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性别社会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本文以上海政法学院女性课程为样本,对女性学课程建设进行解读,其中包括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发展脉络、师资队伍建设、知识传授与价值认同等三个方面。
[论文关键词]女性学 课程建设 社会性别 女性
随着女性(妇女)问题研究、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高校新开设的课程中,女性学类课程(包括社会性别学类课程)开始得到关注。近二十年来,开设女性社会学相关课程的高校日益增多,以其“女性内容、女性视角、社会性别视角”等三大特征,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女性社会学正在成长之中。“到2003年6月,据不完全统计,开设与女性社会学相关的本科生课程和设立硕士生专业方向的大专院校已达十六所左右”(王金玲)。现在的统计,将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女性学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由课程的开设期发展到建设期。那么,如何进行女性学课程建设,使女性学课程主流化、具有生命力,是每个开设女性学课程者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仅以女性学课程一个样本的本土经验,即笔者所开设的女性学课程为例,对女性学课程建设予以解读和思考。
一、从女性到社会性别
(一)开设一门讲女性的课程
每一个从事社会性别研究的人都知道行动的重要性,作为高校,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开设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传播知识理念。那么,女性学课程讲什么,在女性研究边缘化的背景下,既是一个内容框架问题,也是一个方法策略问题,更是一个课程自身发展的过程。同许多高校一样,我们的女性学课程也是以讲“女性是什么,女性什么样,女性怎么样,女性如何发展”为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的“女性学概论”为起点。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定位于:掌握女性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平等意识和性别敏感,主要是一种女性的性别敏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人的生存与发展、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从法律、政策和制度等多层面解决现实中的女性问题。教学内容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女性”为指向,力求“使学生知道女性由于共同的生理特征,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在社会演进中又面临着共同的议题;了解女性社会学的内容、研究对象与意义;认识女性的本质与特征,掌握研究女性社会学的方法,并探寻女性生存与发展的特殊性,展望女性的未来与发展”。这样的课程内容给大学讲坛带来了“新鲜”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在开设女性学课程的初期,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带着疑惑和好奇来听课的。授课中,虽然也涉及社会性别,但仅仅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现在回头看,当时讲得还很肤浅,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而且是开创性的一步。
(二)引入社会性别理论与方法
随着社会性别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笔者参加了美国密西根大学一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的社会性别博士课程班的学习,系统学习了社会性别理论方法,社会性别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社会性别的自觉在逐渐养成,使女性学课程具有了社会性别意识。授课的关注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和社会性别理论方法的传授。通过学习使学生建立起关于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社会性别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个人经验,阅读,理解、分析和反思社会性别的建构过程,反思和批判社会中社会性别现象,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社会性别研究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使课程对学生具有普适性,具有吸引力,并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到课程中来,在开设两轮“女性学”之后,将课程名称改为“女性与城市发展”。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和分析社会性别,了解社会性别的基本方法、社会性别的基本理论;从身体和认同的角度分析社会性别构建的过程,分析社会性别视角中的性别问题等。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定位于:使学生能够掌握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视角,并能运用社会性别的方法和视角认识女性,观察和思考城市社会、城市发展;了解和认识女性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了解和认识女性在城市发展中的状况、作用、地位以及面临的问题;能够运用社会性别的理论和视角分析和阐释女性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能够反映在城市发展中“女性群体”的特征和具有典型性、规律性的事件;能够将与课程讲授所涉及领域的最新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随之带来的效果是,不仅是学生的听课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听课学生的性别比也发生很大变化,从男生寥寥无几,到男女生基本持平。另外,人数有了翻倍增长,从最初的三四十人,到现在的近二百人,来自学校多个专业,获得了普遍认同。
从讲女性到引入社会性别的理论与方法,不仅仅是内容的变化。更主要的是一种跨越,找到了女性学支撑的根基与本质、根本价值取向与意义。
二、从个人到团队
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三大要素,其中,课程建设是前提,教材建设是基础,队伍建设是关键,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女性学亦然。特别是对于女性学这样一个非“应用”性的、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加强学科建设、整合资源显得特别重要。
课程建设,需要一个课程群的支撑,而这个课程群的后面是一群人,是一个团队,需要有足够的人在讲这门课,一批人进入这个领域。悉数那些成熟、发展的课程,都有一个团队在支撑和经营,全国女性学课程建设发展的实践也是如此。女性学课程开设过程不仅仅是女性知识传播过程,更是女性学的探索创新过程,其中包括课程团队的建设,女性学课程建设需要团队的力量去推动。
从宏观上讲,一方面女性学团队建设应是跨国界的学科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女性学课程的发展已从中受益;另一方面是本土团队的构建,省际、校际间的合作,组织、形成合力进行整体推进。当然所有这些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学校之中。如前所述,由于女性学还是一个新兴专业,在学科目录中还没有被列入,女性学师资还寥寥无几,要建设女性学的课程团队,需要加强校内各专业间的资源整合。 转贴于
笔者做法是,首先在2003年初成立了“女性研究中心”。当时我校还是一个单一法学专业的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缺少专业学科基础,通过组建女性研究中心,将我校热心于女性研究的人员组织起来,通过开展讲座、课题研究、学术沙龙等活动,进行社会性别的熏陶和培训,形成了我校最早的女性研究骨干队伍,为以后课程的开设做了铺垫。在成立女性研究中心之初,就将“女性研究的团队建设,推动女性学学科建设”作为本中心的一个主旨。不久,便申请开设了“女性学”公共选修课。当时讲授这门课的只有我一个人,女性学在校园中的知者也为寥寥。随着我校社会学系的建立,使女性研究队伍得到了扩大,形成了以社会学专业为依托的女性研究中心。为了使更多的教师进入女性学课程中,使女性学课程具有开放性、容纳性特点,将原“女性学”课程名称改为“女性与城市发展”。这样,一个以社会学系教师为主,包括城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犯罪学等多种专业背景构成的课程团队基本形成。课程以专题的形式,以女性、城市发展为主题、为链接,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讲授和探讨女性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各具特色的专题产生了:“城市女性发展新空间”、“大众传媒构建中的城市女性”、“海派文化中的城市女性”、“城市女性心理调适”、“城市女性犯罪问题研究”、“西方女性与城市发展”、“女性成才与女性发展”等,讲授这些课程的都是具有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是各个专业中的精英。在发挥每个人优势和特长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在每一个专题中,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把自己最有研究的部分在“女性与城市社会”这个主题下展现出来,内容丰富,知识含量高,视野开阔,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广泛的适应性,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同。在全校的公共选修课中声誉极佳,也使授课教师备受鼓舞。
目前,这门课程日趋成熟,已经形成了一支稳定、高质量的女性学教学团队。
三、从知识传授到价值认同
女性学学科建设是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对学科理念、方法的接受和认同。因为女性学的理论本质最终归结是社会性别,充满着对传统思维、方法的质疑、批判、颠覆,即使是自以为观念很现代的人,在社会性别观念面前,往往一不小心就陷入传统社会性别的窠臼之中。女性学的课程、教材和队伍建设伴随着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包括知识结构、制度及政策的转变和变化)而发展,将其内化为自觉行动,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女性学或者说社会性别,作为边缘性学科的批判性、质疑性、颠覆性恰恰给我们带来了无限发展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经验分享、审视探讨,既能体现女性学学科自身所具有的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特质,又能展示师生之间精神追求的可能性和选择性,同时,也将授课过程作为价值认同的过程。教师间的互相交流、积极探讨,推动了科研的发展。另外,在学生中培养了一批热心于女性研究的骨干,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正如有学生所言,社会性别视角为他们“开启了一扇窗户”。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人口统计学,特征
0引言:
由于我国健身需求的逐年增长,投资健身俱乐部的经济效益较好,许多投资者一哄而上,然而缺乏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盲目上马只会导致行业竞争激化,经济效益下滑。甚至致使部分俱乐部倒闭。有的俱乐部由于缺乏对消费者群体的了解,虽然有好的地理位置,但是参加俱乐部的会员仍然很少,以致难以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本文以人口统计学、社会学知识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逻辑分析,探索了福州市健身娱乐服务行业中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为健身娱乐服务场所把握消费者的群体特征,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服务。
1.研究对象
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5个市辖区的13家健身俱乐部健身消费者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和收入7个方面等。共发放问卷505份,回收问卷497份,其中有效问卷45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5%。
2.2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15.0和Excel对调查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2.3逻辑分析法
运用人口统计学、社会学知识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逻辑分析。
3.结果与分析
表3-1样本人群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布
其实,作为东京都写真美术馆的首席策展人,笠原美智子同时也是一位摄影评论家,并在日本明治学院大学任教。从1989年起,她便开始了摄影策展人的职业生涯。1989年至2002年她任东京都写真美术馆策展人,2002年至2006年任东京都现代美术馆策展人,2005年曾担任过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策展人。对于摄影艺术家们如何看待和表现性别相关的主题,笠原的关注和研究已经进行了20多年。当年她的硕士论文便由此展开,也出版过一本名为《招摇》的摄影评论集,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欧美的摄影作品为主探讨了变迁的性观念、艺术中的种族与民族。成为策展人后,她策划的一系列与性别主题相关的摄影展,也体现了她对这一主题持久、深入的关注。
您认为摄影策展工作包含哪些步骤?其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
策划展览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提出一个概念。举例来说,我在1991年策划了名为“当代女性的自拍像(Self-portraits of contemporary women)”展览。第一步是确定主题,“当代肖像”是我研究生期间的硕士论文题目,第二步,我研究了超过一百位艺术家的相关作品,然后根据展览空间和作品质量,选择出其中20位,邀请她们参展。
您怎样确立展览的主题?
我策划的展览,主题通常来自我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而作品也是我长期关注,致力研究的,比如与性别问题相关的主题。除了我前面提到的“当代女性的自拍像”,我还在1 996年策划了名为“超越记忆的性别(Gender beyond Memory)”的展览,1998年策划了名为“爱之身体:反思摄影中的人体(Love''s Body,re-thinking the Naked and the Nude in photography)”展览,以及2010年的名为“爱之身体:艾滋病时代的艺术(Love''s Body,the Art in the Age of AIDS)的展览等。
策展人在策展过程和展览进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博物馆策展人和独立策展人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前者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做展览,控制展览进程,同时做好馆藏和相关的管理工作。
您认为什么样的展览可以说是成功的展览?
最成功的展览往往建立在策展人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并且能够激发观众的争议。
策展过程中最有趣的,是在各个过程中与艺术家、与参与职员的合作。策展也是一项艺术工作。
是什么使您对有关性别主题的摄影作品持有长久的兴趣?
作为女性,我对于女性的社会性别很感兴趣。几十年间日本的女性意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年前,我20多岁的时候,日本人一般认为25岁以后的女性就是圣诞节后的圣诞蛋糕,没有人再想要了;但是现在,日本很多女性在30多岁的后半段才会有比较迫切的结婚,生子的打算,而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意识,价值观,社会体系和政策却远未赶上女性意识的变化,比如单身母亲可以找到的工作机会非常有限,所以一些女性尽管掌管着家庭财产,也仍然无法(顺着自己的意愿)离婚。
而我关注的并非女性个人层面的问题,不是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而是在社会体制中的地位。我关注女性能否按照自己的意志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体系中建立自己的地位。我本人很关注女性意识的变化,对相关问题也怀有一些困惑。而(我与之合作的)摄影艺术家们以洗练的方法表现着这些问题,我在与他们的共鸣中非常受教,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认知自己从而)立足社会,对我来说,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媒介。
在您的策展经历中,有哪些展览令您自己感到满意,可以体现出您“长久关注,引发争议”的策展主张?
我对前面提及的,所有涉及性别问题的策展经历都比较满意。另外,2005年,我作为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的负责人为石内都(Miyako Ishiuchi)女士策展(作品参见对页图),展览名为“母亲的2000-2005——未来的痕迹(Mother''s 2000-2005-Traces of the Future)”也是非常成功和令人满意的。这个展览唤起了观众对“母亲/女性”这个主题的强烈感情,尤其是对于那些男性观众来说,因为他们总是将母亲仅仅视为母亲而非女性。这个展览在2006年被引进到东京都写真美术馆以及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的西南威尔士国立美术馆。
而其实在1991年策划“自拍像”展览时,我就开始关注和研究石内女士的作品,她比较新近的作品是有关广岛核爆的,她拍摄核爆遗址中挖掘出的人们穿着的服饰,拍得非常美丽,与众多表现同一题材的摄影师的作品非常不同。那个时代日本物资缺乏,要求民众朴素着装,但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个大背景下,普通女性仍然想要穿得更漂亮些,这些作品也因而显得更加哀婉。
您怎么看摄影展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与功能?
好的展览,就是一种对当代社会的批评。当代艺术家生活和工作在当代社会环境中,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作品必然表达了对外在环境的批评。所有作品,甚至19世纪前的艺术作品都关注和表现了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
我策划的所有展览都可以说是对当代社会的一种批评,大学本科社会学专业的学习经历给了我很大影响,比如“爱之身体:艾滋病时代的艺术(Love''s Body,the Art in the Age of AIDS)”就反映了我的观点——人体摄影除了展现爱或性的符号,也可以成为一种工具,我们可以借以重新探讨和评价与身体的视觉呈现相关的艾滋病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您认为作为一名策展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
策展人必须首先是批评家或理论家,还需要了解艺术史,摄影史,当代批评,社会学以及各种常识,也需要写作,交流,谈判,获取资金支持等等方面的技巧。
在策展过程中,策展人会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应当怎样解决?
策展过程中会碰到最困难的是资金预算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策展人需要具备谈判专家的能力。
您作为东京都写真美术馆的首席策展人,也需要去为展览资金奔波吗?贵馆从何处获取资金支持?这在日本是否普遍?
是的,我需要解决资金问题,在日本有一些公司和组织能够理解当代艺术,比如资生堂,朝日啤酒、尼康等等。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日本策展人都需要负责筹资。(东京都写真美术馆年投入资金在9亿日元以上,其中东京都政府补助6.8亿,其他靠赞助,销售等方式自我筹集——编者注)
1.论文题目,按常规学术论文标题作出。
2.论文摘要,要求摘出(或者说“提取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或者选摘出文中最重要、最具有新意的某一个或两个观点,不必追求全面反映文章的概貌;客观地把文中的观点摆出来,并以介绍的口气叙述自己的文章讲了哪些内容。摘要篇幅100-300字。中文摘要约600字左右,论文摘要一般包括:这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完成了哪些工作(研究内容各过程的概括性叙述);获得的主要结论。学位论文摘要应突出论文的新见解或论文内容中的创造性成果。
3.关键词:3至5个,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概念等。
以上三项置于论文之首。
二、论文中“注”和“参考文献”的区别
1.“注”指作者进一步解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文中标码①,注释内容统一置文末,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2.“参考文献”指作者引文所注的出处,一律放文末,文中设序号[1] ,文献说明统一置文末,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页码置于文中序号之后,例:[1](p12)。
3. “参考文献”也指虽未直接引述别人的话、但参考了别人著作和论文的意思,应在段中或段末设序号[1] ,并在文末注明。本项与第2项不必分列,交叉排序即可。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此种情况可以不注明页码。
4.同一参考文献多次被引用,文末只标一个序号,文中应多次出现同一序号,在文中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所引文献的不同页码或篇名。
三、文末参考文献格式
1.著作
[序号] 作者.书名[标识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
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选、邓选以及《鲁迅全集》、《朱光潜全集》等每一卷设一个序号。
2.译著
[序号] 国名或地区(用圆括号) 原作者.书名[标识码].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 (英)霭理士. 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7 .
3.古典文献
文史古籍类引文后加序号,再加圆括号,内加注书名、篇名或页码。例如:
文中“……孔子独立郭东门。”[1] (《史记·孔子世家》)
4.论文集
[序号]编者. 书名[标识码].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1] 伍蠡甫.西方论文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论文集别标出其中某一文献
[序号]其中某一文献的著者.某一文献题名[a]. 论文集编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 出版单位,出版年.
[1]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5.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篇名[标识码].刊名,年,(期).
[1] 叶朗.《红楼梦》的意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 (2).
6.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 篇名[标识码].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7.外文文献
要求外文文献所表达的信息和中文文献一样多,但文献类型标识码可以不标出。
[1] mansfeld,r.s.&busse. t.v.the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and discovery,
chinago: nelsonhall, 1981.
[2] setrnberg,r.t.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3]yong,l.s. managing creative people . journal of create behavior,
1994,28(1).
说明:1.外文文献一定要用外文原文,切忌用中文叙述外文,如“牛津大学出版社,某某书,多少页”等等。
2.英文书名、杂志名用斜体,或画线标出。
四、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词典资料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z 五、作者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省、市或县)、工作单位(包括邮政编码、所在城市)、职称、学位(何种学科的学位)等。
六、年代和数字用法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分数、小数、百分比等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不能用96 年、97 年等。星期几一律用汉字。中华民国和日本明治以前历史纪年用汉字,括号内注明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中华民国纪年和日本明治以后年号纪年用阿拉伯数字,括号内注明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如秦文公四十年(公元前722 年),民国37 年(1948 年),昭和16 年(1941 年)等。
约数用汉字,如“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整数用阿拉伯数字,如“50 周年”。
所引古籍的数字用汉字,与所据版本一致,如:
许慎. 说文解字号[m]. 四部丛刊本,卷六上,页九.
《朱文公文集》卷三六
七、外国人名的表述
身在媒体,我自然知道“女大学生”、“女博士”之类的字眼在网络、报章、荧屏频频出现,并非偶然的结果,而这类隐含性别歧视色彩的新闻吸引眼球的几率较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市场决定一切,这样的状况或许还会再延续一段时间吧。
好在我见识过的人里女博士不少,她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我大致有所了解,免却了“褪魅”这一繁琐而无效的过程。
朋友文曦是个聪慧的女生,她所学的专业是哲学,这个众人眼中生涩而寂寞的专业,似乎注定是那些古怪固执的老夫子们的专长,可小丫头片子文曦照样学得风生水起,硕士毕业后,又轻轻松松地和男友一道去了美国读博。一些高学历人士饱受高分低能的困扰,文曦不这样,她精于“算计”:一起打牌,她从未输过;聚会买单时,她扫一眼桌上的菜便将AA后各人该出的钱精确到角;开车去城市的某个角落,路线再复杂,她也能在第一时间指明方向,我总疑心她拿着不菲的奖学金没地儿花,顺道在脑袋里装上了google earth软件。谁说哲学专业女博士和文物一般难以接近呢?每当和文曦斗智斗勇落败,我自惭形秽之余,免不了在心下暗自嘀咕:也许西蒙·波伏娃那个“第二性”的著名论断该改改了。
我没有见过墨本人,据见过的朋友们说,这位数学专业的女博士容貌清秀,举止优雅,令人一睹而生忘尘之念。墨所学的专业,对于我这种视数字如畏途的人而言,不啻为大规模脑细胞杀伤性武器,让我意外的是,她还擅长传统书画鉴赏,喜好音乐,文字又相当清雅,在豆瓣网那个文艺青年横行,三十六天罡七十二路烟尘互不认账的地方,她随手写的日记,动辄就获得有识者上千数的推荐,足够说明写作的实力,奇怪的是,她似乎不太在意粉丝多少,时常把日记设为“仅朋友可见”,这种淡泊的风度,尤为难得,谁说理科女博士乏味呢?看过墨的文字和她对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的评价,立马会知道这样的说法,不过是坐井观天之语罢了。
当然,女博士的恨嫁并不纯然是虚构出来的,严冰博士就是我们时常调侃的对象之一,她芳龄二十八——这已经是前两年的统计数据了,至今未婚。表面上看,她对这样的状态耿耿于怀,不过私底下一问,豁达的社会学博士严冰老师丝毫没拿婚嫁当回事。严博士对学术没有特别执着的怨念,在她毕业前的很长一段时间,督促她完成论文是我们每天上网时的例行功课,她总能找到各种借口,例如电脑坏了,或是约谈对象放鸽子了等等,不一而足,好在一天天和导师、论文不懈的斗争中,严冰博士终于毕业了,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仿佛随她一起完成了一道极为重要的课题。
(一)著作出版
“十一五”前期,我国首部关于成人教育社会学的专著出版,即高志敏等的《成人教育社会学》,该书为“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回应新世纪发展的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研究成果。该书揭示了成人教育与社会发展间的相互影响,凸显了成人教育与社会变革之间的互动意义,基本形成了成人教育社会学的雏形;次年出版的何爱霞的《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则从成人教育社会学“元”问题切入,系统探讨了成人教育与政治、文化、人口、社会变迁、社会流动、成人社会化、社区成人教育的关系以及成人教育教学和课程的社会学分析等问题。其间,一些非“成人教育社会学”论著中也对成人教育社会学有所涉及,基本确认了“成人教育社会学”作为成人教育学分支学科的重要地位,诸如《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及其分类研究》《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三十年》等。此外,基于社会转型的成人教育研究专著也陆续出版,如《社会转型期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研究》《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研究》等,不断丰富着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二)期刊和学位论文
通过中国知网用“成人教育、社会学”“成人教育、社会”“成人教育、文化”“成人教育、公平”等相关关键词进行检索,对得到的文献进行筛选、统计发现,1990年到“十五”末期(2005年)的15年间,与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相关度大的论文才90余篇;而“十一五”到“十二五”中期的7年间,与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相关度大的论文数量已达100余篇,呈现出论文数量不断递增的态势。此外,不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成人教育问题,诸如《成人教育功能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视野下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主体研究》等,充分显示了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被逐步关注。
二、“十一五”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主要内容
虽然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还不十分丰富,但研究已广泛借鉴了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中主要理论流派的经典理论,也积极运用了新兴的社会学理论。李峰从教育社会学中经典的结构功能论、冲突论和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对成人教育问题进行了述评,并提倡研究的多元取向,兼容三者所长。知识社会学尤其是许茨的知识社会学也开始被运用于成人教育研究,叶剑结合了一些实例展现了成人教育与许茨知识社会学之间的关联,对成人教育中如何发挥“类型化”的作用、推广关联性记忆和创新、关注多重实在间的转换等问题进行讨论,彰显了许茨知识社会学在成人教育领域的价值。崔爱林,薛滩则以新兴的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为启发,全方位看待成人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出打破原来孤立封闭、各自分离的成人教育状态,通过资源重组达到优势互补;重视成人教育专家系统的建立;运用信息技术使在场和缺场学习方式相互结合等。而李苏娟着重研究了吉登斯现代性理论中的自我认同理论,并提出成人教育研究应该走进成人“生活世界”,积极促进成人的“自我反思性建构”。随着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内涵的不断扩充,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研究范域也日益拓展,各领域研究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成人教育社会学框架日益完善。
(一)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研究
“十一五”以来的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更加具体细化,主要涉及四个面向:一是继续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诸如社区成人教育对“城市新市民”的继续社会化功能的研究;二是再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也引起关注,于金翠指出成人教育可以激发进城就业农民参与再社会化的主动性,帮助他们成功进行职业、社会规范和角色的再社会化;三是正、反向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得到重视,如谷文华从博弈论角度对正向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进行宏观分析,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联系成人的社会化实际提出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因应策略。何爱霞则特别关注现代社会下,反向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阐释了反向社会化即年长者向年轻者学习的社会化,提出反向社会化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社区来实施成人教育,并指出反向社会化是成人教育的重要形式。另有研究提出的“文化反哺”的概念即是反向社会化的另一提法。此外,关于高校成人教育社会化或成人教育社会化的论文中的“社会化”概念更多的是指构建成人教育办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不同于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的成人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
(二)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得以发展的,而优秀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又是通过各类教育的发展得到实现。因此,关于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向来是成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十一五”以来的相关研究在对之前研究成果吸纳提炼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如高志敏认为,我国成人教育内部文化方面存在理念性文化和制度性文化的脆弱问题,长此以往将严重制约成人教育的“由弱变强”的趋势;在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关系问题上,他特别强调社会文化施与成人教育的影响作用,认为社会文化对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激励、规定、供给作用”;反过来,成人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扬弃、调合及创造功能的研究也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在多元文化与成人教育方面,他指出多元文化对于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五个“约定”的规制,并提出了回应“约定”挑战的文化选择。何爱霞则指出多元文化在为成人教育提供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成人教育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乃至评价提出了全面性挑战。此外,她还提出了“三喻文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尤其是前喻式成人教育对成人教育的独特作用。另有学者基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大背景,以宏大的成人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如曾青云、郭凌雁基本梳理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脉络、文化动因、文化诉求的基础上,努力追索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蕴义、文化价值、文化路径。郑义寅,丁昶玮引入文化资本理念,廓清中国成人教育变革的理念与思维,反思与叩问变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指出文化资本重构理念对我国成人教育未来变革的影响。
(三)社会分层和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
社会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而社会流动则主要是从动态的、历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变化。社会分层体现了社会群体的结构性差异,反映在成人教育方面,体现出了成人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十一五”以来对成人教育公平的研究方兴未艾。晋银峰对改革开放前后的成人教育公平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从教育权利差异的群体化、教育价值取向的精英化、教育实现途径的正规化向教育权利实现的社会化、教育价值取向的普及化、教育实现途径的非正规化转变。罗永彬和李康林则分别基于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对我国“成人教育公平”的现状进行分析。此外,不少硕士研究生直接把“成人教育公平”问题作为论文选题。社会流动作为社会分层研究的延伸和深化,其与成人教育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十一五”以来的成人教育学专著及相关的立项课题都重点关注了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社会流动串起了成人教育社会学诸多方面的研究,包括继续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促进社会流动、成人群体尤其弱势群体社会流动、职业流动等。如林文广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促进了包括城乡流动、地域流动和水平流动等,为社会成员寻求工作岗位和社会位置提供了公平的机制,并提出必须不断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更好的利用它为我国社会合理、良性的社会流动服务。曾荣青、贺义梅则特别关注了外来女工的流动,指出外来女工自身文化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传统的性别意识和社会职业歧视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外来女工只停留在水平流动的基础上,而垂直流动的发展性较小。成人教育具有其独特的教育性质,能帮助外来女工获得技能与综合素养的提高,成为她们实现垂直流动的最佳渠道。
(四)成人教育背景下的社会群体研究
成人教育背景中的基本社会群体可分为成人教育者群体、成人学习者群体以及学与教组合群体。成人教育者是指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和管理者。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在“十一五”以前有较多论述,而“十一五”以来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成人学习者群体,尤其是从构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或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视角对成人学习群体展开研究,特别关注了成人学习的动力源泉、方法、手段、效果及角色定位,成人个性发展等。如姚远峰从社会学角度归纳得出:成人学习是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成人学习的动力源泉来自社会,其目标是为了适应变动不居的知识经济社会,并成为自己文化进步的主宰者和创造者。帅良余在学习型组织条件下,研究成人学习、成人个性发展。从成人个性发展的视角看,将社会学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结合进行个性理论分析,使得个性以及成人个性发展与成人学习、学习型组织之间建立联系,为分析成人学习提供理论依据。彭景阳用社会学的社会角色理论分析网络条件下成人学习者的角色类型与冲突,提出通过正确的角色定位和自我调适来进行协调和解决。陈晓新指出学习型社会下的成人学习者角色对传统的学生角色提出了挑战,论述了成人学习者角色与学生的“边际人”角色的本质区别,提出了成人学习者角色的定位、影响成人学习者角色发展的因素及其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不同成人群体与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也是一大研究重点,这也是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极具现实意义的一个方面,包括对农民、失学无业青年、老年人、工人、干部等不同群体的研究,其中研究主要针对农民,具体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农村流动劳动力、“城市新市民”(失地农民)以及农村女性等,主要是从社会流动、继续社会化及社会文化三个社会学研究的角度,研究中体现出了研究者的人文关怀。此外,成人教育社会学还从教育的维度进行了多样化研究,包括对社区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学研究。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从空间形式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概念,社区成人教育是成人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现有的社区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系统深入地阐述了社区成人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功能等,提出对创建“生态社区”“安全社区”“健康社区”“学习型社区”的具体设想,以最终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兴未艾,研究涉及面较为广泛,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主体、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成人高校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本质、成人高等教育公平性等,限于篇幅,在此不能一一展开。
三、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一)存在问题“十一五”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虽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上述的发展,但也不能忽视所存在的不足。
1.课题立项少,研究队伍仍薄弱
课题立项、课题成果及著作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研究者对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热情高涨,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但是全国性的重大课题并不多,不能形成全国或区域联动的研究格局,总体上呈现出小而散、不系统、各自为政的研究态势,没有太多的著作或丛书出版。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仍不强,研究人员不多且较集中在少数大学或科研机构,没有形成合理化的结构,年长学者大多非本学科科班出身,理论功底相对欠缺,中青年学者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影响力,又没有促使研究队伍形成合力的科研机制,从而导致研究内容较分散、不深入、欠系统。
2.研究领域窄,关注群体较集中
从研究领域看,关于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的研究已逐步往纵深处发展。继续社会化、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等在继续深化的同时,应拓宽对社区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从现有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关注的群体看,农民是研究的聚焦点。随着社会变迁,还应顺应时代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不仅要关注弱势群体,还应关注强势群体,包括是否是强势群体占据了大部分成人教育资源及成人教育对强势群体影响等,因为成人教育不只是一种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类型,由此可以产生强势与弱势群体的对比研究。
3.“成人教育”有余,“社会学”不足
既有的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大多关注的是“成人教育”,更多的是探讨成人教育的目的、任务、模式、机制等,而对“社会学”的关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可谓“成人教育”有余,“社会学”不足。有些研究虽然冠以“社会学”研究之名,但是并没有彰显社会学研究的特色,并未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有些研究虽然运用了社会学中的理论,但是运用的较为生硬,理论分析不深入;另外还有研究简单套用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再加上“成人”二字,并未仔细辨别出不少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学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在借鉴这些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成果时,不可简单移植。应把握住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多借助于社会学,以显示出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独特质感及成人教育个性特色。
4.研究取向偏离,研究方法单一
在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存在两种取向,即以构建起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为目的的理论体系取向和以解决成人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目的问题取向。由于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还不很成熟,加之我国不少成人教育研究者习惯于采用问题研究取向,理论体系取向的研究相对较少,这并不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此外,研究方法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整体上研究方法仍较单一,还不太借鉴社会学或教育社会学的诸多研究方法,以致研究容易出现泛泛而谈,未能向纵深发展,这也是影响学科地位的一个原因。
(二)未来展望
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在回顾和反思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展望其良好的发展未来。
1.研究领域继续拓展,研究层次不断深化
我国的社会学研究仍然存在诸多未触及或触及不深的方面,如成人教育办学体制、成人教育技术、强势成人群体的社会学分析等。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与社会的密切互动性。“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肩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约型、环境优化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多重任务,“十二五”时期还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会不断催生出成人教育社会学横向上更多的研究领域,也要求我们的理论研究往纵深处发展,阐释更深层次的问题。
2.研究力量持续增加,研究成果更加丰硕
除以高校成人教育学研究中理论研究专业化程度高的专家、老师为主力外,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队伍还包括:越来越多的成人教育学或社会学的研究生将研究兴趣定位于成人教育社会学,作为一股新生研究力量不断扩大研究队伍,同时也因为接受着社会学或教育社会学的理论熏陶,将触发更多理论性强的研究成果。此外,高校成人教育的管理人员、政府机关和行政机构中成人教育工作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若能再结合相关理论,形成的基于实践的理论分析将会是更加饱满有力的。
3.注重理论研究取向,寻求多种研究方法
现有研究多采用问题研究取向,而多采取理论研究取向是成人教育社会学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学科独立、学科成熟。学科地位的建立与巩固不仅依赖理论体系的构建,还与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有关。在研究中可以积极采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谢维和曾指出教育社会学的分析与研究方法除一般的社会科学分析与研究方法,还包括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本身,以知识作为基本工具研究教育活动等。现有研究已出现运用社会学分支理论以思辨方法分析成人教育,如现代性理论;也尝试用知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如运用知识社会学理论分析;也出现运用生活历史法。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又如田野调查法、人类学的民族志法等,是成人教育社会学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4.更加彰显时代特色,尤其关注社会群体
一、文化
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但文化的概念,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阿尔弗莱德?克洛依伯(Alfred Louis Kroeber)和克莱德·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在他们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中从描述性、历史性、规范性、心理性、结构性和遗传性六个方面列举了164个文化的概念。但人们普遍接受的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中提到的概念: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和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性整体。
随后专家学者对文化的分类也进行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克莱德·克拉克洪把文化分为显形文化和隐性文化。荷兰著名学者吉尔特·霍夫斯蒂德(Geert Hofestede)在其1991年出版的《文化与组织:心灵的软件》(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oftware of the mind)中把文化划分为包含人类对文明做出成就和贡献在内的第一文化和包括人类生活行为方式在内的第二文化。在同一个国家,人们还有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从教育、文明来说我们还有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还有的学者从事东西方文化、饮食文化、校园文化、公司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二、跨文化交际行为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跨文化交际行为指的是跨主流文化行为,即跨国家文化行为。人类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有很长的历史,例如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来中国,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近几十年来,随着交通、通信的快速发展,人类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日益广泛,特别是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大规模国际间的人员交往使跨文化交际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三、跨文化交际科学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科学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其奠基者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他于1959年出版了《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科学领域的开山之作。由于美国特殊的人口构成,为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在初始阶段美国有大量的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这也决定了跨文化交际科学的跨学科性(interdisciplinary)。
四、性别语言
在爱德华·霍尔创立跨文化交际科学以后,欧美的学者开始对这一崭新的学科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许多研究成果被出来,大量的论文和研究专著被发表和出版,其中有一些是革命性的成果,如上面提到的荷兰专家吉尔特·霍夫斯蒂德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通过几年的观察研究创立了“文化维度”(Cultural Dimensions)理论,首次从五个维度用量化的方法去测量文化,给从事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群体以直观的信息去了解一个新的文化系统。
正当大家都全力以赴对跨国家文化进行潜心研究的时候,美国著名的女性社会语言学家徳博拉·泰南通过多年的观察、分析和研究,首次提出了将跨性别交际视为跨文化交际的观点,即把男女两大群体看作来自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创立了自己的“性别语言”理论,出版发行了《你真的不明白:对话中的男女》(You Just Don’t Understand: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这本书连续四年被《纽约时报》评为最畅销书之一,连续八个月名列第一,后来又被翻译成29种文字出版,并在另外六个国家被评为最畅销书之一。
“性别语言”理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男子生活在等级(hierarchy)世界中;而女子则生活在亲密感情(connection)世界中。其涉及的次要层问题为:男子需要独立(independence),女子需要亲密(intimacy);男子生活在行动(action)世界里,女子生活在感情(feeling)世界里。另外,该理论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男女交际行为中应该注意的差异:第一,男子希望在公开场合畅所欲言,把自己对某个事物的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以获取他人的尊重和敬畏,而女子更愿意在私密环境下进行沟通而获得对方的关爱;第二,男子比女子讲故事要多,而且他们讲的内容都是涉及知识、见识等,而女子讲述的内容是关于他人的,这有助于她们与交际的对方加强感情交流;第三,男子在交流的时候不很关心对方说的话,不注意倾听,不表达与对方相同的意见,这样避免人家说他没有主见,而女子认真倾听对方的言语,并做一些眼神交换和话语反应,泰南称之为“听者声音”(listener noise);第四,在交流过程中男子一般不提问,而女子会提出一些问题,这样做也是为了加强感情联系;第五,在交流中男子有时会发起与对方的争议,而女子不会。
经过几年的现场、录像观察、分析和归纳,泰南用自己的理论分析了大量的男女之间沟通、交流中出现的用其他方法无法解释的现象。随后徳博拉·泰南的跨性别交际被看作跨文化交际的学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关注。在一些公共环境中,例如办公室、班集体,男女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及在一些婚姻问题中,她的理论发挥了切实有效的作用,为一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巨大的辅助作用。把男女之间的交际视作跨文化交际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处理两性之间的交流差异,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
五、其他跨性别交际研究的成果
在徳博拉·泰南创立“性别语言”这一崭新的跨文化交际理论后,许多欧美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也从这一视角出发对跨性别交际进行了研究。美国的社会学家凯瑟琳·利兹曼(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创立了叙事分析法(Narrative Analysis),即人们用生成和使用叙事的方法来分析(婚姻、离婚)事件,并且出版了《叙事分析》和《离婚话题:男女要搞清人际关系问题》(Divorce Talk:Women and Men Make Sense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凯瑟琳通过面谈等方式进行分析后认为夫妻之间应该是最亲密的伙伴关系(closest companion)。她还通过访谈得出离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夫妻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埃莉诺·麦考比(Eleanor Maccoby)是世界著名的性别差异心理学家(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s)。在1990年4月一期的《美国心理学家》期刊上埃莉诺·麦考比了其重要的研究成果,她认为:(1)儿童的发育最受与伙伴间的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 of peer interactions)的影响;(2)儿童希望与自己性别相同的孩子一起玩;(3)这些男女分离的群体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相互影响的规范。英国著名语言学家詹尼弗·柯茨(Jennifer Coates)多年从事跨性别差异的研究,撰写并出版了许多书籍,如《女人、男人和语言》(Women,Men and Language),《妇女与其言语群体》(Women in their Speech Communities),《女士交谈:建构女性友谊的话语》(Women Talk:Conversation Between Women Friends),《语言与性别:读者》(Language and Gender:A Reader)。她通过观察和访谈认为女流时都要涉及个人生活,而且这个比例在逐年增加,从1922年的3.7%上升到1990年的37.5%;女性谈论的话题持续时间长;她们让说话的人说完自己的话,等等。而男子在交流时正好与女性相反。另外,美国著名的媒体心理学家莉莲·格莱斯(Lillian Glass)在其出版的书《他说,她说:弥补两性之间的交流差异》(He Says,She Says:Closing the Communication Gap Between the Sexes)中,从面部表情、行为举止、言语结构和体势语四个方面对男女行为差异做了深刻的研究。以上这些成果都是基于把男女两个群体作为不同的文化群体,它们都为人类从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去观察、理解男女的交际行为提供了全新的理念,而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印证和发展。
六、结论
作为人类交际的仅有的两个群体,男女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满着差异和矛盾。人们试图用传统的方法去处理和化解,但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自从跨文化交际学科的起步和发展以来,特别是徳博拉·泰南创立“性别语言”理论后,跨性别交际被视作跨文化交际,从而让人们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方法去重新审视男女之间交际的差异和冲突,以获得交际的成功。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出发对跨性别交际这一特殊的交际活动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应的理论,说明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去处理跨性别交际的重要性。
1.论大学生社会学
2.当代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3.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4.大学生社会学课程设置刍议
5.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6.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变量分析——基于越轨社会学主流话语的理论整合
7.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8.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9.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学分析
10.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11.当代大学生厌学的社会学分析
12.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社会学探析
13.健康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宅族”健康问题研究——基于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
1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大学生消费研究
15.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6.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17.大学生犯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18.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探析
19.身份认同背后的情感与理性——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调查的社会学分析
20.大学生社团社会学角度之考察
21.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学解读
22.越轨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犯罪防治对策研究
23.影响大学生体育人口形成的多因素社会学分析
24.大学生就业难:一个社会学的审视
25.大学生兼职功能的社会学分析
26.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社会学解析
27.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社会学审视
28.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29.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影响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30.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31.大学生犯罪原因之社会学浅析及预防对策
32.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社会学浅析——以江苏地区大学生为例
33.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34.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发生要素及发育过程——基于社会学视角的释读
35.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困境解读
36.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信息查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37.社会资本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社会学思考
38.消费社会学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探析
39.大学生就业功利化的社会学分析
40.大学生“偷菜”热的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
41.大学生兼职动因的社会学分析
42.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社会学探析
43.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的社会学分析
44.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45.大学生消费新趋势的社会学分析
46.社会学视野中我国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介入
47.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48.大学生网恋现象的社会学思考
49.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社团特征分析与引导策略
50.对大学生从事休闲体育运动的社会学分析
51.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社会学透析
52.从社会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53.大学生体育课堂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54.从社会学角度探讨新时期贫困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及对策
55.网络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研究
56.关于实现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社会学分析及对策
57.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社会学管窥
58.越轨理论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社会学解析
59.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60.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社会学探析
61.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越轨行为分析
62.横向学历对大学生毕业去向影响的社会学分析——基于对2010级本科毕业生的调查研究
63.论兼职大学生“弱势群体”身份及其特殊保护——以法社会学为视角
64.在社会学教学中培育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心态
65.大学生医学社会学问题问卷调查与分析
66.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状况浅析——基于社会学公选课的调查
67.社会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分析
68.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69.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的社会学思考
70.社会学视域下农村贫困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研究
71.法社会学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及应对机制
72.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
73.大学生“毕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一个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74.从劳动社会学的视角探析大学生观念教育
75.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社会学思考
76.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竞技体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77.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走向的社会学反思
78.从社会学角度浅析当前大学生学习状况
79.关于当前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社会学思考
80.大学生角色期待与行为引导——基于角色扮演的社会学分析
81.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的社会学分析与预防策略
82.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猝死问题的思考
83.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84.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及培养对策分析——以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学为例
85.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高校扩招走向的社会学反思
86.高校大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工作社会学探析
87.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的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88.大学生道德越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89.社会学知识的高校普及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90.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动机、特征及社会学分析
91.当代中国大学生考研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
92.社会学视野:大学生心理障碍剖析
93.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社会学分析
94.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95.以社会学视角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关注贫困生成长,从“心”开始
96.对当代女大学生爱情观的社会学解析
97.贫困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社会学透视
98.社会学理论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研究
99.从消费社会学看《布拉格的大学生》中人的异化
10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101.论强化大学生社会调查内容的教学——基于《社会学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
102.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103.大学生暴力犯罪的学校预防——以社会学为视角
104.当代大学生考证热的社会学分析
105.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
106.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社会理性的社会学透视
107.如何看待大学生的思政课逃课——用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方法分析
108.大学生缺失游戏精神的社会学分析
109.食品安全意识与行为的社会学研究——以某大学在校大学生为样本的分析
110.大学生自杀成因的社会学透视
111.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学分析
112.90后眼中的网络——90后大学生网络偏好的社会学成因质性分析
11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学解读
114.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社会学研究
115.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社会学探析
116.激情与理性间徘徊——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社会学解读
117.大学生体质下滑的社会学透析
118.社会学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119.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120.边缘人与漂浮者:关于大学生社会位置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121.大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学分析
122.苏北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123.大学生党员的角色认知和角色实践——对大学生党员角色的社会学解读
124.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社会学研究
125.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考证热
126.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解读
127.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社会学调查分析
128.情景逼迫:一种柔性暴力的生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失语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关键词:汇,性别歧视,发展趋向
一、引言
众所周知,语言是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的最主要的标志,语言的发展使人优越于动物并发展为文化意义上的人。著名学者戴炜栋认为,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传承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信念、价值观、规范等等,而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戴,2000:158)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可以体现在语言层次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及篇章上。(张,2005:9)
性别歧视是以性别为基础产生的一种歧视现象,它可以指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也可以指女性对男性的歧视。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著名的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波伏娃(Simon de Pauvaus) 在她的《第二性—女人》一书中指出:“从古到今妇女地位低于男人,成为次于男人的第二性,并不是由于天生的女性特征,而是长期以来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力量和传统势力造成的。”可见,人类社会迄今为止仍然存在对女性的歧视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在英语语言中就是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英语中有相当数量的词汇带有性别歧视色彩,语言学家Jesperson在The Growth and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一书中写道,英语无疑是他所谙熟的语言中最男性的语言。。
二、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英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根据Webster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性别歧视词的定义是:words containingprejudice or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sex; esp.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如chairman, man-made 等都是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词。
(一)英语构词方面
《圣经?创世纪》中说,上帝造成亚当之后,又从他的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创造成夏娃,第一位女性就是这样来到世上的。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女性处于附属的地位,这种心态反映在英语词汇的构造方面。
1.英语中有不少词只表示男性,如果要表示女性身份,则需要在其后添加粘着词素-in, -ess或者-ress。比如:host, hostess; hero, heroin; count, countess; heir, heiress; actor,actress.
2.英语中,很多表示女性的名字一般比表示男性的名字长一些,常常是以男性的名字为基础,词尾加上一两个音节构成。比如:Christian, Christianna; Glen, Glenda; Paul, Paula.
3.英语词汇中还有很多带有 “-man”这一成分的复合词,如mankind, fireman,postman, freshman, congressman, chairman, salesman等等,这些表示某种职位的词从词性上看都和男性有关,似乎只有男性才能胜任这些职位,却无视了女性的存在。
4.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还表现在一些表示男女两性的平行结构(parallelstructures)形式上,比如:manand woman, husband and wife, Adam and Eve, boys and girls, kings and queens,host and hostess, father and mother, men and women等等,这些都是遵循“男先女后”的原则,将男性词置于第一位,女性词置于第二位,这无疑折射出了性别歧视的印痕。
(二)英语词汇的语义方面。
《圣经》中关于上帝是男性还是女性的说法争论不休,而西方人的《圣经》中把上帝都称作 “He”,可见其男尊女卑的思想。而大量的英语词汇也表现出性别歧视的意味。
1.男女两性的职业方面。人们在心理上习惯认为有声望的人往往都是男性,而一旦女性有声望时,就似乎作为特例来对待。有的表示职业的词需要在后面加上后缀才能指代女性。比如:countess, actress, farmerette。还有一些词加上后缀后,地位降低,含义改变。Governer意为州长,而governess却是家庭女教师。
2.对女性的贬损词语。英语中有许多关于女性的贬损词语,如live on the streets, go on the streets, street-walker, wanton等等。Bachelor和spinster都是指a person who is not married, 但bachelor却有积极的涵义,而spinster则含贬义,通常含有唠叨、严厉、怪僻等内涵意义。
3.词语的搭配方面。有些单词在修饰与男性有关的词语时,具有积极的涵义,而在修饰女性名词时,却含有贬损之意。例如,当说到a professional man时,人们一般会认为他是一位医生或律师,可是当提到a professional woman时,人们可能会认为她是一个。
4. 词汇语义的历史变化。一些英语词汇在演变过程中意义发生改变,从中性词变成了轻蔑词。例如:Madam已从旧时专指有地位的女性发展为 “a keeper and procurer of woman for men to use for sexual purposes”;Mistress本来与master相对应,而现在却变成了 “a woman who he hasa sexual relationship with, but is not married to”。
三、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的成因
如前文所述,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体现着文化的方方面面。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必然有其存在的文化因素。
《圣经?旧约》中,上帝取下世上第一个男人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第一个女人夏娃,他对夏娃说:“女人,你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你必依附男人。”这意味着女人天生就是男人的附属品,而夏娃引诱亚当偷吃禁果,注定她是恶的化身,必须永远忍受痛苦。与夏娃相对的是圣母玛丽亚,她托梦感应受孕,象征着真、善和爱。“圣母――夏娃”构成西方社会女子无法跨越的两级,她们只能从中确认自己的行为和身份,压制正常的人性。这种英语文化中对女性的贬低反映在语言中,深刻影响了英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现象的产生。。
恩格斯认为人类文明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女性受压抑的历史。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她们长期的地位地下和权力有限最终导致了英语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例如,美国旧金山有条广告说,“We married off our last daughter”,“married off”往往使人联想到“auction off”(拍卖掉),可见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
四、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的发展趋向
由二十世纪初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到八十年代的极端女权主义运动, 再到二十世纪末的传统女性的“复归”,女性经历了为消除性别歧视所进行的种种尝试。长期以来,女权主义者们一直致力于改造英语语言,使其中性化,以消灭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语。。
1. 创造新的词汇,使新词汇尽量中性化。
最突出的例子要算“Ms”的创造了,为什么男性不分未婚已婚都是“Mr”,而女性却要分已婚的“Mrs”及未婚的“Miss”,于是“Ms”的创造解决了这一性别不平等的语言问题。还有很多以前常用的含有性别歧视的词汇逐渐被不含性别歧视的词汇所取代。比如:用singles取代Bachelor/ widow,用Chairperson/ chairhead/ chair取代chairman,用work force取代Man power,用domestic-manager取代Housewife等等。
2. 创造新的中性人称代词,以解决人称代词男性化的问题。
人们在交际中往往用he来泛指,如:Every student should havehis own opinion.于是有人主张用their来代替句中的his: Every student should have their own opinion.在女权运动的推动下,如今人们都接受了his or her并用的方法:Every student should havehis or her own opinion.这体现了人们为消除英语词汇的性别歧视现象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3. 重新定义含性别歧视的旧的词汇
神学家Mary Daly与人合写了一本词典,将spinster, old maid等词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另外还对性别歧视词crone, battle-axe, hag, gossip, witch等进行了重新定义。这说明女性从一个被歧视的群体发展到意识到自己的劣势地位,并开始争取平等权力。
五、结语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根源于文化及社会的因素,反过来又影响着社会文化。“萨皮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它反过来还影响人的思维和精神的构建。(张,2005)因此,消除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女权主义运动对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一些社会学学者提出男性解放的概念,他们认为,男权文化不仅危害了女性,也危害了男性,女性要真正解放,男性也必须获得解放,男性解放运动和女性解放运动应该是并行不悖的。(方刚,2006)由此可见,文化意识领域性别偏见的消除以及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的消除有赖于全社会包括女性和男性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Coats J. Women, Men and Language [M]. New York, 1986.
[2] Lakoff, R. 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5.
[3] 戴炜栋言语?性别差异分析综述[J] 《外国语》1983,(6)。
[4] 戴炜栋,何兆熊等,《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 方刚,《第三性的男人――男人处境及其解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5] 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6] 张玉哲,《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