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费文化范文

消费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费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消费文化

第1篇:消费文化范文

然而,结合这些年来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客观冷静地看到,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要有效运转,甚至达到如一些发达国家那样的监管水准,不是三五年就可以大功告成的。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必须敦促监管部门尽快完善监管,但与此同时,在这个肯定不短的“不完善”时间段,我们是“静待时局好转”还是“奋起自救”呢?

我们认为,从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的角度,“奋起自救”,改变我们的一些消费习惯和消费文化,同样至关重要,况且,一项完备的制度,离不开与之相匹配的环境和文化,否则,这项制度终究会沦落为一副“空架子”。

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社会以来,买卖成为一种日常现象。当物品成为商品以后,它天然以最终让消费者动心乃至甘心付款为目的。这就是说,商品首先必须满足顾客的喜好。在此意义上,正是顾客的挑选或挑剔,决定了一种商品的销路。那么,我们又是根据什么标准来挑选农产品呢?答案极其简单,由于深受工业文明的熏陶,我们恰是根据工业产品的模式来要求农产品的。

众所周知,工业产品大多出自机器或流水线,因此它的特点就是整齐规范、色彩鲜艳、质量统一,毋庸置疑,它们也更为符合人类的审美要求。若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农产品,我们显然也就更青睐那些外表匀称、颜色鲜艳的食品。于是,蘑菇越白越好,黄鳝越粗越好,西瓜越甜越好,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不能说我们的这些标准就毫无道理,在自然情况下,农民也会选择那些颗粒饱满、色泽鲜艳的品种加以培育,因为它们的质量更有保证。但也正是在自然情况下,收获的每一粒果实绝无可能做到个个都如此匀称,符合人们的需要,更何况不同于死的工业品,活的农产品还有一个保鲜期的问题。然而,由于已习惯于工业品的整齐匀称,因而,我们不切实际地要求农产品也该符合这样的标准,但是我们却忘记了工业品是人工做出来的,而农产品却是天然长成的,这就决定了后者只能以参差不齐的面貌出现,并且难以避免“歪瓜裂枣”的现象。

第2篇:消费文化范文

文化消费呈现三大亮点

近年来,北京着力实施“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在文化消费规模化发展、新兴文化消费业态培育、特色文化消费平台打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增长势头猛

2012年前三季度,北京人均文化消费达1204元,增速超过25%。从演出市场看,2012年,在北京市各类演出的平均票价比上年下降16.9%的背景下,北京市各类营业性演出场次共计21716场,观众为1100万人次,演出总收入达15.27亿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为3.1%、7.2%、8.68%。从电影市场看,2012年,北京票房总收入突破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尤其是2011年《失恋33天》和2012年《泰》创造的票房奇迹,足以说明文化消费正快速增长。在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文化消费(包括旅游)已占家庭消费的30%左右,而北京市2011年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仅占家庭消费的15.04%,农村仅为9.06%,还表现出城乡差距大的特点,城乡之间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的差距也由1.37个百分点上升到5.66个百分点。

新兴消费发展快

调查显示,北京市文化消费中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等新兴文化消费项目快速发展。网络游戏方面,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在碎片化时间玩游戏,公交车、地铁、排队和就餐等各种场景下均随处可见用手机玩游戏的群体;互联网信息服务方面,2012年底全市网民规模达到14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2.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1个百分点,基于互联网的网上文化产品交易、互联网视频、文化类网站、博客、社区等各类新兴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涌现。同时,看电视、看书读报、看电影等依然是最常见的文化休闲娱乐形式,不分性别、年龄、职业、经济收入,在全市文化消费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

消费平台显品牌效应

在交易平台方面,北京产权交易所(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互联网数字内容国际交易平台、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交易服务平台。在文化消费平台方面,形成了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等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消费平台;同时,也形成了798艺术区、宋庄艺术区、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古玩城、国粹苑艺术品购物殿堂等一批大型文化消费、艺术消费区。

三短板制约市场做大

与此同时,北京文化消费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消费能力受限

受目前首都高房价、高生活消费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居民储蓄意识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普通居民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性储蓄投入仍占主导,文化消费的意愿有所增强,但支付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文化消费需求未能充分有效释放。

优质产品短缺

目前,北京文化类机构众多,但受顶尖创意人才不足、创意手段缺乏等影响,存在“不缺文化缺创意、不缺科技缺应用、不缺市场缺产品”的现象, 缺乏能够引领消费潮流、具有市场吸引力、受市场群体欢迎的文化产品,难以有效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供需存“断路”

目前,北京小剧场较多,但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影响力的剧场群、文化演艺聚集区还较少,天桥演艺区、天坛演艺区等集中文化消费区仍在建设之中。同时,文化龙头企业缺乏,具有市场引领性的各类文化消费节、消费季等能把供需双方有效结合起来的平台也较少,文化产品供给与文化消费群体需求之间仍缺乏有效对接通道。

把文化消费培育成新增长点

扩大文化消费,以消费带动供给,是实现首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路径。要适应形势、抓住机遇,引导和促进文化消费,将新兴文化消费培育成为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

力推精品

北京文化消费市场具有其特殊性,不仅要服务和满足于北京居民群体,更要着眼于服务全国消费市场乃至国际文化消费群体,要重点做好文化产品供给。

培育一批大型文艺演出精品项目。有重大影响力的优秀文艺演出精品是推动文化消费的重要支撑。例如,杭州“宋城千古情”剧目推出至今累计演出13000余场,接待观众4300万人次,每年有600万游客争相观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多亿元,直接带动杭州文化消费市场繁荣。北京可以借鉴宋城集团以“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成功运作模式,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主体,打造具有市场引领性的文化演艺精品。

支持优秀小剧场精品化、特色化发展。目前,北京有各类小剧场100多家,但小剧场平均票价比大剧场低300-500 元,最多可能低出1000元,生存较为困难。要加大对小剧场发展支持,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在优秀剧目创作、品牌宣传、剧场改造升级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文艺产品打造要与旅游市场相结合。2012年北京市接待旅游总人数2.31亿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达500.9万人次。文艺演出与旅游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增加文化消费人群,拓展文化消费市场。要利用好北京72小时落地免签等旅游政策,设计特色旅游线路,引入社会主体,加强景区文化艺术项目打造,通过在颐和园、圆明园、通州运河等有空间、有水体的知名旅游景区选取几处,打造大型旅游驻场实景演出平台与精品项目,实现旅游与文艺的深度结合。

刺激需求

探索文化消费的适宜政府补贴方式。当前,文化消费的补贴方式存在两难选择,补给单位难以发挥作用,补给个人易造成浪费,沉淀率达70%左右。需要探索文化消费的政府补贴方式,采取以终端消费为导向的模式,市民只有消费的时候才能享受到补贴,形成“个人承担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的模式,将衡量政府补贴的标准从发卡量、资金量向消费量转变。

创新文化消费平台模式,打造品牌文化消费综合体。目前,北京的文化消费平台比较分散,可以借鉴台湾“诚品书店”模式,可以将图书、现代艺术、传统工艺品等各领域的文化骨干龙头企业整合起来,形成集中的文化产品展示区,打造文化消费“沃尔玛”、文化消费综合体,为文化消费群体提供便捷的、复合式的消费平台。

培育新热点

加大对文化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力度。文化中介服务机构是链接文化生产、文化消费的重要环节,要通过政策支持、税收激励、集中培育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专业化水平、市场认可度的文化市场经纪、、评估、鉴定、拍卖等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提高文化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集中推动一批新兴文化消费行业快速发展。北京在动漫网游、移动互联网、数字出版、数字媒体等新兴文化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截止2010年底,北京游戏企业320多家,31家国家级动漫企业,数字出版收入占全国五分之一强,视听新媒体网站131家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以上。未来发展中,要紧密围绕新兴行业发展的特点及消费趋势,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行业标准、健全服务链条,大力开发基于网络消费的新型文化消费项目、新型文化产品,创新文化消费模式,满足网络化和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居民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培育全市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优化消费环境

理顺文艺演出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据统计,2010年北京各类演出总平均票价为201元左右,以人民大会堂、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等为代表的大型演出场馆平均票价为772元,占2010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4201元)的18.4%。要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加大对国有剧团剧场投入与补贴;政府或协会定期不同等级剧场的最高票价与平均票价参考范围以及票价结构指南,引导剧场演出价格形成,合理化价格水平和结构。

搭建文化消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建立北京市文化消费公共信息平台,为文化企业提供信息、市场监控、风险评估、投资预警等服务,促进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衔接。

第3篇:消费文化范文

【关键词】消费文化 主题餐厅 文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人们的消费模式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且社会民主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不再单一,各种自由、叛逆的思维观念逐渐被社会所认同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主流的事物和行为消费已经不再让人感到奇异。在这种消费文化背景下,主题餐厅的经营者对人们的餐饮需求进行了分析,从文化个性化、差异化等方面不断对自身的经营方式进行完善,以探究能够让企业持续发展的经营方法。主题餐厅主要是运用一个或多个文化主题对餐厅内部进行空间设计,并涉及大量符合所选主题的产品和服务行为,同时满足消费者饮食和文化需求, 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但目前有很多主题餐厅片面追求空间设计的新奇和独特,导致文化缺失或者主题文化表达不足、差异性低、个性不鲜明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餐厅的业内竞争能力。

主题文艺餐厅文化特色

文艺餐厅的概念。主题一词最先出现在艺术创作中,是贯穿整个艺术创作的核心,主要是利用多种艺术创作手段以及艺术形象将主题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描述,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所有的艺术活动都是围绕着主题展开,主题是艺术创作的灵魂②。主题餐厅的设计和艺术创作一样需要一个作为设计核心的主题,然后在餐厅的文化设计中,围绕这一主题,不断强化主题文化的作用,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特征进行挖掘和处理,利用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餐厅的饮食环境进行设计,营造出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吸引消费者,进而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

文艺餐厅的文化特色。主题餐厅的设计具有主题性、文化性和差异性三个特色,文化性则是其设计的核心。主题餐厅的差异性主要产生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餐厅的主题性则是其文化性和差异性的综合体现。

主题餐厅的文化性特色。主题餐厅作为一个餐饮消费场所,除了满足消费者的饮食需求外,还需要拥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来进行某种文化的展示,创造一个能够给人们带来轻松、愉悦就餐环境的休闲空间③。主题餐厅的设计从其菜品方面到服务方式方面,再到整个餐厅的空间环境设计方面,都涵盖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特色,并在政府的号召下,将创造性作为餐厅发展的主要文化研究方向,目前,我国市面上的主题餐厅多种多样,且均具有各自的文化表达特色,有的餐厅以营造豪华典雅的贵族感作为设计主题,不同的主题餐厅以自身所选的不同文化主题为支撑进行餐厅的设计和经营。

差异性主要是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所表现出来,来自文化性。主题餐厅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主要是通过主题的文化内涵体现,其菜品、餐具以及空间造型等都和传统餐厅存在不同之处,其服务和销售方式也具有独特的个性。这种差异性氛围营造需要设计师对主题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寻找其中的重点,选择和其他餐厅不同的表达方式,创新自己的餐厅文化,彰显自身的独特,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④。

主题餐厅主题性特色

主题餐厅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主题,并作为餐厅经营模式制定以及餐厅空间设计的参考,让主题餐厅具有其鲜明的服务形象以及个性化,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确定主题餐厅自身特性所带来的独特市场优势。主题餐厅的主题性首先需要确立主题文化,然后给餐厅的消费者带来视觉印象,随后对其服务方式进行指定,充分表现自身主题文化中所涵盖的个性,提高餐厅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文化背景下主题文艺餐厅的文化设计分析

主题餐厅是一个具有消费性质的场所,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要。餐厅本身也是一个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商业场所,餐厅经营者需要以多种手段,对当代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满足,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获取最大的利润。消费者在餐厅里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会受到自身消费心理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取向、行为、消费审美等。因此,餐厅设计师对主题餐厅进行设计时,需要慎重选择餐厅的主题文化,并以消费者心理对经营方式进行确定,对于餐厅的就餐环境营造等也需要对当代消费文化进行分析。目前,世界上的餐饮行业都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消费文化能够对餐饮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以消费文化为背景,对当代的主题餐厅设计进行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餐饮市场、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

主题餐厅的分类。在这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背景下,主题餐厅需要凸显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主题餐厅能够选择的主题多种多样,文化内涵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一个主题餐厅所表现出的风格主要看设计师对主题文化的选择以及设计方式。这里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种类也可以分为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性质以及科学技术等⑤。以地域文化对主题餐厅进行分类,不同国家、地区以及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餐厅主题有东方的中国文化主题餐厅、日本料理主题餐厅等;也有西方的美国风情主题餐厅等。以不同的文化形式也能够对主题餐厅进行分类,文化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都是文化的一种体现。

消费文化的特点与主题餐厅的文化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人们的自我艺术感越来越强,对自身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开始进行重新认识,消费需求也不再是传统时代下要求产品具有强烈的同一性,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逐渐呈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各类自我、叛逆、反传统的思想以及消费观念开始在社会上盛行,追求商品的个性、时尚和自我⑥。消费多元化的背景下,餐饮市场也需要摆脱其单一化现状,迎合消费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餐厅服务、空间设计以及文化表现上让消费者在饮食方面得到满足时,精神方面也得到放松和愉悦,这也是主题餐厅设计时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主题餐厅想要吸引更多的客户,就需要满足更多人们的消费需要,以调动起主动性和积极性,达成这一目标设计师必须对各层次的人群的需求进行了解,将文化风格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努力让各类不同人群的需求得到满足。并在经营过程中强化自身的品牌个性化和差异化,以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力。⑦

目前,很多人群在消费过程中,所注重的不是该产品的服务使用价值,而是其符号象征价值,消费符号的价值主要是通过其经济地位、文化地位以及政治地位来决定。消费符号本身只是一种象征性符号,并不具备现代社会特征,但能够表达产品的风格、品味、流行等意义,在主题餐厅中使用消费符号能够让主题餐厅区别于其他竞争者,成为其特殊标志,提高餐厅知名度和影响力。主题餐厅的设计需要遵从我国“c奢崇检”、“精神至上”的传统消费文化,以弥补我国长期炫耀式消费以及市场消费所造成的饮食文化缺失现象,并倡导知足闲适的传统消费理念,为主题餐厅的健康、绿色饮食指引发展方向。

结语

随着社会整体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的消费思想越来越标新立异,导致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文化出现,人们希望自身的消费获取的商品能够体现自身的个性、审美以及身份。目前的餐饮市场,也需要产品、服务以及室内空间设计能够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并能够迎合顾客的文化审美和需求,以达到贴近顾客心理的目的,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得到一定的发展空间。这类主题餐厅的出现,充分满足了大量饮食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饮食和精神消费需求,以其个性丰富的餐饮产品设计、服务方式以及餐厅空间设计吸引不同精神需求的消费者。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注释】

①陈卓:“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在主题餐饮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②范蒙:“消费文化背景下主题餐厅的文化设计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③李碧:“主题餐厅室内设计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④孙传志:“主题餐饮空间特色设计探析”,沈阳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⑤杨亚林:“主题餐厅空间设计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⑥陶文静:“厦门主题餐厅的文化氛围营造研究”,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第4篇:消费文化范文

由于旅游地往往有生命周期——初生阶段、成熟阶段以及衰老阶段,故度假饭店业要想长久不衰地发展,必须寻求一种相对稳定的因素。但饭店业本身的特征,又决定了它很难形成一种市场壁垒。

饭店业是以提供劳务服务为主的服务性企业。通常所说的饭店产品,应视作劳务与实物产品的有机结合,其中又以劳务服务为主,实物产品为辅。饭店产品中的实物部分,实际上只起着促进销售的作用,习惯上被看作“助销产品”。饭店服务不同于其它实物产品,有着自己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决定了它很难形成自己的“专利”,不具有较强的垄断性。

(一)无形性

由于劳务服务看不见,摸不到,非物质化,非数量化,以致饭店企业很难向宾客描述展示服务项目,消费者在购买选择一项服务前也不能对其进行测试、触摸或试用。这一特点决定了饭店服务没有“专利权”,因此只有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同时性

饭店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不能通过销售渠道被送到外地出售。生产者与消费者必须直接接触的特点,决定了该业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其市场也受当地诸多条件的影响和局限。

(三)短暂性

一间当天未能出租的客房,就永远失去了这一天的销售机会,而这意味着永远失去了这一天的客房收入。饭店服务的不可贮存性,造成了饭店应付需求波动的局限性和被动性。

(四)多变性

服务具有固有的无形性,消费者差不多总是在生产场所出现,而且一家饭店提供的同一产品不可避免地由于受到提供服务人员的突发念头、个人特性和错误的影响而存在着质量水平差异。

(五)模仿性

模仿一项服务比生产一项产品来得快,这是因为服务总是通过提供服务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来体现,几乎不存在进入市场的壁垒。

上述论述表明,互相竞争的饭店在提供的实物产品上具有质上的高度统一性;在提供的服务上,具有抽象性和模仿的方便性。所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若想使消费者选择你的饭店而不是别的饭店,仅靠宣传本企业产品的优点是不够的,必须设法诱导消费者对你的饭店产生强烈兴趣,并造成某种印象,在消费者心目中牢牢扎根。现在有许多理由使人信服当代饭店业更需要以市场营销为导向。

一家饭店在运用营销原理进行经营管理时,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定位问题。可以说市场定位是一切营销活力的基础。其根本目的在于建立一定的市场壁垒,使得竞争者难以跟进。但由于饭店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建立市场壁垒更难,或者说无论如何要少用传统的方式来定位。另外,尽管饭店业提供的是实物产品和无形的服务,但这两者也并不是饭店业经营的宗旨,其最终出售的是一种氛围,亦即提供一种场景,供其消费,正是这一点才是它的“专利”。成功的饭店,出售的无一不是一种形象,

或者说是一种文化。为此,这里提出一种新的定位方法——文化定位。 二

定位(positioning)是市场营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地讲,定位就是确定位置,是一种新的传播沟通方法,是为了适应消费者的某一特定需求而设计公司的产品和营销组合的行为。

尽管定位原理在企业界已得到普遍公认,但在饭店业却还未受到足够重视。且传统的定位方法多着眼于产品市场,而文化定位恰好能弥补此种不足。那么究竟什么是饭店业的文化定位呢?我们给它下一个定义是:以文化中的诸要素为基础,以其中某一要素或诸多要素的综合,来寻求与消费者心目中已存的自身文化特性或已存的有关其他文化概念的感应,以此来寻求自身位置,并在较长时期内占据垄断地位。

文化定位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它是将文化的概念、要素、理论与定位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多种定位方法:

1、根据文化的时间性来分,可分为传统文化定位、现代文化定位。

2、根据文化的地理位置来分,可分为国内本民族文化定位,国内他族文化定位,异国本民族文化定位,异国他族文化定位。

3、根据文化的组成要素来分,可分为民族文化定位,宗教文化定位,地理区域文化定位,种族文化定位。

以上几种分类方法都是从某一方面着手。其实,由于文化的诸多要素穿叉在一起,文化定位就不必拘泥于对一方面因素的考虑,而可以同时运用多种因素来定位。

文化定位是定位方法中的一种,由文化的特性决定了文化定位能形成较强的市场垄断:

(一)社会性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旦形成就为一定社会中的人所共有,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体现为阶级性,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思维都以此种文化为基础,只要有人突破其范围就将被视为“异己”。

(二)继承性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沉淀,及具有濡化的特征,即一代传一代,使得其固有的内容——价值观、信仰、风格、审美观、伦理道德等得以世代相传。

(三)民族性

每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的、与众不同的文化,特定的民族有着特定的文化环境。这种特性,别的民族即使模仿也只能“形似而神不似”,能模仿的最多为外层的、表面的东西,而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不易也不可能模仿的。

(四)稳定性

一种文化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而且一旦形成,其演变也是潜移默化,十分缓慢,即使演变也是局部的,其实质、核心部分将难以改变。

由文化的这些特征可以看出,文化具有很强的垄断性,以文化来定位必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市场壁垒。

由于饭店业提供的产品有有形和无形两种,要想对饭店进行文化定位,就要分别从这两方面考虑,其中包括两层含义,无形产品有形化,有形产品无形化。

(一)无形产品有形化

即创造“经营迹象”,理想的是,应有计划地按照常规制造迹象——即企业化。由于饭店提供的无形产品主要是服务,或者说是一种氛围,当以某种文化进行定位时,要突出的就是这种文化氛围。但这同样是无形的,必须通过一些“经营迹象”,如饭店建筑、室内装饰、色彩、服务人员的衣着、接待程序等加以体现。

(二)有形产品无形化

即增加——种附加值。一家饭店即使有再多的客房数日,布置再豪华,价格再便宜也不能最终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必须对饭店的有形产品给以一种附加值,就文化定位而言就是给其一种文化价值,使得消费者在享受这些有形产品的同时,更多地受到—种文化熏陶。

在度假饭店业的文化定位中,有一个如何处理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本士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冲突关系问题。一个旅游者来到一旅游胜地,他所探寻的是一种异质文化,但若长时期处于一种陌生的文化环境中,他是否会产生不安的情绪,为此度假饭店业在以当地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定位时,既要充分满足消费者寻求新鲜和猎奇的心理,又要设法消除其不安的情绪。作为饭店的管理人员该怎么做呢?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当旅游者处在自身的文化环境中不会产生不安的情绪?”答案就在“自身”这两个字,那么我们是否也能想法使旅游者在旅游期间把当地的文化认为是他“自身”的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要运用场景消费这一原理。 三

场景就是消费者自己作为主人公,与周围的事物以及所处的空间通过相互交流信息而形成的“时空断面”。相互的场景消费就是消费者先在心目中构想场景,然后以此为标准去购买,购买进行自我显示场所的时间与空间,以及场景的使用权、参加权、鉴赏权。从现象上看是购物,其实购买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该物品所能联想并能实现的场景。

将此种消费观应用于饭店业的文化定位,就会发现当人们完全处于一种异质文化,将一切能唤起他自身文化的东西都去除掉,这时他的不安将降低到最低点,因为这时他已完全融入了此种场景中,他已不是一个外来人员,而是其中的一分子,体验、享受着一种独特消费——文化消费。消费者已经进入了“模拟体验”的印象世界,文化不再是虚无飘渺,而被当作一种印象或感受来消费。下面通过几个例子进一步谈谈度假饭店业的文化定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为此,饭店要想出奇制胜就必须在“历史”和“民族”上下功夫。

(一)民族民俗文化定位——以云南傣族地区为例。

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是一种传统文化。它创造于民间,又流传于民间,具有世代相传的特征,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化的具体体现。

地域民俗有其独有、专断所带来的魅力,但这种魅力又不仅仅是因独有、专断,更重要的还在于地域民俗所创造的一种民俗环境和民俗气氛,这种环境和气氛是在任何其它地域中无法创造出来的。

傣族源于白越的一支,汉称为掸,唐称金齿,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耿马、孟连等地的河谷干坝地区。在傣族地区建造饭店,就要以当地的民族民俗文化定位,突出其特色。

1.从饭店外形来看,可以不必局限于一般的饭店形态,而可以当地居民的村寨形式——傣族竹楼群出现。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竹楼不能看上去象新的一样,而应尽量和当地居民已住过一段时期的竹楼一样,否则会给人一种“假”的感觉。

2.从饭店服务人员来看,应招聘当地人员来充当,一律穿上当地的传统服饰,如筒裙。同时为了消除旅游者的不安情绪,可以让其也穿上当地服饰,过一段傣家生活。

3.从饭店服务来看:

首先在饮食上既要突出总体特色,又要有地方风味食品。傣族饮食以酸为主,以嗜酸闻名。地方风味食品有景洪的香竹筒饭,盈江的火烧猪,元江的干鳝鱼,元阳的酸鱼,梁沙的沙鳅鱼煮竹笋等。

其次在村寨的空地上可以经常进行一些民间舞蹈表演和娱乐活动,其间可邀请旅游者一起参加,若逢傣族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更应请旅游者一同庆祝。平时还可以不定期地进行一些民俗表演,如傣族抱婚等,让旅游者进一步融入该地的民俗风情之中。

当然,饭店以民族民俗文化定位时,先要让旅游者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如上例中的傣族竹楼村,就可以在旅游者住进行楼以前,发给每人一本小册子,详细介绍傣族的风土人情及本饭店的特点,当旅游者回去以后,又能以此招徕其他顾客。

(二)地理区域文化定位——以上海为例。

近代以来,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都市风俗、民情。但由于现代化的冲击,旧上海的风貌已不多见,以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风貌来构建一家饭店会如何呢?

1.从饭店外貌来看

近代,“石库门”房子代表了上海市区民居风格,俗称弄堂房子。随着上海的拆迁工程,这种房子已越来越少,也是老一代上海人所怀念的东西。为此,饭店的主要建筑可以“石库门”为主,考虑到上海地价贵和保持民居的原有风貌,可以在拆迁时将老房子买下,同时出资或通过其他方法建一居民楼让那里的居民居住,然后再将那些房子重新装修。

在石库门外面的一圈再建一些外围建筑,包括饭店大门,一些模仿旧上海的商铺等等。

2.从饭店氛围来看

可以招聘一些人员,穿上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服饰,模拟一些居民生活及街头行人。同时还可以让一些小孩在弄堂里玩,唱一些现已听不到的童谣。另外还可挖掘出当时上海的沿街叫卖,让一些人来模仿。

在饭店的进门处,可开辟出一块地方专门介绍当时上海的风貌,或用图书馆资料复印件,或用照片,或展出一些实物。但总的来说这块地方不能太大,因为它所起的只是一种引导作用。

3.从饮食来看

由于这种文化定位,针对的是一种怀旧心理,因此可想法找出当时很普遍但现只有老人才记得的风味点心,再加上沿街叫买定能独具一格。

(三)中国古典文化定位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也是文化定位中可以充分应用的因素。假设有这么一座饭店:

从饭店布局来看,假设饭店分为十层加上一个屋顶旋转餐厅。

饭店主体建筑十层,从底往上分别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和排列,每层分别以当时的情况来装饰,服务员也身穿当时服装,并按当时礼仪来接待客人。同一楼层还可按当时的不同等级,如皇亲国戚、大臣、一般平民等加以不同装饰。

第5篇:消费文化范文

电视广告是企业宣传产品、服务、文化以及概念的主要途径,是广告的主要形式之一。其运用语言、声音、动画等综合的手段向观众传递相关信息,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媒体特点声音语言和图像语言是电视广告的主要传播通道,其主要的特点是声像并茂,这也使得电视广告成为大众媒体中独具优势的媒体,电视广告最大的优点在于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的双重输出。

2.传播特点电视是我国最庞大的大众媒体,是一种线性结构,按照时间顺序播出。观众在收看电视广告时,中途中断就不能够接受到全部的信息。这与传统纸质媒体以及互联网媒体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这种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的收看效果。

3.内容制作特点电视广告具有视觉冲击和反复播放的特征,这也决定了电视广告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视广告的发展。电视广告播放的时间限制使得在制作中,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电视广告的商业目的。

二对消费文化的影响

以电视广告为代表的大众媒体是消费文化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信息化的时代,大众媒体已经成为引领社会消费的主要力量。一方面,电视广告对于丰富消费文化的内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广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正确消费价值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电视广告的商业特性使得电视广告的内容可能出现虚假信息,对消费者的正确选择产生负面的影响。

1.对物质层面的影响电视广告能够影响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选择。电视广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众多的消费信息,通过精心的制作为消费者传递商品信息、企业文化以及品牌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时间。从积极的意义来讲,电视广告促进了市场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信息交流,推动了潜在消费市场的开发和发展,进一个人物符号,以及TiffanyKeys商品符号,揭示出TiffanyKeys的钥匙符号代表着李娜、李宇春、章子怡开辟新领域、开启人生新阶段的勇气和一种成功的人生。而广告中的文字有一个共同特点:它脱离描述产品本身,主要表达一种人生、生活、情感上的感性意义。如六神花露水“我们的本色”,多乐士彩漆“我知道你想要的是我们在一起的家”,脉动“精彩由我”,以及上述TiffanyKeys“开启无限可能”等都是脱离商品本身的一种感性意义的表达。这种意义的产生依靠上述广告场景、人物以及产品符号的组合联结,是精心策划的。从本质上说这种意义是武断的,是一种幻象。

三结语

第6篇:消费文化范文

(一)变量的选取本文被解释变量为文化消费,统计口径包括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娱乐服务。被解释变量选取文化消费的绝对支出和相对支出,解释变量选取当期家庭总收入、上一期家庭总收入、上一期文化消费等。本文从个人特征、家庭环境、家庭金融、社会互动、预期五个方面选取控制变量。个人特征选取年龄、年龄的平方、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就业情况、行业、社会阶层、健康状况、户口、党派、、民族;家庭环境指标选取家庭规模、16岁以下人口占比、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重大疾病人员占比;资产负债的细分借鉴Sudip-to、陈斌开、李涛(2011)的方法,家庭金融选取金融资产、非住房的实物资产、家庭住房资产三类资产指标和用于建房购房、用于教育、用于做生意、用于股票投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用于家庭成员治病、用于家庭生活其他困难和其他负债八类负债指标;社会互动指标选取为是否经常参加单位、社区组织的公共活动;预期指标分别选取为经济形势预期、生活消费品价格预期、收入预期三类。

(二)描述性统计结果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③的文化消费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当期的还是上一年的文化消费,无论是文化消费的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体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细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上一年和当期的文化消费在四大区域中占比最高(0.068>0.052>0.05>0.032;0.068>0.059>0.05>0.036)。东北地区上一年和当期的文化消费在四大区域中占比最低(0.032<0.05<0.052<0.068;0.036<0.05<0.059<0.068)。西部地区上一年和当期的文化消费绝对值和相对值略高于中部地区(1852.24元>1595.69元,0.052>0.05;2370.37元>1637.19元,0.059>0.05)。从表2中可以看出,当期东部地区文化消费占比(6.77%)最大,文化娱乐服务占比比文化娱乐产品占比多0.25个百分点,这可能与我国东部地区的地理位置有关。东部地区省份多位于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度较高,获取最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比较迅速。东北地区文化消费占比(3.55%)最小,文化娱乐服务占比比文化娱乐产品占比少0.97个百分点。这与东北地区的气候有很大关系。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居民的外出活动少,获取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关信息的速度较慢。居民即使有文化消费,也不倾向参与户外的文化娱乐服务活动。出乎意料的是,西部地区的文化消费占比(5.91%)高于中部地区(4.95%)。这可能与抽样调查的样本选择有关,西部抽样调查的地区为四川省内文化消费水平较高的成都市、德阳市、攀枝花市和甘肃省内相对富裕的兰州市和天水市。

二、回归分析

(一)模型的选择1.Tobit模型我国的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是呈正态分布,同时有大量的文化消费支出的绝对值为零(3923个样本中有225个文化消费支出绝对值为0)。如果直接用OLS模型进行回归,会导致估计偏误。事实上,截断的观测值(也就是被解释变量为0的数据)在性质上与未被截断的观测值有较大差别,不能将这些数据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回归。而Tobit模型恰好可以处理这类数据。因此,截断数据变量方程表达式可以写成。2.OLS模型为了使离散数据的曲线更加接滑曲线,笔者对部分变量取对数,再用OLS模型进行回归,方便建模后经济学意义的解释。

(二)模型的设定根据前部分的叙述,本文设定的模型如下:其中zi包含了本文考虑在内的所有其他影响文化消费的因素。

(三)模型的回归分析首先,利用Tobit模型,从文化消费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两个方面分析总体样本的文化消费弹性和影响因素。根据模型1、2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1)列到(6)列可以看出,当期家庭总收入对文化消费有正向的影响,而且至少在1%水平上显著且稳健,在分别剔除上一年家庭总收入和上一年文化消费后,显著性没有变化。(3)列和(6)列全面考虑了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因此更有说服力。根据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第一,当期家庭总收入影响文化消费。当期家庭总收入增加1%,文化消费增加0.726%,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增加0.012%。第二,文化消费存在消费惯性。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398%,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增加0.008%。第三,个人特征影响文化消费。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文化消费增加0.054%,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增加0.001%。与较低的社会阶层相比,较高的社会阶层文化消费增加0.217个百分点。与其他户口的居民相比,非本地农村户口的居民文化消费减少1.262个百分点。与有的居民相比,没有的居民文化消费增加0.322个百分点。第四,家庭环境影响文化消费。家庭人口数增加1人,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减少0.004%。16岁以下人口占比增加1%,文化消费增加1.205%。重大疾病人员占比增加1%,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减少0.017%。第五,家庭金融影响文化消费。家庭金融资产增加1%,文化消费增加0.020%,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增加0.001%。家庭成员治病的贷款增加1%,文化消费减少0.102%。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贷款增加1%,文化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减少0.005%。其次,利用OLS模型,细分样本,划分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从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影响因素分析四大区域的文化消费差异。根据模型3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从表4可看出,(1)列和(2)列分别剔除上一年家庭总收入和上一年文化消费后,显著性基本没有变化。(3)列全面考虑了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因此更有说服力。根据上述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第一,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居民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东部地区居民家庭总收入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44元。中部地区居民家庭总收入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38元。西部地区居民家庭总收入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113元。东北地区居民家庭总收入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30元。第二,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居民文化消费的惯性不同。东部地区文化消费惯性最强,东北地区最弱。东部地区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元,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436元。中部地区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元,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233元。西部地区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元,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269元。东北地区上一年文化消费增加1元,当年文化消费增加0.189元。第三,东部地区受教育年限、家庭规模、用于家庭成员治病的负债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显著。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文化消费增加91.492元。家庭人口增加1人,文化消费减少245.646元。用于家庭成员治病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2.369元。第四,中部地区健康状况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显著。与不健康的居民相比,健康的居民文化消费增加459.773元。第五,西部地区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负债对文化消费影响显著。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11.7元。第六,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民族和金融资产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显著。中部地区汉族居民的文化消费比少数民族多906.486元,东北地区汉族居民的文化消费比少数民族多766.763元。东部地区金融资产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06元。东北地区金融资产增加1元,文化消费也增加0.006元。第七,在东部和东北地区,用于建房购房的负债和用于做生意的负债对文化消费的影响不同。在东部地区,用于建房购房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0.023元。用于做生意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5.208元。在东北地区,用于建房购房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0.06元。用于做生意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13.126元。第八,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用于股票投资的负债对文化消费的影响不同。在西部地区,用于股票投资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减少12.246元。在东北地区,用于股票投资的负债增加1元,文化消费增加14.343元。

三、研究结论

第7篇:消费文化范文

关键词:消费社会;资本主义;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8-0096-02

列斐伏尔思想的来源,产生于现代日常生活的异化现象,而正是这种异化却成为了现代性主导的特征。列斐伏尔发现新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即日常生活现实与技术官僚体制和消费体制之间的对立。然而,现实中日常生活已经成为组织化的客体或对象,而不复是活生生的、具有原发性创造性的主体或文化源泉。列斐伏尔看来,日常生活不再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独立的领域,而是被瓦解成为无数个从属于各种次体系的碎片。日常生活与更加专业化的社会活动的相互分离,交换价值取代使用价值,有机的社会共同体的瓦解。这些变迁的一个后果就是在前现代社会中常用以表示世上万物的象征体系,最终与世界相脱节,结果导致了无所指涉的,即无现实内容符码的泛滥剧增。

一、列斐伏尔“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思想的分析

现代世界是各种各样的次体系或体系的替代物所构成的多层异质性现实的笼统总称,是一个各种体系相互掩盖罪行、总体瓦解、推脱责任或“不在场”的社会;是“符号”冒名顶替“物”的存在的“超现实”世界,即一个彻头彻尾的巨大的“假装的世界”。其意识形态化表现就是符号的编码化或符号的消费:在这里,“每种产品和物体都获得了双重性的存在,即可见的和假装的存在;凡能够被消费的都变成了消费的符号,消费者靠符号,靠灵巧和财富的符号、幸福和爱的符号为生;符号和意谓取代了现实,这就有了大量的替代物,大批的变形物,除了被旋转的令人发晕的漩涡所创造的幻觉外,什么也没有”。技术对世界的彻底统治导致了自己的对立面。即非理性的神秘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兴风作浪。

从主体角度来看,这则是一个欲望躁动不安的心理想象世界,人们并不关心自己真实的需要与真实的生活处境,而只是担心自己会被“流行时尚”所抛弃;他们不担心“专制”、“贫困”、而生怕“落伍”、“过时”。“是时尚还是过时,这是哈姆雷特问题的现代版本。时尚通过排斥日常生活而统治日常生活,因为日常生活不够时尚所以不能够存在”。对于日常生活之中的个体来说,控制社会的主导力量不再是古典资本主义意义上的理性意识形态或国家政权,而是大众化媒体与流行的消费心理观念所编织设计的时尚体系。

二、消费社会控制下的人们的现实生活

在列斐伏尔看来消费社会的到来、巩固和图像符号消费这些情境的并存,并不让人感觉到惊讶。这种符号与图像以最小的成本无休止地自我复制,其重要性与具体有形的物质生产过程难分高下。这种从有形的物质消费到无形的图像消费的转换,只是从生产到消费这个更加普遍的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部分。商品以及剧增的商品的拟像化过程,目前已经成为沟通与交换的根本中介。为了得以存在,消费主义需要的是制造铺天盖地、倾盆大雨一样的伪装与幻觉,让它们见缝插针,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机会与场合。这些让人信以为真的商业泡沫,使人已经是非不分、真假难辨了。当然,永无止休的图像消费,其结果导致了一片乏味与沮丧,因为他们与其说满足了人们的真实需求,不如说是制造虚假的需求。这个持续不断地通过对人的需求进行剥削与控制的过程,导致了列斐伏尔所说的“需求弃绝论”或者说“假装的”的或“虚假”欲望的普遍化。

三、消费社会控制下的大众文化分析

在资本主义垄断下的社会,以创造剩余价值为目标,发展生产型社会为方向的文化的垄断,表现在大众传媒、电视广告、广播和节目,以及艺术家的创作等方面。这是在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统治下的大众文化。

那么对比当今,现在消费社会推崇的大众文化,又是被什么在支配着呢?可以说现代社会不再是一个“贫困的但有风格的生活世界”,或者说是一座“巨大的工厂”,而是一个被“餍足型”消费逻辑所引领着的,也就是可怕的“时尚”这种生产消费周期所牵引的焦虑不安的心里文化世界。日常生活自身的节奏秩序已经被资本主义的生产消费的循环周期所完全控制与同化,日常生活世界已经成为一个被虚假的欲望符号体系所操纵所奴役的地带,即被时装、电视、网络、休闲、旅游、广告、汽车等流动着的无形的准体系或次体系所控制的世界。

香港中文大学温伟耀教授曾举的一个“凝视的诱惑”的例子很能说明这种无形的控制,即:(眼目)凝视――心灵的凝视――引发(强制性、习惯性)情绪反应――行动的冲动

四、消费社会引导下的现代“消费文化”

消费社会孕育出“消费文化”,这是一种与消费社会的运行机制和整体结构相适应的文化。在消费文化中,一切消费品都披上了美丽耀眼的“文化”外衣。充斥日常生活、无所不在、排山倒海的商品广告早已不再是单纯向大众推销其所需要的产品,而是通过宣扬某个品牌或某种商品,唤起大众潜意识里的非理性意愿、情感、需要和欲望,使其产生借此实现内心真正梦想的迫切需要,如对身份、财富、权力、地位、快乐、成功、时尚、自由的想象和渴望,对物的占有和享受欲等,并将其与商品消费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操纵和控制人的意志的目的。

从这个意义来看,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早已不是人们追求的首要目的,相反,其“象征价值”上升为人们梦想的主要对象。在以广告宣传为核心的消费文化的引导下,“自我”越来越膨胀,人的精神愈来愈庸俗化和贫乏化,社会风尚日益浮华、奢靡,文化素质越来越低,道德水准不断下降。

在现代性的初期阶段,日常生活被整个忽略掉了。它还作为一种独立的堡垒与那些具有体系功效的社会结构与愈来愈专业化的技术活动分庭抗礼,并为那些侥幸残留下来的无拘无束的游戏娱乐、情感联络与人际交谈等提供场地。而在新资本主义条件下,情况恰恰根本相反。政治与社会活动汇合一处,巩固强化了自身的结构,反过来将日常生活功能化,日常生活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肆无忌惮、毫无节制地追逐利润猎物的场所。

五、资本主义再生产社会关系的根本

我认为,列菲伏尔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以上分析的消费社会中人们日常生活的种种异化都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一种方式与手段。于是。日常生活与其说是工作本身的场所,而毋宁说是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自己社会关系的根本所在。其目标就是借助于运用技术理性化而总体控制或将空间同质化,从而取消地方差异性与特殊性,并将日常生活总的活力、充满激情的意义与特质抽空。掌握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极少数精英们为了将这种形态在全球推行并麻痹更多的普通人,他们天才般的运用资本主义最引以为傲的科学理性技术编制了一个巨大的网,并选取了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即日常生活,用它牢牢地网住了更多的人。整个人类社会在被一步步的同质化,当最终文化的多样性远离了日常生活的时候,资本主义便达到了它的全球扩张的目的。

这其实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愚民政策,只是它的影响力之大、体系之复杂、手段之多样、渗透力之迅速、扩张力之强是人类历史上所没有过的。自然界的多样性保证了自然界的存在,同样,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真正存在。而资本主义要做的正是抹杀这种多样性,当代中国的文化现状便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资本主义的技术观念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一点点地蚕食着国人的心理,导致了文化的缺失、信仰的缺失。

六、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抵御

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文化与生活已经在全球大行其道,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异化已经体现的愈来愈明显,很多情况下人已不能称其为人。如何抵御这种急速的潜移默化的扩张。我认为大致有一下几种途径:回归神圣,回归原初的,用宗教道德宗教仪式来“静”化人们的心灵,心中有所畏有所敬,才能最大限度地排除技术对人的控制;加强民族国家观念,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抵御资本主义的同质化,保护文化多样性;对主体而言,加强个人修身,从提高个人道德文化水平做起,修养心性,认清资本主义文化扩张的本质。

参考文献:

[1]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第8篇:消费文化范文

关键词 高校 攀比消费 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人们生活的世界被“丰盛”的“物”所包围,这“惊人的消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模式,也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大学生消费群体中炫耀、攀比、盲目等不良消费倾向也日臻明显,其中攀比消费更是潜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冷面杀手。

1 攀比消费文化凸显

攀比消费已成为高校校园中不争的事实,为表现个性、追求时尚、凸显“高品位”,90后大学生不惜挥霍父母的血汗钱与人攀比。有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传统攀比,也有在社会及媒体大力宣传推动下的时尚攀比。请客吃饭讲排场、摆阔气;穿上千元一件的名牌服饰;高档手机、平板电脑都早已不只是电子产品,而是一种“消费符号”,是身份和品位的象征。“贵族化消费”日益泛滥,攀比之风愈演愈烈。

2 攀比消费文化成因探讨

造成攀比消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高校、家庭及社会都有一定的关系。

(1)高校消费教育引导缺位。一方面,在高校课程设置中,“两课”教学涉及消费行为、心理和消费观的课程较少,不能有效地针对大学生实际消费情况进行教育引导。另一方面,高校教育管理中普遍存在认为学生的消费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需相应提高,学校不应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过多干预的认识误区,客观上对攀比消费风气的形成没有及时遏制。

(2)家庭教育引导方法不当。目前多独生子女,家长溺爱,一味满足其消费需求,缺乏独立自强意识引导,普遍“重养育,轻教育;重智育,轻德育”。

(3)社会消费文化的影响。网络的普及以及西方文化的入侵,社会中“月光族”、“周光族”甚至“日光族”等消费主义生活、行为方式有很大的消费示范作用。再加上广告传媒的销推波助澜,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随传媒导向亦步亦趋。

3 攀比消费文化心理原因分析

攀比消费心理的产生往往是个体盲目追随与自身存在极大相似性的参照体,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甚至产生极端攀比行为。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1),攀比现象存在心理依据,当代大学生在满足低级需求的基础上,就转向自我实现和社会认可,期望在别人心目中塑造出好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所以攀比是在试图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estinger在其《论社会比较》中讲到个体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以确定自身是否恰当,这影响着人们的观点、情绪和行为,当自己的反应或状态与别人出现偏差时,人们会产生偏离焦虑。这种焦虑促使人们矫正自己的反应或状态,使其更接近参照群体。这种相互作用、相互比较是互动的过程,最终会使一个群体达到高度的一致。这种“群聚效应”促使了攀比心理滋生。

其实自尊和自我价值的问题就是中国传统中的“面子”问题。“面子”一词最先由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介绍到西方。攀比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其中争脸、维系体面构成了重大的驱动力量,反过来又对周围的同学产生影响,于是攀比文化如细菌般传染。

4 攀比消费文化对策初探

攀比消费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其外因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相关,而内因则与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虚荣心和自尊心、自控力等心理因素有关,因此除了结合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更需要依据攀比消费的心理成因,从学生个体本身探讨解决对策。

(1)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高校需高度重视学生消费观教育引导,走出漠视消费观教育的认知误区,通过学生参与度广的网络微博、论坛和校刊等宣传途径,将合理消费理念融入日常教育管理中,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不良消费理念;家庭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也是基本的消费单位,其行为和观念对孩子有着很深的影响,家长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引导孩子,注重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社会要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将消费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教学当中;加大对舆论媒体监管,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消费观念、行为和方式。

(2)将攀比文化向竞争意识提升。攀比是正常的心理活动,攀比的正确与否取决于人生观是否科学。一个追求卓越的人经常会把最优秀的人作为比较对象,用与他人的差距来激励自己,从而起到提高自身成就动机的作用。反之,比安逸享乐、排场阔绰,最终导致攀比消费。应改变传统的“说教——听从”教育模式,辅助科学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将攀比消费科学合理转移到“攀比”学业、能力等其它积极方面上来,学会理智“攀比”。

(3)加强个人及团体心理辅导。攀比消费文化是因认知上存在误区,导致极端行为结果,依据心理学理论,结合科学的心理治疗手段,改变个体不合理情绪和错误认知,能够纠正错误行为。因此可加大心理咨询机构建设,积极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改变学生不健康心理。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另外,应积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养一批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其次,大学生攀比消费群体特征明显,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等途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群体辅导。

本论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项目编号K5051299005

参考文献

[1] 徐剑,李靖茂.新时期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分析与对策研究.高校教育研究,2009(5).

[2] 费利.当代大学生离轨消费刍议.学理论,2010(2).

第9篇:消费文化范文

消费文化,根据皮特・斯蒂恩斯(PeterN.Stearns)的定义是“描述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很多人的生活目标是部分地构建在获取他们显然根本不需要的物质或不是传统地需要展示的东西上。他们投身于获取东西的过程――买东西中。他们的身份,部分的是由他们所拥有的新买的东西或新展示的东西决定的。在这样的社会里,诸多机构鼓励并服务于消费文化,从热忱地招徕生意的店主企图诱导顾客买其并不需要的东西,到产品设计人员对现有的产品变换新的花样,到广告商们寻求创造新的需求”。斯蒂恩斯的上述定义,是描述性的定义。这个定义描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很多人靠买东西和拥有很多东西来找存在的感觉和生活的意义。这个定义仍然是比较含糊的,也并未触及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本质。本文我们将从消费社会的历史入手,探讨什么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以及它对社会意识领域的重要影响。

消费社会与消费文化是如何出现的?

对于消费社会是何时出现的这一问题,历史学家如同对任何历史问题一样,有过很激烈的争论。现在,大多数学者都承认,在18世纪晚期的欧洲,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现代消费文化已成雏形,“消费革命”已经发生。如著名的消费文化研究学者丹尼尔・郝若维兹(Daniel Horowitz)所说,那时“人们购买商品,物质的拥有成为提高社会地位的戏剧方式,提高生活标准这种概念散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

在欧洲先驱的带领下,美国后来居上。皮特・斯蒂恩斯(Peter N.Stearns)论述说,18世纪的消费革命发生的时候,它本身已经带着扩展的种子来到美国。当欧洲在消化自己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的结果的时候,美国赶上了欧洲的潮流。1850年伊始,第二次消费革命爆发,以几乎可以想见的一切可能的方式,消费文化在欧美加速,加深发展。

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社会的主要特点都已经发展完备。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代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停顿。二次大战后,消费文化进入极度繁荣时期,并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目前美国仍然在消费繁荣的阶段之中,而其他国家纷纷跟在美国之后。美国不但成为世界消费文化的代表,消费本身甚至被看成是非常美国化的东西了。

而在消费逐渐成为社会的一种指导性概念的过程中,与消费社会的发展进程相适应的,消费这一行为本身也随着物质至上主义价值观的发展,作为消费社会中人们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之一,对人们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乃至社会政治结构(通过提供社会阶层划分的心理依据或标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换言之,此时的“消费”概念,已正式进入文化范畴,成为社会学科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对象。

消费对社会意识领域的影响――社会道德与社会价值观的演进

那么,“消费”究竟是怎样从一种单纯的行为或社会关系衍变为对社会心理范畴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形式的呢?我们不妨从消费社会诞生初期人们的消费心理变化中来一探端倪。

在中世纪的欧洲,商品交换已比较活跃,但是人们并不把买东西本身当成他们阶级或社会身份的定义。社会绝大多数阶层所进行的商品交换,其主要目的仍是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因而并不能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消费”。社会习惯所倡导和宣扬的,是地位的尊崇、文化修养等作为社会等级划分标志的东西。(我们注意到:皮特・斯蒂恩斯定义中出现了“传统地需要展示的东西”这一说法,所谓传统,就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之前的这一社会习惯与观念。从而传统的需要展示的即等级社会之中的社会等级以及当时的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代表他们利益的物件。)贵族阶级通常是通过战争中的勇猛行为或政治服务成为贵族的。他们的生活水平也许高于一般的水平,但是很难说他们是积极的消费者。作为社会道德与价值观指导的宗教,所提倡的价值观是节欲、俭朴。在这样的社会中,作为生存目的之外的消费行为仅存在于极少数统治阶级最高层――王室之中。

但是随着商业交换的扩大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社会财富通过对奢侈品的消费和战争等方式向从事流通和生产的部分阶层转移,然而新的财富掌握者们缺少与其经济力量相称的社会地位。而旧的统治阶层一边通过向新贵们借贷来维持自己的奢侈与虚华,一边还想维护仅存外壳的传统时,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就已经摇摇欲坠了。

最初奢侈性商品的大众化普及化,是消费社会的萌芽。当拥有财富的新兴资产阶层通过对来自东方的茶叶、丝绸等封建王室专享的奢侈品的消费来追求自己无法得到的社会地位认同时,这种思想仍只是建立在旧的社会意识形态基础上的诉求表达而已,但当拥有财富不再只是用以表达提高社会地位诉求的手段,而是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征本身、对这些或类似的奢侈品或其低档次的替代品相对持续的要求已将普遍的社会民众划分为处于不同社会地位(政治和经济的)的阶层之时,资本的意志已成为社会的统治意志,无论政治结构的变动是否已发生,消费的社会已然降临。

消费文化的社会性本质:物质至上价值观表现及其社会心理外在化

消费的前提是:1.物质丰裕到相当程度,足以提供人们维持基本生活需要之外的产品;2.要有具有消费实力和需求的人。而消费社会无非是社会绝大多数阶层都能够进行消费并且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基本结构鼓励消费的人与人的联系方式而已。消费社会不仅要有大规模的生产,还要有相对应的消费能力去消化这些产品。资本主义的等式就是确定足够的物质资料和足够的消费欲望和能力。因而可以说,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直接产物,对消费品乃至消费本身的追求是物质至上价值观的直接表现。在物质至上的社会中,人本身对于社会或他人的存在价值往往都被量化为商品的交换价值,这样的社会意识形成的世俗力量如此之强,以至于最终绝大多数人在评判自身存在的价值时也将其量化为交换价值。资本主义社会的特质决定掌握绝大多数财富的永远只会是极少数人,对社会的绝大多数人而言,在面对由于追求财富、认知与改善自身社会地位而给人的存在所带来的压力时,选择以消费商品来作为衡量自己是否达到财富及社会地位追求目标的尺度看起来确似合情合理。现代的消费社会与贵族奢侈生活不同之处,就在于不仅上流社会,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在讲究买东西,并且都将对物品的消费或多或少作为确立自身社会定位、表现自我社会地位与独特性的标志。可见,在消费社会中所产生的消费文化是“肯定的文化”,是肯定消费社会现存秩序并为消费这一基本因素的循环和自我实现提供支持的文化形式。

消费社会里,消费什么、如何消费之所以能为人们创造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肯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作为社会动物的人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形成自己的社会定位的,周围的人对自己普遍性的看法反映到人的心理上,决定并形成人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认同的阶层性。在强大的社会心理力量作用和环境的明、暗示作用下,人的社会性认识很难抵御社会主流意识的影响。物以类聚、三人成虎、成王败寇等成语其实都是这一现象的体现。在商业社会中,消费是符合居主导地位的社会阶层利益的美好品质,只要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流动规模越来越大且永不止歇,生产线与货架的所有者们的利益就将永世无忧。

消费文化对起飞期中国社会心理发展的影响

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现在正处于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的过渡期,形成成熟的消费文化既有利于推动消费意识、扩大内需进而拉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促进改革进程,也能够使人们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确立合理的消费观和价值观,避免出现价值观缺失。

但是,也必须看到,中国刚刚进入消费社会的初期,现在社会的消费文化主导阶层主体是刚刚摆脱了二十五年前贫穷跨入巨富的新富阶层以及强烈期望进入这一阶层的新兴城市中产阶层,消费文化中还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认识和盲从思想,这在客观上加剧了个体的社会心理分层,在目前的中国,客观上使得部分经济弱势群体边缘化,若无有效政策条件改善,会导致和加深弱势群体的社会认同缺失,并最终加剧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冰层掩盖下的社会思想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