的144项业务均需在线上完成编、审、批、传递、查询业务,保证了项目监理的高效便捷。

3、有利于实现系统与现场的有效结合。系统运行以来,通过制定各种系统应用办法、操作节点和考核评价机制以实现信息化管理现场的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业主、监理、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系统建设和维护要求,输变电工程建设实际的节点与系统里程碑计划差距较大,导致信息传递和管理失真和失效。而单轨运行中实现了信息来源的唯一性和权威性,严格工程数据采集的现场性和准确性,真实反映工程建设实际情况,而监理作为现场管理机构,要随之改变以前的流程管理态度,树立系统管理等于现场监理的思想,增强基建管控系统职责的严肃性。

二、如何推进基建管控系统深化应用

自从基建管控系统推广应用以来,无论是基建管控系统维护推广组,还是国网系统基建管理部门及参建各方,在努力克服现有项目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经过不懈努力,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建章立制,规范行为,改进流程,强化培训,扎扎实实地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最终使基建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不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还提高了基建标准化管理水平,下面就工作体会谈几点如何推进基建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1、全面重视,积极落实,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战略是发展的牵引。基建管控系统是电力基建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优化和推动基建项目建设目标实现的强有力的抓手。它的诞生凝聚了电力人的聪明智慧和辛勤汗水。该系统的实施是一项投入大、风险大、应用难度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上到下各个环节的有效参与和改进,如果各级领导对这些系统的实施重视不够或参与程度不够,不仅会造成底层的互相扯皮推委,还会使一些问题的解决没有连续性,使推广应用工作止步不前。

自从基建管控系统,尤其是现场部分上线以来,临沂正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充分认识到系统的应用将有效推动监理工作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整个公司反应迅速,积极性高,立即建立健全了相关的领导组织机构,成立以综合部、工程部、技经部相关负责人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统一指挥、检查、督促、协调全公司各监理项目部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了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其次,加大对基建信息化建设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公条件和设备水平,为信息化建设顺利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建章立制,强化考核,促使系统应用工作有序进行。

制度是保障,考核是关键。面对新生事物的出现,大众心理各异,存在接纳、抵触,试试看等表现行为,建立和制定一套与之相符、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显得格外重要,是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作有效手段。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实施国网、省公司的基建信息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基建管控系统的正常实施和运行,公司在认真总结和分析多年来工程监理工作经验的基础,结合监理队伍现状,出台了一系列可行性、操作性较强,并且与上级管理制度相衔接的管理制度,如基建管控综合管理办法,基建管控系统维护操作指南、基建管控专项奖励考核办法,并对基建管控中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造价管理和技术管理五个专项部分,单独研究制定了专门的应用标准。通过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进一步理顺了管理机制,明确了管理职责,规范了业务流程,确保了系统建设工作严格按照预定轨道和目标进行。确保了基建管控系统建设工作朝着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第9篇:稽核审计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石化基层企业 思想工作 重要意义 有效途径

石化基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善,这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我们只有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变化的思想工作方法,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工作形式,发扬和继承优良传统作风和思想精神,才能促进石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新形势下石化基层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精神动力,企业只有凝聚起每个人的力量才能实现长足发展的目标。新形势下石化基层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建设优秀职工队伍

石化基层企业的勘探开发任务比较艰巨,工作量也比较大,有些部门的工作环境较差,而且还会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严重的甚至危及人身安全,所以企业如果充分从职工的利益出发,做好相关的心理减压和稳定思想的工作,有利于每个职工都能调整好工作时的心理状态,便于发挥最大的工作潜力。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能最大程度地团结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的职工,注重培养职工的职业技能,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和机会,营造宽松的工作气氛,不断鼓舞斗志,这样才能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2.促进石化行业发展

基层石化企业在促进整体石化行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石化企业担任着繁重的勘探生产运营,不仅是国家命脉行业,也为其他相关领域提供生产的物质基础。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思想氛围能够激发每个人的工作潜力,不断开拓创新,带动石化企业的不断前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石化基层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价值观变化的新形势,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好石化基层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1.深化意识

树立并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并且将与想政治工作有关的步骤具体化,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机制,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不至于盲目和随意。这样的机制主要包括管理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等,旨在加强基层石化企业的凝聚力。

具体来看,首先领导要有明确的管理意识和清晰的工作目标,明确各项责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带头人和示范者,为企业营造一种具有人文关怀的工作氛围。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将思想教育和道德规范相结合,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鼓励广大干部职工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并且将意识与行动结合起来,服务到石化企业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关心职工的生产安全也关心生活小事,理解职工的环境和处境,尊重和信任每位职工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基础。石化基层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要善于发现职工的闪光点,不断挖掘群众身上的潜力,还要在此基础上树立团队意识,强化集体精神。

2.加强沟通

做好基层石化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加强沟通,包括企业上下层的沟通、领导与职工之间的沟通、思想政治工作者与职工的沟通、广大干部职工之间的相互沟通等。我们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必须先学会换位思考的办事方法,从广大干部职工的利益出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通畅的沟通平台,例如保持论坛、建议栏、意见簿等的及时更新,定期举行讨论会交流工作的新的并阐发实效见解,及时消除误会与隔阂,采取民主的方式让职工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流程中来,而不仅仅是旁观者或者受教育者。

另外,石化企业生产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反映出安全方面的要求,要落实具体的安全措施,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故而加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职工在实践中领悟体会安全促生产、预防更重要的企业理念,并与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在一起,从自我做起,坚守岗位,担当起应有的责任,配合企业的各项生产策略。企业也要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将各类工作的成效反馈给大家,以达到不断反思和不断进步的目的。

总结: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石化基层企业要想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就必须先从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切实将企业职工的生活利益和生产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来制定相关措施,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石化企业的。

参考文献:

[1]殷宪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