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在信息亿社会中,人类的传统认识问题得到了扩展,信息化带来了人类认识模式的改变。这主要表现为:认识主体由单一的人发展到“人——机联合体”;主体间关系复杂化、抽象化,构成了一种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共生关系;认识客体符号化,实践活动虚拟化。在信息化社会视野下,反思信息化给人类认识方式带来的改变,重新审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已经构成哲学认识论的当展路向。
在传统哲学的视域内,认识论研究基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展开[f}l。这种把认识的主客关系作为重点的研究模式强调人作为认识主体是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检验认识以及认识之于实践的意义。换言之,该模式只是抽象地建构认识论体系,却忽视了认识论与现代科学的系统结合。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人社会生活诸领域,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冲击并改变这种模式。对传统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当代认识论发展的新路向渐成雏形。
一、信息化社会的创生
申农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的《通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它与当时的系统论、控制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社会是什么?W.JMartin认为: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或休闲的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进步所影响r}0
信息化社会是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形态。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社会生活各领域都信息化、符号化,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基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经济活动蓬勃发展,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经济同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深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概言之,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们以“加速度”方式积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供多感官、多通道的信息。
二、信息化杜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
传统哲学认为,认识是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在这里,认识内含三要素:作为主体的人脑、作为客体的外部现实和充当中介的实践。在哲学的文本研究中,实践中介论虽然频遭实践基础论和实践物质论的反对,但它一直以来还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勿庸讳言,实践中介论的表述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合理的。但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实践活动都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原因就是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人类的大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繁多的信息包围着。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相伴而生,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已经超出了单一的时空,扩展到全球历史的范围。各认识主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蝴蝶效应日益显著。具体而言,信息化社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主体的改变
在信息化社会,认识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个体变成了由人和计算机构成的系统。人工智能的出现实现了人的部分智能的外化和虚拟化,扩展和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众所周知,人类曾不断运用物质性工具来延伸和提高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但计算机的问世是对人的智能的扩展。这种扩展在有的部分已经超出了人脑,有些人工智能同人一样也充当着认识主体的角色。
当今时代只是信息爆炸的开端,人们却无时不在感受着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威力。认识主体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信息化社会带来了自动化的工作和数字化的生活娱乐。人类不再需要像工业时代那样事必躬亲,而只要准备好大脑接受信息,信息爆炸产生的碎片俯拾皆是。有时候人们不得不被迫接受信息。人们在惊叹万维网信息海洋的绚烂多彩时,却又在迷失中乐此不疲。在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中,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的互动性关联已经造成了传统认识论认识主体的迅速改变。
2_主体间关系的改变
认识主体向人一机系统的拓展使主体认识能力增强,同时促使主体间关系发生擅变。主体间的交往最大限度地以信息交换的形式显现。在人一机一人的模式下,主体间关系进一步符号化、模式化与单一化,一种平等合作、共生共荣的关系是交往的现实注脚和诊释。个性在系统里被模糊处理,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之间的差异都被抹去。在0和1的交相映辉中,人们凭借信息能力攻城掠地。家庭、朋友、师长等传统人伦关系遭遇空前挑战。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变的交往主体,但交往都是在相同的信息规则下完成。个体的违规将会给自身和以自己相关主体带来连带影响。主体间关系的符号化无异于复杂现象中的分形,看似混沌无序,实则每一步都是同样规则的延伸和复制。相较于传统的主体间关系,信息化社会中的主体间关系更具广泛性,任何两个主体都能依信息技术手段发生联系。
3.认识客体的改变
传统认识论的认识客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具体客体,信息化社会中的认识客体还包括信息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深化了人们对这三个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客体被不断符号化,转化成信息化的客体。这种符号化的客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是超越于传统二元哲学思维之外的。换言之,这种符号化了的客体是信息化(数字化)了的虚拟客体,它是对真实客体的抽象与模拟,能较全面地反映真实客体的各类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与客体不再是一对一的间断性反映,而变成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连续性反映。客体的信息化使对客体的连续认识和认识成果的长久保存成为可能,但信息化的客体在人机系统中不断被创生、修改、变换、传输和删除,使得它的生成、运化和发展已非模型能精测实握,个体的认知难度由此增大。这种矛盾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主体间合作的加强来逐渐缓解。
信息化社会认识客体的能动性增强了,认识客体不再像过去那样羞答答地等待被主体认识,而是主动地大量涌现到主体面前。这导致主体信息量剧增、认识难度加大,同时促使客体社会化。客体的涌现倘若利于主体的认识,就能很快被主体发现并认识,反之便会阻碍主体的认识活动。虚拟客体的能动性是以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的,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客体的信息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动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虚拟客体的能动性。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客体的能动性归结于主体的能动性,并影响主体的认识。
4.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
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传统意义上,认识是观念性的活动,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在信息化社会中,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必然带来实践活动的巨大变革。实践渐渐远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代之以复杂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对象。
信息化社会中的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有人提出“虚拟实践”的概念,首先,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实践的客观性问题。传统的实践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活动,外部世界是客观地呈现在主体面前等待改造的。信息化社会中的外部世界大部分被信息化处理,变成了高度符号化的信息,因此这种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对外部世界进行信息化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主体的囚素,诸如主体的道德因素和技术熟练程度等。虚拟空间的主体一切都符号化,个体实践是跨时空的。相较于现实世界更广阔的虚拟世界并不是虚假的,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认识主体的道德因素。幻化的主体缺少了他人的道德注视,容易为所欲为。道德的外在约束似乎鞭长莫及,主体自身的道德内在约束尤显重要。最后,虚拟实践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实践。
三、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新路向
【关键词】卢卡奇 物化理论 物化表现 当代意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异化,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劳动创造物同人相异化,进而导致劳动与人、人与人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相异化的现象。西方者卢卡奇在马克思影响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提出了物化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在经济、政治、意识领域里的不同表现。时至今日,分析探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物化理论的产生及规定
卢卡奇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具有拜物教的性质,导致了物化现象的产生,它使商品结构中物的关系掩盖了人的关系,使人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物的关系。物化的产生以商品形式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范畴为前提,只有在商品交换形式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对所有生活形式都有决定性影响的社会中才会出现物化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现象具有普遍性,表现在物化既不是偶然性的现象,也不是专对无产阶级一个阶级而言的,物化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活于其中的所有人所必然遭遇的现实。物化现象还具有必然性,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形式所决定的。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形式只是短暂出现,并且表现为直接的物物交换,商品交换双方交换的都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还没有取得独立的形式;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有关社会的所有主观现象和客观现象都与之有质的不同。一方面,资产阶级的财富越积越多;另一方面,劳动力成为商品,人的劳动同人本身相分离,成为了不依赖于主体的社会劳动,即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的物的性质。
卢卡奇认为,物化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且只能通过物来反映,更指的是“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即人的本性与人的存在相冲突,人由主体变成了对象,人的活动的结果、人的创造物变成某种自律的力量,反过来统治人、支配人,人成了物的奴仆。
二、物化在社会经济、政治、意识领域中的表现
(一)经济活动中的物化
其一,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者与劳动对象在所有权上发生了分离,劳动对象不属于劳动者,劳动者只有在为了生计被迫出卖劳动力时,才能参与劳动活动。这种劳动再也不是劳动者的第一需要,不会给劳动者带来快乐,它将劳动者退化为物,成为由物来支配、用物来衡量其价值和尊严的物。其二,随着社会的分工发展,劳动者只是作为机械化的一部分被结合到某一机械系统里去。这个机械系统是现成的、完全不依赖他而运行的,他不管愿意与否都必须服从他的规律。其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表现为物与物的,即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正如卢卡奇指出的,“随着经济关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间接,人们就越来越能干,并且很少能够发现经济关系人的性质,很少有人能看透这个物化的面纱。”
(二)政治领域中的物化
卢卡奇认为,为了适应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物化过程就遍及社会生活中是的所有表现形式。随着物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也相应了发生了变化和调整。其一,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现象和事件都被合理的、系统的法律形式囊括在内,在总的法律体系内,名目繁多的部门法律、法规和条件等都应运而生。与此相适应,为了保证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正常应行,一系列立法、执法的部门与机构也纷纷建立。其二,国家机构的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合理,受制于其中的人的非人化倾向也越来越突出,在国家官僚机构中同样存在着人到能力和他的整个的人格相分离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雇员只是作为一种有能力的商品出卖给了国家机械。
(三)意识形态的物化
物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普遍的、必然的现象在人们的观念中也反映出来。人自觉地或非批判地认同外在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构,并将这种物化结构当做外在的规律和人的本来命运加以遵循、服从,从而丧失了批判和超越的能力。卢卡奇指出,正如物化的普遍化使之成为一切人的共同命运一样,物化意识也同样支配着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物化意识一方面使无产阶级安于现状,不再主张社会革命,而是寄希望于个人伦理水平的提高来实现社会主义,其目光完全停留在个人和社会的局部现象上,另一方面,它无限夸大了主体的力量,相信奇迹会改变一切。人在特性、个性上的差异逐渐消除了,合理化不断增加,工人的个体特性越来越被消除。
三、物化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揭示了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人从属于物、受制于物的现象,对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警示和启迪的作用。
在劳动的发展过程中,商品的发展、工具理性的扩展,导致和促进人的物化和主体性的沦丧,如果任由技术理性无限制的膨胀,加剧现代工业社会的物性化,人是全面发展就成了空话,而且生产力的发展也必将因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的丧失和社会的物化而走向增长的极限。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力量,人们的一切活动仍出于对物的依赖之下,个人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也将在长期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我们在弘扬科学、发展技术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科学技术人道主义方面的意义,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尽量避免科学技术理性过度膨胀带来的负面效应。既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又要防止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完全处于“物欲”和“物的支配”之下;既要善于运用市场关系发展生产力,同时又要在总体上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版,1996.
关键词 检验 评价 认识论意义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知识的检验与评价关系问题凸现为当代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其深刻的理论背景和根源,体现了人类对近代文明实践造成的反主体性效应的自觉反思和检讨。近代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规律,经过人类的实践和利用,为人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危害,正如恩格斯所指出:“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这些危害迫使人类不得不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检讨。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的关系问题作为一个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与实践的方法论问题正是由此而显得格外紧迫和突出。
1 对自然科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当代人类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的发展困境和生存危机,看起来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灾”,是以“天灾”方式表现的“人灾”。这就使得检验与评价问题作为一个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实践问题显得格外紧迫和突出。另一方面,物质财富的巨量增加与环境的恶化以及人在当代社会中的贬值、失落成为西方社会最为触目惊心的事实。当代社会中将自然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所呈现的“正负效应”同步增长的事实使得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实践中的检验与评价问题不得不重新关注和思考。
自然科学发展寻求的主旨是“合规律性”,而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寻求的主旨是“合目的性”。从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的关系角度来看,要求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必须基于“合目的”与“合规律”的双重标准的统一。
2 对人文科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人文科学方法论之所以成为当代世界哲学普遍关注的一个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根源在于当代人类生活对人文科学的需求与人文科学的实际发展状况之间极不相称”。当代社会中的宗教淡化、技术异化以及人与人的疏离使得当代人陷入普遍的精神困惑之中,特别需要一种人文关怀、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出境使得人们对人文科学寄予很高的期望。从而也就赋予了人文科学的特殊重要地位,促使人文科学成为当代人类科学体系中一大主导学科群。但另一方面,虽然当代社会生活特别是当代人的精神处境已成为一些人文科学学科思考和探讨的课题,但人文科学作为一个主导学科群在当代的实际发展状况远不能和自然科学相匹敌。当前,人文科学不仅未形成统一的规范,未建立起与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相适应的方法论基础,甚至其科学性也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怀疑和否定。这就使得对人文科学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理性意义上实现二者的统一,也是检验与评价问题受到关注的重要缘由。
3 对科学决策的意义
首先,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研究有利于决策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所谓决策的合目的性,就是决策与人及其实践的现实需要相符合的性质。人们之所以要进行决策,就是为了寻求其目的的实现。所谓决策合规律性,则是决策与实践及其对象符合、一致的性质。从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的联系角度看,判定一个决策是否合目的性,就是要看它能否在实践中达到决策者预期的目的;判定一个决策是否合规律性,就是要看决策与实践及其对象符合、一致的性质。要达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决策者不仅要了解对象方面的状况,也取决于决策者决策的能力以及决策的客观环境。因此,决策者只有在妥善研究了这些条件之后,在这些约束条件之内作出决定,才能实现科学决策。
最后,有利于决策合价值性与合工具性的统一。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曾将合理性分解为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两种。他认为,工具合理性行动和价值合理性行动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工具合理性行动着重考虑的是手段对达成特定目的的能力或可能性;价值合理性行动全力关注的是行动本身是否符合绝对价值。由于工具合理性仅考虑达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而不考虑目的本身合理与否,因而易于导致张扬工具、手段而遮蔽目的、意义的工具主义。价值合理性注重对目的本身的合理性反思,忽视了对达到目的的工具、手段的关注,易于产生脱离实际的“乌托邦”式价值理想主义。从检验与评价的关系来看,科学的决策必须将这两者结合起来。
5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知识的检验与评价的关系的要求,判定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是否合理,标准在于“合目的”与“合规律”的双重标准的统一。任何割裂二者,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做法都会最终导致不合理的自然科学理论与实践;在理性意义上沟通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促进人文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相统一,实现科学决策的合目的与和规律、合情与合理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欧阳康.当代哲学前沿问题专题研究[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儒家思想 和谐社会 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218
和谐是儒家文化的特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要义,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观念系统中起到了非常深远的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经济、政治、文化甚至道德领域都出现诸多不和谐现象,在整个民族处于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之时,势必要求我们借鉴和吸收我国儒家经典的和谐思想,追求儒家“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达到修身养性、与自然和社会相处和谐的目的,为构建现代和谐社会提出理论指导与帮助。本文将对儒家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做出阐述,结合当前社会中常见的不和谐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儒家和谐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与局限,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1 儒家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
和谐旨在使各种要素配合得当,互相统一,是一种不散的精神,“和”的本质在于将不同事物协同起来,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描述就是以“和”为目标的和谐的理想社会,天下为公、公平公正、和睦相处的完美社会。儒家和谐思想具体的内容主要有:一是“己和”,即人自我身心的内外协调,通过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和高尚人格,为“治国”、“平天下”打好道德基础;二是“人和”,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的多重和谐关系,每个人各司其职,安于其份,遵守各种道德秩序;三是“天和”,即人与自然共生共荣达到天人合一,接受自然的法则和支配,合理利用资源,为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当前社会中的不和谐现象
我国社会各种关系基本和谐,但人民内部仍然存在一些不安定和谐的隐患,主要包括人身心不和谐、社会不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得当等。首先,人的身心不和谐主要表现为道德缺失问题,尤其存在利益的矛盾冲突下,人们的价值观扭曲,认为经济可以改变一切,导致社会上经常出现拜金主义不择手段的黑暗面,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负面的影响。其次,社会中不和谐的现象主要有分配差别,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等导致了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和紧张。最后,人与自然关系出现失衡表现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资源的减少、物种的灭绝、空气的污染都是人与自然关系失去平衡所造成的。
3 儒家和谐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
3.1 修身养性,实现人的身心和谐
和谐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没有个人的自我身心和谐就很难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要求个人崇尚道德、重视智慧,结合儒家和谐思想“道德至上”的主张,教育人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不被金钱利益所左右,遵纪守法,以“中庸之道”“乐道精神”为标杆,宁静、平和地对待物质财富。所以说,儒家和谐思想中的培养自我道德修养能力是和谐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人身心和谐的道德标杆。
3.2 和而不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人是群居动物,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在人际关系日渐冷漠的今天,儒家和谐思想更应为人与人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其作用,启示人如何做到与家人、社会和谐相处。和而不同理论指的是正确把握人际关系的和谐,均衡和统一人与人的矛盾,尊重个体的差异,追求整体的和谐,最终建立和平有序的安定社会。儒家和谐思想认为实现社会和谐需要施仁政、民为贵、均贫富,正是当今社会处理政府与公民关系中应该秉承的原则,为人民服务,在互相监督中达到和谐。
3.3 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乱砍滥伐、破坏环境使得我国资源严重减少,荒漠化增大,物种的灭绝也在加剧,这些不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发人深省。儒家思想对天人关系非常重视,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社会在大生态环境中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体。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就是主张尽物之性,防止人类过分索取自然资源,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
4 儒家和谐思想的主要局限
“和谐”思想是一种理想,我们若想实现儒家和谐思想最终构建的“大同社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原因是现实社会、经济基础的匮乏,个体的生存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就根本谈不上所谓的真正的“和谐”;还有一个原因是儒家和谐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缺乏合理的制度保障,必须建立在开明的法律和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说,儒家和谐思想的意义和价值是十分重大的,有着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巨大力量,但是要真正做到建设和谐稳定的理想社会,还是要对儒家思想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顾经济的发展、民生的改善。
5 结语
“和谐”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从古至今都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当今社会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儒家和谐思想主要分为“己和”、“人和”、“天和”三个层次,通过修身最终实现人人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拓宽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为我们化解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矛盾提供理论依据。总之,和谐社会的构建取决于合理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对于儒家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也为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一.儒家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D].山东大学,2010.
[2]叶金宝.儒家和谐思想的价值转换[J].江苏社会科学,2008,(5):215-218.
[3]姚文峰.儒家和谐思想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当代价值[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63-64.
一、 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社会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影响媒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对于文字来说,人类更喜欢“读图”,图片更加直观和明了,更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为影视作品并得到了迅速传播,其中也受到文学作品作者和文学作品内容的影响。当前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借助于文学著作加以创新创作,并在影视行业受到了热切追捧。在20世纪初期,影视作品开始借助于文学作品进行创作,越来越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被应用到影视作品中去,影视行业快速发展让更多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活跃在荧屏中,以文学作品为创作基础的影视作品受到了广泛推崇。[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众多题材的影视作品都被陆续搬上荧屏。因为电影行业缺乏创作素材,因此,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当作影视作品的创作素材,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不断增多。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影视作品也得到了全面各革新。网络技术发展促使媒体介质得到更快传播,而卫星传输技术的发展使得影视传播扩展到全球。所以影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应当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神探夏诺克系列文学作品无疑是经典的影视创作素材,现代影视版本的夏洛克・福尔摩斯都将原著文学作品中的精髓演绎出来,并且融进了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新时代影视作品中的夏洛克不但延续了文学著作中精髓和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剧情经过改编后更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随着电视媒介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促使着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向世界发展。
二、 英剧《神探夏洛克》影视作品改编具有借鉴意义
近年来影视作品通过借助于文学作品来进行全面革新创作,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改编自小说等其他文学作品。但是文学作品在改编为影视作品时并不全部是照搬原著作内容,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更加形象展现在观众眼前。
(一)文学著作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基本类型
文学作品《神探夏洛克》的影视改编俨然成为主流侦探影片的发展史,并在影视行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侦探类影视作品中案件与侦探两者是相互推进发展的。“福尔摩斯系列”改编的影视作品可以分为下面四类。一是根据文学作品中某个故事进行改编,其中改变后的影视作品结构和文学原著结构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对故事细节稍作改动。二是根据文学作品中的多个故事进行改编,并将多个故事相互结合构成整体,整合故事结构和细节。[2]三是在文学原著的基础上重新杜撰故事情节,其中将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以及经典言语保留下来。四是保留着文学著作中福尔摩斯与华生的姓名,影视作品的其他故事内容和情节结构都与文学作品相差甚大。
(二)在文学作品改编上具有借鉴意义
英剧《神探夏洛克》改编于文学作品,自上映后在当代社会掀起侦探狂潮。《神探夏洛克》保留了文学原著中的经典内容和精神内涵,其中和文学原著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案件细节。该部影视作品自上映后一直受到良好评价,使得福尔摩斯的文学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不仅延续了文学原著中的内涵精神,还让影视作品得到了全面创新,并在正式播出后引发社会人们热切追捧,该部电视作品可以称为当代获得最高成就的影视作品。[3]福尔摩斯系列”影视作品在21世纪得到了更快发展,在文学原著基础上对故事情节内容进行重构,并融进了更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使得影视作品更富含时代性。所以,影视创作者在改编文学作品时应当对原著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并重点把握原著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并将这些思想观念融入到影视作品中去,摈弃文学原著中多余内容和情节,根据时代特征和作者思想情感来不断创新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和对话以及心理活动等其他方面,读者都可以进行自由想象,在影视作品中通过生动想象的影像和声音来展现出故事情节和内容,观影者只能被动接受视觉上和听觉上的感受,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有着较大的差异。
三、 文学影视作品中价值观念与故事情节的保留和变化
由于福尔摩斯小说人物较为经典,因此被许多影视作品当作创作素材,其中绝大多数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内容都和文学原著相差不大,并且都将文学原著作品中的社会价值以及精神内涵都体现出来,文学作品中灵魂是其所蕴含的文学精神,其中文学精神具备着人文性质以及思想价值,譬如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追求和真理追求,蕴含着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以及人道主义思想精神等,凸显出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精神危机,并表达出在困境面前共同作出的努力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憧憬。作家赋予了优秀文学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及灵魂生命等。在文学原著的基础上创作影视作品就是在影视作品中表达出作者的文学精神和思想追求,将简单的文字通过影像和声音展现到观众的眼前,使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并将文学原著读者成为改编后影视作品的观众,电影和文学作品相互结合能够推动影视作品的发展,还能让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得到传扬。国内知名导演冯小刚认为在文学作品基础上创作影视作品往往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影视系列作品《神探夏洛克》的改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文学影视作品中包含的原著思想价值观念
《神探夏洛克》系列小说是侦探类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柯南・道尔所创作的侦探系列小说都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容,在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带有着文学魅力,同时还蕴含着人道主义思想和文化价值。[4]在该系列小说中将“惩恶扬善”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理性思想充分表现出来,在影视行业中有过不少以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为主题内容的影视作品,这个特立独行和聪明绝顶的人物形象已经根植于人们的内心。
侦探小说著名作者柯南・道尔所创作的福尔摩斯文学作品,通过以正义为上叙述方式将当代人类乐观的社会心态表现出来,文学作品的经典之处是通过文字来表现出人类内心真实想法和精神追求。在文学作品中,英国属于惩恶扬善的国家,但是国家法律无法完全保证社会所有事物都是公平的,神探福尔摩斯作为保护社会安全和公正的英雄人物,他能够通过各种手段来保护正义,从而来填补国家法律所无法真正保证的事情。伦敦塔初建于1886年,一直屹立至今,正如福尔摩斯在社会发展中始终维护着社会正义,让社会中的人们生活更加规范。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的福尔摩斯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人物是因为他具备着高超推理能力以及敏锐观察力,同时还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福尔摩斯始终保持着理性的头脑,他不追求功名利禄,对待所有人都保持着宽容心态,是正义使者的化身,作者成功的塑造了福尔摩斯正义和英雄形象。社会中的人们都渴望成为福尔摩斯那样充满着智慧和自信的人物,一直以来福尔摩斯所崇尚的科学理论主义精神仍然受到社会民众的推崇,在维多利亚时期中社会中崇尚科学理论精神,营造着积极向上和乐观的社会氛围。
(二)文学影视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
英剧《神探夏洛克》改编自柯南・道尔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第一季播出后便收到了良好反响,而在第一季第三集中电视收视率更是高涨,平均收视人数达到了700万,该部影视作品是由知名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与马丁・弗瑞曼主演,凭借其精湛的演绎将人物经典形象表现出来,并在当时掀起了福尔摩斯狂热浪潮。该部影视作品之所以在上映后受到热切追捧,是因为其创作的故事内容虽然和文学作品有着很大差别,但是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是极其相近的,采用全新创作手法将文学作品中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展现出来,不仅能让小说原著粉和观众感受到小说的精神内涵,还能让影视作品更富有创新力和未知性,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影视作品,并推动着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
英剧《神探夏洛克》自上映后获得观众良好反响,在第二季第三集中莫里亚蒂将男主人公夏洛克变成虚伪的英雄,并让他从此身败名裂。此时男主人公夏洛克受到莫里亚蒂的陷害,在剧中夏洛克因其独特的天分受到嫉妒。社会公众舆论不仅能让普通人瞬间变红,还能让名人身败名裂。社会公众舆论和福尔摩斯都诠释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名言,此外还表达了现实社会中价值观念歪曲等问题,在影视作品中男主人公福尔摩斯经受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他凭借着自身的睿智和能力走出怪圈。
结语
近年来随着影视媒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影视作品出现在荧屏上,而在文学作品基础上创作的影视作品更是引发社会人们热切追捧,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作品不但能够将文学原著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且还能够促进影视行业和文学作品的快速发展。在影视作品中融入文学价值元素能够传扬文学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并能不断创新影视作品题材,英剧《神探夏洛克》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经典影视作品,获得了观众良好的反馈,并给予文学影视作品提供更多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田海燕.从英剧《神探夏洛克》管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J].当代电视,2016(5):62-63.
[2]陈雪薇.以“成见”解析英剧《神探夏洛克》[J].今传媒,2014(6):88-90.
关键词:知识经济;政府创新;政府治理;经济法实现机制
时下,政府创新无疑是一个全球性的关涉政府治理模式改革的问题,该问题在早发的现代化国家主要是围绕克服现代政府官僚体制中的现代性问题而展开的,在后发的民族国家(如我国)则主要是围绕增进政府治理中的现代性因素而提出的。在政府创新过程中,知识经济极大地改变了现代政府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并现实地影响到现代社会中政府治理的秩序。中国经济法作为我国政府治理的有效方式,也必然会对知识经济影响下我国的政府创新做出回应,进而使政府创新的目标得以实现。在本文中,笔者即拟对知识经济影响下我国政府创新的经济法实现机制作一初步探讨。
一、知识经济时代政府创新的缘起
1、知识经济时代的政府治理问题
自195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随之而来的是知识、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增强。1990年代,世界经济向着知识经济转移,发达国家引领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此处所谓的知识经济,根据世界银行的介绍,其含义是指“企业、组织、个人及共同体等,为了更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而更有效地创造、获取、使用知识(符号化了的和默认的)的经济。而且,在各种经济活动上有效地应用技术知识、政策知识及社会知识的经济”。从这一定义中不难看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的价值在于“为了更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因此,能否支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并推进人类未尽的现代性事业应当是评判知识价值的重要标准,同时,这也是评判政府能否利用知识真正实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标准。从这一定义还可看出,在知识化社会中,“技术的人道化”将“把道德问题逐渐引入人类与人化环境之间的,现在还主要是‘工具性的’关系之中”,从而实现人类与人化环境之间的协调。并且,知识还将增进“温和、柔韧、具有人情味”等知识化社会中的“重要的品质”。“在这种社会中,温和的人、温和的企业、温和的政府、温和的社会、温和的经济政策等,显得格外重要”。
值得指出的是,以上知识经济的含义中所反映出的知识价值的内涵和政府角色与职能的定位实际上体现了当下人们对政府治理的现代性问题的反思。这一政府治理的现代性问题,就是在专家系统的管理下,因官僚制政府治理模式的运作而引起的治理问题。具体而言,在现代社会中,为防范陌生人社会的交往风险和确保分工协作中的利益需求,人们必须给予对专家和专业知识的信任,进而获得专家系统的保护、支持或服务。由此,即突显了非专业人士对专家体系的依赖性以及专家系统依靠官僚体制来治理社会的现代性制度特征。事实上,由专家所掌控的官僚制政府组织模式所具有的专业化、职业化、等级化、集权化、法制化等特征是与工业化生产相适应的,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官僚制更是体现效率与进步的标志。然而,也就是这一专家所掌控的官僚制模式的运作引发了政府治理的现代性问题。进言之,随着社会的变迁,官僚制模式也暴露出如下问题:官僚组织在以工具理性为社会提供服务和进行管制时,使人成为了程式化组织的附属物,限制了人的人格、情感和心智,最终造成了人的异化;官僚制强调组织效率、强调科层控制和集权化,这就容易牺牲公民对政府工作的参与,并使得正义、自由、平等这样的价值难以实现;官僚制具有单项式权威的特征,这种权威等级既限制了低层和中层职员的智慧和自我实现的机会,又阻碍了上级及时了解政策的执行情况;在官僚组织中,被赋予特定管理职权的专家品行并非绝对可靠,由此即可能导致权力寻租的问题。综上可见,政府在垄断强有力的知识之后,其权力不断扩张,政府官僚组织已俨然成为一个规训机构,它以自身所掌握的信息来控制人们的生活。故此,面对官僚制政府垄断知识、管制社会所造成的现代性问题,民众要求改革官僚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官僚制的改革主要是通过政府创新的办法来实现的。
2、政府创新:求解政府治理问题之道
作为求解政府治理问题的现实路径,政府创新是指公共权力机关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这种创造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共部门自身的效率和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增进公共利益。通过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府创新,政府的角色与职能可以得到重新塑造,从而使官僚制治理模式的弊端得以克服。换言之,通过政府创新,既能够使法治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专业政府和效能政府等理想的政府治理模式或政府角色得以实现,也能够使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得以落实。
在考察政府创新问题时,我们除了可以看到存在着克服官僚制政府治理的问题这一动因之外,还应当看到存在着因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这一重要动因。这即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创新也是为满足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电子政务的实施而采取的一项政府治理模式改革措施。在实践中,发达国家一般通过确立新的政府治理理念、采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行为来塑造高效、开放、透明的政府形象,加速政府由“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以适应电子政务建设的需要。
与此同时,知识经济也为政府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政府权力行使的范围和方式,促使政府进行角色和职能的创新。在知识化社会中,电视、网络等信息媒介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性增强,信息来源多样化和信息传递即时化对政府封锁信息和暗箱决策构成了冲击,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和就国家行为做出反应的能力,这些因素均促成了政府向透明政府、责任政府和参与式政府等角色转变。(2)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公民权利的行使范围和方式,这也推动了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在知识化时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自由主张及自由发表意见权利”的实现方式,同时增强了公民行使知情权的意识,这些深受数字化影响的公民权的发展促使政府作出角色和职能上的转变。(3)在网络经济时代,政府并不一定比企业、社会中间层组织拥有更多的信息,这就使得政府在行使经济社会管理职权时需要与其进行协商,而企业和社会中间层组织为维护自身利益、约束政府权力,也有必要与政府合作,共同对经济社会进行治理。由此,也会促使政府作出角色和职能上的转变。(4)在当代社会,政府创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知识经济正好为这一转变提供了技术条件。这即是说,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时,信息技术特别是电子政务能帮助民众了解和选择服务项目、增强顾客对政府服务的参与性、确保政府提供阳光服务、保证民众对政府服务质量进行测评,由此,可降低政府与客户的交易成本、提升政府服务的品质。由是观之,在当今时代,政府创新应当借助知识经济的条件来克服政府运作中官僚制模式存在的现代性问题,促进政府效能的提高。就此而言,这一重要的发达国家政府创新的经验对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创新仍然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二、转型期我国政府治理及其经济法实现机制的现状
1、转型期我国的政府治理及其知识化际遇
当代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其间,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全面的结构性转换,如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封闭的单一性社会向开放的多样性社会转型,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等等,本文所探讨的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无疑也是这一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说来,转型期我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始自1980年代初期,及至今日,我国已多次对政府治理模式进行变革和调整,从而适应了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需要。
在此,若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即可看到转型期我国的政府治理变革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政府治理的理念实现了“从重效率到重公平”的变革,政府治理的战略实现了“从重经济发展到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变革,政府治理的结构实现了“从竖直化到扁平化”的变革,政府治理的体制实现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变革,政府治理的风格实现了“从行政管制型到公共服务型”的变革,政府治理的人员管理实现了“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政府治理的技术实现了“从人工型到电子型”的变革,等等。然而,从我国现行的政府治理模式来看,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表现为现实中政府的治理理念、治理机构和治理手段的不尽合理,如在治理理念方面,某些地方政府还存在着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的误区;在治理机构方面,某些地方政府的治理机构仍然臃肿、运转低效;在治理手段方面。还存在着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不足、某些地方政府不必要或者过多干预微观经济运行、权力寻租、政务不公开等情况。由此,即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包括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滞后,投资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严重、乱占耕地、破坏矿产资源现象屡禁不止,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文素养 反思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汉语中的“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是指同天文(即自然界的法则、秩序)相对应的人类生活或人类的法则、秩序。“人文”具有两层含义,包含着我国古代思想中关于人与动物、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之间本质区别的深刻理解:人之所以是“人”,不在于有理性、语言,而在于以某种非自然的法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时代,哲学家们提出,因为人有理性有意志,因而就有一定的自由。人如何生活,是成兽还是成人,完全可以自己自由选择。人文就是使人成为人,成为有理性和自由的人。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和根源
大学生是社会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大学生的未来就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关系到整个社会和未来的人文素养,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呢?通过问卷的形式,共发出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41份,访谈学生22人。调研材料呈现出的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大学的分类来看,对于人文知识的掌握,综合类大学较好,师范类大学次之,财经类大学再次之,医学类大学最后;从专业来看,文史哲较好,财经类次之,理工和农林医最后;从年级来看,大学生的人文知识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增加。总体而言,大学生的人文知识一般,有待于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为什么偏低,问题的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
进入现当代社会以来,功利主义思潮影响着广大民众,并对大学生造成了消极影响,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功利主义思潮具体表现在技术理性、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等三个方面。目前的社会是个技术理性的时代,人们相信技术理性的力量,相信通过技术理性能改变世界。人在技术理性的统治过程中逐渐变成冰冷的人,人文精神在机器和技术的统治下慢慢地从当代人身上消融。当代人在物质主义的刺激下,正在变成为了满足自我物质需求的动物。人生的理想、价值以及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这些人文精神却不断被物质主义所侵蚀,逐渐从人身上消失。在今天这种以消费为导向的社会中,人成了消费的机器,人的责任、关爱、尊重和宽容等人文精神也逐渐在这种消费欲望中被消费了,因为一个人消费的越多,就越沉湎于物质享受之中,追求感官刺激,其精神追求,特别是人文精神的追求就越是缺失。
(二)专业教育的强势地位。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是以专业为中心的大学教育。学生一入学,就被编入不同的专业,专业教育在大学中占了绝对的强势地位。特别是在农林医理工等专业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和专业素质贯彻于大学教育的始终,而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学习却往往受到忽视。专业教育只强调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却忽视专业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其实,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也是人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西方,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通过科学而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和尊重。目前我国以专业教育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体系,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这是造成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大学教师人文素养的建设。
大学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形成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是巨大的。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建设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文知识是教师人文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历史知识、哲学知识、社会知识和审美知识等方面。教师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把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新人的历史重担挑起来;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和正义,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摈弃标准化、同步化、统一化,对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不同性格、不同相貌的学生,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地对待;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沮丧时的心情。
(二)大学生加强自身人文修养。
大学生加强自身人文修养,主要是通过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阅读经典著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诞生了大量的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民族大义;富贵不、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自强不息、精进向上的积极人生;厚德载物、不择细流的博襟等,这些经典著作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有着熏陶作用和启迪意义。另一方面是经常进行人文反思。大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人文反思,是加强自身人文修养的有效途径。人文反思是站在人的价值、人生意义和人类命运的高度,对人们(包括自我)的言行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矫正、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
本文系基金项目:2009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研究》(编号为09ZD00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规则;社会;整体;哲学
一、需要把所有规则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首先,社会需要是进行此研究的现实基础。规则,是与社会的存在、形成、发展同时存在的,两者是相互统一的,有着共生的关系。试想如果没有了规则,这个社会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个反问也足以证明规则的极端重要性。如今,世界正在快速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些国家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国家之所以领先,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生产、生活、贸易或其他领域以及行业中有着优于别国的规则体系。尤其明显的是,在生产、国际贸易、国际货币体系、科学技术等领域或行业里可以看到,谁拥有和制定了先进的规则或规则体系,谁就引领了未来。正是因为规则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要对规则进行研究。规则是如此之重要,所以要深入解析规则,就必须看到规则的普遍性和一般性的存在,而规则存在的普遍性和一般性,意味着规则不仅仅是具体的,是不同的,而且各具体的规则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关系,也正是这种普遍性,使得我们可以也应该把规则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将加深我们对于规则的认识,并有助于我们制定出更好的各种规则以服务于社会。其次,哲学需要不断为自己开阔新的研究领域。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也就是强调了哲学研究对象作为一种存在的普遍性和一般性。哲学是方法论,也就是强调了哲学对于在研究过程中所给予的研究方法方面的指导作用。哲学,具有实践性,就要求我们不断关注现实,从中发掘出精华。规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存在,更加上其在社会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理应把其纳入哲学的研究领域,使其成为一个哲学范畴。对于哲学来讲,也将开拓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二、哲学应该并且可以对作为整体的规则进行研究
首先,哲学应该对作为整体的规则进行研究。哲学关注现实的是现实中的精华,是现实中的具有普遍性的和重要性的存在。规则,就是普遍性的存在,且对社会有重要作用,所以应当把其纳入哲学研究中来。其次,哲学可以对作为整体的规则进行研究。把所有的规则作为整体,这个整体就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哲学,作为系统化的世界观,以及与方法论的统一,强调了研究对象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同时哲学的方法论适用于对其进行研究,所以可以深入分析其性质、存在、变化、发展等相关概念。总之,哲学应该并且可以对作为整体的规则进行研究,并且这种研究的逻辑结果是产生关于规则的哲学,可以把其称之为规则哲学。
三、条件允许对作为整体的规则进行全面、科学、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欧美恐怖电影;现代忧患意识;《死神来了》;《我是传奇》
“恐怖电影”,简而言之,就是运用一系列的表现手法,使角色受到威胁而引起人们内心恐惧的电影。【1】近年来,欧美恐怖电影的盛行,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电影风潮中的一种流行趋势。与亚洲系恐怖电影善于营造恐怖气氛、向观众推行“随风潜入夜”式的心理暗示不同,欧美系恐怖电影在拍摄技巧方面更加注重以惊险的画面、震撼的音效和血腥暴力的场景取胜。以《死神来了》和《我是传奇》为例,影片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当下西方社会普遍蔓延的现代忧患意识,开始渐受世人瞩目。
一、《死神来了》――现代化设备操控下的“宿命论”变奏曲
《死神来了》是美国新线公司自2000年以来出品的系列经典惊悚恐怖电影。该系列电影有着固定的情节发展模式:一个天赋异禀、拥有奇特预见能力的年轻人带领同伴逃离了灾难,但却没有逃离死神预先设计的程序,幸存者们接连异常死亡。表面看来,导演似乎是在宣传推销“宿命论”这种悲观消极的思想。宿命论,概括定义为一种人生中早已注定的遭遇,包括生死祸福、贫富贵贱,认为一切事情是由人无法控制的力量所促成的。【2】宿命论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影片中被死神掌控的渺小人群的积极自救均是徒劳无获的。宿命论本身焕发的神秘魅惑色彩,成为该系列电影恐怖惊悚的精魂所在,片中的灵数暗示,例如“180”“6”“13”等,这些数字恰巧是被西方人视为是不吉利的;《死神来了3》借助游乐场云霄飞车广告栏上的标语:“ You can run , but you can not hide.” (你可以逃,但绝对躲不过)【3】更是准确凝练地传达出该系列电影的主题。
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是被影片所宣扬的消极的“宿命论”主题所困扰,被影片中血肉横飞的视觉场面所震慑,那么,我们就是低估了导演非凡的艺术功底,忽视了影片所要传达的深刻思想内涵。我们可能很难觉察到,贯穿于影片的现代化设备始终是主人公们无法逃离悲惨命运的外在注脚,《死神来了1》中的空难事件、《死神来了2》中的高速公路连环车祸事件、《死神来了3》中的云霄飞车失事事件、《死神来了4》中的赛车场连环车祸事件、《死神来了5》中的跨海大桥崩塌事件,都是死神假借现代社会中高度发达的公共设备之手巧妙实施的谋杀计划。这些恐怖镜头都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同时又出于观众的意料之外,容易使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虚幻的真实感。
《死神来了》系列影片揭示出当代都市社会中看似发达完善的现代化设备可能产生的致命隐患。导演借助古老神秘的宿命论主题制造恐怖悬疑氛围,运用西方人独有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为观众注入了生活在现代社会必须人人具备的危机意识。消极负面的宿命论思想被导演和编剧变废为宝,它不仅延续了影片独特的叙事技巧,而且成为现代科技社会中不良后果的反衬和暗示,为当今世界唯科技理性为一切价值评判标准的话语霸权机制吹入了一股清新之风。《死神来了》深深抓住了人们对未知死亡世界的畏惧,有意地强化了人们的现代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其他类型恐怖电影无法传达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二、《我是传奇》――面对科技理性对人文环境的异化
《我是传奇》是一部2007年上映的灾难恐怖大片,影片中含有高剂量的恐怖成分,其恐怖主角――吸血僵尸传承并创新了美国传统吸血鬼题材、僵尸题材恐怖电影的风格。导演通过对片中主人公的细腻刻画,透过世界末日这个特殊情境,表达了对人类滥用科技引火自焚的深切忧虑之情。
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进步推动功能主义繁荣的今天,面对科技理性对人文环境的异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霍克海默・阿多诺曾经指出:“在启蒙时代初期,理性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助人们摆脱蒙昧与恐惧的人文理性,另一类是帮助人们了解自然规范生产的工具理性,二者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是和谐统一的,然而,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人文思想中的自由与人权渐渐被科技理性主导的标准化、统一性和整体性所侵蚀,人所创造出的科学技术反过来控制了人的思想行为和文化生活,人们不得不以内在的精神沉沦去换取外在物质利益的丰厚,人被异化了。”【4】《我是传奇》深刻生动地阐释了霍克海默・阿多诺的观点,影片中的始作俑者正是这些视“自然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的高科技人才,抗癌新药产生的变异对人类造成的灭顶之灾,实际上折射出导演对现代医药学发展进程中违背常理现象的痛斥之情。
导演在影片中试图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其潜意识上的尝试,实际上是向西方古老的宗教文化中汲取救赎苍生的智慧源泉。蝴蝶意象在影片中出现多次:罗伯特女儿在飞机失事前看到的蝴蝶;女吸血僵尸脖子上的蝴蝶纹身;吸血僵尸首领疯狂撞击玻璃后出现的蝴蝶状裂痕。蝴蝶意味着《圣经》中“杀戮天使”对人类的最终审判。导演在影片结尾中向观众告知,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所受到的惩罚,需要上帝的最终谅解,导演的这种自觉向宗教意识皈依的倾向,实则阐明了影片中人文精神的复苏,片中主角罗伯特最终也承认:“God didn’t do this, we did”(上帝不会这么做,是我们做的)【5】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其主题是从表现形式、叙事结构以及情节内容中逐渐呈现出来的。长久以来,好莱坞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重金打造的特效奇观上,人物只是表现特效奇观的工具,由于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带来过细的分工,电影难以形成统一的主题与风格,于是“通过特技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视觉冲击成了类型电影追求的目标,情节、人物只是为贯穿电脑特技而设置的噱头。”【6】然而,《我是传奇》脱离了传统的好莱坞类型片的窠臼,情节重于特技。从虚构的影片设计中,我们隐约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给现实社会带来的危机。
《我是传奇》告诉我们,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依赖和迷信,会导致物极必反的后果。这部科幻恐怖电影嘲讽了唯我独尊的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批判了当下生物科技研究中的急功近利心态,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哲理性价值。
忧患意识作为一种优良的文化传统,渊源至深,它体现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是对人类社会中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险抱有一种清醒的防范和预见意识,具有高度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7】《死神来了》着眼于在存在隐患的现代化设备的操控下,个人有可能引发的宿命危机;《我是传奇》则专注于全球视野下的人类在面对科技理性对人文环境的异化时,应该如何清醒的认识自己,怎样和谐的与大自然相处。《死神来了》和《我是传奇》表达的深刻主题意蕴,值得人们静下心来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汪影.纯艺术:恐怖电影[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0
[2]百科名片.宿命论[Z].百度词典,2010
[3]New line.Final Destination 3 [M/DV].US: New Line, 2006
[4]傅永军.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M].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7
[5]Warner Bros. Pictures Co. I Am Legend [M/DV].US:
Warner Bros. Pictures Co, 2007
[6]刘亚冰、吴小丽. 类型电影与类型批评[J].上海:上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