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机专业技术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继续采取优惠农民的培训措施,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5期
针对市拖拉机驾驶持证率不高的问题,我校从降低培训门槛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实际出发,继续采取优惠农民培训的措施,疏通“生源”渠道,通过认真协调,取得了不错的培训工作业绩。截至目前,共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4期,培训人,完成年培训任务%,有效的推动了拖拉机驾驶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对提高拖拉机驾驶持证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精心组织,完成了54人的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教育是国家人事部门制定的一项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素质的重要制度。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本年度农机行业的继续教育工作,达到即提高培训质量,又学习方便的目的,我校首先通过积极协调,争取了州、市人事部门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支持;其次在市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冬季这个特殊的农闲季节,进行了市年度专业课程培训;三是严格了继续教育的培训教学和到课制度,从管理层面确保了培训的质量;四是根据市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的实际确定了授课内容;五是于5月下旬聘请老师完成了公共课教学。使全市54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了继续教育培训。丰富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为提高年农业生产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科技之冬”措施得力,培训任务完成好
针对去年新机械、新技术和“膜下灌”、残膜治理配套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幅度大,以及有关农机作业质量提高的问题,本届农机行业科技之冬培训,在市农机局的领导下着重抓了培训教学和培训管理两方面的工作。在教学上,一是确定了9项培训内容;二是选派了11名高、中级工程师组成讲师团;三是每个授课人员都进行了认真的文字备课,部分课程采用了多媒体备课;四是对备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督察。在管理上,一是确定了各个乡镇的培训责任目标,二是根据责任目标进行了“三结合”的培训,即市乡(镇)培训结合、乡镇培训与村组培训结合、市级专业教师讲课与乡镇技术人员讲课相结合;三是建立了农机科技之冬工作规范内容,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共完成农机科普培训0.73万人次。其中:农机操作人员及农机大户培训率100.4%,农民农机科普培训率30%,特别是极大地限度的支持了我市本年度膜下灌项目的大面积推广工作,为全市的农机化事业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四、存在的问题及思路
⒈农机化教学交流极少,师资培训的途经缺乏。农机培训师资水平提高需要实实在在的学习才能提高,不是走走形式就能解决的,不但要在干中学,而且还要给大家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出去学。
根据省农机办函[]3号“关于开展农机公共服务休系建设情况调研的通知”,我们按照文件调研的内容和工作要求,参照“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提纲”,对我市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市现有市级农机推广机构1个,区(县)农机推广机构4个。市级农机推广机构主要职能参与制定农机技术推广规划;组织农机技术培训宣传;研制、试验先进农机技术和农业机械科研成果;对选定推广的机具进行试验、示范;制定本市技术规范、执行技术标准,参与农机技术推广的鉴定;为农民和农村提供技术信息;指导区(县)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织织、农民技术人员的农机技术推广活动;受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对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区(县)农机推广机构主要职能负责本辖区农、林、牧、副、渔新机械化新机具的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宣传培训、咨询、农机化质量等工作。市农机推广站现有干部职工8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高级工2人。区(县)农机推广机构现有干部职工61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全市农机推广机构直接从事公共服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1:0.08。工作经费来源财政拨款和农机推广项目经费,资金用途主要是引进试验示范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技术的宣传培训费;试验、示范基点、基地费;现场会、巡回演示会等会议费;购买演示机具的购置费;下乡人员补助费等。
二、工作成效与经验
(一)技术推广情况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谷物沟播机械化技术、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日光温室机械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技术、小麦(玉米)免耕播种、小麦秸秆捡拾、全方位深松、玉米秸秆揉搓、饲草打捆等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其中14项推广项目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12项获科学技术奖。通过推广项目的实施,为我市推广了一大批先进农机具,培养一大批农机技术人员,推动我市农机化发展。围绕市政府重点工作,正在实施的农机化技术项目有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果园机械化技术、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油菜机械化播种技术、青核桃机械脱皮技术,年实施保护性耕作面识10余万亩、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7余万亩、机械加工玉米秸秆饲草13余万亩、果园旋耕、施肥作业 20 余万亩,玉米联合收获3余万亩。根据农时季节,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机化技术宣传培训工作,帮助农民检修、调试机具,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解决了农机化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根据果园管理需求和技术要求,积极开展果园机械开沟技术、机械施肥技术、机械除草技术、机械植保等技术服务;根据春、夏玉米播种农时季节和技术要求,积极开展地膜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玉米硬茬播种技术、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机械深施化肥等技术服务;三夏三秋期间根据农机生产需求和技术要求,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玉米秸秆饲草加工技术,玉米联合收获等机械化技术服务,解决了农机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发挥了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春播、三夏、三秋关键农时季节,印发果园机械化、玉米生产机械化、小麦生产机械化等新机具、新技术宣传材料和培训教材,技术人员结合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带着这些宣传材料在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普宣传日活动及新机具、新技术演示培训活动中发放。
推广工作的主要经验一是积极申报农机化试验示范推广项目,以项目带动农机化的发展,实行项目目标责任制,严格按项目的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各项任务。二是围绕我市的农业生产,引进先进适用农机新机具进行试验示范推广,满足农业生产对机具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市农机化水平。三是加强对农机技术宣传和培训,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进行农机技术宣传,印发培训教材、技术规范,举办机具现场会、培训会等各种形式对群众进行宣传培训。
(二)农机化质量工作情况
农机化质量工作的主要围绕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服务质量开展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市农机推广站每年对200台购置补贴机具使用情况和产品质量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对调查有问题的机具,及时将情况书面反馈给区(县)农机管理站调查处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效地预防了集体投诉事件的发生。二是市农机推广站组织开展田间作业质量巡查。春播、三夏期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对玉米播种机作业质量进行了田间巡查,待玉米出苗后,再次进行了实地复查,通过调查整理,将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区(县)农机(推广)管理站,要求各区(县)加大对玉米播种机田间作业质量的监督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三夏”期间,市、区(县)农机推广站组织农机质量监督信息员,深入田间地头,对辖区内在用的补贴机具小麦、玉米两用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质量情况、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按照财政补贴机具调 查表的内容认真调查填写,对调查情况进行汇总形成调查报告。四是及时调查处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维护农机手的合法权益。
农机化质量工作主要经验:一是明确了农机化质量工作承担单位及负责人,监督投诉信息员实行持证上岗。二是对投诉记录、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便函、书面协议书、现场调查记录、结案记录等样表进行了规范。三是对各种补贴机具进行质量调查,对有问题的机具及时给予调查处理,有效地预防了集体投诉事件的发生。四是三夏. 三秋农忙季节,农机化质量监督投诉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深入田间对重点补贴机具进行产品质量调查,对作业质量进行巡查。四是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实行属地管理和项目管理相结合的快速应急处理机制。通过市、区(县)农机推广站的共同联动,使我市农机化质量工作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农机化质量工作经费短缺,制约工作的开展。
2、农机推广队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四、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强化公共服务,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以试验示范为核心拓宽服务领域,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和科技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保养;操作
体系农业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操作的专业性较强,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新的农机设备维修与保养方法,建立有效的农机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体系。
1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的主要特点
1.1时间集中性
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工作一般集中在农忙时节,农闲季节农业机械设备普遍的闲置。在由于农业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因此导致阶段性的农业机械设备故障提升,为了保证农机设备的维修工作力度,需要加大设备保养力度,注重在集中时间加大维修保养工作频率。当然,这也给农机设备维修人员造成较大工作压力和人员紧张问题。
1.2技术要求较高
随着我国农机设备的不断推广普及,农机维修的专业性与技术性日渐提高。农机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维修人员掌握新的维修方法,能够科学化的进行维修操作。特别是在网络化与信息化的环境下,要求农机设备维修与人员具有信息化的意识,能够利用互联网与农机户保持沟通,掌握信息电子设备的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农机设备维修保养效率。
2当前农业机械维修的主要问题
(1)维修保护推广不足。我国还缺乏完善的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工作体系,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的宣传推广工作严重不足。我国农机部门未能及时深入一线进行农机设备养护常识的普及推广工作,有丰富经验的农机设备推广人员严重不足。很多农村地区的农机维修人员不具备技术推广意识,不了解农机设备发展的前沿趋势,不能及时的针对农机设备情况进行有效的保养工作。目前我国还未能建立综合性、长期性和计划性的农机知识普及推广机制,没能针对性的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农机知识推广工作,不能实时解决农机户的使用问题,导致农机设备带病运行,农机设备运转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机设备缺乏科学化的推广工作体系。(2)农民农机知识较少。由于农业户的科学知识不足,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不掌握正确进行农业机械设备保养方法,农机设备运转异常情况未能得到及时关注。当前农机户很少有独立进行农机设备保养与简单维修操作的技能,农机户在使用农机设备时较为随意,不能根据地域环境与工作任务对农机设备进行科学的使用和有效保养,因此造成农机设备磨损消耗大的问题。还有的农机户往往忽视农机设备的小问题,不注重及时进行维修检查,不愿意在农机维修方面投入必要的资金,因此导致小问题酿成大隐患。还有的农机户盲目依赖经验,不能采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维修,基层不听取专业农机人员的意见,因此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3)维修保养经费不足。由于我国农机设备的保养维修机制不健全,因此造成了农机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农机设备淘汰报废率高的问题。当前我国还缺乏有效的农机养护管理费用供给机制。随着农机养护管理费用制度淘汰,致使一些农村地区的农机养护保护经费不足,农机养护与维修推广工作的经费来源匮乏,制约农机养护工作的开展。虽然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重视开展农机养护工作,出台了一些农机养护政策,但是经费未能得到有效的保障落实。有些农机养护部门工作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的检测维修设备不足,检测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因此不满足基层养护操作现实需要,严重制约了农机设备的养护能力,不利于提高维修保障水平。
3优化农业机械维修保养的措施
3.1加强维修管理工作
提高农业机械维修的有效性,保证农业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减少和消除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还要加大对农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力度。首先,农机监管部门应当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基层农机设备的巡查力度,在农忙时节和农忙前进行必要的农机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其次,建立有效的农机技术普及推广机制,在掌握前沿农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推广工作。农机部门还要设立专门的信息化农机维修和保养部门,能够以各种有效的方式传递农机设备保养的常识。第四,加强农机设备随意改造的督查,消除农机管理使用的中的随意性大问题,对私自改装农机设备厂家和人员进行处罚,保证农机设备合理使用。
3.2完善农机保养机制
提高农机保养工作有效性,应当针对农村现有农业机械设备的情况制定科学化的农机设备保养工作体系。首先,应当建立信息化的农机设备保养实时互动机制,运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与农机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运用网络进行农机保护的技术共享,提高农机户的日常保养工作意识。其次,建立有效的农机保养的互动机制,注重通过网络、视频或电话方式指导基层进行农机保养。第三,成立专业的农机保养操作队伍,根据农机户的需要进行预约保养服务,达到有效提高维修保养质量目标。
3.3完善维修保养方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农机设备维修保养工作要求,应当完善农机设备维修保养方法。首先,应当引导农机户购买较高技术含量的农业机械设备,注重在维修的过程中积累同型号设备的维修保养方法,配置专业的维修设备与工具。其次,根据农机设备维修保养的需要建立有效的农机设备检查体系,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维修与保养操作方案。第三,建立农机设备的观察机制,推广农机设备运转情况登记记录表,促进农机人员及时的记录农机设备异常情况,促进农机人员按在操作前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设备检查。第四,注重及时更换微小部件,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注重发现农机设备的细微问题,以便于消除农机设备隐患。
3.4提高维修人员素质
促进农机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组建优质的农机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队伍。首先,加强农机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促进农机技术人员掌握先进的维修与保养方法,提高维修与保养操作质量。其次,还要帮助农机维修人员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维修操作经验,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维修操作方法,达到提高维修操作有效性目标。第三,应当构建综合性的评估机制,促进维修人员了解行业发展前沿趋势,鼓励农机维修人员研究前沿问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府区2013年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3]38号)和《山东省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财政厅关于印发2013年山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农财字[2013]67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认真拟定实施方案,及早动员布署,通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管理制度、培育科技示范户、建设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全面开展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各项工作,有序地推进了我区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为提高项目绩效,切实推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政策落实到位,***府区农机局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相关股室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自评考核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察看、走访群众等方式,对照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落实延伸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对项目实施展开逐项自评,综合得分94分。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 全面完成项目任务
(一)遴选、评定了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全区种植发展规划和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实际,确定小麦、玉米、花生为我区主导产业。
(二)组建了专家组。***府区农机局根据我区产业发展需求,选聘理论水平较高、专业特长明显、推广经验丰富的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推广技术项目技术指导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在统筹协调安排的基础上,分工负责,制定全区农机推广计划,相关产业技术实施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编制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明白纸;指导农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培训技术员,指导其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三)确定了技术指导员。按照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1:2的比例,公开选聘确定为项目服务的技术指导员2个。选聘的技术指导员,具有较高的农村政策理论水平和农机技术水平,熟悉农机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技术指导员确定后,进行公示,签订技术服务责任书,统一颁发聘书。技术指导员实行包社包户制,每个技术指导员负责指导2个示范户,全年入户时间累计不少于60天。
(四)遴选、落实科技示范户。围绕遴选确定的主推技术,按照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原则,遴选培育一批服务能力较高、管理较规范、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机合作社作为农机科技示范户。2013年培育农机科技示范户4户,每户示范带动10户,共辐射带动40户。农机科技示范户带头使用新技术、新机具,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协助农机技术推广员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以及信息采集、项目评价等工作。
(五)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我区农业和农机化发展需求,按照主推技术为主、多种示范、高规格、严要求、可持续的原则,重点建设一个实验示范基地:闫寺办事处王庙村—小麦、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使其真正成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基地、农机技术人员、农机大户科技培训基地。
二、措施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为确保项目实施,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任组长,区农机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区科技入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领导、政策研究、综合协调、资金落实和督导检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机局,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同时组建农机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全面负责科技入户工程的技术工作,负责实施方案的编制,并组织实施、督导检查、汇总上报相关信息、开展绩效考核、自查自评等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任务。
(二)深化基层公益性农机推广体系改革
按照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主要承担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农机安全操作技术等公益性职能,将公益性职能细化成工作职责,落实到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站和农机技术人员,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完善了机构设置;与区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府区2013年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农机管字[2013]22号)文件,推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进程、完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工作机制、加强农机人才培训、提升农机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基层农机推广信息管理系统,对基层农机人员进行动态管理。
(三)建立农机推广管理制度
为深化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府区根据项目要求,创新了管理机制,研究、制定了农机技术人员绩效考评制度、基层农机人员培训制度、多元化农机推广制度、资金管理办法、农机试验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并将相关制度下发。为强化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区农机局与各农机指导员签订了农机推广目标责任书,农机指导员与服务对象(科技示范户)签订了技术指导协议书,将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要求、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同时,按照省、市、区2013年度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府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要求,建立健全区农机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农机手三方考评制度,对技术指导员的工作完成情况、满意度和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全面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农机人员是否续聘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优秀的技术指导员给予通报表扬并适当进行奖励,对考核成绩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减少补助资金直至取消资格。
(四)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培训
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是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加强广大农机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更新,***府区采取集中培训和实地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大农机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基层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采取分层次、分批次的方式开展,通过培训,着力解决基层农机技术人员断层和知识更新慢的问题。今年9---10月,举办了4期专业技术培训班。今年12月份,组织20名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参加了山东省农机局组织的专项培训。
利用网络培训学习,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每周至少上网浏览不少于2次。利用“山东农机化网”、“中国农业机械化网”和《山东农机化》杂志等载体,组织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其业务能力,同时加强对基层农机管理员和村干部的培训,提高其对农机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通过培训学习,农机技术人员普遍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了解了很多政策法规与新信息,更新和掌握了一定的新技术,提高了业务技能,增强了我区基层农机推广队伍为农服务的能力,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
(五)强化资金监管
根据项目资金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切实加强项目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资金用途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单位和个人都没有占用和挪作他用。
(六)强化实施管理
竖立农机试验示范基地标牌、配备技术指导员胸牌、悬挂科技示范户门牌,组织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认真填写了《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科技示范户手册》,做到人手一册。围绕主导产业,编印技术资料,发到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手中,并及时组织培训学习。
(七)强化总结宣传
为了形成建设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良好氛围,***府区在项目实施中,通过会议、科技下乡、信息等多种方式,强化了项目的宣传和动员。2013年9月项目开始运行以来,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分析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深入基层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大大提高了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三、成效显著
(一)农机推广服务渠道畅通无阻
通过项目实施,将农机技术服务体系的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户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建起了“专家+农机技术人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畅通了农机服务渠道,农机新技术可以通过这一渠道顺利地进入农户,进入田间地头,直接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二)农机技术服务管理有章可循
项目实施中,将农机服务工作细化分解,目标明确具体,要求规范严格,通过目标化、责任化、制度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农机服务管理水平和效果。
(三)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人员热情高涨
项目一开展,农机技术人员就下乡开展工作、进村入户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农机技术人员有了工作目标和方向,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完全享受到工作成就感,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四)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素质提高
基层农机推广改革与建设项目开展的农机作业技术人员培训,是***府区进年来参训人员最多、培训最系统、培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次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区农机推广服务人员的素质。
(五)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得到迅速推广
通过宣传培训,印发技术资料、示范区建设展示及示范户的带动,实现了全区主导产业主推品种、主推技术进村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主导产业共推广优良品种3个,农机新技术的应用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农民对农机推广人员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实现了镇政府、技术指导员、农机手三满意。
(七)未发生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按照项目要求严格实施,项目期间未发生下列情况:一是投诉、曝光、负面报道;二是弄虚作假行为;三是重大违法违规现象。
四、严格按照项目补助标准、用途使用资金
项目总投资20万元,主要用途为:
(一)农机技术推广服务补助8万元
主要用于基层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的补助(交通、通讯、误餐补助等)5万元;聘请技术专家的补助(差旅、交通、劳务等)1万元;完成农机技术推广重大任务的绩效奖励1万元;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管理费1万元。
(二)农机化科技示范补助7万元
主要用于试验示范基地购买燃料,试验示范、作业演示所需的设施装备的租赁费用、试验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等物资,组织作业示范活动等补助4万元;农机科技示范户作业演示补助、试验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补助3万元。
(三)农机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补助5万元
主要用于基层农机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开展继续教育等教材、场地、差旅、食宿、交通等培训费用。
五、存在问题
(一)镇办农机技术服务人员由于实行区镇共管,不少农机推广人员还承担着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力分散,下乡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时间、次数还不完全符合项目要求。
(二)《示范户手册》和《技术指导员手册》填写有的还不够规范。
(三)信息上报量不足。
六、有关建议
(一)加大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二)增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农机新技术推广顺利。
(四)加大信息报送力度,使农机新技术家喻户晓。
二〇一四年一月十八日
关键词:基层农机推广;现状;深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14
科技发展条件下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对我国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核心环节。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农机科研部门研究农机产品科技化和品种多样化,在传统的简单机械化基础上向现代智能化、自动化转变。新形势下传统的农机推广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农机推广现状,就当前形势要求,要研究农机推广的深化发展,以促进农机的推广和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达到推动农业发展的目的。
1基层农机推广现状
1.1农机推广在基层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经济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基层政府部门更加重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对农业发展和农用机械推广发展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农村向城镇化发展,使得农村耕地面积逐渐变小,政府的工作重心也随之转移。基层政府调整了工作重心,将重心主要放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上,将农业生产排在了第二位。近些年由于加速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政府财政的多数资金都用在了工业和第三产业,农业方面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因此农机推广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农业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1.2农机推广协调制度不完善
农机推广部门是事业部门,属于全额拨款范畴,一般农机推广都涉及到多部门合作,例如预算部门、调查部门和宣传部门等。但目前的情况是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比较缺乏,他们的工作要么是相互重复,要么是相互交叉,这种情况下降低了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效率,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农机推广协调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机推广的有效开展,降低了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3农机推广技术力量薄弱
农机推广过程中先进科技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这使农机推广在前行中缺少技术的支撑。科技的不断发展增加了农机具类型,农机品种逐渐增多,涉及到技术层面的东西和专业知识也在增加。目前农机推广受时间和条件限制,专业技术人员少,农机推广的重点也有所偏移。传统的农机推广已经被新知识及技术所淘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推广水平。农机推广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少,使农机推广工作缺少活力和专业力量,限制了农机推广的发展。
2深化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途径
2.1加大基层政府对农机推广的财政支持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并把“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农业机械部门可以在这一政策指导下,争取政府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争取政府对农机推广项目的扶持,推进先进的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机推广部门可以把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用考核的奖与惩来激发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农机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其对新器具、新科技知识的学习,以独立解决农机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推行农机技术示范基地
在结合实际地区情况选择适合的农机,要先进行示范基地的建设,主要通过示范基地向农民展示新型农机具的优点,用事实和数据让农民了解机械的先进技术和高效率。通过与传统农业生产对比,让农民信服,并主动购买农业机械。
2.3扎实开展新技术和新机具研发
新技术研究出来的新机具要经过研发部门的研发、生产部门的生产和农机主管部门的评审,然后才能进入农业生产中。新产品在研发过程中也在不断进行试验和修改,以保证机械的适用性和安全性。进入农业生产环节后,要以适用性为主要目标。通过新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试用,在发现适用性问题后,将问题进行总结,并将区域性需要反馈到研发部门,以促进研发部门研究出更适合本区域的农业机械。
2.4推进农民培训进程
科技研发出来的新机具最终使用人是农民,所以需要将机械与农民有效结合,以提高农民使用机械的效率。这种结合主要需要农民掌握新机械的使用方法、维修和保养方法,以方便农耕时遇到问题随时处理,提高机械工作效率。农机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要不定时开展讲座,要走到田间或农民家中,将农民最需要和紧急需要的技术问题传达到位,巩固培训效果,实现农民对机械的掌握和控制。
2.5开展后期技术指导
培训是针对多数人的,因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对农机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培训结束后,农机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要在农民使用时开展后期技术指导。主要是下乡针对农机具的使用、维修、保养的难题进行指导,对农业生产中一些政策性问题进行讲解,要和农民保持密切联系,让农民在有问题时能第一时间找到技术人员解决。同时,农机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要结合地区实际特点理出一套技术路线,利用集市等发放技术资料,指导农民使用农机具。
3 结语
在科技发展的新时代,基层农机推广也要随着技术发展不断进步。但目前农机推广还存在资金短缺、人才短缺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要重视这些问题,并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争取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建立有效的推广制度,坚持科技推广,最终实现农机推广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振举.立足基层农机推广现状切实做好农机推广工作[J].吉林农业,2015,12(08):153-154.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现状;措施;建议;宁夏同心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00-01
同心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辖13个乡镇、194个行政村。近年来,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同心县农机化事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农机能手,自发形成了专业化的农机合作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产生,有力地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又好又快发展。
1 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现阶段,同心县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4家,其中农机作业公司1个,农机手人数达412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配套农具等各类农业机械613台套,资产总值达1 017万元,设施面积达到308万m2,常年聘用专业技术人员20人。每年服务农户3 526余户,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超过8 166.67 hm2(其中机耕5 066.67 hm2、机播1 553.33 hm2、机收1 046.67 hm2),实现经营收入达370万元,同心县的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53.9%。
2 同心县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的主要措施
2.1 依法引导,创建农机服务组织新模式
为了规范和指导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同心县农机部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技术研讨会和培训班。并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开展多种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使社会各界能够关心和支持农机化事业,创建农机服务组织新模式。为此,2012年同心县新购置大中型拖拉机15台,配套农机具50台套,主要为灌区种植玉米、收后耕整地和马铃薯种植基地服务。
2.2 政策扶持,推动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壮大
为促进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同心县农机中心对已发展成功或符合培育发展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给予多方面扶持,促进其发展。首先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倾斜,2012年同心县争取中央购置补贴935万元,用于专业合作社逾300万元。其次是利用农机的项目投入对合作服务组织优先支持,2012年同心县被农牧厅定为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确定玉米机械化示范园区9个、旱作区马铃薯机械化示范园区1个、保护性机械化耕作项目1个,在这些实施的项目中,优先扶持发展农机合作服务组织。通过对农机合作组织予扶持,培育了下马关红城水下垣村王继彪牵头成立的“万发农机服务合作社”为代表性的新一批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能手,更好满足于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同心县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
2.3 引领大户,带动农机合作组织协调发展
大力培育产业型农机能手,并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如下马关镇的董义,是当地闻名的农机大户,2007年底他联合一批农机户申请成立了“惠民农机合作社”,该合作社吸引了村里和邻近村的20多户农机手加入,人数达62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配套农具等各类农业机械53台(套),资产总值达到420万元,常年聘用专业技术人员2人。2012年,服务范围涉及1 026余农户,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超过2 000 hm2,实现经营收入780万元。
3 发展建议
3.1 整合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增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心县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发展应紧紧地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积极创新,因势利导,促进其发展步伐的加快及农机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地增强农机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同心县在发展农业机械化合作组织的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地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要进一步地促进农机化服务水平的提升,积极地、多元化地发展农机化服务组织[1-2];加大对该县农机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充分地利用农机补贴等相关政策,全力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增强其服务功能;对现有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进行有效整合,切实增强其服务水平[3]。
3.2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其经营管理行为
进一步做好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农机工作营造出良好的服务环境。同心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机发展的新亮点,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必不可缺的一支力量,其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与当地市场经济的需求及先进地区的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地予以解决和完善,以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快速发展[4]。
4 参考文献
[1] 张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9):231.
[2] 赵文全.舒城县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5):365.
关键词 农机维修;市场管理;现状;对策;宁夏平罗
中图分类号 S232.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19-01
农机维修服务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机械高效运转的保障。近年来,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农机使用范围扩大到农业、水产、林业等各个领域,带动了农机维修市场的繁荣发展。同时,维修市场管理混乱,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维修质量差等原因带来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显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机的经济效益和使用寿命,严重影响了农机事业向更高的现代化水平发展。如何搞好农机维修行业的管理,提高农机维修网点的维修效益,及时、优质地提供维修服务,促进农机安全、高效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成为农机部门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2]。
1 维修管理现状
平罗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北部,是全区的农业大县和农机大县。现辖13个乡镇,总人口30万人,在册耕地面积5.6万hm2。截至2012年底,农机总动力达629.5 MW,拥有拖拉机35 82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 827台;联合收割机1 744台,其中新增玉米联合收割机258台;各类配套农机具46 885余台(套)。
1.1 农机生产、销售、维修网点情况
目前,全县拥有农机生产加工企业3家,销售网点25家,农机维修网点45户,取得三级农机维修证书的28户,农机维修工121人,主要集中在县城周边。
1.2 农机生产、维修网点设备情况
全县从事该行业的共拥有车床10台、刨床6台、台钻78台、砂轮机155台、电焊机224台、气焊设备121台、切割机138台、气泵111台。
1.3 经营效益及收入情况
对于规模较大的农机维修企业,由于设备齐全,从业人员综合技术水平较高,经营范围广,业务量大,年纯收入达5万~10万元,效益较高;对于乡村农机维修网点,由于设备简单,技术人员水平偏低,业务量小,年纯收入达0.8万~1.5万元,效益较低。
1.4 农机具维修的主要业务范围
大型农机维修企业主要从事简易农机具制造销售工作,如焊手扶拖拉机箱、板车、制造双铧犁等。乡村农机维修网点依靠电气焊,以修理农业机械为主,设备简单,技术水平低。
2 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机构不明确,经营秩序混乱
从目前情况来看,现阶段平罗县农机维修管理不完善,农机市场秩序混乱,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农机市场实行行业管理,而且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机制不完善,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不到位,加上工商部门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时没有对业主的专业资格进行审核,便为其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致使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2.2 管理手段不强硬,无法可依
由于政府部门没有明确规定应该由哪个部门管理农机市场,管理工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支撑,农机部门又没有执法权,要想进行管理就必须依靠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配合,而且在工作协调上又不统一。各个部门为了本部门的利益越权管理,收费项目过多,收费标准过高,造成农机维修网点业主意见较大。由于农机维修网点点多面广,要将维修管理工作直接深入到基层、农村,甚至每个维修网点,进行宣传教育、实施工作、进行执法等,没有交通工具是无法完成的。农机管理部门因经费紧张,装备条件差,交通工具不便,无法确保工作的及时性和连续性,从而制约工作的正常进行,直接影响对维修市场的管理[3]。
2.3 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及素质不高,农机产品生产及维修质量无保证
农机生产、维修网点的从业人员多数是乡村农民,也有部分城市待业人员,一般情况下,其文化程度低,有的甚至达不到初中文化。有45%的维修网点是由机手开办的,在销售农机配件的同时进行一般的维修保养,规模较小,配件以在保养维修过程中应用为主。调查发现,有40%的个体网点都是转行过来或新开业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技术水平低,服务质量差。有的网点不仅人员素质差,而且生产、维修设备简陋,根本不具备从事生产、维修的条件。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农机生产维修质量差,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较多隐患。
2.4 基础设施条件差,无法保证维修质量
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没有专门的修理车间,同一间房屋既作为修理场所,又作为配件库。各种配件、油料、杂物堆放零乱,事故隐患多,极不安全。维修设备匮乏陈旧,测试手段不完善。修理工多数是拖拉机手,他们对拖拉机的构造、故障分析与排除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或有某种专业修理特长,但多数维修无规范,质量无标准,检测无设备,修后无监督,仅凭经验手摸眼看定标准,使维修质量很难达到要求。
3 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依法治理
搞好农机维修行业管理,是各级农机监理部门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按照自治区农牧厅的安排,从2009年起,农机维修市场管理业务移交农机监理部门。农机监理部门应以此为契机,提高对农机维修行业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管理力度。积极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整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网点进行规划布局。协调上级部门完成农机维修行业管理法规建设步伐,切实把维修行业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3.2 加强对修理网点的管理
目前,很大一部分农机维修网点没有经过严格审定,许多不具备设立网点条件的维修点挂牌开业。因此,按照《全国农村机械维修点管理办法》和《农业机械修理工人技术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今后凡新开业的农机经营及维修网点,其业主和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农机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班,经考试合格后核发全国统一的技术等级证书,然后由本人申请,工商部门凭技术等级证书颁发工商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已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要加强一年一度的技术审验,促进其技术素质的提高。对年审不合格的,该降级的要降级,该停业整改的要令其停业整改,该收缴技术合格证书的要坚决收缴,决不姑息,以有效地促使农机维修人员参加培训,考取技术等级证书,以达到提高农机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目的[4]。
3.3 抓好监督检查
农机执法人员要和工商管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物价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经常性地开展执法检查工作,深入到各乡镇对农机维修及配件供应网点逐个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和农机维修技术等级证是否齐全有效,对无证开业的网点和无证从业的修理工,责令其办理相关手续。对检查出的劣质农机产品要坚决予以没收,对无技术等级证书的农机维修网点该整顿的坚决整顿,该吊扣工商营业执照的要坚决吊扣。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实效,确保农机维修市场步入规范化发展道路。
3.4 加大扶持力度
农机监理部门要积极和上级业务部门沟通协调,结合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加大对农机加工维修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农机维修网点设备和经营条件。加大对农机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技术素质,促进农机维修行业健康发展。
总之,农机维修市场管理要不断向制度化、科学化、服务规范化、经营规模化方向发展。管理部门和执法管理人员不但要从工作方法上创新农机维修业的管理模式,而且在布置、检查总结、表彰等方面都要有农机修理业管理的内容,为今后农机维修业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4 参考文献
[1] 王婷婷,王庆冉.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管理 促进郯城县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J].新农村(黑龙江),2012(6):211.
[2] 王清芳,于立霞,杨洪祥.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管理保障敦化市农机化发展[J].农业机械,2009(24):58-59.
关键词:基层;农机推广;现状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4.01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在r业生产中的应用,农机推广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机推广在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找到合理有效地推广措施。本文从基层农机推广现状入手,提出解决农机推广的措施。
1基层农机推广现状
1.1设备、体制不健全
许多乡村由于实际情况限制,设备不健全,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人工劳作,使得生产效率低,生产数量少,这样不利于农业发展,而且也限制农机推广的进程。特别是一些山区,因为区域偏僻,交通不便利,虽然农用机械在应用,但是基本是老旧款式,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另外,基层农机推广体制由于发展时间短并不是十分健全,导致监管松散,不能促进推广体制更好发展。
1.2专业技术水平落后
科技的发展是迅速的,农业机械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操作程序和操作精度也越来越高,需要推广人员和农民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而目前基层推广部门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并没有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在日常工作中这些人员没有先进知识作支持,不能很好地引导农民进行新机器的顺利操作。农机推广属于知识范围广、知识更新快的行业,由于人们的观念限制和对农业的偏见,喜欢在这个方向发展的人很少,使得研究这方面的人才也比较少。
1.3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主要是受自身条件限制,财政在农机推广上投入的资金有限。一些重大农机研究项目没有资金支持,立项后很难继续做下去, 这些都会阻碍农机推广工作的正常进行。
1.4农民购买意识和能力差
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他们无法接受新型的技术和机械。另外,由于多数农村是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主,其农业生产营利只够日常花销,没有足够的基金来购买先进机械。即使购买了机器,也没有将机器用于实际农业生产。
2做好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措施
2.1做好农机技术实验和示范基地的建设
一种新的农机产品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结晶,整个过程要经过技术部门研发、农机主管部门的审评和质检机构对产品的鉴定等,最后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进行实验。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推荐是新品种的机器在一个地区适用的前提,财政资金的支持是后备力量。那么基层农机推广部门需要每年争取到推广试验经费,同时取得企业对机器的试验支持,最后总结试验数据反馈给生产企业进行改进。示范基地的建立可以让农民亲眼看到机器的使用效果,经过对比,用数据和事实来征服农民。
2.2推进农民培训并开展后期指导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是主要劳动力,在农机操作中农民也是主力军。只有农民正确使用农业机械,掌握相关农业机械的保养维修方法,才能在农业生产时提高作业水平和作业效率。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要选择一些简单易懂及农民需要了解的知识进行培训。如对水稻产区的农民主要讲授插秧机、收割机的日常使用、维修和保养;对烤烟生产区就要对烤烟生产过程、种植和田间管理等农机化作业环节进行介绍和培训。培训内容要贴近农民实际,要选择农民最关心的技术和机器,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培训效果。集体培训时难免会出现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同导致不同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后期要对农民进行单独指导。这需要农机推广人员经常下乡开展指导工作,针对一些常见的农机使用、保养和维修方面的问题进行讲解。另外购机补贴政策也是农民比较关心的问题,农机推广工作人员要将最新的购机补贴政策传达给农民,让农民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政策,以决定是否购买机器。
2.3 提高推广人员素质,加强服务工作
农机推广工作人员是农机推广工作的关键,要经常组织他们进行学习,以提高业务素质。高的业务素质是农机推广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基础,只有快速接受各种农机相关技术知识,才能更好的做好农机推广工作。要完善农机推广部门的制度,把对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考核纳入到年度考核中来,以调动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农机推广工作的评价不仅看推广数量,也要看推广效果,即对农民购买的新的机器进行跟踪,了解意见,帮助排除故障,以提高机器使用寿命和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2.4加强售后服务,健全信息网络
农机售后服务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只有将售后服务提升上来,到农民家中手把手的解决农民使用农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让农民对购买的农机有信心。售后服务做好,农机推广将不再是难事。同时要健全网络建设,将农机推广工作观念及时上传到网络,将农机购机优惠政策及时通过网络传达到农民手中,才能做好农机推广工作。
3结语
基层农机推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决定农机推广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这项工作,从实际出发,有效做好农机推广工作,以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晓华.优化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保障最新农机技术迅速普及[J].吉林农业,2015(19):58.
为切实做好春耕生产科技服务工作,掀起午季作物田间管理和春季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省农委决定从现在起到5月底,在全省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从2月下旬开始,全省动员组织1200多个培训基地、5万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为抗旱春管和春耕备耕提供技术保障。
二、主要内容
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科技服务重点围绕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1、组织开展午季作物田间管理服务。重点抓好追施小麦拔节肥和根外喷肥(药)、油菜苔肥和根外喷硼、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并针对午季作物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认真研究制定应急预案。
2、组织开展春耕春种生产服务。围绕春耕备耕,突出春种作物良种推广、结构调整,重点抓好秧苗培育、轻简栽培、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服务。
3、组织开展畜牧业生产服务。突出抓好畜牧良种、优质饲料、兽药、春孵春繁、疫病防控、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秸秆牧草高效利用、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等技术服务。
4、组织开展水产业生产服务。突出抓好优质水产良种、饲料、水质调控、疫病防治、河蟹生态养殖、蟹鳜混养、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沟鲶)、池塘健康养殖、稻田生态养殖、黄鳝网箱养殖、淡水优质珍珠培育及加工等技术服务。
5、组织开展农业机械化服务。突出抓好农机保护性耕作、深耕、深松、镇压、节水灌溉、机插水稻育秧、水稻机械插秧等农机技术推广。
6、组织开展农业政策法规宣传咨询服务。重点围绕粮食直补、粮油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民生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土地流转、农民负担、新农村建设等开展政策宣讲,组织好政策咨询服务活动。
三、服务形式
春季农业生产科技服务要采取多形式,突出针对性、有效性、可行性和实效性,认真抓好落实。
一要抓好科技进村入户。科技人员要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畜禽场舍、河湖塘边对农民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给农民做好示范。抓好高产攻关点、示范片、科技示范户,向农民宣传惠农政策,解难答疑。编发的技术、政策明白纸要简明通俗,便于农民应用。
二要抓好科技培训。各地要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以及其他项目的培训,对农民进行生产实用技术、党的惠农政策的培训。培训要做到室内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项目培训与短期培训、巡回宣讲、科技赶集服务相结合。
三要抓好科技宣传咨询。各地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农技110等现代传媒技术,组织科技人员进行讲座、咨询、短信、电视滚动字幕,以及利用报刊、墙头板报、田间展示牌等形式,开展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服务。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深刻认识科技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春季农业生产科技服务作为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工作和措施摆上议程,加强领导。要根据本地生产特点和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要求,并在经费上保证科技服务措施落实。为推进科技服务工作开展,省农委于2月27日在亳州市涡阳县举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
(二)整合资源,推进服务。为保证科技服务工作开展,各地要从大局出发,加强协调,整合人力、资金、物资等资源,推进科技服务工作开展。要整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玉米振兴计划、超级稻推广、油菜高产创建、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三进”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粮食高产创建、农村沼气工程等项目、工程资金,组织协调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企业等科技人员,建立春季农业科技服务队,强化科技服务的手段,形成科技服务的良好条件和工作氛围,确保科技服务工作有效开展。省农委将派专家联系各市开展科技服务工作(见附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