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

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

第1篇: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

平面设计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文明的起源。古老洞穴上的壁画就可以看作最早的平面设计作品。它的发展史也是从最为抽象的汉字符号开始的。在近现代,汉字的图形化设计最早开始于日本、台湾等地区。在日本当代的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们对汉字和中国书法的研究和利用似乎更早一些,但日本的设计师主要是从汉字与书法的形式美的角度去寻找可用的设计元素。现在文学硕士论文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的汉字作为独立的载体,它有着双重的属性。它不仅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同时也具有着图形化的意境,即可传情达意。平面设计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也决定了汉字在其中会占据重要的地位。

我们也可以见到大量的以汉字或日语假名为基础元素,用中国书法的表现方式并且加入现代平面构成理念的而形成的作品。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汉文化的魅力和汉字对世界平面设计领域独特的影响力。相对于外国设计师来说,中国设计师似乎更善于从中国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中去探寻设计元素和灵感,去表现更为本土的民族文化特色。>>>国字产生和变迁中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艺术设计学科的建立和完善,平面设计这一学科也开始逐渐开始出现。而随着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与成熟,中国的平面设计师将更多的精力转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大多数平面设计师,已经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汲取汉字以及其它艺术形式的精髓,进行研究与创作,将它们运用到平面设计中,达到更为理想化的完美效果。

      希望的文学博士论文等更能吸引您的眼球,能帮助到您,如果要进行,也可以到网站查看。

第2篇: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握“以学生为本”原则,要始终做到既尊重外国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又不断满足他们学习汉语的强烈愿望,同时还要善于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外国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这对于激发外国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领悟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感情与友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兴起了汉语学习热。在海外已有一百多个国家的三千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通过不同渠道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突破了4000万人。就国内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前来中国学习汉语的世界各国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论文百事通面对这种源源不断的需求,国内除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如北京语言大学等)继续扩大招生规模外,其他一些高校也纷纷设立以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国际教育学院(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名称,未统一定名),集中接纳众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这就使得对外汉语教学课堂逐渐演变成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舞台。面对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学生来华学习,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握好“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是一个对外汉语教师必须要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笔者看来,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握好“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充分尊重外国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

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必然带来文化背景的多元化。如何充分尊重不同国家学生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和学习特点等,就成为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界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趣味性和有效性,要求我们必须深人认真地去了解、认识和把握不同国家学生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内涵来开展教学活动。

1.欧美学生的特点。体现在欧美学生身上的文化特点是多种多样的。就欧洲大陆而言,国家的分布星罗棋布,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点,而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背景就更是毋庸置疑。以美国学生为例,他们普遍具备了荣誉感强、自主性强、表现欲强等突出特点,这些特点背后有着其特有的文化背景支撑,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多元化社会所带来的不同文化理念和不同思维方式;二是充斥在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竞争机制使学生从小就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三是精英教育体制为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四是教育工作的服务性特征决定了教师的整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的需求来进行。因此,针对欧美学生这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来的特点,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热情。

2.亚洲学生的特点。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亚洲学生的来源主要集中在东亚(以日本、韩国为主)、东南亚(以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为主)和中亚(泛指亚洲中部地区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五个国家),而西亚的学生相对较少。这里仅以中亚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出现的“重听说轻汉字语法”的特点为例来进行阐述。目前,中亚学生汉语学习的这一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已经达成基本共识。一方面,中亚学生之所以只重视汉语的听说技能训练,是由他们的民族性格和学习动机所决定的。中亚学生对自我评价较高,而且性格敏感、活泼开朗、普遍外向,在学习中善于模仿、勇于开口、充满自信。这对于他们的汉语听说学习非常有利。同时,中亚学生的学习目的比较务实,半数以上都想借助掌握汉语来从事商业贸易活动。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更加注重日常交际,因此口语水平提高很快。调查表明,中亚学生中62%的人如果没有听懂教师的讲解,会立刻请教师再进行解释;67%的学生会在错误被纠正后主动模仿教师大声重复正确的表达。他们在这样做时表现得自然、大方,没有什么顾虑或心理障碍沪另一方面,中亚学生之所以轻视汉字语法学习,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母语与汉语的巨大差异造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在学习汉字语法时产生畏难情绪。在伊莉曼?艾孜买提(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教育学院)看来,中亚学生的母语多为俄罗斯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这几种语言分属印欧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无论在词汇、语法,还是文字上,都与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母语在他们的汉语学习中形成了很大的干扰,汉字和语法学习就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困难所在。中亚学生的母语在书写上采用拼音文字,字形直接表音,而汉语的文字与语音是分离的,无法根据字形拼读字音。因此,中亚学生在汉字的记忆、书写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抽样调查显示,约57%的(中亚)学生并不在意自己说汉语时所犯的(语法)错误产对于中亚学生这种因民族性格和语言差异呈现出来的学习特点,作为教师,笔者认为只有在肯定他们的长处和优势的同时,始终按照语言教学的规律,采取一些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消除语言学习中的障碍,全面提高他们的汉语学习能力和水平,才能体现出对他们最大的人本关怀。

3.非洲学生的特点。非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所共知的。仅就语言而言,有通行阿拉伯语的非洲,通行英语的非洲,通行法语的非洲,通行葡萄牙语的非洲,通行西班牙语的非洲,更不用说还有非洲原有的、与欧洲殖民者无关的好几十种语言。3在非洲研究、开发和管理协会创办人和会长,喀麦隆学者丹尼尔?埃通加—曼格尔看来,非洲是一个贫穷、集权主义和缺乏社会公正的地方,这是由非洲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态度所决定的。他认为,权力高度集中和垂直的传统;注重过去和现在,而不是注重未来;不抓紧时间;不爱工作;压制个人首创性、成就感和节约(必然带来的是嫉妒别人的成功);信巫术,养成非理性和宿命论等是非洲文化中所特有的一些现象。这些文化现象对于来中国学习的非洲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一部分非洲学生身上表现出诸如时间观念不强、学习的进取心不够,但又迫切希望通过学好汉语而留在中国做生意,以尽快摆脱现实贫困等的一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重视从民族心理上尊重他们的传统文化恐怕要比其他任何方面都显得更为重要。

除此之外,还可以列举出很多国家和地区学生的特点,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二、不断满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知识的强烈愿望

外国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汉语的动因和归宿自不必言。只有不断满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知识的强烈愿望,才能确保他们的学习取得成效,也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又一条重要原则。因此,充分运用好跨文化交际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来安排设计教学内容,同时根据不同国家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让整个教学活动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就能充分体现出这一原则。

1.以汉字学习为例。汉字认知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一个汉语学习者如果不能掌握足够的词汇,就无法完成意义的表达,也不可能应用汉语语言进行交际。因此,只有积累和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使语言的学习和表达变得更加通畅。外国学生学习汉语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汉字背景的,如华裔子女和母语书面语中有汉字的(如日语、韩语)学习者;一种是无汉字背景的,主要是使用拼音文字(如英语、法语、德语等)国家的学习者。从美国学生学习汉字的特点来看,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其字形和字音的联系很弱。对于初学汉语的美国学生来说,汉字字形和字音的联系其实是零。一个汉字的字形和字音的联系,不论用什么方法,都需要花工夫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因此,无论是对有汉字背景的,还是无汉字背景的学生,我们的汉字教学都必须做到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结合汉字发展变化的规律,相应采取一些不同于教授中国学生的手段和方法,来给他们讲清现代汉字的形、音、义,帮助学生认读汉字,书写汉字,学习汉语,掌握汉语的书面语。艾这对于外国学生很快进人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更好、更有兴趣地融人汉语语境中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而这样做的目的也会使他们对学习汉字更加自信、更有成就感。

2.以语音学习为例。对于外国学生来说,语音学习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声调的掌控上。通常他们无法读准二、四声,即二声上不去,四声下不来,所以才出现了“洋腔洋调”的问题。学习外国语的内容分成发音、语法跟词汇三个主要的部分,学习的次序当然是也应该按照这三样按步进行。发音的部分最难,也最紧要,因为语言的本身、语言的质地就是发音,发音不对,文法就不对,词汇就不对严所以一旦学生的发音不准、不好,就会影响其对词汇、语法和汉字的掌握,并且影响表达和理解,甚至影响到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针对这一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多下点工夫,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帮助学生克服掉“洋腔洋调”的毛病,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三、注重培养外国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给学生适时讲授中国文化都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也是培养外国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必须要跟进的一个重要步骤。如果我们没有做到把传播中国文化融人对外汉语教学中,就会偏离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动因和目的,就体现不出“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我看来,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外国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

1.把握好中国文化的民族性特征。中华文化种类繁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五千年延续不断的发展态势成为世界文明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民族性,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的标志。因此,笔者认为,让外国学生把握好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就是把握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李瑞环同志曾经指出:“文化总是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即包括汉民族的文化,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既包括悠久的古代文化,也包括近代和现代文化。”因此,只有完整地而不是片面地把握中国文化的民族性,才能真正领会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作为一个对外汉语教师,如果能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这三个显著特点给外国学生讲清楚,就能把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灌输到外国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深处。因为这几个体现中华文化思想精髓的显著特征,不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进步与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根源所在,同时也是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根基所在。

2.确定好导入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给学生讲授中国文化永远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一旦对此把握不好,就会让他们失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在内容确定上,虽然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看法略有不同,但在三个方面基本一致:一是知识文化,即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诸如历史、地理、建筑、园林、服饰、旅游、饮食、绘画、音乐、舞蹈、教育、文字、哲学等。讲授可以有一定的广度,但并不要求有多少深度,只需普通常识而已。二是交际文化,一般包括在问候、称呼、感谢、邀请、婉拒、赞扬、批评、发誓等套话或习惯用语之中。揭示并掌握其中的特殊含义和特殊作用,有助于学生开展正常的思想交流活动。三是习俗文化,主要指在节庆、婚姻、丧葬、生日、生育、开业等事件中的饮食习俗和活动习俗。这对于外国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处理日常生活相当有益和有用。此外,还可以从思维文化(即由思维方式形成的文化,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由大到小,欧美人由小到大等)以及体态文化(即伴随语言的体态文化。如用手指着太阳穴旁转圈,中国人表示动脑筋,而美国人表示发疯;“握手”在中国没什么讲究,但俄罗斯则不允许隔门或跨门槛握手,认为这样是不吉利的)。等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总之,不断把文化教学内容融人到语言教学之中,将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种子潜移默化地扎根于外国学生心中,就能使外国学生在掌握好汉语知识的同时,主动去了解并喜欢中华文化。

3.让学生充分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已载入世界人类的文明史册。从5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2000多年前开始修筑的万里长城到明清的北京故宫、苏州园林,中国已有28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了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名录。因此,笔者认为,给外国学生充分讲解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恐怕是让学生最直观、最简捷、最有效地领悟中国文化的最佳途径。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自身讲解以及给学生播放相关的教学专题片,或许只能给他们一些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如果同时还能借助学校所处地域范围内就有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地的优越条件,把课堂延伸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体会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品味,效果将会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大胆鼓励并有序引导学生利用在中国学习的有限时间里,充分利用假期和休息日到北京以外的其他文化遗产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对于他们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作用、影响和所占的比重,以及现存数量和所处地域的地域文化是十分有益的,而且对于他们进一步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主动帮助外国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第3篇: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文化因素原则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外交流的渠道和范围不断拓宽,并由此引发了具有世界性的“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这种变化,一方面使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语言机能为重心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汉语学习者渴望了解中国文化和进行深层交流的需求,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笔者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三点教学原则。

一、文化因素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本质来看,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承载文化的工具。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此问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原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吕必松先生曾经指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不熟悉或难以理解的文化现象,这类文化现象就成为理解和使用目的语的文化障碍。要消除这种文化障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就必须同时进行相关文化因素的教学……对这类文化现象进行专门的研究,建立起系统的理论,不但是第二语言教学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语言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1]

具体到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因素及其教学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语言存储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而文化信息的传达则必须以语言为中介,两者共生共存,互相依托。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很多词语的意义来源于特定的文化背景,词语表面的指示意义包裹着含有文化因素的“内涵义”。如果不了解文化背景,不明白其内涵义,就难以理解语言的真正意义。

如“愚公移山”这个寓言,可以说是中国男女老少皆知的故事,对其寓意也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可是,外国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有的说“讽刺了一个真正傻的老头儿”,有的说“批评了不听别人劝的人”,接着他们会提出问题:“为什么愚公不把自己的家搬走,而要花那么大的力气把山挖平呢?”这反映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缺乏了解。他们不明白,在中国,愚公是以一个不怕困难的形象进入千家万户的,他象征着中华民族坚韧性的斗争精神。只有当我们把这个寓言产生和使用的文化背景讲解清楚以后,才能解除学生的困惑。

其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和学都受实用原则的支配。外国人学习汉语,或者是为了当教师、做翻译,或者是为了解、研究中国,或者是为从事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对中国文化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认识欲望。刚开始,他们想学的就是怎样打招呼,怎样问候,怎样称呼别人,等等;有的才学会一些常用词语,就迫切地想了解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社会习俗,而到了中高级阶段,他们更是对中国人的思维方法、民族心理、风土人情和潜在的观念差异等十分敏感。学生对交际文化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学习劲头,从教学对象方面来看,表明交际文化与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密切联系,说明单纯地学习语言不能满足需要。从教师方面来看,面对的不是自幼生长在母语文化环境中的中国学生,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采用同教中国学生完全不同的方法。因此,在教授目的语的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把目的语文化传授给学生,以弥补他们这方面的缺陷,使他们把语言技能转化为实际的交际能力,达到正确使用汉语的目的。

二、在文化教学中应遵循的三点原则

首先,总体设计,循序渐进。

所谓文化教学的总体设计就是在全面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各种内外因素,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制定出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2]

在进行总体设计时,循序渐进是我们应遵守的重要原则。一般地说,初级汉语教学的重心是语音和汉字等基础语言知识的训练。对于外国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汉语的音、字、词、语法的规律更重要。因此,这一阶段的教学,语言以外的文化内容还是少一些为好。即便遇到具有风俗语义的词语,也不宜采取介绍和说明的方式,而应采取简单注解的方式,尽可能不分散学生对语言规律的注意力。相应地,这一阶段的文化教学应集中介绍汉字文化。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审美观点,是初学汉语者探求中国文化的金钥匙。掌握汉字文化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第一步。

中级阶段,口语课和汉语课的文化内容都有增加,应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并重。这一阶段的语言教学主要集中在使外国学生掌握并运用大量的汉语词汇和句式。汉语词汇浩如烟海,意义相当丰富多彩,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宽广而深厚。汉语几乎每个词、成语、俗语、歇后语、谚语、惯用语的后面都有一个文化背景,汉语词汇能给学生展开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而掌握不同的汉语句式能使学生具备语言交际能力。中级阶段汉语课的文化内容,对教材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除了考虑字、词、语法等方面与初级及高级教材接轨之外,还要兼顾到文化内容的系统性,把系统的语言知识和系统的文化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为表里,同步上升。

高级汉语教学是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提高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一时期的文化教学集中在介绍中国的文学、历史、地理、习俗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进行中外文化的多方对比,从中总结出中国文化的特点,有利于外国学生与中国人在更深层次上的交流。

其次,区分学生的文化圈,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属于不同的文化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此把握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层次。

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的东亚、东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等国,中国文化的若干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已经融入到这些国家的文化中。例如韩国、日本至今还保留着中国的许多习俗、饮食、价值观念,韩国文化里有许多诸如“远亲不如近邻”这样的俗语和“虚岁”这样的习俗,在日语中使用大量的汉字和偏旁。对这些国家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知识就比较容易,可以从较高的起点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相反,像欧美、非洲等许多中华文化圈以外的学生,其本民族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很大反差,学生起点较低,文化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物质文化层面,并且要注意适度与适量。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讲清汉语与学生母语中所包含的不同文化,避免混淆。对中华文化圈外的学生,教师必须等他们的语言及文化知识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再进行较高层次的文化教学。

再次,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之一是“对外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外国学生使用汉语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他们的交际活动又是“跨文化的”,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也应该置于跨文化交际的维度之中来考虑。

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多元文化互动综合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关注。该模式承认多元文化的存在,把学习者的本民族文化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文化内容,以互动的方式与目的语发生关系,从而确定双向文化教学的方向。[3]

如在介绍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国家的节日风俗进行比较,使他们更加关注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是由教师阐释中国文化的内容,缺乏学习者的呼应,就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对比时,学生还应尽量摆脱浅层的文化对比,避免以狭隘的思维方式简化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进行对比和思考,将自身感受和客观的叙述结合在一起,超越由教师陈述文化事实、学生简单接受的教学模式,将文化教学也转变为人际沟通的过程。

对外汉语教学的大规模开展,历史并不长,而其文化教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也经历从无到有,逐渐丰富的过程。笔者对此问题的探索只是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心得,不当之处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9,(4):3-11.

第4篇: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教学;导入重要性;中国文化

【Abstract】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linked, the two are interdependent. Language is part of culture, but also a carrier of culture. At present, the culture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despite accounting for a place, but we are teaching them the importance and specificity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culture is also not well reflecte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s a meaningful study, this paper focuses on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we must also understand the need for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Students; Chinese teaching; into importance; Chines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0)12-0003-03

近年来,随着人类学、跨文化交际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尤其是交际语言教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加深了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认识,认识到学习外语并不仅仅是学习这门语言,而是一个既学这门语言又学该语言的文化的过程,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往往会影响到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与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汉语的学习使用和研究日益增强。到中国来学习与进行深造的外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汉语知识和文化知识多半是从课堂上获得。如何在课堂上有效的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是一个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文化教学的起源和发展

在我国,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跨文化交际,除少数学者在这方面早有著述外,开展广泛的研究大致是在20 世纪80 年代,在国外则更早。语言学家们真正意识到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其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在20 世纪60 年代。60 年代初,在美国出现了跨文化交际学;70 年代,前苏联创立了语言国情学。80 年代,跨文化交际学引入我国,其研究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的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新学科的诞生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外语教学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把语言与文化、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引入外语教学。

早些时候,人们学习其它语言是为了阅读或研究文学。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文化和语言被截然分开。而在那个年代,人们学语言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可以接触到伟大的、代表人类文明的杰出著作。通过阅读,人们才了解到与目的语紧密相连的文明。因此,Nostrand认为:对一种外国语言和文学的社会语境进行描述并付诸教学,同时要达到外语教学的两个目的:跨文化交际和理解,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是一种挑战。与此同时,社会科学的发展、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成果使得人们对文化有了更广泛的理解。在60年代,Brooks 就强调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而非只在文学研究中。70 年代,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使人们更为注重外语所使用的语境和情景。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时,交际法已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教学法。80年代Stern的重要著作确立了语言教学中的“社会概念”concepts of society。在他关于多维的外语课程的论文中,他推荐了一种由四部分组成的,并包括文化教学大纲的课程模式。

尽管如此,在课堂中我们进行文化教育的方法方面还存在很多模糊不清的认识。虽然,很多教材都有提供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但从整体上看只是零散的、任意的。不过,从各种研究来看:我们已从只是简单描述语言的社会语境转到了思考不同社会文化语言语境中语言的运用。在我国,引起研究者们兴趣的首先是结合对外教学的词汇文化内涵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

二、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早在 20 世纪20 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Brown ( 1987) 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没能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汉语学习目的:1、是习得知识;2、是保持和记忆所学的知识;3、是应用所学的知识。汉语学习对于他们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学习汉语不仅仅是习得几个汉字,而且还要习得汉语文化知识,把它们保持在记忆之中,还要把它们运用到各种情景中去。随着外国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大脑中已储存了一定量的汉语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的三个特殊性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二者相互依存,互相影响。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正是通过语言才得以世代相传,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而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制约,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在语音、词汇、结构等方面影响着语言的存在和发展。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无不在其语言中体现出来。

3.1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教学中我们发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一个特殊性,是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语言,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国文化的脊梁。留学生学汉语只是单纯学汉语而不连贯文化,通过文化的导入,让他们懂得汉语不仅是中国人交际的工具,它作为一种表以体系文字为基础的语言,也记载下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并且以它特殊的造字方式,构词方式和语法规则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3.2汉语本身的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困惑就是不懂中国文化,只知道简单的汉字。与西方的各种语言相比,汉语具有极为不同的特点。用外国语言来套我们的汉语,从中国的文化形态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来讲,在很多地方是说不过去的。例如,拿汉字文化来说,它虽然以依类象形,法天则地为基本的出发点,达到了极幕人情世态之歧的绝妙效果,它以其具象性,表意性展示了中国社会历史的画卷;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以其感悟性、会意性焕发着中国人的人文主义主彩和审美情趣;而且它本身临其境就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是维素中国悠久历史的绳索,也是维素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大钢,以其历史性,人文性、渗透,浸润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也体观了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从语音来说,先秦时期,孔子曾说过:“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汉语的语音由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构成,它们之间抑扬顿挫、交潜起伏、刚柔相济,而达到了“中和”的目的。中国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从蒙学天天的高声早读开始的。所以,通过早读,不仅对学生要用家经典进行洗脑,而且也通过汉语的教育对人的气质进行规范。对于这种情况,外国留学先是无从知晓的。由于其母语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与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大相经庭,留学生一走进汉语的系统之中,对他们来说,也就走进了非常陌生的中国历史文化的系统之国。故此,汉语作为传播文化的工具就显得尤其重要,汉语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的。

3.3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都是正在走向成年,或者已经走向成年的外国留学生,他们早在思想深处,形成了一套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哲学思想,,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具有特殊的主体性内涵和意向性价值取向。因此,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现实生活的理解,完全是因人而异的。这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把对外汉语教学建立在语言与历史文化,教育和生活的交汇点上。这是对外汉语教学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就有待于去研究探索这一课题。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1)注解法:教师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特定含义的注释 、有助于学生掌握得体的交际文化。如历史性的课文要补充一定的时间、地点、政治背景的内容。

(2)融合法: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利用课前几分钟,讲解主要涉及的国家的主要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

(3)实践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成对话进行表演, 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

(4)比较法: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 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对比不同国家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对比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 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的风俗习惯。

(5)专门讲解法:当讲到历史剧、文学小说等作品时,对其中人物的刻画、背景及性格的描写,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很难准确体会故事中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

(6)利用图片展示法:此法可以展示说明某一个“文化现象”或具体操作。如“Throwing theSledge”链子球,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可以对此运动得到更直观的认识,配合对游戏规则及历史渊源的讲解,学生便可对其文化环境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从留学生学习汉语及汉语教学的效果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汉语的汉字及和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汉语而不重视文化的学习,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语言的意义。

我们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多数是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知识是我们今后教学中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学习另一种语言就是要用这种语言思维。因为思维方式的特点可帮助我们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所以,在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力求使汉语成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钥匙而不是包袱。

【参考文献】

1、Adaskou,K.,Britten,D.,& Fahsi,B. 990. Design decisions on the cultural content of a secondary English course for Morocco. ELT Journal,44(1),3 - 10

2、Nostrand,H. (1966). Describing and teaching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A. Valdman (Ed.),Trends in language teaching (pp. 1 - 25) .New York: McGraw - Hill

3、Brooks,N. (1968). Teaching culture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204 - 17

4、Stern,H. H. (1983 a).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6

6、SAPIR E.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版社,2001. 4 . New York: Harhcourt,Brace. & Company,1921. 221

7、高彦德寻,1933《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报告》

8、李杨,1996《语言文化教学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

9、刘询,1997《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第5篇: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交际顾虑;跨文化适应

留学生作为迅速壮大的群体,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语言的交际活动中,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同民族人,很难察觉到相互交际方式的差异。然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就会因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而敏锐地感到差异所在。Mendenhall 和Oddou(1985) 认为跨文化适应有情感、行为和认知三个成分,情感成分是旅居者的心理幸福感,行为成分是旅居者与当地文化相互作用的情况,认知成分是旅居者对当地文化的态度以及对当地价值观的接受程度。

留学生作为在中国出现的一类“特殊人群”,其数量的增加给我国带来的挑战不仅是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上的,而且要解决他们各方面的问题,包括学习、生活、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不仅影响到本人,关系到他们学业的成败,而且会影响到留学生回国后对东道国的评价,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进行研究是现实之需,同时对发展我国的留学生教育,促进国际化融合也有重要意义。

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发现,留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要经历文化冲击(狄斯马,2004)、文化休克(刘莎莉,2008)、文化适应压力(龚晓梅,2010)、人际交往适应(杨军红,2005)等多重变化。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布朗(H. Douglas Brown)指出:“文化休克是在第二种文化中学习第二种语言的人所遇到的普遍问题。文化休克时指轻微的烦躁,甚至心理上极度惊恐和慌乱的表现。文化休克反映在第二种语言学习者情绪上的变化为感到疏远、气恼、敌视、犹豫不决、情绪沮丧、心情沉闷、悲伤孤独、思乡,甚至浑身不适。处于文化休克下的人对新的环境采取的是反感的态度。时而怨恨别人对他不理解,时而又充满了自我伤感。”遭遇文化休克的外国留学生往往会选择回避与中国人交流,在校内组织自己母语的小团体,出门便依赖自己国家的高年级学生,快去快回,只办事不认人。

笔者以江西师范大学共129位来自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就他们在中国留学中的所遇到的交际顾虑进行问卷调查。笔者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试图分析来华留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交际顾虑以及抑制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策略。

一、思维与语言的差异导致语言交流障碍

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文字的巨大差异导致在来华留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交流障碍。美国语言学学者Robert Kaplan 在研究了不同国籍的学生的写作后,认为他们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喜欢直来直去,用论据论证论点;拉丁语系也就是法语和西班牙语系的学生喜欢在论述过程中穿插与主题毫无关联的句子;俄语系的学生的文章往往包括一系列猜想式平等语言结构和一些从属结构,而且其中至少一半与主题无关。闪米特语系,也就是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的同学,特别偏爱平行结构,阿拉伯语惯用排比句、喜好铺陈。古兰经就是如此。韩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螺旋式的,喜欢间接思维,回答问题不直接,更多论述不是什么,而非是什么。他用下面的图表表示几种不同的模式。

Satoshi Ishii(1988)把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比作“桥式”。讲话人组织思想的方式是为了明白直接地把自己意思传达给对方,犹如一座桥,听话人只要从桥这头走到桥另一头就把意思弄清楚了。他把日本人的思维比作“垫脚石式”。讲话人不把自己的意思直接地表示出来,而是采取迂回、隐含的方法,犹如在水中投下一块一块的垫脚石,使读者(听话人)借助于“垫脚石”悟出作者的意思。

我国著名学者吕叔湘(1985)指出:“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音素文字,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音位),英语、法语、俄语、保加利亚语都是音素文字。第二类是音节文字,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就是辅音和元音的结合体。日语的字母、阿拉伯的字母都属于这一类。第三类文字是语素文字,它的单位是字,不是字母,字是有意义的。汉字就是这种文字的代表,也就是唯一的代表。汉字以外的文字都只是形和音地结合,只有汉字是形、音、义三结合。

不同的思维习惯以及语言的差异导致留学生,特别的是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欧美、非洲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和使用都比较困难。根据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至2012年三年在读129名留学生进行调查发现:90%的受访学生都存在汉语的学习困难并产生了学习焦虑和交际顾虑。但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母语的学生的汉语学习难点也不同。80%的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留学生认为“汉语中汉字难学,数量多,结构复杂”;相比之下,54%的印尼学生,40%的日、韩留学生存在类似的问题;63%的日、韩学生反映汉语学习的困难在于形、义的混同,导致在使用汉语进行沟通时,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由此可见,来自汉字文化圈的日本、韩国学习者与从文化心理习惯上对汉文化有认同感的东南亚学习者,从语系、文字类型、文化类别上完全区别于汉语的非洲学习者对汉语学习的适应存在差异。文化认同感越强的学习者汉语学习困难越小,遇到的交际困难相比较少。所以要做到顺利地交际,只掌握语言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上熟悉和掌握语用规则(讲话规则)才能正确地交流思想,否则难免会造成各种误会,甚至使交际发生障碍,无法进行下去。

二、教育体系和课堂文化的差异导致课堂交际顾虑

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可分为三个年龄层次:第一层次是13岁以下的儿童层,

第二层次是13-25岁之间的青年层,第三层次是25岁以上的成年层。大部分来华留学生处于第二年龄层。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在受访的129名留学生中,95%的学生年龄是17-24岁,他们大都在本国完成了基础和初等教育,他们对知识的认知、习得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是由于中国的课堂文化与许多国家存在较大差异,许多来自其他不同国家背景的留学生表现出了对课堂一时无法适应。

首先,对课堂环境不适应。众多研究表明,学生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学习成果,与他们的课堂环境感知显著相关(Fraser,1998;Dorman,2001;Lisa et.al.2010)。各个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学校的教学条件存在差异。西方国家的外语教学通常是在专门的语言课教室,配有必要的试听教具,课程中以视听等多种方式给学生呈现有关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资料,轻便的桌椅可根据教学活动随意移动,有利于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中国目前,留学生上课的教室就是普通教室,固定的桌椅、缺少视听设备,授课模式单一,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更加重视完成教学计划上规定的内容,学生必须自觉地完成老师课上布置的作业才能真正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对于课堂环境的不适应,在不同地区的学生身上表现有所不同。在129名受访的留学生中,表示“教室设备单一,对汉语及汉语文化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63%的是欧美学生;只有37%的学生来自非洲马达加斯加和印尼。

其次,对授课模式不适应。课堂环境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密切的关系。课堂环境感知对学生课堂参与、动机、注意分配、学习方法选取等方面均有影响。Anderson等(2004)的研究显示,课堂环境的五个维度(竞争、有次序、规则清晰、教师领导、凝聚力)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学习投入和完成学习认为三类动机行为显著相关。国外在语言课堂上较常用“交际法”,即把自己看作课堂教学的促进者,而不是领导或是权威,多以实践为主,并让学生去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会出现的种种情况和问题,学生也不习惯依赖和等待老师。学生出现错误时,老师多采用不干涉态度,他们认为过分纠错易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Ryan等(1988)的研究发现:在教师提供较多情感与学习支持的课堂上,学生有更多“寻求帮助”的行为。Patrick等(2007)的研究认为,良好的课堂环境感知有助于促进学习动机和课堂参与。

在中国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老师教,学生模仿老师, 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确认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或服从地位。学生多等老师提问,极少主动提问或插话,“师徒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所以在课堂上中国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热情洋溢,很多留学生在下面一脸无聊又无奈的样子。问卷调查结果反映,59.7%的留学生认为课堂枯燥.老师课上的一些做法常常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对汉语学习产生焦虑;54%的受访留学生不适应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与老师课堂上的沟通出现焦虑,担心出错而回避“交际”。

三、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解决策略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的个人之间的交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跨文化交际容易导致冲突。留学生作为积极的文化学习者,他们的跨文化适应关系到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所以我们要采用积极的跨文化交际培训的理论模式,帮助来华留学生减少文化休克,降低交际顾虑,尽快适应中国文化,顺利完成在中国的学习。

首先,要重视课堂培训模式,即在学校开设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课程加强学生对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这种模式应作为大学留学生跨文化能力训练的最普遍模式。通过对文化、价值观、民族、地理或者是一个特定文化习惯的认知、理解,留学生可以更有效地适应文化差异,减少焦虑和不适。在对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学之初,教师应该帮助留学生认识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不是放弃母语文化,只是培养留学生对汉语文化的敏感性,了解汉语这门语言使用的大环境。

其次要努力创新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仍与本国学生汉语的学习方法没有多大区别,仍沿用“语文并进,随文识字”而非“先语后文”的教学法。虽然这种方法一方面使汉字教学均匀分散在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分散了难度,巩固了记忆;另一方面,结合其他语言要素一起来教学,强调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形成,利用汉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的汉语能力。但是这种方法主要问题是“以我为中心”,更符合中国人学习汉语的习惯。

最后,大学应积极开设非语言的中华文化课程,激发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缓解留学生在中国的文化交际顾虑。非语言课程包括:太极课,书法课、中国绘画、剪纸课等,这些课程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让留学生能体会中国丰富的文化形态,让他们由汉语文化的“旁观者”转变为 “参与者”,对于缓解留学生的文化休克和文化排斥有积极作用。

本文为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跨文化语境下来华留学生的交际顾虑研究―语际语用学对留学生与中方教师互动交流分析”(项目编号:10wx82)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龚丽萍(1980-)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跨文化交际学

万菁婧(1980-)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跨文化交际学

参考文献:

[1]龚晓梅,来华印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压力问题的研究 硕士论文 2010

[2]刘莎莉,中国海外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 硕士论文 2008

[3]吕叔湘,《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语文学习》1985年第5期,第142页。

[4]潘一禾,《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2011年11月,第107页

第6篇: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一些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理念的现代标志设计进行了分析以及着重解析了“中国印”2008奥运会徽的设计,以此为侧重点论述了把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融入现代设计里,必定会使中国的平面设计更具世界文化性。

1、中国图案纹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通过劳动和生活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存,中国特有的传统图案有如龙凤纹、如意纹、四神纹、合头鱼、人物……各类图案,还包括自然崇拜所留下的日、月、星、山、水、树木以及佛教中的莲花、佛手,少数民族的更是多而美丽,这些图案纹样都具有各自美好的寓意,表达了人们的审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传统图案都经过了历史的积淀,反映出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气质,许多在这个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标志,以它体现出的鲜明特点、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广而流传。

在许多航空公司的标志中,我们都立刻提到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一只腾飞的凤凰,它的灵感就取材于一出土青铜器的神鸟的造形,无论在远古还是现代,凤凰都是中华文化中美丽的祥瑞之禽,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传达了航空业“展翅飞翔”的理念。同样是以凤凰为主轴的还有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它是借用了彩陶上的凤鸟图型,并使用了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而凤鸟那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像这种取其“形”的设计当然不等同于简单的不看对像的照搬,而是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这种创造是设计师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观念对其传统元素的改造、提炼、运用,使其更有特色,更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2、中国书法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书法是通过象形文字来传达概念的,每个汉字都同时兼备词和图像的功能,将概念和表达,语义和图标融为一体,展示出令人惊叹、复杂而丰富优美的视觉语言,而西方艺术却没有可与之比拟的东西,中国书法五种主要书写体篆、隶、楷、行、草均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各具个性的视觉美感,其中篆书用笔“骨气丰匀,方圆妙绝”,结体“平稳端严凝重,疏密匀停”,极具古雅的装饰之美;隶书笔画方中带圆,撇捺舒展,结构均衡,华贵典雅;楷书结构平正,严整规矩,沉着稳重,端庄秀丽;草书奔放遒劲,潇洒飘逸,连绵回计中时,要看内容的需要,再选择适合的书体,如“喜之郎”的标志,它就是以草书字体造型,它的结构组合、大小安排、笔画处理均显出草书艺术自由洒脱,表达了欢快、喜悦、活泼和感受,孩子们很喜欢并接受了这个品牌。

3、中国印章在现代标志设计的体现

提到篆刻在现代设计中的阐释,我不得不提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2003年8月3日,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在北京天坛祈年殿,一时成为全球的关注焦点,我认为“中国印”的设计是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最完美的体现,所以,我要在这里主要谈一谈“中国印”的设计。

说起以往的奥运会,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想起当时的象征——会徽和吉祥物,举办一届出色的奥运会,首先要创造一个非常出色的会徽。而这次“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所以会被选中,我们首先要从它的图形设计的概念讲起,经过我对一系列资料的详细了解,原来“中国印”图形设计有它5个方面的概念,分别为“印信”概念,“象形文字”概念,“奥林匹克”概念,“龙”的概念,以及“红色”概念。下面我分别详细的阐述一下这5个概念的不同涵意。

3.1“印信”概念

作为奥运会徽主体图案的“印章”早在三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了,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中国印”以此来寓意北京将“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是对大家的庄严的承诺。  印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透明部分的“京”,喻意“公正”、“友谊”的原则及君子风范,同时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并将发扬广大,以它崭新的面貌走出世界,给人们以诚信中国的感受。

3.2“象形文字”概念

象形文字是汉字的起源,具有我们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觉特征的象形文字,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和古老文明,而“中国印”我们可以称之为符号艺术,它这种会徽的造型运用是集中国传统艺术特征与现代设计语言于一体,“中国印”中的“京”字,用中国传统的金石,篆刻及书法……艺术风格,又与运动会主题相结合,重新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崭新的、舞动的“京”字。

3.3“奥运匹克”概念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现代艺术的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的人是一种迎接胜利的人物形态,形象很欢快,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

3.4“龙”的概念

提到龙,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华文明及民族精神的崇高象征,而会徽中的“京”字巧妙在与“龙”字相结合,就形成了现在这个被赋予龙文化的形态,从文化的层面展现出了运动的风采,使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美好的寓意。

3.5“红色”概念

红色历来都是中国的代表性色彩,中国的国旗主体色就是红色,代表喜庆、庄严、传统的文化特点,红色本身具有热情、向上、阳光……自然属性又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吉祥,庆典的特征,红色在这里就象征着奥运圣火与运动的激情,它也是北京呈献给全世界人民的一个盛大的节日。

以上这会徽的5个图形设计概念和字体设计加在一起成就了一个让我们为之骄傲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也明确的传达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独特的个性,鲜明的设计理念,创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最完美的结合。与会徽图形设计组成为完整会徽的还有它的字体设计,BEIJING2008字形是兼承了中国书法传统,采用的是汉简书写、简洁、流畅,还要和奥运五环混然结合,而且用汉简风格书写英文字母的方式独具特色,这一英文书写是中国独创的。

说到这,我们都能感受到我们中国文化更多的是强调感受大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精神上的和谐,这恰巧与西方艺术的理性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中国的艺术要想走向世界,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体系,我们中国的艺术从业者就必须研究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同时给予东西方艺术最恰当的结合。我坚信有一天中国平面设计也会繁荣兴旺起来。

参考文献:

[1] 钟明善.中国书法史.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83,7.

[2] 王凤义.商标图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5.

[3] 林西莉.汉字王国.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0,10.

第7篇: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易经,心理分析,中国文化心理学。

I Ching and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Abstrac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 Ching has been called the “top of all classics”, and “the origin of the Great Dao”. Psychology historians today take China as the first homeland of psychology. They realize tha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rich psychological thoughts and special psychological system are embraced. Therefore, we will take I Ching as the founda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 “heart”(Xin) in the I Ching, the meaning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heart in the Great Commentaries in Zhouyi, and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heart in the hexagrams, to elaborate the meaning of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its influence to contemporary Western psychology.

Key words: I Ching, analytical psychology,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易经》素有“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称誉,既然当代西方心理学史家也把中国看作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人们也已经逐渐意识到中国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思想和独特的心理学体系,那么这种中国文化的心理学意义,也自然会透过《易经》来传达其消息。在本文中,我们以《易经》为基础,分“易经中的心字”,“易传中的心意”和“易象中的心理”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易经》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心理学”。同时,我们也将比较与分析《易经》对西方心理学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易经》与分析心理学所建立的关系。

1易经与心之意义

我们将西方的Psychology翻译成了“心理学”,其中最大的特色莫过于使用了“心”字。尽管西方心理不的研究对曾以有“灵魂”(soul)、“意识”(consciousness)、或“行为”(behavior)或“认知”(cognition)的不同强调与变化,但是一个汉语的“心”字,却囊括了迄今为止所有心理学家对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易经?系辞上》中有“圣人以此洗心”的描述,基中涉及到了“心”,反映着《易经》之心理学的深刻意蕴。《易经?系辞下》中还有易之“能说诸心,能研诸虑”的总结,《周易折中》释其本义为:“‘说诸心’者,心与理会,乾之事也。‘研诸虑’者,理因虑审,坤之事也。”(李光地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1998.955,247,8,3)更是明确地表现出了《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理想。正所谓“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卦与象是《易经》的精髓;“意”与“情”都由心构成,属于心理学的最基本范畴(文中所引用《易经》原文,均出自《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我们曾经在“心与心理学”和“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等文中,探讨了汉字“心”的心理学意义。它可以在心身、心理和心灵三种不同的层次上,不同的心理学的意义;但以“心”为整体,却又包容着一种整体性的心理学思想体系。比如,在汉字或汉语中,思维、情感和意志,都是以心为主体,同时也都包含着“心”的整合性意义。这也正如“思”字的象征,既包容了心与脑,也包容了意识和潜意识。对此,《礼记?大学疏》中有精辟的论断,称之为“总包万虑谓之心”(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1673)。

西方心理学的早期发展,所侧重的是一种生理心理学,如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冯特的代表作,便是《生理心理学大纲》(1875)。其后来的发展是以意识和行为为研究的主题,尽管仍然把人的生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生要基础。但是,再后来的发展,如弗洛伊德之后的荣格分析心理学,以人本主义第三势力心理学之后的第四势力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超个人心理学)等,却明确地要以人的心灵或灵性作为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主题。而作为这后来的发展,作为自称为后现代的西方心理学家,他们却是要在中国文化中吸取他们所需要的营养与支持。即使是作为认知心理学代表的学者如加德纳(H. Gardner),以及以其情感智力理论而闻名的学者高尔曼(D. Goleman)等,也都直言不讳中国文化心理学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是“心”的心理学的意义与价值。

当我们以“心与心理学”为主题来思考中国文化心理学意义的时候,曾经被《周易?系辞上》的“圣人以此洗心”深深地打动。我们曾经以“Psychology of Heart”为论文的韪,参加瑞士爱诺思基金会(Eranos Foundation)关于《易经》的国际圆桌研讨会。透过一个“心”字,我们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考察与分析《易经》与心理学。

2易经中的心字内涵

通行本《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卦辞和爻辞组成,易传的部分则包括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等“十翼”。在《周易》的卦爻辞中,有6个卦直接使用了心字8次,为我们留下了中国古代对心之义和心之理的最初规范,以及其所赋予的原型性的义理和内涵。

这6个卦分别为:坎卦(维心亨),明夷卦(获明夷之心),益卦(有孚惠心;立心勿恒),井卦(为我心恻),艮卦(其心不快;厉薰心),旅卦(我心不快)。属于心部的汉字在上下经的64卦中反复出现,其中如:悔、惕、性、恒、愁、惠、忧、思、憧憧等等。为此,我们以“坎卦”为例,进行如下的分析。

坎卦卦辞的原文是:“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程颐在其《程氏易传》中解释坎卦之卦象时说:“阳实在中,为中有孚信。‘维心亨’,维其心诚一,固能亨通。”这是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维心亨”也正是表达了其朴素至诚的道理。程颐还说,“至诚可以通金石,蹈水火,何险难之不可亨也?”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周易》经卦中出现的心字及其表述方式,如“维心亨”、“为我心恻”、“有孚惠心”等,与尚书和诗经中所使用的心字具有相似性,保留了汉语心字的原始面 及其基本蕴涵,并且保留了甲骨文及金文中心字与心词的古朴性。对此我们可以略作比较如下,如早期甲骨所载:“庚戌卜,口贞,王心若”;“午卜,贞,王心亡鼓”;(参见张立文(主编).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5)《诗经?国风?邺?柏舟》之“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以转;我心匪席,不可以卷。”(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296)以及《尚书?商书》中还有“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的描述,实为汉语“心药”的基本原型;而《易经?说卦传》中有:“坎为水,……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实为“心病”的基本原型表现。

《易经》坎卦中的“心”义及其原型性的内涵,为后世发展的心学奠立了基础。李舜臣曾经评注说,“作《易》者,因坎离之中,而寓诚明之用,古圣人之心学也。”章潢说,“六十四卦,独于坎卦指出心峄示人,可见心在身中,真如一阳陷于二阴之内,所谓道心惟微者此也。”《易传》中所发挥的“天地之心”,如复卦之“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卦?彖辞》);所主张的“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如咸卦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卦?彖辞》);所提倡的“君子立心以恒”,如系辞之“君子安其身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便是心学的最初形态。

实际上,《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思想,并不拘泥于“心”字本身;正所谓“言生于象,固可寻言以观象。”并且古有“固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的主张。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易经》之卦象的分析,来作进一步的讨论。

3易经卦象之启示

在《易经》的卦爻辞中,包含着深刻的心理学道理;易传中的评论与解释,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易经》中的卦象,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与分析。孔颖达在其《周易注疏》中说,“伏羲初画八卦,万物之象,皆在其中。”(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82,2)这正如《易经?系辞》中所揭示的:“圣人设卦观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

因而,凡是《易经》之64卦,384爻,拟诸形容之间,处处包含着丰富的象征性,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学的意义。首先,易中有象,在《周易》之象辞中集中反映着这种象征性的启示,诸如《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坤中包含着一种“君子之道”,包含着一种深刻的人格心理学理论。其次,即使是一个单一的卦象,其中六爻的变化,也可象征人生的心理发展。比如,孔子曾经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来形容自己一生的心路历程,从中也不难看出乾坤之六爻变化的痕迹。如“四十而不惑”与乾卦第3爻之“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或坤卦第3爻之“含章可贞”。或者说,从乾坤之六爻的变化中,可以来分析真正君子之道或君子之心路历程的演变与发展。再者,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之中,更有着重阐述心理规律的卦象。比如,象坎卦、艮卦、比卦、家人卦等等。在此,我们以咸卦为例,来进行易象的心理分析,以及我们对《易经》中心理象征性的理解。

咸卦由兑与艮组成,《易经?咸?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释其卦象,咸卦以艮兑相配,所表达的是山泽气息相通,万物皆互相感应之道理;但象中亦有情,艮为少男,兑为少女,男女相感之至情,已见于此。启观咸卦六爻,初阴四阳,二阴五阳,三阳六阴,皆阳感而阴应,阴感而阳应之象征。称其为感,所表现的正是交互相感之义。

因而,我们知道,这咸卦是象征“感应”的,揭示了感应之道。我们曾经将“感应”译为英文的“touching by heart and response from heart”,因为汉字的感与应,皆有“心”为主体。这可与西方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原理相互比较,两者所揭示的是不同的心理层面,所反映的是不同的心理学理想。感应是超于单纯的刺激反应的,其以心的象征性为主体,强调了这种心理过程的体验与感受性,以及情感的作用。而刺激反应则不然,所侧重的是对心理过程机制的描述。更为可贵的是,《易经》中咸卦的心理学意义,并不完全在于一种“普通心理学”的描述,它是将意识的心理学与无意识的心理学结合了起来。咸卦上兑下艮,乾在坤中,包含了“天地所感”的境界。因而,在“咸卦”之意象中,包含着“无心之感”的本质内涵,揭示了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途径。这正如《易经?系辞》中的介绍:“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朱熹评注说:“无思、无为,言其无心也。寂然者,感之体。感通者,寂之用。人心之妙,其动静亦如此。”(朱熹(注).周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45)无心之感,是《易经》中天地之心的呈现,是中国心学的精深境界。

咸卦感应之心理学的意义与象征性,却也并非局限于咸卦本身。从咸卦九四爻以下,复有困三解上,噬嗑之初上,否五鼎四,豫二复初,损三益上等,其义皆统于咸四。因为咸卦之第四爻,正为“心”之象征。对此,《易经?系辞》中有深刻的论述,将咸卦第四爻之意义发得淋漓尽致。如将其形容为“同归殊涂”,“一致百虑”;“精义入神”,“穷神知化”;并且主张“君子易其心而后语”,戒“立心勿恒”。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表现出《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思想的线索。老子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93.32)而《易经》则正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我们更希望当代的心理学家们,能够从《易经》中获得启迪。对此,我们可以用“易经与心理分析”,以及“爱诺思与易经”,来介绍《易经》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所已经产生的影响。

转贴于 4易经与分析心理学

在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心理分析和分析心理学发展的初期,便早已与《易经》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卫礼贤(理查德??维尔海姆)在劳乃宣的帮助下,把《周易》翻译成德文的时候,已经通过他们的翻译,传递了其中古老的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信息。这正如卫礼贤的儿子海尔特??维尔海姆在该译本的英文版第三版(1967)序言中所说,“易经中所阐述的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人类心理现象。”(Wilhelm R, Bayness. The I Ching.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xvi-xvii)在这第三版的英译《易经》中,同样带有荣格为其德文本所撰写的“前言”,更是增加了《易经》对心理学的意义和影响。

荣格曾经这样说:“《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Jung C G, Wilhelm R.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Causeway Books, 1975. 141,144)这是荣格对《易经》的理解,以及其对于《易经》之情感的表达。荣格说,“任何一个象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维尔海姆,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一‘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我们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Jung C G, Wilhelm R.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Causeway Books, 1975. 141,144)这个“阿基米德点”,是荣格对于《易经》的接受和理解,而这个“阿基米德点”,也正是荣格心理学发展的关键。

通过《易经》的帮助和启发,荣格提出了他的“共时性原则”(synchronicity),并将这种“共时性原则”,作为其分析心理学发展的一种内在基石。荣格说,我自己在对无意识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西方的因果性原则在解释一些无心理活动和过程时,是不充分的;这也促使我寻求另外一种解释的原则。在英国学者保罗??戴维斯的名作《上帝与新物理学》一书的第六章:“精神与灵魂”中,作者将荣格的一段话作为该章的“导引”:“我就是相信,人类自我或曰人类灵魂的某一部分,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法则——卡尔??荣格”。(保罗??戴维斯.上帝与新物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6)荣格深信,心理现象,必将遵循着一种有别于物理法则的法则:“共时性”原则是荣格为之而奋斗的一种理想。荣格曾经说过,“建立在共时性原则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在《易经》中表现的最为充分,是中国思维方式的最集中的体现。而对于我们西方人来说,这种思维方式,从赫拉克利特之后, 便在哲学史上消失,只是在莱布尼兹那里出现过一些低微的回声”。(Jung C G, Wilhelm R. 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 Causeway Books, 1975. 141,144)在这种意义上,荣格说,《易经》正好适合于分析心理学发展的需要。

从荣格以来,几乎所有的分析心理学家,都对《易经》情有独钟。《易经》与心理分析和分析心理学,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众多的分析心理学家,都从《易经》中获得了深刻的启发;并且将这种深刻的启发,发挥为其心理分析的实践。对此,我们可以用“爱诺思与易经”为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易经》对西方心理学所产生的影响。

5爱诺思与《易经》

“爱诺思”这个名字在西方具有东方的象征性意义,因为从其孕育和产生之日起,好象与中国文化,尤其是《易经》,结下了不解的渊缘。爱诺思的创始人奥尔加??弗罗—卡普泰因夫人(Olga Froebe-Kapteyn),最初正是由于对《易经》的兴趣,邀请一些著名的汉学家或《易经》学者聚会,如理查德?? 维尔海姆(Richard Wilhelm)、鲁道夫?? 奥图(Rudolf Otto)和卡尔??荣格等,为爱诺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每年都要举行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早已成为国际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

正式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开始于1933年,卡普泰因曾邀请荣格在1934年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上,专门介绍《易经》的心理学意义。从1933年至50年代初,荣格几乎每年都要出席“爱诺思圆桌研讨会”,并且每次都是该系列圆桌研讨会的核心人物。因此,在瑞士苏黎士荣格研究院建立之前,爱诺思也就成了分析心理学的大本营。同时,《易经》与心理分析,《易经》的心理学意义,以及其深刻的文化意义,一直是爱诺思东西方文化圆桌研讨会的主旋律。

卡普泰因夫人的继承者,担任爱诺思基金会主席近40年的利策玛(R. Ritsema)博士,同时花了40余年的心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易经》,完成了影响深远的《周易》——“爱诺思易经版本”,一种独特的易经心理分析。

利策玛博士认为,《易经》充满灵性,充满了深刻的心理学意义,包含着目前西方深度潜意识心理学以及分析心理学的深刻道理。他说,“《易经》中包含着荣格所描述的原型力量。这种力量代表了生命的变化以及其意义的体验,其规律或道。”(Ritsema R. I Ching The Classic Chinese Oracle of Change. London: Element Books LTd, 1994.8-15)利策玛曾经这样来介绍他们所翻译和注解的《易经》:“我们这部书是把富有灵性的《易经》,作为一种心理学的工具。”利策玛认为,“《易经》填补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缺口。”(同上)。他们的翻译与工作,是要把《易经》中的心理学根源,复兴为一种活生生的心理学实践;表现与发挥《易经》中的心理学意义,也正是爱诺思《易经》版本的最大特色。

第8篇: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翻译跨文化交流旅游经济旅游资料旅游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论文百事通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带动了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而旅游资料的翻译也就成了旅游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旅游资料的翻译是跨国界、跨文化、跨社会的宣传活动。翻译工作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又面临各国文化与语言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困难。译者需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美学、心理学、市场经济学、广告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旅游资料的英译情况仍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拼写语法错误;措辞不当;滥用汉语拼音(中式英语);文化信息处理不当等等。

旅游资料是一种宣传资料,其功能就是向读者亦即游客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地理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引起游客参观的兴趣,达到传播本地文化的目的。同时,旅游资料中所蕴涵的信息以文化为主,涉及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历史考古到风土人情,无所不有,极具独特的中华民族特色。因此,翻译旅游资料就是要把含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转换到译文中,这才是旅游资料翻译的重点所在,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却给这种文化的转换带来极大的困难。有的译文让外国游客不知所云,有的译文的语法杂乱无章,错误百出。有的译者强行按中文的句法进行翻译。那就无法达到其英译的目的——吸引游客。比如用hangfootbuilding来翻译吊脚楼让人无法想象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建筑物。下面就旅游业相关的几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旅游资料的翻译

虽然旅游资料的翻译应该以读者的文化为主,以译文为重,但是外国游客感兴趣的是旅游资料中与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应在读者接受范围内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如果译文不作任何改变照直翻译,不但令外国游客不知何意,而且还会失去阅读的兴趣,达不到翻译的目的。那么译者应适当地增减文化点来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所以采用删减、释义、类比、改译等方法。

典故是旅游资料中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谚语、某些作品等。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富含较浓厚的民族色彩,因结构固定,义在言外,已失去指称意义,只有语用意义,在直译以后读者无法理解典故含义时,要对典故作适当转换。采取直译加注其背景知识和解释原文含义,避免损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联想意义。意译向译文读者忠实地转达原文信息,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如:“玉兔”为什么英译成“MoonRabbit”而不译成“JadeRabbit”?让人误认为是玉做成的兔子。

旅游景点的翻译

旅游景点的翻译在旅游文化的介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译者对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充分的学习,有条件的最好作实事求是的实地考察。想办法拉近外国游客与中国文化的距离,使他们产生亲近感,激发他们的游兴。中国悠久历史中有许多著名事件,英雄人物,典故传奇等,旅游资料中经常提到的许多风景名胜往往与他们有关。不增加说明,一般外国游客就无法理解。有时候在翻译旅游资料中删减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多数外国游客阅读这些资料都是为了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增加一些旅游兴趣。

值得一提的就是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在翻译选词时更应该慎重。比如说“楼”在英语中有许多个对应语,并不是可以随便调用的。浩然楼译为HaoranMansion,是因为这是一座公馆大楼式的建筑,岳阳楼译为YueyangTower,因为其形状类似塔,而天安门城楼是众所周知的类似检阅台、主席台的建筑,故译为theTianAnMenRostrum。

饮食文化的翻译

我国由于历史和地域的不同,形成众多菜系,在翻译时充分考虑它的中、西文化差异、其原料成份及烹调方法等。如将韭菜合子译成ChiveBox就会让人费解,何为“ChiveBox”?看到“盒子”就直接对应了“box”?可见译者在翻译菜单时对这种传统小吃本身还不够了解。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不禁想到了“dumpling”一词,其所指不仅限于“饺子”,还可以指其它食品,如:粽子、水饺、锅贴等,虾饺可译为ShrimpDumpling,素菜锅贴可译为VegebrDump1ing。此类英译名现已广为接受,而韭菜合子的形状与饺子相似,体积较大,看似扁平,dumpling一词也可适用。综合考虑韭菜合子的制作方式,制作原料,笔者建议译为FriedLeekDumplings。

在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翻译时,可采用直译:烹饪方法+原料名,如:清蒸桂鱼SteamedMandarinFish、回锅肉Twice-cookedPork、炖牛肉StewedBeef。音译+意译:麻婆豆腐BeanCurdSichuanStyle、西苑饭店XiyuanHotel。意译:红烧狮子头BraisedMetBallswithBrawnSauce、棕子Pyramid-shapedDumpling。论文百事通

公示语的翻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举办奥运会、世博会都需要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然而,当海外旅游者来华发现“EntranceVisa”(凭票入内)、“FeePark”(收费停车场)、“TicketOfficeFor”(补票处),OffLimits(旅客止步)等非规范英译的公示语时又会作何感想呢?在北京,各街道路口都设置了路街名牌,如“长安街”。路牌上汉语“长安街”置于汉语拼音“CHANG''''ANJIE”之上组合共用。像这种路标中国人只看汉字就一目了然,而无看拼音的必要;海外旅游者不懂汉字,看了标注的汉语拼音也不会明白这“JIE”意味着什么。如能将拼音CHANG''''ANJIE的“JIE”改用“AVE”或“AVENUE”岂不更恰当。公示语的应用功能特色公示语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也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公示语应用功能的不同直接导致英译公示语的语言风格、语气的差异。新晨

突出服务、指示功能的公示语广泛应用于旅游设施、旅游景点、旅游服务、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卫生设施、街区名称、旅游信息咨询等方面,如:InternationalDeparture国际出发、InternetCafe网吧、DrinkingWater饮用水、ShoppingMall购物商城、Information问询服务、CarRental租车服务。突出提示、限制、强制功能的公示语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紧急救援等方面,如:TurnRight向右转弯、Slow减速行驶、NoParking严禁停车。严格禁用生僻词汇,英语公示语的词汇选择非常重视公众化,严格避免使用生僻词语、古语、俚语、术语。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必须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对相同使用场合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进行一对一的汉英对译。一些具有中国本土意义的公示信息经确认实有必要保留,在暂时无法找到对应译法的情况下应当参照实际功能需要选择适宜形式风格进行试译,然后在部分海外旅游者中进行检验。在确认不会产生任何误解的情况下才可广泛应用。

总之,中国要实现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的目标,必须重视旅游英语翻译的作用。分析其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恰当翻译旅游资料,注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旅游英语翻译得好,会唤起外国游客心中的美感和向往,有助于他们领略华夏千古文明的醇厚魅力,译得不好,则会破坏游客的兴致,影响我国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第9篇:汉字与中国文化论文范文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中国乃至全世界。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网络的社会地位逐渐凸显,校园文化网站建设也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它不仅传递着丰富多彩的视觉信息,也充分体现着独特的校园文化。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元素的内涵、特点和类型,以及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意义,将中国的传统元素巧妙地运用到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的设计中,旨在彰显大同大学校园文化内涵,贯彻落实大同大学“厚德”、“博学”、“慎思”、“笃行”的校训,表现同大学子对校园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网站建设;中国传统元素;校园文化;界面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承文明与创新知识已成为当代文明的主题主线,在此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网站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而且近年来其社会地位也不断凸显。与此同时,全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日益激烈,导致高校校园文化日益开放和繁杂。因此,应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视角梳理和评价高校校园文化,并逐渐建设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网站,传承校园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作为凝结华夏文明精神和彰显中华人民特质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果将其适当地取舍、借用、打乱、组织、重建并运用到校园文化网站的建设中,将会取得全新的视角效果与经验,提供一种全新的触及世人心灵的感性认知,培养中国风格的审美情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其中网页版式设计对整个网站的设计构造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浏览者与网页信息间的传递载体,例如在版面设计中采用留白的方式营造空灵韵味,在现代的版式设计中有指导意义。在构建中国风的网站时,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不仅会发挥现代科技美与创新美,而且还会体现传统的韵味美,保持着新与旧、古与今、传承与发展的高度契合,能够使网页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之感。大同大学文化校园网站的设计制作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网站的界面设计中,以期能彰显大同大学校园文化底蕴,并且能在网页中体现大同大学的校园文化精神,体现全体师生对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校园文化网站概述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师生在从事各项课内外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意识形态。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它包括学校领导、师生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取向,学校独特的文化特色、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风貌,以此彰显、传播和弘扬学校文化特色。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成为传递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其中校园网站就是一个集学习、娱乐与社会活动于一体的虚拟空间,可以充分体现校园的文化、精神和特色。而高校的校园文化网站不仅体现着各个高校的文化,也集中反映了当代教师与学生的精神风貌,对于文化的丰富、交流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元素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种类繁多,尤其是吉祥图形符号,如龙凤、麒麟、朱雀、太极、八卦、中国结、书法等传统文化元素符号,代表并彰显着中国文化神韵。中国元素,是指在中华民族的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与传承的,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东方文化中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具有多样性、广泛性、丰富性的特点。包括丰富多样的有形物质文化元素和无形精神文化元素,如徽派建筑、梅兰竹菊、朱雀、书法、中国结等有形文化元素,思想意识、价值体系、道德观念、民俗等无形精神元素。在网站构建中,时刻运用着“中国特征”,处处体现着中国式的意境和精神,是构建中国特色校园文化网站的基础。

三、中国传统元素在文化网站中应用的意义

1.丰富网页的表现手法

中国传统元素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传统元素的挖掘和运用,能够极大地丰富网页创造的表现手法。在网页制作中,不仅要恰当地运用传统元素的表象特征,更要深层次地挖掘这些元素所具有的内涵,与传统哲学思想相呼应,共同激荡出更加出色的创意网站。

2.产生文化亲和力

中国传统元素取材于最贴近人民生活与民族情感的传统文化习俗,包涵了深厚的中华民族情感。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准确把握与运用,更能够体现国人的心理价值,使网站更具亲和力,增加受众的理解度、接受度,勾起受众对中国文化的精神联想,唤起对中国情结的共鸣,促进网站进一步传播与发展。

四、基于中国传统元素的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的界面设计分析

在研究中,本论文主要是通过设计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界面,结合中国传统元素体现出大同大学的校园文化底蕴。网站的设计主要分为八个部分,分别是“首页”、“书香校园”、“校园风光”、“学子风采”、“校园活动”、“舌尖校园”、“关于我们”和“论坛”,从各个方面介绍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使参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实质,贯彻落实大同大学“厚德”、“博学”、“慎思”、“笃行”的校训。其中从logo到小图标无不体现着“中国味”,网页以中国风色调为基准,将中国风格和校园文化巧妙融合。

1.翰墨书法演绎校园文化

汉字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符号,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审美趣味。在网页设计中,汉字不仅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呈现着其“形”的特征,还能体现其审美艺术价值。把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形、神、意进行适当的融合,并运用到网页设计中去,有助于体现网站的文化民族特色。在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中就运用到了不少汉字书法设计,首先表现在logo的设计中。logo图整体以书法为主要元素,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左图右文的手法将传统印章、龙图腾作为设计元素与楷书汉字艺术相结合。红色印章中是运用毛笔一气呵成中国风的龙图腾,线条优美,若隐若现。配以毛笔书写的楷书文字,说明网站的主要性质———传播校园文化。印章与图腾的艺术形式巧妙组合,能让观者感受到浓烈的民族气息。运用毛笔书写“校园文化”四个字,大面积的浓墨书写文字贯穿着整个logo图,不仅突出主题,而且显得雄伟有神,运用毛笔书法“软”的特点能使简约的线条生成丰富的气韵之美,增强logo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不仅logo中运用汉字书法,网站中的滚图也大量使用汉字书法元素,并巧妙地与大同大学的校训相结合,运用书法形式加以表现,展现大同大学校园文化底蕴。在每一幅滚图中的黄金分割比例位置处书写“厚德、博学、慎思、笃行”这个同大学子熟记于心的校训,采用行书字样书写,突出我校校训的历史感和厚重感,从而体现出我校校园文化源远流长。在“厚德”这幅画中,整体以墨色荷花为背景,给人以空远悠扬的意境,以行书书写的“厚德”二字,对整个空间进行分割,对空白的切割体现书法艺术的形式美,随后以楷体小字对“厚德”校训加以解释,行楷两种字体交相辉映,共同呈现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的历史感与厚重感。在“博学”这幅画中,整体背景采用从灰色到白色的渐变手法,灰阶层次的渐变达到空灵之效。行书书写的“博学”二字,从上及下,从左及右,涉及了文字的方向性,文字排列的方向性也会影响视觉效果,在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中文字方向主要有平行、垂直两类,而平行、垂直的文字能给人以稳定厚重之感。同样以楷体小字对“博学”校训加以解释,采用古代文字的书写格式,文字方向从右及左的展现,体现了对传统文化风格的继承。在“慎思”这幅画中,字体圆润灵动,校训的行书字样与解释的楷体字样之间采用浓淡墨交替变化,空间中大量留白,以“慎思”二字对留白处进行分割,形成虚实对立之感,体现书法的韵味美。在“笃行”这幅画中匠心独运地使字迹融合了毛笔的意蕴,好似展示了毛笔书写的过程,别有风味。字体设计风格雅致,简洁中不乏品味。本画面中解释文字较其他几个画面较大,这里把解释文字作为填充空白的元素加以运用,不仅能够展示书法的独特魅力,而且也有补充空白之效。网站运用汉字书法让人感受到,当介绍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内容时,适当结合汉字书法,可以增加原有内容的意义与内涵。深入挖掘汉字的造型意趣和文化底蕴,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可以提升网页的文化韵味。

2.水墨经典阐释校园内涵

水墨画属于中国画的一种,主要以水墨的形式描绘中国的山水人情。以毛笔、纸、绢等绘画媒介,将笔的提按转折、疾徐轻重与墨的虚实强弱、干湿、浓淡相互搭配形成无穷变化,以绘画语言的形式表现中国文化特色之美。在大同大学校园网站中构图背景主要以水墨画为主。例如首页中的滚图设计以水墨山水画为背景,配以浓重笔墨书写出的圆,中间以汉字书法画龙点睛,整体营造出一种空灵之感,有浓浓的文化厚重感,与校园文化的风格交相辉映。其中,背景选择大量留白的水墨画,不仅可以方便其他元素的添加,也可以营造出空灵意境。在网页设计中更是如此,将中国式的艺术审美运用到设计中,让空白在字与图之间自由游走。中间以浓重笔墨书写出的圆,不仅可以体现中国特色,而且极具吸引力,把观者的目光第一时间聚焦在圆中间的内容上,突出主题。去除了外在复杂雕饰的墨白,传达了一种朦胧美感,也表达了一种特殊的张力,在网页中灵活运用墨白,会突出所表达的信息。在设计构思上,水墨元素的作用是平衡网页,水墨画元素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和视觉符号,它所营造的氛围,能呈现出东方人独特的感觉和心境。这幅图片画面中由水墨元素、墨竹、奇石共同组成。其中水墨元素能在水与墨、黑与白之间形成浓淡变化的色彩层次,在用水墨晕染出圆之后,在圆的缺角部分继续晕染出几条锦鲤,通篇水墨画将墨之黑作为主要色调,通过创造黑与白的气氛,将元素以一种非常单纯的方式最直接展示给观者,画面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利用墨之黑色作为设计元素,既简洁有趣又能体现传统美感。不仅如此,水墨还可以与其他元素配合使用,例如以水墨图形勾勒与渲染出水墨鱼缸,锦鲤在勾勒出的墨色鱼缸中游动,营造出含蓄单纯、优美恬静的水墨意境。所以将水墨元素与其他元素配合使用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表达方式。在设计表达上,采用水墨晕染的艺术效果,墨滴在水中舒缓地晕染开来,墨迹展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可以想象它变换成连绵的山峦、广阔的大海、飞翔的仙鹤等,最终回归于墨迹本身的形态。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疆,水墨的魅力在于它写实与写意兼具,在黑白的空灵世界中,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将水墨画元素应用于网页设计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水墨画元素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表现手法能融合不同风格设计形式,绘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网页设计的水墨元素运用能延续现代人从古代传统文化中继承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水墨画元素的灵活运用不仅能丰富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传递中国民族文化特色,还能有效地传递表达主题信息,具有极高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3.传统色彩点亮校园经典

传统色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是中国特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影响下,传统色彩不仅讲究视觉美感,而且重视色彩的象征寓意,例如在中国红色被看做是喜庆色,颜色本身鲜艳明亮,也寓示红红火火、生气勃勃;又如黄色,因其明亮,被看做是阳光和大地的颜色,寓示期望、智慧、文明。不仅如此,黄色还是中国历代帝王的专用色,象征着古代中央。在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设计过程中,主要以中国红为基调配以中国黄加以修饰。红、黄色是中国传统吉祥的象征,红色具有强烈的感知性,是血液与生命的颜色,是国际上以中国命名的颜色,即“中国红”。“红配黄”所呈现的是一种积极、热烈的视觉效果,是喜庆、吉祥的象征。在网站中首先可以看到logo是红色印章图案,突出中国味,与之配套的导航条、小图标均采用中国红与黄色相搭配。通过对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的设计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首先制作网站时,要保持网站色调的一致性,整体性是网站和谐的前提,每个网页、每个区域对色彩的运用,必须把握色调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就像大同大学文化网站制作中整体采用“中国红”为主色调,不论是logo、导航、图标基本采用红色,强调整体协调性。其次,根据传统色彩的特点,灵活运用,把经典的色彩感觉引入到网站中,例如在网站中引入“中国红”、“中国黄”,主要目的在于营造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情调。再次,对中国传统色彩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例如打破常规的色彩组合方式,这样可以搭配新的视觉效果。把徽派建筑、晕染的墨滴与红旗相组合,对以墨色为主的冷色调创新搭配鲜亮的“中国红”,两种颜色形成对比,刺激观者视觉,给人印象深刻。最后,在网站制作中注重现代风格色彩与中国传统色彩的融合,使二者既相互结合又相互区别,体现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时代感。在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中以传统色彩(中国红、中国黄)为主色调,辅助色选用现代色彩,如有青草绿、宝石蓝、浅杏黄等,使网站既具有历史感又具有时代感。

4.古典图形彰显校园意蕴

中国传统图形具有中国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经过历代传承经久不衰,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丰富多样,既包含了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字、绘画,还包含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印章等。中国传统图形不仅是欣赏审美的体现,更是哲理与深刻寓意的化身,这些图形的作用甚至超越了文字符号,形成了具有深层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在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中运用到的传统元素有荷花、梅花、墨竹、奇石、徽派建筑、红旗、锦鲤、笔墨、书籍等。其中,荷花代表圣洁,是佛教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古代名人墨客都以荷花象征自己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荷花在此网站中,彰显校园文化高洁之意,突出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者的高尚品质。梅常常常被看做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梅花也是岁寒三友之一,梅以其凌寒独开的傲雪精神和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之美,被人们所喜爱,象征高洁、坚强,而笔墨、书籍也是中国传统元素的象征,并且体现着网站的主题———推广校园文化。竹,是君子的化身,彰显气节,乃“四君子”之一,代表着坚持、正直、清高,在此运用说明同大学子拥有竹一般的气节。奇石,也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尤以玉石为代表,古代文人骚客以玉指代自己高尚的品格,而且玉不离身。徽派建筑以粉墙黛瓦为表现特征,以砖雕、木雕为装饰特色,成为体现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国旗上的五星象征中国全体人民对党的拥护爱戴,是中国在世界的标志和象征,彰显我校一直坚持和拥护我党的正确领导,此处体现着我校不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同大学校园文化网站所运用到的传统元素均与传统文化密切联系,荷花、梅花、墨竹、奇石、徽派建筑、红旗、锦鲤、笔墨、书籍,它们不仅说明网站的性质———传承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厚重感,而且说明同大学子拥有像荷花、梅花般高尚的品格———探求真理,不畏严寒。所以在网站中运用传统图形、图案时,要选择与网站主题相贴近的传统元素,不仅如此,更要深度挖掘传统图形深层意蕴,做到形与意、神与态的高度融合,才能更好地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图形为现代网站设计制作提供了血液和灵魂,将其放置于现代网站设计中发挥出无限的正能量。

5.哲学思想弘扬校园精神

适应性和包容性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显著特点。中国传统元素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艺术与文化精髓的代表,是因为中国传统元素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思想相存相依,与华夏民族传统人格一脉相承。中国文化的精神核心是天人合一,这种强调整体和谐的哲学,与网站设计的理念也是一致的,网站设计也是要达到整体的和谐,中国哲学主张世界是多样化的统一,认为以宽广的胸怀、有容乃大的气概,兼收并蓄,使世界达到“和”的理想境界,传统汉字书法艺术与传统图形的最终理想境界都是和谐,但这种协调与均衡并不是简单的线条处理分割,更不是一板一眼的类似数字化的均衡排序,而是通过对各种艺术设计表现手段的运用,达到一种整体上的制衡,即“中”与“和”的平衡。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道释并存,而中国元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讲求中庸之道,表现在网站设计上则是整齐、浑厚、中和的风格;道家主张法贵天真,崇尚自然,渗透到网站设计制作中,体现了黑白、虚实、浓淡、刚柔等艺术特点。佛教文化主张讲求禅机、心悟,在网站设计中的留白,在空白处留下无限遐想空间,从有界到无疆。儒、道、释三家哲学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中国传统元素是它们有机的结合,也正是这种巨大的影响使它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与精髓。

五、结论

通过制作研究中国风校园文化网站,不仅可以发展中国特色,而且可以传承校园文化。让浓厚独特的校园文化以中国特色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具中国味,更贴近学生心理。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习惯,因此在网站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现代化的特点,更要注重对民族性的发掘,设计出具有国际性、实用性、民族性、文化性的网站。但是,本网站的设计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应拓展传统元素的素材范围、应设计传统元素的动态效果之美等等。因此还需在后期的制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制作现代文化网站时,对传统元素加以适当的改造提炼,能使网站更显历史厚重感,然后再结合现代的技术手段和审美情趣去发掘传统的精华,找到与时代的契合点,古今互补才能形成中国特有的设计风格。

作者:杜佳慧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周伟.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网络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0.

[2]陶亮.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及运用[J].文艺研究,2012(8):9-25.

[3]高桂清.浅谈中国传统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M].大众文艺,2010(24):18-33.

[4]梁景红.网站设计与网页配色实例精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23-145.

[5]郑忘平.网页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及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12.

[6]荆婧.试论中国元素在世界电影中的呈现[D].重庆:重庆大学,2011.

[7]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134-15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