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蒙古族的民风民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者:欧军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民俗文化呈现兼容性特征察哈尔蒙古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以其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积极吸纳汉、满、朝鲜、藏等民族的文化元素,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传统游牧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蕴义。自清代雍正颁布“借地养民”令以后,尤其在清政府推行“移民实边”政策下,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涌入大批流民,进而在流民聚集的地方逐渐形成了村落,零星的农耕经济开始萌发,察哈尔草原大规模被垦殖,蒙古族的传统经济由单一的游牧经济逐渐过渡为牧业经济、半农半牧经济、农业经济。从1915年起,察哈尔地区陆续“增设新县(宝昌、康保、商都),盛行放垦”②。1934年3月,察哈尔省政府在察哈尔左翼四旗、四牧群旗境内增设了化德、尚义、崇礼等3个设治局,专门管理移民开垦事宜。这些不同的经济活动在其文化中得到了积极的反映。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促成了一种积极的开放性,因而在民众意识中很少有封闭的排外情绪。乌兰察布地域民俗文化在其形成演化中,呈现出明显的兼容性特征。以蒙汉族际交流为例,蒙汉两族大量吸收对方的文化习惯,在语言、居住、饮食、婚嫁、丧葬、娱乐等多方面发生改变或出现添加。这一情形,一方面反映了蒙汉近距离交往的深入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正常民间交往中得以伸展的民族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和自愿性。1.蒙古族对汉族文化习俗的吸收语言随着汉族人口增多及在数量上超过蒙古族,乌兰察布地区语言的流向发生了转折,学汉语、行汉俗趋于流行。“随着村民中汉族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整个地区汉族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强,学习语言的趋势从汉族学蒙古语逐渐转变为蒙古族学汉语”③。察哈尔地区的蒙古族对汉语的吸收呈现出分区结合的特点。察哈尔八旗的口音则分属山西、河北两省,泾渭分明,“察哈尔左翼张、独、多等属由直隶省开垦,则人民多操直隶之言语焉;察哈尔右翼丰、兴、凉、陶等属,由山西省开垦,则人民多操山西之言语焉”④。住宅蒙古族因逐水草而居,住屋原都是移动性的“蒙古包”,固定的土木或砖石建筑只有大大小小的喇嘛庙。随着向定居生活过渡,蒙古牧民也模仿汉人,修造固定房屋。察哈尔右翼四旗,“其居近内地及县境者,则住砖板土房,倚山者亦住窑洞,建筑形状,与汉人同”⑤。饮食随着农业生活的不断植入,蒙古族逐渐转向汉族以谷物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察哈尔右翼四旗日常食品与汉族毫无二致,还学会了腌制咸菜。“其食物平常以莜面、小米为最普遍,白面、荞面次之。副食品以山药为大宗。至晚秋腌咸菜、烂腌菜,亦与汉人同。……零食如麻花、饼子等为早晚佐食品;粽子、凉糕、月饼等为时节品”⑥。汉人喜食的饺子也进入了蒙古牧区。不过饺子在蒙旗是珍贵食品,非尊客不用。2.汉族对蒙古族文化习俗的吸纳蒙汉文化交流具有明显的双向性和变异性,迁入蒙古地区的汉族也大量吸收蒙古族的文化成分。特别是最初迁入蒙地的汉族经历了一个蒙古化的过程,“依蒙族、习蒙语、行蒙俗”,更加强化了对于蒙古文化的认同与吸收。如蒙古族的奶酒、酥油、奶食品不仅受到汉人的喜欢,而且畅销内地,如今汉人普遍喜食的手把肉、奶茶、蒙古饺子、炒米、交肯(醍醐)、焙子、饼子(月饼)等等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吃蒙餐已成为一种习惯,特别是招待客人的时候,一定要去品尝。蒙古族妇女喜佩带银首饰及珊瑚首饰(蒙古族的头戴),这一习惯也为汉族妇女接受。在语言上,同蒙古族的蒙汉语夹杂一样,汉族也是汉蒙语混用。如爬山歌就吸收了“脑包”(蒙古语为“敖包”,即堆子的意思)、“灰塌二胡”(蒙古语,冷落凄凉的意思)、“哈苜尔”(蒙古语,即狼针草)等蒙古族惯用语,如“山药皮皮盖脑包,谁给俺们管媒天火烧”;“远远瞭见他家的门,灰塌二胡死下个人”;“蛤蟆口炉炉烧哈苜尔,活到哪影儿算哪影儿”等等。⑦文化的相互影响,在族际文化民间对等交往中,任何一方都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表现为主动的学习者和采借者。某种文化习俗与其说是从邻族那里“传来”(闫天灵语)的,还不如说成是从邻族那里“学来”的。如蒙古族的“圆形屋”带有明显的蒙汉嫁接特征,外形上延续了蒙古包的穹庐顶及圆形墙风格,内部结构与功能则属于汉式。蒙古族的“包房组合”院落同样也标识着一种蒙汉双向文化交流的结晶。这种交流同样也体现在许多地名上,如“××圐圇”、“××脑包”、“××胡同(洞)”等生动地反映了民族杂居地带的文化兼容特征。民俗文化体现大众化特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是由民间大众文化构建的。蒙古族的文人阶层形成较晚,在文化中的主导性不强,即便是元朝以及后来的宫廷文化曾一度繁荣,却也未能脱离民间文化的基础。例如,在清代整理出来的蒙古宫廷歌曲,虽然有着文人墨客的加工痕迹,但几乎都存在相应的民歌演唱形式。这说明,宫廷歌曲大多数来源于民间,或者宫廷中的创作歌曲也顺利地传播到了民间。在蒙古社会里,老百姓欣赏的歌曲、遵循的文化习俗和语言表达习惯与那颜阶层的并无二致,更谈不上什么质的区别。在辽阔的察哈尔草原上至今传唱演奏的传统民歌和阿斯尔乐曲,就是最为有力的佐证。因此,蒙古族传统文化在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富有民族气息的平民化倾向。这在客观上减少了文化内部的摩擦与消耗,为在文化整体上较为容易接受和适应外来文化提供了可能性。1.宗教习俗方面的变化。接受佛教之前,蒙古民族先民信仰原始的萨满教,毡房里主要供奉撒满偶像,祭天、祭火、祭山神、祭水神、祭星、祭敖包、祭祖先(祭成吉思汗)、祭苏勒德。十六世纪,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以后,草原上信仰佛教(喇嘛教)的人多了,毡房里开始供奉佛像,家庭经济宽裕的人家都要去五台山朝圣。到清末民初放垦后,蒙古族绝大多数逐步吸纳了汉民族的一些习俗,专门修建龙王庙、土地庙等,供奉祭拜龙王、太上老君、土地神、关公等。1893年4月26日,俄国学者阿•马•波兹德涅耶夫从承德去多伦诺尔的路上看见了热河锡拉苏默的德木齐喇嘛张老爷所建的一所小庙。“小庙内部分成三间,把宗喀巴佛像和古老的红教佛像古怪地混合供奉在一起。这座庙奉祀的是刘备,他是关帝的结义兄弟”⑧。2.丧葬方面。放垦之前因土地辽阔,无人区多,而且蒙古人认为人生成于自然,应还原于自然,故人死后一般采取天葬。放垦后,因草场大面积锐减,适于游牧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狼、狐狸、秃鹫、鹰、雕等禽兽数量锐减,失去了天葬的天然环境与条件,只好接受汉族的丧葬习俗,农区和半农区的蒙古人开始采取土葬。3.节日方面。察哈尔地区开垦后,蒙古族除保留原有传统节日(蒙古语称“乃日”)文化习俗之外,同时接受了汉民族的节庆习俗,如在最早开垦的沿长城一线,蒙古族的生活习俗中逐步介入诸如元宵节、端午节,过年时贴门神、贴对联、供财神等习俗。与此同时,汉族也在学习吸收蒙古族的一些生活习俗。流行至今的“二人台”、“漫瀚调”就是吸收蒙古民歌之后形成的一种曲艺剧目,甚至有“学会走西口,到处有吃口”⑨俗称。
民俗文化蕴涵深厚的生态化属性游牧社会生产生活的特殊性及其需求的独特性,大部分需求只能靠自己来满足。如牧民的衣食住行用、日常奶食品、肉食品的加工及保鲜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自己去摸索,于是就产生了适合于游牧生活特点的、方便易行的实用技术,比如马具、蒙古包、车辆、兵器、狩猎工具及大量生产生活用具等等都属于这一范畴。由人、家畜和环境三个要素构成了畜牧生产方式,而事实上这三种要素是相互依托不可分离的生态链条,牧民在此充当了十分关键的要素。因此,牧民时刻注意观察家畜的各种反应,由此来把握环境、适应环境,这样才能保证“人—畜—环境”的平衡。牧民的这种角色要求使得牧民所拥有的文化必然带有生态属性的功能与特征。另外,游牧生活方式不利于物质财富的大量积累与保存,牧民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无数实用、方便、简易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如蒙古刀是男人的装饰品、防身武器,同时也是餐具。英雄史诗是歌曲,是诗词,也是故事,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游牧文明在后来数千年的发展中,北方草原民族游牧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使得游牧文明逐步向更高水平发展,如优良畜种的培育、草场的合理使用、兽医技术的发展等等。这也体现出游牧文明一种内在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使游牧生产逐步发展,使游牧文明的根基逐步牢固。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点由于传统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相互交流,表现在民风民俗方面则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特点。村落地名是民俗文化的标志和载体。乌兰察布地处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汇地带,历来战乱频繁,人口稀少,直到清末放垦后,内地人口大量移居进入察哈尔地区,人口急剧攀升,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汉族村落。在村落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先有寺庙,后有移民,由于受喇嘛教文化的影响,很多村落地名带有佛教色彩。有的以寺庙名称为村名,如兴和县的台基庙、巧尔基庙,察哈尔右翼前旗的庙沟、庙子沟,四子王旗的大庙、葛根庙,察哈尔右翼后旗的阿贵图、红旗庙,商都的小庙子,化德的嘉卜寺,中旗的蒙古寺等;有的村庄与喇嘛教遗迹有关,如哈拉沟、喇嘛营子、喇嘛板、活佛滩、红召、经棚(现在称“金盆”)、转经召、卧佛山、五塔垓等。受喇嘛教影响命名的村庄,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同时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反映了乌兰察布地域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也构成了乌兰察布地名文化特色,为研究地名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现实资料。此外,受清末招垦开荒影响,以“号”为单位,每丈量750亩确定为一个“号”,一些村落地名便以顺序编为“头号”村,“二号”村,直到“百号”村的,一直沿用到今天。为纪念佛和菩萨的圣诞日、成道日、涅槃日等,喇嘛教仪轨中规定了许多纪念日,喇嘛庙按期举行法会纪念,并逐渐演变成固定的庙会。每到重大节日,乌兰察布前山地区的信徒居士、善男信女,相邀到寺庙敬香拜佛,念经吃斋,民间俗称“坐会”,最为盛名的是隆盛庄每年的“6月24日庙会”。
民俗文化的现代化气息传统的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生活化气息。民俗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淀下来的。它始终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出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例如蒙古人的夏特日不是在商店里买来的,而是自己精心雕刻而成的,自用的箱子和马头琴、小茶桌等全部是自己设计和制作。牧民们在劳动之余,或者在劳动之中可以制作生活用品,这种民间艺术是为了生活的需要,美化自身,美化物品,美化生活环境。传统的民俗文化所呈现的日常生活,既包含了知识,也包含了态度和品性,还包含了技能和策略,是一种综合的智慧。我认为,以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为底蕴的民俗文化以其优良的生态精神和艺术精神迎接知识经济时代,走向跨越式的发展是有可能的。近代以来,乌兰察布地域民俗文化发展、变迁的趋势,无疑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民族习俗的直接影响。随着传统游牧业向定居畜牧业、半农半牧业的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便于拆装、便于迁徙的蒙古包逐渐被居住舒适且经济实用的土木、砖混结构平房所取代,文明、舒适成为人们的基本追求。如今在牧区,马匹、骆驼不再是最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人们更看重的是马、驼所承载的文化象征意义和竞技休闲的乘用价值。现在很少有人相信萨满巫术、喇嘛诵经的祛病避邪功效,科学养生、现代医疗的观念以及更多的现代意识已经深深扎根于普通大众的平常生活。融合了众多文化元素而形成的崇尚自然,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民俗文化,不仅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社会进步思想,在历史上产生过非常积极的效应,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不失其现实价值,对于构建和谐小康社会,人类应对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以及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必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旅游名镇;特色旅游资源;生态
中图分类号:TU268 文献标识码:A
一、旅游名镇背景解读
旅游城镇是现代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小城镇发展的流行趋势。黑龙江省着力打造系列旅游名镇,旨在发挥资源优势,通过特色城镇的建设与示范,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升级、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推动地方经济转型,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二、连环湖旅游名镇概况
连环湖旅游名镇位于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与杜尔伯特政府所在地泰康镇相距21公里。三小时交通通勤圈覆盖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大中城市,也覆盖吉林的白城市、松原市,交通十分便利,水陆干线四通八达。
三、特色旅游资源解读
(一)生态旅游资源
1、大气壮美的湖泊湿地
连环湖是松嫩平原上的一个久负盛名的大型浅水湖泊群,由18个湖泊联合组成,水域面积580平方公里,湖泊平均深度只有半米,最深处也只在2米左右,是典型的湿地型浅水湖泊,芦苇丛生,湖湾密布,水草茂密,鱼虾肥鲜,其湿地范畴的旅游资源类型非常丰富。
2、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
杜尔伯特县域地下85%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井井深1800米, 出水温度可达53摄氏度,,属镭钡型温泉。水中含有诸多微量元素及矿物质,是理想的医疗保健洗浴温泉
3、辽阔丰美的草原
域内的草原面积469万亩,目前全面禁牧一步到位,草原生态逐渐恢复,牧草资源丰富、草原风情独特。
4、丰富的水禽与鱼类动物资源
连环湖水禽及鱼类资源丰富,共有鸟类240余种,鱼类40余种。鸟类中水禽92种,除鸿雁、天鹅、丹顶鹤、灰鹤是重点保护对象,多数是非保护类的野鸭,有一二十种可以猎获。
(二)人文旅游资源
蒙古风情——黑龙江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
驿站文化——清代古驿站。
渔猎文化――冬季捕鱼、养鱼工艺、鱼苗孵化和驯化等特色生产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参与性和科普意义。
寒地民俗——东北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以农家院生活、节庆习俗、民间艺术、特色餐饮、耕作渔猎等为代表。
(三)旅游资源开发导向
原生态资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杜尔伯特湿地属于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杜尔伯特应充分的借助这块优势品牌发展当地旅游业。以湖荡湿地生态景观和农业生态景观为主的绿色生态资源,可为旅游者提供丰富的生态体验活动,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在重点发展观光旅游的同时,要依托资源发展湖荡休闲度假游、温泉康体游、蒙医疗养游、农牧渔乡村旅游。
蒙古族文化资源将是开发的重点,是形象资源,也是最有潜力的资源。杜尔伯特在历史或近现代人文资源并不具有任何的优势,而其传统的蒙古族风情、东北渔民风俗在松嫩地区乃至东北地区独树一帜。因此,连环湖要突显其鲜明个性,除了原生态资源外,还需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文化资源为依托,积极培育和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提升旅游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旅游名镇发展思路
水为脉,文为魂,创造以湖荡湿地为核心,利用湿地保护模式、游憩体验模式、生态栖居模式、农业生产模式共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突出文化景观、乡土景观、农业景观、湿地景观的塑造,建设集“生态旅游、亲水休闲、养生度假、有机农业、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休闲体验式乡村旅游空间;
打造“水—绿—人—文—产”五位一体的最具北国典型湿地田园、温泉康养特征的湖泊型生态旅游基地。
五、规划目标
全国优秀旅游名镇
国家AAAAA级旅游区
中国北方寒地湖泊温泉生态旅游目的地
黑龙江省蒙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
黑龙江省温泉蒙药康疗中心
六、旅游空间结构
一镇(一心):连环湖旅游名镇
七区:龙坑驿站风情景区、九河渔猎文化景区、日月岛狩猎景区、鹭岛生态景区、生态农业观光景区、阿木塔蒙古风情景区、合发草原观光景区。
二环:连环湖水上观光游览环线、连环湖陆路观光游览环线。
三专线:渔猎风情观光游览线、农业观光游览线、蒙族风情观光游览线。
七、名镇功能布局规划
一心:温泉养生休闲中心
一带:滨湖观光、运动、娱乐休闲度假带
两湖:内湖(北)湿地生态公园
内湖(南)度假休闲区
三区: 渔村民俗风情体验区
渔趣休闲体验旅游区
他拉红绿野乡村旅游区
八、名镇风貌定位
综合连环湖旅游名镇的自然和民族人文特色,确定其风貌特色定位为:湖滨民族风情旅游城。风貌打造重点包括注重以绿色生态为本,突出湖滨小镇特色;以蒙古建筑风格为主导,展现地方民族文化风情。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2020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旅游局.
关键词:街巷空间;街道景观;更新改造;蒙古族村落;通海县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087-05
1引言
1.1街道,生活,人
现今在盲目追求功利的旅游业发展洪流中,一个个宁静悠远的乡土村落街道向特色旅游商业街区转化,朴实民风不复,并逐步丧失本土文化的灵魂。位于云南省通海县的兴蒙蒙古族的村落白阁村是2012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915个村落之一,历史悠久但因地理的原因,经济较为落后,村落街道形态混乱。保护和关注其少数民族乡土景观,传承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在当下的街道更新设计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街道是人居空间的必要产物,街道是用于联系人与人关系的存在。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说:“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处在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1]”。同理可引,人们感受一个传统村落的模样,首先来自村落的街道。换句话说,街道是传统村落景观最直接的体现。街道与生活息息相关,是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街道,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为了交通,而是作为社区存在[2]”。“街道最基本的用途就是社交[3]”。所以传统村落民族文化的文化传承,在于体现村落少数民族的特有生活形态的景观设计。
街道景观,是一个传统村落居民的生活形态景观最直接的体现。“你不是在街道上,你就是街道[4]”。这说明人是街道的一部分,街道其实是活的,或者说应该把街道当作活物去对待。街道更新的方向,应是以景观体现生活和满足人情需求为宗旨,而不是盲目追求品质,追求景观指标。
1.2设计生活与文化传承
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民族文化的传承于景观来说,是形态符号,更是人们的生活形态。那么如何在兴蒙乡蒙古族村的街道更新中,体现其传统文化的精神?答案显而易见,最直观的体现是其独特的人文景观――生活。只有存在于传统村落里人们特有的生活情景,才能使其村落的景观活起来。因此在兴蒙蒙古族村街道的更新设计中,将以居民生活为主导,将其生活形态融入更新设计之中并配合居民的生活方式,满足人情需求。以这样的更新方式,把人当作景观设计更新的一部分,体现当地居民生活形态和民风民情,传承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2背景概况
云南省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是省内唯一一个蒙古族聚居乡,位于云南省通海县杞麓湖西,东经102°30′25″~102°52′53″,北纬23°65′11″~24°14′49″,距县城15km,辖区面积4.77km2,含5个自然村――白阁村、中村、下村、交椅湾村、桃家嘴村。云南省是全国传统村落分布的热点区[5]。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四季温和,年平均气温15.4℃。地形以坝区盆地为主,兼有小面积丘陵,海拔1350~2441m,土壤为红壤。
兴蒙蒙古族又称喀卓人或卡卓人,是1253年随忽必烈率大军平云南大理国后,镇守曲陀关而落籍通海的蒙古族后裔。历经750年沧海桑田的高原生活,蒙古族的文化风俗与当地民族融合,形成独特的卡卓文化。村落里保留有许多元代古迹和古文化建筑。它们是历史的刻印,是展现从元朝至今历史变迁的活化石。
3街巷空间构成与景观现状
3.1街巷空间
3.1.1街巷基本结构
蒙古族村的街巷道路分为二个等级(图1)。第一级道路为主要街道,由村西侧延伸的呈南北走向道路和贯通全村的东西走向道路。第一级街道从村口蒙古族入滇纪念碑开始向村内延申,联系蒙古族历史文化纪念馆,民族文化图书馆,祠堂,文化活动中心广场等景观建筑和空间。此级道路路面宽约4~5.8m,并常在交叉口处形成放大空间或广场。第二级道路为次要街道,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巷弄,较为狭窄,仅满足人或非机动车辆通过。路面宽度约1.8~4m不等。第二级道路呈网状分布,数量较多。
3.1.2街巷界面组成
街巷的空间界面包括2个基本界面,垂直界面和地面(图2)。蒙古族村的垂直界面由单纯的众多建筑面构成,建筑多为1~2层楼民居。地面部分地形大部分呈平地,在村落北缘因山势关系而为平缓坡地。铺装为青石板或水泥组成。地面上几乎没有公共设施。
3.1.3街巷空间分析
按照景观学的标准,视距和物高比为1∶1,视角45°为全封闭空间,2∶1则为半封闭,3∶1封闭感达到最小。蒙古族村街巷空间除去节点空间,街巷空间视距比值,一级道路约为1∶1~1∶3,二级道路则小于1,表明蒙古族村其余街巷空间大多数为全封闭空间,而这些空间视距比值因多个建筑物高度不一,使得简单的街巷空间变得支离破碎,成为一系列较小的杂乱空间。
3.1.4重要的节点空间
根据实地调查调查,蒙古族村的节点空间全部为交叉口空间。由街巷内明显的道路交叉口空间构成。此类空间大部分均为“十字形”,“丁字形”空间少且小。
3.1.5街巷空间的疏密度
蒙古族村主要单元街巷空间,路宽约1.8~4.5m不等,视角约1∶1~1∶3。一般意义上而言,说明其空间是非常狭窄且密集的。
3.1.6街巷的整体形态
蒙古族村的各栋民居保持基本相同的走向和模式,环境及相邻建筑之间通过附加自由形状的附属建筑,以及民居建筑的不统一性,使得村落的街巷结构形态呈现拓扑网状结构,边界连续且不发散。
3.1.7街巷的休憩空间
蒙古族村街道属于居住区道路,偶有居民习惯于坐在房前的门槛上,或者自备板凳靠墙而坐,与人闲聊或是晒坦言,作为休憩空间使用。
3.2街道景观
街道的基础功能是交通。因此从景观形态学的角度出发,街道景观必然是干净整洁和通达的。街景可以划分为垂直界面、地面、交叉口空间三个单元。以每个单元为对象分析现状,结果如表1和图3。
3.2.1街道建筑景观
a类蒙古包纹饰房屋:硬山顶,墙面涂刷白粉,蓝色蒙古族纹饰,质地细腻。屋门顶作华丽的青瓦斗拱,门框柱多为水泥仿石砌或花岗岩,颜色繁杂。
b类砖房:墙体由灰黄色砖块垒砌,无装饰。质地粗糙,大部分保留硬山顶。
c类青瓦土房:墙面由泥土块砌成,褐红色。质地粗糙,是古老的原生态房屋。
d类杂糅房:a类b类房的结合体,或是以上3类房结合花岗岩、瓷砖、不锈钢等具有明显现代的构筑风格的材料。
e类现代农村常见瓷砖房。
3.2.2街道景观总体现状
(1)所有民族文化景观仅集中在第一级道路。整体景观民族文化不突出。
(2)街巷缺乏绿化软质的景观元素,没有公共照明设施。
(3)街道界面颜色灰黄、粗糙、样式杂乱,个别街道脏乱有碍通行。街道没有达到干净和整洁的标准,通达性不足。
(4)整体街道空间狭窄、密集,大多功能仅满足于通行。
4蒙古族文化形态
兴蒙乡蒙古族人继承了先辈蒙古族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保留着蒙古族人的习俗和文化。同时因生存环境的巨变,经历了由牧民―渔民―农民的转变的历史轨迹,又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俗文化――“马蹄南驻人北望”。
4.1蒙古族的基本美学认知
蒙古族以骏马为精神依托和民族象征,崇尚青色和白色,以西为尊,装饰纹样运用最多的为云纹(图4)[7]。
4.2兴蒙乡蒙古族特有的文化形态
“龙”文化:渔民时期所留下的历史痕迹,体现在“龙王会”、“祭海会”等民俗活动。
“建筑”文化:当地蒙古族人拥有自鲁班《木经》习得的精湛建筑技艺,所建房屋造型别致且经久耐用,有自己的建筑文化节日“鲁班节”。
“眷北”文化:蒙古族崇尚依恋家乡并以草原为傲。当地传说一名叫阿扎拉的少女以青草编织大龙,带领下一代回到了北方大草原的故事,表达了南驻的蒙古族对北方深沉的思念和返乡的渴望,充分体现当地对草原强烈的归属感。
5街道景观更新改造
5.1更新改造理念
通过以上研究,调查兴蒙蒙古族当地居民的街巷空间结构、街道生活形态、文化情怀和美学认知,针对融入居民生活的街道更新提出基于6个目标的更新改造理念:保护和修葺街道内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为当地居民建造一个安全美观方便的生活街道;街道改造的方向、景观满足人情的需求,打造一个可供居民慢行休憩的街区;由于街巷空间的体积、疏密度、形态等因素限制,街道景观的改造控制在亲切、迷你、小巧、安静的尺度之内;街道景观体现当地蒙古族居民认可的美学,设计融入其文化形态,提升街道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注重保护居民利益,在更新改造中倡导自上而下的社区参与[8]。此外更新设计将考虑在街道的两侧设置景观、照明、坐椅、乡土植物的选择与搭配等。
5.2更新改造措施
5.2.1街道垂直界面更新
(1)基础改造更新。保留和修葺c类房中具有当地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价值的古老土房,用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原有的硬山顶青瓦、红土墙面。将c类中没有历史价值的一般土房和b、d、e类统一为a类的外观,青瓦硬山顶,墙面统一为a类房的外观,白底卷草纹。
(2)修饰提升更新。蒙古族村蒙古族房屋最具特点的地方在于其独特的房门(图5)。其结构充分体现了当地人精湛的建筑技术和文化特殊性。因此对民居改造的重点就是营造有韵律的精致的门头“斜挑顶”,使它们随着屋子的走向排列而有韵律,使整个村落形成屋顶青瓦硬山顶统一韵律和门头青瓦“斜挑顶”统一韵律的二重奏。
门框,将当地的门框材料统一颜色统一质地,这里建议统一用塑木制作斗拱和门柱,柱上做花纹修饰,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或者沿用a类建筑以灰砖统一制作门柱。这措施以期赋值当地的建筑文化。
5.2.2街道地面部分更新
(1)路面更新措施。
清除杂物、堆积物,平整路面,埋入电缆。路面改用透水性混凝土铺装,压印仿石纹。统一整齐石纹路面,间断散点布置拟马跑过而留下的马蹄踏印(图6)。设计思路来源草原诗“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2)路与墙的边界线绿化处理措施。
①对较为宽阔的主要街道,边界线依据路面宽窄和使用情况间断性放置马槽型景盆的植物组景盆栽。边缘作“凸”起处理。将突起的“槛面”处理为矮形休闲坐椅,供居民沿屋休憩之用,“凸面”与墙面的夹角做小形条状绿化带,混种禾草类植物与草本花卉。此地块可交由居民自行处理,做为其自留地使用。此举在于模拟草原蒙古包与草原草地相接的边界,以这样一种不完全而相似的模拟方式去表达高原蒙古血脉在漫长岁月里对北方草原深刻的思念与无奈(图7,8)。
②对路宽小于2m的路面边缘,由居民自由处理,摆放自家盆栽或是不作绿化处理,首要保证通行。
③道路安置路灯,路灯选用为马灯形状。
④植物配置选择以乡土植物、粗放管理的草本植物为主,季度植物轮播。可选植物为迷迭(Rosmarinusofficinalis)、杜仲(Eucommiaulmoides)、金沙槭(Acerpaxii)、红花木莲(Manglietiafordiana)、华山矾(Symplocoschinensis)、云南七叶树(Aesculuswangii)、杜鹃(Rhododendronsimsii)、龟背竹(Monsteradeliciosa)、芋(Colocasiaesculenta)、烟草(Nicotianatabacum)、油菜花(Brassicacampestris)、三叶草(Trifoliumrepens)、红花酢浆草(Oxaliscorymbosa)、黑麦草(Loliumperenne)、地被菊(Dendranthemamorifolium)、孔雀草(Tagetespatula)、紫花地丁(Violaphilippica)、圆锥石头花(Gypsophilapaniculata)、韭菜(Alliumtuberosum)、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等。
5.2.3交叉口空间更新措施
不做大型复杂的绿化景观,小品尺度小而精,朴实。小品置石,置石选浑厚偏圆的朴素石料,石上可雕刻当地传说故事,或蒙古族文字。边缘点缀3~4种绿化植物。保留居民的菜田,但要规整边界线,边缘点缀绿化植物。地面或可以地被植物和鹅卵石或湖石组合铺设为蒙古族基本纹样。在保证通行的情况下选择较宽的路面,配植小乔木。
6结语
民族文化的传承于景观设计而言主要是在于其民族生活形态的构建。将兴蒙蒙古族村的街道打造为一个安全、美观、有民族特色的街道,街道设计风格力求符合其民族美学,并加以创新,以求既得到当地民族的美学认同又符合一般的审美原则。街道设置简单、小巧的坐椅使其随处皆可成为休憩空间;将街道两侧的狭窄的绿化空间交由居民自行种植;保留交叉口空间的种植区,由居民自行管理。通过这样简单的方式,使街道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居民屋墙外的“家”空间,居民自主管理街道,其生活也将逐步渗透到街道中,使其逐步发展为一个“活”的或者说有生活景观的街道。
这样更新旨在提供一个安全的基础,提出具体的简单方便的更新设计策略建议。只需确定一个大方向,剩下的将由居民的生活方式自动完成。这是一种自然的做功,同时也是当地文化形态的鲜活体现。少数民族村落的街道是特殊的,其更新方案应具有针对性。少数民族村落街道景观的改造应在尽力恢复其原生之美和生活宜居之上(图9)。
参考文献:
[1](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29.
[2](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7,22.
[3](美)阿兰・B・雅各布斯.伟大的街道[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68.
[4]卓健.城市街道研究与规划设计――全球50个街道案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3.
[5]刘大均,胡静,陈君子,等.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4):157~162.
[6]乌恩琦.蒙古族花纹图案考[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5~9.
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位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距离鄂尔多斯机场32公里,荣乌高速、包茂高速穿境而过,包西、包神、东乌铁路皆为邻近,是蒙古王爷七旗会盟圣地,也是中国西部最具激情浪漫与原生态魅力的游牧草原休闲度假胜地,还是内蒙古最大的原生态游牧草原文化活态博物馆。我们的车队离目的地还约有一里处,只见道路两侧,早已守候了两队身穿蒙古服装,骑着高头大马的迎宾队伍,看到我们的车到了,立即列队两边,护卫我们前行。他们时而策马,时而甩着响鞭,好不威武,看得坐在车里的我们连连欢呼:太帅了!
汽车刚刚停稳,只见高大的彩门和身穿各式鲜艳蒙古服装的欢迎人群高唱着蒙古迎宾曲,手捧蓝色的哈达,向我们走来,这时气氛一下子达到了。我们随着黄天文、王军霞夫妇走向前,接受了婚礼前的第一次敬酒和哈达。
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划分为七旗会盟区、游牧时代区、那达慕娱乐区和区,形成了“吃蒙古餐、住蒙古包、骑蒙古马、乘越野车看草原、参加鄂尔多斯婚礼、七旗会盟那达慕、体验游牧生活”等七大亮点,展示十三世纪马背民族的游牧文化和古老的鄂尔多斯民风民俗。
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一座座各式各样的蒙古包跃入眼帘,我们随着载歌载舞的欢迎人群,缓缓走向一个精致的蒙古包。他们告诉我们,这个蒙古包是从草原上移过来的,保持了原来的风貌。苏泊罕大草原现有蒙古包155个,可容纳200人住宿、200人就餐。未来蒙古包会逐渐增加到999座,以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米的五星级休闲度假酒店“七旗会盟府”为中心,形成世界上最大、最美、最壮丽的十三世纪风格蒙古包群落。进了蒙古包内,我们顿时被浓浓的民族风情包围,精致大气的桌椅,丰盛的食物,充分体现了主人的好客和热情。黄天文、王军霞夫妇休息片刻,就穿上主人为他们准备的色彩鲜艳的蒙古族服装,我们一个个也都穿上了不同的蒙古民族服装,盛大的鄂尔多斯婚礼体验开始了!
原要进行三天三夜的鄂尔多斯婚礼,因为是体验,黄天文、王军霞只演示了部分礼仪。新郎从男方的帐篷里,经过三种仪式和各种关口,骑着马,到载歌载舞的女方帐篷里迎娶新娘;新娘依依惜别母亲,再骑着高头大马、盖着红头巾,来到男方帐篷前,踏着专门铺设的地毯,穿过欢迎的人群,进入蒙古包,掀红盖头,送马头琴,新郎新娘向长辈和亲朋好友敬酒及歌唱表演。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民,用特有的歌喉,唱出动听的歌曲。在这美如画卷,如梦如幻,欢歌笑语中,新郎新娘和作为家人的我们,一次次敬酒畅饮,让人一次次陶醉。人生难得的体验,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将终生铭记!
藏族大多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地,他们的民族风俗多样,礼节也很隆重。
敬献哈达是藏民们对客人最普通、最隆重的礼节。每逢到了喜庆之日,家家户户都要献上哈达,那用白色丝绸缝成的哈达,美丽纯洁,如同天宫的仙女撒下的。献哈达是非常庄重的。藏民们要穿上又长又大的袍子,戴起高高的帽子,还要穿上长靴。敬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重。对各种人有各种不同敬献哈达的方式,对长辈要将哈达举过头顶,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对平辈,只用将哈达挂在对方的手腕上;对下辈,只用将哈达挂在对方的脖子上。接受的哈达的人要做和敬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动作,表示谢意。
藏民的礼貌程度令人惊叹,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点头微笑。如果有客人来访,主人便等候在帐外迎接。如果见到了长辈或熟人,要脱帽鞠躬45°。
[关键词]双语教育;蒙古族传统文化;文化负载
一、蒙汉双语教育中对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认识与态度
(一)教师的认识与态度
教师的认识和态度决定双语教育传承文化的重要方面,因为教师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文化意识,对传统文化传承具有认同感。但是,事实上蒙汉双语教师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问题认识不够深入,对文化的自觉性和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二)学生的认识与态度
现代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程度,因为学生是蒙汉双语教育中的最大受益者。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习和掌握蒙古语是有必要的,但是只限于能和本民族的人进行交流,并不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大部分的同学对本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族艺术了解得不够深入,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在双语教育中学习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如社会历史、语言文学和传统科学等。这对传统文化的负载也是有一定推动影响的。
二、完善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在双语教育中负载的途径
(一)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在双语教育中的途径
蒙古民族负载传统文化在双语教育中的途径包括四个方面:双语教学、校园建设、自编教材和团体活动。双语教学指用蒙古族语言和汉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把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载入课堂,通过对蒙古族语言和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蒙古族文化。校园建设包括显性文化建设和隐形文化建设。显性文化建设指物质文化建设。指通过宣传栏等方式来宣传民族文化。学校的隐形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隐形文化通过精神和制度方面传达蒙汉双语教育文化。自编教材是指蒙汉双语教育的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用蒙古语独立编写的教材,包括蒙古族传统文化。团体活动包括蒙古民族歌舞表演,用蒙古语讲故事大赛以及演讲比赛和蒙古民族传统游戏等课外活动。
(二)双语教育中以蒙古语言为载体负载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传统文化需要双语教育来传承,而蒙汉双语教育是以语言作为载体的,在蒙汉双语教育中用蒙古语作为母语进行语言文化习得,然后学习主流文化,在蒙汉双语教育中使二者的冲突减少,更好地完成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的教学任务和教学使命,最大限度的传承蒙古族文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实现蒙汉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因此,蒙汉双语教育是促进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的最重要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
三、实现蒙汉双语教育中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的目标
(一)在多元化社会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在当今多元化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蒙古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中相互碰撞,一方面,汉民族文化中有蒙古族文化的影子,另一方面,蒙古民族文化通常会吸收较多汉民族文化的因子,我国双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蒙汉兼通的双语双文化的人才,要具备包含多元文化在内的社交能力,不仅要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主流文化。在学习主流文化和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在多元化社会中的交际能力,把握正确的方向,促进民族融合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深刻的理解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现蒙古民族与汉族文化的区别,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在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社会中,不仅要求能够利用自己蒙古民族文化知识融进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同时也能利用学到的汉民族文化知识融入主流社会,增强自我竞争的能力,不至于丧失蒙古民族文化知识而被民族所抛弃。
(二)传承蒙古民族优秀的文化
蒙古族学生了解和学习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可以通过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校园教育,使蒙古民族本土文化进入校园,培养学生自身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由于蒙古民族生活在比较特殊的游牧生活环境中,在蒙汉双语教育中培养蒙古民族的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地理,培养蒙古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蒙古族同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有效的传承蒙古民族优秀文化,从而实施蒙汉双语教育的重要目标。蒙古民族有着灿烂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有着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在现代社会中,现代学校在蒙古民族地区普遍建立,蒙古民族文化受到汉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蒙古族文化知识的传播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地减少,甚至有些学校已经不再设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其实,蒙古民族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蒙古文化在其他领域仍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蒙古民族成员对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有独特的情感,蒙古民族文化拥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性价值。
(三)实现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就是指对国家符号与国家共同体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接纳而产生的自豪感、对自己所属的族群和集体无意识的承认而产生的归属感、文化自觉以及对自身政治身份认可而产生的忠诚感。不同的少数民族承认和接受中华民族公共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演变,虽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但是都在一个具有多元地理区域和生存空间中。在多民族国家,公民对自己的国家有着坚定的信念、历史文化的积淀、价值观和国家主权认同感,蒙汉双语文化基因在蒙汉双语教育过程中实施并传承,通过独特的蒙汉双语教材和蒙汉兼通人才的教师,让蒙古族学生进入学校这个校园后,能够体验到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和民族自豪感,逐渐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博弈。
四、蒙汉双语教育负载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任务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取向,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变迁,中华文明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前进。蒙汉双语教育之所以能够达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统一,是因为蒙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并不是完全没有阻碍的全盘接受,也不是发展中的威胁,蒙汉双语文化蕴含多样化生命而存在。蒙汉双语教育的功能是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不是去消除这种差异的存在。而是应该去保护这种差异,才能达到蒙汉教育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自觉意识的提高。
五、充分保障蒙汉双语教育的实施
蒙汉双语教育在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和双语教育实施的开支保障,以及整个关于实施蒙汉双语科学和完整的管理机构,都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
(一)建立蒙汉双语教育文化负载的评价体系
内蒙古的双语教育评价体系应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奖励在评优及绩效工资等方面传承蒙汉文化的蒙汉双语教师,奖励在团体活动中传承蒙古民族文化成绩出色的学生。奖励在双语教育文化负载实施中取得明显效果的学校。
(二)协调蒙汉双语教育的主管部门
国家民委、政府、教育厅等部门应该相互配合,互相协作,通过对群众的愿望、社会的需要而做出的策略建构,营造“良好民族语言,传承民族文化”的氛围。运用校园文化形成蒙汉双语的文化氛围,创建蒙汉民族语言文化多层次的平台,设立专门的蒙汉双语教学管理部门,创立蒙汉双语的教学团队,安排专职的蒙汉兼通人才从事教学科研,增强蒙汉双语教育的专业性和特殊性。逐渐建立蒙汉双语教育中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保障机制。
关键词:科尔沁左翼中旗;信仰;探究
一、民间信仰概述
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处内蒙古东部区的盟市之一,是蒙古族聚居区,除蒙古族外,还有汉族、满族、朝鲜族等其他民族。本地区居民居住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以少数民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大多数的居住态势。这种居住的复杂性为的复杂性、多样性提供了条件。
大部分宗教传入新地区都会经历地方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当地民风、民俗、民众文化程度、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因素等因素,而导致宗教信息的遗失或添加的现象。据调查了解,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区民间信仰主要体现为四种宗教,首先是萨满教,萨满教是蒙古草原地区最早、影响力最深的蒙古族原始宗教;其次是佛教,佛教以藏传佛教为主;再次是基督教;最后是最近几年内传入的宗教组织复合宗教,蒙头教,该宗教与基督教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又存在本质区别,这一点将在下面将做详细解释说明。从总体上看,该地区民众的宗教观念并不强,信仰宗教存在一定的功利性。
二、民间信仰的发展态势
本部分主要对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区的萨满教、佛教、基督教、蒙头教等宗教的仪式和民众对他们的态度及发展态势进行详细论述。
(一)萨满信仰状况
由于本地区原住居民是蒙古族,萨满教是蒙古族的原始宗教,在该本地区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该社区的民众影响也最深刻。由于萨满教存在的时间较长,宗教仪式比较简单,信仰该宗教投入的时间与经济的较少,因此民众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信仰该教。该的民众变动性较大,其他信仰与该宗教发生冲突时,信众会弃它而选择其他信仰。萨满教没有严格的组织体系和教规教义,因此信教民众的流动性较强、变动性较大。
萨满教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区的存在形式和宗教仪式、宗教内容有多种。但在信仰该宗教的群体中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普通信众,该群体对萨满教没有特别深刻的理解,只是作为的一种形式,在家中供奉仙的牌位,每逢初一、十五进行供奉;另一部分是萨满教的专职人员,该群体能够运用该宗教特有的能力来为人们治疗疾病、驱邪赶鬼,他们将其作为一种职业,当地村民叫他们是"大仙",而蒙古语音译过来叫"拨(bo)",他们有神鞭、神鼓和萨满服。
(二)佛教信仰状况
佛教最初由印度进入地区后来再入蒙古地区。所以在整个蒙古地区的佛教都是藏传佛教。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区佛教的信众较多,而且主要信仰的是藏传佛教,在进行了多次的地方化后所体现出来的佛教信仰有较为浓厚的地方特色。佛教讲"禅",以慈悲为怀,对于普通信众而言只略知皮毛,而没有深刻理解。该地区对佛教的信仰参杂着其他宗教成分,而没有专业的信仰民众。信仰佛教的民众中大体上都是年纪较长者。
而年老者信仰佛教所体现出来的行为就是去佛堂买回一些商品化的佛像,进行供奉,同萨满教信仰一样,每逢初一、十五进行供奉,供品较为简单,一般都是水果和白开水等。
(三)基督教信仰状况
基督教作为世界著名宗教之一传入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区的时间相对较晚。在旗政府所在地保康镇建有基督教堂,每逢周末信徒汇集于此进行诵经等组织活动,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也有分散不均的小型教堂及组织人员。也有部分教徒定期的到科尔沁区其他镇的教堂参加组织活动。基督教与萨满教和佛教相比,具有自己的组织,而且每位宗教成员都有该教的标志--十字架。其他宗教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活动,但基督教是以个人身份参加的,打破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惯例。基督教在诸多方面都体现出与其他宗教的不同之处。
(四)蒙头教信仰状况
该教是最近传入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期地区的宗教,也是目前最活跃的宗教组织。该种宗教组织信众比较广,组织者以游说的形式挨家挨户的进行宣传。该宗教有组织但没有自己的教规、教义。在传教的过程中,他们所宣讲的内容与《圣经》中的故事内容十分相似。其中包括亚当夏娃和伊甸园的故事。
传教过程中传教者自称"传福音",讲的大致内容是:南方洪水泛滥,北方森林大火侵袭,而人类受天水和天火两面夹击,天神要毁灭人类,只有接受了他们的福音,并且每日祷告才能得到天神的保护,逃过此劫。他们的祷告形式是,将黑布遮脸,进行祷告。因此叫蒙头教。此种宗教活动具有一定的性质,因为他们倡导生病不必请医生和吃药,只需进行终日祷告即可。虽然他们的宗教渊源故事与基督教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这方面二者具有本质区别。加入该宗教后,教徒之间通婚不允许要彩礼,因此许多民众入教也有利己私心。
三、总结
宗教作为民间信仰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媒介,具有普世性、国际性,其社会影响力和渗透力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发挥宗教社会功能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具有全局的眼光看待宗教问题。当今社会"全球化"趋势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任何国家、个人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不与外部接触是不可能的。进入新世纪,我们的宗教工作仅靠"防范"、"禁止"等方法来抑制其消极影响,不仅被动而且难以长久保持其效果。
总之,我们要把民众的的内容控制在法律准许的范围内,使得成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有利元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胡春风.宗教与社会[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一、 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民族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民族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民俗、节庆、礼仪等文化,还有集中表现、体现和展示某种特定文化传统的区域、场所、空间。
与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
民族区域性。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地区,相对处于一种远离经济、社会、文化主流的边缘化状态,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其传统文化在较为稳固的空间内传承。不同民族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长久以来便促成了少数民族的地域性文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区域上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东北地区的蒙古族与内蒙地区的蒙古族,甘肃、云南的藏族与青藏高原的藏族,都在民俗上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点。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文学、音乐、舞蹈、医学、体育竞技等诸多领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因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正是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才使中华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
大众接受的局限性。有的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有的语言文字齐全,但也只限于本民族使用,所以普及面较窄,给大众的接受带来了很大的局限。
更强的濒危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化趋近,许多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正在逐步汉化;牧民在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丧失了其生存土壤,逐渐走向衰退;一些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如印染、编织、手工器具制作等项目因经济效益低下、需求市场萎缩,已完全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二、 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意识淡薄
从地方政府的层面看,还没有切实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摆放在一个足够重视的位置。时常可以从网络、媒体上看到珍贵的古建筑被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毁,原因无非是追求现实的经济利益而漠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从保护机构的层面看,对濒危项目、濒危传承人还没有真正做到 “抢救性保护”,没有保护意识上的紧迫感,当人亡艺绝的时候,该抢救的东西已经不复存在了。从基层群众的层面看,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多的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不够了解,年轻人大多认为是过时的、无用的东西。更多的人已经离开了生活了几代人的故土,丢弃了古老的传统劳作,许多祖辈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因为这些改变而悄然消失。
(二)、生存环境的破坏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逐渐失去其赖以产生、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主要是狩猎和游牧文明的产物,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化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的民俗民风已经渐渐被人们摈弃,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依靠口传心授保留下来的许多东西,因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衰微甚至消亡。
(三)、传承断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延续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传承人,而传承人目前的状况令人堪忧。很多掌握技艺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又不愿继承,技艺面临失传;有些技艺目前是得到了延续,但经济效益低下,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肯定难以为继。总的来看,大多数非遗项目都存在传承断代、后继乏人的现象。
(四)、没有形成合力
有很多项目的保护单位是文化系统以外的单位,包括集体的、个体的企业。文化部门与这些保护单位缺乏业务上的联系沟通,脱节现象普遍存在,这就导致对某些项目的传承保护情况了解不够,对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的情况知之甚少,加上专项保护资金的安排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保护机构本身就没有形成合力。
(五)、专业人才匮乏,队伍不够稳定,素质有待提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且专业性、知识性较强,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各级保护机构应有专职人员从事这项工作。但基层文化单位业务交叉、冲突现象比较严重,很难做到专人专职,而且人员队伍不够稳定,调换频繁,使非遗工作的质量无法保证。还有,人员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个人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加上接受的专门学习培训非常有限,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更谈不到学术性的研究。缺少摄录、照相、记谱、影音制作的专门人才,使许多资料征集后不能有效保护和利用。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从事语言文字翻译的人才非常匮乏,这给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和制约。
三、 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作曲;电影音乐;复调技法
回首我国百年电影艺术的辉煌历程与多彩画面。其中,以我国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与历史斗争为创作题材的少数民族电影,成为我国电影题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电影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在我国辉煌的电影历程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笔。当然,作为电影幕后的音乐作品及其作曲家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研究,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影语言的立体化呈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复调技法在电影《成吉思汗》音乐中的运用。
莫尔吉胡,出生于1931年,一级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人。1946年参加内蒙古歌舞团,初为乐队演奏员,后从事音乐创作。1949年入东北鲁迅艺术学院学习。50年代初创作独唱歌曲《绣着鸽子的慰问袋》,广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1954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黎英海教授、前苏联专家阿拉波夫。毕业后回到内蒙古,长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曾任内蒙古艺术学校副校长,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才。其中,作曲家阿拉腾奥勒、歌唱家拉苏荣、德德玛等人,都得益于他的发现与栽培。“”结束后,为了提高内蒙古的音乐教育水平,率先采用五线谱主编了一套小学、中学音乐课本,取得了良好效果。他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音乐理论家,长期研究蒙古族音乐文化;曾赴新疆阿尔泰山区考察蒙古族民间乐器冒顿·潮尔、图卜硕尔等,发表了《追寻胡笳的踪迹》等数篇论文,在音乐理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曾任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厂长、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主席。其主要作品有舞曲《心中的歌》、钢琴曲集《山祭》、弦乐四重奏及影视剧音乐作品《成吉思汗》《马可波罗》《战地黄花》《骑士风云》等17部。
电影《成吉思汗》(该片1987年获第二届“萨日那”奖)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在1986年拍摄的一部以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为题材的史诗性影片,影片讲述了公元13世纪,蒙古草原上乞彦部落首领也速该的儿子铁木真(成吉思汗)一统蒙古草原并建立了蒙古汗国的历史。
作为一个蒙古族作曲家,莫尔吉胡的音乐中充满着大量的蒙古族音乐元素。在他的音乐创作里,有机地吸收并借鉴了欧洲音乐文化的艺术成就,同时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民族民间多声部音乐思维的原则。其作品具有旋律鲜明、节奏生动、纵横关系协调、层次分明,运用简洁、明朗而不失民族特色的音乐语言等一系列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地体现了作曲家莫尔吉胡在其音乐探索领域中的独特风格。
复调技法是描述音乐发展的重要作曲手段之一,它使音乐具有多线条的艺术魅力。莫尔吉胡在电影《成吉思汗》的音乐创作中,运用了多种复调技法来渲染影片的场景气氛及挖掘人物心理活动。笔者根据其作品中复调技法的运用,对其作品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复调的主题性
在莫尔吉胡的电影音乐作品中,具有复调因素的主题是其创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吉思汗》电影音乐中,女性化主题具有鲜明的复调化特点。作曲家将羽调式的主和弦进行拆分并做四五度的旋律跳进,构成了这一主题旋律动机。
(一)动机式的发展
女性化主题是依据一个动机发展而成的。在主题陈述中,作曲家运用了变形、模进的手法,即以主题动机为核心,或改变音级、或改变节奏、或改变动向等使主题动机不断变形展开,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加强了音乐的统一性。
(二)调式调性的处理
乐思的展开直接影响到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而调式调性的处理手法是展开乐思的重要手段之一。莫尔吉胡在《成吉思汗》电影音乐中,巧妙地将这一技法运用到主题的展开中,丰富了主题色彩,使音乐与影片情节相互融合。音乐作品中,莫尔吉胡运用近关系转调,使音乐发生了调性转变,加强了主题旋律音调的动力性和展开性。主题旋律在c羽调式上完整陈述一遍之后,向下做纯五度模进、转入下属调——f羽调式上完整陈述一遍,其调性发生了变化,但调式依然是羽调式,并未发生变化,既表现出主题的展开性,又体现了主题的统一。
二、复调技法
音乐作品中多种复调技法的交错运用,可以突出音乐的层次线条。《成吉思汗》电影音乐中的复调技法,按其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对比写法
1.固定音型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进行中,其中一个声部不断重复固定的旋律型或节奏型。音乐作品中,双簧管演奏女性化主题旋律,英国管不断重复类似主题旋律的固定旋律动机音型,形成对比的复调结合。还可以看出,英国管所演奏的固定旋律动机音型,具有5/4拍子的节奏感觉,两种不同节拍的结合,更加突出了对比的复调音乐感觉,使音乐更具有流动性。
2.呼应式:在主旋律进行陈述的间隙处加入带有补充性质的其他声部音调,与主旋律形成呼应的结合。呼应音调常带有模仿的性质,但并不是真正的模仿。音乐作品中,莫尔吉胡运用了多个声部穿插做呼应的手法。长笛演奏主旋律,第一、二小节中,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以四度叠置的音程音调做呼应,衬托主旋律的陈述;第三、四小节中,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仍然以四度叠置的音程音调,在主旋律的长音上,做带有模仿性质的呼应;第五小节中,在长笛演奏的长音上,由单簧管做呼应补充,以添补长音的间隙,与主旋律形成呼应的对比结合。
(二)模仿写法
作品中常常通过模仿展开主要乐思,不仅可以扩大曲式结构,而且可以使作品取得统一的效果。在《成吉思汗》电影音乐中,为了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莫尔吉胡运用了定格式局部模仿进行音乐陈述。单簧管奏出主题旋律动机,中提琴在第二小节第二拍处进行同度模仿,同时大提琴也在第二小节第二拍处进行低八度模仿。四小节后,中提琴和大提琴不再继续模仿,而是使旋律做自由发展并与单簧管演奏的主题旋律形成对比、补充的结合,丰富了音乐的纵向线条思维,使音乐具有统一性。
(三)综合性写法
将多种复调技法结合运用于同一段音乐中,音乐作品中,莫尔吉胡运用了固定音型式、长音衬腔式、模仿等复调技法,来刻画成吉思汗妃子那木伦的漂亮、聪慧形象。作曲家在这段音乐中,将弦乐组分成六个声部,加强了音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的纵向线条更加丰富。第一中提琴和第一大提琴以八度结合的手法,先奏出固定音型式的对位旋律动机,并始终保持这一音型特点与主题音乐结合。主题音乐由双簧管在第二小节奏出,第二中提琴在第三小节奏出性格对比复调,与主题音乐形成对比结合。在第七小节之后,第一、二小提琴以三度为主的结合进入,与双簧管声部形成同度模仿,此时的音乐融入了多种复调技法,小提琴声部与双簧管声部之间的模仿、第二中提琴声部的性格对比复调化处理及第一中提琴、大提琴的固定音型式的对位,使音乐纵向线条变得丰富起来。到第十三小节,第一、二小提琴以长音衬腔式的手法特点与其他声部形成对比结合,削弱了音乐的纵向线条强度,预示音乐的结束。
三、复调音乐线条中调式、音调与和声的关系
在复调音乐线条中,调式、音调与和声,三者之间应处于协调、融洽的关系,它们的紧密结合,使音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们之间的变化,直接关系着音乐的丰富表现力。《成吉思汗》的电影音乐中,莫尔吉胡运用了两种技法来适应影片的需要。
(一)调性调式与和声的一致性
这一特点是音乐作品中常见的作曲技法。音乐作品中,旋律与和声的调式是统一的——f羽调式主题旋律线由中低声部乐器——大管、中提琴和大提琴同时奏出,单簧管做长音和声铺垫,长笛和双簧管同时做八度模仿,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做固定音型的和声分解。主题旋律线是f羽调式主和弦的拆分,含有明显的和声因素,小提琴以十六分音符的和弦分解音型来衬托旋律线的陈述。前两小节是f羽调式主和弦,第三小节由于长笛和双簧管的模仿进入,和弦变为f羽调式下属和弦。可以看出,这段音乐中调式、音调与和声的一致,强调了主题旋律的陈述,突出了主题旋律线的主导地位,使音乐更为协调、统一。
(二)调性调式与和声的不一致性
电影《成吉思汗》中,莫尔吉胡在描写成吉思汗妃子那木伦的心理变化时,巧妙运用了这种作曲技法,恰当地刻画出那木伦的心理活动。音乐作品中,小提琴奏出的旋律建立在C宫调式上,而双簧管演奏的另一条旋律是建立在g羽调式上,两条各自独立的旋律线形成了纵向的调性重叠。更具特点的是:由铝板琴和竖琴共同奏出c音上建立的小七和弦,包容着两条不同调式、调性的旋律线,加强了音乐纵向的线条化特点,使音乐具有强烈的紧张性。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曾说过,民间音乐中音阶的小七度具有协和的性质,在五声音阶的曲调里尤其如此。寓意了小七度更适用于由五声音阶组成的旋律,并产生于民间音乐。莫尔吉胡在这段音乐中运用了c音上建立的小七和弦,是取其协和性的一面,进而强调了音乐中的民族特点。虽然调性调式、音调与和声不一致,但这一作曲技法也正巧妙地刻画出那木伦复杂的心理活动。不难看出,音乐作品中具有民族特点的小七和弦与多调性的运用,使民族调式与西洋和声相结合,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莫尔吉胡在《成吉思汗》电影音乐创作中,有机地汲取民族民间音乐特点,并加以改编、发展,丰富其表现力,创作具有复调特点的主题旋律;运用多种复调技法,多角度地表达电影与音乐的关系,突出电影音乐的主题旋律,加强电影音乐的重要性,使所表达的音乐形象更加有效、生动;灵活地运用欧洲复调作曲技法,与富有特色的民族音调紧密结合,增强影片的民族性,力求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陶冶一方人。任何一支民歌或具有特定民族音乐风格的创作歌曲,都能让人联想起特定的民族(或人群)、生活区域地理环境的特征、地域性民风习俗的特定生活景观和某一特定时代的人文特征。莫尔吉胡这位生长在内蒙古的作曲家用自己内心所持有的作曲技术对故土的音乐文化进行深深地挖掘,他的精神影响着同时代的学者和后来的研究者。
“我们的民族是很伟大的,因为她留给我们很多美丽的音乐。”莫尔吉胡感叹道,所以我们要沿着老一代作曲家所指的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来研究、继承和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 曾田力,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 潮鲁.蒙古族民间歌曲与说唱音乐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