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微课程设计范文

微课程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课程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微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微课;设计思想;制作

1概述

在这个信息资源共享时代,我们无时无刻都接触着大量的新知识,网络在线学习以及移动终端学习逐渐难以满足现在学习者们的需求。如何更加高效得学习新知识是当今许多学习们所思考和探究的,然而既能随时随地又能反复的学习的短小精炼的微课程引起众人的关注。在国外,微课程已经发展趋于成熟,而在国内还有待发展,不过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很多行业都与互联网相结合,而大学教育作为实施很多研究的先行者,微课程即成为很多高校老师研究的选择。因此,对于微课程来说,在了解完其概念及特点后,学习它的设计模式和制作方法成为了重中之重。

2微课程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程简称为微课,它是针对某几个重要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组成部分,而精心教学设计和开发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在线网络课程。微课程一般在十分钟左右,在教学方面具有时间较短、内容较少的特点,对于资源来说,具有容量较小、可以构成情景化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便与传播和制作简单的特点。自从可汗学院和翻转课堂的出现,我们国内很多学者也开始对微课程进行研究,主要聚焦于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学科应用和教学模式构建等。

3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

一般情况微课程是以ADDIE模型作为基本设计过程框架制作的,五个阶段有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程度、理解能力、社会背景等因素及教师要讲授的知识甚至包括对制作时间、设备和人员的分析,再加上合理的组织策划多角度合理的设计,再进行制作、在相应的服务平台上,最后通过一些评价分析来完善相应的微课程。分析阶段涉及四个方面,其中主要有对学习需求的分析、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对学习内容的分析以及对资源和约束条件多角度的分析。该阶段虽然与传统的教学设计以及系统层次的教学设计过程很相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步骤存在很多的不同。设计阶段包括教学目标和顺序的确定、教学策略的制定、辅助资源和视频制作工具的选择五个步骤。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结合所讲授的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教学大纲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样教学策略也很重要,以什么样的形式更好的表现所要传授的内容,更能让学生吸收所讲授内容,另外教学顺序、辅助资源都是辅助老师讲授课程的。作为微课制作核心阶段的开发阶段,主要步骤包括教师日常所需的课件制作、课程脚本模板的设计、测试题库的汇总搭建、微课程录制。微课的实施阶段在实际的教育环境当中可能有以下情境:一是将微课上传至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微博、空间或者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服务平台;二是上传至学校公开的学习资源平台上;三是上传到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所组建的学习资源平台上。国内微课发展已经进入中期阶段,目前为止,已经有几个主流较大的微课学习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因此已从原来的前两种上传和传播形式逐渐转变为后两种。另外很多高校也基本尝试搭建微课平台,即使很多平台搭建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无法实施,很多学生老师联合多个高校一起搭建,进行交流互相学习。评价阶段,作为最后的反馈主要有两种形式,依次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普遍来看更多的是形成性评价。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将微课上传至网络后进行推广,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用,目的是通过校内师生的观看后,提出反馈建议,使制作者发现制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对微课进行相应的修改。

4微课程制作

在制作任何事物前,我们一般都要考虑设备、素材,那么微课程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准备录像设备、课程脚本、PPT、录屏软件还有手写板软件等等。通常以真人拍摄型、PPT录屏型和手写板录屏型三种制作方式为主。然而无论是哪种类型都是先经过分析和设计后,根据课程脚本的顺序进行录像拍摄的,而PPT通常则是不可或缺的多媒体课件。至于PPT的制作,其实看似很简单,但是做到结构清晰而不单一,内容丰富而不过多,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首先模板的选择要根据教师所讲授的课程选择恰当的主题背景,在排版的时候,要保证PPT的完整,封面、目录、内容和结尾四个部分都要有所涉及,特别是在一个页里的内容不要太多,至于色彩搭配也很重要,要统一基调突出内容主体,尽量控制在三个颜色内,同时也可以考虑图片、图表,能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并直接得表达内容。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裁剪、加映像等效果,插入和内容相符的视频,以及添加一些文字动画避免过于单调。熟练使用PPT制作出和内容相匹配,适合学习者们观看需要精心设计,同样在制作微课中至关重要的就是视频制作软件,像一般系统里自带的MovieMaker、简便性的会声会影和更加专业的AdobePre-miere,这些软件其实学习起来并不难,但在很多细小的地方也常常让人不太好把握,像MoiveMaker过于简单有一些操作它实现不了相较于后两种,而Premiere无论是音频还是字幕都有各自的控制窗口,甚至更多,适合制作专业像广告电影那样的视频。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微课制作者,会声会影是绝佳的选择。会声会影主界面以播放器、素材库和时间轴三大面板为主,旁边都应相应的按钮可以根据相应的教程来使用,可以适当的添加字幕,录制旁白,设置个别的特效以及有必要的进行抠图。会声会影简单易于操作,多次使用后就可以掌握其要领,需要制作者多加练习。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的录屏软件也有很多,常见的有Camtasiastu-dio、屏幕录像专家、WebExRecorder和AdobeCaptivate,其中Camtasiastudio功能更多一些,所以更推荐大家使用,它不单可以进行屏幕录制也可通过相应设置将教师录制进去,这样学生听课也可根据教师神态来理解重点,同时它还有相应的音效设置可以重录也可以去除一定的噪音。另外,Camtasiastudio也是可以对视频进行编辑,在处理视频声音时,如果对原来的声音并不满意的话,可以将原来的声音删除掉再重新录制,录音时可以设置音质。其次也可以对所需内容的剪辑,在视频中添加文字,在各个视频中间添加图片。对于视频后期制作软件的使用,可以自己结合实际情况学习,多加练习。

5结论

微课程,它的出现不单单顺应这个时代还有力得推动了教育的快速发展,让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它不单单提高学习者们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能力。通过了解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后,配合合理的教学设计,需要制作者熟练掌握必要的软件,这样才可能制作出更多优秀的微课程,并将其传到慕课平台上,使微课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实践。

作者:王馨敏 张伟杰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1]罗丹.微型课程的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第2篇:微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色彩心理;高校;美术;教学

一、《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课程概述

(一)《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课程的特点

1.内容主题简洁明了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课程作为针对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知识点,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往往仅靠微信公众平台的核心内容,对于与微信相关的其他内容一并被剔除,其关键点就是为微信公众平台的整体性应用发展进行逐个层次的剖析,从而使受众能够更好的了解到本课程的课程内容,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2.资源多样化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这门课程主要是为更多想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人进行讲解,所以这就需要在课程中容纳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互动资源,使学习者能够通过课程与其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在互动中彼此促进,如果出现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理解的内容,也可以记住交流来帮助问题解决和内容剖析。

3.知识迁移累积

众所周知,微信公众平台在应用方面具有多个方向的应用内容,虽然他们彼此独立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联系,本课程正是基于注意特性而具有较强的教学内容针对性,看似各知识点在模块结构方面相对松散,但是却呈现出严谨的半结构化模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由组合学习,从而对想要学习的内容达到针对性研究的目的。

(二)《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课程的设计原则

1.课程在设计方面需要构建简单直观的学习界面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这门课程本身是占用学习者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所以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应该具有直观化的特点,使学习者能够轻松快速的开始学习,每一次的学习都可以直接捕捉课程内容的重点,从而更好的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我充实。

2.注重多媒体的交互性

由于《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这门课程是以微课的形式存在,所以更要注重音频和视频相结合,使学习者能够在短暂的时间里同时调动多种感官来融入到内容学习当中,让学习者在几分钟内能够基于眼睛看到和耳朵听到的课程内容在头脑中进行虚拟构建,从而进行应用。

3.设计内容需要与学习者的学习情境进行相关构建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这门课程本身属于实践性应用课程,并不是完全的理论知识内容,所以其本质就是为了将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应用讲授给学习者,学习者依托课程内容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当中,这就需要课程内容在设计时要紧密把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境,在课程内容里构建具有实践应用价值的主要内容,让学习者能够在短期内达到明确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方式的目的。

二、《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的课程开发现状

当前我国的微信在开发过程中,凭借其在不同网络环境下和操作系统中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实时语音短信、视频、图片的传输成为了老中青三代都习惯应用的手机软件,5年间已经覆盖了全国9成以上的智能手机,日活跃用户高达6亿人,而各品牌注册的微信公众账号也超过了千万。《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这门课程正式开展于这一背景下,虽然也有一定的人群通过这门课程而受益,明确了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方式,但是更多的人受困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一些操作性的内容无法进行掌握,在教学内容中也缺乏重点知识的把控,这就让许多想要学习如何操作微信公众平台的人对自身的能力发生质疑,继而错失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个人或企业发展的机会,由于当前的《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课程内容较为冗杂,知识覆盖方面虽然广,但是缺乏能够让学习者一眼看到并且重视的亮点,所以就更加需要对于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开发,从而更好的让社会群体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推广发展。

三、《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的课程设计流程

(一)前期准备

在课程的前期准备阶段,教师首先要明确《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这门课程属于实践应用内容,所以要在讲解过程中梳理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体系,划分各个功能的应用频率分类,从而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不同功能的不同应用频率,应用频率较高的内容作为重点讲解,应用频率较低的内容可以简单带过。在素材收集整理和课程构建阶段,教师可以为每一节课程确定核心的知识点内容,由于微课程应用的时间更短,教学内容也比较少,所以为了让学习者能够更好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就更需要有一个简单明快切入课题内容的方式,第一时间抓住学习者的眼球,使学习者在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条不紊的融入,并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这一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围绕一个中心的多个分散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展开,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开发

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就更需要基于教学效果的需求进行整体设计开发水平的提升。教师不仅要掌握视频拍摄等新媒体技术,也要了解音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过程方式,在课件内容的制作中,需要切实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课程的需求,以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为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来构建整体课件内容,通过对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操作,学习者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操作应用内容。所以在课件的制作中一定要具有较好的色彩搭配,让视频画面简洁清晰一目了然,在进行授课内容录制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规避嘈杂的环境,确保教师的声音能够清晰的被收录到视频当中,也可以在教学中运用一定的特效技术来更好的突出课程重点内容。

(三)实施过程

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制作好的课程内容进行整理,按照章节顺序进行一定的规划排序,使学习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的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学习,而且对于一些容易出现疑问的内容点也要为学习者留有提问的余地,使学习者能够在学习中借助教师的引导来进行独立探究,也可以多个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助讨论。《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作为一门实践应用型的知识内容,更需要让学习者在学习中能够充分的认知到课程内容对于实践应用过程的价值。

(四)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阶段主要有效果分析和调整修改两个方面,由于微课平台往往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功能,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情况以及学习者的后台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例如用户受众分析、消息分析等等,借助这样的数据分析可以明确的判断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出现的问题,这一过程中可以形成对课程内容的评价,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在课程讲解的最后设置课后习题,来引导学习者进行主动的课程内容应用,为后续的课程内容调整奠定基础。

四、结语

第3篇:微课程设计范文

依托于MOOC平台的微课程是当前MOOC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对应用型本科“第二外语”课程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的意义,提出了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环境、过程和评价等整体设计方案。

关键词:

MOOC;微课程;应用型本科;第二外语

一、引言

微课程(Microlecture)是MOOC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使得学生能够在MOOC平台上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课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与进阶式课程的相同之处是微课程也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不同之处在于微课程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如今移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迅速发展的时代,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使用诸如智能手机、PAD等移动通讯设备接上互联网,[1]微课程将日渐成为MOOC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积极推动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而提出的概念,目前江西省已确定10所本科高校作为首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第二外语”是一门受众面广、实用性强的课程,该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相对简单和完整,符合MOOC课程和微课程教学特点,此处以“第二外语”课程为例,以教学新模式和新理念为指导,对MOOC环境下的应用型本科“第二外语”微课程设计进行探索和尝试。

二、MOOC环境下“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意义

MOOC于2012年底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浪潮兴起,其伴随着丰富的资源,低廉的价格以及易于使用、开放等优势而迅猛发展。[2-3]目前,国内外对于MOOC的研究都集中在MOOC平台上建立课程,促进校际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增加学生的选择权。[4]然而,相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具体情况而言,诸如edx、Coursera和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上的课程并不契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edx、Coursera和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中课程面向的主要用户是C9等高层次院校的学生,虽然课程由名师主讲,且包含了极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但其定位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难以参与。(2)edx、Coursera和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上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不足,难以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3)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具有区域性、地方性的特色高校,其课程设计必须小而精,且含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大而全的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上课程所不具备的。基于MOOC的“第二外语”微课程由多个6~20分钟的教学视频组成,包含了“第二外语”课程的核心知识点。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要远远好于过去的视频公开课,其能够真实的模拟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同时具备翻转课堂的教学特点,[5]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MOOC环境下的“第二外语”微课程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载体,采用云端开放式技术,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2)“第二外语”微课程将知识点分解为相互独立的教学视频,符合人们的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的习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可以进入MOOC课程平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第二外语”微课程基于edx、Coursera和智慧树等MOOC教育平台实现,结合翻转课堂教育理念,能够创新现有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同时促进不同地区文化交流合作,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因此,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设计MOOC环境下的“第二外语”微课程极有必要。微课程以MOOC平台为载体,建设云端开放式“第二外语”课程教学平台,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在线互动学习环境,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语言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三、MOOC环境下“第二外语”微课程的设计

MOOC环境下的“第二外语”微课程教学与传统的语言课堂教学相比,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设计都存在显著差异,需要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6-7]

(一)设计微课程教学目标

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第二外语”微课程将由多个相对独立但有一定关联的教学视频组成,覆盖课程的核心知识点。相对传统语言教学而言,“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更为单一。一般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第二外语”课程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教师应在总体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确定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设计具体教学目标。“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某几个核心知识点,掌握运用第二外语交流的主要词汇和语句。

(二)设计微课程教学内容

微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由多个相互独立的教学视频组成,这些教学视频也被称为微视频,每个微视频的时长在6~20分钟之间。微课程不能将所有“第二外语”课程内容都制作成微视频,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之前权衡微视频的目标性、连贯性和层次性。在选取制作微视频的教学内容时,要考虑选取的内容有利于实现“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即选取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作为制作微视频的教学内容,实现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目标性。同时,选取的核心知识点必须考虑到其相互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学生才能通过学习相互关联的微视频而系统掌握“第二外语”课程的基础理论,这就必须保证选取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此外,微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应不受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限制,使得学生随时随地能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进行学习,这就要求选取的教学内容具有层次性。总体来说,在进行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微视频中的内容符合不同学生的需求,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充分实现个性化教学。

(三)设计微课程教学环境

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必须依托于MOOC平台来运行,这就需要选择最为适合的MOOC平台。当前,Coursera、edx和学堂在线等MOOC平台是用户量较多的开放式平台,但这些平台的主要用户为国内外的名校和名师,运行在平台上的MOOC课程也大都是精品课。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MOOC课程受众为广大地方高校和高职高专师生,同时兼顾MOOC环境下微课程的运行情况,此处选择“智慧树”MOOC平台作为“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平台。智慧树MOOC平台为“第二外语”微课程的创建提供了便捷的通道,通过该平台设计的教学环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平台课程管理功能和微课程设计功能。其中,平台课程管理包括课程概述、课程学习和小溪区,微课程设计功能主要包括微视频资源、学习进度、作业考试、成绩管理和课程论坛等模块,教师可以根据“第二外语”自身情况设计最为适合的微课程教学环境。

(四)设计微课程教学过程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微课程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由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交流和课后协作式学习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课前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PC、智能手机或PAD等终端观看微视频,了解并记录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并可以在微课程环境的课程论坛中进行讨论;课堂互动交流是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对知识点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于难点可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释义和点评;课后协作学习是由学生组成小组协作完成微课程知识点的作业,并在MOOC课程平台上提交协作完成的作品。对于“第二外语”微课程来说,需提交的作品主要是指小组协作完成对话的音视频文件。

(五)设计微课程教学评价

传统的“第二外语”教学评价主要通过终结性评价来完成,即在期中或期末进行考试,以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而微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终结性评价难以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此,“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教学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同时结合终结性评价来实现。微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几个指标来体现,如学生观看微视频的时长、在课程论坛中的互动情况和协作式作业的完成情况等。一般来说,教师应在MOOC平台的微课程中设置形成性评价的权重,突出学生在线学习交流微课程的重要地位,从而提高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的动力。

四、“第二外语”微课程的设计实践

依托于智慧树MOOC平台创建并设计“第二外语”微课程主要由三个部分完成:创建微课程;制作微视频;管理课程事务。其中,创建微课程和管理课程事务部分均可通过MOOC平台的向导来完成。微视频的设计则需要“第二外语”教学团队来完成制作,这是微课程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具体的微视频设计步骤如下所示:(1)选取微视频知识点。根据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考虑到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层次性,确定微视频中的教学内容。(2)制作演示文稿课件。为兼顾“第二外语”课程教材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微视频的录制需基于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课件的制作应突出核心知识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并兼具美观性。(3)录制微视频。以上一步骤制作的PPT课件为基础,采用CamtasiaStudio录屏软件进行微视频的录制。在录制过程中,教师应保持正常的语速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录制的视频时长不超过20分钟。微视频的设计完成后,教师还可以对视频进行二次编辑,加上美观的开头和结束画面,提高学生对通过视频学习知识的兴趣。将设计后的微视频按照授课时间上传到MOOC平台中,即可完成“第二外语”微课程的整体设计。

五、结语

微课程作为MOOC平台重要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第二外语”课程开展了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实践,从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环境、过程和评价等五方面的设计着手,提出了微课程的整体设计方案。

作者:张婉婉 肖俊宇 单位:萍乡学院

参考文献

[1]尹合栋.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15,(1).

[2]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

[3]于蓉,李元平.基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内容设计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

[4]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

[5]单从凯,王丽.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

第4篇:微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中学数学;微课程;设计;应用

一、什么是中学数学微课程

中学数学的微课程是采用构建主义方法、以网络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教学课程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依托移动电子设备辅助教师教学。比如,这些教学课程文件大部分是由幻灯片制作形成的多媒体教学文件,具有声音、文字以及画面等内容。多媒体教学文件的时间有长有短,长为几分钟,短至一分钟。

微课程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微”,但中学数学微课程同时也具有学习时间短、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较为丰 富、课程之间相互独立以及课程的主体性质较强等重要特点。

二、中学数学微课程设计的原则

第一,中学数学的微课程设计需要遵循“微”的原则。教师要把课程内容尽可能细小化,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多个可在短时间内学习的对象。在选择这种课程内容时,需要注意课程内容应短小精悍。在设计每一个模块的学习内容时,虽然微课程的内容是相互独立的,但是需要通过设计把中学数学学习中碎片化的内容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课程内容,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微课程体系。

第二,中学数学的微课程设计需要把学生作为中心。教师应把中学生进行微课程学习的学习体验和效果作为评价课程效果的准则,一切围绕中学生开发和设计微课程。在设计微课程前教师需要明确了解中学生在学习中学数学时的需求是什么,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微课程具有较大兴趣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什么。有了明确的设计方向,才能充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中学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中学数学的微课程设计需要把实用性放在重要位置。任何一种学习模式和方法的运用都是以服务于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目的,所以,教师在设计中学数学微课程过程中,要设计出能够为学生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微课程。只有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成绩和效率的微课程,才能称之为合格、有效的中学数学微课程。

第四,中学数学的微课程设计要遵循交互性原则。在学生的记忆体系中, 相同时间内学生对图片的记忆效果往往高于对文字的记忆效果,所以,中学数学的微课程设计需要把文字和图片相互结合,把微课程教学内容系统化,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效果。

三、在中学数学中对微课程的应用介绍和分析

1.中学数学微课程的应用例子简介

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视频的内容是利用方程思想解决中学数学问题:在一片土地中,这块地的长和宽分别为48米和24米,先要在这块土地上种植花卉,所占地面积为土地总面积的5/9,求空地的宽。视频中的讲解会把解题的思路和过程逐步清晰地展现出来,为学生提供解决这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模式。其次,教师给学生展示具有相同类型的题目供学生课后思考。最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对学生的做题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2.中学数学微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方式

(1)中学数学微课程的情景式教学应用。在构建主义原则的指导下,中学生对中学数学的学习一定要在情景教学中才能建立起有意义的学习框架。学生在中学数学的学习和数学知识系统的建立过程中需要一个清晰明了的学习情景,在情景学习中掌握数学逻辑及方法,从而促进学生高效和科学地学习中学数学。

(2)中学数学微课程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在微课程中引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才能够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 训练学生的解题技能和速度。

总而言之,在当今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中,微课程是一种符合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及时修改微课程中的不足,需要教师逐步完善微课程模式,把中学数学微课程设计成为能够符合学生学习特点、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激发学习动力的高效课程。

参考文献:

第5篇:微课程设计范文

提及“微课程”,大家可能会困惑:微课程是像微电影、微博、微信那样的时髦词汇吗?在本文中“微”指的是细小而精深,“微课程”更多的是一种生成式的课程,体现了幼儿整合式的学习。它小而灵活,更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

在幼涸爸械摹拔⒖纬獭笔腔于幼儿的经验,从幼儿当下的兴趣、需要出发,由小及大,由一点到多元,形成连续、渗透的呼应式课程。微课程灵活多变,它既可以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单元式的学习,又可以形成具有逻辑关系的连续性学习。

一、以夹子为基本材料的微课程设计

“夹子来了”这个活动的缘起是在一次自主游戏中。两个男孩子想玩打乒乓球的游戏,可是班级里面没有现成的乒乓球拍,于是他们在百宝箱里找出两个大的塑料夹子,夹住两张光盘,自制成了一副乒乓球拍,利用游戏桌面打起了乒乓球。这样的举动引起了周围小朋友的兴趣,在一段时间里,幼儿纷纷拿百宝箱里的夹子夹夹这,夹夹那。

1.园本研训:关于夹子的项目审议

幼儿的行为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幼儿园因此开展了关于夹子的项目审议。审议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夹子中,蕴含着哪些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利用夹子,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开展哪些活动?

在审议中,教师们罗列出了夹子中蕴含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如下:收集、整理、卫生、观察、表达、记录、规则、选择、合作、数量、分类、规律、欣赏、组合、造型……

教师们发现其中“收集、整理、卫生”指向的是健康领域,“观察、表达、记录”指向的是语言领域,“规则、选择、合作”指向的是社会领域,“数量、分类、规律”指向的是科学领域,“欣赏、组合、造型”指向的是艺术领域。而且每一个关键经验都可以延展出一系列的活动来。教师们意识到小小的夹子其实可以覆盖幼儿多领域的学习,促进幼儿多元的发展,具有很大的课程价值。于是我们决定尝试全盘放手,追随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的探索,持续关注“夹子来了”的发展过程。

2.活动历程:支持幼儿的自主发现

幼儿利用夹子夹着夹着,问题就来了,有小朋友说:老师,我要夹出一个太阳,可是夹子不够用;夹子太紧了,我夹不动;我要夹大象的腿,可是这里的夹子要么太大,要么太小;我把夹子夹好了,可是夹子总是弹出来……

这时有小朋友提出来:我家里有许多夹子,我明天带到幼儿园里来。于是,关于夹子的收集行动开始了。有小朋友说:我们每个人带10个夹子来,班上就有好多夹子了;你看,你的夹子和我的夹子不一样;我明天要带一个特别的夹子来……

根据幼儿收集夹子的需要,教师设计了收集记录单。随着夹子收集的过程,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夹子有许多的不同,如材质、颜色、形状、大小、图案,等等。每天早上幼儿都热衷于围绕夹子进行自主交流和讨论。

班级里的夹子越来越多,新的问题也来了,小朋友说:这么多的夹子,百宝箱的抽屉里放不下了;夹子太多了,可是我要找的夹子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们班里是不是需要一个夹子管理员……

于是,教师在百宝箱旁边投放了一些专门存放夹子的整理箱。整理箱上没有贴标签,这就给了幼儿根据自己的方式整理夹子的机会,每一次游戏后幼儿可以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摆放夹子。

根据幼儿的提议,班上还设立了“夹子管理员”的角色。女孩子做夹子管理员,特别乐意把夹子夹在头上,很自豪地告诉小朋友:我是夹子管理员。男孩子也有自己的方式,比如在值日生标记处夹一个自己收集的特别的夹子,放一个自己的夹子作品,或者挂上自己的夹子标记,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小朋友:我是今天的夹子管理员。

班级里的夹子越来越多了,幼儿的探索也多了,他们发现了夹子的很多秘密,如:

秘密一,夹子有力气

小班的“夹子拔河”。用一根彩带两头系上夹子,相互夹在幼儿的衣服上,一起数1、2、3,往后退,看谁衣服上的夹子先掉下来,谁就输了。大班的“谁是大力士”。幼儿在比试大的塑料夹子和小的铁夹子哪个更能承重,用木块来试一试吧。大的塑料夹子挂到第3块木块时就掉下来了,而小的铁夹子挂到第12块木块才掉下来。幼儿发现,夹子有力气跟夹子的大小没有必然关系。

秘密二,夹子能弹跳

中班的“跳远能手”。在木夹子上贴上小动物的头像,用力按住夹子的尾端,放手弹出去,看看哪个小动物跳得最远,它能跳多远呢?还可以用夹子来量一量。大班的“小青蛙跳荷叶”。游戏设计有四关,看看用夹子做的小青蛙能跳到第几关呢。

秘密三,铁夹子会被吸住

小朋友发现,和磁铁在一起,铁夹子会被吸住,但其他的夹子却不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大班的小朋友玩起“飞镖小能手”“小刺猬吃果子”的游戏。

秘密四,夹子能串联

小班的“小鳄鱼”。小鳄鱼的牙齿、鳞片、衣服、脚,都可以用夹子来打扮。中班的“夹子嘉年华”。木夹子夹住人物、动物的头像,穿上漂亮的衣服,它们是表演的主角。表演的舞台也是用夹子布置而成的,夹子舞台剧可以开始表演啦!大班的“小火箭”“世界杯”。木夹子夹住彩带,“嗖”的一下,小火箭可以飞得很远。竹签穿上木夹子,鞋盒变成了足球场,两个小朋友就能玩世界杯游戏了。

“夹子能串联”的特点在建构区就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了。中班的建构区,幼儿把铁丝网架用夹子固定,做成了建构的底座,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独立的建构、看图建构、立体建构。大班的建构区,我们提供了原始的夹子、改造过的夹子,以及纸板、纸筒等辅助材料,幼儿的创意表现就更多了,这套低成本高质量的建构材料深受幼儿的喜爱。

3.脉络梳理:形成微课程网络图

“夹子来了”的活动还在继续中。项目审议组的教师们一起回顾经历,用图表的方式进行梳理和呈现。教师们发现:“夹子来了”,这个由自制球拍引发的话题,至此经历了收集、整理、探索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一些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当我们把这样的经历罗列出来,教师们惊呼:它不就是一张微课程网络图吗?

审议中教师们体会到:这样的课程网络图相比以往由教师们在活动前设计好的主题网络,更加真实、生动、灵活,更能体现幼儿学习经验的完整性、拓展性。这样在活动过程中生成、活动后整理出来的主题网络才是幼儿真正的学习世界。在这样的活动经历中,教师要学会隐身,成为幼儿主动探索的有力支持者。

二、微课程设计的实施策略

我们认为:基于材料的微课程设计是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中的一个视角,它聚焦的是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实施“微课程”的过程时,需要思考:基于材料幼儿的兴趣生发点是什么,这个生发点可以包含哪些知识?幼儿的探究线索是什么,在探究中用到哪些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探究过程中的师幼互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的,师幼互动是否有效,是否推进了“微课程”的完善?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总结出了微课程设计的三条实施策略。

1.挖掘材料的游戏属性。一种材料好不好玩?如何设计幼儿喜爱的、能够积极参与的活动?这需要我们透过材料的物理属性,多角度地发现、挖掘材料的游戏属性,材料的游戏属性会带来儿童意趣在其中留下的痕迹。材料是有限的,但游戏属性的开发是无限的,因为幼儿发展是无限的。微课程的设计就需要将这样的有限与无限融为一体,真正彰显我们对幼儿学习方式变革的认识。

2.关注幼儿的经验和兴趣。微课程设计强调:玩的过程很重要。在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深度认识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方式,这样幼儿学习的效益、多种的发展可能性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过程中,材料的开放性与指向性可相得益彰,因为材料的低结构、有Y构都不影响它实现对幼儿核心经验的生成,对幼儿的发展都有意义。

第6篇:微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设计;计算机;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它的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的脚步进行必要的改革探索。

一、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一)微课程概念及其特征

1.微课程概念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如重点、难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过程、任务等)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短小精悍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课程资源。2.微课程基本特征(1)教学针对性强。针对某个小知识点或技能点以及具体问题解决的微型化、针对性教学。(2)教学过程简短。一般为3~7分钟左右,不宜超过10分钟,且相对完整(碎片化与完整化的统一)。(3)教学内容精选。相对于内容宽泛、目标多元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强调解决重难点问题。(4)资源容量较小。容量小,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情景化呈现,可通过多种终端访问,可实现移动学习。(5)注重教学设计。基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开发,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评价等。(6)服务学生学习。为学生的高效自主学习而设计制作。

(二)微课程的组成

微课程构成要素:微视频、微教案、微反思、微素材、微课件、微练习、微反馈、微点评。其中微课程的基本构成。

(三)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

1.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的模型AD-DIE的基本内容(1)分析。包括分析学生、分析教材(重点、难点、易错点)。(2)设计。包括设计内容结构、表述方式、视觉设计。(3)制作。包括选择方式、录制、后期加工(字幕、版权等)。(4)应用。包括课前预习、课中复习、课后总结。(5)评价。包括微视频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2.微课程教学设计要素①选取教学内容。②确定教学目标。③分析学习对象。④制订教学策略。⑤选择录制方式。⑥微课资源制作。⑦撰写微课录制脚本。⑧微课程教学活动实施(及同步录制)。⑨教学评价。3.微课程教学设计注意的问题(1)选题小而精。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价值点)必须足够细,10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且生动有趣有吸引力。(2)注重教学设计成效与策略。①规范:微课片头含有课程章节、微课名称、主讲人姓名、微课适用对象及微课所属学科、教材、单元、知识点等信息,以方便观摩与学习。②策略:为了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要明确微课程的学习目标、教学环节、评价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和个性化学习。③问题:微课程设计时应有恰当的提问,提问的形式最好多样化,以促进学生思考。④活动:要注重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的设计,而不是以教学内容的讲授和传递为目标,要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知识意义建构。(3)微课程设计的通用原则。①值得学(有用)。②想去学(有趣有吸引力)。③容易学(易懂)。(4)微课程设计的“四种观念”。时间观念:微课制作的脚本意识,教学时间与环节精确规划;内容观念:精选、重组;简短、独立;结构观念:知识结构、教学结构;完整性;语言观念:科学规范、生动形象、幽默风趣、逐步呈现、音画同步、启发思维。(5)教师上好微课的五点注意事项。①切入课题要迅速。②讲授线索要清晰。③教师语言要得体。④课后小结要快捷。⑤PPT课件要专业。(6)高质量微课要素及评价指标。①长度适中:视频长度在10分钟以内,符合学生注意力特点。②精心设计:精心设计上课脚本内容,讲解精练、路径合理、重点突出。③注重导演(内容处理):内容风趣、幽默、情境化,学生沉浸感强。④注意互动:适当提问,引发思考;留白,关键点重点提示。⑤减少干扰:尽量减少视频中的干扰因素。⑥技术要高:清晰而小巧。

二、微课程的分类与制作

(一)微课程的类型

1.按知识点内容的传授方式(1)讲授型。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多样,不局限于课堂讲授。(2)讲解型。针对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3)答疑型。围绕学科疑难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4)实验型。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5)其他类型。不属于上述分类的作品,均可归为此类型。2.按微课的主要教育价值来划分(1)“传道型”微课。主要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侧重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公民素养等的培养。(2)“授业型”微课。主要是对知识与技能的培养。(3)“解惑型”微课。主要是对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二)微课视频的制作方法

1.拍摄式微课通过外部摄像设备,对教师及讲解内容、操作演示、学习过程等真实情境摄制下来的教学视频。2.录屏式微课通过录屏软件,录制教师对着电脑屏幕的讲解、分析、演示过程,或者通过交互电子白板、一体机等数字媒体的录制功能,同步录制课堂的教学过程。3.软件合成式微课运用图像、动画或视频制作软件,通过微课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的教学视频短片。4.混合式微课应用上述提及的多种方式,制作、编辑、合成的教学视频。(三)有关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1)字体要粗、醒目、看得清;背景用纯白底黑字或者黑底白字。(2)讲解课程时,如遇字数过多,可用分批动画呈现或者明暗呈现。(3)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头像等,都要删除。(4)教学内容的呈现与教师讲解要同步。(5)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噪音。

三、微课程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笔者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高职的教学资源环境,以及学生的学习特征,选择了以Excel中IF条件函数的使用为例,探索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实践。

(一)微课的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内容“制作电子表格Excel”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Ex-cel函数的学习是重点和难点。2.设定教学目标本次微课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以完成班级学生成绩的综合成绩来分等级,作为评选奖学金的参考依据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掌握IF条件函数的使用。3.教学活动设计本次微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并通过操作真实的实例来说明IF函数各个参数的作用,以及具体的使用过程。

(二)微课的制作

1.工具与软件计算机、耳麦(附带话筒)、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Studio7、PPT软件。2.过程简述(1)选题。“IF函数”是Excel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来制作微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教学资源分享,为学生解惑,为教师启发教学。(2)教案编写。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其良好的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惑、解惑的作用,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3)课件制作。课件内容设计要有启发性和悬念性,必须带有反思。(4)教学实施与拍摄。有了微课程的设计内容,接下来的就是录制。录制背景简洁,声音大小合理。要注意突出的地方镜头要有推拉,这样效果才会明显。(5)后期制作。录制好的视频,可以剪辑、整合、修饰、包装等,形成完整的微课程。

(三)微课的应用

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我们可以通过微课让学生掌握IF相关的函数,如sumif、countif等函数。另外,对于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说,要快速熟练掌握IF相关函数的使用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根据学生的要求,把微课程视频和相关配套资料放在了实训室的服务器共享目录中,供学生下载学习使用,设置相关的练习,进行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总结和展望

当前,微课这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创新方式正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设计和开发的微课程既要适合学生学习的类型,又能供教师观察、观摩和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能深刻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与需求,重组教学内容,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工具与技巧,制作精良的微课。笔者在接下来的时间会进行教育实践,进一步完善微课程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2014,(4).

第7篇:微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教育领域,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领域。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融入,大大丰富了教学模式与方法。微课程,就是信息技术支持下产生的全新教学模式。

一、微课程的特点分析

1.微课程教学内容较少。与正常的英语课堂教学相比,微课程所包含的教学内容较少,主要针对某一个课堂教学问题或者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普遍性的问题设计微课程,制定针对性的微课程,让其服务于初中英语教学难点的解决,能够大大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2.微课程的时间较短。一般来讲,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微课程应当被限制在十分钟以内。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去确定微课程的长度。微课程主要用来解决某一个重点问题,这是微课程时间长短的决定性内容。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因此,在设计微课程时,教师要严格控制时间。

3.微课程的英语资源容量相对较小。教师需要把握好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实际要求去选择微课程的内容。微课程的内容含量虽小,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英语知识,快速达成英语学习目标。

二、初中英语微课程设计与应用方法

1.利用微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作为信息化时代的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学会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制作成为微课,并将制作好的微课上传到网络平台中。现在的每一位初中学生都可以接触到网络,学生在需要之时在网络平台上随时播放微课程,能够很好地巩固课堂知识,更能在课下时间查缺补漏,实现自身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微课程具有短小且精练的特点,其中所讲解的内容也都是学生经常产生疑问的知识点,非常适合学生自学之时观看。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不同,利用微课去学习,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去选择时间与地点,个人学习愿望能够得以实现。比如在讲解“Whatdoyouthinkofgameshows?”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询问其他人想法的句式与礼貌的回答方式。教师可以针对这一内容,制作一个五分钟的微课视频。通过英语教师间的合作,录制一个情景式的微课,不仅能够让英语知识得以体现,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利用微课程,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语言学习,最终目标就是掌握英语语言并能够应用语言。在过去的教学中,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与学生都将成绩的高低视为英语学习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情绪。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的英语水平。微课程的作用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口语训练,是中国初中英语课堂中普遍缺少的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比如在讲解“Howwasyourschooltrip?”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主题去设置配音性的微课视频。在视频中,教师充当与学生交流的对方,说出类似“Howwasyourschooltrip?”的问题,并将正确的回答打成字幕,让学生去读,空出学生说话的时间。这种口语训练微课可以有多个话题、多个情景,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学生多练习用英语去表达,英语运用能力会大大提高。

3.利用微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趣味性。扩大学生的英语知识量自然重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也很重要。初中学生的学习较为紧张,将趣味性元素融入初中英语微课程之中,增多英语教学的花样,会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轻松,给学生减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微课程的内容进行丰富,将图像、视频与音乐等结合在一起,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Rainydaysmakemesad”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程与学生做游戏。用微课程视频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鼓励学生用英语去表达图片上的信息,在课堂中一起核对各自的答案。多元化的想法,会让图片成为乐趣来源,也会让英语语言点学习更轻松。

综上所述,将微课程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利用微课程帮助初中学生建立全新的英语学习观念,有利于英语教学活动的改革。借助微课程的优点,让英语课堂更加有趣、充满活力,能够极大地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8篇:微课程设计范文

一、微课程设计思路

微课程设计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护理为例,对微课程的设计和应用进行研究。对于慢阻肺病人来说,在进行护理时应该注重呼吸功能的锻炼,这是护理该疾病病人的重要内容。在没有进行微课程设计时,教师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即教师先演示一遍,学生随后进行模仿学习,但是在课后很少有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导致学生很难掌握呼吸功能的锻炼方法。笔者学校引进微课程,制作了与呼吸功能锻炼相关的微视频,而且还在此基础上预留了课后习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掌握了呼吸功能的锻炼方法,还能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在该节课程中进行微课程设计时,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二、课堂操作步骤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引进微课程设计,具体的课堂操作步骤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护理教学,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课件,主要包括慢阻肺的概念及其临床表现等。随后教师对实际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时间设置在15分钟左右。第二步,进行微课程设计,利用多媒体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关于呼吸功能锻炼的微视频,时间设置在8分钟,具体内容见上表。第三步,实现翻转课堂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指定几位学生到讲台上讲述一下慢阻肺的护理方式,内容可以是饮食护理、病情观察、起居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整体时间安排在8分钟左右。第四步,指定专门学生进行课堂总结,时间控制在4分钟以内。第五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堂作业,并进行课堂答疑,将时间设置在10分钟左右。第六步,将微视频发送到学生的QQ群中,并实时进行答疑和互动。

三、教学效果分析

微视频是微课程设计的关键所在,在上述慢阻肺病人呼吸功能锻炼中,微视频只有8分钟,与传统的教学时间有很大差距,而且以视频、影像的方式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学生上课走神、溜号,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另外,在课后学生还可以通过重复观看视频的方式来巩固相应知识,充分掌握呼吸功能锻炼的方式,提高了内科护理的能力。与之前的教学课堂相比,微课程设计就好像是一味兴奋剂,能够让学生的大脑思维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将微视频发送到QQ群中,供学生随时观看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教学体会与讨论

第9篇:微课程设计范文

【关键词】微课程;中学地理;应用

引言

经济增长,信息化程度提升,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由此不断改变社会各方面,促进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同时,还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不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开始应用科学技术,促使科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微课程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用此项技术。实践证实,微课程设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微课程设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微课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师进行微课教学,将教学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录制并保存。这样的教学形式可应用于学生课前预习,教师也可应用于课堂教学。学生之间存在个体性差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与认知现状,在课后利用微就复习。可见,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利用微课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板书相对比,微课是以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声图并茂的形式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可调动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师利用微课讲解某些地理位置,可在微课程中将地理位置体现出来,节省教师讲解实验时间的同时,还可有针对性的讲解重要的,具有纪念意义的位置。最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设计微课程教学可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师讲解火山爆发的时候,可利用视频展示火山爆发的具体过程,促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火山爆发的全过程,了解火山爆发的周期性。

二、微课程设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加强微课程设计的应用,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为更好的体现微课程的应用价值,教师在具体应用中还应注意使用策略。1.重视课题选择。设计微课程需将视频作为载体。但并不是中学地理所有的知识点都适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为提高微课的应用效率,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就应重视对课题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微课程的应用体现在部分比较难以讲解的教材内容。如天体运动、洋流分布特点等等,需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效整合Flas、视频、实验室模拟等多种教学资源,制作微课,辅以学习指南,引导学生学生。如教师在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时候,就可采用Flas的形式,将大胖子与小瘦子的形象来代暖气团进行微课程的制作。利用这种形象生动的微课程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2.加强微课在教学各环节的应用。微课可适用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任何环节。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讲解的时候,可加强其在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预习。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课堂讲解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学生对该章节的知识内容认识度。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辅讲解,可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直观性。而在课后巩固复习中,教师通过建立QQ群,可在群里与学生分享教学视频,这样学生就可在家进行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提高地理水平。3.微课程应用于易错知识点中。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中学地理教师将微课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时候,应善于将其应用于易错知识点中。如学生在判断岩层形成先后顺序的时候,教师应了解这部分知识点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否则就非常容易出现错误。基于这一点,教师就可利用微课程剔除,在设计动态岩层形成动画的时候,教师还可结合一些较为实用、简单、容易记住的口诀。如“覆盖者新,被覆盖者老”。岩石是一层一层沉积下来的。那么下面的岩层比较老,上面的岩层较新。由此就能够总结出背斜、向斜中部岩层的新老关系。事实上,就易错知识点应用微课程,可化难为易,促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具体。这样学生便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要点。教师利用此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徐盛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三、结语

在新技术不断更新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教师加强微课程在中学地理中的应用,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微课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岳维光.浅析微课程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13(5):175-17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