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范文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怀念母亲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第1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意;教学设计

教师在教学之前的构思教案、取舍角度、勾勒思路、优化细节、斟酌手法,这些策划,都可以称为“教学创意”。

一、谈谈创意的教学设计

1.从《散步》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通过镜头展现,说人、品情、赏景、析意,抓切入点:你是摄影师,将拍摄一组镜头,题为《散步》,你将怎样拍摄?背景:美丽的田野,远镜头:美丽的田野上有几个小黑点,特写镜头: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儿子,镜头展现年轻一对母子,说人品情,年老一对母子,赏景析意,写作一得,轻点一笔――概说事件;交代一笔――介绍原委;穿插一笔――烘托点染;简叙一笔――略写事件;巧析一笔――写出波澜;深化一笔――表达感悟。

2.从《乡愁》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以读代讲”,即通过诵读体会诗意。共分为五个步骤:(1)用心听读;(2)细腻品读;(3)优美解读;(4)比较联读;(5)推荐阅读。

3.从《秋天的怀念》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一线串珠,最感动的一句话:好好儿活,儿子怎么不好好儿活,母亲的好好儿活,母亲要儿子好好儿活,儿子的好好儿活。

4.从《荷叶母亲》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全篇术语点评的,学习方法:以物喻人――写景抒情;融情于景―― 一线串珠;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巧妙穿插――生动照应。局部课文集美的学习方法:背景的设置―主体的形象―心情的表达,细部描点揣摩的欣赏方法:比喻之美―句式之美―升华之美―抒情之美―点题之美―虚实之美。

5.从《春》的教学设想来看“创意”

以读为线,培养朗读课文的能力、课堂笔记的能力、认识课文的能力、品析语言的能力、运用语言创意表达的能力、收集整理的能力。第一课时读乐,(1)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了解作者背景;(2)感知性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形成课堂笔记。第二课时读美,(1)涵泳性朗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细细地涵泳品味,(2)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第三课时,类文阅读《春之声》诗文朗诵会。推荐阅读林斤澜的《春风》,感受不同的风格,明白还有别样的春的写法。

二、教学创意的讲究

1.教学创意讲究“新”

“新”字主要体现在“角度”二字上。因为“角度”好,“角度”与众不同,便有了个性,于是就叫作“创意”。如《土地的誓言》的教学创意:新在课型的设置,新在课文处理角度,新在对课文的充分利用,新在学生活动的方式,新在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的角度。活动之一:厚重地铺垫,铺垫内容:作者简介。初读课文。利用课文练切入教学,切入课文内容: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呢?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学生活动,粗知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浓郁的抒情性。活动之二:精心地剪辑,教师组织“精选”课文内容的活动。活动形式:分组活动。活动内容与要求:从《土地的誓言》中选三“块”完整的内容,形成课文诵读稿:故乡―土地―誓言。活动之三:激情地演读,教师组织不同形式的表演式诵读活动,让这语言的精华,让这热爱的深情,迅速渗透到学生心灵之中。教师进行学习小节。

2.教学创意讲究“简”

好的“创意”能够让人一眼看出它的简明,于是它就“可用”“有用”。“创意”离开了“有用”二字,可能只是“畅想”。教学创意讲究“简”,其实质在于:让教师的课堂活动精炼起来,让学生的训练活动充实起来。

3.教学创意讲究“实”

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生学语文,作积累,练能力,少一些花架子。五个方面的内容应该大量减少:(1)大量减少课堂教学中非语言文字手段的使用。(2)大量减少课堂教学中的碎问碎答和教师的语言量。(3)大量减少就课文教课文而不重视学生能力训练的教学设计。(4)大量减少完全脱离课文语言环境的所谓“迁移拓展”与“清谈感受”活动。(5)大量减少所谓的“小组展示活动”。

4.教学创意讲究“活”

“活”,就是灵动,就是有变化。教学创意讲究“雅”,“雅”表示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手法要文雅、优雅、高雅。教学创意讲究“趣”,“趣教”之“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教师别出心裁,将浅显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并在“趣”中进行语言教学、思维训练与情志熏陶;(2)教师开动脑筋,变换手法,将教学的过程撩拨得有趣。如,《秋天》的诗歌朗读设计创意:就诗歌的朗读进行“角色设计”与“角色分配”,并在此过程中尽情地品味、咀嚼、欣赏、揣摩。

第2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范文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前提工作

观念的形成对教与学行动产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只有师生从思想认识到汉语学科的重要性才能以积极的教与学的态度去面对汉语教学,才能认真地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进而确保高效汉语课堂的顺利实现。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做好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要将教学思想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要将“以师为本”的课堂转变为“以生为本”上来;要将“单一的教学目标”转变到“三维目标”上来。也就是说,课改下的汉语课堂应该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要确保学生真正成为汉语课堂的主人,进而在顺利实现高效课堂的同时,也确保汉语学科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

二、选择恰当教学方法,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关键工作

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众所周知,以往的汉语文教学我们采取的都是带领学生读、记,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没有自主性,缺少主动性,也不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因此,在素质教育下,为了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也为了促使课堂高效实现。我们要认真贯彻课改下所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②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我”对母亲的怀念?③文本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上述问题,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都起着重要作用。

又如:在教学《威尼斯之夜》时,为了构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对这个城市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我选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这座城市并不熟悉,如果简单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学生很难跟作者的描述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画面,所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不仅能够将抽象的课堂形象化,而且对大幅度提高汉语课堂的效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所谓的反思就是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然也是促进高效课堂有效实现的保障工作。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我们要进行及时的反思,要认真分析课堂上的每个环节,以逐步完善教学设计。还以教学《威尼斯之夜》为例,首先,我们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地感受到作者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之情;其次,反思教学工具的使用是否恰当,本节课的辅助工具是多媒体,反思课堂是不是被多媒体所控制,反思多媒体的使用是不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等等。总之,在每节课结束之后,我们要进行及时反思,不光是教师自己要反思,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以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和改进工作。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转变工作,以确保汉语课堂价值实现最大化,进而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第3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范文

二、课时与课型:一课时,感悟鉴赏课

三、预习要求:1.初步体会文章的内涵和情感。2.阅读《秋天的思念》(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

四、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用2分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完全丧失了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谱写出音乐史上最光辉的篇章,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古今中外像贝多芬这样勇敢地与命运抗争的强者很多,《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之一。

(二)简介作者(投影史铁生的画像,配乐朗读,屏幕显示)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还是勇敢地面对苦难,顽强地生活下来,成为我国文坛的一名专业作家。在这一过程中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我与地坛》,解读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

(三)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部分:史铁生对于生命的感情是与地坛联系在一起的。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问题:

1.史铁生为什么喜欢地坛?

2.这个安谧、宁静的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启示?请重点推敲以下语句,谈谈自己对它们的理解:“它等待我出生……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一个人,出生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教师小结:静谧的地坛给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一个沉静思考的环境,生死不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是顺从自然。虽然残疾了,但还是应该热爱生命。

板书:我解读生死:残疾不消极,热爱生命

3.地坛以怎样的特点,给了史铁生这样的启示?这一部分有哪些文字描述了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重点在第一部分的第3、5、7三个自然段。其中应重点推敲的语句有:

第3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自在坦荡。”

第5段:“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第7段:“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譬如……譬如……譬如……譬如……”

教师引导:描写景物也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解读。作者在这几个自然段里集中地借自然景物道出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像那些小昆虫一样,人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喜悦和美丽;地坛在不断的变化中仍然保持了万古不变的生命永恒。这一段段景物描写,也是史铁生心魂的歌舞。语言细致工巧,充满了灵气,又稍带几分神秘色彩。

板书:地坛容纳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教师小结:地坛这座历经四百年沧桑的古园,给了作者丰厚的馈赠。所以,作者“常常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叹:“哦,地坛,我的古园,我的精神家园。”

板书:精神家园

导读第二部分:史铁生在地坛里经历了艰苦的精神跋涉,其中每一步都有他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理解和爱,帮助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1.你是怎样理解“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教师小结:母亲不仅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

2.作者用了哪些材料写出他最终理解了母亲?

教师概括为四则材料:(1)设想母亲的心理;(2)写小说回报母亲;(3)整日怀念母亲;(4)痛悔自己的倔强和羞涩。

3.哪一则材料或哪几句话特别打动了你?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一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有:“她知道……知道……知道……但她又担心……”。“她知道……她只是不知道……”“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

“……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这些文字伤痛议结合,既包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心情的至切理解。

第二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第三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又是……又是……又是……又是……。”把地坛一日从早到晚的景色与思念母亲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痛彻肺腑。

第四则材料,重点推敲的语句:“她视力不好,端着眼睛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

4.从上面的研读说明:史铁生从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成为史铁生的生命航标。

板书:我读懂母亲:承担苦难 坚强生活 生命航标

5.看MTV《懂你》,创设气氛。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体会。而后齐读第二部分的第7自然段,带着深深的敬爱来解读母亲,怀恋母亲。

(四)总结课文:课文的两个部分在内容上紧密相连。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的故事。文章结尾处写:“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这说明母亲与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地坛使我平和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活”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所以,《我与地坛》虽然写了不少客观的景观和人事,但那不是重点。作者思路的关键在“我”与对象的关系上,重点在“我”从对象所获取的生存感悟上。

板书:感悟生命

(五)读后作业:1、阅读《读本》中《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

2、写《我与地坛》的读书笔记

附: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地坛容纳我:荒芜不衰败 生命永恒 精神家园

我解读生死:残疾不消极 热爱生命 感悟生命

第4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立足文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036

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预设与生成――有效教学”的过程,在这些教改理念的支撑下,课堂教学可谓异彩纷呈。一时间,公开课神彩飞扬,气氛热烈;观摩课让人眼花缭乱,迷失方向。我们不禁感慨:语文课该怎么上?如今,在“学为中心”的教改背景下,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华丽转身,打造有内涵的语文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立足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由语文学科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其实对于“阅读教学要教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有独到的见解。其中雷介武老师在《例说文本教学的价值的选取策略》(刊发在《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6期)一文中提到:面对阅读教学在确定“教什么”的问题上,至少要经历两个层面的教学选择:第一筛选教学价值,确定核心目标;第二,筛选教学内容,支撑核心目标。因此,立足文本,吃透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

例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讲述的是一家三代在散步时,出现了矛盾,最终归于和谐的故事,诠释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敬”与“慈爱”。新版的语文教材把它编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而本单元的其他三篇阅读课文,诠释的都是人间最真挚而美好的亲情。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的核心教学目标确定为:体会散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浓浓亲情。

确定了核心目标,就要筛选支撑核心目标的教学内容。

首先,亲情从散步这一事件中体现。文章写了“我劝母亲散步、陪母亲散步、背母亲散步”这样三个片段,从中可以感受到“我”体谅母亲心情、顺从母亲意愿、爱护母亲身体的情感,从而表现了“我”的反哺之情。

其次,亲情也从爱心传递中得到体现。“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不哭不闹;“母亲”改变主意,要求“走小路”;妻子在外面总是听“我”的。这些都能表明亲情的融洽与温馨。最后文章写到“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们不仅感受到亲情,而且使人产生了要爱护幼小的生命和善待衰老生命的责任感。在上有老下有小两者不可偏袒的情况下,营造和谐的氛围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这支撑核心目标的教学内容,教学可以从品味句式、大词小用、环境描写以及精彩的细节四个方面展开。通过比较、朗读、品析、交流等学习过程,学生就能很好地体会在散步中流露出的浓浓亲情,从而感受到中年人在社会中责任重大的道理。

二、以生为本,引发学生深入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合适、有深度的问题作为主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探究,从而有效地探究文本的主旨,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

以七年级上册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为例,在课前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存在比较多的困惑是:文章为什么多次写到“”?母亲为什么一直要“我”去看?结尾写不同颜色的花有什么用意?其次是“好好活着”的含义是否相同?母亲为什么强调“我”要好好活着?她的用意是什么?基于学生的疑问,笔者把教学重点确定于探究“好好活着”的含义,并且从中得到积极的人生启迪。可以按照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 看看儿子:文中是如何描写双腿瘫痪后儿子的动作和语言的?

抓住“望着望着”、“砸碎”;“听着听着”、“摔向”;“狠命地捶打”、“喊着”这些词语,感受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和痛不欲生的苦状。

2. 读读母亲:面对儿子的痛不欲生,母亲表现如何?读一读母亲的语言和行动。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问:母亲忍住了哭声,她还忍住了什么?请你从文中找出。

生1:忍住自己的病情,不向儿子诉说,忍住肝病的折磨,因为她已经到了晚期。

生2:忍住儿子的病情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打击,因为母子连心。

生3:母亲还忍住的是对儿子的抱怨。

师:我们读一读文中的三个“悄悄”,说一说身心疲惫的母亲这样规劝儿子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3. 理解“好好儿活”的含义。

以母亲的口吻,给儿子写一段话,希望儿子要坚强地活下去,不被病魔击跨,不要发脾气,要乐观地面对苦难,学会面对困难与挫折。

4. 读读“”,探讨“好好儿活”的深层意义。

(1)文章结尾写到:“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有什么用意?

(2)“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了。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中“好好儿活”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预设: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希望“我”能活得平凡而普通。同时她也是一个坚强的人,她希望“我”要活得有尊严,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出人生的高尚与纯洁,活出善良与精彩。

三、以学为本,促进有效思维活动

在推行“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教不懂的,不教已经懂的”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共识。顾泠沅教授说过:“课堂教学也不再是开始于教师的备课和讲课,结束于考试评价,而是开始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预习准备,开始于教师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并且评价始终与教学过程平行。另外,课堂总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改进。”因此,以学为本,促进有效思维活动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核心。

1. 导学点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和谐、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去思考提问、去合作交流、去主动求知。

例如,在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教师用非常轻松的语调问学生:从标题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生1:本文写的是美丽的湖泊慢慢地消逝,最后变成沙漠。

生2:“仙湖”指的是仙境一般的湖泊,现在却消失了,这样让人感到痛惜。

师追问:你从哪一个词读出这种情感?

生3:“消逝”。

师:“逝”字确实让我们感受到生命逝去的痛惜。罗布泊,曾经美丽的仙湖,现在却不见了,它变成了什么呢?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道:沙漠。

课一开始,教师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从追问中,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2. 启发诱导,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用讲解代替学生思考,而要将讲授变为启发,适时地打开学生的心扉,触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诱导”的艺术,时刻明确“导”的作用,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第二个环节时,笔者让学生在自学文本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疑难的问题,从而真实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

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文章写的是罗布泊,为什么后面还写到青海湖、月牙泉?(2)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3)文章写的是罗布泊,为什么却提到了胡扬林和塔里木河?(4)文中大量描写昔日罗布泊的美景,有什么作用?(5)文章的标题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能否改成“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在这些问题中,有的比较简单,学生也容易理解,对于第5个文章的标题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能否改成“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这个问题,是比较有价值的,于是笔者以这个问题作为切入口:

师:我在阅读文章时,也发现课本中有“消失”还有“消亡”等不同的词语,谁能说说“消逝”、“消失”这两个词语在表达意思上有什么区别?

生:“消逝”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慢,一点一点地退去,最后没有了。“消失”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快。

师:哦,有独特的见解!请大家先看课文第24段,说说这一段中的“消失“强调了什么?

生:仅仅30年,这么一大片水域一瞬间就消失了,让人感觉好快好快!

师:哪一个词使你有这种好快的感觉?

生:一瞬间

师:还有第14段也写到:罗布泊消失了。既然它是一个表示时间很快的词语,你能从13段中划出表示罗布泊“消失”之快的词语吗?

生:读第13段。划出3个数据:从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这三个数据表明,罗布泊消失的速度很快。

师:不错,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表示消失的速度很快?

生:急剧萎缩

生:还有“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中的“马上”、“全部”、“成片”几个词也强调了罗布泊消失速度很快。

根据学生的问题建构教学内容,关键是教师要认识学生所提出问题的价值。因此,教师抓住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可以将这个问题作为主问题,其他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

3. 深度探究――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体验

费尔巴哈说过:“新知识从怀疑中产生。”实践证明,有疑才能掀起思维的波澜,有疑才能促使主动学习。学为中心的课堂关键不是教师拟疑,而是学生生疑,主动地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更加到位。

还是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

文章写到第15段,已经把标题陈述的事件写清楚了,针对学生提出为什么还要继续写胡杨林呢?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有的认为罗布泊干涸了,导致胡杨林死亡;有的说胡杨是用来保护罗布泊的,胡杨林就是罗布泊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有人认为胡杨林代表昔日罗布泊的样子,它是过去的象征。它号称千年不死,但是二十年间它就干枯了,成了木乃伊。胡杨林联系着塔里木河,而塔里木河又与罗布泊消失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胡杨林的消亡也就是罗布泊的消亡。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不仅明白了文章的标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含义,而且也明白了作者不写罗布泊身边的一棵草、一条溪,偏偏选择写胡杨林的原因了。

之后用PPT出示介绍胡杨的文字:胡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一棵胡杨可以在荒漠上活整整三千年。

然后让学生读第20段,引导学生从修辞、句式、抒情方式、副词运用等角度品读该段文字,说说这段话表达作者什么感情?通过品味,学生就能深切体会作者对胡杨林消逝而产生的沉痛之情。再读第22段到25段,作者的情感一步步被推向――痛惜、沉痛、悲愤,学生也被这股情感的力量震撼着。

在课堂上,笔者围绕文章为什么还要接着写胡杨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胡杨林逐渐消亡就是罗布泊逐渐消亡。抒情性句子的品读,是引发学生深度情感体验的基础,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紧紧抓住学生最需要学习的地方,重捶敲击,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所必需的手段,这样的教学也是“接地气”的。

总之,立足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以生为本,引发学生深入探究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以学为本,促进有效思维活动是实现高效语文课堂的核心。抓住这三“本”,语文课堂才能从“教”语文向“学”语文的方向转变,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在新课改中实现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 郝丽琴.语文阅读教学中多重对话话题的确立及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学,2013(12).

[2] 阙银杏.以学情分析为教学的依据[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B).

第5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活跃;语文;课堂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然而,语文教学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如何活跃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导,成为学习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创造者,教师必须结合实际安排、设计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如此这般,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对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具有关键作用。同时情境教学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由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可以从多个层面展开,借助实物、利用图画、播放音乐、运用多媒体等,不断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明确角色定位,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尤其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不能古板,要顺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活跃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堂就是一个舞台,教师充当的是导演角色,而戏中的主要演员则是学生。教师在备课中就要设定好讲解内容、表达形式、主要程序、最终目的。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教师要用一只无形的手,运作好整堂课,牵动学生的思维主线,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融入课堂之中。而学生自然而然地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整个语文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只有教师独具匠心地巧妙设计,整个语文堂课才不会“死水一潭”。学生在这样一个精彩的大舞台上,才不会畏首畏尾,而敢于展现自我,始终以一颗好奇、新颖、幻想的童心主动接受知识,增长智慧。

三、挖掘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堂生动、活跃的语文课,不仅仅体现在形式的表达上,更重要的是对教学内容的充分解读。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探究问题。

例如,在讲解人体的“体”与休息的“休”如何区别时,在讲解完字面意思后,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一天,一个行人走了很长很长一段路,他有些累了,想休息下,走着走着,忽然看到前面有一棵大树,于是,他靠在大树下休息了一会儿。那么,谁能告诉我,休息的休和什么有关呀?什么意思呢?”很快,一些学生纷纷发言,“是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这种问难的方式,立刻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进一步巩固了知识,加深了记忆。

又如,在教《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有位学生大胆说出了自己的疑惑:“明明是诸葛亮骗了曹操,还用一个‘借’字,这是有借无还,应该用‘草船骗箭’”。但也有学生说应该是“借”。于是,我组织学生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赛,正方、反方各执一词,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鲜活的力量。

四、朗读训练,为课堂教学添“声”增“色”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朗读是阅读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同样是活跃课堂教学的一大元素。作为朗读示范者的教师,要用自身的情感投入读出整篇文章的韵律,打动学生心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教会学生把握快慢节奏、轻重缓急,指点学生抑扬顿挫的读法,引导他们如何从自己的朗读中找出灵感,体会作者的心境,进而对文章产生兴趣,牢牢地记住所讲的内容,这既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无疑是一举两得。

第6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范文

本节课,重点在于“读”,以“读”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一是教师也化身为学生,和学生一起,进入作者的世界里,与其同成长,同呼吸,一同经历难忘的童年;二是教师不忘自己的课堂引导者身份,在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课堂上,全程穿针引线,关键时刻适时点拨与指导,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一、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理念创设情境,温情导入师:同学们,你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我们最喜欢吃的菜通常是谁做的?妈妈――妈妈的拿手菜――嫂嫂的拿手菜――碗花糕――爱。(板书)唤起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拉开情感交流的帷幕。品读课文细节,体会亲情一、自由朗读:文章中哪个画面最能引你会心一笑或让你流泪?

二、分小组交流:①有感情地朗诵;②说说这些段落在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三、全班交流(适时板书)

四、教师范读

午间回家,发现嫂嫂不在了,我问母亲,母亲也不吱声,只是默默地揭开锅,说是嫂嫂留给我的,原来是一块碗花糕,盛在浅花瓷碗里。我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吃这种蒸糕了,泪水刷刷地流下,无论如何也不能下咽。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自然体会文中之情。

体验共享,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概括、口述等能力。

学生边听边想象,融入情境。

回忆生活细节,回味亲情说一件你印象深刻的关于亲情的往事。

创设情境:

1.过年时

2.孤独、受伤、生病……

3.小时候与现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一是使学生的情与文中之情融合在一起;二是让学生在提取回忆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原来,在亲情细节中蕴含着的,是爱,是给予,更是无所保留。课堂小结与作业小结:细节之中品亲情

作业:片段写作(要求: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件难忘的亲情往事,不少于200字。)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巩固、加深本课所学知识,实现“读”“说”“写”的有机结合。二、针对本课课堂教学的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了作品的人情美,探索了作品的人性美,领悟了作家的人格魅力;使学生领悟到朗读的巨大作用――最朴素的文字也可以打动我们,只要它充满真情实感,从而鼓励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促使他们今后养成热爱朗读,边读边领悟的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体会记叙类散文随事而感,借物感怀的写作特点,并能大胆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阐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尽管稚嫩。今天的一小步,是明日一大步的积累。

三、由本课教学所想到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确需要时刻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基本功,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涵养。无论教了多少年书,都应该保持初登教坛的那份热情、谦虚和兢兢业业。

感悟一:语文课堂需要返璞归真。

刚踏上岗位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用什么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高效的呢?时间慢慢溜走,我不断吸收知识,累积经验,慢慢成长,逐渐成熟。今年再次任教高一语文,已经时隔四年。在一轮小循环以后,我感触颇多:正所谓三年一盘棋,到了高三,学生的学习转入复习阶段,理所当然应该加强应试性培训;可是,在高一和高二,语文课还是应该上得“有滋味一些”。

如今我再次上《碗花糕》这篇课文,终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本,考虑到这是一节面对全省的公开课,在内容上,我和备课组的老师商量着是否需要上一些课外的内容,给外来听课的教师新鲜感呢?后来,科组长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不必去额外求新求深,就回归课本,你原本那天该上什么内容,就上什么内容;这个内容的特点是什么,你就根据这个特点去开展你的教学,该怎么上,你就怎么上。回归语文课堂的本色!”我恍然大悟。

的确,在教学探索的道路上,方法有很多,经验也有很多,但真正的大师,把一切了然于胸后,反而回归到最初,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化深奥为朴实。他们没有很多技巧,但他们抓住事物的本质,了解学生的特点,课堂上他们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既传授知识,传达温情和爱,更渗透理性的引导。对他们,学生爱之,敬之。返璞归真,成为我所追求的境界。

感悟二:以范读为制高点。

这一点是我在接受了佛山市语文教研的专家老师和学校高二语文组的老师们的点评后,得出的感悟。

抒情散文的教学,教师应尽可能范读。原因有二:1.借助教师的范读,引导这一节情感体验课进入――这就是这节公开课的亮点。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一节课(尤其是公开课)必须有一个亮点。2.教师应该借助范读,把“读”这一行为提升到一个高度。一般情况下,无论学生多么优秀,他们的水平跟教师的水平,终究有一定的距离。这个时候,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范读――一方面,感染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投入到文章情境中,进行情感的感悟和陶冶;另一方面,让学生有进步的动力,因为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感叹:“哦!老师这样的读,才称得上‘深情朗读’,我们要向老师学习!”

感悟三:语文课堂应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活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动起来”,语文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教师喊哑了嗓子,撕破了喉咙,学生也无动于衷,这节课的学习效率依然是低下的甚至是无效的。

感悟四:高一高二语文课应追求“有滋味”。高三是复习的一年,学习内容相对理性,而高一、高二是打基础阶段,语文课应灵活生动一些,多关注学生的投入,即“接地气”。

感悟五:教师应努力建立自己的风格:或幽默风趣,或娓娓道来,或激情感染,或理性从容,或睿智大气……根据自己的优势来组织教学,定能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7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历史性转变。新课程的实施越来越强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但是,就目前各学校现状而言,对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尚处于零星、自发的阶段,并没有引起各学校的关注和重视,此为新课程建设中的严重缺失。由于所处的环境和爱好的不同,笔者对语文课程资源作过一些探索与实践,下面我就从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择要谈一谈对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充分合理的使用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教材是课堂教学教与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重要教学资源。在教材的开发与使用方面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①教材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论是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把教材奉为《圣经》而耳提面命,唯命是从,要有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胆识和勇气。②教材是“范例”,是师生交流与沟通的话题。教材并不是学习内容的全部,并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③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动乃至增删。

2.有效利用教师和学生自身的教学资源。

教师的文化底蕴、人文素养、人格魅力等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丰厚的教学资源。教师饱学诗书,出口成章,学生沉迷于读书,出口能诵;教师笔走龙蛇,学生龙飞凤舞。学生往往能成为教师的影子,这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是对学生的一种熏染和浸润,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生的特长、生活经历、学习经验、优点等同样是一种教学资源。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张扬创造机会和条件,发挥好学生身边的榜样应有的作用。

3.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中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鲜活的、创生的过程,它面对一个个具有丰富思想和情感的活生生的儿童,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因此,教师必须摒弃“走教案”或用教案“框”学生的现象,打破课前预设性教学设计统治课堂教学的局面,坚持计划性与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有机结合,教师尤其要“耳聪目明”,善于倾听和观察,善于发现、挖掘和提升,发挥那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让课堂教学充满灵性和激情,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广泛积累,隨机引用经典性资源

教师在课堂进行阅读指导、分析或鉴赏,往往要深入文本而又超越文本,需引入大量的课外教学资源,否则,语文课堂教学就会就事论事、单调乏味,很难将语文课堂激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随机收集一些精要或经典性的教学资源,诸如经典案例、文学故事、历史史实、名段名篇、名人名言等等,都可以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使语文教学彰显左右逢源、活力四射以及高品位的文化底蕴的特质。我在教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把鲁迅的《五猖会》穿插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去;教学《丑小鸭》时,又融入《灰姑娘》,令学生耳目一新,兴味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语文教学的厚度并提高了文化品位。

2.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信息社会,各种知识、信息无孔不入地涌入我们的生活。然而,博大的网络资源,往往又被人们所忽视。所以,教师要转变理念和视觉,充分发挥现代网络资源优势,为语文教学所用。便捷的网络资源,尤其适用于主题教学模式。在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完毕后,笔者针对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的课文,特意设计、安排了一节课内阅读课,下载了一组精美的名篇——吴伯箫的《菜园小记》、的《母亲的回忆》、李蕤的《柿园》、林海音的《我父》、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鲁迅的《未有天才之前》、张爱玲的《天才梦》等,在无需教师提示的情景下,让学生自由阅读,感觉成长的烦恼与快乐,加深对课文阅读,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面向生活,发掘经验、体验性教学资源

在教学新知识或者带有强烈感彩的课文时,教师必须引领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或体验,才能便于接受新知识或进入作者的感情深处。然后由学生自觉构建新的意义系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最后一课》等文章,都以儿童的视觉来回顾童年世界的生活片断。因此,在教学时,通过教师的提示、解读以及提问等师生互动环节,激活他们亲身的经历和体验,以儿童的视界和心灵去领悟文章的微妙之处,这无疑是成功教学的举措,其关键在于发掘出每个学生心中潜在的课程资源,并在学习中得以有效利用,从生活出发走向文本,从文本中回归生活,这一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是无可替代的。

4.积极开发和利用本校和当地的教学资源

第8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阅读能力

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中,初中语文课程建设必须做到全方位、立体化,校本课程建设可以让教学内容走向开放化,有效提高语文课程质量。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和教师需要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工作,不断拓宽语文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优质阅读文本,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扩展阅读教学的空间。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能够有效推动语文教学内容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语文阅读教学走向开放化、专题化。

一.基于提升阅读能力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价值

1.有助于改革教学内容

语文校本课程能够对传统课程起到补充作用,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改革,改善课堂教学方法,让语文教学内容更加开放,给予学生更加广阔的阅读平台。在以往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内容是干瘪的、单一的,所以课堂教学以语文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为主,语文知识主要包括名著阅读、古诗词默写、词语、课内外阅读理解、文言文翻译等,语文技能包括阅读能力、总结梳理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教师重视这些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没有关注学生的阅读思维,忽略了阅读中的思考、合作、探索,学生缺乏创新能力。通过建设语文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能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更多的新方法,融入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等方法解决问题。比如七年级上册有《世说新语》二则、《论语》等内容,这些都和国学知识有关,阅读校本课程可以融入国学的经典阅读内容,教师可以对国学经典知识进行加工,引导学生诵读、品味,丰富教学方法,让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由内而外的改变。

2.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初中语文学科而言,教师需要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念等方面培养学生,明确语文教学内容的目标指向。通过建设阅读校本课程,学生可以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整合起来,构建阅读和写作的联系,提高语文学习能力,通过阅读增强自身的情感态度,开拓自身的视野,增强语文核心素养。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教师可以设计专题阅读,让阅读教学成为一个整体,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价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七年级下册有《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等课文,这些课文与人物相关,教师可以在校本课程中进一步丰富人物资料,搜集与这些人物有关的文章,让学生全面了解人物,开展专题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3.有助于辅助国家课程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针对初中语文课程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凸显出学校在语文教学方面的特色,提高语文课程的内涵。基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初中语文校本课程需要在课程内容上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凸显出阅读内容的个性化特征,用丰富的课程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校本课程的价值。在国家课程中,课程内容主要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课程内容是一般性的、普遍性的,具有较强的共性特征,但校本课程则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能够对国家课程进行延伸和拓展,保证学生的语文知识总量和阅读总量达标,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教师需要关注课程的弹性,整合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耳目一新,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交流等方式,不断增强个性化的学习能力,促进个人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基于提升阅读能力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路径

1.引经据典,激发名著阅读兴趣

文学名著不但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是历史的结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校本课程的建设也要高度重视名著阅读,对名著阅读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引经据典,当前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经典阅读内容,比如《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这些内容都属于名著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融入名著的相关资料,加强学生对名著的赏析,提高学生对名著的评价能力。传统语文教学容易忽略名著阅读部分,学生阅读量较少,主要采取自主阅读的方式,难以适应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学素养发展的要求,教学过程存在盲目性。在语文教材中,很多与名著相关的内容都以片段的形式存在,这是由于教材本身篇幅有限,只能呈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教师可以做好名著导读、名著赏析等教学,这样学生就能提高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从而在课后阅读名著,学习与名著相关的知识,开拓自身的视野。除了名著阅读之外,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外国短篇小说、古诗文赏析等内容,这些都可以成为校本教材开发的重点,教师可以开辟出专题教学内容,引经据典,让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旨和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从古诗文、文学名著中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增加学生的阅历,帮助学生开阔心境。

2.贴近生活,增加学生生活感悟

阅读是学生与阅读文本实现精神交流的过程,只有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文本中的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产生联想和想象,在阅读中增长见识,深化思想,才能实现原有的阅读学习目标。语文学习源于现实生活,校本教材的开发也要选择贴近生活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强对生活的感悟,提高生活情感,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不断增强阅读积累,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比如七年级有《秋天的怀念》《荷叶·母亲》等内容,这些内容都和母亲有关,教师可以在校本课程中增加与母亲有关的阅读文本,让学生从阅读中感受伟大的母爱,体验母亲对孩子的感情,认识到母亲的辛勤付出,通过阅读与作者产生共鸣,增强学生的生活感悟。在这一阅读主题下,教师需要开展孝心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孝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思考孝道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个人品质。八年级教材中有《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内容,这些与中国传统建筑有关,教师可以搜集传统园林建筑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提供视频、图片等学习资源,进一步丰富阅读文本,让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增强学生对园林建筑的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文化输入,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写作等增强文化输出,大胆表达思想,提高阅读学习效果,发挥校本课程的价值。生活化的阅读内容能够有效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我认知,通过阅读来增强创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丰富写作技巧。

3.引导实践,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学生的精神食粮,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内外的阅读文本,开展主题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见识,在活动中深化认知,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例如七年级教材中有《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等关于人物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创设校本教材,在校本课程中引入人物的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增强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习人物身上具有的精神。邓稼先对中国国防科研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一位无名英雄,多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在最危险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甘为无名英雄,在核武器的研制方面贡献巨大。鲁迅先生在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领域具有十分卓越的贡献,在之后,鲁迅先生的思想对整个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一直同黑暗和落后的传统作斗争,取得了卓越贡献。闻一多先生在一生当中刻苦奋发、上下求索,曾经在西南联大担任教授,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是一位积极的民主斗士,不屈不挠,昂首挺胸,留下了许许多多爱国诗篇。在校本课程的创建中,教师可以引入人物的传记,结合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拓展阅读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范围,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永远的英雄,永远的榜样”阅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爱国英雄进行歌颂,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爱国精神,广泛搜集课内外的阅读资料,通过演讲、诗歌朗诵、阅读品评等方法提高活动效果。

三.基于提升阅读能力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途径

1.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

基于提升阅读能力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需要把全部目光集中到学生阅读能力上,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全面应用阅读素材,设计出专题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校本课程需要和原本的语文课程紧密结合,一方面要丰富阅读教学素材,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内容,另一方面要凸显出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对阅读文本进行分析,着眼于阅读教学目标,优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流程,鼓励学生对重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比如在学习《背影》时,教师可以按照“设疑———析疑———释疑”的方法,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增强对问题的探索,感受文章的主题和内在情感,把握好文章的精髓。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铁道买橘子”的经典片段有什么特点?哪部分词句最富有表现力?”通过这种疑问来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让学生分析阅读文本中对父亲的服装描写、动作描写,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通过提出疑问、解析疑问,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学习热情也能被快速点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解决疑问,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全面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加主动。总而言之,校本课程可以将重点的阅读段落提炼出来,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抓住阅读文本的精髓和重点内容,强化阅读教学的针对性。

2.体现阅读教学的综合性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应用通常要以活动的形式呈现,教师需要彰显出阅读教学的综合性,通过多种手段呈现课本内容,利用校本课程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阅读文本在类型上保持多样化,明确不同专题的阅读任务。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考虑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性和综合性,阅读教学和其他方面的语文学习活动是分不开的,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阅读的范围,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另一方面还要注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开发出多种阅读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科普类文章、名人传记、小说、散文、神话等,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文章类型选取校本课程的阅读素材,将校本课程编撰为阅读范本,让学生的阅读活动有明确的方向。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本解析、背景介绍、名著导读、写作练习、知识拓展、小组合作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延伸阅读内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选择和运用,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综合性。在文本解析方面,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解析文本内容,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背景资料,结合课内资料和网络资料,深入解读文本。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文本开展小作文写作,用较短篇幅阐明观点,整理为阅读笔记,引导学生不断积累阅读知识,通过小组开展阅读合作学习,提高阅读学习效果。阅读是一项综合的能力,阅读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还能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根据阅读文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基于阅读主题开展写作练习,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校本课程可以将不同的阅读文本综合起来,也可以通过多元化的阅读问题、练习方式,将阅读教学融合,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全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3.彰显阅读教学的活动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活动性,阅读活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让学生深入了解阅读主题、阅读思想、阅读情感,使阅读活动更加鲜活有趣。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需要设定阅读教学活动的方案,记录活动开展过程,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价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活动的创设中,教师必须明确阅读活动的开展形式,确定活动的主题、内容、学生任务等,让阅读成为一项交互性的学习过程,完善阅读交流,提高阅读学习效果。比如八年级下册有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摘抄能力和做笔记的能力,教师可以开展“读书笔记交流会”,为学生提供交流探讨的平台,引导学生互相沟通读书笔记的写作方法,分享阅读中的感悟,增强阅读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按时做读书笔记,记录自己在阅读方面的成长,通过阅读笔记锻炼写作能力,拓展阅读的深度,增强阅读学习效果。阅读是一项自由的活动,学生会在阅读中融入较强的主观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与作家开展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在读书论坛中抒感,撰写评论,吸收他人的思想,增强自己的阅读见解。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融合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开发阅读空间,搭建出良好的阅读平台,让阅读延伸到课外,这样才能促进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丰富阅读教学效果,为学生开辟出新的阅读空间和阅读内容,让阅读教学以专题的形式展开,使阅读方法更加先进,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发挥阅读的价值。阅读是学生吸收语文知识、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阅读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改变学生对世界的观点和看法,与他人交流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在阅读中探索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产生强烈的民族情感。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经典阅读内容的挖掘,联系现实生活元素,增强阅读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活动性,深入钻研新课改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立琼.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优化措施[J].语文建设,2021(15):79-80.

[2]曹刚.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21(06):23-27.

[3]赵来坤,赵红彬.初中语文教学点选择的四个要素[J].语文建设,2020(15):75-77.

[4]李传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同文体审美特质的呈现[J].教学与管理,2020(07):55-58.

[5]张福林.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