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什么是科学探究
在现行的《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何谓“科学探究”?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物理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和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可以体会与科学工作者相类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过程、困难和乐趣,领悟科学的方法和思想。
二、科学探究有何价值
1. 有利于激发并保持学生独立而又持久的探索兴趣。兴趣是学习和研究最好的动力源,科学探究可以激发并保持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兴趣,使它不会因后天繁重的学习任务而丧失,使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至有所创新的心理品质得以保留甚至发展。
2. 有利于丰富学生学习的体验过程。科学探究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对简化了课堂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深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和体验。
3. 有利于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科学探究立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的强化,通过小组学习,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探讨中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4. 有利于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科学探究确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各种探究活动的展开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居于辅导地位,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 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究打破了学科教育的界限,让学生在开放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有助于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融合,便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在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直观的事实和亲身的经历更有助于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师如何适应科学探究的教育方式
教师要改变知识持有者的态度,和学生一起探究,体会学生探究的乐趣。在探究式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带领学生共同去探索“新领域”。为此,教师应当与学生有着一样的好奇之心和渴求之欲,不应以自己的情绪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而应对学生点滴的成功表现出莫大的喜悦,对学生每个小小的发现都产生极大的新奇感,和学生探究同趣,与学生成功同乐。
教师要善于运用学习的思维策略,引导、启发并呈现给学生。教育中的思维策略就是教给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如果那样或这样,会怎么样”等思维方式。如探究阿基米德定律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如下的探讨:
教师:当你躺在浴缸里时,你自己有何感觉?浴缸里的水面有何变化?
学生:人感觉变轻了,水面升高了。
教师:你能将两者联系起来,提出一个探究浮力的问题吗?(引导各小组的学生讨论)
学生: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水的浮力;水位升高是因为人体排开了一部分水,我想知道人排开水越多时,人受到的浮力是否越大?
教师:你认为浮力跟物体所排开液体的哪个量有直接的关系呢?
学生: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有关。
教师:为什么?
学生:两者都是力,可能有关。
教师:你有判断的依据吗?
学生:没有。
教师:没有依据的判断是假说,假说正确与否要靠实验来检验它。你认为这个实验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存在哪些困难?
学生:需要测量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只要测出体积,便可算出质量和重力,浮力可以直接用测力记测
量,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量,困难是怎样测量物体排开的那部分液体的体积。
四、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科学的核心是探索,而实验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可以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与实验能力,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 挖掘实验中的史实内容,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和教育。如引导学生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时,可以介绍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研究经历,他的实验和推理方法会给学生更多的启示。
2. 因地制宜,合理思考,改变实验条件,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实验很典型,但在实验方法、结论等方面有着现成性和封闭性的缺点,因而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实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各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因地制宜,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合理思考,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探究的教学目的,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并收集数据――分析论证――交流评估”的模式,提高学生运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水平。如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因素”的实验,就可以这样实施:
(1)向学生提问: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提出问题)
(2)学生讨论,作出假设:可能与导体的材料、长度、粗细等因素有关。(作出假设)
(3)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定性地比较电阻的大小与某一因素之间的关系呢?(制定计划)
(4)给学生提供方案中所需的器材,与学生一起实验,在电路中分别使用不同材料、长度、粗细的导线,观察并纪录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并强调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实施实验并收集数据)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认知元认知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17-01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尤其在农村英语教育中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在教师教学甚至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学英语就是为了升学考试"这一指导思想,重视单词、语法的识记,解题技能的传授,忽视英语知识建构的过程与特点,忽视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认知等因素。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可以说是在原"英语教学大纲"基础上所进行的一场全新的革命,它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明确更高的要求,也势必要求广大英语教师重建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英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认知心理学对英语教学策略的支持
众所周知,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受结构主义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创立了一套完整的"认知――结构"理论,被称之为"认知结构的发展心理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由于受中国传统教学观念的深度影响,教师在运用认知心理学原理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忽视了学生认知的自主性。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对教学活动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就学生学习活动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的学习动作获得外部知识――对获得的知识加以审视、判断、筛选、积淀――在理解或运用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经验;另一方面就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言,组织展开教学活动时,要求教师运用一定的认知策略,指导学生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的认知过程的内部技能,让学生获得认知策略的观念,让学生主动建构并检索、修正并改善他们自己的知识。近些年出现并逐渐被广泛采纳运用的英语教学法理论,都很好地尊重了这一认知原理,使学生具有自主的学习态度和自学自修的方法,或者强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英语情境中通过英语交际过程获得自我习得。
二、从元认知观点看学生的认知过程
从元认知角度来考虑,学习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识过程,它同时是对认知过程积极地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强调从过程的角度深入分析学习过程,特别是学习过程主体积极监控、调节自身学习活动的思维过程。从这一观点出发,学习能力应包括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两个方面。
因此,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策略、评价机制的制定,不仅关注学生学生认知过程中认知策略的应用,更要关注学生认知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
三、元认知理论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
1.教学计划、任务、目标等认知目标的确定
在实际课程教学中,一个富有责任和经验的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之前,通常依据认知活动的特征,构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并预计其有效性。但这仅仅是教师对于自身教学任务的元认知知识或元认知体验,往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置,学生习得的往往是知识或者基本的技能或者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习得,并没有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笔者通常把自己对于教学任务的这种元认知体验过程作为一种"认知目标的模式"教给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使学生对于这一"模式"有个清晰的认识,并形成习惯,形成学生对于自身学习任务的元认知体验,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定会加强。
2.监控与补救手段的实施
元认知策略要求学生在老师传授知识、习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基础上,再通过反省的途径,去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如何获得知识),同时在反省过程中修正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策略等,从而对自己习得的知识、方法策略形成深刻的印象,遇到相似的情境进行自觉运用。这个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有意对学生加以训练,学生就会实现学习认知的自我监控。
总之,在教与学的传递过程中,教师采取的策略选择、效果评价、及时反馈并修正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元认知过程运行水平的程度,最终决定学生认知过程的有效性。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传授给学生元认知思维的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训练,使之形成学习、思考的心理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视元认知在学生个体成长与学习中的作用,无疑对于新课标的实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一、正确面对学生的数学错误
虽然大家都认为: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必然产物,是因他们的思维方式等毕竟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我们不应刻意追求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完美”,而是对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努力去追求一种主动的应对的理念和策略.
第一、务实面对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错误. 学生的错误是他们在知识学习后的第一反馈,它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所以,我们教师应务实的面对,真诚的去尊重、接纳,同时欣赏、鼓励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给学生一种学习心理安全感. 这样的做法坚持下去,我们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也一定能够正确面对、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暴露自己的数学思考,使他们的错误渐渐的成为他们数学发展的阶梯.
第二、认真“领会”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错误.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只有“领会”了学生的错误,我们才能判断出学生错误的类型,是习惯性错误呢,还是概念性错、认知干扰错呢?是学生个性错误还是共性错误?有无使用价值,是否需要重点“解剖”?等等. 这样,才利于教师自己对症下药,并采取相应的、有效的解决策略.
第三、严谨选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错误. 学生的数学错误是他们通向知识理解、掌握的台阶,也是他们认知水平的真实反映. 所以,我们该慎重对他们的错误进行筛选、利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善于争辩、主动修正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让他们自己的错误“活”在自主的探究和体验之中,从而有效的帮助他们习得正确的数学思想. 二、有效利用学生错误
面对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各种错误,我们应用智慧的眼光和有效的策略去开发、去利用,这样才有价值,才能引领学生走向有效的数学学习.
第一、让学生“悟错增智”,促进他们自主感悟. 学生犯错后,应让学生自己去反思,教师绝不能强制,绝不能过分的去反复讲解或直接给学生点出来,这样的话,学生自知犯错了,却没有自己参与纠错,学习效果是低下的. 我们只有让他们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回头看”,去检验、复查,去质疑、探讨,才能使他们对所犯错误有一个新的认识,认识才能深刻.
第二、让学生“辩错明理”, 促进他们理性选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当我们“领会”了学生的错误时,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看法和想法,给他们提供相互辩一辩、议一议的足够的时空,让学生间正误双方的思维在对话中碰撞,在激烈的碰撞中明辨、调整,最终使错误的学生能够实现自我调控数学思维的方向.
第三、让学生“自纠析因“,促进他们自觉反思. 反思,才有进步,这是做好任何事情的一种良策.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一样. 让他们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是促进他们有效学习提升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所以,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犯错时,我们应紧扣他们犯错的本质和问题的中心,瞄准问题的突破口对他们进行“反问”,让他们透过“错误”进行细致的比较和明朗的辨析,从而发现错误的原因和错误的关键环节,加深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概念的掌握,从而有效的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时,我给学生视频动画展示:小华手拿一些邮票,从中拿出一半少1枚递给小红,这时他手中还剩28枚,试问:小华原有多少张邮票?练习后,我发现了学生们有两种方法及答案:(28 - 1) × 2 = 54(枚);28 × 2 - 1 = 55(枚). 多数学生认为第一种是对的,少数学生认为第二种做法是正确的. 这就说明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能够真正理解、感悟逆推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点评、总结时,我们选择了后面的一种方法,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去自我纠错,探究错因,让他们进行反思和调整计算的策略. 结果,有的学生用按照题意顺向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确定答案是错的;有的学生分析发现是因为他们没有按照题目中的顺向反向推导;还有的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正误. 至此,我让犯错的学生说说自己的错因,进一步提升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激发兴趣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51-0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对于初中学生,正处在兴趣的发展时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物理实验课,特别感兴趣。因此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利用实验,并自己动手理解物理规律,掌握各种技能。所以,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应该紧跟时代的要求,加强实验教学,这也是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完成新课标要求的必要途径。下面笔者就对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如何做好物理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1.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人认识活动行为的重要动机,而且是内在的学习动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没有什么能比实验对他们更具有吸引力了。实验本身是一种有目的的操作行为,中学生好动,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自然会产生一种自己操作的欲望,极易引起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物理实验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物理的认识环境
物理实验是展示物理教学魅力的有效手段。它能够使学生清楚的观察到不同物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直观的理解这些相互联系的物理现象,进而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识。例如,在探究电与磁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重现奥斯特实验,从实验的现象中展现出小磁针偏转是受到空间某一磁场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理解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这样的话,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就可以在比较直观、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3.物理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所以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必备能力之一。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是最直观的感性教材。在实验教学中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有顺序,有比较地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从实验中认识事物,理解概念,发现规律,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物理实验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一种严谨方法,实验中应该有科学的态度。每个实验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井然有序地进行每一步操作,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操作,并记录数据,凭空想象而得到的记录及结果是不真实的,错误的,必须如实的记录,找出规律并得到结论,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是有好处的。
可见,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那么,如何能把物理实验的作用在教学中发挥到最佳状态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二、如何做好物理实验教学
1.重视演示实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物理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再现物理情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演示实验要贴近学生生活,才能活跃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要想作好演示实验,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例如,鸡蛋、盐、水、玻璃杯等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可以用来做惯性、压强、浮力、浮沉条件等实验。
2.做好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新课程改革后中学物理实验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使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工作方法。并且通过长期的实验活动,逐步提高。
3.重视小实验、小制作的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重视初中教材中小实验、小制作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若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通过学生亲自制作和实践,从而激起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4.自制和改进实验仪器,增强演示效果
关键词: 人本主义 中学英语教学 启示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深远影响的有两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分别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它强调人的自主性、整体性和独特性,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个人对学习的投入不仅涉及认知方面,而且涉及情感、行为和个性等方面;学习不仅对认知领域产生影响,而且对行为、态度和情感等多方面产生作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2.罗杰斯的自我实现人格论与患者中心疗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的驱力。人格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而自我概念的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无条件的尊重是自尊产生的基础,因为只有别人对自己尊重,自己才会对自己有好感。如果自我正常发展的条件得以满足,就能真正实现自我的潜能,成为自我实现者。罗杰斯认为患者有自我实现的潜能,这种潜能不是被治疗家所创建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自己释放出来的,故采用“患者中心疗法”。而有效地运用患者中心疗法,使患者潜在的自我得到实现,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治疗者对患者应表现出真诚的尊重、关心、喜欢和接纳,即使当患者叙述某种可耻的感受时,也不表示冷漠或鄙视,即“无条件尊重”。(2)真诚一致,不能虚伪做作。(3)移情性理解。治疗者要深入了解患者经验到的感情和想法,设身处地地了解和体会患者的内心世界。
3.罗杰斯的学习观
所谓有意义学习(significant learning),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significant learning)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的区别。前者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它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个人意义。因此,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并不是罗杰斯所指的有意义学习。
对于有意义学习,罗杰斯认为主要具有四个特征:(1)全神贯注:整个人的认知和情感均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2)自动自发:学习者由于内在的愿望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了解事件的意义;(3)全面发展: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人格等获得全面发展;(4)自我评估:学习者自己评估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目标是否完成等。因此,学习能对学习者产生意义,并能纳入学习者的经验系统之中。总之,“有意义的学习结合了逻辑和直觉、理智和情感、概念和经验、观念和意义。若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学习,便会变成统整的人”。
4.以上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并且以“平等对话”揭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民主关系,强调要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新课程环境中的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引导者,因为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教师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尊重创造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实现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的转变,积极构建民主平等的英语课堂。
4.1在思想上
教师要时刻充满对学生的关注和期待,满腔热情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与学生平等交往、平等对话,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师的举手投足、脸部表情和目光交流都会恰好地作用于学生,给他们好的影响,给他们鼓励、勇气的暗示。教师的满腔热情能激发起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升华为爱和信赖;这种积极的情绪情感会大大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动机,以致课堂上专心听讲,默契配合,乐于为他们喜欢的“英语老师”而努力学习。
4.2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成功的教学应该是让每一个同学通过每一节课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全体学生都是教学对象,所以课堂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只有这样的活动,才能吸引全体学生,让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锻炼。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只能让少数学生参与,而大部分学生都在做观众、听众,消极的情绪就会油然而生,这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减弱,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降低,因此课堂教学活动设置要重视训练面,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学生渴望受到尊重,渴望与老师的平等交流,渴望自由地发表意见。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完全的尊重。
4.3要学会激发
俗语说:“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吕叔湘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激活了”。而激活实际上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它能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当成一种需要,全身心投入,事半功倍,也有利于克服自身学习上的缺陷,扬长避短,重新认识自己,树立信心。
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要求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而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若取得成功则及时表扬予以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4.4要尊重学生的权利
尊重学生的权利,包括尊重选择、体验、发现、创造,甚至学生出错的权利。让学生去探索学习,主动接纳,不要怕学生出错,要知道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摔跤中学会走路的。当学生回答出现困难时,应先了解学生的意愿,再决定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表达他想说的话,并鼓励学生创造出老师意想不到又有创意的句子和对话,这样达到“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目的。
4.5在教学形式上
教师不要老是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为完成板书而教;要多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自学、一起讨论、一起操作。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由找座位,要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必要时教师和学生换位置,让学生登上讲台表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课堂中以学生动为主,教师只是导演。
4.6对教学语言的启示
一要有情感性,情感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双向性。爱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教师要重视情感交流、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要以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把爱的暖流送到学生的心田,使之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二要有启发性,多讲一些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比如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如何突破英语、超越自我,引起学生的思考;三要体现平等性,教师不要出口闭口自己是权威,好像教师的一切言行举止都是正确的。教师犯错误时学生可以直言不讳。这样也可以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仅仅限于教材。谁先获得了知识谁就有发言权,真正体现民主平等。教师要对每一位有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的学生给予积极的肯定。教师还应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挖苦性的不良语言及旁敲侧击去伤害学生,更不能以漠视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郭跃进.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新课程创新教法与经典案例解说[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07.
关键词:中职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238-01
一、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专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20岁,属于“青春期”阶段,从入学至临近实习,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都经历了许多变化,总体分析,可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转型阶段、成熟阶段,不同的阶段,心理和生理的表现各不相同。
(一)适应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适应中职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认识自己,开发潜能,悦纳自己,完善自己;帮助学生在专业课和其他活动中了解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培养职业兴趣;帮助学生融入集体,在集体的建设中培养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现象,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正确对待异往。
(二)转型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性格和能力特征,提高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现实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成熟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确立就业目标或继续学习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和各种实践机会熟悉社会、体验社会、体验职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提高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们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使他们达到成功胜利的彼岸。
二、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形成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学校开设心理学及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行为的矫正、人格的重塑、心理的调整。
(二)配备专业机构和人员
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肃性,要在学校内选择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作为专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并对班主任及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兼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同时还要聘请校外的心理教育专家作为指导教师,根据教育的目的,帮助中专技校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健全人格,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三)开展心理咨询
在学校内根据学生的意愿,开展学生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将每次咨询的内容都要做好记录,将其内容归纳、分类,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并将档案输入计算机,实行计算机管理。班主任要及时提供学生的相关信息并记入档案,根据工作的需要,在保密的前提下,可借阅本班学生的档案,使健康教育更好得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应针对全体学生
全体中职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应以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如果只是面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维护被忽视,新的问题仍然会不断出现。
(二)不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其后果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使学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负担;有些学校将学生送进医疗机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引起学生的恐慌和压抑;有些学校把心理适应能力差而引起的心理问题等同于思想层面的问题,采用说服教育等思想工作的方法,教育缺乏学科化的引导方式,仅局限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认为只要给学生讲授心理学知识,就可以解决心理问题,所有这些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都能妥善处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们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使他们达到成功胜利的彼岸。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让学生能积极地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身体变化,做到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成为适应性良好、身体健康的人。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有意义、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教育研究出版社,2002年出版。
[2]孟昭蓝,普通心理学,北大出版社,1988年出版。
[3]郭思乐,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教育研究出版社,2002年出版。
[4]黄希庭,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5]罗吉斯,当代青年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6]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大出版社,2000年出版。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生活实际 原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81
物理学是服务于科学技术发展而生的学科,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理教学改革已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焦点。提倡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实践是提升学习效果的良好方法,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学校及物理教师不仅仅要变革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还要以全新的思维模式审视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将初中物理中的概念、规律、理论加以生活化、创新化,使物理学的发展为培养实用性人才、促进社会进步而服务。
一、准备掌握生活化的原则
(一)生活化原则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最基本的活动,是学生人生中一段至关重要的经历,它的质量,对学生目前及日后多个方面的发展和成长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物理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经验,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只有在现实情境中挖掘出的问题,才更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升探究能力。最终实现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又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科学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创设的生活情境、选择的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及采取的教学手段等都要符合科学性,不存在科学性错误,对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的材料,教师要注意去伪存真,以确保教学情境中知识、概念及原理的准确性。例如,由于扇扇子会感觉凉快,所以学生会有“风是冷的”这样的生活经验,实际上是由于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促进了身体热量的散发,人就会觉得凉快,即学生关于“风是冷的”的生活经验是不正确的。因此,教师在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一方面要保证所选用的生活经验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生活经验与知识原理之间的差距,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
(三)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予一个全新而准确的认识,使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物理实验这个课堂上,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要学好”转变,课堂也因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变得具有生命力。
二、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物理教学情境
所谓教学情境,其广义是指能引起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外部客观环境;狭义则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对学生产生良好影响、促使其积极进行学习的整个教学过程。《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既然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初中物理教师就应努力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物理教学情景,以此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启发思维、开发智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例如,讲到“摩擦起电”这部分知识点之时,可以带一把塑料材质的梳子,并邀请一名头发较长的女同学到讲台上配合我一起完成下面的实验:首先,女生用这把塑料梳子反复梳理头发,会发现头发经常吸住梳子;之后将这把塑料梳子跟一些细小的碎纸屑做接触,发现不少碎纸屑也都纷纷依附于梳子之上。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生活现象,可是部分学生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不是特别清楚这些常见生活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的物理原理。因此,通过这一情景,不但集中了学生的思维以及注意力,有效激发了其积极探究、主动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而且通过这一真实的物理教学情景,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其它类似的物理现象,这对于他们加深对于“摩擦起电”内容的认识与理解都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三、由课堂走向社会
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社会,同时也是适应社会,是课堂的延伸,是知识的升华。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一)开创课堂社会探究模式
社会探究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怎样对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通过真实的探究过程,学生应学会给这些问题定义,学会和别人一起用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些问题以及在尽可能多的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作为中学生我们的要求不可能这么高,我们可以以课堂作为舞台,创设课堂上小社会环境,让学生从小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学习“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一节时,我首先为学生提供以下有关资料:酸雨的危害的实例,大气污染的程度数据,家庭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讨论:我们城市空气污染的来源,近几年政府的努力有哪些改善措施,你将来对净化我们的大气有何建议等。
(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肯定要遇到许多困难,有一些是完全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解决的。例如学生安装一些简单的电路,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更换保险丝等。在学校里,怎样做到安全用电,对课本上的实验怎样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M行改进,在生活中怎样改进家庭中的燃具,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大气污染。
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是人本来就有的一种可贵品质,物理课中要增强学生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勇于探索新事物的科学原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物理的强大动力,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必须设计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最容易被内容新颖、方式独特、活动形式多样的事物吸引,一个有趣、充满创意的情境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它不仅能在上课之初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期待,而且能为后续教学开展铺设良好的开端。如我在上第一节物理课“去物理之海冲浪”时,做了“自动上升的小试管”实验,学生多认为小试管会下落或被吸住不动,实验结果发现小试管自动上升了,与学生原先的设想出现了较大差异,在惊讶的同时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如上光的折射课时,设计这样的实验: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一个泡沫塑料,在泡沫塑料上粘贴一条塑料纸鱼,让学生用钢丝刺“鱼”。提起泡沫片时,发现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这样的结果让学生觉得很奇怪,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怎么回事。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诱发学习的内驱力,无疑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下一步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2.重视养成读题习惯,寻找学生思维的突破口
教师了解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从而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再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习题。一般教师在讲解物理题时,出示题目后,就抑扬顿挫地朗读,虽然教师的语音传递的信息有利于启发学生分析问题,但是也助长了学生的“思维惰性”,容易使学生养成审题依赖老师的习惯。而从近几年的中考题看,难点不是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而是情境。而经常有学生遇到较长的题目或者较复杂的说明时,在心理上就或多或少产生畏惧感,学生就很难独自读通读懂题目。在上习题课时,在呈现题目后,就组织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让学生明白,根据“分号和句号”的位置,把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准确找出物理习题中的关键词,就可以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定律、原理解题,比如平衡、光滑、静止、匀速、恰好、最大(最小、最高)、水平等。
3.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初中物理教学可以归纳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维度,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依据教学大纲与新课程标准进行。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与《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体会其中的有关精神。知识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水平、认识水平、理解水平。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节课,新课程标准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显然要求不但知道结论还要进行探究,掌握方法。同时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达到知道的程度。这样我们可将本节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知识与技能: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①能够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③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具有对科学的强烈求知欲,②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③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本节的教学重点: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难点为: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这样的教学目标的设定,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不仅注重知识的掌握,更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求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物理素养。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注意: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最低要求,目标的实现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既全面又兼顾重点,要把握好目标设计的层次性。
通过反复研读课程标准、教科书,再加上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对教材中的案例及案例教学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和体会。在结合当地乡土地理环境特征和本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尝试,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指导和帮助。
一 高中地理必修3是案例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法也应以案例教学为导向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在地理必修3部分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取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至少选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在现行的教材中,共选取了5个中国案例、3个外国案例作为主案例,与每一个主案例相对应,至少有1个拓展案例。现将必修3中每一主题下的案例归类如下:
主题 主要分析区域/事件 延伸地区/事件
荒漠化的防治 我国西北地区 非洲撒赫勒地区、前苏联垦荒区
森林保护和开发 亚马孙热带雨林 我国西双版纳雨林生态农业
能源资源开发 我国山西省 我国内蒙古东部地区
流域的综合开发 美国田纳西河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俄罗斯伏尔加河
区域农业发展 我国东北地区 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美国玉米带
区域工业与城市化 我国珠江三角洲 我国长三角、全国其他地区的城市化模式
资源的跨区调配 我国西气东输工程 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南水北调
产业转移 东亚地区
上表中,每一主题后主要分析区域或事件为主案例,延伸地区或事件为拓展案例。主案例是分析的基础,教材以主案例的展开来实现每一个主题的教学,地理原理、规律、方法等蕴藏在案例中。而拓展案例则为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提供平台,同时还可避免单一具体案例的局限性。高中地理必修3是案例导向的课程,当然教学方法也应以案例教学为导向。新课程标准中,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标准”有:第5条: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第8条“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第6条“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第7条“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第9条“标准”: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第4条: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以上“内容标准” 教学目标行为化的表达: “结合/运用实例,分析/了解……” “举例说明……”“以……为例,说明/分析……”等。这些都表明新课程极力倡导案例教学。
二 对案例教学的认识与尝试
什么是案例教学呢?李晴老师在《试论地理案例教学》一文中指出:“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即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而培养学习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到个别的教学过程。从思维的逻辑顺序看,其实质首先是运用归纳法从案例中获取同一类事件的地理原理、规律与分析方法,这是对案例提炼的过程;然后,再用演绎法将已获得的原理、规律和方法,拓展运用于其他个案的研究中去。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切忌“教案例、学案例、背案例”。要充分引导学生对主案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思考、讨论交流,在沟通与合作中探求结论或解决问题,挖掘出案例所体现的地理原理、规律,并将习得的方法运用到其他类似的案例(如:教材中的拓展案例)研究中去。从而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的学习减负增效,事半功倍。例如:通过对我国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这一主案例的学习,总结、提炼出分析某区域某种资源开发问题的一般规律与方法:
第一:分析区域资源开发的背景条件(资源结构、地理区位、地理环境状况),找出其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
第二:针对优点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根据缺点探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第三:探寻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战略和具体策略。
再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课标的相关要求是“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明了影响是核心问题。这种影响要从“调入地、调出地与沿线地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这两组不同角度去探讨,体现一分为二的观点。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尝试按照课标的活动建议要求,开展“学生模拟对话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利用资料、数据讨论、辩论“西气东输”对“输入地、输出地与沿线地区”影响,从而培养学生举例说明的能力,运用、分析资料、图表的能力。最后总结、归纳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第一步:探究调配的背景原因,即为什么要调?
第二步:论证调配的可行性,即能不能调?
第三步:设计调配的方案,即如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