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春天的古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

第1篇: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初中古诗词的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努力培养初中生的文学素养。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过分注重语文成绩的提高,一味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古诗词的文学常识,只是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翻译,而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体会不到诗词的真正意义。教师还忽略了古诗词的朗读。学生在应试教育下对古诗词的学习表现出恐惧心理,无法放下心去学习。

二、古诗词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现代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不足加以改正,完善古诗词的教学体制和方法。

1、知人读诗,合理鉴赏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声声慢》,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闺中独处之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生于1084年,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情趣相投,感情甚笃,共立下“穷避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金石书画。但1127年北宋灭亡,女词人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祸从天降,赵明诚因病而故,词人孤独一人,生活悲苦,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又散佚殆尽,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十分凄苦,《声声慢》正作于此期间。学生了解这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词中最后不是说“怎一个愁字了得”吗?

故于研赏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一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大开方便之门。

2、掌握主旨,深入推敲

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师生在研读过程中,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更能纵横联系,加强古诗之间的相互理解。师可示范以其法赏诗:

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一“闹”字使得境界全出,此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春日里,万紫千红,青山朗润、幽泉清冽、春泥润泽、红杏满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枝头上春意盎然,展现一派春日勃勃生机的景象。这“闹”可能是杏花争春之喧闹,可能是散着芬芳的红杏同嫩枝绿叶、春风春雨的畅谈,亦有可能是红杏枝头那勤劳的蜜蜂与翩翩起舞的彩蝶在采蜜争春,时有鸟鸣其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令人万千遐思,百般回味,一字竟能演绎出一幕生机盎然且色彩绮丽之景。思绪随之飘荡,竟思起诗圣杜甫那绘春夜之细雨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幽静、轻柔境界了,还有坡那为惠崇僧人之画而题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之小诗,读罢此处,一幅清新、淳朴之画展卷于前。言至此,可我思绪却一发而不可收拾,上溯至《诗经》,下沿至当今文坛,万千以“春”为话题之作全都奔流开来,老师就于此处戛然而止,希望大家能在体会老师赏析示范后,能借此法或以更新的见解和想法去赏析其它的诗词。

当学生听至此处时,陶醉其间,被古人锻字炼句的功夫所深深折服,这以诗解诗的方法更是让其耳目一新,分成小组各抒己见,高谈阔论来试着体会、品味、解析其他优秀诗词了。

3.联系生活,运用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些古诗词都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体现了诗人的真实感情,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引发学生对诗词的欣赏欲望。比如,放一段关于诗词的视频或者一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联系比较,合理分析

中国古诗词的数量庞大,很多古诗词的意境和思想是相近的。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学习新的古诗词的时候,联系已经学过的古诗词,采用比较的方法,针对古诗词的题材、意象、表现手法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还可以做到以前只是的巩固。

5.抓关键字,统领全诗

中国古诗词的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词的意境可以用一个字或者词语就可以形象地表达,中国古代诗人和词人为了炼意、炼字的需求,常常改变了诗词中词语的词性,这些改动的地方,往往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例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把江南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氛描绘出来了。

初中是学生学习路上的一个关键阶段,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应该在初中阶段加强,尤其是古诗词文化的培养。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应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保证语文成绩的前提下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

参考文献

[1]邱炎林.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语数外学习,2013(03):127-128

第2篇: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 想象力 情境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37-01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在人教版的小学教材中,古诗词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今的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存在如下几方面障碍:一、古诗的语言属古汉语范畴,与现代汉语相比,有它特殊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句子形式,小学生初步接触古诗,理解较为困难。二、小学生阅历浅,直接表象不足,间接表象的积累也不足,难以想象诗的意境,形成意象。三、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离不开当时当地的情况。由于时代的变迁,让小学生体会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困难。如何教好小学语文古诗词,我总结出了几点经验:

一、展开联想,培养想象力。

在教学古诗时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情蕴意。例如,教学小学语文第二册中《所见》作者是袁牧,内容为:“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想象的翅膀首先要带我们到茂密的森林了,可以让学生骑在桌子上,想象自己就是那位小牧童,手里拿着短笛在吹,忽然耳边传来一阵“知了,知了”的声音,抬头望去,看见知了在枝头高唱。于是马上停止笛声,跳下“牛”背,轻轻地走到“大树”下。可以想象墙壁上有只蝉在鸣叫,所以停止笛声。此时也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小牧童心里在想些什么?在古诗教学中,要利用想象进入角色,才能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促进学生学得深,学得亲,学得活,学得实。

二创设意境,渲染氛围。

精心设计,优化情境,首先要看古诗显示的基调是什么,是高昂的,还是低沉的;是欢快的,还是悲哀的;是宁静的,还是喧闹的。然后选择合适的手段:如欢快的,喧闹的就可以运用表演,体会情境;而那种高昂的、激奋的、或者低沉的,悲伤的,都不宜通过学生自己表演去创设,因为这些情感的基调都比较严肃,庄重,是儿童生活的经验中没有经历过的,情感没有体验过的。因此表现这些情感的古诗宜用音乐、图画,而不宜用剪贴画、简笔画。比如,在学习《春晓》这一课时,可以请同学做诗人上台表演,然后描述:在美丽的春天(指图),你(诗人)可见到那许多美丽的花儿,当夜晚来临诗人累了,就伏案而睡(此时同学作伏案而睡状),睡着睡着,你朦朦胧胧听到(注意听,头稍抬起)外面刮风了,呼呼的,一会儿春雨沙沙地下起来,听着听着,你又睡着了。不知外面什么时候了,你听到小鸟的叫声,放录音机(鸟鸣),(坐起)睁开眼睛一看,呵,天亮了,天晴了,小鸟欢快地叫起来了,你这位诗人心里高兴啦,哼出了两句诗:(学生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时,从昨夜的风雨声,又看到一场风雨后,花儿被打落的另一番景象。诗人又想到什么?又说出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样一个一个连续的情诗,使学生情感活动参与认识活动,有效地提高古诗教学效率,全面完成古诗教学任务。

三趣味训练,培养诗兴。

学习古诗文,还要注重富有情趣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各一句。如描写春天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夏天的“连雨不知春去,一觉方觉夏深。”;描写秋天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写冬天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或是要求学生在诗句中填入花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这样,便将对于小学生来说略显枯燥的古诗词生动化,引起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第3篇: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

关键词:拓展阅读;古诗教学;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意境美;文化现象

古诗教学中的拓展阅读是指根据古诗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适时、适度、适量地引进相关诗篇,以促进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拓展阅读作为精读和略读的补充,可以拓宽阅读的范围,在知识的相互比较、补充、融合和重新建构中,扩大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思路,便于沟通课内、课外阅读,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网络化、立体化、综合化。可以说拓展阅读是古诗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适当拓展,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短短的几行字,寥寥数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韵。而这其中的哲理与美韵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知识积淀。但传统教学的三部曲“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让古诗美韵尽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大胆拓展阅读教学,将学习的触角伸向课外,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诗文,受到更多的诗的浸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授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蕴含的生活乐趣后,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积累的关于描写儿童的古诗。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选出一两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如吕岩的《牧童》、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合作学习、比较交流:同样是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的切入点有什么区别?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生动有趣,刻画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诵读表演,学生容易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拓展同一题材的作品,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深对课内所学的理解、感悟,也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给予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二、适时拓展,加深情感体验

白居易说过:“诗者,根情苗言。”任何一首诗都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下有感而发的,渗透着作者真挚的感情。然而由于古诗含蓄凝练,再加上大多数古诗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存在障碍。以诗教诗,以诗学诗,是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提供知识铺垫,搭建情感桥梁,实现与诗人对话的有效手段。如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秋思》,为了帮助学生感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诗句蕴含的情感,一位老师做了这样的拓展:

“是啊,诗人的行为不仅让行人觉得奇怪,在我们看来,也有点不可理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在另外一首诗中找到答案。”(出示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1)读《归信吟》,初知诗意。

(2)议:你从孟郊的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3)想象说话:模拟孟郊与行人的对话。

(4)反复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由于时代的变迁,学生对古代游子的重要精神寄托――家书不甚了解。“恐”字在这里的陌生化使用,再加上“临发又开封”这一行为的怪异,决定了这句诗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归信吟》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了对家书的感性认识:家书与其说是用泪写的,不如说是诗人用一颗思乡的心,用一份恋家的情写的;家书送出去了,诗人的心也跟着飞回去了……在文本拓展、角色转换、激情引读中,诗人反常的举动便显得合情合理,学生读出了思乡的诗人,读出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深沉的爱。

三、适量拓展,领会意境美

古诗的内容精粹,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根据表达的需要,诗人把语言高度浓缩、概括,这就使诗中存在许多“留白”。教师应该抓住“留白”,拓展延伸,促使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身入其境。因为只有“入境”,学生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对诗歌意蕴的体悟方能更加真切而深刻。如在六年级上册《春天组诗》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整合资源,适时拓展,将学生带入春天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比如在“观诗色”环节,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主诗――《横溪堂春晓》(南宋虞似良),感悟春天的“绿”之后,即进行互文拓展:

“春天仅仅是绿色的吗?请大家读读这些诗句,闭上眼睛想象。从这些诗句中,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带颜色的春天的诗句。)

(1)引导学生用“从中 ,我看到……”的句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2)小结。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再加上各色鲜艳的花,诗人笔下的春天真是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啊!

(3)引读课件出示的诗句。师:春天是一幅画,画里有什么呢?生: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教师凭借敏锐的语感,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将学生的视野带入更为广阔的天地。

四、适度拓展,感受文化现象

古诗词中,一些客观事物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文学意象,由此演化成民族的文化现象。例如,“杨柳”表挽留之意,“流水”喻指情愁,“明月”则是思乡的代名词……小学古诗教学,以一首带多首,通过对几首具有相同意象诗词的学习,初步感受文化现象,符合语文课程总目标提出的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诗经・采薇》(节选),只有短短的十六个字,学生不难理解。对于其间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基因――以柳喻留,教师可进行这样的拓展:

“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啊!生离死别,难免伤情。柳谐音留,表示挽留。诗人这里明写景,暗借柳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你们知道吗?从《诗经・ 采薇》开始,柳便与别离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古人送别时往往折柳相赠,杨柳从此成为了古诗词中离情别绪的意象,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

(1)读读背背,粗知大意。

(2)小结:对于诗歌中出现的“柳”这一意象,不能单纯地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融进历史文化的因素去感悟其中的内涵。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这里无须对所拓展的诗词进行过多的赏析。教师对“折柳”意象的解释意在丰富学生的文学、文化知识积累;而相同意象诗词的拓展则是促进学生对“折柳送别”这一文化现象的直观认识。

朱光潜先生所说:“诗的境界是理想的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的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和情趣中汲取新鲜生命。”

古诗中,凝练优美的语言、深远悠长的意境、博大精深的内涵都值得学生好好去品味。而要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就应该有效进行拓展阅读。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程 芳.让古诗文滋养学生的心灵――关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8,(9).

第4篇: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主题阅读;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古诗词杰作。这些古诗词浓缩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是历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对于处在记忆力发展黄金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大量地阅读、积累古诗词,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情趣、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站在时代的讲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项历史使命:有效引导小学生积累经典古诗词,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记、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古诗词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光大。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只停留在教材上,而应该延伸到课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词,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g里,获得更丰富的古诗词文化的浸润与滋养呢?在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我将古诗词阅读活动分为两个相辅相成的阶段:

一、主题阅读进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中,编者有意识地把同一主题的诗词,放在同一单元中教学,以开阔学生的认知视角,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功效。这样的主题编排方式给了我们启发:古诗词的积累与学习可以采用“主题阅读”的方式,沟通学生课内、课外的横向学习,连点成线,拓宽学生古诗词阅读的空间。

(一)文本研读定主题

在浩淼的古诗词长河中,有许多诗歌都是诗人心路历程的写照,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长或讴歌大好河山……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为例,安排了两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细细咀嚼,便能深深体悟到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在研读文本之后,继而从主题出发,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拓展阅读《赠汪伦》、《别董大》这两首表现送别之情的诗歌。学生在阅读同一主题下的古诗词时,多角度获取信息,并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得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

当然,灿若繁星的古诗词,主题的归类也是不胜枚举的,有思乡诗、山水诗、边塞诗、爱国诗等题材。在教学中,如果能以点带面,拓展同一主题教学内容,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需要教师能够以《新课标》为指导,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材,善于挖掘,勇于思考,勤于课堂实践。

(二)传统节日觅诗情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春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浓郁的地方风俗来庆祝这些节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是代代中国人贡献给世界和未来的文化财富。然而现今,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对舶来的外国节日趋之若骛,他们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很少能说出秦少游笔下美丽的“七夕节”;他们对于“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却能准确的说出西方“圣诞节”的时间。可以说这些现象的背后,显示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漠视。因此,我们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将古诗词的学习与传统节日融合起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学习蕴涵着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同时大力借助古诗的学习,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民俗文化与民族精神。

传统节日前后,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古诗词,并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来吟诵,让学生深刻领略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元宵节前后,吟诵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让学生感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好景象;于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中,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热闹场面;清明节前后,带领学生吟诵《清明》,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了解古人扫墓的习俗;七夕节,学生在“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中了解七夕的传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给我们展示了古人在重阳节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中秋节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欢度节日之际,我们亦可以开展丰富的节日主题活动。如端午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等,并重点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重现屈原的故事: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同学们在故事中了解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于屈原诗词中体味他那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在这样入情入境的传统节日主题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否别有一番风味呢?

(三)春夏秋冬赏诗境

每一个季节都有许多著名诗人留下的经典之作,每一个节气都有每一个节气典型的物候,我们跟着经典诗词的韵律,带领学生开启了穿越四季之旅。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我们聆听、诵读着诗词给我们带来的一个个春天的故事: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欣赏柳树婀娜的身姿;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聆听春天的歌声;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里,感受在田野上奔跑的快乐。

在热情奔放的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孩子们一睹西湖盛夏的风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让孩子们领略了夏雨的滂沱。

在高远辽阔的秋天,学生读杜牧的《山行》,品王维的《山居秋暝》,诵刘禹锡的《秋词》,吟李清照的《一剪梅》。学生陶醉在秋天的意境中,陶醉在动人的诗篇中。

在大雪纷飞的冬天,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或者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无需老师再做过多讲解。

二、多种方式促积累

(一)日常活动作保障

1.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诗词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推行每周两诗,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我们的具体方法是:将教室黑板一角辟为诗词园地,每周一抄上两首新的诗词,让学生读、悟、吟、诵。

2.开展“课前一诵”活动。每节课上课前学生诵读古诗词一首(两遍),课任老师负责。

3.放学路队诵诗词。每天上午、下午放学时,各班学生在教学楼前排好队,边诵读古诗词边走出校门。

(二)趣味实践展收获

第5篇: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2―0122―01

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和精华,对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感悟。

一、激情引趣,感受意境

1. 介绍背景,导入激趣。“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住。”用情趣教学法导入古诗,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就学生思维的灵动和创造的张力,达到“课亦始,趣亦生”的境界。如,在学习《春晓》一诗导入新课时,我这样导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回到故乡。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这样学生不但知道了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而且还急于想诵读这首诗,领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2. 媒体辅助,创设情境。儿童的情感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和录音等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古诗词的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教学《咏柳》一诗时,我将初春季节刚吐新叶的高大垂柳以及温和的春风组成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并配上音乐进行朗诵。学生目睹了初春垂柳在二月春风的吹拂下像剪刀一样的新叶,一下子就进入了诗的意境,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目睹画面,朗诵几遍不但把这首诗很快背诵下来了,而且还很快地理解了诗意。

3. 展开想象,吟诗作画。有诗必有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色。古诗中诗人往往将所描写的外物与内心情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美丽意境。在教学中我会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古诗词情景,让他们把这个情景用笔画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这种读诗作画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让学生领会了诗情画意,发展了形象思维,又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如,在扩展学习《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对于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果仅仅通过语言来学习古诗,学生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糊涂的。我抓住“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画结合起来教学,通过作画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指导学生想象其中的情节、场面。这样古诗在学生的画中灵动起来,学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妙趣横生。

二、吟咏赏读,乐趣无穷

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古诗句式整齐简单,音韵优美和谐,语言精练,易于诵读。因此诵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能让人感受到悦耳和谐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音乐美的语言之中。因此,古诗教学要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彻于教学始终。我在教学中常采用范读、领读、齐读、自由读、学生与学生合作读、师生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起始阶段自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想象边朗读;在深入体会了诗的丰富意蕴之后,让学生抑扬顿挫,反复吟咏,把情感通过朗读的语调、语气以及停顿等读出来。如,《望庐山瀑布》一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朗读时可采用叠读的形式(即:老师领读“飞流―直下―三千尺”,学生跟读“三千尺”),瀑布飞泻直下的磅礴气势在师生一唱一和中灵动了,学生陶醉其中情绪激昂。“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在一次比一次慢的朗读中学生仿佛飞到了九天,置身于银河中,飘飘欲仙,如痴如醉。

第6篇: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

[关键词] 新课标 古诗词 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它那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历来为各个时代的文人所推崇。一直以来,现代语文教材编者对它钟爱有加,认为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古文化熏陶的必备素材,对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人文底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可见,青少年学习古诗词是相当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任务。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多数教者强调“诵读”和“字字落实”的教法,往往只注重讲解和分析,向学生强行灌输所谓的字词句义。学生学时如同嚼蜡,既没有增加知识积淀,也没有提高鉴赏能力,古诗词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荡然无存。

要把学生从味同嚼蜡的古诗词学习中解脱出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巧设导语,把学生带入古诗词的意境之中

在设计导语时应侧重挖掘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精心设计与诗词的意境相协调的导语,尽快把学生带入作品,融入作者的情绪中。如这样的导语:“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出人生自古多离别;“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的是母子别离,关爱中有深深的期盼;“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的是朋友情深……

二、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入选课文的古诗词远的距今两千多年,近的也有一百多年,都打着时代的烙印,如同一条天然的鸿沟横亘在今人与古人之间。要透彻理解这些作品,对于十几岁的学生来说确是一大难事。古诗词大多数可以配乐吟唱,由于它独特的韵味,常被改编成广为传唱的歌曲。所以通过音乐设置教学情境,能够渲染气氛,烘托诗境,奏响诗词的主旋律,使学生顺利进入审美心境。如《题破山寺后禅院》,写寺院的闲雅幽静和诗人的忘情脱俗,淡泊宁静,意境幽深寂静,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可在朗读中配以幽雅、空灵的《空山鸟语》古筝曲,让音乐走进古诗,用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磬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引入意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扩大了思维空间,感受到了难以名状的音乐美、词句美、意境美。

三、把握节奏,强化古诗词的朗诵效果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学会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韵律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手段、多种方式进行诵读教学。首先,做好朗读指导,使朗读有的放矢。古典诗词的韵律之美来源于平仄、节奏,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在诵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学会把握诗歌的节奏形式。其次,引导学生自主诵读,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再次,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当时写诗词时的心情、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使他们准确充沛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四、品名句内涵,让学生从名句中感受情感

许多古诗文都留下了至今仍熤熤生辉的名句。如:勉励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送别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诗人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而又默默无闻的美好品格……这些名句以其凝练的语言、包蕴的情感而成为诗词的点睛之笔。在教学中应注重分析,挖掘其深刻内涵,从而总领全篇,把握全诗词精华。这样重点突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情境氛围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画面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情感,将学生带入诗词的意境。如教学《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如果仅从字面上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也很难体会美感。我用投影仪放上一段事先剪辑好的春意盎然的美丽图画:那翠绿的青山,如茵的绿草,荡漾的碧波,烂漫的春花,莺歌燕舞,马蹄轻快,牧笛悠扬……使学生身处早春的氛围之中,感到春意绵绵,春光无限。

六、提倡活学活用,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

写作时如适当引用古人的名句,不但能体现个人的艺术修养,而且能使自己的文章增加文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借鉴或引用古诗词,但要注意尽力做到恰当、准确和适度。

第7篇: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

目标不变 自主探究

一、二年级我把古诗教学的重点放在读读背背上,为后期古诗的学习积累材料。夯实基础。从三年级开始,在古诗教学中,有这样七个教学目标:知道作者,知道朝代,会说词义,会说诗句的意思,知道写的景(事),知道抒发的情感,会背、会写。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在教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首诗时,告诉学生“招”是牧童示意路人不要出声、悄悄过来,告诉他去路(“招”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是“摆”的意思)。《梅花》中“作者写梅花凌寒独放、并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实际是表明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他赞美特定环境的梅花,流露出孤芳自赏的心迹。”《江雪》“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山水之间的渔翁。巧妙地表达了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教师教学用书》。在教学中对于景、情理解,体会,不能拘泥、不能苛求,能说出“寒梅邀雪图”、“寒江独钓图”,能体会到“渔翁不是真正在钓鱼”、“梅花具有不畏严寒的精神”就可以了。

要始终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倡导合作。力求自主,主动探究。采用自学――小组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小结的教学流程。自学一般安排在课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交流中让学生互相说知道的、不知道的。知道的小组内互相评价、判断。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不知道的由记录员记录下来;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交流,各抒已见:最后保留同学们共同赞同的几种意见,求同存异、注重创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立足现实勇于创新

立足现实就是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认知的前提能力,关于作者,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这首诗的作者、而且能说出我们还学过他的哪些诗、还知道他的哪些诗;关于朝代,既要让学生知道这首的朝代。又要知道这个朝代的作者还有哪些、他们写的诗还有哪些;关于词义、句子的意思。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可以了。不搬《教参》,不抠字、词典,充分展示学生的语言组织和概括能力;景和情,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不一味的把研究者的思想强加于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认识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会一步步的深入。

创新就是要学生会用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体会古诗的含义,学会搜集、整理古诗;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学会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初步感知诗人的创作与一定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了解有关古人的创作故事,从而感受诗人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源泉。学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学会用自己眼睛、耳朵等感受周围的世界,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描绘美。

吃透教材培养兴趣

诗歌是韵文的一种形式,它不同于散文,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有鲜明的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通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诗人用精练的语言。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使读者受到感染和教育。诗人写诗,不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而是选取生活中最有特征的形象,集中歌颂最有意义、最能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及由此所激发起的情感去打动读者。尤其是古诗。它的语言简练,通假字较多,感情同样丰富。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画,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例如,小学语文中的古诗《咏柳》,诗人抓住最能表现春天特征的景物――柳树,通过想象精彩地描绘了春天的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喜悦、欢快的心情。柳树、柳枝、柳叶与春风本是两种不相关联的事物,诗人却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使孩子们感到深奥难懂。

在教学这首古诗时,要先让学生说说春天来了,周围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重点说柳树;然后让个别学生说说观察到的柳树变化的过程;接着揭示课题总说春天柳树生长变化的过程;最后让孩子们读古诗《咏柳》,边读边指导,理解重点词。学生抓住了“碧玉”、“妆”、“一树”、“丝绦”、“细叶”、“裁”的理解,只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可读懂这首古诗。少数学生还可以背诵。

第8篇: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

关键词:中国古诗;翻译;对比;炼词

1 引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体诗(格律诗)的创作达到了鼎盛。唐诗语言优美、文字流畅、意境高雅、情感真挚、思想开放而深邃,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精华,也是绽放在世界文苑里的一枝奇葩。诺贝尔文学评奖委员会主席埃斯库马克盛赞中国文学独特的艺术美时曾说:“世界上哪些作品能与中国的唐诗和《红楼梦》相比呢?”

《春晓》是中国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一首唐诗。此诗语言精炼自然,音韵和谐婉转,读来意味无穷。中外许多著名诗人,学者和翻译家都曾将其译成英文和其他文字。本文选取了其中三种有代表性的英译文,并对每篇译文的特点及其炼词略作剖析,以期对古诗英译有进一步的了解。

2 原诗与译诗的比较与分析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一:witter bynner译,

a spring morning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the jade mountain, witter bynner and kiang kang-hu, new york, knopf, 1929)

简评:bynner是英译中国古诗的名家。对于他的译文,评论家的意见各不相同。吕叔湘在这首诗的《赘言》中写道:“通首言之,仍是译中佳品”。

从炼词的角度看,bynner在译文的前两句中使用了“light-hearted”和“singing of birds”,勾画出百鸟欢唱令人心怡神爽的美春景象,体现了原诗前两句的悦春之情。在三、四句的译文中引进了两个功能词“but”和“and”,分别表明了转折、并列的逻辑关系。汉语是意合语言,古诗的语言则是意合语言之极致。这不仅仅是汉语意合性的客观表现,更是诗人人为的结果,是与我国古代诗歌理论中“言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的传统相一致的。我国诗歌的思维形态是典型的形象思维,而绝少逻辑思维。从形式上看,古诗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使用语篇衔接手段。古诗总是抽去一些连结的媒介,依赖事物间的一种潜在的应合,而不在语言的表面求得逻辑关系的建立,其知性活动是隐秘的、“诡奇”的,而这在英语诗歌里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给古诗英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译诗中使用连词则会使知性活动物化于语言表面,使译诗带上浓重的逻辑思维色彩。而原诗中这些逻辑关系是隐性的,深藏在诗人的潜意识中,并没被刻意显现出来。这首诗的语言和结构对于一个具有听说能力和基本自然现象常识的中国孩子来说都是非常简单易懂的。而且,尽管诗中没有使用连结媒介,但汉语重含蓄、重模糊和意境美的特质使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诗的神蕴和魅力。而诗的英译文却不能用这种模糊的手法来增加诗的意境之美。英语语言重逻辑分析及以形合表意义完整连贯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原文诗中省略的各种关联词在译文中必须加上才能反映原诗的情感,让说英语的读者领会诗的真正意境。

译文二:

spring dawn

sleeping in the spring, one hardly knows its daylight.

birds are heard everywhere trilling.

thereve been sounds of wind and rain in the night,

how many blossoms have been falling?

(ta kung pao, may 10, 1979)

简评:

译文二对诗题“春晓”中“晓”字的翻译有所不同。《辞海》中将“晓”定义为“天亮”,并援引“春眠不觉晓”为例,可见诗题之意应为:春天天亮的时刻。在英语中,“morning”指“beginning at 12 oclock at night, or especially at dawn, and extending to noon”其涵盖的范围明显大于“晓”,所以笔者认为,译文一将“晓”译为“morning”,忽视了“晓”的概念意义。

在人称上,原诗遵循汉文化的思维模式,强调“天人合一”,故而刻意将人称消隐;文章通篇未点明“谁”在哪里感受到春天的来临。而且汉语句子是主题句,只要把事情本身说清楚,不一定要主谓宾各个句子成份齐全。尤其是古诗写作要求文字高度浓缩,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广阔的意境,抒发深厚的感情。但是,英语句子是主语句,语法结构较为严谨,主语不可缺。所以,古诗英译中增添主语就成了普遍现象。在翻译原诗时,译文一直接将消隐的主语译为“i”。可是笔者认为,原诗将主语消隐的目的在于激起读者的共鸣,孟浩然和其他中国诗人一样,以诗言志,以诗警世。所以,译文一的译法排除了读者,译文二中译者在增添主语时,将主语泛化为第三人称,从而与原文的思维方式相协调,因为使用“one”给读者的感觉是:某个人在讲述自己的认识,更利于与读者产生共鸣。

译文三:翁显良译,

one morning in spring

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马红军著《翻译批评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简评:

翁显良先生是自由派翻译家,主张把格律体诗翻译成散体。他在《古诗英译》一书的序言中写道:“译诗不是临摹,似或不似,在神不在貌……更不必受传统形式的约束,押韵不押韵,分行不分行,一概无所谓,岂不自由得很?”。由此可见,翁先生对中诗英译的原则是在翻译过程中强调传达原诗意象,而不是模仿原诗的章法句法字法。从译文看,他的确没有逐字逐句直译,而是极力将原作的精神传递给英语读者。

对于这首《春晓》,传统的理解都认为是悦春之情掺杂着花落春残的怅婉,原诗前两句以极其简练的语言和极富代表性的事物描画了诗人于春晨苏醒,并觉察到万物复苏的场景。三、四句对风吹雨打、花开花落的自然变化,流露出一种岁月易逝,生命衰老的哀愁和伤感。

还有一种理解认为,这首唐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喜春-惜春-爱春的感情,层层递进,勾勒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春景。

“啼”字是这首诗的诗眼。bynner将“啼”字译为“singing”, 表达鸟欢叫声,给人以美好的联想。译文二采用了“trilling”这个词,除了强调鸟鸣的喧闹,想必也是出于和最后一句中的“falling”押韵的考虑。

而翁先生的译文选用了“cry”一词。他曾说过:“孟浩然写的虽则是一日之晨,却已到三春之暮,‘啼鸟’不是在唱歌而是在悲鸣……高卧松云的孟夫子,一朝梦觉,深感岁月蹉跎,功名未立,难免有迟暮之叹。然而他毕竟是风流天下闻的名士,……发而为绝句,更要讲究含蓄,于是有这首以清新婉约著称的《春晓》。五言四句,一声叹息:晚了!晚了!今天醒来晚了!春光难驻,风雨难堪,落红难缀……”。译者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出发,从“不觉晓”体会到诗中暗含着“醒来迟了”的由衷喟叹,又根据“花落”联想到“风雨”的无情,还将“(鸟)啼”与“花落”相联系,从而感悟到诗人笔下的“啼鸟”不是在高兴地“啼啭”,而是在为“花落”哀伤地“啼哭”,故而才选定了兼有“叫喊”与“啼哭”两重含义的“cry”一词。该词作为诗眼出现在译诗中,能把诗人淡淡的感伤之情巧妙而又准确地蓄含在译诗里面,译者炼词的良苦用心也自见其中。

笔者认为,诗本是触景生情,由情而生的。不同的理解,只要说得通,不妨存异。理解原诗是译诗的第一步,理解的准确只是相对的,那么译文的准确也是相对的。唐诗语言凝炼、意蕴丰富,常常存在着较大的模糊性,而诗人竭力构造和渲染的诗化的意境,浪漫的氛围也就蕴藏在这一模糊之中。以本诗为例,由于对“啼”这一模糊性较强的词语的看法的分歧,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译法。颂春则“啼”为愉悦的高歌,惜春则“啼”为悲凉的“哀泣”。不同的译法出于对“啼”字的不同理解,都可谓佳译。然而无论是 “singing”,“trilling”还是 “crying”,都不能像原诗的“啼”字那样,赋予读者多重联想,令人觉得可惜。同时译文三在措辞上添加了较多于原作的解释性手段,例如,译文开篇的第一个词“late”。原诗中的愁绪很平淡,诗人是在慵懒的春眠觉醒后,听着窗外的鸟啼声,记起夜晚有过风雨,便想到该有一些花瓣被打落了吧,诗人的愁绪就在这种不紧不慢的思维中滋生出来。但“late”一词直接突出了原文中没有的表明的深层信息,破坏了原诗不尽意、在言外的美感。这样把译者对这首诗的理解表达出来,虽有助于外国读者理解本诗,但似乎也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力,读者似乎过早地被点化,原诗中原有的独具匠心的“含蓄”一扫而空。

3 总评

关于古诗的翻译,历来是众说纷纭,就形式与内容问题,有的译者主张以保存内容为主,有的则重在保全形式。从译诗的方法来说,有直译派、意译派;有散体派、诗体派;有现代派、改译派等,真是见仁见智。通过对比,笔者发现诸多译本往往各有千秋,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美中不足之处。总的说来,每译文都不能给读者欣赏原诗的全面的感觉,都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缺憾。所选各个译文均出自中外名家之手,他们在中诗英译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均堪称译界高手。即使这样,他们的译文与原诗也有着一定的距离。可见,中诗英译的确很难。译者或是因为缺乏理解,或是因为保全格律,或是因为体现神韵,从而使得原诗的特点难以全部重现。但正如刘重德先生所说:“诗可译,但难译”,译诗者都需要有一股知其难为而为之的精神,无论多么艰难,都应力求做得更好,译得更贴近原诗。作为诗歌爱好者,我们通过对多种译文的比较,学会正确看待各种译文的得失,又能欣赏到各种译本的不同风格,不失为提高翻译水平的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之义译. 谢尔《埃斯库马克.诺贝尔文学奖内幕》[m].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

[2]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second college edition, new york and cleveland: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72.

[3] 徐国萍.《春晓》英译之对比分析[j].中国翻译,2001,(3).

[4] 张冬贵 从《春晓》两个译本看中诗英译的不可译成分[j].东南亚纵横,2002,(7).

[5] 陈爱钗. 中国古诗英译中不可译的处理[j]. 福建外语, 2002,(2).

第9篇:关于春天的古诗词范文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2012年山东卷)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参考答案:“孤舟”联结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2012年江西卷)

江城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2分)表达的情感:这首词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愁,也抒发了久别怀人之情。(2分)

【考点精析】

古诗词鉴赏是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查的项目。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的文体;鉴赏古诗词,须通过“意象”这一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那么,在理解鉴赏古诗词的时候,到底从哪里下手能最接近诗人在诗词中营造的意境呢?答案是“意象”。意象,正是我们“破译”古诗词的“密码”。

鉴赏古典诗词,应该充分考虑到古典诗词中形象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形象。因此,我们不能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从诗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领会由意象所形成的画面,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方法指引】

如何正确解答这类和意象直接相关的考题?

一、要明白分析意象类题或与意象有关的题在高考中是如何设问的。

常式问: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

变式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第二种题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二、注意积累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我们熟记一些常用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在备考指导中,将意象联系诗歌题材分门别类,如“离别类”“思乡类”“爱情类”“悲情类”“战争类”“品格类”等意象。因篇幅所限,这里不一一举例。

【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①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①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之情。

参考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