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造业发展分析范文

制造业发展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造业发展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制造业发展分析

第1篇:制造业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生产业;制造业;联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7—06 —0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生产业逐渐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动力。太仓作为长三角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如今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制造业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的投入,而生产业则是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制造业的“飞轮”。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配套的、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服务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制造业越发达,生产业就越发达;制造业越落后,生产业也越落后;而反过来生产业又支撑着制造业的发展,它贯穿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为此,明确太仓生产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状况,通过促进制造业和生产业联动发展,从而构建良好的生态经济群落,才能有效实现太仓制造业的转型和太仓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太仓经济的竞争力。

近年来,苏州和太仓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不同产业间的联动发展。2007年,苏州市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的实施意见》,2010年苏州市印发《关于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将产业结构升级列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发展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作为结构调整、增强城市功能的战略重点。太仓市出台了《服务业三年倍增计划》,并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服务业的发展必须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合理调整内部结构,加快构建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与城市现代化相协调、与经济国际化相接轨、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体系,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一、太仓生产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许多行业融合互动发展,制造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生产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成为二、三产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太仓市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发展领域不断扩展,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服务业的影响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强化。但受政策性因素、现行管理体制的限制、市场发育不成熟、竞争不充分等影响,太仓生产业与制造业发展仍然不尽协调:

(一)服务业与制造业产值比重相对稳定

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高达60%以上,农业占5%左右,工业占34%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太仓工业化进程和服务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太仓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迅速扩大。2010年太仓服务增加值284.38亿元,占GDP总量的38.9%。随着服务业增加值的不断上升,其对经济的贡献率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推动太仓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尽管服务业增加值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有了很大提高,但从表中可以清楚看出,服务业产值比重徘徊不前,2006—2010年产值比重基本维持在36%左右,与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相适应,甚至与国际上中低收入组的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当前太仓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是由“二、三、一”结构向“三、二、一”结构转变,而服务业产值比重的徘徊不前显然不利于实现太仓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目标。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但生产业的发展仍然滞后

从太仓市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一直是太仓服务业的主要构成部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左右,与美国、日本的不足30%相比明显偏高。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30%以上相比明显偏低。新兴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更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原有的一些传统服务业也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运输、仓储、邮政企业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货运、商业配送、社会化储运等现代物流方向转变。2010年太仓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62.3亿元,比上年增长78.3%;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太仓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1万标箱、货物吞吐量8058万吨,分别增长46.1%和56.1%。太仓服务业内部结构虽然在进一步优化,但结构升级还不够快,现代流通和新兴业态所占的比重仍然很低,现代物流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生产业发展不够,软件与信息服务、证券、咨询、科技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这些都说明太仓由于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而导致生产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第2篇:制造业发展分析范文

(一)沈阳独有的区位优势和中心城市地位

沈阳地处东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独特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促使沈阳成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核心,其自身的加速发展有望带动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沈阳吸纳东北地区的资金、高素质人才等生产要素走累积循环发展的道路。

(二)强大的科学与技术力量

沈阳在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IT产品、农副产品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优势产业方面有较强的科研、生产能力。现有普通高等院校 30所,省部级以上科研中心81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97个,这些对于沈阳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优越条件,如软件开发、生物制药业、高科技含量的装备制造业等具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

(三)获得优秀人才和信息的便利性

由于沈阳地处核心地位,大都市良好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信息和获得信息的渠道以及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一直吸引着众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人才和信息的便利对于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国家自主创新导向的产业扶持政策

中央决定在“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五类先进制造业,提出大城市要把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要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为沈阳发展服务业提供了现实机遇。

二、沈阳制造业与知识服务业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沈阳有关知识服务业的行业信息统计不完善

目前,沈阳大多数行业协会在提供相关行业信息过程中,大多实行高价有偿服务,使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严重阻碍了知识服务业创新的信息来源渠道,使知识服务业的自身发展及怎样更好的与装备制造业互动失去了正确方向的指引。

(二)沈阳知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偏高

知识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人才流动的障碍、教育体系不完善以及与现实的差异,使企业不得不在内部提供大量的技术服务,使得本应作为中间投入的知识服务多由企业自身完成,大量可以通过企业活动外包而节省成本的机会没有被适当合理地利用。而在企业内部,企业不但要增加培训员工的额外费用支出及时间成本,而且员工缺少完备的专业化的先进技术知识,进而影响了整个装备制造业效率的提高。

(三)税收体制的不建全

沈阳的知识服务业在为装备制造业提供服务时,大多作为服务业来纳税。这种税收制度针对性不强,从业人员操作困难。比如沈阳目前收取经营费0.3%,这对建筑施工、房产开发企业是富裕的,而对设计、工程咨询机构经营费5%则根本不够。同时,在对传统服务业与新兴的知识服务业收取同样的营业税税率也有不合理之处。因为,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知识服务业从业者的积极性从而限制了知识服务业发展规模,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也限制了知识服务为装备制造业的知识服务活动。

(四)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不能有效地发展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沈阳大多数装备制造业企业内部研发能力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资源配置过于集中,除核心竞争力以外的企业活动不能完全实现外包,而由于不能完全实现外包,这在另一个层面上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及动作精力和人员的浪费,不能使其专心致力于本身最核心的部分。

三、沈阳制造业与知识服务业互动发展战略

(一)实施制造业发展服务化战略

实现制造业发展服务化要求制造业必须由传统制造业向制造业信息化、软化、绿化和外置化方向转化,使企业在外包自己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业务过程中,逐渐从以硬件((生产)为中心向以软件(服务)为重心的具有综合功能的方向转变,促进生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实施服务业发展规模化战略

服务业发展规模化不仅是服务业为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市场支撑的需要,也是服务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将许多高度分散、小规模的服务企业连结在一起,能在更大规模上拉动专业化设备制造业与信息产业的发展。

(三)制造业与知识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市场化战略

制造业与知识服务业实现互动发展本质上要求制造业与知识服务业相互的需求与供给在总量上实现平衡,在结构上相互适应。知识服务业的专业化、个性化、精细化的需求趋势更强化了这一“均衡”要求。实现这一均衡发展,必须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条件,以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作为互动发展的基本前提,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这两大产业发展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四)制造业与知识服务业互动发展的规划化战略

为了减少市场失灵,制造业与知识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还必须重视规划在引导资源向这两大产业转移中的作用。通过规划,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与战略部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实现这两大产业互动发展的资源利用最小化、产出(服务)最大化。

四、沈阳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产业关联,构建知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实行“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降低运营成本

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强化企业内部资源、业务整合的自主性。规范知识服务业竞争秩序,降低知识服务外包的合作风险。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知识服务业的集中化、大型化、组织化。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实现知识服务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式对接”。

(二)支持互动发展所需要的相关产业、支持性产业的发展

制造业基地的先进性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而持续的技术创新则是保持技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创新可以产生极高的附加价值,促使产品价值链发生连续突变和飞跃。但是,目前沈阳的大多数制造业产品仍属于附加值低、替代性高的阶段,主要依靠低成本与生产规模上的优势占据市场,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更谈不上自主知识产权。即使一些发展较快的块状经济也缺乏必要的创新能力。

(三)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知识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

第3篇:制造业发展分析范文

一、江苏拥有发展航空航天制造业的较好基础

江苏发展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基础与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紧邻“大飞机”落户地上海。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对全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而“大飞机落户上海”所带来的要素集聚效应,将对包括江苏在内的诸多省域航空制造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据估算,国家对整个大飞机的预期研发投入在300亿元到500亿元之间,整个研制过程能带来巨大的产业拉动、价值传导和经济增长效应。在制造过程中,一架大飞机需要由数千家配套厂商生产并提供共计300万到500万个零部件,由此,拉动配套产业,使其得到不断升级的机会,并最终形成庞大的产业链。另一方面,江苏与上海的关系愈加密切,时空距离在不断缩短,这有利于江苏抓住“大飞机落户上海”的发展契机,“抢先”对接,并依托由此而产生的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航空工业的产业链。

雄厚的经济基础。江苏的强大经济实力为发展航空航天制造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2012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4058.2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059.0亿元,增长5.6%,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24.5%。同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504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36%,完成出货值11460.94亿元,比上年增长4.96%;其中,航空航天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8.30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0.48%,该行业已成为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可见,在经济强有力的支撑下,江苏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强大的科技实力。作为科技强省,江苏研发投入资金雄厚,境内的航空院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众多,具有较大的人才技术优势。2012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123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已建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05个,科技服务平台29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41个,企业院士工作站326个。在航空航天器制造领域,江苏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机构数自2000年起开始稳步上升,2011年分别达到839人年、1.45亿元、20个,其中,内部支出达到历史最高值。尤其在南京地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航空航天相关院校和研究院所的数量众多,拥有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核心的国家重点学科群,每年培养输送1000多名航空专业研究生,为航空工业发展提供可观的研发人才。

江苏在航空航天领域所投入的科技人力、物力、财力,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的607所、614所、716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14所、28所、55所、58所,以及南航大无人机研究院都是国内专门从事关键技术研究的单位,研发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家先进水平,有的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见,以经济繁荣为后盾,江苏强大的科技实力正逐步转化为航空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的推动力。

初具规模的产业集聚载体建设。江苏省内各市根据自身地理特点及产业优势,已经打造出一批航空产业园或航空产业集群,成为行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江苏先后成立了南京江宁的空港产业园、江苏省航空动力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昆山航空产业园、镇江新区的航空材料科技产业园、滨海新区的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园、江苏蓝天航空航天产业园等,成为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

近些年,南京地区依托于金城集团、晨光集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一批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以江宁空港产业园和溧水开发区为载体,将轻型航空动力、机载机电和航空电子系统设备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形成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航空产业集聚链,并初步构建整机制造、动力系统制造、机体制造、机载设备制造、航空地面设施制造等比较完备的航空制造产业体系。

二、江苏发展航空航天制造业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江苏航空航天制造业积累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难题。

航空航天企业规模偏小。江苏省的航空航天企事业单位数列于全国第三,但仍存在“多、散、小”的局面。以2011年为例,江苏省有29个航空航天企业,总量位居华东第一,但就业人数、总产值与主营业务收入的企业平均值分别是607人、6.52亿元和6.98亿元;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1562人、8.54亿元和8.64亿元,华东的平均值为839人、6.66亿元和6.64亿元,安徽省的企业平均值为2322人、16.30亿元和16.75亿元,江西的企业平均值为2869人、20.70亿元和18.30亿元。显然,江苏省航空航天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远不及安徽省和江西省的水平,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都居于后列。不可否认,多数航空制造企业的规模偏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企业很少具备整机生产能力,大多属于机载系统企业,在技术、实力上难以与大型主机企业相抗衡,当与其他大型企业进行合作的时候较难拥有主动权,容易受制于人。

航空航天制造业产品结构偏低。江苏大多数企业生产的产品仍局限机制造所需全部零部件,缺乏综合制造能力,难以把众多的产品链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制造系统,航空制造业整体上还处在航空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处于劣势地位。例如,航空电子设备要占飞机总价的30%以上,但国产航空电子系统多限于军用,民用航空电子设备的进口量偏大;国产仪器仪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可靠性较差,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比国外低1~2个数量级,性能、功能较为落后,测量精度比国外差1个数量级。

航空航天企业“软实力”不足。江苏航空航天制造业竞争力不足,研发创新能力有待于更大幅度的提高。省内的很多厂家将目光过多停留在国内配套产品上,制约了自身发展。如今,民用航空装备的飞机几乎都是进口,民机市场基本被波音、空客、庞巴迪和巴西航空等国外航空业巨头所占据,仅仅是大量参与国际航空转包业务,国外大飞机制造商有60%左右的部件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地转包。由于航空零部件制造技术和整机制造技术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多年的零部件转包没能学习到制造大型客机和运输机的核心技术,这导致了航空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严重滞后,真正参与航空主体制造的航空企业相对较少,未能形成反映行业先进水平的独立技术和独立品牌。

三、加快江苏航空航天制造业发展的建议

牢牢抓住大型飞机项目带来的发展契机。江苏省与上海市在产业方面有互补优势,且历来联系较为紧密。目前江苏完全有资格和实力参与到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发生产。实际上,昆山航空产业园已形成了飞机维修改装、航材保税物流、飞机零部件加工制造、教育培训研发和航空工业旅游等产业,而南京、镇江、无锡、苏州等地也抢先与大飞机项目对接,但不可否认,继续抓住大型飞机项目带来的发展契机,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该项目,仍将是江苏航空工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大型民航飞机的研制,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密集、高度集成、协调复杂、风险性高的高新技术系统工程。因此,江苏要对大型民航飞机研制项目的协调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进行科学的评价、合理规划,积极借助上海打造航空产业的集群效应,成立航空航天研究机构与大规模的并行工程团队,并在已有产业园区基础上,完善政策及技术服务,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大型客机项目的协作配套,全力打造航空制造产业集群。

加快集聚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按照国家航空工业的总体战略部署,紧密围绕江苏航空工业的发展规划,在适当的前提条件下,制定优惠政策,努力打造中外航空航天企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营造良好的投资和行业发展环境,加快集聚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例如,对研发投入以及风险投资给予支持和鼓励;制订吸引国内外航空科技专家、企业家参与航空领域高新技术开发和创业的优惠政策,推进航空科技研发及航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引进国际先进航空技术和一批国外航空制造重大技术装备项目落户江苏,承接航空企业的跨国转移,与世界接轨,为企业提供良性的竞争环境,鼓励其间的公平竞争,互相促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整体提高省内现有航空航天产品的质量水平和竞争实力。

积极搭建航空产业平台。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相结合,制定相关发展规划,确定一批有条件有基础的区域作为航空航天制造业的重要基地,通过政策倾斜、依托园区平台,在产业园区内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有效提高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区域化集聚水平。在园区建设时,要避免过去不相关企业简单堆积现象,根据地区比较优势与企业特有优势,引导航空工业相关企业进入园区,建立产业分工体系,设立相应的研发机构、人才服务机构、融资平台等,实现航空工业经济信息、基础设施等资源共享,降低生产要素成本,有效发挥区域化经济优势。总之,面临来自周边省份的有力竞争,江苏必须抢先一步,通过建立航空产业园等方式搭建平台,积极投入,力争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大力促进航空航天制造业发展的民。目前,江苏拥有不少具有军工背景的航空航天制造企业,如凯联航空发动机(苏州)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南京晨光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兰翔机械有限公司、常州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等,都具有较好的物质基础和一定的比较优势。为了大力促进航空航天制造业发展的民过程,江苏应在市场化改革中建立军民统筹体制机制,不断创新联合思路,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组织形式股份化,继续进行区域化集团的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实施技术资源和生产能力的优化配置,把军民产业在航空工业体系内有机统一起来,形成良性互动,带动全系统的共同发展,共同托起航空工业的未来。

第4篇:制造业发展分析范文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一直把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以下简称“两业”)联动发展作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首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提高了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对两业联动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引起业界的强烈反响。2008年,经济运行调节局又在青岛举办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培训班,用典型案例和专家讲座引导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主动对接。与此同时,广东、福建、上海、江苏、山东、沈阳、青岛等地政府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本地区两业联动发展,我国两业联动的市场环境正逐步形成,各地相继涌现出一批成功的联动案例。国家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了“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的主要任务,并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列为九项重点工程之一。这是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重要机遇,也对本项目提出了更高要求,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目前“两业”发展状况

物流业是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涉及领域多、涵盖范围广,对促进生产、拉动消费、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向好的关键时期,大力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回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物流业的长足发展,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物流企业快速成长,运作效率大幅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改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10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5万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6.5%,占GDP的6.6%;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5年的18.8%下降到2010年的17.1%。但当前物流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既限制了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物流业服务能力的理一步提高,也阻碍物流业对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支撑和带动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扩大物流需求成为当前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以现代物流业为突破口来促进生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物流业和生产性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物流取得了较快发展,现代物流理念、管理技术逐步推广,但是它仍然是我国物流发展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制造企业的物流需求分散在各个部门和企业,没有转化为社会化的需求,物流运作成本高、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化需求不足,专业化物流的发展受到制约,适应制造企业需要的物流服务能力不高。与此同时,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制造企业不放心物流企业的供应服务能力,物流企业不了解制造企业的真实需求,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应能力不够并存的矛盾。

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2010年制造业物流总额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88.8%。因此,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制造企业外包物流业务,物流企业承接制造业物流的一体化运作,对于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两大产业振兴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国家为加强物流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协调物流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解决和制定了大量物流行业发展规划,指导地方开展物流工作。2009年,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文件指出将物流业作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一,明确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鼓励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促进双方战略合作,不仅利于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物流业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产业自身的调整和发展,也有利于发挥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三、推动“两业”一体化发展建议

制造业物流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改善制造业物流投入不足、成本较高的现象,推动物流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强强联合。一方面是促使制造企业实施流程再造,整合、分离、外包物流业务,实行专业化运作,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另一方面是促使物流企业参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运作,可以通过服务功能的整合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一体化物流管理能力,通过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提高全社会的物流运作效率,实现物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升,最终推动物流服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从目前两业发展的现状以及联动性分析,运用第三方物流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发挥物流资源优势,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建设物流企业仓储基地

物流企业可以综合考虑与制造业相关的地理位置,同时分析运营成本、网络资源、覆盖范围等因素,选取合适场地建设物流专业仓储基地,仓储范围覆盖发货、存储、退货、打包、封发等作业环节,并配置输送系统等软件设施,引进先进的仓库管理技术,建立机械化、专业化仓储基地,具备专业化、高标准的货物仓储服务能力,为制造企业提供集仓储、订单管理、运输、理货等多项物流服务。

仓储服务在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仓储作业及运营效率,仓储信息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可实时快速的传递给制造企业,方便企业及时查询到货物在所在仓库的库存情况、货物进出仓情况、通过Internet或手机短信方式接收到相关货物库存和进出仓通知,建立高效科学的库存管理机制。

2.搭建全方位物流信息平台

建设全方位物流信息平台,集成管理、协调和调度等物流配送有关的物流活动,及时与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系统)等系统交换信息,并执行ERP系统所下达的采购计划、配送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进行物流配送跟踪等,及时反馈执行结果和相关信息。

3.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运输配送服务

物流企业依托覆盖范围内的物流配送网络,可以为客户真正实现急需的跨区域门到门快货服务,为制造、分销企业提供面向零售企业的末端配送,确保货物走得更快、更准、更远。依托物流仓储配送平台和信息平台,项目提供从货物入库到配送终点的全程物流配送及跟踪服务,具体包括“运输—入库—保管—捡货—分拣—暂存—出库—配送”等一站式服务,重点满足制造企业不断提高的产品分销物流需求,实现实物与信息同步运行管理,减少企业物流成本,以可靠的时效与服务质量将逐步占领中、高端制造业物流服务市场。

4.建设一体化物流结算中心

物流企业可以综合利用代收货款服务优势,为制造企业提供资金回款服务。代收货款服务是综合利用物流业务现有条件和优势,为适应市场需求而推出的一项物流业务延伸服务项目,是物流企业为各类邮购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商贸企业等单位提供快速传递实物、代收货款并代为统一结算的一种特殊业务。

第5篇:制造业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制造业对策研究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20 世纪以来,由于现代化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六大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使工厂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又必然使生产现场的技术操作产生新的特征,同时对技术操作人员的要求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针对这种变化,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也将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相适应。

1.高技能型人才对现代制造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技能型人才指那些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掌握了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经验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主要从事操作和维修的人才。技能人才的状况影响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从而影响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决定制造业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高技能人才在企业技术创新链中是重要的一环,他们通常工作在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第一线,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企业积累型或渐进型技术创新中起着其他人才无法替代的作用。

2.高等职业教育与现代制造业的关系

现代制造业发展需要高职教育的支持。普通高等教育培

养目标定位是学术研究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只能培养初、中级的技术人才,都不能够满足现代制造业对掌握新技术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要。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为制造业服务的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应由高等职业教育来承担。此外,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不断提出大量紧跟技术前沿的实际问题和更高的人才素质要求。要适应这些要求,高职院校不得不在教学投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手段等方面加快改革的步伐和力度,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乃是制造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类人才的培养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由高职高专院校和企业共同承担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方面己取得显著进步。主要表现在:

3.1 国家十分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从1985 年至今,已出

台多项政策对高职教育进行政策支持和引导。

3.2 经过多年教学改革的探索,形成多方参与办学的人才培养方式。企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学校也逐步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现在,高职院校早已不再是培养高技术人才的唯一场所,企业也不再“闭门造车”。公、民联办、公转民、民办公助、校企联办、组建教育集团、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如雨后春竹般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

3.3 “订单式”培养,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近年来,这种“订单式”培养在多个省、市的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实施和推广,并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学校的欢迎。许多制造业企业已经从“订单式”培养中尝到甜头。

4.我国高职教育促进制造业发展问题分析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尽管取得了上述成绩,国家也已建立了一些示范基地,但目前制造业所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与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数量、人才结构、目标定位、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4.1 数量上不足。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高技术人才需求量将逐渐攀升,缺口巨大,供给不足。这种供与求的失衡,制约了我国制造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4.2 人才结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结构偏低,高级以上技工短缺;,二是年龄结构趋于老化。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年龄偏高,青年高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尽管这几年国家对培养高技术人才投入不少,但还不可能呈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4.3 目标定位不准。定位不准确,既有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模糊,也有学生和学生家长认识的错位。还有不少高职院校仍沿用传统的学科本位教育模式,丧失了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宗旨。另外,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文凭、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社会偏见也影响了学生和学生家长在选择高校时的判断力。

4.4 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目前,我国制造业技术来源中,国外技术占了一半多,大部分高新技术需从国外引进,企业自身的关键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微乎其微。

5.高职教育促进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现象进行分析,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制造业缺乏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而在高职院校,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实习实训基地缺乏等原因,培养不出能为制造业企业更新、改造机器设备的技术创新型人才。面对这种情况,高等职业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5.1 更新办学理念,树立服务意识。首先应当开展教育思想的讨论,转变“为了办学而办学,立足学校办教育”的传统观念,努力实现职业教育“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目标。应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企业服务意识,实施开放式办学。应进一步拓展培训功能,根据市场需要,灵活采取长短学制结合、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共存、职前与职后培训并举的多层次、多规格办学形式。

5.2 建立学习型职业院校,促进院校的能力建设。职业院校应当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鼓励教职员工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形成有利于教职员工终身学习的制度和氛围;构建畅通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渠道;提倡学习和工作的良性互动;创造合作与共享的校园文化;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和所在社区的联系,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职业院校应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的专业化团队。

5.3 优化专业设置,加强课程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首先按照行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与布局;其次应从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工作任务和岗位要求出发,明确培养规格和关键能力要求,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按照科学的方法规范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程序,建立常规的行业调查和工作分析制度,主动获取专业建设的基本信息。按照职业成长规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符合职业发展规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5.4 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组织形式。首先,应当推广先进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教师按照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从信息收集、制订计划、选择方案、实施到成果评价的完整工作过程。其次,应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实现现代教育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促进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综合发展。第三,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应探索在职业教育中将理论学习、实践训练、学习指导和在线学习等融为一体的新型协同学习和协同工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果。

5.5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职业指导。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应把德育从学校向企业、社会和家庭延伸,增加市场观念、行业规范和国际标准等内容,为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社会化”过程提供支持。

5.6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开发高水平的实训项目。应将实训基地建设纳入到课程建设的整体工作中。应创建尽可能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企业实际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应充分利用社会、学校和企业各方资源,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依存、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性或行业基地网络。建立“网络联盟学校”,院校之间组成或紧密或松散式的联盟组织,实现区域内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协同提供一种或多种教育培训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6.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家的现代制造业发展还没有真正沿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前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研究对策,有选择地引进、有重点地吸收、有目标地赶超、勇敢地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才能不断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开拓出一条发展制造业、通向制造强国之路。(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1GZZX097)

参考文献

1 吕鑫祥.现代制造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职技术教育,2005(31)

第6篇:制造业发展分析范文

摘要:从1978年到2013年,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逐渐发展成为北京市支柱产业,从1978年的主营业务收入1.32亿元、利润0.32亿元分别增长到2013年的2785.3亿元、116.3亿元,增长2102倍和355倍。但是,收入和利润年增长差异都十分显著,利润差异性高于收入差异性,同时,收入与利润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利润与收入之间相关性不高。

关键词 :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收入;利润

引言

本文使用统计数据态势研究方法(DTDA),其主要步骤是:第一步,采取数据(Data),即:从已经收集到的统计资料中使用对比、核对等方法,选取比较精确的数据;第二步绘制表格(Table),即:应用offices等办公软件和数学统计方法绘制统计表;第三步,应用分析数据绘制态势图或状态图(Diagram);第四步,对图表和数据进行技术性、解读性分析(Analysis)。

DTDA方法基本环节:数据(Data)—表格(Table)—图(Diagram)—分析(Analysis)。本文也将使用方差、标准差和差异百分比等公式。

1、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态势

从表1和图1-3可看出,1978年到2013年的36年间,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达到31082.4亿元、突破3万亿,从1978年的1.32421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785.3亿元,2013年是1978年的2103倍,增长了2102倍,每年平均保持了60倍的增长,但不同年间有涨有降、呈现波浪式发展,1988年、1993年、1997年和2005年是4个最高点。

1978年到1999年期间,收入总量总体上呈现持续性增长,进入本世纪后,2000年到2004年增长放缓,2005年到2007年有小幅增长,2008年以来,一直处于波浪式稳定发展,没有大幅度的增长。

2、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利润态势

从表2和图4-6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2013年36年间,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利润收入合计达到12099976.52万元、突破1200亿,从1978年的3263.76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116.3亿元,2013年是1978年的356倍,增长了355倍,每年平均保持了10倍的增长,但不同年间有涨有降、呈现U型发展模式,1980年、1989年、1993年、1997年、2000年、2007年和2010年是7个高点。

3、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收入与利润比较态势

从表3可以看出,1978年到2013年36年期间,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收入和利润年增长差异都十分显著,利润差异性高于收入差异性,同时,收入与利润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利润与收入之间相关性不高。

参考文献:

[1]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1949-2009)[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 工信部运行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3)[M].

第7篇:制造业发展分析范文

摘要:从1978年到2013年,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逐渐发展成为安徽省支柱产业,从1978年的主营业务收入0.65亿元、利润0.07亿元分别增长到2013年的1419.63亿元、103.86亿元,增长2184倍和1484倍。但是,收入和利润年增长差异都十分显著,利润差异性高于收入差异性,同时,收入与利润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利润与收入之间相关性不高。

关键词 :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收入;利润

本文使用统计数据态势研究方法(DTDA)和方差、标准差和差异百分比等公式。限于篇幅,本文所涉态势图省略。

1、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态势

从表1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2013年36年间,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达到13655.11亿元,突破1万亿,从1978年0.65的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419.63亿元,2013年是1978年的2158倍,增长了2157倍,每年平均保持了60倍的增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前、本世纪以来,分别呈现M型、W型和L型发展,1986年、1994年和2002年是3个最高点。1978年到1988年期间,虽然略有波动,但收入总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1986年到1993年期间,收入总量趋于缓慢增长,波动幅度不大,趋于稳定状态,1994年到本世纪初,收入总量进入放缓阶段,基本呈现下滑状态,2000年到2013年为止,安徽省收入总量呈现基本稳定,变动幅度不大,只有在2007年有小幅下滑,其余年间差距不大。

2、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利润态势

从表2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2013年36年间,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利润收入合计达7616530.9万元、突破761亿,从1978年的751.94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103.86亿元,2013年是1978年的1381倍,增长了1380倍,每年平均保持了38倍的增长,但不同年间有涨有降、呈现波浪型发展模式,1980年、1997年、2002是3个高点。1981年到1991年期间,安徽省利润增长呈现波浪式的模式,略有涨幅,略有降幅,1993年,利润收入为亏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利润负增长,2003年到2013年,一直都处于平稳状态,波动幅度不大。

3、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收入与利润比较态势

从表3可以看出,1978年到2013年36年期间,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收入和利润年增长差异都十分显著,利润差异性高于收入差异性,同时,收入与利润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利润与收入之间相关性不高。

参考文献:

[1]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1949-2009)[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 工信部运行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2010、2011、2012、2013)[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2012,2013,2014.

第8篇:制造业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 山东省 制造业 发展 演进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山东省在2003年实施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战略以来,山东省制造业产业发展较快,经济总产值攀升迅速,其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所起的作用日渐显著。目前,山东省制造业产值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的76.86%,制造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63.01%。因此,对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山东省来说,研究近几年制造业产业演进的基本过程,进而对相关制造业产业部门发展进行合理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利用殷醒民对制造业产业分类的标准,把制造业产业部门共分为消费品、轻工业中间产品、重工业中间品、资本品四个大的部门,尝试从制造业部门产值、利税增长率、劳动力、资本规模四个方面分析近几年山东省制造业发展演进过程。

一、山东省制造业各部门产值变动分析

在2000年~2005年间,山东省制造业整体的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9.1%,制造业各部门中增长率高于整体年平均增长率的部门有(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共10个部门,属于轻工业中间品和重工业中间品的部门有4个,属于资本品的部门也有4个,而属于消费品部门有2个。轻工业中间产品、重工业中间产品以及资本品的产值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29.1%,是近几年发展速度比较快的部门如图所示。

消费品部门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9.98%,低于整体年均增长率。除化学纤维制造业部门的年均增长率有稍微的降低之外,其他各生产部门产值年均增长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家具制造业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值增长突出,超过30%,结合其原有规模较小的特点看,在现阶段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起主流作用。这类制造业部门是在社会总需求扩大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带来销售扩大的条件下才显示出较强的增长趋势;纺织、服装和食品制造业的产值以超过20%的年增长率发展,结合其产值基数很大的特点可以看出,山东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消费品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山东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重工业中间品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部门在2000年的产值规模最大,达到12,909,821万元,在这个基础上以33.5%的年增长率速度发展,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部门在产值上低一个数量级,均以较高的年增长率发展,将会对促进山东国民经济增长起作用。石油加工和炼焦业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低于制造业整体年均增长率,根据原有产值规模,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产值处于同一个量级,仍会以主流的作用促进山东经济的发展。

资料来源:数据根据2000年~2005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整理

资本品门类中,年均增长率超过整体增长率的部门有四个,分别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部门的产值规模、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类产业部门原有产值基数相对较小,随着发展的提速,将会对山东经济的拉动起重要作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较大产值规模和相对快的发展速度继续对山东的经济增长起作用。

二、山东省制造业各部门利税变动分析

2000年~2005年期间,制造业整体税收年均增长率为32.98%,除消费品门类的利税年均增长率低于32.98%以外,其他三大门类的利税年均增长率均大于整体平均值。

制造业部门中利税年均增长率大于整体平均值的部门有(由大到小):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共10个部门,其中属于消费品门类的制造业部门有3个,属于轻工业中间品的部门有1个,属于重工业中间品的部门有3个,而资本品门类包括3个部门。

在消费品门类中,饮料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年均利税增长率较小,低于10%;烟草加工业的增长率也相对较低,为12.7%,产值规模较小、产值增长率不高,但就利税绝对值而言,烟草加工业部门对山东的利税贡献显然处理主流行列,显示出对山东财政收入的重要保证作用。

三、山东省制造业各部门劳动力变化分析

自2000年以来,山东省制造业产业内从业人员的结构和数量均在发生变化,其整体劳动力年均增长率表现出缓慢增加的趋势,甚至一些行业出现了从业人数减小的局面,如: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金属制品业等,其中消费品门类有3个部门,轻工业中间品有1个部门,重工业中间品有1个部门,资本品门类有1个部门。而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从业人数仍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行业从业人数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0%,是制造业中从业人数增长最快的行业。如图所示。

四、山东省制造业各部门资本总量变化分析

2000年~2005年间,山东省制造业产业的资本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如消费品门类中的饮料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说明这两种产业发展后劲已不足,其可能的原因包括两点:其一,这两个部门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其二,两部门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处于产业链的下端。如图所示,各部门整体的资本年均增长率为16.06%,资本年均增长率高于整体年均增长率的部门有(按由大到小顺序):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共10个部门,其中消费品门类有4个部门,轻工业中间品门类有1个部门,重工业中间品门类有3个部门,资本品门类有2个部门。从这个排序中也可以看出,投资的重点逐渐偏好于中间品部门和资本品部门,但是在具有竞争力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投资仍然强劲。

五、结论

山东省制造业产值整体年均增长率为29.1%,远远超过了劳动力数量年均增长率为4.35%的水平,也超过了资本数量的年均增长率(其值为16.06%),由此说明:山东制造业部门产值整体的增长是依赖于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技术进步等因素。自2000年以来,导致等值产出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固定资产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劳动力投入增长幅度还将带来从业人员人均资本的上升,导致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在工业增加值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与就业人数成反比,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劳动需求量的减小,从而造成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挤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这说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本的投入的偏好,显示了我省制造业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不断的资本深化过程。

对于资本品门类,尽管其处于产业发展上升阶段,但是由于其利税基数较小,因此可以认为对利税贡献较大的部门仍然集中在消费品部门和中间品部门,分析其原因:其一,山东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各种出口加工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具有较强的企业竞争力,甚至有时候这种竞争力仍然体现为一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其二,与近几年对中间品投资力度加大有关。由此可见,在近几年甚至“十一五”期间,尽管要继续加大对资本品产品的发展力度,但是消费品门类中服装、纺织等行业在吸纳劳动力、促进山东经济发展方面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具有高附加值的中间产品制造业发展也有利的推动山东制造业内部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山东省制造业产业内结构在近几年有着较快的调整速度。

参考文献:

[1]2002年~2005年山东省统计年鉴

第9篇:制造业发展分析范文

【关键词】国外;先进;机械制造;技术;分析

新世纪以来,环境的不断恶化与资源的枯竭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首要障碍。汽车工业现阶段主要依靠化石能源作为驱动力,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在1997年的十二月份,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签署了具有法律意义的《京都议定书》,从此世界各国对汽车尾气的排放有着更加严格的规定。同时,国外汽车机械制造业应时展的要求积极进行改革与升级,机械制造技术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给予我国汽车机械制造技术以很大的借鉴。

1.汽车机械制造技术中的铸造技术

近些年来,汽车铸造的研究方向是实现零部件的轻量化、高品质与低成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外很多研究中心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比如对柴油发动机的外部缸体以铝制材料作为主体部分,对于零部件的焊接使用铝制焊丝,以实现整个车身制造都由铝制材料构成。为了实现高品质,用新型材料镁合金包裹铝制部件,使车身部分具有更高的抗撕裂性能。对于低成本铸造,需要的是采购部门积极关注市场变化,开拓低成本的原材料采购渠道。同时,研发机构积极对铸造技术进行优化与升级。铸造技术与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所以,汽车的辅助设计也成为了汽车铸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成为未来能够解决汽车部件批量制造的规划关键技术。

2.汽车机械制造中的锻造技术

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对汽车尾气中的CO2进行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因此,锻造技术不仅要求使用更多的轻量化材料,还要求对汽车零部件的剂进行处理,同时,更加关注汽车模具的升级改造。目前,铝制品的超高性能在汽车多个部位实现了装备,不仅仅在于其具有的轻量性,更注重铝制品在环保上的巨大作用。另外,在对汽车表面进行处理时,采用新型环保剂,这种剂不含有磷等有害环境的化学物质。同时,汽车研发机构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复合锻造中也进行了优化革新,对于其中的磷酸盐氧化膜的处理转变为单一的剂进行排放。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对于锻造的设计与制造工作,研发机构通过不断的反复试验进行确定,从设计阶段开始到制造阶段结束,造成了铸造技术的研发周期长、费用高的现象。现在,研发机构可以运用数学模型或是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仿真,以缩短研发周期以及研发费用。另外,对于铸造过程中的噪音过大的问题,研发机构也进行了相当大程度的改造。

3.汽车机械制造中的机械加工

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制造出更低廉的汽车,企业也在不断地进行生产体系的优化,以使产品的性价比得到提高。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更多的青睐于小排量以及新能源汽车,这对于汽车的机械加工来说,具有重要的改革意义。汽车企业谋求柔性化以及低成本的加工手段,对于具有这种特点的加工设备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对于夹具的模块化生产有着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汽车制造比较精密的部分,通常都是采用比较复杂的专业设备进行加工,而对其他部位则是采取单轴数控机进行处理,从而在制造工艺上实现制造设备的低成本运行。另外,对质量的信息进行跟踪与记录,将记录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论证,研究人员也可以发现汽车在市场上的应用状况。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经在汽车制造中应用的非常成熟,通过模拟仿真就可以提前发现问题,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制造成本。

4.汽车机械制造中的热处理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的轻量化将会成为一大发展趋势。因此,在轻量化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强度上的优化处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当今,大部分的零部件都进行高强度的温度测验,对于汽车的关键部分,比如发动机,采用氮化热处理的方式。另外,解决热处理中的变形问题一直都是企业研发单位的重要课题。研发单位通过简化制造过程中的工艺程序,从而对热变形进行了有效处理。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氮化处理不经过淬火程序,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热处理的不变形,但是,经过热处理之后的材料强度达不到标准,一般都是采用加入氮化物来进行强度上的优化。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研发一种清洁、高强度的真空渗碳,使其环保性能更加明显。

5.汽车机械制造中的冲压技术

汽车在进行研发阶段,都会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进行反复测试,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因此,从安全角度出发,车身的大部分部件都采用了轻量化的高强度复合钢板。对于车身的制造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主要是冲破了传统的冷加工技术,采用了预加热,即在进行冲压工艺时,对钢板采用预热与急冷的技术方法,进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部件的强度。在此基础上,对钢板进行镀铝处理,以提高钢板的耐腐蚀性。近年来,随着钢板供应量的不断加大,需要对钢板进行更高层次的优化处理,以提高厂家的生产效率,节约社会资源。

6.汽车机械制造中的焊接技术

随着焊接技术的进步,对汽车部件进行科学、合理的焊接也越来越重要。由于汽车发展的趋势是轻量化,必须要求厂商进行对汽车钢板的高强度设计,以保证汽车的安全性能。为了使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对汽车的焊接技术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现在,采取的一种焊接技术叫做连续性激光焊接,虽然能够提升汽车的整体刚性,但是对于环境的污染太大,此技术的未来发展不容乐观。因此,对于焊接技术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与改进。

7.汽车机械制造中的装配技术

装配简单来说就是将汽车的零部件按照一定工序进行安装与组合。装配是汽车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需要引起企业足够高的重视。为此很多汽车厂商进行了相关的模块化研究,以保证汽车的装配质量。汽车装配应用了大量的数据处理、物流模拟等相关技术,极大的提高了汽车的装配质量。

8.结语

近些年来,国外的汽车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给国内汽车厂商带来了巨大压力。通过加强对国外汽车制造技术的研究工作,对于促进国内汽车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武永利,袁溟,武美萍.机械制造技术新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3(01).

[2]王世敬,温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02(11).

[3]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02(03).

[4]刘晓波.机械制造技术新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发和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