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阳光体育运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阳光体育运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阳光体育运动

第1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一、阳光体育活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实施的一项惠及全国青少年的体育活动,涉及的面广,影响的人多,能够提高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识,从而会激起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随着学生强身健体意识的深入人心,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也会取得空前的进步。教育的素质是整个民族素质的核心,阳光体育活动在校园的影响力必将引起全社会对体育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从一方面讲学生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来说,对于校园体育文化工作的开展将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

1.加快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从物质层面上讲,校园内的各种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器材等物质实体,都是校园内体育文化活动的载体。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物质实体将不仅是本质力量的外化,而且也是承载意识的文化,体现价值观念和情操的同时也凝聚着人类的思想和智慧,而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会越来越凸显。但其实质是承担着学生日常体育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开展阳光体育,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同时要保证学生平均每天有一个小时以上的锻炼时间。可见,只有保证体育活动空间的配套和运动器材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十分重视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并加大力度改善与丰富硬件设施,即便如此,我国的体育设施场地在其总量上仍然不能满足总体的需求,城市相对好些,农村以及偏远地区基本上达不到日常的体育运动需求,体育场所、器材的缺乏已经成为阻碍了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突出问题。要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首要的任务是加强体育场所的建设与器材的购买,从硬件上要满足学生的需求。

2.促进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全面提高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水平,是阳光体育的内在要求,更是提高学生体质的最高目标。体育精神文化良好,从良好体育氛围的形成与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度方面来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阳光体育活动的推行,使学生对日常体育锻炼参与度增强,对体育锻炼形成浓厚的兴趣,对体育习惯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从体育活动中逐步体会、培育出意志力强、戒骄戒躁等品质,对其日后的学习工作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3.完善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层面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各种校内外与体育相关的规章制度。一整套完善的、可行的校园规章制度是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石。然而,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组织运行机制属于内部运作,不对外开放,也不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管理,使得在管理手段、运作水平等方面都落后于先进水平。同时对于现有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也成为了体育文化发展的瓶颈。阳光体育活动的运行,对学校管理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更新良好的管理方法提供了互动的平台,同时使各部门加强协调沟通,使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阳光体育活动下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倡导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严格组织管理早操

利用早操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宣传我国在各项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运动员为国争光的光荣事迹,在校园内倡导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发扬顽强拼搏的体育理念,并结合体育比赛的观看,普及体育常识,举行各类竞赛,让体育道德精神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全面有效落实早操活动,务必做到管理到位、人员到位、器材到位,检查到位。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早操意义的认识,要让学生明白早操不只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形式,而是一个学校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是班级学风、班风和班级凝聚力的体现。

(二)加大物质实体的投入,开放大课间体育活动资源

保证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现阶段很多学校没有充足的体育场地,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阳光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立足实际,加强调研,认真规划,积极实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设施建设当中,同时配以国力投入,为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提供根本的物质保障。应开放大课间体育活动资源。大课间的活动内容不能只限于广播操,而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季节特点安排相应的活动内容。内容除了广播操,还可以安排校园集体舞、一些节奏明(下转第128页)(上接第121页)快、音乐感强的韵律操、兔子舞、健美操等项目。在寒冷的冬季,可以组织安排学生进行跑步、队列队形练习、跳绳、跳橡皮筋以及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活动的形式不拘泥于一种模式,应经常调整,如举行学校对抗赛、友谊赛,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展示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内容。

(三)拓展课外体育活动,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第2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业余体育训练 关系

阳光体育运动是体育教学、体育课外活动;业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课的一种提升。在课堂教学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求、方法、手段、任务和运动的时间段都有所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特长,为发展学生特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一、阳光体育运动与业余体育训练的区别

1.历史背景及定义不同。2006年12月23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倡议,并指出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最终目标的学校体育活动。而业余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体育特长或爱好的学生进行特殊的体育训练,形式为业余体校、校运动队、体育特长班、竞技学校等,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培养竞技运动的后备人才。

2.目的和意义不同。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推动,促进各校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的形成,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业余体育训练就是根据部分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挖掘他们最大的运动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体育专项成绩,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二、阳光体育运动与业余体育训练的关系

阳光体育运动与业余体育运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阳光体育运动是业余体育训练基础,是业余体育训练的前提条件。业余体育训练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升和深造。阳光体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要求学生每天活动1小时,增强体质,给业余体育训练提供空间。同时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扩大训练队伍建设,增加活动项目,还可以从中找到有运动天赋和特长的学生参加业余体育训练。

㈠阳光体育运动是业余体育训练的基础。

阳光体育运动和业余体育训练的出发点都是让学生在运动中寻找兴趣,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对业余训练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1.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作为教练员,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吸收新理念和新观点,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参加省、市教练员培训班学习,多看一些业余训练的报纸杂志,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向业余训练的专家请教,提高自己业余训练水平。

2.要做复合型人才。改革开放的年代,仅凭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为了适合学生活动的需求,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学,学会了还要会教,确保各种活动项目正常开展。例如:在跳竹杆、滑板、多人单足跑、放风筝、绕竹林等一些平常不练的体育运动项目中,要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这就要求业余训练工作者一专多能,跟上业余训练的步伐。

3.自让给学生。业余训练都是根据学校的物力和人力开展一些体育项目的训练,都是定时、定项、定人的业余训练。为了扩大基层业余体校队伍建设,让学生自行选择项目、教练、活动时间,要围绕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做好训练工作,采用等训制,努力培养优秀体育苗子。

4.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没有文化的运动员是愚蠢的运动员。同样,没有文化的体育工作者是愚蠢的体育工作者。文化学习是业余训练的基础。期霞老师说:“教与学单有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还不够,教师必须具有长流的活水。”体育活动、业余训练、竞赛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5.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培根说:“意识是行动的指南。”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着课堂效果。在体育教学与业余训练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思想,并根据不同项目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导。通过看明星的录像,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实现自己的梦想。

㈡业余体育训练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升。

业余训练是专业化的训练,适合体育特长和天赋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基础化的训练,是适合广大青少年儿童,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二者的关系是一种专业与普及的关系,业余训练是建立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健身的需求增强,提出8-1>8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1.选材更艰巨。阳光体育运动活动项目多,活动场所不同,学生在运动中学,有什么不会,就会想方设法去学、去练习,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请专业教练辅导。但是参加业余训练的人就会少很多,即使孩子在某个项目上有特长,被选拔到业余体校来参加训练,由于来自家长和社会等多方影响,难以接受专业化的训练。

第3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健美教学 课内外一体化 体育俱乐部模式 构建

从1985年开始,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进行的四次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与体质下降相伴随的是青少年心理状况的不良趋势。对此,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简称阳光体育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全国性的体育锻炼热潮。“阳光体育运动”明确指出,要力争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都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都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指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核心,结合课外体育俱乐部等形式,以及学生群众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目的的一种体育教学过程[2]。健美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为了使健美运动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新要求,结合本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构建“阳光体育运动”下高校健美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1.高校健美教学现状

健身健美运动是一项通过徒手和各种器械,运用专门的动作方式和方法进行身体锻炼,以发达身体各肌肉、增长体力、改善体形和陶冶情操为目的的运动项目[3]。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追捧。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普通高校健美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与科学。过分强调肌肉力量练习,除增强体质、学习掌握健美技术、技能外,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科学的锻炼方法,增强体育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等方面也未能得到重视。(2)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主要以填鸭式、注入式方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死板,气氛沉闷,缺乏活力和吸引力,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效果不佳;(3)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不重视所学知识运用和转化,拓展能力差,教学内容陈旧乏新,学生的创新能力极差,不利于课后锻炼习惯的养成;(4)教学评价方法不够全面。单纯的技术评价或肌肉力量评价很难完全反映教学效果的优劣,忽视个体差异,部分学生积极性受挫;(5)课堂教学与课后锻炼脱节。课后锻炼缺乏有效指导,导致学生锻炼没有连续性。

2.“阳光体育运动”下高校健美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促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性的体育锻炼,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

2.1健美教学目标的构建

为了适应“阳光体育运动”所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健美教学目标应该更深入、更全面、更科学。除原有的发展力量、增强体质和掌握健美技术、技能外,还应将增进学生全面健康、提高体育能力和养成锻炼习惯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就是让锻炼者达到健康标准,养成锻炼习惯。当前健美课的教学目标只是停留在表层,很难激起学生的热情,只有让学生做到内乐外感,在欢愉的氛围系统锻炼,效果才更显著。因此,健美课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单纯让学生掌握几种肌肉锻炼动作和达到健身的目的,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健商”素养,即健康知识与健康能力等[4]。明确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提出阶段体育观念向“健身育人”的终身体育观念的转变,完善以“动”为主体地位的课程目标体系,突出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三元合一”的课程目标[5]。因此我们认为,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课内外一体化促进学生“健商”的提高,以及培养体育锻炼兴趣是健美课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

2.2健美教学内容的构建

当前,在“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要求下,构建健美课应该做到与其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教学内容应体现“娱乐、健身、育人”的体育思想。新要求下的健美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是:改变以技术传授为中心的旧传统内容体系,建立与学生运动学习兴趣关系密切,发展学生个性、强调健身、增强体育意识、培养体育能力及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新的健美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为了改变以往课堂上锻炼效果很好,课后锻炼几乎空白的状况,应把学生课后锻炼作为教学的延续,构建健美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促使新目标的实现。

兴趣是指人在参加某项活动时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们认识需要的表现。这为课后学生积极投入课外体育俱乐部锻炼提供情绪的保障,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因此,在实践课中应加入能力培养内容,重视健美方法教学。健美方法教学,主要包括健美的动作学法及练法、制定训练计划和健康养护法等。健美方法教学要以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的形式把健美及相关运动技术的健身原理动作学法及练法、制定训练计划和健康养护法等终身体育运动技能传授给学生。

健美理论教学包括运动健身的原理、体质评价、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运动处方等具有实效性、针对性、指导性的理论,建立起以满足学生未来需要为主体的大学体育理论教材新体系,激发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并从体育锻炼中得到乐趣,从而形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意识[6]。

由于健美锻炼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指导学生练习时增加安全健康教育内容,在安全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可以真正实现“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健美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健美知识的更新很快,只有掌握自学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吸收相关健美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增进身心健康是很有价值的,这也符合“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要求。

2.3改进健美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学生拥有“三自主”,即自主选择学习项目;自主选择老师;自主选择时间。学生自己确立目标,自己评价,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和健身意识,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明确,“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发展逐步完善,体现出了完整性、简明性、优越性、可操作性和稳定性的特点[7]。引进主导教学法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第一阶段学生掌握了练习的动作和方法以后,以后的阶段教师仅仅将制定训练计划的原则进行讲授,而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训练计划,教师只是提出指导性的建议。课堂教学侧重理论教授,课外锻炼偏向实践指导,使新的内容在实践中巩固与提升,解决课上与课下脱节问题。开设健美俱乐部,俱乐部的活动有完整的计划、内容及考核方法,学生担任组织者和管理者,教练员可以是由教师或专业技术较高的学生担任,要求学生每次训练课后填写训练卡片,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形成完整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2.4健美考核评价方法的构建

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以及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建立科学而合理的多维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成绩进步幅度、应用技术和技能的能力等方面加以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锻炼的动力,从而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健康素质的发展[8]。因此,构建新的健美考核评价采用灵活高效、突出学习过程性及课内、外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在健美教学内容考核时,学生可以在考试内容范围内自由选择考试内容、考试时间、器材等,训练计划可以是口头表达,也可以是书面形式,素质考核体现身体综合素质,技术评定注重学习过程进步幅度,把参加课外健美俱乐部锻炼情况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针对体质较差的学生应区别对待,形成全面、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身心阳光”。

3.结语

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健美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顺应素质教育的指导要求,体现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和“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符合课堂教学的发展规律,解决健美课与健美课外体育活动脱节问题,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强调对学生健美计划制定能力的培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尤其是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同时也能为“阳光体育运动”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昊,傅钢强.“阳光体育运动”内涵、地位及意义的再阐释[J].山东体育科技,2009,(2):71-73.

[2]赵承磊.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运行机制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97-99.

[3]葛辉.试论我国高校开展健身健美运动的必要性[J].科学之友,2008,(3):125-126.

[4]赵丽萍,韦颂,杨伟.对我国普通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4):82-84.

[5]刘海燕.“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J].贵州体育科技,2009,(4):69-72.

[6]钟海明.阳光体育运动形式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J].湖北体育科技,2009,(2):212-213.

第4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农村中学;问题;创新

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联合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计划。该计划旨在推动广大青少年从教室走向操场,在大自然中享受阳光,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通过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身体健康状况,进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到现在,该计划已经实施整整10年了。在这10年里,阳光体育运动的“健身心、助成长”作用得到凸显,它的育人功能不断增强。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文简称“双创”),神州大地从此掀起创业创新浪潮。在此背景下,在教育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研究如何创新性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意义尤为重要。

一、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

对于农村中学,要贯彻落实好教育部的阳光体育计划,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目前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与实施还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状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首先在于对这项计划的思想认识不够。因为现阶段,学校工作的重心主要在升学率、教学排名方面,阳光体育运动自然就摆在了次要位置。在许多农村学校,甚至正常的体育课都难以保证,总是被挪作他用,更不用说开展每天1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了。很多农村中学的体育锻炼活动是零星、碎散的,不成体系,起不到锻炼学生身心的效果。(二)体育师资薄弱在许多农村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体育教师,基本上都是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由于体育师资匮乏,阳光体育运动计划往往难以正常开展实施。很多学生喜欢的诸如羽毛球、足球等体育运动项目,也由于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指导而难以开展,这也使得学生的锻炼积极性被打击。(三)资金投入不够在一些农村中学,由于经费不足,导致体育锻炼器材匮乏、运动场地不足,也限制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些农村学校虽然开始投入了一定的经费,购置了一些体育锻炼器材设施,但缺乏后续的保障维护经费,一段时间过后,器材损坏和磨损消耗后,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与补充,阳光体育运动计划也就此终止。(四)缺乏监管与奖惩机制在某些农村地区,阳光体育运动计划有没有真正开展与落实,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有些开展的时候也只是走走过场敷衍上级,学校或主管单位抱着消极的态度应对阳光体育运动计划。对一所农村学校而言,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得好或坏,在考评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久而久之,学校、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就渐渐消失殆尽。

二、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方法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针对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如何开展,不妨用创新的思想、方法来面对,以有效改善当前该活动开展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一)打破思维定式营造浓厚氛围在农村中学推进阳光体育运动,首先要改变以往拉条幅、写标语、放广播的宣传方式,可以尝试一些新的途径。如举办一届阳光体育运动会,设置一些人人都熟悉的比赛项目,让比赛变得更加大众化和有趣味性。还可以在学校选拔出一些有运动特长的学生,让他们做体育锻炼小老师,带领其他学生进行阳光体育运动。同时还可以在校园寻找学习成绩好且热衷于体育锻炼的学生,把他们树为榜样,树立正面典型形象,打破应试教育那种学习至上的惯性思维,让阳光体育运动入脑、入心。(二)因地因校制宜挖掘创新方式在农村中学,体育运动形式其实丰富多彩,例如男生爱玩的滚铁环、抽陀螺、武术、乒乓球、足球、篮球等,女生爱玩的跳橡皮筋、踢毽子、跳房子、跳绳、舞蹈等,可以说项目和内容非常广泛。所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不必拘泥于形式,学生喜欢玩什么就让他们玩什么,只要有利于发展身心素质就行。这也是一种创新的思路,它摒弃了原有的僵化做法,有利于使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还可以开展既有竞争性又兼顾观赏性,既富有娱乐性又带有健身性的项目,例如呼啦圈、跳竹竿舞、集体拔河、摸石头过河、定时定点投篮等,把活动变得既具有多元化又不失群体化和艺术化。通过创新的手段和做法,让人人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给所有学生带来满满的收获。有些农村中学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与实施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比如每年定期举办家庭亲子运动会、校村联合运动会、教师与村民拔河比赛、拓展运动等,使整个地区的体育锻炼氛围变得非常浓厚。村民对子女参与阳光体育活动也非常支持,子女需要买什么运动装备,则是无条件支持。他们的做法自然也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整个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事业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三)灵活安排阳光体育运动时间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很多之所以流于形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时间安排太机械,一般利用早操、大课间或者下午课后进行,时间很有限,这就无法达到这项活动开展的目标。若能好好开发利用校园第二课堂活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就有很大余地。比如首先可以在学校成立一些体育社团组织,如武术协会、散打协会、乒乓球协会、街舞社等,鼓励学生加入各自感兴趣的社团,这些社团可以定时或不定时地开展活动,可以是下午课后,也可以是晚上,还可以是周末,这样就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也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延伸。另外,每年的寒暑假也可以考虑安排阳光体育运动,例如暑假可以安排游泳比赛,寒假可以安排长跑活动等。总之,阳光体育运动可以不局限于校内,不受常规课程时间约束,使该活动常态化。(四)创新奖惩机制保障长效性阳光体育运动的受众主要是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可以把学生日常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表现记录下来,及时、恰当地予以评价,并把评价结果纳入学生评优、学业成绩的考核体系中。还可以设置“阳光体育运动之星”“阳光体育运动赛季之星”等奖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学校层面,则要严格实行奖罚分明的奖惩机制,对弄虚作假,该活动开展不到位的学校,要进行批评教育,乃至追究校领导责任。(五)确保师资投入师资力量不足,经费、场地、器材不足,是导致农村中学阳光体育运动不能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对于农村中学而言,体育教师的编制计划可能难以突破,但可以通过其他办法解决,比如可以采取学校之间体育教师交叉替补教学,聘请体育教师来校授课等方式。经费筹措方面则可以打开思路,采取众筹、募捐、企业赞助等方式,只要不违规违法,各种方法都可以尝试。兴建好的体育场地、设施,可以采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办法,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无偿向周围村民开放,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创新无止境,办法总比问题多。在“双创”的大背景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思维,群策群力,这样,农村中学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与实施一定能够取得新突破、新进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既定目标也一定能够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多涛.探讨农村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学周刊,2016,(01).

第5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加强

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学校体育运动的影响

阳光体育运动对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期间可以让学生很正的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自己今后的发展的重要性,在此期间,学生们会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了解,与此同时对学校组织和开展其他体育运动也是一个兴趣的激发。

二、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同时,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不足

1、学校领导与老师的相关认识不到位

在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开展的背景下,还是有很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主管的认识不够到位,总是认为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学生的学习不能够划等号。眼光体育运动开展对其只是一个表面工程,打心里根本就是得不到真正的认识。根本没有认识到初中体考对学生升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是觉得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才生升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不够重视学生个人特长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给学生在升入高中的困难也增加了一定的“砝码”。

2、学校投资力度不大

在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校的硬件水平保障是先提条件,有很多学校硬件水平不好,但是也能很好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这里我们应该深刻的反省学校及相关部门是不是应该对这样的学校进行一定的投资,或者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大其投资力度。还有很多学校将经费过多的投入到教学设备的更新与维修当中,对体育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是少之又少,给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小的障碍,还有的学校度体育设施的维修与保养几乎为零,给学生进行阳光体育运动时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在此期间我们应该对这样的问题提起高度的重视,如何在安全的情况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很好的培养,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为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后面我将会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个自我阐述,希望能够引起领导们的高度重视。

3、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宣传力度不够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无疑是对学生们的身体健康着想,有很多学校不更更好地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的响应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校宣传力度严重缺失,使学生认识不到自身的身体素质对今后学习产生的重要作用,学生渐渐地忽略了这一点的重要性。面对当今社会的中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井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如何进行这一情况的避免就是加强落实上级部门提出的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每天都能够动起来。

三、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在进行阳光体育运动是应该怎样避免

1、提高对学校领导及老师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认识

在进行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强调学校领导及老师应该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将思想认识转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层面上来,这样对学生今后的身体素质和中考体考才会更加的有帮助。在此过程当中,加大体育课与室外活动课的组织力度,使学生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课的过程中,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为学生进行其他科目课堂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对学校领导及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投资建议

在进行开展初中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对体育公共设施的投放于投资力度,在此建议学校的有关领导,在重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同时,为学校的体育硬件水平加大投资力度,让学生进行阳光运动的同时感觉到他的真正意义所在,这样恰恰可以激发学生和老师在进行体育运动是的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自己去得到运动。

3、在学校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

在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上,我们体育教师应该走在最前列,因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了解其意义所在,在进行宣传的过程当中,改变其他教师的想法,让其他教师认识到根本的利益所在,进而对其宣传工作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体育教师应该多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活动,并组织和开展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比如说进行《三人两足》、《时代列车》等体育活动,不单单是让学生的身体得到了影城多上的锻炼,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为其他老师进行教学也能奠定一定的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要给学生渗透一些终身体育的思想,让学生喜爱体育运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出谋划策,给与前进的动力。

结论:以上就是我个人针对中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所观察到的一些问题,并且结合这些问题用自己的观点进行了阐述,在此期间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多多给与指导和批评,同时还希望我们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老师及学生们加以重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天宏.“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及其时代意义[J].江苏:搏击:武术科学,2009,10:88.

[9]杨娇,杨炳荣.持久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12,第12期.

第6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一、当前初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不阳光”的地方

1.学校的硬件设施不能“与时俱进”

部分学校的体育器械、设施老化,疏于管理,破损的体育器材没有能够及时的维修或更新,缺乏安全感,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部分乡镇初中的体育器材,不仅简陋,还存在体育器材规格、尺寸等与学生身体发育不适应的地方,致使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阳光体育活动。

2.专职体育老师偏少,体育教师的整体素养亟待提升

一是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不足,一个体育教师兼职多个班级的体育教学与训练任务,工作时间长,任务重,事务复杂繁多。二是部分学校的体育课教学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职的,这些老师没有经过专门的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在教学中对一些体育训练技术的指导不到位,甚至是错误的。三是体育教师的教学实绩具有一定的“隐性”,不容易被领导、教师和社会群众看出来,致使他们的教学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也制约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根深蒂固”

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根深蒂固”,体育教学得不到社会、家长等的支持,家长们的观念无法转变。现今社会,特别是教育界,虽然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社会实际却很“激烈”,尤其是考试竞争的环境始终没有改变,大部分初中生的家长们受“名高”的影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把时间用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甚至部分家长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生怕因参加体育运动挤压了文化课程的学习时间,耽误了学业。事实上,他们没有意识到:身体是一切学习、工作的基础。另外,部分学校迫于自身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也是过分追求“升学率”,随意排挤体育课的教学时间,很多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是“有其名,无其实”,“挂羊头卖狗肉”。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变少、变无,使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渐渐消失,致使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在逐渐衰退。

4.教师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

因为学校和教师都“害怕”在一些难度高的技术环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时出“问题”,担心发生事故,所以,学生对一些关键的技术环节并没有掌握好。另外,由于班级学生数多,教师一个人无法照顾,他们在关键技术环节上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不仅学生的体育训练和锻炼效果得不到保证,而且会使学生“滞留”在某些体育训练技术之外,无法正常锻炼这些项目。事实上,课程安排的这些训练,都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变化规律的。……所有这些,都导致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执行力度不够、不到位,背离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宗旨。

二、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

面对阳光体育运动中一些“不阳光”的地方,作为初中体育教师的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来改进,通过改进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1.充分认识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作为学校,要广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提高学生家长对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的认识,改变他们的错误观点,纠正他们对阳光体育的“偏见”,使他们认识到参与阳光体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提供保障。同时,纠正家长和部分教师的错误观念,即认为初三的体育“加试”,只要“集训”就行了。这是他们存在的严重错误的思想,殊不知,初三的体育加试成绩,也是平时训练出来的。

2.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有计划性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

第7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学生体质测试结果的分析比较,及时发现在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调整,使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变得更加实际。

关键词 体质健康 测试 结果 分析

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其目的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因此,体质测试显得尤为重要。体质测试的结果易于检查和对比,具有重要的信息反馈与调节功能,为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使这一任务的实施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我校于2009年9月举行了全校一年一度的体质健康测试。

一、测试对象与研究方法

1.测试对象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校三个年级的学生,测试人数5471人。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二、结果与分析

1.测试总成绩及年级成绩的比较分析

从表1得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平均成绩为75,该成绩段处于接近良好状态。三个年级相比较而言,三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平均成绩相对较低,这可能与三年级没有开设体育课的原因有关。

2.身高体重成绩的比较分析

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身高标准体重指数是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的指标。表2表明学生呈现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较低体重的人数为2756个,占测试总人口的50%,表明大部分学生身体的均匀程度欠佳,需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积极参加合理的体育运动来增加肌肉结构。较低体重的人数中女生的人数为2184人,所占的比重为55%,也有可能是我校女生比例大,“爱美”、怕胖、盲目节食减肥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体育工作者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正确的审美观。

3.立定跳远成绩分析

立定跳远主要测试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依据表3分析学校立定跳远的成绩处于及格水平,占总人数的48%,但不及格的人数为1668人,占总人数的30%,其中女生占不及格的比重为34%。这要求体育教师在上课的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的练习以及身体协调性训练,尤其是女生的练习;例如,仰卧起坐、收腹举腿、连续跳跃等。

4.台阶测试指数分析

该项是定向负荷机能测试,主要测定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也可以间接的推断机体的耐力。从表4中表明该测试项目是唯一合格率最高的项目,占总人数的98%,其男女生的及格率分别达到46%、55%,这说明学生的心血管功能比较好。

三、结论

从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我校学生体质总体上是较好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1.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有氧代谢活动内容安排的相对比较侧重,对下肢力量和腹部练习安排较少,有待加强。

2.存在部分肥胖、营养不良和体重偏低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管力度,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行锻炼。

3.三年级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呈下滑趋势。

四、建议

1.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切实加强领导

“阳光体育运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学校要高度重视,在全校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

2.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魂”为目标。平时学校在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标准》的宣传和教育,严格执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的关于高等院校实施《标准》通知的要求,提高学生对《标准》目的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抓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大学生体育文化节等活动,丰富阳光体育运动内容,带动校园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热潮。

3.及时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反馈给学生,教育学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4.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在校生一、二年级每周二课时,大学三年级应开设体育任选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07.4.26.

第8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实践1阳光体育开展实践

1.1指导思想及总体思路

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总体思路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突出一个中心”,即突出围绕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这一中心;第二,“构建两个体系”,即构建制度管理体系和服务支持体系。制度管理体系包括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机构设立、责任划分和考评办法的制订,服务支持体系包括学生体育锻炼所需要的器材设备、场地保障、建立体育教师指导队伍等;第三,“开辟三个渠道”,即发挥学校体育组织、学院组织和班级学生自我组织的多头组织作用,实现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工作重心下移,齐抓共管。

1.2目标机制

总体目标包括两个目标机制: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机制和校园课外体育活动目标机制。

1.2.1体育课程目标机制

学校以体育课教学为基本平台,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开好体育课。体育课教会学生1~2项运动,并利用体育科考试促进学生课外努力锻炼科内所学的技能,达到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1.2.2校园体育活动目标机制

大力开展群众性校园体育活动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另一个目标机制。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以班级开展体育活动为重点,逐步形成“班级、年级、院级、校级”四级并举的课外群众体育竞赛活动网络。

1.3管理服务体系

1.3.1管理机构设置

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服务的领导、组织、协调及实施的部门和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在阳光体育运动管理服务体系中,管理机构发挥着主导作用,规章制度的制订、服务的提供和服务方式的确立最终都要直接或间接通过组织机构的组织、督导、协调、监控等环节来实现。

各管理机构职责分工如下: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校长担任,成员由校团委、教务处、学生处、校医院和体育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统筹开展全校体育工作,并对各学院(部)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考评。学生社团和体育协会作为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体系,负责开展专项阳光体育活动。体育部除了负责全校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工作以外,还专门为每个学院安排1~2名体育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协助各学院(部)阳光体育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各班级成立阳光体育运动工作小组。

1.3.2规章制度

相继出台了《华南农业大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试行)》《华南农业大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细则(试行)》《华南农业大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班级比赛规程(试行)》《华南农业大学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考评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了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有序地开展。

1.3.3场地设施和经费支持

学校认真执行教育部《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教体艺[2004]6号)文件要求,加快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科学配置体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场馆设施,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学校在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也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学校拟从学校的整体预算中拿出学费收入的1%作为体育经费。

1.3.4体育指导培训

体育培训指导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由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科学的体育锻炼理念、方法和手段以外,还专门指派部分体育教师到各个学院、班级进行体育活动的策划、组织管理、竞赛规则等内容的培训工作。

1.4活动开展形式及要求

1.4.1院校级别的活动

以群众性体育项目为依托,体育教学部负责组织校一级的体育赛事,如每年召开校田径运动会、参与人数较多的单项体育竞赛活动等。各学院负责开展各年级之间的体育活动,每学期开展1~2项体育活动。校学生体育协会,每学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活动,如负责组织“阳光体育运动节”开展体育游戏、体育摄影等形式的活动,以阳光体育大联赛及体育节为载体,活跃校园体育氛围。

1.4.2班级间的活动

以班级课外体育竞赛活动为引领,全面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挑选学生兴趣高、参与人数较多的9个运动项目作为班与班之间的比赛项目,每个班组成4~8个运动队,努力掀起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

1.5考评机制

为了强化监督考评机制,建立了阳光体育运动考评管理系统和考评体系,通过校园网实施考评资料的填报。考评系统包括了基本资料管理、活动管理、训练和比赛项目管理、比赛分值管理、投诉管理、积分排名统计、新闻管理、资料管理、日志管理、系统权限和系统配置等11个模块功能,管理员根据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所上传的活动材料进行整理汇总,及时通报学院、班级开展体育活动情况。

2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实践述评

2.1经验借鉴

第9篇:阳光体育运动范文

关键词:阳光体育有效措施发展建议

为全面提高青少年的体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7年4月开启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项目,它是中国政府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一项主要措施,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一项重要工作。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建设、开展学生体育竞赛、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大课间体育活动、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冬季长跑活动等。其要求是“创造条件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使85%以上的学生有条件每天锻炼一小时”。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时规定,不断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并通过要求每一个在校大学生每天坚持锻炼一个小时来促使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同时学生应掌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因此,研究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实际效果,促进阳光体育运动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必要性

阳光体育运动是改善大学生体质,促进国家兴旺发达的前提基础。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只有他们身体健康,体质良好才能促进国家发展,推进社会进步。然而调研显示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素质情况并不令人满意,根据最新的大学生体能测试标准,学院女生的及格率为59.7%,男生及格率为64.5%,表2汇总了2013年学院男女体测各项目的平均成绩和各项及格率,从中可以看出女生肺活量及格率、仰卧起坐及格率较低,男生引体向上及格率、50米及格率以及肺活量及格率较低。总体看来学生的整体体能素质较低,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令人堪忧,因此,必须加强阳光体育运动,创造良好的运动氛围,鼓励全员参与体育锻炼,号召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锻炼,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阳光体育运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现有场地设施不足

体育场地设施是保障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开展的物质基础,调查显示68.7%的学生表示参加体育运动缺乏场地设施,其中男生占49.1%,主要是因为男生喜欢进行球类运动,这些运动往往需要足够的空间和相应器材。除此之外,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运动,调查中73.2%的人选择在学校体育场运动(见表1),然而由于体育场面积有限,当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程教学同时开展时,就会出现学生和教师争夺体育场地的情况,直接影响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

2.运动形式单一

学校开展的体育项目较为单一,大多以跑步为主,没有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

(1)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深。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决定了他们参与积极性的高低。虽然“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经在全国全面启动,并且95%的学生表示听说过该项目,但是调查显示全面了解其意义大学生只有71%,很多学生将阳光体育视为一个形式,这就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直接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效果。

(2)大学生缺乏体育健身意识,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调查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频率较低,其中65.9%的男同学每周锻炼次数为3-5次,45.1%的女同学偶尔参加一次体育锻炼;同时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较短,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下的占44.3%,其中女生居多。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有惰性,缺乏积极性,不感兴趣,从而影响了阳光体育的有效开展。

三、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建议

1.加强舆论宣传,构建阳光体育氛围

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各级行政部门的作用,做好阳光体育运动宣传管理工作。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指导各高校成立相应工作机构,通过主题教育、校园网络、通知通告等形式宣传阳光体育活动,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理念为阳光体育运动建设良好的软文化环境,营造优良的舆论氛围。促使“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等口号和思想在学生中得以广泛传播,促使学生从思想和情感上自觉接受阳光体育运动,自愿进行体育锻炼。

2.完善相关制度,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阳光体育运动不是简单的一个体育项目,它是促使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系统工程。各高校应当在政府的主导下,严格遵循《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并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记录体系,将其作为学生评奖、毕业和就业的重要依据。同时各高校要制定相应的阳光体育运动实践方案,在公平、公正、真实原则的指导下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监督评价机制,保障阳光体育有序开展。

3.完善运动场地,备足体育器材

准备充足的运动器材、完善运动场地是有效开展阳光体育的前提基础。高校应当加大对校内体育场所的投资,购买安置一些体育器材,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缓解学生锻炼场地设备不足的窘状,充分调动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丰富活动内容,完善组织形式

为弥补学校组织活动的不足,各高校可以成立学生体育社团,例如,武术协会、健美操协会、足球协会等,以社团为单位可以在社团内部或者社团之间进行体育锻炼,开展体育竞技,学校可以对优秀社团以及具有示范效应的活动进行奖励,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活跃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氛围。

参考文献:

[1]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探讨[J].体育学刊,2007,(08).

[2]刘平.“阳光体育”:体育课程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9,(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