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社会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什么是信息社会?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如果把信息的获得视为对“不确定性”的消除〔1〕,那么,广义概念的知识,包括事实、原理、思想观念等,对于“预先不知道”〔2〕的人来说就是信息。据此,我们可以对信息社会的基本标志作如下定性描述:
1.知识的高速增长、高速传播与高速转化这是信息社会的第一个标志,也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我们面对的社会是否如此呢?回答是肯定的。现在全世界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急剧增长,人类的科技知识每3至5年就增加1倍〔3〕。可见,知识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化的最新成就,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散,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机遇大大增加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只不过是几年前的事,转眼之间,E-mail已走进许多家庭。由于生产水平特别是制造技术的提高,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了,以致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其中,微电子领域的成就独领,信息技术几乎渗透到人们的社会活动和个人生活的一切领域;生命科学的发展成就也叫人目不暇接,特别是遗传学的许多突破与克隆技术的问世,脑科学与生态学的最新成果,预示着生命科学一个一个高峰的来临。这一切将把21世纪的人类生活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2.知识的快速普及与学习社会的到来这是信息社会的第二个标志,也是社会信息化的必备条件。我们面对的社会是否如此呢?虽然发展程度很不相同,然而这一答案也是肯定的。我国正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乃至普及化;克林顿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后在1997年2月1日的演说中便提出了让每个18岁的学生必须能进入大专院校,每个成年美国人必须能够终身学习的目标;1994年至1997年,世界已经召开了两次终身学习会议,会议强调,“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类的生存概念”〔4〕。这一切预示着一个学习社会的即将到来。人类已经强烈地感到了不学习的危机。把“终身学习”提到“生存概念”和“生活方式”的高度,是人类对信息社会的积极响应。这意味着学习观念将作某种根本性的改变,要把学习从单纯接受学历教育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并从少数人的学习扩展到所有的人,从作为学习阶段的学习扩展到终身。这是一场伴随信息社会而来的学习革命。也就是说,学历、文凭这些概念在学习社会中将有所淡化,而终身学习的概念则被强化。学习革命将把人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学习首先不是为了文凭,而是为了适应和驾驭未来的社会。信息社会推动着学习社会的形成,学习社会支撑着信息社会的运转。
3.知识及人的素质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起决定作用这是信息社会的第三个标志,也是社会信息化的关键。我们面对的社会是否如此呢?虽然发展很不平衡,然而只要国际上一旦出现这种趋势,只要国家处在开放之中,它就不分国界。这一标志最显著的表现是:信息作为社会三大资源之一,与材料、能源相提并论;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知识经济迅速兴起,且呈现巨大的发展势头。也就是说,在以往的社会里,知识、信息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资源,现在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李衍达所说:“在信息时代,知识将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核心因素,智力资本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5〕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兴起,表明知识不再仅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和某种经济的附庸出现,而是以一种有形资产的形式独立地登上经济舞台,成为一种知识产业。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的微软公司。这种产业的出现将波及许多方面,不仅带来产业的重大变化,还将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分配方式。正是上述标志,构成了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快节奏运转变化的信息社会。
二、面对信息社会的大学走向
面对这样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大学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社会已经信息化了,到处可以学到所要学到的东西,大学不再有它存在的价值,以所谓“虚拟学校”取而代之;一是把信息社会作为发展自己、超越自己、提高自己的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让大学进一步适应和引导社会,完成它在新时期应有的别的任何机构不可替代的使命。笔者认为,历史的发展将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1.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将更加开放
这是大学发展自己的极好方式。长期以来,大学固守一隅,把自己封闭起来,视野变得愈来愈窄,胸怀变得愈来愈小,总以为自己是最高学府,不可一世,使大学成为一个小小的天地,成为少数人的栖息之所。这种观念每到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都要受到一次大的冲击。然而,冲击过后除了某些方面有所调整外,多数情况还是故态复萌。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最大冲击,继续如此则难以为继。因此,大学应当总结历史教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调整自己,向社会作更大程度的开放,向国际作更大程度的开放,向更多的人们开放。不是有信息网吗?大学应主动进入网络,成为信息网络的中心:一方面承担起研究的重任,作为信息源不断向网络提供新的信息;一方面承担起大学选择与传递文化的责任,有选择地将网络信息扩散出去。与此同时,大学还应不断地清除网上垃圾,让信息网健康地发展、运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学既然能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那么,在这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社会里,大学将更加发挥其作用,让社会的信息化成为大学发展的新机遇。
2.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将更加社会化
大学同人一样,其成长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本来,大学是应社会之所需而产生的,然而在它成长的道路上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成为远离社会的“象牙塔”。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再不能如此孤芳自赏了。社会是比大学更大的学校,离开了社会,大学将失去营养。因此,信息社会下的大学必须“更加社会化”〔6〕,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民众学习,那种靠一本书、一个课堂、一位教师的“三中心”的教育思想应当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只有这样,大学才能超越自己,改造自己。社会是大学具有无穷生命力的源泉。
3.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将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
社会之所以需要大学,固然是为了培养高级人才。但是,大学依靠什么培养高级人才呢?不仅靠它的学术,而且靠它的精神,靠它那种探究学术、追求理想、永不满足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学者荟萃,大师云集,学子向往,否则要大学干什么?然而,今日之大学,由于教育的职业化、学术的市场化、道德的物化,常常只剩下了技术,缺少了精神,以致使不少莘莘学子也埋头于具体的知识而不能驾驭,迷恋于功利而难以自拔,缺乏激情,缺乏活力,缺乏理想。值得指出的是,大学一向以“精神殿堂”著称于世,因此,精神的平庸乃大学之大忌。纽曼在其《大学的理想》中指出:大学并不满于培养出评论家、科学实验者、经济学家或工程师,尽管大学需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但是,大学训练是达到一种伟大而平凡的目的的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7〕面对信息社会,大学如果还想生存下去,它必须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这是大学生命力的象征。只有这样,大学才能继续引导社会,才能进一步云集天下大师,广纳天下英才。而这正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立足任何社会包括信息社会的根本所在。
三、社会信息化趋势下大学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在这么大量的知识面前,在这么快变的信息社会,大学教育内容与方法将怎样变革呢?这是大学在更加开放、更加社会化、更加坚定自己理想的前提下进一步考虑的问题。基本的思路是: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提高教学内容的起点,以知识的质的提高来应对知识的量的激增;拓宽学科的面向,注视知识的前沿,以扩大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活化教学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以激励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这些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只是因为教学的惯性和改革的难度,至今没有取得大的实质性的进展,而现在到了时不我待的地步。
1.加强基础,更新内容——提高知识的质量
长期以来,我们也提加强基础,然而这种加强是以过强、过窄的专业教育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从本质上讲,指导大学教育的根本是一种狭隘的教育观。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专业,淡化了基础,特别是对一个人成长十分重要的通识基础被忽视了;由此出发,我们在课程的设计上,采取的是一种“倒推式”〔8〕的设计方法,即先专业课,后专业基础课,最后是基础课,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十分重要的基础课成了后续课程的“辅助课程”〔9〕;即使在专业课教学上,我们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的重心,往往是教师讲了不少,而基本内容却未能被学生牢固掌握,如此等等。这在一种急用人才的社会背景下,在一个变化缓慢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其所造成的问题常常容易被掩盖。但是,面对信息化的社会,由此引起的矛盾将十分突出。究竟如何提高知识的质量,让学生学得好一些?究竟如何使学生所学内容内化为他们的身心品质?这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大学教育者的面前。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1)加强基础在现代社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其一,基础知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知识的生成结构来分析,它包括源与流两部分:源是根本的,相对稳定,如同一棵树的根;流是派生的,相对变化,如同一棵树的枝叶。随着知识的激增,新知识层出不穷,在科技领域显得格外明显。但是,相比之下,基础的或带根本性的知识却并不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它们相对稳定而持久,在知识体系中显得特别厚重。
其二,基础知识具有相对的重要性。从知识的功能结构来分析,知识常常分为基本的和非基本的两部分: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相对重要,是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思路;非基本的知识则是其基本内容的展开、发散或迁移。相比之下,前者显得更为重要。当然,这里的基础知识,不等同于基础课,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基础的问题。
其三,基础知识具有相对的简约性。从知识获得的过程看,总是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的。然而,就其实质,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不论如何纷繁庞杂,其基础的内容却是简约的。这是我们能够从复杂的学科知识体系中抽象、提炼、升华的客观基础。
(2)在加强基础的同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起点。
我们在强调基础的重要性时,特别强调了这种重要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节奏变化如此之快的现代社会,更要注意这点。虽然我们多次进行教学改革,然而教学内容陈旧的状况并没有从整体上加以改善。相反,从课程体系到某些课程的内容都严重地存在着几十年不变的状况,即使改变也往往是修修补补的(当然,部分课程例外)。因此,我们的任务是双重的:既要降低重心、加强基础,又要提高起点、更新内容,要对我们的教学内容从总体上进行一次推陈出新的清理和重新的组合。
(3)这个基础既包括做学问的基础,又包括做人的基础。
就知识体系而言,应包括通识基础、专业基础和“临床”基础,而将这些基础适当扩展,其相应的教育则称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临床”教育,这就是笔者曾经提出过的“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临床’教育”一体化模式〔10〕。正是上述基础的相对稳定性、重要性和简约性,面对信息社会,需要降低重心,削枝强干,把基础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正是在加强基础的同时提高教学的起点,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正是把加强基础的范围从做学问扩大到做人,从专业基础扩大到通识基础与“临床”基础,我们才能把握加强基础的实质。上述三方面的综合,就知识体系而言,将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知识选择的质量;而就培养人而言,则从根本上进行着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
2.拓宽面向,了解前沿——扩大学生的眼界
知识无疑是重要的,在大量知识面前,我们选择了至关重要的基础知识,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这种选择的起点。然而需要作两点补充:一是知识只有内化后才能转化为人的素质,这种内化的过程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还要思考和实践;二是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人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驾驭知识的能力。否则它们就会使你窒息。你的知识越多,负担也就越重。〔11〕提高驾驭知识能力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要扩大眼界。人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就不会被仅有的知识所束缚。
(1)从前苏联的模式中真正跳出来。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前苏联模式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引进这种模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前苏联还有很多好的模式,我们并未予以重视。这里所要讲的是,我们在相当长一个时期被所引进的苏联模式束缚住了,对其潜在的问题,没有能及时调整。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注意到了这点,许多学者也不断呼吁,然而,我们的动作仍然缓慢而艰难。这种模式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大学与科研机构分设的体制,文理工分家的大学设置,对口而狭窄的专业教育等。现在,通过“共建、联合、调整、合并”等措施,大学学科分割的现状有所好转;通过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与专业的调整,专业教育狭窄的状况有所缓和;通过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大学与科研机构分设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是好的一面。但问题在于,我们常常重形式而不太重内容。比如,专业虽然减少了,但换汤不换药的状况依然存在。又如,教学计划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整,而变动范围却是极其有限的。问题的实质在于惯性,在于旧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要把这一问题扭转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批新人来动作。所以,还需要时间。但是,无论如何,这一步必须真正地而不是口头地跳出来。否则,我们难以做到拓宽学科的面向。
(2)改变知识传播中过分“原子化”的状态。
长期以来,我们所教的知识太细微、太零碎。要把教学过程中讲述知识的这种“原子化”的状态改变过来,必须提高所教知识的宏观层次。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学时,而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眼界,使之不被过于微观的内容遮盖了他们洞察更大问题的视线。我们改革中碰到的一个难点就是知识激增与学时有限的矛盾。也就是说,学海无涯,人生有涯。如果我们能有效地提高知识的宏观层面,这一矛盾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一些缓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是改变那种认为只有教师讲了学生才学的观念,事实上,如果我们转变那种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三中心”教育思想,就可激励学生的自学;二是提高教师本身的学术水平,这将有助于教师对宏观问题的把握。
(3)让学生对学科发展的前沿有所了解。
我们不仅要加强基础,还应当让学生对学科发展的前沿有所了解;当然重点在基础。这个思想有点类似我们过去在思想工作中提出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意思。对学科前沿了解不了解,是大不相同的。学生视野的拓宽,有很多办法,不外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就知识体系而言,一是看他具有的知识面,二是看他对知识的宏观把握程度,三是看他对发展前沿的了解。我认为三者缺一不可。现在,这三方面都一定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当然要做到对学科前沿的了解,首先教师自己要了解。这就是为什么梅贻琦先生一再强调“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2〕的道理。在教师状态未作根本改善之前,可采取这样的办法:邀请全国各大学的名师及研究院所的研究员前来作报告、指点,还可请教一些大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向他们了解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问题。当然,另一方面,就是向实践学习,向民众学习。实践将使我们从不完全的书本知识中走出来,看到一片新的天地;民众则是我们学校生活之外的向导,他们在生活中所感悟的真理有时候并非我们平常所面对的师生这个范围在校园中所能获得的。总之,扩大学生的视野是十分重要的。庄子云:“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13〕可见,要让我们学生的眼界不致如井底之蛙,见识不致如乡曲之士,在学校里尽量扩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知识的驾驭能力,是何等重要啊!
3.活化教学,发展个性——激励学生的思维与创新
社会的信息化,不仅意味着信息量的加大,更意味着人类创造潜力的加速开发。因此,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而且要善于创造,否则,只能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中华民族是一个聪明而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这种精神常常体现不够。本来,小孩就不乏创造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创造力却被制约了。原因是:其一,来自心理的障碍,生怕做错事让人视为无知,因此,反而怕想怕说怕做;其二,来自社会的束缚,社会总是通过各种途径规范人的行为,久而久之,使人们丧失了某种活力;其三,来自教育的负面效应,教育在给人们知识的同时,也给了人们创造力的某种程度的抑制,因为教育多半教人们已知,很少教人探究未知。中国教育更值得反省,因为,多少年来,整齐划一的教育要求与呆板僵化的教育方法几乎充斥着教育领域。这种要求和方法不利于智力的培养、动机的激发、思维的活跃和个性的发展。而创造恰恰与这些因素相关极大。就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言,我们也常常重视严密的、逻辑的、理性的思维,而轻发散的、形象的、非理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利于全面开发人脑的功能,特别不利于开发右脑的功能。为此,我们的教育应当从观念到要求以至方法上作相应的改革,下面几点更为迫切。
(1)改变过重知识而忽视全面素质提高的教育观,让学生从考试、分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大学生们虽然挣脱了高考的压力,然而应试和追求高分的心理却由另一些导向而时起时伏。考试毕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而我们却一直强化,以致使手段变成了目标。这样,人们学习知识常停留于知识的表层,智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成了第二位的目标,甚至可有可无。此种状况若不改变,高水准的创造成果将失去应有的基础。改变为考试而教育的导向,还可进一步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驰骋于更大的自由空间,师生共同探究学术的风气也将进一步浓厚起来。这正是激发创造的土壤。
(2)鼓励不同的教学风格,促进师生个性的发展与特色的发扬。
也许这样,多注入、少启发的课堂状况会有所好转,求异的思维、好奇的动机与离奇的幻想将从学生的思维天地中产生。创造过程本是一个原发过程、继发过程及两者完美匹配的过程,是一个潜意识思维、有意识思维及美感升华的过程。对不同教学风格的鼓励,对个性特色的尊重将有利于这种过程的产生。
____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希望通过培训能进一步提高____区各社区干部的理论水平、综合素质,能把所学到的知识,所见识到的特色,用到社区日常工作中去。因此特选了这个闻名遐迩的著名大学作为培训的基地。让学员们有机会沉浸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感受着学者们带来的知识的芬芳。除此之外,还特意安排了对上海浦东新区潍坊街道10村第二居委会、上海嘉定区桃园社区、南京栖霞区仙林街道这三个地区的党建创新、社会网格化的考察。
不论是讲座还是考察,都让我促动很大,并且得到了许多的启示,特别是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创新建立上,现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简单谈一下学习体会。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社区原有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管理需要,不能承载新形势下群众需求。社区需要越来越精细的分工,必须将社区的各项工作,如计生、治安、卫生等方面的工作都将关口前移,进行网格化分割,彻底将任务落实到个人,责任落实到个人,才能全面的提高社区服务的水平。____社区将在借鉴先进社区社会管理服务特色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细化到格、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网络。
首先,____社区将效仿上海先进街镇3级网络管理方式,也在社区设立3级网络进行管理。第一级为居民小区,第二级为辖区内单位,第三级为沿街店面。此举能将社区资源充分调动,让社区各级元素都能共同参与到社区管理、活动中来,使得我社区生机勃勃,不论遇到大事小事,都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解决。
其次,我们要定期对社区所有常住和流动居民进行拉网式登记,做到登记不漏户,并且要常更新信息。同时,将调查的居民基本信息,建好书面台帐和电子台帐,方便查阅,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次使用。并且根据社区实际,按照巷道及居民分布情况,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现____社区已将社区划分为7个网格,每个网格平均有600户居民。
最后,分别设立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和网格督导员。网格管理员由分配到每个网格的社区干部担任,网格协管员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督导员由党员或社区积极分子义务担任。这样就形成了社区党委----居委会---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网格督导员的工作网络,实行层层落实,逐级负责的工作运行机制,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为创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社区工作任务不平衡,遇到阶段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管辖范围大,存在工作不到边、不到位等问题。实行网格化管理,社区工作将会做到“以块为主、线块结合、分工协作”。只要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需要社区配合落实的,就运用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将工作任务实行网格。这样,每位社区干部除了分管的工作,还有了自己的一份“责任田”。还要规定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走访居民,了解和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掌握居民情况动态信息,并对自己所管辖工作片的资料定期和即时完善。如此一来,社区工作人员不仅要精通本职工作的业务,而且还要熟习社区其他岗位的业务知识。
暑期社会实践学习心得一这个暑期的社会实践给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我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深入基层,能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真实的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的确,感性认识到只右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检验才知道其正确与否,同样,只有在实践中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同时这个暑期实践让我知道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社会实践,可以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让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巩固和提高。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加深和巩固原来在理论上的模糊认识,使理论上的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从而加深了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消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次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将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过渡作用,将是我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社会实践告诉我,在新经济时代大学生应当具备创新观念和掌握成熟技术有的能力,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富有团队精神等素质。
要在严密的思辩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于探索理性、情操、才智、体质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并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时刻与外界社会保持同步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学习好知识、运用知识,时刻牢记,虚度年华就是作践自己。与此同时,多多与社会接触是很必要的。如果我们想接受时代的挑战受到社会的欢迎,就抓紧时间好好地充实自我。不仅要学好专业课,还要广泛的汲取各领域的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了解社会,深入基层,深刻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此次实践之行,是学校、学院给我们的难得的学习实践机会,是给了我们的极大的支持和信任,我们作为国家的后继力量,只有懂得全面的发展自己,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才能真正做一个奋发有为的现代青年!
一路的艰辛与微笑,虽有所收获,然所学是开始,新的考验和抉择要奋斗不息、磨砺前行,请不要让我们年轻的时光留下太多遗憾!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 ,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暑期社会实践学习心得二经过一个月的暑期实习,顺利结束了在洪兴律师事务所的实习。期间 ,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了解不到的实用的法律实务知识,在事务所的日子让我学到了实实在在的专业实践和工作经验。
实习中,多位资深律师为我进行了数次专业的实习培训,学到了很多法律适用的规范和流程,加强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经验的联系。懂得了该如何运用法律的眼光看待各类侵权和纠纷,为我在法律上的知识和经验提供了优质的积淀,是我大学生涯的重彩。
实习方向与目的:
品德这门学科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能引领学生的行为,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吴儒敏老师的讲座中有一幅画面,让我感到了当今学生冷酷的心,残酷的行为及其那种独有的“良好”心理素质。方一均在杀害老师之后的几天的表现令我们教师感到震惊,震惊之余,我们不得不思考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可持续性。
由原来的〈〈思想品德〉〉到现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现了本门学科的特性――回归生活。生活离不开品德,品德离不开生活。品德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最终又为生活服务。教师要挖掘身边的资源有激情,用真情去教授〈〈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通过教师的激情让学生动真情,从而有满腔热情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使小学生从小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李长春同志曾指出:“对中国游客加强文明素质教育,努力改善中国人的国际形象。”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有待提高,而提高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从小抓起,从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做起。通过本次培训与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小学品德学科的重要性,加深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理解。〈〈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更重要是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因此,在小学品德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
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1.1 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
1.2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3.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 : 明理激情导行模式;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问题--讨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 角色扮演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主义荣辱观,是当前道德建设以及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如果一个社会流行错误的荣辱观念,就不可能拥有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和谐的社会秩序。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通过社会舆论和每个人的道德实践,用社会主义光荣感和耻辱感去评价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履行义务,从而形成新的道德自觉。我们要通过“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能进一步明确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最高荣誉。 第一,要做到利国利民。一般来说,对荣与辱的评判是以社会道德为标准的,凡是受到肯定赞美的道德行为就是荣,凡是受到否定、谴责的道德行为就是耻。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是最高利益,符合这一根本利益、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有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最高的荣誉。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坚持利国利民,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者,必定会得到人民的褒奖和尊重、肯定和赞美。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生的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表现。一个人如果离开了社会价值,离开人生对社会的贡献、责任,就谈不上人生自我价值。只有把个人的全部聪明才智运用到社会奋斗之中,造福于人类,创造人类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第二,要做到知荣知耻。现实生活中,荣耻共存,有荣必有耻,有耻必有荣。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要让人们明确地认识到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总是喜欢荣誉、追求荣誉,而美好的东西总是与丑陋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荣誉也总是与耻辱相联系而产生的。知道何为荣固然重要,知道何为耻更是难得。孔子早就提出“行己有耻”的思想,认为人不可无耻。知耻者,就能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过失,避免再步后尘,从而走出耻辱的阴影;知耻者,就能激发起进取心,争取荣誉。所以说,知耻者近乎勇,有了耻辱心,就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保持人格尊严,就能产生自制力,知道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
第三,要做到明理明法。剥削阶级的荣辱观以个人利益至上,以个人得失为准绳,以个人主义为基础,他们把个人功名利禄作为最高荣誉,一切为了个人的目的,甚至不惜违法。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此相反,认为荣辱与社会利益相一致,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必须合理又合法,不能与社会的公众利益相悖。因此,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质上就是要求社会成员明理明法。只有明法、知法、守法,才能在社会中严格自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创造性地继承传统荣辱观教育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体系,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要建立社会舆论平台。一般来说,社会舆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荣辱,社会大众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荣辱观。社会主义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是旗帜鲜明的。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大力宣扬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教育人和影响人。荣辱的核心是道德问题,要大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文化素质,提高明辨是非和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和水平。第二,要建立道德实践平台。道德的实践是人类精神和行为的自律。人的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社会公民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完善自身的品德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在要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关于荣辱的价值判断,渗透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渗透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社会公民具体的道德实践,深化对道德品质、价值判断标准的内省式认识和全面理解,使其道德品质在不断自我体悟中发展,确立道德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从而养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荣辱意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健康卫士” 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倘若7月是茫茫大地中的一片沙漠,我们愿做沙漠中的一颗小草,虽然随时可能凋谢,但我们吸收雨露阳光,我们能带来一丝清凉。夹着欢声笑语带来的激情,伴着载歌载舞引出的清凉,一场场社区晚会,一个个社区宣传接踵而至,主题很明确——食品安全宣传。
走进社区不是终点而是开端,文艺演出不是手段而是途径,为的是多一个人了解,多一个人知道,多一个人理解什么是食品安全。
我们的晚会很成功,一大群男生跳着的《nobody》会让你顿时哄堂大笑,一曲深情的《so sick》会带你走进浪漫之都,一个柔美的民族舞会给你一种古典之美;即使没有成千歌迷的追捧,没有经久不息的掌声,甚至没有清新脱俗的表演,但是我们的晚会很成功。台下的大叔大伯们严肃认真的表情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因为我们,他们知道了什么是食品安全法;台下的大妈大婶们忽隐忽现的笑声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因为我们,她们明白了食品质量原来也有标准。台下的学弟学妹们期待渴望的眼神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因为我们,他们接触到了新的知识,接触到了法律,接触到了新的思想,我们相信将来的他们也会像我们一样,继续承担起沙漠中一颗小草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食品安全,从我做起。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0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且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将人际关系引入一种新的结构中。
一、网络中人际交往概况
(一)网络中人际交往的特点
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网络人际交往是基于虚拟空间发展起来的。与传统“面对面”模式的人际关系不同,网络人际交往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1)匿名性。在网络中,交往主体往往以匿名的形式出现,每个人都不需要告知别人自己的真实姓名、性别、形象等。(2)低限制性。网络交往的约束极低,个体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交往对象,突破了现实中身份、地位不平等的局限性,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和无利益冲突。(3)互动中的人格多重化。随着交往过程中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切换,个体的人格也会表现出多重化的特征。个体在虚拟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4)弱联系性。网络中交流双方的沟通联系较弱。网络在打破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削弱了感情等的交流。交往主体可以随时更换交往对象,可以进行非即时往,个人之间隐蔽性强,这些都体现了网络人际关系的弱联系性,是与传统人际关系明显不同之处。(5)平等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只不过这种交换不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换。情感交换永远是一种“增值交换”,它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现实的人际交往由于存在上下级、长晚辈关系,可分为水平交往和垂直交往两大类型。不论是水平交往还是垂直交往,由于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知晓性,这使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受道德约束比较大。但在虚拟的网络交往中,情形就不同了,交往主体在心态上都是平等的,且相互间无须承担任何道德责任。
(二)网络中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
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地缘等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关系的紧密性是产生信任的基础。但是,网络匿名性的特征,使网上人际信任的建立机制区别于现实生活。社会学家祖克尔于1986年提出了信任产生的三种机制:首先,是由声誉产生信任。即根据对他人过去的行为和声誉的了解而决定是否给予信任。声誉好的人能够得到信任。其次,是由社会相似性产生信任。即根据他人与自己在种族、家庭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性程度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一般情况下,相似性越多,信任度越高。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的信念:相似的社会背景往往意味着有相近的行为规范,容易相互理解,在交往或经济交换中容易达成共识。最后,是由法制产生信任。即基于非个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等的保证而给予信任。
根据这两种信任机制理论结合网络的特征,有人提出网上信任的产生机制:第一,预设性信任。网上互动的双方彼此相信网络中的秩序规则能够被履行,且对方能承担他所托付的责任及义务,即双方先验地认为他人是可以信任的。这是在网上能够进行交往的前提。第二,由网上声誉产生信任。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决定信任的关键变量是能否获得有关对方动机和能力的充分信息。毋庸置疑,这个变量十分重要,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信任家人胜过朋友,信任朋友胜过熟人,信任陌生人胜过熟人。第三,在给予信任过程中进行主观判断。这是信任机制建立的决策性环节。网络交往者根据自己的交往经验和主观判断,对他人的网上交往行为进行主观认定,最终决定是否给予对方信任,并决定是否继续保持同其的交往关系。
(三)网络人际交往动机
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动机”的研究一般从人本主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出发,主要体现在“摆脱孤独”和“得到社会支持”两方面。首先,“摆脱孤独”是指个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不能够满足,为摆脱孤独感从而在网络上进行虚拟交往的动机。其次,“得到社会支持”是指通过虚拟交往获得他人理解和支持的需要,特别是精神上需要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这两个动机的例子。一些青少年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跟孩子的交流,而这些人本身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也不好,因此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结交一些网友,解除自己的孤独感。
二、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很多研究者展开了网络对使用者人际关系影响的调查。1998年国外学者Kraut和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网络的使用与抑郁、孤独和压力成正相关,即网络的使用会导致人们的人际关系产生隔阂。但是,近期的一些研究却表明,网络的使用可以明显地降低孤独和抑郁,增加使用者社会支持感和自尊水平,从而使这种良好的交往模式成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一)网络使人际关系更加亲密
1.网络交往中自我表露加深。自我表露最早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在1958年提出来的。通俗地讲,自我表露就是对别人敞开心扉。在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个体与他人的亲密性。自我表露这一行为具备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会给交往的他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同时,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表露可以激发他人进行自我表露,因此可以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亲密。网络的出现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由于网络中人际交往特点中的匿名性、低限制性、交往心态的平等性,在网络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姓名、年龄、形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与特定的人交往,网络中不会出现实际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平等,因此自我表露会更深,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得更加亲密和顺畅。
2.网络交往中不存在“门槛特征”。现实交往障碍中的“门槛特征”,即外貌没有吸引力、容易害羞焦虑等生理个性特点在网络交往中不会出现,交流也因此会变得顺畅。网络有利于消除人际交往隔阂,这里的“隔阂”可能是由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因素引起的,比如家庭环境的影响、文化水平的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价值观不一致造成的交往不适等等。网络中巨大的信息量可以使人们兼容并蓄,对一些不同于自己的价值观有所了解,人际关系也能够得到促进。
3.网络交往的预设性信任。网络中的人际信任机制较现实中有所不同,网络中的“预设性信任”先验地认为对方是可信任的,先进行交往。这就使得人们交往的范围扩大,也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对某一个人并不是很了解,却因为少数人对他不好的评价而对其望而却步,不与其交往,其实如果通过亲自的接触会发现那个人不是传闻中的样子。但是在网络中却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因为人们一开始对对方都是假定的信任,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对对方进一步的了解而渐渐亲密。这种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也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使得人际关系亲密。信任对象具有广泛性,与传统意义上面对面人际交往的模式进行比较,网络人际交往是通过以虚拟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往模式。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点对点的局限性,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多样交往模式。因此,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会组成一个群体,群体间的交流促进了人际关系。
(二)网络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
1.网络导致沟通能力受阻。网络会导致沟通能力受阻,理由是在虚拟网络中使用者不受现实社会中法律以及道德规范的约束,根据自我意愿使用现代技术实现着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目标,这种自由随意性契合人们的心理特点,但过于频繁的网络交往易引起内心的孤独和压抑,会表现为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精力不足、思维迟钝,有的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从而降低人际沟通能力。另外,人际互动中的人格多元化是网络中的人际关系特点之一,在网上与他人进行互动的时候,个体的真实身体待在一个私密的空间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塑造自身角色,而角色的改变伴随着人格的调整。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个体两种或多种角色的交替出现,可能会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转换过频时,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2.网络中存在欺骗。虚拟世界一些新的欺诈与其他犯罪行为,抹杀了人的正常感情,让人们的心理出现新的负担,对个体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信任、互助的美德持迟疑态度,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带着戒备心理。在网络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中,信任是先建立的,如果在网络上被骗,就会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轻易地建立信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阻隔。
3.网络会导致心理问题。现代人对网络的沉迷,过分地依赖网络,选择网上与人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孤独症和网络抑郁症。“人-机”关系对人们现实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种“人-机”交往模式淡化了现实中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远离周围伙伴,变得越来越孤僻,社交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现障碍、异常动作以及复杂多样化的行为。网络抑郁症状态下的人们常常情绪低落、无愉或兴趣丧失,出现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的症状,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从而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使人际关系隔阂。
三、总结
日益频繁的网络连接,一方面易于使人形成共同的经验、话题和感受,相互吸引力增加,人际关系也随之趋于亲密。同时,这种由网络引起的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的不断强化也促使人们逐步由虚拟世界中的交流向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转化。另一方面,也有人因为这些特有的特点而沉迷网络,或在网络中被人欺骗,导致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网络对人际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网络人际关系的健康性。如倡导正确地运用网络,积极地引导帮助网民,让其正确地使用网络。另外,可以通过技术、法律等途径保证网络空间的健康与安全,使网络给人带来平等、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德芳,余林.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不同的国家体制,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传统文化,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描述和概括是不一样的。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提出:“仁、义、礼、智、信”,资本主义国家提出“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当今中国曾提出“真、善、美”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许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通过学习,我知道核心价值观就是“和谐、公正、仁爱、共享”,其中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状态,公正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向,仁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诉求,共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它们共同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具有主导性、现实性、包容性、超越性、开放性。人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通过学习,我一步步深入了解了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联系起来,积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在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后,就要积极参与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活动,我们要在前进的道路中不断的学习,自我完善,立足本职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拓宽视野。用崇尚精神,克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牢固树立服务的思想理念,为实现“和谐、公正、仁爱、共享”而奋斗。时时刻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被赋予真正的意义,才能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贡献。
第一,是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先进典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代表。我们要以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深入挖掘他们的思想和精神,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各自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二,要拥有一个好的心态。首先,凡事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顺其自然。在工作中,注重与同事们之间的关系,诚恳待人,尊重同事,关心同事,努力创造一种微笑、高效的工作环境,创造一个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工作氛围。我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因为只有和同事们处理好关系,才能更和谐团结,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才能为建设出更多力。同时,我会努力继续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要求对待自己,不断加强党务知识的学习,掌握丰富的党务知识,精于党务事务,做到爱岗敬业、履行职责,严以律己,全力实践“团结、务实、严谨、拼搏、奉献”的时代精神。再者,就是要发扬我们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先传统和作风,经受住得与失、苦与乐、进与退等问题的考验。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时,我们要有博大的胸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在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时,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既不能不敢想,又不能脱离实际的盲目空想。
第三,自觉加强思想品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过程。思想品德修养体现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体现在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上,体现在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上。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修养是在学习中升华的结果,在内省中完善的结果,在自律中养成的结果,在实践中锤炼的结果。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党员的人生态度、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坚持去做、用心去做,不断增强责任感,从而使自己不断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的感恩之意,同时也真正感觉到兵团经济大发展的紧迫性和肩负的责任。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给兵团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兵团又面临着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这次会议对兵团发展有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是再次明确和肯定了兵团的地位和作用,即兵团是新疆大发展的建设大军,是新疆稳定的中流砥柱,是新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稳定新疆的铜墙铁臂。并且明确兵团是新疆发展的主体,兵团是新疆重要的组成部分,兵团的发展就是新疆的发展,支持兵团的发展,就是支持新疆的发展。中央坚持公平和共享原则,将兵团纳入国家公共政策体系中,提出了对兵团“两个同样适用”的政策,一是中央对新疆的支持政策对兵团同样适用,二是对困难地区和对口支援地区对兵团所在地师团同样适用;这将突破兵团发展的政策性瓶颈,赋予兵团平等的主体地位,实现兵团的权利和义务、责任与保障的平衡,为兵团大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中央给新疆的优惠政策其中对兵团特别有利的是:一是土地政策,适当增加建设用地规模和未占有地指标,有利于兵团城镇和工业的大发展;二是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免三减半”优惠,更加有利于兵团企业积累和提高招商引资吸引力;三是投资政策,“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将翻一番多,大量资金流入,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加油提速;四是产业政策,放宽市场准入,为兵团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创造了条件;五是金融政策,鼓励各类银行在兵团布网设点,为兵团金融体系的完善,提供了融资平台。
第二是再一次明确了兵团具有社会公共属性,并且据此加大对兵团公共财政的支持。这次会议提出:加大对兵团综合财力的补助力度,提高中央财政对兵团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水平,加强维稳戍边的经费保障,中央财政保障团场机关基本运行费用,对团场事业单位和连队的基本运行经费予以补助。兵团没有政府财政税收职能,同时又承担着许多国家公共职能,国家应该承担兵团公共事业发展的责任,为减轻兵团负担,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兵团公共服务能力,为兵团履行国家的公共职能奠定了基础。也为兵团轻装上阵,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